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下定义题型分析

高考下定义题型分析

高考下定义题型分析
高考下定义题型分析

高考下定义题型分析

一、下定义应牢记一个公式:

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提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用公式表示就是:

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即和其它属概念的本质差别),“邻近属概念”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

如:无理数(种概念)是(判断词)无限而不循环(本质特征)的小数(属概念);或“×××叫×××”,如:无限而不循环的小数叫无理数。

例如:民歌是直接表现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和要求愿望的、劳动人民创作的。

在这个定义中,“诗歌”是邻近属概念。“直接表现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和要求愿望的、劳动人民创作的”是民歌和其他诗歌的本质差别。即种差。

二、下定义要走好三个步骤

第一步:提取“邻近属概念”

下定义时,首先在提供的材料中找一个比种概念大一级的概念,即邻近概念。邻近概念的出现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隐含在所给材料中,要考生自己去提取或者归纳;一种是提取的属概念中没有现成的属概念,需要考生根据材料的内容自己确定属概念。

第二步:寻找种差

就是寻找那些属于邻近属概念的信息点。要注意有些种差是由多个属性组成复杂的属性,这些属性提取时一个也不能少,否则会造成定义不严密。

第三步:整合成单句

整合成单句就是将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用“是”、“叫”等一类连接词连结起来,使之符合“被定义者=种差+邻近属概念”的公式。要注意这些属性组成的种差是多项定语的排列规律。确定陈述语序,合理排序。确定陈述语序时,一定要仔细分析所给种差的材料,寻找其中的陈述线索,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

下面以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第18题为例来具体分析。

请筛选、整合下列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魔术”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50字。

魔术这种种杂技节目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手段,使物质在观众眼前出现奇妙的变化,或出现或消失,真可谓变化莫测.这种表演常常借助物理、化学的原理或某种特殊的装置表演各种物体、动物或水火等迅速增减隐现的变化,令观众目不暇接,产生奇幻莫测的神秘感觉。魔术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第一步:从材料中找到邻近的属概念是“杂技”。

第二步:在所提供的材料里,第一句可以提取出要点“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和“出现奇妙的变化”,第二句中提取要点“借助物理、化学的原理或特殊装置”。这里的“种差”是由多个属性组成的复杂的属性,这些属性在提取时一个也不能少,否则就会造成定义不严密。

第三步:“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是魔术的手法,“出现奇妙的变化”是魔术的结果,“借助物理、化学的原理或特殊装置”是魔术的借助装置。按照事理,应该以“装置——手法——结果”为序,这样“魔术”这个概念便可以这样下定义了“魔术是借助物理、化学原理或特殊装置,以不易察觉的敏捷手法,使物体产生奇妙变化的一种杂技。”

三、下定义应淘汰“六种信息”

下定义是对本质属性的概括,既要准确筛选语段中的关键信息,保证重点不缺失,又要归纳信息,淘汰本质属性以外的信息,保证语句简洁。一般来讲,应该淘汰以下六种信息:(1)重复、冗赘信息。(2)比较信息(3)

成因、背景信息(4)描写信息(5)作用、意义信息(6)举例的信息。

以上六种信息直接影响着我们下定义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下定义时必须认真解读、辨认,做到准确淘汰。

在给“魔术”下定义这道试题中,“手法、手段”属于重复信息,删除手段,保留手法;“奇妙变化”“或出现或消失”“变化莫测”“迅速增减隐现的变化”,也属于重复信息,只保留“奇妙地变化”。

一个信息在一个句子中不应重复出现,所以应将其删除,才能组合成信息完整而又简洁的句子

四、下定义要用好“四条原则”

1、定义必须相称

所下的定义的外延必须和被定义概念的外延相等,不可“过宽”,也不能“过窄”。

如:“民歌是流传在民间的歌谣”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因为在小市民间流传的一些不堪入耳的庸俗歌曲,就不能算作民歌。又如“知识分子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因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一般上都可称为“知识分子。”

2、定义不能循环

定义不能循环,就是说定义概念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概念,也就是说下定义不能同语重复,否则就达不到通过下定义明确概念的目的。如“魔术是一种……魔术”,这就犯了又用了“魔术”这个概念来给被定义者界定,这便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

3、定义不能否定

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因为否定形式只能说明有关概念不具有什么属性,而不能直接说明它具有什么属性。例如:“浪漫主义不是唯美主义”“经济基础不是上层建筑”“唯物主义不是唯心主义”“教师不是体力劳动者”等。4、定义不能比喻

定义应该提示概念的内涵,用比喻涌过到这个目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谚语虽智慧的花朵”“知识就是力量”“书目就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杂文是匕首和投枪”等等,虽然都很形象,但并不能反映被定义概念的本质。这里“工程师”、“花朵”、“力量”、“钥匙”都是喻体,而不是邻近属概念,所以不能视为严格意义上的定义。

例1、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

1、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的过程。

2、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

3、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

4、这种繁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

分析:“遗传”是被定义概念,而“自身繁殖的过程”就是“邻近属概念”,其余的“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是“遗传”区别于其他“繁殖过程”的特有属性,为“种差”。

参考答案:遗传是指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确良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的过程。

例题2、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给“创造性思维“下定义。

创造思考教学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对于思考者或者文化而言,具有新颖性和价值;创造性思维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坚持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任务是将原来模糊的、不明确的问题清楚地勾画出来,或提出某种方案加以解决。

分析:“创造性思维”是被定义概念,“思维活动”是“邻近属概念”,“具有新颖性和价值”“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将原来模糊的、不明确的问题清楚地勾画出来,或提出某种方案加以解决”则是“创造性思维”区别于其他“思维活动”的特有属性,为“种差”。

参考答案: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

思维活动。

例3:请提取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人道干预”下定义。

1、人道干预是由一些国家采取的武力强制行动。

2、人道干预不必得到被干预国的同意。

3、人道干预的目是预防或制止严重而广泛违反人权或国际人道法。

4、人道干预的实施可以经过联合国授权,也可以不经过联合国授权。

分析:“人道干预”是被定义概念,“武力强制行动”是“邻近概念”,而“不得到被干预国的同意”“经过或者不必经过联合国授权”“预防或制止严重而广泛违反人权或国际人道法”则是“种差”。

参考答案:人道干预是不必得到被干预国同意,经过或者不必经过联合国授权,为预防或制止严重而广泛违反人权或国际人道法,由一些国家采取的武力强制行动。

例4、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用一个单句给“数学语言学”下定义。

把数学和语言学这两门相距甚远的学科紧密联系起来的强有力的纽带,是语言符号的远距离传输和转换,后者则用数字化的快速运算来处理非数值符号——语言。20世纪以来的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使数学的领域空前地扩展了,语言学的领域也空前扩展了。它们都扩展到以符号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因而就发现了共同的边界,并且彼此渗透。于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数学语言学应运而生了。

分析:“数学语言学”是被定义概念;“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邻近概念”;其“种差”在内容上有三个方面的要点:(1)运用语言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2)实现语言符号的远距离传输和转换(3)用数字化的快速运算来处理非数值符号——语言。

参考答案:数学语言学是运用语言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实现了语言符号怕远距离传输和转换,并用数字化的快速运算来处理非数值号——语言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例5、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因特网”下定义。

1、因特网是一种新的媒体,它与 19 世纪的报刊和 20 世纪的广播、电视不同

2、它跨越时空,全球一网

3、它信息无限,时效性强

4、它集文、图、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为一体。

如果定义材料中出现被定义概念与相关概念特点的比较内容,不属于被定义概念的本质属性,要汰除。

分析:四个句子都对因特网的特点进行了介绍。但 1 句中“它与 19 世纪的报刊和 20 世纪的广播、电视不同”不是因特网的本质属性,只是因特网与其他媒体相比之下的一般不同之处,应剔除。

参考答案:因特网是集文、图、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为一体,跨越时空、全球一网,信息无限、时效性强的一种新的媒体。

高考数学考点分析与2013届高三复习建议

2012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分析与2013届高三复习建议一.近四年安徽高考考点分布(理科)

二.2012年安徽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2012年高考安徽数学卷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不难”、“常规”、“平稳”。应该说,今年的安徽卷是在前三年新课标自主命题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课标理念,体现人文关怀的一套试题,让不同层次的考生在高考中一样能获得比较满意的分数,这样的成就感无疑成就他们心头的希望之火。我认为今年的这种命题理念是安徽高考命题发展的必然,也是在新一轮命题周期中的良好开端,进而坚持改革,坚持安徽特色,坚持深化素质教育。 课标高考安徽卷坚持的命题指导思想就是“稳定中逐步创新,不断深化新课标理念”,命题时强调依据新课标和考试说明,对于主干知识重点考查,不刻意追求覆盖,这些无疑是很好的。因为这实现了命题者、考生、教师在同一个平台上对话,容易实现双向沟通,也是稳定得以实现的前提。我们看到2012年的安徽卷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从题目上看,没有在客观题部分设置难度很大的试题,让考生以较平稳的心态进入到主观题的答题中去,同时在主观题部分,基本都是低起点,宽入口,设置多问,阶梯递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解答题中获得相应的分数,变一到两题把关为多题多问把关,即使最后一题的第一问多数学生还是可以拿下的。试卷整体难度比去年降低不少。 下面就今年年安徽高考数学主干知识考查题型略加分析: 1、三角函数:文理都设置了一大一小两题,重点考察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图像性质、解三角形等常规问题,理科第15题为多选题,结合余弦定理、均值不等式等知识点,难度很大。这已经是安徽省小题把关、小题创新的一大特色,正方体、四面体、概率、直线方程、函数、数列都可以入题,考查知识点全面、辩证思维、抽象思维能力要求都很高,稍有不慎就会整题丢分,这一直是学生一大薄弱环节。 15(理)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为,,a b c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 ①若2 ab c >;则3 C π < ②若2a b c +>;则3 C π < ③若3 33a b c +=;则2 C π < ④若()2a b c ab +<;则2 C π > ⑤若2 2222()2a b c a b +<;则3 C π > 【解析】正确的是①②③ ①2222 21cos 2223 a b c ab ab ab c C C ab ab π +-->?= >=?<

高考数学题型分析

一、题型分析 2011年数学试卷的难度较2010年数学试卷的难度有所降低,据专家分析2011年的数学试卷是基于高中课改的要求,但由于考生答题不规范,成绩仍不够理想。 2011年数学试题的题型与近几年的题型基本相同,理科12个选择题中有8个题比较简单,第6,10,11,12题较难,其中6,10计算量较大,11,12题技巧性较强,得分较低,全省理科选择题平均分为33.49,比08,09年有所下降。文科的12个选择题中第8,10,11,12较难,全省平均分为30.32,也比08,09年有所下降。 填空题仍是二个比较容易,一个中等,一个较难。理科 文科平均分数分别是8.77分和6.54分,和前几年差别不大。 在解答证明的六个题目中,三角函数类题仍要用到正弦定理,诱导公式,和差角公式,特殊角的值等知识点求角c,难度不大,但学生解答不够理想,理科平均分为3.93分,是近几年最低的,文科题用到正弦和余弦定理及和角公式,难度适中,平均分为3.4分,是近几年最高的。 数列类题目理科题要会观察、审题及判断,即可得一等差数列,并给出其通项公式,再利用无理函数项分项的技巧证明一个不等式,本题难度是近几年较低的,但平均分仅为2.26分,是三年最低的。分析其原因是学生不会破题及解题方法错误。文科题很规范,难度较低,平均分为4.4分,是近几年比较高的。 立体几何类题有一定变化,一改近几年出的棱柱形题目,而是以四棱锥题型出现,难倒了许多学生,又由于给出的已知条件比较多,学生不会理清条件,解答不好。其实第一问用传统方法证明时仅涉及到勾股弦定理及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条件即可得出。若用向量代数的方法解答第一问时,有一个点的坐标要设三个参数,用已知条件可解出所设的三个参数,对考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第二问用传统方法难度较大,用向量代数方法求解也要解三个参数求出平面的法向量才能解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理科、文科全省平均分分别是4.21分和1.82分,分数虽不高,但比前两年略有增加。 概率应用题应该是近几年最简单的,涉及到的知识点也不多,计算量也不大,但由于考生没有假设事件,叙述不清楚,很多考生答案虽然正确,但附加了购买甲、乙两种保险的独立性,改变了题意,被扣了3分。概率题如何规范答题一直未引起老师和考生高度重视。概率题解答哪些过程可以省略,哪些步骤决不能省略,老师和考生应分析及研究到位。2011年理科、文科全省平均分分别是1.99分和1.72分,这也是近几年来最低的,理科仅有2人得满分,7人得11分,文科高分也很少。 解析几何题由于二问都是证明题,考生认为该题难度太大,得分较低。其实第一问是解答形式的证明,对理科考生而言不应太难,第二问证明椭圆周上的四点共圆,其证明思路本身就较难,加上该题计算量大,得高分很不容易。全省满分仅有117人,平均分3.52分,近几年处于中间水平。但文科考生就感到难度太大,全省10到12分的仅有3人,平均分仅有0.66分,是近几年最低的。 导数应用题理科题比较新颖,第一问很简单,是一个很规范的证明题,考生容易得分,第二问结合概率证明不等式,构思巧妙,且综合性强,全省满分有19人,平均分为2.55分,是近几年较高的。而文科考题较规范,仍是一个带参数的三次多项式,求一条切线方程及取得极值后讨论参数的取值范围,全省平均分为2.23分,比2010年增加较多。 近几年数学试卷考题难度大致相当,2010年考题难度有所增加,仍是贴近教学,立足基础、覆盖全面、稳中有变、特别注意变化的形式,综合性强、展现考生能力。 2010年数学考试题是自2003年数学试题难度最大的一年试题,全省文理科考生的数学成绩最高分均未超过140分,平均成绩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2010年理科类三角函数二小一大共20分,立体几何三小一大共27分,解析几何二小

高考数学的固定题型具体分析

高考数学的固定题型具体分析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集合是高考每年的必考内容,对集合的考查主要有:集合的运算、集合间的关系和集合语言的运用三个方面,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题。集合知识经常与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交汇在一起命题,因此应注意相关知识在解题中的应用. 常用逻辑用语也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重点考查:充分必要条件的推理判断、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和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同样的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这个考点的试题除了考查常用逻辑用语本身的有关概念与方法,还与其他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所以还要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 函数与导数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主线,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主要考查: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函数的性质、函数与方程、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等。其中函数的性质、函数与方程、基本初等函数等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并且以解答题的形式与导数交汇在一起考查函数的定义域、单调性以及函数与不等式、函数与方程等知识.其中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 对导数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考查导数的运算与导数的几何意义、考查导数的简单应用,例如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值与最值等、考查导数的综合应用、以及对于导数的综合应用。通常在填空题和解答题出现。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高考数学理科对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的考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查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直观图与三视图, 二是考查空间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三是考查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通常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 高考数学文科对立体几何的考查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考查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直观图与三视图 二是考查空间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同样的也是在选择题中和填空题中出现。

高考语文下定义

高考语文:下定义需要汰除的六种信息 下定义一般采用“什么是什么”或“什么叫做什么”的基本模式。它要求考生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因此,需要汰除本质属性之外的信息。归纳起来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重复信息 一般定义题所给材料并不能直接用来组合,各句内容之间往往有交叉重复,这就需要汰除它们,然后再进行语句组合。 例1.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 1.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 2.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 3.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 4.这种繁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 分析:不难看出,第1句的主要信息是“自身繁殖”,第2句的主要信息是“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第3句的主要信息是“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第4句的主要信息是“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2、3、4句话的主要信息构成“自身繁殖过程”的修饰限制成分。需要注意的是,第4句中“这种繁殖过程”与第1句话比照是重复信息,因为第1句已经说了“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一个信息在一个句子中一般不重复出现,所以应将其汰除,才好组合成信息完整而又简洁的句子。其他句子提取信息要点的情况与此基本相同。 参考答案: 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叫做遗传。或:遗传是指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 二、比较信息

如果定义材料中出现被定义概念与相关概念特点的比较内容,不属于被定义概念的本质属性,要汰除。 例2.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因特网”下定义。 1.因特网是一种新的媒体,它与19世纪的报刊和20世纪的广播、电视不同 2.它跨越时空,全球一网 3.它信息无限,时效性强 4.它集文、图、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为一体。 分析:四个句子都对因特网的特点进行了介绍。但1句中“它与19世纪的报刊和20世纪的广播、电视不同”不是因特网的本质属性,只是因特网与其他媒体相比之下的一般不同之处,应汰除。 因特网是集文、图、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为一体,跨越时空、全球一网,信息无限、时效性强的一种新的媒体。 三、原因、背景信息 有些定义题所给材料,在介绍一个概念或事物时,往往先交待这个事物或概念出现的时代背景,或者客观条件,或者发展状态,或者具体原因,这些信息不属于事物或概念的本质属性,应汰除。 例3.阅读下面文字,筛选、整合相关信息,为“光活化农药”下一定义。 20世纪初,人们研究了吖啶、荧光素等染料在光照下的杀虫作用。70年代,约荷等人又研究了卤代荧光素对家蝇的光动力作用,将光活化农药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研究中人们发现,一些物质平时并没有毒性,但进入生物体内以后在光诱导的氧化作用下,会变得有毒,从而对家蝇、大蚁、象鼻虫等害虫起到毒害作用。这些物质还具有在自然界迅速降解为无害物质的特性,困此很适合制成农药。近年来,光活化农药的优点和应用前景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分析:这段文字开头两句话,“20世纪初,人们研究了吖啶、荧光素等染料在光照下的杀虫作用。70年代,约荷等人又研究了卤代荧光素对家蝇的光动力作用,将光活化农药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交待了光活化农药研究的历史和研究水平,属于对光活化农药这一事物的相关背景介绍,应汰除。

【高考作文指导】高考下定义题型之下定义三原则

高考下定义题型之下定义三原则 “下定义”三原则 “依据所供材料下定义”是语用题的一种常见类型,它主要考查两种能力:一是信息分析、鉴别、筛选、整合的能力,二是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一、定义必须是单句 定义必须以单句的形式呈现。不管命题人在题干中有没有明示,同学们给出的“定义”都必须是单句。由于命题人所提供的材料往往比较复杂,一般都由好几个单句(甚至复句)组成,同学们如果缺乏强烈的单句意识,极容易导致答题不得分。 既然定义必须是单句,在对材料进行分析、鉴别、筛选、整合的时候,最好首先找到一个“主干句”,然后再把其他有效材料变成这个“主干句”的修饰成分。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有“主干句”。碰到这种情况,就必须从材料中筛选出能够充当“主干句”的宾语中心词。(主语、谓语则不必找。主语必定是“定义”的对象,谓语必定是“是”。) 例1将下面关于“修辞”的阐述,组合成一句话,给“修辞”下个定义。可适当增删词语。(45个字以内) ①这是一种活动。 第1页共8页

②这种活动的展开要依据题旨,也要依据情境。 ③这种活动与写作者有关,也与说话者有关。 ④它用在写作者和说话者要表达的内容上。 ⑤它要运用到各种语文材料,也要运用到各种表现手法。 ⑥它的表现要恰当。 解析:命题人提供了六个句子,其中②句、③句和⑤句还是复句。要组成一个单句给“修辞”下定义,首先可以看看能不能从材料中找到一个“主干句”,经分析发现①句是比较合适的。接下来再对其余五句进行“整合”,使之全部变成“活动”的修饰成分。 参考答案: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和表现手法,恰当地表现写作者和说话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活动。 例2根据下列信息,给“个人存款实名制”下定义。 据有关方面介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操作后,我国将全面推行个人存款实名制。目前,国际通行的个人存款办法是,储户到银行存款必须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并要提供足以证明姓名真实性的身份证等相关的法定证件。我国开始实行这种储蓄管理制度,是为了与国际接轨,提高储蓄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试点操作表明,这一办法使储户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受到普遍欢迎。 第2页共8页

高考数学考点解析及分值分布

高考数学考点解析及分值分布 1.集合与简易逻辑。分值在5~10分左右(一道或两道选择题),考查的重点是抽象思维能力,主要考查集合与集合的运算关系,将加强对集合的计算与化简的考查,并有可能从有限集合向无限集合发展。简易逻辑多为考查“充分与必要条件”及命题真伪的判别。 2.函数与导数,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它把中学数学的各个分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中学数学全部内容的主线。在高考中,至少三个小题一个大题,分值在30分左右。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生成性函数为载体结合图象的变换(平移、伸缩、对称变换)、四性问题(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反函数问题常常是选择题、填空题考查的主要内容,其中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有向抽象函数发展的趋势。函数与导数的结合是高考的热点题型,文科以三次(或四次)函数为命题载体,理科以生成性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及分式函数)为命题载体,以切线问题、极值最值问题、单调性问题、恒成立问题为设置条件,与不等式、数列综合成题,是解答题试题的主要特点。 3.不等式;一般不会单独命题,会在其他题型中“隐蔽”出现,分值一般在10左右。不等式作为一种工具广泛地应用在涉及函数、数列、解几等知识的考查中,不等式重点考五种题型:解不等式(组);证明不等式;比较大小;不等式的应用;不等式的综合性问题。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查不等式性质、解法及均值不等式。解答题会与其它知识的交汇中考查,如含参量不等式的解法(确定取值范围)、数列通项或前n项和的有界性证明、由函数的导数确定最值型的不等式证明等。 4.数列: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重要衔接点,所以在历年的高考解答题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题量一般是一个小题一个大题,有时还有一个与其它知识的综合题。分值在20分左右,文科以应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求通项公式、前n项和为主;理科以应用Sn或an之间的递推关系求通项、求和、证明有关性质为主。数列是特殊的函数,而不等式是深刻认识函数与数列的工具,三者综合的求解题与求证题是对

教育部考试中心权威评析: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评析

教育部考试中心权威评析: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评析(考试中心权威解析) 2020年高考数学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坚持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的命题原则,体现了高考数学的科学选拔和育人导向作用。试题重视数学本质,突出理性思维、数学应用、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的引领作用,突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试题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与科学防疫的成果,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试卷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难度设计科学合理,很好把握了稳定与创新、稳定与改革的关系,对协同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引导中学数学教学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1 发挥学科特色,“战疫”科学入题 一是揭示病毒传播规律,体现科学防控。用数学模型揭示病毒传播规律,如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第6题,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累计感染病例数的数学模型的研究成果,考查相关的数学知识和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突出数学和数学模型的应用;全国Ⅲ卷文、理科第4题以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动态研究为背景,选择适合学生知识水平的Logistic模型作为试题命制的基础,考查学生对指数函数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使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展现中国抗疫成果。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各地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学。新高考Ⅱ卷(供海南省使用)第9题以各地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为背景,取材于某地的复工复产指数数据,考查学生解读统计图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是体现志愿精神。如全国Ⅱ卷理科第3题(文科第4题)是以志愿者参加某超市配货工作为背景设计的数学问题,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考数学题型归纳完整版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节集合 题型1-1 集合的基本概念 题型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题型1-3 集合的运算 第二节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题型1-4 四种命题及关系 题型1-5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与证明 题型1-6 求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中的参数取值范围 第三节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题型1-7 判断命题的真假 题型1-8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题型1-9 结合命题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第二章函数 第一节映射与函数 题型2-1 映射与函数的概念 题型2-2 同一函数的判断 题型2-3 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第二节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最值) 题型2-4 函数定义域的求解 题型2-5 函数定义域的应用 题型2-6 函数值域的求解 第三节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题型2-7 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题型2-8 函数单调性(区间)的判 断 题型2-9 函数周期性的判断 题型2-10 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第四节二次函数 题型2-11 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不等式的关系 题型2-12 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及 条件 题型2-13 二次函数“动轴定区间” “定轴动区间”问题 第五节指数与指数函数 题型2-14 指数运算及指数方程、指 数不等式 题型2-15 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题型2-16 指数函数中恒成立问题 第六节对数与对数函数 题型2-17 对数运算及对数方程、对 数不等式 题型2-18 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题型2-19 对数函数中恒成立问题 第七节幂函数 题型2-20 求幂函数的定义域 题型2-21 幂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第八节函数的图象 题型2-22 判断函数的图象 题型2-23 函数图象的应用 第九节函数与方程 题型2-24 求函数的零点或零点所 在区间 题型2-25 利用函数的零点确定参 数的取值范围 题型2-26 方程根的个数与函数零 点的存在性问题 第十节函数综合 题型2-27 函数与数列的综合 题型2-28 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 题型2-29 函数中的信息题 第三章导数与定积分 第一节导数的概念与运算 题型3-1 导数的定义 题型3-2 求函数的导数 第二节导数的应用 题型3-3 利用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 系判断图像 题型3-4 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性 和单调区间 题型3-5 函数的极值与最值的求解 题型3-6 已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或 不单调,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题型3-7 讨论含参函数的单调区间 题型3-8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图象的

高考下定义题教案、学案

高考下定义题教案、学案 语言运用 2014-12-11 15:32 : Ⅰ.理论部分 一、下定义规则 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说明的方法。 1、下定义概念与被定义概念外延(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范围)必须相等。如: (1)商品就是劳动所得的产品。 (2)历史小说是以农民革命战争为题材的小说。 例(1)的定义概念外延大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因为劳动所得产品包括商品但不完全是商品。例(2)的定义概念外延小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因为以农民革命战争为题材的小说只是历史小说的一部分。 2、不应当同语反复,就是说,定义必须能够直接说明被定义概念,而不能依赖被定义概念来自己解释自己。如: 文学就是以文学为特点的艺术。 3、不应当是否定形式。如: 平行四边形不是四边形。 这种说法并没有揭示被定义概念的内涵,所以实际上并没有下定义。 4、下定义不能采用比喻的形式。如: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这个例子并没有揭示“儿童”这个概念的本质,虽然很形象,但不是下定义。

二、格式 “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如:无理数(种概念)是(判断词)无限而不循环(本质特征)的小数(属概念);或“×××叫×××”,如:无限而不循环的小数叫无理数。 三、使用要求 有时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问题,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下定义,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有个明确的概念。 下定义,既是对相关内容的高度概括,又要符合格式上的要求。在内容上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式上要把被定义的概念放在一个大的概念中,再加上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的限制,即:被定义的概念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大概念。有的用“种差”“邻近的属概念”“被定义概念(种概念)”的形式。例如:记忆是我们过去的生活实际中认识过的事物或做过的事情在我们头脑中遗留的印迹。该定义中,“记忆”为“被定义概念”,是比被定义概念外延大一级的“邻近的属概念”,而“我们过去的生活实际中认识过的事物或做过的事情在我们头脑中遗留”则是“记忆”区别于其他“印迹”的特有属性,也就是“记忆”与“印迹”这个属概念下其他种概念内涵上的差别,即“种差”。根据材料下定义,既能考查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又能考查合理排序、简洁表达等语言能力。 下定义要写成单句,否则就成了作诠释,说明方法就变了。 Ⅱ实战部分 一、经典试题 1.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给“创造性思维”下定义。 创造思考教学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对于思考者或者文化而言,具有新颖性和价值;创造性思维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任务是将原来模糊的,不明确的问题清楚地勾划出来,或提出某种方案加以解决。 【答案】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而具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答案的得出步骤】

高考数学考点解析及分值分布

高考数学考点解析及分值 分布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高考数学考点解析1.集合与简易逻辑: 10-18分 主要章节:必修1第一章《集合》、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选修1-1(文)2-1(理)《常用逻辑用语》 考查的重点是抽象思维能力,主要考查集合与集合的运算关系,将加强对集合的计算与化简的考查,并有可能从有限集合向无限集合发展。简易逻辑多为考查“充分与必要条件”及命题真伪的判别。 2.函数与导数: 30分+ 主要章节:必修1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 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第四章《园与方程》 选修1-1(文)2-1(理)《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 选修4-4《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它把中学数学的各个分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中学数学全部内容的主线。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复合函数为载体,结合图象的变换(平移、伸缩、对称变换)、四性问题(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反函数生成考题,作为选择题、填空题考查的主要内容,其中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有向抽象函数发展的趋势。函数与导数的结合的解答题,以切线、极值、最值问题、单调性问题、恒成立问题为设置条件,结合不等式、数列综合成题,也是解答题拉分关键。

3.不等式:5-12分 主要章节: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 选修4-5全书 一般不会单独命题,会在其他题型中“隐蔽”出现,不等式作为一种工具广泛地应用在涉及函数、数列、解几等知识的考查中,不等式重点考五种题型:解不等式(组);证明不等式;比较大小;不等式的应用;不等式的综合性问题。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查不等式性质、解法及均值不等式。解答题会与其它知识的交汇中考查,如含参量不等式的解法(确定取值范围)、数列通项或前n项和的有界性证明、由函数的导数确定最值型的不等式证明等。 4.数列:20-28分 主要章节:必修5第二章《数列》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是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重要衔接点,所以在历年的高考解答题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题量一般是一个小题一个大题,另外一个与其它知识的综合题。文科以应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求通项公式、前n项和为主;理科以应用Sn或an之间的递推关系求通项、求和、证明有关性质为主。证明题以考“错位相减法”比较多。 5.三角函数: 18-25分 主要章节: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

高中数学高考导数题型分析及解题方法(下载)[1]

导数题型分析及解题方法 一、考试内容 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两个函数的和、差、基本导数公式,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二、热点题型分析 题型一: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最值。 1. 32()32f x x x =-+在区间[]1,1-上的最大值是 2 2.已知函数2) ()(2=-==x c x x x f y 在处有极大值,则常数c = 6 ; 3.函数331x x y -+=有极小值 -1 ,极大值 3 题型二:利用导数几何意义求切线方程 1.曲线34y x x =-在点()1,3--处的切线方程是 2y x =- 2.若曲线x x x f -=4)(在P 点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03=-y x ,则P 点的坐标为 (1,0) 3.若曲线4y x =的一条切线l 与直线480x y +-=垂直,则l 的方程为 430x y --= 4.求下列直线的方程: (1)曲线123++=x x y 在P(-1,1)处的切线; (2)曲线2x y =过点P(3,5)的切线; 解:(1) 123|y k 23 1)1,1(1x /2/23===∴+=∴++=-=-上,在曲线点-x x y x x y P 所以切线方程为02 11=+-+=-y x x y 即,

(2)显然点P (3,5)不在曲线上,所以可设切点为),(00y x A ,则200x y =①又函数的导数为x y 2/=, 所以过 ),(00y x A 点的切线的斜率为0/2|0x y k x x ===,又切线过),(00y x A 、P(3,5)点,所以有35 2000--=x y x ②,由①②联立方程组得,??????====255 110000y x y x 或,即切点为(1, 1)时,切线斜率为;2201==x k ;当切点为(5,25)时,切线斜率为10202==x k ;所以所求的切线有两条,方程分别为2510 12 )5(1025)1(21-=-=-=--=-x y x y x y x y 或即,或 题型三: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 1.已知函数 ))1(,1()(,)(23f P x f y c bx ax x x f 上的点过曲线=+++=的切线方程为y=3x+1 (Ⅰ)若函数2)(-=x x f 在处有极值,求)(x f 的表达式; (Ⅱ)在(Ⅰ)的条件下,求函数)(x f y =在[-3,1]上的最大值; (Ⅲ)若函数)(x f y =在区间[-2,1]上单调递增,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 解:(1)由 .23)(,)(223b ax x x f c bx ax x x f ++='+++=求导数得 过))1(,1()(f P x f y 上点=的切线方程为: ).1)(23()1(),1)(1()1(-++=+++--'=-x b a c b a y x f f y 即 而过.13)]1(,1[)(+==x y f P x f y 的切线方程为上 ①

河南高考数学考点分析

2014年河南高考数学考点分析 数学高考试题的命制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在能力要求上,着重对考生的五种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两种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进行考查。试题基本保持大稳定小创新。 下面针对近6年课改区试题按模块进行分析: 模块一不等式(不含选考) 2008年 6. 不等式(恒成立) 2009年 6.线性规划(目标函数为线性); 2010年 8.解不等式 2011年 13.线性规划(线性区域为四边形内部,目标函数为线性) 2012年14.线性规划线性规划(目标函数为线性); 2013年 1.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11分段函数恒成立求参数范围 该部分很少考查纯粹的题目,一般会和其他知识结合考查。单纯考查一般较简单,主要考查不等式性质、解法等和线性规划,最值。学生易忽视不等式性质,线性规划试题很常规,不易过难训练. 模块二函数与导数 2008年 10.定积分21.导数(切线,对称) 2009年12.由指数函数和两个一次函数构成的最小值函数的最值(作图解决); 21.导数(涉及指数和积的导数,求单调区间,证明不等式) 2010年 3.一次分式函数的导数;8.函数(偶函数、不等式);11.分段函数(考查图像);21.指数函数导数(求单调求单调、参数范围) 2011年 2.函数性质判断(奇偶性、单调性);9.求积分;12.函数性质的运用(反比例函数与三角函数的交点问题);21函数解析式为包含对数的分式(根据某点处切线方程求参数,根据不等式求参数) 2012年10.函数图象及性质(涉及对数);12.函数综合(涉及指数和对数);21.导数综合(涉求单调求单调及指数) 2013年 16函数求最值,21函数求解析式,恒成立求参数范围 大题一般考查导数有关的综合问题,注意把导数与不等式证明联系起来,导数题目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函数类型涉及有对数型、指数型、三次函数、分式函数。三个二次间的关系,分段函数,三角函数型的要引起重视.学生易在起步求导出错.求导与求定积分要分清。 模块三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2008年 1. 三角函数(周期)3. 三角形(余弦定理)7. 三角求值13. 向量(坐标运算) 2009年 9.根据向量关系式判断点在三角形中的位置); 14. 三角(知图像求表达式);17.三角(正余弦定理进行实际测量的步骤) 2010年 4.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9.三角(涉及二倍角的化简求值);16.解三角形(三角形面积,三角变换) 2011年 5.三角化简求值(二倍角、基本关系式);10.求向量夹角的范围;11.三角函数化简及性质研究;2012年9.三角函数的性质;13.向量运算;17.解三角 2013年 13.向量数量积运算17解三角形 小题一般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利用诱导公式与和差角公式、倍角公式、正余弦定理求值化简、平面向量的基本性质与运算.大题主要以正、余弦定理为知识框架,以三角形为依托进行考查(注意在实

高考文科数学重点题型(含解析)

高考最有可能考的50题 (数学文课标版) (30道选择题+20道非选择题) 一.选择题(30道) 1.集合}032|{2 <--=x x x M ,{|220}N x x =->,则N M 等于 A .(1,1)- B .(1,3) C .(0,1) D .(1,0)- 2.知全集U=R ,集合 }{ |A x y ==,集合{|0B x =<x <2},则()U C A B ?= A .[1,)+∞ B .()1+∞, C .[0)∞,+ D .()0∞,+ 3.设a 是实数,且 112 a i i +++是实数,则a = A.1 B.12 C.3 2 D.2 4. i 是虚数单位,复数1i z =-,则2 2z z + = A .1i -- B .1i -+ C .1i + D .1i - 5. “a=-1”是“直线2a x y 60-+=与直线4x (a 3)y 90--+=互相垂直”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C.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已知命题p :“βαs i n s i n =,且βαcos cos =”,命题q :“βα=”。则命题p 是命 题q 的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与不必要条件 7.已知a R ∈,则“2a >”是“2 2a a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结果是9,则判断框内m 的取值范围是 (A )(42,56] (B )(56,72] (C )(72,90] (D )(42,90) 9.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S 是30,则①可以为 A .?2≤n B .?3≤n C .?4≤n D .?5≤n 10.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已知函数()log (2)3(0a f x x a =++>且1)a ≠的图像恒过定点P ,若角θ的终边过点P ,则2 cos sin 2θθ+的值等于( ) A .12- B .12 C. 710 D .7 10 - 11.已知点M ,N 是曲线x y πsin =与曲线x y πcos =的两个不同的交点,则|MN|的最小值为( ) A .1 B .2 C .3 D .2 12.如图所示为函数()()2sin f x x ω?=+(0,0ω?π>≤≤)的部分图像,其中,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5,那么()1f -=( )

(完整word版)高考数学大题必考题型及解题技巧分析

快戳!数学6大必考题型全总结!掌握好轻松考到140+! 高考数学大题必考题型及解题技巧分析 1 排列组合篇 1. 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并能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2. 理解排列的意义,掌握排列数计算公式,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 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4. 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5. 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存在着规律性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 6. 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

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7. 了解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 8. 会计算事件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2 立体几何篇 高考立体几何试题一般共有4道(选择、填空题3道,解答题1道),共计总分27分左右,考查的知识点在20个以内。选择填空题考核立体几何中的计算型问题,而解答题着重考查立体几何中的逻辑推理型问题,当然,二者均应以正确的空间想象为前提。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立体几何考题正朝着“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计算”的发展。从历年的考题变化看,以简单几何体为载体的线面位置关系的论证,角与距离的探求是常考常新的热门话题。 知识整合 1.有关平行与垂直(线线、线面及面面)的问题,是在解决立体几

何问题的过程中,大量的、反复遇到的,而且是以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论证、计算角、与距离等)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在主体几何的总复习中,首先应从解决“平行与垂直”的有关问题着手,通过较为基本问题,熟悉公理、定理的内容和功能,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概括,掌握立体几何中解决问题的规律--充分利用线线平行(垂直)、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相互转化的思想,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 判定两个平面平行的方法: (1)根据定义--证明两平面没有公共点; (2)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3)证明两平面同垂直于一条直线。 3.两个平面平行的主要性质: (1)由定义知:“两平行平面没有公共点”。 (2)由定义推得:“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3)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高考下定义题型分析

高考下定义题型分析 一、下定义应牢记一个公式: 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提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用公式表示就是: 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即和其它属概念的本质差别),“邻近属概念”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 如:无理数(种概念)是(判断词)无限而不循环(本质特征)的小数(属概念);或“×××叫×××”,如:无限而不循环的小数叫无理数。 例如:民歌是直接表现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和要求愿望的、劳动人民创作的。 在这个定义中,“诗歌”是邻近属概念。“直接表现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和要求愿望的、劳动人民创作的”是民歌和其他诗歌的本质差别。即种差。 二、下定义要走好三个步骤 第一步:提取“邻近属概念” 下定义时,首先在提供的材料中找一个比种概念大一级的概念,即邻近概念。邻近概念的出现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隐含在所给材料中,要考生自己去提取或者归纳;一种是提取的属概念中没有现成的属概念,需要考生根据材料的内容自己确定属概念。 第二步:寻找种差 就是寻找那些属于邻近属概念的信息点。要注意有些种差是由多个属性组成复杂的属性,这些属性提取时一个也不能少,否则会造成定义不严密。 第三步:整合成单句 整合成单句就是将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用“是”、“叫”等一类连接词连结起来,使之符合“被定义者=种差+邻近属概念”的公式。要注意这些属性组成的种差是多项定语的排列规律。确定陈述语序,合理排序。确定陈述语序时,一定要仔细分析所给种差的材料,寻找其中的陈述线索,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 下面以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第18题为例来具体分析。 请筛选、整合下列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魔术”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50字。 魔术这种种杂技节目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手段,使物质在观众眼前出现奇妙的变化,或出现或消失,真可谓变化莫测.这种表演常常借助物理、化学的原理或某种特殊的装置表演各种物体、动物或水火等迅速增减隐现的变化,令观众目不暇接,产生奇幻莫测的神秘感觉。魔术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第一步:从材料中找到邻近的属概念是“杂技”。 第二步:在所提供的材料里,第一句可以提取出要点“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和“出现奇妙的变化”,第二句中提取要点“借助物理、化学的原理或特殊装置”。这里的“种差”是由多个属性组成的复杂的属性,这些属性在提取时一个也不能少,否则就会造成定义不严密。 第三步:“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是魔术的手法,“出现奇妙的变化”是魔术的结果,“借助物理、化学的原理或特殊装置”是魔术的借助装置。按照事理,应该以“装置——手法——结果”为序,这样“魔术”这个概念便可以这样下定义了“魔术是借助物理、化学原理或特殊装置,以不易察觉的敏捷手法,使物体产生奇妙变化的一种杂技。” 三、下定义应淘汰“六种信息” 下定义是对本质属性的概括,既要准确筛选语段中的关键信息,保证重点不缺失,又要归纳信息,淘汰本质属性以外的信息,保证语句简洁。一般来讲,应该淘汰以下六种信息:(1)重复、冗赘信息。(2)比较信息(3)

高考文科数学考点

高考数学高频考点梳理 一、高考数学高频考点 考点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集合与简易逻辑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主要是选择题、填空题,以集合为载体的新定义试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而简易逻辑一般会与三角函数、数列、不等式等知识结合在一起考察考点1: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考点2:常用逻辑用语 考点二:函数与导数 高考数学函数的影子几乎出现在每到题中。考生要牢记基本函数的图像与性质,重视函数与不等式、方程、数形结合、转化与划归、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与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导数属于新增内容,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的交汇点,命题范围非常广泛。 考点1: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考点2:导数及其应用 考点三:数列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高考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考查每年都不会遗漏,命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2)数列与其他知识的结合,其中有数列与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几何的结合;(3)数列的应用问题,其中主要是以增长率问题。试题的难度有下降趋势。 考点1: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 考点2:数列的递推关系与综合应用 考点四: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是高考必考内容,一般情况下会有1—2道小题和一道解答题,解答题可能会与平面向量、解三角形综合考查,三角函数在高考中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公式、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三角形等,一般为容易题或中档题,尤其是三角函数的解答题,今年或回到高考试卷的第一道大题,解答是否顺利对考生的心理影响很大,是复习的重中之重。建议在考查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时第一步解析式化简完毕后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展开检验,确保万无一失。 考点1: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考点2:解三角形 考点五:平面向量 由于平面向量集数、形于一体,具有几何形式与代数形式的“双重身份”,使它成为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交汇点和联系多项内容的媒介,平面向量的引入也拓宽了解题的思路与方法。从近几年高考对向量知识的考查来看,一般有1—2道小题和一道解答题,小题考查向量的概念和运算,一般难度不大,大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或与三角函数结合的综合题,很多解析几何高考试题也会以向量的形式出现,预计今年高考仍会以“工具”的形式,起到“点缀”的作用。 考点1:平面向量的概念及运算 考点2: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 考点六:不等式 不等式是及其重要的数学工具,在高考中以考查不等式的解法和最值方面的应用为重点,多数情况是在集合、函数、数列、几何、实际应用题等试题中考查。 考点1:不等式的解法 考点2: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 考点七:立体几何 立体几何在每年的高考中,都会有一道小题和一道解答题,难度中档,小题主要考查三视图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题型分析答题方法总结归纳集锦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题型分析答题方法总结归纳集锦同学们存在的一些小问题。对解题的思路还有公式的不熟悉运用影响。如果都熟悉这些解题技巧,保守的基本分是都可以拿到的。在确保基础分的基础上去拿高分冲刺。 学习的问题,现在网络发达,很多网课,多途径获取资源,一位考生就是载到网课视频,把自己不足不会的弱缺项都补回来。这些可以通过这样取得进步。 再者,数学,思维很重要,公式是基本,运用是方法,是解题的思路,很多题只要知道运用什么公式,一套就知道了。有些需要变换变通的。关于解题速度和熟练程度靠练,一个题型练那么几道一起,你就会熟悉这个题型的解题方法。练多几个就会自然而然的知道怎么解。 主要问题: 一、不会解:想不到、分不清、思维定势 二、解题慢:速度慢、不熟练、记忆模糊 三、老出错:不细心、踩陷阱、毫厘之差 其实,将这些总结为一句话:成绩差,归根到底,没方法,缺少正确的引导! 针对这个令广大莘莘学子头疼的问题,我们提出模型解题法。只要在科学方法的引导下,成绩一定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模型三大步:看题型、套模型、出结果 第一步:熟悉模型,不会的题有清晰的思路

第二步:掌握模型,总做错的题不会错了 第三步:活用模型,大题小题都能轻松化解 一、选择题解答模型策略 注重多个知识点的小型综合,渗透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体现基础知识求深度的考基础考能力的导向,使作为中低档题的选择题成为具备较佳区分度的基本题型。 准确是解答选择题的先决条件。选择题不设中间分,一步失误,造成错选,全题无分。所以应仔细审题、深入分析、正确推演、谨防疏漏;初选后认真检验,确保准确。 迅速是赢得时间,获取高分的秘诀。高考中考生“超时失分”是造成低分的一大因素。对于选择题的答题时间,应该控制在30分钟左右,速度越快越好,高考要求每道选择题在1~3分钟内解完。 一般地,选择题解答的策略是: 熟练掌握各种基本题型的一般解法。 结合高考单项选择题的结构(由“四选一”的指令、题干和选择项所构成)和不要求书写解题过程的特点,灵活运用特例法、筛选法、图解法等选择题的常用解法与技巧。 挖掘题目“个性”,寻求简便解法,充分利用选择支的暗示作用,迅速地作出正确的选择。 二、填空题解答模型策略 填空题是一种传统的题型,也是高考试卷中又一常见题型。高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