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历史总复习特别专题2题型研析2必考非选择题第3132题题型研析

高考历史总复习特别专题2题型研析2必考非选择题第3132题题型研析

特别专题2 题型研析 2必考非选择题第31、32题题型研析

考情回顾

例1(2016·4月新高考,T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指出大会的任务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作出判断,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针对急切期望实现“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的想法,指出:“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实。”这些报告和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6~1965》等

材料二下图所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国有企业的一种治理模式。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召开这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大会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模式所体现的企业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适应了什么经济体制的要求?概括指出该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对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产生的重要影响。答案(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成果:正确判断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了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思考计划与市场的作用。

(2)制度:现代企业制度。

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影响: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

解析本题考查中共八大的召开、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和意义。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1956年”及“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国内主要矛盾变化”“主要任务”“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计划生产……按照市场变化是补充”进行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国家干预”“股票”“股东大会”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后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二小问,结合其背景回答即可;第三小问,结合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的方针回答。

例2(2016·4月新高考,T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向西欧国家提出了一份旨在建立一个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大胆计划。即建议德国和其他西欧国家把煤和钢的生产整个过程交由一个高级公共机构负责掌管,目的是使大家在经济领域团结一致,并进而在政治领域相互靠拢。舒曼计划的中心观点是“欧洲建设非一时之力、一日之功”。这种渐进的一体化方式,有别于以往的各种方法。……到了1986年,欧共体成员从原先的6国增加到12国。——摘自[法]法布里斯·拉哈《欧洲一体化史(1945~2004)》

材料二下图所示为1993年欧盟、美国、日本三大区域的国内生产总值。

——引自[法]皮埃尔《历史与地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80年代,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进程。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的联合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分析上述变化对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产生的积极作用。

答案(1)进程:1951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为欧洲共同体;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欧共体从原先的6国发展到12国。

(2)变化:1991年,签订《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建立独立的防务体系;欧共体逐渐由经贸集团转变为经济政治实体。

作用:欧盟成为与美国、日本并立的世界经济三强;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解析本题考查欧洲联合的基本过程、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第(1)问,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注意时间是20世纪50~80年代,主要指欧共体的建立和发展过程。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加快了一体化的进程,从欧盟成立的过程进行回答;第二小问,依据图中数据可看出欧盟、美国、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三强,欧盟的成立也表明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从这个角度回答其影响。

根据浙江省2015年10月和2016年4月两次选考试卷的试题来看,浙江省必考非选择题第31题、第32题具有如下特点:

(1)从考查内容上看

①第31题主要考查中国史知识内容,第32题主要考查世界史知识内容。中国史与世界史知识专题交叉综合的现象在这两次命题中没有出现。

②在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中,政治史模块1个题目,经济史模块3个题目,文化史模块没有出题。题目集中在经济史模块。但并不能说明文化史不重要。这是一种命题现象,而不是必然规律。

(2)从命题形式上,必考非选择题基本上每小题10分,每小题两段材料,两个设问,围绕一个核心主题进行设计材料和问题层次。文字阅读量相对不大,无文字阅读障碍,设问明确。

(3)从试题的难度上,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考点未超出考试标准的内容范围,答案均有教材知识依托,难度较低。这主要是选考的基本要求所决定的。这种难度在考试标准不变的情况下,估计不会有大的变化。

(4)命题立意均围绕一个重要主题,历史线索性强,对时空意识、史证意识要求较高,史论结合的特点突出。

1.注重基础,关注细节,构建体系

历史知识体系庞杂,涉及知识点多,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历史(2014版)》统计,考试共要考查的知识点有上百个,而且对知识点的考查要求细致。基于此,学生在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个要求,一个都不能忽略,而且在学习时要自觉构建体系,将其因果逻辑关系梳理清楚。

2.注重知识联系,加强专题整合

历史知识虽然繁杂,但之间是有联系的,在学习时要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要进行专题复习。在专题复习的同时,有必要对若干专题知识进行适当的综合。专题之间的知识重组仍然要立足于三维目标,围绕具有时代感的主题选择重要的知识点进行重组分析,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堆砌。

3.答题时注意如下几点

(1)按设问要求作答,问什么答什么。答案不改变设问的顺序。

(2)审题重点关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要纠缠材料的类型。

(3)调动知识要“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把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

(4)注意史论结合,不要简单罗列史实,也不要空发议论。注意论从史出。

(5)答案要点要齐全,能多勿少。并要做到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

1.体制的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保障和前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宋史》

材料二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 (20)

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在中央官制上的创新表现,并对该制度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并简要分析其影响。答案(1)表现:设立二府三司制。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设枢密院,管军事;设三司总理财政。

评价:宋朝的中央官制采用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一方面有助于防范宰相擅权,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提高行政效率。

(2)具体表现: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总统共和制(民主共和制也可)。经济体制创新:1933年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影响:确立和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而非常态政治时期。制宪政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参与制宪的各个党派虽然有各自的价值、信念和利益,但要求他们在制宪的时候,暂时放下党派之私见和私利,从国家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制定超越党派的永久宪法。……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出现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

材料二很简单,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可能会通过渐进改良的方式实现社会的转型。在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已经在进行改革。比如,那时制订的法律,在今天看也是很超前的。——李泽厚《告别辛亥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民国初期、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相同政治问题。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在解决该问题时所体现的政治智慧。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二观点在认识上的局限性。根据上述材料,简要阐述你对制度转型的看法。

答案(1)相同问题:都存在党派之争、利益群体之争;都急需制定宪法、建立稳定的政治体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政治智慧:各种利益群体相互妥协和兼顾对方利益;通过分权制衡机制确立联邦制共和政体。

(2)局限性:将革命与改良对立,认为辛亥革命打断了中国社会转型的步伐;不能准确区分立宪派改良和封建朝廷改良之间的巨大区别。

看法:循序渐进、创新与借鉴(革命与改良)都是制度转型的有效方式;妥协与斗争都是制度转型的策略。

解析第(1)问,民国初年“参与制宪的各个党派虽然有各自的价值、信念和利益”,“美国

在建国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说明当时都存在党派之争、利益群体之争;解决的方法和体现的政治智慧是制定宪法,从制度上协调好各种利益群体,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第(2)问,材料二否定辛亥革命对近代化的贡献;清政府已经进行的改革,如“新政”“预备立宪”都是为缓和国内局势采取的,其最终目的还是维护清王朝统治,与立宪派有本质区别,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改良和革命都可能推动社会转型,在此过程中要协调好各方利益。

3.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对外开放战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之后陆上丝绸之路开辟。在唐宋元时期,东南沿海可以借助夏冬季风助航,更增加了海路的方便性,海上丝绸之路进入繁盛期。

材料二今天的“一带一路”,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在国内方面,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在国际方面,“一带一路”秉持开放包容精神,继承了古丝绸之路的开放传统,吸纳东亚国家开放的区域主义,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商品互通有无,今天“一带一路”就是要在古代中国丝绸之路轴线基础上,依靠中国与相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推进贸易、产业、投资、能源资源、金融以及生态环保的合作,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它是现有合作的延续和升级,也是各国的利益共享地带。——摘编自新华网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唐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繁盛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与“古丝绸之路”相比,“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利因素。

答案(1)条件:政府重视,推行对外开放政策;农业、手工业发达,商业空前繁荣;天文地理知识的先进(或掌握季风变化);指南针的发明并用于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等。

(2)新发展:地域范围更广,开放性更强,合作范畴更大;联系更密切,是现有合作的延续和升级,实现利益共享。

因素: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外交政策的调整;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