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五年级语文说明方法专项练习题(含答案)(完整资料).doc

五年级语文说明方法专项练习题(含答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说明方法专项练习题

举例子是把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分类别是将纷繁复杂的事物有条理地清晰地介绍给读者;列数字是从数量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打比方是用比喻的方式,具体生动地介绍事物的特点;作比较是将事物的相同、相反或相似的特点加以比较,突出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

一、下面各句属于哪种说明方法,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A.下定义

B.作比较

C.列数字

D.打比方

1.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2.大礼堂的主席台有小会场那么大,可以容纳三百多人。()

3.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4.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5.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

二、判断下列语句的说明方法,写在括号里。

1、有智慧的机器人,据统计,日本有15000具,美国有3200具,西德有1000具。()

2、螃蟹在挖洞时,把四对小足当作“挖土机”,把“蟹钳”当作“挖土机”。()

3、假如大气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4、虎鲸胃口大得令人惊骇,有人发现一头虎鲸竟能一次吞下60头海狗崽子。()

5、蓝鲸是动物世界的大力士。一头蓝鲸前进所产生的功率相当于一个中型火车头的拉力。()

6、“电脑病毒”就是悄悄地把自己复制到其他有用的程序上去,抹掉电脑中原来有用的程序并占据存储信息的空间。()

7、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等。()

8、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9、我身高有二三十米,胸围三到五米,使用液体发动机时体重一百多吨,使用固体发动机时体重二三十吨。()

11、鲸的种类很多,总是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

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12、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13、鲸的鼻孔长在脑袋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14、高科技带来的气态污染也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如制冷行业、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氟氯烃,对臭氧层已造成严重破坏。()

15、鳕鱼一次产卵竟达千万粒,真正能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1%。()

16、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17、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难以对付。()

18、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

19、余震好比人说话的回声,虽然能量不及前面的大地震,但威力叠加起来,经过多次打击的建筑物可能就承受不住了。()

20、冰雹,俗称雹子,在春末和夏季最为常见,它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特大的冰雹比柚子还大。()

三、读短文,回答问题。

今天你“低碳”了吗

①盘点2009年的关键词,“低碳”无疑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之一。“低碳经济”、“碳交易”、“碳汇”等概念正日益进入公众的生活。

②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实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用、住、行等各个消费领域。

③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一个人节约一度电、一杯水,意义可能并不显见,但是,人人都自觉践行,汇聚起来,其效益就不可低估。以塑料袋的使用为例,自限塑令执行一年多以来。超市塑料袋使用量减少了2/3左右,相当于节约石油240万一300万吨,减排了二氧化碳120万一l50万吨。再以去年夏季提倡的调高空调温度为例,据测算,当空调从24℃提高到26℃。仅北京就可以节约4亿度以上的耗电量,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单纯的数字只能说明集腋成裘的效益,广泛的宣传发动则会激发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回顾2009年“为地球熄灯一小时”的活动,我国民众表现出空前的关注

与支持。在2009年3月28日晚20:30_-21:30。诸多夜景工程绚烂的灯光瞬间熄灭,突然的漆黑与静谧却更让人感到美丽与震撼,也展示出广大民众对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无声的支持。也许这一活动所节约的能源无法精确统计,但由此而产生的宣传示范效应却远远大于单纯的数字所体现出来的意义。

④低碳生活是一种观念引领,也是一种自觉行动。不论是政府主导,还是媒体参与,都应当努力营造“低碳”环境的舆论氛围,向每一个市民普及低碳生活的科技知识,倡导公民养成低碳生活方式。比如,妓励“公交优先”,推广示范节能和斯能源汽车;少开私家车,完善试点城区自行车租借服务体系;编制“低碳生活家庭行为手册”。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低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中国人自古就有勤奋节俭的优良品质,只要稍加引导就会形成一种文化自觉,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对地球家园的关心与爱护实际上是对人类自身的关心与爱护,这正是低碳生活的价值所在。

⑤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环保理念。当下不妨先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对个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的7项小建议做起——使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每天可减少大约48克的碳排放量;使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刷。每天可减少48克碳排放量;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减少将近l000克的碳排放量: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比采汽车减少l700克的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可减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午餐体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除省电外还可将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改用节水型淋浴喷头,不仅可以节水,还可把三分钟热水淋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低碳生活不仅能够精确计算出人们生活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能够以自己的生活细节的改变来证明:气候变化不只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1.本文是事理说明文,其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2.第③段中连举三个例子,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两种,在文中划出相应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说明方法:(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方法:(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结合原文,用简洁的语言阐释链接材料中政府提倡的“低碳减排”的含义。

(2)请你为“六·五”世界环境日写一条倡导“低碳生活”的宣传标语。

1倡导人们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2.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3.作比较。突出说明低碳生活方式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举例子。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具体说明低碳生活方式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列数字。通过列举数字准确有力的说明低碳生活方式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写出其中两种即可)

4.(1)减少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意思对即可) (2)示例:①清爽地球靠大家,低碳走进你我他。②少坐汽车多行走,低碳健康我拥有。③低碳走进千万家,节能环保我参加。

说明文片段练习

(一)中华鲟具有溯河洄游的习性,是长江中洄游路线最长的。每年7~8月,在我国黄海、东海等东部沿海大陆架附近索饵、育肥的成体,纷纷汇聚于长江口等河口处,然后溯江而上,到产卵场所繁殖后代,冬季则在河床深槽等适宜的场所越冬。整个洄游过程约历时一年,路途长达3000余千米。产卵场所位于长江上游的宜宾一带具有石质河床的江段,这里水流湍急,含氧量充沛,水质、水温十分适宜。幼体出生以后,便同成体一起,又开始顺流而下,最后返回大海中去成长。等到十余年后,性腺成熟之时,再溯河洄游,重返出生地产卵繁殖。由于中华鲟世世代代不忘故地,表现了对故乡的至诚至爱,在洄游的旅途中,还表现出了不惧艰险的坚强品格,因而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被命名为中华鲟。

问题:请你说说本段画线句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答:列数字,说明了中华鲟洄游时间久、路程长。 (二)中华鲟是我国的特产珍稀物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它属于很原始...的硬骨鱼类,祖先与恐龙处于同一个时代,为白垩纪古棘鱼的后裔,距今已有超过13亿年的历史,故有“活化石”之称。

问题:文段“它属于很原始...

的硬骨鱼类”一句中“很原始”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案:不能,因为“很原始”说明中华鲟是属于硬骨鱼类中很古老的那种。②如果去掉,与后文的“软骨硬鳞鱼类”相矛盾,语言就不准确。

(三)还有一些固体废物虽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远,但危害却很大,如太空垃圾和核垃圾等。太空垃圾是指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遗弃了的航天飞行器及部件。现在,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已有3000吨左右,在近地轨道上高速环绕飞行的太空垃圾,对单位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各种卫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且直接事故概率越来越大。而由于核电的开发产生的大量核垃圾,一旦没有妥善处理,将大范围危害居民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这样的垃圾,依靠新技术处理难度较大,目前只能依靠全世界政府组织的力量,订立国际公约,才有可能避免数量上的进一步增长。

问题:文段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

示例:举例子,作者以太空垃圾和核垃圾为例,具体说明高科技垃圾对人类的危害很大。

(四)高科技带来的气态污染也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如制冷行业、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氟氯烃,对臭氧层已造成严重破坏。近十年来,地球上的臭氧空洞已增至5个之多,总面积近4000万平方千米,接近地球表面积的十分之一。所幸目前这些空洞均在南极、北极、西伯利亚等无人区,否则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使人类和动物遭受灭顶之灾。

问题:请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所幸目前..这些空洞均在南极、北极、西伯利亚等无人区。 答案:不能去掉。“目前”表示限制,强调空洞分布在南极、北极、西伯利亚等无人区只是截至现阶段的状况,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五)大熊猫性情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只有在发情期,雌雄才暂时同居。它们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约需两年左右时间。

问题:选文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答案:例数字、打比方、作比较说明;作用:充分说明了大熊猫繁殖能力低,且不易成活,进一步突出了大熊猫的珍贵。

(六)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其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不过,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所以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

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了大量消化问题:“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

..

不了的纤维素。”一句的“最少”一词能否删去,并请说明原因。

答案:不能删去。原因:“最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它比较客观地说明了熊猫每昼夜的竹子食用量,删除后意思的表达就绝对化了,容易被理解为每天只食用15到20公斤。(2分,答出不能删1分,说对原因1分)

(七)余震一般在地球内部发生主震的同一地方发生,通常情况是一个主震发生以后,紧跟着一系列余震,它的持续时间可达几天甚至几个月。余震强度比主震小,大多数的余震都不会造成破坏。虽不足为患,但多次就成灾。打一个形象的比方,余震好比人说话的回声,虽然能量不及前面的大地震,但威力叠加起来,经过多次打击的建筑物可能就承受不住了。余震依发生时间顺序,在次数和强度上都逐渐减弱。科学家称,主震发生后的第二天,余震数量大约是第一天的一半,而到第10天,余震数量则是第一天的1/10。

问题:段采用的说明方法除打比方之外,还有等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答案:①作比较或列数字。(1分)②其作用:(1)作比较:把第一天和第十天的余震强度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余震依发生时间顺序,在次数和强度上都逐渐减弱的特征。(2)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余震依发生时间顺序,在次数和强度上都逐渐减弱的特征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任意回答一种即得1分)

(八)地震主要起因于地壳上大陆板块彼此相对移动产生的压力累积。主震发生过后,时隔不久最多一两天,或者在震中也可以拉开一定距离,可发生称为

余震的二次震动。A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认为余震产生于主震引起的“静态压力①”改变,因为B似乎只有它能够具有产生余震的这种机制。

问题:段中加浪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案:A.“到目前为止”,是一表限制时间的短语,表达的意思只包含过去和现在,不包含将来(1分);若去掉后,与客观实际不相符(1分)。

B.“似乎”,是一个表推测的副词,可能是也可能不是(1分);若去掉后,表确定的意思,太绝对,与现实不相符(1分)。

(九)内层和外层都安装有充气的枕头,梦幻般的蓝色来自外面那个气枕的第一层薄膜,因为弯曲的表面反射阳光,使整个建筑的表面看起来像是阳光下晶莹的水滴。

问题:划线的句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共4分)通过打比方,形象生动(2分)地说明“水立方”的晶莹美丽。(十)外围采用新型的环保节能ETFE(聚四氟乙烯)膜材料,覆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ETFE应用工程。

问题: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案:(共4分)不能去掉。(1分)“目前”从时间上进行限制,说明了“水立方”的“ETFE应用工程”只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工程。

(十一)荆州民歌有悠久的历。“郢人善歌”闻名于世。据载,约在“唐虞之世”就产生“楚歌”的雏形了,相传帝舜南游时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歌中唱道:“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到了周代初年,民歌更是在楚地盛行,仅《诗经》中记载的就有《汉广》、《江有汜》等篇。屈原在搜集、加工、改造南方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楚辞》,其骚体形式,是从民歌的“楚声”学来的,在艺术上开辟了民歌的发展道路,对荆楚民歌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刘向《说苑》中的《越人歌》是楚民歌向“楚辞体”发展的标志。

问题:文段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答案:时间顺序

(十二)冰雹,俗称雹子,在春末和夏季最为常见,它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特大的冰雹比柚子还大。我国各地每年都会遭不同程度的雹灾。2005年6月,一场罕见的大冰雹突袭北京:许多汽车在这次特大冰雹中遭了殃,车窗穿孔,车顶被砸成了麻子脸!

问题:段中嘶线的句子运用了和打比方这两种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冰雹的。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

明。

答案:举例子(1分) 危害(破坏性)(2分) 作比较(1分) 冬天不容易下冰雹的原因(夏天容易下冰雹的原因)

(十三)世界著名的内陆湖——青海湖,50年问湖水下降8.8米,平均每6年下降l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数千年风沙未能掩埋的甘肃敦煌月牙泉,近年来却因当地超采地下水,水域而积从50年代的1.1652万半方米缩小至

是人为的!

5397平方米,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十涸之势……这一切也都

..

问题:选文第⒀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用原文句子作答)。

答案:举例子,列数字(1分)“同样的悲剧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

,1公斤煤只能使一列火车开出8米;1公斤裂变原料可使一列(十四)据测算

.......

火车开动4万公里;而1公斤聚变原料可使一列火车行驶14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第②段中加点词“据测算”三个字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

答案:不能。因为“据测算”准确科学地说明了下文的一系列数据来源于科学的推测估算。(点拨:再次明确此类题的答题套路与规范:①首先要明确能否删改的态度,②然后要明确这个词语的含义,对其基本作用简析;③其次联系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回答此词语对表达被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④最后回答此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其基本格式是:表明态度——一般是否定的回答;释词;再结合句意判断或准确科学或恰当生动地说明了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十五)同时,它们燃烧后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每天都在制造着污染,并加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要想改变这种困境,唯一的出路在于找到既环保又可再生的替代性能源。

.第②段中“要想改变这种困难,唯一的出路在于找到既环保又可再生的替代性能源。”这句话中的“唯一的”三个字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答案:不能。(1分)因为“唯一的”即“独一无二”,准确地说明了要改变这种困难,除找到既环保又可再生的替代性能源外,别无他法。(2分)(点拨:正解及格式:先答能不能(原则上是不能,但注意有规则也有例外);解释这个词(换个说法而已);准确科学地说明了……(结合句

(十六)随后,其他一些国家在研究中也相继

取得成功。缤纷多彩的彩色棉服

..

装,在一些城市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1994年,我国也从美国引进了一批

彩色棉种子进行试种。

本文第④自然段中加点的“相继”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案:不能删去。因为“相继”意思是“先后”“一个跟着一个”,从时间概念上准确科学地说明一些国家对彩色棉种植的研究是先后取得成功的。

(十七)美国氢弹之父、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去逝以前曾有过设想:向空中

,向空中抛洒100万吨铝硫粉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给地球降温。按照他的计算

......

末,可以使日照减少1%,从而起到降温作用。特勒提出的办法是要模仿大规模的火山爆发。

文中第②段加点词语“按照他的计算”能去掉吗?为什么?

答案:不能去掉。因为加点词语表明数据的来源,使文章语言表达更准确,更具有科学性。

(十八)所谓人工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滴以提高能见度的方法。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一是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是吸湿法。播散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使雾滴在凝结核上凝结成大水滴形成降雨或降雪,从而达到消除的目的。三是人工扰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

文章第⑤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答案: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人工消雾的三种方法

(十九)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问题:文章引用《汉书》记载的爱情故事,其作用有二:一是,二是。

答案:一是说明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二是增强文章趣味性。

(二十)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

有着悠久历史,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

问题:阅读文中画线句,说说加点词“之一”不能删去的原因。

答案:因为“之一”的意思是其中一个。用来限制“皮影戏”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其中一个。而传到国外的中国传统艺术很多,去掉“之一”

显得绝对,表达就不准确了。这是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表现。

(二一)”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去吗?为什么?

答案:不能删去。“几乎”表明并非全部,也有例外,在句中用来限制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越用越健康这种情况,因为也有例外情况。删去后则不能准确地表达出这层意思,过于绝对。语言就不准确了。

小四语文第5讲:说明方法及作用(学生版)

第5讲说明方法及作用 小学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1.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作用: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2.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方法中的打比方与修辞手法种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作用: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或把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 3.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作用: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4.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作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重点:能区分四种常用的说明方法并了解其作用。 难点:能按要求修改或写出含有说明方法的句子。 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这尊雄伟的佛像高 71 米,也就是快有北京饭店新楼这么高了,数十里外都可以看到。它的头长 14.7 米,宽 10 米。头顶上每一个螺髻都可以放入一张大圆桌。他的耳朵长 7 米,耳朵眼里可以钻进两个人。它的脚背宽 8.5 米,可以围坐 100 多人。它比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最高的大佛要高出三倍,过去认为世界最大的阿富汗巴史安大立佛,高 53 米,而乐山大佛比它要高出 18 米,乐山大佛真是大的惊人。游人们在瞻仰它的时候,莫不对我国古代的雕塑师们在设计和塑造这尊佛像时所表现出来的伟大魄力和高度的智慧,表示赞叹和钦佩。 1.以上文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在本段各有什么作用。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旅行鸽和普通的鸽子非常相似。不过,他的后背是灰色的,似乎还有些发蓝,而胸前的颜色又是鲜红的,所以看上去是那么的绚丽多彩。 旅行鸽不仅好看,而且数量繁多,曾经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当它们组成庞大的队伍,唱着高昂响亮的歌儿,飞过北美洲上空时,鸟群遮住了阳光,地面上一片昏暗。有的旅行鸽的队伍长达十五公里,宽两公里,数量足有两一只。 改变旅行鸽命运的,是它的肉食用起来味道鲜美。如果用棍棒向天空挥动几下,就能打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科学的一体化教学案是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的有效手段。科学的一体化教学案有利于倡导和推行“任务化”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书的性格 教学目标: 1、学习字词,积累词语,理解“斤斤计较”“开卷有益”“熙熙攘攘”“门可罗雀”“矜持”“邂逅”“回心转意”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了解书的不同性格以及不同的阅读方法。 3、体会读书带来的各种乐趣。 重点难点: 边读边思,了解书的不同性格以及不同的阅读方法,体会读书带来的各种乐趣。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性格(指名读) 2、“性格”是什么意思?你知道谁的性格? 3、你们知道吗?书和人一样也有不同的性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9课,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5、书会有什么性格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到他的书架前去看一看。 二、整体感知课文。 (媒体出示第一节) 1、轻声读读,读准难读的词语。 (难读词用蓝色显示,指名读) 2、生质疑。 理解:“蛰居”。(藏起来不食不动。) (预设:为什么说家中有了藏书,寓所因此不一样了? 第3句中为什么说这个寓所不会让人寂寞? 书不会发出声音,为什么竖起耳朵一听,书架上藏着许多诱人的热闹?这里的”热闹”指什么?) 3、带着问题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边读边找找课文中介绍了几种书的性格?划出有关的语句,再认真读一读。 三、研读课文。 1、根据学生回答交流归纳,板书: 神情倨傲的书 性格严谨的书 性情开朗的书 趣味横生的书 神态矜持的书 (预设:有五种文章里能直接找到词语来概括书的性格,让学生找找读读。后两种随机点拨)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目类型和解题技巧

五年级阅读理解技巧总结 一、做阅读理解的三个步骤 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同学们先要快速的浏览一下整篇文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每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 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要做到认真读题目中的每个字,并在原文找出大体范围,就等于答对该题的一半了.)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简要概括来说: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二、认真审题,定向扫描.三、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二、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点拨 1、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题型 在首段----总领全文、首尾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进行对比,反衬出…… 2、概括某段大意--- (1)要准确的概括出段意 首先要读懂段落每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内各句的相互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谓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没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总结概括. (2)摘句法 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师》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一句来概括段意. (3)概述法 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乡》的第二部分,内容很丰富,记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4)联合法 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简练的语言把几个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加以概述.例如《记一辆纺车》的第四段,就要综合三层意思:纺线使衣着自给,纺线使大家爱惜自己制作的衣服,纺线是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观念.

(完整)四年级语文复习之阅读方法、技巧复习总结,推荐文档

四年级语文复习之阅读复习 姓名: 一、阅读方法 (一)速读原文材料——优化阅读方法,讲求阅读实效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的同时,边读边标上这篇 短文有几个自然段;勾画中心句;对于自己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适当的标记。只 有做好了标记、勾画,才能及时捕捉到需要的信息,重点突破。在阅读练习时,要 做到:集中注重力,阅读时做到“心到”、“眼到”、“笔到”;快速阅读,快速 感知文字信息。在规定阅读的时间,一定要按时按量完成。 2.注意读法,边读边想。对阅读材料要一气呵成读完它,中间不能停顿或复读,尽量使 用默读。 边读边想,想什么呢?——有主要内容、重点词语、遣词造句的妙处、课后思考题、文章写作方法。 怎样想呢?可以联系题目想、结合课后思考题想、通过插图想、联系上下文想、联系生活实际想、联系作者当时的情况想…… 认真地阅读文章是做好题目的前提,只有认真地通读全篇,做题时才能胸有成竹。 (二)文章内容的感知 1.写人记事文章的整体感知:在感知内容的时候,只要弄清时间、地点、人物、事 件等基本要素,并加以概括,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写景状物文章的感知。 边默读边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景物?它是什么样的?是分几方面来写的? (三)看清题目要求——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大意 在审视阅读理解的问题要求时,关键的字、词或句子要在文中找到用笔圈下来,作为扣题作答的要点。在阅读理解训练时,第二遍读文章要带着问题细读全文,要做到如下几点: 1.基础知识,牢牢掌握。阅读题型多种多样,但是一定有基础知识的考察,比如填标点 符号、填关联词语、填拼音、找错别字、找出文中的近反义词,摘抄比喻句、划出中 心句等等。这些考察的是基础知识,课堂里都训练过,粗心的同学却往往会与正确答 案失之交臂。例如要求圈出正确的词语,有的同学反而把错误的词语划去了。类似的 情况,在考试时常常能见到,粗心是一部分同学在该题项中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 此在做这些基础知识的题目时要格外仔细,这些题目尽量不要失分。 2.生字新词,不要着急。试题中一旦出现生词,一般会注上中文词义,如果没有注出词 义,那么应该这样处理: ①利用构词法即拆分词素的方法来猜出这个词的大致意思; ②有些名词要联系上下文意思来猜测其意思; ③有的生词是故意不给注释的,是要在题中出现的。最常见的两种情况:一是,要联 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二是,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3.弄清问题,巧用“原话”。对于一些题目,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 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进行回答。 ①有的问题是根据文中的句子设计的,可以从文中一句话找到正确的答案;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技巧

阅读理解技巧(精华版5)一、语文阅读解题步骤点拨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二、主要题型及解题套路 题型一:归纳段意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题型二:概括中心思想(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 一、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1)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2)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

(3)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 (4)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 (5)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题型三:理解含义 (1)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 (2)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题型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题型五: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孩子五年级,语文的学习难度就会比以前略有增加,尤其是在阅读、作文等方面,阅读题可能是失分最多的题目。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方法与答题技巧 做阅读时要看清题目,先粗略读一遍,知道文章大致内容。然后看问题,带着问题再读一遍阅读文章。如果还不清楚怎么做,再针对段落细读,直到知道问题怎么解答为止。总之,做阅读文章读3遍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注意重点和非重点,可以跳读。那么怎么才能提高阅读的速度? 阅读答题技巧 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字、词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例如:瞻前顾后。所谓“瞻前顾后”具体是指联系文章前后文的句子明确词义,在具体语境中揣摩词义的变化,用自己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 答题方法:应先答出本来意思,再答出在文中的意思。 解释词语的方法有很多,找近、反义词;抓住关键词解释等。 2、直接理解加点字、词,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例:《梅花魂》中祖父“轻轻地用刀片刮去,慢慢地抹”这几个词体现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你如何理解这几个词? 方法:解释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结合文章中心。 理解句子的含义 1、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谈谈自己读句子的体会——字面+中心,所谓“字面+中心”指的是,先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解释句中的关键词语,连词成句;联系文章前后的内容来解释句子,联系文章中心来理解句意,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说明一个道理,希望与我们达到共鸣,我们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体会。 方法:从文中理解,把文章中的这句话用最通俗的方法再说一遍,可以给这个句子换说法,也可以给这个句子作解释。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再理解句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可以联系生活再说说。 例:《窃读记》中国学老师说的话“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如何理解这句话? 成长需要物质和精神都有保证,吃饭保证了我们在身体健康方面的成长,而读书保证了我们的精神方面也会成长,二者缺一不可。 2、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什么感情?(也可问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 方法: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例:小溪唱着歌,欢快地跑向了远方。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溪的水声悦耳,充满生机活力。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例: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强调了万事万物都有再来再生的时候,从而更强调了时光的匆匆和珍贵。 3、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方法:记叙、抒情、描写(细节)、议论、说明+表达了中心思想。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句子分析:修辞+修辞作用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或者这句话好在哪里? 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XX比喻XX,表现了(谁)……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句式更整齐,更有气势,更强调了(谁)的……,突出了(谁)…… 的特点 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语气更强烈。 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二、描写方法 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 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答题公式: 外貌:是外貌描写,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 语言:是语言描写,……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动作:是动作描写,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 心理:是心理描写,……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三、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例: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这句话是总起句,在文中起到开篇点题,引出下文的作用,抒发了作者对荷兰的赞美之情。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例: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抒发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热爱之情。 四、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五、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答,不行。因为它是动作描写,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反映了人物……的心情形容词:不行。因为它是形容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它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或者不准确。 六、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七、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沪教版 五年级上语文课后作业

1、快乐的杉树林 1、按要求填写词语:例:像火一样的红——(火红) ( )绿 ( )白 ( )蓝 ( )黑 ( )红 ( )黄 2、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杉树的叶子全变成了红色,红得那样鲜艳,火红火红的,远远看去,好似一团团燃烧的火焰。 (1)下雪了,四周一片白,。(2)春天到了,公园里满眼都是绿的,。 3、瑞恩的井 1、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捐助②募集③募捐 (1)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和饮用水,又缺医少药,许多儿童在饥饿、疾病中等待死亡,学校正在为非洲儿童()。 (2)瑞恩的钱将用来()乌干达北部一所小学的孩子们。 (3)瑞恩的()活动还在继续。 2、“骄傲”有一褒一贬两种意思,请分别造句。 褒: 贬: 4、坐在最后一排 1、白老师说的“要知道,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的 句子的含义是: 5、寻找幸运花瓣 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体会这些词在文中表达的情感,选一个词造句: 兴致勃勃兴奋不已乐此不疲 2、仿照课文写法,用几句话把一个人寻找东西的情景写具体: (1)我的乒乓球掉进电视柜下面去了。 (2)妈妈在找她的金项链,忙得不可开交。

综合练习1 1、照样子积累词语: (1)兴致勃勃(ABCC) (2)愤愤不平(AABC) (3)欢声笑语(AC为近义词) (4)瞻前顾后(BC为反义词)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注意分号的用法: (1)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 (2)如今人们可以在网上读新闻听音乐看电影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游戏可以在家里听老师上课或者在网上查阅资料 3、补充练习: (1)把词语补充完整: 粉()玉()仰面()()乐()不()()()懂懂通宵()()兴致()()秋()气()()日余()(2)圈出下列词语中用错的字,并改正: 千钓一发()豪不在意()悬涯绝壁()装枪作势() 宠然大物()造形别致()罪有因得()兴奋不己() (3)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针扎似的”、“登载”中加点的多音字分别读“zā”和“zǎi”。() ②“要知道,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句中两个 “最后一排”的意思相同。() 6、一个中国孩子的心声 1、照样子写一写: 例: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爸爸,全社会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1)为了,为了,为了,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2)为了,为了,为了, 。 7、妈妈,我们要活下去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方法指导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 方法指导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方法指导 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它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这需要学生有很高的语文素养。特别在小学高段,语文随着阅读题难度的加强,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才能轻松应对哦。 一、一般解题法: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二、主要题型及其解题方法: (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 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的,主要是写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 写景主要体现景的美丽可爱。 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 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 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暗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题 班级姓名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6题。 什么是智力?有人说,智力的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作判断的能力和想象力。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力是作猜测,是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测".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你不知怎么办时, 无计可 施时,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 那么人的智力是否高于其他动物呢?这取决于脑的发达程度,脑只有外面那一层——大脑皮层——明显地与形成"新的联想"有关。而人的大脑皮层甚至比甜橙皮还薄,大约只有2毫米,仅相当于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人的大脑皮层布满了皱褶,但是如果把它剥离下来并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4张打印纸。黑猩猩的大脑皮层只有1张打印纸那么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邮票那么大。因此,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节选自《大脑如何思维》,有删改,作者威廉。卡尔文)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选文运用的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选文中两次用到"大约"一词,这体现了选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对"智力"作了五种解释。请说出你最赞同其中的哪一种,结合实例说明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4题。 生命必定要死亡吗?不,有两个事实可以证明:第一,任何生物的生殖细胞就是永生不死的。它们已经不断分裂、不断生存了几千万年以上,而且还在继续生存下去。没有生殖细胞的永生,也就没有物种的延续。第二,癌细胞不会自动死亡,也是永生的。海拉细胞,这是多年前从一位叫海拉的女子身上收集到的子宫颈癌细胞。它一直在全世界各个实验室里分裂繁殖,每24小时倍增一次,生长分裂极其旺盛,至今已传了上千代,仍没有死亡的征象。海拉早已死亡多年,而她的癌细胞却能永生。这里的奥秘何在呢? 美国细胞学家海弗利克发现,人体细胞从第1次分裂开始算起,毕生只能分裂50次左右,此后便衰老死亡。为什么癌细胞与生殖细胞可无止境地分裂下去?海弗利克认为,这是因为正常体细胞之间紧密联结,闭关自守,缺乏遗传信息的交换,而癌细胞恰恰相反,它能与病毒或其他生命物质发生信息交换,从而使自身生命不息。这也许是永生的 奥秘吧。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阶段性练习卷

xx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阶段性练习卷 一、基础(20%) 1.看拼音写词语。6% (1)xuán ɡuà(2)péi bàn (3)wàn zhànɡ kuánɡ lán (4)ɡuǐ jì(5)wēi xié(6)tōnɡ xiāo wèi mián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4% 竹林区我仔细地寻找五瓣儿丁香我没闻到蜜蜂的嗡嗡声我没 听到 3.按要求写句子。6% (1)看着无数不计其数的和平鸽飞向蓝天,高兴极了。(用修改符号修改句中的两处错误) (2)山路真陡,。(把句子写具体)(3)你是怎么理解幸福的?请用本学期学过的一句名言来表述: 4.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4% 计:①计算,核算②测量或计算时间、度数等的仪器 ③主意,策略,计划④计较,考虑 (1)这支体温计.是爸爸刚买的。()(2)图书馆里的书多得不计.其数。()(3)曹操中了周瑜的计.。()(4)积极勤奋的努力和不计.成败的洒脱是成功的两翼。() 五年级语文第1页共4页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墙纸(17%) ①今天,我在商店里看见一位叔叔在买墙纸,联想到我家里那浅绿色的墙纸,它贴在墙上非常好看,可惜时间长了,就变得很难看了,而且,它也只有一种功能。我想发明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墙纸,它既能美化环境,又能满足人们休息和娱乐的需要。 ②这种墙纸具有非常好的隔音能力。把它贴在墙上,即使旁边是座工厂,您在家里也听不到机器的隆隆声。它还能按照人们的爱好,发出一阵阵不同的香味。它还能根据季节的变换来改变自身的颜色。春天,它就变成淡绿色,给人们带来春天的信息;夏天,它就变成蓝色,给人们带来凉意;秋天,它就变成金黄色,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讯;冬天,它变成火红色,给人们带来温暖。晚上,电视节目还能在它身上显示出来。你()一按电钮,墙纸上()立刻出现你所选的节目了。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不怕火,()温度多高,它()不易燃烧。 ③我想,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我梦想中的墙纸就能走进千家万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 1.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4% 例:美化(环境)带来()变换()发明()满足()2.在第②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4% 3.小作者的想象力真是丰富,他想发明的墙纸有多种奇特的功能,这些功能主要是:(请简要概括其中的三点)3%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4.请你帮小作者为这种墙纸再设想一种功能,并用几句话把这种功能写具体。4% 5.在文章题目的“_________”上填入适当的词语。2% 五年级语文第2页共4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方法指导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方法指导 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它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这需要学生有很高的语文素养。特别在小学高段,语文随着阅读题难度的加强,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才能轻松应对哦。 一、一般解题法: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二、主要题型及其解题方法: (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 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的,主要是写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 写景主要体现景的美丽可爱。 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 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 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四年级语文复习五、语文阅读方法总结

语文阅读方法总结 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当题目类型是要求总结该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通常要求用10个字左右加以概括的 时候,只要答出“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即可。 2、当题目类型是要求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通常要求用40个字左右加以概 括的时候,只要答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当题目类型是要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通常给出两行的空约60个字,只要答出故事 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 4、当题目类型是给出几个空格分别用关键字词填写时,需要答出故事的“起因、递进或转 折、高潮、结果”。 5、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要注意几点:(1)不要看着书面文字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会造成 文字过长内容不具体;(2)碰上不易概括的文章,写清起因、经过、结果即可;(3)在空格中填写关键词时,容易出现错位,可采用就近原则,即可以先填写第一个关于起因的词语或者最后一个关于结果的词语,然后再填写中间的词语。概括人物思想情感变化时也可采用“起因、经过、结果”、“起因、发展、高潮、结果”、“起因、递进、转折、高潮、结果”这几种空格数量的方式对应人物的思想情感变化填写。 二、概括段落大意 本段中凡是“介绍、背景、引入、铺垫、具体解释(说明)、补充(强调)性内容”全部删除,把余下的内容合在一起,就是这段话的段落大意。 三、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1、通过三方面(1)具体事例(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2)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 神态(3)通过对人物侧面的描述(没有直接说明特点,而是讲述了与人物相关的故事或与人物关联事件的描写)可以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与精神品质。 2、由于该题型是根据关键字得分,因此只要能写出来的性格特点就一定要罗列完整。 四、说明文中的概括题 1、说明文有两类,一类是以说明某一事物的性质、特征、作用、功能为主的,通常叫事物 性说明文;还有一类是以阐明事理为主,通常叫事理性说明文。 2、说明文在概括能力考核上的题型基本分为两类:(1)概括说明对象的性质、特征、作用、 功能等;(2)概括整篇文章说明了什么规律。 3、事物性说明文答题时采用“关键词引导法”,先确定答案所在的区域,然后再在原文中 进行寻找。可也使用凡是“介绍、背景、引入、铺垫、具体解释(说明)、补充(强调)性内容”全部删除,把余下的内容合在一起。 4、如果说明文是总分结构,则有两种可能(1)在总述段找到所有答案;(2)在后面每一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说明方法及作用(教师版)

小四——说明文之说明方法及作用 课前复习:——什么是说明文? 例文: 这尊雄伟的佛像高71 米,也就是快有北京饭店新楼这么高了,数十里外都可以看到。它的头长14.7 米,宽10 米。头顶上每一个螺luó髻jì都可以放入一张大圆桌。他的耳朵长7 米,耳朵眼里可以钻进两个人。它的脚背宽8.5 米,可以围坐100 多人。它比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最高的大佛要高出三倍,过去认为世界最大的阿富汗巴史安大立佛,高53 米,而乐山大佛比它要高出18 米,乐山大佛真是大的惊人。游人们在瞻仰它的时候,莫不对我国古代的雕塑师们在设计和塑造这尊佛像时所表现出来的伟大魄力和高度的智慧,表示赞叹和钦佩。 说明文是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课前导入——常识考查 ①人的一生大约要喝多少吨水?(80吨) ②举例说出发电的几种方法?(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 ③据科学家们观测,全国气候在逐渐变暖,那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人类生产活动所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④猫头鹰是什么动物的天敌?(老鼠) 什么是说明方法呢? 1.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

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作用: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例: 太平洋绿龟长大后的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体重不到它的百分之一。 (用具体的数字形象说明了绿龟长大后的体重重的特点)黄河在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 (用具体的数字说明了黄河决口次数多的客观事实)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 (用具体的数字说明了黄河每年转移泥沙体积大的特点) 2.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方法中的打比方与修辞手法种的比喻是一致的。说明文中的“打比方”,实际上就是一个“比喻句”。 作用: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或把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例: 螃蟹在挖洞时,把四对小足当作“挖土机”,把蟹钳当作“运土机”。 (通过螃蟹的足比做挖土机,说明螃蟹足的特点)鲸的鼻孔长在脑袋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阶段性练习卷

2016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阶段性练习卷 一、基础(20%) 1.看拼音写词语。6% (1)xuán ɡuà(2)péi bàn (3)wàn zhànɡ kuánɡ lán (4)ɡuǐ jì(5)wēi xié(6)tōnɡ xiāo wèi mián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4% 竹林区我仔细地寻找五瓣儿丁香我没闻到蜜蜂的嗡嗡声我没 听到 3.按要求写句子。6% (1)看着无数不计其数的和平鸽飞向蓝天,高兴极了。(用修改符号修改句中的两处错误) (2)山路真陡,。(把句子写具体)(3)你是怎么理解幸福的?请用本学期学过的一句名言来表述: 4.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4% 计:①计算,核算②测量或计算时间、度数等的仪器 ③主意,策略,计划④计较,考虑 (1)这支体温计.是爸爸刚买的。()(2)图书馆里的书多得不计.其数。()(3)曹操中了周瑜的计.。()

(4)积极勤奋的努力和不计.成败的洒脱是成功的两翼。() 五年级语文第1页共4页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墙纸(17%) ①今天,我在商店里看见一位叔叔在买墙纸,联想到我家里那浅绿色的墙纸,它贴在墙上非常好看,可惜时间长了,就变得很难看了,而且,它也只有一种功能。我想发明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墙纸,它既能美化环境,又能满足人们休息和娱乐的需要。 ②这种墙纸具有非常好的隔音能力。把它贴在墙上,即使旁边是座工厂,您在家里也听不到机器的隆隆声。它还能按照人们的爱好,发出一阵阵不同的香味。它还能根据季节的变换来改变自身的颜色。春天,它就变成淡绿色,给人们带来春天的信息;夏天,它就变成蓝色,给人们带来凉意;秋天,它就变成金黄色,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讯;冬天,它变成火红色,给人们带来温暖。晚上,电视节目还能在它身上显示出来。你()一按电钮,墙纸上()立刻出现你所选的节目了。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不怕火,()温度多高,它()不易燃烧。 ③我想,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我梦想中的墙纸就能走进千家万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 1.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4% 例:美化(环境)带来()变换()发明()满足()2.在第②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4% 3.小作者的想象力真是丰富,他想发明的墙纸有多种奇特的功能,这些功能主要是:(请简要概括其中的三点)3%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4.请你帮小作者为这种墙纸再设想一种功能,并用几句话把这种功能写具体。4%

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技巧

教学标题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技巧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上次作业检查 课外阅读做题时有一定的技巧,有一定的套路,掌握了这些套路,做题就会一气呵成。那么一起看看做题的基本套路。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见精品范文讲解第六题]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需要注意:要是规定从内容、结构、主题上分析,该怎么答题? 内容:说明它表现了什么(人或事); 结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主题:在整篇文章上说明了什么(大的范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完整)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阅读理解专题: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第一部分阅读题答题顺序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第二部分文体分析一小学阅读理解常见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记叙文文体知识一、表达顺序表达顺序不同于结构顺序(总分总等)。有利于表现文章的内容,有利于表达思想感情。(一)记叙的顺序:1.顺叙:按事情发展或者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4.补叙:是对叙述的任务、事件、情节等做简短的补充说明。作用:补充情节。5.分叙:可以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以几件事情进行交叉地叙述。作用:脉络清晰,条理清楚。(二)描景的顺序:1.空间顺序;2.观察的先后顺序;3.时间推移的顺序。(三)

状物的顺序:景物的不同类别:静物、动物、植物。1.写静物一般按外形(形状、颜色、图案)→结构→用途的顺序;2.写动物一般按外形→动态→习性的顺序;3.写植物一般按形状→颜色→气味→生长环境→用途的顺序。二、记叙的线索及作用:线索,指贯穿于整篇文章的思路脉络,起连贯作用。如果有了好的材料,再加上有使之连贯的线索,那么文章就成为一串美丽的珍珠。阅读时,抓住了线索,就容易掌握段落结构,领会中心思想。写作时,抓住了线索,就能使文章中心明确,条理井然,脉络清晰。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1.以事情发展顺序为线索,就是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的顺序。2.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就是把事情发展过程中比较明显的时间写出来,并叙述在此时间内发生的内容。3.以地点变换的顺序作线索。以写景、参观访问过程为内容的文章一般以地点变化顺序作线索,叙述时要写清每个地点上的事情。4.以具体的事物为线索。5.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中心事件在文章中起主干作用,围绕它来写一些相关的事。注意:(1)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只有一条线索,有的文章是双线并行甚至是三条线索展开;(2)有几条线索的文章,往往有一条主线;(3)有的文章虽然也有两条线索,但一条线索是明的,另一条是暗的。找线索的方法:1.注意文章的标题,有的文章的标题直接

小学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小学常见的有: 举例子:把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 列数字:从数量的角度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打比方:用比喻的方式,具体生动地介绍事物的特点。 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作比较:事物的相同、相似、或相反的特点进行比较,突出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 1.太阳会发光,发热是个大火球。() 2.假如大气没有会策划呢,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3.他吓得直哆嗦,就好像看见了鬼一样() 4.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 5.松鼠基本分为三大类,数松鼠、地岩鼠和石松鼠。( ) 6.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份,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 7.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的高级动物。() 8.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9.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他的坚固。() 10.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 () 11.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 1.比喻: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 描写物。作用:语言生动形象。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烘托气氛,加 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 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 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 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 他刚离去。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