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化学人教版必修2训练:2.2.2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化学人教版必修2训练:2.2.2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化学人教版必修2训练:2.2.2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化学人教版必修2训练:2.2.2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课时提升作业九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25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2018·浏阳高一检测)废电池处理不当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人体健康也存在极大的危害。有同学想变废为宝,他的以下想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把锌皮取下洗净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B.碳棒取下洗净用作电极

C.把铜帽取下洗净回收利用

D.电池内部填有氯化铵等化学物质,将废电池中的黑色糊状物直接作化肥用

【解析】选D。电池中含有重金属,不能作化肥用。

2.(2018·铜陵高一检测)有一种新型的碱性锌锰电池,它是在酸性锌锰电池的基础上改进的。下列对于碱性锌锰电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碱性锌锰电池工作时,电子由Zn极经外电路流向碳极

B.这种电池较酸性锌锰电池使用寿命长

C.碱性锌锰电池可以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和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D.这种电池的电解质由传统的NH4Cl换成湿的KOH

【解析】选C。该新型的锌锰电池也是一次性电池(即干电池),不是

二次电池(即充电电池),它只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不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错。

3.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上述电池分别属于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

B.干电池在长时间使用后,锌筒被破坏

C.铅蓄电池工作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解析】选C。选项A正确;在干电池中,Zn作负极,被氧化,B正确;氢氧燃料电池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且工作的最终产物是水,故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D正确;铅蓄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充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C 错误。

4.(2018·泰安高一检测)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

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

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

D.总反应为2Li +2H2O2LiOH+H2↑

【解析】选C。该电池的负极是锂,氧化剂水在正极上得到电子生成氢气,电解质是LiOH,故A、B、D项正确;原电池中OH-向负极移动,C 项错误。

5.(2018·邯郸高一检测)氢氧燃料电池以氢气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电极是多孔镍电极,电解质溶液是质量分数为30%的KOH溶液,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负极反应为2H2-4e-4H+

②负极反应为2H2+4OH--4e-4H2O

③工作时正极pH增大,而负极pH减小

④工作时负极pH增大,而正极pH减小

⑤工作时溶液中阴离子移向正极

⑥使用一段时间,KOH溶液质量分数仍为30%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⑥

D.④⑤

【解析】选B。氢氧燃料电池在碱性条件下,负极:2H2-4e-4H+和4H++4OH- 4H2O(即2H2+4OH--4e-4H2O),pH减小;正极:O2+4e-+2H2O4OH-,pH增大。工作时溶液中OH-移向负极。使用一段时间,电解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由于生成了H2O,KOH浓度变小。【补偿训练】

(2018·成都高一检测)新型乙醇燃料电池用能传递质子(H+)的介质作溶剂,反应式为C 2H5OH+3O22CO2+3H2O,如图是该电池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

A.a极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H++O2+4e-2H2O

C.电池工作时电流由a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b极

D.电池工作时,1 mol乙醇被氧化成CO2时就有6 mol电子转移

【解析】选B。由题图知a极为电池的负极,A项错误,B项正确;电池工作时电流由正极b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a极,C项错误;1 mol乙醇被氧化成CO2时就有

12 mol电子转移,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6.(10分)(2018·东莞高一检测)(1)有一种燃料电池,总反应式为

2H2+O22H2O,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是________。

(2)如将(1)中的电解质由KOH改为稀硫酸,则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者的电解液不同,反应进行后,其溶液的pH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3)如把H2改为CO,KOH作导电物质,则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该电池的总反应式及原电池的概念可知,H2在反应中被

氧化,应在负极上反应;O2被还原,应在正极上反应,又因在碱性条件下不可能有H+参加或生成,故负极反应式为2H2+4OH--4e-4H2O;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2)若将碱性溶液换成酸性溶液,此时不可能有OH-参加或生成,负极反应式为2H2-4e-4H+;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由于前者在碱性条件下反应,KOH量不变,但原电池工作时,H2O增多,溶液变稀,pH 将变小;而后者为酸性溶液,H2SO4量不变,H2O增多,溶液酸性减弱,故pH将变大。(3)如把H2改为CO,用KOH作导电物质,CO生成的CO2与碱

反应生成C,则负极反应式为

2CO+8OH--4e-2C+4H2O;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答案:(1)2H2+4OH--4e-4H2O O2

(2)负极:2H2-4e-4H+正极:O2+4H++4e-2H2O 前者变小,后者变大

(3)负极:2CO+8OH--4e-2C+4H2O

正极:O2+2H2O+4e-4OH-

7.(10分)化学电池在通讯、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锌锰干电池是应用最普遍的电池之一(如图所示),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_,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反应消耗16.25 g负极材料,则电池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目前常用的镍(Ni)镉(Cd)电池总反应式可以表示为Cd+2NiO(OH)+2H2O 2Ni (OH)2+Cd(OH)2,已知Ni(OH)2和Cd(OH)2均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以上反应是可逆反应

②以上反应不是可逆反应

③充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④放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如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的构造示意图,根据电子运动方向,可知X极为电池的________(填“正”或“负”)极,Y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解析】(1)锌锰干电池中的负极是Zn,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生成锌离子,电极反应式是Zn-2e-Zn2+;16.25 g Zn的物质的量是

=0.25 mol,每个Zn失去2个电子,所以电池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

(2)该反应的反应条件不同,所以不是可逆反应,①错误,②正确;充电时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以③错误,

④正确。

(3)氢氧燃料电池中,电子从负极向正极移动,X是电子流出的一极,所以X是负极;Y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结合电解质溶液,氧气得到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答案:(1)锌Zn-2e-Zn2+0.5

(2)②④(3)负O2+2H2O+4e-4OH-

(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

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

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碱性保持不变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解析】选A。当电解质溶液显碱性或中性时,该燃料电池的正极发生的反应均为O2+2H2O+4e-4OH-,A项正确;铝作负极,负极反应应该是铝失去电子变为铝离子,在氢氧化钠的溶液中铝离子继续与过量的

碱反应生成偏铝酸根,因此负极反应为Al+4OH--3e-Al+2H2O,B 项错误;该电池在碱性条件下工作时,消耗了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l+3O2+4OH-4Al+2H2O,溶液的碱性减弱,C项错误;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向正极,D项错误。

2.酸性干电池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式为Zn+2N Zn2++2NH3↑

+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为电池的负极

B.氨气在碳棒上生成

C.电流由锌极流向碳极

D.H2在Zn片上生成

【解析】选B。A.放电时,锌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氢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所以Zn是负极、C是正极,故A错误;B.碳是正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N+2e-2NH3↑+H2↑,所以氨气、氢气在碳棒上生成,故B正确,D错误; C.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即由碳棒流向锌极,故C错误。

3.(2018·襄阳高一检测)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已知: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

A.锌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不变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段时间后,装置内的电子总量减少【解析】选B。锌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由正极向负极运动,但阴离子不能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只出现锌离子由甲池移向乙池,甲池的c(S)不变,B正确;根据B的分析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溶液仍是硫酸锌溶液,质量不变,C错误;该装置是原电池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子的定向移动产生电流,但电子总量不变,D错误。

4.(2018·安庆高一检测)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AgCl+Mg Mg2++2Ag+2Cl-。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Mg为电池的正极

B.负极反应为AgCl+e-Ag+Cl-

C.不能被KCl溶液激活

D.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

【解析】选D。Mg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是电池的负极,A项错误;负极反应为Mg-2e-Mg2+,B项错误;Mg-AgCl电池能够被海水激活,改

用KCl作电解质溶液也能够激活该电池,C项错误;Mg-AgCl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D项正确。

【互动探究】

(1)该电池可能发生的副反应为________。

提示:Mg+2H2O Mg(OH)2+H2↑。镁为活泼金属,可以与水反应。

(2)由该电池反应能否说明镁的金属性大于银?

提示:可以。电池反应都是可以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由方程式可知,镁的还原性大于银,即金属性镁大于银。

5.(2018·清远高一检测)锂-碘电池可用来为心脏起搏器提供能源,其电池反应式可简化为2Li+I22LiI。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I2发生氧化反应

B.碘电极为该电池的正极

C.正极反应为Li-e-Li+

D.该电池放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解析】选B。分析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可得Li为还原剂,I2为氧化剂,负极材料为Li(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Li-e-Li+,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I2+2e-2I-,故A、C错误,B正确;该装置为原电池,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 错误。

【补偿训练】

锂硫电池放电时反应为2Li+S Li2S,其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Li作正极

B.电池工作时Li被还原

C.电子由S经导线流向Li

D.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解析】选D。由锂硫电池放电时反应为2Li+S Li2S可知,Li发生氧化反应,是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则Li作负极,故A、B错误;C.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经外电路由负极流向正极,故C错误;D.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D正确。

6.镁燃料电池具有能量高、使用安全方便、原材料来源丰富、成本低、燃料易于储运等特点。如图为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放电过程中OH-移向正极

B.电池的总反应式为Mg+ClO-+H2O Mg(OH)2↓+Cl-

C.镁电池中镁均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正极反应式:ClO-+H2O+2e-Cl-+2OH-

【解析】选A。根据工作原理图判断反应过程,判断正、负极,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镁燃料电池,镁作负极失电子,碱性溶液中生成Mg(OH)2。ClO-在正极反应,由图可知有Cl-和OH-生成, 正极反应式:ClO-+H2O+2e-Cl-+2OH-,OH-向负极移动,生成Mg(OH)2。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7.(10分)锂锰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该电池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LiClO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通过电解质转移到MnO2晶格中生成LiMn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________极流向________极(填字母)。

(2)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否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该电池中Li失去电子生成Li+,所以Li作电池的负极,则a是负极,b是正极,所以外电路中的电流方向由正极流向负极,所以从b流向a。

(2)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即Li失去电子生成Li+,电极反应式为

Li-e-Li+。

(3)不能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因为Li是活泼金属,与水反应,无法参与原电池反应,不能产生电流。

答案:(1)b a (2)Li-e-Li+(3)否电极Li是活泼金属,能与水反应

8.(10分)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之一,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并在二氧化钛(TiO2)表面作用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2H2O2H2↑+O2↑。制得的氢气可用于燃料电池。试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分解生成的氢气用于燃料电池时,实现________能转变为________能。水分解时,断裂的化学键为________键,分解海水的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某种氢氧燃料电池是用固体金属氧化物陶瓷作电解质,两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分别为

A极:2H2+2O2--4e-2H2O;

B极:O2+4e-2O2-,

则A极是电池的________极;电子从该极________(填“流入”或“流出”)。

(3)有人以化学反应:2Zn+O2+4H+2Zn2++2H2O为基础设计出一种原电池,移入人体内作为心脏起搏器的能源,它靠人体内血液中溶有一定浓度的O2、H+进行工作。则原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解析】(1)海水分解生成的氢气用于燃料电池时,实现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水分解时,断裂的化学键为共价键,分解海水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2)根据电极反应可知,A极发生氧化反应,应该是电池的负极,电子从该极流出。

(3)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所以该原电池的负极材料是Zn,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则正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答案:(1)化学电共价吸热

(2)负流出

(3)Zn O2+4H++4e-2H2O

【补偿训练】

(1)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电池相比,该电池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 +2Fe(OH)3+4KOH。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高铁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_。

②放电时,正极发生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已知正

极反应为Fe+3e-+4H2O Fe(OH)3+5OH-,则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③放电时,______(填“正”或“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2)某种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

①使用时,空气从________口通入(填“A”或“B”)。

②假设使用的“燃料”是甲醇(CH3OH),总反应式为

2CH3OH+4OH-+3O22C+6H2O,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解析】(1)高铁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得负极反应式,正极生成OH-,故正极附近溶液碱性增强。(2)由电子流动方向可知a为负极,b为正极,空气应从B口通入,容易写出总反应式和正极反应式,两者相减得出负极反应式。

答案:(1)①Zn ②还原Zn+2OH--2e-Zn(OH)2③正(2)①B ②CH3OH-6e-+8OH-C+6H2O

人教 高中化学必修2 教师用书

说明 为了帮助教师理解和体会课程标准,更好地使用教科书,我们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的内容和要求,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际,组织编写了本教师教学用书,供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时参考。 全书按教科书的章节顺序编排,每章包括本章说明、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三个部分。 本章说明是按章编写的,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分析和课时建议。教学目标指出本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内容分析从地位和功能、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教学深广度以及内容结构等方面对全章内容做出分析;课时建议则是建议本章的教学课时。 教学建议是分节编写的,包括教学设计、活动建议、问题交流和习题参考。教学设计对各节的内容特点、知识结构、重点和难点等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对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提出建议。活动建议是对科学探究、实验等学生活动提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问题交流是对“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教科书中栏目所涉及的有关问题给予解答或提示。习题参考则是对各节后的习题给予解答或提示。 教学资源是按章编写的,主要编入一些与本章内容有关的教学资料、疑难问题解答,以及联系实际、新的科技信息和化学史等内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科书,并在教学时参考。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王晶、王作民、李桢、吴海建、孙琳琳、张晓娟、宋锐等。 本书的审定者:李文鼎、王晶。 责任编辑:吴海建。 图稿绘制:李宏庆、张傲冰。 由于时间仓促,本书的内容难免有不妥之处,希望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修订改进。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2004年6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 本章说明 (1) 教学建议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2)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5) 第三节化学键 (6) 教学资源 (8)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4) 本章说明 (14) 教学建议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全册

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 2、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个不完全),周期数=电子层数 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4、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Li 、Na 、K 、Rb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Na 与K 分别与水、氧气反应的情况 分别与出K 、N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4)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5、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F 、Cl 、Br 、I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单质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条件与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4)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5)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核素 (1)核素的定义: A P X (2)同位素: 1 1H 、 2 1H 、 3 1H (3)原子的构成: 二个关系式: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P + 中子数N (3)几种同位素的应用: 126C 、146C 、 2 1H 、 3 1H 、238 92U

二、元素周期律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2)电子总是先从内层排起,一层充满后再排入下一层,依次是K、L、M、N (3)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氦原子是2 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 个电子。 2、元素周期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第三周期元素化学性质变化的规律 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钠镁与水反应现象,比较钠镁与水反应的难易(方程式书写) (2)镁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现象,方程式) (3)比较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比较硅、磷、硫、氯与氢气反应的难易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比较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3)向硫化氢水溶液中滴入氯水的现象 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4、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5、在周期表中一定区域可以寻找到一定用途的元素 (1)寻找半导体材料 (2)寻找用于制造农药的材料 (3)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合金材料 6、推测钫(与K同一主族在K的下面)的性质 推测铍的性质 推测量114号元素的位置与性质 三、化学键

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全面最新)

必修2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短周期(第1、2、3周期) 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 周期表长周期(第4、5、6、7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 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 第Ⅷ族1个(3个纵行) 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1. 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点燃点燃 4Li + O2 Li2O 2Na + O2 Na2O2 2 Na + 2H2O =2NaOH + H2↑ 2K + 2H2O =2KOH + H2↑ 2R + 2 H2O = 2 ROH + H2 ↑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3.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到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 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从Li到Cs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结论:1)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2)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4.碱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 ①密度逐渐增大(K反常)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3)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小结: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了碱金属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递变性: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 逐渐增强。 (二)卤族元素: 1.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7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2.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递变性:(从F2到I2) (1)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2)密度逐渐增大;(3)单质的熔、沸点升高 3.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X2 + H2= 2 HX 卤素单质与H2的剧烈程度:依次减弱;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4.卤素单质间的置换 2NaBr +Cl2=2NaCl + Br2氧化性:Cl2________Br2;还原性:Cl-_____Br - 2NaI +Cl2=2NaCl + I2氧化性:Cl2_______I2;还原性:Cl-_____I - 2NaI +Br2=2NaBr + I2氧化性:Br2_______I2;还原性:Br-______I - 结论: 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对于阴离子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碱金属、卤素的性质递变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 个) 原子核 注意: 中子(N 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 个)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7周期 主族:ⅠA ~ⅦA 共7个主族 族 副族:ⅢB ~ⅦB 、ⅠB ~ⅡB ,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 (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一、周期表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依据 横行:电子层数相同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从左到右排列 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从上向下排列 2、结构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短周期(第1、2、3周期) 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 周期表 长周期(第4、5、6、7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 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 第Ⅷ族1个(3 1个)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K 反常) 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结论: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3、化学性质 (1)相似性: (金属锂只有一种氧化物) 4Li + O 2 Li 2O 2Na + O 2 Na 2O 2 2 Na + 2H 2O = 2NaOH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 2R + 2 H 2O = 2 ROH + H 2 ↑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2)递变性:①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容易②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 结论:①金属性逐渐增强②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点燃 点燃

最新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一、周期表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依据 横行:电子层数相同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从左到右排列 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从上向下排列 2、结构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短周期(第1、2、3周期) 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 周期表 长周期(第4、5、6、7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 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 第Ⅷ族1个(3 1个)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K 反常) 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结论: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3、化学性质 (1)相似性: (金属锂只有一种氧化物) 4Li + O 2 Li 2O 2Na + O 2 Na 2O 2 2 Na + 2H 2O = 2NaOH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 2R + 2 H 2O = 2 ROH + H 2 ↑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2)递变性:①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容易②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 结论:①金属性逐渐增强②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总结: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 到Cs ),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 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从Li 到Cs 的金 点燃 点燃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docx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 律 周期同一横行周期序数 =电子层数 类别周期序数起止元素包括元素种数核外电子层数短周期1H— He21 2Li —Ne82 3Na—Ar83 长周期4K— Kr184 5Rb—Xe185 6Cs—Rn326 7不完全Fr —112号 ( 118)26( 32)7 第七周期原子序数113114115116117118个位数 =最外层电子Ⅲ AⅣ AⅤAⅥAⅦA0数 族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或:主族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 ) 18个纵行( 7个主族; 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8、 9、 10三个纵行)) 主族副族A B 7个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 成 7个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第Ⅷ族和全部副族通称过渡 金属元素 Ⅷ族 零族 碱金属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个有 3个纵行 1个稀有气体元素非常不活泼 锂、钠、钾、铷、铯、钫( Li 、 Na、K 、Rb 、 Cs、 Fr)结构因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易失去电子,显+1 价, 密度逐渐增大逐渐升高 熔沸点逐渐降低(反常)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加,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失 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越活泼 卤素氟、氯、溴、碘、砹( F、Cl 、 Br 、 I 、 At ) 结构因最外层都有 7个电子,易得到电子,显-1价, 物理性质密度逐渐增大 熔沸点逐渐升高(正常) 颜色状态颜色逐渐加深气态 ~液态~固态 溶解性逐渐减小 化学性质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加,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越不活泼与氢气反应剧烈程度: F2 2 2 2 >Cl>Br >I 氢化物稳定性HF>HCl>HBr>HI 氢化物水溶液酸性HF

人教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新完整版

人教化学必修二全册知 识点总结新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一、周期表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依据 横行:电子层数相同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从左到右排列 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从上向下排列 2、结构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短周期(第1、2、3周期) 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 周期表 长周期(第4、5、6、7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 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 第Ⅷ族1个(3 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 增大 2、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K 反常) 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结论: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3、化学性质 (1)相似性: (金属锂只有一种氧化物) 4Li + O 2 Li 2O 2Na + O 2 Na 2O 2 2 Na + 2H 2O = 2NaOH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 2R + 2 H 2O = 2 ROH + H 2 ↑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点燃 点燃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大全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注意: 中子(N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复习手册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复习手册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注意: 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 ...... 子核外电 .........的必然结果。 ....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一、元素周期表★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二、元素周期律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 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负化合价数=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 三、化学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NaOH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H4Cl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a2O2中含非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H2O2中含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 一、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电能(电力) 火电(火力发电)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缺点:环境污染、低效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优点:清洁、高效 2、原电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2)电解质溶液(3)

人教版_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整理版)

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教案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 ------ 原子结构

1、定义 核素: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2、同位素的特点 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②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其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即丰度)一般是不变的。 课题: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二)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7个横行,18个纵行。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称作一族。 1、周期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已知碳元素、镁元素和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位于第几周期?为什么? 碳有两个电子层,位于第二周期,镁有三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溴有四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 七个周期(1、2、3短周期;4、5、6长周期;7不完全周期 类别周期序数起止元素包括元素种数核外电子层数 短周期 1 H—He 2 1 2 Li—Ne 8 2 3 Na—Ar 8 3 长周期 4 K—Kr 18 4 5 Rb—Xe 18 5 6 Cs—Rn 32 6 不完全周期7 Fr—112号26 7 元素周期表上列出来的元素共有112种,而事实上现在发现的元素还有:114号、116号、118号元素。 2、族 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叫做主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叫做副族。 零族元素均为稀有气体元素。由于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在通常状况下难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把它们的化合价看作为零,因而叫做零族。第Ⅷ族有几个纵行?(3个)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或: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8、9、10三个纵行) 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X位于第四周期、第一主族;Y位于第五周期、第七主族。 能判断它们分别是什么元素吗?可对照元素周期表。X为钾元素,Y为碘元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期末复习试题

期末测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海水是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的淡化,只需经过化学变化就可以得到 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金属Na D.利用海水、铝、空气的航标灯的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32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下列关于32He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2 B.电子数为3 C.中子数为2 D.质量数为2 3.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气态化石燃料是( )。 A.水煤气B.一氧化碳C.天然气D.氢气4.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葡萄糖B.蔗糖C.淀粉D.油脂5.鉴别某种白色织物是否是蚕丝制品,可选用的方法是( )。 A.滴加盐酸B.滴加浓硫酸 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滴加浓硝酸 6.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B.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7.下列金属中,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的是( )。 A.Na B.Al C.Fe D.Ag 8.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离子键B.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方体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D.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 9.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 .铍是一种轻金属,它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 .砹单质是一种有色固体,砹化氢很不稳定 C .硫酸锶难溶于水 D .硒化氢(H 2Se )是无色、有毒、比H 2S 稳定的气体 10.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 A .充电后可再使用 B .回收利用石墨电极和金属材料 C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 D .防止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腐蚀其他物品 11.山梨酸(CH 3—CH =CH —CH =CH —COOH )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关于山梨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可与钠反应 B .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 .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D .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12.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铜片是负极 B .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 .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13.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 .酒精和碘 B .苯和水 C .乙酸和水 D .溴和四氯化碳 14.已知反应A +B =C +D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15.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A .氯气与氢气反应 B .次氯酸分解 C .甲烷与氯气反应 D .甲烷与氧气反应 16.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 稀硫酸

(完整版)高一必修二人教版化学知识点新非常全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注意: 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 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 ..................化.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化学方程式总汇和答案

新课标高一必修2化学方程式总汇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Li与O2反应(点燃)P6 Na与O2反应(点燃)P6 Na与H2O反应:P6 K与H2O反应:P6 Na2O2与H2O反应: Na2O2与CO2反应: 2、卤素单质F2、Cl2、Br2、I2与氢气反应P8 、 、 卤素单质与H2O反应:F2 Cl2 卤素单质与NaOH溶液反应:Cl2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1)氯水与溴化钠溶液反应:P9 (2)氯水与碘化钾溶液反应:P9 (3)溴水与碘化钾溶液反应:P9 4、Mg与H2O反应:P16 5、Na与Cl2、反应(点燃): 6、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P22 用电子式表示氯分子的形成过程:P22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P22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分子:P22 H2N2H2O CO2CH4C2H4H2O2 Na2O2NH4Cl Ba(OH)2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P34 2、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原电池原理 典型的原电池(Zn-Cu原电池),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负极(锌):(氧化反应) 正极(铜):(还原反应)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P41 34、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P48 5、高炉炼铁:P50 6、常用可逆反应:氮气、氢气合成氨 NO2与N2O4的转化 SO2的催化氧化 H2与I2(g) 反应 氯气与水反应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P61 (2)取代反应(与Cl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P62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49004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 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 ...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Li Na K Rb Cs Fr (Fr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 第ⅦA族卤族元素:F Cl Br I At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 ★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②氢氧化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2)下学期期末复习纲要(1-4章)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归纳与整理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 原子结构:如: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A.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B. 原子序数=质子数

C.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D. 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 E. 周期表结构 (2)元素周期律(重点) A.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 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c. 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 (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 B. 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 b.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d.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 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 D.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a. 原子与原子 b. 原子与其离子 c.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 A. “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a.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c. 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B. 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 3. 化学键(重点) (1)离子键: A. 相关概念: B. 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 C. 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AB, A2B,AB2, NaOH,Na2O2,NH4Cl,O22-,NH4+) (2)共价键: A. 相关概念: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复习学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复习学案全套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专题一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 ?专题归纳 元素推断题在历年高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在选择题体现),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的关系及利用物质结构和性质进行综合推断的能力,要求熟练掌握短周期所有元素的结构特点,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它们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 1.一般解题思路。 在以上基础上,针对题目按以下具体方法进行推断。 2.与元素推断相关的几个问题。 (1)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的规律。 ①核外电子层数=周期数。 ②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③质子数=原子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④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8-主族序数。 (2)周期表中特殊位置的短周期元素。 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短周期元素:H、Be、Al。 ②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短周期元素:C、S。 ③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短周期元素:O。 ④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短周期元素:Li。 ⑤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短周期元素:Na。 ⑥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C、Si。 ⑦最高正化合价是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3倍的短周期元素:S。 ⑧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为F(H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⑨最高正化合价不等于族序数的主族元素有:O、F。 ⑩核内无中子的元素:H。 (3)元素性质、存在、用途的特殊性。

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C。 ②气态氢化物中含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C(CH4中H的质量分数)。 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⑤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或无正价的非金属元素或无含氧酸的非金属元素或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非金属元素:F。 ⑥自然界中稳定存在的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元素:Cs。 ⑦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元素:Na;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的元素:K。 ⑧单质最轻的元素:H;最轻的金属元素:Li。 ⑨常温下单质呈液态的金属元素:Hg;常温下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Br。 例1 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A、B、C、D、E、F六种粒子,其中只有C、D是分子,其余四种均为离子,且每个粒子中均含有10个电子。已知A、E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阳离子,六种粒子间存在下列关系: ①A、B两种粒子在加热条件下生成C、D两种分子; ②通常情况下C为气态,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1 mol B离子与1 mol E离子作用可生成2 mol D分子; ④向含F离子的溶液中加入C的溶液,可生成白色沉淀W,C的溶液过量时沉淀不消失,若加入含大量B离子或大量E离子的溶液,沉淀W溶解。 (1)粒子B的化学式是________,所含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粒子E的名称是________;粒子F对应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过量C的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含大量B离子的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②可知C为NH3,根据A、E是非金属元素组成的阳离子,可知A、E分别是NH+4和H3O+中的一种。由①和③可确定A为NH+4,B为OH-,D为H2O,E为H3O+,白色沉淀不溶于氨水,却既溶于强酸又溶于强碱,F只能是铝离子。 答案:(1)OH-极性共价键(或共价键) 水合氢离子第三周期第ⅢA族 (2)Al3++3NH3·H2O Al(OH)3↓+3NH+4 Al(OH)3+OH-===AlO-2+2H2O ?专题训练 1.X、Y、Z都是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Y原子的M层电子数只有K层与L层电子数之和的一半,Z原子的L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L层电子数少2,且Y元素可有2种正价,两种正价的差值为2。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C) ①X2YZ3②XYZ3③XYZ4④X2YZ4⑤X3YZ3⑥X3YZ4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⑤⑥ D.①③⑤ 解析:由Y原子的M层电子数只有K层与L层电子数之和的一半可得Y为P,由Z原子的L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L层电子数少2可得Z为O,X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X可以为H、Li或者Na,化合价均为+1。 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r(Y)>r(X) 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