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互联网智慧交通路况系统交通信息采集方案

互联网智慧交通路况系统交通信息采集方案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方案

交通信号 控制系统(ATC)设计方案 x x x x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1.概述 (1) 1.1系统简介 (1) 1.2设计原则 (2) 1.3系统设计依据及执行标准 (4) 2.总体设计方案 (6) 2.1控制系统总体功能 (6) 2.2通信系统总体结构 (6) 2.3通信系统主要优势 (8) 3.详细设计方案 (9) 3.1监测点设备 (9) 3.1.1设备功能描述 (9) 3.1.2监测点设备组成、结构及特点 (9) 3.2防雷保护及安全设计 (14) 3.3详细设备说明 (15) 3.3.1高清晰摄像机 (15) 3.3.2标清视频检测 (15) 3.3.3补光设备 (15) 3.3.4嵌入式存储 (15) 3.3.5 GOE210千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15) 3.3.6 POE工业以太网光纤收发器 (17) 3.4系统典型配置清单 (18)

1.概述 城市发展交通智能信号灯,减少道路拥堵,最终达到智能化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交通信号灯迎合实现绿色经济的时代潮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智能交通信号灯及网络技术,会根据路口车辆多少,自动调节时间,可减少等候时间在75%以上,从而大大节省了人们的出行时间,减少了路口的无效等候,使出行更快捷。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以往的常规摄像机是对所有通过该地点的机动车辆的车牌进行拍摄、记录与处理。由于受到图像采集设备分辨率的制约,图片仅能反映出车型、车身颜色、车牌号码等简单信息。公安执法部门对部分治安案件、交通肇事案件的取证要求上,希望能掌握更详细更清楚的资料,如驾驶员的面貌特征、车内驾驶室的情况、清晰的车辆信息、货车的装载情况。采用高清晰摄像机做前端采集,可以实现所抓拍的图像中用肉眼清楚地分辨:车辆的颜色、特征、车牌的号码、车牌颜色、司乘人员的面部特征。 如此一来智能化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数据流量的剧增,对网络通信的可靠传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网络中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成为关键中的关键。 1.1系统简介 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ATC) 智能化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采用百万像素的数字化网络摄像机(1600×1200 CCD传感器),一台摄像机覆盖两条车道,准确抓拍正常行驶、压线行驶、并行通过的车辆,并自动识别车牌号码,抓拍的车辆图片可清晰地显示车辆特征及前排司乘人员的面部特征。摄像机工作于外触发方式,通过视频分析、环形线圈或者窄波雷达检测通过车辆,在抓拍车辆的同时可获取车辆的行驶速度。两条车道共用一台高清数字摄像机的方式在保障系统性能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

信息采集系统解决方案

信息采集系统解决方案

信息采集系统解决方案 1系统概述 信息采集是信息服务的基础,为信息处理和发布工作提供数据来源支持。信息数据来源的丰富性、准确性、实时性、覆盖度等指标是信息服务的关键一环,对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针对交通流信息数据,包括流量、速度、密度等,目前主要是基于微波、视频、地磁等固定车辆检测器以及浮动车等移动式车辆检测器进行采集,各种采集方式都存在响应的利弊。针对车驾管以及出入境数据,包括车辆信息、驾驶人信息、出入境办证进度信息等,主要是通过和公安相关的数据库进行对接,此类信息将在信息分析处理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针对目前交通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以及今后服务质量水平发展对信息来源种类扩展要求,需要建设一套统一的,具备良好兼容性和前瞻性的交通信息统一接入接口。一方面,本期项目的各种交通信息来源可以使用该接口进行数据接入,另一方面,当新的或第三方的交通信息来源需要加入到本系统中来时,可以使用该接口进行数据接入,不需要再次投入资源进行额外开发。 统一接入接口建成后,根据各种数据来源系统的网络环境、系统技术特性和交通流信息数据特点,开发相应的交通信息数据对接程序,逐一完成微波采集系统、浮动车分析系统、人工采集等来源的交通信息数据采集接入。 2系统架构及功能介绍 2.1统一接入接口 统一接入接口的建设的关键任务包括接口技术规范制定、路网路段编码规则约定及交通信息数据结构约定等多个方面。

2.1.1接口技术规范 一方面由于本系统接入的交通信息数据来源多样,开发语言和系统运行的环境均存在差异,不具备统一的技术特性;另一方面,考虑到以后可能需要接入更多新的或第三方的信息系统作为数据来源,应当选择较成熟和通用的接口实现技术作为本项目的交通流信息采集统一接入接口实现技术。 根据目前信息系统建设的行业现状,选择Web Service和TCP/UDP Socket 作为数据传输接口的实现技术是较优的选择。Web Service和TCP/UDP Socket 具有实时性强、通用性强、应用广泛、技术支持资源丰富等优势,可以实现跨硬件平台、跨操作系统、跨开发语言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 项目实施时需要根据现有的信息采集系统的技术特点来具体分析,以选定采用Web Service或TCP/UDP Socket作为接口实现技术,必要时可以两种方式并举,提供高兼容度的接口形式。 为了保护接入接口及其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避免恶意攻击访问,避免恶意数据窃取,可以使用身份认证、加密传输等技术来加以保证。 统一数据采集接口的工作流程可以如下进行:

公安交警信息管理系统

公安交警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建设综述 根据公安部“金盾工程”规划以及《交通管理总体方案》的要求,交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交通警察管辖的范围内建立一个以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管理平台;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中心,配合电视监控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全面、迅速、准确地掌握全市交通秩序、车流量、事故情况、违章情况、驾驶员情况以及其它突发事件,及时做出反映和处理,将现行以手工作业为主的业务管理活动提高到以上平台上,建成全交警系统信息高速公路,籍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交警队伍的战斗力,使交警这面全国公安战线上的红旗在信息建设方面也走到国内同行前列,成为一流的公安队伍。 项目概况及需求 项目概况为了加强对全省各地市的道路交通情况掌握,通过向科技要警力,在有限的警力资源状况下,提高出警效率,合理配置警力,及时有效的处理现场事故,完成总队与各地市支队指挥中心视频图像的连接,特此在省交警总队建立一套远程监控系统,将各个地市(共17个地市)的孤立资源通过这一套系统整合起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目前全省各地市均单独作战,采用传统方式向总队汇报,当有事件发生时总队很难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现场的情况,更无法观察到现场的状况,为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加强总队与各支队的联系,更大限度的节约警力,使现有的警力得到充分利用以发挥最大的潜能,更好的服务社会,省交警总队决定完成总队与各地市视频联网工作,决定在总队建立监控中心,将各地市的视频信号通过2M桢中继全部汇总到监控中心。在总队监控中心通过控制各地市的视频切换矩阵,能看到各地市的路口状况,但由于网络带宽的限制,目前各地市仅提供一路视频向总队传输。各地市同时能看到其它地市的视频图像,但因受网络带宽的限制同时只能看到一路视频。 需求分析交通管理信息系统按业务功能划分为:交警内务管理分系统、车管所管理分系统、交通管理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1采用高性能路由交换机和光纤构成网络主干,连接支队、市区大队和车管所及车管分所,通过DDN专线做备份; 2中队及县大队通过专线或PSTN与主干相连; 3基于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的体系结构; 4采用高性能小型机或高档PC服务器阵列,作为支队和车管所的中心服务器; 5采用大型数据库系统; 6在交警支队管辖范围内,采用国际标准网络协议,使支队与大队、车管所等单位连网,并通过高速信道与

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一种新型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研 究 一、浮动车系统简介 目前北京市现有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主要包括:环型线圈检测系统、微波检测系统、超声波检测系统、视频检测系统(含牌照识别检测系统)等。这些都是固定点交通流检测系统,能够检测道路断面交通流量、速度等交通参数,但覆盖范围有限。目前,系统基本覆盖二、三、四环和联络线,以及四横两纵的主干路,对次干路和支路没有覆盖。而且除牌照识别检测系统外,其它固定点检测系统检测到的交通流信息都是断面信息,不能完整反映区段交通运行情况,如只能获取断面速度,而不能获取路段平均旅行速度。 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简称浮动车系统,FCD)是伴随着ITS新技术应用而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动态实时交通流信息采集技术。所谓浮动车就是指安装有定位和无线通信装置的普通车辆(如出租车、公交车、警车等),这种车辆能够与交通数据中心进行信息交换。而浮动车系统是指通过交通流中一定比例的浮动车辆与交通数据中心实时交换数据的一种新型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浮动车系统之所以得到重视,主要原因在于浮动车系统有别于传统固定检测方法的突出特点:(1)覆盖面广,采集范围不再仅仅是点、线,而是面;(2)投资省。浮动车系统通常结合调度和诱导系统建设,大大节省了投资;(3)采集数据多样、准确。浮动车系统采集的路段平均车速、旅行时间对于了解道路运行状况、分析拥堵原因、提供交通诱导服务等都是非常关键的参数。 目前在欧洲(主要是英国、德国)、美国、日本都在积极研发和推广应用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交研中心自2003年开始,即通过与国外知名科研机构、企业等进行交流与合作,开展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相关研究工作。2004年,交研中心与美国通用公司合作完成了《北京2008奥运会浮动车实时交通流信息采集示范系统可行性研究》。 2005年,承担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课题《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研究》,进行全面的技术研究和示范系统建设。经过近两年的深入研究,2007年3月,北京市科委组织专家对本课题成果进行了验收评审。 二、已取得的成果 1、技术研发 确定不同覆盖率要求条件下的浮动车数量规模。针对我国大城市复杂路网特性,开发了基于改进的最优路径选择的浮动车数据实时地图匹配算法,尤其解决了主辅路并行、立交匝道等复杂区域的地图匹配难题,既满足了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实时计算的速度性能要求,也达到了95%的匹配准确率。建立了适合不同数据采集间隔的路段速度估算算法,通过对快速路的实际验证,算法精度达到90%以上。 2、应用系统搭建

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方案

交通运输管理信息技术 本课的目的: 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学习交通运输信息的基本技术和方法,通过对铁路主要的信息系统如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铁路客票预售及发售系统、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铁路编组站货车信息系统等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进而使学生具有研究和开发交通运输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对铁路运输现代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学生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交通运输信息、交通运输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了解交通运输信息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2、初步了解和掌握铁路运输中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铁路客票预售及发售系统等主要信息系统。 3、初步具备研究和开发交通运输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成绩考核方法 ①资料查阅及小论文(40%) ②卷面考试(60%)

教学容: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交通运输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TMIS系统 编组站自动化系统 客票发售和预售系统 客运站综合信息系统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联系方式: 吕红霞 87600706(办) 87630828(家)

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章绪论 一、铁路运输的特点 1.铁路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 它是由许多部门,例如,车务、工务、机务、电务等系统密切配合、互相协调共同进行运输生产活动的综合性企业。各个子系统是相互独立的,但又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而且是在集中同意指挥下各部门围绕着完成运行图所规定的运输任务而共同努力。 2.铁路运输生产过程具有点多、线长,连续性强、节奏性强等特点 1)点多:全路有5千多个大小车站,是铁路运输工作和基层生产单位。 2)线长:全路有6万多公里线路,到95年底营业线路超过6万公里。 3)连续性强:铁路是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停,全天候运转,除了特殊灾害,风雨无阻。 4)节奏性强:铁路就象一个交响乐队,各部门只有在统一的指挥下,协调的有节奏的进行工作,才能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正点,四通八达,畅通无阻,当好先行。铁路是半军事化企业,总调度长代表部长指挥生产。 二、在铁路运输生产中应用计算机的必要性

信息采集系统解决方案

信息采集系统解决方案 1系统概述 信息采集是信息服务的基础,为信息处理和发布工作提供数据来源支持。信息数据来源的丰富性、准确性、实时性、覆盖度等指标是信息服务的关键一环,对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针对交通流信息数据,包括流量、速度、密度等,目前主要是基于微波、视频、地磁等固定车辆检测器以及浮动车等移动式车辆检测器进行采集,各种采集方式都存在响应的利弊。针对车驾管以及出入境数据,包括车辆信息、驾驶人信息、出入境办证进度信息等,主要是通过和公安相关的数据库进行对接,此类信息将在信息分析处理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针对目前交通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以及今后服务质量水平发展对信息来源种类扩展要求,需要建设一套统一的,具备良好兼容性和前瞻性的交通信息统一接入接口。一方面,本期项目的各种交通信息来源可以使用该接口进行数据接入,另一方面,当新的或第三方的交通信息来源需要加入到本系统中来时,可以使用该接口进行数据接入,不需要再次投入资源进行额外开发。 统一接入接口建成后,根据各种数据来源系统的网络环境、系统技术特性和交通流信息数据特点,开发相应的交通信息数据对接程序,逐一完成微波采集系统、浮动车分析系统、人工采集等来源的交通信息数据采集接入。 2系统架构及功能介绍 2.1统一接入接口 统一接入接口的建设的关键任务包括接口技术规范制定、路网路段编码规则约定及交通信息数据结构约定等多个方面。

2.1.1接口技术规范 一方面由于本系统接入的交通信息数据来源多样,开发语言和系统运行的环境均存在差异,不具备统一的技术特性;另一方面,考虑到以后可能需要接入更多新的或第三方的信息系统作为数据来源,应当选择较成熟和通用的接口实现技术作为本项目的交通流信息采集统一接入接口实现技术。 根据目前信息系统建设的行业现状,选择Web Service和TCP/UDP Socket 作为数据传输接口的实现技术是较优的选择。Web Service和TCP/UDP Socket 具有实时性强、通用性强、应用广泛、技术支持资源丰富等优势,可以实现跨硬件平台、跨操作系统、跨开发语言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 项目实施时需要根据现有的信息采集系统的技术特点来具体分析,以选定采用Web Service或TCP/UDP Socket作为接口实现技术,必要时可以两种方式并举,提供高兼容度的接口形式。 为了保护接入接口及其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避免恶意攻击访问,避免恶意数据窃取,可以使用身份认证、加密传输等技术来加以保证。 统一数据采集接口的工作流程可以如下进行: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解决实施方案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1概述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ITS)在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基本应用,也是城市智能交通管控系统中最直接、最基础的应用系统。通过建设信号控制系统,实现信号路口联网远程控制、交通流量的采集、路口自适应控制、绿波协调控制以及区域的自适应控制,有效减少车辆的停车次数,节省旅行时间;后台实时调整信号配时,采取多时段控制方式,必要时,可通过智能交通管理中心人工干预,直接控制路口交通信号机执行指定相位,有效的疏导交通,减少行车延误,提高通行能力,缓解日益严峻的城区道路交通拥堵压力,提高城区交通综合管理能力,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美化环境,提升城区形象。 2系统结构设计 系统结构划分为3级:分别为中心控制级设备、区域控制级设备以及路口控制级设备。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备主要包括中心设备、前段设备和通信设备。

(1)中心控制级设备 中心控制级设备作用主要是: ?监控整个系统的运行。 ?协调区域控制级的运行。 ?具备区域控制级的所有功能。(2)区域控制级设备 区域控制级设备作用主要是: ?监控受控区域的运行。

?对路口交通信号进行协调控制。 ?对路口交通信号机的工作状态和故障情况进行监视。 ?通过人机回话对路口交通信号机进行人工干预。 ?监视和控制区域级外部设备的运行。 ?进行交通流量统计处理。 (3)路口控制级设备 路口控制级设备即信号机,其作用主要是: ?控制路口交通信号灯。 ?接收处理来自车辆检测器的交通流信息,并定时向区域计算机发送。 ?接收处理来自区域计算机的命令,并向区域计算机反馈工作状态和故障信息。 ?具有单点优化能力。 3系统功能设计 3.1基础功能 (1)区域自适应控制 系统以控制子区作为基本控制单元,综合考虑子区内的交通运行状态(如交通阻塞、交通拥挤、交通顺畅)、交叉口的关联性大小、交叉口的实际交通量,确定公共信号周期与相位差的决策模型,并运用智能优化算法实时优化子区协调控制配时参数,实现控制子区交叉口的协调控制功能。 系统的区域交叉口协调控制能够确保控制区域内的交通流时刻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相邻交叉口之间协调方向的行驶车流可以获得尽可能不停顿的通行权,大大降低车辆在交叉口频繁加减速所产生的交通污染,减少区域交通总的车辆燃油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1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概述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自动协 1.1调和控制整个控制区域内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均衡路网内交通流运行,使停车次数、延误时间及环境污染减至最小,充分发挥道路系统的交通效益。 必要时,可通过控制中心人工干预,直接控制路口信号机执行指定相位,强制疏导交通。 NATS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用于城市道路交通的控制与管理,可以提高车速、减少延误、减少交通事故、降低能耗和减轻环境污染。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就开始了NATS系统和路口交通信号控制机的研制开发。 该系统通过了国家鉴定验收,获得了国家重大科技攻关成果奖、公安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NATS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特点: 适合中国城市混合交通的特点,具有自行车控制功能;系统支持多种硬件平台(微机、工作站以及大、中、小型计算机),多种软件平台(WINDOWS 98/NT/2000/XP);支持多种外部设备(动态地图板、室内信息板、室外信息板、违章记录仪…);支持多种系统互联(电视监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车辆定位系统、违章捕捉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系统配置灵活、裁剪方便;支持远程控制和维护;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光缆、电话线、GPRS/CDMA无线通信、城域网…);系统人机界面友好,显示内容丰富,操作使用方便;与国外同类系统相比,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1.2系统结构 1.2.1系统控制应用层结构NATS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采用三级分布式递阶基本控制结构: 中心控制级,区域控制级,路口控制级(参见下图)。

中心控制级区域控制级1区域控制级2路口控制级路口控制级路口控制级区域控制级N 1.2.2系统基本结构区域监控台动态地图板室内信息板违章捕捉仪区域控制计算机数据通信控制机(光端机)光纤(光端机)(光端机)路口信号机…(光端机)(光端机)路口信号机室外情报板…室外情报板交通信号灯车辆检测器其中: 区域控制计算机监视、控制、协调整个系统的运行,可同时控制128个外部设备,如果外部设备超过128路,可采用多台区域控制计算机。 区域监控台用作交通工程师工作台,实时显示被控区域内的交通状态和信息,下达人机会话命令;数据通信控制机为区域控制计算机与户外设备提供通信通道;路口信号机负责采集、处理、传送交通信息,控制路口信号灯色;环形线圈检测器和微波检测器安装位置可分布在路口或者路段;动态地图板实时显示被控区域内的交通状态。 1.3系统功能 1.3.1系统三级控制功能1)中心控制级监控整个系统的运行;协调区域控制级的运行;具备区域控制级的所有功能。 2)区域控制级监控受控区域的运行;对路口交通信号进行协调控制; 对路口交通信号机的工作状态和故障情况进行监视;通过人机会话对路口交通信号机进行人工干预;监视和控制区域级外部设备的运行;进行交通流量统计处理。 3)路口控制级控制路口交通信号灯;接收处理来自车辆检测器的交通流信息,并定时向区域计算机发送;接收处理来自区域计算机的命令,并向区域计算机反馈工作状态和故障信息;具有单点优化能力。 4)终端控制为了方便灵活地控制系统,系统可挂接终端控制计算机(工作站),终端控制计算机提供与区域控制计算机完全同样的显示操作功能,终端控制计算机既可以是本地的(如放在管控中心),也可以是远程的(如在任何地方通过公安网进行控制)。 1.

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

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 4.1 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4.1.1 前言概况 现在社会交通的发展,交通检测器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交通检测器以车辆为检测目标,检测车辆的通过或存在状况,也检测路上车流的各种参数,其作用是为控制系统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进行最优的控制。常用的检测器有环形线圈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红外线检测器、微波检测器、视频图像处理机等。 检测器种类很多,其工作原理大致可分为两类:①检测能使某种开关触点闭合的机械力;②检测因车辆的运动或存在引起的能量变化。压力检测器就是利用机械力检测的例子,而利用能量变化进行检测则有环形线圈检测器超声波检测 按照能否检测静止车辆来分,检测器可分为两类。有些检测器如环形线圈、磁强计检测器能检测存在于检测区域的静止或运动的车辆,这类检测器称为存在型检测器;而另一类检测器只能检测运动通过检测区域的车辆,这类检测器称作通过型检测器。 检测器还可以检测和交通有关的环境条件,以便在出现有害的环境条件时能够对交通进行控制或提出警告。 4.1.2 信息采集方式 环形线圈检测器 1) 环形线圈检测器的构成及其检测原理环形线圈检测器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 车辆检测器,它的传感器是一个埋在路面下面、通过一定工作电流的环形线圈。 当车辆通过线圈或停在线圈上时,车辆引起线圈回路电感量的变化,检测器检测出

变化量就可以检测出车辆的存在,从而达到检测目的。 环形线圈检测器主要包括:环形线圈、线圈调谐回路和检测电路。 1、环形线圈 环形线圈是由专用电缆几匝构成(一般为4 匝),一般规格为2m×2m 的正方形,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改变线圈的形状和尺寸。对车辆检测起直接作用的是环形线圈回路的总电感。总电感主要包括环形线圈的自感和线圈与车辆之间的互感。当铁磁性的车体进入环形线圈时,车体内会感生涡电流,并且产生与环路向耦合但方向相反的电磁场,即互感,降低线圈环路电感。由于线圈设计成涡流影响占支配地位的状态,所以环路总电感量L 减少。检测出线圈环路电感量的变化,就可以判断车辆的存在或通过。 2、调谐回路环形线圈作为一个感应元件,通过一个变压器接到被恒流源支持的调谐回路上,该调谐回路是LC 谐振回路,设计选择电容C, 使调谐回路有一个固定的震荡频率。车辆进入环形线圈将使回路总电感L 减少,因而也会使震荡回路频率增大。只要将该回路的输出送检测电路处理得到频率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就可以检测出是否有车辆通过。 3、信号检测与输出 检测电路包括相位锁定器、相位比较器、输出电路等,现在很多型号的环形线圈检测器还包含微处理器,它与检测电路一起构成信号检测处理单元。相位比较器的一个输入信号是相位锁定器的输出信号,其频率为调谐回路的固有震荡频率,另一个输入信号跟踪车辆通过线圈时谐振回路的频率变化,从而使输出的信号为一反映频率随时间变化的电压信号也就是反映车辆通过环形线 圈的过程的信号 输出电路先将相位比较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然后以两种方式输出,即模拟量输出、数字量输出。模拟量输出用来分别车型,数字信号输出用来计数或控制。亦可用微机综合处理输出信号获得各种交通参数。带有微处理机的环形线圈 检测器则可以直接做到这一点。 2)环形线圈检测系统的构成 环形线圈检测系统包括埋于路面下面的环形线圈、接线盒、传输电缆、信号检测处理单元等。检测车辆时,将一个或多个环形线圈按一定的方法埋于路面下,线头接入接

视频交通流采集系统解决方案

视频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解决方案 1概述 视频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主要包括视频图像采集设备、视频传输网络、交通流视频检测器等。视频检测器采用虚拟线圈技术,利用边缘信息作为车辆的检测特征,实时自动提取和更新背景边缘,受环境光线变化和阴影的影响较小;同时采用动态窗的方式来进行车辆计数,解决了采用以往固定窗方式进行车辆计数时由于车辆变道而导致的错误、重复计数问题。视频检测器能对视频图像采集设备或交通电视监视系统的视频信号自动进行检测,主要采集道路的微观交通信息如流量、速度、占有率、车辆间距、排队长度等,适用于近景监控模式。 2系统功能及特点介绍 2.1数据接口设计 视频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可以通过调用本项目提供的交通流数据统一接入接口,或由本项目提供数据格式标准化及上传程序,将采集到的交通流数据共享给本项目相关系统,以实现视频交通流数据的采集功能。 图1 数据接口设计 2.2系统功能 交通流信息视频检测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1)车辆检测 系统能够对输入的视频流图像进行车型、车牌等特征检测。

(2)交通流数据采集功能 系统可以采集交通流数据包括交通流量、平均车速、车道占有率、车型、平均车头间距、车辆排队长度、车辆密度、交通流状态等,交通流数据采集时间间隔在1~60分钟任意可调。 图 2 视频交通流检测模块 (3)视频图像跟踪功能 系统能对单路监控前端设备在不同预置位采集的视频图像进行不同区域不同事件的自动检测。一旦检测到特定的交通事件,事件检测器应具有该交通事件的视频图像目标自动跟踪、记录、分析功能。 当输入的视频图像不为设定的预置位的视频图像,系统应能自动不进行事件检测。一旦监控前端设备恢复至设定的预置位,系统应能自动进行事件检测。 (4)事件图像抓拍、录像功能 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完成相应的录像和图片抓拍功能。 事件录像可以按摄像机、按事件类型、按时间归档存储在系统的预录像子系统中,由系统服务器进行统一的管理调用。 系统循环进行录像,当发生交通异常事件时,系统能够提供事发之前和之后的3分钟间的录像(可设置)。 系统可通过多种组合查询条件对视频交通流检测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包括时间-流量统计、时间-平均车速统计、时间-占有率统计、速度-流量统计等;统计结果可导出为

(完整版)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管理平台方案介绍.

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管理平台 项目介绍 第1章前言 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也有了较快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城市交通拥堵、群众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为了解决好城市交通问题,促进城市健康发展,2005年,建设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提出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经国务院办公厅同意并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为了具体落实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各地政府纷纷制定和出台了相应的意见、方案和方法。明确了城市公共交通的社会公益性质,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提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重要性的认识。 2008年,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职能整体划入交通运输部。如何根据国务院的通知要求,做好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工作,成为各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2章项目建设目的和依据 城市公共交通是由公共汽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等交通方式组成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 各地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单位,都在思考用何种模式、方法去监管和服务,渴望有一种合理、科学的管理手段,从一线管理部门的监管需求、政府对群众服务的需求、企业营运管理的需求等多个方面,做好对城市公共交通的综合管理,为出行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从而吸引公交出行,缓解城

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与信息发布(DOC)

八、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1.交通信息采集系统背景简介 交通信息是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的重要基础信息,通过获取全面的、丰富的、实时的交通信息不但可以把握城市道路的发展现状,而且可以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为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部门的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交通信息服务也是智能交通系统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未来智能交通系统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和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ATIS)等都离不开交通信息,动态交通诱导功能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之一,这一功能的实现也是以城市交通系统中实时交通信息为基础。因此,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无论对城市的交通规划、路网建设、交通管理,还是对未来智能交通系统功能的实现都是非常重要的,是城市交通发展规划和道路交通科学管理的重要建设内容。 现代化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实现交通状况的实时检测和判别是关键的一步,道路车辆数据采集器是交通信息数据重要的采集终端,主要功能是对于过往车辆进行计数、测速、车型分类,然后分析计算占道信息、单位时间内车流量、车流平均速度等,以此判断道路拥挤状况,然后通过通信接口,把采集到的数据按预定的时间处理周期发送到管理监控中心,为交通调度和交通事件告警提供决策服务。车流检测器伴随着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的渐趋成熟而快速发展起来,独立的车检器在国外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逐步引入以线圈检测技术为代表的车辆检测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技术上基本走向成熟,性能价格比也很高,但在稳定性、抗干扰、检测灵敏度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国产车检器市场尚处于培育阶段。目前国内应用的车检器多数还是采用国外的进口设备,如英国PEEK公司的MTS4E,南非NORTECH的TD634ES,南非PROCON公司的LD系列车检器,英国的MoniSense系列、德国SIEMENS公司的产品等。 目前国际上对交通流量数据采集有很多种方式,微波雷达、视频、红外和地感线圈等,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类:磁频、波频和视频。环形地感线圈采集方式属于磁频采集技术,当有机动车通过检测区域时,在电磁感应的作用下交通检测器内的电流会跳跃式上升。当该电流超过指定阀值时会触发记录仪,实现对车辆计数和通过时间的检测。通过设置双线圈可以实现车辆通过时速度的检测。 蓝盾LD-100地感线圈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是一种采用磁频技术开发的交通流量检测器,它使用环形地感线圈作为车辆通过时的电磁感应传感器。可以对路段的交通流量进行检测,系统由前置路口设备和后台中心数据处理两部分组成。该系统是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

公安交通事故管理信息系统

前言 北京博瑞巨龙电脑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公安交通事故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实现对交通事故信息的流程化信息处理、过程审批、办案辅助示警/督导、文书生成管理、网上信息共享(电子调卷)、信息综合查询、综合分析多样化表现等功能。它能够满足对事故处理的实时性要求,进一步提高事故处理效率、标准化,达到数据准确、完整、保密的要求,为各级领导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参考。

一、系统结构 部颁事故汇总统计系统 事故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结构主要由四个层次构成,即数据表现层、业务逻辑服务层、业务数据服务层、数据分析服务层。系统中业务处理功能、信息查询功能主要采用业界流行的三层结构,由数据表现层、业务逻辑服务层、业务数据服务层提供支持;系统中数据分析功能主要由数据表现层、业务逻辑服务层、数据分析服务层(专用的数据分析数据库或数据仓库系统)提供服务;客户端仅需要浏览器支持,无需安装本地程序。同时,该系统通过业务数据服务层直接向公安部交管局事故汇总统计系统(98版或2003版)及时提供数据更新。 二、系统功能 利用本系统可以实现有关道路交通事故的全面处理功能。处理范围含盖交通事故一般程序处理的全过程,包括接报案立案、勘察取证、检验鉴定、责任认定、处罚、调解赔偿;同时系统支持事故处理过程中与法制有关的处理程序,包括重新认定、行政复议、处罚复核、以及与刑事办案权有关的处理过程;系统还针对大量采用快速处理、简易程序的交通事故支持信息采集,以及特定条件下转入一

般程序处理。 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图: 具体功能如下: 1.事故流程管理 可以对事故处理环节、事故处理环节更替临界状态、事故处理环节次序关系进行定义及维护,并可预定义固定流程。 2.用户权限管理 可以利用警员卡进行用户注册,对用户基本信息、用户IP地址进行维护,对系统功能权限明细及用户角色(功能组)进行定义维护,同时具有授权管理功能(用户/角色/权限关系维护)、临时授权功能、取消临时授权功能、用户口令维护功能和系统连接加密功能。

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

1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 1.1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1.1.1前言概况 现在社会交通的发展,交通检测器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交通检测器以车辆为检测目标,检测车辆的通过或存在状况,也检测路上车流的各种参数,其作用是为控制系统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进行最优的控制。常用的检测器有环形线圈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红外线检测器、微波检测器、视频图像处理机等。 检测器种类很多,其工作原理大致可分为两类:①检测能使某种开关触点闭合的机械力;②检测因车辆的运动或存在引起的能量变化。压力检测器就是利用机械力检测的例子,而利用能量变化进行检测则有环形线圈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等等。 按照能否检测静止车辆来分,检测器可分为两类。有些检测器如环形线圈、磁强计检测器能检测存在于检测区域的静止或运动的车辆,这类检测器称为存在型检测器;而另一类检测器只能检测运动通过检测区域的车辆,这类检测器称作通过型检测器。 检测器还可以检测和交通有关的环境条件,以便在出现有害的环境条件时能够对交通进行控制或提出警告。 1.1.2信息采集方式 环形线圈检测器 1)环形线圈检测器的构成及其检测原理 环形线圈检测器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车辆检测器,它的传感器是一个埋在路面下面、通过一定工作电流的环形线圈。当车辆通过线圈或停在线圈上时,车辆引起线圈回路电感量的变化,检测器检测出变化量就可以检测出车辆的存在,从而达到检测目的。

环形线圈检测器主要包括:环形线圈、线圈调谐回路和检测电路。 1、环形线圈 环形线圈是由专用电缆几匝构成(一般为4匝),一般规格为2m×2m的正方形,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改变线圈的形状和尺寸。对车辆检测起直接作用的是环形线圈回路的总电感。总电感主要包括环形线圈的自感和线圈与车辆之间的互感。当铁磁性的车体进入环形线圈时,车体内会感生涡电流,并且产生与环路向耦合但方向相反的电磁场,即互感,降低线圈环路电感。由于线圈设计成涡流影响占支配地位的状态,所以环路总电感量L减少。检测出线圈环路电感量的变化,就可以判断车辆的存在或通过。 2、调谐回路 环形线圈作为一个感应元件,通过一个变压器接到被恒流源支持的调谐回路上,该调谐回路是LC谐振回路,设计选择电容C,使调谐回路有一个固定的震荡频率。车辆进入环形线圈将使回路总电感L减少,因而也会使震荡回路频率增大。只要将该回路的输出送检测电路处理得到频率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就可以检测出是否有车辆通过。 3、信号检测与输出 检测电路包括相位锁定器、相位比较器、输出电路等,现在很多型号的环形线圈检测器还包含微处理器,它与检测电路一起构成信号检测处理单元。相位比较器的一个输入信号是相位锁定器的输出信号,其频率为调谐回路的固有震荡频率,另一个输入信号跟踪车辆通过线圈时谐振回路的频率变化,从而使输出的信号为一反映频率随时间变化的电压信号也就是反映车辆通过环形线 圈的过程的信号。 输出电路先将相位比较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然后以两种方式输出,即模拟量输出、数字量输出。模拟量输出用来分别车型,数字信号输出用来计数或控制。亦可用微机综合处理输出信号获得各种交通参数。带有微处理机的环形线圈检测器则可以直接做到这一点。 2)环形线圈检测系统的构成 环形线圈检测系统包括埋于路面下面的环形线圈、接线盒、传输电缆、信号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技术方案.doc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技术方案目录一、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综述-3-1.1系统设计原则-3-1.2系统建设依据-5-1.3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组成-5-二、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功能指标-8-2.1交通信号控制器-8-2.1.1交通信号控制器功能-8-2.1.2交通信号控制器指标-10-2.2交通信号控制系统-12-2.2.1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组成-12-2.2.2系统功能-14-2.2.3区域自适应控制-15-三、交通信号远程控制系统-17-3.1详细配置信号机运行数据-17-3.2信号机实时控制-23-3.3信号机运行状态-24-3.4系统故障状态-25-3.5警卫线路-25-3.6实时流量-25-3.7流量查询-26-四、区域自适应优化控制-28-4.1系统控制策略-28-4.1.1单点感应控制-30-4.1.2单点自适应控制-30-4.1.3干道绿波控制-30-4.1.4感应式协调控制-38-4.1.5区域自适应控制-39-4.1.6拥堵控制-42-4.1.7潮汐车道控制-43-4.1.8优先控制-43-4.2路网组态模块-44-4.3参数配置模块-45-五、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54-5.1系统总体设计-54-5.2信息采集分系统设计-55-5.3交通数据综合处理-57-六、交通信号控制器-59-6.1故障检测-60-6.2防雷措施-61-6.3信号机机箱防护-62-6.4手持式交通信号控制器-62-6.5信号机结构介绍-64-6.7安装说明图-64-6.8信号机实际效果-73-一、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综述根据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城市发展与演变过程中,交通工具的增长速度通常远高于城市道路和其他交通设施的增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城市交通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计算机101 徐瑶遥 2012-4-25

目录 1:背景 (2) 2:系统架构 (4) 2.1 业务流程 (5) 3:系统模块 (6) 3.1 系统模块组成 (6) 3.2子模块UI设计 (7) 4:总结 (7)

1:背景 介绍: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ITS 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因而,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21世纪将是公路交通智能化的世纪,人们将要采用的智能交通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ITS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因而,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21世纪将是公路交通智能化的世纪,人们将要采用的智能交通系统,是一种先进的一体化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车辆靠自己的智能在道路上自由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量调整至最佳状态,借助于这个系统,管理人员对道路、车辆的行踪将掌握得一清二楚。 编辑本段智能交通的特点: 智能交通系统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着眼于交通信息的广泛应用与服务,二是着眼于提高既有交通设施的运行效率。与一般技术系统相比。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整体性要求更加严格.这种整体性体现在: (1)跨行业特点。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涉及众多行业领域,是社会广泛参与的复杂巨型系统工程,从而造成复杂的行业间协调问题。 (2)技术领域特点。智能交通系统综合了交通工程、信息工程,通信技术、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众多科学领域的成果,需要众多领域的技术人员共同协作。

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交通信息检测手段有那些?各有什么样的优缺点? 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的研究已经开展多年。时至今日,已有多种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在实际中应用。通过这些技术采集到的交通信息主要包括各车道的车流量、车道占有率,车速、车型、车头时距等。 最先开始发展的是接触式的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其主要代表是压电、压力管探测、环行线圈探测和磁力式探测。这些采集装置都有共同特点,就是埋藏在路面之下,当汽车经过采集装置上方时会引起相应的压力、电场或磁场的变化,最后采集装置将这些力和场的变化转换为所需要的交通信息。经过多年发展,路面接触式的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已经很成熟,其测量精度高,易于掌握,一直在交通信息采集领域中占有主要地位。但是这种路面接触式的交通采集装置有着不可避免的缺点。首先是安装维护困难,必须中断交通、破坏路面;其次随着车辆增多,车辆对道路的压力导致这类装置的使用寿命也越来越短;现在道路扩张很快,各种环境下的道路日益增多,而路基下沉、盐碱和冰冻等条件将严重影响路面接触式交通信息采集装置的使用。所有这些都带来了其使用成本的上升。 新近发展起来的路面非接触式交通信息采集装置不存在安装维护困难、使用寿命短等缺点,主要分为波频探测和视频探测两大类。波频探测又可分为微波、超声波和红外三种,其中除了超声波探测只能进行单车道交通信息采集外,其余都可同时进行多车道交通信息采集。由于安装维护简单,路面非接触式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发展非常迅速。视频探测是利用车辆进入检测区域导致背景灰度变化的原理来进行检测,直观可靠,但受光度,气候条件的影响很大。而波频探测则是利用车辆经过检测区域时引起的电磁波的返回时间或频率的变化进行检测,其中红外检测对车型分辨清晰,但受天气的影响很大,而超声检测对于车速和车型的判定准确,但受安装条件限制只能顶部正向安装,只能采集一个车道的信息。微波检测有着安装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受天气气候影响小,能同时进行多个车道检测的优点,但存在侧向安装同时检测多个车道时不能检测单一车辆的速度等缺点。 1、基于线圈技术 原理:以金属环形线圈埋设于路面下,利用车辆经过线圈区域时因车身铁材料所造成的电感量的变化来探测车辆的存在。该探测技术可测车速,车流量,占有率等基本交通信息参数,但是不能多车道同时探测。 安装:埋设式。在路面开一条深槽,将探测线圈埋入其中,信息处理部分安装于路边的控制箱。 优点:首次投资较少、准确度高、不受气候和光照等外界条件影响。 缺点:安装与维修因为需要中断交通、破坏路面而变得很复杂,加上车辆重压等因素导致寿命不长,因而维护成本很高。另外特殊路段如桥梁、隧道等难以安装。 技术:最简单也最成熟 应用成本:首次投资相对较少,维护成本极高。 应用范围:可应用于除不能破坏路面情况外的所有地方。 与其他系统的兼容性:与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兼容性很好,但是与基于其它技术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兼容性较差。目前常规的线圈交通信息检测系统信息传输采用的是轮循,而基于其它技术的系统主要采用的是主动上报的方式。 2、基于视频技术 原理:使用计算机视频技术检测交通信息,通过视频摄象头和计算机模仿人眼的功能,在视频范围内划定虚拟线圈,车辆进入检测区域使背景灰度发生变化,从而感知车辆的存在,并以此检测车辆的流量和速度。该探测技术可测车速,车流量,占有率等基本交通信息参数,但是难以实现很多车道同时探测。 安装:正向安装于龙门架或者L型横梁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