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和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和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和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和答案

全国2008年10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B)0-19

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

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C)0-27 A.精读马列原著B.熟记基本原理

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C)1-35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D)1-44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1-51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

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D)1-68

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

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

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A)2-96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

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C)2-108 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

C.理论付诸实践D.总结经验教训

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都具有

(B)2-115

A.客观性B.相对性

C.绝对性D.全面性

10.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A)3-157 A.经济标准B.政治标准

C.思想标准D.法律标准

11.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D)3-134 A.人和自然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2.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

的是(B)3-139

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产品的交换方式

1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

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C)3-173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4.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B)4-184

A.使用价值B.价值

C.交换价值D.剩余价值

1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D)

4-190

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16.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B)4-205

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

C.粗放型再生产D.集约型再生产

1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C)4-219

A.享乐主义B.拜金主义

C.利己主义D.自由、平等与博爱

18.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A)5-228

A.成正比例关系B.成反比例关系

C.按同比例变化D.无直接联系

19.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

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C)5-232

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

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

20.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D)5-237

A.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

B.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

C.流动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D.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

21.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银行利润在数量上通

常(D)5-253

A.高于平均利润B.等于平均利润

C.与平均利润无关D.相当于平均利润

2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C)

5-257

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地理位置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

D.土地私有权和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

23.垄断利润就其本质而言,来源于(A)6-273

A.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B.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

C.垄断组织的海外掠夺

D.垄断组织的垄断资本的实力

24.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B)6-291

A.产业资本的国际化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C.商业资本的国际化D.借贷资本的国际化

25.下列关于股份资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6-298

A.它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资本变为联合资本

B.它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

C.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扬弃”

D.它没有突破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

26.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C)7-305

A.布尔什维克B.中国共产党

C.共产主义者同盟D.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27.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

是(A)7-323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

B.实行计划经济

C.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经济D.实行产品经济

28.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B)

7-323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所有制基础不同

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

29.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B)8-343

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D.平均分配

30.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A)

8-361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

C.彻底消灭剥削D.国家自行消亡

二、多项选择题

3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BCD)1-55

A.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

32.下列选项中,表述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有

(ABD)1-66

A.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3.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客观性是指

(CD)2-114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4-214

(ABD)5-225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

C.运输阶段D.销售阶段

38.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AB)4-202

A.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B.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C.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D.垄断剩余价值的生产

39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我们提供的深刻教训有

41.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2-93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

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标准和最终目的,

这些都是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

42.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

容。3-176

答: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主要包

括以下四个内容:

(1)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3)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4)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

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3.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4-201

答: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

程中不会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

(c)。

(2)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

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

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

(v)。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

贡献,它的意义在于:

(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

削实质,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

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

的唯一源泉;

(2)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6-293-294 答: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从生产力方面看。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度,社会财富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2)从生产关系方面看。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调整。

(3)从上层建筑方面看。

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实质:

(1)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

(2)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3)当代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所进行的某些社会改良,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目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45.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7-331 答:(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四、论述题

46.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1-64

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

(2)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地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地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正确认识我国的经济建设:

(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

(2)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持信心,又不忽略支流,都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具体表现。4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5-240-242

答:

(1)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

(2)部门之间的竞争是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即资

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

(3)原来利润率较高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转移进

来,引起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商品价格的变

化,从而影响利润率的变化。

这样,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最终形成平均

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

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剥削

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

全国2009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

( B )0-16

A.理论基础

B.核心内容

C.指导原则

D.前提条件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 B )0-5

A.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启蒙思想

C.英国古典经济学

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

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

( A )1-35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D )1-40

A.广延性

B.持续性

C.可知性

D.客观实在性

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C )1-56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

6.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 D )1-85

A.认识客观规律

B.制定周密计划

C.依靠广大群众

D.参加社会实践

7.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认识的客体的含义的是

( A )2-100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C.认识的客体是一切客观事物

D.认识的客体是整个外部自然界

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

( C )2-105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实践——认识——实践

D.意识——物质——意识

9.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 B )2-114

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

10.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

A.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C.生产力的不同水平

11.生产方式是( D )3-134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C )3-157

A.基本动力

B.最终动力

C.直接动力

D.唯一动力

13.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A )3-159

A.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

B.先进思想的传播

C.英雄人物的组织

D.人口数量的增多

1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A )4-186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最多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最少劳动时间

15.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D )4-191

A.自由竞争规律

B.追求垄断利润规律

C.货币流通规律

D.价值规律

16.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

用,可以把全部资本划分为( C )4-201

A.生产资本与商业资本

B.职能资本与货币资本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7.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B )4-205

A.使用价值

B.剩余价值

C.价值

D.交换价值

18.下列选项中,属于君主立宪制类型的是

( C )4-210

A.合议制和专制独裁制

B.合议制和二元君主制

C.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

D.专制独裁制和二

元君主制

19.生产资料的购买时间属于( D )5-228

A.运输时间

B.劳动时间

C.非劳动时间

D.流通时间

20.资本主义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会导致

( B )5-241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B.平均利润的形成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的变化

D.全社会的利润总

量小于剩余价值总量

21.下列关于利息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D )5-252

A.它的最低界限不能等于零

B.通常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变动

C.由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决定

D.与平均利润率和企业利润率按相同比例变动

22.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A )5-260

A.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

B.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经营权垄断

C.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D.土地肥沃程度及地理位置的差别

23.决定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是( C )5-256

A.股息和贷款利息率

B.股息和汇率

C.股息和存款利息率

D.存款利息率和贷款利息率

24.

从资本形态来看,资本输出的形式主要是

( B )6-284

D.借贷资本输出和职能资本输出

25.当代国际垄断组织保证其垄断统治和垄断利益的

最主要形式是( C )6-286

A.卡特尔和托拉斯

B.辛迪加和托拉斯

C.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同盟

D.跨国公司和托拉

26.当代资本主义所发生的许多新变化属于

( D )6-297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根本改变

C.资本主义总量变过程中的爆发式质变

D.资本主义总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

27.提出并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A )7-310

A.列宁

B.恩格斯

C.马克思

D.斯大林

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

( B )7-334

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实现共产主义

C.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使工人阶级成为

统治阶级

29.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C )7-303

A.波兰人民共和国

B.巴黎公社

C.苏维埃俄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

30.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 )7-320

A.人民当家作主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和压迫

D.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31.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

(BCD )1-66

A.因地制宜

B.掌握火候

C.注意分寸

D.适可而止

3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3-145

( ABC )4-174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3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BC )4-198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D.劳动者用于娱乐消费所支出的费用

3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有

( ABC )5-233

A.I(v+m)=Ⅱc

B.I(c+v+m)=Ic+Ⅱc

C.Ⅱ(c+v+m)=I(v+m)+Ⅱ(v+m)

D.I(c+m)= Ⅱv

37.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 ABCD )7-323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D.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3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

( BCD )6-277

A.金融寡头

B.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

C.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D.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39.无产阶级革命的广泛性、彻底性和深刻性在于( ABCD )7-305

A.它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

B.它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

C.它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D.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40.共产主义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有( ABCD )8-347

A.劳动成为解放人而非奴役人的手段

B.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需要自由选择职业

D.全民教育的普及使人们的潜能和爱好得到充分发挥

三、简答题

41.

0-16

答: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它不带任何偏见,其次还在于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再次不仅在于它提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42.简述意识的本质。1-82

答: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从起源说,人类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创造的。在人类意识产生之后,个人只有在一定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中生活,学习一定社会群体的语言,接受这一社会群体的意识的影响,才能形成自己的意识。

总之,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社会的产物。

43.简述级差地租两种形态的形成条件及本质。5-259

答:

由于形成级差地租的具体生产条件不同,使级差地

租具有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第一形态(级差地租

Ⅰ)和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的产生条件:

(1)级差地租Ⅰ形成的条件有两个:一是不同的地

块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二是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

差别。

(2)级差地租Ⅱ形成的条件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

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44.简述垄断利润及其来源。6-273

答:

垄断利润即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地位

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

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具体说来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2)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

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

垄断企业的利润;

(3)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和掠夺,获得

的海外利润;

(4)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

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

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45.简述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8-360

答:

实现共产主义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概括地说就是:

(1)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

物质技术基础。

(2)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

平的极大提高。

(3)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

高。

(4)建立起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

公有制。

(5)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造就出体

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新人。

(6)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

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自然消亡。

四、论述题

46.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138

答:

邓小平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

观点,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要素中,能够

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当科学还没有应用于生产过程时,它只是一种潜在

的生产力;当科学应用生产过程,引起劳动资料和

劳动对象的变革,以及劳动者技能的提高,管理者

管理水平的提高,即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其他各要

素中去时,它便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2)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

产”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

前作用。

其表现是,科学不只是作为生产和技术的结果,跟

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后面总结、概括实践经验,

而是能够走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前面,为技术

和生产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准备各种前提条件,

引导技术和生产的发展。

(3)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

杆。

首先,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

长率越来越高。其次,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

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即从提出自然科学理

论到在生产过程中加以应用所间隔的时间越来越

短。再次,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使生产

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47.试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4-202

答:

(1)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

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2)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

而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庭必要的生活资料价

值所构成,因而就需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

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

条件的。

(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

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商品的

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

全国2009年4月

一、单项选择题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

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

(B)0-6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

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1-37

A.广延性B.存在性

C.物质性D.可知性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1-35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

系问题

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

系问题

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D)

1-48

A.联系的B.精神的

C.发展的D.实践的

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

点,另一个是(B)1-51

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

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

1-56

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D)1-86

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

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

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C)2-93

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

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B)2-94

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

“流”的关系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

10.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

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

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D)

2-117

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是由

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

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D)3-134

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

C.政治制度D.生产方式

1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C)3-137

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

治关系

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

13.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

是阶级社会发展的(D)3-157

A.唯一动力B.最终动力

C.根本动力D.直接动力

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A)3-174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

C.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

D.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

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D)4-190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

劳动的矛盾

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

劳动的矛盾

1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B)4-191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价值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B)4-199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旧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

1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C)4-209 A.政党制度B.三权分立制度

C.国家制度D.选举制度

19.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B)5-225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

20.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B)5-233

A.I(v+m)>IIc B.I(v+m)=IIc

C.I(c+v+m)=Ic+IIc D.II(c+v+m)=I(v+m)+II(v+m)

2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C)5-239

A.不变资本的产物B.可变资本的产物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全部所费资本的产物22.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A)5-249 A.平均利润B.超额利润

C.垄断利润D.企业利润

23.资本主义地租是(C)5-256

A.农产品价值低于生产价格的差额B.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平均利润

C.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D.农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

2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D)6-270

A.产业资本家B.商业资本家

C.大土地所有者D.金融寡头

25.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6-284 A.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

C.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D.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

26.资本主义造就的埋葬自身的社会力量是

(A)6-299

A.无产阶级B.科学技术

C.巨大的社会财富D.社会化的生产力27.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性著作是(C)7-305

A.《资本论》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 D.《反杜林论》

28.在苏维埃俄国提出并领导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A)7-310

A.列宁B.斯大林

C.布哈林D.托洛斯基

2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7-323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C.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30.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B)0-22 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

31.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

成部分的有(BCD)0-5

A.民主社会主义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32.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ACD)1-37

A.朴素唯物主久B.庸俗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3.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这一哲

学道理的有(ACD)1-66

A.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4.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

(ABCD)2-125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5.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ABCD)

3-139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B.人们在生产中的

地位

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

关系

36.货币的基本职能有(AB)4-189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

37.以机器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AC)5-229

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

38.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政策手段有

(BCD)6-281

A.税收政策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利率政策D.最低准备金率政策

39.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性表现在

(AB)7-304

A.它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B.它认为资本主义必须要为一种更好的制度取代

C.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D.它认为无产阶段是埋葬资本主义的革命力量

40.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

(ACD)8-341

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

分)

4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1-40

答: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

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

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

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

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2)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

划清了界限。

(3)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

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4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2-106

答: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

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

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

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

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43.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4-201

答: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

贡献,它的意义在于:

(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

削实质,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

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

的唯一源泉;

(2)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

据,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6-277

答: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的国家与垄断资本相

结合的资本主义,这种结合有多种形式,并且这些

具体形式还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但

其基本的、主要的形式则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

(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

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

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

中的经济形式。

(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

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

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45.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

艰巨性和长期性。7-326

答:

(1)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

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2)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

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

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

务。

(3)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

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

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

战。

(4)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

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

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

46.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3-135

答: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

会存在,就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

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

2、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

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

二、观念形态的文化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

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社会主义文化。

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民主精神,加强思想道德

建设,可以推动科学的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7.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5-230

答:

(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有影响作用。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

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

由于全部预付资本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

泉,所以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可变资本周转

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

(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有影响作用。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

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越快,

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年剩余价值总量

越多,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

2009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它的

( D )0-18

A.理论性B.阶级性

C.逻辑性D.实践性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 C )1-37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C.世界是物质的D.世界是统一的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B )1-40

A.运动变化性B.客观实在性

C.可知性D.广延性

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D )1-56 A.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对立统一规律5.矛盾的基本属性有两个,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A )1-56

A.同一性B.客观性

C. 普遍性D.特殊性

6 白菜、韭菜、芹菜、菠菜等与蔬菜的关系属于( B )1-61

A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B个性与共性的关系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7.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按工程殴计图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

B )1-84

A.意识在先,物质在后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C.意识对物质有决定作用D.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

8.从本质上看,认识是(D )2-96

A.主体主观精神的产物B.主体对“客观精神”的体验

C.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9.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B )2-102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和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C )2-127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社会存在是指(A )3-131

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B.社会物质财富的总和

C.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D.社会各种要素的总和

12.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C )3-149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

C.工业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13.下列选项中属于意识形态的是(A )3-135 A.哲学B.逻辑学C.语言学D.物理学

1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是(C )3-131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

15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C )4-184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

C.价值D.价格

16.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工人的( D )4-201 A.具体劳动B.必要劳动

C. 个别劳动D.剩余劳动

17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B )

4-203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

规律

C.资本主义积累规律D.平均利润

率规律

18.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D )4-219

A.实用圭义B民主主义

C.功利主义D.利己主义

19.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形态的是

( D )5-228

A.流通资本B.商品资本

C.货币资本 D. 生产资本

20.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C )5-232

A. 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B. 国民收入的实

现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D.国民生产总值

的实现问题

21.平均利润的形成是( B )5-241

A 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B.部门之间竞争的结

C资本积累的结果 D.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的结果

22.商业资本的职能是( C )5-246

A. 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B.

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C.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D.

补偿商品买卖的各种费用

23.利息率的变动区间是在( A )5-252

A.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B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

C.利润率和零之间D.年剩余价值率和零

之间

24.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 )5-260

A.士地有权的垄断B.土地优劣的差别

C.土地数量有限 D 农业资本有机构成

较低

25.垄断利润的获得,主要是通过(C )

6-273

A.自由竞争实现的B.市场调节实现的

C.垄断价格实现的D.行政干预实现的

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发展起来的国际垄断组

织是( A )6-286

A.跨国公司B.国际卡特尔C.国际辛迪

加D.国际托拉斯

27.下列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

( B )7-304

A.柏拉图B.圣西门C.康德

D.李嘉图

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

运动的发展,二是(B )7-332

A.社会贫富分化严重B.科学社会主

义理论的传播

C.政治腐败蔓延D杰出人物的产生

29.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D )3-164

A.社会主义基本缉济制度的改变

B 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改变

C.衽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改变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0.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

( A )8-361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C .消灭等级制度和阶级差别

D. 促使国家自行消亡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

20分)

31.下列科学发现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产

生巨大影响的有(ACD )0-9

A.细胞学说B.狭义相对论C.生物

进化论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32: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

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有(ACD )1-57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B.千里之

堤,溃于蚁穴

C.乐极生悲,苦尽甘来D.物极必

反,相反相成

33.下列表述中,体现坚持适度原则的有

(ABD )1-66

A.注意分寸B.掌握火候

C.因地制宜D.适可而止

34.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

(AC )2-107

A.唯理论的错误B.庸俗进化论的

错误

C.经验论的错误D.循环论的错误

35.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表现在

(ACD )3-154

A.它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

B.它决定着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C.它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

D.它决定着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36.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有

(ABCD )5-237-262

A.产业利润B.商业利润C.利息D.地

37.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有

(BCD )5-259

A.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

c.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

D.在同一地块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38.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垄断与竞争关系的有

(ACD )6-272

A.垄断是在竞争的基础上产生的B.垄断消除

了竞争

C.垄断与竞争并存D.垄断使竞

争更加激烈和复杂

39.无产阶级革命的广泛性、彻底性和深刻性表现

为(ABCD )7-305

A.它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

B.它是要彻底消灭一切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C.它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革命

D.它是要解放全人类的革命

40.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是因

为(ABCD )8-356

A.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在实践中长期探索

B.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是一个长期过程

C.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需要更长的实践过程

D.共产主义在全世界范围的实现是长期、曲折的过

三、简答题

41.简述实践的含义和基本特点。1-44-45

答: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

动。

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1)客观性

(2)自觉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

42.简述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

歧。3-173

答:

(1)是谁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心主义存在着根本分歧。

(2)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

出发,认为历史是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否认人民

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英雄史观。

(3)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

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基

本原理出发,认为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群众史观。

43.简述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5-250

答:

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职能资本家手中暂时闲

置的货币资本,成为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这些暂

时闲置的货币资本主要有:

(1)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

(2)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

(3)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

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6-293

答:

(1)从生产力方面看。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

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度,社会财富迅

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

(2)从生产关系方面看。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动关系和分配

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调整。

(3)从上层建筑方面看。

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建立

起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

45.如何理解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及其实现的必

要条件?8-346

答: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每个社会成员的体力智力

获得全面发展和自由运用,个人的全部智慧、力量和潜能素质都能全面自由地尽量发挥,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以及社会的需要自由地选择职业。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1)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2)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

(3)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束缚。(4)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2-115-117

答: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3)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的,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具有绝对性的一面。但是,它又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

(2)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它并以它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47.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4-193

答:

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1)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全国2009年10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 D )0-22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D )1-40

A.自然性

B.可知性

C.不可逆性

D.客观实在性

3.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B )1-36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B.世界是统一的

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世界是不断发展的

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B )1-55

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D.事物发展的趋向和走势

5.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B )1-76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D.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中

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C )1-66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C.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原有的度

D.事物的变化是否

合乎规律

7.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 C )1-56

A.普遍联系法

B.阶级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

D.具体分析法

8.认识主体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 )2-98

A.能动性

B.被动性

C.消极性

D.积极性

9.“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

往复以至无穷”体现的是( B )2-93

A.唯心主义辩证法

B.唯物主义辩证法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10.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真理问题的是

( A )2-122

A.真理是有价值的

B.有用即真理

C.真理是永恒的

D.真理是万能的

1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

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 C )2-123

A.黑格尔

B.费尔巴哈

C.马克思

D.恩格斯

12.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划分法之一是( B )3-147

A.意识形态划分法

B.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

C.文化形态划分法

D.政治形态划分法

13.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 A )3-150

A.历史决定论

B.历史被动论

C.历史宿命论

D.历史意志论

14.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C )3-157

A.政治标准

B.思想标准

C.经济标准

D.道德标准

15.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的标准是

( A )3-177

A.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

B.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C.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还是被动的

D.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还是偶然的

16.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D )4-190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B.复杂劳动与简单

劳动的矛盾

C.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

劳动的矛盾

17.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会导致单位商品

的价值量( B )4-187

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18.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是( B )4-201

A.可变资本

B.不变资本

C.货币资本

D.商品资本

19.资本有机构成可以用符号表示为( A )4-206

A.c∶v

B.m∶v

C.c+v

D.m/(c+v)

20.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其核心问题是分析

( A )5-232

A.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

B.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的

C.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区别

D.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21.剩余价值与利润从数量上看( C )5-239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两者的大小无法判断

22.商业资本所执行的职能是( C )5-246

A.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B.生产出剩余价值

C.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D.贷出货币,投入生产和流通中

23.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这表明

( D )5-255

A.股票价格等于股票票面额

B.股票这种商品是有价值的

C.股票价格的变动唯一取决于股息收入

D.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变化,与存款利息率成反

比变化

24.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 D )6-266

A.社会分工的出现

B.自然分工的发展

C.商品经济的出现

D.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

25.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 A )6-271

A.“参与制”实现的

B.“个人联合”实现的

C.竞争机制实现的

D.价格机制实现的

26.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控主要是运用

( A )6-279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

27.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

提出者是( B )7-308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28.马克思所说未来社会的第一阶段是指

( D )7-322

A.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社会

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C )7-335

A.普选制

B.一人一票制

C.民主集中制

D.党委负责制

30.共产主义的本质因素是( D )8-346

A.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

B.人民生活富裕

C.实行按需分配

D.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

20分)

31.下列各项中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局限性的有

( ACD )1-38

A.机械性

B.局部性

C.不彻底性

D.形而上学性

32.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会导致

( CD )1-73

A.宿命论

B.唯心主义先验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D.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3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是因为( ABC )2-93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

识的产物

34.人类生存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

( AD )3-132

A.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

B.地理环境决定经济政治制度

C.地理环境决定文化和意识形态

D.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3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

( BC )3-135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存在反作用

于社会意识

36.商品的二因素是指( AD )4-183

A.使用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剩余价值

D.价值

37.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中,“三权”

包括( ACD )4-214

A.立法权

B.财政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38.产业资本的全部循环运动依次经过的阶段有

( ACD )5-225

A.购买

B.分配

C.生产

D.销售

3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包括

( ACD )6-277

A.资本主义国有企业

B.大型混合联合企业

C.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

D.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

40.社会主义民主( ABC )7-320

A.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B.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

C.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D.同其他社会的民主没有本质区别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

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0-16

答: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

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

批判精神。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

政治立场上。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它不带任何

偏见,其次还在于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再次不仅在

于它提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经

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42.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

关系。2-115

答:

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真理是绝对的,同时又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

(1)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

(2)真理的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3)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4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138 答:

邓小平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要素中,能够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2)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3)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44.简述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4-193

答: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45.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5-230

答:

(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有影响作用。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由于全部预付资本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所以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有影响作用。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

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越快,

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年剩余价值总量

越多,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

46.为什么说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

善?3-164

答:

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

的。

(2)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

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3)改革革除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不适合经济基础

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

(4)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

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47.试述利息率的决定因素。5-252

答:

(1)利息率的最高界限不能等于或高于平均利润

率,否则职能资本家无利可图;利息率的最低界限

不能等于零,否则借贷资本家无利可图。所以,利

息率变动的高低界限是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即

低于平均利润率高于零。

(2)一定时期利息率的高低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

平均利润率本身的高低,其他条件既定时,利息率

与平均利润率同方向变化;二是由平均利润分割为

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所决定。借贷资本供不应求,

利息率上升;反之,借贷资本供过于求,利息率就

下降。

(3)在一定平均利润率水平和借贷资本供求平衡

时,利息率的高低由一个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决

定。

(4)此外,利息率还受其他一些因素影响,如预期

价格变动率、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借贷资本风险大

小、借贷时间长短等。

2010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

30分)

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B )

0-22

A.实现共同富裕B.实现共产主义

C.实现民主自由D.实现公平正义

2.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A )1-37

A.精神是世界的本原B.存在就是被感知

C.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D.理是天地万物之

3.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 D )

1-41

A.朴素唯物主义B.机械唯物主义

C.不可知论D.唯心主义

4.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

是(A )1-56

A.同一性B.普遍性

C.客观性D.特殊性

5.对外国文化要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

吸收,这种态度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B )1-69

A.对立统一的原理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D.原因和结果关系

的原理

6.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在于( C )

1-79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B.前者是绝对的,后者是相对的

C.前者是通过自然力量相互作用实现的,后者是通

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

D.前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后者是可以随人

的意志改变而改变的

7.“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D )

1-83

A.意识是生物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

发展的产物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D.意识是社会

的产物

8.“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

(A )2-102

A.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观点B.客观唯心

主义先验论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D.辩证唯物

主义认识论观点

9.概念、判断、推理是(A )2-106

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意识形态的三种形

10.判断一种观点是非对错的标准是( D )

2-117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

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D.以实践中是否达到

预想效果定是非

11.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 D )2-123

A.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B.了解事物的

各种现象

C.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D.指导实践有

效地改造世界

12.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C )3-134

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

C.生产方式D.阶级斗争

13.下列选项属于经济社会形态的是( D )

3-147

A.渔猎社会B.工业社会

C.信息社会D.封建社会

14.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A )3-159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剥削阶

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C.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D.人民群

众和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15.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对立阶级之间( A )

3-158

A.物质利益的对立B.思想观念的对立

C.社会地位的不同D.政治主张的不同

1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

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

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

党的( C )3-176

A.阶级性质B.组织原则

C.根本宗旨D.政治纲领

17.依据劳动二重性原理,具体劳动(D )

4-184

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超额剩余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

18.商品的价值构成c+v+m中(C )4-185

A.c+v+m都是新创造的价值B.m是新创造

的价值

C.v+m是新创造的价值D.v是新创造的

价值

19.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C )

4-203

A.市场竞争规律B.成本节约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D.价值规律

20.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是( C )

4-200

A.商品的使用价值B.商品的价

C.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D.劳动力的

价值

21.依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资本可划分为

( A )5-228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

C.固定资本和可变资本D.流动资本和不变资

22.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具

有了周期性。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决定性的阶段

是( A )5-236

A.危机阶段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D.高涨阶段

23.超额利润是( C )5-245

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B.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D.个别生产价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24.商业资本执行的是( A )5-246

A.产业资本中商品资本的职能B.产业资本

中货币资本的职能

C.产业资本中生产资本的职能D.产业资本

中流通资本的职能

25.资本主义利息的本质是( B )5-251

A.货币资本使用权的价格B.剩余价值的特

殊转化形式

C.借贷资本的报酬D.平均利润的特

殊转化形式

26.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是

(B )6-274

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27.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的出现( B )6-273

A.使价值规律在某些领域不起作用B.使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变化

C.否定了价值规律D.改变了价值规律的内涵

28.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中,资本主义国家向私人企业注入一部分资金属于( B )6-277

A.建立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一种方式B.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的一种方式C.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的一种方式D.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经济计划的一种方式

29.社会主义事业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开始于( A )7-314

A.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B.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C.新中国成立之后D.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国家之后

30.劳动不再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 B )8-348

A.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CD )0-13

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32.下列表述中,体现重视矛盾特殊性的有

(ACD )1-61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33.真理具有客观性,是指(CD )2-114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4.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ABC )3-171

A.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B.人的本质是现实具体的

C.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D.人的本质是人人相同的

35.货币的基本职能包括(AB )4-189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

C.世界货币D.贮藏手段

36.资本处于生产过程的时间包括(ABCD )5-228 A.劳动时间B.自然力作用时间

C.停工时间D.原材料储备时间

37.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运行的调控,主要包

括(ABCD )6-295

A.制定财政和货币政策B.对经济实行政府

干预

C.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扶持D.加强对新兴产业

的扶持

38.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原因是(ABCD )7-315

A.我国原来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我国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商品化程度很低

C.我国原来自然经济占相当大比重

D.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

39.下列各项,符合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有

(ABCD )8-345

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B.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C.国家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

D.国家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自行消亡

40.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有

(ABCD )7-327

A.各国生产力状况各不相同B.各国历史传

统各不相同

C.各国工业化程度各不相同D.各国文化习

俗各不相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

分)

41.简述规律的含义和特点。1-78

答:

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

定的联系。

规律的特点包括:

(1)客观性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运动着的事物本身所固

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普遍性

规律的普遍性是指,规律不是只在个别的、特殊的

事物和现象里起作用,而是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

作用。

42.简述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的内容。

3-142

答: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1、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

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使生产关系和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之间呈现出,由基本适合到基本

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这样一个发展

过程。

43.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典型特征。5-235

答:

(1)经济危机期间最根本的现象和典型特征是商品

生产过剩。其他许多现象,如商品滞销、物价下跌、

生产下降、工厂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等等,都是直

接或间接地由生产过剩这个根本特征所引起的,都

是生产过剩在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的具体体现。

(2)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商品生产过剩,但并非

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

劳动者有支付能力昀需求即与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

相比的相对过剩。因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

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3)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

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新变化。

6-293

答:

(1)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所谓资本社会化的趋

势,建立和发展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同时私人企

业股权分散化,并出现了工人持股的现象。

(2)在劳资关系上,采取包括建立所谓劳资共决制

度,发挥工会在维护工人就业、工作条件改善和进

行工资谈判等方面的作用,允许工人代表参加企业

管理等多种形式,改善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

(3)在分配关系上,许多发达国家对收入分配政策

进行了某些调整,如实行社会福利政策,通过再分

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4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

路?8-359

答:

(1)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是

走向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必由之路。

(2)实现共产主义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如社会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全体社会成员文化教育的普及

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等,只有在社会主义历史阶

级经过长期奋斗才能创造出来。不经过社会主义社

会的长期发展,不具备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就

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

46.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

关系,并说明割裂二者的统一在理论和实际工作中

会导致的错误.2-106-108

答: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

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

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

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

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就会犯经验论或

唯理论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论和唯理论是

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1)经验主义夸大个别的、局部的经验的作用,把

它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

意义;

(2)教条主义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实

际经验,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书本出发,把理

论当作万古不变的公式,生搬硬套。

这两种错误都曾给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重大

损失,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避免的。

47.试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5-228

答: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有两个因素:

一、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

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

长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就

越快。

二、生产资本的构成

生产资本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

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

生产资本的构成对产业资本家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周

转速度具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来自两个方面:

1、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全国2010年4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

共30分)

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的是( B )0-5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空想社会主义

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是看它是否承认( C )1-35

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B.人们的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3.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A )1-41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

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D )1-53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位置的移动

C.事物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

物的灭亡

5.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 D )1-56

A.客观性B.普遍性

C.特殊性D.斗争性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是

( B )1-60

A.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外因和内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7.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 D )1-85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8.“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一种

( A )2-102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9.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C )2-106

A.感觉、概念、判断B.概念、判断、推理C.感觉、知觉、表象D.感觉、知觉、推理10.有人把个别的、局部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 B )2-107

A.唯理论的错误B.经验论的错误

C.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D.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1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B )2-114

A.真理具有相对性B.真理具有客观性C.真理具有主观性D.真理具有绝对性12.地理环境是( D )3-132

A.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B.社会经济结构的划分依据

C.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力量D.社会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

13.根据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D )3-134

A.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B.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C.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D.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14.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A )

3-140

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力的变化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

C.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 D )3-145 A.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B.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产生于它的经济基础之后C.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

D.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性质都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16.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C )3-169

A.人的心理素质B.人的文化素质

C.人的社会属性D.人的自然属性

17.货币的本质是( D )4-189

A.价值符号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18.资本的有机构成可表示为( A )4-206

A.c∶v B.m∶c

C.c∶m D.m∶v

1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B )4-198

A.劳动成为商品B.劳动力成为商品

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D.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

活和生产资料

20.商品生产者要实现更多的收益必须使( C )

4-187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1.资本循环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阶段是( B )

5-225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

2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A )

5-235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B.社会两大

部类的比例失调

C.商品供给和需求的矛盾D.国家宏观调控的

缺失

23.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是( B )5-237

A.c+v+m B.c+v

C.c+m D.v+m

24.除了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分工,商业资本独

立化的条件还有( B )5-247

A.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分工 B.商业资本家有独

立的投资

C.存在独立的商业活动D.存在出卖劳动力为生

的商业店员

25.借贷资本是( C )5-250

A.与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相同的职能资本

B.与商业资本、银行资本相同的流通资本

C.从职能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

D.与其他职能资本家获得同样利润的资本形式

26.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

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A )6-283

A.商品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输出

C.生产资本输出D.货币资本输出

27.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

( B )6-279

A.促进市场总生产价格与总价值的平衡

B.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C.促进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D.促进币值稳定与收支平衡

28.资本国际化进程大体是( C )6-291

A.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的国际化

B.从借贷资本、产业资本到商业资本的国际化

C.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D.从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国际化

29.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

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

裕”的中国共产党人是( D )7-323

A.毛泽东B.刘少奇

C.周恩来D.邓小平

30.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 C )8-343

A.按资分配B.按劳分配

C.按需分配D.平均分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

3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

义。”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

(ACD )0-13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唯一成果

C.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D.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

32.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AD )1-35

A.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B.物质世界

是否运动发展的问题

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D.物质世界

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3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表

现在(ABCD )2-93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

识的目的

34.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ABC )3-174

A.实现社会变革B.创造物质财富

C.创造精神财富D.摆脱一切制约

35.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

(BC )4-202

A.超额剩余价值生产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D.垄断剩余价值生产

36.产业资本在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职能形态有

(ABC )5-226

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D.借贷资本

37.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ABCD )5-239

A.剩余价值率B.资本有机构成

C.资本周转速度D.不变资本的节约

38.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ABC )6-292

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

C.资本全球化D.劳务全球化

39.19世纪初期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

(ABC )7-304

A.法国的圣西门B.法国的傅立叶

C.英国的欧文D.德国的黑格尔

40.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共同具有的基本

特征有(ABCD )8-351

A.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B.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

C.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

D.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

分)

41.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的含义。2-113

答:

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

(1)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

的客观内容。

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际又

符合客观实际。在主体之外有一个客观对象,真理

就是指主体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相一致。简

言之,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2)真理的客观性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实践是一种感性的物

质活动,实践的主体、客体、手段、结果都是客观

实在,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42.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3-136

答: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

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

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

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有: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

性,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

识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社会

变革的先导。

(2)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某些社会意识形式

的发展水平可能较低,与此相反,社会经济发展水

平较低的国家,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可能

较高。

(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时代的

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联系,它的产

生和发展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继承

前人的思想成果。

(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是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43.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4-192

答:

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

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

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1)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

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

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

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6-277

答: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的国家与垄断资本相

结合的资本主义,这种结合有多种形式,并且这些

具体形式还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但

其基本的、主要的形式则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

(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45.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7-327 答:

(1)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2)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

(3)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1-68

答: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

(2)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其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3)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否定什么和肯定什么,批判什么和继承什么,都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用辩证否定观怎样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意义:

(1)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当然这种继承只能是有批判的继承,批判和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既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

(2)对于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态度。

要以博大的胸襟和开放的视野,大胆吸收外国文明中的一切优秀成果。与此同时,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腐朽的、没落的东西。对于外国文化,既不应全盘照搬,也不应一概排斥,而应立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吸纳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建立既能体现现代世界文明水准又有自己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

47.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4-218 答: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

以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与发展的上升时期,

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早期的资产阶级启蒙学者

和思想家,在政治、哲学、法律、经济、文化、艺

术、教育、道德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富于进取的精

神的先进理论和观念,继承和发扬了人类优秀的思

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具有历史

进步意义。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毕竟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

基础之上,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服

务的,因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

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

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展开,资本主义意识

形态在整体上逐渐丧失其历史进步性,日益演变成

公开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竭力反对马克思主义,

反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体系,从而充分暴露出资

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局限性。

2010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

30分)

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得

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C )0-8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学说B.无产阶级革命

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劳动价值论和

剩余价值学说

2.根据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可以把哲学派别划

分为( B )1-36

A.唯物论和唯心论B.一元论和二元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3.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认

为世界万物像一阵旋风,瞬息万变,不可捉摸。这

是一种(A )1-42

A.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

C.唯物辩证法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4.在唯物辩证法看来,发展的实质是( D )

1-53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运动变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

事物的灭亡

5.我国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实践的理论基础是(B )1-63

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6.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意识本质的是( A )

1-82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B.意识是独

立于物质的精神实体

C.意识是人的纯粹主观创造D.意识是感

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产物

7.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础性的关系是

( B )2-101

A.认识关系B.实践关系

C.相互依存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

8.与感性认识相比较,理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

是抽象性,另一个是(C )2-107

A.能动性B.直接性C.间接性D.客

观性

9.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B )

2-115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B.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C.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D.真理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多样性

10.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

( C )2-

A.已被实践证实的理论相符合B.大多数人的

主观愿望相符合

C.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D.党的路线、

方针、政策相符合

11.在社会意识中,思想体系是( B )3-135

A.低级层次的社会意识B.高级层次的社会意

C.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D.无阶级性的社会意

12.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承认人的自

觉活动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A )3-

A.历史唯物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

C.折衷主义观点D.机械决定论观点

13.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它们之间是(D )

3-154

A.相互孤立的关系B.相互平行的关系

C.相互决定的关系D.相互制约的关系

14.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对立阶级之间( B )

3-158

A.思想观念的分歧B.物质利益的对立

C.宗教信仰的不同D.政治主张的差异

15.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应该坚

持( C )3-178

A.历史主义的原则和精神分析的方法

B.现实主义的原则和精神分析的方法

C.历史主义的原则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D.现实主义的原则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16.商品价值的实体是( D )4-185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17.资本有机构成可以表示为( C )4-206

A.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B.产业资本与

商业资本的比率

C.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D.固定资本与

流动资本的比率

18.在必要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增

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 A )4-202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D.平均剩余价值生产

19.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是( C )5-209

A.议会民主制B.君主立宪制

C.资产阶级专政D.总统共和制

20.下列各项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流动资本的是

( B )5-229

A.以生产工具形式存在的资本B.以劳动对象

形式存在的资本

C.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D.以厂房设备

形式存在的资本

21.生产不再下降,失业不再增加,企业倒闭停止。

这种状态属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的

( B )5-236

A.危机阶段B.萧条阶段C.复苏阶段

D.高涨阶段

22.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润率是( C )5-239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

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C.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

与预付流通资本的比率

23.商业利润的来源是(C )5-248

A.商品流通中的贱买贵卖B.商业店员和产

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C.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D.商业店员创造

的剩余价值

24.构成资本家全部职能资本的是(D )

5-250

A.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B.商业资本和借贷资

C.生产资本和借贷资本D.产业资本和商业资

25.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和新

特征是( A )6-275

A.国家垄断取代私人垄断B.私人垄断取代国

家垄断

C.自由竞争取代私人垄断D.自由竞争取代国

家垄断

26.20世纪后半期垄断组织发展的新形式是

( D )6-268

A.辛迪加B.卡特尔

C.托拉斯D.混合联合公司

27.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 C )6-271

A.自由竞争来实现B.私人垄断来实现

C.“参与制”来实现D.“个人联合”来实现

28.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

党是( A )7-305

A.共产主义者同盟B.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C.中国共产党D.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D )

7-335

A.集体领导制B.个人负责制

C.民主监督制D.民主集中制

30.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 B )8-343

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

C.平均分配D.按生产要素分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

20分)

31.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

(BCD )0-13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3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为

(ACD )1-48

A.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B.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C.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D.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33.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作用的有

(ABCD )1-84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34.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观点符合这一界定的有(ABC )3-171 A.人的本质是后天的B.人的本质是具体的C.人的本质是可变的D.人的本质是永恒的35.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BC )2-115

A.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B.有权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C.符合原有理论的才是真理D.能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的才是真理

36.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主观条件包括

(BC )4-187

A.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B.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

C.社会平均的劳动强度D.社会平均的工资水平

37.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ABC )5-228

A.生产时间B.流通时间

C.生产资本构成D.预付资本量

38.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目标包括(ABCD )6-279

A.保持经济的稳定与适度增长B.保持币值与物价的稳定

C.实现充分就业D.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平衡

39.资本家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生产费用包括

(AB )5-237

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

C.流通资本D.剩余价值

40.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的灭亡创造了主客观条件,它们有(ABD )6-299

A.社会化大生产B.现代无产阶级

C.市场经济D.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0-4

答:

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

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

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

来源。

42.简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主要表现。

1-54

答:

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2)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3)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

立。

43.超额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单个企业能够

稳定长期地获得吗?4-203

答:

(1)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

值之间的差额。个别企业率先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

和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

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个别价值低于

社会价值,这个企业的资本家就会由于按社会价值

出售商品,而能够比其他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

值,即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2)由于其他企业也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

其个别劳动时间缩短、个别价值降低,因此单个企

业不能够稳定长期地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6-296

答:

(1)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

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

(2)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

本矛盾依然存在,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

(3)当代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所进行的某些社会

改良,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目

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

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4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前进的?7-329

答: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1)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

的社会经济制度,其成长过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

(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

识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从

而导致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

(3)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国际

经济政治秩序和格局的变动演化,也是决定社会主

义曲折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

46. 用认识反复性的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

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2-110

答:

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1)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由于受客体和主体诸多

因素的限制,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

的。

(2)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

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发

展、不断深化的过程:

(1)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完全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这种认识使我们社会

主义建设遭受了重大挫折。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实行了以公有

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逐步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大促进了社会主

义事业的发展。

(3)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还将随着实践的

发展,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47. 试述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5-257

答: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就是与土地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

租,它是由农业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

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

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

生产条件的差别。

级差地租的形成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

断。

(1)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和中

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

润。

(2)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资本主义农业中

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的源泉是耕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

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全国2010年10月

一、单项选择题

1.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

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D )0-7

A.配第、斯密、李嘉图

B.拉美特利、爱尔

维修、狄德罗

C.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D.圣西门、傅立叶、

欧文

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

否承认( C )1-35

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B.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

动的结果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上

有重要作用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 C )1-41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可能和现实的关系

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 B )1-54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沉舟侧畔

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高堂明镜

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

论基础是( D )1-60

A.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B.内容和形式辩证

关系的原理

C.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辩证

关系的原理

6.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 C )2-96

A.学习书本知识

B.进行社会调查

C.参加社会实践

D.研究实际情况

7.“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

( A )2-102

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认

识论观点

C.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 )2-105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B.感性认识—理性

认识—感性认识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9.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

形象性,另一个是( D )2-107

A.能动性

B.间接性

C.客观性

D.直接性

10.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

是因为( B )2-114

A.真理就是客观规律,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

B.真理具有客观性,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

C.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不断发展的

D.真理是具体的,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11.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 B )3-148

A.原始社会 B.农业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2.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C )3-154

A.社会改革

B.阶级斗争

C.社会基本矛盾

D.科学技术革命

13.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只涉及人与动物根本

区别的是( A )3-170

A.劳动是人的本质

B.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C.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和

D.人的本质

是人的自然属性的总和

1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

种观点是说( B )3-175

A.人民群众不能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B.人民群众

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C.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

不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

l5.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商品的( B )4-186

A.社会劳动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剩余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

1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C )4-199

A.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B.价值和交

换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17.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C )4-205

A.资本积聚

B.资本集中

C.剩余价值

D.平均利润

18.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国家中掌握立法权的是( D )4-211

A.国家元首

B.政府

C.法院

D.议会

19.资本各形态中能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 A )5-229

A.生产资本

B.货币资本

C.商品资本

D.借贷资本

20.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下,第二部类产品的总价值应等于( D )5-233

A.第一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消费资料价值总和

B.第二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消费资料价值总和

C.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消费资料价值总和

D.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总和

21.资本主义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

( D )5-241

A.商品价值

B.生产成本

C.剩余价值

D.平均利润

22.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 )5-255

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监事会

D.工会

23.银行利润的本质是( A )5-253

A.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B.银行雇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C.银行收取的贷款利息

D.银行收取的服务费

24.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通过

( B )6-271

A.“参与制”来实现

B.“个人联合”来实现

C.资本输出来实现

D.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融合来实现

25.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 D )6-279

A.实现经济增长

B.促进充分就业

C.实现外贸平衡

D.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6.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D )6-291

A.生产的全球化

B.贸易的全球化

C.资本的全球化

D.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27.在苏维埃俄国领导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负责人是( A )7-310

A.列宁

B.斯大林

C.布哈林

D.托洛斯基

28.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依据是( B )7-308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

29.社会主义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 A )7-323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加强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30.当前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 A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彻底消灭“三大差别”

C.彻底消灭剥削

D.完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

20分)

31.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坚

持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反对的错误倾向有

(BC )0-28

A.相对主义

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

D.折衷主义

32.下列各项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ACD )1-37

A.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

33.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有

(BC )1-51

A.对立统一的观点

B.普遍联系的观点

C.永恒发展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34.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ABC )2-95/96

A.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经验材料和新的认识工具

C.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D.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活需要

35.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我国改革性质和特点的有

(ABD )3-164

A.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计划地进

行的

B.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有序地进

行的

C.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

D.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6.单位商品价值量(BC )4-188

A.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B.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C.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D.与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成反比

37.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CD )5-232

A.两大部类的平衡

B.总供需的平衡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

D.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

38.级差地租的形成条件有(CD )5-257

A.土地私有权垄断

B.土地经营权垄断

C.土地肥沃程度不同

D.土地地理位置不同

39.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

(ABCD )6-267

A.卡特尔

B.辛迪加

C.托拉斯

D.康采恩

40.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因为

(ABCD )7-320

A.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B.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C.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D.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

分)

41.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2-101

答: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

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1)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

(2)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

(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42.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134

答: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要的生活资料

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

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

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第二,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第四,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

更替。

43.简述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5-239

答: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利润率与剩余价

值率的区别:

(1)二者表现不同的经济关系。剩余价值率表示资

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总资

本的增殖程度。

(2)二者数量不同。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

本的比率,而剩余价值率只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

的比率,因而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它掩盖

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

(3)剩余价值率清楚地表明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可变

资本,而利润率则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似

乎剩余价值是由全部预付资本所产生出来的。

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6-277

答:

第一,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

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第二,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

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

业中的经济形式。

第三,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

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

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45.简述“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内容。8-349

答:

(1)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

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2)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一

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

人;

(3)人类从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摆脱

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成为社会意识的

主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

46.试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关系的原

理及其现实意义。1-85/86

答: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

性。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我们必

须把发挥人的主动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

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

要踏踏实实,按规律办事。坚决反对片面强调发挥

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规律,盲目蛮干。

(2)我们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

又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只有这

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主义的伟大事业不

断推向前进。

47.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与阶级局限

性。4-218

答: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

的斗争中逐步萌芽和产生,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的建立而逐步发展形成的。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

以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与发展的上升时期,

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

(3)早期的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和思想家,在政治、

哲学、法律、经济、文化、艺术、教育、道德等方

面,提出了许多富于进取的精神的先进理论和观念,

继承和发扬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思

想的一次大解放,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局限性:

当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

特别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以后,随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展开,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整体上逐渐丧失其历史进步

性,日益演变成公开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竭力反

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体系,从

而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

局限性。

全国2011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

共30分)

1.黑格尔、费尔巴哈是( A )0-5

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B.英国古典政治经

济学的代表人物

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D.法国空想社会主

义的代表人物

2.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 )1-34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

C.科学的世界观

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3.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 )1-36

A.一元论

B.二元论

C.唯物论

D.唯心论

4.下列观点中表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

( C )1-51

A.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观点

C.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D.本质决定现象的观点

5.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是( D )1-57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6.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 A )1-55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这是一种

( C )1-86

A.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机械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C.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

D.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

8.下列观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其他一切认识论的最基本观点的是( A )2-93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

9.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B )2-95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B.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C.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D.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

10.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因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D )2-107

A.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C.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11.“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看,就是( C )3-177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过程

B.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

C.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

D.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

12.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自然科学属于

( C )3-138

A.实体性因素

B.运筹性因素

C.渗透性因素

D.准备性因素

13.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 D )3-147 A.人的发展状况 B.地理环境的状况C.生产力的水平 D.生产关系的性质

1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C )3-153

A.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B.先进与落后、创新与守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

矛盾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

的矛盾

15.社会改革的实质是( D )3-161

A.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

B.社会政治制度的

根本改变

C.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与更新

D.社会体制的改善

与革新

16.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 D )4-182

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B.商品交换场所的建立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17.“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

是指( C )4-192

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

B.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C.供求关系对价格有重要影响

D.消费者的心理决

定价值

1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货币的所有者

在流通中购买到( B )4-198

A.劳动工具

B.劳动力

C.劳动场所

D.劳动对象

19.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的政体形式是( A )4-210

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专制独裁制

C.两党制和多党制

D.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

20.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 D )5-230

A.预付不变资本的平均周转

B.预付可变资本的

平均周转

C.全部固定资本的平均周转

D.预付资本各组成

部分的平均周转

21.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D )5-232

A.社会总产品的构成问题

B.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

类问题

C.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问题

D.社会总产

品的实现问题

22.同股票价格成反比的是( A )5-255

A.银行利息率

B.股息

C.股票票面额

D.股票控制额

23.资本主义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的

( B )5-246

A.货币资本职能

B.商品资本职能

C.生产资本职能

D.流通资本职能

24.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A )6-272

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B.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C.自由竞争阻碍生产集中

D.生产集中消除自由竞争

25.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 C )6-270

A.工业资本

B.银行资本

C.金融资本

D.商业资本

2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主要机制是

( D )6-280

A.自由市场经济调节

B.制定经济政策与法令

C.国民经济计划化

D.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27.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创造的

物质条件是( C )6-301

A.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

B.产业工人队伍的壮大

C.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D.高新科技成果的创造

28.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立足于

( B )7-308

A.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科学预言

B.资本主义

发展不平衡规律

C.巴黎公社的原则

D.生产力决定论

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D )7-335

A.集体领导制

B.个人负责制

C.群众监督制

D.民主集中制

30.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 A )8-341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人与人关系的高度和谐

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

D.自然生态环境的

极大改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

新成果,它包括( BCD )0-13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32.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基本形式的有

( ABD )1-46

A.农民收割水稻

B.法官审理案件

C.演员演唱歌曲

D.科学家做化学实验

33.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有( BCD )2-106

A.感觉

B.概念

C.判断

D.推理

34.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除生产方式外还有

( AC )3-131

A.人口因素

B.民族构成

C.地理环境

D.国家政权

35.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根源于

( AC )4-205

A.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

B.市场供求关系的

内在要求

C.竞争的压力

D.垄断的需要

36.决定平均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

( CD )5-242

A.各部门资本总量的多少

B.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C.各部门的利润率的水平

D.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37.下列各项正确表述级差地租含义的有

( ABC )5-258

A.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

B.级差地租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

价格的差额

C.级差地租是租种优等地和中等地应缴纳的地租

D.级差地租是租种任何土地都需要缴纳的地租

38.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包括

( AB )6-279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必要的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

39.下列各项属于实现社会主义自我发展与完善的成

功经验的有( ABC )7-330

A.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B.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

C.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D.完全按照发达国家模式发展

40.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是需要一定社会条件

的,它( ABCD )8-349

A.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实现

B.要以社会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

C.要以社会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

D.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

分)

41.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0-26

答: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42.简述真理和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2-113/116

答:

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有两个含义:

(1)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

约的。

(2)真理的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

制约的。

43.简述上层建筑的两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3-144

答:

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

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

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

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

意识形态。

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之间既相互区别,又

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转化。

(1)首先,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

(2)其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会成为一种

强大的、既成的物质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

筑。

44.如何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4-184

答:

劳动的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生产商品的劳动从一方面来看是具体劳动。

各种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是由各种性质的形

式不同的具体劳动所生产出来的。生产一定使用价

值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就是具体劳

动。

(2)生产商品的劳动,从另一方面来看又是抽象劳

动。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尽管其具体形式千差万别,

但都是人们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支出。这种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

45.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有什么不同?6-272

答:

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主要有:(1)竞争目的不同;

(2)竞争手段有了新的变化;

(3)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

(4)竞争的范围不同。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1-72/74

答:

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1)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

(2)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1)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2)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3)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1)首先,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按必然规律办事,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

(2)其次,因为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我们应当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现象背后隐藏的必然性。

47.试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7-323

答: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

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人们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2)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

(4)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2011年4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

共30分)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A )0-19

A.理论品质

B.理论基础

C.理论核心

D.理论内涵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B )1-35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3.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 D )1-37

A.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感觉的集合

D.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4.“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

体”。这是一种( A )1-53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唯心主义的观点

5.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稻谷、小麦、大豆、高

梁等之间的关系属于( C )1-61

A.全体和部分的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D )1-66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C.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7.规律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普遍性,另一个是

( A )1-78

A.客观性

B.变动性

C.社会性

D.能动性

8.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 B )2-101

A.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B.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C.需要与满足需要的价值关系

D.创造与被创造的主从关系

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其中第二次飞

跃是( B )2-108

A.从概念到判断的过程

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从判断到推理的过程

D.从感觉到概念的过程

10.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并且认

识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这说明人类的认识是

( D )2-110

A.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C.正确和错误的统一

D.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11.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C )2-127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2.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

( B )3-139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生产资料

1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

( A )3-149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C.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14.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

矛盾是( D )3-153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

B.人口因素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C.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15.“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

一论断表明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

( C )3-164

A.都以夺取国家政权为目的

B.都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C.都是要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D.都不需要采取暴力冲突的形式

16.从本质上看,货币是( D )4-189

A.特殊的资本

B.普通的商品

C.一般等价物

D.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7.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 A )4-207

A.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出现的过

剩人口

B.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C.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的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D.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18.用于发放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

( C )4-190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职能

D.贮藏手段职能

19.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是( C )4-214

A.法院

B.检察机构

C.议会或国会

D.政府

20.公式W…P…表示的是产业资本循环的

( B )5-225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21.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四个阶段的顺序一般为

( C )5-236

A.萧条—危机—复苏—高涨

B.复苏—高涨—危机—萧条

C.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D.高涨—萧条—危机—复苏

22.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是

( B )5-239

A.剩余价值率等于利润率

B.剩余价值率大于利润率

C.剩余价值率小于利润率

D.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成反比

23.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 C )5-257

A.优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

B.中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

C.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

D.各类土地的平均生产条件决定

24.处于垄断地位的大银行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

地位表现在( C )6-270

A.它已掌控了所有银行业务

B.它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

C.它已控制了整个国民经济

D.它已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

25.从作用上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的调

节和管理( C )6-282

A.维护了全社会的利益

B.维护了全体资本家的利益

C.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D.维护了全体私有者的利益

26.从性质上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

“经济援助”是( B )6-288

A.帮助发展中国家克服经济困难的一种方式

B.新殖民主义的一种方式

C.扼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手段

D.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独立的工具

27.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关系方面的一系列新变

化表明( D )6-297

A.其社会性质已经根本改变

B.其基本矛盾已经彻底解决

C.其阶级对立已经消失

D.其社会性质发生了部分质变

28.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

( A )7-307

A.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C.被统治阶级的意愿决定的

D.统治阶级的倒行逆施决定的

29.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是

( B )7-332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

B.工人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

D.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30.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 A )8-351

A.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

B.按劳分配

C.按需分配

D.市场经济体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 BCD )0-13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32.下列各项体现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的有( ABC )1-57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

C.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33.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有( ABD )2-106

A.感觉

B.知觉

C.概念

D.表象

34.下列各项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有

( BC )3-144

A.军队和法庭

B.哲学和宗教

C.艺术和道德

D.逻辑学和语言学

35.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可变资本含义的有

( BC )4-201

A.可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B.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

C.可变资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增殖的那部分资本

D.可变资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转移的那部分资本

36.产业资本循环的职能形式有

( ACD )5-226

A.货币资本

B.流通资本

C.生产资本

D.商品资本

37.商业资本的作用有( ABCD )5-247

A.促进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

B.帮助产业资本家节省流通费用

C.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D.缩短流通时间

38.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手段有( ABC )6-281

A.公开市场业务

B.最低准备金率政策

C.再贴现利率政策

D.利率政策

39.从人员构成上看,马克思主义政党

( ACD )7-333

A.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

B.由工人阶级的全体成员组成

C.有其他阶级的先进分子加入

D.有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加入

40.共产主义社会经济上的特征主要有

( ABCD )8-341-344

A.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

B.对社会经济的计划管理与调节

C.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

D.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

分)

41.简述意识的本质。1-82

答: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

界的反映。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42.如何理解人民群众范畴?简述人民群众推动历史

发展的作用。3-174

答:

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

总和。

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内容是:

(1)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始

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

本力量;

(2)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集

团及拥护社会主义和赞成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也都

属于群众的范围。

(3)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

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

体户、私人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

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者,因而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作用: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5-235

答:

(1)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商品生产过剩,但并非

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

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与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

相比的相对过剩。因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

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2)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

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当这个矛盾达到十分尖锐

化的程度,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基

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44.简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6-265

答:

(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5)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4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8-359

答:

(1)依据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阶段原理,人类社会

的发展,只能从资本主义社会首先过渡到社会主义

社会,而不能超越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社会主

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是走向共产主

义社会高级阶段的必由之路。

(2)共产主义社会不会自行到来,必须通过社会主

义历史阶段大力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创

造出一系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

现社会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

义社会逐步创造条件的过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

46.试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并说明

中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2-113-117-118

答: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真理

是主体对客体及其本质的正确反映,检验真理就是

要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相一致。第二,实

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和客

观联系起来对照,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一般来说,

人们按照一定的认识去行动,如果取得了成功,就

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如果遭到失败,就证明这

种认识是错误的。

(2)我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实质是要不要坚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问题。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坚持

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放弃被实践证明是错误

的东西,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

思想僵化,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就会亡党亡国。

47.试述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4-186

答: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价值既然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因而商品价

值量的大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的多

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

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

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则是由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

强度所决定的。

(2)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

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

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生产的各种商品,其价值量的

确定,是通过把一定量的复杂劳动换算为多倍的简

单劳动来实现的。

(3)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或能力,通常由

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所

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劳动生产率越高,一定时

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多,但所形成的价值总

量却不变,从而平均到单位商品内的价值量就越少;

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

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

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

成反比。这是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基本

关系。

2011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

共30分)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C )0-27

A.与时俱进

B.综合创新

C.理论联系实际

D.发展马克思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C )1-35

A.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3.“存在就是被感知”这种观点属于

( C )1-37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个谚语表明时间具

有( C )1-42

A.持续性

B.绝对性

C.一维性

D.伸张性

5.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 D )1-61

A.坚持实践的观点

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C.坚持辩证的否定

D.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 D )1-56

A.事物的内部矛盾

B.事物的外部矛盾

C.事物的主要矛盾

D.矛盾的主要方面

7.“揠苗助长”这个寓言说明( D )1-86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D.如果违背规律,越是发挥主观能动性,遭受的挫

折和失败就越严重

8.意识的起源和认识的起源是( A )2-90

A.一致的

B.不一致的

C.同时的

D.不同时的

9.“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

本的观点”的提出者是( C )2-89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10.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说的是认识的( A )2-108

A.辩证运动

B.绝对运动

C.相对运动

D.辩证否定

11.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说的是( D )2-114

A.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

B.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

C.真理和谬误相互排斥

D.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2.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活过程中结成的( B )3-139

A.社会关系

B.经济关系

C.交往关系

D.竞争关系

13.“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提出者是( B )3-163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4.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是( B )3-160

A.和平发展

B.暴力革命

C.渐进改革

D.文化宣传

15.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 D )3-134

A.具有自我意识

B.具有宗教信仰

C.具有语言文字

D.制造使用工具

16.在商品赊购赊销中,到期偿还货款时货币所执行的职能是( C )4-190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1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D )4-198

A.商品按价值量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

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C.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D.劳动力成为商品

18.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C )4-203

A.价值规律

B.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

19.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 A )4-217 A.议会制

B.三权分立制

C.普选制

D.多党制

20.合称为流通资本的两种资本是

( C )5-229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B.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C.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

D.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

2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B )5-234

A.Ⅰ(v+m )=Ⅱc

B.Ⅰ(v+△v+m/x )=Ⅱ(c+△c)

C.Ⅰ(c+v+m)=Ⅰ(c+△c)+Ⅱ(c+△c)

D.Ⅱ(c+v+m)=Ⅰ(v+△v+m/x)+Ⅱ(v+△v+m/x)

22.平均利润形成之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表现为

市场价格围绕( D )5-245

A.生产成本上下波动

B.平均利润上下波动

C.价值上下波动

D.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23.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

( A )5-257

A.土地肥沃程度、地址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

B.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D.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

24.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构成

( B )6-270

A.国家垄断资本

B.金融资本

C.私人垄断资本

D.借贷资本

25.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垄断组织形式主要是

( C )6-268

A.卡特尔

B.辛迪加

C.混合联合企业

D.康采恩

26.经济全球化本质上( B )6-291

A.生产要素市场化

B.资源配置国际化

C.国际分工普遍化

D.市场经济一体化

27.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

( B )7-318

A.工人阶级及其群众组织

B.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

C.工农联盟

D.无产阶级专政机关

28.社会主义国家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坚持

( A )7-323

A.公有制为主体、全民所有制为主导

B.不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D.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29.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 A )7-324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资分配

30.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是指

( A )8-351

A.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B.过渡阶段和社会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D.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

31.实践的基本特点包括( ABD )1-45

A.客观性

B.自觉能动性

C.辩证否定性

D.社会历史性

32.规律具有( BC )1-78

A.永恒性

B.普遍性

C.客观性

D.实践性

33.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表现为( ABC )2-101

A.实践关系

B.制约关系

C.认识关系

D.对立关系

3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表现为

( BCD )2-107

A.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决定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35.文化的根本特性有( ACD )3-165

A.创造性

B.无政府性

C.自由性

D.兼容性

36.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所需要的基本经济条件有

( AC )4-183

A.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B.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C.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D.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

37.在棉纱的生产过程中,棉纱的生产成本包括

( ABC )5-237

A.耗费的棉花价值

B.磨损的机器设备价值

C.工人劳动力价值

D.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38.商业资本对产业资本的重要作用体现为

( ABCD )5-247

A.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

B.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

C.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D.可以缩短流通时间

39.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主要有

( ACD )6-291

A.科技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B.贸易保护主义加强

C.国际贸易自由度提高

D.国际资本不充动大幅增加

40.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ABC )7-328

A.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B.要从具体国情出发

C.要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D.要按发达国家模式发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

分)

4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48

答: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

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1)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

节。

(2)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3)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42.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

义更加重大?2-109

答:

认识的这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

义。这是因为:

(1)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

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2)只有经过这一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

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43.简述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3-154

答: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

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

(2)这两对矛盾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

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

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44.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4-206

答:

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

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

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

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45.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什么因素?5-242

答:

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1)各个生产部门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各个生产部

门的利润率水平较高,平均利润率水平也就比较高;

反之,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水平较低,平均利润率水平也就比较低。

(2)社会总资本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投入各生产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社会总资本中投入利润率较高生产部门的资本所占比重越大,平均利润率水平就越高。反之,社会总资本中投入利润率较低生产部门的资本所占比重越小,平均利润率水平就越低。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其现实意义。2-118

答:

提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论的特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真理问题上的革命变革,它彻底推翻了主观真理论者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错误观点。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真理是主体对客体及其本质的正确反映,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相一致。第二,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对照,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一般来说,人们按照一定的认识去行动,如果取得了成功,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如果遭到失败,就证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2)我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实质是要不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问题。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坚持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放弃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东西,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就会亡党亡国。

47.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为什么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7-325

答:

一、这些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这是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

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最根本的物质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化要求改变束缚其发展的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些国家虽然比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落后,但其国内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所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这些经济文化落后、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的国家,一般都受到国内存在的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剥削和统治,严重地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这些国家发生无产阶级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要求。二、这些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时的客观形势和条件,使得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获得革命的成功。

1、无论俄国革命还是中国革命,其社会历史背景是:社会矛盾极其尖锐,靠在旧社会内部进行渐进式的改良,根本不可能解决当时的社会基本矛盾,靠这

些国家发展不充分的资本主义也很难达到强国富民

的目标,尤其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未进

入发达国家行列的落后国家要想走上同发达国家同

样的道路,用资本主义方式赶上乃至超过发达国家,

是根本不可能的。

2、在革命前,这些国家劳动人民遭受到多重的苦难

和剥削、压迫,他们迫切要求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推翻压在头上的内外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同时,

这些国家的革命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

论指引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共产党作为工人

阶级的先锋队,带领工人农民起来进行革命,通过

武装斗争,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红色革命

政权,从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是特

定历史条件下的客观现实,有其深刻的内外原因,

并没有违反历史发展的规律,不是什么“反常现象”

和不该出生的“早产儿”。

2011年10月

一、单项选择题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

一,其代表人物是( C )0-5

A.培根、洛克

B.圣西门、欧文

C.黑格尔、费尔巴哈

D.斯密、李嘉图

2.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 D )

1-35

A.辩证法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

C.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C )1-41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4.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

点,另一个是( A )1-51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质量互变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D )

1-61

A.要承认事物运动的客观性

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6.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

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B )1-66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C.多种原因引起一个结果

D.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7.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D )1-85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影响

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D )2-93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可知论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9.感觉、知觉、表象是( A )2-106

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思想体系的三种形式

10.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

的,从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

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 C )2-107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C.唯理论的错误

D.经验论的错误

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 B )2-118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实践可以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D.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1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 )3-137

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对象的广度

C.劳动者的素质

D.劳动产品的质量

13.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两大组成部分的是

( D )3-144

A.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B.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C.政治法律思想和道德观念

D.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14.下列各项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是( A )

3-153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C.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

D.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矛盾

15.社会改革的实质是( C )3-161

A.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改变

B.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

C.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

D.社会风气的改善与进步

16.划分阶级所依据的根本标准是各社会集团的

( B )3-157

A.政治立场

B.经济地位

C.思想观点

D.文化水平

17.商品交换中价值与价格的关系表现为( D )

4-192

A.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B.价格总是低于价值

C.价格总是等于价值

D.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8.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B )4-190

A.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个体劳动与联合劳动的矛盾

19.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可

表示为( A )4-201

A.m:v

B.v:m

C.m:(c+V)

D.(c+v):m

20.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B )4-186

A.市场供求关系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21.社会总产品的两大部类是指( A )5-232

A.生产资料部类和消费资料部类

B.劳动资料部类和劳动对象部类

C.可变资本部类和不变资本部类

D.固定资本部类和流动资本部类

22.下列不属于生产时间的是( A )5-228

A.生产资料采购时间

B.原材料储备时间

C.停工时间

D.自然力作用于产品的时间

2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商品价值表现为

( C )5-238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

B.不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C.生产成本与利润之和

D.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

24.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

率水平( B )5-253

A.大体与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率水平相同

B.大体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相同

C.大大高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

D.大大低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

25.绝对地租的形成原因是( B )5-260

A.土地的经营垄断

B.土地的私有权垄断

C.土地具有不同等级

D.资本主义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

26.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是指( D )6-270

A.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的总和

B.资本市场上流通的所有货币资本

C.垄断的银行资本

D.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形式

27.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

时大多采取( B )6-273

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浮动价格

D.固定价格

28.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社会主义的前阶”的是( C )6-298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29.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 C )7-337 A.工人阶级

B.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

C.马克思主义政党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30.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 D )8-345

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

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实现的

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

二、多项选择题

3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主要组成部分的有(ACD )0-5

A.科学社会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哲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2.下列各项正确揭示了意识本质的有

(BCD )1-82

A.意识是纯粹主观自生的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33.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ACD )2-125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D.实事求是

34.下列选项属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有

(AB )3-140\144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C.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D.社会革命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35.资本主义三权分立中的“三权”是指

(BCD )4-214

A.财政权

B.行政权

C.司法权

D.立法权

36.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AB )5-256

A.级差地租

B.绝对地租C.平均利润

D.借贷利息

37.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ABC )

6-299

A.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

B.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客观要

C.是由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

D.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38.在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主要

体现在(ABC )7-336

A.思想领导方面

B.政治领导方面

C.组织领导方面

D.经济领导方面

39.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重大差别

有(ABCD )8-351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公有制形式不同

C.分配原则不同

D.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同

40.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

(ABD )8-347

A.工农差别

B.城乡差别

C.行业差别

D.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

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

0-14-19

答:

根据恩格斯的描述,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作以下几

点说明:

(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了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

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

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

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

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

质上相一致的。

(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互

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

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

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

的理论品质。

42.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1-77

答:

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1)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2)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43.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2-115-116

答:

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

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

映,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

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

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真理是绝对的,同时又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通

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

有两个含义:

(1)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

约的。

(2)真理的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

制约的。

44.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4-202

答:

(1)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

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2)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

而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庭必要的生活资料价

值所构成,因而就需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

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

条件的。

45.简述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5-250

答:

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职能资本家手中暂时闲

置的货币资本,成为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这些暂

时闲置的货币资本主要有:

(1)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

(2)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

(3)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

借贷资本的本质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

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一方面体现着资本

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又体现着资本家

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

43.试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

性以及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2-128

答:

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

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

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

群众中去”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实践——

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这表明群众路

线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

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人心向背决定一切,我们要永远不脱离人民群众,

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要坚持

党的群众路线,仍然要坚持从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

个根本前提出发,相信和依靠群众,实行“从群众

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只有

这样,才能完成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任务。

47.试述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输出资本的必要性、可

能性及其对经济落后的资本输入国的影响。6-284

答:

垄断阶段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大量所谓“过剩

资本”的出现,这是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

资本输出的可能性:

(1)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

济也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商

品输出和经济侵略,使这些国家原有的自然经济逐

步趋于瓦解,商品经济开始发展起来,并被卷入了

世界市场。

(2)这些国家的劳动者出现了分化,劳动力市场出

现,有充足而且价格很低的劳动力供给。

(3)这些国家基础设施的发展,铁路、公路、港口

等发展近现代工商业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已有所建

设,为输入资本提供了一定条件。

对于那些处于较低发展阶段上的、经济比较落后的

资本输入国来说,大量国外资本的输入,有两重作

用。

(1)一方面,外来资本和生产方式的进入,促进了

这些国家自然经济的瓦解、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

济关系的生长和发展,建设了一些近现代的工商企

业和发展经济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

促进了这些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水

平的提高。

(2)另一方面,国外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也给这

些国家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2012年1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 B )0-5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2.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D )1-35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运动的

绝对性

C.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

存在具有同一性

3.有的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

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散的

结果。这是一种( A )1-37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 B )1-54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芳林

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高堂

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矛盾的斗争性是指( C )1-57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6.揭示事物的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 B )1-56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7.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C )1-71 A.风来雨至,电闪雷鸣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C.摩擦生热,热胀冷缩D.夜尽昼至,昼尽夜来

8.“从本质上看,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一种( A )2-102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9.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基本形式的是

( A )2-106

A.感觉B.概念C.判断D.推理10.把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是否正确的

标准,这是一种( B )2-107

A.唯物辩证法观点B.唯理论观点

C.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11.按照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在工作中必须坚持( C )1-36(与辩证唯物法结合理解)

A.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B.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

C.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D.一切从理论原则出发

12.下列选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D )3-135 A.语言学B.逻辑学C.数学D.哲学13.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3-139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方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14.既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 C )3-173

A.折中主义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D.历史唯心主义观点15.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 A )3-178

A.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B.摆脱历史条件的制约

C.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D.决定历史时代的特点

16.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B )4-187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低于必要劳动时间

17.从较长时期看,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消费资料的物质内容( B )5-(要理解教材内容)A.不会有很大变化B.会不断扩大

C.会不断缩小D.只能有小幅度微调

18.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D )4-206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B.所用资本和

所费资本的比例

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D.不变资本和

可变资本的比例

19.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 A )4-217

A.议会制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

D.普选制

20.超额利润是( D )5-245

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B.个别价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市场价格的差额

D.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21.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主要体现在无偿

占有( D )5-250

A.店员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

B.店员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实现的全部价值

C.店员必要劳动实现的价值

D.店员剩余劳动实现的剩余价值

22.利息的本质是( A )5-251

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B.平均利润的特

殊转化形式

C.使用借贷资本支付的报酬D.使用产业资本

支付的报酬

23.土地价格是( D )5-262

A.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B.级差地租的货币表

C.利息的资本化D.地租的资本化

24.在资本主义社会,垄断组织销售产品时多采取

( A )6-273

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社会生产价

格D.市场价格

25.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

( C )6-274

A.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资本主义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金融资本主义

26.下列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新变化

的是( B )6-293

A.高科技产业的大发展B.产业工人的大幅增

C.第三产业的大发展D.信息产业的兴起

27.马克思主义认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

势是( A )6-300(结合教材理解)

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B.生

产资料私有制代替生产资料公有制

C.全世界实行垄断资本主义D.全

世界实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28.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首先要经过

( A )7-309

A.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B.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

C.共产主义第一阶段D.战时

共产主义阶段

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

( D )7-334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D.实现共产主义

30.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 D )8-345

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B.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实现的

C.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后实现的D.共产主义社

会实现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

无分。

31.标志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经典著作有

( CD )0-11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德意志意识形

态》

C.《哲学的贫困》D.《共产党宣言》

32.下列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有

( ABC )1-37

A.物是感觉的集合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心外无物D.世界是“绝对精神”的

产物

3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表现

在( ACD )2-94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

的本质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

的目的

34.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界定的有

( ABD )3-169

A.劳动是人的本质B.人的需

要即人的本质

C.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和D.人的本

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5.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有

( ACD )4-193

A.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B.促进合理

利用资源实现生态平衡

C.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引起和促

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36.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有

( BCD )5-234

37.借贷资本的来源包括( BCD )5-250

A.职能资本运动中暂时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

B.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

C.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

D.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

38.垄断利润的源泉有( ABC )6-273

A.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B.非垄断

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C.其他国家劳动者创造的部分价值D.垄断价

格带来的利润

39.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缺陷有

( ABCD )7-304

A.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不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C.没有找到埋葬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

D.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40.下列各项属于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两个不同发展

阶段的有( BC )6-265、8-351

A.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和垄断资本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

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41.简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以及唯心主义、形

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1-35

答: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

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有能动的反

作用。

(2)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片面夸

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

却忽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

42.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

关系。2-101

答:

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

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

具体的人。

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

象。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

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说来,它

们的关系表现如下:

(1)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

(2)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

(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43.简述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4-202

答: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多种多样,概括

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

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

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

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

做相对剩余价值。

44.简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6-292

答:

其内容包括:

(1)生产全球化

(2)贸易全球化

(3)资本全球化

4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7-337

答: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

(1)思想领导方面。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不断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2)政治领导方面。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在对社会各项事业进行政治领导的实践中,党要起到政治领导核心的作用,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3)组织领导方面。

社会主义建设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要在执政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系统、有管理、有序地进行。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46.试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并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3-164

答:

我国改革的性质和特点:

(1)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

(3)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的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过程。

(4)我国的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

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1)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2)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3)改革革除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

(4)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47.试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5-228

答: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有两个因素:

一、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

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

1、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

某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非劳动时间是指生产资料

已进入生产领域,但尚未或暂时未同劳动力相结合

的时间,它包括自然力对劳动对象发生作用的时间、

停工时间以及生产资料的流通时间。

2、流通时间是指产业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内的时

间。它包括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的购

买时间和销售产品的销售时间。

二、生产资本的构成

生产资本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

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

生产资本的构成对产业资本家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周

转速度具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来自两个方面:

1、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2012年4月

一、单项选择题

1.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是( B )0-7

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英国古典政治经

济学的代表人物

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法国空想

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如何回答

( A )1-35

A.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B.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D.物质世界是否永恒发展的问题

3.金、银、铜、铁、铝等同金属的关系属于

( B )1-61

A.部分与整体的关系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4.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

由于( D )1-54

A.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之后产生的

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形式

C.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内容

D.新事物较旧事物更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5.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

势,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看主流,同时又不

忽略支流。这里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C )1-64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变化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6.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是

( D )1-84\86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不怕做不到,就

怕想不到

C.纸上谈兵,画饼充饥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7.下列各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是( B )2-102

A.认识客体具有客观性的观点 B.认识是主体对客

体的反映的观点

C.物质世界可以认识的观点D.实践是认识的基

础的观点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D )2-105

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

C.理论—实践—理论D.实践—认识—实践

9.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

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 A )2-106/107

A.形象性B.能动性

C.客观性D.抽象性

10.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

现在是否承认( B )2-115/116

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

C.真理中包含着错误D.真理来源于主观创造

11.生产方式包括( C )3-134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地理环境和人口

因素两个方面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经济基础和上层

建筑两个方面

12.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渗透性因素是指( D )3-138

A.教育B.管理

C.生产资料D.自然科学

13.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 B )3-147

A.渔猎社会B.封建社会

C.工业社会D.信息社会

14.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

( A )3-159/161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社会存在和社会

意识的矛盾

C.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 D.创新意识和传统

观念的矛盾

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C )4-190

A.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与抽象

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与占

有私人性的矛盾

16.除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外,剩余价值

率还可以表示为( B )4-202

A.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B.剩余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C.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D.利润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1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C )4-198

A.它由其生产的剩余价值决定 B.它由其使用价值

决定

C.它包含历史和道德因素D.它包含习惯和法

律因素

18.资产阶级道德观的基本原则是( A )4-221

A.利己主义B.拜金主义

C.自由主义D.享乐主义

19.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增殖的阶段是

( C )5-225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D.运输阶段

20.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下,第一部类

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价值应等于( C )5-233

A.第一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

B.第二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

C.两大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

D.两大部类消耗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总和

21.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可用字母表示为

( B )5-237

A.c+v+m B.c+v

C.v+m D.c+m

22.决定利息量的因素是( D )5-252

A.银行自有资本总额和平均利润率B.银行自有

资本总额和利息率

C.借贷资本总额和平均利润率 D.借贷资本总额和

利息率

23.股份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是( B )5-255

A.股东大会B.董事会

C.监事会D.工会

24.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形式是

( A )6-273

A.垄断价格B.个人联合

C.参与制D.资本输出

25.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的基本形式是

( C )6-284

A.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B.国内资本

输出和国际资本输出

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D.商业资本

输出和金融资本输出

26.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成为垄断资本国际经济

组织载体的新的垄断组织形式是( B )6-269

A.混合联合公司B.跨国公司

C.托拉斯D.国际垄断联盟

27.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 A )7-307

A.马克思恩格斯B.列宁

C.斯大林D.毛泽东

28.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C )7-319

A.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政权B.建设社会主义新

型民主

C.消灭剥削进入无阶级社会D.巩固和发展社会

主义公有制

29.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 B )7-323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

C.政治体制不同D.意识形态不同

3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D )8-342

A.原始社会的分配原则B.阶级社会的分配原则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D.共产主义社会的

分配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31.下列科学发现中,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

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的有( ACD )0-9

A.细胞学说B.狭义相对论

C.生物进化论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32.下列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BD )1-37

A.物是感觉的复合B.理在事先

C.存在就是被感知D.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

中国文化概论 读后感.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报告 读过《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之后,感觉自己身处一个文化展览馆,对于文化相关的方方面面均有所收获,知识体量和思想意识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 《中国文化概论》由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全书正文分上编、中编、下编三部分:上篇对于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发展历程等方面均有全面的介绍;中编介绍了中国的文化的财产,例如文字、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这一部分从时间线上介绍了有关知识,更倾向于一种科普意义;下篇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系统、近代的转变与革新。每一部分都叙述得详尽而有条理,使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可感的立体结构。作者纵古观今,介绍方式系统而简明,让我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中国文化的特征有了整体的把握,对中国的文化瑰宝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并引发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思考。下面我会对最有收获的几个部分进行介绍: 一、文化的本质: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甚大,故而文化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人们在看待文化时,不应该讲这两者割裂开来,应当辩证统一的去看待,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与方法论的一个基 本要求。 就我自身而言,往往会将侠义文化视作文化,缺少了一种更高层次的视角,故而在某些问题上也会得出较为经验主义、不具有普适性的结论。读过此书后,我很好的纠正了对文化狭隘的见解。 二、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句使用广泛的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实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揭示了经济对文化的作用:文化从来都是与社会的经济紧密联系的,它由经济决定,又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作者在这一部分中对农耕经济和商品经济进行了全面的讨论,最后总结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促使中国文化保持强大的延续力,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使得中国文化兼具包容性,农耕经济的早熟又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反过来,上层建筑对于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保障农耕经济的长期持续性,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中国自古形成的庞大的官僚体系,出于自身既得利益的考虑,又会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商品经济发展。当然,这不仅仅是官僚的阻碍,在农耕经济下中国百姓自古形成的保守、官本位的意识形态,对于商品经济也起到了抑制作用。 三、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和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展”。 在历史上,中华各民族文化在各朝各代都存在着冲突和交融,例如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汇,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文化的贡献,在这些文化的作用下共同形成了当今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更加让我感触颇深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汇:第一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可以追溯到汉代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从佛教在中国所占据的地位就可以看出佛教对于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起到了巨大的启迪作用。此后,中国的文化系统不仅吸收、消化了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哲学,还在再创造的基础上反输出给其他文化系统。对于第一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可以说中国受益颇多,有助于中华文化的延续。 第二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开端于明朝万历年间,水平远超中国的欧洲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并且至今仍在继续中。在这个文化震荡期,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的作者是美国政治学家() A、施拉姆 B、霍夫兰 C、拉斯韦尔 D、麦克内利 2、最早提出“两级传播理论”的学者是原籍奥地利的美国社会学家() A、麦奎尔 B、卢因 C、阿特休尔 D、拉扎斯菲尔德 3、“S—M—C—R”传播过程模式的提出者是美国传播学者() A、伯洛 B、德福勒 C、申农 D、奥斯古德 4、下列选项中,属于控制论模式的是() A、德福勒模式 B、拉斯韦尔模式 C、申农-韦弗模式 D、布雷多克模式 5、误差最小的抽样形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6、内容分析法有四个特点,而就内容分析的直接目的,即对特定传播内容进行准确的描述和分析而言,其关键是() A、客观性 B、显性内容 C、系统性 D、定量性(化) 7、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传播的个人功能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自我中心性的,一是() A、工具性的

B、满足性的 C、社交性的 D、游戏性的 8、拉斯韦尔提出大众传播有三个功能,但不包括() A、环境监测功能 B、社会协调功能 C、文化传递功能 D、重申社会准则功能 9、巴斯把传播媒介的把关行动分为两个阶段,并认为第一阶段的把关人主要是() A、记者 B、传媒的经营者 C、编辑 D、传媒的所有者 10、《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的“报刊”一词,泛指() A、印刷媒介 B、大众传播事业 C、报纸和杂志 D、新闻出版事业 ll、大众传播的内容大多属于() A、消息性内容 B、娱乐性内容 C、新闻性内容 D、知识性内容 12、“人们永远无法说出一种事物的全貌”。这句话表明() A、语言是静态的 B、语言是有限的 C、语言是抽绎的 D、语言是灵活的 13、1865年,英国一个科学家在电磁波理论研究中预言了无线电波的存在。这个科学家是() A、兹活里金 B、马克斯韦尔 C、尼普科夫 D、德福勒斯特 14、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其中口头传播时期也叫() A、部落前文化时期 B、部落文化时期 C、脱离部落文化时期 D、重归部落文化时期

法学概论(00040)自学考试历年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2年4月自考法学概论试题 一、单选题 1.原始社会的规主要是C.习惯 2.我国宪法规定,休息权的享有者是A.劳动者 3.根据行政立法的容,可以把行政立法分为A.执行性立法和创制性立法 4.我国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的行政法规称为B.条例 5.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是D.罚款 6.我国行政复议法的施行时间是B.1999年10月1日 7.我国票据法规定,本票自出票日起,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C.2个月 8.本票和支票的法定记载事项中相同的一项是D.确定的金额 9.下列属于票据法律关系中非基本当事人的是A.背书人 10.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下列不属于抽查对象的产品是D.一般日常用品 11.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县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根据已经取得的嫌疑证据或者举报,对于专门用于生产危害人身、财产安全和健康的产品的原辅料、包装物、生产工具,可以行使B.没收权 12.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时限是自收到处罚决 定之日起C.15日

13.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下列属于经营者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形是A.商品存在缺陷的 14.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监视居住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D.6个月 15.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死刑的核准机关是B.最高人民法院 16.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人民法院应该在受理后A.20日审结 17.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颁布施行的时间是D.1991年4月9日 18.下列属于我国民事诉讼法特有的原则的是C.辩论原则 19.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下列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是B.对法人提起的民事诉讼 20.下列不属于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的是A.鉴定人 21.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主要由D.被告承担 22.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接到行政诉讼的起诉状,经审查,应当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的期限是B.7日 23.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对行政机关在规定的期限不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的,可对该行政机关按日处以C.50元至100元的罚款 24.我国加入《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时间是A.1997年 25.下列属于联合国的发起国的是C.中国 26.国际法院必须由多少个不同国籍的独立法官组成? B.15 个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中 国 文 化 概 论 (习题) ————张令牌 中国文化概 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郡县帝最终得以确立时在位的皇帝是(B )

A.汉景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文帝 2.尧舜时期的都城建立在(A ) A.汾河谷地B.河套地区C.江淮地区D.胶东平原 3.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是在(C ) A.宋朝B.元朝C.清朝后期D.明朝前期 4.唐代被称为世界文化融会场和集散地的是(C ) A.洛阳B.上海C.长安D.开封 5.唐宋以来,中国各地出现了“状元乡”、“秀才县”,主要是由于(A )A.典范人物的影响B.自然环境的影响 C.地理条件的影响D.区域意识的影响 6.据东汉学者郑玄解释,能走牛车的路称为(B ) A.径B.畛C.涂D.道 7.京剧脸谱的不同颜色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表示鲁莽豪爽的是(C)A.红色B.白色C.黑色D.紫色 8.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大量考订、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的是( C ) A.浙东学派B.桐城学派C.乾嘉学派D.扬州学派 9.制成最初的指南针——司南的朝代是( A ) A.战国B.东汉C.北宋D.南宋 10.司马迁把现在徐州以东包括苏州、扬州一带称为( C ) A.南楚B.北楚C.东楚D.北楚 11.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避讳之风起源于( D ) A.南朝B.秦朝C.唐朝D.周朝 12.旧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伶人行的祖师是( A ) A.唐明皇B.秦始皇C.嫘祖D.杨贵妃 13.在中国历史上,农民意识强烈的皇帝当属( C ) A.秦始皇B.汉武帝C.朱元璋D.乾隆 1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后,剪辫子、穿中山装的服饰标志属于( B )A.阶层标志B.政治标志C.职业标志D.信仰标志 15.在我国庆贺婴儿“满月”礼这天,主持“去胎发”仪式的是( C )A.爷爷B.爸爸C.舅父D.族长 16.全盘西化的提出者是( D ) A.李大钊B.郭沫若C.贺麟D.胡适 17.唐代以后通行的文字字体是( B ) A.行书B.楷书C.隶书D.草书 18.我国古代把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称为( A ) A.黄道B.红道C.紫道D.白道 19.现存最早的药学专书是( C ) A.《针灸甲乙经》B.《千金要方》C.《神农本草经》D.《千金翼方》20.元朝把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对待,其中地位最低下的是( D )A.蒙古人B.色目人C.汉人D.南人 21.民间人士对中国烹饪地方差异概括正确的是( A ) A.南甜、北咸、东辣、西酸B.南甜、北咸、东酸、西辣 C.南咸、北甜、东辣、西酸D.南辣、北咸、东甜、西酸 22.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是( B )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

1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 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家国一体 2.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 伦理道德 3.老子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4.契:商人的祖先 5.天下有达尊者三:爵一,齿一,德一 6.鲁国大夫公豹: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 君子求道,处士,隐逸,穷而乐 7.一般来说传统道德规或德目有两种: 由伦理学家或统治阶级上升为理论的规;在世俗生活中得到认同的习俗性规 8.尚书皋谟把人的美的概括为九项: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9.孟子将母徳扩展为五伦十教 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10.管仲则提出四维七体 礼义廉耻;(孝悌慈惠,恭敬忠信,中正比宜,整齐樽诎,纤强省用,敦蒙纯固,和协辑睦)综合为六德: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孝友睦棩任恤,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11.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12.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仁爱孝悌 13.礼之运作,包含有之德 谦和 14.老子曾以江海处下为例告诫人们不要自矜自伐自是 15.在中国社会中,是直接贯通的 家,家乡,国家 16.克己奉公培育了一种整体主义的精神,要求个体服从服务于整体 17.中国到的不完全反对私利,关键看是否合乎道德 18.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质上是 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立的精神 19.中国传统伦理形成向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以律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这种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是求诸己 20.修己慎独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 自觉性与主动性 21.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容和合理核 先义后利,以义制利 22.孔子强调,并把它作为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准 见利思义 23.宋明理学在把义利与公私联系的同时,又把义利与等同

传播学概论试题

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概论》课程考试试题(B卷)答案 时量:120分钟总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 一、单项选择(1*10=10分) 1、传播学产生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传播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C ) A、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 B、战争宣传研究的需要 C、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D、其他相关学科的推动 2、拉斯韦尔的代表作是( A ) A、《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B、《传播与说服》 C、《人民的选择》 D、《舆论学》 3、在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中,属于政治学家的是( D )。 A、拉扎斯菲尔德 B、卢因 C、霍夫兰 D、拉斯韦尔 4、提出大众传播具有“麻醉”功能的传播学者是( B )。 A、施拉姆 B、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 C、赖特 D、拉斯韦尔 5、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这是( B )媒介规范理论的观 点。 A、集权主义 B、民主参与理论 C、自由主义 D、社会规范 6、(B )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A、人内传播 B、人际传播 C、大众传播 D、群体传播 7、下列与选择性理解意思最为接近的成语是(D ) A、择善而从 B、爱屋及乌 C、从谏如流 D、见仁见智 8、提出“把关人”理论的学者是(B ) A、拉斯韦尔 B、卢因 C、霍夫兰 D、施拉姆 9、人类传播在现象上表现为符号的交流,而实质上是( C )的交流 A、信号 B、象征符 C、意义 D、语言 10、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是 ( C ) A、传播权 B、知晓权 C、媒介接近权 D、文化权 二、名词解释(4*5=20分) 1、法兰克福学派 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以批判的社会理论着称。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其社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M.霍克海默、.阿多诺、H.马尔库塞、J.哈贝马斯等人的着作中。 2、自我互动 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H.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是对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的一个很好说明。布鲁默在1969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

最新《法学概论》试题库及答案

(专科起点升本科) 《法学概论》备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小题) 1.法律是一种()。 A、道德规范 B、社会规范 C、强制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2.法制是指()。 A、依法办事的制度 B、治理国家的方式 C、具体的法律制度 D、法律制定的程序 3.法治指的是()。 A、一种治国方式 B、有法可依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违法必究 4.我国的国体是()。 A、民主集中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5.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包括()。 A、国家行政机关 B、人民法院 C、行政相对人 D、公安局 6.法律是()的体现。 A、多数人意志 B、被奉为国家的统治阶级意志 C、广大劳动人民意志 D、统治阶级意志 7.下列哪一个组织不享有法律议案的提议权()。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政协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国务院 8.我国宪法的解释权属于()。 A、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B、最高人民法院 C、国家主席 D、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9.肖像权在法律关系中的客体地位应属于()。 A、物 B、行为结果 C、智力成果 D、精神财富10.法律规范的内在逻辑机构不包括() A、假定 B、处理 C、权利义务 D、制裁 11.我国《公司法》上的公司不包括()。 A、有限责任公司 B、无限责任公司 C、股份有限公司 D、国有独资公司12.刑法的从旧兼从轻原则,是指()。 A、新法与旧法相比,如果新法量刑较轻,则适用新法 B、新法原则上无溯及力,但是,如果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时,则适用新法精品文档

C、新法无溯及力,应当按照旧法量刑,但是如果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量刑较轻时,则适 用新法 D、将新法和旧法比较,哪个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量刑较轻的,就适用哪个法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A、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 B、无罪推定原则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合法性审查原则 14.根据英美法系的传统,对法的基本分类依据是()。 A、实体法与程序法 B、普通法与衡平法 C、判例法与成文法 D、公法与私法 15.在我国,下列关于婚姻的理解是错误的()。 A、婚姻必须是两性的结合 B、婚姻双方具有夫妻身份 C、婚姻必须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所确认 D、同居达到一定期限即可成立婚姻 16.在行政诉讼案件中,下列哪一项是属于可以计算在诉讼时间内的()。 A、鉴定期间 B、处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异议期间 C、中止诉讼的时间 D、审查回避的时间 17.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行贿罪的犯罪构成主观上必须具有的目的是()。 A、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B、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C、谋取利益的目的 D、谋取个人利益的目的 18.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 A、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B、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C、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D、被继承人所在地法院管辖 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A、当事人在诉讼中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B、合法性审理原则 C、当事人自愿调解原则 D、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 20.下列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国际条约是主权国家之间缔结的协议 B、国际条约一旦签订,对条约缔结国具有强制执行力 C、国际条约必须以国际法为准则 D、国际条约主要是以书面形式的协议规定国家及其他国际法主体之间在某一问题上的权利 义务 21.国际法上的承认是一种()。 A、政治行为 B、法律行为 C、政治行为兼法律行为 D、国家行为 22.社会主义法律与共产党的政策()。 A、是两种不同的规范 B、是两种不同的法律 C、是两种不同的政策 D、两者调整的社会关系相同,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23.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该规定为()。 A、授权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既有授权性规范,也有义务性规范 精品文档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1.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 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被称为大文化。(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 2.狭义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为小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本义是以文教化。 3.嫡长子继承制:(课本)古代统治者实行一夫多妻制,多妻中有一个是正妻,即“嫡”,其子为嫡子,按照周制,继承王位的必须是嫡妻长子。至于这位嫡长子贤与不肖,不在考虑之内。如果嫡妻无子,就只能立庶妻中级别最高的贵妾之子,至于被立者是否为庶子最年长者,也不在考虑之内。 (百度百科)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其目的在于解决劝慰与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 4.封邦建国制:简称封建,即分封制,是由宗法制度直接衍发出来的一种巩固政权的制度,由周人创立。,其主要旨意为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邦国,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主要内容为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 5.一体石经:东汉灵帝时,为了正定五经文字,在熹平四年,由蔡邕等以隶书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又称“一字石经”。 6.自然神崇拜:把诸如日月星辰、风云雪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它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它的保护和赐福。在世界宗教史上的各种自然崇拜中,当推日神崇拜为最盛。 7.六七家宗:魏晋时期,玄学与佛学合流,形成“六家七宗”。“六家”指魏晋时期传扬般若学的六个佛学派别,它们是本无、心无、即色、识含、幻化、缘会。“本无”一家后又分出“本无异”一宗,合称“七宗”。从思想内容说,“六家七宗”都在谈论、宣扬佛教“空”的道理,但具体说法却各不相同。从立论角度、思想旨趣说,“六家七宗”又可概括为三个主要派别,即心无、即色、本无。 8.宋明理学:是儒道释三大资源与传统在宋元明时期的新的结合。它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宋明理学把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一变而为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的传统,并以民间自由讲学之书院为依托,把传统精英文化进一步世俗化了。理学是整个东亚文明的体现。其主要派别有:气本论、理本论、心本论。 9.以人为本: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10.中西体用:是鸦片战争之后就出现的一种观点,流行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这种理论一面主张引进西方的物质文化,一面又要捍卫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而二者的关系,前者为“用”,后者为“体”,“用”是为“体”服务的。 简答 1.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 (1)由人类加工自然创造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2)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3)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 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4)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填空题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文化现象) 2、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文化) 3.“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 4.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文化现象) 5、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6、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7、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8、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9、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 10、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1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文化传统) 12.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文化内涵) 二、名词解释 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文化思潮。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团(民族或阶级)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系。 3、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4、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5、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6、.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7、广义文化: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8、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成为文化事象。 9、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文化观念。 10、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12.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三、简答题 1、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②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第一章

传播学概论(试题试题合集)

第一章 1、传播学起源: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中设了《传播》一章专门加以论述。 美国学者皮尔士也在1911年出版的《思想的法则》中设了一个题为《传播》的短章。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基本特点:(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将单个或少数人所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这里的共享概念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施拉姆说:传播一直和社区一词有共同的词根,这并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所谓社区也就是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 措辞等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这就是说,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的。在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行为的发起人——传播者通常处于主动地位,但传播对象也不是单纯的被动角色,他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来影响传播者。双向性有强弱之分,但任何一种传播——无论其参与者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必然是一种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信息的传播要经过符号的中介,这意味着传播也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符号化即人们在进行传播之际,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转化成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形式的符号;而符号解读指的是信息接收者对传来的符号加以解释、理解其意义的活动。反馈也包括在符号解读基础上的再次符号化的活动。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当我们将传播理解为“行为”的时候,我们把社会传播看做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考察人的传播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的关系;当我们把传播解释为“过程”的时候,着眼于传播的动态和运动机制,考察从信源到信宿的一系列环节和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当我们把传播视为“系统”的时候,我们是在更加综合的层面上考虑问题,这就是把社会传播看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集合体”,不但考察某种具体的传播过程,而且考察各种传播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引起的总体发展变化。 3、确立唯物史观的第一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于1845年至1846年)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用了“交往”的概念。 文中并没有明确作出一个总体定义,但从论述中可以看出:(1)“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等表述所体现的,它指的是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2)如“观念、思维、人的精神交往”等表述所体现的,它同时也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精神交往关系。可以说,交往是一个体现人的总体活动之关系性的概括性范畴。 第二章 1、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详细地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2、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迄今为止的传播活动可区分为几个发展阶段(1)口语传播时代;(2)文字传播时代;(3)印刷传播时代;(4)电子传播时代;*(5)符号传播时代。 3、公元105年,东汉蔡伦造出了结实耐磨的植物纤维纸。 4、1045年,宋代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5、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

《法学概论》期末考试案例分析题目

《法学概论》期末考试案例分析题目 1.某甲在某百货公司购买服装,在甲到收银台交款时,因地面太滑而摔伤,甲即找公司经理要求赔偿。该公司的保安人员认为甲在购货中有盗窃行为,就强将甲带入办公室。 问:甲与百货公司间因何法律事实发生何法律关系? 答:本案中,甲与百货公司间在三个法律事实发生三种法律关系:一是因买卖服装发生的买卖关系; 二是甲因地面太滑而摔伤这一侵权行为而发生的侵权损害赔偿关系; 三是因甲被保安人员误为盗窃并被强行带入办公室这一侵权行为引起的侵权损害赔偿关系。 2.某甲长期下落不明,经其配偶乙向法院申请,法院判决宣告甲死亡。其后,乙就与丁结婚,并将一6岁的儿子送给丙收养,双方办理了收养手续。实际上甲并未死亡。经甲请求法院撤销了对其死亡的宣告。甲回家后发现儿子被人收养,乙也改嫁他人,幸丁已死亡。因此,甲就要求与已恢复婚姻关系,并以自己未同意将儿子送丙收养主张收养无效。 问:甲可否与乙自动恢复婚姻关系?甲的儿子与丙间的收养关系是否无效?答:甲乙间的婚姻关系不能自行恢复。因为在甲宣告死亡后乙与丁结婚,已另存在一个婚姻关系,甲乙若要同意结婚,则需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丙与甲的儿子间的收养关系有效。因为在甲被宣告死亡期间甲的儿子被丙依法收养,甲虽说被撤销死亡宣告,但甲的儿子与丙间的收养关系并未解除。 3.大学生甲,在校园内用鸟枪打鸟,事先没有验枪,自认为枪膛内没有铁子弹头便随手扣动板机,结果把一个过路的同学打成重伤。 问:甲是否应负刑事责任?如应负刑事责任,应负何种刑事责任? 答:甲在校园内打鸟,应当预见到鸟枪的铁子弹头射出后,可能造成致人死亡的后果。但是他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对于这一同学的重伤,甲应失过失伤害

17春《中国文化概论》课后复习资料

17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_4 交卷时间:2017-08-16 16:04:21 一、单选题 1. (4分)中国寺庙最早见于记载的是 A. 苏州寒山寺 B. 登封少林寺 C. 洛阳白马寺 D. 开封相国寺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3.6中国宗教信仰情况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2. (4分)空前提高文章的价值和功用,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的是

A. 孔子 B. 曹丕 C. 韩愈 D. 朱熹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3.3文学成就和文学思想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 3. (4分)《古兰经》是哪个教派的经典 A. 佛教 B. 道教 C. 伊斯兰教 D. 基督教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3.6中国宗教信仰情况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4. (4分)古汉字与今汉字的分水岭是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3.2语言文学和古代典籍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5.

(4分)认为“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盗跖,其性一也”,道德与知识来源于后天环境的教育和积累,这位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曾参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3.8中国古代教育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6. (4分)()翻译出版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天演论》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严复 D. 冯桂芬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8.1深层文化差异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7. (4分)中国古代音乐,可以独奏的乐器中,地位最为重要的是 A. 琴 B. 筝 C. 笛 D. 箫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3.7中国艺术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

传播学概论(试题合集)

2017年4月传播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按照传播学的观点,文艺作品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属于( )A自我传播B狭义的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广义的人际传播 2.传播可以分为若干层次,其中最基本的层次是( )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C.组织传播D.大众传播 3.在研究方法上,霍夫兰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 )A.实地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 4.“二级传播理论”的创立者是( )A.拉斯韦尔B.卢因C.拉扎斯菲尔德D.霍夫兰 5.下述传播模式中属于传统线性模式的是( ) A.德福勒模式B.申农—韦弗模式C.马莱茨克模式D.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6.申农和韦弗注意到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因此他们提出的传播模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环节,这个环节是( ) A.噪音B.信号C.反馈D.信道 7.“你认为本市报纸和电视的新闻是否及时?”这种提问违反了问卷设计的( ) A.合理性原则B.艺术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准确性原则 8.内容分析法的操作程序由若干步骤组成,其中第一个步骤是( ) A.制定分类标准B.实施统计分析C.确定分析单元D.抽取分析样本 9.赖特认为传播除了具有拉斯韦尔提出的三种功能之外,还具有( )A.信息功能B.文化功能C.娱乐功能D.协调功能

10.麦奎尔在分析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时增加了一种功能,即( )A.娱乐功能B.信息功能C.动员功能D.整合功能 11.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认为,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和发展。这个观点也被称为( ) A.“天赋人权”B.“观点的自由市场”C.“第一自由”D.“真理的自我修正”12.以心理学“刺激—反应”模式为基础的受众理论是( )A.个人差异论B.社会分类论C.个人情绪论D.社会关系论 13.大众传播的信息传向受众有若干“关卡”,其中“第一关”是( ) A.选择性记忆B.选择性注意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暴露 14.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宣传手法作了系统研究并写出《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的学者是( ) A.拉斯韦尔B.卢因C.拉扎斯菲尔德D.霍夫兰 15.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就竞选宣传对美国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作了一次调查。这次调查也叫( ) A.佩恩调查 B.伊里调查C.伊利诺调查D.俄亥俄调查 16.“议程设置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是( ) A.“镜子”式报道机构 B.“真实反映环境”的机构C.客观报道事实的机构D.“环境再构成作业”机构 17.传播学批判学派正式登上学术舞台的时间是在二十世纪的( )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 18.传播学批判学派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巨大的政治影响力主要源于其特有的( ) A.信息传递功能B.议题设置功能C.精神麻醉功能D.培养分析功能

法学概论试题一及答案

法学概论试题一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婚姻法第18条规定:“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这一规范属于下列哪一选项? A、授权性规范 B、任意性规范 C、禁止性规范 D、准用性规范 2、明确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观点的是下列哪一位学者? A、黑格尔 B、亚里士多德 C、耶林 D、乌尔比安 3、划分法系是按照法律的( ) A、表现形式 B、阶级本质 C、规定内容 D、历史传统 4、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私营经济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下列选项中哪一机关有权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工作? A、全国人大主席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D、全国人大 6、我国现行宪法制定于() A、1982年12月4日 B、1978年12月4日 C、1999年3月15日 D、1982年10月1日 7、下面说法中,哪个不属于行政许可法的调整范围? A、老王下岗后想开一个小饭馆,于是向工商局提出申请,工商局经审查,发给了老王营业执照。 B、公安交通部门根据李某的申请,发给李某驾驶执照 C、进出口食品检疫机关,经鉴定后,给某公司的出口食品贴上了检疫标签 D、某大学希望上级教育部门拨款对学校进行扩建,上级教育部门对其申请予以审批 8、下列哪些行为是行政处罚行为?() A、责令限期治理 B、责令停产停业 C、责令赔偿损失 D、责令退还土地 9、李某从国外归来,因携带商品过多被罗湖海关认定为走私,李某欲提起行政复议,下列关于行政复议机关正确的是() A、李某可以向罗湖区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 B、李某应向深圳市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 C、李某应当向深圳市海关提起行政复议 D、李某可向罗湖区人民政府或者深圳市海关提起行政复议 10、对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政府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由哪个机关管辖? A、山西省政府 B、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 C、晋城市政府 D、晋城市人大常委会 11、张某的父亲是一个字画收藏家,去世,留给张某很多字画,但张某根本不懂字画,一日张的朋友看到张家挂着的一幅画,欲购买,张说,我不懂,你看着给吧,后二人以8000元成交。后张的父亲的朋友来找张,问原来墙上的画呢?张说卖了,该人说那幅画至少值10万元。该买卖关系违背了哪项民法原则() A、自愿原则 B、平等原则 C、诚信原则 D、公平原则 12、张某婚后不久因与其他人吵架患精神病,在对张某的监护问题上发生分歧,且互相推诿,在这种情况下,应由谁担任监护人? A、妻子 B、父母 C、兄弟 D、叔叔 13、当事人约定“甲的儿子如果从外地调回”,则甲乙之间的房屋租赁合同即终止。这一民事法律行为所附的是:() A、解除条件 B、延缓条件 C、延缓期限 D、解除期限 14、下列各项属于财产所有权的原始取得的是:() A、叔叔送给今年刚满7岁的小明一辆自行车作为生日礼物 B、小张继承哥哥的一处房子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29.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的有(ABDE )3-137 A.环境标志 B.等级标志 C.性别标志 D.年龄标志 E.体型标志 30.下列选项中,属精神文化的有(ABCDE )5-213 A.艺术 B.政治 C.道德 D.风俗习惯 E.宗教 26.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CDE 】 A.渔业的布局B.盐业的兴办C.水利的兴修 D.运河的开凿E.土地的开垦 27.据《史记》记载,上古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包括【AB 】 A.战争B.宗教C.农耕 D.渔猎E.天灾 28.下列选项中属于诞生礼俗的有【ABCDE 】 A.求子礼俗B.催生礼C.洗三 D.满月礼E.周岁礼 29.尊崇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以下文学作品中属尊崇自然典范之作的有【ABCDE 】 A.陶渊明《归园田居》B.柳宗元“永州八记” C.范仲淹《岳阳楼记》 D.欧阳修《醉翁亭记》E.苏轼《石钟山记》 30.中国历史上曾先后被汉语同化的语言有【ACDE 】 A.北朝的鲜卑语B.隋代的高丽语C.唐代的西夏语 D.辽代的契丹语E.近代的满族语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广义文化 答: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32地理环境 答: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然提供给他们的条件.进行他们的文明建构,展开他们的文化历程。故此,文化的总体特征的了解,必须从了解其地理环境开始。 33.制度文化 答: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它既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又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 34.楚辞 答: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35.“中体西用论” 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这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与基本理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去吸收西方科技和文化,达到制夷图强、复兴中华的目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请以实例说明典范人物对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 答:(1)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由此产生乡土意识。

2018年4月自考00040法学概论试卷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法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040)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我国先秦时期法家学派使用的“法治”一词的含义是 A.人治底下的法治 B.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C.民主国家中的良法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和遵守 D.治国者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2.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业务执行机关是 A.股东大会 B.监事会 C.经理 D.董事会 3.商法的调整对象是 A.自然人之间的人身关系 B.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 C.行政许可行为 D.经济关系中商自然人、商业组织和商业活动 4.我国产品质量法的制定时间是 A.1993年 B.1994年 C.1999年 D.2000年 5.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引入误认为是他人商品的行为属于 A·商业贿赂 B.假冒或仿冒 C.虚假宣传 D.侵犯商业秘密 6.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逮捕的决定机关除人民检察院外还有 A.人民法院 B.拘留所 C.人民政府 D.公安机关 7.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行使审判权的司法机关是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