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方国家选举权的发展简况

西方国家选举权的发展简况

西方国家选举权的发展简况
西方国家选举权的发展简况

西方国家选举权的发展简况

在1832年第一次选举改革前,英国人民的选举权是极为可怜的。那时的选举制度极为混乱。例如,在有些城镇,不少成年男人可参加选举,但在有些城镇中,能参加选举的成年男人不足百分之一。此外,选举权之有无,在有的城镇取决于财产,有的则以自治机关的成员资格为转移。当时,下议院议员也不是在人口比例的基础上选出的,而是每一郡每一自治城市,不论人口多少、面积大小,都有两个席位。工业革命以后,这种不平等情况更加突出。那些仅有少数居民的衰败城镇,甚至一个已陷人海中的城镇,在下院还拥有两个席位,而像曼彻斯特、伯明翰这样一些新兴的大工业城市,也仅有同样数额的席位。

1832年通过的第一个选举改革法案,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城市选民资格扩大为收入10磅以上的房主和年付10磅以上房租的房客;农村选民的资格扩大为收入10磅以上的土地持有者和年收入50磅以上的租地经营者。通过这一改革,增加了约20万选民,比以前增加45%左右。然而即使在实施这一改革法案后,在全部成年人口中,也只有7%的人有选举权。

通过1867年第二次改革和1884年的第三次改革,英国大部分成年男人开始享有选举权。1918年在法律上规定成年男人普及选举权,与此同时,30岁以上的妇女也开始享有选举权。1928年,妇女选举权的范围扩大到年满21岁以上。经过这次改革,在成年人中享有选举权的人达到90%。1969年再一次扩大选举权,选民最低年龄从2l岁降为18岁。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文本中没有规定选举资格,它将制定选举法的权力留交各州,因而无权参加州选举的人当然也无权参加联邦的选举。根据当时一般的州法律,拥有选举权者仅限白人、男性、有财产的公民,在有的州的全部成年男人中,享有选举权的仅有

10%左右。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多世纪中,选举权的扩展大体经历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世纪30年代初安德鲁·杰克逊总统执政时期。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大部分被取消,但直到内战前,也仅有40%以下的成年人才有选举权。

第二个阶段是内战结束后,根据1870年的宪法第15条修正案,“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否定或剥夺。”但事实上,美国各州和地方政府,在联邦政府的纵容或参加下,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对黑人的选举资格作了各种严酷的规定,剥夺了绝大部分黑人的选举权。据统计,直到20世纪40年代,南部各州的成年黑人中,登记为选民的仅有5%而已。

各州和地方政府为剥夺广大黑人和穷苦白人选举权而规定的选民资格主要有:交付人头税、具有较长期的住所,进行选举登记和文化测验。到20世纪60年代初,还有五个南部州的法律规定以缴纳人头税作为选民的一项资格。人头税之所以成为剥夺选举权的一项手段,主要还不在于这种捐税的金钱价值(一般仅一二美元),而在于地方当局可用以摆弄黑人。例如根本不向他们收税,从而达到剥夺他们选举权的目的。所谓“选举登记”和“文化测验”的资格也是这种情况。正如美国总统约翰逊1965年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所讲的:“黑人公民可能跑去登记,结果是被人告知,登记日子错了,登记时间过了,或者登记的官员不在……登记员可能要求他背出宪法全文。或解释州法律中最复杂的条款;即使你有大学学位,也不能用来证明你有阅读或写作能力……惟一的办法是证明你是一个白肤色的人。”

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美国政府在强大的妇女运动的压力下,于1920年通过了承认妇女享有选举权的第19条宪法修正案,从而较大幅度地扩大了选举权的范围。

第四个阶段是20世纪60、70年代。1964年生效的宪法修正案第24条规定,在联邦总统和议员选举中废除以缴纳人头税作为条件。1965年和1970年的选举法规定,联邦或州选举中暂停使用“文化测验”;参加总统选举的“住所”条件不得超过30天;在一定情况下,由联邦登记员进行选举登记,等等。国会在1971年通过的宪法第26条修正案规定,在联邦和州及地方选举中,选民最低年龄统一为18岁。

目前在美国,有些州还对选举权规定了某些不合理的限制条件,例如,须在本州居住6个月到两年,选举登记,英语或本地语言的阅读能力等;在亚拉巴马州甚至还规定了“反共宣誓”的要求。

在法国,1789年革命后制定的第一个宪法(1791年宪法)中公开规定,仪“积极公民”才享有选举权,仅“积极公民”的条件包括“已缴纳相当于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不处于被雇佣的奴役地位”、“已登记在其住所的市乡政府的国民军花名册上”等。除1792年一次选举外,1848年以前的所有选举中,都规定有收入、财产与其他条件的资格。1848年以后,21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享有选举权。1944年妇女才享有选举权。

在不同的西方国家中,选举权的发展也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有的国家和地区早在19世纪中后期就已承认妇女享有选举权,但法、意等国直到20世纪40年代,瑞士更迟至1971年,才承认妇女的选举权。西方各国选举权都经历一个从人民很少享有选举权逐步发展为较广泛地享有这种权利的长期发展过程。

从西方各国选举权不断扩大的历史来看,这种发展是与各种条件不可分的。除了战争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舆论的改变、统治集团手法的改变等原因以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广大人民为争取选举权而进行的斗争。这种权利的扩大往往是工人、青年、妇女、少数民族的群众运动的产物。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马克思的事例

摘要:

现代欧洲工业国家的公法电台在整个西方媒体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公法电台在保护新闻与言论自由上,在保障全社会的信息供给上,在推进社会多元化进程上,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公法电台既不是国家电台、政府电台,也不是私人电台。本文以德国为例,简单地介绍欧洲国家公法电台的法律地位、组织结构、任务与工作范围、资金来源、及其与私人电台的关系等等。

正文:

联邦德国的公法电台简介

现代欧洲工业国家的公法电台在整个西方媒体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英国的BBC是公法电台中最出名的例子。德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私人电视台解禁之前,只有公法电视台。在奥地利,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一直只有公法电视台。公法电视台不仅收视率极高,而且享有很多私人电视台没有的特权,受到立法与国家的特别保护。

公法电台不是私人电台,因而被很多在这里生活的中国知识分子误认为是“国家电台”。一次,一位同胞抱怨说:(德国的)电视一台、二台有什么好看的,无非是在宣扬政府的那一套,还要强迫收缴

那么高的费用,可见,西方的新闻自由也是假的!这位同胞或是由于语言的障碍,或是源于文化的隔膜,或是出于先入为主的偏见,对德国电视一台、二台的时事、政治节目的内容缺乏了解,想当然地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在这篇短短的小文中,我将以德国的公法电台为例,简单地介绍一下欧洲工业国家中公法电台的法律地位、组织结构、任务与工作范围、资金来源、及其与私人电台的关系等等。本文主要参考了德国Rostock大学Hubertus Gersdorf教授1999年冬季学期讲座中的第五部分“Oeffentlich-Rechtlicher Rundfunk(公法电台)”的讲义稿。

公法电台在国家结构中的地位

从法律地位上讲,公法电台与诸多国家机构一样,属于公法机构。它们是非营利性的,是服务性的,不必缴纳税收,常规职员具有公务员地位,可以征收法定的费用,其设置与运行受到立法与国家的特别保护,原则上讲不能破产。

但是,公法电台不是国家机构。按照德国宪法第20条第二段所定义的“人民主权原则”,观念与意志的形成必须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即从社会、从民间到议会、到国家,而绝不能是反过来的。因此,作为媒体的电台必须是非国家的、社会的、民间的。由于电台的节目与内容、及其传播等等直接受到宪法第5条①所规定的新闻与言论自由的保护,相对于国家机构,它们处在一个防御地位,防御国家的介入与干涉。这个防御机制是通过国家契约及立法程序等等来实现的。

领导结构与分工

德国公法电台的领导与行政机构一般由下边这三个部分构成:广播电台委员会,行政管理委员会和总监。

1,广播电台委员会。每一个公法电台都有一个广播电台委员会。广播电台委员会是全体公众利益的代言人,是公法电台的最高领导机构。它是一个集体领导机构,由来自政府(称为“政府席”)、社会各集团(“集团席”)、文化(“文化席”)与公民(“公民席”)团体的代表共同组成。这些代表虽然由这些社团派出,但是,他们不代表各社团的利益,在作决定时完全不受本社团的约束,而必须以良心与良知为唯一的准则。这种多元的领导机构的构成,是为了确保社会各阶层的观点与声音都能在公法媒体中得到反映。

广播电台委员会的任务是:选举行政管理委员会;选举总监;对电台节目的内容向总监提供顾问;监督节目内容是否符合相关法律与电台精神。

2,行政管理委员会。行政管理委员会也是一个集体领导机构。它的主要任务如下:

I 在经营与技术方面向总监提供顾问;

II 对经营运作进行检查;

III 与对电台节目内容有关键性影响的高级员工签订劳工合同。

3,总监。总监是公法电台法律与公共关系方面的总代表。她(他)负责电台的运作与节目的设计。她(他)对电台的领导主要通过各层执行组织,通过对员工的选用、监督与指导来实现。

总监是电台节目的直接领导与决策人。广播电台委员会主要是通过规定路线、精神,选举总监来实行其对电台的领导。

受宪法保护的功能范围

公法电台受宪法保护的功能范围大致包括节目的制作与传播。

按照联邦宪法法院的基本原则判决②,通过广播、电视向公众提供“基本供给”首先是公法电台的事务。所谓“基本供给”包含两层意义。

第一,按照宪法第5条第1段第2句的精神,作为“公共渠道”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公法电台,必须通过相应的技术,使所有人都能获得公法电台所提供的信息供给。在收音机广为普及的时代,公法电台要提供广播信息供给;在电视机广为普及的时代,公法电台要提供电视信息供给。目前,互联网逐渐成为普及性公共传媒。到2001年6月为止,德国已有超过43%的家庭具备使用互联网的条件。因此,公法电台在互联网上的供给与地位也正在热烈讨论中。这就是公法电台的节目传播,也被称为“技术上的基本供给”。

第二,公法电台的信息供给——广播与电视节目,在内容上必须反映观点的多样性,报道的对象必须具有广泛的覆盖性。这就是公法电台节目制作必须遵循的原则,也被称为“内容上的基本供给”。

其它电台,特别是私人电台,不受“基本供给”的约束,但也不能影响公法电台的“基本信息供给”。

通过国家协约③与相应的立法,公法电台的“自主性”受到了全面的保护。这个自主性不仅体现在具体节目的内容上,特别还体现在节目的范围上。换句话说,怎样地实行观点与报道的多样性覆盖,怎样开发节目,怎样制作节目,包括什么内容,以什么样的形式,完全由公法电台自主决定,任何人不能干涉。

从“基本供给”的这两个层面我们可以看到,宪法第5条中对新闻与言论自由的保护,对公民获得信息的权利的保护,是怎样地落实在公法电台的运作中的。当一个传播技术还未能得到普遍推广时,通过这个技术播出的信息就不能达到社会的各阶层,就不能使全体人民获得形成观念、意志等等所必需的信息,公民获得信息的基本权力就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如果媒体对时事、外交、文化、历史、娱乐、体育运动等等,特别是各阶层、各方面的观点不进行多元化的、覆盖广泛的报道,新闻与言论自由就形同虚设。

公法电台的资金来源

为了完成宪法赋予公法电台的任务,向全社会各阶层提供基本信息供给,表达全社会各阶层的愿望与观点,立法与国家就必须切实保障公法电台获得充足的资金。如果这是一个国家机构,资金可以来自税收及国家财政拨款。但是,如前所述,公法电台不是国家机构,甚至常常站在国家的对立面,反映社会各界对政治的批评。为了确保公法电台相对于国家的独立性,其资金就不能主要来自国家财政。作为全社会、全体民众的信息来源与表达观点的场所,公法电台的资金只能直接来自民众。

在德国,公法电台的资金主要来自对“广播电视费”的征缴。广播电视费的征缴原则为:任何一个家庭,只要具备可以收听、收看公法电台节目的机器——收音机与电视机,无论他们是否真的收听、收看这些节目,都必须缴纳广播电视费。

确定广播电视费的高低的基本程序如下。公法电台呈报资金需求量。然后由一个包括经济、管理、金融、技术等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委员会,依照经济与节约的基本的原则,进行审核拟定。这些专家既不能来自政治,也不能直接来自媒体。审核拟定的结果提交各州议会,以类似立法的程序最终予以确定。议会在确定广播电视费高低时要掌握两个基本尺度。第一要保证节目的中立性,第二要保证电台的自主性。同时,要照顾到缴费人的经济承受能力。

这些规定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国家通过资金分配,间接地向公法电台施加压力,迫其就范的得可能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公法电台允许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范围、有限的程度上播放商业性广告。另外,公法电台可以将其所制作的节目出卖或出租。但是,所有这些经济操作都不能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其收入只能作为公法电台资金来源的补贴。在呈报资金需求量时,要把这一部分收入考虑在内。

公法电台与私人电台的关系

在这里,公众与媒体专家们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单靠私人媒体来保证宪法所赋予的新闻与言论自由,保证基本的信息供给,存在着两个危险。

如果一个私人电台的资金主要来自一个或少数几个财政实体,那么,这个它就很容易受到这些财政实体的要挟与左右。那么,单靠销售与广告支持的媒体怎么样呢?这些纯营利性的媒体关心的首先是听众与观众的好恶,而不是他们的利益。而且,这些好恶也是有选择性的。这是一切商业经营的共同特点。

前两天,一个美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批评了“911事件”后美国社会盲目的激情,在观众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一家大公司因此撤掉了黄金时间的巨额广告。这个节目主持人被迫出来道歉,收回了自己的观

点。媒体不仅要反映多数人的观点,也要反映少数人的观点,特别要反映冷静的思考,要允许人说不中听的话。

因此,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同,多数欧洲工业国家都保持了公法电台与它们的特殊地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德国在广播电视这两个大众媒体上,实行公法电台与私人电台并行的双轨制。

公法电台与私人电台之间是竞争的关系。他们之间的矛盾一般不是观点上的,不是意识形态的,而更多的是经济与技术上的。比如,电视电缆的容量是有限的,传送什么节目,舍掉什么节目,常常是争端的起因。在欧洲,遇到这样的矛盾时,都必须优先公法电台。而私人电台每每批评公法电台收缴广播电视费,认为这是在竞争中造成了不公平。遇到这样的时候,立法与司法判决也总是站在公法电台一边。

结束语

处于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的中国,很多既有的结构都受到了特别是来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质疑,这也包括有关新闻与媒体的问题。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流行着这样的一种观点:只要新闻媒体彻底私有化、商业化,新闻与言论自由就可以得到彻底的保障。这反映出他们对市场及其作用深刻的崇敬与信赖。但是我们认为,市场是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单纯的市场调节不能给社会带来最大程度上的多元,不能给人民带来最大程度上的自主。而且,最近的历史告诉我们,金融的操作对社会生活与政治的影响,已经渐渐超过了在传统意义上的市场。而国际金融这些年的总倾向是集中的,而不是分散的。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特别需要一个来自民众,服务于民众,而且只服务于民众的媒体世界。

从德国与其他欧洲工业国家的现状来看,公法媒体,特别是公法电台,在实现宪法所规定的,对新闻与言论自由的保护上,对全社会的信息供给上,在推进社会多元化进程上,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注:

①联邦德国宪法第5条全文的中文翻译如下:

第1段:每个人都有权力,将自己的观点通过口头、书面、图像的形式,进行表达与传播。每个人都有权力,通过公共渠道,不受任何限制地获得消息。出版的自由,和通过广播(包括电视)、电影进行报道的自由是受到保护的。没有出版与新闻检查。

第2段:这些权利受到普适法律中相关条文的限制,受到保护青少年的法律条文的限制,受到个人对荣誉的权力的限制。

第3段:艺术和科学、研究和教育是自由的。教育的自由不解除对宪法的忠诚。

②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基本原则判决不同于一般的司法判决,其作用不局限于提起诉讼的事件本身。作为宪法的最高解释机构,联邦宪法法院通过对宪法相关条款的解释与演绎,做出基本原则判决。立法机构——议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基本原则判决通过立法程序转化为具体的法律。

③国家协约是联邦与各州在公共事务上达成的书面协约,这些协约一般要由各州的立法机构——州议会通过立法的程序转化为具体的法律。

作者:筱蓬居士回复日期:2002-3-218:31:26

这么好的文章居然没有人跟贴,可惜

作者:张钊回复日期:2002-3-410:47:48

我原以为介绍制度要比介绍思想更重要,也许更受人欢迎,看起来不是这个样子。中国的知识分子对具体制度的了解与关心还是比较有限的。当然,贴子的题目的选择也怪重要的。

作者:kz回复日期:2002-3-411:29:12

张钊指出:

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流行着这样的一种观点:只要新闻媒体彻底私有化、商业化,新闻与言论自由就可以得到彻底的保障。这反映出他们对市场及其作用深刻的崇敬与信赖。但是我们认为,市场是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单纯的市场调节不能给社会带来最大程度上的多元,不能给人民带来最大程度上的自主。

就此而言,张显然似乎比王怡之类的自由主义同道高了一大截。然而靠什么“公法电台”之类,真能匡救资本制度的胎里病吗?存疑之,谁能出面来解疑?

不过此文还真值得提到顶上去。孤云版主,能否继承关天的习俗给套个“红脸”,以提请更多网友注意?

作者:晓刚回复日期:2002-3-416:37:40

澳洲的ABC(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和SBS(民族台,播放各少数民族背景的节目),当也属于这种性质。现任总理霍华德由于不满ABC 的节目(有对政府政策的评论与批评),曾用尽心机想削减其经费。

作者:方皇回复日期:2002-3-417:05:09

也许大家认为,先要解决思想层面的问题,制度层面的问题都是其次的。其实,也有理,什么要

样的思想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制度,如果所有受宪法保护的制度都能得到实现,中国的民主程度将是很高的。你的注②也就是这种意思。

911事件后美国媒体的反应,也是正常的,大石头扔到平静的水里边,激起的波浪总是覆盖性的,然而时间一久,波浪总会平息,理性的思维会浮出来。人心也是如此,一个沉浸在极大痛苦中的人,往往做出非常的举动,这就也是人性吧。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就斥责,媒体的自主程度受到了损害。

宣传是克敌制胜的绝招,在当今世界屡次被证明了,所以党国在这方面不会松手的。

很多外国的电台都对正当职的国家领导人进行毫不留情的讽刺

外国的很多选举选票都是公开的

西方古典园林—发展及影响

西方古典园林—发展及影响 西方园林发展开端 世界上最早的园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的埃及,从古代墓画中可以看到祭司大臣的宅园采取方直的规划,规则的水槽和整齐的栽植。西亚的亚述确猎苑,后演变成游乐的林园。 巴比伦、波斯气候干旱,重视水的利用。波斯庭园的布局多以位于十字形道路交叉点上的水池为中心,这一手法为阿拉伯人继承下来,成为伊斯兰园林的传统,流布于北非、西班牙、印度,传入意大利后,演变成各种水法,成为欧洲园林的重要内容。 古希腊通过波斯学到西亚的造园艺术,发展成为住宅内布局规则方整的柱廊园。古罗马继承希腊庭园艺术和亚述林园的布局特点,发展成为山庄园林。 欧洲中世纪时期,封建领主的城堡和教会的修道院中建有庭园。修道院中的园地同建筑功能相结合,如在教士住宅的柱廊环绕的方庭中种植花卉,在医院前辟设药圃,在食堂厨房前辟设菜圃,此外还有果园、鱼池和游憩的园地等。在今天,英国等欧洲国家的一些校园中还保存这种传统。13世纪末,罗马出版了克里申吉著的《田园考》,书中有关于王侯贵族庭园和花木布置的描写。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等地建造了许多别墅园林。以别墅为主体,利用意大利的丘陵地形,开辟成整齐的台地,逐层配置灌木,并把它修剪成图案形的植坛,顺山势运用各种水法,如流泉、瀑布、喷泉等,外围是树木茂密的林园。这种园林通称为意大利台地园。 法国继承和发展了意大利的造园艺术。1638年,法国布阿依索写成西方最早的园林专著《论造园艺术》。他认为“如果不加以条理化和安排整齐,那么人们所能找到的最完美的东西都是有缺陷的”。17世纪下半叶,法国造园家勒诺特尔提出要“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他主持设计凡尔赛宫苑,根据法国这一地区地势干坦的特点,开辟大片草坪、花坛、河渠,创造了宏伟华丽的园林风格,被称为勒诺特尔风格,各国竞相仿效。 18世纪欧洲文学艺术领域中兴起浪漫主义运动。在这种思潮影响下,英国开始欣赏纯自然之美,重新恢复传统的草地、树丛,于是产生了自然风景园。英国申斯诵的《造园艺术断想》,首次使用风景造园学一词,倡导营建自然风景园。初期的自然风景园创作者中较著名的有布里奇曼、肯特、布朗等,但当时对自然美的特点还缺乏完整的认识。

提升企业品质

提升企业品质的报告 品质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命脉。面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品质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升企业的品质就是我们急需面对和研究的课题。 一.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企业品质?品质的具体定义是什么? 品质应行业不同而不同,它的定义也是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许多人(或机构)也针对品质有其特殊的定义,例如以下定义: 1.ISO 9000:品质是一组固有特性(在产品和服务中本身具有的特性) 符合需求的程度。 2.6σ:百万次测试中的错误次数。 3.菲利普˙克劳士比:品质就是符合需求 (Conformance to requirements)。此处的需求并不一定完全反应了客户的期待。克劳士比将此视为了另一个独立的问题。 4.约瑟夫·朱兰:品质就是“适合使用”(Fitness for use)。而是 否适合则交由客户定义。 故品质主要指的是定型的科学技术内在信息状态,作为企业要素的人力、人才、产品、服务等,都必须借助科学技术手段,不断的提升其内在的科学内涵,进行必要的信息化披露,准备接受质量标准的衡量和评测。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品质的好坏不是由具体公司决定的,是由特定的需求和衡量对比出来的,品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也可以说品质就是客户的满意,公司成长的内燃剂,它不只是单纯的产品质量,

而是一个公司的综合实力的体现。如何在目前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提升公司品质,才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二.品质提升的阻力 阻碍品质提升的原因多种多样,以下几种是比较典型的例子:1.在部分企业中有一个误区,那就是想要提升品质就必须付出必要的成本,品质提升与成本的增加是成正比的,从而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他们将品质等同于单纯的产品质量,认为提升产品质量就要增加必要的机器设备,并增加人力进行检验,而检验出的不良品又要花费成本进行返工等等,最终虽然产品品质提升了,但是相应的成本也就上来了,企业的竞争力也就没有了,美国七八十年代的家电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时的美国家电业在日货的冲击下,一败涂地。 2.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 因为品质的特性,多数提升品质的构想,所能给与公司的回报都是延迟的利润,但是如要开展起来,立即体现出的却是投资和成本增加,如果公司领导者只看到短期的利益,这些构想想要实现的机会就比较渺茫。 目前丰田的精益生产模式已经广泛被业界认可,而精益生产的14项基本原则中,首要原则就是长期理念:管理决策以长期理念为基础,即使因此牺牲短期财务目标也在所不惜。 3.思想上的误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但是为害最大的恰恰就是这个思想。当然人都会犯错,但是犯错的原因和犯错误后的心态,值得进一步推敲。

适应市场变化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适应市场变化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企业更好发展——佛山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转型发展纪实 郭唐勇张双华 摘要:创新治理机制,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了企业内在的活力:创新人事、用工、劳资制度,提升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适时推进企业经营转型,在改革中隶发展,使佛汽集团面临诸多调整而完成华丽转身。 关键词:适应市场变化转型升级促进发展 佛山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佛汽集团”),是由原佛山市汽车运输总公司1999年改制成立的民营企业,是佛山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道路运输企业,是中国道路客(货)运输二级企业和“AAAA”物流企业。2012年企业营收1亿元、总资产10亿元、上缴税金5419万元,与2008年相比分别年递增14蹦、l{1%、l2“;连续11年为佛山市纳税超千万元大户:连续九年评选为中国道路运输百强诚信企业,2012年列第32位:2010年跻身广东省服务业54强。 “适应变化,超前转型”,是佛汽集团的一贯作风,也是佛汽集团赢取先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法宝”。客运主业是佛汽集团的支柱产业,公路客运是引领企业发展的强大

“引擎”。近年来,随着广东实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发展战略,珠三角城轨网络建设不断深入推进〃公路客运面临巨大的危机。2009年9月,佛汽集团成立10周年之际,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汉忠便提出进一步转型发展的思路:“我们要坚持改革发展的道路,在下阶段的发展中,要坚持把自己的主业做大做强,围绕公路客运、货运物流和城巴、镇巴这个中心,做好工作,有计划的扩张,有计划的发展。”根据这一思路,佛汽集团未雨绸缪,顺应时势发展和市场变化,深化改革与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 一、坚持管理创新,永葆企业发展活力 企业如何发展、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核心是管理创新的问题。长期以来,佛汽集团坚持改革发展道路,注重管理机制建设与创新。特别是近年来,以管理创新,增强了企业内在动力,激发了企业活力,推动了企业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为企业有效应对各种挑战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创新治理机制,确保科学发展的前进方向 着眼企业的长远发展与持续发展,不断探索符合实际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佛汽集团1999转制成立之初,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经营权与所有权合并运行管理模式,大大激发丁企业发展活力。至2009年,企业营收由改制当

工作研究:以高质量招商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以高质量招商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XX和全国一样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也面临着产业结构总体上处于价值链中低端、新旧动能转换还不够快、资源环境制约加剧等问题,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迈过这个“坎”,必须下大力气抓项目、兴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作为聚集资本、人才、技术、管理等先进生产要素的重要载体,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下,只有科学定位、创新思路,提升招商引资水平,才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项目支撑。本刊就新时代背景下,XX如何做好高质量招商引资,助推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供领导参阅。 聚焦高质量突出“四个重点” (一) 突出主导产业招商 我区现有的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能源、化工、农牧业,产业总体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生产、创新、投资类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创新链及其配套率偏低。做强我区主导产业,要以产业规划为引领,坚持招“企业”与招“产业”并重,汇聚能源、新型化工、有色、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等四大传统工业,瞄准产业中高端和缺失

链条,大力招引投资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牵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引导传统产业向高端拓展。 (二)突出产业链高端招商。我区主要工业产品以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主,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不够,在区域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低端低效环节。围绕着补链、强链、建链、延链,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同时,培育一批现有基础强、产业层次高、发展势头好的产业项目和未来成长空间大的前沿产业项目。 (三)突出定位招商 新动能的核心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区新产业、新业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微弱。201X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738.5亿元,同比增长6.9%,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3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仅为4.82%,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与国内发达省市差距更为明显。围绕行业配套和创新发展,瞄准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云计算大数据、生物科技等战略新兴产业,大力开展产业模块化招商。围绕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开展产业链延伸招商。 (四)突出重点对象招商

西方园林艺术赏析论文

西方园林艺术赏析论文 2010级农林经济管理一班王东 学号:20103425 课堂上老师给我们大概讲述了世界园林的发展史、西方各个国家不同时期园林的不同特色与风格,期间还给用PPT给我们欣赏了它们的图片。 风景式园林比规整式园林,在园林与天然风致相结合,突出自然景观方面有其独特的成就。但物极必反,却又逐渐走向另一个完全极端即完全以自然风景或者风景画作为抄袭的蓝本,以至于经营园林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而所得到的效果与原始的天然风致并没有什么区别。看不到多少人为加工的点染,虽本与自然但未必高与于自然。这种情况也引起了人们的反感。因此,从造园家列普顿) 开始又使用台地、绿篱、人工理水、植物整形修剪以及日冕、鸟舍、雕像等的建筑小品;特别注意树的外形与与建筑形象的配合衬托以及虚实、色彩、明暗的比例关系。甚至有在园林中故意设置废墟、残碑、断蝎、朽桥、枯树以渲染一种浪漫的情调, 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主要原因是西方园林追求的形式美,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显

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但凡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另外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也就是一种形式美。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并提出了黄金率。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在他的论述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提出:“比例是美的外貌,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证形式美的法则。而黑格尔则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为命题,对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和谐等形式美法则作抽象、概括。于是形式美的法则就有了相当的普遍性。它不仅支配着建筑、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甚至对音乐、诗歌等听觉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与建筑有密切关系的园林更是奉之为金科玉律。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西方造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刻意追求几何图案美,必然呈现出一种几何制的关系,诸如轴线对称、均衡以及确定的几何形状,如直线、正方形、圆、三角形等的广泛应用。尽管组合变化可以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仍有规律可循。西方造园既然刻意追求形式美,就不可能违反

如何提升企业质量竞争力

如何提升企业质量竞争力 在当今经济社会全球化的发展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大力改善其产品与服务的质量,以期能以卓越的质量业绩振兴经济。而作为制造企业,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即使在国内,企业也无法回避来自国际厂商的挑战。大量案例表明,很多不能在全球化市场中立足的企业并不是因为技术落后,而是质量管理水平太差。换句话说,这些制造企业在生产方式革新的同时,并没有在质量管理方式上做出相应的改进。从企业质量竞争力的内涵可以看出,质量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但是并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而企业经营的成败也并非由其竞争力唯一决定。因此,在分析企业的质量竞争力时一定要有全局和长远的眼光。 作为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的一家全资控股集团公司,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国际一流输变电制造企业集团。要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非常重视企业质量竞争力的提升。 那么如何提升企业质量竞争力? 首先,要搞清楚提升企业质量竞争力有哪些影响因素。(1)质量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管理组织资源、原材料设备和设施资源等,也即企业所能掌握或控制的,能够使企业具有某些竞争优势的各种稀缺的质量资源;(2)质量能力。包括特有的管理与技术技能、专利、创新能力和适应性。即能够创造更高和更持久的质量绩效的特有能力;(3)质量文化。包括质量创意理念、激励机制、管理模式等,即不受质量资源和质量能力直接约束而本身确又能够物化为企业的质量资源和质量能力的质量意识和文化;(4)质量环境。包括所在行业的质量竞争态势、与相关企业在供应链上的关系、与国家和国家质量政策的关系。 其次,才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企业的质量竞争力。(1)实物质量。包括实物的设计、制造水平,标准技术水平,技术指标,售后服务水平等,这些都是企业质量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因素;(2)质量管理。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有效性,成本管理和工作绩效的状况,这些都表现为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经济效果的好坏;(3)科技成果。包括专利、新产品研发、技术领先、技术研发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等;(4)顾客满意程度。包括顾客对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以及企业处理投诉和抱怨的满意程度。

世界园林史(西方园林和东方园林)

西方园林史 公元前三千多年 地中海东部沿岸古埃及产生世界上最早的规则式园林 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是西方文明发展的摇篮。 公元三千多年,古埃及在北非建立奴隶制国 家。尼罗河沃土冲积,适宜于农业耕作,但国土的其余部分都是沙漠地带。对于沙漠居民来说,在一片炎热荒漠的环境里有水和遮荫树木的“绿洲”作为模拟的对象。尼罗河每年泛滥,退水之后需要丈量土地,因而发明了几何学。于是,古埃及人也把几何的概念用之于园林设计。水池和水渠的形状方整规则,房屋和树木佾都按几何形状加以安排,是为世界上最早的规整式园林设计。 巴比伦、波斯气候干旱,重视水的利用。波斯庭园的布局多以位于十字形道路交叉点上 的水池为中心,这一手法为阿拉伯人继承下 来,成为伊斯兰园林的传统,流布于北非、西班牙、印度,传入意大利后,演变成各种水法,成为欧洲园林的重要内容。 古希腊通过波斯学到西亚的造园艺术,发展成为住宅内布局规则方整的柱廊园。古罗马继承希腊庭园艺术和亚述林园的布局特点,发展成为山庄园林。 公元前五百年 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及罗马别墅园宅园1、古希腊的雅典城邦 古希腊由许多奴隶制的城邦国家组成。公元前五百年,以雅典城邦为代表的完善的自由民主政治带来了文化、科学、艺术的空前繁荣,园林的建设也很兴盛。古希腊园林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供公共活动浏览的园林:早先原为体育竞技场,后来,为了遮荫而种植的大片树丛逐渐开辟为林荫道,为了灌溉而引来的水渠逐渐形成装饰性的水景。到处陈列着体育竞赛优胜者的大理石雕像,林荫下设置坐椅。人们不仅来此观看体育活动,也可以散步、闲谈和游览。政治学家在这里发表演说,哲学家在这里辩论,为此而修建专用的厅堂,另外还有音乐演奏台以及其他公共活动设施。但这种颇似与现代“文化休息公园”的公共园林存在的时间并不长,随着古希腊民主政体的衰亡而逐渐消失。第二类是城市的住宅,四周以柱廊围绕成庭院,庭院中散置水池和花木。第三类是寺庙园林即以神庙为主体的园林风景区,例如德尔菲圣山( The Mountaiin Sanctuary of Delphi )。 2、罗马别墅花园 罗马继承古希腊的传统而着重发展了别墅园( Villa Garden )和宅园这两类,别墅园的修建在郊外和城内的丘陵地带,包括居住房屋、水渠、水池、草地和树林。当时的一位官员和著作家的 Pliny 对此曾有过生动的描写:“别墅园林之所以怡人心神,在于那些爬满常春藤的柱廊和人工栽植的树丛;晶莹的水渠两岸缀以花坛,上下交相辉映。确实美不胜收。还有柔媚的林荫

西方国家环境法的发展

西方国家环境法的发展 陈泉生 [摘要]由于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具有相伴相随的孪生关系,为此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一般都是环境问题发生得较早或较为严重的国家,其环境法的发展也相应比较快。文章仅就经济比较发达国家的英美法系的英、美两国和大陆法系的德、日两国的环境法发展进行论述。[关键词]西方国家环境法发展、 一、英国环境法的发展 英国是世界环境立法最早的国家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13世纪之时,故堪称历史悠久。但是,在19世纪之前,其环境立法大多属于地方性立法,直到1847年的《都市改善法》(Town Improvement Clauses Act)实施后,其国家环境立法才渐具雏形。 其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最主要的有两项:一项是首次制定于1863年,后历经1906年、1966年和1972年多次修订的《制碱业管理法》(Alkali etc Works Regulation Act);另一项则是1956年制定的《净化大气法》(Clean Air Act)。前者以化工厂排出的废气为主要控制对象;后者就历史发展而言,可以说是1913年的《煤烟防治法》(Smoke Abatement)的延续,其控制对象主要是制碱业以外各种向大气排放烟尘的污染源,其范围似较前者广泛,且较具一般性质,故被认为是空气污染控制上的主要立法。 而其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则主要有1876年颁布的《河流污染防治法》(Rivers Prevention of Pollutions Act),后经40年代和50年代的两次大幅度修订。该法堪称英国水污染防治方面的基本法。 此外,其在噪声污染控制方面的立法主要有1960年制定的《噪声防治法》(Noise Abatement Act)。 在上述环境立法的基础上,英国于1974年制定了《污染控制法》(Control of Pollution Act)。该法作为英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将废弃物、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控制上的一般内容全部囊括,是一部综合性的法典,共6章109条,附表4件。该法的颁布实施开创了英国环境立法的新纪元,其施行后成效显著。据英国《环境和水源污染文摘》透露,1980年--1981年,英国城市上空烟尘的平均浓度只有20年前的八分之一;而且,英国的河流水质也不断提高了,1980年只有2%的河流被列为严重污染。1990年英国又对该法进行了修改,将污染控制的重点从以治理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从而使英国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和改善。 二、美国环境法的发展 美国建国较晚,但从环境立法的历史来看,其起步之早在世界各国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其在空气污染控制方面的立法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但当时大多限于州或地方条例而已。联邦性的立法则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才开始受到重视。其1955年制定的《大气污染控制援助法》(Act to Provide Research and Technical Assistance Relating to Air Pollution Control)是美国国会制定的第一部联邦空气污染控制法。该法于1963年经全面修订后,更名为《空气污染防治法》(Act to Improve,Strengthen and Accelerate Program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Abatement of Air Pollutions),尔后,又历经多次修改,名称亦有所改动,比如1965年称为《空气污染控制法》(Air Pollution Control Act),1967年改称为《空气质量法》(Air Quality Act),1970年正式称为《清洁空气法》(Clean Air Act)。此后,虽又经1977年和1990年的大幅度修正,但其名称并未改变。美国联邦政府的空气污染控制权限,可以

西方园林发展历史

西方园林发展历史 世界上最早的园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的埃及,从古代墓画中可以看到祭司大臣的宅园采取方直的规划,规则的水槽和整齐的栽植。西亚的亚述确猎苑,后演变成游乐的林园。 巴比伦、波斯气候干旱,重视水的利用。波斯庭园的布局多以位于十字形道路交叉点上的水池为中心,这一手法为阿拉伯人继承下来,成为伊斯兰园林的传统,流布于北非、西班牙、印度,传入意大利后,演变成各种水法,成为欧洲园林的重要内容。 古希腊通过波斯学到西亚的造园艺术,发展成为住宅内布局规则方整的柱廊园。古罗马继承希腊庭园艺术和亚述林园的布局特点,发展成为山庄园林。 欧洲中世纪时期,封建领主的城堡和教会的修道院中建有庭园。修道院中的园地同建筑功能相结合,如在教士住宅的柱廊环绕的方庭中种植花卉,在医院前辟设药圃,在食堂厨房前辟设菜圃,此外还有果园、鱼池和游憩的园地等。在今天,英国等欧洲国家的一些校园中还保存这种传统。13世纪末,罗马出版了克里申吉著的《田园考》,书中有关于王侯贵族庭园和花木布置的描写。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等地建造了许多别墅园林。以别墅为主体,利用意大利的丘陵地形,开辟成整齐的台地,逐层配置灌木,并把它修剪成图案形的植坛,顺山势运用各种水法,如流泉、瀑布、喷泉等,外围是树木茂密的林园。这种园林通称为意大利台地园。 法国继承和发展了意大利的造园艺术。1638年,法国布阿依索写成西方最早的园林专著《论造园艺术》。他认为“如果不加以条理化和安排整齐,那么人们所能找到的最完美的东西都是有缺陷的”。17世纪下半叶,法国造园家勒诺特尔提出要“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他主持设计凡尔赛宫苑,根据法国这一地区地势干坦的特点,开辟大片草坪、花坛、河渠,创造了宏伟华丽的园林风格,被称为勒诺特尔风格,各国竞相仿效。 18世纪欧洲文学艺术领域中兴起浪漫主义运动。在这种思潮影响下,英国开始欣赏纯自然之美,重新恢复传统的草地、树丛,于是产生了自然风景园。英国申斯诵的《造园艺术断想》,首次使用风景造园学一词,倡导营建自然风景园。初期的自然风景园创作者中较著名的有布里奇曼、肯特、布朗等,但当时对自然美的特点还缺乏完整的认识。 18世纪中叶,钱伯斯从中国回英国后撰文介绍中国园林,他主张引入中国的建筑小品。他的著作在欧洲,尤其在法国颇有影响。18世纪末英国造园家雷普顿认为自然风景园不应任其自然,而要加工,以充分显示自然的美而隐藏它的缺陷。他并不完全排斥规则布局形式,在建筑与庭园相接地带也使用行列栽植的树木,并利用当时从美洲、东亚等地引进的花卉丰富园林色彩,把英国自然风景园推进了一步。

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方式

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方式 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方式 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和发展的保证,产品质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胜利的关键因素,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提高产品质量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的过程,产品质量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性成果,是企业各方面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 一、企业质量管理重点 1.以国家质量管理标准为准则,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认真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 ISO9000族标准是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进入市场的前提条件,因此企业应该在贯彻ISO9000族标准的同时贯彻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建立和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2.以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为指导思想,良性运行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依存于顾客,企业应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要,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企业应贯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顾客需求为工作中心,充分了解顾客需求,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处理和加强与顾客的关系加强与顾客沟通,持续不断改进公司产品质量及服务,达到顾客的持续满意。 合理利用工具图或流程图确定各个过程的顺序及相互作用,如生产过程、采购过程、监测过程等,确定所有过程的顺序、相互作用及相互关联。为达到实现质量管理的目的,采用系统的管理方法对各个过程及相互作用进行管理和控制,达到持续改进,以满足顾客和法律的要求。

3.合理分配并保证各项资源,为质量保证提供保障 企业应在工艺、设备、检测等方面,加强管理,加大实验力度,将工艺配方以降成本为核心,检查管理为手段,进行管理落实。加强人力资源的培养,通过全员贯彻公司方针目标,让全体员工理解公司目标和规划,把各级人员的质量意识、业务素质、事业心、责任心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成为人才培养的'重心,培养后备力量充实重要岗位。另外通过各类培训,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和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信心和工作能力,为质量管理体系发挥有效性和提高效率提供正确指导和保证。 4.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为基本思路,为质量保证提供改进空间 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重视持续改进工作,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使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市场中永远立于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重视持续改进工作,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使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持续改进使企业的管理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二、企业质量管理理念及实践 1.顾客满意上升为企业追求的永恒目标 传统的质量管理理论认为,企业质量管理就是要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强调检测把关。以为对质量的追求达标化、零缺陷等等。这些质量管理思想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随着质量管理环境和内容的变化,企业的核心与决定因素已是顾客,因此,刻意追求顾客满意和忠诚,是企业创造一流的质量和创新市场的永恒力量,是质量管理新的重大课题。 追求顾客满意和忠诚,是企业质量管理的理念创新,这与追求产品自身质量及其标准化更科学、更重要。这一管理的内涵突出了顾客满意是企业最高目标,顾客是企业经营的主要驱动力;产品开发与产品生产与服务必须围绕顾客进行,企业采用顾客关系信息系统,对其变化的需求随时进行检测,指导企业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管理水平。其管理对象也不同与一般消费者,“顾客”的涵义延升到不

西方园林发展史

西方园林发展史 公元前三千多年 ——地中海东部沿岸古埃及产生世界上最早的规则式园林 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是西方文明发展的摇篮。公元三千多年,古埃及在北非建立奴隶制国家。尼罗河沃土冲积,适宜于农业耕作,但国土的其余部分都是沙漠地带。沙漠居民把在一片炎热荒漠的环境里有水和遮荫树木的“绿洲”作为模拟的对象。尼罗河每年泛滥,退水之后需要丈量土地,因而发明了几何学。于是,古埃及人也把几何的概念用之于园林设计。水池和水渠的形状方整规则,房屋和树木都按几何形状加以安排,是世界上最早的规整式园林设计。 公元前五百年 ——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及罗马别墅园宅园 1、古希腊的雅典城邦 古希腊由许多奴隶制的城邦国家组成。公元前五百年,以雅典城邦为代表的完善的自由民主政治带来了文化、科学、艺术的空前繁荣,园林的建设也很兴盛。古希腊园林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供公共活动浏览的园林:早先为体育竞技场,后来,为了遮荫而种植的大片树丛逐渐开辟为林荫道,为了灌溉而引来的水渠逐渐形成装饰性的水景。到处陈列着体育竞赛优胜者的大理石雕像,林荫下设置坐椅。人们不仅来此观看体育活动,也可以散步、闲谈和游览。政治学家在这里发表演说,哲学家在这里辩论,为此而修建专用的厅堂,另外还有音乐演奏台以及其他公共活动设施。但这种颇似现代“文化休息公园”的公共园林存在的时间并不长,随着古希腊民主政体的衰亡而逐渐消失。第二类是城市的住宅,四周以柱廊围绕成庭院,庭院中散置水池和花木。第三类是寺庙园林即以神庙为主体的园林风景区,例如德尔菲圣山( The Mountaiin Sanctuary of Delphi )。 2、罗马别墅花园 罗马继承古希腊的传统而着重发展了别墅园( Villa Garden )和宅园

浅析推动经济实现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潜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36846955.html, 浅析推动经济实现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潜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作者:武友侠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13期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经 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当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这个关口实为“中等收入陷阱”,能否跨越这道关口,事关2020年能否如期建成全面小康,进而影响2035年能否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安排。本文尝试从宏观纬度分析实现我国经济实 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并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引出潜在问题,进而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宏观调控;高质量;发展 一、推动我国经济实现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是政治稳定为经济长期发展创造前提条件。社会政治稳定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从中国领导人的角度看来,自1839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76年结束的文化大革命以来,中国经历了几乎没有间断的动荡与不稳定。140年的动乱之后,中国人体验到连续30多年的经济增长和相对的政治稳定。这两者密切相关。没有政治稳定,中国人不会享受到 在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迅速提升。”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方位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等各领域的集中统一领导,积极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为我国经济持久发展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 二是城镇化将继续撬动我国最大的内需。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一般认为,城镇化率由30%上升到70%的过程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截至2016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4%,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41.2%,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世界银行预测,到2027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为66.85%。另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预计,我国将在2030年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0%。这意味着城镇化创造需求机制至少仍有十年的生命力,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明显落后全国水平。因此,城镇化、工业化仍是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瑷珲—腾冲线”依然发挥作用,人口将继续向沿江、沿海、沿铁路线地区聚集,经济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则是人口流入的主要目的地。② 三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重塑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农业生产的增长率可能决定着向现代化过渡的限度。③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城乡间的劳动力迁移,即劳动力从生产率较低的农业转向生产率较高的工业和服务业,极大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经济迈向现代化的重要基

企业如何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企业如何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企业如何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摘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质量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质量问题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充分认识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产品质量质量管理体系全新质量管理理念 我们的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与质量水平,创造“一流的质量”就是要把质量贯穿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这种需要有数量上的,也包括质量上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品的技术和文化含量将越来越高,这些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上,高质量的社会物质和文化生活是企业生产的内在要求之所在。 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和发展的保证,产品质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胜利的关键因素,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提高产品质量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的过程,产品质量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性成果,是企业各方面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质量管理,不仅要管产品质量,而且要管工作质量,就是要通过改进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一、企业质量管理重点 1.以国家质量管理标准为准则,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认真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 ISO9000族标准是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进入市场的前提条件,因此企业应该在贯彻ISO9000族标准的同时贯彻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建立和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轴线文化在西方园林发展中的变迁

轴线文化在西方园林发展中的变迁 1轴线文化 轴线是一条线,用于对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这条轴线可能是一条路、林带、运河,也有可能是一条看不到却能处处感受的到的线,比如北京紫禁城的中轴线,伊斯兰花纹中的对称轴。而本文想要探讨的轴线文化,就是那条可能看的到也可能看不到的轴线,在西方园林中的体现与否。 通过对西方园林史中轴线文化的回顾与评价,我们看到每个园林的建造形式与当时人类社会文化和思潮的关系,理解到形式与思想之间的深刻联系。 2西方园林的轴线应用 2.1古埃及的园林 古埃及的园林的主要形式是私家庭园和附属于神庙的神苑、圣林以及陵园。根据平面图来看,古埃及园林都是几何形的,内部布局为轴对称结构。古埃及的原始几何形反映了一种世界观,它认为每个物体和每种存在都有其给定的场所,而这种场所是固定不变的。古埃及人的生死观也反映在陵园中,从现世通向死亡的不朽王国的灵魂路径,由一条直线式动态序列象征着,这是几何陵园中的轴线结构。如下图所示,当时的庭园已不复存在,但是从仅存下来的壁画可以看出当时的景象。 图2.1.1雷克马拉庭园中的葬礼

图2.1.2阿米诺菲斯三世时代某大臣府邸的庭园壁画

图2.1.3特鲁埃尔·阿马尔那的高僧麦利尔的府邸 2.2古罗马园林 罗马人征服希腊之后,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并加以发展,全国城镇规划和景观功利化取代了希腊人直觉的非理性规划,奠定了罗马人有序规划的基础。在奥古斯都时代,贵族们大兴土木,建造豪华奢侈的别墅,并将原来周围的农场发展为花园,成为建筑的明确延伸。这是古典主义的黄金时代,艺术是表达帝国权力的机器。 在被维苏威火山吞没的庞贝和赫库莱妮姆,景物构成了一个完全围合的景观,通过想象性的空间增加了自己的尺度。临喧嚣的街道一侧设有外窗,每幢住宅因场地不同而异,但通过轴线将开敞的和封闭的空间规划结合起来的原则始终没有变。乡村别墅中,建筑的轴线支配着巨大开敞花园的布局,形成统一有序的整体。

西方国家选举权的发展简况

西方国家选举权的发展简况 在1832年第一次选举改革前,英国人民的选举权是极为可怜的。那时的选举制度极为混乱。例如,在有些城镇,不少成年男人可参加选举,但在有些城镇中,能参加选举的成年男人不足百分之一。此外,选举权之有无,在有的城镇取决于财产,有的则以自治机关的成员资格为转移。当时,下议院议员也不是在人口比例的基础上选出的,而是每一郡每一自治城市,不论人口多少、面积大小,都有两个席位。工业革命以后,这种不平等情况更加突出。那些仅有少数居民的衰败城镇,甚至一个已陷人海中的城镇,在下院还拥有两个席位,而像曼彻斯特、伯明翰这样一些新兴的大工业城市,也仅有同样数额的席位。 1832年通过的第一个选举改革法案,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城市选民资格扩大为收入10磅以上的房主和年付10磅以上房租的房客;农村选民的资格扩大为收入10磅以上的土地持有者和年收入50磅以上的租地经营者。通过这一改革,增加了约20万选民,比以前增加45%左右。然而即使在实施这一改革法案后,在全部成年人口中,也只有7%的人有选举权。 通过1867年第二次改革和1884年的第三次改革,英国大部分成年男人开始享有选举权。1918年在法律上规定成年男人普及选举权,与此同时,30岁以上的妇女也开始享有选举权。1928年,妇女选举权的范围扩大到年满21岁以上。经过这次改革,在成年人中享有选举权的人达到90%。1969年再一次扩大选举权,选民最低年龄从2l岁降为18岁。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文本中没有规定选举资格,它将制定选举法的权力留交各州,因而无权参加州选举的人当然也无权参加联邦的选举。根据当时一般的州法律,拥有选举权者仅限白人、男性、有财产的公民,在有的州的全部成年男人中,享有选举权的仅有

心得体会:对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最新)

心得体会:对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最新)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思路和举措进行了发言。对高质量发展的认识是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中有三个问题值得思考。 一是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协调性。首先,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系统性表现为三个方面的统一。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增长动力的转换;在中观层面上,表现为经济结构的优化,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快速成长;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产品和服务质量、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以及市场活力的提升。可以说,微观主体的活力和竞争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是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基础,是提升供给质量的着力点。其次,高质量发展不是片面强调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而是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更加兼顾效率与公平,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

享的发展理念。因此,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和全面开放体系等方面系统推进,从而解决我国经济体系内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二是真正发挥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我国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过程也是从后发追赶向前沿迈进的过程,创新是引领这一历史性转变的第一动力。改革开放40年,我国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有了长足进步,但基础研究薄弱、关键技术不足、创新底子不牢等问题亟待破局。迈向高质量发展正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会窗口,能不能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关键靠创新。创新是我国实体经济的最大短板,相当多的企业创新能力低、创新动力不足、管理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效率、信息化水平和产品质量效益等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因此,需要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等投入,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掌握核心技术和主动权;需要提高创新效率,建立与创新型国家相适应的富有活力的创新体系;需要促进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等各种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催生新经济增长点,形成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对比与分析

三江学院 公选课论文 2014 ~2015 学年第 2 学期 院系与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与旅游学院 课程名称:人居环境艺术鉴赏 学生姓名:蔣艳 学生学号:12013123008 学生班级:113123A 成绩: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一章引言 (1) 1.1东西方园林的发展概况 (1) 1.1.1 东方园林发展过程 (1) 1.1.2 西方园林发展过程 (1)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3 课题来源 (2)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 (2) 第二章东西方园林的差异概述 (2) 2.1东西方园林的体系概述 (2) 2.1.1东方体系概述 (2) 2.1.2西方体系概述 (3) 2.2 东西方园林的差异性 (3) 2.2.1 中西园林起源的形似性 (3) 2.2.2 中西园林发展过程的相似性 (4) 2.2.3中西园林艺术的物质同一性 (4) 2.2.4中西园林艺术的社会同一性 (4) 2.3 东西方园林的差异性 (4) 2.3.1 主体建筑思想的差异 (4)

2.3.2 突出表现形式的差异 (5) 2.3.3 造园建筑材料的差异 (5) 2.3.4 传统审美趣味的差异 (6) 2.4 影响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因素 (6) 2.4.1传统文化对园林艺术的影响 (6) 2.4.2美学思想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8)

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对比与分析 摘要 园林的起源来自于人类对天国仙境的向往与企盼,而其发展则以来于人天性中所固有的对美的追求与探索。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园林建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关于美的思辩,东西方的园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因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而形成迥异的风格。而园林建筑特别能体现出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反映各国人民的丰富思想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文着重对东西方传统的园林建筑哲学观及其引导的东西方园林艺术进行了探讨,意在通过对东西方园林不同特征的比较,揭示出东西方园林建筑的不同文化特征。 关键词:东方园林西方园林园林艺术对比分析 Contrast and analysis of the east and west garden art Abstract Garden origin from the human longing and expectation for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paradise, and its development since the nature of beauty inherent in one's pursuit and exploration. The east and the west garden in the long development process due to differ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 cultural tradi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a different style. Article focuses on

精细管理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精细管理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某某销售公司加油站的核算员有个习惯,每月10日上班的第一件事——上公司内部的零管网,查看加油站绩效考核评分汇总表。这个网站上不仅有各站的绩效考核得分,还有各站绩效工资总额。哪座站业绩好,哪座站业绩差,考核表上一目了然。 “绩效考核结果对全员公开,站经理和员工上网查询都能看到。”以严细著称的某某销售第十三片区新景都市加油站的核算员黄玲说,“按照公司严考核、硬兑现的要求,我们站按员工业绩对绩效工资进行二次分配。我将工资表在站上进行公示,让员工对自己的绩效工资一清二楚。” 加油站员工工资表上增加了绩效一栏,无声的数字悄然折射出某某销售精细考核效应。 效应一:核心指标彰显导向性 “没有衡量,就没有管理。”中国石油去年5月推行精细化管理以来,某某销售公司借鉴中油碧辟管理经验,推行绩效考核精细化管理。 “不看关系看表现,不看资历看能力,不看身份看业绩。”用业绩说话,用业绩评价,是某某销售实施精细绩效考核的核心理念。 某某销售以完善考核体系为着力点,完善基于“PDCA”(方案、执行、检查、兑现)闭环管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流程,建立“一级管理、两个层面、三级考核、全员覆盖”的绩效考核体系。 业绩合同是绩效考核的载体。某某销售“一对一”签订全员业绩合同,而衡量业绩的标尺是业绩目标。 从事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某某销售人事处高级主管李昱东对业绩目标有着深刻理解。他说,经营管理团队和操作服务团队两个层面的考核指标大体不同,但有一项相同,就是核心指标,通过它把公司整体指标与部门具体指标有机结合起来。 核心指标,就是把公司吨油税前利润和吨油营销成本等重要指标“拎”出来,起到画龙点睛作用。这样不仅使关键指标连贯不缺失,而且对员工具有聚集作用。一位员工深有体会地说,现在我们在关注自身指标的同时,更加关心公司整体指标的实现。必须让自己的步调与公司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如果把核心指标形象地比作一匹“骏马”,那么就不能让它信马由缰,而要防微杜渐。某某销售月度例会采用“红黄绿灯”管理模式,及时跟踪监测核心指标,先进指标用“绿灯”激励,落后指标用“红灯”预警,中间指标用“黄灯”提示。 最初,加油站损耗率指标目标值定为每月平均0.95%。但在运行中,加油站损耗率频亮“红灯”,实际发生值与目标值不符。某某销售对此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专题分析,根据历史数据,综合考虑季节和温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细化加油站损耗率目标值,每月合理分配不同的目标值,并结合实际改进指标,达到提高工作绩效的目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