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医中药学-提壶揭盖

北医中药学-提壶揭盖

北医中药学-提壶揭盖
北医中药学-提壶揭盖

提壶揭盖

中医的治法有许多有趣的比喻,比如有一种中医熟知的“提壶揭盖”法,就是用打开壶盖,放进空气,以利壶中水从壶嘴畅快地流出的形象,来说明使用宣肺或升提的方法通利小便的一种借喻。

这种治疗小便不畅甚至不通的方法,不是使用通利小便的利尿药,而是使用宣肺的药物,在常人看来有些不可思意。原来中医认为:肺与脾、肾、三焦、膀胱等脏器分司水液代谢,维持水道的通调。肺主气,为水道的上源,在肺气闭阻,肃降失职,影响其他脏器而气化失司的情况下,可出现喘促胸满、小便不利、浮肿等症,治疗应先宣发肺气,肺气得宣,小便得利,故喻为提壶揭盖。

清代名医张志聪治疗一个患水肿而癃闭(小便不通)的病人。这个病人在此之前,已看过不少其他医生,那些医生大多使用八正散等利小便的方药给病人,反而越治小便越不通,肿也越来越严重了。张志聪果然与众不同,他以防风、苏叶、杏仁各药等分为剂,水煎后温服,使病人出汗,小便即通,水肿全消。防风、苏叶、杏仁是宣通肺气的药,肺气一宣畅,水道通调,小便自然就通了,水肿也就消了。

著名老中医赵绍琴曾讲述了两个病例,一个是在十年浩劫之初,赵绍琴被关进了牛棚,剥夺了诊病处方的权利。一日,有病人偷偷找到他,说患尿闭多日,经多方治疗未效,依赖导尿管导尿,十分痛苦。请赵医生救他一命。赵绍琴私下为他口授一方:苏叶、杏仁、枇杷叶各10克,水煎服,嘱其院外购药,以免节外生枝。事后病人专程前来告知,药后小便即通,花费不过两角钱。

另一个病例是在1990年初秋,一个在美国的朋友打来长途电话,说他夫人产后尿潴留,住院治疗10余日,花费美金已逾万元,仍不见效。不得已而求助于祖国的中医药。赵绍琴在电话中告诉他,可花一角钱购一味苏叶,每日煎汤代茶频饮。两日后朋友来电话说,病人服药后小便即利,痊愈出院了。

不仅是在利小便方面,治疗便秘,中医有时也采用提壶揭盖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气机郁滞型的便秘。此型便秘前人多以六磨汤(槟榔、沉香、木香、乌药、枳壳、大黄)为主方,但由于有些病人便秘日久,津液已伤,方中大黄损伤津液,大便更秘。以提壶揭盖法则顺气行滞,升清降浊,开上窍,通下窍,常用方剂有《和剂局方》中的苏子降气汤(苏子、半夏、前胡、厚朴、橘红、当归、甘草、肉桂或沉香),可酌情加入莱菔子、栝楼、枳壳、杏仁。

水壶的壶盖上有个小汽孔,如果小孔被塞住,则壶内的水就倒不出来了,这时把壶盖打开,就可使水流如注了。中医学认为:在人体内,肺的位置最高,就好像一个盖子,所以中医又称肺为“华盖”。上面的盖子塞紧了,上下气机不调畅,下面的水液也就出不了体外,从而形成水肿、小便不利、甚至大便闭塞之症。所以只要宣通肺气,肺气肃降,气机通畅,就能使水液通利、二便通顺。这种治疗方法被称为“提壶揭盖”之法。

“提壶揭盖”通二便

一位病人4天不能大便,服用了不少中药西药都不见效。后来去找一位老中医,老中医见其有咳嗽之症,思量片刻,便采用治肺的宣利肺气法,两副药就解除了病人之苦。后来病人登门感谢时说:服药之后,腹中如有气转,大便即下,畅快淋漓,而且咳嗽之症亦除。病人问医生,所处之方并无大黄、芒硝、郁李仁之类通便药,何以有此神效?老中医笑言:便秘治肺实乃开上窍、通下窍之提壶揭盖之法也。

为什么治肺可以治疗二便不通?这与肺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先从治肺与大便秘结来解析。中医认为,肺与大肠互为表里,通过经脉相互络属,即手太阴肺经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络肺。因此,大肠的传导功能要依赖于肺气的清肃下降。肺气清肃下降,大肠之气随之而降,从而糟粕能下。如果肺失肃降,则大肠之气亦不下降,故导致大便秘结。若肺阴亏虚,津液不布大肠,大肠失却滋润,亦可导致便秘,养阴润肺、条畅肺气即可解除便秘。因此,《医经精义》点明“理大便必须调肺气也。”

通过治肺来治小便不通也有深意。中医认为,肺主行水,通调水道,推动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肺气肃降,将机体代谢后的水液下行到肾,经肾和膀胱的作用生成尿液排出体外。如

果肺功能失常,行水失职,则水道不通,小便不出。而且,行水失职也使大肠失去水分的润滑,而影响到大肠的功能,导致便秘。

由于肺属上焦,中医认为治上焦如羽,当用轻浮之品,故临床上可少量投以苏叶、枇杷叶、桔梗、荆芥、防风、独活、白芷、浮萍、杏仁、前胡之类来提壶揭盖,亦可运用桑白皮、白芥子等宣肺之品来调肺揭盖。像老年人因肺气虚所致的小便不利,使用补中益气汤益气利尿、提壶揭盖,数剂即可去病。对于顽固性便秘也是功效卓越。

一位病人4天不能大便,服用了不少中药西药都不见效。后来去找一位老中医,老中医见其有咳嗽之症,思量片刻,便采用治肺的宣利肺气法,两副药就解除了病人之苦。后来病人登门感谢时说:服药之后,腹中如有气转,大便即下,畅快淋漓,而且咳嗽之症亦除。病人问医生,所处之方并无大黄、芒硝、郁李仁之类通便药,何以有此神效?老中医笑言:便秘治肺实乃开上窍、通下窍之提壶揭盖之法也。

为什么治肺可以治疗二便不通?这与肺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先从治肺与大便秘结来解析。中医认为,肺与大肠互为表里,通过经脉相互络属,即手太阴肺经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络肺。因此,大肠的传导功能要依赖于肺气的清肃下降。肺气清肃下降,大肠之气随之而降,从而糟粕能下。如果肺失肃降,则大肠之气亦不下降,故导致大便秘结。若肺阴亏虚,津液不布大肠,大肠失却滋润,亦可导致便秘,养阴润肺、条畅肺气即可解除便秘。因此,《医经精义》点明“理大便必须调肺气也。”

通过治肺来治小便不通也有深意。中医认为,肺主行水,通调水道,推动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肺气肃降,将机体代谢后的水液下行到肾,经肾和膀胱的作用生成尿液排出体外。如果肺功能失常,行水失职,则水道不通,小便不出。而且,行水失职也使大肠失去水分的润滑,而影响到大肠的功能,导致便秘。

由于肺属上焦,中医认为治上焦如羽,当用轻浮之品,故临床上可少量投以苏叶、枇杷叶、桔梗、荆芥、防风、独活、白芷、浮萍、杏仁、前胡之类来提壶揭盖,亦可运用桑白皮、白芥子等宣肺之品来调肺揭盖。像老年人因肺气虚所致的小便不利,使用补中益气汤益气利尿、提壶揭盖,数剂即可去病。对于顽固性便秘也是功效卓越。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及表格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企业生产、产品、服务中能够控制的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为本企业环境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 3、职责 3.1 各部门负责调查、评价本部门的环境因素,并填写环境因素调查表。 3.2 质安部负责对调查公司的活动/服务中,所涉及的环境因素并编制成清单下发给各部门,各部门根据各部门的地理环境、活动/服务范围、能源/资源种类等,再调查各部门的环境因素,经确认汇总、登记后再进行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价工作。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企业重大环境因素清单和管理方案的审核。 3.4 质安部负责发放公司环境因素清单。 4、环境因素识别 4.1 环境因素识别的要求和方法 各部门按下列要求进行部门工作范畴内的环境因素识别。 环境因素为凡对大气、水、资源、土地等产生污染的因素 4.1.1 应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 4.1.2 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覆盖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七个方面,既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将来时态;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排水、粉尘排放、废物管理、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消耗和浪费、对社区的影响(噪音、火灾、爆炸等)、当地其他环境和社区问题、土地污染等。 4.1.3 识别环境因素时,下列四种方法可联合使用。 ①调查法 ②现场观察法 ③排查法 ④过程分析法 ⑤物料测算法; ⑥专家咨询法;

⑦测量法; ⑧查阅文件记录法; 4.1.4 实施识别环境因素工作时,应将本部门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进行分析,各方面环境问题尽量全面的识别出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噪声:包括施工机械噪声、土方施工车辆噪声等; 2)废水:包括建筑生产废水、生活废水; 3)废气:汽车、机械、化学物品挥发有毒有害气体; 4)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生产垃圾(包括有毒有害、无毒无害、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5)扬尘:施工扬尘、施工场地自然扬尘; 6)资源能源浪费:包括水、电、油、原材料等; 7)潜在泄漏:化学品泄漏、油泄漏、气体泄漏; 8)潜在火灾、爆炸:乙炔、炸药、油漆、木材等的; 4.1.5 各部门将环境因素调查表,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交质安部,质安部对各部门已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分类、登记、核定和汇总,为环境因素评价提供依据。 4.2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 4.2.1 重要环境因素是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因素。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是企业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是企业在制定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实施预防和控制等方面加以考虑,以将重要环境因素转化为具体的管理对象;并指出管理要求。评价重要环境因素是在识别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明确管理重点和改进要求的过程。 4.2.2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价依据考虑以下方面; ①有关标准、法律法规要求; ②发生的频率; ③环境影响的规模; ④环境影响的时间; ⑤相关方关注的程度,包括对企业及产品形象的影响程度; ⑥潜在的环境风险和存在的安全隐患 ⑦环境因素所产生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4.2.3 重大环境因素评价方法;为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由管理者代表和质安部一起研究,拟出相关人员组成的重大环境因素评价小组,进行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价工作。 ①跟踪环境影响:从发现的重大环境影响跟踪出重大环境因素;

中药学横向总结之要药

要药 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 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 治寒饮伏肺之要药:细辛 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 治肝胆疾患及少阳证之要药:柴胡 升阳举陷的要药:升麻 治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石膏 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夏枯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生地黄 治疗一切痈肿疔疮阳证之要药:金银花 治湿热火郁、湿热泻痢之要药:黄连 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龙胆草 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大青叶 治肺痈之要药:鱼腥草 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山豆根 治疗痈肿疔毒之要药:蚤休 治疗梅毒的要药:土茯苓 治疗肠痈之要药:红藤、败酱草 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便秘)之要药:大黄 治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芒硝 治疗寒积便秘之要药:巴豆

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威灵仙 久风顽痹、筋脉拘急及吐泻转筋之要药:木瓜 治风痹或痹证痛重之要药:徐长卿 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桑寄生 治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五加皮芳化湿浊的要药:藿香 治湿阻中焦之要药:苍术 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厚朴 湿热淋证之要药:瞿麦 诸淋涩痛之要药:海金沙 治疗膏淋之要药:萆解 治砂淋、石淋之要药:金钱草 治湿热黄疸之要药:茵陈 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附子 温中散寒之要药:干姜 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肉桂 中寒肝逆或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吴茱萸 胃寒呕逆之要药:丁香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治痰的要药:橘皮 治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痞之要药:枳实 行气调中止痛之要药:木香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之要药:香附

止呃之要药:柿蒂 治油腻肉积之要药:山楂 消食运脾之要药:鸡内金 治小儿疳积之要药:使君子 治血热妄行之要药:大蓟 治水火烫伤之要药:地榆 安胎之要药:苎麻根 收敛止血之要药:白芨 温经止血之要药:炮姜 血瘀诸痛之要药:五灵脂 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郁金 治烫伤及毒蛇咬伤之要药:虎杖 治妇科经产病之要药:益母草 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为妇科之要药:丹参 活血调经,祛风止痛,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川芎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为伤科接骨续筋之要药:自然铜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为外伤科之要药:乳香 治湿痰寒痰之要药:半夏 治肺胃气逆之要药:旋复花 治痰热及胸痹之要药:瓜蒌 治新久咳嗽之要药:百部

中药学笔记整理

中药学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中药的起源 二、中药学的发展(各时期的代表著作) 1.《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载药365种,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其对四气、五味、毒性、七情等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3.《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载药844种,开创药物图谱文字说明等图文对照法。 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证类本草》,载药1558多种 5.《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载药1892种,集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的大成。 6.《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载药921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 7.《中华本草》成书于1999年,载药8980种。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中药材的产地、采集、贮存对中药质量会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临床效应(安全性与有效性) 第一节中药的产地 道地药材:是某地出产的、在同一品种中质量优等的药材。 第二节中药的采集 采收方法和时间由药物的有效成分的质、量决定,保护药物资源。 一、植物类药物的采收: 1.植物药采收季节与药效的关系; 2.植物药不同药用部分的采收原则; ①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连根拔起。 ②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 ③花类: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 ④果实和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⑤根和根茎类:通常秋末至春初时采收。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 ⑥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根皮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芽前采集。 二、动物类药物的采收: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三、矿物类药物的采收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炮制的含义:药物在应用前或做成各种剂型以前的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 炮制目的: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如半夏、乌头。 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需要,如生地制成熟地,生何首乌与制首乌等。 4.改变药物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5.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 6.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第二节炮制的方法 1.修治(修制) (1)纯净:保证药物质量。 (2)粉碎:便于煎煮、服用、制剂。 (3)切制:便于煎煮、炮制、制剂、干燥、贮藏、调剂称量。 2.水制洗,淋,泡,润,漂,水飞。 (1)润:便于切制。 (2)漂:去腥味、盐分、毒性成分。 (3)水飞:便于煎煮、制剂、服用。

中药鉴定学重点整理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 一、名词解释(白皮书的重点)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 用学科。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 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 3.走油(泛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 出油样物质。 4.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为异常构造就是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 5.星点:是指大黄根茎中央的髓部有异常维管束散在或环列。 6.云锦花纹:指何首乌断面皮部有4到11个异常维管束环列。 7.菊花心: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成放射状,似菊花心。 8.过桥:味连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 9.晶鞘纤维:韧皮部及木质部纤维,周围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 10.芦头:根类药材顶端残留的根状茎。 11.芦碗:芦头上的数个圆形或半圆形凹窝状已枯茎痕。 12.艼:人参的不定根。 13.金井玉栏:指药材横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黄色(桔梗) 14.蚯蚓头: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15.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成凹下圆点状。 16.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包小瓣,未包部分成新月形。 17.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至深棕色干枯芽胞。 18.气孔指数: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100\(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同面积的表皮细胞数) 19.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平均栅栏细胞数目。 20.脉岛:叶脉中最微细的叶脉所包围的叶肉单位。 21.脉岛数:是指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的数目。 22.萌发孔:3孔沟(金银花);3个突起萌发孔(红花) 23.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嵌有一些细小的草酸钙方晶或砂晶,如麻黄。 24.方胜纹:蕲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 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

(完整版)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总结

中药学 第一单元、解表药 一、发散风寒药 1.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2.桂枝:发汗解表,温经通阳,助阳化气。 3.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脾胃气滞 4.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胃寒呕吐 5.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水肿脚气 6.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7.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风中之润剂,治风之通药 8.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9.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10.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煎服1-3g,反藜芦 11.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12.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13.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 二、辛凉解表药 1.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2.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散肿。 3.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小儿夜啼不安 4.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5.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6.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7.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8.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阳气。(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 9.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 10.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第二单元、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1.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宜先煎 2.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3.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4.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5.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6.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7.夏枯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8.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中药分析总结

中药分析复习总结 第一章 中药分析学的定义? 中药分析学是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质量评价方法及表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中药分析的研究对象? 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和中药制剂 中药分析的研究内容? 鉴别(性状、显微、理化和生物鉴别)、检查(常规、有害物质检查、制剂通则检查)、含量测定(有效成分、有毒成分、指标性成分) 中药分析的特点? 1.指标选择的中医药理论指导性 2.中药化学的复杂性 3.杂质来源的多样性 第二章 什么是药品标准(中药质量标准)? 中药质量标准是国家对中药的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中药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国家药品标准有哪些? 中国药典和局(部)颁药品标准 中药分析的基本程序与要求 取样(粉末:圆锥四分法液体:分层取样法)、检验(供试品的制备、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 第三章 供试品制备的主要原则是? 最大限度的保留待测成分,去除干扰成分,并使待测成分达到分析方法检测所需浓度。 提取

纯化的方法有哪些? 沉淀法、液-液萃取法、色谱法、固液萃取法 固体中药样品的前处理作用是? 提取待测成分,对待测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使其符合分析方法的要求。 第四章 中药鉴别的主要方法及其目的? 性状鉴别、显微微鉴别、理化鉴别、生物鉴别。鉴别是中药质量标准的重要内容,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的基本前提,是中药分析的首要任务。 中药制剂的性状鉴别是? 中药制剂的性状鉴别是指去除包装后,成品的颜色、性状、嗅味、表面特征和质地等感官特征。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一般一味药材只描述一种独特的显微特征。 化学反应鉴别中药的注意事项? 一、尽量使用专属性强的化学反应。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分离、净化方法要与被测成分的反应条件相适应。三、需要采用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实验。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指纹图谱具有整体性和模糊性,整体性,指纹图谱可测定出药材的所有成分。模糊性,指纹图谱的最终结果不具有准确性。指纹图谱对药材样品数量有一定的要求,样品量不少于10. 什么是生物鉴别法? 生物鉴别法是利用生物体的作用强度,以及用生命信息物质遗传标记特征、基因表达差异等来鉴别中药品质的方法。 第五章 什么是中药的纯度以及杂质? 中药纯度是指中药的纯净程度,杂质是指影响药品纯度的物质。中药中杂质是否能有效的控制,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可控性和安全性。 杂质的来源与种类有哪些? 杂质来源:由药材原料和辅料中带入、在生产制备过程中引入、在贮藏过程中受外界影响,引起中药药理发生特异性变化。杂质种类分为常规物质和有害物质。有害物质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有害物质(镉、汞、铅、砷、铜、农残) 什么是杂质限量? 一种药物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称为杂质限量 干燥失重测定法有哪些? 常压恒温干燥法、减压干燥法、恒温减压干燥法、干燥剂干燥法。 中药中铅限量检查法有哪几种及其适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 (HBQY-CX-13) 1 目的 对管理处在活动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确保重要环境因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管理处在各项活动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3 职责 3.1办公室负责组织各科室、单位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对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3.2各科室、单位负责识别管辖范围内的环境因素。 4 工作程序 4.1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流程 确认工作过程→识别环境因素(排查)→登记、汇总环境因素→评价环境因素→登记重要环境因素 4.2 环境因素的识别 4.2.1 识别范围:识别范围为所有工作活动和服务中可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识别: a) 材料、物品等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及回收和报废全过程; b) 设备、设施的采购、维修、保养、运行等一系列活动; c) 日常办公、职工生活; d) 各项服务过程:收费、养护、机电维护、路政执法等。 4.2.2 识别时应考虑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 三种状态: a) 正常:指正常运行、生产的状态; b) 异常:指生产设备的启动、停机与检修或可合理预见的状态; c) 紧急:指不可预见的、突发的或设施突然失效的状态。

三种时态 a) 过去:指以往遗留的环境影响; b) 现在:指现场的、现有的污染及环境问题; c) 将来:指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4.2.3 识别内容 a) 大气:废气排放; b) 水体:废水排放; c) 废物:固体废物的处理; d) 土地污染; e) 噪音污染; f) 原材料(化学品)与自然资源的利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g) 可能对当地环境带来的问题: h) 相关方的问题等。 4.2.4 识别的方法 采用过程分析法、座谈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环境因素识别。 a) 过程分析法:对工作流程的环节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环境因素; b) 现场观察法:到现场采取看、查、问等方法发现环境因素。 4.3 环境因素的评价 4.3.1评价的依据 a) 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 b) 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c) 环境影响的发生频率; d) 环境影响的恢复能力; e) 环境影响的控制情况; f) 相关方的利益和要求。 4.3.2 评价方法 4.3.2.1 是非判断法 a) 对能源、资源以及原材料消耗的环境因素采用是非判断,消耗严重超标的判是。 b) 危险废物的处置、对化学危险品的管理等违反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中药各章总结

总论 2.炮制的目的 ①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eg:生麻黄——发汗力强 麻黄绒——用于儿科或年老体弱者 ②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eg:延胡索——止痛 醋炒玄胡——加强止痛作用 ③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eg:生地黄(晒干)——清热凉血 熟地黄(蒸制)——养阴补血 ④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eg:马齿苋——用开水烫后再可晒干 ⑤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 3.炮制方法的五大类型 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 4.什么叫水飞、炙、煅、单、淬 水飞—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 炙——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 煅——将药材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粹,充分发挥疗效 单——是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方法 淬——是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 5.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的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 6.叙述四气、五味的含义和作用 ①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平性药) a.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热性病证) b.温热: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痛络、回阳救逆(寒性病证) ②五味——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基本的滋味,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 a.辛:发散、行气、行血 辛香之气 b.甘: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 c.酸:收敛固涩(针对滑脱类病证) d.苦:泄、燥 泄:通泄、降泄、清泄 燥:苦温燥湿、苦寒燥湿 坚阴:泻火存阴 e.咸:软坚散结、泻下 f.淡:渗湿利水 g.涩:收敛固涩 7.叙述升降浮沉、归经的含义,古人对“毒性”如何理解 ①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a.定义 升是上升 降是下降 浮表示发散 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 b.●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物都是升浮的 ●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 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药性能是沉降的 c.●升降浮沉与性味的关系 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 药性沉降的,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 ●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 eg:诸花皆升,旋覆独降 d.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炮制和配伍 ②归经——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 a.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 b.应用 ●与药性的关系 eg:肺经病变肺寒:温热(肺经)干姜、细辛 肺热:寒凉(肺经)黄芩、瓜蒌 ●与升降浮沉的关系

中药学横向总结

中药学横向总结 ?性能特点 ?要药 ?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 ?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 ?治寒饮伏肺之要药:细辛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治肝胆疾患及少阳证之要药:柴胡 ?升阳举陷的要药:升麻 ?治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石膏 ?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夏枯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生地黄 ?治疗一切痈肿疔疮阳证之要药:金银花 ?治湿热火郁、湿热泻痢之要药:黄连 ?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龙胆草 ?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大青叶 ?治肺痈之要药:鱼腥草 ?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山豆根 ?治疗痈肿疔毒之要药:蚤休 ?治疗梅毒的要药:土茯苓 ?治疗肠痈之要药:红藤、败酱草 ?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便秘)之要药:大黄 ?治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芒硝?治疗寒积便秘之要药:巴豆 ?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威灵仙 ?久风顽痹、筋脉拘急及吐泻转筋之要药:木瓜?治风痹或痹证痛重之要药:徐长卿 ?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桑寄生 ?治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五加皮?芳化湿浊的要药:藿香 ?治湿阻中焦之要药:苍术 ?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厚朴 ?湿热淋证之要药:瞿麦 ?诸淋涩痛之要药:海金沙 ?治疗膏淋之要药:萆解 ?治砂淋、石淋之要药:金钱草 ?治湿热黄疸之要药:茵陈 ?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附子 ?温中散寒之要药:干姜 ?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肉桂 ?中寒肝逆或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吴茱萸 ?胃寒呕逆之要药:丁香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治痰的要药:橘皮 ?治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痞之要药:枳实

?行气调中止痛之要药:木香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之要药:香附 ?治胸痹之要药:薤白 ?止呃之要药:柿蒂 ?治油腻肉积之要药:山楂 ?消食运脾之要药:鸡内金 ?治小儿疳积之要药:使君子 ?治血热妄行之要药:大蓟 ?治水火烫伤之要药:地榆 ?安胎之要药:苎麻根 ?收敛止血之要药:白芨 ?温经止血之要药:炮姜 ?血瘀诸痛之要药:五灵脂 ?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郁金 ?治烫伤及毒蛇咬伤之要药:虎杖 ?治妇科经产病之要药:益母草 ?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为妇科之要药:丹参?活血调经,祛风止痛,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川芎?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为伤科接骨续筋之要药:自然铜?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为外伤科之要药:乳香?治湿痰寒痰之要药:半夏 ?治肺胃气逆之要药:旋复花 ?治痰热及胸痹之要药:瓜蒌 ?治新久咳嗽之要药:百部 ?治疗咳喘之要药:杏仁 ?治疗“皮里膜外之痰” 之要药:白芥子 ?治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安、惊悸失眠之要药:朱砂 ?治肝阳上亢及目疾之要药:石决明 ?治肝阳、肝风及肝火所致病证之要药:羚羊角 ?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之要药:钩藤 ?治肝阳眩晕之要药:天麻 ?开窍醒神回苏之要药:麝香、冰片 ?大补元气救脱之要药:人参 ?肺虚咳嗽、肾虚作喘之要药:蛤蚧 ?温补肾阳,补督脉、益精血之要药:鹿茸 ?治肾虚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之要药:杜仲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补血调经之要药:当归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为补血之要药:熟地黄 ?补益肝肾之要药:山茱萸 ?治脾寒泻痛或多涎唾之要药:益智仁 ?眼科外用之要药:炉甘石 ?拔毒化腐,为外科之要药:升药 ?疥疮之要药:硫磺 ?良药

中药鉴定学横向总结

中药鉴定学横向总结 二、道地药材、进口药材、特殊产地 1.道地药材 四川:黄连、附子、川芎、白芷、川贝母、黄柏、金钱草云南:三七、云南 甘肃:当归、大黄 宁夏:枸杞子 内蒙:黄芪甘草 吉林:人参、鹿茸 辽宁:细辛、五味子 山西:党参 河南:地黄、牛膝、山药 山东:北沙参金银花 江苏:薄荷 安徽:牡丹皮、木瓜 浙江:玄参、浙贝母、延胡索、麦冬 福建:泽泻 广东:砂仁、藿香 广西:蛤蚧 新疆:紫草 江西:枳壳 2.进口药材 乳香索马里、埃塞俄比亚 没药索马里、埃塞俄比亚 血竭印尼 羚羊角俄罗斯 沉香印尼、马来西亚 西红花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 丁香坦桑尼亚印尼马来西亚 番泻叶印度埃及 马钱子印度越南泰国 白豆蔻泰国、印尼 西洋参美国、加拿大 3.特殊产地 石膏湖北应城 儿茶云南版纳 槟榔海南 三、药材性状“习称” 1.“云锦花纹” 何首乌 2.“罗盘纹” 商陆 3.“珍珠盘” 银柴胡

4.“车轮纹” 防己 5.“菊花心” 甘草、黄芪 6.“疙瘩丁” 白芷 7.“朱砂点” 羌活苍术 8.“蚯蚓头” 防风 9.“狮子盘头”党参 10.“金包头” 知母 11.“鹦哥嘴”“红小辫” 天麻 12.“过桥” 黄连 13.“起霜” 茅苍术 14.“火炬头” ,“连三朵” 款冬花 15.“钉头” 赭石 16.“怀中抱月” 松贝 17.“通天眼” 羚羊角 18.“铁线纹”“珍珠疙瘩” 山参 19.“马牙柱” 合成朱砂 20.“乌金衣” “挂甲” 牛黄 21.“虎牙” 砍茸 22.“莲花” 马鹿茸 23.“血片”“蛋黄片” 鹿茸饮片 24.“当门子” 麝香 四、药材性状特征 1.叶柄残基断面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绵马贯众) 2.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大黄) 3.断面可见黄白色小点(异常维管束)断续列成2-4轮同心环(牛膝,川牛膝) 4.断面可见大理石样花纹(槟榔) 5.药材表面常见发亮的结晶牡丹皮厚朴 6.断面有银白色胶丝杜仲 7.形似毛笔头辛夷 五、药材显微特征 1.草酸钙簇晶大黄、何首乌、太子参、白芍、地榆、人参、西洋参、三七、川芎、山楂、牡丹皮、槲寄生、吴茱萸、小茴香、栀子、蓼大青叶、丁香、金银花 2.草酸钙砂晶牛膝麻黄细辛枸杞子钩藤秦皮洋金花 3.草酸钙针晶(束)麦冬商陆(及方晶、簇晶)、巴戟天、苍术、半夏、麦冬、龙胆、山药、天麻、儿茶、广藿香、肉桂 4.草酸钙方晶麻黄细辛甘草苦参石菖蒲、枳壳栀子鸡血藤厚朴、黄柏、红花5.草酸钙柱晶补骨脂沉香、肉桂 6.草酸钙棱晶五倍子 7.草酸钙结晶防己(细小杆状) 猪苓(双锥八面体形)、西红花豆蔻浙贝母 8.晶纤维鸡血藤、黄柏、番泻叶苦参石菖蒲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标准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标准 1.0目的 规定本公司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以便确定公司的环境因素、重大环境因素及其环境影响,从而使其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2.0范围 本标准适应于公司在活动、过程、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3.0识别人员 a 熟悉现场工艺的各部门工艺技术人员 b 具有环境知识和背景的人员 c 了解ISO14000体系 4.0职责 4.1各部门和科室负责人员按要求对本部门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并依据8.2的评价方法和准则,在《环境因素汇总及评价表》上判断或打分,并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填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2 各部门和科室负责人员将本单位的《环境因素汇总及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给安环节能部,由安环节能部进行汇总和审核,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4.2当某活动、过程、产品、服务等发生较大的变化或改进时,所属单位在一周内将环境因素补充完整报安环节能部。 4.3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因素,在试运行三个月内,由所属部门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报安环节能部。 5.0环境因素的识别程序 确定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与环境(空气、水、人等)是否发生相互作用——〉确定环境因素 例如:流化床锅炉岗位 活动、过程、产品、服务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 烧锅炉 SO 2排放到大气中 SO 2 排放 6.0环境因素的类别

6.1公司在提供产品、服务或全部活动中的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下可能存在的六种类型。 三种状态:正常:连续生产状态 异常:开车、停车、设备维修等状态 紧急:火灾、爆炸、泄露等状态 三种时态:过去:非现在发生而是原来遗留的 现在:目前正在发生的 将来:现在未发生,以后有可能发生的 六种类型 向大气的排放:如SO 2、NH 3 、氮氧化物、烟尘、H 2 S、甲胺、DMF、醋酸、尿 素粉尘、飘尘等 向水体的排放:NH 3-N、COD、BOD 5 、SS、氰化物、重金属(含汞、烷基汞、 总铬、总镉、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等)、油、挥发酚等 废物管理:废触媒、炉渣、煤灰、废酸、废碱、有机残渣及重组分、有机树脂、废活性炭、含重金属废料、包装材料等 土地管理:油、丙碳液、醋酸铜氨液、醋酸、甲醇、醋酐、脱硫液、酸、碱、废液、有机溶剂和有机物洒在地面上 原材料及自然资源的使用:煤、电、天然气、水、蒸汽等的消耗 其他当地环境因素和社区行问题:如噪声等 6.2公司可望施加影响的相关方的环境因素,包括: 6.2.1为公司提供建筑安装、运输等服务的分承包方的环境因素; 6.2.2向公司提供原辅材料、设备、外协件的供应商的环境因素; 6.2.3公司的产品用户、废弃物的管理方等。 7.0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为了尽可能的识别出直接环境因素和潜在的环境因素,采用过程分析法及物料衡算、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法、现场观察及面谈和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查阅文件信息法等单独或者联合使用方法: a 过程分析法及物料衡算:分析重点产品或物料的生产过程,采购过程、运输过程、工艺过程的投入及产出,对工作流程的环节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环境因

中药学笔记整理

中药学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 第一章中药得起源与中药学得发展 一、中药得起源 二、中药学得发展(各时期得代表著作) 1。《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就是我国现存最早得中药学专著,载药365种,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其对四气、五味、毒性、七情等得论述,初步奠定了中药学得理论基础。 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得方法、 3、《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载药844种,开创药物图谱文字说明等图文对照法。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证类本草》,载药1558多种 5。《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载药1892种,集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得大成。 6、《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载药921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 7、《中华本草》成书于1999年,载药8980种、 第二章中药得产地、采集与贮藏 中药材得产地、采集、贮存对中药质量会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临床效应(安全性与有效性) 第一节中药得产地 道地药材:就是某地出产得、在同一品种中质量优等得药材。 第二节中药得采集 采收方法与时间由药物得有效成分得质、量决定,保护药物资源。 一、植物类药物得采收: 1.植物药采收季节与药效得关系; 2、植物药不同药用部分得采收原则; ①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得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连根拔起、 ②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得时候进行。 ③花类: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 ④果实与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⑤根与根茎类:通常秋末至春初时采收。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 ⑥树皮与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根皮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芽前采集。 二、动物类药物得采收: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三、矿物类药物得采收 第三章中药得炮制 炮制得含义:药物在应用前或做成各种剂型以前得必要得加工处理过程。 炮制目得: 1、降低或消除药物得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如半夏、乌头。 2、增强药物得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3。改变药物得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需要,如生地制成熟地,生何首乌与制首乌等。 4。改变药物某些性状,便于贮存与制剂。 5.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与用量准确。 6。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第二节炮制得方法 1、修治(修制)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及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MSDS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部门:PAPC成品库存区 FD E/04-02 序 号过程活动环境因素环境影响 现行控 制办法 发生频次 a 影响范围 b 社会 关注度 c 排放量 d 法律法规符合 e 评价分 值 x 是否为重要 环境因素 需采取 的措施 描述分值描述分值描述分值描述分值描述分值分值 1 成品库存PC,PA储存PC,PA挥发污染大气包装桶密闭每天 5 本公司 范围内2 一般不 关注 1 排放量 小 1 符合法 律 1 10 否现有控制措施 2 成品库存清洗成品外 包装 废水 污染土壤无每天 5 本公司 范围内 2 一般不 关注 1 排放量 小 1 不符合 法律 2 20 否 需要采取措施处理 废水 3 成品库存成品灌装时 外包装残存PA,PC挥发 污染大气 按操作规程 进行灌装 每天 5 本公司 范围内 2 一般不 关注 1 排放量 小 1 符合法 律 1 10 否现有控制措施 4 5 编制:审核:年月日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部门:一车间(制氧,造气,锅炉) FD E/04-02 1 / 21

序 号过程活动环境因素环境影响 现行控 制办法 发生频次 a 影响范围 b 社会 关注度 c 排放量 d 法律法规符合 e 评价分 值 x 是否为重要 环境因素 需采取 的措施 描述分值描述分值描述分值描述分值描述分值分值 1 造气制氧噪声噪声影响操作室隔音每天 5 本公司 范围内2 一般不 关注 1 排放量大 2 不符合 法律 2 40 是 操作室加强隔音 层,给操作工配备 耳塞 2 锅炉锅炉运行噪声噪声影响操作室隔音每天 5 本公司 范围内2 一般不 关注 1 排放量很大3 不符合 法律 2 60 是 操作室加强隔音 层,给操作工配备 耳塞 3 制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出 口压力超出 规定溢出一 氧化碳 含一氧化碳气 体 污染大气 按操作规程 作业 每年一次 及以上 2 地区性 4 一般不关 注 1 排放量很大 3 不符合 法律 2 48 是保持现有控制措施 4 制一氧化碳 制一氧化碳 岗油压超出 规定漏油 漏油污染土壤 按操作规程 作业 每年一次 及以上 2 地区性 4 一般不关 注 1 排放量 大 2 不符合 法律 2 32 是保持现有控制措施 5 造气气柜储量低 于低限,合 成反应中断 压缩机停止工 作 浪费能源 按操作规程 作业 每年一次 及以上 2 本公司 范围内 2 一般不关 注 1 排放量小 1 符合法 律 1 10 否保持现有控制措施 6 产生废水冷凝器阀门 漏水 废水 污染土壤 无每天 5 本公司 范围内 2 一般不关 注 1 排放量小 1 不符合 法律 2 20 否更换冷凝器阀门 2 / 21

中药学总结归纳

中药学总结归纳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药功效总结 第一章解表药(发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 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 胡荽发表透疹、开胃消食 桱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鹅不食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止痒、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第2章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焦栀子凉血止血 夏枯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寒水石清热泻火 竹叶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 鸭跖草清热泻火、解毒、利水消肿 谷精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密蒙花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 青葙子清热泻火、明目退翳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苦豆子清热燥湿、止痛、杀虫 三棵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马尾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清心利尿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清肝明目 野菊花清热解毒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清热止痢 射干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中药要药总结(全)

中药要药总结 1.麻黄:为发汗解表的要药。为用于肺气壅遏喘咳的要药。 2.白芷:为治疗阳明头痛的要药。 3.辛夷:为治疗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要药。 4.紫苏:为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药。 5.生姜:入脾经,善温中止呕,为“呕家圣药”。 6.荆芥:为发表散风通用药。 7.防风:为治风通用药。风药之润剂。 8.苍耳子:治鼻渊之良药。 9.香薷:夏月解表之麻黄。 10.细辛:为治感受风寒、风湿之多种痛证及鼻渊头痛之要药;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 11.葛根:为治项背强痛之要药。 12.柴胡: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药。(为治疗肝胆证的要药。) 13.石膏: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为治疗气分高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 14.栀子: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 15.夏枯草:为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 16.黄连:为治疗湿热火郁之要药;治疗泻痢的要药。 17.知母: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18.苦参:治湿热所致带下证及某些皮肤病常用药。 19.生地黄:为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 20.金银花:为治疗一切内痈外痈的要药。 21.蒲公英:为治疗乳痈的要药。 22.紫花地丁:尤以治疗疔毒为其特长。 23.野菊花:治外科疔痈之良药。 24.重楼:痈肿疔毒、毒蛇咬伤常用药。 25.漏芦:治乳痈之良药。 26.土茯苓:治梅毒之要药。 27.射干:为治疗咽喉肿痛的常用药。 28.龙胆草:为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 29.连翘:为“疮家圣药”。 30.大青叶:为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 31.鱼腥草:为治疗肺痈的要药。 32.红藤、败酱草为肠痈要药。 33.射干:咽喉肿痛常用之品。 34.山豆根:治疗咽喉肿痛要药。 35.马勃:治咽喉肿痛常用药,对喉痹有出血和溃烂者尤宜。 36.马齿苋:治痢疾常用药。 37.半边莲:治热毒所致疮痈肿毒诸证常用药。(桔梗科) 38.金荞麦:以治疗肺痈咯痰浓稠腥臭或咯吐脓血为其所长。 39.白头翁:为治疗热毒血痢之良药。 40.白蔹:常用之水火烫伤。 41.四季青:尤宜于治水火烫伤。 42.绿豆:甘寒,善解热毒,如附子、巴豆、砒霜等。为解毒良药。 43.生地: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

中药学横向总结

中药学横向总结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中药学横向总结 一.性能特点 1.要药 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 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 治寒饮伏肺之要药:细辛 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 治肝胆疾患及少阳证之要药:柴胡 升阳举陷的要药:升麻 治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石膏 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夏枯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生地黄 治疗一切痈肿疔疮阳证之要药:金银花 治湿热火郁、湿热泻痢之要药:黄连 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龙胆草 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大青叶 治肺痈之要药:鱼腥草 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山豆根 治疗痈肿疔毒之要药:蚤休 治疗梅毒的要药:土茯苓 治疗肠痈之要药:红藤、败酱草 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便秘)之要药:大黄 治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芒硝 治疗寒积便秘之要药:巴豆 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威灵仙 久风顽痹、筋脉拘急及吐泻转筋之要药:木瓜 治风痹或痹证痛重之要药:徐长卿 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桑寄生 治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五加皮芳化湿浊的要药:藿香 治湿阻中焦之要药:苍术 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厚朴 湿热淋证之要药:瞿麦

诸淋涩痛之要药:海金沙 治疗膏淋之要药:萆解 治砂淋、石淋之要药:金钱草 治湿热黄疸之要药:茵陈 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附子 温中散寒之要药:干姜 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肉桂 中寒肝逆或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吴茱萸 胃寒呕逆之要药:丁香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治痰的要药:橘皮 治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痞之要药:枳实 行气调中止痛之要药:木香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之要药:香附 治胸痹之要药:薤白 止呃之要药:柿蒂 治油腻肉积之要药:山楂 消食运脾之要药:鸡内金 治小儿疳积之要药:使君子 治血热妄行之要药:大蓟 治水火烫伤之要药:地榆 安胎之要药:苎麻根 收敛止血之要药:白芨 温经止血之要药:炮姜 血瘀诸痛之要药:五灵脂 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郁金 治烫伤及毒蛇咬伤之要药:虎杖 治妇科经产病之要药:益母草 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为妇科之要药:丹参 活血调经,祛风止痛,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川芎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为伤科接骨续筋之要药:自然铜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为外伤科之要药:乳香 治湿痰寒痰之要药:半夏 治肺胃气逆之要药:旋复花

中药横向总结经典语录

中药学横向总结 1.圣药 “呕家圣药”:生姜 “疮家圣药”:连翘 2.通用药 发表散风通用药:荆芥 治风通用药:防风 治痹证通用药:秦艽 3.经典用语 “风病、疮病、血病为要药”:荆芥 “夏月麻黄”:香薷 “斩关夺门之功”:巴豆 “将军”:大黄 “焦三仙”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 “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香附 “血中之气药”:川芎 “头痛不离川芎”(风寒、风热、风湿、血瘀、血虚) “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之要药”:延胡索“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活血祛瘀、凉血清心) “祛瘀生新”:桃仁 “引血、引火下行”:牛膝 “风药中之润剂”秦艽、荆芥、防风、桑寄生

4.病证选药 安胎:紫苏(气滞胎动)黄芩(胎热胎动)砂仁(气滞胎动)苎麻根(胎热、胎漏胎动)竹茹(胎热胎动)白术(脾虚气弱胎动)杜仲(肝肾虚亏)桑寄生(肝肾虚亏)续断(肝肾虚亏)菟丝子(肾虚) 鱼蟹中毒:紫苏,生姜, 破伤风:防风蝉蜕天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蜈蚣 胃寒呕吐:丁香生姜吴茱萸高良姜沉香 胃热呕吐:芦根竹茹枇杷叶 胃火牙痛:石膏 阴署证:香薷 风湿寒痹、肩臂疼痛:羌活 项背强痛:葛根 风湿痹痛、四肢拘挛:桑枝 太阳头痛:羌活 阳明头痛:白芷 厥阴头痛:藁本(巅顶头痛) 鼻渊头痛:辛夷苍耳子细辛 引产:天花粉 无汗骨蒸:牡丹皮 有汗骨蒸:地骨皮 梅毒:土茯苓 胃癌、食管癌、直肠癌:白花蛇舌草 鸡眼赘疣:鸦胆子

回乳:芒硝(外用)麦芽 诸骨鲠喉:威灵仙 吐泻转筋:木瓜蚕沙 膏淋:萆薢 血淋:蒲黄 虚寒呃逆:丁香 寒疝腹痛:乌药荔枝核 泌尿系或肝胆结石症:鸡内金虎杖 肺胃出血:白及 手足皲裂:白及 脱发:侧柏叶(外用) 阴疽流注:白芥子 痨嗽及百日咳:百部 噤口痢:石菖蒲 休息痢:鸦胆子 热毒血痢、阿米巴痢:白头翁 口中甜腻:佩兰 排石: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郁金核桃仁喉痹:络石藤灯心草 口疮:吴茱萸 龋齿疼痛:筚拨 手足皲裂:白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