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伤寒杂病论心得体会

伤寒杂病论心得体会

伤寒杂病论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

学习《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

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金医要略》两书,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他第

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

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初次阅读《伤寒杂病论》是在大学三年级时,刚接触到中医不久,

囫囵吞枣地记了些东西,考试成绩不错,但对伤寒却没有一个完整

的体系了解,只有琳琳碎碎的一知半解。等空暇时再次拿起这本经

典时,又有了不一样的体会。例如治疗停饮性呕吐的茯苓泽泻汤和

治疗水逆的五苓散,同样有茯苓、泽泻、白术、桂枝等药组成,但

茯苓泽泻汤以茯苓半斤为君药,再加生姜甘草,治疗以呕吐不已为

主症,而五苓散以泽泻为君药,再加猪苓,治疗以小便不利为主症。同样的底方,不同的剂量可以对症不用的病症。再着小半夏汤、生

姜半夏汤和半夏干姜散,除了药物剂量的差别外,在治疗过程同样

服用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小半夏汤宜“分温再服”,生姜半夏汤

应“小冷,分四服,旦三夜一服”,半夏干姜散却要“顿服之”,使药

力集中而取效迅捷。同样的药,不同的用法,却又不同的效果。在

这些小细节上给的印象特别深刻,常常会引起我们的好奇心,再深

入细细体会就会有新的收获,也能体会张仲景在方药上的斟酌。

对于张仲景的遣方用药遵循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寒热由表入里辨

三阴三阳,杂病辨脏腑,辨邪气去留,有独立的一套辩证体系,结

合案例可以体会到,往往可将疾病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在以后

自己的辩证方式中可以将病因病机一分为二,以最能突破人体卫外

致病的寒邪为代表的六经辨证,以各种内伤因素为主的脏腑辨证。

对于将经典转化为自己的临床经验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人也因此

受益良多。

通过学习《伤寒杂病论》,使我们深感它的基本临床思维是深刻而

正确的,时至今日,仍有不可否认的指导作用。若再简化它,也许

可用“诊病审因,辨证察机,随机选方,对症用药”四句话。这样较

能更直接而深刻地反映基本临床思维。我们的前人早已总结出中医

学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的正确思维,相对于西医而言更反

映出中医学的一大特色,这些丰功伟绩也足以令我们中医界顾盼自豪。随着时间的推移,讨论的深入,辨病问题的提出及强调,辨证

论治时只注意“疾病功能态”,而往往忘记中医病因病机的分析与掌握,从而降低了准确性与疗效,对于一证有多方的认识与对策更从“方士”的临床思维上看:“方证相对”、“方药加减则法亦变”就是法

寓方中的现实等问题,却促使我们重温医圣张仲景的教诲,以求“温

故而知新”。并结合现代实践提出一些见解。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

初衷。

从有效方剂中的配伍中探讨人体微细的病理病机,也许有促进自身

临床思维的进步。或对方剂配伍获得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解。

【篇二:伤寒杂病论的心得】

《伤寒杂病论》中的生姜与干姜

《伤寒论》、《金匮要略》用药法度严谨,尤重药物的炮制、配伍、煎法、服法等。现就其用“姜”规律,小议如下:

生姜的运用

生姜味辛微温,在运用上随着配伍不同而作用各异。仲景著述中,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解表散邪

多取生姜辛散之力,而佐辛温之品,以解散寒邪;或配大枣之甘,

以行脾之津液而调和营卫。如桂枝汤中,生姜佐桂枝以解肌;越婢

汤中,生姜佐麻黄以发越水气;射干麻黄汤中,生姜配细辛散寒行

水以治咳而上气;小紫胡汤中,生姜配大枣助少阳生发之气以和解

少阳;大柴胡汤中,生姜配半夏扶胃阳止呕以表里双解。

2降逆止呕

取生姜辛散,配降逆和胃药物,以治呕秽、胸痹、噫气等证。如橘

皮竹茹汤中,生姜配橘皮以和胃降逆;吴茱萸汤中,生姜散逆止呕,升清降浊,使胃浊随茱萸而下泄;旋覆代赭汤中,姜枣和脾养胃,

安定中州;其它如小半夏汤、橘皮汤、橘枳姜汤等方,皆能降逆蠲饮,和胃止呕。再如真武汤,本为温阳散水之剂,但方后说:“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又通脉四逆汤方后说:“呕者

加生姜二两。”栀豉汤中亦有呕加生姜的记载。

3补虚益血

取生姜辛通卫气,配甘药治虚劳虚寒里急的腹痛。如温建中脏的小

建中汤、黄芪建中汤之类;配伍温补之品,以治血虚寒结的腹痛。

如温血散寒之当归生姜羊肉汤;配伍炙甘草、大枣以温养胃气,资

营血之源。而治气血不足,心力不继,脉结代,心动悸之炙甘草汤,以生血复脉。

干姜的运用

干姜性味辛温,在诊疗中可因配伍不同而功效不一。仲景所述,大

致归纳三个方面。1阳虚阴盛

这两者本是互为因果的。由于阳气虚,所以导致阴寒盛,阴寒盛,

亦可致阳气虚,但毕竟以阳虚为主,因此当以回阳救逆为急务。如

因中寒阳微,脾肾阳虚,致现四肢厥冷,脉沉微而细,下利清谷等

脉证,甚至出现阴盛于内,格阳于外的证象,治当回阳救逆,通达

内外之阳气。四逆汤中用干姜配附子回阳救逆,温中散寒,佐炙甘

草甘温补中,则逐阴回阳之力尤著。而通脉四逆汤中倍用干姜,以

大剂辛热,急驱在内之阴寒,使格拒于外之阳气得以内返。因阴盛

于下,格阳于上出现的脉证,治用白通汤以宁上下阳气。方中干姜

配附子以回阳散寒。再如阳虚阴盛之脉证,用干姜配附子组成干姜

附子汤,以胜阴复阳。

1寒热错杂

当证情寒热混同出现时,治当寒热并施。如上热下寒证类:热邪扰

于胸膈,阴寒胜于肠中,致蚘动扰膈之乌梅丸证;呕吐腹痛之黄连

汤证;呕而自利,食入即吐,气味酸臭混浊之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证;上焦留热,寒气留中之栀子干姜汤证,这些方剂皆以干姜温中

焦脾胃之阳,以祛寒邪。又如泻心汤证:生姜、甘草、半夏三泻心汤,都是因于误下后,热与无形之气相结而成痞的。生姜泻心汤中,干姜与生姜并用,取干姜以温中,生姜配半夏以降逆散水;甘草泻

心汤中,取干姜温中而散痞;半夏泻心汤中,取干姜配人参、甘草

以温中补虚,配半夏降逆止呕。

2温中祛寒止血行瘀

如理中汤治中阳虚寒诸证;大建中汤治心胸中大寒痛;干姜人参半

夏丸治妊娠呕吐不止,皆取干姜配人参以温补中焦。桃花汤治虚寒

滑脱的便脓血,亦取干姜之辛,温暖下焦气分而补

虚。以上均为补虚温中之属。而小青龙汤治咳逆倚息不得卧;厚朴

麻黄汤治咳而脉浮;半夏干姜散治干呕、吐逆、吐涎沫;甘姜苓术

汤治肾著,皆取干姜温中祛寒而蠲水邪。再如柏叶汤治吐血不止;

王不留行散治金疮,亦属取干姜以止血而助行血瘀。

【篇三:络病学心得体会】

络病学——一个古老又极富创新魅力的理论,千百年来一代代华夏

中医英才在络病理论研究

领域探寻、追求,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络病学研究不断取得新

的突破,为现代疑难病治

疗注入了生机。 200百多年前清名医叶天士:“遍阅医药,未尝说及络病”的感叹被终结在

今朝的《络病学》一书上了。它是以吴以岭为主编的编者们多年关

于络脉与络病理论思考、

研究的心得与体会,是全体编委专家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我还记得

非典期间第一个通过国家

绿色通道进入药审的治流感,抗非典病毒及禽流感病毒的国家级中

药连花清瘟胶囊及治疗心

血管病的通心络胶囊,它们都是运用络病学指导研制的。古老的中

医出现新的突破,这让我

们看到了中医伟大的生命力和创新力。“经络”是中华国粹中医学的

重要学说,但近200年来,谈“经”者多,论“络”者少。

“络”是什么,络病是什么病,即使是中医也不一定说得清。如今,

由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

为第一承担者的国家973项目“络病学说与针灸理论的基础研究”,

填补了祖国传统医学的这

一空白,使“络病学”首次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中医学科。纵观历史,让我们看看络病学的发展,《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临床奠基之作,也奠定了

络病证治基础。仲景对于络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和虫类通络药物的应

用对后世的影响意义深远。

叶天士深得其中奥妙,说:“结聚血分成形,仲景有缓攻通络方法可宗”“鳖甲煎丸方中大意

取用虫药有四,意谓飞者升,走者降,灵动迅速,追拔沉混气血之邪”,“考仲景于劳伤血痹

诸法,其通络方法,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

血无凝著,气可宣通,与

攻积除坚,徒入脏腑者有间”,可见络病治疗和一般活血化瘀、攻积

除坚不同,从而突出强调

了络病辨证及通络治疗的独特临床价值。仲景旋覆花汤被后世尊为治络病祖方。清代名医叶天士是一位温病大家,他的《临证指南医案》充分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叶

氏创建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形成继《伤寒论》之后外感温热病的重大学术发展。而关于内伤

杂病治疗他则继承《内经》络病之说、仲景络病证治的用药经验,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

入络”之理论。叶天士“医者不知治络之法,则愈究愈穷矣”,“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

思想和多角度的治疗方式更彰显了络病的丰富内涵。其辛味通络、虫类通络、络虚通补等治

法用药,使仲景治络之法更为系统。叶氏的络病治疗常用于中风、痹证、症积等内伤疑难杂

病,其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显然也吸取了络病学说的学术思想,从而使络病学说既指导内

伤疑难杂病又指导了外感重症的辨证和治疗,使络病学说的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与进展。叶天

士之后,清吴鞠通尊叶氏为师,在络病治疗方面继承其思想并发扬奇经理论,善用旋覆花汤

横通肝络,善用辛散之品。清代著名治瘀大家王清任的许多治瘀名方都受到络病学说的影响。

王清任善用引经药,引药入病络;注重气血辨证,开创补气通络之法。基础理论的研究是中

医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各方面研究的基础,可以在方向上指导中医研究的发展。络

病的研究今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而它的文献研究作为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还不够广泛和细

致,今后还需进一步深入完善。络病思想源远流长,要全面地总结其内容及发展沿革不是一

件容易的事,而只有把基础工作做得细致全面才能更充分的提取古医籍文献中的精粹,更有

益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完善以及后学者的吸收利用。而吴以岭正是在广泛的吸收了各家对

络病思想的研究后并加以总结创新,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中医学科。作为新时代的中医院校的学生,不仅仅要学习好络病学,还要要学

习吴以岭教授的学习

创新进精神,要对我国传统的中医药事业有信心,为我国中医药事

业奋斗。篇二:络病学试

一、名词解释

1、络病学

络病学是研究络病学说及其临床运用的临床学科

2、久病入络

久病入络,是古代医家提出的一种病机理论,外感六淫或者七情内

伤入侵人体,久而不

治,邪气从表而及里,由皮毛而及脏腑,自气血而达经络,于经络

之间产生血瘀,而至久而

不愈,临床表现为患处刺痛,固定不移,舌暗,脉涩不畅等等,医

家以虫蚁搜络治之,就是

用土鳖虫,蜈蚣等等这类药性猛烈的虫类药莱治疗,活血(破血)

祛瘀,以达到通利经脉,

迫邪外出的目的。

3.气络和血络的区别与联系气血与经络既为人体正常的生理基础,

也是疾病产生的重要病机转化所在。凡各种疾病

皆由经络不畅、阴阳失衡所致。经络不畅则为经络之中气血运行不畅。血乃有形之物,气必

须以血为基础,气属阳本主动,但必须依赖血以济,方可表现出它

的机能活动。因此血就成

为气血中的主帅。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是指二者相互为用,除了强调前者的功

能,又切不可忽视后者的作用。因为气之所以能行血,是由于血能

载气,气的活力虽很强,

但易于逸脱,所以气必须依附于血而存于体内。当气附存于血中时,血可载气并不断为气的

功能活动提供水谷精微,使其不断得到营养补充,故血盛则气旺,

气旺又能生血、行血、摄

血。血虚则气衰,血脱气亦脱,即血病气亦病。

4.三维立体网络

“三维立体网络”是从时间、空间和功能角度,对网络全身的络脉系统进行高度概括:

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广泛分布于脏腑组之间的网络系

统,虽庞大复杂,却具有明显的细化分层和空间分布全身,按一定的时速与常度,把经脉运

行的气血津液输布、弥散、渗灌到脏腑周身,发挥着“行气血而营阴阳”的生理功能,是维

持生命活动和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网络结构。

二、简答题

1、简述络病的病机特点。由于络脉具有与经脉不同的生理结构和气血循行特点,当致病因素通过各种途径伤及络

脉导致络病时,表现出与其结构和气血循行相适应的病机特点: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

形。

2、何谓“络息成积”?“息”即时停止,阻滞的意思,络气郁滞或虚滞为脉络病变始动病机并贯穿病变全过程,

伴随着气机紊乱与气化异常而产生痰、瘀、毒等继发性致病因素,导致痰瘀阻络、脉络绌急或

热毒滞络等均可致血行壅而不通,进而引起脉络阻塞或闭塞。

3、何谓“络脉绌急”?

“绌急”就是屈曲挛急的意思

4、简述络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疼痛是络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络病主要病理机制是气血运行障碍,

络脉失于通畅,络病引起的疼痛,其机理有虚实寒热四端,一般而言,络虚之痛,痛势绵绵,动

后痛剧,休息痛减,喜按喜揉,乃络中气血不足,失于润运温煦,络脉不畅所致;痹症痹症也是络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于络脉将由经脉线性运行的气血面性弥散濡灌

到脏腑组织,四肢百骸,发挥温煦濡养作用病积延年,久病不愈,由经人络,由气及血,络中气血

流通不利,津血渗灌失常,津凝为痰,血滞为疲,痰癖混处络中,“血络之中,必有癖凝,故致病气

缠绵不去”,故久病人络常有痰癖红阻的病机存在,痰疲既是致病邪气侵袭人体,脏腑经络功能

失常所致的病理产物,也是继发性致病因素,痰癖阻滞络道,气血不能

通行成为痹症的发病基

础;病毒从口鼻而侵犯人肺,毒热雍肺,疲滞肺络,咳嗽少痰,稍延可发

生广泛肺实变而致肺纤

维化狭义之痹为痹证或痹病,。

5、论述题

试述用络病学理论分析通心络胶囊的临床适应症的证候病机通心终

胶囊是运用中医络

病理论研究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病理机制,选用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

蝉蜕、赤芍、冰片等十二味益气及虫类通络药物为主研制而成的治

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制剂,

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证,症见胸部憋闷,刺痛、

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

涩或结代。通心络胶囊以

益气活血、搜风通络为组方原则,从组方来看,通心络胶囊通络力强,标本兼顾,遵守“络

以通为用”的原则,既能通在里之深层之络,亦可通在表之浅表之络;既有入血分之药,亦

有入气分之药;既遵守中医方药理论,亦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有效

针对心血管疾病中以气虚

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亦用于

气虚血瘀络阻型中风病,症见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

语不利。篇三:络病学上

上篇

络病学总论

络病学是研究中医络病学说及其临床运用的临床学科,络病学说是

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

组成部分,是研究络病发生发展与诊断治疗规律的应用理论,络病

是广泛存在于多种内伤疑

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中的病理状态,建立“络病证治”对形成系统完整

络病理论体系,提高上

述难治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具有独特学术价值和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络病理论肇始于《内经》,

临床证治奠基于《伤寒杂病论》,清代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

痛入络”说,才形成重要

的病机理论及治疗用药,但叶氏也批评当时“医家不识络病,则愈究

愈穷矣”,可惜的是,叶

氏批评的现象在其身后并未引起充分重视,虽屡有验案,不乏善陈,但并未形成系统完整的

络病学说体系。近年来,随着应用中医络病学说治疗疑难病尤其是

心脑血管疾病取得的临床

显著成效,特别是络病理论代表方药通心络胶囊的研制成功并广泛

应用于临床,引起学术界

的重视并形成近年中医学术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因此系统整理深入

研究络病学说,建立络病

学临床学科,加强络病发病学、病机学、诊断学、治疗学的研究,

建立“络病证治”,对中医

络病自身学术体系的发展,对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临床疗

效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促

进作用。

一、络病学概论

(一)络病学的研究范围络病学主要研究络病学说及其临床运用,

络病学说是研究络病发生发展及诊断治疗规律

的应用理论,络病是广泛存在于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中的

病理状态,系统研究络脉

生理及络病发病学、病机学、诊断学、治疗学,并借用现代科学技

术手段阐明其理论及治疗

的科学内涵,建立“络病证治”新学术体系,提高多种现代难治性疾

病的临床诊治水平,促进络病学这一临床学

科的建立。

中医学不仅是一门临床应用医学,而且具有学术性极高的理论体系,任何学科的建设都

要以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为基础。中医学术理论的发展是具有其

内在规律性的,探寻络病

学说发展的历史轨迹对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其学术内涵并把握其发展

的历史趋向具有重要的借

鉴意义,因此在络病学科建设中系统回顾络病学说发生发展的历史

演变过程,梳理其学术理

论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对在继承基础上创建新的络病学术体系必要的。络病学要重视络脉及络病的理论研究,中医经络学说认为经络由经

脉和络脉组成,经络

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指经脉,有路径的意思;络,

指络脉,有网络的含义。经脉有一定的循行路线,而络脉则较经脉

细小,纵横交错,网络全

身。从经脉分出的支脉称为别络,从别络分出逐层细化的络脉称为

系络、缠络和孙络,遍布

全身,使循行于经脉中的气血,由线状流注扩展为面性弥散,从而

发挥对整个机体的渗灌濡

养作用,构成生命机体功能活动的内环境。络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络脉包括从经脉

支横别出的运行气血的所有络脉,络病学说之络系指广义络脉;从

狭义的角度,络脉又分为

经络之络和脉络之络,经络之络运行经气,脉络之络运行血液。络

脉作为经络的组成部分在

运行气血、络属脏腑等主要功能方面有其共性,但络脉作为从经脉

支横别出,逐层细化的网

络,不象十二经脉那样具有明确的起止循行路线及发病演变过程而

易于被人们认识和把握,

因此造成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的重经轻络现象,这也是尽管在秦汉时

代就有络脉及络病的论述,

清代名医叶天士疾呼重视络病,而络病学说始终未能系统建立的原

因所在。因此加强络脉与

络病病机演变特点及其诊断治疗规律的研究应当是络病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书所阐述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正是就中

医络病学说研究的理论框架而提出的,“络病证治”则是运用于络病

临床的辨证论治体系。中医学术理论研究的终极目的是提高临床疗效,对络病学说这样一种应用理论研究来说

更是如此。特别是由于络病并非一个独立的病种,而是广泛存在于

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

重症中的病理状态,其临床表现复杂性和多样性更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困难,因此络病

研究要紧紧抓住络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用药规律研究,深入探讨络病的发病特点,病机演变

规律,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具体治法,治疗药物及其作用机制,建立络病诊断标准和治疗

规范,逐步建立完善的“络病证治”体系。更应结合临床各科的疾病特点,探讨发生络病这

一病理阶段的证候学特点,在疾病发展过程的纵座标和络病产生的横座标的结合点上探讨该

病在络病状态下的治疗特殊性,并归纳总结各种疾病发生络病病理状态时治疗的普遍性,探

索其异病同治的规律性。由于络病以络脉为依托而发生,容易找到和现代医学的结合点,在络病研究中要注意多

学科的相互融合和渗透,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数字语言来阐述络病学说的科学内涵,

加强对经络之络运行的经气之温煦防御、信息传达、调节控制功能与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

免疫的相关性,对脉络之络运行血液与现代医学循环系统中小血管乃至微循环的相关性研究,

加强络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的客观性研究,加强络病治疗及入络药物作用机理

的研究,促进最终建立中西医结合关于各种难治性疾病诊断及治疗规律的“络病证治”体系。

(二)络病学的研究性质络病学是研究中医络病学说及其临床运用的临床学科,确定络病学的临床学科性质对于

明确络病学的研究重点及学科发展方向是必要的。络病是广泛存在于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和外

感重症中的病理状态,络病学说是研究络病发生发展与诊断治疗规律的应用理论,系统地研

究络病发病学、病机学、诊断学、治疗学,建立“络病证治”体系对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

是有益的。尽管络脉及络病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建立络病学说是中医学说体系自身

发展的重大课题,但络病学研究要紧密结合提高难治性疾病疗效这

一重点展开,避免络病学

说研究走入单纯理论研究脱离临床诊疗实际的倾向。络病学主要目

标是寻找多种难治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建立指导临床诊断及用药的

辨证论

治体系,对络脉及络病理论的研究都应从属于这一主目标。要避免

走入既往运用还原分析的

方法寻找经络实质的误区,要知道中医经络学说的形成既源于古代

的解剖学知识,又是古人

在长期医疗活动中对病理反应和治疗实践的总结,且是为了建立完

善的中医学术体系而赋予

其某些功能结构概念。尽管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络脉的实质还会

不断有新的发现,从而加

深我们对络脉实质及络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但络病学说研究的

主要课题是建立“络病证

治”这一指导难治性疾病临床辨证治疗的学术体系,正象张仲景“六

经辨证”并未追求六经

的实质是什么,但却是具有极高临床指导意义的外感病辨证论治的

方法,“络病证治”也是基

于目前所能知道的解剖学知识,并从中医学关于络脉及络病发生演

变及治疗规律的理论研究

中,归纳提高形成为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的辨证论治方法,去

有效地指导临床诊断与用

药。

(三)络病学的学术地位

对络病学研究的学术地位首先应从中医络病学说发展的历史角度去

评价。络病学说是伴随着经络学说而发展起来的,经络学说一出现

便受到历代医家的重

通。”络病学说形成发展史上有三个里程碑:络病理论形成于先秦时

代的中医学奠基之作《黄

帝内经》;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则奠定了络病临床证治基础,其外感重六经,创建“六

经辨证”,成为中医外感病辨证论治纲领,内伤杂病重络病,创旋复

花汤、大黄蛰虫丸等络病

治疗名方,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可见内伤疑难杂病“络病证治”具有

和外感“六经辨证”同

等重要的学术价值;清代叶天士对仲景络病治疗给予充分肯定,并

提出“久病入络”、“久痛

入络”的千古名言,标志着络病学说成为中医重要的病机学说。叶天

士作为临床大家对络病

辨治非常重视,批评当时“医家不识络病,则愈究愈穷矣”,可见络

病学说在中医学术发展史

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地位,发展络病学说,建立络病学临床学科,建立完善的“络病证治”

体系是中医学术自身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历史的必然。其次,络

病学说是指导内伤疑难杂病临床治疗的应用理论,掌握络病发病特点、病理变

化、临床特征及治疗方药将会使许多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难治性

疾病的临床治疗取得新的

突破。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现代疾病谱发生了

很大变化,各种急性传染

病的发生逐渐被控制,而许多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成

为目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

要疾病之

一。近年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探讨心脑血管病的中医发病机制和治疗

取得突破性进展,络

病理论代表方药通心络胶囊研制成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显著疗效,充分证实了络病学说

的重大临床价值。相信随着络病学说研究的深入并在临床各科的广

泛运用将对提高多种难治

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起到巨大推篇四:络病学络病学的学术地位和展

望对络病学研究的学术地位首先应从中医络病学说发展的历史角度

去评价。络病学说是伴

随着经络学说而发展起来的,经络学说一出现便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

和推崇,正如《灵枢?经脉》

原人血脉经落(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脏、腑、经、络、气、血共

同形成中医学术体系理论核心,气血在经络中运行而在络脉中实现

其生理功能,脏腑虽为维

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组织器官,而阴络循行于脏腑形成该脏腑组织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脏腑

南医案》说到: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 “遍阅医药,未

尝说及络病”,“医不知络脉治法,所谓愈究愈穷矣。” 络病学说形成发展史上有三个里程碑:

络病理论形成于先秦时代的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则奠定

了络病临床证治基础,其外感重六经,创建“六经辨证”,成为中医外感病辨证论治纲领,内伤

杂病重络病,创旋复花汤、大黄蛰虫丸等络病治疗名方,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可见内伤疑难杂病

“络病证治”具有和外感“六经辨证”同等重要的学术价值;清代叶天士对仲景络病治疗给予

充分肯定,并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千古名言,标志着络病学说成为中医重要的病

机学说。叶天士作为临床大家对络病辨治非常重视,批评当时“医家不识络病,则愈究愈穷矣”,

可见络病学说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地位,发展络病学说,建立络病学临床学科,建立完善的“络病证治”体系是中医学术自

身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历史的必然。其次,络病学说是指导内伤疑难杂病临床治疗的应用理论,掌握络病发病特点、病理变化、

临床特征及治疗方药将会使许多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取得新的突破。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急性传染病的发生逐渐

被控制,而许多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成为目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