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年人力师考试试题简答题、论述题汇总(第二章)

历年人力师考试试题简答题、论述题汇总(第二章)

历年人力师考试试题简答题、论述题汇总(第二章)
历年人力师考试试题简答题、论述题汇总(第二章)

历年人力师考试试题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第二章

一、简答题 2次

08年11月P86

1、简述企业实施员工素质测评的具体步骤和程序。(16分)

答:企业实施员工素质测评的具体步骤和程序:

(1)准备阶段

①收集必要的资料;(1分)

②组织强有力的测评小组;(1分)

③制定测评方案。(1分)

(2)实施阶段(1分)

测评的实施阶段是测评小组对被测评对象进行测评,获取素质能力数据的过程,它是整个测评过程的核心。

①测评前的动员;(1分)

②测评时间和环境的选择;(1分)

③实施测评,包括从测评指导到实际测评,直至回收测评数据的整个过程。(1分)

(3)测评结果调整

①分析引起测评结果误差的原因;(1分)

②正确选择处理测评结果的分析方法;(1分)

③对测评的数据进行处理。(1分)

(4)综合分析测评结果

①描述测评结果;(1分)

②对测评对象进行分类;(1分)

③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1分)

12年5月P104-105

1、在面试过程实施过程中,一般可分为哪几个工作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面试的实施过程一般包括关系建立阶段、导入阶段、核心阶段、确认阶段和结束阶段等5个阶段。(5分)

每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任务:

(1)关系建立阶段。在这一阶段,面试考官应从应聘者可以预料到的问题开始发问,如工作经历、文化程度等,以消除应聘者的紧张情绪,创造轻松、友好的氛围,为下一步的面试沟通作好准备。(2分)

(2)导入阶段。在这一阶段,面试考官应提问一些应聘者一般有所准备的、比较熟悉的题目,如让应聘者介绍一下自己的经历、自己过去的工作等,以进一步缓解应聘者的紧张情绪,为进一步的面试做准备。(2分)

(3)核心阶段。在这一阶段,面试考官通常要求应聘者讲述一些关于核心胜任力的事例,面试考官将基于这些事实做出基本的判断,对应聘者的各项核心胜任能力做出评价,为最终的录用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2分)

(4)确认阶段。在这一阶段,面试考官应进一步对核心阶段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确认。(2分)

(5)结束阶段。在面试结束之前,面试考官完成了所有预计的提问之后,应该给应聘

者一个机会,询问应聘者是否还有问题要问。不管录用还是不录用,均应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面试。如果对某一对象是否录用有分歧意见时,不必急于下结论,还可安排第二次面试。同时,整理好面试记录表。(2分)

二、论述题8次

07年5月P109-110(2没有)

3、PS计算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系统集成、计算机产品代理销售的IT高新企业。最近,PS公司准备采用面试方法对应聘客户经理,主要从事网络产品的推广,工作中需要与客户进行沟通。该公司准备采用面试方法对应聘者进行甄选。面试分两轮进行,第一轮初试,由一位HR招聘专员对求职者进行面试,每人面试时间大约10~15分钟,测评指标如下:仪表良好,言谈举止得体,具有亲和力、普通话标准、性格开朗、对岗位了解、逻辑条理清晰。第二轮复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方法,考官根据求职的应答表现,对其相关胜任素质做出相应的评价。该职位有一重要的能力指标为沟通能力,该指标的定义如表1所示。

(1)在面试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掌握哪些技巧?(10分)

(2)根据上述资料,为“沟通能力”指标设计一个面试提问和评分标准。(10分)

答:

(1)面试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如下技巧:

①充分准备。(1分)

②灵活提问。(1分)

③多听少说。(1分)

④善于提取要点。(1分)

⑤进行阶段性总结。(1分)

⑥排除各种干扰。(1分)

⑦不要带有个人偏见。(1分)

⑧在倾听时注意思考。(1分)

⑨注意肢体语言信息。(1分)

⑩创造和谐的面试气氛。(1分)

(2)面试提问以及评分标准如下:(每符合一项得2分,最高10分)

①提出的问题是行为性的问题。(2分)

②所设计的问题内容应针对沟通能力,与指标说明内容密切相关。(2分)

③所设计的评分标准应针对沟通能力的指标内容,评分等级数量不少于3个。(2分)

④各评分等级之间有明显的区别,易于评定。(2分)

⑤每个评分等级要有相应的分值。(2分)

⑥有回答问题的时间限定。(2分)

提问与评分标准举例:

07年11月P113(1没有)

1、某公司随着业务的拓展,规模不断壮大,需要进一步招聘新的员工。员工招聘范围定在重点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想从优质学生中选拔合适企业岗位的人员,招聘分笔试\ 面试 2 部分进行,笔试,分专业技术\ 英语\ 道德三部分进行考核,面试先在公司分部完成,有部门主管经过培训对应聘人员进行面试,第 2 次面试在总部,面试地点放在总部附近的4 星级酒店中,初试通过的人员有单位出钱去总部参加面试,整个面试过程费用都有单位出,在开始面试前,招聘考官都会用很轻松的话题引入来开始面试。面试时长在50 多分钟。在第二论复试中考官提出了若干问题例如:

①、请问你在那些单位实习过?

②、你认为职业成功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③、如果你的上司分配给你的一项任务。你必须去寻找相关的信息才能完成,你会怎么做?

④、请你举例子说明你的一项有创意的建议曾对一项计的划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问题:

(1)该公司人员选拨方法有那些优点?(12分)

(2)该公司采取的是什么复试方法?复试中提出的4 个问题分别属于那种类型的问题?采用有那些优点?(10分)

答:(1)优点如下:

①、选拔过程完整

②、测试内容全面

③、面试考官经过了培训

④、面试环境安排合理

⑤、面试过程设计科学

⑥、面试题目灵活多样

答:( 2 )采取了结构化面试的方法

①、请问你在那些单位实习过? 属于背景性问题

②、你认为职业成功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属于思维性问题

③、如果你的上司分配给你的一项任务。你必须去寻找相关的信息才能完成,你会怎么做? 属于情境性问题

④、请你举例子说明你的一项有创意的建议曾对一项计的划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属于行为行问题

第 3 页共8 页

08年5月P107-108 P127(2没有)

1、YJ集团是一家以房地产为主产业链,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产业集团,公司创建于1993年5月,历经十几年的拼搏,现已形成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教育后勤、物业管理等于一体的锁链化、整体化、系统化全新规模产业,位居全国大型企业集团千强之列。集团现有资产50亿元,员工2万余人,在北京、上海、武汉及浙江等全国8个省、市已打造出一批堪称房产典范、建筑精品的标志性建筑。

该集团公司非常重视人团的选拔与培养,集团领导决定在公司内部建立一支培训队伍。人力资源部在公司内部发布公告,马上就有40多名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报了名,如何从这40名应聘者中选项出符合条件的培训师?面试是不可或缺的,除了面试,是否还可以考虑其它的选拔方法呢?如笔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这些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大家,特别是人力资源部主管招聘工作的张副经理。

请根据本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2)在组织面试中应该注意避免哪些常见问题?(10分)

(3)如何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它具有哪些优势?(10分)

答:

(2) 面试中应该注意避免的常见问题:(每项2分,最高10分)

①面试目的不明确;(2分)

②面试标准不具体;(2分)

③面试缺乏系统性;(2分)

④面试问题设计不合理;(2分)

⑤面试考官的偏见。(2分)

(3)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优势:(每项2分,最高10分)

①应用范围广,能测试出笔试和其他单一面试不能检测出的能力和素质;(2分)

②能观察到被试之间的相互影响;(2分)

③能依据被试的行为特性来对其进行更加全面、合理、客观的评价;(2分)

④能依据被试的多种能力要素和个性特质;(2分)

⑤能使被试在相对无意之中暴露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它在预测团队的行为时,具有很高的效率;(2分)

⑥能使被试有平等的发挥机会,从而很快地表现出个体上的差异;(2分)

⑦能节省时间,测评的效率很高;(2分)

⑧能对竞争同一岗位的被试的表现进行同时比较(横向比较)。(2分)

08年11月P86 (2没有)

1、某电子产品销售公司拟在本年度内为下属的地区销售部招聘20名营销经理。公司人力资源部王经理,对新招聘来的大学生小章说:“这项重要任务就交给你了,你先提出一个招聘方案吧!”小章是刚刚从一所知名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他欣然地接受了任务,一周以后,他设计了一份详细的招聘计划草案,送到了王经理的面前。

在小章所提交的招聘计划草案中,提出营销经理的招聘工作分初选、细选和终选三个阶段完成。在根据应聘人员的简历、求职表和推荐信等资料进行初选的基础上,应当对候选人进行一次选拔性的素质测评,作为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然后再采用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方法选拔出最终候选人。

请根据本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您认为对应聘者进行选拔性素质测评,应当做好哪些准备工作?(10分)

(2)对营销经理的“团队管理能力”进行测评时,需要把握哪些测评要素?(10分)

答:

(1)为了保证人员选拔的质量,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①收集必要的相关资料和数据。(2分)

②组织强有力的测评小组。(2分)

③制定测评方案。(2分)

A、确定被测评对象范围和测评目的;(1分)

B、设计和审查员工素质能力测评的指标与参照标准;(1分)

C、编制或修订员工素质能力测评的参照标准;(1分)

D、选择合理的测评方法。(1分)

(2)对“团队管理能力”进行测评时,需要把握的测评要素:(每项2分,最高10分)

①沟通协作;(2分)

②组织能力;(2分)

③监控;(2分)

④培养与指导他人;(2分)

⑤团队精神;(2分)

⑥激励下属;(2分)

⑦绩效导向。(2分)

09年5月P96

1、某大型汽车销售公司计划2009年年底前在全国增设10个营销分部,拟从现有的销售分公司中选拔一批后备人才,经过业绩考评和主管领导推荐,公司人力资源部已经提出20名候选人。为了切实保证这次人才选拔质量,公司领导要求,对初选出来的候选人进行一次全面的素质测评,测评内容包括战略管理、团队建设、自我意识、市场意识、领导技能等多项指标。

请您为领导技能指标设计一份含A、B、C、D四个等级的评分标准表。(15分)

答:评分标准表如下:

(1)在“指标等级定义”(丙)栏中,每答对一个给3分,四栏共12分。

(2)在“等级分数”(丁)栏中,合理列出分值的给3分。

10年11月P128-131

2、某地一家知名电子科技研发公司,每年都要从高等院校的MBA毕业生中选拔一批后备的管理人才,经过认真的研究,公司人力资源部决定通过资格审查和笔试等方法,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人员筛选,然后采用无领导小组的方式进行精选,最终挑选出符合岗位要求的候

第 5 页共8 页

选人。人力资源部经理安排招聘主管提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请结合本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在组织无领导小组讨论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12分)

(2)在编制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目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8分)

答:

(1)组织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

①编制讨论题目;(2分)

②设计评分表;(2分)

③编制计时表;(2分)

④对考官进行培训;(2分)

⑤选定场地;(2分)

⑥确定讨论小组。(2分)

(2)在编制讨论题目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①首先要对所招聘岗位进行工作分析,了解拟任岗位所需员工应该具备的特点、技能;

(2分)

②讨论题目须具有争论性,题材要为大家所熟悉,且题目不会诱发被评人的防御心理;

(2分)

③如果采用案例型题目,应筛选出难度适中、内容合适、典型性和现实性均好的案例;

(2分)

④对所编制出的备选答案进行甄别、筛选,确定出最符合本岗位工作特点的题目。

(2分)

11年5月P113 (3没有)

1、某知名家用电气公司每年都要招聘一定数量的应届毕业生,该公司选拔人才时,通常用笔试与面试两种方式。第一轮面试采取一对一的方式,面试考官由具有一定经验并受过面试能培训的部门经理担任。第二轮面试是30分钟的复试,面试考官由用人部门高层经理组成。试过程中,面试考官按照预定的方案向应聘者提问,应聘者按要求作答;随着讨论问题的减d面试进入尾声,这时面试考官会给应聘者一定时间,由应聘者提几个自己关心的问题。面试结后,面试考会立即整理记录,根据应聘者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总体印象做出最终评定。在复试过程中,面试考官通常提出以下5个题目:

(1)请问您在哪些单位实习过?

(2)您认为职业成功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3)我们发现您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不太适合我们公司的要求,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4)如果您的上司给您一项任务,您必须去寻找相关的信息才能完成,您会怎么做?

(5)请举一个例子,说明您如何兑现对他人的承诺。

请根据本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公司在复试阶段,采用了哪种类型的面试?(2分)

(2)该公司在复试中提出的5个问题各属于哪种类型的面试题?(10分)

(3)上述提问方式具有哪些优点?(4分)

答:

(1)该公司采用的是结构化面试。(2分)

(2)面试题目的类型:

?第一个问题属于背景性问题;(2分)

?第二个问题属于思维性问题;(2分)

③第三个问题属于压力性问题;(2分)

④第四个问题属于情境性问题;(2分)

⑤第五个问题属于经验性问题。(2分)

(3)上述提问方式的优点是:

①有利于预测应聘者的素质状况,有较高的效度;(2分)

②让应聘者无法事先编造或者掩饰,更能反映应聘者的真实情况。(2分)

11年11月P109(2没有)

2、某计算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拟为下属分公司客户服务部招聘5名客户经理,主要负责公司网络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工作。人力资源专家通过对现有客户经理绩优者的素质分析,得到了客户经理的胜任能力模型,如表l所示。

该公司人力资源部准备采用面试方法对应聘者进行甄选。面试分两轮进行,第一轮初试,由一位HR招聘专员对求职者进行面试,每人面试时间不超过20分钟,评价的内容包括仪表、言谈、举止,亲和力、语言表达、性格气质、逻辑条理性等;第二轮复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方法,考官根据求职者的应答表现,对其相关胜任素质做出相应的评价。

请结合本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施面试过程中面试考官应当注意掌握哪些技巧?

(2)为“应变能力”指标设计情境性面试问题和评分标准,填写在表2中。

第7 页共8 页

答:

(1)在实施面试过程中应当注意掌握以下技巧:

①充分准备;(1分)②灵活提问;(1分)③多听少说;(1分)

④善于听取要点;(1分)⑤进行阶段性总结;(1分)⑥排除各种干扰;(1分)

⑦不带个人意见;(1分)⑧在倾听时注意思考;(1分)⑨注意肢体语言;(1分)(2)评分标准:p119

①设计出情景性问题

②设计出具有等级性的评分标准,每项2分,共8分;

③设计出具有差距性特征的分值,(1分)

④参考示例如表2所示。

人力资源三级真题及答案

2010年5月23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及答案 2010年5月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考试试卷-理论试题 2010年5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职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等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卷册一:职业道德 理论知识 注意事项: 1、考生应首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用钢笔、圆珠笔等写在试卷侧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用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处。 2、考生同时应将本页右上角的科目代码填涂在答题卡右上角的相应位置处。 3、本试卷侧包括职业道德和理论知识两部分:第一部分,1~25小题,为职业道德试题。第二部分,26~125小题,为理论知识题。 4、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所有答案均不得答在试卷上。 5、考试结束时,考生务必将本卷侧和答题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 6、考生应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如果不按标准要求进行填涂,则均属作答无效。地区: 姓名:准考证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监制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第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个选项是正 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1、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业人员应该遵循“五项要求”是()。 (A)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公道正派、服务群众、勇于奉献 (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德、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C)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遵纪守法、奉献社会 (D)创新进取、遵纪守法、办事公道、服务群众、与时俱进 2、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是()。 (A)民主、审慎、法制 (B)忠诚、谨慎、人本 (C)忠减、秩序、勤勉 (D)忠诚、审慎、勤勉 3、日本拉链大王吉田忠雄说:“不为别人的利益着想,就不会有自己的繁荣。”从职业道德的角度看,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 (A)别人要求怎么做,自己就要怎么做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企业经营要善于说“对不起” (D)诚信是企业立足社会的道德资本

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期末)

人力资源管理试题(A) 一、判断题(本题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 分)。 () 1.人力资源不是再生性资源。 () 2.工作绩效呈现出明显的多因性、多维性与动态性。 () 3.从宏观意义上来说,人力资源不是以国家或地区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算的。 () 4.工作评价能够实现薪酬制度的外部公平。 ()5. 使用强制分布评价法能够克服管理人员工作绩效考核标准掌握偏松或偏紧的倾向。 () 6. 人员选拔是招聘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其技术性较强,难度不大。 ()7.薪酬结构设计是制定企业薪酬制度的最后一步。 ()8.培训是一项人力资本的投资活动,谁投资谁受益,不存在风险。 ()9.绩效管理的实施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 ()10. 人力资源规划又称人力资源计划,它是各项具体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起点和依据, 直接影响着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25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50 分)。 1. 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年龄为()。 A. 14 周岁 B.16 周岁 C.18 周岁 D.20 周岁 2. 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之一是()。 A ?以事为中心 B ?把人力当成资本C.对人进行开发管理 D ?以人为本 3. 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经常强调团队(Team)的作用,这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 A ?投资增值原理 B ?互补增值原理C.激励强化原理 D ?动态适应原理 4.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包括()两个层次。 A、劳动关系计划和工资计划 B、总体规划和劳动关系计划 C、总体规划和保险福利计划 D、总体规划和各项业务计划 5. 下列不适合于人力资源供大于求情况的人力资源规划的措施是()。 A.减少工作时间 B.裁员 C.外部招聘 D.降低人工成本 6. 各项企业人员需求分析的方法中,不属于量化分析方法的是()。 A.德尔菲预测技术 B.回归分析方法 C.劳动定额法 D.转换比率法 7. 通过一张人员替代图来预测组织内的人力资源供给,称为()。 A德尔菲法B人员替代法C马尔科夫分析法D经验推断法 &处理信息量大、速度快且标准统一是下列哪种工作分析方法的优点()。 A .亲验法 B .观察法C.问卷法D .访谈法 9 ?下列工作分析方法中,受任职者主观性影响最小的是()。 A.观察法 B.面谈法 C.工作日志法 D.调查问卷法 10. 企业招聘大批的初级技术人员,最适合的招聘渠道是()。 A.校园招聘 B.猎头公司 C.熟人推荐 D.档案筛选 11. ()不是培训需求的来源。 A.新的业务需求 B.绩效评估结果 C.内部考核方法的调整 D.新技术的产生 12. ()是培训评估的第一级评估,它易于进行,是最基本、最普遍的的评估方式。 A.反应评估 B.学习评估 C.行为评估 D.结果评估

毛概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

简答题: 1.为什么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首先,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的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做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其次,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植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最后,它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的巨大勇气。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所以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 2.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内在的辩证关系。 答: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在党的思想路线中,实事求是内在的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都是围绕实事求是的。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与教训。 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是: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实现了平稳过渡,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社会动荡和经济破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对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至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4.怎样理解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要继续解放生产力? 答:首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是最积极活跃的因素,而生产关系一旦形成则是相对稳定的。所以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展开,生产关系就会逐渐落后于生产力,这时就必须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和调整,解除对生产力的制约和束缚,实现解放生产力的目标。这是适用于任何社会形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 其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原油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改革,继续不断的解放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前景。 5.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改革和发展是稳定的基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互相协调和互相促进,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6.为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哪三个转变? 答:(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资产评估历年真题简答题汇总

历年真题简答题汇总 第一章总论 如何理解市场价值 答:1-12.对于市场价值的理解,应着重从三个方面把握: (1)公开和公平的市场条件。即所指市场是在公开和公平的市场条件下形成的,市 场条件不局限于某事件的发生或者某人发生,同时,当事人是在信息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做出的。公开市场是指一个竞争的市场,交易各方进行交易的唯一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利益,交易各方掌握必要的市场信息,具备较为充裕的时间,对被评估资产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交易条件公开并且不具有排他性. (2)当事人是理性的。当事人充分掌握信息,不受任何压力,理性条件下做出的选择. (3)市场价值是价值估计数额。 简述资产评估价值类型在资产评估业务中的作用。 答案:1-10. 价值类型是指评估价值的含义,是评估价值质的规定。资产评估价值类型在资产评估业务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1)价值类型是影响和决定资产价值的重要因素;(2)价值类型制约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3)明确资产评估价值类型,可以更清楚地表达评估结果,可以避免报告使用者误用评估结果。 简述资产评估的咨询性特点。 答案:1-3.咨询性是指资产评估结论是为资产业务提供专业化估价意见,这个意见本身并无强制执行的效力,评估者只对结论本身合乎职业规范要求负责,而不对资产业务定价决策负责。事实上,资产评估为资产交易提供的估价往往由当事人作为要价和出价的参考,最终的成交价取决于讨价还价的本领。咨询性除具有上述有限法律责任这一含义以外,还有另一含义,即资产评估是职业化专家活动,其表现是一定数量结构的专家组成专业评估机构,形成专业化的社会分工,评估活动专业化、市场化。这种专门化、市场化的评估业,拥有大量的资产市场信息, 能够更好地为资产业务的优化和实现服务。 资产评估程序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21.(1)资产评估程序是规定资产评估行为、提高资产评估业务质量和维护资产评估服务公信力的重要保证。(3 分) (2)资产评估程序是相关当事方评价自查评估服务的重要依据。(2 分)(3)恰当执行资产评估程序是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防范执业风险、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合理抗辩的重要手段之一。(2 分) 第二章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简述市场法的含义及其应用的前提条件。 答:2-30.市场法也称市场价格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被评估资产与最近售出类似资产的异同,并将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从而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市场法应用的前提条件:(1)需要一个充分发育、活跃的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实操考试背完就过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简答题: 一、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1、战略规划。即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致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2、组织规划。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3、制度规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4、人员规划。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 5、费用规划。人力资源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二、简述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作用和程序。 内容: 在企业中,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它的名称、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工作范围、工作对象以及所使用的工作资料。 1、在完成岗位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首先要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然后再对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即对岗位的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以及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逐一

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并作出必要的总结和概括。 2、在界定了岗位的工作范围和内容以后,应根据岗位自身的特点,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具备的,诸如知识水平、工作经验、道德标准、心理品质、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资格和条件。 3、将上述岗位分析的研究成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 作用: 1、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 2、工作岗位分析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工作岗位分析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工作岗位分析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5、工作岗位分析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 程序: (一)准备阶段 本阶段的具体任务是:了解情况,建立联系,设计岗位调查的方案,规定调查的范围、对象和方法。 1、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 2、设计岗位调查方案。(1)明确岗位调查的目的。(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4)确定调查表格和填写说明。(5)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3、为了搞好工作岗位分析,还应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说明该工作岗位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人力资源简答题答案

人力资源简答题 1、传统人事管理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相同点:管理对象--人 某些管理内容--薪酬、编制、劳动安全等 某些管理方法--制度、纪律、奖惩、培训等 第二,不同点: (1)传统人事管理:重在管理,以事为主,人是管理对象,重视硬管理,为组织创造财富,服务于战略管理,单一、规范的管理,报酬与资历、级别相关度大,软报酬主要表现为表扬和精神鼓励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重在开发,以人为本,人是开发的主体,重视软管理为组织创造财富的同时发展个人,是战略管理的伙伴,重视个性化管理报酬与业绩、能力相关度大,软报酬包含发展空间、自我实现、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等 2、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1.从学科划分来看:HRD是综合的边缘学科,HRM属于管理学 2.从研究对象来看:HRD对象更广,面对的是所有人,HRM面对的是工作 中的人 3.从问题本身的性质来看:HRD研究的是宏观战略性问题,HRM研究的是 微观具体可操作的问题。 4.从强调的内容来看:HRD SHI 人力的开掘,HRM是已开发人的使用。 在企业中,前者包含后者,在社会上,后者包含前者。 3、有的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与直线经理人无关, 这种观点正确吗?试阐述其理由。 【一】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的程序; ?开发与选择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监控与评价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在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事务上向直线管理者提供咨询、建议和服务。 【二】直线经理人的职责: 直线管理者一般承担实践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职责,并为人力资源部门发 挥作用提供信息。 4、为什么要进行工作分析?它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 答:(1)工作分析能力提高人力资源规划的有效性; (2)工作分析对员工的招聘与配置具有指导的作用; (3) 工作分析使员工培训更为有效; (4)工作分析为绩效考核管理提供客观的参照标准; (5)工作分析有助于构建合理的薪酬体系; (6)工作分析能够促进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 (7)工作分析能够协调劳动关系; 科学性:以人为本,综合考察岗位对人员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保证人岗匹配度,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为人力资源规划与优化配 置提供依据。 5、企业人力资源在出现结构性失衡时,应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 第一,解决人力资源短缺的政策和措施:培训员工,平调,加班加点,重新设计工作和改进技术,聘用临时工,转包,聘用兼职人员,招聘,完 善激励计划 第二,解决人力资源的过剩政策和措施:限制聘用,提前退休,鼓励辞职减少工作时间或工作量,人才储备,关闭一些子公司,辞退 6、人力资源供需预测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管理人员判断法(自下而上预测法、分合预测法),经验预测法,德尔菲法(集体预测法),现状规划法,散点图法,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法

毛概简答题及论述题答案

毛概简答题及论述题答案 欧阳学文 1.第一题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 ①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党带领人民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为了更好发挥制度优势,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效能。两者一脉相承、有机统一。 ②国家治理体系实际上就是我国经济社会管理制度体系,既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制度安排、体制机制。

③治理能力则是我们运用这些制度和体制机制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有了好的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治理能力,才能发挥治理体系的效能。 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继“四个现代化”后我们党提出的又一个“现代化”战略目标,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2.第二题如何把握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一、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1.新常态形成的原因。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外部因素和内在条件互相作用的结果,是符合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的变化过程。 ①外部因素影响: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受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拖累效应影响,世界经济进入了深度结构调整之中。

②内在条件变化: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经济增长的阶段性转换是由内在条件决定的。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根本原因,是由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条件出现新变化所导致的。 2.新常态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①是速度变化。本质上说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将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低排放、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②是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层级低、产业素质低、产品档次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的顽症和痼疾,也是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根源所在。③是动力转换。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动力之源。④是多重风险。 二、科学把握新常态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认识新常态,深刻领会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所贯穿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防止形而上学倾向。 2.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管理心理学(00163)历年简答题汇总

1.简述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 答:人的意志行动有以下四个特征:(1)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2)意志行动主要体现在人的意识对活动的调节支配过程,使人的行动能按自觉的目的去能动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3)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4)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它是和自动化的习惯动作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行动。2.简述人的气质对于组织管理、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答:气质对人的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了解人的气质类型及其特征,对于组织管理、思想教育等都有重要意义。(1)扬长避短,发挥特长,合理匹配,提高工作效率;(2)注意互补,协调关系;(3)认识差异,关注健康;(4)因人而异,管理教育。3.简述提升工作满意度的主要方法和策略。 答:提升工作满意度的主要方法和策略有如下几种:(1 )从领导者、管理者及员工自身进行自主选择,使工作变动有趣,做自己想做的事情;(2)给予公平的激励报酬、福利和晋升的机会;(3)从兴趣、技术与能力的角度将人和工作进行有效匹配,能够扬长避短,发挥特长,促进成长与发展;(4)鼓励员工参与设计工作,使工作环境、条件、工作关系、工作本身变得有吸引力和创造性,进而使员工得到更高的兴奋和满意度。 4.简述组织变革的动力因素。 答:促使组织变革的起因主要来自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1)组织变革的外在压力:①社会政治压力;②技术进步压力;③市场压力(2)组织变革的内在动力:①企业战略;②组织成员特征;③组织成长。5.简述选拔领导人才必须克服的心理障碍。 答:选拔领导人才必须克服的心理障碍:(1)以貌取人;(2)强调经验、学历或性别,忽视态度和信念;(3)凭直觉仓促做出判断;(4)任人唯熟,任人唯亲;(5)从众效应。6.试述在管理实践中运用强化理论 应注意的事项。 答:应以正强化方式为主。在企业中 设置鼓舞人心的安全生产目标,是一 种正强化方法,但要注意将企业的 整体目标和职工个人目标、最终目标 和阶段目标等相结合,并对在完成个 人目标或阶段目标中做出明显绩效 或贡献者,给予及时的物质和精神奖 励(强化物),以求充分发挥强化作 用。(1) 采用负强化(尤其是惩罚) 手段要慎重。负强化应用得当会促进 安全生产,应用不当则会带来一些 消极影响,可能使人由于不愉快的 感受而出现悲观、恐惧等心理反应, 甚至发生对抗性消极行为。因此, 在运用负强化时,应尊重事实,讲究 方式方法,处罚依据准确公正,这样 可尽量消除其副作用。(2) 注意强 化的时效性。采用强化的时间对于强 化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一般而论, 强化应及时,及时强化可提高安全 行为的强化反应程度,但须注意及时 强化并不意味着随时都要进行强 化。不定期的非预料的间断性强化, 往往可取得更好的效果。(3) 因人 制宜,采用不同的强化方式。由于人 的个性特征及其需要层次不尽相同, 不同的强化机制和强化物所产生的 效应会因人而异。因此,在运用强化 手段时,应采用有效的。强化方式, 并随对象和环境的变化而相应调整。 (4) 利用信息反馈增强强化的效果。 信息反馈是强化人的行为的一种重 要手段,尤其是在应用安全目标进 行强化时,定期反馈可使员工了解 自己参加安全生产活动的绩效及其 结果,既可使员工得到鼓励,增强信 心,又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 因,修正行为。 7.联系实际说明CIS战略系统与组 织文化建设的关系,阐述CIS战略系 统设计导入的步骤与环节。 答:(1)CIS设计是组织文化建设的 重要内容:①CIS设计制定了目标组 织文化模式;②CIS的内部实施过 程是组织文化的建设过程;③CIS 的对外实施是组织文化辐射作用的 体现。 (2)CIS设计与导入的步骤:①提 出CIS计划。这是导入CIS的前提, 无论是谁(企业领导者、企业顾问或 其它人士)提出,最终都要使得企业 最高领导者对CIS有所了解并对企业 内外环境有正确的认识。②调査与 分析。通过调査研究,找到企业问题 的关键所在,是成功实施CIS的保证。 调查内容主要是企业现状和企业形 象两方面。③确定企业理念。在 分析调查结果以后,立足企业历史、 现实和未来发展方向,确定企业的 目标、哲学、宗旨、精神、道德、 作风等。④行为与视觉设计。在 企业理念指导下,设计相应企业行为 识别要素与视觉识别要素。⑤发布 CIS。就是将已制订成熟的CIS方案 向内部员工、新闻界和社会公众公 开。⑥CIS实施。如果不能坚决地 贯彻实施,再好的CIS方案和计划也 无济于事。在实施过程中,关键在 于企业领导者是否有坚定的信念、是 否自觉从我做起。 8.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主要包括 哪些? 答:(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 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 实际的原则;(5)定量与定性研究 相结合的原则。 9.简述需要的定义及特征。 答:一、需要的定义:需要是“有 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满 足和维持个体与社会生存、发展的必 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通常以 缺乏感和丰富感被人们体验。二、 需要的特征:(1)需要内容与对象 的多样性与复杂性。(2)需要与个体 生存发展的相关性。(3)人类需要 的共性与个别差异性。(4)人类需要 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10.简述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答:(1)空间距离与交往频率。(2) 相似性与同质。(3)需要、性格、气 质的互补作用。(4)能力与专长。(5) 仪表。 1

三级人力资源考试简答题及答案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 《专业能力》简答题及答案 1.简述情景模拟法的分类及特点 答:(1)情景模拟法的分类根据情景模拟测试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语言表达能力测试,组织能力测试,事务处理能力测试等。其中,语言表达能力测试重于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演讲能力测试、介绍能力测试、说服能力测试、沟通能力测试等;组织能力测试重于考察沟通能力,如会议主持能力测试、部门利益协调能力测试、团队组建能力测试等;事务处理能力测试重于开叉失误处理能力,如公文处理能力测试、冲突处理能力测试、行政工作处理能力测试等。这些数字也是现代管理人员必备的能力要求。 (2)特点:将测试者放入一个模拟的真实环境当中,让应聘者解决某方面的一个“现实” 问题或达成一个“现实”目标,因而容易通过观察应聘者的行为过程和行为效果来鉴别应聘者的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比较适合在招聘服务人员、事务性工作人员、管理人员、销售人员时使用。但是,由于这种测试方法复杂,且费时耗资,因此目前在招聘中高层管理人员时使用较多。 2.面试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1)尽量避免提出引导性问题。不要问带有提问者个人倾向的问题,例如以“你一定… 或“你没…开头的问题。不要让应聘者了解你的倾向、观点和想法,以免出现应聘者为迎合你而掩盖它真实的想法。(2)有意提问一些相互矛盾的问题,引导应聘者做出可能矛盾的回答,来判断应聘者是否在面试中隐瞒了真实情况。(3)面试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了解应聘者的求职 动机,这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因为一些应聘者往往把自己的真实动机隐藏起来,但我们可以对他的离职原因、求之目的、个人发展、对应聘岗位的期望等方面加以考察,再与其他的问题联系起来加以综合判断。如果应聘者属于高职低就、高薪低求,离职原因讲述不清或频繁离职,则应引起注意。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通过应聘者的工作经历分析应聘者的价值取向,而不要轻信应聘者的自己说法。(4 )所提问题要直截了当,语言简练,有疑问可马上提出,并及时做好记录。并且,不要轻易打断应聘者的讲话,对方回答完一个问题,在提问下一个问题。(5)在面试中,除了要倾听应聘者回答的问题,还要观察他的非语言行为,如脸部表情、眼神、姿势、讲话的声调、语调、举止,从中可以看出对方是否诚实,是否具有自信心等情

人力资源管理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绪论 1、什么是人力资源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含义 答: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得总和。它应该包括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这个定义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是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一项重要要素,离开了人力资源,也就无所谓社会生产、社会财富的创造。 2)、人力资源是指劳动者创造财富的能力,离开劳动者,就无所谓人力资源。 3)、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人力资源的存量,表示该国该时期人力资源的多少,同时也以一定的指标衡量人力资源的质量。 4)、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有两种存在形式,正在被使用和尚未被使用的人力资源。 2、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 答:1)、获取,对职位和人员进行测评,选拔出与组织中的职位最为匹配的任职人员的过程。 2)、整合,指通过培训教育,使员工具有与企业一致的价值观,最终成为组织人的过程。 3)、保持,保持包括保持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保持员工队伍相对稳定两个方面。 4)、开发,指提高员工知识、技能以及能力等各方面资质,实现人力资本保值增值过程。 5)、控制与调整,这是对于工作行为表现以及工作达成结果情况作出的评价和鉴定的过程。 3、简述(美国人力资源专家诺伊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 答:1)、经营能力,即了解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的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尽可能精确的信息作出对公司的战略规划具有支持作用的理性决策。 2)、专业技术知识与能力,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职能中涉及的工作分析、组织设计、招聘甄选、绩效评价、培训开发、薪酬等技术和方法,还要不断掌握新技术和方法。 3)、变革管理能力,即在诊断问题、实施组织变革以及进行结果评价等方面掌握变革过程管理的能力。 4)、综合能力,必须能够看到人力资源中的各项职能之间如何才能有效配合在一起。 4、简述人力资源战略的概念和类型人力资源战略和企业战略的关系 答:指组织中一切与人有关问题的方向性的谋划,它是一种旨在充分合理地运用企业各种人力资源,使其发挥出最大优势,以符合企业的战略需求,实现组织目标的各种人力资源使用模式和活动的综合。 人力资源战略类型可以分为累积型、效用型、协助型三种 1)、累积型战略:即用长远观点看待人力资源管理,注重人才培训,通过甄选来获取合适的人才。以终身制为原则,以公平原则来对待员工,员工晋升速速慢;薪酬是以职务及年资为标准,高层管理者与新员工工资差距不大。 2)、效用型战略:即用短期的观点来看待人力资源管理,教少提供培训。企业职位一有空缺随时进行填补,非终身雇佣制,员工晋升速度快,采用以个人为基础的薪酬。 3)、协助型战略:介于积累型和效用型之间,个人不仅需要具备技术性的能力,同时在同事间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培训方面,员工个人负有学习的责任,公司只是提供协助。 人力资源战略和企业战略的关系: 1)、整体型。企业战略制定的过程,同时也是人力资源战略制定的过程。 2)、双向型。人力资源战略和企业战略分开的,但是是同时制定的。 3)、独立型。企业先期已经单独制定了企业战略,然后再制定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一个过程。 5、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1)、以劳动关系改善和劳动效率提高为中心的阶段。主要是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人的劳动效率。 2)、以工作为中心的人事管理阶段。以工作为中心展开,工作分析、心理测验、绩效考核、职业生涯、管理开发为主题。 3)、人与工作的相互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阶段。这一时期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理论体系,与传统的人事管理有质的不同,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中心。 4)、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企业战略高度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成为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 6、.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答:1)、人力资源管理全面参与组织的战略管理过程。 2)、人力资源管理中事务性职能的外包和人才租凭。 3)、直线管理部门承担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 4)、政府部门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渐趋一致。 7、人力资源面临的挑战 答:1)、经济全球化的冲击:经济全球化使组织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经济全球化促使企业间并购与重组;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不得不面对强大的国外竞争对头的挑战。

新版人力资源三级考试简答题(全本汇总)

人力资源规划 1. 人力资源的概念 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各类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 战术计划 (即具体的实施计划) 的统一,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 根据企业内 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 运用科学的方法, 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 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 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2. 人力资源规划可区分:长期规划( 5 年以上的计划) 和短期规划( 1 年及以内的计划) ,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 期规划) 3. 人力资源规划内容 1)战略规划。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政方针、政策和 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2)组织规划。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 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3)制度规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保证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的实现的重要保证,是包括人力资源制度体 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4)人员规划。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定额、人 员需求与供给预测、人员供需平衡等。 5)费用规划。 人力资源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热病例资源费用预算、 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管理活动体系的关系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人力资源规划不仅具有先导性和战略性,而且在实施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和目标的过 程中,它还能不断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因此,人力资源规划又被称为人力资 源管理活动的纽带。企业工作岗位分析、劳动定员定额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前提,而 人力资源规划又对企业人员的招聘、选拔、考评、调动、升降、薪资、福利,以及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和企业内部 人员余缺的调剂等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步骤与方法,作出了具体而详细的安排,充分显示了人力资源规 划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企业组织机构的概念(新增加的内容) 企业组织机构是保障其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所设置各类职能与业务部门的总称。 企业组织机构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1)由经营决策者、风险承担者和收益分享者构成经营主体和规定相互关系的经营 制度所组成的企业高层组织,即经营体制。 2)负责筹集和优化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的配置、产品研发、 生产、技术、销售、服务及日常管理职能的机构及相关的制度即职能体制。 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1)任务目标原则 2)分工协作原则 3)统一领导、权力制衡原则 4)权责对应原则 5)精简及有效跨度原则 6)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 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等多种形式。 1、直线制 又称军队式结构(概念) 是一种最简单的集权制组织结构的形式。其领导关系按垂直系统建立,不设 立专门的职能机构,自上而下形成垂直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直线制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 1.结构简单,指挥系统清晰、统一; 2.权责关系明确,横向联系少,内部协调容易; 3.信息沟通迅速,解决问 题及时,管理效率高。 缺点: 1. 组织结构缺乏弹性; 2. 组织内部缺乏横向交流; 3. 缺乏专业化分工,不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 4. 经营管 理事务仅依赖于少数几个人,要求企业领导人必须是经营管理全才,但这很难做到,尤其是在企业规模扩大时,管 理工作会超过个人能力所能承受的限度,不利于集中精神研究企业管理重大问题。 (只适用于规模较小或业务活动 简单、稳定的企业) 2、职能制 又称多线制 (概念) 是指按照专业分工设置相应的职能管理部门, 实现专业分工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 各部门在其业务分工范 复习提纲 完成企业生产经营目标, 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论述题及解答(第1-10章)

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论 一、简答题 1、简述组织的构成要素。 (1)组织目标;(2)机构设置;(3)人员构成;(4)权责体系;(5)制度规;(6)资金设备;(7)技术;(8)信息沟通;(9)团体意识;(10)环境。 2、简述正式组织及其特征。 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正式组织的特征有: (1)经过特定规划建立起来的,并不是自发的形成;(2)有较为明确的组织目标;(3)组织部分成各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完成工作任务皆有明确规定;(4)组织各个职位,按照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每个人承担一定的角色;(5)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和行为规。3、简述非正式组织及其特点。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非正式组织具有的特点是:(1)自发性。(2)聚性。(3)不稳定性。(4)领袖作用较大。 4、简述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1)组织能够创造一种新的合力,起着“人力放大”作用;(2)组织能够产生一种协同效应,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3)组织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5、与其它社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具有哪些特点? (1)行政组织是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机关;(2)行政组织是一个具有天然垄断地位的组织;(3)行政组织是可以合法行使行政权的组织;(4)行政组织是承担公共责任的组织;(5)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6、简述行政组织学的研究特点。 (1)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2)应用性和理论性的统一;(3)综合性与独立性的统一;(4)权变性和规性的统一。 二、论述题 1、试论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 (1)行政权力不断扩,行政组织的规模日趋扩大;(2)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3)专业化和职业化趋向;(4)组织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的加强;(5)法律限制和程式化;(6)重视社会的目的;(7)国际影响和国际化的趋向。 2、试论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2)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者;(3)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4)作为政治一体化的工具。 3、试论行政组织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最低条件的法律和制度;(2)组织和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3)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4)宏观经济的调控,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效率;(5)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 4、试论学习和研究行政组织学的目的和意义。 (1)了解和掌握行政组织管理与运行的规律;(2)促进和提高行政组织的效率;(3)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组织体制;(4)改善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的国际竞争力;(5)提升政府管理能力。 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

法理学历年试题简答题汇总

简单题: 09.7 41.简述法的基本特征。 答:(1)法是为主体提供行为标准的社会规范; (2)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形式存在的社会规范; (3)法是作为司法机关办案主要依据的社会规范; (4)法是普遍的、明确的、肯定的社会规范; (5)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规范。 42.如何理解立法的科学原则? 答:立法的科学原则问题,也就是立法的科学化和现代化问题。 (1)坚持立法的科学原则,有助于产生建设现代法治国家所需要的高质量的良法,有益于尊重立法规律,克服立法中的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也有利于避免或减少错误和失误,降低成本,提高立法效益。 (2)坚持立法的科学原则,需要实现立法观念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3)坚持立法的科学原则,需要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4)坚持立法的科学原则,更具有直接意义的是要解决方法,策略和其他技术问题。 43.简述法律责任的构成。 答:法律责任的构成是指构成法律责任所必备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总和。 (1)行为。有行为才有责任,这是现代法制社会的一般原则。引起法律责任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包括直接侵害行为和间接侵害行为。 (2)心理状态。是指行为主体的主观故意和主观过失,通称主观过错。 (3)损害事实。即受到损失和伤害的事实,包括对人身、财产和精神的损失和伤害。损害必须具有确定性。 (4)因果关系。要确定法律责任的存在及其限度,必须指明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作为损害直接原因的行为要承担责任,而作为间接原因的行为只有在法律有规定的情况下才承担法律责任。 44.英国政治思想家戴雪对法治原则的概括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英国政治思想家戴雪对法治原则的概括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法律具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2)任何人的权利和义务都必须由普通法院来审决; (3)不是宪法赋予个人权利和自由,而是个人权利产生宪法。 09.4 41.简述法理学的构成要素。 答:法理学的三大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内容性、方法性、渊源性。 其可以有多种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基本表现形式之一是全面涵括形式,即在同一著作中较为完整的涵括法理学的三大构成要素。 (2)在各种单项的法理学专门著作中涵括法理学三大要素。

自学考试27884人力资源管理简答题汇总

人力资源管理 简答题 1、人力资源的质量:教育水平专业技能职业道德身体素质 2、人力资本的特点:归属性潜在性专用性 3、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组织与员工的相互依赖和共同发展 4、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思路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5、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提高组织效益改进组织人力资源状况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措施6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处理劳动关系和制定人力规划进行职位分析和招聘选用 在职培训开发和工作绩效考评薪资福利分配和职业生涯发展7、企业的性质:生产经营的契约组织有计划的生产经营契约组织 权威管理下的有计划生产经营契约组织 8、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主动性可控性组合性变化性 9、劳动能力要成为企业人力资本必须具备的条件:劳动能力的支配属于企业 企业通过支配劳动能力所获取的收益给劳动能力所有者带来经济收益增长 10、人力资源职能管理者发挥的作用:参谋职能指导职能服务职能直线职能 11、影响劳动时间的两个因素:自热方面的规定性社会方面的制约性 12、实现劳动供求平衡方法:(有投入无投入)供求平衡方法 13、劳动市场的类型:按完善程度划分—一级劳动市场 按涉及范围划分——(内部外部)劳动市场 按组织方式划分——政府控制式市场工会主导式市场 企业本位式市场个体协商式市场 14、劳动纪律的规定:劳动纪律岗位规范奖励与惩罚 15、员工管理制度的制定:履行民主制度备案审查制度公示 16、员工管理的方式:监督式管理训练式管理开发式管理 17、人力资源规划的任务: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各项工作所作的系统策划与安排 以保证人力资源状况不断适应企业生产经营需要 18、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职务管理计划人员调配计划职业开发计划 工作考评计划员工激励计划 19、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支持企业运行明确管理目标协调工作秩序 20、人力资源规划的主线:人事匹配计划(人员补充计划人员调配计划) 人员激励计划(工作考评计划薪资分配计划) 人员开发计划(员工培训计划职业开发计划) 21、岗位分析的作用:人员招聘培训开发绩效考评薪资管理岗位调整劳动保护 22、岗位分析的特点:稳定化结构化标准化专业化 23、岗位分析的操作:明确岗位分析的目标和重点 确定岗位分析责权和展岗位分析工作 检验岗位分析结果 24、岗位评价的作用:可以为薪资和奖励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可以为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决策提供参考

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含答案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考试试题 一、辨析题。 1、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人力资本就是人力资源。(错)答:人力资源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对人力资本的解释 (1)人们以某种代价获得并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一种价格的能力或技能。(2)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性投资所形成的可以带来财富增殖的资本形式。 (3)人力资本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比较: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都是以人为基础而 产生的概念,研究的对象都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这一点是一致的。 不同点: (1)、社会财富和社会价值关系上,人力资本是由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源是劳动者本身所拥有的。 (2)、角度和关注重点不同。人力资本是从成本收益角度研究的,人力资源将人本身作为财富,从投入产出角度研究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3)、计量形式不同,人力资源是存量概念,人力资本是流量和存量的结合。 (4)、人力资源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劳动能力,人力资本则是能够直接创造价值的劳动能力。 2、人才属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属于人口资源。(错) 答:人力资源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人口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人口的总量,它是一个最基本的底数,一切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皆产生于这个最基本的资源中。 人才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较多科学知识、较强劳动技能,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关键或重要作用的那部分人。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即优质的人力资源。 在本质上,人口资源和人才资源是人,人力资源是能力,完全不同。 从数量上,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3、职位分析是人力资源其他几个职能的基础。(对) 答: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人力资源规划、职位分析、招聘录用、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