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职能部门变革的基础论析.kdh

职能部门变革的基础论析.kdh

职能部门变革的基础论析.kdh
职能部门变革的基础论析.kdh

职能部门变革的基础论析

王资峰

摘要职能部门变革主要是指部门间结构-功能关系的重组,旨在提高行政效率。大部门体制是目前比较热点的职能部门变革,然而对于职能部门变革基础的研究较少。职能部门变革的基础主要是部门分工与协作的关系问题。研究表明,专业化分工悖论导致部门协作的产生与发展。由于职责边界所引发的核心职责与边缘职责问题,加上特殊利益的影响,部门协作出现结构-功能悖论。结构-功能悖论表明,职责导向与目标导向是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组织变革,部门协作必须建立作目标导向的原则之上,目标导向的组织变革是政府职能部门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职能部门职责边界职责导向目标导向组织变革

专业化分工在提高部门效率的同时,会引起管理活动总体效率的下降。专业分工引发的部门利益成为提高总体效率的障碍,加上信息共享不足、技术能力片面和工作视角狭隘等缺陷,出现专业化悖论。

部门协作由职责边界与共同目标的冲突引起。职责边界是部门隔阂的起源,共同目标势头消除部门隔阂。特殊利益强化了部门各自为政的倾向,阻碍着部门协作。共同目标只有与部门特殊利益相容时,才能推动部门协作发展。当面对总体管理目标的时候,职能部门间缺乏基于目标导向的有机联系,导致职能部门间即使没有真空地带,也难以完成共同目标,出现结构功能悖论。

组织变革旨在突破结构功能悖论。职责导向和目标导向是两种组织变革原则,分别以各自方式为部门协作开辟道路。与职责导向相比,目标导向成为部门协作和组织变革的基础。

1部门分工与行政绩效

专业分工旨在提高部门行政效率,提高管理水平。然而专业分工形成的职责边界却抑制着政府总体效率,尤其在部门行政外部性较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部门特殊利益源于组织生存和发展的一般需要,即部门自成立之日起就具有独立于其行政职能的特殊利益诉求。部门特殊利益不仅影响着部门行政绩效,而且影响政府总体行政绩效。部门分工最终导致专业化分工悖论的产生,即政府试图提高行政绩效的职能分工反而阻碍着政府绩效改进。

1.1专业分工的得失

分工能够提高效率。这个思想早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那里就得到深刻阐述。作为政治经济学家,他不忘加上一条,交换同样能够提高效率。因此,分工以及基于分工的

市场交易就成为增加社会福利的必由之路。至于分工在管理学中受到重视,则是到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的时候才初露端倪。泰勒及其追随者们不遗余力地用实践检验他们的理论,并花费大量精力总结发展和宣传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在人类思想历史中写下浓重一笔,它让人们对“专业分工提高效率”的观点深信不疑。

分工能够提高劳动效率,是以分工能够提高熟练程度为基本出发点的。就分工所形成的一个个单独工种而言,效率的确提高了,甚至还有新的发明创造出现。然而马克思较早表现出对分工的忧虑,他认为分工把人类异化为机器体系的一部分,成为片面的个体。个人成为片面的个体,正是职能部门成为片面组织的起点。当基于分工而形成的职能部门成员都关注某个方面的问题时,职能部门就成为仅仅关注某个方面问题的组织了。这样,职能部门就成为视野狭隘的片面组织。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为基于分工的片面组织提供了存在的合法性。他认为建立在科学合理分工基础上的科层制组织,具有专业高效和确定性强的特征,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韦伯与马克思一样,也注意到基于分工的科层制组织对人性的限制与塑造,并表现出对其前途的担忧。然而真正对科层制组织提出质疑的是现代组织社会学家和管理学家。默顿指出,“一个人要想生活,就必须去工作,要想工作,就必须接触到工具,而要想接触到工具,就必须被官僚制组织雇用。”1“官僚制组织被组成为一个从属的、正式的群体。在这种按照社会期望组织起来的网络中,规范化的反应是靠群体成员们情感性的态度维持的。因此,整个群体的方向都趋向于非人格化的、从属的规范,他们已经和这些合法的规定结合为一体,任何不遵从这些规范的表现都将造成和这些人的对抗。”2罗森茨韦克、明茨伯格等人从不同角度对基于分工的机械组织进行了批评。罗森茨韦克认为,“我们的重要目的是了解和认识组织的动态复杂性,而不是为了发展菜谱式的死板板的处理方法,而把现实世界简单化。”3明茨伯格指出,“政府官僚机构不具备利润和销售指标来监控其总体工作表现,同时又在更为高强度的政治监督之下运作。这样,比起私人领域来,它把权力分散到相对独立的分部中的能力就会有更多的限制。”4

关于专业分工的争论表明,专业分工本身既存在着提高局部效率的因素,也存在着阻碍整体绩效的因素。究竟哪种因素发挥作用更显著,需要视情况而定。对于那些相对独立的工作领域,专业分工提高局部效率,不至于对其他相邻领域产生不利影响,那么明晰的专业分工就是可取得。然而在那些联系比较密切的工作领域,专业分工在提高局部效率的同时会对其他有关领域造成不利影响,明晰的专业分工就需要斟酌使用了。明晰的专业分工之所以会在外部效应突出的工作领域产生消极影响,乃是因为分工形成的部门间工作焦点差异、信息不对称、标准差别等因素,使得任何职能部门对不回关注到全局事务。然而外部性突出的工

1罗伯特·K·默顿.官僚制结构和人格,彭和平竹立家等编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96页。

2罗伯特·K·默顿.官僚制结构和人格,彭和平竹立家等编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103页。

3[美]弗里蒙特?E?卡斯特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4月第1版,20页。

4[美] 海尔?G·瑞尼.理解和管理公共组织(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05页。

作领域恰恰需要发挥职能部门的合力,共同达成管理活动目标。这就使得有机弹性组织深受欢迎。

1.2部门的特殊利益

政府职能部门特殊利益如同其他组织的特殊利益一样,是伴随部门成立而产生的。巴纳德通过对组织平衡条件的分析,认为组织要维持其生存和发展,需要从周围系统中吸收人力、资源、信息等能量,同时要为那些加入组织的人们提供相应的报酬,以维持组织对人们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组织及其官员追逐私利的特性做了深刻论述,“该理论的基本前提是官僚化的官员,如同社会的其他代理人一样,很大程度上被自我利益所驱动(不是唯一的)。”5公共选择理论家对政府职能部门特殊利益诉求的评论,是从市场上的理性人假设推演而来的。他们认为既然经济市场中的组织与个人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由于政治行为中活动着的组织与个人仍然是从市场上出来的组织与个体,那么应当也是理性的组织与个体。值得注意的是,部门特殊利益并非部门所有的利益,仅仅是那些超出其履行职责功能所必需拥有的权利和权益。根据传统政治理论的观点,政府组织是不应该有其自身特殊利益的。然而从政治实践看,这个观点仅仅是一种价值判断而已,与事实不符。

政府职能部门的特殊利益实际上包括部门领导者、普通成员的特殊利益。理论研究表明,职能部门普遍存在着扩张权力、扩大规模等自我膨胀趋势。“工作的膨胀只是为了填满用于完成这一工作的时间。”6“官员数目和工作数量相互之间完全没有关系。受雇人员总数的增加是受帕金森定律支配的,工作量是否增加、减少还是消失同样也是如此。”7与作为市场主体的经济组织不同,政府组织缺乏成本收益核算。因此,这种膨胀趋势在遇到反作用力的情况下才会停止。反作用力主要来自制度约束、其他部门反对或上级组织施压。部门自我膨胀的动力既有部门领导者扩大自身权力范围的欲望,也有普通成员渴望地位稳固的期待。部门扩张带来的收益包括部门领导人地位提升,也包括普通成员获取额外收益的增加,如社会地位和名望,甚至灰色经济收入等。

职能部门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时候,总是披着履行职责和改进绩效的合法外衣,从来不会赤裸裸地追求部门利益。任何职能部门都认为自己所承担的行政职责很重要,影响政府绩效的改进,政府领导人不应忽视,而应予以高度重视。这不仅为遏制部门膨胀设置了障碍,也为甄别政府职能的轻重缓急设置了障碍。由于政府绩效历来难以精确衡量,导致履行行政职责的成本难以精确核算,从而只有依靠经验判断职能部门的适当规模。在经济社会和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条件下,这种经验式的工作方法日益无法满足改进政府绩效的需求。因此,职能部门披着合法外衣谋求特殊利益的现象,需要引起政府领导机关重视,并探索科学有效

5[美]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版,2页。

6C?诺斯科特?帕金森.帕金森定律与上升的金字塔,彭和平竹立家等编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199页。

7C?诺斯科特?帕金森.帕金森定律与上升的金字塔,彭和平竹立家等编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200页。

的甄别机制。

特殊利益导致专业分工所形成的部门隔阂加深,从而妨碍部门间信息沟通和业务协作。职能部门在各自领域履行政府分配的职责功能,掌握着本领域最全面可靠的核心技术和相关信息。在特殊利益的驱使下,由于担心其他部门采用本部门方法技术或利用本部门相关信息,进而在职能发挥方面超越本部门,甚至侵入本部门的业务领域,职能部门会尽量对外封闭信息、技术和工作方法。这种部门隔阂会阻碍部门间信息沟通和业务协作。在职能部门工作外部效性较大时,政府整体绩效就会受到严重损失。

1.3专业化分工悖论

专业分工目的在于提高效率,最终却阻碍政府绩效改进。这就是专业化分工悖论。这种悖论表明,专业分工提高的是职能部门的单方面效率,阻碍的是作为整体的政府绩效改进。之所以发生这种现象,其关键原因是,专业分工理论认为,整体绩效等于局部绩效的简单相加。根据系统论的观点,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系统论认为,整体功能的效果要大于局部功能的简单相加,“我们不能把生物、行为和社会各层次还原为最低的层次,即物理构想和物力定律。但是,我们能够找出各个个别层次内的构想和定律。”8专业分工理论与系统论的差异表现在,前者忽视了局部之间的关联,而后者认为局部之间的关联是整体发挥功能的关键因素。

政府绩效是由多方面组成的整体,因此改进政府绩效必须关注职能部门之间的关联。即便是某个方面的工作也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会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因此同样要关注职能部门间的关联。当我们谈到专业化分工悖论的时候,前提是政府职能部门工作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并导致部门间有密切的关联。职能部门间的关联,是解开专业分工悖论的钥匙。

职能部门间主要靠共同目标以及为实现共同目标的因素关联起来的,比如信息机制、工作流程、职责权限等。政府绩效改进是职能部门的共同目标。就某项公共事务而言,各职能部门围绕该项公共事务管理的绩效改进形成目标关联。这就是目标管理理论关于目标制定阶段讨论的核心思想。围绕改进公共事务管理绩效这一共同目标,政府对其职能部门进行职责分工,并构建信息沟通、工作衔接、人员交流等运作机制。这些运作机制就是职能部门间的关联机制。就公共事务管理绩效改进而言,不仅需要各职能部门完成本职工作,还需要职能部门间关联机制正常运行。这也是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强调目标实施过程中信息沟通的原因。

专业化分工悖论与职能部门间关联机制直接相关。当职能部门间在公共事务管理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设定的运行机制方面存在分歧,或者即便没有分歧,而职能部门间关联机制无法正常运行时,专业化分工悖论就必然发生。也就是说,专业化分工悖论的成因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职能部门间形成共同目标,二是共同目标的实施。这两个层面都可能导致专业化

8[美]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版,45页。

分工悖论发生。就部门间共同目标的形成而言,共同目标一般由某项公共事务主管部门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经政府领导机关认可后下发给各职能部门,并要求其执行。由于政府领导机关的认可具有较高权威,包括那些非主管部门在内的有关职能部门都会接受共同目标。即便存在不同意见,慑于政府领导机关的官僚制权威,职能部门仍然接受。

共同目标的实施过程给职能部门提供了表达利益诉求的广阔空间,也成为导致专业化分工悖论的主要地带。无论职能部门是否对共同目标持不同意见,目标实施过程都可能导致执行偏离决策。职能部门由于职责权限不同,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关注的焦点问题必然有别。然而公共事务的系统性表明,不同焦点问题之间是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带来另一个问题。如果部门间缺乏信息共享,可能导致在公共事务管理中,一个部门面对的难题正是前一个部门制造的,甚至在不断地制造。这就导致公共行政资源的浪费,而公共事务管理绩效并无改进。不仅如此,如果考虑到职能部门的特殊利益诉求,一个职能部门即便拥有其他部门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也会以各种借口保守秘密,从而造成公共事务管理受损。

2部门协作与管理目标

为摆脱专业化分工悖论,实现公共事务管理目标,复杂活动需要部门协作。部门协作必须以共同目标为基础,然而分工形成的职责边界使职能部门面对多重目标,阻碍着共同目标的形成。部门协作要求打破职责边界,从而就共同目标达成共识。特殊利益导致职能部门间关系异化,妨碍部门协作。部门协作必须满足部门特殊利益,否则无法有效开展。每个职能部门的核心职责有限,往往被赋予履行边缘职责的义务;公共事务管理需要多项职能协作时,就形成各职能部门通过履行各自边缘职责以完成公共事务管理的局面。因此,涉及部门最多的公共事务管理却成为受到关心最少的领域,从而导致组织多重与功能薄弱之间的矛盾,即结构功能悖论。

2.1职责边界与共同目标

跨部门公共事务管理面临着专业分工悖论,即那些试图以提高职能部门行政效率为目标的专业分工,阻碍公共事务管理整体绩效的改进。为避免专业分工悖论,政府职能部门间需要加强协作沟通。部门协作的依据是基于公共事务管理的共同目标。这些共同目标有别于那些基于专业分工所形成的职能部门目标。职能部门目标关注的是复杂公共事务管理活动某个方面的绩效改进,而共同目标关注的是复杂公共事务管理活动整体绩效改进。部门协作只有在共同目标的导向作用下才能有效开展。如前所述,复杂公共事务管理活动整体绩效改进,必须重视和发挥职能部门间关联机制的作用。这就是说,从职能部门目标到公共事务管理共同目标,需要跨越职能部门的职责边界。

部门职责边界使得有关职能部门形成各自的部门目标,并拥有实现部门目标的相应手段。当共同目标需要职能部门跨越职责边界的时候,职能部门就会遇到多重目标困扰。这多

重目标包括自身的特殊利益诉求、履行部门职责的需求和完成共同目标的要求等。就这些目标与职能部门的关系而言,职能部门对其重要性评价具有差异,有些被作为部门核心目标,有些是边缘目标。就既定的职能部门而言,核心目标是围绕职能部门主要职责确定的,边缘目标则是围绕公共事务管理的辅助职能确定的。对于不同职能部门,其核心目标与边缘目标是不同的,一个部门的核心目标可能是另一个部门的边缘目标。总体上看,任何一项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必定有一个主要负责的职能部门。这个主要负责部门的核心目标必定与该公共事务管理活动整体目标一致,甚至就是整体目标。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则属于发挥分类管理或者辅助管理功能,它们把整体目标当作自己的边缘目标,因为它们的主要职能不是主管该公共事务。这样在公共事务管理中,有关职能部门就形成核心与边缘两个极端,以及那些处于中间地带的职能部门。

实现公共事务管理的共同目标需要职能部门加强协作,跨越部门职责边界,而不仅仅局限于实现自身核心目标。然而就既定职能部门而言,实现从完成核心目标到完成边缘目标的跨越,存在诸多障碍。这些障碍包括信息垄断、技术方法差异和动机激励不足等,它们是职责边界造成的。如果无法有效跨越职责边界形成的障碍,职能部门就无法实现角色转换,从而会轻视甚至忽视边缘目标。复杂公共事务管理多数情况下是由许多职能部门协同完成的,主管部门较少。因此,公共事务管理目标主要是由多个边缘目标的实现共同铸就的。如果边缘目标无法实现,那么共同目标势必难以实现。所以,边缘目标对于共同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

由于边缘目标实现的障碍是由职责边界导致的,那么为促使边缘目标受到重视,就需要模糊或打破职责边界,促使职能部门对边缘目标与核心目标一视同仁。就任何公共事务管理而言,必须把其整体目标与所有有关职能部门的核心职责密切联系起来,以避免有关职能部门把整体目标视为自身的边缘目标。

2.2特殊利益与部门协作

如前所述,政府职能部门一旦成立,便逐步发展出自身的特殊利益诉求。这些特殊利益诉求超出了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的需要,甚至成为履行职责的羁绊。在独立行使职权时,职能部门的特殊利益会导致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的关系异化,使行政机关的公共服务性质受到损害。当涉及职能部门间关系时,部门特殊利益对公共事务管理的不良影响就通过部门协作充分展现出来。

首先,职能部门扩张会导致部门之间争权夺利。政府职能部门存在的依据就是有大量相关公共事务需要管理,职能部门必然要把大量公共事务抓取过来进行干涉。然而职能部门也不是不加区分地扩张管理领域,只是主动去抓取那些有利可图的公共事务管理领域。对于那些费力不讨好的领域,除非法律规定或政府领导机关指派,职能部门一般不会主动涉猎。职能部门争权夺利导致许多公共事务管理领域出现多头管理现象,与此同时很多时候却出现管理真空。其根源就在于职能部门在扩张管理领域时存在趋利避害的动机,很多无利可图的领

域出现没有部门管理的现象。无论是多头管理还是管理真空,对于公共事务管理都存在消极影响。前者导致管理对象无所适从,降低行政权威;后者导致局部问题恶化,损害政府整体绩效改进。显然,职能部门争权夺利严重影响部门协作效果。当然,这种争权夺利与部门职责分工规定冲突有关,甚至与部门立法密切相关。

其次,职能部门信息垄断导致部门协作不畅,提高行政成本。信息是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基础。政府是社会信息最全面的掌握者,拥有大量社会各方面信息。然而这些信息是通过政府不同职能部门获取的,并且储存在各个职能部门内部。每个职能部门都有自身掌握的独特信息,用以帮助完成特定的政府职能。就公共事务管理的某些领域而言,有关信息对于相关部门履行职责都是重要的,一个部门获取的信息应当向所有相关部门公开。然而生产信息的职能部门出于保持部门信息优势、掌握工作主动权以及部门竞争等考虑,会把信息限定于部门内部,对其他部门不公开,更不要说向社会公开。其他部门若需信息,必须自己去重新采集整理,做大量的重复劳动,浪费国家行政资源。

无论是争权夺利还是信息垄断,都是职能部门维护和实现特殊利益的结果。这些现象妨碍部门协作有效开展,影响公共事务管理绩效改进。为避免特殊利益产生的不利影响,必须使特殊利益与公共事务管理目标实现激励相容,促使职能部门有促进公共事务管理的动力。当公共事务管理绩效改进的目标与职能部门特殊利益相一致时,可以通过适当扩张职能部门的权力来推动公共事务管理。当两者不一致时,只有通过压缩特殊利益诉求来实现共事务管理绩效改进。事实上,由于职能部门肩负职责存在差异,不同职能部门的扩张对某项既定公共事务管理绩效必然产生性质不同的影响。因此面对特殊利益对部门协作构成威胁时,政府领导机关应当具体分析部门特殊利益与共同目标的相容性,根据情况具体对待。

2.3结构-功能悖论

在复杂公共事务管理中,多个职能部门围绕共同目标,通过完成各自职责分工以实现整体绩效改进。然而,即便每个职能部门在各自管理领域中都正常发挥作用,却不能保证公共事务管理整体绩效得到改进,甚至阻碍整体绩效改进。也就是说,多重复合组织结构没有产生应有的整体功能效果,与单一组织结构产生的功能相比,甚至导致整体功能下降。这就是结构-功能悖论。结构-功能悖论表明组织结构并非越复杂,对解决复杂公共事务问题的效果就越显著。

如前所述,职责边界导致职能部门对于自身职责定位的再认识。在公共事务管理中,不同职能部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功能和目标任务。根据所分担职责任务与本部门设置初衷关系,职能部门将其承担的职责分为核心职责与边缘职责,与之相应的目标分别是核心目标与边缘目标。每项公共事务管理的主要负责部门都承担着核心职责,共同目标就是该部门的核心目标;其他分类辅助部门承担着边缘职责,共同目标只是它们的边缘目标。由于每项公共事务的主要负责部门总是少数,因此把共同目标当作核心目标的部门也只占少数,多数职能部门把共同目标当作自己的边缘目标。核心目标的实现对职能部门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当行政资源有限时,职能部门自然会把主要精力和资源用于实现核心目标,而较少顾及边缘目标。如果考虑到职能部门与其他部门的竞争关系,职能部门将对边缘目标更加冷漠,甚至不愿意看到边缘目标实现。这是因为自己的边缘目标就是作为竞争对手的其他职能部门的核心目标,它的实现无疑是帮助竞争对手履行职责。

当所有职能部门都把自身职责进行核心与边缘的区分时,复杂公共事务管理就面临严峻的威胁。这种威胁来自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论述,“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物;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是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9这个论断用来描述作为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的复杂公共事务时,同样具有真实性。因为职能部门只不过是人类个体的集合,即便这些个体在性格脾气上千差万别,但作为职能部门的成员,在部门特殊利益追求方面是一致的。由于多数职能部门都把复杂公共事务管理看作本部门的边缘职责,只有少数主管部门将之视为自身的核心职责,那么真正关心并努力改进复杂公共事务管理的只有那少数几个作为主管部门的职能部门,其他部门更多地成为旁观者。这样,复杂公共事务管理的“公地悲剧”就出现了,当无利可图时各部门争相躲避,当有利可图时争权夺利。

复杂公共事务管理的“公地悲剧”由职能部门的职责边界引起,受到部门特殊利益强化,导致整体绩效受损。其背后的原因是复杂公共事务管理的结构-功能悖论。这一悖表明,复杂公共事务管理涉及多重组织的职能,如果无法使有关组织有效协作,多重职能部门发挥的整体效果很难实现共同目标。因此部门协作在解决专业分工悖论方面仍然存在缺陷。结构-功能悖论是在解决专业化分工悖论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部门协作的产物。因此要解决结构-功能悖论,必须从解决专业化分工悖论入手。

3目标导向与组织变革

无论是部门分工还是部门协作,都存在依据问题,即部门分工或部门协作是依照什么原则进行的。从总体上看,职责导向与目标导向是两种不同却有相关的分工协作原则。职责导向强调权责清晰,目标导向强调责任共担。目标导向是对职责导向的超越,因而成为部门分工与协作的发展趋势。在复杂公共事务管理中,目标导向应当成为部门协作的根本原则。组织变革适应部门协作的要求而产生,基于目标导向的组织变革更利于实现部门协作。

3.1职责导向与目标导向

为解决专业化分工悖论和结构-功能悖论,必须对分工与协作的依据进行探究。部门分工与协作的依据是指,部门分工和部门协作是以什么原则为指导进行的。“纯粹的官僚制型的官员是由其上级权力当局任命的。……从技术观点看,那种不是由选举产生,而是由首长

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48页。

任命的官员,通常工作起来是更加扎实的。”10根据官僚制理论的观点,组织分工要做到权责清晰和有案可稽,将责任落实到具体每个组织成员。我们称之为职责导向的分工方式。当然也有与这种分工相对应的一种方式,即组织分工应着眼于组织整体目标的实现,而不仅仅是个别职能部门权责界定。这种方式是基于对职责导向分工的批判提出的,我们称之为目标导向的分工方式。不仅仅是部门分工存在依据问题,部门协作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亦即存在职责导向的部门协作和目标导向的部门协作。因此职责导向与目标导向是职能部门分工与协作的两个基本原则。

职责导向是在官僚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专业分工的精髓。职责导向要求法律和政府领导机关根据工作性质,组建不同种类的行政职能部门,并对职能部门的职责功能和权力范围作出规范性要求。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规定必须满足不重合、不遗漏的基本条件。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只有做到这两点,职能部门在行使行政权力的时候才不致发生冲突,也不致于留下公共事务真空地带。职能部门应当严格按照法律和政府领导机关规定的职责功能和行政权限发挥作用,不得越权、滥权,不得行政不作为。如果职能部门违反职责权限有关规定,或者贻误公共事务管理,根据规定承担消极后果。

然而,由于公共事务本身纷繁复杂,加上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作出完善的规定就勉为其难,更无法做到一劳永逸。由于不同职能部门对同一职责权限规定做出不同理解,也导致部门职责权限纠纷频频。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职能部门对业务工作更为熟悉,部门立法成为普遍现象,更加导致部门职责权限规定缺乏全局视野,部门间职责权限冲突或缺位比比皆是,而且还披上了合法外衣。

部门职责权限规定的不完备,使得职责导向的分工与协作经常陷入争权夺利或拈轻怕重的困境。如前所述,职责导向的分工与协作使得职能部门很容易把职责分为核心职责与边缘职责,从而导致职能部门把面对的工作目标分为核心目标与边缘目标。由于职责导向机制把核心职责与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职能部门绩效的主要依据,边缘职责与目标则是次要的参考依据,职能部门自然首先完成核心职责与目标,甚至无暇顾及边缘职责与目标或对它们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这表明职责导向强调部门专业分工而忽视部门边缘工作的做法存在较大缺陷。

目标导向是对官僚制职责导向机制的反动,是在复杂事务管理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结果导向的管理、全面质量控制、目标管理和解制型政府等概念,都是基于目标导向而提出的。职责导向存在诸多弊端,尤其在复杂公共事务管理中表现更为明显。目标导向机制恰恰克服了职责导向的弊端,使组织各部门都以组织整体目标作为本部门的行动指南,以避免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现象。目标导向要求组织目标的制定应当吸纳所有有关职能部门的参与,实行民主集中制。复杂公共事务管理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共同目标的制定应当吸纳各有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并做好与职能部门目标的对接。在目标实施的保障机制方面,应当考虑到部门职责权限规定的未尽之处,规定未明确的边缘领域职责权限归属。

目标导向是以职责导向为基础的,但是超越了职责导向。无论是部门分工还是协作,都

10[德]马克斯?韦伯.官僚制,彭和平竹立家等编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38-39页。

必须围绕共同目标进行,而不是部门职责权限。这一方面是因为部门职责权限界定的完备性难以达到,所以采取补救措施以防止边缘领域出现管理重复或缺位。另一方面是因为目标导向可以调整职能部门的注意力,使之从狭隘的部门利益转向组织整体的共同利益。

然而目标导向并非完美无缺的,它可能会导致组织忽视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规定,从而模糊职能部门边界。职能部门边界的模糊对于组织整体目标实现而言是有利的,然而对于调动职能部门积极性而言是不利的。因为边界模糊很容易混淆职能部门的功过是非,无法使之发挥激励效应,导致组织微观层面激励不足,最终使整个组织动力不足。所以在实行目标导向时,应当防止挫伤职能部门积极性。

3.2目标导向与部门协作

在复杂公共事务管理中,部门分工仍然是为部门协作服务的。如果说职责导向是部门分工的精髓,那么部门协作的精髓就是目标导向。由于复杂公共事务管理需要部门协作,因此部门协作就成为复杂公共事务管理的关键。目标导向就成为处理复杂公共事务管理中职能部门关系的准则。

目标导向是通过职能部门对共同目标或整体目标的信仰和追随而实现部门协作的。较之职责导向的部门协作而言,目标导向的部门协作不是通过职责权限的规定来实现部门协作,而是通过目标分层与协同来实现部门协作的。如前所述,目标导向不仅关注部门职责权限,更关注部门目标与整体目标的融合,以及职能部门的边缘目标与整体目标的关系。通过对职能部门边缘职责和目标的强调与关注,目标导向的部门协作要求逻辑上相邻的职能部门责任共担和荣誉共享,推动有关部门在边缘领域投入更多注意力。

目标导向主要围绕公共事务管理目标的制定、实施和调控对部门协作发挥作用。在目标制定阶段,政府领导机关应当充分发挥各有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和信息优势,为各部门创造协商沟通平台。在政府领导机关组织下,或者在制度惯例引导下,公共事务管理的有关部门充分就相关议题展开讨论协商,沟通信息和意见,力图达成各方面满意的管理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多部门共同制定管理目标和方案的活动,与部门立法有显著区别。这种方案制定活动是基于公共事务管理进行的,而不是基于部门职责权限划分开展的。所以其宗旨就表现为明显的管理目标导向,而非部门职责导向。此外,这种活动的参加者是多个职能部门而不是单个职能部门,能够使各方面意见都得到充分而有效的表达,防止单个部门把部门私利加入管理目标。

在目标实施阶段,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部门,无论是主管部门还是辅助部门,都应围绕管理目标开展工作。为保证做到这一点,职能部门间应当根据实现管理目标的需要建立各种形式的协作机制,比如信息共享、联合发文、联合执法甚至成立联合组织等。职能部门之间在实施管理目标过程中,主要的协作内容包括具体职责权限范围的适用、信息共享和沟通、工作流程衔接和技术方法互补等。即便公共事务管理方案制定出来了,由于具体实践远比方案更加丰富多彩,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将相对抽象的规定应用于具体工作情景。如果规划

或方案的规定适用不当,比如导致职能部门关系不畅。为避免规定适用引起不必要的冲突,职能部门间应当就边缘地带的职责权限进行及时沟通和充分协商,以确定彼此职责权限。信息共享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公共事务管理信息具有相关性,各职能部门间掌握着的信息不同,但彼此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如果职能部门间彼此能够及时充分进行信息沟通,不仅能节约行政成本,还能避免部门间误解和提高行政效率。

在目标实施进程监督、结果反馈、方案修正等调控过程中,职能部门间需要加强配合,提高行政效率。各职能部门对于公共事务管理的不同环节和方面具有不同监督权,为保证方案实施的全面监督,各部门需要彼此协调关系共同做好监督工作。由于公共事务分别由不同职能部门负责某一方面,因此各职能部门只能收到本部门所负责领域的实施反馈信息。然而,其他部门所收到的反馈信息可能对本部门而言具有重要影响或启发,所以部门间应当在反馈阶段进行信息交换。基于反馈信息的方案修正涉及公共事务管理的多个职能部门,因此在修正管理方案时各部门也要充分参与。

目标导向的公共事务管理要求,无论任何环节,职能部门间的协作都必不可少。贯穿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部门协作,其核心是目标导向。无论哪个环节的部门协作,都要求职能部门充分关照整体目标和边缘职责,而不仅仅是部门目标与核心职责。只有这样,目标导向才真正成为部门协作的灵魂。

3.3目标导向的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是组织力量研究的永恒话题,包括组织职责、结构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变革。基于目标导向的组织变革是相对于基于职责导向的组织变革而言的。所谓职责导向的组织变革,是指组织变革围绕组织各部门的责任及功能定位调整进行的职责权限、组织结构和工作机制调整。所谓目标导向的组织变革,是指围绕公共事务管理目标所进行的各部门职责权限、组织结构和工作机制调整。

职责导向的组织变革把组织引向更加关注自身责任功能发挥的封闭状态,目标导向的组织变革把组织引向更加关注整体管理目标实现的开放状态。总体上,“开放系统通过朝着封闭系统方向的发展来努力减少风险。”11在封闭状态下,组织集中关注局部目标的实现,而无暇顾及全局目标。在开放状态下,组织不仅关注局部目标,更关注这个难题目标的实现,而且以实现整体目标为依据来调整局部目标。因此,从实现公共事务管理目标的要求出发,目标导向的组织变革是值得期待和追求的。

目标导向的组织变革首先表现在职能部门分工上。在官僚制理论指导下,基于职责导向的组织变革试图通过明晰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尤其是其主要或核心部分,来为职能部门的行为规定发展方向。这就使得职能部门异常关注自身的核心职责。然而目标导向的组织变革在明晰职责权限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不仅要求职能部门完成自身的核心职责,更要完成其边缘

11[美]詹姆斯?W?费斯勒唐纳德?F?凯特尔.行政过程的政治——公共行政学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7页。

职责。因为根据公共事务管理目标的要求,多数职能部门的边缘目标都是公共事务管理的共同目标,也就是说,它们的边缘职责恰恰有助于实现共同目标。因此,目标导向的组织变革要求职能部门对核心职责以外的边缘领域给予至少同等重视,甚至在面对公共事务管理项目时,作为非主管部门的职能部门要对其边缘职责和目标给予更多的关注。如果不能实现这个转变的话,就应当考虑职责权限的集中和分散问题。

组织结构是目标导向组织变革的关键步骤。只有通过恰当的组织结构调整,整体组织和职能部门才能真正成为目标导向的组织。组织内部都存在核心业务部门和辅助管理部门,政府组织及其职能部门也不例外。政府组织中的人事、财政和宏观调控部门负责辅助管理,而其他专业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的公共事务管理领域都是核心业务部门。即便这些职能部门内部也存在实现本部门核心职责的核心机构或岗位,以及发挥协调联络作用的辅助管理机构或岗位。在官僚制的传统思维下,核心业务部门是实现其主管领域公共事务管理目标的主要力量,因此政府领导机关将工作焦点放在核心业务部门;核心机构是实现核心业务职能部门目标的主要力量,因此职能部门领导者将工作焦点放在核心业务机构。这种情况导致辅助管理部门和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的职能。目标导向的组织结构变革要求政府设置专门协调部门关系的委员会,在职能部门内部设置专职对其他部门沟通联系的关系协调机构,从组织结构上满足职能部门协作的需求。基于公共事务管理复杂多变的考虑,职能部门的组织结构应当更加富有弹性和灵活性,可以根据管理活动的需要设置临时性组织。当然,如果公共事务管理权力过于分散,则各职能部门应当考虑组织合并,而不仅仅是强化组织间联系的问题。

目标导向的组织变革还体现在职能部门内部运行机制以及部门间协作机制等流程再造方面。在面对公共事务管理时,目标导向的组织运行机制变革要求职能部门在处理有关问题时,应当先对事务进行管理权限认定,然后再决定所应采取的行动策略。如果遇到无法确认的情况,职能部门应当与其他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商,确定具体事务的管辖权归属后,再开展行政管理活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职能部门将要制定的部门政策或采取的行政行为可能影响公共事务管理整体目标实现的时候,必须征求公共事务主管部门的意见,以便统筹协调解决。与此同时,组织变革应当赋予该领域公共事务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和统一监管的权力,并配套相应实施权力的手段,比如对其他部门采取某种惩治措施等。这些组织间运作机制必须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以防止为了部门的特殊利益而回避或跳过必要工作流程的行为。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 教师:陈亚琴 4月21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我深受体会,从此让我明白: 首先,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这是一个认识问题,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认识如果落后于新课程改革思想理念,那么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一切都是空谈。什么是新课程改革?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是满头雾水,到底什么是新课改谁也说不出一个头道来,综合各种对新课改的释义也只能归纳出一个模糊的概念即:通过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教育教学真正进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它讲究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众所周知某种教育方式的确立是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制约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许适合当时的经济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短,面对这些新情况,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有其不适应的地方。过去的教学是有许多弊病的。如强调共性,忽视个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地进行反思与总结,而不是被动的应试,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的。因此,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其次,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印度哲学家奥修有一句名言:“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脚之所以能忘记,恰恰说明鞋之合脚;如果鞋不合脚,脚就会被时时记住。同样,当学生在一种适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对外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分析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改革开放理论是邓小平在科学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最主要方面。关于改革,主要讲清楚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即什么是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改革包括哪些主要内容,怎样正确改革的性质,改革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关于开放,主要是阐述为什么必须实行开放的政策,我们进行了怎样的开放,将如何进一步扩大开放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4)关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内容结构: 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学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旧课,展示改革30年成就,导入本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新课讲授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 1.现实依据 国内背景:文革十年,政治混乱,经济临近崩溃,社会主义建设非常坎坷—国弱民穷 国际背景:新科技革命兴起,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2.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照搬苏联的模式带来一系列问题;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过程。 邓小平:“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就会葬送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 3.理论基础 思考: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吗? ◆马克思论述—列宁论述—斯大林论述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论述 ?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 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既存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又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 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具有“又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毛泽东认为它可以依靠社 会主义自身的力量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完整版)浅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 县河镇中心学校任筠 《正道》一片以西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例,分为挑战、均衡、素质3个部分,立足中国基础教育现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讨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的途径与方法,通过展现西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主要内容,评价其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锋意义和对中国教育未来的启示和价值。 西安所推行的大学区改革,毫无疑问是一个智慧、伟大而又充满挑战性的方案。这一改革方案,以强校带动弱校的方式,使各个学校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无疑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尤其对于资源匮乏的学校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同时,大学区改革制度能够带来卓越的成果和飞速的进步,离不开西安各个学区长学校的敬业与奉献。纪录片中对西安市第一中学创新素质教育做法的报道,是学校依照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真实写照。 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着重大改革,其主要改革内容有:一、减免学生学杂费,严格执行一费制;二、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三、控制学生在校就读时间;四、严禁学校乱收费、乱办班;五、即将改变对学生的评价办法等等。 基础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的全面回归,是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正道,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减轻负担,弱化分数,提高综合素质,推行综合评估。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一、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 在这种新形式下,学校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统领整个教育,更加关爱学生,更加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以此适应教育的步伐。 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作为一线教师都已经习惯了应试教育,对教育改革是有不同态度的。要进行改革,我觉得既是阻力,也可以变成动力。对他们,需要先从观念上进行改革,在认同他们的教学经验前提下缓慢推行改革才是良方,绝对不能一夜之间改变所有一切,那样他们是无法接受的。而大多数新教师,是欢迎新课程改革的,他们年轻有活力,对新事物都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只要利用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 理念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学习材料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 1、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 ⑴关注每一位学生。 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⑹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⑵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⑷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性;主要内容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5、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强调学生是能动实践的主体。“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未来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将使学习者有更多机会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甚至学生可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程序,充分激发出学习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统一的课程。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又承认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开发和发展。 (二)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 在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十分注重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仅仅坚持“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与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基本能力,如求知的能力、共处的能力、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做人的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以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教育基础,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型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地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未来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道德教育绝不只是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责任,而是各科教学和活动都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重视正式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即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局面。 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如何让科学技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就需要人文学科的指引。我国学校课程中数理学科比例大、人文学静分量偏低,如何平衡科学技术课程与人文学科课程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加强课程综合化 综合化课程既是为了避免增设新学科造成学生课业负担,也是学生认识和把握科学知识基础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综合化课程中不仅可以初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而且可以养成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品质。一般说来,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越高,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 (五)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课程的个性化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教育中的普遍运用,为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技术支持。 个性化的课程必然带来多样化的课程,多样化的课程是我国未来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但并不是说不要统一性,多样化是统一性前提下的多样化,它是与特色化、层次性、可选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PDF.pdf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次课程改革,全面地考虑到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因素,明确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在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评价、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改革,这一系列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将促使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从我国的教育实际看,这次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提出了以下一些新的要求: (一)更新对课程的认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基本的问题就是 要使教师对课程有新的认识。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又具有多重涵义的术语,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人们关注课程问题的视角不同,对课程的观点、看法也就不同。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强调学科知识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及较多的教育学教材认为,课程即学科,或者指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广义的课程,或者指某一门学科———狭义的课程[1]。在师范院校中,由于理论的限制,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也往往局限于“课程即教学科目的总和”,致使多数中小学教师对课程认识的视野狭窄、封闭。1997年北京市为制定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改革方案,进行了有关课程观方面的调查,从回收的791份学科教师有关课程观的有效问 卷看,持学科知识为本课程观的约80%。[2]将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的观点,往往强调学校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体系,关注教学科目,这容易忽视学生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个性培养,忽视校园文化环境、课外、校外实践活动等一些对学生成长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不利于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要寻找更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育,对课程的认识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 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 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些课程改革的目标,强调课程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突出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它要求教师们更新对课程的认识,把课程看作是学校为达到教育目标而实施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生在学校里所获得的所有经验。在教育教学中,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摘要:本文试图从教育课程、现实问题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 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2、信息素养3、创新与开放思维4、价值观与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道德的发展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形式:数量化方式、描述性方式、应用性方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1、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要,经验课程、选修课程少2、各具体学科之间的比重失衡3、课程内容一直为难、繁、偏、旧困扰。 四、对原有的课程结构的调整: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构建完善优化课程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应试教育”这一浪潮的冲击,使我们的老师为学生所布置的作业单调、枯燥、重复、量多而脱离生活实际,这不仅违背了当前提倡的教学理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使学生身陷苦海而难以自拔。但是,家庭作业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美国学者哈里斯.库帕指出:家庭作业显然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具有直接的作用;其次,能提高学习技能,改善学生对学校的态度,让学生明白学习是没有地点限制的;此外,能培养独立性和责任心,具有非智力因素的好处;最后,可以使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崔峦同志在《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一文中也指出:语文是最开放的、最容易和社会发生联系的学科。我们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弘活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也应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把相关的知识向课外迁移、派生。 新课改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摒弃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但在现实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和考试改革的滞后,目前“题海战术”仍然盛行。学生的课外时间几乎全部被作业占领,而且学生作业的设计简单机械,注重死记硬背,注重重复和模仿,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却被忽视了,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得不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_笔记

第一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第二章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 第三章国家课程标准 第四章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第五章新课程的评价 第六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七章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 第八章校本课程开发 第九章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第十章教师专业发展 第十一章课程改革实践与反思 第十二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新中国以来八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 二、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P5 三、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P5 ?全球化 ?信息化 ?个性化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P7 ?课程目标上,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课程内容上,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课程实施上,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课程管理上,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五、新课程的核心内容 (一)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P7 ?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以邓小平“···” 和江泽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目标 P8 思想品德,法律意识,三观,智力,技能,身心,四有新人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P8 ?改变课程功能 ?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和时代生活的联系 ?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善评价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三)课程结构的重建 P9 ?综合性:将综合实践活动设为必修课,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 ?均衡性:各科课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 ?选择性:增加选修科目 (四)国家课程标准 形式:教学大纲 这次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课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C)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D) 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3.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概括是从:(A)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的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的意义上说的 4.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D)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坚持公有制为立体,实现共同富裕 5.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是(A) 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 D.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6.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这句话强调的是:(B) 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7.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A)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A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B内外互补、互惠互利 C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D与国际市场接轨 8、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重大战略判断是(C) 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B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D本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9、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是(C) A改革、开放、党的领导B政府、市场、社会 C改革、发展、稳定D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0、全面深化改革的要立足于(B) A我国处于总体小康社会水平B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我国处于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阶段D我国属于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

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首都基础教育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当前,首都基础教育距离人民群众日益增多的新期待仍有很大差距,因此自满意识必须摒弃!随着人民群众的发展型消费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特别是对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对公平、优质、多元、开放、便利、高效的教育诉求不断升级,与此同时,不同群体对教育诉求的分化趋势也日益凸显。对于不同家庭的选择性教育需求,我们的教育服务供给明显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对首都教育的满意水平。各区县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比如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城市功能核心区面临如何推进校际均衡,缓解择校热的问题;发展新区面临如何探索新机制,加快拓展教育资源,应对人口聚集带来的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城市功能拓展区、生态涵养区面临如何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现整体优质均衡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细致分析,找准症结才能对症下药。要增强担当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共识大的、阻力小的、容易改的基本上都完成了,今后要改革的都是“难啃的骨头”“难趟的深水”,需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去一一攻克。“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任何犹豫懈怠、患得患失、畏首畏尾,甚至放慢脚步,都会使努力奋斗取得的优势稍纵即逝,造成不可弥补的战略性失误。我们一定要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敢于直面制约教育发展的难题,不躲、不绕、不推,心无旁骛地推动各项改革。近期,各区县在描绘新教育地图过程中的进度不一,其根本上就是担当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不同的表现。 二、进一步把握方向、保持定力,明确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工作原则 2014年,首都基础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把解决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重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工作上取得突破,务求实效;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力争到2020年建成公平、优质、创新、开放的首都基础教育,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定坚实基础。2014年首都基础教育工作的原则: 1.坚持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的原则,避免政策碎片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文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学院:教育学院 年级:2006级2班 姓名:李晓阳 学号:222006305211063 指导老师:范蔚教授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李晓阳 222006305211063) 【摘要】自2001年我国教育部启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已经经历了近八个年头。在这期间,社会各界对新课改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从政府官员到学生家长,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教育工作者纷纷献言献策,或总结经验,或积极探索,或针砭时弊,或解读政策。下面,我将就一些近年来关于对新课改的理论认识进行总结概括,希望对现行的课改有所裨益。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综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的一项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2004年9月,引人注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首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省(自治区)启动。从2006年秋开始,安徽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份增加到10个。这些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全面铺开。本次课改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因此被一些人称作是一场“革命”。既然是一场“革命”,那就要有大动作,要有新气象,要与旧传统泾渭分明。 以下,我将就新课改的原因、目标、特点、具体教学方法现存问题及新的探究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原因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现阶段,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教育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以我国的基础教育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而为培养“四有”新人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还表现在由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长期压抑,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削弱甚或消失。因此,本着“人的发展”的理念,当前世界各国普遍进行着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就我国而言,课改历经了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学校课程中应试教育仍然势力强大,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并未得以根本性扭转,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以落实,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极不适应。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并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平性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全面发展,还学生以自由,与体现主体性思想不谋而合;公开性或开放性原则与教育的不断变化相,追求终身发展理念异同工;公正性原则与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让全体学生有所发展的观念殊途同归。基础课程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必要之举,而且是教育改革制度化、改革行为合法化、增强改革成果有效性、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政策介入教育实践问题的重大尝试。同时,对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评价标准、师生关系等方面做出了相应调整,张显出课程改

改革开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

改革开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 1.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所谓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首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 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南巡讲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宣布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进入新的改革时期。2013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而历史证明了改革开放确实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作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这是强国之路,也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2.背景 此时国内情况混乱,由文化大革命产生的错误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灾难;而国际环境也不容乐观,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的更快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拉大。 例如在经济上,至1978年为止,中国都是采用计划经济,它曾一度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经济标志之一,自1950年代以来中国的计划经济虽然曾一度为中国早期的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4]? 翻了一倍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弊端日渐明显,人民依然贫苦,技术也比较落后,一切以计划为纲,无法适应消费群体的需要,即使有钱也难以买到需要的商品,并且失去了发展经济的动力,更关键的是,经过文革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 在如此大的压力之下,想要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改革是唯一的出路。

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及改革调研报告

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及改革调研报告

中国基础教育现状及改革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起点和基石。教育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既要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中,基础教育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基础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的全面回归,是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正道,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减轻负担,弱化分数,提高综合素质,推行综合评估。 调研时间: .4.16—— .5.4 调研对象:语文老师(石老师)、数学老师(倪老师)、英语老师(雷老师)物理老师(李老师)调研目的:了解中国当前基础教育的现状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 调研方式:电话访问、网络、QQ访问 四位老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都曾经当过班主任老师。 对四位老师的采访过程如下: 我说:老师,你好,请问你现在方便吗?能够问你几个问题吗? 答:好,我现在没事,你问吧。 问:老师,请问您认为中国的教育出问题了吗?有怎样的问题呢? 石老师答:中国当前的教育确实是出了问题。我认为有以下

几个问题:(1)教育的目标不正确了,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使学生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活得更有质量。可是教育却成了功利主义的工具。孩子每天被压得透不过气来,从小就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为分数而起早贪黑,奋斗不止,甚至孩子会厌学逃学,用各种形式来进行反抗。(2)中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长期下来,几乎把有灵性的人培养成了能“适应环境的笨蛋和庸才”,都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限制了学生的自由个性发展。在这样的教育下,当然也就没有学习的快乐可言,失去学习的兴趣是必然的。(3)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的学习是速成的。即为了高考,制定出一整套周密的学习计划。再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而去努力的学习。 问:老师,请问您觉得基础教育重要吗? 倪老师答:肯定是重要的。就比如说小学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特殊的。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对每个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和日常生存必须首先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它也是以后教育的基础。从每个孩子来讲,完好的小学教育能让她的身心健康快乐的发展,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小学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正处于这样一个起点的位置,是人生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阶段。小学孩子是懵懂无知的,小学是对学生的启蒙教育,能使她们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品质等得到发展,更能让她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探索和质疑的精神、培养合理规范的自我意识、环境意识等。小学时期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黄金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改革开放是()。C A.对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 B.对原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 2、改革是下列那一项的必然结果()。B A.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运动 B.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C.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运动 D.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次要方面运动 3、新时期社会主义改革的开端是()。A A.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乡镇企业的诞生 C.城市企业承包制 D.设立经济特区 4、20世纪70年代中国改革在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A )。 A.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B.建立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C.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集体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D.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分散经营为主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5、“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C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 6、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D A.改革 B.开放 C.现代化 D.改革开放 7、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评价和判断改革的成败与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 A.坚持“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B.坚持“一大二公”为标准 C.坚持维护人民利益为标准 D.坚持是否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为标准 8、下列不属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是()。D A.人民生活标准 B.综合国力标准 C.生产力标准 D.实践标准 9、“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是()。C A.人民生活标准 B.综合国力标准 C.生产力标准 D.实践标准 10、我国改革的重点是()。C A.政治体制 B.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C.经济体制 D.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制 11、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把()。)。B

基础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讨论学习心得体会 德江县长堡镇水塘中学:张金显 近来,我校掀起了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讨论,结合我校师生实际情况,经过学校组织集中学习和自我学习,结合本人半年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谈谈我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讨论的学习感受。 我国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众所周知,每个时代的教育方式的确立是受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制约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许适合当时的经济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短,面对这些新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有诸多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过去的教学方式是有许多弊病的,如强调共性,忽视个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现代教学理论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地进行反思与总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因此作为教师,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壮大储蓄新的原动力。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在基础教育的改革中,要求新课程使学校的管理模式发生变化,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评价、教师"教"的行为发生变化,重要的是使学生"学"的方式发生变化。 作为教育改革下的中学数学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同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更多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应当学会蹲下身来欣赏学生,了解学生内在需求,了解学生的心理,善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保护学生的自尊,相信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的知识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教师要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上的各种情况,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发挥教学机智,灵活调整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有情境的教学环节,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使之产生新的问题,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碰撞,达到其认识冲突的临界点,从而产生一种心理困境和心理需求,表现为一种渴求解决的情绪状态,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发展学生的智能,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课堂教学中要搭建一个“师与生、生与生”对话的平台,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真诚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使课堂充满生命力,使教师激情洋溢,使学生激动不已,师生将在对话的课堂中共同发展。 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老师应更多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不管对与错不给出批评,应该给予更多的赞扬和默许,一些错误的观念让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加以改正。 现在的中学生不再是几年前的中学生了,在网络信息社会,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对新事物的追求与敏感往往超越了我们成年人。这就要求我们这些基础教育工作者要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养,以满足新时代的教学需要,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突出的是“探究”,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当中,要让学生去想、去做,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去感悟知识。因此,这不仅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