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解读单元导语,把握编者意图

解读单元导语,把握编者意图

解读单元导语,把握编者意图
解读单元导语,把握编者意图

主题单元教学的“第一要务”

——解读单元导语把握编者意图

济南市教研室江洪春

“单元导语”是课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教版课标教材编写的一个亮点,它集中体现了编者对一组教材的整体设计意图。对一组教材而言,有着统领全组,目标定位、学习导航等重要功能。因此,解读单元导语,把握编者意图,对于一组教材的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遗憾的是,课标教材的这一编写特点和导语的功能、作用,在不少教师那里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当成“聋子的耳朵——摆设”,仍然习惯于一篇一篇孤立地解读课文,没有把一篇篇课文放置在一组教材之中,没有在单元导语的统领、“烛照”下进行解读,因而在教学中就经常出现解读不到位、误读跑偏和“没有航标乱行船”的状况。

如,教学《一面五星红旗》,不少教师把这一课的思想内涵定位和大讲文中的青年人如何“爱国”上,根本不顾及单元导语告诉我们的“读读本组课文,感受各国人们之间的友好情谊……”把原本体会“国际间的情谊”讲成了青年人的“爱国情怀”,把“爱国情怀”这一事件的“因”当成了“果”。

再如,教学《伯牙绝弦》一课,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将这一课的主题定位在“高山流水遇知音”上。这样的解读虽然没有跑偏,但是不够到位,忽视了单元导语中所“规定”的“感受艺术的魅力,受到

美的熏陶”这一学习专题。如果按照教材的这一“规定性”,教学这一课,不应仅仅把课文主题定位、停留在“知音”上,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伯牙和钟子期为什么能成为知音,为什么其他人没有成为伯牙的知音呢?即深层次地感悟艺术的境界与修养,艺术的魅力和力量。这样理解,才能真正把握和体现编者的设计意图。仔细想想,短文本身,除了让人们为伯牙与钟子期的相遇并成为知音的赞叹和震撼之外,似乎也能引发我们这种深层思考。

这种解读不到位、误读跑偏和“没有航标乱行船”的状况,不仅表现在对单元主题的把握上,还表现在对单元训练重点的认知上。

如,教学五年级上《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几乎所以教学这一课的教师都运用了大量的图片、视频、音乐实施教学,都是教师用大段大段的像背台词一样的诗意般的语言进行煽情。完全没有顾及到本单元导语提出的要求,即“阅读本组课文,我们要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根据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求和学习方法,学习《圆明园的毁灭》等课文,恰恰不适合运用大量的图片、视频、音乐等,而是应着力引导学生静心潜心阅读课文的语言文字,从它的字里行间体会内含的精神或情感,以此培养学生感受语言内涵,品评语言滋味的能力。例如,课文的第三段写圆明园的各种景观,作者运用了“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等,从这么多看似平常的“有”字中不借助用图片、视频、音乐等,是否就能明显地感受到圆明园景观的多姿多彩、美丽壮观?就能强烈而真切地体会到作者对圆明园美丽壮观景象的自豪、骄傲、赞美之

情?是否还能感悟到为后文写圆明园化为一片废墟什么都“没有”了的无比痛心、惋惜、憎恨之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埋下了伏笔等?这样教是否才符合、体现编者的意图?

凡此种种,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一叶障目,都是没有解读或没有读懂单元导语的结果。没有弄清楚“教什么”,那么“怎样教”,就无从谈起了,而且不弄清楚“教什么”,“怎样教”的方法手段越巧妙越花哨离题越远。虽然说“教材是素材,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虽然说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但是它总归是“教材”,是教材就有它的规定性和制约性,我们应该尊重教材的这种规定性和制约性。再者,对一些解读教材功底不足的教师来说,努力解读教材,把握好编者的意图,比所谓“创造性的用教材”结果教偏了教错了来得更实际一些。因为“干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干事”更重要。为此,我们强调:使用人教版课标教材,必须重视并首先对各单元的导语进行具体、深入地解读,要在弄清并把握编者对一组教材的整体设计意图的情况下解读每篇课文,达到够居高临下、前后联系地解读每篇课文,这应该成为解读教材的“第一要务”,成为一种解读教材的自觉意识和习惯的备课方式。

一、单元导语的构成

单元导语一般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导入、提示学习的思想内容,即人文专题;二是规定、提出学习、思考的任务、要求、重点、方法

等,即训练重点(一、二、三年级主要是第一部分)。我们以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的导语为例:

……本组课文如一首首心灵之歌,唱出了动听的爱的旋律,唱出了人间真情。让我们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共同感受真情的美好,并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

学习本组课文,要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

这一导语的第一部分向我们提示了学习、体会的思想内容、思想情感,即“共同感受真情的美好,并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这是继续学习、感受“人间真情”的人文专题。第二部分给我们规定、提出了学习的任务和要求,主要有两项:一是“读懂课文、体会情感”,即感受真情的美好;二是“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其中第二项是本组教学的重点、关键。也就是说,体会本组所描写的人物的美好心灵只是基础,不是重点、关键,学生一读便能感受到。关键是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这种美好情感的,是以学习如何表达为重点的。第二部分还为我们提示了学习方法,即先读懂课文,体会情感,这是基础,然后提示我们把教学的着力点转移到学习作者如何表达、抒发这种情感的,这是关键。

由此可知,单元导语是从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教师“教什么”、“怎样教”两个方面和两个角度进行规定、提示的,是教与学的出发点、着力点,乃至落脚点。

二、单元导语的解读

根据我们多年进行单元整合教学实践的体会,解读单元导语,要有系统思想和整体观念,把一组教材放置在一册、一个年级,乃至整个小学阶段来思考;把一篇课文放置在整组教材之中来解读,从而弄清这一组课文在整个教材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这一课在这整组教材中所处的位置,进而明确教学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也就是说,要弄清这一组、这一课处于整个教材“链条”中的第几环,力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教。下面,从如何解读人文专题和训练重点两个方面作以具体介绍、说明:

1.人文专题的解读

一般地说,某些人文专题在整个小学语文教材中会连续出现,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理清某一人文专题的发展脉络,能够帮助我们明确教学的着力点,教在点子上。以五年级上册第六组导语为例:“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在本组课文中,我们将看到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

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这是一个关于感受父母之爱的人文专题。此类专题在三年级下册第五组已有涉及,即“体会父母所付出的辛劳”。与三年级的这一专题联系起来解读,我们就会发现,两次的同类专题虽然都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但是侧重点不同。三年级的侧重点是初步体会和感受,而且仅是一个侧面,即体会父母付出的辛劳;而五年级的侧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也就是从方方面面,尤其是那些隐含在琐事之中、甚至是批评训导之中所表现出的父母之爱,从而“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深沉之爱,由于是隐含的,不容易发现,需要细心体会;宽广之爱,则是讲爱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即父母之爱的无处不在,无处不真,无处不深。

如果再结合课文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我们会更加明确编者的这一意图。本组安排了四篇课文,从四个侧面来描述父母之爱。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地震中的父与子》,讲特殊情况下父母之爱的伟大,一类是《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这三篇课文,是讲日常生活中关心、教育子女的父母之爱。尤其是父母“无情”的批评、有意识的“冷漠”也是爱。四篇课文三篇讲日常生活中的父母之爱,可见,编者的意图更多的是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感受父母之爱的隐含、深沉,及无处不在。

从学生对父母之爱的感受、体验来看,第一类是极其特殊的,学生最容易感受到父母之爱的伟大。而第二类,是一些生活琐事,尤其是那些“无情”的批评、父母有意识的“冷漠”,学生就比较难以感受到父母之爱了。我们在教学这组教材之前,做过这样的调查:“在

生活中,你感受到父母之爱了吗?请举例说明”。结果,90%以上的学生写的是自己生病的时候,母亲守候在身边;下雨的时候父亲冒雨来送伞等特殊情况下的父母之爱,只有两三个学生写到了父母给他洗衣服、为他操劳等爱的事例。可见学生对父母之爱的认识、感受是片面、欠缺、浮浅的,这恰恰是学习这一组教材的关键所在。即让学生通过这一组教材的学习,提升对父母之爱的认识,真正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方方面面、真真切切、实实在在。

经过将这一专题与同类专题联系起来分析、解读,我们就可以充分认识到五年级的这组教材,不是让学生感受一般意义上的父母之爱,关键是让他们从生活的多个侧面,尤其是那些严厉的批评、“无情”的冷漠等方面真正感受、认识到“这就是爱”。这是本组教学的着力点、落脚点,这样解读才符合并能体现编者的意图。

2. 训练重点的解读

从四年级开始,单元导语在第二部分为我们规定、提出了语文训练的重点,一般有三个方面,一是阅读方法方面的;二是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表达方面的;三是语文实践活动方面的。所不同的是有的年级、有的单元规定、提出了一个方面,有的是多个方面。我们应该对各个训练重点作出比较清楚明白的解读。那么,怎样解读语文训练重点呢?我们以弄清把握“阅读方法”为例:

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导语:“……让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在这一导语中,编者规定、提出了“读课文,想画面”的要求,这是从阅读方法方面提出的,是学习本组课文的基本方法,是本组教学的一个重点。我们对此要进行认真的解读,真正弄懂这一要求。一般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一是弄懂什么是“读课文,想画面”,它与“一边读,一边思考”有什么不同;二是为什么要“读课文,想画面”;三是怎样引导学生“读课文,想画面”。我们的认识是:“读课文,想画面”是一种通过阅读那些有关景物、人物等语言文字的描写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图像”,是借助于想象、体验进行阅读的方法;这种阅读方法与“一边读,一边思考”不同,前者是一种形象思维,它更多的是想象、体验和感受,后者是一种抽象思维,它更多是质疑、思考和感悟;进行这种阅读方法的训练也是走进文本的重要途径,即在头脑中产生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阅读想象、体验和感受;教学时可采用语言描述法,如“我仿佛看到或听到了……”、闭眼想象法,如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读、朗读体验法、绘画还原法等。这样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对训练重点进行解读,教学时就能比较准确、扎实地体现落实编者的意图。

在实践研究中,我们还体会到,如果把某些训练重点放置在教材系统中思考、解读,搞清它的来龙去脉,教学会更加心明眼亮,教在点子上。如“读课文,想画面”不是在四年级才提出的,实际上在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中已经提出:“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这可以看作是这一训练要求的源头,随后教材中又多次陆

续提出;到了四年级上册第五组又提出了“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的要求,这可以看作是这一阅读方法训练的发展;最后在五年级下册第四组单元导语里再次提出“学习本组课文,要入情入境,抓住那些感动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可以看作是这一阅读方法的提升。这样解读,弄清了“它来自何方”,我们就知道“读课文,想画面”这一训练重点是在什么基础、起点上进行的,弄清了“它走向何处”,我们就明白这一训练重点是朝着什么方向发展的,它的归宿是什么,进而我们就会明确“现在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这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从四年级开始,在单元导语中,编者陆续规定、提出了“领会表达”的任务和要求,如,四年级下册第一组提出“去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这是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优美词句的意思,体会思想感情,还要关注课文这些优美词句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以落实《课标》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这一学段目标。还有些单元导语的规定和要求是偏重于领会语言表达的,如,前文所述的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的导语:“学习本组课文,要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在解读和教学时要特别用心弄清楚此类编者意图,避免把劲用偏了。

总之,这样解读单元导语,看似“复杂繁琐”似乎“小题大作”。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探索中切身体会到这样做,不仅能使教学明

确了方向,把握了关键,教在了点子上,提高了教学的实效,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教师自身解读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因为我们不能把教学建立在什么也不知道、不明白的基础上)。

三、单元导语的运用

根据我们多年的实际与探索,感到单元导语这一文本要件是很好很有用处的教学资源。为此,在“单元整合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在解读单元导语,把握了编者意图的前提下,还把单元导语作为教学一个单元的首要环节,作为学生学习的出发点。下面以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导语为例做一介绍:

“……本组课文再一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让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的生动描写。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还可以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以丰富我们的见闻。”

1.展示导语,梳理任务。在进入本单元的教学之始,我们向学生亮出导语,引导学生梳理出它所包含的四项学生任务(实际也是学习目标、方向、重点),即:

①理解本组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这是理解思想内容方面的)。

②体会作者的生动描写(这是领会语言表达方面的)。

③读课文,想画面(这是阅读方法方面的)。

④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这是语文实践活动方面的)。

2.分析任务,明确重点。在这四项学习任务中,根据学情,有两个最为重要,有必要分析、明确。为此,我们在梳理出的四项任务中,进一步让学生明确其学习重点,一是读课文,想画面;二是体会作者的生动描写。这样教学,使学生在知道了“学什么”的基础,又弄清楚了“重点学什么”和“怎样学”。

3.点拨疑难,把握关键。本组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上有一个关键问题,是学生也是教师比较忽视和混淆的,即“自然景观”与“自然奇观”不同。一般地讲,前者侧重于描写景观的“美”,后者侧重于描写景观的“奇”。为了让学生把握这一关键,我们在教学中出示一组既有自然景观的图片又有自然奇观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区分辨别“自然奇观”与“自然景观”的不同,从而弄明白学习本组的关键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景观)。有了这样的点拨,学生在学习《观潮》《鸟的天堂》等课文时,就明确了学习的方向,会有意识地发现、理解课文所描写景观的“神奇、奇特”之处,也有利于完成好“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这一学习任务等。从“天下奇观”的角度去理解课文,让学生围绕着“神奇、奇特”理解钱塘江大潮、鸟的天堂、去搜集资料等。这样解读课文,我们就明白那种把“鸟的天堂”讲成大、美、茂盛、生命力强和鸟的多、活跃、自由、幸福等,就是不强调突出它的神奇、奇特,说明没有把握编者的意图,也说明把“鸟的天堂”这一“天下奇观”当成一般的“自然景观”了。

如果围绕着“奇观”看课文,这一“奇”是:“鸟的天堂”能骗过人的眼睛。傍晚去鸟的天堂,什么鸟也没有看到听到,而清晨去则什么鸟都有,成千上万,各种各样,好像世界上的所以鸟类都聚集在这里,而且似乎是一下子冒出来的,眼睛应接不暇;这二“奇”是:榕树之大能使人产生错觉。榕树之大,大得独木成林,占地面积极大,一般人都误认为是许多榕树,分不清榕树的主干、枝干;这三“奇”是:树叶出奇的绿,生长得出奇的茂盛,不是’一片片”而是”一簇簇”,不是“一层层”而是“一堆堆”,不是一般的绿,而是绿的反光,“照耀着我们的眼睛”;这四“奇”是……大约能找出十几“奇”。由这十几“奇”,学生会在认识上、情感上、写法上等感悟体会到很多,而且一旦学生明确掌握了这种学习理解的方向、切入点、着力点、方法窍门,后面的课文还用得教师教吗?他们是否就会自悟自得了。

实践与研究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解读到位有根基、方向明确有目标的教学才会是高效的教学。这样教学用时不多(约在十分钟左右),却如同在学习起步之时就点了亮一盏灯,照亮了前进的道路,这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起到了居高临下、心中有数,目标定位、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七期)

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

新闻学——名词解释1、全球化——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食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食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此种关系将远隔两地的地区相互联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吉登斯提出) 2、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必须持有的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 3、新新闻主义——主张运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来写新闻。(指运用记者自己的感受和访问手法从人物的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类问题的手法,它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绘方面。 4、公共新闻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积极介入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由公众而非新闻从业者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 5、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主张“报刊是国家的公仆,任何时候它的主要内容都要对当权者负责”。 6、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就是新闻自由理论,主张社会的主体公民都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 7、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主张报刊在享有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8、新新闻自由主义理论——是报刊的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所作的一种新的解释。它摒弃了“自由是一种自认权利”的先验论观点,强调自由的后验性或社会性,并主张新闻从业者所享有的自由即新闻自由既是一种道德权利,又是一种法律权利。 9、新闻理论范畴——它是对新闻现象进行理论思维时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它反映和表现出新闻现象最本质的特性,最根本的方面和最一般的关系。 10、“陆氏定义”(01、04考)——它是陆定一于1943年9月1日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所提出来的新闻观念,即认为“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此观念在清除新闻理论中诸如“性质说”等唯心主义观点的同时,科学回答了“新闻是什么”的问题。 11、新闻——新闻就是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12、新闻背景——指新闻事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条件和动因,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13、新闻事实(00、01考)——指被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事实。 14、新闻真实——新闻完全符合现实中相对应的客观事实,也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所报道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那件对应着的事实完全一致。 15、新闻真实性(98、00、05考)——指新闻具有的最基本的特性,即与现实中对应着的事实相符合的那种本质特性。 16、现象真实——指新闻事实与现实原型在外部形态上完全相符。 本质真实——指新闻事实与现实原型在内在本质上完全一致。 现实真实——指新闻事实真是再现了现实中新近发生的事实。 历史真实——指新闻事实的真实性为历史所肯定。 17、客观报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偏不倚、公正平衡地报道新闻事实,而不发表任何意见。 18、新闻客观性——指新闻事实在本质上是一种打上了传播者思想烙印的客观事实,但它不

直接引语变简介引语

人称变化的原则: 1. “一随主”是指在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时,如果从句中的主语是第一人称或被第一人称所修饰。从句中的人称要按照主句中主语的人称变化如 She said. "My brother wants to go shopping with me. ” She said her brother wanted to go shopping with her. 2. “二随宾”是指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时,若从句中的主语及宾语是第二人称或被第二人你所修饰。从句中的人称要跟引号外的主句的宾语一致。如: He said to Kate. "How is your sister now?” →He asked Kate how her sister was then. 3. “第三人称不更新”是指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时。如果从句中的主语及宾语是第三人称或被第三人称所修饰从句中的人称一般不需要变化如: Mr. Smith said, “Jack is a good boy.”Mr. Smith said Jack was a good boy. 句型变化原则: ①直接引语如果是陈述句,间接引语应改为由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She said, "Our bus will arrive in five minutes.“She said that their bus would arrive in five minutes. ②直接引语如果是反意疑问句,选择疑问句或一般疑问句,间接引语应改为由whether或if引导的宾语从句. He said, "Can you swim, John?“ He asked John if he could swim。 ③直接引语如果是特殊问句,间接引语应该改为由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引导的宾语从句(宾语从句必须用陈述句语序)。 She asked me, "When do they have their dinner?” She asked me when they had their dinner. ④直接引语如果是祈使句,间接引语应改为“ Tell (ask, order, beg等) sb (not) to do sth.”句型。 如: 1."Don't make any noise," the teacher said to the students. She told (ordered) the students not to make any noise. 2.“Open the door, please," said she. She asked him to open the door. ⑤直接引语如果是以“Let's”开头的祈使句,变为间接引语时,通常用“suggest +动句词(或从句)”如: He said, "Let's go to the movies." He suggested going to the movies. 或He suggested that they should go to see the movies. 1.“I never eat meat.” he said. He said that ______ never ______ meat. 2.“I’ve found my wallet.” he said to me. He ______ me that he ______ ______ ______ wallet. 3.“I took it home with me.” she said. She said that ______ ______ _______ it home with her. 4.The teacher said,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 and goes down in the west.” The teacher said that the sun ______ in the east and ______ down in the west. 5.“I met her yesterday.” he said to me. He ______ me that he ______ met the day ______. 6.“You must come here before five.” he said. He said that I ______ to go ______ before five. 7.“I bought the house 10 years ago.” he said. He said that he _______ bought the house 10 years _______. 8.“Did you see her last week?” he said. He ______ ______ I had seen her the week _______. 9.He said, “You can sit here, Jim.” He ______ Jim that he ______ sit there 10.He asked, “How did you find it, mother?” He as ked her mother ______ ______ ______ found it. 11.“Where have you been these days?” he asked. He asked me _______ _______ _______been _______ days. 12.“Do you know where she lives?” he asked. He asked ______ ______ knew where she ______. 13.“Stop making so much noise, children.” he said. He ______ the children ______ ______ making so much noise. 14.“Don’t tell him the news.” she said. She told me _______ _______ him the news. 15.“Are you inte r ested in this?” he said. He ______ ______ I was int erested in ______.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导学 本设计人文主题为“人生之舟”,共有三篇课文:《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能够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 《纪念白求恩》高度概括、赞颂了白求恩大夫身上具有的三个方面的品质,号召全体党员向白求恩同志学习。《植树的牧羊人》记述了牧羊人在三十多年里,凭借个人默默无闻、不求回报、坚持不懈的劳作,把荒漠变为绿树葱茏、溪水潺潺的幸福之地的故事。两篇课文都赞颂了人物身上具有的伟大感人的精神。《走一步,再走一步》讲述的是“我”小时候在一座悬崖上发生的故事以及“我”从中学到的影响“我”一生的经验。 《纪念白求恩》是一篇纪念性文章,侧重议论评价,《植树的牧羊人》和《走一步,再走一步》是故事,侧重记叙描写,三篇文章题材不同,形式各异。《纪念白求恩》是以逻辑顺序成文,《植树的牧羊人》则按时间顺序记述故事,刻画人物形象。这两篇课文的写作思路可以成为学生在写作记人类作文确定写作思路时的两种选择和范例。《植树的牧羊人》和《走一步,再走一步》两篇课文虽然分别侧重记人和记事,但文中对比、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的人物描写方法,可供学生们学习、借鉴,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都是大有意义的。 新课标第四学段(7~9年级)阶段目标对默读能力的要求是“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在本单元学习指导中也明确提出“本单元继续学习默读”,因此,培养学生的默读习惯和能力应为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之一。 本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纪念白求恩》和《植树的牧羊人》分别采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行文,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两篇文章不同但却清晰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们抓住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课文内容,关注重点词句和人物描写方法,感知人物形象,从而深入思考,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获得丰厚的阅读收获和人生感悟。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 单元导语和整理

四年级第八册第六单元整组教学 专题走进田园热爱生活 一.单元要点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了四篇文章。都围绕乡村生活,田园风光来叙事描写。 《乡下人家》描写了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牧场之国》展现了异国的田园风光;《古诗词三首》更是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乡村风光,田园诗趣的图画;《麦哨》则侧重于描绘了乡村儿童在田间无拘无束,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每篇文章虽然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描写方法也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即对乡村田园生活由衷地热爱,赞美与向往。 21 乡下人家 文章按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作者还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热爱乡村生活的情感。 22 牧场之国 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牧场和运河交错的独特地形,看到了荷兰蓝天,碧草,牛羊组成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所以作者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传神,比喻,拟人是本文语言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23 古诗词三首 《古诗词三首》分别写了乡村田园与水乡渔村的勤劳,快乐的生活,表达了乡野生活的平静,安宁。在读中体会田园,渔乡的生活,或繁忙或闲适,或安宁,以读来体会理解,对诗歌展开想象,进行相象,补充,构成美好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 24 《麦哨》 以生动有情趣的笔调抒写着乡村孩子快乐的童年,在声声麦哨里,孩子们勤劳地割草,快乐地嬉戏,嘴馋地吮吸,表现了乡村浓浓的欢乐。教学中了解作者

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

新闻学——名词解释 1、全球化——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食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食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此种关系将远隔两地的地区相互联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吉登斯提出) 2、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必须持有的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 3、新新闻主义——主张运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来写新闻。(指运用记者自己的感受和访问手法从人物的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类问题的手法,它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绘方面。 4、公共新闻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积极介入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由公众而非新闻从业者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 5、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主张“报刊是国家的公仆,任何时候它的主要内容都要对当权者负责”。 6、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就是新闻自由理论,主张社会的主体公民都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 7、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主张报刊在享有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8、新新闻自由主义理论——是报刊的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所作的一种新的解释。它摒弃了“自由是一种自认权利”的先验论观点,强调自由的后验性或社会性,并主张新闻从业者所享有的自由即新闻自由既是一种道德权利,又是一种法律权利。 9、新闻理论范畴——它是对新闻现象进行理论思维时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它反映和表现出新闻现象最本质的特性,最根本的方面和最一般的关系。 10、“陆氏定义”(01、04考)——它是陆定一于1943年9月1日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所提出来的新闻观念,即认为“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此观念在清除新闻理论中诸如“性质说”等唯心主义观点的同时,科学回答了“新闻是什么”的问题。 11、新闻——新闻就是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12、新闻背景——指新闻事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条件和动因,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13、新闻事实(00、01考)——指被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事实。 14、新闻真实——新闻完全符合现实中相对应的客观事实,也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所报道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那件对应着的事实完全一致。 15、新闻真实性(98、00、05考)——指新闻具有的最基本的特性,即与现实中对应着的事实相符合的那种本质特性。 16、现象真实——指新闻事实与现实原型在外部形态上完全相符。 本质真实——指新闻事实与现实原型在内在本质上完全一致。 现实真实——指新闻事实真是再现了现实中新近发生的事实。 历史真实——指新闻事实的真实性为历史所肯定。 17、客观报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偏不倚、公正平衡地报道新闻事实,而不发表任何意见。 18、新闻客观性——指新闻事实在本质上是一种打上了传播者思想烙印的客观事实,但它不

初中英语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练习题

初中英语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练习题 一、将所给直接引语变为间接引语,每空一词: 1. “I never eat meat.” he said.He said that ______ never ______ meat. 2. “I’ve found my wallet.” he said to me.He ______ me that he ______ ______ ______ wallet. 3. “I took it home with me.” she said.She said that ______ ______ _______ it home with her. 4. The teacher said,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 and goes down in the west.” The teacher said that the sun ______ in the east and ______ down in the west. 5. “I met her yesterday.” he said to me.He ______ me that he ______ met the day ______. 6. “You must come here before five.” he said.He said that I ______ to go ______ before five. 7. “I bought the house 10 years ago.” he said.He said that he _______ bought the house 10 years _______. 8. “Did you see her last week?” he said.He ______ ______ I had seen her the week _______. 9. He said, “You can sit here, Jim.”He ______ Jim that he ______ sit there. 10. He asked, “How did you find it, mother?”He asked her mother ______ ______ ______ found it. 11. “Where have you been these days?” he asked.He asked me _______ _______ _______been _______ days. 12. “Do you know where she lives?” he asked.He asked ______ ______ knew where she ______. 13. “Stop making so much noise, children.” he said. He ______ the children ______ ______ making so much noise. 14. “Don’t tell him the news.” she said.She told me _______ ______ ______ him the news. 15. “Are you intested in this?” he said.He ______ ______ I was interestd in ______. 16. “I am having supper,” he said.He said that _______ _______ having supper. 17. “I’ve seen the film,” Gina said to me.Gina _______ me that she _______ _______ the film. 18. “I went home with my sister,” she said.She said that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home with her sister. 19. “Keep quiet, children.” he said.He _______ the children _______ _______ quiet. 20. “Don’t look out of the window,” she said.She told me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out of the window. 【参考答案】 1. he, ate 2. told, had, found, his 3. she, had, taken 4. rise, goes 5. told, had, before 6. had, there 7. had, before 8. asked, if [whether], before 9. told, could 10. how, she, had 11. where, I, had, those 12. if [whether], I, lived 13. told, to, stop 14. not, to, tell 15. asked, if [whether], that 16. he, was。在直接引语变为间接引语时,代词I要变为he;主句为过去时态,宾语从句通常要将时态往 后推一个,即现在进行时am having变为过去进行时was having。 17. told, had, seen。直接引语中的said to sb在变为间接引语时应改为told sb;现在完成时have seen改为过 去完成时had seen。 18. she, had, gone。直接引语变为间接引语时,人称代词I 应变为she;一般过去时went改为过去完成时 had gone。 19. told, to, keep。如直接引语为肯定的祈使句时,在变为间接引语时,可使用ask [tell, order] sb to do sth这 一结构进行转换。 20. not, to, look。如直接引语为否定的祈使句时,在变为间接引语时,可使用ask [tell, order] sb not to do sth 这一结构进行转换。 二、将所给直接引语变为间接引语 1.He said: “I’ve left my book in my room.” 2.She said: “He will be busy.” 3.S he said to Tom, “Can you help me?” 4.She asked, “Is this book yours or his?” 5.The teacher asked, “how did you repair i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教案: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课文或谈论读书求知,或探讨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或阐释美学观念,既富有思想性,又蕴含艺术美。学习这些课文,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 《短文两篇》中《谈读书》和《不求甚解》这两篇短文都是谈论读书求知的。《谈读书》是英国哲学家、作家、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写的著作《随笔》中的一篇文章;《不求甚解》是一篇议论文,文章主要议论了“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即多次反复、虚心领会”这个道理。 《山水画的意境》一文通过品味山水画的意境,层层深入地论述了意境的重要性,以及全面认识客观对象和情感在意境中的重要性。 《无言之美》通过列举事例证明“言不必完全达意”和“无言之美”,表明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驱遣我们的想象》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欣赏文艺作品的途径和方法,表明要想在鉴赏文艺时获得美感,就要驱遣我们的想象,得到人生的受用。 本单元的“写作”要求“修改润色”。这一写作主题,要求学生能掌握常用的修改作文的方法,并在修改作文时正确运用,使作文更出彩。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的主题是“辩论”,通过对辩论的基本知识的学习,旨在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原则。进而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完美表达自己的意见,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读课文,积累本单元重点字词。 2.了解议论文的一般常识,掌握议论文提出论点的多种方式,把握论据、论点之间的关系。 3.学会分析每篇议论文的论证思路,理解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的好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分析、领悟体验的方法来辨别议论文中的观点与材料。 2.领悟文章所阐释的观点,树立正确的理论观点并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实践。 3.注重积累,灵活运用。掌握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论据类型等基础知识,有意识地积累一些比较典型的事例、名言警句、名人故事等,灵活运用到写作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标题和导语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50小时虎口拔牙通管道 ——贵州“11·26”事故抢险救援 11月26日22时许,在建的沪昆客运专线贵州段大猫坡特大桥12#桥墩的塔吊轰然倒塌,从高空坠落的塔吊配重石如炮弹般重重击向西南成品油管道,躁动的汽油从管道破损处喷涌而出,瞬间形成面积约2 000平方米的流淌渗油区。 22时30分开始,武警、消防、公安和当地干部群众上千人的救援队伍陆续赶到现场。挥发的汽油蒸气刺激着每个人的鼻孔,油气在周边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了2%~7%,“只要一丁点火花就会发生闪燃爆炸”。 泄漏点北边不足30米处,是我国西南铁路大动脉——沪昆铁路。消防战士张郭涛和战友们立即设置警戒线,禁绝一切火源。 11月27日零时17分,沪昆铁路列车停止通行,接触网电力供给中断。 抢险救援指挥部做出一系列部署:马上封锁交通,关闭管道阀门,断电,拉网式入户排查,疏散、安置方圆3公里范围的群众…… 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迅速做出安排,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现场排险作业安全,确保沪昆铁路客货运输安全,坚决杜绝爆炸、环境污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凌晨4时许,周边3公里范围内1 350名群众全部疏散完毕。 12时30分,抢险官兵们利用铜锹、木棍开挖4条长110米、宽0.5米、深1.2米的截油沟,防止汽油继续渗透并收集渗油。 21时许,4条截油沟开挖完成,并挖掘深2米、直径2米的探油洞26个,汽油渗透得到有效的控制,毗邻红枫湖水源的污染隐患完全排除。 按照抢险指挥部“先封堵再焊接”的要求,22时10分,开始采用包耐油橡胶皮加压法实施第一次封堵,没有将泄漏点全部封住,不具备动火焊接条件。23时05分,第二次封堵,效果仍不理想。 28日4时30分,采用聚四氟乙烯棒和内衬耐油胶布加压的封堵方案,漏油点顺利实现临时性封堵,出油量明显减少。6时许,指挥部决定对管道破损点进行焊接封堵抢修,从源头排除风险隐患。 焊接任务看似很简单,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静电产生的火花都可能引燃四处弥漫的汽油蒸气,更何况用几千摄氏度的高温烈焰对泡在汽油中的管道进行焊接,难度之大,无异于虎口拔牙、刀尖跳舞。 10时许,贵州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秦如培等人坐镇消防现场指挥

《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

《新闻学概论》 名词解释: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重点是新闻事业的发展的历史)、新闻业务。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却盛行于北美尤其美国。其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其主要观点是: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唯一职责是采取措施来保护新闻自由。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或第四种权利。3)"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让人民群众、让各党派都利用报纸充分地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4)对事实的信念。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社会责任论:1)20世纪40年代由一批美国学者正式构建,50年代为西方所接受。其基础仍然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2)它强调自由必须以责任为前提,新闻媒介在享有自由权利时,要主动、积极的承担社会责任。3)社会责任论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西方社会的变迁,适合西方国家的现实需要。4)社会责任论的提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西方新闻媒介和公众、政府之间的矛盾,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新闻媒介和社会大众的对立。新闻:存在着并行不悖的两种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新闻是报道,表达出新闻的形式;新闻是信息,表达出新闻的实质。这两个定义对于新闻互为表里,在不同场合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功能。 新闻本源:新闻是客观事物的反应,在新闻和事实的关系中,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唯物论的新闻本源观,尊重事实,坚持每一条新闻都有可靠、准确的事实为依据,在采访写作编辑中,都要力求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它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尽可能地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 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性的新闻。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多数属于延缓性新闻,无时间的紧迫性。软新闻很讲究写作技巧,需用生动活泼的文笔来写,写出情趣来,即“散文笔法” 新闻要素:新闻要素是新闻构成的必须材料:who(谁)、what(什么)、when(时间)、where(地点)、why(原因)。明确新闻五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三大作用: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地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以保证新闻来源不失实。有助于记者迅速地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有助于明了新闻题材的要义。 信息:是指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包括消息、资料、情报、数据、图像、知识、思想等。最基本的特点:信息必然包含着新的情况,新的知识,新的内容。特点:1)共享性或称使用不灭性。2)扩缩性。3)组合性。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5)相对性。 狭义信息: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能够消除随机的不确定性,这对受者而言很重要,这也是信息的全部意义所在。(在新闻学里主要指狭义这一定义)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who(宣传者)、whom(被宣传者)、what(宣传内容)、where(宣传场合)、when(宣传时机)、why(宣传动机)、how(宣传方法)等7个环节。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南,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特点:①公共性,②公开性,③急迫性,④广泛性,⑤评价性。舆论的主要功能是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施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 舆论导向:是指舆论的倾向,即社会公众的意见形态通过对群体中各种意见的碰撞、中和,表现为特定群体对特定问题的特定意见。舆论导向是衡量舆论引导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志。两种性质:①积极的舆论导向,即对社会稳定、进步起推动作用的舆论导向;②消极的舆论导向,即导致社会混乱、阻碍社会发展的舆论导向。

初中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讲解与练习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概述 1.我们把引述别人的话语可归纳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引述别人的话语,并置于引号之内的称为直接引语,另一种是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别人的话语,称为间接引语,间接一般构成宾语从句。 The teacher asked,“Do you like English?”老师问:“你喜欢英语吗?”(直接引语) The girl said that she liked English very much.这个女孩说她非常喜欢英语。(间接引语) 2.一般在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当中都有一个引述动词,如tell, ask,say 等。这些引述动词和它们的主语所放位置比较灵活,可以放在直接引语之前、之后或其中。主语如果是名词时,可以倒装。“主语+引述动词”放在间接引语当中就相当于宾语从句的主语部分。 He told me,“I am going to Changchun tomorrow.”他告诉我:“明天我打算去长春。” “Where are you from?”asked Linda.“你来自哪里?”琳达问。 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的变化形式 1.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变化 指示代词this 和these通常变为that和those 。人称代词也要根据情况做适当调整。从句中的第一人称多变为第三人称,第二人称根据情况改为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第三人称不变。例如: He said,“I came to help you.”他说:“我是来帮助你的。”→He said that he had come to help me.他说他是来帮助我的。 2.时态的变化

(1)引述动词如果用一般现在时或一般将来时,间接引语的时态不变。 (2)引述动词如果用一般过去时,间接引语的时态要变成相应的过去时态的一种。具体变化如下: 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过去时→过去完成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一般将来时→过去将来时 (1)含有情态动词的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是,情态动词也要相应地变成过去时态。 (2)若直接引语为客观真理或自然规律,变为间接引语时,时态不变。(3)有时由于直接引语有特定的过去时间状语,变为间接引语时,时态不变。 3.时间状语的变化 now → then last month → the month beforetoday → that day three days ago → three days before tonight → that night tomorrow → the next day this week → that week next month → the next monthyesterday → the day before the day after tomorr ow → in two days 4.地点状语的变化 here → there 5.谓语动词的变化 come → go 直接引语变为间接引语的情况 1.直接引语为陈述句 (1)将直接引语变为由that 引导的宾语从句,接在谓语动词之后(that 可以省略)。例如: He said,“I forgot to call you yesterday.”他说:“我昨天忘记给你打电话了。”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框架图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框架图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框架图》的内容,具体内容: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讲解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其主要观点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观和人生价值等。下面我给高二学生带来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框架图,希望对你...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讲解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其主要观点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观和人生价值等。下面我给高二学生带来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框架图,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知识框架图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知识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解析: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

新闻理论教程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新闻要素指的是构成新闻的必要元素。 通讯社是专门采集、制作新闻稿件、新闻图片和背景资料等新闻产品,然后供应给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发布的新闻机构。 新闻传播者的概念界定: 广义:凡是和新闻生产有关的机构和人群都可以被称为新闻传播者。 一般意义:指的是从事新闻的采集、生产、传播和管理的组织和个人,包括个人主体和人格主体。 狭义:指新闻机构中从事新闻采编活动的记者、编辑和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 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从业人员在从事新闻传播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用以调节新闻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新闻传播者的权利是指新闻传播者的法律权利,即由相关法律规范所设定并保护的,新闻传播者可以享有的、以相应义务人的义务为保障的行为选择自由。 采访权是新闻传播者根据新闻传播活动的需要,在法律规定的界限内采集新闻信息的权利。 创制权是新闻传播者根据媒体的编辑方针,对采集的新闻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编排,最后制作成可以传播的新闻产品的权利。 传播权是新闻传播者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将制作的新闻内容传播给受众的权利。 著作权是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所享有的防止被他人随便利用的权利。著作权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 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的简单复制,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信息的定义: 广义信息是指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这种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陈述。一般信息是指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 狭义信息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宣传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 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权利: 接近权(The right of access to mass media)是指公民或组织利用传媒接收信息、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 知情权(right to know)又称知悉权、资讯权、信息权、知晓权等,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知情权指的是公民知悉、获取社会公共领域的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的信息的自由和权利。“在新闻传播领域,(知情权)特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上述信息特别是公共生活信息的权利。” 表达权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或认可的情况下,使用各种媒介或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而不受他人干涉、约束或惩罚的权利。在新闻传播领域,主要指的是新闻媒体可以自由地表达媒体的观点和意见和公民通过媒体表达他们的观点和意见的权利。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知识梳理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历史唯物主义)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观)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原理】:区别:①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的内容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社会存在还包括社会环境、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社会经济地位、社会实践、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所处的特殊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利益)等。②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联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要尊重社会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②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运用】①只适用于人类社会的现象,强调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和唯物论的意识反作用是相通的。②注意原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对应。强调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时只能用物质决定意识;③在强调社会产生的某种精神时,多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④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内容】: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

新闻学热门名词解释全集

1、公共新闻学(Public Journalism)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公共新闻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公共利益和民主。即媒体必须承认并把维护公众利益臵于自己工作的首位,而不是把谋求媒体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媒体要唤起公众对自身利益的关注,积极投身到社区的民主协商中去。 优点:鼓励公众的参与,让公众自己达成共识,寻求问题的解决 缺点:①动摇了新闻客观性的原则。②低估了社区共识的复杂性,社区成员复杂,很多问题根本不可能达成共识。③往往成为报纸提高发行量的幌子。 2、公民新闻学(Civic Journalism) 在对电视民生新闻的批判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的一个概念。民生新闻过于琐碎,把公众的注意力引向了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小事,这不利于公众利益的真正实现。公民新闻学指出要把市民当成公民,关注公共利益。 3、民生新闻 最早从《南京零距离》推出的一种新闻形式。民生新闻以给百姓排忧解难为目的,把平民在生活、生存中遇到的疾苦报道出来,为平民摆脱困境的一种新闻。 意义:①关注平民的日常生活,强调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体现了媒介的人文关怀。 ②提高了媒介的社会责任感。③帮助平民摆脱困境,让平民获得生存权,维护他们的公民权。 4、新闻策划 新闻媒介的一种运作方法,媒介从新闻事实出发,进行创造性地筹划和安排,合理地调动和利用新闻资源,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5、新闻炒作 媒介对不具备新闻价值的事件进行大肆报道,或着力渲染、放大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从而吸引受众的眼球,为自己谋取利益。 6、新闻评议制度 最早由英国发起,后来得到很多西方国家的仿效。通过由新闻界、法律界和社会知名人士组成评议会,依据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对有争议的新闻传播行为进行民间评议,令新闻界履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