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月桂酰肌氨酸钠[1]

月桂酰肌氨酸钠[1]

月桂酰肌氨酸钠[1]
月桂酰肌氨酸钠[1]

L-5-羟基色氨酸化学合成可行性研究

L-5-羟基色氨酸化学合成可行性研究 一合成原理 由于色氨酸环2位带负电荷时破坏了苯环共轭结构,而3位带负电荷时不破坏苯环共轭结构,因此亲电取代反应先在3位进行,当3位被取代时在2位进行,当2位被取代时在苯环5位进行。(见有机化学-色氨酸相关内容) 据以上原理,先用磺酸基占据2位。虽然2-磺酸色氨酸钠受热和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容易被还原。但由于2-磺酸色氨酸钠被分离出来时是以H2O·2-磺酸色氨酸钠形式存在的,稳定性大大增强。通过延长搅拌时间、减少乙醇用量、加大水体积和缓慢加入亚硫酸氢钠可以提高2-磺酸色氨酸钠的收率。加磺酸基反应为可逆反应(见有机化学-苯环亲电取代相关内容)。 随后的乙酰化反应目的是降低苯环反应活性。苯环由于形成了共轭结构,电子云密度大,而吲哚环上的N与苯环进一步共轭,使苯环更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加成和氧化反应不容易进行。(见有机化学-苯环亲电取代、苯胺相关内容)。在进行硝基取代时,如果苯环反应活性高,容易发生除5位外其他位置的取代反应,为降低反应活性,有必要将N乙酰化降低反应活性。酸和碱加热后都可以去掉乙酰基(见有机化学-苯胺相关内容)。 在接下来5位的硝化反应中,按目前4种常规的硝化反应进行5位硝化,得到的收率仅为40%。Crivello报道的硝化反应失败的原因可能是1-乙酰2-磺酸色氨酸钠在反应溶剂中的溶解度不高所致。用发烟硝酸和冰醋酸进行1-乙酰2-磺酸色氨酸钠的硝化被证明确实可行。 在氨基化反应中,在碱性条件下的聚合反应可以防止富含电子的2位和3位发生二聚化和三聚化反应。次硫酸钠(又名:连二亚硫酸钠或保险粉)为强还原剂,作漂白用,在水或酸性溶液中燃烧,溶于碱溶液起还原作用。 之后进行重氮化-水解反应得到L-5-羟基色氨酸。 二重氮化-水解反应的讨论 ①硫酸的用量 在重氮化反应中,硫酸的作用是:一方面,1mol硫酸与胺反应形成可溶性盐,另外1mol 硫酸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亚硝酸;另一方面,由于重氮盐不稳定易分解,只有在酸溶液中才稳定,若酸量不足,生成的重氮盐容易与未反应的方胺耦合,生成重氮氨基化合物。所以硫酸浓度一般为40%,氨基化合物:硫酸摩尔比为1:3。

有机化学复习

有机化学 1、状态: 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维生素、醋酸(16.6℃以下); 气态:C4以下的烷、烯、炔烃、甲醛、一氯甲烷、新戊烷; 液态: 油状: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状: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气味: 无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带有臭味); 稍有气味:乙烯; 特殊气味:甲醛、乙醛、甲酸和乙酸; 香味:乙醇、低级酯; 3、颜色: 白色:葡萄糖、多糖 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4、密度: 比水轻:苯、液态烃、一氯代烃、乙醇、乙醛、低级酯、汽油; 比水重:溴苯、乙二醇、丙三醇、CCl4。 5、挥发性: 乙醇、乙醛、乙酸。 6、水溶性: 不溶:高级脂肪酸、酯、溴苯、甲烷、乙烯、苯及同系物、石油、CCl4;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 与水混溶:乙醇、乙醛、甲酸、丙三醇。 五、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CH:C2H 2、C6H6(苯、棱晶烷、盆烯)、C8H8(立方烷、苯乙烯); 2、CH2:烯烃和环烷烃; 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羧酸或酯;如乙醛(C2H4O)与丁酸及异构体(C4H8O2) 5、炔烃(或二烯烃)与三倍于其碳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 如:丙炔(C3H4)与丙苯(C9H12) 六、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 1、有机物: ⑴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 ⑵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⑷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⑸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表面活性剂含量测定方法

表面活性剂含量测定方法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测定(两相滴定) 1.1主要试剂 (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分析纯; (2)十二烷基磺酸钠,分析纯; (3)二氯甲烷(CH2Cl2)、硫酸钠、浓硫酸,百里酚蓝(T.B.)、次甲基蓝(M.B.)分析纯; (4)百里酚蓝(T.B.)贮藏液:称取0.05g百里酚蓝,溶于50ml20%乙醇中,待溶解后过滤,滤液用水稀释至500ml; (5)次甲基蓝(M.B.)贮藏液:称取0.036g次甲基蓝,用蒸馏水溶解合并,转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6)混合指示剂:混合225ml百里酚蓝(T.B.)贮藏液和30ml次甲基蓝(M.B.)贮藏液,用水稀释至500ml; (7)酸性硫酸钠溶液:称取100g硫酸钠和12.6ml浓硫酸,用蒸馏水溶解合并,转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8)十二烷基磺酸钠标准溶液:称取1.06~1.12g十二烷基磺酸钠(准确至0.0001g),用蒸馏水溶解,转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其浓度为C1=取样质量*样品纯度/272.38,单位mol/L; (9)C TA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标准溶液:称取CTAB0.36~0.37g(准确至 0.0001g),用蒸馏水溶解,转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其 准确浓度C2可用十二烷基磺酸钠标准溶液标定; 1.2实验原理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测量,其原理是亚甲基蓝无机酸盐属于阳离子染料,溶于水而不溶于氯仿,但阴离子活性物与亚甲基蓝反应生成的络合物溶于氯仿。用CTA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阴离子活性物,当接近终点时,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络合物发生复分解反应,释放出亚甲基蓝,蓝色逐渐从氯仿层转移到水层,当氯仿层与水层为同一蓝色时为滴定终点。 1.3 实验步骤 取10m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于100ml具塞量筒中(或碘量瓶、分液漏斗),加入混合指示剂及酸性硫酸钠各5ml,加水使水相保持在30ml,加入15ml二氯甲烷,摇匀后静置,用浓度为C2的CTAB标准溶液滴定,下相由浅紫灰色变为明亮的黄绿色即为终点,临近终点时上相逐渐变为无色,有助于避免滴定过量。 测定样品的浓度C=CTAB标准溶液体积* C2/10 注意:二氯甲烷具有弱毒性,且易于挥发,滴定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人员需戴手套。 2.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测定 2.1 所需试剂 (1)磷钨酸、盐酸、硝酸、硫酸、硝基苯均为分析纯; (2)乙醇95%; (3)海明1622、二硫化蓝VN-150; (4)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析纯; (5)溴化底米迪鎓; (6)刚果红指示剂; (7)苯并红紫4B指示剂(溶解0.1g苯并红紫4B(特级试剂)于纯水中,稀释至100mL)。 2.2.方法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甜菜碱类两性活性剂和苯并红紫4B络合成盐。这种络盐溶在过量的两性表面活性剂中,即使酸性,在苯并红紫4B的变色范围也不呈酸性色。两性表面活性剂在等电点以下的pH溶液中呈阳离子性,所以同样能与磷钨酸定量反应,并生成络盐沉淀,而使色素不显酸性色。

国外化妆品标签要求

国外化妆品标签要求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03807248.html, 2004-3-3 一、美国对化妆品标签的要求 美国联邦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依据1938年颁布的“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以及“商品包装和标签法”,颁布了对化妆品标签的严格而明确的规定。所有市场上销售的化妆品必须符合规定,这是评价化妆品是否合格的主要依据,也是对化妆品进行管理的主要内容。凡标签不符合要求的化妆品禁止在市场上销售。现将对化妆品标签的要求摘录如下: (一)对标签内容的要求 1.在标签的主显示面 主显示面系指在通常销售的情况下最容易看到的标签标识的正面。在该标签的主显示面必须注明下列各项: (1)产品名称。 (2)鉴别项目:包括描述名称或说明产品性质或用途。 (3)内容物准确的净重:固体、半固体或粘稠状化妆品重量以磅和盎司表示;液体以美国加仑、夸脱、品脱和液体盎司为单位表示。净重也可另外再以公制系统表示。 (4)警告:如果产品的安全性未经充分检测,就需注明:本产品的安全性未经确定。 2.在标签的信息说明面 通常在包装的侧面和背面,需注明以下项目: (1)生产厂或将产品投放州间贸易的经销商名称和地址。地址必须包括街道、城市、州和邮政编码,如果经销商不是生产厂或批发商,则必须在标签中按规定的语句说明。 (2)产品成分:在美国,要求在供个人使用的零售化妆品标签上注明成分。但是对于在专业机构用于专业人员的发用产品或化妆品以用在工作场所供个人使用的清洁、护肤产品,如果不将其销售给消费者作为家庭使用时可以不需注明成分。 注明成分必须使用英语。成分的排列顺序是根据其用量和主要用途决定的。属于药品的化妆品,需把活性药品成分排在化妆品成分之前。色素和含量小于或等于百分之一的成分可不考虑用量次序排列。通常排列次序为:活性药品成分、用量小于等到于1%的成分、色素、其他成分。注明成分时对所使用的成分名称需采用法定名称。经美国联邦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同意不需注明的成分可以注明为“其他成分”。(3)警告:美国联邦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要求在某些产品标签上标注法规规定的警告和注意事项,如气溶胶产品、女用除臭喷雾剂、儿童用泡沫浴产品等。 (4)其他警告:为防止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确保使用安全,有的产品还应该有其他需要注明的警告。(5)安全使用指南:有些产品当被消费者误用时可能带来危害,美国联邦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要求对于这些产品除需标注“警告”外,尚需说明安全使用方法,以指导消费者正确和安全地使用。 (6)含煤焦油染料的染发剂需按法规规定说明注意事项和斑贴试验方法。

一种帕博西尼的制备方法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693091.1 (22)申请日 2014.11.26 C07D 471/04(2006.01) (71)申请人苏州明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联丰商 业广场1幢1305室 (72)发明人许学农 (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2239 代理人丁秀华 (54)发明名称 一种帕博西尼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帕博西尼(Palbociclib, I)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包括:通过易得原 料1-(4-氨基-2-取代基-5-嘧啶)乙酮(II) 与乙酰乙酸酯(III)发生环合反应生成6-乙 酰基-5-甲基-2-取代基-吡啶并[2,3-d]嘧 啶-7(8H)-酮(IV);该中间体(IV)与卤代环 戊烷(V)发生取代反应生成6-乙酰基-8-环 戊基-5-甲基-2-取代基-吡啶并[2,3-d]嘧 啶-7(8H)-酮(VI);中间体(VI)与4-(6-氨 基-吡啶-3-基)-哌嗪-1-甲酸叔丁基酯(VII) 发生缩合和水解反应制得帕博西尼(I)。该制备 方法原料易得,工艺简洁,经济环保,适合工业化 生产。(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10)申请公布号CN 104496983 A (43)申请公布日2015.04.08 C N 104496983 A

1.一种帕博西尼(I)的制备方法, 其制备步骤包括:1-(4-氨基-2-取代基-5-嘧啶)乙酮与乙酰乙酸酯发生环合反应生成6-乙酰基-5-甲基-2-取代基-吡啶并[2,3-d]嘧啶-7(8H)-酮;6-乙酰基-5-甲基-2-取代基-吡啶并[2,3-d]嘧啶-7(8H)-酮与卤代环戊烷在缚酸剂存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6-乙酰基-8-环戊基-5-甲基-2-取代基-吡啶并[2,3-d]嘧啶-7(8H)-酮;6-乙酰基-8-环戊基-5-甲基-2-取代基-吡啶并[2,3-d]嘧啶-7(8H)-酮与4-(6-氨基-吡啶-3-基)-哌嗪-1-甲酸叔丁基酯发生缩合和水解反应制得帕博西尼(I)。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帕博西尼(I)的制备方法,所述环合反应原料1-(4-氨基-2-取代基-5-嘧啶)乙酮中的取代基为氟、氯、溴、碘、甲基亚磺酰基或甲基磺酰基;所述环合反应原料乙酰乙酸酯为乙酰乙酸甲酯、乙酰乙酸乙酯、乙酰乙酸正丙酯、乙酰乙酸异丙酯、乙酰乙酸烯丙酯或乙酰乙酸苄酯;所述环合反应原料1-(4-氨基-2-取代基-5-嘧啶)乙酮与乙酰乙酸酯的投料摩尔比为1∶1.0-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帕博西尼(I)的制备方法,所述取代反应原料6-乙酰基-5-甲基-2-取代基-吡啶并[2,3-d]嘧啶-7(8H)-酮与卤代环戊烷的投料摩尔比为1∶1.0-2.0;其中卤代环戊烷中的卤素为氟、氯、溴或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帕博西尼(I)的制备方法,所述取代反应的缚酸剂为碳酸铯、碳酸钾、碳酸锂、叔丁醇钠、叔丁醇钾或氢化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帕博西尼(I)的制备方法,所述取代反应的溶剂为二氯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乙腈、甲苯、四氢呋喃、碳酸二甲酯或二氧六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帕博西尼(I)的制备方法,所述缩合反应的原料6-乙酰基-8-环戊基-5-甲基-2-取代基-吡啶并[2,3-d]嘧啶-7(8H)-酮与4-(6-氨基-吡啶-3-基)-哌嗪-1-甲酸叔丁基酯发生缩合的投料摩尔比为1∶0.5-1.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帕博西尼(I)的制备方法,所述缩合反应的溶剂为甲苯、二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或二甲亚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帕博西尼(I)的制备方法,所述缩合反应的温度为50-15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帕博西尼(I)的制备方法,所述水解反应为酸性水解,所用酸为盐酸、硫酸、磷酸、醋酸或三氟醋酸。

发酵法生产色氨酸

发酵法生产色氨酸的研究 刘辉 047111230 摘要:色氨酸是人和动物生命活动中8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提高色氨酸生产能力成为全球热点。本文综述了色氨酸应用及生产技术包括发酵生产色氨酸的菌种选育、发酵培养基原料和发酵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发酵法色氨酸 1、发酵法生产色氨酸过程中的菌种选育 生产菌种选育是发酵工业中最为关键的工作,受到普遍的重视。过去发酵法生产色氨酸采用的是在培养基中添加吲哚或邻氨基苯甲酸的方法,此法因必须采用高价的吲哚或邻氨基苯甲酸做前体物质,使色氨酸的生产存在着成本高的缺点。而且由于这些前体物质对微生物的生长有毒害作用,故不能大量使用[1]。目前,利用糖质原料直接发酵生产色氨酸的国内外报道不多[2-3],主要是因为色氨酸在微生物体内代途径较长且存在着多种严格的调节机制,致-色氨酸的生产菌种产酸较低,达不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色氨酸的生产菌种有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nicum)、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flavu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等,其中绝大多数为细菌[1]。 2、发酵法生产色氨酸过程中的发酵条件的选择 色氨酸发酵过程中菌种的质粒稳定性对发酵水平高低有严重影响,维持发酵高产酸就要保证发酵过程菌种质粒稳定。在培养过程可以通过调节适当罐压、培养温度、溶氧控制水平、底料中酵母抽提物添加量等方面进行控制,保证发酵过程中不发生质粒丢失现象。 色氨酸发酵液中乙酸浓度高时对色氨酸生产菌的生长和产酸均有抑制作用,发酵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溶氧控制水平、初始葡萄糖浓度、发酵葡萄糖浓度及控制菌体比生长速率等方面进行控制,减少发酵液中乙酸的生成。 色氨酸发酵过程中产大量的热,为了维持发酵温度的稳定,必须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在发酵罐外部加上冷却盘管,采用冰水降温,控制发酵温度33℃左右。 色氨酸发酵过程中由于无机盐的消耗及产酸引起PH 变化,所以发酵过程中适当流加氨水或液氨调节PH,控制最佳PH 值在 6.9 左右。 色氨酸发酵为耗氧发酵,并且产酸过程中用氧量比较大,溶氧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代谢的方向,进而影响产酸和转化率,溶氧低于20%容易发生菌体自溶、乙酸产量增加,所以在主发酵过程中必须控制溶氧大于20%,这要求我们采用先进的通风搅拌装置,设计合理的发酵罐径高比,增加通气量提高溶解氧。 色氨酸发酵过程中,采用高糖流加技术,使发酵糖浓度始终处于低浓度,从而有效减少残糖对发酵产生的抑制作用,避免发酵后期产生乙酸上升的现象,保证高产酸及转化率。此外,色氨酸发酵生产可采用先进的培养基连消技术,高精度空气膜滤技术,使发酵污染程度控制最低水平,确保发酵产酸水平;对发酵车间的环境定期进行消毒,提高环境清洁度,对排污要控制,对排污口要用漂白粉处理,对空气过滤系统要定期清理,减少染菌机率。[4]3、发酵法生产色氨酸过程代谢控制 芳香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存在着特定的代谢调节机制,因此不可能从自然界中找到大量积累色氨酸的菌株,但是可以黄色短杆菌、谷氨酸棒杆菌等为出发菌株,设法得到从遗传角度解除了芳香族氨基酸生物合成正常代谢调节机制的突变菌株,用微生物直接发酵法生产色氨酸"这些方法包括:解除菌体自身反馈调节、切断支路代谢、增加前体物的合成等。[5] 4、发酵法生产色氨酸产物提取工艺

叔丁醇_性质、用途与生产工艺1

叔丁醇性质、用途与生产工艺 化学性质 樟脑气味的无色结晶,易过冷,在少量水存在时则为液体。溶于乙醇、乙醚,与水能形成共沸混合物。 用途 用作有机溶剂,也是制备药物、香料的原料 用途 叔丁醇是杀虫剂噻嗪酮、抑食肼、虫酰肼等,杀螨剂哒螨灵,除草剂仲丁灵的重要中间体,叔丁醇钠在农药工业上作为一种重要的醇钠应用,主要用于拟除虫菊酯环合反应。 用途 常代替正丁醇作为涂料和医药的溶剂。用作内燃机燃料添加剂(防止化油器结冰)及抗爆剂。作为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及生产叔丁基化合物的烷基化原料,可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叔丁基苯酚、叔丁胺等,用于合成药物、香料。叔丁醇脱水可制取纯度99.0-99.9%的异丁烯。 用途 用作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也是制备药物、香料的原料 生产方法 1.硫酸水合法由异丁烯与硫酸水合:一般是由抽提丁二烯后的混合C4馏分为原料,在0.7MPa、15℃条件下,用60-70%的硫酸酯化,99%的异丁烯被吸收生成叔丁基硫酸脂,然后水解生成叔丁醇,经水蒸气解吸,分去水分,精制提纯而得成品。 2.离子交换树脂水合法混合C4馏分与软水在阳离子交换树脂存在下水合生成叔丁醇,经分层、提浓,得85%叔丁醇。 3.丙烯、丁烷共氧化法 4.直接水合法以高浓度杂多酸水溶液为催化剂。将混合碳四中的异丁烯选择水合制叔丁醇。 生产方法 其制备方法可以用异丁烯硫酸水合法,以异丁烯与50%~65%硫酸酯化,然后在10~30℃下水解得叔丁醇;也可以用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于110℃、25个大气压(1atm=101325Pa)下进行异丁烯直接水合得到叔丁醇。叔丁醇钠是用叔丁醇与金属钠反应而制得。 类别 易燃液体 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口服- 大鼠 LD50: 3500 毫克/公斤; 静脉- 小鼠 LD50: 1538 毫克/ 公斤 刺激数据

各种DIY原料详解

美白祛斑原料: GD-1221 宫宝素 PLACENTA EXTRACT GD-2141 曲酸双棕榈酯 KOJIC DIPALMITATE GD-2168 内皮素拮抗剂 ENDOTHELIN ANTAGONISTS GD-2180 熊果苷 ARBUTIN GD-2188 甘草黄酮 OIL SOLUBLE LICORICE GD-2192 Vc 脂肪酸酯 ASCORBYL ISOSTERATE GD-2198 Vc 磷酸酯镁 MAGNESIUM ASCORBYL PHOSPHATE 祛皱抗衰老原料: GD-1218 脂质体—SOD LIPOSOME-SOD GD-1602 表皮生长因子(EG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 GD-2301 蛋黄油 YOLK OIL GD-8107A 果酸嫩肤剂 AHA DERIVATIVE 保湿润肤原料: GD-8015 E-20 保湿剂 E-20 HUMECTANT GD-8045 吡咯烷酮羧酸钠(天然保湿因子) SODIUM PCA GD-7102 神经酰胺E CERAMIDE-E GD-8108 多糖润肤剂 EMOLLIENT GD-8109 海藻多糖 ALGAE EXTRACT 护肤品原料: GD-2900 甘草酸单铵盐 MONO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GD-2902 甘草酸二钾 DIPOTASSIUM GLYCYRRHIZINATE GD-2901 抗过敏剂 ANTISENSITIVE AGENT GD-5102 棕榈酸异丙酯 ISOPROPYL PALMITATE GD-5103 棕榈酸异辛酯 OCTYL PALMITATE GD-5201 葵酸三甘油脂 POLYGLYCERYL-3 CAPARATE GD-9022 非离子乳化剂 EMULSIFYING AGENTE 9022(O/W) GD-9038 乳化剂(W/O) EMULSIFYING AGENTE 9038(W/O) GD-9122 复合乳化剂 EMULSIFYING AGENTE 9122(O/W) 个人清洁品原料: GD-3304 珠光浆 PEARLESCENT GD-3305 珠光浆 PEARLESCENT GD-4201 月桂基肌氨酸钾 POTASSIUM LAUROYL SARCOSINATE GD-4202 月桂酰肌氨酸钠 SODIUM LAUROYL SARCOSINATE GD-4402 月桂酰基胺丙基甜菜碱 LAURAMIDOPROPYL BETAINE GD-4401 椰油酰基胺丙基甜菜碱 COCAMIDOPROPYL BETAINE GD-4411 油酰胺丙基甜菜碱 OLEAMIDOPROPYL BETAINE GD-4421 貂油酰胺丙基甜菜碱 MINK OLEYLAMIDOPROPYL BETAINE GD-4501 月桂酰胺丙基氧化胺 LAURAMIDOPROPYLAMINE OXIDE GD-4601 MES DISODIUM LAURETHSULFOSUCCINATE GD-4701 去屑止痒剂 DISODIUM UNDECYLENAMIDO MEA SULFOSUCCINATE GD-4703 活性甘宝素 CLIMBAZOLE GD-4804 月桂酰胺丙基硫酸酯铵 LAURAMIDOPROPYL ETHYLDIMONIUM ETHOSULFATE GD-4816 貂油阳离子泛醇 MINK QUATERNIZED PANTHENOL

色氨酸

色氨酸(Tryptophan),β-吲哚基丙氨酸,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水中微溶,在乙醇中极微溶解,在氯仿中不溶,在甲酸中易溶,在氢氧化钠试液或稀盐酸中溶解。色氨酸是植物体内生长素生物合成重要的前体物质,其结构与IAA相似,在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 1、3-吲哚乙腈与氨基脲缩合后,氰加成、水解得到外消旋色氨酸。 2、以3-吲哚甲醛与苯胺缩合,然后与a-硝基乙酸脂缩合,经氢化水解得到DL-色氨酸。 3、丙烯醛-苯肼法:丙烯醛与N-丙二酸基乙酸胺在乙醇钠存在下缩合,然后与苯肼缩合、环化,经水解脱羧得到外消旋产品(此方法是最常用、最具经济的生产方法)。 氯化物取本品0.25g,依法检查(附录Ⅷ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5.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2%)。 硫酸盐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附录Ⅷ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2%)。 铵盐取本品0.10g,依法检查(附录ⅧK),与标准氯化铵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2%)。 其他氨基酸取本品0.30g,加1mol/L盐酸溶液1ml,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成20ml,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适量,加水稀释成每1ml中含75μ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Ⅴ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3:1:1)为展开剂,展开后,晾干,喷以茚三酮的丙酮溶液(1→50),在80℃干燥10分钟,立即检视,供试品溶液所显杂质斑点的颜色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0.5%)。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干燥3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0.2%(附录ⅧL)。 炽灼残渣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附录ⅧN),遗留残渣不得过0.1%。 铁盐取本品1.0g,炽灼灰化后,残渣加盐酸2ml,置水浴上蒸干,再加稀盐酸4ml,微热溶解后,加水30ml与过硫酸铵50mg,依法检查(附录ⅧG),与标准铁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2%)。 重金属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附录ⅧH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砷盐取本品2.0g,加盐酸5ml与水23ml溶解后,依法检查(附录ⅧJ第一法),应符合规定(0.0001%)。 热原取本品,加氯化钠注射液制成每1ml中含10mg的溶液,依法检查(附录ⅪD),剂量按家兔体重每1kg注射10ml,应符合规定。

叔丁醇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标识 中文名:叔丁醇钠;1,1-二甲基乙醇钠英文名:Sodium tert-butoxide 分子式:C 4H 9 NaO 相对分子质量:96.10 CAS号:865-48-5 危险性类别:第8.2类有机碱性腐蚀品 化学类别:碱 二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白色至黄色粉末 主要用途: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农药及有机合成中的缩合,重排和开环等反应中。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引起严重灼伤,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急性中毒:无资料 慢性中毒:无资料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切勿嘴对嘴呼吸。就医。 食入;不要催吐。若受害人清醒,可给饮2—4杯牛奶或水,不得吃任何东西。就医。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高度易燃 闪点(℃):14 爆炸下限(%):2.3 爆炸上限(%):8 引燃温度(℃):无资料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 危险特性:叔丁醇钠高度易燃,可能是热,火花或明火点燃。当加热时,蒸汽与空气在室内、室外或下水道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有爆炸的危险。与金属接触,可能会形成易燃的氢气。遇水反应剧烈。 灭火方法:干粉 六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避免在空气中形成粉尘,避免吸入蒸汽、尘雾,确保空气流通。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避免与可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露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用喷水的方式使暴露在火中的容器冷却。根据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将泄漏物转移至指定位置,禁止用水冲洗。 灭火剂:对于大型火灾,使用水或喷雾。冷却容器,直到火灾后。 七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干爽的惰性气体下,保持容器密封,保持库房阴凉、干燥。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避免在空气中形成尘雾,在形成尘雾的区域提供适当的排风设备。储存场所保持干燥,避免与水接触。仓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搬运时轻装轻卸。

十二烷基磺酸钠的合成 3

十二烷基磺酸钠的合成方案 小组成员:组长: 1. 名称:十二烷基磺酸钠;1-十二烷基磺酸钠盐;月桂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正十二烷磺酸钠 2. 分子式:CH3(CH2)11OSO3Na 3. 分子量:288.38 4. CAS RN:2386-53-0 5. 外观:白色或浅黄色结晶或粉末 6. MP/BP:180℃ 7. 分子结构: 8. 主要物化性质 优异的渗透、洗涤、润湿、去污和乳化作用 9. 合成路线: 10. 实验部分 (1)反应方程式: 投料量: 实验操作:在通风橱中将9. 5 ml冰醋酸放入干燥的反应瓶里,在冰浴中充分冷却,加入3. 5 ml (0. 053mol)氯磺酸,混合均匀。在5min中慢慢地将8 g(0. 0 43mol)以液体形式或极细固体粉末形式的十二烷醇加入到冷的醋酸及氯磺酸中,搅拌30 min直至全部的醇都溶解并参与反应。若醇未全部溶解,则将反应瓶从冰浴上取出,在室温下搅拌10min。把反应物料倒在盛有30 g 碎冰的烧杯中,将30ml正丁醇加至上述混合物中,搅拌3min。在搅拌下慢慢加入3ml饱和碳酸钠水溶液,溶液对石蕊试纸呈碱性。当反应呈碱性后,加入10 g固体无水碳酸钠,静置。将上层

正丁醇溶液从水层表面倾倒至烧杯中。再向水层中加入20ml正丁醇,充分搅拌,把正丁醇层分离开。合并两次得到的正丁醇,并倾倒至分液漏斗中分层,分出其中的水层。把正丁醇溶液倒入烧杯中,蒸发掉正丁醇,得到白色残余物即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结果与讨论:图1为制得的分析纯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表面张力-浓度对数曲线图,曲 线1为该方法制得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表面张力)浓度对数曲线图,曲线4为分析纯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表面张力)浓度对数曲线图。由图中可见:由方法1制得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cmc 值为3. 562@10-3mol#L-1;分析纯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cmc值为3. 981@10-3mol#L-1。两者的cmc值比较接近,同时,在浓度低于0. 001mol#L-1时两条曲线几乎重合,只是在浓度高时,方法1制得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表面活性比分析纯的要好一些。即用方法1制得的十二烷基硫酸钠与分析纯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有着相似的表面活性。 实验需要:冰醋酸:9.5ml ;氯磺酸3. 5 ml ;十二烷醇(液体或固体粉末)8 g ;碎 冰30 g ;正丁醇50ml ;饱和碳酸钠水溶液3ml ;固体无水碳酸钠10 g ;

L-色氨酸

L-色氨酸的生产及其代谢控制育种 摘要本文综述了利用微生物生产L-色氨酸的各种方法和L-色氨酸的生物合成 途径及其代谢调控机制,并介绍了利用重组DNA技术选育L-色氨酸高产菌的研究现状。 L-色氨酸是含有吲哚基的中性芳香族氨基酸,为白色或略带黄色叶片状结晶或粉末,水中溶解度1.l4g(25℃),溶于稀酸或稀碱,在碱液中较稳定,强酸中分解。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乙醚。它是人体和动物生命活动中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为第二必需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等方面。在生物体内,从-色氨酸出发可合成5-羟基色胺等激素以及色素、生物碱、辅酶、植物激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可预防和治疗糙皮病,同时具有消除精神紧张、改善睡眠效果等功效。色氨酸代谢失凋会引起糖尿病和神经错乱,因此在医学上被用作氨基酸注射液和复合氨基酸制剂。另外,由于色氨酸是一些植物蛋白中比较缺乏的氨基酸,用它强化食品和做饲料添加剂对提高植物蛋白质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继蛋氨酸和赖氨酸之后的第三大饲料添加氨基酸。 1.色氨酸的生产方法 色氨酸的生产最早主要依*化学合成法和蛋白质水解法,但是随着对微生物法生产色氨酸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种方法已经走向实用并且处于主导地位。微生物法大体上可以分为直接发酵法、微生物转化法和酶法。近年来还出现了将直接发酵法与化学合成法相结合、直接发酵法与转化法相结合生产色氨酸的研究。另外,重组DNA技术在微生物育种和酶工业上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直接发酵法和酶法生产色氨酸的工业化进程。 1.1微生物转化法 亦称前体发酵法。这种方法使用葡萄糖作为碳源,同时添加合成色氨酸所需的前体物如邻氨基苯甲酸、吲哚等,利用微生物的色氨酸合成酶系来合成色氨酸。这种方法同直接发酵法一样,需要解除生物合成途径中大部分酶所受到的反馈调节,以使色氨酸能够高浓度蓄积。另外,所添加的前体物大都是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因此添加量不可过高,一般采取分批少量添加的方法。同时可以筛选前体物的抗性突变株来提高前体物的添加量。例如采用枯草杆菌的5-FT抗性突变株SD-9在15L含6%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每次添加少量6%的邻氨基苯甲酸溶液共2L,经120h后可生产色氨酸9.6g/L。微生物转化法的不足在于当转化液中前体物浓度较高时,转化率有所下降。另外,前体物的价格比较昂贵,不利于降低成本。 1.2酶法

叔丁醇安全技术说明书模板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 叔丁醇 化学品英文名: tert-butyl alcohol 中文名称2: 三甲基甲醇 英文名称2: trimethyl carbi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354 CAS号: 75-65-0 分子式: C4H10O 分子量: 74.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或混合物: 纯品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吸入或口服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中毒表现可有头痛、恶心、眩晕。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 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 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 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 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 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 并进行隔离, 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静电工作服。若是液体。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 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能够用大量水冲洗, 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

表面活性剂

1两性咪唑啉 2 SCI65 3 BRB6373 4 AES 5 K12 6 CAB-35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 7 单甘脂 8 6501 9月桂酰肌氨酸钠溶液(LS-30) 10 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BT-85) 11 CMEA 12 AESA 13 K12A 14椰油酰基甲基牛磺酸钠 15月桂基两性醋酸钠(LAD-30)(L32) 16椰油基两性醋酸钠 17异硬脂酰乳酰乳酸钠(ISL) 18椰油酰基甲基牛磺酸钠 19月桂醇聚醚磺基琥珀酸酯二钠 20 KDMP 21AMIN LG95F 22 AMIN GCK30 23 Hostapon CTPaste INCI名称;椰油酰甲基牛磺酸钠 1 两性咪唑啉 该产品是一种两性表面活性剂,即带有正电荷基团又带有负电荷基团,在碱性条件下表现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质,在酸性条件下表现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质。它与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很宽的PH范围内有良好的相容性。 它十分温和、低毒,低刺激性,并可有效降低其它表面活性剂(AES等)的刺激性;它有很高的发泡能力,泡沫细腻而稳定,它的色泽浅,气味低。该产品广泛用于个人清洁产品,尤其对敏感性皮肤,作为主表面活性剂或辅助表面活性剂能配制十分温和的产品,如儿童及成人高泡沫、低刺激性香波和沐浴露,可用于生产温和洗面奶,洗手液,泡泡浴,剃须膏及防晒产品。 2 SCI 65 椰油基羟乙基磺酸钠 刺激性较低的表面活性剂 现在主要有三个公司卖这个东东:罗地亚,科莱恩,BASF。美国PPG最早生产,性能品质价格都有绝对优势。罗地亚买了PPG的技术,罗地亚的品质、气味、颜色最好,但是很贵;BASF收购了美国的PPG,因而有了这个东西;从我本人接触的看来,科莱恩的在其中应该不如前两个公司。你们可以自己评价。 3 BRB6373

叔丁醇钠MSDS

叔丁醇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理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中文名:叔丁醇钠;1,1-二甲基乙醇钠 英文名:Sodium tert-butoxide 分子式:C4H9NaO 相对分子质量:96.10 CAS号:865-48-5 危险性类别:第8.2类有机碱性腐蚀品 化学类别:碱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白色至黄色粉末 主要用途: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农药及有机合成中的缩合,重排和开环等反应中。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引起严重灼伤,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急性中毒:无资料 慢性中毒:无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切勿嘴对嘴呼吸。就医。 食入;不要催吐。若受害人清醒,可给饮2—4杯牛奶或水,不得吃任何东西。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燃烧性:高度易燃 闪点(℃):14 爆炸下限(%):2.3 爆炸上限(%):8 引燃温度(℃):无资料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 危险特性:叔丁醇钠高度易燃,可能是热,火花或明火点燃。当加热时,蒸汽与空气在室内、室外或下水道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有爆炸的危险。与金属接触,可能会形成易燃的氢气。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msds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dodecyl-benzenesulfonate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DDBS 技术说明书编码:2037 CAS No.:25155-30-0 分子式:C18H29NaO3S 分子量:348.4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含量: CAS No.:25155-3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基本无毒。其浓溶液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目前,未见职业中毒报道。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氧化钠。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未制订标准 TLVWN: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及时换洗工作服。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白色至淡黄色薄片、无臭、小颗粒或粉末状。 pH: 熔点(℃):无资料 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110 引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上限%(V/V):无资料

色氨酸发酵工艺原理及工业生产

湖北大学 发酵工程与设备课程设计 题目色氨酸发酵工艺 专业年级 08生物工程 学生姓名赵雄峰 学号 2008221107100168 指导老师李亚东 2011 年 6 月 4 日

目录 1前言------------------------------------------------3 2发酵机制--------------------------------------------6 3发酵工艺及特点--------------------------------------7 4菌种的制备及种子的扩大培养--------------------------9 5培养基的组成及制备----------------------------------12 6无菌空气制备系统-----------------------------------13 7部分工艺计算----------------------------------------15 8三废处理--------------------------------------------17 9参考文献---------------------------------------------18

一. 前言 L-色氨酸是种重要的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等行业。近年来,各行业对L-色氨酸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现有产量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因此,开发微生物酶法生产L-色氨酸的工艺路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色氨酸主要依靠进口,我国国务院已于2004、 2007年将I 色氨酸生产列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之中。直接发酵法生产[色氨酸的研究,对发展我国氨基酸发酵工业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对发酵液中色氨酸的快速测定、出发菌株的生理特征和产酸特性、I 色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的优化进行了重点研究。 1.1色氨酸的理化性质 色氨酸属于中性芳香族氨基酸,结构中含有吲哚基,在生物体中,色氨酸以结 合态或游离态存在。其结构式如图1-1所示:色氨酸是手性化合物,有[型和0型两种镜像结构。[色氨酸是人体必须氨基酸,它参与人体与动物的蛋白质合成和代谢网络调节,并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 0-色氨酸不能合成蛋白质,在人体内几乎不发生代谢作用。 L-色氨酸化学名为L-2-氨基-3-吲哚基丙酸,别名为L-氨基吲哚丙酸、胰化蛋白氨基酸。其分子式为C 11H 12O 2N 2,相对分子量为204.21,熔点为289℃,等电点PI 为5.89, pKa (25℃)为2.38及9.39, 微苦、呈绢丝光泽六角片状白色结晶,在水中溶解度1.147% (25℃)2.80%(75℃), 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氯仿,在碱液中稳定,在强酸中易分解。 1.2 L-色氨酸的用途 L-色氨酸在生物体内不能自然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是动物和一些真菌生命活动中的必须氨基酸。L-色氨酸在蛋白质中含量很低,平均含量约1%或更少。L-色氨酸能调节蛋白质的合成、调节免疫及消化功能,增加 5-羟色胺代谢作用以图1-1色氨酸的结构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