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周处

周处

周处
周处

《周处》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世说新语》一书的主要内容及作者。

2、借助注释、工具书,通过默读、朗读、翻译等方法把握课文内容。

3、学习周处能接受批评,勇于改过自新。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介绍作品,导入新课(目标1)(4分钟)

在我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史上,有一部重要的作品,叫《世说新语》,作者是南北朝时宋朝的刘义庆。这部书记录了从汉末到东晋士大夫阶层的一些遗闻轶事,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些上层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况,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雏形。

周处是晋朝人,据《晋书·周处传》记载:周处仕晋为御史中丞时,凡所纠察弹劾的人,即使是皇亲国戚也不避讳。氏人齐万年造反,朝臣恨周处强直,建议朝廷派周处出战。有人知其有去无还,劝他以母亲年老为由,不去出战。周处说:忠孝之道,安得两全?后来孤军深入,斩敌甚多,弦绝矢尽,临危不退,遂壮烈牺牲。死后追赠平西将军。这样一个战死沙场的国家栋梁,其少年时期则是另一番模样。《周处》一文以极富传奇色彩的笔调,记叙了一个勇于改过的少年形象。

三、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划出疑难句,提交全班讨论。(目标2)(36分钟)

1.注意下列词语的意思:

凶强侠气、并皆、尤剧、更相庆、磋跎、令名彰、改励

2.揣摩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3.想一想下面的句子怎样翻译好:

①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

(平原、清河是以为官地称呼陆机、陆云。具以情告是以情具告的倒置。)

②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朝闻夕死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早晨听到真理,到傍晚死去也无遗憾,形容对真理的渴望。可直译为古人以朝闻夕死为贵,或意译为古人很看重'朝闻道,夕死可矣'这种追求。)

③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这个句子中间省略了一层意思:若已立志,翻译时应补上。)

(备学生)如果学生事先没有预习,应给予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解释、翻译。)

4、根据注释,请学生翻译文章,其他学生纠正或补充,教师点拨。

四、小结(1分钟)

周处少时为害乡里,后来改过自新,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我们读了这个故事以后不知能有什么启示呢?

五、作业布置(1分钟)1、翻译全文。(A)2、完成《掌握语文》练习。(B)

3、把这个故事用现代汉语写出来,注意适当扩充情节。(C)

《周处》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课文大意。

2、体会文章详略得当、叙事简练、说理深刻的特点。

3、学习周处勇于改过自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学会正确全面评价人物的方法。2、体会详略得当、叙事简练、说理深刻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曾经看过贾平凹写的《听来的故事》一文。其中,有一个故事讲的是古代有个英雄,一心想为民除害,他问乡亲们,有没有祸害,乡亲们说山上有只猛虎常吃人,于是英雄上山砍死了猛虎;英雄又问还有没有祸害,乡亲们说,海里有只蛟龙,英雄苦战三天三夜终于战胜了蛟龙。村人设宴款待。英雄又问,还有没有祸害,乡亲们说,有。英雄问:它在哪儿?乡亲们说,祸害就是你。英雄不明白为什么,决定离开这个村子,可就在他站起来的一刹那,他又跌倒了,因为酒里早就被乡亲们放了毒。这个故事就是从今天我们要学的《周处》演变而来的,《周处》选自《世说新语》,作者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宋朝文学家刘义庆。(板书:周处刘义庆)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课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患:忧惧、厌恨;又:再,另外;俱:一起(浮沉);竟:竟然、居然;始:才;人情:人心;乃:就;正:恰好;令名:美名;

具以情告:把(义兴人情及他的)情况详细告诉了(陆云);蹉跎:光阴虚度,这里指过时;贵:意动词,以……为贵,看重;

彰:显扬;改励:改过自勉。

2.以小组为单位,讲述周处的故事,最后选出一名给全班同学讲述。

(三)精读课文

1、反复诵读课文,在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记叙了周处的哪几件事?

(2)乡人把周处与蛟、虎并列为三害说明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周处杀虎击蛟三日未归,乡人的反应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4)周处“自寻二陆”的目的是什么?

2、学生思考、讨论。

(1)要点:文章以时间为序,记叙了周处“为害乡里”“斩虎击蛟”“改过自新”三个情节,刻画了周处转变的过程,其中“斩虎击蛟”是激发周处转变的转折点。

(2)要点:对于周处为害乡里的劣迹,文章并没有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侧面描写,以百姓的口碑”表现出来。百姓把周处与害人的猛兽蛟、虎并为“三害”,有力地表现了周处少危害之大,体现了文章叙事之简练,剪材之精当的特点。

(3)要点:文章写周处斩虎击蛟三日未归,百姓们却互相庆贺,这样写一方面刻画了主人公的勇猛,另一方面表现了猛士的悲哀。“说杀虎斩蛟”的目的竟是“以毒攻毒,以恶去恶”,可见百姓对周处痛恨之深;而在周处这一方,做的是除害益民的事,得到的却是被置于死地而后快的可悲结果,这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刺激,这种“刺激”足以使他省悟,形成人生的转折。文章以这样的情节来刻画人物的转折,很有说服力。

(4)要点:关于周处“自寻二陆”的情节,当属作者的虚构。据史料推算,历史上的周处长于陆机20来岁,而文章的虚构,则是为了表现人物转变过程中的内心矛盾。虽有自改意,但恐“年已蹉跎,终无所成”,而陆云的话坚定了周处的信心,为他展示了改过自新的光明前景,结尾的补叙“终为忠臣孝子”有力地印证了他的这番话。

3、再次朗读全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四)深入探究

(1)你怎样评价周处这个人?

(2)学习本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请联系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畅谈读后感受。

(1)要点:文章中周处的形象丰满,性格鲜明,“凶强狭气”是少年周处的主要性格特征。为害乡里,被百姓所痛恨,表现他“凶暴强横”的一面;劝说杀虎斩蛟”表现他“争强好斗”的一面,而得“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则说明他的“狭气”中含有“狭义”“逞义气”“救人之难”的成分,否则,他就不会去替百姓除害,也不会良心发现“欲自修改”,这是他改过自新,“终为忠臣子”的性格基础。(2)要点:一方面肯定、赞扬周处改过自新之举,一方面鼓励“朝闻夕改”、自我完善的人生追求,再则启示人们要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青年。

(五)、小结:周处的故事说明了一条真理:一个人常常会有缺点会犯错误,只要知错改过,勇于自新,同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也难免会犯错误,所以我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要学习和发扬周处勇于改错的精神,不断完善自己。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

2、用现代汉语改写课文。

周处语文教案

周处语文教案 周处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周处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周处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道理。 2、体会文章详略得当、叙事简练、说理深刻的特点。 3、积累文言词汇、准确翻译课文。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用现代汉语改写课文的能力。 三、情意目标: 学习勇于改过自新的精神。 教学建议 一、思想主题 本文通过接受批评、勇于改过自新,终于成为国家有用之材的故事,说明犯了错误的人,只要能勇于改正,弃恶从善,同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 二、思路结构 文章以时间为序,记叙了“为害乡里”“斩虎击蛟”“改过自新”三个情节,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年少时……而处尤剧。”略写年少为乡里所患的原因。第二层,“或说处杀虎斩蚊……有自改意。”详写为乡里力除两害,却不得乡里称颂,猛醒。第三层,“乃入吴寻二陆……处遂改励。”详写在陆云的教诲和鼓励下立志改过自新。 三、写作特点 1、刻画人物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 “凶强侠气”,从正面描写凶猛强悍和好斗的性格,“为乡里所患”则从侧面写他对乡里的危害。把列入“三横”,用山中之虎、水中之蛟侧面烘托暴犯百

姓之凶强。 2、文章裁剪得体、详略得当。 本文裁剪得体、详略得当,使全文重点突出,疏密有致,结构紧凑。开头略写为害乡里的情况,为下文作铺垫。写同陆云的谈话,说明改过自新的思想基础,属详写。结局部分写改过自新的经过,由于此处主题已经点明,加之前面的内容已从思想上提供了基础,故写作时一笔带过,给人留下了思考的余地。 从局部看,杀虎斩蛟的过程写得也是一略一详,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张弛自然。 3。叙事语言简练。 全文在语言叙述上十分简练,“具以情告”四字把对陆云所叙述的义兴人如何恨他的情况,全部概括进去;“欲自修改”,表达了的悔改之意;最后两句写悔改的.结果,语言极为简练。 四、组织课堂教学建议 教学《》可按照设悬念——通文意——学写法——谈感悟四大步进行。 设悬念:即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开头交代“为乡里所患”、“义兴人谓之三横,而处尤剧”是怎么回事?带着这样的问题读课文,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文意: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掌握有关文言词语,熟悉文章记叙的人物或事件,准确翻译课文。 学写法:本文在写法上叙事与议论相结合。如:文章在叙事的同时,借陆云的话发表议论:“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焉?”另外还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法。 谈感悟:本文写“为乡里所患……终为忠臣孝子”的发展过程,其中蕴含的道理对学生有一定的启迪教育作用,启发学生谈学习感悟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认识生活的真谛。 周处语文教案2 教学目的: 1、了解《世说新语》一书的主要内容及作者。 2、借助注释、工具书,通过默读、朗读、翻译等方法把握课文内容。 3、学习周处能接受批评,勇于改过自新。

周处传晋书列传阅读答案翻译

周处传晋书列传阅读答案翻译 周处传晋书列传阅读答案翻译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少不修细行,驰骋 田猎,纵情肆欲,州曲患之,称为“三害”之一。后经 陆云点化,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期年,州府交辟。 吴亡,入洛,稍迁新平太守。抚和戎狄,叛羌归附,雍土美之。转广汉太守。郡多滞讼,有经三十年而不决者,处详其枉直,一朝决遣。以母老罢归。寻除楚内史,未之官,征拜散骑常侍。处曰:“古人辞大不辞小。” 乃先之楚。而郡既经丧乱,新旧杂居,风俗未一,处敦 以教义,又检尸骸无主及白骨在野收葬之,然始就征, 远近称叹。 及居近侍,多所规讽。迁御史中丞,凡所纠劾,不 避宠戚。梁王肜违法,处深文案之。及氐人齐万年反, 朝臣恶处强直,皆曰:“处,吴之名将子也,忠烈果毅。”乃使隶夏侯骏西征。伏波将军孙秀知其将死,谓 之曰:“卿有老母,可以此辞也。”处曰:“忠孝之道,安得两全!既辞亲事君,父母复安得而子乎?今日是我 死所也。”万年闻之,曰:“周府君昔临新平,我知其 为人,才兼文武,若专断而来,不可当也。如受制于人,此成擒耳。”既而梁王肜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

事。处知肜不平,必当陷己,自以人臣尽节,不宜辞惮,乃悲慨即路,志不生还。中书令陈准知肜将逞宿憾,乃 言于朝曰:“骏及梁王皆是贵戚,非将率之才,进不求名,退不畏咎。周处吴人,忠勇果劲,有怨无援,将必 丧身。宜诏孟观以精兵万人,为处前锋,必能殄寇。不然,肜当使处先驱,其败必也。”朝廷不从。时贼屯梁山,有众七万,而骏逼处以五千兵击之。处曰:“军无 后继,必至覆败,虽在亡身,为国取耻。”肜复命处进讨,乃与振威将军卢播、雍州刺史解系攻万年于六陌。 将战,处军人未食,肜促令速进,而绝其后继。处知必败,自旦及暮,斩首万计。弦绝矢尽,播、系不救。左 右劝退,处按剑曰:“此是吾效节授命之日,何退之为!今诸军负信,势必不振。我为大臣,以身殉国,不亦可乎!”遂力战而没。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八周处》 4、下列各项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期年,州府交辟交,一齐,都 B.处详其枉直,一朝决遣详,审察,审理 C.卿有老母,可以此辞也辞,辞别,告辞 D.如受制于人,此成擒耳成擒,被擒,就擒 5、下列各项,全都直接表明周处“忠勇”的一组是:

周处原文注释翻译

周处原文注释翻译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周处翻译 《周处》 1三横,并皆暴犯百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情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立,何忧令名不彰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侠气,为乡里所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忠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人情所患,有自改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周处句子翻译 《周处》句意 1、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周处原文注释翻译

周处 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1.周处年少时,凶强 ..侠.xiá气.,为乡里所患.。 凶强:凶暴强悍。侠气:任性使气,这里指“好争斗”的意思。为:被。患:祸害(认为是祸害)。译文:周处年轻时,为人凶暴强悍,逞强好斗,被乡里认为是祸害。 2.又义兴水中有蛟[jiāo],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bào犯.百姓。 蛟:母龙曰蛟。 并:一起,指蛟与虎二者。暴犯:侵犯。暴: ...急骤;猛烈谓:把……称作。 译文:当时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为害百姓。 3.义兴人谓.wèi为wéi三横hèng,而处尤.剧.。 谓.:.称呼,叫作为:是尤:更,特别,尤其。剧:厉害。 译文: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而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4.或.说.shuì处杀虎斩蛟,实冀 ..hèng唯.余.其一。 ..jì三横 或:有人。说:劝说。实:其实。冀:希望。三横:三害。横:凶暴,不讲理唯:只。余:剩下。 译文: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其实是希望三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害。 5.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mò],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即:立即,就。或:有时。没:沉没。俱:一起。 译文: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跳下河斩杀蛟龙。蛟龙有时浮在水上有时又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浮沉,搏斗。 6.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gēng相.庆。 谓:认为。更相:相继;相互更:轮番 译文: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互相庆祝。 7.竟.杀蛟而出,闻.里人 ..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竟:竟然。闻:听说。里人:乡里人。始:才。意:心意,想法,愿望。 译文:不料周处竟然杀死了蛟龙活着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自己被大家当作了祸害,有了悔改的心意。 8...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 ..cuō tuó,终无所成。 乃:于是,就。具:详细。云:说。蹉跎:虚度光阴。 译文:于是便到吴郡去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自己的全部情况详细地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最终没有什么成就。 9.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译文:陆云说:“古人很看重早晨,哪怕是早晨明白道晨,晚上就死去也甘心’,这句话, 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 10.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yé?”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贵:以….为贵,重视。况:何况。君:你。患:担心,害怕。彰:显露。邪:古同“耶”,疑问词。励:自勉。译文:再说一个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从此就改过自勉,最后成为一名忠臣。

七上古诗文汇总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考试篇目梳理2014.6.19 【说明】整理人:悠悠的雨,整理时间2014.6.19 让初学的娃少走一些弯路,直接把点击上的内容分册略做改动,在结合网络信息整理出来。在第一次学习的时候,就有比较完整的认识。一些内容能简则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谢谢! 考试手册要求(2014版) 伤仲永 周处 ★小石潭记(全文默写) 卖油翁 核舟记 口技(林嗣环) 愚公移山 ★卖炭翁 ★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题破山寺后禅院 ★过零丁洋(每周一诗) 一、伤仲永①·王安石 金溪②民方仲永,世隶耕③。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④,忽啼求之;父异焉⑥,借旁近⑦与⑧之。即书⑨诗四句,并自为其名(10),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11),传一乡秀才(12)观之。自是(13)指物作诗(14),立就(15),其文理(16)皆有可观者。邑人(17)奇(18)之,稍稍(19)宾客其父(20);或(21)以钱币乞之(22)。父利其然(23)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24),不使(25)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26)中,从先人(27)还(28)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29)前时之闻(30)。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31)!” 【注释】①节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伤:为……感到哀伤。 ②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 ③世隶耕:世代从事农业生产。世,世代。隶,隶属。 ④书具:写字的工具。指笔、墨、纸、砚。 ⑤求:要求,索要。 ⑥父异焉: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异,对……感到诧异(奇怪、惊奇)。焉,此。 ⑦借旁近:就近借来。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 ⑧与:给。 ⑨书:写。 (10)自为其名:自己在诗后署上了名字。为,写。名,名字。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周处》(含题目和答案)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1) 周处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竞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9.本文选自《》,作者是。(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11.(3分)周处的变化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2) 周处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ye)?”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9.课文选自由南朝时(人名)所编撰的《》。(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义兴乡人“更相庆”主要因为他们以为周处和蛟龙都已死了。 B.周处杀虎斩蛟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他骨子里所具有的英雄侠气。 C.本文通过“杀虎斩蛟”和“寻访二陆”两件事表现人物个性。 D.本文通过周处的事例告诉我们:江山易改,本性也是可移的。

周处练习答案

《周处》练习 一、常识 答案:1.南北刘义庆世说新语 2.陆机担任过平原内史陆云担任过清河内史 3.《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 二、解释加点词语 1.凶强 ..百姓暴犯:..侠气凶强: 2.并皆暴犯 3.义兴人谓为三横.处杀虎斩蛟说: 5.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冀: 6.蛟或浮或没.没: 7..邪彰: 9.或.说处杀虎斩蛟或: 10.蛟或.浮或没或: 11.患:为乡里所患. 12. 且人患.志之不立 答案:1.凶暴强悍 2.侵害 3.祸害 4.劝说 5.希望 6.沉没 7.通“俱”,全部,详细地 8.显露 9.有人 10.有时 11.认为是祸害担心 12.被成为 三、句子翻译 1.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2.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3.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4.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答案:1.(他)听到乡里人庆贺的事后,才觉悟到自己被大家当作了祸害,有了改悔的意思。 2.并且表达了自己改正错误的愿望,可又担心年岁太大,最终也不会有什么成就。 3.况且一个人怕就怕没有志向,如果有了志向,还怕美好的声誉不能传扬吗? 4.周处于是改过自勉,

最后成为忠臣。 四、内容理解 1.周处被义兴人视为“三害”之一的原因是;文中“ ”一句从侧面衬托了周处被义兴人视为祸害。(用文中的话回答)答案:凶强侠气、暴犯百姓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2.文中“______”四字写出了周初改过自新的主动性,而“______”四字则写出他改正错误的勇气。作者精选“”和“”两个事例,鲜明展示了周处和的个性特点。 答案:有自改意具以情告杀虎斩蛟寻访二陆凶强侠气勇于改过 3.这篇文章通过周处(此处填一四字成语)的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 答案:改过自新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勇于改过自新,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处、蛟、虎是危害义兴乡里的三大祸患。 B.周处刺虎击蛟的行为可以显现出他的勇猛。 C.乡人“更相庆”的行为印证三害中“处尤剧”。 D.周处不知道自己“为人情所患”,体现其不知者无罪。 答案:D 5.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同乡人“更相庆”是因为他们以为周处和蛟龙都已经死了。 B.周处杀虎斩蛟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他骨子里所具有的英雄侠气。 C.本文主要通过“杀虎斩蛟”和“寻访二陆”两件事表现人物个性。 D.本文通过周处的事例告诉我们:江山易改,本性也可移。 答案:A 6.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略写周处为害乡里的情况,是为了突出周处改过的内容。 B.周处杀虎斩蛟是为了得到乡人们的谅解。 C.“寻访二陆”充分表现了周处改过的决心。 D.周处由“凶强侠气”到“终为忠臣”,表明立志改过的重要性。 答案:B

文言文翻译《周处》

文言文翻译《周处》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译文]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 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 周处最为厉害。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 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 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 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幺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周处》

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周处》 周处作者:刘义庆 原文OriginalText 译文TranslatedText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

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周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周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周处自新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有过错并不可怕,关键要有改正错误的决心和行动。下面是《周处》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学习。原文: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译文: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阅读练习题与答案 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或以钱币乞之。 B. 并皆暴犯百姓。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C. 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D. 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7.下列加点的“以”字与“具以情告”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高中文言文助读翻译《周处改过自新》

高中文言文助读翻译《周处改过自新》 周处年少时,为人蛮横强悍,打架斗欧,为当地一大祸害。此外,义兴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三害当中属周处最为厉害。于是有人便问周处:既然你这么有本事,何不去杀死猛虎蛟龙,证明一下你的实力呢?实际上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听后立即上山击毙了猛虎,又跳入水中与蛟龙搏斗,蛟在水中或浮或没,漂流出数十里远。经过三天三夜,百姓们都以为蛟龙和周处一并死了,纷纷出来庆祝。结果周处杀死蛟龙,提着它的脑袋从岸边爬起。闻听乡人以为自己已死,表示庆贺的事,才知实际上大家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不禁满面泪流,萌生悔改之意。遂往吴郡寻找陆机、陆云这两位当时东吴的名士。恰巧陆机不在,只见到陆云。周处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他,并说:自己想改正错误,可岁月皆已荒废了,怕最终没有什么成就可言。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并努力去做,又何必担忧好名声得不到传扬呢?周处听后决定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代忠臣孝子。 原文: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与处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魏文侯改过文言文翻译

魏文侯改过文言文翻译 导读:原文及译文供参考: 原文: 师经鼓琴,魏文侯起舞,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师经援琴而撞文侯,不中;中旒(读音liu二声,古代君主冠冕边缘下垂的装饰物。类似流苏),溃之。文侯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左右曰:“罪当烹。” 提师经下堂一等。师经曰:“臣可一言而死乎?”文侯曰:“可。”师经曰:“昔尧舜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不违;桀纣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违之。臣撞桀纣,非撞吾君也。”文侯曰:“释之,是寡人之过也。悬琴于城门,以为寡人符;不补旒,以为寡人戒。” 翻译: 乐师经(人名)演奏(古)琴,魏国的文王(因是诸侯国,故称侯)随音乐而舞蹈,(并依旋律)唱道: “让我的话不被违抗。”乐师经拿琴撞文王,没撞到;撞到了帽子的流苏,(帽子)破了。文王对左右的人说:“作为臣子而撞他的.国王,他的罪是什么?”左右说:“罪该受烹煮(刑法)。”抓乐师经到堂下第一级台阶。乐师经说:“ 我可以说一句话再死吗?”文王说:“可以。”乐师经说:“过去尧舜当国王的时候,唯恐自己的话别人不反对;桀纣当国王的时候,唯恐自己的话别人违抗。我撞的是桀纣,不是撞我的国王。”文王说:

“放了他,是我的过错。将琴悬挂在城门上,用以作为我错误的凭证;(破的)帽子不要补,用来做我的警示。” 【魏文侯改过文言文翻译】 1.魏文侯文言文翻译 2.魏文侯问李克文言文翻译 3.盗牛改过原文及翻译 4.周处改过自新原文翻译 5.魏文侯轶事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6.《魏文侯问李克》原文及翻译 7.《魏文侯与虞人期猎》阅读答案及翻译 8.成语改过自新 上文是关于魏文侯改过文言文翻译,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周处的原文及翻译

周处的原文及翻译 周处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译文 周处年轻的时候,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的`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一条蛟龙,山上有一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是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互相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人物评价 陆云: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 众朝臣:处,吴之名将子也,忠烈果毅。 陈淮:周处吴人,忠直勇果,有仇无援。

古诗白马篇·龙马花雪毛翻译赏析

古诗白马篇·龙马花雪毛翻译赏析 《白马篇·龙马花雪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古诗全文如下: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肖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前言】 《白马篇》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五言古诗,是《全唐诗》的第164卷第5首。《白马篇》,古乐府诗题。曹植、鲍照等人之《白马篇》,皆写边塞征战,此则写当时长安之“五陵豪”。全诗意寓出李白既有热血满腔的爱国豪情又有壮志未酬的苦闷,亦有仕途颠簸、官运不济,胸有大志而不受皇帝重用的无限惋惜和悲痛之情。 显然,这首诗上承曹植《白马篇》的精神而来,但又突出了与之不同的侠客形象,表达了一种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时代色彩。

【注释】 ⑴白马篇,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⑵龙马,《周礼·夏官·廋人》:“马八尺以上为龙。” ⑶五陵,语出班固《西都赋》:“南望杜、灞,北眺五陵。” ⑷“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意谓:所佩之剑,色如秋霜,切玉如泥;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日。秋霜:形容剑的颜色。切玉:形容剑的锋利。明珠袍:镶珠的衣袍。 ⑸斗鸡,玄宗好斗鸡,善斗鸡者每召入宫中侍奉,甚得宠幸。轩盖,有篷盖之车,贵人所乘。 ⑹万乘,指天子。古制,天子有兵车万乘。轩盖,车盖。 ⑺弓摧南山虎,用晋周处事。《晋书·周处传》载:南山白额猛虎为患,周处入山射杀之。 ⑻剧孟,汉时大侠。此代指当时豪侠中之雄杰者。 ⑼函谷,古关名,在陕州灵宝县。此代指帝京以东之要塞。临洮,地名,属陇右道洮州。此代指帝京以西之边陲。 ⑽临洮,古县名,在今甘肃眠县一带。 ⑾叱咤,怒斥声。万战场:全诗校:“一作经百战。” ⑿萧曹,即汉相萧何、曹参。此代指时相。二句意谓:“五陵豪”因边功而傲视大臣。自篇首至此,皆写“五陵豪”。 ⒀原宪,即子恩,孔子弟子。居处简陋,上漏下湿,不以为意,端坐而弦歌。见《韩诗外传》。二句李白自谓。善慕“五陵豪”之生涯,羞为蛰居陋室之穷儒。

周处文言文翼翻译

周处文言文翼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时候会接触的.,同学吗,我们看看下面的周处文言文翼翻译吧! 周处文言文翼翻译《周处》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译文】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

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周处 周处(236—297年),字子隐。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周处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为了改过自新去找名人陆机、陆云,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功业更胜乃父,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吴亡后周处仕西晋,刚正不阿,得罪权贵,被派往西北讨伐氐羌叛乱,遇害于沙场。 【周处文言文翼翻译】相关文章: 1.周处文言文字翻译

翻译

1.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处,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会合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 《国语·楚语》翻译:教导《春秋》,是为了扬善抑恶,用来劝诫教导人的本心;教导《世》是为了彰显德行而摒弃昏昧。用来约束人的行为;教导《诗》是为了提升道德修养,来使人确定志向;教导人的原则,是使人知道上下的分别和责任;教导的好处,是令人虚心不轻浮;叫导人《令》,使人知道百官的事业;教导人《语》,使人知道仁德的作用,从而知道上古圣王是如何用仁德治理民众的;教导人《故志》,使人知道兴废之事而能够警惕自己的行为;教导人《训典》,使人知道该依靠和信任的人,行事能够符合仁义。 2.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货殖列传》翻译:所以,人们依赖农民耕种来供给他们食物,虞人开出木材来(供给他们使用),工匠做成器皿来(供他们的所需),商人输通这些财物(供他们选购)。这难道还需要政令教导、征发人民如期集会来完成吗?人们各自以自己的才能来行事,竭尽自己的力量,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因此,物价低廉,他们就寻求买货的门路,物价昂贵,他们就寻求销售的途径,各自勤勉而致力于他们的本业,乐于从事自己的工作,如同水向低处流,日日夜夜而永无休止,他们不待召唤自己就赶来,物产不须征求而百姓们自己就生产出来。这难道不是合乎规律的而自然就是如此的证明吗? 3.夫史官者,必求博闻强识,疏通知远之士,使居其位,百官众职,咸所贰焉。是故前言往行,无不识也;天文地理,无不察也;人事之纪,无不达也。内掌八柄,以诏王治,外执六典,以逆官政。书美以彰善,记恶以垂戒,范围神化,昭明令德,穷圣人之至赜,详一代之亹亹。 《隋书·经籍志》翻译:史官这样的人,必须求得博学记忆力强,懂变通才能深远的士人,让他坐上这个位子,百官和众人的职则,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前人的一些掌故,史官都要能够分辨;各种学问,都要清楚;人事的任免规范,都要通达。在内辅佐君王施行驭下的八种手段来使君王的行事得以彰显。在外执行六方面的治国之法,配合政府的施政。 4.然则刍荛之言,明王必择;葑菲之体,诗人不弃。故学者有博闻旧事,多识其物,若不窥别录,不讨异书,专治周、孔之章句,直守迁、固之纪传,亦何能自致于此乎?且夫子有云:“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知之次也。”苟如是,则书有非圣,言多不经,学者博闻,盖在择之而已。 《史通》翻译:就像刍荛说的话,英明的君主的选择。葑菲的修身养性,诗人的锲而不舍。一般的学者都博闻孔孟之书,都能倒背如流。但是如果不看其他的书。专门看圣人的书,读死书。直守迁、固之纪传(两个优秀的文人)他们两就没有什么用,你认为对吗?而且孔圣人也说过,“多看,选择有益的看而后实践,”“实践比知识更重要”。如果能够这样,那么有学问不仅仅是圣人的,说话不仅仅是经典里的,做学问的人有广博的知识,都是善于吸取的结果。

《小石潭记》原文、译文对照翻译及相关问题

《小石潭记》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乐:以……为乐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象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很喜欢它。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伐:砍伐下:向下尤:特别清冽:清澈 砍伐竹子开出道路,往下见到一个小水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以为:把……当作近:靠近以:相当于“而”,表承接 潭由整块的石头形成潭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小石礁、小岛屿、小石磊、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可:副词,大约许:表约数空:在空中所依:依靠的东西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 (6)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下:向下佁然:愣住的样子俶尔:忽然 阳光向下一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跟游览的人逗乐。 (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而:表修饰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明灭:或现或隐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身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水流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有的地方露出来,有的地方被掩没了,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 (8)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其:指示代词,那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差互:相互交错 可:能其:它的,指溪水的 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9)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廖:寂静凄:使……凄凉寒:使……寒冷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邃:深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二、铁杵磨针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卒业]完成学业 【阅读训练】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去()方()欲()还:()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 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答: 三、日攘一鸡 【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字: 是非君子之道()()以待来年然后已()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译文: 是非君子之道 译文: 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译文: 四、薛谭学讴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解】①讴:这里是歌唱。②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郊衢,郊外的大道边。③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④薛谭乃谢求反:谢,道歉。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周处原文词解翻译

5.周处 文学常识:刘义庆,字季伯,南北朝人,文学家,选自《世说新语》。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1.凶强:凶暴强悍 2.侠气:好争斗 3.为:被 周处年轻的时候,凶暴强悍好争斗,被同乡的人认为是祸害。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1.并:一起 2.暴犯:侵害 3.皆:都 4.谓:叫 5.三横:三害.横,祸害 6.尤剧:更厉害 义兴水中有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侵害百姓,义兴人把他们称为三害,而周处更厉害。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1.或:有的人 2.说:劝说 3.冀:希望 有人劝说周处,去虎斩蛟,实际上希望三害只留其中一个。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1.即:就 周处就刺杀虎,又进入水里击杀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1.或:有时 2. 没:沉没 3.俱:在一起 蛟有时浮起来有时沉没,周处与它在一起,浮行数十里路。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1.谓:认为 2.更:轮流 3.相:相互 过了三天三夜,乡里人都认为他已经死了,相互庆祝。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1.闻:听说 2.始:才 (周处)竟然杀死了蛟龙,活着出来了,听说乡里人相互庆祝,才知道被人们看作祸害,有了自己悔改的意思。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1.乃:于是 2.具:具体 3.情:情况 4.云:说 5.修改:改正 于是到吴郡寻找陆机和陆云。陆机不在,真好看见了陆云,把具体的情况告诉了陆云,并且说:“想要自己改正,而年龄太大了,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1.患:担心 2.彰:显露 陆云说:“古人看重的是朝闻夕死,况且你的前途还很有希望。而且一个人怕志向不能树立,又何必担心美好的名声不能显露呢?” 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1.遂:于是 周处于是改正自勉,最终成为了忠臣。

文言文常用字词翻译

文言文常用字词翻译 文言文虚词用法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