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导读教案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导读教案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导读教案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导读教案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革命烈士共同的理想与信念》单元导读课

陈官屯小学王慧颖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革命烈士共同的理想与信念,《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为人民服务》、《一夜的工作》四篇课文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我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被捕后备受酷刑,但面对敌人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解放战争中的郝副营长再一次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壮烈牺牲;开国总理周恩来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日夜操劳;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虽然没有具体介绍张思德的先进事迹,但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战士张思德打仗、纺线、烧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为救战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教材中的人物所处的时期不同、岗位不同、事迹不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是相同的。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不惜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本组课文虽然内容感人,但是课文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远,因此课前应该引导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口语交际与习作安排的是“我的理想“,希望学生在学完课文之后,受到情感上的恶熏陶,滨江自己的理想和革命先驱的理想联系起来。回顾拓展安排的是交流课文的写法,阅读、积累一些革命素材,在课外阅读一些革命题材的名著。学习本组课文学生将受到革命传统教育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单元导语,初步感知单元主题,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2、了解课文大意,明确学习任务,激发阅读兴趣。

3、初步感受人物为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初步感知本组课文的典型写法。

4、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的名言、警句、故事为本单元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重难点:把握主要内容,感知人物事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大屏幕出示《雪豹》画面。

师:孩子们,看过《雪豹》吗?

生:看过。

师:在这部电视剧中,有一幅画面最感人,就是周老先生临终前对儿子的嘱托,还记得吗?

生:倭寇驱尽日,我儿还家时。

师:今天我们来重温一下当时的情景。

播放雪豹视频,激起学生对革命志士的敬仰。

师:又一次被震撼了。又一次被感动了。谁愿意谈谈你的感想。

生:周老先生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让我感动。

生:周老先生嘱咐儿子倭寇驱尽日,我儿还家时,让我看到了一位伟大的

革命家的胸怀。

生:为了战斗的胜利老父亲视死如归,儿子英勇杀敌让我敬佩。

师:像这样的革命志士还有——(大屏幕出示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画面)生:董存瑞

师:还有——————

学生交流英雄人物。

师:你还知道哪些英雄人物事迹?

学生交流英雄人物事迹。

师:正是有了无数这样的革命志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战斗的胜利,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孩子们,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对革命烈士崇高的敬意,走进第三单元,与文字对话,再一次感受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这节课我们就来上一节单元导读课。

二、感知单元主题

打开书45页,阅读单元导语,概括单元主题。

指明学生读单元导语.

边读边思考:

1、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导语。

生:革命烈士师:革命志士做什么了呢?不完整

生:英雄人物事迹师:课文中的人物每一位都是英雄,他们所处的时期不同、岗位不同、事迹不同,但是她们有一个相同的地方,谁发现了?

生:她们都是战斗英雄,师:她们战斗是为了什么?

生:解放全中国。生:为人民服务

师:对,孩子们,一个民族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忘记英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英雄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本组课文中的人物都有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所以第三组课文就是围绕“革命志士共同的理想与信念”进行的。

2、在导语里,给我们提出了本单元学习要求和任务,你能找到吗?

预设生:(1)、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多媒体出示)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今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三、了解单元课文。(多媒体出示)

下面,我们大家来看看这四篇课文分别是什么?请同学们打开目录,一齐读课题。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11、灯光

12、为人民服务

13、一夜的工作

四、提示学法

下面我们来阅读课文内容,走近英雄。在读书之前老师给大家提几个小建议

(1)课文很长,我们可以采用浏览的方式,从课题入手,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你们要养成边学习边做记录的好习惯,把学习收获记录下来。为更好地学习,老师设计了本单元的导读卡。

过渡:其实我们每次在初读文章时都可以这样做,为更好地学习,老师设

(3)浏览四篇后,再选择感兴趣的一篇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填好表格。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勾画生字词语,不懂的地方做记号,作批注,适时给与激励。

五、小组合作学习。

读完整个单元后,相信你们一定有很多收获,先把你的收获在小组里面交流,然后我们在全班交流。

六、汇报学习收获,明确学习任务

师:阅读就是用心灵与文字对话的过程,刚才你在阅读的时候是否气愤了,是否着急了,是否感动了......把最触动你心灵的课文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相机出示李大钊的视频和简介。毛泽东的演讲和张思德的介绍,周恩来的简介。

1、生:10课主要人物是李大钊,主要回忆了李大钊被捕前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读完这篇课文李大钊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依然沉着镇定,让我感动。

生:读完课文,敌人对李大钊这样的革命志士施以绞刑,我很气愤,他们太残忍了。

生:李大钊视死如归的精神让我敬佩。

师:英勇无畏的李大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革命家。

生:想。

大屏幕出示李大钊图像及简介。

指名学生读李大钊的简介。

师:李大钊被敌人秘密施以绞刑,老师搜集了一段关于李大钊的视频。

播放视频《光耀中国》。

师:李大钊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更是我们河北人的骄傲。

生:我发现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是先写故事的结尾,再写事情的起因和经过。

师:细心的孩子,这样的写法就是倒叙,这就是这篇课文典型的写法。

师:谁再来交流你所喜欢的课文。

生:11课主要人物是郝副营长,郝副营长不惜暴漏自己,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前进的道路,战斗胜利了,郝副营长却牺牲了,郝副营长是伟大的。

生:郝副营长为了孩子们能在灯光底下学习,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灯光,他的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让我敬佩。

师:所以同学们,我们就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将来做一名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生:这篇课文也是用了倒叙的写法。

师:你这厉害,学以致用,这篇课文也是先写了事情的结果,再写原因。

师:我们接着交流。

生:从课后的小资料中我知道12课《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演讲。

师:你看书很全面,这篇文章就是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演讲。

生:毛泽东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师:张思德并不像李大钊那样革命志士,他只是一个很普通的革命战士。下面我们通过一组视频来了解一下默默无闻的张思德。

师: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师:谁还想谈谈自己喜欢的课文。

生:《一夜的工作》主要人物是周恩来,课文主要写了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周总理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的利益不辞劳苦的工作,让我感动。

生:周总理的工作是那么的繁重可是生却是那么的简朴,不仅让我担心他的健康。

师:你的担心让我很感动。

生:周总理虽然工作繁重,但是他对工作却是十分的认真。

师: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领袖。出示周总理的图片和简介。

敬爱的周总理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操劳了一生,我们唯有这样的总理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师:课文中的英雄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正是有了无数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幸福的现在,他们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这组课文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就是《我的理想》,在现在这样幸福的生活中,你的理想是什么呢?老师希望你们在学完这组课文之后,也能确立自己的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

七、做好学习计划

师:孩子们,为了能更好的学习本组课文,我们应该在课下做哪些准备呢?

预设生:1要多读书,自学生字,积累词语。

2、课文内容离我们较远,课下查找相关的资料,把查找的资料与

同学分享。

3、还可以做一期革命烈士的手抄报。

4、多观看这种题材的影视或书籍,进一步了解革命志士崇高的革命精神。

八、总结

孩子们,你们真的很厉害,老师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你们一定会如鱼得水。这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相信本单元的学习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学习,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围绕着建筑物,从学生熟悉的房屋入手,按照分析、观察和实验的顺序,设计了3个活动,利用图文形式交代了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教学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法收集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房屋的资料。 2.能分析出一座砖结构房屋的结构、层次与构成。 3.能设定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大胆进行推测,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2.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各种问题。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有根据地说明从古到今人类房屋发展变化的原因。 2.能具体说出某一个建筑物所用的建筑材料有哪些特点和功能。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分析出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进步对房屋变化的作用。 2.能通过推理解释不同地区民居具有不同风格的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活动2“不同风格的房屋”。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各种建筑物的图片。 课时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有了房屋,人类才结束了露宿旷野的历史;有了房屋,人类才有了稳定的生活。房屋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那大家知不知道古代的房屋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房屋的变化。 (二)新课教学 ◆活动1:房屋的变化 1.教师出示不同时期的房屋组图。 提问:刚才你们看到的这组图片都是什么? 学生回答。(房屋) 教师:你们能给这几幅图片中的房屋按照出现年代的早晚给它们排序吗? 小组讨论,排序,说说排序的理由。 讲述:早在5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开始寻找能够遮风、避雨、御寒的“房屋”,后来他们终于找到了能够当房子的山洞。从山洞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人类的房屋发生了很大变化。 提问:引起房屋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类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的适应自然环境,抗御自然灾害和野生动物的伤害,发明了房屋。) 2.房屋的发展过程。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小学语文第11册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平谷区)班级:姓名: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共46分) 1.下列三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字读音是错误的,请将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A] ①花苞.(bāo)②不屑.(xiāo)③谨.记(jǐn)④讥.讽(jī) () [B] ①泯.灭(mǐn)②刀戟.( jǐ)③龟.裂(ɡūi)④叉.开(chǎ) () [C] ①海棠.(tánɡ)②庸.俗(yōnɡ)③压榨.(zhà)④恶煞 .. (chà) () 2.下列三组词语中都有一个词语出现了别字,请将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A] ①肩胛②迷惘③热列④负担() [B] ①谦疚②附和③重复④鞠躬() [C]①宣哗②姿态③慌乱④艰难() 3.根据拼音依次选择合适的字组成词语,正确的是第()组。(1分)wǎn惜瓷wǎn wǎn如wǎn转动听 ①惋婉碗宛 ②婉惋宛碗 ③惋碗宛婉 ④婉宛碗惋 4.下列词语中“虚”和“座无虚席”中的“虚”意思一样的是()。(1分) ①趁虚而入②虚情假意③虚怀若谷④虚张声势 5.下列成语中,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意思的是()。(1分) ①不寒而栗②心惊肉跳③触目惊心④炉火纯青 6. “不管别人怎么(),满山的百合花都()着第一株百合的()。”一句中正确的用词应该选择( )。(1分) ①观赏、铭记、训导②欣赏、谨记、教导 ③观赏、铭记、教导④欣赏、铭记、训导 7.“快离开……”还没等我喊完,轰隆一声,墙就坍塌了。这句话中使用了省略号。省略号的作用是()。(1分) ①表示说话断断续续。②表示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③引文的省略。④列举的省略。 8.“引喻现实社会里,人太精明而过分苛察,就不能容人,就没有伙伴没有朋友。因为精明者往往容不得他的过错或性格上的差异。”下面符合这一意思的是()。(1分) 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②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③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9.“大量阅读()能增长知识,()能提高写作能力。”一句选择恰当的一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Unit 3 Last weekend?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听、说、读、写短语:watched TV, washed clothes, cleaned the room, played football and visited grandparents。 2、能够听懂问句: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并能够做出正确的回答。 3、能够运用新学语言内容完成Let’s find out 中的任务。 情感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中与我们共同生活的其他生命,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听、说、读、写短语“watched TV, washed clothes, cleaned the room, played football and visited grandparents”,听懂、会说句子: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5个词组读音和书写,掌握动词过去式及其发音规则。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六张词卡。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 3、教师准备本单元的挂图。 教学过程 1、preparation: (1)Daily oral practice. Good morning! Glad to meet you. How are you?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对话练习,已学知识的巩固。 (2)Hang–man game. 玩游戏,猜单词。 ( watch, wash, clean, play, visit) 2、presentation: (1) Let’s chant (第六册书本Page 7) a. 听一遍录音 b、师生一起说唱 (2) Let’s start: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the weekend? 说说自己的周末,复习动词短语。 3、 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一个日历给大家看,圈出今天的日子是Sunday(weekend),然后问学生:What’s the date today? What day is it today? 学生回答今天的日期, Today is April the 10th. It’s Sunday. (2)、教师说:On Sunday (weekend),I usually wash clothes, clean the room, play football, watch TV and visit grandparents.出示教师所说动作的卡片,学生跟读词组。跟着老师朗读几遍动词短语。 (3)、教师问学生: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Sundays? 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 (4)、教师再次出示日历,圈出上个星期天的日子,然后问学生:What was that day? 引导学生回答:It was last Sunday? 板书并带读单词:last。教师:It was last Sunday. It was the last weekend. 板书、解释并朗读词组:last weekend。学生跟读并掌握词组:last weekend。 (5)、引出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板书句型并朗读。

杭州市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部教案(共32课时)

根据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全册共32课时 学校: 姓名: 日期: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全部教案(共8课时) 1.放大镜 【教材简析】 “微小世界”单元,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认识微观世界,按照人类观察工具发展的线索,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本课是该单元的起始课,将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教材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使用放大镜的意义,通过两个活动进行:一是回忆科学学习中放大镜的作用,二是了解人们使用放大镜的工作范围及意义。第二部分:放大镜下的新发现。学生通过对比用放大镜和肉眼观察到底有什么不同,重点在于能看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细节。第三部分:放大镜的特点。这部分学生探究放大镜的特点,并能运用这两个特点去寻找生活中具有放大作用的物体或制作放大镜,同时发现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学生通过分析和探究,真正地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思维能力。体现了"探究—思考—交流—修正—实践"的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 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三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孩子们的科学学习。但是他们对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以及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不一定很了解。学生知道放大镜能放大,但可能认为是放大物体,他们并不清楚放大镜的物体图像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细微之处,只是停留在放大的层面上;学生不一定知道不同放大镜放大倍数会不同,即使知道,也很可能认为放大倍数与镜面大小有关,而不是“凸度”。本课鼓励学生在带着新的问题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同时学习和了解一些关于放大镜的简单光学知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

第三单元检测卷(2) 1.我会填。 (1)把圆柱的侧面沿着一条高剪开,得到一个( ),它的一条边等于圆柱的( ),另一条边等于圆柱的( )。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都可以写成( )。 (3)一个圆柱,如果底面直径不变,高增加到原来的2倍,体积就增加到原来的( )倍;如果高和直径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体积就增加到原来的( )倍。 (4)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31.4立方分米,高是5分米,它的底面积是( )平方分米。 (5)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与高都相等,圆柱的底面积是6平方厘米,圆锥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 (6)一个装满水的圆锥形容器高9厘米,如果将水全部倒入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中,则水高( )厘米。 2.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底面积和高均相等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相比较,它们的体积,( )。 A.正方体体积大 B.长方体体积大 C.圆柱体体积大 D.一样大 (2)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都相等,圆柱的高是圆锥的( )。 A.2倍 B.1 3 C. 3倍 D.2 3 (3)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 )倍。 A.3 B.6 C.9 D.27 (4)求圆柱形水杯能盛多少升水,就是求这个水杯的( )。 A.底面积 B.表面积 C.体积 D.容积 (5)把一个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切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相比较,( )。 A.表面积和体积都没变 B.表面积没变,体积变了 C.表面积变了,体积没变 D.表面积和体积都变了 3.我会判。(对的画“√”,错的画“?”) (1)圆柱和圆锥都有无数条高。( ) (2)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它们的表面积也相等。( ) (3)圆柱的体积一定比与它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大。( ) (4)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 3 。( ) (5)圆锥顶点到底面上一点的距离就是它的高。( )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日期:2013.10.9 学校:实验小学 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自 学生从自己特有的数学现实出发 来构 授课人: 让学生从整数自然的过度到分数 由的、多角度的思考,自主的构建 建知识,不同的学生在解决同一问题时 班级:六年级 知识。 有不同的方法。 学科:数学 内容:分数乘整数 5分钟 18分钟 15分钟 ----- 教学要素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 自主 探索,理解分数乘整 数的意义与 整数乘法相 同,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 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 题的过程,体验演绎推理、 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 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 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 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分数乘整数的 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分数 乘整数。 课形方式:要素组合 课时形态:标准课 生活导入 探究新知 2分钟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 了整数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现 在,我们开始来学习分数的计算方 法,大家喜欢学吗? 复习:1、5个12是多少?怎样列 式?(多媒体示题) 2 2 —+ —=(看、想、做 9 9 2 、 讲) 揭示课题: —分数乘整数(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1?课件出示例1, 教师: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 用几分之几米绸带?解决这个问题可 以列怎样的算式? 随着学生的回答进 行板书。(看、想、做、讲) 3 3个一相加的和还可以 10 你会列式吗? 学生回 (看、想、讲) 同桌交流。(想、做、 2.教师:求 用乘法计算, 答,师板书。 3?学生尝试计算 讲、听、动) 4.师小结。 5?解决例题的第(2)题。(看、想、 做、 讲) 1、 做“练一练”第1题。 学生按要求在图中涂色,然后列式计 算。 指名板演 2、 做“练一练”第 2题。 3、 做练习八第1题。 交流列出了哪几道算式? 让学生理清列出的乘法算式与加法算 式有什么联系? 4、 做练习八第3-5题。 订正时说出解答问题的思考过程,突 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可以用乘法 算。 (看、想、做、讲、听) 今天你有什 么收获? (想、讲、听)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3篇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3篇 下面是几篇人教版的六年级上册作文,欢迎阅读! 六年级人教版第三单元作文一: 前几天,我坐公交车上学。车上的人很多,挤得像沙丁鱼一样,背靠背,腿贴腿。我好不容易挤到了车的后门,这才宽松了点儿。 突然,我听见几声连续的咳嗽,扭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年迈的老奶奶。她已经白发苍苍了,脸上皱纹很多,手脚也有点抖。坐在位置上的哥哥姐姐,没有一个肯让座给那个老奶奶,这令我感到很气愤,假如我能坐在位置上,我一定会让座给那个老奶奶。 两个站过去了,我感觉到,老奶奶已经站得双腿发软。她紧扶着扶杆,双手正抖动着。这时,一个坐在后排的姐姐,不停地向老奶奶挥手,示意老奶奶过去坐。老奶奶看不见,我告诉了她,她挤到了后排,坐了下来,向那个姐姐连声道谢,那个姐姐却说只是举手之劳。我开始有点奇怪:为什么那个姐姐过了这么久才让座,后来,我看见那个姐姐对着手机说:“不好意思,刚刚我看见了一位老奶奶,让了座给她,浪费了您宝贵的时间,真对不起……”这下,我明白了:原来那个姐姐刚刚没看见老奶奶,又在讲电话,所以过了这么久才让座。我心里不禁尊敬起那个姐姐,因为她能在这么忙碌的情况下,让座给一个老奶奶,真是不容易。这个姐姐,有着一颗关心老幼、帮助他人的心。 这次上学,我悟出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做人,一定要做一个懂得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关心老幼、帮助他人的人,还要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不能做一个自私自利,只顾着自己的人。 六年级人教版第三单元作文二: “叮零零……”,随着一阵阵清脆的铃声响起,老师宣布我们下课了。并叮嘱我们说:“暴风雪马上就要来临了,你们要赶快回家,不能在路边逗留玩耍,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和同学们听完后马上收拾好书包,跑出了教室。 来到路边,我看见天空中乌云滚滚,路上人来人往,都急着往家里赶,我也加快了脚步。当我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时,突然,一位骑自行车的叔叔把一个小女孩撞倒在地,他看见没人注意就赶快骑车溜走了。我看见那个小姑娘的脚擦破了皮,并且有血迹渗出来了,小姑娘一下子被吓得哭了起来。路上的行人也没有去理会她。我觉得她好可怜就连忙走过去,用妈妈给我装在书包里的手巾纸帮她擦血迹,她一边哭一边叫:“疼!疼!好疼……!”我说:“你忍着点儿,擦干净了我就送你回家,你住在哪里呀?”“在世纪广场”她哽咽着说,“真巧呀!我也住在那里。”我擦好了就扶着她一瘸一拐地回家去。 终于走到了她家门口,她告诉我到了,我帮忙敲了敲门,小姑娘的妈妈把我们迎了进去问清了原委,并连忙向我道谢,还拿出糖果和饼干给我吃,我很不好意思就赶快回家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虽然天空一片灰暗,但是我还是感到心情格外的愉快。因为我今天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同时明白了帮助他人,才能快乐自己!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献出一点爱心,千万不能像那位叔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9、穷人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美好心灵。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3.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穷人》的故事。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从桑娜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2.续编故事,展开想象。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穷人》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我们读过他写的什么文章?读过他写的《跳水) 2.《穷人》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两三句话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说一说?(请两三个学生说说,大概意思正确就行。) 3.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音。) 三、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1.开火车朗读课文(按座位顺序每人朗读一段)。大家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2.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可以分为三段。第一、二自然段是第一段j讲渔大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归来。从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是第二段,讲桑娜出门去看丈夫是否回来,顺便去看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从第十二自然段到结束是第三段,讲渔夫回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回来抚养。) 四、按分成的三段朗读课文 1.同座互相练习朗读。 2.指名分段朗读。 五、识记生字。书写生字词 六、布置作业:根据课后“思考·练习”第一、二题,进一步自学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抓住重点语句阅读理解课文第一~三段。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 传递真情与爱心 真情如同一轮暖阳,温暖潮湿的心灵;真情如同一股清泉,洗去心头的不悦;真情如同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人生的道路……让我们在生活中讲诚心,动真情,献爱心,助他人吧! 字词小天地(23分) 一、读句子,写词语。(5分) 1.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不bào yuàn( )命运,给他人添了麻烦要心怀bào qiàn( ),获得帮助要zhīēn tú bào( )。 2.在sh?nshanɡ( )的升旗yíshì( )上,大家zhuānɡzh?nɡ( )严肃,注视着鲜艳的国旗,倾听着雄壮liáo liànɡ( )的国歌,个个心潮起伏。 二、先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选一个词语造句。(6分) 汹()澎()狂()怒()兴高( )( ) 自()自()()()忘返十()连() ( ) ( )不安心()肉() 造句: 三、给“张”选择解释。(3分) “张”的解释:A.量词; B.陈设; C.商店开业; D.看、望; E.使合拢的东西分开。 1.木船上的帆张.起来啦。 ( ) 2.快把这张.喜报发下去。 ( ) 3.课堂上我们决不能东张.西望。( ) 4.昨天,百货大厦隆重开张.了。( ) 5.元宵节的夜晚,处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 四、火眼金睛,用“﹏”标出不是同一类的词语。(4分) 1. 挑拨讥笑蔑视慈祥诽谤 2. 勇敢奸诈正直忠贞诚实 3. 杏黄瓦蓝银灰墨绿紫红 4.拍皮球拉二胡弹钢琴吹笛子弹吉它 五、日积月累,根据提示积累成语。(3分) 1.体现人间美德的:舍己为人 2.描写人物内心的:深思熟虑 六、同音细分辨,根据提示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2分) 有所小学用了五个读音为“jìnɡ”的字作校训,激励师生努力创造良好校风:环境整洁突出一个“ ( )”字;秩序安定突出一个“( )”字;文明礼貌突出一个“( )”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 )”字;强身健体突出一个“()”字。 句子百花园(27分) 一、择优录取,选择词语填空。(3分) 坚强强忍强制强迫 1.最近,国家()学校附近的网吧停业。 2.她()心中的怒火,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解决了矛盾。 3.尊重他人,不要()别人接受你的观点。 4.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要(),不能太脆弱。 二、日积月累,名句巧补充。(5分) 1. 必寡信。(《老子》) 2. 不立。(《论语》) 1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我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被捕后倍受酷刑,但面对敌人始终大义 凛然,坚贞不屈;解放战争时期的郝副营长在一次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壮烈牺牲;开国总理周恩 来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日夜操劳;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虽然没有具体介绍张思德的 事迹,但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战士张思德打仗、纺线、烧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为救战友献出 了年轻的生命。本组教材中的人物所处时期不同、岗位不同、事迹不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却是相同的。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因此,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围绕革命志士共同的理 想与信念,加强各篇课文教学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尝试进行单元整组教学。 紧扣单元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的是“我的理想”,希望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受到情感上的熏陶,并将自己的理想和革命先驱的理想联系起来。回顾?拓展安排的是交流课文的写法,阅读、积累一些革命 诗歌,并在课外阅读一些革命题材的名著。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学生能够会认18个生字。学生正确读写“书籍、含糊、精兵简政、死得其所、审阅、陈设、极其”等词语,并理解意思。 2.学生能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揣摩、品味语言,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懂得为 人民服务的道理。 3.学生能够通过联系上下文,搜集相关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5.学生学完课文后,受到情感上的熏陶,并将自己的理想和革命先驱的理想联系起来,进行习作。 6. 阅读、积累一些革命诗歌,并在课外阅读一些革命题材的名著。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写本课10个生字。读读记记“书籍、抽屉、尖锐、僻静、恐怖、粗暴、制服、瞪眼、魔鬼、苦刑、 残暴、匪徒、拘留、勉强”等词语。 2、通过多种方法读课文,拟定小标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课文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的特点及作用,在打写中并迁移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教学难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理解本课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单元学习 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第三组课文为我们展现的就是一幅幅难忘的历史画面,带我们一起去缅怀革命先辈。 二、从旧引新,交流材料。 1、你知道中国共产党吗?你知道它的创始人有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主人公就是 伟大的革命先驱李大钊【板题】 2、交流课下收集的资料。简介李大钊。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者和早期优秀领导者之一。他领导了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反帝 反军阀的群众示威运动,被军阀张作霖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条理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读通,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2、检测生字词。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3分) 成绩: 勉强.(qi án ɡ qi ǎn ɡ) 魁梧.(w ú w ǔ) 着.迷(zh áo zh āo ) 瘦削.(xu ē xi āo ) 荒唐.(t án ɡ t ān ɡ) 劝阻.(z ǔ zh ǔ) 二、读拼音,写词语。(8分) sh ū sh ì ɡē b ǎn b ào yu àn d ǎo m éi sh én sh èn ɡ ( 舒适 ) ( 搁板) ( 抱怨 ) ( 倒霉 ) (神圣) x īn j īn ɡ r òu ti ào z ì y án z ì y ǔ d à ch ī y ì j īn ɡ ( 心惊肉跳 ) ( 自言自语 ) ( 大吃一惊 )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7分) (心)惊(肉)跳 怒(目)圆睁 忧(心)忡忡 十指连(心 ) 废(寝 )忘食 张(灯)结(彩) 一如(既)(往) (流 )(连 )忘返 身无(分)(文 ) (溜)(之)大吉 片甲(不 )( 留 ) (耀)武扬威 调兵(遣)将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抱怨 (埋怨) 在意 (在乎 ) 庄重 ( 庄严 ) 沮丧( 颓丧 ) 羞愧 ( 惭愧 ) 和谐 (融洽 和睦 ) 五、选词填空(7分) 抱怨 埋怨 ①一到星期天,妈妈总是向爸爸( 抱怨 )儿子的不听话,淘气。 ②我( 埋怨 )小明睡过了头,没能搭上第一班车。 继而 继续 ①他先是一愣,( 继而 )眼睛一亮…… ②“我知道你希望真有那么一匹马,没事的,你(继续 )看书吧。” 宁可……也…… 与其……不如…… 尽管……还是…… ①桑娜一家( 尽管 )生活十分艰难,(还是 )决定收养西蒙的孩子。 ②渔夫和妻子( 宁可 )自己多受些苦,(也 )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③桑娜觉得(与其)看着西蒙的孩子活活饿死,(不如)自己多受些苦,把他们抱回来。 六、判断下列省略号的作用,把序号填入( )里。(4分) 省略号的主要作用有:① 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② 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KCG高温齿轮泵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ZYB系列渣油泵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课标要求: 本单元观察物体,动手操作,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它们的组成;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归纳出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 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参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单元章节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 上编排的。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 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本单元包括圆柱与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等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 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圆柱体和圆锥体模型 课题:圆柱的认识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

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学用具:圆柱体模型 教法.学法:观察探究.操作归纳。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2.揭示课题。 出示教材第17页的建筑物及物品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这种形状的物体,谁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形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样的形状。 3.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教学例1:认识圆柱 【1】认识圆柱的面。 师: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师:指导看书,引导归纳。【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2】认识圆柱的高 a.操作思考: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 b.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 c.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纳(nà) 蹲(dūn) 磕(kē) 趴(pā) (2)难写的字 嵌:上小下大,注意与“崁”字的区别。 雕:左右等宽,右部是“隹”不是“住”。 娥:左窄右宽,右部“我”字中间一横贯通。 磁:左窄右宽,右部“兹”字上部不是“艹”。 (3)多音字 攒哄奔似模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威风凛凛疙瘩疲倦呆头呆脑冰棍 别出心裁技高一筹跺脚大步流星 怒气冲冲暴露无遗沮丧念念有词 忘乎所以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发达仍然 理论恒星类似猜测起源紧密适当提供能源倾角昼夜封冻揭开神秘观察拍摄斑点枯萎干燥抵御因素

考察系列测试检测陨石 (2)近义词 嵌入~镶入沮丧~颓丧疲倦~疲乏 怨恨~嫉恨威风凛凛~八面威风 别出心裁~别具一格技高一筹~棋高一着 大步流星~昂首阔步怒气冲冲~大发雷霆 心满意足~如愿以偿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尚未~还未仍然~依然类似~相似 起源~来源紧密~密切适当~合适 观察~观测枯萎~干枯抵御~抵抗 测试~测验检测~检验猜测~猜想 考察~考查壮丽~壮观优美~美好 宽广~宽敞井然有序~井井有条矗立~屹立排列~陈列精美~精巧 (3)反义词 沮丧→快活怨恨→感激新鲜→陈旧 热闹→安静威风凛凛→萎靡不振 别出心裁→如法炮制大步流星→步履维艰 怒气冲冲→喜气洋洋念念有词→沉默寡言 类似→相反紧密→松散适当→过分 枯萎→旺盛抵御→投降猜测→确定 干燥→湿润揭开→隐藏精美→简陋

独特→普通宽广→狭窄仰望→俯视 迥然不同→大同小异井然有序→乱七八糟 严丝合缝→漏洞百出 (4)词语归类 ①ABCC式词语:威风凛凛怒气冲冲得意扬扬 类似的词语:生机勃勃小心翼翼风尘仆仆 ②AABC式词语:津津有味念念有词赫赫战功 类似的词语:栩栩如生斤斤计较勃勃生机 ③ABAC式词语:轻手轻脚呆头呆脑 类似的词语:自生自灭无声无息百发百中 ④含有数字的词语:沧海一粟一无所获一模一样 类似的词语:一穷二白三三两两四面八方 ⑤含有夸张的词语:泰山压顶 类似的词语:日理万机寸步难行天衣无缝 ⑥含有四种事物的词语:亭台楼阁 类似的词语:风花雪月锅碗瓢盆笔墨纸砚 ⑦量词:一道裂缝一根冰棍棒儿一绺红丝线一套纸盔甲一颗行星 ⑧动词:风靡全班存在生命揭开面纱拍摄照片重建太和殿 ⑨修饰词:叱咤风云的古战场纵横的黑色线条宏伟的建筑群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