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讯问技巧

讯问技巧

讯问技巧
讯问技巧

本报讯 (记者吴伟) 录像显示,成都公交车纵火者曾三赴加油站,买来100块钱的汽油,导致27人被烧死。7月5日,纵火者、27名死者之一的张云良生前的房东太太说,引发川A49567号9路公交车惨案的汽油是张借她家的铁桶从加油站装回来的。

老汉共去过加油站3次

她说,成都警方在问询时,向她索要了其冲厕所的水桶充作物证,一个某品牌装修用聚酯漆的废弃包装桶。“6·5”案发后,成都军区总医院附近一家加油站的监控录像显示,6月3日上午,张云良总共去过加油站3次。头一回,张云良提了个塑料桶,被加油站拒绝售油;第二次,他提了个铁桶,交了100块钱,加了70块钱的油,桶满了;第三次又接了30块钱的油。

当晚八九时,张云良租住地附近的茶馆老板见到其正在该处斗地主,她当时未发觉异样。

肇事前一天请朋友喝酒

张云良生前的邻居罗大汉(绰号)透露,6月4日晚上,张曾请一些朋友喝酒吃饭,席间说过“这是请大家吃的最后一顿饭”之类的话,但当时大家并未在意。7月5日下午,本报找到了其中一名当事人求证,其承认了吃饭一事,但对张是否说过“最后一顿饭”一话不置可否,并称所有细节在警方的先后8次笔录中有记载。

6月5日早7点多,罗大汉吃过早餐,正在刷洗锅碗时,看到张云良提了两个商场内装衣物的纸质手提袋出门了,并用报纸封住了袋口,张对罗说:“我进城”。罗没发现反常,遂未多问。

遗书由老乡转交女儿

成都警方此前在案情通报中说,张云良生前有赌博嫖娼习惯。据其生前好友吴胖子回忆,张云良曾透露女儿一个月给他寄3000块钱用于治病和生活,后被一个江苏老乡举报了其劣习,被削减为1000多。他猜测,可能之前由于张云良夸大自己的病情,老说自己病得要死了,所以张的女儿在寄钱上并没有太大的限制。

房东太太说,张的遗书并未邮寄江苏,而是由张生前某江苏老乡在他女儿来时转交给她的,她不清楚张云良何时将遗书交与老乡,目前此人仍受警方控制。据称,当时张云良的女儿并未立即向警方通报遗书内容。

张云良生前的邻居,及相关人员已就上述问题接受过成都警方的数次问询。

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详细纪录

三联生活周刊记者:杨璐

6月7日晚上23点,成都市人民政府在天府广场附近的第一办公区召开第五次新闻发布会,排除了爆炸引发燃烧的可能性,同时宣布有人携带易燃物品上车,不排除过失或故意引发燃烧。从最开始的“自燃说”到今天的严谨结论,这场悲剧的真相在极短的时间内向越来越明朗的方向发展。在此时刻,还原火灾发生时的细节显得尤为重要:从动物园站到火灾时公车即将到达的三环路川陕立交桥南,车上的100多人处于一个拥挤封闭的空间。汽油洒在了哪里?起火点又在哪儿?而寥寥无几的通风窗则决定了这些随机而站的乘客们,谁能幸免遇难,谁又抽中了死亡的塔罗牌。

逃生

6月5日早上7点十几分,陈传文说他和伙伴们在9路车天回镇终点站集合。陈传文、刘田、周文科、曾詹吉从初中时代就是同学,到了高中这个团队又加入了张宏伟,几个同学因为家里住得近,每天结伴上下学。出事那天早上,几个少年并不是排在最前面的一批人,张宏伟上车的时候,车上的一些座位已经有人坐了。不过与这些乘客不同,他们有固定的目标座位——最后一排的四个位置。张宏伟告诉本刊记者,最后一排可以通风,而且没有前面那么挤。跟随着四个男孩子上车的是女生刘田,她坐在司机那一边的倒数第二排临着过道。陈传文告诉本刊记者,刘田坐在那里是想离他们近,说话方便。终于开车了,男生们纷纷拿出自己的消遣“耍手机”或者“看小说”,张宏伟看了一本侦探小说,而陈传文读的是《坏蛋是怎样炼成的》。张宏伟向本刊记者回忆,在始发站,车上的座位就坐满了,有几个人站在过道。

等到陶守良夫妇带着5岁的侄孙女从陆军总医院上车的时候,车上的乘客“很有点多”。陶守良把侄孙女安置在最前方三个背靠窗户的座椅旁边的空隙处,他和妻子站在不远处的栏杆边。再坚持几站就到了终点,陶守良告诉本刊记者,他们要从那里回老家给长辈祝贺80大寿。9路车继续向前开,到蜀陵路口的时候,新上来的乘客就不得不依靠前面人的传递来刷公交卡了,乘客范庞丹向本刊记者回忆,还有两个人因为带了大包没有挤上车。站在最前面的周万发在对本刊记者回忆时,对当时自己在车上的挪动印象特别深刻:“我本来站在司机背后的横栏杆旁边,后来上来一个孕妇,肚子大约有5、6个月大了,当时车上太挤没法给她让座,我就跟她换了位置,她的肚子刚好对着司机背后那个空间,不会被挤着。”周万发告诉本刊记者,他后来就和这个孕妇背对背站着。

早上8点刚过,9路车从川陕立交桥下坡,再走几百米就到了立交桥南站,对于坐在最后面的陈传文和他的同学们来说,今天可能要迟到了。8点半就要开始上课,却还有好几站。不过,他们并没有觉得很惊慌,“迟到一次两次也没什么”。这时,四个男孩子回忆说,他们的座位从车门一侧依次是周文科、陈传文、曾詹吉和张宏伟。周文科、张宏伟两人各靠窗户、陈传文和曾詹吉则正对着过道。张宏伟正沉浸在侦探推理里的时候,听见陈传文喊了一声“有液体洒了”,接着就闻到了汽油味道。隔了一两秒钟,反应最快的陈传文隔着周文科从右手边的窗户跳了下去,因为此时车还没有停下来,陈传文的胳膊受了伤。紧随着陈传文跳下去的是曾詹吉,靠着右侧窗户的周文科看见两个朋友都跳下去后才跟着跳了下去。而等张宏伟跳窗的时候,火已经烧到了他的手臂。张宏伟告诉本刊记者,他当时什么都没想到,看见同学们跳下去了,他也本能的跳了。张宏伟当时的慌乱可以从他选择的逃生路径看出来,他本来就靠着9路车右侧的窗户,可是舍近求远跟着伙伴们选择了离他3个座位距离的左窗。从闻到汽油味到跳出窗,张宏伟估计也就是5、6秒的时间,先跳下来的同伴往9路车的反方向跑,他追了上去,男孩子们才发现刘田没有跟上。陈传文告诉记者,他跳窗的时候扫了一眼左前方的刘田,“刘田试着站了一下,可能因为人多,没能站起来”。

陈传文说他喊出“有液体洒了”的同时,车上也有人喊“汽油味”。站在车前部的陶守良说他听见了喊声,转头往后看的时候,就见一个火团在车厢后部开花了:“就像试验氢弹一样,上面是白色和灰色的烟,下面还有火。”陶守良告诉本刊记者,当时,呛人的浓烟很快从车后部充满到了车前部,车厢里变得黑洞洞,人与人即使面对面紧挨着都看不到对方。陶守良说他5岁的侄孙女吓哭了两声,随即就被爱人制止了,他自己则摒着气,为妻子和孙女寻找生还的希望。同样站在车前部的范庞丹说她则被慌乱的人群裹挟着,从车的一侧挤到了前面的挡风玻璃处,“那时候已经有人从外面救援了,挡风玻璃被砸得像蜘蛛网”。但她又被挤到了车的另一侧。更多的人则是本能地涌向了前门,可是很遗憾,前门怎么砸都打不开,里面的人只能用力拍。

陶守良向本刊记者回忆,大约只过了几分钟,他在黑暗里突然看到了亮光,循着光,原来车厢左侧的窗玻璃被砸开了。他看见车窗外有人,抱起5岁的侄孙女就递了过去,接着把身后的老伴儿往窗户外面使劲儿一推:“我当时都不管她死活了,觉得推下去总比在里面烧死、呛死好。”随后,他自己也跳了出去。以为自己“死定了”的范庞丹说她也找到了生命通道,她也是从窗户跳了出来,可是

具体哪个位置、怎么个过程她自己说不清了。倒是跟她住在一间病房的病友印象深刻些:“小范拉开了车厢右侧的小窗户跳了出去,我在她旁边跟着她跳。”这个位置是车上为数不多能开窗的地方,本来坐在窗户前面的吴小莉告诉本刊记者,还没等她反应过来,“身上就扑了无数人”,她的腿现在还青着。当时已经挤到门边的周万发说他看见外面有人拿灭火器砸门,就把站在前面下一级台阶的两个妇女头按了下去。“我怕碎玻璃砸到她们,就用手臂护着自己的头,然后上半身罩在她们头上。”周万发后来从砸开的前门逃生,唯一的外伤就是碎玻璃划破的手臂。他耿耿于怀的是那个与他换了位置的孕妇的安危,住在医院里还是打听前来探病的人们,“有没有一个孕妇被救出来。”

在这次灾难中逃生成功、受伤不重的乘客多来自前门附近,而像陈方礼这样住在重症病房,至今无法说话的乘客则来自车厢中部,很多遇难者位于车厢的中部和后部。采访中,乘客们都回忆说,火是从后面向前烧的,坐在最后一排的四个男孩子的所见所闻就成了探究这场火灾起因的最有力说辞。坐在最左侧的张宏伟说,看见火从地板往上烧、从后往前烧,而不是扑着他们的面,烟则都从顶棚方向往前涌。而正对着车厢过道、第一个逃生的陈传文则告诉本刊记者:“火是从刘田那一片烧起来的。”倒数第二排的刘田到目前为止不见于伤者名单,可是她的同学们都不承认刘田已经遇难:“DNA 还没有验出来呢。”而车上有乘客回忆,导致火灾的易燃物最为可疑的外包装是,用“一个蓝色购物袋装着的方盒子”,或者说“从外面看里面的东西是方形的”。

救援

出租车司机曾剑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对这场悲剧发生的突然有自己的叙述角度:“我在川陕立交下放下客人,调了一个头,再走100多米,这么一会儿功夫车就燃起来了,因为我往出城方向走的时候,并没有看见燃烧的车。”曾剑华是最早到达现场的救援者之一,他把自己的车停在距离出事9路30米远的地方,还来不及给车熄火和关上后备箱的盖子,拿起里面的灭火器就往出事地点跑。“我跑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灭火器用不上,当时后面的火很大,看不见人,前面都是烟,能看见很多人挤在车门前用手拍车门。”曾剑华说,当时公交车是封闭的,他的小灭火器也没有办法向里面喷。他当时能做的只能是把灭火器当工具,敲碎门玻璃,“我拿着灭火器往紧挨着车头的右门玻璃上敲了十来下,门被我打了一个洞,但是人还是出不来,就又把残留的玻璃敲下来”。凭着这个打出来的洞,乘客周万发和几个门边的人才得救。为了能抓紧时间救更多的人,曾剑华又去敲左侧的门玻璃,这次没那么幸运,怎么也敲不碎。这时,他看见车头有4、5个人在敲挡风玻璃,他就跨了一步到前面加入了队伍。“我印象深刻的是,紧挨着我的人拿了一个直径两公分的撬棍在砸,最右边的小伙子也拿了一个灭火器。我们敲碎挡风玻璃的时候,浓烟扑面而来呛得眼睛想流泪。”曾剑华告诉本刊记者,他没看见有人从挡风玻璃这边逃生,敲开后,他和最右边的小伙子冲着黑洞洞的车里喷了一阵干粉灭火。

接替曾剑华在车门一侧救援的是四川省运输成都公司第三六分公司技术维修科的副科长杜小林,杜小林告诉本刊记者,他骑着摩托车路过现场的时候,“车厢中部的火烧得很大,车厢右侧第一个窗户有人探出半个头来呼救”。杜小林顾不得摘头盔和手套就跑上前去,把呼救的人从车窗拉了出来。“拉第二个人的时候,我还没有去拉他,他就紧紧地抓住了我的手臂,他的手烧得很厉害,可是有三个人同时卡在了车窗口,我救不出他们。”杜小林告诉本刊记者,他看见“穿浅蓝色衬衫”的曾剑华在用灭火器敲车门,他也过去帮忙。但是,门上的一个洞救人有限,这时火已经烧到了车前部。杜小林就和另外几个市民把手插在门缝里用力往外拉,“门本来就不好开,很多人还在里面顶住,我们后来是喊着一、二、三,才终于把门拉开的。”门打开的一瞬间,浓烟和人都涌了出来,站在前面的杜小林根本就来不及闪开,很多人烧坏的皮肤组织就蹭在了他的衣服和裤子上。“出来7、8个人的时候,有一个比较瘦的小伙子体力不支,倒在门口动不了,我又把他拉出来。”杜小林上前拉人的时候,看见车的前部已经空了,过道里都是浓烟,只能看见一个妇女趴在地上的前半个身子。“当时火势太大了,我唯一遗憾的是没能救得了她。”杜小林说。

曾剑华、杜小林们在车前部的时候,火势更大的车后部也有人在努力救援。路过的403公交车司机周建告诉本刊记者,从桥上就看到9路车后面的空调出风口冒出滚滚黑烟。作为公交同行,他立刻意识到前面的车着火了。“当时我车上有40名乘客,可是顾不了那么多了,我把车停在9路后面十米远的地方,拿着撬棍下车去砸车右后方的玻璃”。周建从他砸碎的玻璃处拖出来两个人后,火势就大得他没法接近了。他说他又回到车上拿了两个灭火器下来,冲着车里喷。“靠近车门那边的窗子里有一个男子举着双手浑身是火,烧得很严重,我就下面拿着灭火器往他身上喷”。但是,周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他很难过的是,“我想他那时已经死了,因为我喷的时候,至始至终他都没发出一点声音”。眼看着车厢后半部灭火无望,周建转入了对伤者的救援,“有两个女士身上被烧得一丝不挂,我把她们扶到我车旁边休息,然后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给她们披上。”大约过了2、3分钟,脱离火海的乘客们由最初的惊吓、慌乱转为烧伤的痛苦,周建的公交车最大,“我就对我的乘客说对不起大家了,这车得运送伤员,乘客们很配合,都下了车。有几个热心乘客还帮忙抬重伤员上车,跟着去医院。”周建于是调转车头,打上应急灯,一路按着喇叭就向最近的陆军总院开去。“我当时只想快点到医院,连闯没闯红灯都没注意。”车直接开到了陆军总院院里外科大楼门前,而此时,医院里的120救护车刚刚出发。

杜小林等到消防和救护车来了之后,就骑着摩托车上班去了,因为他最后看到的是车厢前面空了,他并没有想到这是一个大灾难。直到看新闻的时候,“25人遇难、76人受伤”让他的心情久久无法平复。

曾剑华看到的最后一眼车上的乘客是趴在车后部右车窗上的两个人。“他们肯定是挣扎着想跳下来,可是没有力气了,我就看见他们的手晃了几下就不再动了。”他也送了4个乘客去医院,不过他判断当时川陕路上会堵车,没有调头往出城方向的陆军总院,而是选择了进城方向最近的416医院。他告诉本刊记者,路上,一个女乘客一边哭一边自言自语:“车上不知道要烧死多少人,我们是踩着人逃出来的。”把伤者送到医院后,曾剑华的白色座椅套全都染上了鲜血。他说,他把车停在医院里想清理一下,可是,“我实在忍不住了,坐在车上大哭了一场”。■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头发稀疏,个头偏矮,皮肤蜡黄,走路跛脚——这就是张云良人生的最后画像。2009年6月5日早上7时40分许,这个62岁的老人在天回镇始发站登上通往成都市区的9路公交车,二十几分钟之后,一切灰飞烟灭。

27死,74伤,惨绝人寰。

7月2日,警方通报,成都“6·5”公交车燃烧案是一起特大故意放火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张云良已当场死亡。

成都大湾村:邻居眼中的张大爷

麻将馆中的常客;酒量一般,穿着普通“人平时和和气气”;

爱用水果皮敷手脸;抽10元一包的女士烟;喜欢随身带一个茶壶;

有痛风病,走路有些跛脚,脸色蜡黄,整天病恹恹的样子

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大湾村4组,紧挨成都市军区总医院,是条喧闹的市井小巷,商铺众多,尤以旅店业最为旺盛。接近小巷尽头的一座两层农民房最左下角,一扇木门的背后,是一间不足17平米小屋。犯罪嫌疑人张云良最后的日子,正是在这儿度过。

屋内简陋、单调,一如他的生活。在这里,他被称作“张大爷”。

在张云良之前,邻居罗大汉已经早先落脚几年,但他对张云良并不熟悉,“平时跟他来往不多。”罗大汉说,“我接触的人多是打工者,而张云良接触多的是牌友。”

打麻将、斗地主,邻居眼中,这就是张大爷日常的活动。他是胖大姐开的麻将馆中的常客。

胖大姐与一帮邻居对张云良的印象包括:没有怪癖,酒量一般,穿着普通,不会让人感觉寒酸,也不富裕。“似乎是个爱干净、爱美的人”。

他尤其在乎自己的皮肤,总是指着别人的手跟自己比较,邻居们记得,他会说:“看看你们这些女人的手,那么粗糙,我的手平时都是用苹果皮敷的。”

理发店老板回忆,“张大爷”去理发店洗头,发觉他脸上黏糊糊的,却不让用水冲洗,“他说那是用水果敷脸留下的”。他从不擦化妆品,都用纯天然的,会自己把苹果皮和梨皮敷在脸上、手上护肤。

甚至,他洗头连洗发水也不用,直接用白水冲。

他有时也在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富足,比如喝水的杯子,他曾多次在人群中展示自己的水杯,说是电视购物中的那种磁化杯“900多块”。有一次他出来显摆自己“900多块钱的水杯”,结果落在茶馆里忘记拿了,老板看到后觉得“估计那个值不了900块,外壳是木头的,张云良当了冤大头”。

他喜欢看电视,失眠较重,电视常常是开到凌晨两三点不关,以至于住在楼上的租客几次半夜被吵醒,为此还发生过几次小的摩擦。

胖大姐说,最后见到“张大爷”是6月3日,他从她店面前经过,但没有打招呼。她觉得张大爷“人平时多对(好)的,和和气气”,几乎不跟人吵架。后来公安部门天天来查,持续了有20多天的时间,大家一度都觉得是警方“搞错了”“老张,咋个可能嘛?”

张大爷还给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整天一副病恹恹的样子。与他相识的人,对张云良的脸色描述最为一致:脸色蜡黄,没有血色,没有人说得清他究竟犯有什么病。他有痛风病,走路有些跛脚,喜欢随身带一个茶壶,有时泡茶,有时喝药。

他平时抽10块钱一包的“阳光骄子”(一种女士烟),其他人散的烟他不要,说自己身体不好只能抽自己的,烟量一般。很少在外面吃饭,都是自己做饭,吃得比本地人讲究一些。

警方最终认定张云良就是“6·5”惨案的制造者时,相信的邻居仍然有限———“不可能是他干的”,平时谁想都不敢去想他是那样的人。

苏州浒墅关:乡亲记忆中的能干青年

参军时曾随部队到越南筑路,回乡后娶了村书记的漂亮女儿;

脑袋灵光、胆量超常,自破丢表案后又“扮演”小偷;

上世纪70年代末曾随贩蛇者南下广州“闯”,从此在外飘荡

浒墅关的“浒”不念“虎”,而念“许”。相传,乾隆下江南时来过这里,满腹经纶的皇帝竟不识“浒”字,读为“许”音,金口难改,此后人们跟着皇上犯错叫“许关”。这个苏州市区西侧京杭运河旁的小镇,就是张云良的家乡。

张云良生于1947年6月16日,原是红星村二组人,年轻人不认识他,因为他们未出生时,张云良就出外闯荡,远游他乡,而上了年纪的人,如果没有这次公交车燃烧案,也早已将张云良遗忘。与成都的邻居不同,乡亲们记忆中的张云良不是和和气气的大爷,而是一个“胆子大,能说会道”的青年,那是三十年前,他的前半生。

村里人都说,他打小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很能干。

65岁的张宝兴与张云良从小相识,他印象中张云良从小性格外向,活拨调皮,初中毕业后,1965年参军,美越战争期间还随部队到越南筑过路,1969年复原后回了浒墅关。

据说当年,村里的小伙都羡慕张云良,他回乡不久后就娶了一个漂亮的女人,岳父当时是村书记,后来还当上乡干部。

“他字写得好,又是退伍军人。”张云良的工友陆凤祥说,在那个时代这样条件很不错。

1970年,陆凤祥和张云良一起进入吴县铁矿工作,每个月35.1元的工资,“我们都是党员,都是从部队回来的,所以我对他还有所了解。”

陆凤祥觉得,张云良当时活干得还不错,和其他工人没有两样,“井下的工作,大家都很辛苦,他的工作总结写得漂亮”。

张云良让陆凤祥惊叹的是脑袋的灵光和超常的胆量,“他和别人不一样,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以至于听说张云良被认定为纵火者时,陆凤祥也并未感到意外。

当年在矿上发生的一起盗窃,将张云良不凡的一面深深地刻进陆凤祥以及其他工友的记忆中。

据说有一天,张云良发现自己的手表不见了,便向当地派出所报了案。那是一块昂贵的上海牌手表,在当时吴县铁矿已算得上一起大案,于是警方和矿上的职工成立了联合调查组着手破案。

很多人被怀疑,一名老工人还因此愤而辞职,然而案情长时间没有一点进展。陆凤祥说,张云良这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自己来破案。“他真的找到了小偷,而且做得很聪明,他并未自己去处置,而是再次向派出所报告,让公安去抓人。”小偷原来就是调查组中的一个工人。

张云良拿回手表后,又做了一个更惊人的决定:他要“扮演”一次小偷,而这样做目的仅仅是为了让派出所难堪。他拿了两个工友的两块手表,工友报案后,与之前一样,派出所迟迟未能破案,两周后他又将手表物归原主。

上世纪70年代末,刚刚改革开放,浒墅关有人捕蛇贩卖到广州,发了财,张云良不能安心上班了,他也想发财,也想到南方去闯闯。

陆凤祥说,张云良并未被单位开除,而是他跑到广州去做生意,没办手续长期缺席而自动离职。“其实,他又不会捕蛇,也做不了什么生意,只是跟着老板端茶送水打打杂。”此后,张云良开始在外飘荡,很少再回浒墅关。

张云良离家之后,妻子带着两个女儿一直住在镇上叫师古浜的地方,那是一栋三层楼房,张云良家在二楼。邻居说,他们几乎见不到张云良,而且他不怎么顾家,两个女儿主要靠他妻子在厂里上班和卖刺绣拉扯大。

“他这些年在外具体做了些什么,恐怕他家里人都不清楚。”

如今,红星村已经不复存在,六七年前,苏州建设高新开发区,征用了村里土地,村里人以及浒墅关的数万农民迁入了专为他们修建的小区———阳山花苑,村民由此变成了社区居民,随后还成立了阳山街道办。

据说,张云良一家在阳山花苑里拥有4套住宅,且都被租了出去。这个江苏省最大的安置小区里共住有四五万人,张云良的亲戚朋友散布其间,但他本人没在这里住过一天。

本可有优越生活

家中4套房产均已出租,身前每月可领500元补助,大女儿是港企高管;

曾想回铁矿但名额被人顶了,从此在外做生意四处借钱,“亏了就骗,骗了又亏”;

张云良出事后,他的家人就不见了踪影,两个女儿的家如今都是门窗紧闭

邻里乡亲,没人能说得清张云良作案的动机。按照常理,他本该拥有比一般人更优越的生活。

张云良户籍所在的阳山花苑31撞406房屋已出租给人,他家另外三套在该小区的房子据说也租了出去。而师古浜的房子,两个女儿出嫁后,就剩张云良妻子独自居住,后来女儿将母亲接到市区,这套房也外租。

张云良死前每月可以领到130元的补助金和390元的土地占用补偿金。据阳山街道办介绍,浒墅关农民本世纪初开始动迁,很多家庭给了两套房子,就是让他们可以一套自住,一套出租,另有二三十万的补偿费,如今搞土地入股年终还可以分红,当地农民人均收入有1万多元。

警方的通报中称,张云良2006年到成都后一直没有正当职业,主要经济来源靠女儿资助。2009年,女儿因其又嫖又赌,减少了给他的生活费,张云良遂多次以自杀相威胁向家人要钱。

以往,对成都的邻居提及自己的女儿,张云良总是满脸的骄傲,“在花旗银行上班,每个月两三万元”。后来他的女儿来成都办理后事,房东曹女士曾当面问过其职业,“她只是笑了笑,说自己现在外企上班,以前是银行的。”

在苏州乡亲眼中,张云良能生得这样两个女儿是他的福气。他大女儿就在浒墅关上班,是一家规模很大的港资塑胶公司的高管,小女儿在镇上的幼儿园教书。两个女儿都没住浒墅关,都住在苏州市区。大女儿所住的金之枫花园,是枫桥路上高档小区。

自从张云良出事后,他的家人就不见了踪影。“张经理很长时间没来上班了。”大女儿公司一名职员对记者说。她两个女儿的家如今都是门窗紧闭,邻居也不知人上哪里去了。

陆风祥最后一次见到张云良是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陆已经当上了吴县铁矿的矿长。“他两次做生意都亏了,找到我想回矿上。可我们是国营单位,他离职后名额被别人顶了,回不来,他又出去了。”

之后,陆凤祥听到了很多关于张云良骗人的消息,“他四处借钱,做生意亏了就骗,骗了又亏”。陆说,张云良不敢回来,一是怕别人追债,二是没有混出个名堂无脸面,“他不是那种吃得苦的人”。

说张云良借钱不还的还有他的妹妹张学宝,她的家在阳山花苑六区。张学宝小哥哥7岁,她说兄妹之间感情本来不错,但张云良多年前向她家借了500元钱,拖着不还,讨要多次都没要回来。

最让张学宝不能理解的是,后来,张云良的女儿出嫁,作为孩子的姑姑应该参加,没想到哥哥竟然没有告诉她家。于是,两家自此不再有什么来往。

关于“又嫖又赌”

张云良曾多次透露,女儿每月给他寄3000元用于治病和生活,后来才改寄1000元;

大约在去年七八月份的时候,张云良有些拮据,开始向胖大姐家借钱;

至于嫖,多数的邻居持怀疑态度,但也有邻居评价他“是个老色鬼”

张云良开始离家的时候,两个女儿都很小。据熟悉他女儿的人透露,虽然父亲没怎么照顾过他们,但他要钱时,两个人还是满足要求。她们还一直劝他回来安享晚年,但张云良没有把女儿的话当回事,后来,两个女儿也心灰意冷了。

在成都,张云良曾多次对人透露,他女儿一个月给他寄3000元用于治病和生活,后来被他朋友回去说了又嫖又赌后,才改寄1000多元。张的一名老乡说,有些时候为了向女儿要钱,他会让老乡帮助自己给女儿打电话,说自己病得厉害,再不寄钱就要死。老乡对这个做法也不以为是。

大约在去年七八月份的时候,张云良在经济上开始有些拮据,开始向胖大姐家借钱,“也都是50、100的”,但很有信用,女儿的钱一寄到,马上就还了,但今年以来陆陆续续借了一共1200元,一直没有还上。出事后没几天,他的女儿曾来过,胖大姐说本来想等着后事料理完了跟他的女儿“提一提还钱的事”,结果老张竟然是纵火犯,“也就不好意思再说了,就当打麻将输了”。

张云良打麻将输了不少钱,这可能是他经济变得拮据的另一个原因。附近理发店老板说,老张在理发店老板处理发时老谈打牌的事情,女老板记得有一次他用普通话对其说:“今天又当了‘兔子’,被他们宰了”。她听说老张今年以来就已经输了2万多,还说因为被女儿管住了钱,所以“今年不敢大赌了”。

张云良生前主要是在胖大姐开的麻将馆里打麻将。胖大姐的说法是他们打的麻将都不大,就是在当地最普通的“一两块钱的”,半天下来输赢几十块而已。“他要是有那么多的钱打那么大的麻将,还会欠我1000多块钱呦”。

而在陆凤祥记忆中,张云良是从来不赌的。

关于张云良“赌博”,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张在当地赌得“比较大”,“5块10块20块带花的”,一晚上输赢几百上千,斗地主是“2、4、8、16元的”,每次也要几百块的输赢。

他最后一次交房租是5月底,即死前的一个星期左右。而在6月初,女儿照例寄来1000元。他的房租是每月不算水电费150元。

至于嫖,多数的邻居持怀疑态度,“他是那种打屁都还要人按出来的人,还咋嫖?”胖大姐说。值得一提是,张云良此前房东,怕他病恹恹死在家里不吉利,不愿意再租房给他,因此他才搬到了现

在的房东这家。在当地,有些租客是长期病号,死在出租屋里时有发生,很多人都不愿把房子租给这样的人,

在当地流传一个关于张云良与女人说法,有阵子他带了个20多岁的女人过来包了一个房,最开始还以为是他女儿,后来才知道是军区总医院的实习护士,而他自己开玩笑承认喜欢的女人是胖大姐,“所以才去胖大姐那打麻将”。

据了解,警察此前曾率先对周围的各类“按摩院”进行了排查,当地人说,以前这里很多简陋的声色场所,警察几乎带走了每一个按摩女,之后,这些大大小小的按摩院就在当地消失了。罗大汉倒是经常看见有女人去张云良房间,“老的、年轻的都有,但没问过。”他说,此处租住房屋的主要是做生意的、搞货运的、看病的、做工的都有。

老邻居谢大富(化名)觉得,说老张又赌又嫖是准确的,“因为他自己也经常对别人这样说,周围的人都知道,警察的说法没错”。“是个老色鬼”。也有邻居这样评价。

“最后的晚餐”

6月5日早上7点多,罗大汉看到张云良提了两个纸质手提袋出门,说“我进城”;

“那么多的汽油带在他身上,从我身边经过我却没有闻到一点的汽油味道”,罗大汉猜测后来汽油可能是由装饮料的那种塑料瓶带上汽车

警方的通报中提到,“张云良多次以自杀相威胁向家人要钱,并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情绪。”“他似乎从来没有表现出厌世的情绪”,有的邻居说。而包括陆凤祥在内的苏州家乡人,都说张云良性格开朗、乐观、外向。

但厌世的情绪还是有的,只是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谢大富承认,如果不是大意,悲剧似乎是可以避免的。

6月4日晚上,谢大富正要出去耍,下楼的时候碰到老张,“来尝尝苏州的红烧肉嘛”,这是邻里间最正常不过的邀请,谢大富自然不会拒绝。事后,谢说,他觉得这肉是吃得“太亏了”,“吃了块红烧肉,喝了一杯酒,却接受了警方反反复复8次问询”。

案发后,谢大富正在昆明跑生意,结果直接被4个成都警察带回来查案。“我怕他们认为我是老张的同伙,而且这个事情确实太大,配合调查也是应该的”。

当晚老张表现平常。谢大富回忆,当时除了说了句听起来更像是调侃的“这是咱们最后一次喝酒啦”的话,并无其它,那天还仍然保持了平常的喝酒水准,只喝了一小杯而已。他甚至还照例去斗了地主。当晚8、9时,一家张云良租住地附近的茶馆老板见到其正在该处斗地主,她当时未发觉异样。

唯一有些异样的可能就是张云良第二天起来得太早。6月5日早上7点多,罗大汉刚吃了面条正在刷洗锅碗时,看到张云良提了两个商场里面装裤子衣服的纸质手提袋出门了,用报纸包住了袋口。

他很奇怪这么早就见到张,在平时,张云良都是起得很晚。问:“老张,你去哪?”答:“我进城”。没发现反常的迹象,因此也没多问。事后证明,正是这简短的对话,老张得以被快速地证明“随9路车一起出事了”。

事后警方的调查证明,至少从6月3日开始,张云良的表现已经很不正常。“6·5”案发后,成都军区总医院附近一家加油站的监控录像显示,6月3日上午,张云良总共去过加油站3次。头一回,

张云良提了个塑料桶,被加油站拒绝售油;第二次,他提了个铁桶,交了100块钱,加了70块钱的油,桶满了;第三次又接了30块钱的油。

张云良生前的房东太太曹女士向记者证实,6月3日上午,张云良曾向其借水桶使用,但未说明用途,在征得同意后拿了其冲厕所的水桶,该水桶为某品牌装修用聚酯漆的废弃包装桶,容量是20公斤,案发后已被成都警方作为证物取走。

罗大汉猜测后来汽油可能是由装饮料的那种塑料瓶带上汽车,“那么多的汽油带在他身上,从我身边经过我却没有闻到一点的汽油味道”。

6月5日中午,罗大汉在茶馆喝茶时,老板娘说起“今天早上9路出事了”。一问时间,差不多正是张云良出门那会儿,“他不会那么巧就在那车上吧?”中午有人老找过张,电话打不通,下午开始大家一直给他打电话,仍是不通。到了晚上,房东见他一天没回,电话又打不通,就去收治烧伤患者的军区总医院挂了号,不久后,证实了张云良“正好就在车上”。

罗大汉回忆,出事头几天张云良的脾气不太好,把打牌的人都得罪了。这个也得到了诸多牌友的证实。一名牌友说,出事前几天,张云良一次打牌点了3个人的炮,被人催钱,他火了,从抽屉里拿出一张钞票撕个粉碎“催什么催嘛!早晚给你们!”

仍有未解之谜

一种说法是,遗书是由老乡在他女儿来成都的时候转交的。当时,张云良的女儿并未向警方通报遗书内容;

记者发现,离张云良家最近的9路车站是“军区总医院站”,而要在始发站“天回镇”上车,则还需要反向坐5站地,他为何要这样做呢?

在这个窄窄的巷子里,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早已被有关张云良的一切挤满,关于纵火犯的点点滴滴是一个被讨论过度的话题,一拨一拨的调查来了又走,很多人已被问得不厌其烦———“可以谈点别的么”?

被问及张云良,一些人开始有些不耐烦,“咋个又是老张啊,把我们都搞惨了”,警察几乎每天都来询问,事情发生后,成华区分局(案发地)、金牛区分局(暂住地)、市刑侦大队等警察都先后笔录了七八次。有时一来几十辆车子(当地的街道只能容纳一辆车通过),半夜两三点还在附近走动调查询问。

据了解,案发后,张云良的老乡“老蒋”过来了,第四天,其女儿女婿坐飞机也过来。第四、五天,开始有公安过来调查,6月10几日,张云良被确定为重点怀疑对象。原本,他的女儿在6月11日处理完后事后返回上海,结果又被警方带了回来。

张云良的老乡老蒋目前仍在成都警方“配合调查”。一种说法是,遗书不是寄给江苏的,而是由老蒋在他女儿来的时候转交给她的。当时,张云良的女儿并未立即向警方通报遗书内容。估计遗书内容是后来警方在询问老蒋和张云良女儿的过程中得知的。此前,按照警方表述,6月9日,其家人收到了张云良案发前从成都寄出的遗书。

此外,张云良选择9路公交车似乎也是精心选择。从成都军区总医院去往市内的公交车有9路、9路(区间车)、39路、403和650等不同线路,但因9路车的终点站临近成都最大的小商品零售批发

市场荷花池市场,又在火车北站附近,转车极为方便,乘坐人数最多。平时,住在附近的上班族,早上也都是赶这趟车。

但这其中也有让人费解的地方。此前警方通报称,经调查,6月5日7时40分左右,张云良携带装有汽油的塑料桶在9路公交车天回镇始发站上车。但记者发现,离张云良家最近的9路车站是“成都军区总医院站”,步行大概10分钟左右,而如果要在始发站“天回镇”上车,则还需要在出城的方向坐5站地到达终点站后转车进城,他为何要这样做呢?

“他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他是聪明过头了,一步一步走上绝路。”陆凤祥相信张云良会自杀,但他还是不能理解为何这样极端,选择将自己的身体与素不相识的乘客一起烧焦。

因为脸色蜡黄,身体不好,经常有人拿“生死”开张大爷的玩笑。在事发前几天,一名邻居曾开玩笑地问张云良,“老张你咋还个不死呢?”他嘿嘿一笑“快了,就这几天了”。

资料

警方通报锁定他

公安机关全力以赴,开展了大量的勘查检验、侦查实验和走访调查工作。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现已认定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为一起故意放火刑事案件,烧死在车内后部的张云良是故意放火案的犯罪嫌疑人。

警方介绍,今年62岁的张云良是江苏省苏州市人,案发前暂住成都市。他在江苏原籍嗜赌,长期不务正业。2006年到成都后一直没有正当职业,主要经济来源靠女儿资助。2009年,女儿因其又嫖又赌,减少了给他的生活费,张云良遂多次以自杀相威胁向家人要钱,并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情绪。6月4日,其与女儿通话中表示“明天我就没有了”“跟别人死的方式不一样”等内容。6月9日,其家人收到了张云良案发前从成都寄出的遗书。

经调查,6月5日7时40分左右,张云良携带装有汽油的塑料桶在9路公交车天回镇始发站上车。有乘客证实当车辆由北朝南向城内方向行驶至三环路川陕立交桥处时,张云良在车内倾倒所带的汽油,并点燃引起车辆燃烧。

据现场勘查显示,在张云良所坐位置的地板上有汽油向车头方向扩散流淌痕迹,该区域燃烧程度最为严重,专家组认定为点火区域。通过现场勘验确认,车辆起火的中心区域只有张云良的尸体,在其尸体旁提取到一枚打火机防风罩。尸体倒地的姿势和朝向表明,着火后张没有主动逃生意愿。

手记

艰难的搜寻破碎的信息

7月2日,警方公布成都公交燃烧案是由张云良纵火所致后,公众在惊叹办案之神速的同时,对这样的调查结果也提出了质疑。

一个62岁的老人做出这样震惊全球的事情,本就让人不可思议。警方公布的信息对事件说明仅600字,留下了很大的猜想空间。一些网友质疑,将遗书列为重要证据,但对遗书的内容为何语焉不详;张云良62岁已是退休年龄,怎么定性“不务正业”;“悲观厌世”这样的心理判断是否能提供医学方面的证明。

7月3日,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节目中也指出,这样的公布缺乏细节。

为了了解张云良这个人,本报记者兵分两路采访,一路前往成都,一路前往苏州,但不论成都还是苏州官方,对此事都缄口不谈,一些了解张云良的邻居朋友,还被告知不能说话。

张云良户籍所在的浒墅关派出所,民警严辞拒绝采访,并称要经上级部门同意。

阳山街道办一负责人对记者说,张的户籍不在阳山花苑,而在浒墅关老镇上,记者于是赴老镇上打听,得知张所在的红星村多年前就划归阳山那边管辖。记者找到的一张张云良的常住人口登记表也明确写着,张的户籍地址就在阳山花苑2区31幢406。

几经周折后,记者找到了张云良家人的住址,多次前往,无奈门窗紧闭,人去楼空。得知张家人包括张的一名老乡正在协助警方调查的消息后,记者向警方求证,最后还是没有结果。

于是,这篇报道只能提供一些破碎的信息给读者,虽然每个细节都有出处的,但关于张云良的面貌依然模糊。依然只有等待,等待更多的细节被公布,让公众停止猜想,不再存疑。

“6.5”公交车燃烧重大事故再调查

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13日讯(本网记者)9路公交车在7点半已经冒烟,成都动物园员工骑电瓶车追赶两(公)里多提醒驾驶员并拨打119,却被骂“瓜娃子”……6.5公交车燃烧重大事故发生后,一名叫李利群(部分媒体报道为“李莉群”)的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爆出猛料,称自己在公交车燃烧前多次提醒公交车司机车辆已经冒烟,并参与了抢救行动。这一说法与成都官方发布的信息出入颇大,与绝大多数新闻媒体的报道出入颇大,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真相究竟如何?记者日前进行了走访调查。

“动物园员工”原是无业人员

媒体报道:“李莉群(李利群——记者注)是成都市动物园的一名员工……”

记者调查:“动物园员工”原是无业人员。

6月5日,李利群在接受几家媒体采访时自称是“成都动物园的一名员工”、“成都动物园里碰碰车游乐场的收票员”,并称当天下午老板已特批她“休息几天,工资照发”。然而成都市动物园方面对此予以坚决否认。

6月12日,成都市动物园园长王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甚感气愤。“这些天已经有好多人问我,但我根本不知道这个人!”王强说,园方在李利群成为新闻人物后专门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查无此人。

动物园经营服务部副部长郑冠玉告诉记者,除了对单位正式员工进行调查之外,园方也对临时聘用人员进行了清查。“可以肯定,李利群既不是我们的正式员工,也不是临聘人员。”她解释说,动物园内相关营业点的临时聘用人员均办理了出入证,包括姓名、照片等资料在经营服务部均有留存,但经反复查找,并未找到李利群的资料。

6月13日,成都市动物园安保部部长廖殿礼、经营服务部主管陈时凤与李利群见面后进一步确认:此人绝非动物园员工。

记者从成都警方了解到,35岁的李利群是资中人,现暂住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在家待业。

公交车尚未出站竟已“冒烟”

媒体报道:“七点半的时候,在陆军总医院那里,我说这车子怎么在冒烟,我就喊,赶快停下来,车子冒烟了……”

记者调查:9路公交车出站时间为7:41;没有路人喊停车。

6月5日,李利群在接受湖南某报社采访时称,“七点半的时候,在陆军总医院那里,我说这车子怎么在冒烟,我就喊,赶快停下来,车子冒烟了。”不过,9路公交车驾驶员罗佩断然否认了这一说法,因为他清楚地记得,6月5日该车从始发站驶出时,已经是7:41。

罗佩告诉记者,9路公交车的始发站在天回镇。“那天我7:38开始上客,7:41从始发站发车,怎么可能7:30的时候就出现在陆军总医院所在路段?”他说,从天回镇到陆军总医院,一共有6个站(含始发站),到达该处时间至少超过7:50。“还有,根本没有任何行人喊过停车。如果真有人提醒我车子冒烟了,我能不停下来查看吗?”

当天紧随出事9路车行驶的一辆403路公交车驾驶员证实,直到9路车燃烧前数秒,他都未看见该车冒烟。

记者经核实9路车调度单,该车出站时间为7:41。

“电瓶车拦车”纯属子虚乌有

媒体报道:“我骑着电瓶车,追了两(公)里多地,快到动物园的时候,一个小伙子用他的电瓶车挡住9路车,车才停下来……”“然后司机就骂我们,‘管空事,瓜娃子’!”

记者调查:从陆军总医院到公交车燃烧地点,行车距离超过3.2公里;司机否认有人用电瓶车挡路。

在同一篇报道中,李利群还告诉湖南的记者:“我骑着电瓶车,追了两(公)里多地,快到动物园的时候,一个小伙子用他的电瓶车挡住9路车,车才停下来。然后司机就骂我们,‘管空事,瓜娃子’!”

“根本没有任何人挡过车!我更没有骂过人!”罗佩有些激动。他说,公交车燃烧地点接近川陕立交桥南站,“下了桥就进站了”。从这里到陆军总医院,总共有4个公交车站,如果冒烟,中途上下客的时候怎会没人察觉?

6月13日,记者沿9路公交车行驶路线对这一路段的距离进行了实地测量。结果从陆军总医院到公交车燃烧地点,距离超过3.2公里,而非李利群所说的“两(公)里多”。

未打119何来“119骂人”

媒体报道:“我赶快打119,告诉他们汽车都烧了,你们还不来?119的人就骂我……”

记者调查:李利群承认,她本人并未拨打119。

更引人关注的是,李利群称自己在公交车燃烧起来后“赶快打119,告诉他们汽车都烧了,你们还不来?119的人就骂我。”此事一经报道,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无数网民对成都119提出质疑。然则实情究竟如何?

6月13日,几经曲折之后记者终于见到了李利群。当被问及是否119是否骂过她时,李利群一开始语焉不详,后来终于承认,所谓“119骂人”,是她听别人说的,她自己并未拨打119。

的哥目睹公交车司机救人

媒体报道:“(9路公交车司机)跑脱上了一辆小车走了,我没有看到他救火。”

记者调查:长江出租车公司的驾驶员曾剑华目睹了9路公交车司机救人的过程;随后公交车司机被警方用制式警车带走协助调查。

让9路公交车驾驶员罗佩“郁闷’’的是,李利群不但向媒体宣称他不停车、辱骂路人,还说“(9路公交车司机)跑脱上了一辆小车走了,我没有看到他救火”。罗佩告诉记者,事发后他跳下车,立即用手、石撞击公交车窗,并帮助车上乘客逃离,以致右手和额头被烧伤,至今未愈。当发现火势过大、难以救援后,他退到路边,直到当天上午9点左右、成都市公安局刑侦民警用制式警车将他带离现场做询问。

这一说法得到了长江出租车公司驾驶员曾剑华的证实。在燃烧现场参与救人的曾剑华称,他看见一身穿蓝色短袖公交制服的人员在其左侧数米处车窗口,奋力将拥挤在车窗边的人员拖往车外。

“说错话”只因“吓昏了”?

6月13日,记者从相关部门的调查记录和视频、音频资料中看到,李利群承认自己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说错了话”、“有点夸张”,而说错话的原因是“吓昏了”,“我说了(哪些内容)我也不晓得”。以下为部分调查记录:

问:你2009年6月5日看到什么?

答:我从妹妹家出来在路过川陕路立交桥的时候看到公交车着火了。

问:请你把2009年6月5日的情况讲一下。

答:2009年6月5日,我早上大概7点钟左右,我骑自行车从二仙桥出发到我妹妹李某家去找她借钱……大概7点30分左右,我到了我妹李某家,她把钱拿给我后,我就骑自行车往回走了。

问:你第一眼看见公交车的时候,公交车着火没有?

答:公交车已经烧成光架子了。

问:你第一眼看见公交车的时候,公交车在什么位置?

答:我看见公交车停在川陕立交桥快要下完桥的位置(记者注:即出事公交车最终停下的位置。)

问:你在6月5日那天有没有打电话报警?

答:没有打电话报警。我只看见旁边有人打电话报警,我当时110、119、120都没打。

问:今天询问你所说的情况与(6月5日)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情况不一样?

答:因为当天记者采访我之前,(看到现场)我吓晕了,过了一会,周围好心群众给我喝了矿泉水,把我救醒了。记者采访我的时候,我当时头很晕,所以当时我说错了话,我今天所说的就是我在2009年6月5日所看到的情况。

事情至此真相大白。在采访调查中,记者为李利群前后矛盾的言行深感震惊,也为因之受到伤害的公交车司机、成都119等个人和单位感到遗憾。同时,因为李利群在“吓昏了”之后“说错”了话,6.5公交车燃烧重大事故的调查工作也受到了严重干扰。言必虑其所终,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在信息传播迅速、影响广泛的今天,我们每个公民更应在发表言论时抱持高度责任感,为自己、为他人,也为社会,为国家。

查办案件的谈话技巧(讲稿)(精)

查办案件的谈话技巧 与刑事侦查不同,纪检反贪谈话问话,即面对面的审查,充满对抗、对立,没有同一种不变的办法,也不能一种办法贯彻于一个人的始终。[所思、所想、所感、所语:1、之前;2、开场;3、之中;4、之后] 对讯问当中的理性的感悟,融会贯通,全身心投入。纪检反贪与公安讯问之不同: 1、主体不同、方式、手段; 2、素质不同; 3、以人找事或以事找人; 4、侵害对象不同:不确定性,与侵害对象不直接挂钩; 隐瞒、潜在性的,只是表象而不知情;不是“过街老鼠”。 5、证人体征心态不一样。 谈话讯问的准备:“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一般准备:针对性、可行性、有效性。发挥各自优势、互补。 ①了解案情(个人资源、家庭背景、无形资产、个人发展的轨迹) ②作出判断(已获证据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③到案情况(如何到案的) 科学准备:“谋略”不等于“用计”。 分析犯罪轨迹,目的是抓住蛛丝马迹。 分析犯罪心理(分析犯罪心理:侥幸、无知、从众、盲从、失衡),目的抓住蛛丝马迹。 在充分肯定的同时,拨出其错误之处,易于接受,首次,掌握其应对心理(权衡利弊,衡量得失),怎样使之达成认罪状态?

十种状态下犯罪嫌疑人可能会交代:言由心生,总要解决的问题。 1、判断有利:判断形势,认为认了罪好 2、证据充分:抵赖取不到逃避作用时,初查充分,财产情况、个人犯罪轨迹交代清楚。 3、丢卒保车时:避重就轻。 4、讨好求宽 5、知错求安:查觉——愧疚不安感 6、精神求缓释时:心理压力大,为了求得心安理得。 7、争取从宽 8、政策感召(宣讲案例——从宽过了的人群) 9、为了亲情(朋友),一个“义”字。 10、身心疲惫、前景再观,对抗意识下降。 注意、研究和把握首次讯问的开场: 不讲————紧张,脑子一片空白————有什么讲什么 主题:获取真实供述 如何快速切入主题呢?可以减少抗罪心理,运用已有证据,尽快触动其对犯罪行为回忆,言之有理、的、据、力、谋。 1、以“时间证题”切入(现在是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如:夜12点,发现——传唤,大家都不休息为什么?通过介绍你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你肯定是出事了?) 2、因地制宜,营造氛围、环境、从地点切入。(这里是单位、纪检、检察机关,本来你不该在这个地方,可是……) 3、挑起话题:“哪壶不开提哪壶”。

调查笔录询问技巧

询问笔录制作技巧 一、如何制作询问笔录 询问笔录是卫生行政执法的重要证据之一。制作询问笔录的最终目的是查清违法事实,为行政处罚的实施提供证据。《行政处罚法》第30条规定:"违法事实不清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第38条第1款第(三)项规定:"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这就要求我们将笔录制作得有条有理,将违法行为的来龙去脉搞得一清二楚。作为行政处罚依据的询问笔录,其实质是能足以证明违法事实的客观存在。从法律的角度来讲,询问笔录是证据中书证的一种,主要是对案件涉及人行为过程以问答的形式进行了解并记录的书面证据。制作一份合格的询问笔录,必须注意以下五点: 1、询问前充分准备: 询问前准备目的是理清思路,突出主题,紧紧围绕违法事实展开询问。如果是重大或复杂案件,执法人员一定要先开一个准备会,确定由谁询问、谁记录、询问什么内容、切入点在哪里、可能碰到什么问题,拟出一个询问提纲,以免询问时遗漏。 卫生执法人员在对涉案人进行询问前的准备主要分为案情准备、心理准备和物证准备。案情准备即要求执法人员在进行询问前,必须要认真地了解已经掌握的情况和被询问人的基本情况,这有利于在询问过程中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心理准备就是要求

执法人员在进行询问前,对这次询问的目的、询问运用的策略、方法及切入点,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制作笔录时围绕目的开展询问。同时,对被询问人可能会发生的抵制询问、回避重要案情等情况要有所预见。物证准备是指对案件已经掌握的物证(如已先行登记保存的货物、进出货票据等),应准备齐全,以便在询问时及时向涉案人出示,掌握询问主动权。 2、严格按程序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作为行政处罚重要证据之一的询问笔录,也必须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所制作的笔录才具有法律效力。 在进行询问时,执法人员必须是两人或两人以上,一人记录,一人或一人以上询问。在询问开始前,执法人员应出示证件,表明身份。一般地讲,被询问人在不明办案人员身份和来意前,不会轻易如实告诉情况。《行政处罚法》第37条:"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4条第(四)项规定,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身份的合法性有异议的,原告可以要求相关行政执法人员作为证人出庭作证。办案人员的介绍、出示证件等过程记录在询问笔录上,经被询问人签字认可后,就不会再有什么异议了。符合法定人数(不少于两人)、出示证件是这一部分的实质之所在。 在询问过程中,记录人员应对涉案人的回答据实记录,方言、

论侦查讯问中的发问技巧与应答技巧

摘要 侦查讯问发问技巧和侦查讯问应答技巧运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犯罪嫌疑人的真实供述和辩解,最终查明案件的真实真相,迫使犯罪嫌疑人如实的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所以说如何使用讯问发问技巧,是每个侦查专业人士关注的重点。实践证明,在具体的侦查讯问环节中讯问人员不能消极的等待犯罪嫌疑人的主动交待,而需要以各种语言情景上的技巧来对犯罪嫌疑人的思维逻辑进行攻击,从而使得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中出现矛盾点,并从这点切入进而掌握到事情的真相,而这其中对于发问和应答的技巧的学习就是侦查人员必须要完成的课题,但同时我们也在看到,无论是课本上的还是书面研究上的技巧都存在一部分不实际的内容,我们需要以实践来对各种理论进行验证,本文正是试图将理论联系到实际运用中,以实践上的各种实例来对这个课题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总结。 关键词:侦查讯问;发问技巧;应答技巧

目录 1.讯问语言概述 (4) 1.1侦查讯问的语言 (4) 1.2侦查讯问的语言要求 (5) 1.2.1 讯问语言的合法性 (5) 1.2.2 讯问语言的冲突性 (5) 1.2.3 讯问语言的合作性 (6) 1.2.4 讯问语言的跳跃性 (6) 2. 侦查讯问中发问与应答技巧的相关理论 (6) 2.1侦查讯问中发问和应答技巧的主要内容 (6) 2.1.1侦查讯问的发问技巧的基本内容 (7) 2.1.2侦查询问中应答技巧的基本内容 (8) 2.2 侦查讯问中发问和应答的作用 (8) 2.2.1侦查讯问中发问的作用 (9) 2.2.2侦查讯问中应答的作用 (9) 3.讯问中发问与应答技巧运用中出现的问题 (10) 3.1发问目的不明确 (10) 3.2发问的方式过于模板化缺乏技巧 (10) 3.3缺乏针对不同类型的讯问对象的讯问策略 (11) 3.4在回答犯罪嫌疑人的问题时过于公式化 (11) 3.5讯问中发问人员与应答人员的设置缺乏技巧 (12) 4.应对发问与应答技巧运用中问题的策略 (12) 4.1做好前期准备,明确发问目的 (12) 4.2在侦查目标的指导下灵活运用发问方式 (13) 4.3总结经验,针对不同讯问对象采取针对化的讯问策略 (13) 4.4应更为注重对于应答技巧的掌握 (14) 4.5发问人员与应答人员的设置应当改进 (14) 5.结语 (15) 参考文献 (16)

审讯工作方法技巧

一、审讯前的准备工作 审讯和打仗一样要打有准备之仗,无准备地匆忙上阵,必然是胜少败多。在审讯开始之前,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准备。 第一,我们要对审讯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正确的判断,同时树立必胜的信念。审讯犯罪嫌疑人实际上就是一场战斗,是一场攻心斗智的较量,也是一场复杂的心理战。因此,每次审讯我们都必须严阵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我们检察人员是站在正义的一边,掌握着审讯的主动权,能够充分调动和利用各种侦查资源,再加上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是一定能够把案子拿下来的。因此一定要树立必胜的信念,绝对不能在审讯中动摇退缩,萎靡不振,错失良机。 第二,我们在审讯前要熟悉案情,吃透案件,同时全面了解犯罪嫌疑人。 如何熟悉案情,吃透案件,我们应该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明确熟悉案情的目的。我们全面地研究熟悉案情的目的就是要使自己明白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该怎么去干。我们通过全面的熟悉案情,就能清楚知道案件本身的现状,已经获得了那些材料,还需要那些材料,存在着那些问题?需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其次,我们要掌握一些能够明确审讯的任务和方向,全面地研究熟悉案情的基本方法和思

路。比如通过案件本身的性质确定案件的特点。刑事案件的侦查特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先有危害社会的案件事实的出现,再去寻找实施犯罪的行为人,也就是说先有事而后找人。例如:在某一凶杀现场发现一少女被杀,寻找谁是杀害少女的凶手,便成为该案件的侦查重点。当某一目击者确认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只有A某到过凶杀现场,于是A某便成为了犯罪嫌疑人。那么审讯犯罪嫌疑人的目的,就是为了确定在某一杀人现场发现一少女被杀,与犯罪嫌疑人A某是否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审讯活动也就会围绕少女被杀与A 某是否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展开。当目标被确定以后,就需要制定审讯方法。通常情况下审讯这类犯罪嫌疑人,大多采用联系的方法和否定的方法,联系的方法需要查明现场与犯罪嫌疑人的联系;现场的遗留物与犯罪嫌疑人的联系;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的联系;目击者与犯罪嫌疑人的联系。否定的方法需要查明能否否定犯罪嫌疑人有杀人的行为;能否否定犯罪嫌疑人有杀人的时间;能否否定犯罪嫌疑人到过杀人的现场;能否否定犯罪嫌疑人有杀人的动机等等。第二类是先发现犯罪嫌疑人,然后再去寻找其犯罪事实。这类案件在反贪领域比较常见。比如:某一国家工作人员挥金如土,与自己的正常收入严重不符,并且银行还有巨额来源不明的存款,经群众举报该国家工作人员曾多次索取他人的贿赂。那么该国家工作人员是否犯有贪污贿赂罪,他的巨额财产是从

侦查讯问提纲

侦查讯问提纲 (第一部分:基本情况及职责) 1、开场白:某某市、县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示证)。 2、你个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出生地,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和职级,政治面貌,是否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住址,联系电话,前科情况) 3、你的家庭成员基本情况? 4、其它亲属的基本情况?(兄弟姐妹及其子女、父母、岳父母、王的兄弟姐妹及其子女,亲家及女婿,养子女) 5、你的工作经历? 6、你的工作职责? (第二部分:受贿情况) 1、你是何时因何事被采取“双规”措施的? 2、你在“双规”过程中向组织交待的情况是否属实? 3、你把与他人之间不正当的经济往来情况说一遍?(每个行贿人的事实讲完后发问) (1)、行贿人送钱的目的是什么? (2)、你是否帮过忙或提供帮助? (3)、你刚才讲的他送给你的钱是不是人情往来或债权债务关系? (4)、你刚才讲的他送给你的钱,你有没有退给他或是上交给

纪委等有关部门? (5)、你刚才所讲的是否都是事实? (第三部分:财产情况) 1、你们家的财产管理模式? 2、你的家庭财产情况? (1)、银行存款(2)、不动产(3)、股票(4)、债权(5)、保险(6)、暂放款 3、你的家庭开支情况? (1)、瞿璐留学费用? (2)、人情开支? (3)、购房开支? (4)、婚、丧开支(喝茶)? (5)、日常开支? (6)、给情妇的钱款? 4、你的家庭收入情况? (1)、工资、奖金 (2)、租金 (3)、社会活动,如剪彩 (4)、讲课、稿费 (5)、红包礼金 (6)、烟酒处理 (7)、受贿犯罪收入

(8)、入股分红、投资、彩票 (第四部分:反调查情况) 1、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组织上在对你进行调查的? 2、你进行了哪些反调查活动? 3、你都找了哪些行贿人进行了串供? 4、你都进行了哪些财产转移活动?

审计询问方法与技巧

审计询问方法与技巧 询问是审计工作中一种十分常见、常用的方法,无论是审计还是审计调查项目均是如此。实践表明,询问方法运用得当与否对审计工作质量、权威以及审计人员形象等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一个好的审计询问,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用,反之,则可能产生事倍功半或者是全盘皆输的结局。笔者结合对此项工作的实践和认识,就询问方法在审计工作中运用方面的有关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审计询问法的涵义 询问法又称为面谈法、访谈法等,是指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以了解有关情况、收集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审计离不开人与人的交流,谈话是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交流的一种最常用、最普遍的方式。由此可见,询问法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涵义:一是面对面。即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事项有关人员进行的面对面的交流;二是人与人。即询问法的应用是审计人与被审计相关人的交谈式洽谈(座谈);三是双方自愿。询问的方式以双方自愿的交谈为主,而不是强制性的、勒令式的;四是书面证据。即作为审计证据来说,通过询问法所获取的信息资料要形成书面记载,并由相关人员签名盖章才具有证据效力。 二、实施审计询问法的一般步骤 作为一项正式的审计活动,一次有效的询问过程一般应遵循以下步骤:(一)确定询问的目的;(二)收集与询问相关的背景资料;(三)确定询问要点、编制谈话提纲;(四)确定询问的对象、约定询问时间、地点;(五)确定询问方式、参加人员,统一询问口径;(六)正式询问,做好笔录(包括当场书面记录或计算机记录,必要时应获取录音记录),取得相关的证据资料;(七)在询问记录上签字认可。这方面一般应该有参与询问的人员和审计组长共同签字,并取得被调查人员的签字认可。 三、审计询问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不论是国家审计还是内部审计,或者是社会审计,询问法在审计的各个阶段都是可以普遍运用,但在不同阶段运用的目的有所不同。现以审计的不同阶段为例,把握询问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一)计划阶段。询问法主要运用于审前调查、有关内控制度分析测试和询问、有关经济活动资料分析和询问等,使用询问法主要是为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情况,确定审计重点,为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服务。(二)实施阶段。询问法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对审计揭示的有关事项和审计发现的有关问题收集相关的、更有力的审计证据,为最终做出审计结论服务。(三)报告阶段。询问法的使用主要是为了与被审计单位沟通有关情况,对审计报告的内容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为达到审计项目目标服务。(四)后续审计阶段。询问法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在检查、分析被审计单位在执行审计决定(报告)要求解决的事项或采纳的意见和建议时与被审计单位或有关人员进行的沟通询问,为确保项目质量服务。 四、审计询问方法的应用技巧 (一)使用审计询问方法应注意的问题。1.要根据谈话的目的和被审计相关人员角色的分工,确定适合的谈话人员;2.实施询问法的审计人员对面谈中所涉及的领域要有足够高的知识水平;3.询问前要对询问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4.询问中要进行书面记录,如必要可请被谈话人签字;5.询问时,可以由两名审计人员协作进行,一名审计人员负责提问,另一名审计人员

侦查讯问中的语言逻辑

侦查询问中的语言逻辑 侦查讯问工作是一门充满艺术的综合科学,其技能的运用多种多样,作为一项重要的司法活动和执法程序,侦查讯问离不开语言。讯问人使用的言语对案件的侦破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讯问人使用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讯问人是否因犯罪嫌疑人的不同言语风格而调节自己的言语,以取得更佳的讯问效果? 侦查讯问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面对面的博弈,是短兵相接的“舌战”,也是一场“信心之战”,它与语言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无论把侦查讯问比喻成什么,它的语言本质都是毋庸置疑的。语言逻辑从符号性,指谓性和交际性这三个方面研究语言的逻辑问题。语言逻辑包括问句逻辑,模态逻辑,时态逻辑等多方面。在侦查讯问中,侦查员怎么很好的运用,组织自己的语言非常重要。逻辑规律是人们在进行思维和语言表达时必须遵守的思维准则和要求。逻辑规律主要有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侦查人员在讯问工作中掌握和运用语言逻辑规律,对于提高讯问效率,发现供述疑点,明辨是非,揭露和证实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讯问人员要根据具体案件的不同情况,灵活运用语言逻辑规律。 在遵循语言逻辑规律的同时,防止偷换概念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保持同一。同一律在思维中的作用就是保证思维的确定性,它要求在同一逻辑思维过程中,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前后一致,每一个判断的内容前后一致。违反了同一律,表现为“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偷换论题”或“转移论题”的语言逻辑错

误。偷换概念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有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把不同概念当作同一概念来使用,或者歪曲、篡改别人议论中的概念而后加以反驳攻击的一种诡辩手法。偷换论题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有意把一个议论的论题改换为另一个论题的诡辩手法。 然而,在语言逻辑运用中药防止不矛盾律,及时捕捉供述疑点。两个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的思想既可以是相互矛盾或反对的概念,也可以是相互矛盾或反对的判断。不矛盾律在思维中的作用是保证思维的前后一贯性,避免自相矛盾,它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同时肯定两个具有矛盾或反对关系的思想。违反不矛盾律,犯的语言逻辑错误叫“自相矛盾”。在侦查讯问中应当善于运用不矛盾律,揭露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矛盾,以达到讯问的目的。利用逻辑矛盾是侦查讯问主要的策略和方法之一,有助于驳斥诡辩,提高破案率。 总之,在公安侦查讯问工作中正确、有效地运用语言逻辑规律,有助于讯问的顺利开展,使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事实真相,及时交待全部犯罪行为,从而提高侦查办案的效率,防止刑讯逼供和冤假错案的发生,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论侦查讯问的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e3872708.html, 论侦查讯问的策略 作者:刘申时 来源:《知识文库》2014年第09期 在司法实践中,绝大多数犯罪嫌疑人都会经历一个从拒不交代罪行到如实供述的过程,这种转变并非自发形成,而是在侦查讯问人员艰苦、细致的工作下形成,依赖于我们的智慧、技巧、策略和经验,最能体现一名侦查讯问人员能力的高低。 1侦查讯问策略概述 讯问策略,是指侦查人员为了实现一定的讯问目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具体的讯问条件,运用有关科学原理和实践经验所制定的最有效的讯问方式。 1.1侦查讯问策略的主体 侦查讯问策略主体,就是能够掌握和运用讯问技巧的侦查人员。该主体必须在法律上具有侦查人员的主体资格。作为侦查讯问策略主体应该具备能够胜任侦查讯问的工作能力,这个能力不单单是指制定讯问策略的能力,还包括具体实施策略的能力。除此以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等。 1.2侦查讯问策略的客体 侦查讯问策略的客体,是指在刑事侦查阶段拥有法定诉讼权利和义务并且处于被追究地位的犯罪嫌疑人。具体包括以下几种:一是依法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二是已经依法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三是不需要逮捕和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四是准备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 1.3侦查讯问策略的内容 侦查讯问策略的具体内容包括讯问方式、讯问内容、使用证据的方式方法、运用策略的方法、时机、手段以及审讯时讯问人员的态度、言行举止等。在设计和运用侦查讯问策略的过程中,讯问策略主体要充分分析判断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反讯问伎俩的情况,预见犯罪嫌疑人在讯问过程中准备采取及如何使用这些手段的情况,从而制定出最有效、最有针对性的讯问策略。 2制定侦查讯问策略的技巧 侦查讯问是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面对面的交锋。要想制服犯罪嫌疑人,获得真实供述,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侦查人员在全面了解案情及所获相关证据的基础上,须对犯罪嫌疑人的知识结构、社会背景、犯罪经历、个性特点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发现其心理规律和对抗讯问的手段,制定出针对性强、富有成效的侦查讯问策略。

询问笔录技巧

一、如何制作询问笔录 询问笔录是卫生行政执法的重要证据之一。制作询问笔录的最终目的是查清违法事实,为行政处罚的实施提供证据。《行政处罚法》第30条规定:"违法事实不清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第38条第1款第(三)项规定:"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这就要求我们将笔录制作得有条有理,将违法行为的来龙去脉搞得一清二楚。作为行政处罚依据的询问笔录,其实质是能足以证明违法事实的客观存在。从法律的角度来讲,询问笔录是证据中书证的一种,主要是对案件涉及人行为过程以问答的形式进行了解并记录的书面证据。制作一份合格的询问笔录,必须注意以下五点: 1、询问前充分准备: 询问前准备目的是理清思路,突出主题,紧紧围绕违法事实展开询问。如果是重大或复杂案件,执法人员一定要先开一个准备会,确定由谁询问、谁记录、询问什么内容、切入点在哪里、可能碰到什么问题,拟出一个询问提纲,以免询问时遗漏。 卫生执法人员在对涉案人进行询问前的准备主要分为案情准备、心理准备和物证准备。案情准备即要求执法人员在进行询问前,必须要认真地了解已经掌握的情况和被询问人的基本情况,这有利于在询问过程中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心理准备就是要求执法人员在进行询问前,对这次询问的目的、询问运用的策略、方法及切入点,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制作笔录时围绕目的开展询问。同时,对被询问人可能会发生的抵制询问、回避重要案情等情况要有所预见。物证准备是指对案件已经掌握的物证(如已先行登记保存的货物、进出货票据等),应准备齐全,以便在询问时及时向涉案人出示,掌握询问主动权。 2、严格按程序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作为行政处罚重要证据之一的询问笔录,也必须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所制作的笔录才具有法律效力。 在进行询问时,执法人员必须是两人或两人以上,一人记录,一人或一人以上询问。在询问开始前,执法人员应出示证件,表明身份。一般地讲,被询问人在不明办案人员身份和来意前,不会轻易如实告诉情况。《行政处罚法》第37条:"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4条第(四)项规定,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身份的合法性有异议的,原告可以要求相关行政执法人员作为证人出庭作证。办案人员的介绍、出示证件等过程记录在询问笔录上,经被询问人签字认可后,就不会再有什么异议了。符合法定人数(不少于两人)、出示证件是这一部分的实质之所在。在询问过程中,记录人员应对涉案人的回答据实记录,方言、土语也应按音记录并在后面用括号注明意思。询问人员对涉案人的提问必须与案情相关,并不得采用威胁、引诱等方式套取涉案人的口供。《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7条第(三)项规定:“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定案依据。”作为执法人员应充分尊重被询问人的权利,准许被询问人进行陈述和申辩。对与案件有关的内容,及时予以记录。询问结束,应将询问笔录交给被询问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向其宣读。如被询问人认为笔录有遗漏或差错,允许其补充或更正,更正处由被询问人加按手印。被询问人认为笔录无误后,要在笔录每页签名和加按手印。此外,笔录每一页都应由被询问人注明“笔录经本人核对,记录属实”。当事人拒签的,应在笔录中注明。最后,与

审讯的条件和方法

审讯的条件和方法 一点办案体会 办案工作,一般分为初查和侦查。初查是为立案侦查打基础,在侦查期间,审讯存在方法和过程。审讯的过程,是一个由证到供,供证相印,证证相连,最终犯嫌疑人自动供述犯罪过程,达到认罪法的目的。 审讯工作错综复杂,但分有章法有套路,在审讯中,你的准备,你的角色,你的谋略,你的语言技巧,你掌握的证据,如何让犯罪嫌疑人转变认识,清除对立,感化情感,消磨意志,打破他的心理防线,供重犯罪,认罪伏法,一句话就是你的审讯方法怎样。 审讯准备 1、个人素质准备:人为什么会犯罪——私欲,侥幸。 犯罪后的心态——功心,侥幸,抗心,怕心。 怎样实证犯罪——利用职务,隐蔽,多样,占有。 2、基本对策准备:案情分析和了解 角色的初步定位 相关法律的具体运用——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 审讯开始: 做好三件事 问清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一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等;二是个人经历,奖惩情况,是否受到刑事和行政处罚,是否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三是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 表明身份 告知权利义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讯问其是否有犯罪行为,二是告知在审讯中所享有的权利;三是告知我的审讯的目的,缓解对立情绪。 审讯话题 审讯话题是审讯人员为了获得被审人员的真实供述和辩解,有准备有意识进行交流的内容,它可能是一两句话,也可以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很多话,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反复多次就一个话题交流。分为三类: 试探话题:主要目的是以了对被案人员的思想状态,心理障碍,抗审能力,智力水平等进行了解分析,寻找审讯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一般用在审讯初期,追问新问题,展开话题等时机。 审讯初期,如何为什么被检察机关传来,你对自己的问题是怎样考虑的,你想想没有证据我们会传你来吗等等,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被审人员的情况和特点,寻找双方可以交流的途径和渠道,为展开审讯打开通路。 追问新问题,有时我们对一些犯罪事实和一些细节追问时,有的被审人员拒绝回答,有的不予下面回答或进行抵赖和狡辩,这时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有意识地设计变换一些话题,试探态度,逐步接能问题,以最合适的话题打开追问的缺口。 展开话题,在很多情况下,被审对象出于各种考虑或是情绪不佳,与我们没有交流兴趣。这时,往往需要我们与对象试探地进行沟通,摸索从什么地方能够激起谈话情绪,以便审讯的进行。 铺垫话题:在审讯实践中,许多被审对象不会很快与我们审讯人员配合,按照我们的要求如实供述案件事实。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审讯要达到目的以及被审对象的具体反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影响和说服转化工作。它的作用:缓解对抗,转

第五章侦查讯问方法

第五章侦查讯问方法 第一节侦查讯问策略的概念、特征 一.概念 指侦查讯问的计策和谋略,是根据讯问目标和态势决定的战略构思。 二.特征 (一)全局性(二)合法性 (三)计谋性(四)综合性 三.侦查讯问策略的制定 (一)做好目标分析 1.分清目标主次 ⑴总体性目标 ⑵阶段性目标 ⑶局部性目标 ⑷适应性目标 2.做好目标分解 (二).对主客观条件的分析 1、充分 2、正确估计 (三).周密设计、妥善施策 1、调动积极因素 2、寻找弱点和矛盾 3、选择最佳方案

(四).讯问策略原则 1、依法 2、有据 3、有理 4、有利 (五).不断校正、完善讯问策略 侦查讯问中的逻辑控制 侦查人员在讯问中处于主导地位,该按照逻辑规律控制讯问的发展。 因为只有遵守逻辑规律,才能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事物的规律,论证有说服力。 1.自由陈述 (1).自由陈述与回答问题 (2).侦查人员对案件的了解 2.详细讯问 (1).细微末节问题 (2).造成假象 3.使用证据 使用证据要视案情和证据的价值,正确估价它的作用,然后确定采用方法,逐步增加其揭发力。用证据的综合性引导犯罪嫌疑人得出必须如实供述的结论。 4.提问的逻辑性 (1).要有针对性 (2).合理的提出问题 (3).问题应有鲜明的逻辑结构 (4).问题应当不偏不倚 (5).提问有一定的顺序 ①从一般到个别 ②问题的顺序应该是有利于回忆 ③突然提问 ④问题由轻到重、由重到轻 第二节侦查讯问常用的谋略

一、侦查讯问谋略的概念和特征 (一)侦查讯问谋略的概念和特征 谋略是主体从自己的目的和动机出发,针对被作用对象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通过思维运筹而形成的行动意图.它由施谋主体、施谋对象、施谋目的、施谋焦点、谋略的内容和形式等要素所构成 (二)、侦查讯问谋略的作用 1.可以制约、指导侦查讯问方法和配合侦查讯问的相应措施及手段 2.可以调动犯罪嫌疑人交代罪行的积极性 3.可以驾驭犯罪嫌疑人,迫使其交代犯罪事实 二、常用的侦查讯问谋略 (一)、攻心型 1.政治攻心 2.思想攻心 ①情攻心②理攻心 ③势攻心④谋攻心 3.法律政策攻心 (二) .震慑型讯问策略 1.敲山震虎 2.先发制人 3.攻其无备 4.引而不发 (三).迷惑型讯问策略 1.声东击西 2.攻城打援

职务犯罪及职务违法审讯谋略与技巧

谈审讯谋略与技巧 浅谈反贪侦查中的审讯谋略与技巧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侦查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检察机关侦查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一种基本手段。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作为法定证据形式之一,在证明关系和证明力上又属于直接证据和主要证据,能够最直接有效地证明犯罪的客观方面和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因此熟练运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这一侦查方法是检察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对侦查破案,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笔者结合办案实际,对侦查审讯中常用的谋略和方法进行总结,以促进反贪侦查人员审讯水平的提高。 一、审讯前的准备工作审讯犯罪嫌疑人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有计划地进行。 为了做到“有的放矢”,审讯前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一)熟悉案件材料 熟悉案件材料可以让审讯员弄清案件的进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明确审讯的目标和方向,为制订审讯计划,确定审讯策略提供依据。熟悉案件材料要全面细致,每个情节每个证据都应认真审查分析。哪些犯罪事实还不清楚,哪些证据有矛盾,还有哪些线索需要查清楚,哪些疑点要弄清楚。根据先易后难排出审讯顺序,找好突破口,做到审讯时心中有数。 (二)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

审讯前应当全面掌握犯罪嫌疑人身份、文化程度、社会经历、一贯表现、性格爱好、家庭成员、亲友、犯罪原因和羁押后的心态变化。通过了解审讯对象的个体情况,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帮助审讯人员寻找审讯中的突破点,确定审讯中的技巧、方法,审讯节奏和使用证据的时机。 犯罪嫌疑人在审讯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 1、畏罪心理 畏罪心理是犯罪嫌疑人害怕罪行被揭露而受到刑罚处罚的一种心理,是犯罪嫌疑人普遍存在的最基本的心理状态。其原因在于职务犯罪嫌疑人有着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职权,面对将要受到处罚,害怕失去前途和家庭。在审讯中表现为:一是拒绝回答审讯人员的问题。认为如实供述就会受到处罚,担心言多必失,有时甚至连与犯罪无直接关系的一般性问题也拒绝回答。二是反复无常,供述时供、时翻,供词不稳定。这类犯罪嫌疑人知道自己行为的触犯了法律,将会受到惩处,但又不愿面对现实,常以反复无常的方式逃避审讯人员的审讯。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畏罪心理,审讯人员可以用“减压”的方式来淡化和消除畏罪心理对审讯工作的不利影响。对于认为供认后将承担严厉惩罚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为其减轻压力,使其认识到只要自己坦白交代就有比自己的想象要好得多的出路,让其正视现实,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深刻认识到只有交代罪行,才是唯一出路。 2、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犯罪嫌疑人自认为可以逃避罪责的一种自信心理。贪污贿赂犯罪中的犯罪主体一般都具有较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社会经验,

论攻心型讯问策略

摘要 在新的刑事诉讼法通过以前,我国的刑事司法侧重于打击犯罪,故在侦查讯问中也更为侧重于“抗拒从严”的刑事讯问,这形成了我国的一整套的侦查中心主义的国家司法体制,给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同时也正是在这样的讯问策略下造成了刑讯逼供、冤假错案等缺乏人权保护的刑侦后果,给司法机关的权威性等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为此新的刑事诉讼法专门就不自证其罪进行了规定。这让很多的基层公安对于新的讯问方式极为不适应。而随着犯罪分子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反侦查能力的增强,传统的畏罪心态导致的坦白性讯问形态已经逐渐减少,加上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于犯罪嫌疑人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确立,讯问监督制度的完善等都要求侦查人员在讯问过程中对于攻心型策略的运用水平有提升的必要。但事实上我国现有的很多侦查人员对于理论上的攻心型讯问策略存在只是其表不知其里的情况,而这些都要求我们要对攻心型讯问策略要有进一步的研究与普及。本文拟通过对攻心型讯问策略的理论性论述来找出对于现在讯问困境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侦查讯问;攻心型讯问;攻心策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侦查讯问;攻心型讯问;攻心策略 (1) 1.攻心型讯问的基本概念 (3) 1.1攻心型讯问策略 (3) 1.2犯罪嫌疑人心理 (4) 2.攻心型讯问的基本内容 (5) 2.1攻心型讯问的理论依据 (5) 2.2攻心型讯问策略的基本类别 (5) 3.攻心型讯问策略中出现的问题 (6) 3.1犯罪嫌疑人的反审讯经验 (7) 3.2犯罪嫌疑人应变能力强 (7) 3.4犯罪嫌疑人意志坚强 (8) 4.攻心型讯问策略的运用完善 (9) 4.1组合运用攻心型讯问策略 (9) 4.2增加对于环境攻心的使用 (10) 4.3合理配置证据的利用 (11) 4.4重视矛盾在攻心型讯问中的运用 (12)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侦查讯问学》教学大纲

《侦查讯问学》教学大纲Syllabus of Interrogation 花涛主编 (54学时) (本科侦查学专业) 广东警官学院侦查系 二〇〇六年六月

《侦查讯问学》教学大纲 《侦查讯问学》是侦查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本科院校侦查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根据公安部颁布的公安院校侦查学专业教学计划及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公安工作和公安教学工作的实际,制订本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侦查讯问学》课程的教学,达到以下的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侦查讯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明确侦查讯问的意义、目的和任务;掌握侦查讯问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初步掌握侦查讯问的基本技能;具备讯问的能力和制作相关文书、讯问笔录的能力。 二、教学对象:适用于本科侦查学专业。 三、课程类别:本科专业课程。 四、教学原则和方法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侦查讯问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处理好课堂讲授与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的关系,并结合讲授内容组织学生模拟审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精讲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和知识面,精选讲授内容,对实践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与侦查讯问工作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规范要讲深讲透,对那些学生通过自学就能达到教学目的的内容,则应采取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并有目的地指定精选的参考材料,使学生全面地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三)多种形式教学的原则。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应选用讲授、实验、讨论、模拟演练和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主动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教学目的。 (四)注重能力培养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更应加强案例教学、模拟审讯等实训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缩短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时间。 (五)注重理论前瞻性的原则。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理论应超越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把已经成熟或基本成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 (六)科学性、合法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科学性是一门学科的生命,教学中要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正确。由于《侦查讯问学》具有明显的法律性,教学过程中传授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等必须符合《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教学中要既教书、又育人,注意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学生敬业爱岗、甘于奉献、服务人民的崇高思想品德。

分化瓦解讯问方法

分化瓦解讯问方法 一、引言 团伙犯罪是一种犯罪形态,是指两人(含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一种或数种罪。进入21世纪以来,团伙犯罪愈演愈烈,犯罪团伙的数量逐渐增多,青少年团伙犯罪特别突出,比如2013年比较出名的李天一涉嫌参与轮奸被警方逮捕的案件。而在犯罪类型上,侵财类犯罪占大多数,而且往往形成系列案件。犯罪的工具也逐渐科技化和现代化,组织上更加严密且稳定。打击团伙犯罪也逐渐成为侦查工作的重点。讯问是打击团伙犯罪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团伙犯罪的组织越来越严密,而且大多数团伙的头目和成员都拥有丰富的对抗讯问的经验,因此要通过讯问打击团伙犯罪,侦查人员需要明智地使用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分化瓦解讯问方法作为一般的讯问方法而长期为公安机关所使用,在诸多关于讯问的书籍中都有分化瓦解讯问法的身影。公安机关的许多预审专业人才也在对团伙犯罪的讯问实践中应用了该方法,他是迷惑型讯问策略中的一种具体的讯问方法,是侦查人员智慧和专业素质的体现,但是,由于其技巧性较强,因此在应用上并不广泛,大部分侦查人员不能很好地掌握其原理及应用技巧。随着公安学地不断发展和心理学在侦查工作中的应用,许多传统的讯问方法都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通过运用心理学和囚徒困境模型的原理分析犯罪嫌疑人到案后的心理和与他人之间的博弈,从而帮助侦查人员熟练掌握分化瓦解的应用,以便更有效地打击团伙犯罪。 二、概述 分化瓦解讯问方法的概念 分化瓦解讯问方法是指侦查人员利用共同犯罪嫌疑人之间的矛盾和猜疑心理,渲染、夸大、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造成相互怨恨而揭发犯罪同伙或者供认自己罪行的一种讯问方法。在团伙犯罪中,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合作往往基于某种共同的需 求,但他们本质上都是利己主义者,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普遍较薄弱。当团伙犯罪成员之间的利益产生不一致时,他们之间就必然会存在矛盾,尤其是到案后,在信息隔绝的状态下,他们之间的矛盾和信任危机会更加突出。分化瓦解的含义包括:

侦查讯问心理战运用的方法及其策略

侦查讯问心理战运用的方法及其策略 摘要:侦查讯问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心理较量。侦查讯问中,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在心理空间上的对抗越来越突出。目前,中国的刑事司法改革将会对审讯的影响很大,带来巨大的挑战,讯问策略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和心理战的审讯中心的应用研究也将在调查和审讯实践理论的深远影响。心理战强调讯问中的共同作战策略有情感感化心理战、震慑加压心理战、说服诱导心理战、造势用势心理战。 关键词:侦查讯问;心理战;方法;策略 Methods And Saidtrategies For The And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Witharfare In Innvestigation And Interrogation Abstract: Investigative interrogation is the psychological contest between investigators and suspects. In the investigation and interrogation, the antagonism between investigators and suspects in the psychological spac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At present, China's criminal justice reform will have great impact on interrogation and bring great challenges. Interrogation strategy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and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psychological warfare interrogation center will also have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theory of investigation and interrogation practice. Psychological warfare emphasizes the common tactics in interrogation, such as emotional emotional psychological warfare, deterring pressure psychological warfare, persuading and inducing psychological warfare, and making potential psychological warfare. Key words: Investigation and interrogation; Psychological warfare; Methods; Strategies 前言 战争的调查和审讯中心,是指侦查人员与通道一致,各种有效的方法,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的怀疑,从思维、情感、理智、立场和态度对干涉或攻击所有心理因素的概念,致使嫌疑人会崩溃,和士气的决策障碍抵抗,信心,如实交代犯罪事实,防止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攻击,审讯方式巩固心理防御侦查主体。本研究详细介绍了侦查讯问中心理战、成功和心理战的主要问题,对侦查讯问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侦查讯问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心理较量。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在心理空间上的对抗越来越激烈。目前,在中国刑事司法改革将会对侦查讯问的影响很大,这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随着设施的增加,到审讯沉默权制度和律师监督侦查讯问,讯问策略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和心理战的审讯中心应用研究将在理论和实践的调查和审讯有深远的影响。。 一、侦查讯问心理战的概念及特点 (一)侦查讯问心理战的概念 战争的调查和审讯中心,是指侦查人员与通道一致,各种有效的方法,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的怀疑,从思维、情感、理智、立场和态度对干涉或攻击所有心理因素的概念,致使嫌疑人会崩溃,和士气的决策障碍抵抗,信心,如实交代犯罪事实,防止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攻击,审讯方式巩固心理防御侦查主体。随着侦查讯问程序的改革和完善,特别是讯问中人权保障的加强,对侦查讯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口供难以得到真实的承认。在侦查讯问中,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

工商办案询问笔录制作技巧定稿版

工商办案询问笔录制作 技巧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工商行政管理办案询问笔录的制作技巧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办案中,证据调查作为办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作为证据调查中的人证调查,询问当事人及制作询问笔录,是开展人证调查的基本方法。 一、当前制作询问笔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逻辑混乱,含糊不清。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无计划、无目的的开展询问,前言不搭后语,所制作的询问笔录不能反映当事人违法事实的全貌。 (二)相互矛盾,繁琐不清。制作询问笔录时,所提到的人证、物证、书证不能自圆其说,有些甚至虎头蛇尾,自我否定,给案件定性带来负面影响。 (三)概念模糊,粗枝大意。对一些涉案的基本问题,比如违法时间、地点、动机、目的、手段、过程等环节没有作必要询问;有些在询问时对重点违法事实一带而过,致使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主要违法事实不清,给证据收集带来一定难度。 (四)提问不精,方法简单。不善于用精练、简洁的语言发问,导致对一些比较复杂的违法情节及事实,无法用精练的语言将其准确记录在案,造成日后在行政诉讼、复议时授人以柄。 (五)主观臆断,疑案从有。一些办案人员在接触当事人时,不善于通过人证调查,从中发现疑点和问题,而仅凭滥用执法权力和主观判断的结果定案,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当事人的正当权利,显失执法公正。比如:有些在询问笔录开始时,就直接问“你知道工商部门找你是什么事”只要当事人稍一停顿,就说:“你这个人不老实,想通了再来”;有些在询问笔录结束时习惯记一笔:问“你违反了工商法规,我们要对你作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