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Fcnki_李约瑟与史华兹眼中的老子_自然_观_李美燕

Fcnki_李约瑟与史华兹眼中的老子_自然_观_李美燕

Fcnki_李约瑟与史华兹眼中的老子_自然_观_李美燕
Fcnki_李约瑟与史华兹眼中的老子_自然_观_李美燕

2003年11月

第32卷第6期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Vol.32 No.6

Nov.,2003

李约瑟与史华兹眼中的老子“自然”观

李美燕

(台湾屏东师范学院语文教育系,台湾屏东 90007)

摘 要:从李约瑟与史华兹的作品来看,两人提出的共同议题主要在于老子的“自然”观是否可与西方之科学的自然主义寻获共通性。由此而展开如下的议题:1.道家之“道”,李约瑟认为有如希腊哲学中Heracletus(赫拉克利特)的主宰(logos),史华兹却以为中国思想中不存在化约主义(reductionis m)的倾向;2.“自然”的统一性和自发性;3.道家对自然之态度及其科学观察之心理─“静心”,李约瑟认为可与希腊Epicurean(伊比鸠鲁)和Democritus(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观念相提并论;史华兹则以为“静心”虽可与科学家处理自然的态度共同使用,但事实上并不能提供任何有力的证据,说明老子从事“自然的观察”或“科学的探究”。而史华兹除了以多元的角度来反思李约瑟的观点,又提及老子的二元对立说可与希腊哲学中Anaximander(阿那克西曼德)与Heracleitus(赫拉克利特)的二元辩证法作比较。

关键词:Joseph Needham(李约瑟);Benjamin I.Schwartz(史华兹);道家老子;自然观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03)06-0032-05

一、前言

李约瑟与史华兹是当代西方著名的汉学家,然学术界却多半只是对他们的研究成果作翻译和介绍,而很少有人去作批判性的深入探讨。事实上,对于今日的中国思想研究而言,除了回顾自身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外,同时也应该试图去了解中西文化的互动关系,以应时代变迁的需求,因此,对于西方汉学家的研究成果也就不可忽视,甚至有必要深入地去反省和评估其学术立场、意识型态和研究方法,以开启中西思想对话的大门。

二、李约瑟的老子的自然观与“科学的”自然主义

在了解李约瑟对道家自然观的省思之前,首当注意的是,李约瑟是如何看待道家在中国文化史中的地位的?在《中国之科学与文明》中,他提出“今日道家思想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所占的地位,至少和儒家同样的重要,道家极端独特又有趣的揉合了哲学与宗教,以及原始的科学与魔术”。[2](P49),何以道家哲学和原始的科学与魔术有关呢?“因道家哲学强调自然,自然就渐渐从纯观察的研究转变实验的态度”[2](P50)尔后,“人民就无由区别奉老庄、炼仙丹、参阴阳五行以修身养性的道家哲学家与符祝祷以召神弄鬼的道家术士了”[2](P51),这也就是“道家哲学何以与巫术结合形成了道教”[2](P52)。

审言之,李约瑟认为“道家所说的道,不是人类社会所依循的人道,乃是宇宙运行的天道;换言之,即自然的法则”[2](P54-55)。何谓自然的法则呢?李约瑟提出“道是自然的法则,其所以生长万物,主宰万物一切的活动,并不是靠力量而是靠时间与空间的一种自然曲率(natural curvature),所以道很像以弗所的赫拉克利特(Heracleitus of Ephesus)的主宰(logos 宇宙构成之基本原理),主宰万物有条不紊的变化”。[2](P55-56)。因此,李约瑟强调“圣人应效法冥冥中生育万物`而不为主'的道。圣人若虚己以待,顺应自然,就能观察了解进而主宰控制宇宙之万有”[2](P56)。

同时,李约瑟还提出“道家最强调的思想,就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一统万物的自然,和永恒常在、自本自根的道”[2](P68),于是他引《老子》二十二章“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认为“这执一的态度,也正是

32收稿日期:2003-07-19

作者简介:李美燕(1961-),女,河南南阳人,台湾屏东师范学院语文教育系教授,文学博士。

自然科学最基本的出发点”[2](P69)。此外,又引《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而提出“在接近大自然时,如能摆脱道德的标准和成见,我们就会发现人类的种种标准,在人的世界之外,是毫无意义的”[2](P72-73),“因为宇宙万物是自发,自动,自然而然的”[2](P73),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约瑟对老子的“自然”观首先是摒除人为的道德标准和主观成见,而正视天地间宇宙万物自发、自动的存在意义。

尤其是《老子》第廿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李约瑟更是直截地指出“这种说法就根本肯定了科学的自然主义”[2](P74),非但如此,李约瑟还特别引用《庄子·齐物论》中“百骸九窍六脏赅而存焉”的一段话,来说明“内分泌的腺体间,有互相影响的作用”[2](P77),“生物的有机组织中器官的刺激与反应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些现象皆能一一证之于庄子,不禁令人骇然”[2](P77);又引用《庄子·知北游》中道无所不在,在蝼蚁、在禾弟禾卑、在瓦甓、在屎溺的寓言,来说明“这一节又透露了一个科学家所特有的看法”[2](P70),“因为道家思想既是现代科学的先驱,他们势必对各色各样的事物感到兴趣”[2](P70);而《庄子·至乐》中“种有几……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这一段文,李约瑟则认为可以说明动植物、无机物互相化生的演化论,在中国出现得很早,而《庄子》的《齐物论》、《秋水》则是有“物竞天择”的思想。[2](P118-120)。

如此一来,不难发现李约瑟非但试图在道家思想中挖掘出与西方科学文明相似的观点,更倒果为因地从《老子》、《庄子》的文献中去寻绎可以支持他的想法的论据。同时,当他先入为主地以西方科学文明来评估老子的“自然”观时,他的思考转向提出“试问道家观察自然的动机何在?无疑是要求得内心的平静”[2](P94),“在此科学发展的初期,他们觉得只要能将种种威胁人类的自然现象,予以区别分类,为之命名,并研究其起源性质和将来的动态,以建立一套自然论时,则人类的能力和信心必然加强,这种得力于原始科学的内心的平静,中国人称之为静心”[2](P94),非但如此,李约瑟更将所谓的静心与希腊Epicurean(伊比鸠鲁)和Democritus(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中的观念相提并论[2](P94)。

此外,因为李约瑟先入为主地以西方科学文明来评估道家的自然观,也就使其所有对道家思想的诠释,充斥着西方文化的本位色彩,另一个较明显的例子即是,李约瑟提出“`无为'是听任事物顺应其自然之理而成就之。要作到`无为'就必需取法乎自然,取法自然就要作科学的观察”[2](P106),成为他对道家经验主义的解释,而且他还认为“这经验主义正是中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上最重要的因素”。[2](P106)

三、史华兹的老子的自然观与“科学的”自然主义

在史华兹的《论中国思想中不存在化约主义》一文中,他提出“现在西方的中国思想研究者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不是要沉思那不变的本质,而应当去找寻中国思想的广度、多样性及其问题”[3],本乎这个理念作出发点,史华兹在其《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一书中第六章“The Wa ys of Taoism”探讨老子的“自然”观时,他也试图在老子的自然和科学的自然主义之间提出一番论述的议题。而很显然地,李约瑟的《中国之科学与文明》是导引他认识中国文化的重要论著,再加上史华兹对《老子》原典的研析,使他发展出一系列对老子“自然”观的思考,而提出如下的反思:

(1)老子的“自然”观是否可与西方18至19世纪之科学的自然主义之间寻获共通性?史华兹思考的问题是“老子的自然观是神秘的吗?它与`科学的'自然主义的观点能起共鸣吗?一些与自然的观点类似的神秘观点是可能的吗?事实上完全是可能的”[4](P201)。

于是史华兹顺着李约瑟所提供的线索,针对《老子》一书中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说法加以检视,明白地指出“在《老子》一书中,道并非来自有意识的天意,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不关心个人或其他生物的福与祸。人们实在可以说老子的自然是种自发地而没有任何深思熟虑的计划或预谋所运作的次序”[4](P201)。

至于“(老子)对天地的观察`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家的圣人(这里指圣王)以道的力量(德)体现自己……不会深思熟虑地关心自己主体的个人命运……他仅是使道自发的、无为的力量在人事的实践上成为可能”[4](P202),换言之,“圣人以道的玄义为榜样,他不是有意为`善',他仅是使道自发的、无为的力量在人事的实践上成为可能,他自己从道的观点来看待人间世,他移除道自由运作的障碍”[4](P202)。

史华兹的理解乍看之下与李约瑟似乎不差,但实际上却大异其趣,关键就在于李约瑟把道家所说的道,视为宇宙运行的天道,亦即自然的法则,这种自然的法则是时间与空间的一种自然曲率(natural curvature),有如希腊哲学中以弗所的赫拉克利特

33

(Heracleitus of Ephesus)的主宰(logos)。然而,史华兹在《论中国思想中不存在化约主义》一文中却提出中国思想中不存在化约主义(reductionism)的倾向,换言之,史华兹以为“老子的道不只是对自然的注解”[4](P201),还要从“道”落实在天地万物的作用上来说明老子的自然观。

(2)道家对自然之态度及其科学观察之心理———“静心”是否可提供任何有力的证据去说明老子有从事“自然的观察”或“科学的探究”呢,老子对“自然的作品”有兴趣吗?”[4](P201)史华兹对于李约瑟把老子的“自然和`科学的'自然主义”相提并论显得相当地审慎,他认为“李约瑟所谓的`静',是一种对于世界的变化与惊骇,冷静而漠不关心的态度,且期盼看到没有价值判断的自然”[4](P201),“这些观点虽可与科学在缺乏价值判断的情况下处理自然时共同使用,然而,这个事实并不能证明存有一种继续对自然作系统研究的冲动”[4](P201-202)。换句话说,史华兹意识到李约瑟强调的“静”,事实上并不能提供任何有力的证据,去说明老子有从事“自然的观察”或“科学的探究”的工作,这里,就显示出李约瑟与史华兹的歧异点,也可以看出史华兹较为细致而深入地重新省思李约瑟的观点。至于史华兹对于《老子》书中的自然观,所看到的是“这些复杂的段落指出,绝非仅作一`科学观察'的观点,没有任何证据可提出说明,《老子》的作者有任何意欲去知道个别的事情或事件的原因,或为了科技的目的去使用科学知识”[4](P203)。史华兹较诸李约瑟无法摆脱西方文化本位的立场,他的观点显得较持平而客观。当然,我们可以再进一步地追问,倘若史华兹并不认同李约瑟的观点,那么他眼中的老子“自然”观为何?

(3)史华兹以为“在《老子》书中所出现的自然,是我们一般经验的自然而不是其他,在这本书中对自然程序的观察,特别关注于自然中二元对立的事物—─阴和阳,暗和明,弱和强,硬和软,主动和被动提醒我们在Anaximander(阿那克西曼德)和Heracle-tus(赫拉克利特)中类似的关怀。人们已经发现互补和(或)对立的一般原则的抽象意义”[4](P203)。

从这段论述中可以发现,史华兹也试图在寻找老子“自然”观与西方哲学的会通之处。因此,他特别提出老子藉诸二元对立的事物作为比喻的深层意涵,“在老子的阴和阳、弱和强、软和硬、被动和主动对立的观点中,老子已指出显著而突出的`不对称'。总而言之,一对词组的前者是明确`享有优势',享有更高的`本体论'的地位,正如水是优于石头,水往低处流,并且广义来说,水比石头更坚强。”[4](P203)

此外,史华兹也注意到,老子书中究竟有没有观察、处理与探究人和自然的关系,史华兹的看法是,“当老子抨击`美之为美'和进而论断`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而且`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我怀疑,在他的观点里,小心地观察、详细地探究和对自然世界的差异特性的分析,是与人类始终注意有差异的和不同的消费满足密切相关,自然的观察者对于`感觉数据'的精确观察不能漠不关心。老子主要关怀这些感觉特质的严格区别,似乎是因为与感官满足而引发的扰人欲望有关”[4](P205)。

最后,史华兹针对李约瑟的观点提出的结论是,“似乎少有理由可以假定`科学的'自然主义与我们在《老子》书中所发现的观点有关,相反地,系统的和细心的自然`科学的'观察似乎与那些高度地深思熟虑的、算计的和与无为的精神绝对不一致的蓄意企图才有关。再次说明,这并不意指老子和特别是历史上著名的庄子的自然观在他们的时代是不符合时效性。而是这个观念意指基本上他们关怀奉献精力于自然“科学的”观察,不是作为它本身的目的,就是作为达到科技目标的一种手段,依然完全未被证实[4](P205)”。

四、对李约瑟与史华兹的老子自然观的省思与评估

透过李约瑟与史华兹的老子“自然”观之论述,可以看出老子的”自然”观在当代西方汉学家的眼中被理解与诠释的向度,然而,我们也应该从李约瑟与史华兹两人之学术立场与意识型态来省思,对其提出老子的“自然”观在中西哲学比较上可能开展的路向加以评估。

从李约瑟的学术立场、意识型态与研究方法来看,很明显地,他是先入为主地以西方科学文明为本位来看待中国思想,因而当他在寻求中西思想的关联性时,也就始终无法摆脱依附西方文化来了解中国思想的模式,而常不自觉地落入主观的意识型态中;相形之下,史华兹则对李约瑟的观点能提出较为审慎的省思,而展现两人在老子自然观上的歧异点,即史华兹认为在中国思想中不存在有化约主义的倾向。

审言之,所谓的“化约主义”,从实在论的观点来看,指的是宇宙的多样性都能化约为一种“物质”(或“能量”);而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化约主义的另一种形式是将经验世界化简为感官材料,如希腊哲学家Thales(泰勒士)和Anaximander(阿那克西曼德)对

34

构成世界的简单同质的物质的寻找就是“科学的”化约主义的起源。[3]

尤其是在希腊时期的Leucippus(路逵夏)和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中最为清楚可见,虽然今人还不完全很清楚希腊时期的这些哲人们的根本倾向是否在严格意义上是“科学的”[3]。然而在中国思想中实在无法发现共同的模式。因此,当李约瑟提出道家之”道”,有如希腊哲学中Heracletus(赫拉克利特)的主宰(logos)时;史华兹却以为中国思想中不存在相应的思想模式。换言之,先秦老子之”道”与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由对客观世界因果溯源所提出的本体论解释的意涵并不相同。

其次,道家对自然之态度及其科学观察之心理—─“静心”,李约瑟认为可与希腊伊比鸠鲁和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观念相提并论。关于这一点,从希腊哲学史的记载来看,伊比鸠鲁之所以追随德谟克利特,与其说是科学的关怀,毋宁说是存在意义上和伦理的关怀,因为伊比鸠鲁认为剥去了宗教和文化意义的宇宙有助于消除人们的恐惧和焦虑,而使个人的内心获得宁静,以达到舒适不动心的状态。[3]也就是说,伊比鸠鲁认为人们惟有把世界看做一个大机器,全然为自然的原因所支配,而决无甚么超自然的东西影响,人活在这个世界中,无论何时何地,才能自由地寻求快乐,而不受流行宗教的妖魔鬼魅的恐吓,而这也就是何以伊比鸠鲁搜往寻古、立刻找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做为他的哲学的缘故,因为这个十足机械的哲学,完全符合他的目的。[5](P290-P291)

而李约瑟也就以希腊伊比鸠鲁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文化背景,来解读道家对自然之态度及其科学观察之心理—─“静心”产生的缘故。然史华兹认为“静心”虽可与科学家处理自然的态度共同使用,而事实上并不能提供任何有力的证据来说明老子从事“自然的观察”或“科学的探究”,史华兹以客观而理性的态度重新去检视老子的自然观与“科学的”自然主义不相同的观点。

而笔者则是从《老子》的文本来看,《老子》开宗明义第一章即谓“道可道,非常道”,“道”是永恒不变、至高无上的真理,则绝非认识论中可表述的知识,然而所谓的科学本是知识的对象,必需通过主体外摄执取的方式,以建构客观知识的真实性,此与老子主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乃在要破除人心对物相的执取及点明语言的局限性大异其趣,所以,老子的自然观不可能与“科学的”自然主义相通。

此外,见诸《老子》第十六章有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第十六章)。所谓的“观复”以见芸芸万物各返其本,不止是对万物变化的观照,更是由“涤除玄览”的修养以返观自我的智慧。因此,老子所谓的”静”是从反思人之感性与理智的障蔽,而开显妙契道悟的境界,这是通向万事万理的活机。

换言之,老子的”静”乃是要从”有为”的执取返归于”无为”的自然,所以不可能成就向外执取的科学知识。事实上,老子对天地万物仅提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且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廿五章),可见老子的自然观是由返归主体生命修养的前题下,以见天地之道以“自然”为最高法则,不可能立于主体对经验世界的执取上而开出科学之自然主义。

至于史华兹提出在《老子》书中所出现的自然,“是我们一般经验的自然而不是其他,在这本书中对自然程序的观察,特别关注自然中二元对立的事物─—阴和阳,暗和明,弱和强,硬和软,主动和被动—─提醒我们在阿那克西曼德和赫拉克利特中类似的关怀。”[4](P203)。同时,史华兹也发现“一对词组的前者是明确`享有优势',享有更高的`本体论'的地位,正如水是优于石头,水往低处流,并且广义来说,水比石头更坚强。”[4](P203)

这个说法审诸希腊哲学史的观点,阿那克西曼德提出了宇宙本源(希腊文απειρου英译名apeiron)的意涵,说明对立事物的生成不是由于元素的变化和转化,而是在宇宙本源中原来就已经包含或蕴藏着对立物的可能性,[6](P202)而“西方现代有些哲学史家就对阿那克西曼德的思想作了许多辩证法的解释。”然而“阿那克西曼德的思想是不是已经达到这样的深度?”[6](P202-203)事实上,阿那克西曼德有可能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谈到对立问题的人,但就他的学说来看,即使对立的两面共同存在于宇宙本源中,这种共同的存在也只是机械的结合或潜能地混合在一起,不能说宇宙本源已经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6](P203)

西方哲学史家公认比较系统地提出对立统一的学说,最早只能说是从赫拉克利特开始,赫拉克利特并没有留下较完整的著作,今日只能从埃利亚学派的残存著作中来看,他是如何解释对立面的统一,则可发现有两个重点,一、对立面是互相依存的,二、对立面是互相转化的。[6](P477)“虽然赫拉克利特自己并没有用`对立统一'这样的术语,但近现代西方许多学者已经用`对立统一'来概括赫拉克利特这方面的

35

思想”,[6](P467)赫拉克利特不但看到对立的统一,还看到对立的斗争,斗争产生和谐,和谐只是斗争的结果。[6](P484)然而《老子》书中所出现的自然,是否存在着与阿那克西曼德和赫拉克利特类似的关怀?史华兹的说法语带保留,他只点出“人们已经发现互补和(或)对立的一般原则的抽象意义”[4](P203),而并未进一步深入地探讨,事实上,《老子》书中虽有出现一般经验的自然观察,但显然地,老子的精神乃在提醒人们破除一般价值观的执着,如《老子》第五十八章有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属于人的精神层次的省思,并非只就客观的经验世界作观察而提出相反的对偶性原则。

五、结论

当代西方汉学家李约瑟与史华兹的道家研究,从西方文化的角度对老子的自然观提出多面向的省思,为中国思想界提供了异质文化下的新视角。然而,我们也发现他们对老子”自然”观的理解,皆试图与西方“科学的”自然主义作关联性的比较,并不能完全相应道家思想的原貌。这固然是文化差异所致,然归根究底,乃是因为他们都脱离不了以西方文化为本位的学术立场和意识型态。

审言之,虽然李约瑟着眼于同,史华兹着眼于异,但在跨越文化的研究上,他们都未必能客观而相应地立论,关键就在于他们对于中国思想的进路,乃是以“人生的实践”作出发点,而不是以知识的追求为导向,并无客观而相应的体认。因此,李约瑟在掌握老子”自然”观的文本意涵时,一开始即以西方科学文明为本位来审视老子的”自然”观,自然也就使他对于道家思想缺乏相应的认同。

事实上,老子的自然观是根本无法在西方哲学的研究领域里找到相应的位置,所以,李约瑟从西方的自然科学作出发点,非但无法中肯地把握老子自然观的思维,更无法深入道家哲学的独特性。相对地,史华兹的审慎态度也就回避了李约瑟的错误,但仍见其力有不逮之处。由此亦可知,在中西思想进路不同的前题下,如何找到彼此一一对应的范畴和理念,而从中抽丝剥茧地呈显出层次复杂的意涵,对从事比较哲学的工作者而言,实在是一项极大的挑战与考验。

今人董光璧曾在《传统与后现代─科学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推崇李约瑟为“当代新道家”之一,认为当代新道家“在新科学的基础上阐释道家思想的现代性和世界意义,并致力于重建以东西方文化平衡为目标的新理性”[7](P171),为道家思想的研究树立了新的指标。然从李约瑟与史华兹以西方文化为本位、试图揭示中国思想在西方文化中可被接受及发生影响的途径来看,事实上,能够同时出入于中西思想比较的研究领域者,实在是少之又少。

参考文献:

[1] [美]田浩,史华兹小传(罗新慧译)[J].开放时代,2001,

(5).

[2] 李约瑟.道家与道教(程沧波译)[A].中国之科学与文

明:第二册[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

[3] 史华兹.论中国思想中不存在化约主义(张宝慧译)

[J].开放时代,2001,5.

[4] 史华兹.老子的“自然和`科学的'自然主义”(李美燕

译)[A].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C].哈佛:哈佛大学出

版社,1985.

[5] W.T.Stace.希腊哲学史[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

[6] 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副,姚介厚.希腊哲学史[M].北

京:人民出版社,1997.

[7] 董光璧.传统与后现代———科学与中国文化[M].济

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Joseph Needham's and Benjamin I.Schwartz's Vie wpoin ts on

Lao-Tzu's Idea of Nature

LI Mei-yen

(National Ping-Tu ng Teacher College,Ping-Tu ng,Taiwan,90007China)

A bstract:Based on Joseph Needham's and Benjamin I.Schwartz's vie wpoints of Lao-tzu's nature,the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se Western Sinologists how to interpret Taoism,then by exa mining what their academic study and ideology had on respectively,the author reveals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hought of these two Sinologists,and the possibility of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sophy.

Key words:Joseph Needha m Benjamin I.Schwartz Taoism Lao-Tzu Nature

(责任编校:李 彬) 36

老子的管理思想

老子的管理思想 16111002生工2班 1120102471王宇洲 一、摘要:老子的道家思想主张的是“无为而治”的领导艺术,老子的无为而治的 方法论被认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它的三个中心管理思想是“守柔居弱知人善任以人为本”这三个理论被无数成功人士作为座右铭,指导他们的奋斗之路。 二、关键词:老子无为而治守柔居弱知人善任以人为本 三、正文: 小的时候,我就开始背诵《论语》,尽管不是特别明白,但是能感觉到圣人字字真金的感觉。后来就经常听爸爸说道家的老子,说他是孔子的老师。我就怀着好奇的心理找出了那本《道德经》,觉得它应该比《论语》经典。于是翻看起来,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顿时一头雾水,想说什么呀。问爸爸,他也不是很精通。从此,我就对这本书心生敬畏,它的神秘也就封存在了书柜里。10多年过去了,我已经上了大学,看到了“诸子百家”这门选修,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目的就是跟随老师走进老子的世界,揭开《道德经》的面纱。 老子的道家思想主张的是“无为而治”的领导艺术,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虽然有其保守消极的一面,容易使人产生消极被动的出世情绪,但是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并不是让人无所作为,它的真正涵义是管理要达到“道”的层面,管理国家或一个组织要从细微处,容易处着手,一定要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凡事应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所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方法论被认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为何对老子有如此高的公认评价呢?我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我国知名企业家张瑞敏、牛根生、薛永新等对道家管理思想推崇备至,他们运用老子智慧获得企业管理的巨大成功。其中有两句话张瑞敏一直当作自己的座右铭记取:一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二是“柔能胜刚”。无独有偶,日本、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道家文化的推崇更使道家的思想大放异彩。日本企业津津乐道的柔性管理充分吸收老子的水式管理方式,日本的各种茶道、柔道、神道、武士道无不是从中国道学演变来的“日本道”。都在追寻顺应一种经典的规律,并且发扬传承。 通过上课与看书,我总结出了老子几个管理思想: (一)、守柔居弱 很多人对于这个的理解是“低调”。我也认同。我记得一句名言:低调做人既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智慧,一种谋略,一种胸襟。 正像道家所讲:不争,无为。老子之所以出关,原因是:“既然狡诈的人我避不了。 那么我就避世吧”纵然自己胸中有万卷书,也不与没用的事情浪费时间。这个观点推论到管理学上面,也有相应的证明。低调——不是简单的领导方法或模式,而是一种领导风格。绝大多数的艰巨问题,往往是那些不引人注目、远离镁光灯的人,通过他们谨慎小心、深思熟虑、小而踏实的行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从2003年中国诸多企业CEO们的做事风格和对著名企业的观察来看,企业比以前更理性,更“沉寂”了。张瑞敏、倪润峰们在各大传媒上主动的露面越来越少,而企业练内功的势头越来越猛。 这方面,华为老总任正非是典型的案例。他以不接受媒体采访、不上电视而著

老子读后感800字

老子读后感800字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老子读后感800字(一) 在图书馆借了一本《道德经》,看完后虽然觉得不能完全地读懂老子的思想,但是心中还是感觉一片坦荡,觉得此书对我们深有益处。 《道德经》这部着作是老子所写,但不是介绍老子生平事迹,而是讲道论德,所以叫做《道德经》。《道德经》全书原本分为上下篇共五千多言,上篇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讲“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讲“德”。 老子说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的规律。我对《道德经》的理解是无为而治和尊重自然规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己,以至于身败名裂,不能保全。因此,怎样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时候保全自己,是自己的心智足够清醒,不至于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经》就给了我们这方面的启示。 人在得意的时候,家庭、事业顺风顺水,此时的人容易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狂妄自大。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招人嫉妒,也会树敌太多,甚至招来杀生之祸。在老子看来,福气来临时,我们要提醒自己祸根也来临了,自己不要那么盛气凌人,要懂得谦恭,否则失意时就会走投无路。还有不能狂妄自大,不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天下无敌,强中自有强中手,肯定有人比你会更厉害,更出色。但我们达到目标时

也不能到出炫耀,不能自负,不能骄傲,要有谦虚之心。 老子说“是以圣人出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认为,我们应该用顺其自然的“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间事务,这就是不言的教导;只有任凭万物生长而不加干涉,而生养的万物又不据为自己所有;为万物的生长尽力而为却不认为是自己的能耐,有功劳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一个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总是不会失去,而是永存。 无为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修养。假如我们能够做到无为,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的稳定。如今社会物欲横流,许许多多的人在利欲面前迷失自我,假如我们能够做得到无为,那么我们也将活得更轻松、更快乐。 《道德经》不愧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瑰宝,其中道理还得我们亲自阅读才能理会,《道德经》是一部值得永远学习,永远研究的经典之作。 老子读后感800字(二) “老子其犹龙乎?”这是孔子对老子的赞叹。老子何许人也?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于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二十五时诞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当时的中国呈现出极为灿烂的文化一些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纷纷产生一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老子就生活在那个伟大的时代那个时代也正因为有了老子才更加伟大。 老子曾做过周朝守藏室的史官。在那里他潜心于书籍之中所以习

老子道论浅谈

2012年5月社科纵横May,2012总第27卷第5期SOCIAL SCIENCES REVIEW VOL.27NO.5 《老子》中,“道”字前后共出现72次,但在不同的章句中,道却有不同的含义,概括起来,老子的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道是宇宙本质万物的本体;道是一种规律;道是治理国家和为人处世的典范;道是一种心灵境界。 一、实存本体意义上的“道” 在老子思想体系中,本体之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本和最终依据,它超越具体有形的存在,是万物之所生的总原理,是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总生机。本体之道通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创生天地万物。同时本体之道也是万物存在的内在依据。“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三十九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三十四章)这说明万物因道而得以存在。本体之道在创生万物后,并没有消逝而是很自然的发生一次角色转变,内化于万物之中成为万物的根本凭借和内在依据“德”。关于这点陈鼓应讲得很清楚:混一的道在创生活动中内化于万物,成为万物的属性,这就是“德”[1]。作为宇宙本源和万物本体的“道”有以下特征: 第一,道是有和无的统一体。道虽无声无形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触之不得,但这个看似虚无的道,绝非空无所有。“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这说明道不仅有实物有形象,而且有信息可见,是具有物质性的实存,是有无的统一体。 第二,道气相联,道本身具有气状特征。老子并未明确表示道是一种浑然一体的气体,但是《老子》里多处描写,仍能让我们体会到它的气体状态。他说: “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抿之不得,名曰夷。……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随之不见其后,迎之不见其首”。(十四章)这说明道是 无形无色无味,无始无终,不别上下,无分明暗,浑然一体的。这种特征与“气”的特征很是契合。而此后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更说明了道浑然一体的气状特征。《列子·天瑞》篇中记载: “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2]。冯友兰也表明“一”是种阴阳二气开始分化还没有完全分化的气体[3]。 第三,道无始无终,超越时空无限存在;是独立不改,唯一常存的;先天地而存,自本自根,万物之母,为我们的感官无法把握。“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二十五章) 二、规律之道 道在老子哲学中也指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老子对规律之道做了详尽、系统的阐述。 (一)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也。”(四十章)“反”是道运动的根本方式。“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强之曰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反”可以理解为“返回、循环”[4]。除了用“反”,“周行”也是老子描述道运动方式时常用的词。“周行”就是从起点又回到起点生生不息的运动状态。由此可以看出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当道作用于万物时,万物也依此规律其运动发展终要返回到基始状态,即道生万物,万物死灭又复归于道。万物生生灭灭就是道“反”和“周行”的结果。“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十六章)万物发展变化最终各自返回到它的本根,本根是种虚静状态。 (二)道法自然 道的运动以“自然”为法,以自然为归。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的原因决定了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其他的原因[5]。道的本性就是顺自然。道在作用于 老子道论浅谈 王美美 (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内容摘要】“道”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是由老子首创的,他通过新的方法建构起一个思路开阔,范畴众多,具有鲜明哲学思辨色彩的道的思想体系。道既是宇宙本体也是支配万物运作变化的根本规律,是人们治国处世的准则又是心灵的最高境界。 “道”不仅是老子思想的中心观念,也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道无为自然 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106(2012)05-0123-02 *本文为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项目“伏牛山文化与中华早期文明关系研究”(2011B56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美美(1984—),女,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研究中心助教,主要从事先秦思想文化史研究。 123

老子管理思想

老子思想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 摘要: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哲理宝藏,我们不仅可以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方面研究其思想所起的指导作用,而且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有着很深的挖掘价值,本文将从老子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道”和“法”两个大的影响面来探讨其重大价值,有许多不成熟的见解,望能予以指正。 正文:老子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主要思想集中反映在《道德经》一书中。老子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意思是说,明古之理,可治今之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既可参透老子学说,以观察其对现代中国人思想深出的许多固有观念,明了管理思想轨迹;又可从老子智慧的言论中觉悟出许多具体的管理技巧和手法,《道德经》管理思想对企业领导者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老子的思想体系包含着丰富、精妙的管理智慧,其中的妙语箴言,即使经过两千多年岁月的洗礼依然光彩熠熠,至今仍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非同一般的深远影响和启迪。 企业的成长发展靠的是企业的社会主体——人,因此对人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逐渐被现代企业家所重视。 1、人力资源管理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1章)这里的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事物发展的本原和实质,或说是一种规律。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达之意。老子关于“道”的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道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人的管理,是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规律的,如果说有的话,那也只能是“以人为本”,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人在社会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人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行为结果等等都具有一定的不稳定因素,正如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正因为这“道”具有的只是一种共性的特征,而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由于各个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条件、问题不一样,所以没有什么可以生搬硬套的,唯一所能做的也只是正确把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积极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借鉴其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失败的教训,结合自身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遵循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客观规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努力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制高点。

我眼中的老子

我眼中的老子 在没学习这门选修课之前,我对老子的认识之停留在初高中课本上老子的简介: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他主张的无为而治,我认为他的意思是让人顺其自然发展,让事情也是顺其自然发展,不加干预。我以前的理解就是这是一种极其消极的想法:我不用刻意的去学习去进步而是等待外界来改变我,有的事情我不去争取而是等着机会来垂青我,这是一种被动的生活状态,在现在的社会这样的等待是无法取得进步的。 后来上了课,我才开始真正的了解老子。因为我以前对“无为而治”的曲解,我认为老子是个被动的消极的人,与世无争不去努力改变事物的人。可是了解了老子的生活轨迹,我发现老子的言论恰恰体现了他的智慧。 老子少年便极其聪颖,静思好学,常缠着家将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后来老子又如周求学,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而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聃处其中,如蛟龙游入大海,海阔凭龙跃;如雄鹰展翅蓝天,天高任鸟飞。老聃如饥似渴,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后又迁任守藏室史,名闻遐迩,声播海内。因为老子学士渊博名声大,孔子也来向老子学习求教。 老子任周守藏室史时,一日,老子忽得家讯,言家母病危,于是报请天子,归家省视。待回到家时,母已辞世。面对茫茫大地上一堆黄土,思想九泉之下母亲之灵,回忆母亲慈祥容貌、养育之恩,老子先是悲痛欲绝,寝食俱废,席地而坐,沉思冥想,后来大彻大悟,看透了生死之事。 老子守丧期满返周后几年,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朝率兵攻下刘公之邑。周敬王受迫。当时晋国强盛,出兵救援周敬王。王子朝势孤,与旧僚携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国。老子蒙受失

即“有名”而显“无名”——从《老子》首章看老子之道论(一)

即“有名”而显“无名”——从《老子》首章看老子之道论(一) 《老子》,言“道”之书。其书八十一章,以首章论“道”最为全面,其余论“道”各章,则往往各取不同的角度。故首章论“道”,乃言其宗旨,实有统领全书之意义。明其首章之义,则于老子精神,思过半矣。今取此章,试作诠解,窃期窥其全豹之一斑。 一章全文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章提出了几个概念:道、无名、有名、观。而“观”这一概念,实是把握此章义理之枢纽。由“观”见“无名”与“有名”之统一,由此无名与有名之统一见道之本真,此为理解本章之要。 道本为整体,不可说。然其必即名言而显。名言所显者,为道之迹。道无处不显,然执于名迹,则失其真诠矣。 “无名”,指道而言。四十一章:“道隐无名”,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是其证。“始”与“母”,互文见义。二者是统一的,指本原而言。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是其证。无名本无迹,然非离其迹者。故曰“有名,万物之母”。有名有迹以应事,故万物之本始必显于有名。无名、有名之本始义,要由“观”而见。故有“观妙”、“观徼”之说。“常

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注家多以“常无”、“常有”断句。帛书本作“恒无欲也,以观其眇”(甲本),三十四章论道亦说:“常无欲,可名于小”(今本)。足以证明以“常无欲”、“常有欲”断句是对的。“无名”、“有名”与“无欲”、“有欲”是紧密相关的。三十七章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是一章的一个注脚。就是说,做到“无欲”,那“无名之朴”才能对人显现出来。也就是通过“观”以达道。 如何“观”?这观,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静观,它所表现的,是从人的修养、修炼而转出的生命智慧。此章把“观”与“欲”联系起来讲,就是这个意思。 无欲、有欲,非单指欲望而言。“常无欲”,亦非一般地排除欲望。“常无欲”,实质上就是“无知无欲”。三章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自然物之“欲”,甚少而恒定不变,食草动物只能食草,食肉动物只能食肉,麋鹿食荐,蝍蛆甘带,狗改不了吃屎。人却不同,“物与欲相持而长”(荀子语),其欲望花样翻新,靡有穷极。原因即在其有“知”以作分别。故老子以“知”与“欲”相连属。人心之乱,以其多欲。而欲之多以至于脱离自然的轨道,悉由于”智”。而此“智”或“知”所作的分别,亦非指实然义的区分,而是一种虚妄的价值分别。事物有实然性的差别,如高和低、长和短,这是一棵树,那是一头牛之类,这是自然真实的差别。人的理智,又同时能于此自然的差异之上,妄作价值高下的区别,如人的“自师其心”、“自贵而相贱”、“名实未亏而

道论之下_庄子的自然观与语言观

收稿日期:2009-02-11 作者简介:靳瑞霞(1979-),女,河南封丘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与评论研究。 第25卷第8期2009年8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G Q I U TE ACHERS COLLEGE Vol .25 No .8 August .2009 道论之下:庄子的自然观与语言观 靳 瑞 霞 (河南省社科院,河南郑州450002) 摘 要:庄子的道更加注重道与个体的人的联系,试图发掘出人应有的道性。在发掘道性的过 程中,庄子对自然与语言的存在进行了反思与澄清,指出自然是人走向自由、走向美的必经之途;而 语言是表达“道”的方式。他以独特的言说方式,消解机械的语言,使个体从逻辑语言的遮蔽下解放出来,与天地自然的无限生机整合而进入新的境界。 关键词:庄子;道;自然观;语言观中图分类号:B2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09)08-0022-05 一、庄子的道论 “形而上者谓之道”(《系辞上传》 ),道即哲学中的本体,这在中西哲学中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哲学对道的理解,有道家的自然之道与儒家的伦理之道之分。早期儒家的伦理之道并不具有本体意义。《论语》一书中,“道”的出现达六十多次,这个“道”字的含义与老子之道完全不同,它大体相当于《系辞上传》中所说的“形而下者”———“器”。孔子对本体的论述严格来说应该是他多次提到的“天”。与老子将天道理解为无意识、无情感、无意志的自然之道相反,孔子将天道理解为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的人化之天。但他没有将它抽象为创生万物的最高实体和事物赖以存在的根据。所以,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论实际上是道家之道。与儒家不同,道家不是从社会、伦理的角度展开论述,而是从更加广阔的宇宙的角度来把握人生。人生问题始终是道家哲人尤其是庄子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认识人生、实现人生、展望人生是道家哲人所探寻的中心话题。换言之,人生问题是道家哲人特别是庄子哲学美学思想的主要问题。而道家哲学安身立命的基础,也即他们哲学的本体论范畴“道”,不仅是宇宙世界的本体,也是人生意义与价值的终极根源。 道家之道可上溯至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在老子这里,“道”是一个形而上范畴,是一种实存的世界的始基。他同时又赋予“道”以人生的意义,如在《老子》第八章中这样论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 所恶,故几于‘道’”。而庄子则对这后一层含义做 了继承与发展,有许多新思路和新境界的开显。庄子称得上是老子之后、惠子之前对于人生之终极境域最敏感的思想家。其文《齐物论》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清晰地揭示他所谓的“道境”,也即人生终极境域的文字。此文完全致力于从各个角度(有无、是非、彼我、生死、真伪、异同)剥离出被概念名言框架遮蔽的那非有非无、无可无不可的底蕴,彰显出老子“道”中的玄意。陈鼓应显豁地指出了他比老子“道”之进步处:“老子的‘道’,重客观的意义,庄子的‘道’却从主体透升上去成为一种宇宙精神。庄子把‘道’和人的关系扣得紧紧的,他不像老子那样费心思、费笔墨去证实或说明‘道’的客观实在性,也不使‘道’成为一个高不可攀的挂空概念,他只描述体‘道’后的心灵状态.在庄子,‘道’成为人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人生所臻至的最高境界便成为 ‘道’的境界。” [1](P165) 庄子首先是将“道”作为一个实存体来论述的。在《大宗师》中庄子对“道”有这样的描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2](P181) 显然庄子是将“道”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来看的。“道”是超乎具体的名相的,但又是“有情”、“有信”的,是同人相通的。“道”是世界万物的本体,它亘古不变也不证自明,是天地万物的大本大宗。其

老子的管理思想

老子的管理思想 读《老子》有三大主线,通读和理解三大主线,能从中发现有益于今的管理思想。《老子》的三大主线是什么是道;与道相对的天下是什么样子;圣人是怎么管理相对的天下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思想与管理思想的契合: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与企业管理中树立企业理念,共同愿景的锲合;老子关于天下是相对的,充满辨证的关系的思想与企业策略的权变思想的锲合。无为而治思想与企业中人性化的自主管理思想的锲合;弊而新成的思想与提高企业领导者的个人修养和管理艺术思想的锲合。 标签:道真实相对自主管理修养 读《老子》有三大主线,通读和理解三大主线,能从中发现有益于今的管理思想。《老子》的三大主线是①什么是道,②由“道”统帅的天下是什么样子,③圣人是怎么管理天下的。 1 什么是道 1.1 道是绝对真实,绝对不变的,代表真正的唯一老子第一章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大体的意思是:“道”,可以用言语描叙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用名称界定的,就不是恒久的“名”。名称未定之前,那是万物的起源;名称已定之后,那是万物的母体……从上可以看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根基,它是本体,无法用我们世俗的言语来表述出来的。我们人类语言所能表达的事物都是相对真实的。为了了解我们的世界,我们就给每一个事物起个名称,但名称是个概念的东西,是相对的,可以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就像一个地方的地名一样,几千年前是这个名称,沧海桑田,几千年后又变成另外一个名称了。而道则不同。道是绝对不变的,绝对唯一的。它不会因时间地点变化而变化,也不会因言语的变化而变化,就像老子所说的,如果用“道”可以用我们俗世的言语来描叙,那就不是永恒的“道”了。因此“道”是绝对真实,绝对不变的。 1.2 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与企业管理中树立企业理念、共同愿景的锲合老子关于“道”的思想,折射出了企业的管理思想。对于一个企业,首要的就要像老子所说的“道”一样,应该建立自己本企业的理念、共同愿景。这个共同愿景就是本企业存在的目的。并且不因时间地点而变化。而且,这个本企业存在的理念、共同愿景能够紧紧团结本企业的员工,并激励他们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共同愿景是指组织成员与组织拥有共同的目标。企业员工所共同持有的意象和景象,是企业所追寻的目标。建立共同愿景是凝聚全体员工最有力的措施。共同愿景是员工们法发自内心的愿景,有强大的驱动力和激励作用,并且能孕育出无限的创造力。因此它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和凝聚力。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其《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书中提出了共同愿景的理念。他说道:共同愿景最简单的说法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愿景是人们

精选老子小故事4则

精选老子小故事4则 以下是橙子整理的老子故事四则,非常有道理,值得阅读。 故事一:做石头还是砖头 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时,一年逾百岁、鹤发童颜的老翁招招摇摇到府衙找他。老子在府衙前遇见老翁。 老翁对老子略略施了个礼说:"听说先生博学多才,老朽愿向您讨教个明白。" 老翁得意地说:"我今年已经一百零六岁了。说实在话,我从年少时直到现在,一直是游手好闲地轻松度日。与我同龄的人都纷纷作古,他们开垦百亩沃田却没有一席之地,修了万里长城而未享辚辚华盖,建了4舍屋宇却落身于荒野郊外的孤坟。而我呢,虽一生不稼不穑,却还吃着五谷;虽没置过片砖只瓦,却仍然居住在避风挡雨的房舍中。先生,是不是我现在可以嘲笑他们忙忙碌碌劳作一生,只是给自己换来一个早逝呢?" 老子听了,微然一笑,吩咐府尹说:"请找一块砖头和一块石头来。" 老子将砖头和石头放在老翁面前说:"如果只能择其一,仙翁您是要砖头还是愿取石头?" 老翁得意地将砖头取来放在自己的面前说:"我当然择取砖头。" 老子抚须笑着问老翁:"为什么呢"? 老翁指着石头说:"这石头没楞没角,取它何用?而砖头却用得着呢。" 老子又招呼围观的众人问:"大家要石头还是要砖头?" 众人都纷纷说要砖而不取石。 老子又回过头来问老翁:"是石头寿命长呢,还是砖头寿命长?" 老翁说:"当然石头了。" 老子释然而笑说:"石头寿命长人们却不择它,砖头寿命短,人们却择它,不过是有用和没用罢了。天地万物莫不如此。寿虽短,于人于天有益,天人皆择之,皆念之,短亦不短;寿虽长,于人于天无用,天人皆摒弃,倏忽忘之,长亦是短啊。" 老翁顿然大惭。

论_老子_道论_的美学内蕴

论《老子》“道论”的美学内蕴 刘春阳陈泽阳 提要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本源性的,也是本体性的,更是一种超越性的。这种超越性的“道”不仅仅是关于宇宙自然真际的考察,其落实处还是在于现实的人生、在于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在于个体生命的超越之途。老子的“道”论不仅在于对形上本体的探讨、在于对对象世界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在于对人的生存体验的关注的结果,而这一点也正是美学的落脚点。 关键词老子道美学 作为《老子》一书的核心概念,“道”的讨论延续了两千多年,本文试图沿着前人的足迹来探讨一下老子“道”论的超越性,也即美学的内蕴。 一 “道”,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道,所行道也,从訾,从首,一达谓之道。”段玉裁注说:“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首者,行所达也。”所谓“一达”也就是长而没有旁出的路。许慎对“道”的解说是从造字时的本意立论的,因此“道”的初始含义就是人行的道路。这在《诗》和《易经》中表现的比较多。《诗经》中说:“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小雅·采薇》)、“顾瞻周道,中心恒兮”(《桧风·匪风》)。《易经》中说:“复自道,何其咎,吉。”(《小畜·初九》)、“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履·九二》)、“有孚在道,以明何咎”(《随·九四》)。由以上所列举的意思可以看出,在这里,“道”还不具有理论思维的形态或含义,不是一个用来表示“超越一切事物的具有普遍性、统一性和绝对性的观念”,“更不是与具体事物相对待可以用来解释一切的实体和本体”。① 随着思维水平的不断加深,“道”的含义也不断拓宽,不再仅仅是“道路”之意,还具有了“天道”、“人道”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意义:言说、理则或法则、方法、命令或政令、正义或公正、引导或通达等等。② 冯友兰先生说:“古时所谓道,均谓人道,至《老子》乃予以形上学的意义。以为天地万物之生,必有其所以生之总原理,此总原理名之曰道。”③首先不管冯先生的解释是否有 ①② ③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学》列举出了中国古代“道”字的七种常用法,此处不一一赘述。具体可见 《道家形而上学》第104—105页。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浅谈老子的自然观

浅谈老子的自然观 老子作为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开创了道家学说,其中的思想即使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仍然能够发人深省,成为中华民族的智慧源泉。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如何处理人类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了人们迫切关注的问题。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的先贤,老子第一次将“自然”的概念引进了哲学思考当中,了解老子,解读老子的自然观自然也就变得十分有必要了。 在《老子》中,“自然”一共出现了5次,分别见于“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希言,自然。”(二十三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同时,《老子》全书中也通篇贯彻了“自然”的思想。 在历来对老子的解读当中,“自然”的定义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论,这一方面是《老子》成书时间已经过于遥远,在不同时代,不同版本都对《老子》作出了不同的理解;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研究《老子》的出发角度不尽相同,最后得到的答案自然也就千差万别了。在本文中,我们选用了目前较为通行的解读方式,“自然”是指自己如此、从来如此、通常如此、势当如此和自己成就自己,以及与“人为”相对立的自然而然、自然天成、事物的天然本性等意思,即使对宇宙间万事完物原始状态的存在的形而上学的描述。 道法自然 道在老子眼中是万事万物的本源规律,在时间和空间上无限延展,道不依存于外物,也不受控与外物,这样的基本特性决定了“道”以“自然”为法的必然性,“道法自然”是指道顺应万物的发展变化而不加干涉,以听任万物依其本性而自生、自长、自化、自成为法则,亦即因任万物按照“自己那样”而存在和发展变化,道就是自然发展的规律。 “无为”与“自然” 自然不是简单的万物所具有的的独特性质,也不是以特定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而是一种虚空的状态。想要达到这种状态,并不是通过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而能达到的,老子的表述是:无为,即不带任何主观目的,恬淡朴素的状态。这样的无为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无作为,而是指人的这样一种行为原则和行为方式:按照因循事物特别是人的自然本性及发展趋势的基本要求,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以道所体现的柔弱的特点和方式加以辅助、引导或变革,或者并不直接作用于客体,只是为其自然的发展变化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道德经中的管理思想

道德经中的为政之道 《道德经》开篇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名天地之始;有名,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因此,若此篇能尽论本人欲说之语,则非常道。然欲以常有,观其徼,若真行无为而治之道,则天下万民已德深、福厚,无需引导,而实则非如所想,未得尽善,实需引导,因有此篇。 为政者,作为政府的“道德代理人”,肩负自身道德与公共道德双重德行。为政之道,政者正也,为官之道,官者宝冠盖于双口之上,心正则口正,是非曲直,自有公论,实在无需多言。然而,曲高则和者寡,不向民众传播政治思想,则万民不解其意。厚德者为重,现实中,我们更希望“厚德者众”,但无深厚学术积淀想有深厚德行实为难得,因此圣人提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实在也是未开化时代的不得已之举。于今时今日,民风开化、百家争鸣,不应再行“愚民”之道,而应行流水之道,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天下因未尽善,需有德深福厚之人善利万民、疏导众生。而流水如人性,人类不可离水而生,但水多则致大水溏泄之势,淹没生灵。因此,为政之道,当在中庸,不可竭泽而渔,更不可水漫金山,应折中取之。为政者,善利教育使民开化、善利医疗使民性命无忧、善利法律使民依规而行、善利交通使民畅行天下,为政至此,则是顺应天道民意,疏导众生,利于万民了。 良人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而人无完人,处于花花世界,不可强求众人皆精于三长,但若具备其一,则已具良人之德行也。处为政之位,实需良人。 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现世并不需要为政者人人学会道德经,但现实需要为政者“居善地,心善渊”,不然现世报也是时有之事。既然居于富丽的楼阁之内,更要时时刻刻铭记服务民生之道。顺应民意即是顺应自然之势,顺应天道之势。但却也不是卑躬屈膝,顺应氓民之意。毕竟,天下未得尽善,并非尽是善民,因此需要为政者因时而行、因势而行,善于“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善民用善言疏导可使其教化,氓民对其依法而行、依法而惩,可使其心转恶为善。因此,氓民多有出言不逊,诋毁法律之言,而善民则有诋毁不善之人言论。为政者,应惩治氓民之言论,而接纳善民之言论并为善民之恼怒予以解决。

老子的仁义思想

老子的仁义思想 老子的仁义思想是以“道”为基础。凡是人类所有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皆是“仁”的表现。凡是所有人类价值判断均收敛至“社会福利及伦理共识”的适宜性,皆是“义”的表现。老子认为,“仁义”是在人类社会的大道不受重视之后,才被突现出来的人为道德规范,因而,从“道”来立论,才能论述道德仁义礼的等级与其间之差异。 关键词:老子、仁义、道、礼、德 周濂溪太极图说第二段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受周氏的影响,《易经》与新儒学的伦理中心思想,也是仁与义。 而另一方面,老子是中国哲学的主根;佛学嫁接在中国哲学上,其砧木是老庄哲学;西学嫁接在中国哲学上,其砧木是老子哲学。辩证法嫁接在中国的辩证法上,皆自老子始。老子的最高原则是道法自然,这是以一本万殊的殊相为着眼点,但并非没有共相(即道)。新儒学的主流则是以一本万殊的共相(即道)为本,但也并非没有殊相。因而,由老子《道德经》来看“易经”与新儒学的伦理中心思想之仁与义,应有其一番新意义。 一、仁义的涵意 《说文》指出:“仁,亲也,从人二。”段注:“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字从人二。”可见仁是指人际的伦理关系。从孔子开始,儒家对仁作了系统阐发,把人的血缘感情作为仁的合理出发点,并运用忠恕之道将血缘感情推广到社会人际关系上去,认为仁是人的内在心理感情和自觉的道德意识形态。仁的性质与作用有双重性,一方面仁爱有差等(属阳),以宗法等级之礼为仁的标准;另一方面,仁学中有重民倾向(属阴),要求对人民宽惠仁爱,反对暴政虐民。 而义字在《周易》中凡三十九见,全部见于《易传》,其意有四:一为适宜。《周易.乾.文言》说:“利者,义之和也”,“利物足以和义”。《周易.需彖》亦说:“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此意已支持笔者新儒学大系统理论中人类的价值判断须收敛至社会福利共识的适宜性观点。二为意义、意思,与本文推论无关。三为道理、正理,与本文推论关系较浅。四为道德规范,常与道、仁、礼连用。《系辞.上传》说:“成性存存(指宇宙万物和反映宇宙万物的‘易’),道义之门。”《系辞.下传》说:“理才正辞,禁民为非曰义。”《说卦.传》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序卦.传》说:“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此意显然也可与“社会伦理共识及社会福利共识”合流。 依据笔者新儒学大系统理论(“即无极而太极,太极的主动性生出天地两仪,天地两仪的主动性生出五行及三才。其后天地人三才的主动性继续维持,是为宇宙社会的主动系统;天地人三才的阳位、阴位及天地人主动中和力变换为一操作系统;阴阳两仪本身则变换为开放演化互动卦变的被动系统;木火土金水的木位、火位、土位、金位、水位及天地人主动中和力亦变换为一操作系统;木火土金水五行本身则变换为封序循环生克稳定的被动系统。在此阴阳五行的宇宙社会被动系统中,开放中有封序,演化中有循环,互动中有生克,卦变中有稳定;反之亦然。”)广而言之,凡是人类活动所有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皆是人的“仁”之行为表现,并不只受限于伦理;而人类活动所有价值判断均应收敛至“社会福利及伦理共识”的适宜性以作为行为准则,则是人的“义”之行为表现。 二、以道为基础的仁思 要理解老子的仁义思想,必须先理解老了《道德经》的总源头“道”。老子《道德经》讲“道”的地方有七十六处之多。“道”是宇宙的根源和宇宙的本体,是宇宙的总原理。人虽是万物之灵,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哲学中的管理思想

老子哲学中的管理思想 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班级:2009级电子商务01班 姓名:辛东文 学号:20090511 指导老师:周开明

老子作为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道德经》中朴素的辩证法,以及无为而治的思想,对我的思想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认为,老子的无为而治,对管理有重要帮助。 老子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其意为:明古之理,可治今之事。 我们当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既可参透老子学说,以其察明当代中国人思想深处许多固有观念,明确管理思想轨迹;又可从老子智慧的言论中,觉悟出许多具体的管理技巧和手法。《道德经》管理思想对企业领导者正确认识经营管理之道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而这正是我喜欢《道德经》、尊崇《道德经》的最主要原因。 根据我对《道德经》和对老子思想的理解,我对管理有如下思考。 一、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的基本含义: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

的自然进程。 老子哲学的根基是“道”,从道出发老子认为道的自然本性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里所说的“自然”,是道的存在状态,这种存在状态是毫无勉强、不受外在约束的自由自在状态,即自己如此的状态。这里所说的“无为”是道的主体态度,这种主体态度是不强作妄为,顺其自然的态度。这就是说,道是自然的,所以常无为,然而正是这种无为的道生成万物,所以又无不为。就道生成万物的无执无施、无意无为而言,“道”是“无为”的。就天地万物无不是由“道”生成来看,“道”又是“无不为的”。“道”是无为与无不为的统一,应以“无为”达到“无不为”的目的。无执无为,则万物各任其能,各适其性,同归于化。“无为”是道家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少数地方,又被说成无事。无为是相对于“有为”而言。老子所谓“有为”指违背人的自然本性的“妄为”、“强为”而言。老子认为,如果人不依自然本性行事,完全按照人的功利原则去设置行动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盲目行为,那就必然导致人性的异化,产生大量的虚伪、丑恶和荒诞现象。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干,而是一种在更高层次上的顺其自然的行为。要体验老子所说的道,就必须无欲、无为,无为即可以见道,道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自然规律的理解。既然宇宙的本原是道,而道是自然无为的,那么人也应该遵循道,所以人也应自然无为,以无为的态度和方式处事。可以看出,道家的无为首先是指人自身没有私求,对外界不妄加干预的处世态度;其次是指顺应自然,不加强制的存在状态;再

老子的自然观及其现代教育内涵

2013年第5期老子的自然观及其现代教育内涵 郝仲书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摘要】老子的想象集中体现在《道德经》一书中,老子阐释了其对自然的理解,“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其主要的思想,在现代社会兼容并包的背景下,老子的自然思想也给我们很多教育启示,将其自然无为思想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可以起到更好的教育意义,施教者要效法自然,顺其本性,少言多做,身教胜于言教;学习者要淡泊名利,顺应自己的本性而学;社会要改变单一的衡量人的标准,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关键词】老子;自然观;现代教育;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道法自然”这一命题中,尽管他的思想更多的表现在哲学方面,但其对现今教育亦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老子的自然观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文化遗产,不管我们将老子的“自然”理解为“自然界”还是“人文自然”,抑或是一种自然状态,其背后都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永恒规律——“道”。“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老子的重要思想,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认识论、宇宙生成论只居次要地位,老子思想的实质是“自然主义”,是“无为”政治。法自然、宗无为是老子思想的核心,道法自然的思想,集中体现了老子的自然观念,体现了老子对万事万物的认识。对此,老子强调说:大德之人的行为,都是遵循大道的自然规律,而不是完全无所作为。他的自然观念,从自然和社会两个角度来讲,集中体现在道法自然和人法自然两个方面。 从《道德经》看,有许多是反对教育,反对学习,甚至主张愚民。如“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富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少私寡欲,绝学无忧”(《道德经》第十九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道德经》第三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而老子是真的反对教育,反对人民素质的提高吗?其实不然。 就从老子留下《道德经》这本书而言,表面上是为了出关而作,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当然,老子完全可以不写,不写就是无为。然而,他还是写了,虽无法身教,但仍以自己的言辞教育后人。老子还做过孔子的老师,孔子曾“适周问礼”与老子,并对老子的训教佩服备至,认为不枉此教,而并非其所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实际上还是为了教育后人,从而达到其治世的目的,而不是真正的要人无知。二千多年来儒家的教育观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在兼容并包的今天,老子的思想也有着其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在中国的教育制度不断发展的今天,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教育,倡导自然教育,顺从自然规律,顺应人的本性,对社会、施政者、个人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倡导各行其志,改变简单的衡量人的标准 儒家思想“执着于人间世道的实用探索”,以氏族血缘为社会纽带,使人际关系(社会伦理和人事关系)非常突出,占据了思想考虑的首要地位。儒家形成的是以德智兼修、德才兼备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以授道德、教“六艺”为核心,尽管教育的内容 很广,但贯穿其中的就是以仁治国,根据“仁”的标准,传授统治理论和统治方法,训练统治技能。何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些都是统治管理者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实用性成为儒家最大的特点,在两千多年的传承中,这种教育思想被很好的传承下来。 现代社会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中,人才这样的概念也越来越单一、简略,越来越向是否对社会有用,能够给社会创造多大的实际价值这样的标准靠拢。教育制度也随之越来越完美,清一色的教育让越来越多人丧失了自己的本性,变得越来越简单,也泯灭了自己的本性,失去了自己的独立张扬,甚至失去了自己的思考,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向往这样的生活,竞争力的加剧,致使许多人扭曲自己来获得荣誉,如一个仪表堂堂的大学教授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界的悲哀,而学术造假的大学教授仅有他一人吗?然而,在目前社会所倡导的人才衡量标准之下,教授的行为似乎又不全是他的错,没有权威的论文、没有权威的研究成果,他又怎样在这方热土立足,又怎能登上人生的高峰,而自己又没有这样的实力,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他只能铤而走险。能都潜心研究学术,不在乎名利的又有几人。因此这说明社会的风气和大环境会影响着很多的人。 “希言自然”道法自然要求的是顺应自然规律。这个自然规律应该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而不是人为的规定的准则。社会所要倡导的应该是顺应每个人个性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提倡的应该是全方位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为无为,则无不治”,让人们形成一种自愿自为的观念总比硬性的规定要好的多,从行为上改变一个人并不难,而从内心深处改变人的观念则困难的多。“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忧”(《道德经》第八章)。老子以水喻得道之人,由于与世无争,所以才不遭到怨恨,也正是因为无争,遵循着本性自然,不刻意追求什么,才能像水一样至善,所谓“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道德经》第二十章)。 二、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 何谓“自然”?“自然”即是“本来如此”、“自己如此”、“应该如此”,它表现为规律性和存在性的统一,老子认为,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先于天地而产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独立不改,同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但老子并没有把道看做一切事物的本原,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第二十五 27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