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汉字的起源

论汉字的起源

论汉字的起源
论汉字的起源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当我们的祖先用原始工具在树枝上刻下历史性的一笔时,这便是文化

最初的足迹,文字的发明与使用记录了原始人类的生活起居及从事的社会活动,例如打猎,祭祀,很好地传承了古国文明,可以说文字的产生,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本经训》)虽然是夸张的描述,但也可见文字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因此,关于文字的起源,历年来各家众说纷纭,据《易?系辞》、《老子?八十》、《庄子?胠箧》、《说文解字?序》,在仓颉造字之前我们的祖先曾用结绳记事。此后,“太昊,伏羲氏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然后是“仓颉作书”,即有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图画说,原始意

象说等,且各说法具有水火不相容之势。图画说以其形式上的象形和内容上的丰富含义得

到文字学家们的普遍认可,并命名为“文字画”或“图画文字”(裘锡圭先生赞同“文字画”),唐兰先生用“文字等于图画加上语言”支持图画说。从信息学的角度来说,“文字画”说包含的信息量明显大于其他表现手段。著名的人射鹿图是个强有力的证据。图画给

人的直观感受即是弯弓搭射箭去射,这是显性的信息量;隐性的信息量是该图以直观形式作用于人的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联想与想象,得出“ 射可以用在任何地方,不论是射人,射马,还是射虎,”,这是结绳,契刻所不能做到的。因此,人们往往认为图画是原始文

字的“源”,而忽略了其他的史前文字的存在形态。我认为,图画是作为汉字的主要起源的,结绳,契刻,八卦可认为是次要起源,为研究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起着不可抹灭的作用。

在文字产生之前的古代社会,原始记事主要可以归纳为实物记事,符号记事和图画记事,三种方式各施其职,实物记事与符号记事可以说是原始人类为帮助记忆的最初尝试。

郭沫若先生的“文字的发生和发展,在结构上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刻划系统,另一个是图形系统。”“刻划系统应在图形系统之前,“因为任何民族的幼年时期要走上象形的道路,即描

画客观形象而要能象,那还需要一段发展过程。”等系列观点的提出和史前刻划符号的发掘极大地震撼了“人类文字起源于图画”的理论。首先,从工具性角度出发,刻划,记号,图画等视觉符号形式的存在状态都是以“原始人类”的需求为出发点,作为客体,它们之间

并无高低优劣之分,之所以使用不同的表达工具,都是满足使用主体不同的需要,并没有

本质的区别;其次,从主体行为的主动性来说,远古人类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很简单的,更不带政治色彩——将主流的意识形态强加于他人之上,也就是说,选择结绳,刻划或图画是

有相对自由的,虽然有些学者根据汪宁生先生的《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一文的调查得

出了“陶器上的刻划记号”只是一种“随意的刻划记号”的结论,认为它们既“没有社会性”、“本身也没有自我说明的作用”、“任何信息也传达不了”,这种说法未免太绝对

化和武断了,图画以其象事物的型和表意得到认可,“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的

结绳记号同样也负载着一定的信息量,远古人类用随意的结绳动作有意识地保存记忆,避

免遗忘。我们说“文字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结绳也是作为原始交际工具在帮助记忆

的同时,也作为相互交际往来的凭证,“工具”性质是可以肯定的,从这点上足以说明结

绳与文字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排斥结绳起源说可以说是否定结绳记事的这

段历史。结绳的方式虽然简单,但足以表达简单的意思,例如记忆与盟约,而且在后代结

绳方式亦有遗迹,如朱熹记述的苗民不知文字,仍以结绳记事,并父子相传,林胜邦亦考

证过硫球结绳法分指事会意两类,凡物品交换,租税赋纳,用以记数者,则为指事类;结绳

记事也成为后来有些汉字的取象之源,如汉字中的、、等字即取象于结绳,唐兰在《中国

文字学》中认为,在声符文字未发生以前,图画文字里只有极少数的象形,此外,就完全

是象意字了。即图画文字演化为象形字和象意字,而据上所证,象形字与会意也可以在结

绳记事上找到一点证据,可见,结绳记事是文字产生的前奏和预演,结绳记事是文字产生

的准备。

契刻是远古人类在结绳记事的基础上创造的用于帮助记忆数字的一种方法,契字做动词,《释名》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由于数目记忆的困难,所以刻木来作为一种

信约,由于古代文献的大量记载,如《管子?轻重甲》、《列子说符》、《易林》、《曲礼》等,文字家们对契刻说给予了适当肯定,认为契刻的“约定俗成”的性质已经十分接近文字,已经带有书写的性质,然而仍不承认它是文字的起源,虽然有人推测汉字的一到八数

目字来源于契刻,但不能作为有力证据。我认为,契刻的符号与汉字是相当接近的,服从

于交际需要,具有“约定俗成”的特征,服务于小地区,小范围人们的交际圈,从认知学

的角度,远古人类的简单思维已经创造了奇迹。刻划符号与人类思维具有直接的关系。为

使对事物的直观认识能够保存,于是借助一定的形式(刻划)来实现,刻划的符号即代表现

实中的事物,若我们把远古人类为保存原始记忆的意图叫做“意”的话,通过心理加工,

其生成的图象即刻划的符号可以叫做“象”,即原始心理图式,可见远古人类有了“我手

写我口”的可能,虽然这些刻划符号并没有语音形式,但无语音并不妨碍小范围的交流,

并不影响突破时空限制的记忆,虽然所记忆的内容十分有限,只限于简单的具体的事物,

但“约定俗成”的性质和工具的职能足以证明它在文字产生之前的重要性,作为次要来源来说,并不过分。

由于各种起源说都有一定的道理,赞同一种起源说而排斥另一种起源说显得太主观化,还有学者折衷一说,认为结绳和象形汉字之间有个中间环节,即是以“河图洛书”为代表

的原始“数字卦”,阐述思路是结绳主要是用以记数的,实际上结绳是原始的数字形式,

先民用这种原始的结绳数字进行占卜,“河图洛书”正是这种原始结绳数字排列而成的数

字卦图式,这些图式可以排演出众多的数字卦,不同的数字卦代表着不同的事物及其之间

的相互联系,可以说数字卦粗略地具备了文字的功能,但这些数字卦所代表的内容毕竟让

人难以把握,为了更形象准确地记录数字卦所蕴含的内容,掌管卜筮的巫师们才逐步地发明、创造了象形汉字。

实际上,各种起源说法都有其理论基础,然而我要说的是,人们在重视事实考证的同时,忽视了最本质最重要的问题,文字学家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审视中国古文字时,怀的是

探求“文字”的目的,何谓文字成为衡量的标准,裘锡圭认为,语言文字学者可以分为狭

义和广义两大派。狭义派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广义派认为,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都可以叫做文字。裘先生认为这种分歧只是使用术语的不同,很难说这里面有什么绝对的是非。然而实际上,文字的定义却成为探索文字起源的关键。

也就是说文字学家对文字定义存在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由此导致了探求文字起源时的理论

基础不同,验证的方式也不同,所以才会有各种文字起源说。狭义派的观点是:“言者意

之声,书者言之记。”(《〈书?序〉正义》)这句话道出文字的性质。文字是为了记录语言而发明的一种书写符号系统,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中国的文字是方块汉字,自然,狭义派文字学家以这定义做衡量标准,以古推今,进行严格的一一对照的研究,文字和非文字的符号界限分明,结绳记事,契刻记事很容易找到不符合的条件,如不代表语音,只是远古人类随意做的记号,一个个绳结并没有同语言中的语素或词建立起固定的联系,认为汉字是高级的符号体系,其复杂的构形是不可能从简单的契刻演变而来的。从固有的文字构形来判断史前符号,根据商、西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距汉字发生的源头较近,绝大多数文字个体是通过象形的诱导产生的图形式文字,文字符号与它所代表的词之间的联系,很明确地表现了汉字与图画的渊源关系,“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广义派文字学家在“用来传递信息,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的理论指导下,支持图画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从宏观角度来说,只要可以用来传递信息,本身具有一定意义,都可以作为探索文字起源的材料和证据。根据目前考古工作的进展,我们没有有力的证据非常肯定地说图画说就是文字的唯一起源,恰当的说,这是主流观点,也有人持否定意见,认为以指示性的图案作叙事型的描绘的“图画文字”在中国尚未发现任何痕迹,而古埃及前王朝时代的象形字,其文字本身就是以图画的形式来表示的。不能因为甲骨文中象形字数量众多而断定汉字起源于图画,但大部分文字学家如唐兰,裘锡圭还是持肯定意见,我认为,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可以像广义派的做法,认为图画说是主要起源,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做为次要起源来补充,丰富文字起源说的理论,形成多元化的观点,但其中还是有主次之分的。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在文字定义做广义和狭义区分的同时,我觉得有必要对文字起源说也做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在远古人类时代,结绳,契刻,八卦,图画作为符号形式,依表达者的需要来选择,处于一个较自由选择的阶段。图画符号以其整体的优势(象形,象意)奠定了起源说的基础,但从广义上来说,可以把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做为次要起源来补充和发展汉字起源的理论。

【参考文献】

[1]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

[3]沈一清.我国古代文字起源初探[J].河北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4]冷瑾.小议汉字的起源[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8月

2020年整理汉字的来历.pdf

借着歌谣的魅力 众所周知,写字教学如果就写字教写字,教师教条讲解,学生被动接受,机械单调,枯燥无味,往往事倍功半。几年来,我们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借助歌谣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易于诵读、便于记忆等特点,通过师生诵读歌谣、表演歌谣、创作歌谣等途径,引领学生趣学写字,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诵歌谣,让学生认识汉字之美 由于汉字起始是象形的,是从一个个生动的物象中抽象、提炼出来的,因此汉字拥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既具外在的线条美、章法美,更有内在的生态美和情感美。正如前印度总理尼赫鲁所称赞,“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中国书法,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瑰宝,被称为“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千百年来,中华书坛,名家辈出,佳作如林。为了让学生认识汉字之美和书法之妙,引导学生喜欢汉字,我们将傅建华的一首《汉字谣》引入了课堂: 汉字谣 汉字四四方,优美世无双。 甲骨铭千载,钟鼎铸辉煌, 竹简记春秋,绢帛录诗行, 电脑传信息,妙字组华章。 篆隶楷草行,欧柳颜赵王。 横平竖又直,龙飞凤也翔。 从小学规范,长大写的棒。 结合学生诵读歌谣,我们进一步给学生讲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和悠久辉煌的历史,使同学们认识到,汉字是世界上古文字中唯一流传至今的文字,是我们中华文明传承的第一载体,也是我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根基所在。它形象生动,蕴涵丰厚,源远流长,传播甚广,曾扩展到整个东南亚,至今仍为一些亚洲国家所使用。我们还对学生讲一些古今书法家的动人故事和书法趣闻,特别是祖籍我们山东临沂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苦练书法的故事。这样不仅让学生对汉字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对祖国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在心中油然而生。 二、演歌谣,让学生掌握写字之法 笔者曾到过许多学校,走进课堂看学生的写字,坐姿不端者,随处可见,或前俯后仰,或左

汉字的创造和发展

汉字的创造和发展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知识与能力: 知道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以及与现实事物之间的联系。过程与方法: 能够借助互联网和其他文字资料了解关于汉字的知识。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古人记事的方法~了解古人造字的方法。 教师:象形字卡片、不同时期“马”字的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猜猜看。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做的游戏叫猜猜看。请看卡片,出示象形字卡片,~猜猜看~这是什么字, 2.师小结:这些符号就是古老的汉字。这些古老的汉字是如何一步步演 今天我们就一起乘坐时间飞船~回到远古时代~变成我们今天的汉字的呢? 再现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板书课题——汉字的创造与发展, 二、情景模拟~探索汉字起源 1.师:同学们~汉字并不是随着人类的出现就产生的~那你们想知道在没有汉字以前~古人是怎样记事的吗,那就让我们通过时空隧道来到远古时代,课件:古人生活的图片,。现在我们就是一群古人~此时太阳从天边升起来了~我们开始了一

天的劳动。我是你们的首领~现在我来分配任务:我们分成几组~你们去猎羚羊~你们在家里守护那头快生产的母马~你们去采摘果子~你们去小河里打鱼……夕阳西下~我们满载而归。我来看一看嗯~不错~你们的收获真不少呢:现在请各小组想一想~用最简单的方法把今天打猎的收获记录下来~但不能用文字。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出现文字呢。 2.教师深入各组~引导~你们组猎了几头羚羊,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记录,你们组负责守护母马~原来部落里有几头马,今天又新生了一头小马~你们打算怎样记录,你们组采了几篮子野果,哪边的树上果子比较多,你们组打了多少条鱼,……各小组尝试用各种方法记录。 3. 各组展示记录方式~让其他组猜测本组要表达的意思~并评论那组表达得 更简捷准确。 4. 刚才~我们尝试着用古老的方式来记事~谁来谈谈自已的体会?,生谈体会, 教师总结:正像同学们说到的那样~用这样的方式记事费时、费力~还不容易 清楚地把事情表达出来。 5.古人的记事方法 师:课前老师也请大家去了解了古人记事方法~除了刚才你们的方法外~古人 还使用了哪些方法,学生汇报~师板书。 ,出示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画图记事三幅图)。 师:这是人们通过一些考古的发现和古籍进行推测的。请大家来试着当当考古 学家~推测一下人们的记事方式。 怎样结绳记事,这种方式有什么不足,,生推测, 怎样刻木记事,这种方式又有什么不足,,生推测, 后来人们又用画图记事~这种方式有什么不足之处呢,,生~画图能比较准确地表达出意思~但是太慢了。,

《汉字的起源》教学设计

(封面) 《汉字的起源》教学设计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汉字的起源 (2)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形象地展示汉字的发展 (2)通过课堂练习来巩固和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汉字的魅力,关心汉字的发展。 (2)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也能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书写规则,了解汉字中的民族文化气息,并且有助于鉴赏书法艺术作品教学重点 理解汉字的起源、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 教学难点 对汉字的起源、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的理解并能正确地解决在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用具 多媒体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下列图片,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认识。 解说:

图一为“梅花堂”,由“梅花”二字的演变可以初见汉字的发展变化;图二两个“明”的不同写法可以看到汉字字体的千变万化,同时,柱子上的字体可以看出属于篆字。 引言: 悠悠中华五千年,中国有着太多太多让外国人仰慕的东西,包括四大发明,文字等等,而汉字则是见证中国悠久历史的重要载体,今天句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走进中国。 二、看“图”识字 1、学生辨识课文中的甲骨文图片,了解汉字起源于图画; 2、课堂活动设计一: 下面是一幅挂在阿拉斯加猎人门上的画。据考证,猎人画这幅画是要告诉人们这样的意思:“我坐船照这个方向到岛上去,我要在岛上睡一晚,又到另一岛上,睡两晚。我希望杀死一头海狮才回家。”严格地讲,这些还不是文字,只是用画画儿的方式传达了一些意思罢了。请同学们对照释义研究一下这幅图,看看它是怎样传达意思的,你认为它传达的清楚吗?假如我们现在还没有文字,你会怎么用图画来传达这个意思? 3、知识补充:汉字的起源 (1)结绳记事说 (2)八卦说 (3)书画说 (4)仓颉造字说《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

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 一、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和研究 请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仓颉造字的传说 新石器时代遗物上的各种符号 判定文字的标准: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文字形成的社会条件 文字体系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汉字和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玛雅文,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种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关于它们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人类未解之谜之一。目前世界上正在使用的文字有很多种,而汉字是最为古老的。比起其他几种早已不用的古老文字,汉字的历史是延续不断的,其发展脉络清晰可见。人们越是感到汉字的生命力如此强大,就越想了解它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探讨汉字的起源不仅是探寻中华文明源头的一项有意义的工作,而且也可以给人们探讨其他文字的起源及其形成过程提供参考,对于了解整个世界文明的发生和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 古代中国人对汉字的起源也非常关注。如今几乎家喻户晓的“仓颉造字”1的传说,早在战国晚期就流行开了。这一时期的传世文献里有这样的记载: 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吕氏春秋〃君守》) 苍颉造文字。苍颉,黄帝之史。(《周礼〃外史》疏引《世本〃作》) 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韩非子〃五蠹》) 这种传说无疑在较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在传世的战国晚期的古籍中却没有关于仓颉的时代以及他在造字之外的事迹的任何记载。现存的早于战国晚期的古籍中也从来没有关于仓颉的记载。仓颉是什么时候的人?他是做什么的呢?汉代人多认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魏晋以后人则说仓颉是早于黄帝的远古帝王。2《尚书正义》孔颖达疏说: 司马迁、班固、韦诞、宋忠、傅玄皆云:苍颉,黄帝之史官也。……崔瑗、曹植、蔡邕、索靖皆直云:古之王也。 汉代人把仓颉跟史官联系起来,大概并没有多大的根据,很可能是因为人们认为史官在平时跟文字接触最多,所以才有此说。魏晋人说仓颉是远古的帝王,

最新从中国传统文化看汉字的起源与发展(1)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刘晨 摘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中国汉字则以其独特的形体,悠久的历史。构成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在汉字的起源于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孕育,另一方面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表现载体反映着各个时代的文化与文明。 关键字:汉字的起源;汉字的发展;中国文化 汉字作为汉民族的文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其产生与发展,与中国这个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古国的文化休戚相关。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化的消亡,只留下一些历史的印记相比,中华文化不仅传承下来,而且不断发展。伴随着文化的消亡的还有他们的文字。因为文化的断层他们的文字已经很难被解读,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而寄生于汉文化的汉字则以顽强的生命力延续并得到发展。即使中原地区几度被少数民族征服,在近代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汉字的性质与地位也几遭质疑。但汉字在今天依旧被我们使用。并且与世界接轨。汉字与汉文化一脉相承,息息相关。 汉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长达五千年而未曾断流,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堪称一枝独秀。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即在于中华文化本身不好战,崇尚中庸之道。中华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中国文化的主体,“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让”,是儒家倡导的行为准则。《诗经》中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是古代仕者的审美准则。古巴比伦文明的消亡源于他们内部奢靡,古埃及则是其对外的战争。曾经辉煌一时的拜占庭帝国也因为十字军东征而导致其文化的式微。纵观中国历史,自秦始皇起对对外战争就没有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中国的统治者在乎的是国内的安定,四海升平的繁荣。即使好战的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也起于反击。中国的地理环境,东临大海,南有喜马拉雅山,西有帕米尔高原,最大的威胁来自北方,而在封建社会开始就修筑长城抵御北方蛮族入侵。因此中华文化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孕育发展。这种环境造就了中国人保守严谨的性格,汉字的发明与发展与创制和使用正与这种性格息息相关。 关于汉字的起源问题,学术界至今尚未有定论。历史学家从出土原始时代器物上的符号认为是汉字的最初雏形,如在半坡遗址中的陶器上发现的一些符号“”,即认为是文字。而文字学家则根据文字的性质出发认为文字的产生以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4.[2018海南高考,1,2分]下列汉字字体中,得名缘于书写材质的是( ) A.隶书 B.金文 C.小篆 D.草书 5.[2017全国卷Ⅲ,24,4分]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6.[2016全国卷Ⅱ,24,4分]右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7.[2020陕西汉中第五次质量检测]明清时期,徽州木刻版画蓬勃发展,作品主要有《二十四孝图》《苏武牧羊图》《昭君出塞》等。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市民阶层的价值追求 B.艺术的教化功能 C.雕版印刷术的发展 D.商品经济的繁荣 8.[2019江苏高考,21,13分]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影响巨大而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青铜器作为文字的载体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面积太小,无法刻写太多的文字,而且铸造工艺也比较复杂……严格地说,轻便而实用的竹简、木牍才是中国文献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书籍”……缣帛成本较高,产量有限,这就使得帛书的使用范围不能像简册那样广泛,只有朝廷和贵族之家才有条件使用。 ——王恩全《论中国汉字的载体演变及其文化功能》 材料二纸张的轻薄柔韧、价廉易得使其成为汉字书写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借助于纸张的普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的各种书体:篆隶草行楷已发展完备……(唐宋时期)纸张的运用也推动了印刷术蓬勃兴起。为达到便于阅读的视觉效果,印刷的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范、整齐划一。 ——陈虹《器物载体与汉字书写的美学风貌》材料三汉字的传播及汉字系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之一。历史上,在以我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随着汉字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先后形成了包括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日文、越南喃字等在内的十多种汉字系民族文字,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字家族和文化宝库。这些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密切交流的成果,也是汉字符号多、语言适用性强的体现。 ——摘编自王锋《追寻汉字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足迹》完成下列要求:

汉字的起源

汉字起源 汉字是我们汉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因生活和交流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一般认为最古老的汉字是公元前13至公元前11世纪商代的“甲骨文”。但是在甲骨文之前,我们根据文献资料了解到关于汉字起源的一些历史旧说,有的还带有神话色彩;这些旧说并不都是无稽之谈。 有关文字起源的六种传说,我们大体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关于前文字时期的传说,另一类是关于创造文字本身的传说。从这些传说中,我们可以窥见原始汉字发生的因由,以及由原始汉字向成熟的文字体系过渡时的一些历史状况。 (一)结绳造字说 结绳记事的说法首见《易经?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庄子?箧篇》也说:“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留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根据这两个说法,上古有很长一段时间都用结绳记事,神农氏是用结绳的最后时代。至于结绳这种记事方法如何施行,《周易正义》引《虞郑九家易》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人们结绳的可区别性很低,只能用结大结小来标记大事小事。尽管结绳的记录功能很弱,但结绳说既有后代民俗作为确证,又可从历史发展的逻辑上分析出它存在的合理性,因此,可信度较大。 (二)契刻传说 这是与结绳说相提并论的传说。在竹、木等材料上刻上各种痕迹、记号来记事,即是契刻。这也是古代广泛地使用过的方法。《尚书》:“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其中“书”又当别论,“契”是指刻划和经刻划物。(马家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陶制刻符、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及丁公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陶制刻符。) (三)八卦造字说 八卦是上古巫人用作吉凶占卜的一种特殊符号。宋?郑樵在其《通志?六书略?论便从(纵)》中认为,由于八卦符号的纵横变化,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汉字。这种看法很难令人相信。有限的卦爻符号,不管是八卦,还是八八六十四卦,是难以演化出众多的原始汉字的。不过,我们不能排除汉字构形与八卦爻象在文化方面的某些联系。 八卦,《易经》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由整线“—”(代表阳)和中断线“--”(代表阴)组成。每两卦相互对立,其中,阴阳的对立是根本。阴阳两种气体结合交感产生万物。正反,变化,发展,矛盾,辩证法因素。科学和迷信,本来是水火不相容的,但有的时候,二者会奇妙地纠缠在一起,仅仅只有一步之遥。(四)仓颉造字说 相传上古黄帝时期,史官仓颉根据日月星辰、鸟兽足迹等自然现象创造了汉字。仓颉造字,这种说法影响很大,古代典籍多有记载。《吕氏春秋?审分览?君守》:“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然而非主道者。《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

汉字的起源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商)(周)(秦)(汉)(魏晋)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其中颜体和柳体的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汉字的起源与发展(1)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晨 摘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中国汉字则以其独特的形体,悠久的历史。构成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在汉字的起源于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孕育,另一方面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表现载体反映着各个时代的文化与文明。 关键字:汉字的起源;汉字的发展;中国文化 汉字作为汉民族的文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其产生与发展,与中国这个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古国的文化休戚相关。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化的消亡,只留下一些历史的印记相比,中华文化不仅传承下来,而且不断发展。伴随着文化的消亡的还有他们的文字。因为文化的断层他们的文字已经很难被解读,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而寄生于汉文化的汉字则以顽强的生命力延续并得到发展。即使中原地区几度被少数民族征服,在近代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汉字的性质与地位也几遭质疑。但汉字在今天依旧被我们使用。并且与世界接轨。汉字与汉文化一脉相承,息息相关。 汉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长达五千年而未曾断流,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堪称一枝独秀。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即在于中华文化本身不好战,崇尚中庸之道。中华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中国文化的主体,“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让”,是儒家倡导的行为准则。《诗经》中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是古代仕者的审美准则。古巴比伦文明的消亡源于他们部奢靡,古埃及则是其对外的战争。曾经辉煌一时的拜占庭帝国也因为十字军东征而导致其文化的式微。纵观中国历史,自始皇起对对外战争就没有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中国的统治者在乎的是国的安定,四海升平的繁荣。即使好战的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也起于反击。中国的地理环境,东临大海,南有喜马拉雅山,西有帕米尔高原,最大的威胁来自北方,而在封建社会开始就修筑长城抵御北方蛮族入侵。因此中华文化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孕育发展。这种环境造就了中国人保守严谨的性格,汉字的发明与发展与创制和使用正与这种性格息息相关。 关于汉字的起源问题,学术界至今尚未有定论。历史学家从出土原始时代器物上的符号认为是汉字的最初雏形,如在半坡遗址中的器上发现的一些符号“”,即认为是文字。而文字学家则根据文字的性质出发认为文字的产生以文字

中国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中国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远古时期,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要生存,就必须聚居在一起,相互协作,共同劳动。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语言就产生了。初始的语言只是通过人们之间的口耳相传来表达,但随着人们交流范围的扩大、内容的丰富,初始形态的口头语言就显露出诸多缺陷。说过即逝,无法保存。口头语言还受到人体发音器官物理属性的局限,不能清晰传达到较远的距离,空间穿透力小,影响范围有限。经由第三者转述会发生意义出现偏差、信息损耗现象,严重影响人类语言深入传播和人们扩大交往的愿望。为此,记录口头语言的符号系统——文字诞生了。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起初,原始人类在绳子上打上数量不同或形状各异的结来表达特定的意义,这就是所谓的结绳记事。随后,远古人类在石块、石壁上刻画一些事物的具体形象来传达一定的意义,这种象形图画直接孕育了人类文字的起源。考古发现的古埃及的圣书字、苏美尔人的楔形字以及中国的汉字都是如此。 中国汉字历史悠久,但汉字的起源确切年代仍是历史之谜.。但与此相关的仓颉造字的传说则流传了四五千年。汉字的发明于当时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它不可能有一个或几个人创造的,它应该是我们祖先集体智慧的结晶;汉字体系的完备也不是一代人努力的结果,而是经过长期积累造就的。从考古发现来看,在距今有3500历史的殷商时期,构成汉字的甲骨文体系就已经发达和完备。

汉字是一种形体与意义紧密结合的表意文字,起初的字就是一个个象形图画,有字形就可知道它所指代的具体事物。后来,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认识事物的增多,文化的普及,以及汉字书写材料的变化,汉字形体发生了巨大变化。笔画结构越来越简省,形状趋于抽象且越来越规整,方块的形式逐步固定下来。从殷商至清末,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宋体等阶段。 甲骨文 甲骨文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汉字形态。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因刻在龟甲兽骨上而得名。目前所发现的十多万片甲骨上所用的字4500多个,其中1700个左右已经被破解。甲骨文多为象形指事会意,受录写的材料刀片和龟甲兽骨的影响,字形简略了许多,初步显示符号化趋势。此外,因为甲骨文未完全定型,字的笔画位置变化较大,往往一字有多种写法。但就甲骨文内容而言,既有对简单事物的描绘,也有对复杂事件的描述;既有记事,还阐明思想。由此可见甲骨文是十分成熟的文字体系。 金文 金文是“吉金文字“的简称。古人以祭祀为吉礼,祭祀用的青铜礼器为吉金。这种普遍铸在青铜器货币符玺上的文字。统称为”金文“。金文最早出现在商代末期,盛行于西周,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结构上与甲骨文没有多大区别,但形式上有明显的不同:笔画粗壮,肥笔较多;转弯处向圆转。 金文基本上属于籀篆体。这些文字,在汉武帝时就已被发现,宋代文人欧阳修赵明诚都著书对金文作过研究和记载。虽然金文是书法的鼻祖,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被淘汰,不及碑文传世的多。但它因铸于铜器,比竹简布帛上的文字流传久远,因此对中国文字和书法的发展和影响是不容忽略的。 大篆 大篆又叫籀文,据说是周文王的太史籀创造的。春秋战国时期已通行于秦国等地。大篆主要书写在木牍、竹简或帛上,固定而字形整齐,结构疏密得当,笔画较金文更弯曲圆转,字体比较美观。但与甲骨文、金文在本质内涵上没有很大不同,仍以象形为基础,以形声为主要构造方法。 小篆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研究性学习报告 464班刘永美研究课题: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问题的缘起: 文字就是记录语言与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也就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之一。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知识才能记录下来,正确地传承下去;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精神文明才能发展;正因为有了文字,科技才能不断进步;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社会活动的痕迹才能被记载,减少了重复的研究等不必要的麻烦。文字记载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使无形的东西在有形的文字的记录下变的清晰而有意义,所以文字的产生,更快的推动了人类的社会文明,更快的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任何媒介都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汉字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就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程的结晶,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时间的延伸,汉字也在改变着,更加的简洁,方便我们的使用。我们作为汉字的使用者,更应该深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与运用汉字。 故,我们小组决定将“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作为研究学习的课题! 研究该题目的意义: 文字在人类历史上就是文明与野蛮的分水岭。文字的诞生就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文字就是人类书写语言的符号与跨时间、跨地域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文字记载了人类的知识与社会活动,就是一种更精确更易保留的沟通形式。文字的出现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后世人少走弯路、减少了重复研究。文字对于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具有深远意义。时间虽无形,却对文字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字能记载岁月、保留时间,而时间可以使文字更加完善、更加通俗易懂。但就是,时间也就是文字的一个破坏因素,正如大自然风化金字塔,时间也正腐蚀着文字,腐蚀着文字所代表的历史文化。时间总就是赋予文字新的含义,新的理解,让有的文字失去了原有的美感与意义,甚至就是理解的上的误差,有时甚至造成了对于文化的误解。即使就是同样的文字,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们也有着不同的解读,一些语言的精髓也就很难被后世人所理解,所以人们应更重视文字的这种历史力量,更关注它的发展与传承。 研究计划: 该报告的完成方式①上网查找资料、②去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③向老师咨询 通过以上几种途径方式查找、归纳、整理,最后总结出该学习报告。 该报告中引用的资料、图书: 课内: 语文书历史书 课外: 《中国通史》《文史百科》 通过这次研究得出的结论: 汉字就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就是当今世界上年龄最大的文字,也就是当今世界上应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就是流传到现代的唯一的历史硕果,就是文字家族中的最老的寿星。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发展需要历经时间的考验。汉字作为中国人衡量文化精华的标尺,深深融入炎黄子孙的血液之中,自然而然成为了民族精神的图腾。从甲骨文起源,金文的出世,到大篆,小篆的飘逸,再到隶书,行书草书的刚劲,最后到我们如今最为广泛使用的优美的楷书,汉字在这崎岖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它的蜕变,所以,中国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完全可以说得上就是一部历史,纪录中华大地兴衰存亡的宝贵见证。 通过这次研究我的收获与感悟: 收获: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不但培养了合作,共同学习讨论的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应对

汉字的起源和使用

第一、汉字的起源 一、文字起源: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采用了各种和各样的记事方法,最原始得计亊方法是: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 1、结绳记事:不论用一根绳子打结,还是用多根绳子横竖交叉,归根结底,它只是一种表示和记录数字或其他方位的一些简单概念。如大事记大疙瘩,小事记小疙瘩。疙瘩的多少也代表东西的多少。它只能帮助人们记忆某些事情,却不能进行思想交流。所以不可能产生文字,只能说它是文字产生前的孕育阶段。 2、契刻记事:人们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做符号,刻在木片或竹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作为两半,双方各持一半。以两者吻合为凭据。古代契上刻的数目主要适用来做债务凭证的。 二、图画文字:由于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的不足。人们不得不采用其它的,比如图画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用文字的线条或笔划把要表达的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的勾画出来,绘画导致了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然而图画发挥文字的作用,转变成文字,只有在语言被广泛使用之后才有可能。 譬如,画了一头象,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象”。久而久之,大家约定俗成,类似于“象”这样的图画,就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久而用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么逼真了。这样的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终导致文字从图画中分离出来。这样,图画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图画和变成为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文字不再是图画的,而是书写的。而书写的技术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不错,使人能认识就够了。”这就是原始的文字。 三、甲骨文: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就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也有的是用来记事。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因为这个时候的文字多是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过来的,所以它的象形程度比较高,因为是刻在兽骨上,所以笔画比较细,直笔比较多。 甲骨文字,帚(妇):这个字是“帚”像一把用植物做的笤帚,上部为帚苗,下部为帚把,有的中间还有绳索捆扎的样子,如图(二)甲骨文中,有时帚苗方向朝左,有时帚苗方向朝右。至今中国北方还在用高粱,黍子杆做笤帚,与字形很为想象。“妇”的繁体字为(婦),因为过去的女人在家里主要是做家务的。

汉字的起源观后感600字 字道

汉字的起源观后感600字字道 所谓字道,观其形,思其义,解其意。 自看了王婷的《汉字的起源》,我对汉字有了新的了解。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五千年的文化古老悠久,其中,汉字,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草书潇洒豪迈,行书形如流水,楷书方正端庄,隶书圆润整齐,这都是见证历史沧桑巨变的精华。 中国汉字,同学们也都人尽皆知。可谁又知道它的来历,它的起源?据考古材料证实:汉字发明于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振奋的数据,体现了我中华民族的高智慧。 总体来说中国汉字的发展,前后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而聪明的华夏子民又巧妙地研究出了书法,研究出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更将汉字的精华完全体现出来。 一个字的诞生,需要观察,研究。在历史上有一种字叫做象形字,它是由祖先观察周围身边的一切事物而发明出来的字。例如“鱼”是最为熟知的,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的智慧。也告诉大家一定要多观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察,多思考。我们没有发明汉字的高智慧,但我们要继承祖先的优良品质—-勤观察,多思考。 看着这些汉字,我惊叹汉字的历史悠久,赞美汉字的神奇精粹。我总是能想到很多很多,草书的潇洒豪迈,让我明白做人就要大大方方,敢做敢想,不要娇柔做作;行书的形如流水,一气呵成,更教会了我做事不要拖拖拉拉;楷书的方正端庄,昭示着做人要端庄,形式端正……这些凝聚古人的智慧精华的汉字,彰显了我泱泱大国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今汉字已经走向了全世界,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带给所有人民。让更多的人了解汉字的魅力,这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精粹,理应更多的人了解它,明白它。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汉字的起源和故事

汉字的起源故事(最全收集) 一、汉字常识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一)汉字的起源 1.汉字的起源 中国人对自己文字的起源,大概在战国时期就注意到了。有人认为结绳是汉字的起源。但不少人表示异议,结绳是上古用以记事的方法,差不多一切原始民族都曾用过。它即便是记事,也毕竟不能算是文字。也有人认为中国的文字源始于八卦。此外,尚有“河图、洛书演进为文字说”。中国古代最通行之说是仓颉(jié)造字,这至少在战国末年已经在广大学者中流传。一般说来,文字的发展有一个从多头到单头,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从表形至表音的过程。因此有不少人提出,中国的文字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经“巫”和“史”整理并发展而成的。至于“巫”和“史”又是什么人呢?这又有各种不同的猜测。目前,中国史学界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中国文字源始于殷商。不过稍有异议的人也不乏一例,根据一些人的看法,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很成熟。而任何事物总有一个从发生到发展渐趋成熟的过程。因此中国文字的发生始年还可前推。至于推多少年呢?有的主张至少上推一千年;有的主张推至夏末;也有的主张推至夏以前,各执己见。在考古学家那儿,中国文字之源始又有分歧。其中提出最不同凡响之见的当推郭沫若。他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指出:“汉字究竟源始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从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遗址年代距今有六千年左右。”“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划,和器上的花纹判然不同。”“虽然刻划的意义至今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jié)遗。”如按此说,中国文明则应算成近六千年。中国文字之源始,究竟在何时?最古老的文字产生于什么时代?分别代表什么含义?至今还尚在百家争鸣中,看来还有待于大量的材料来佐证说明!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古代中东地区的楔形文字,距今5000~6000年,然而,在河南贾湖发现的一些刻在龟甲上的符号,距今却达8000年。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站发表了一则惊人消息说:“在中国河南贾湖发现的乌龟壳上的符号,很可能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最早的文字。”如果这则报道内容被确认属实,那将是一个世界级的发现。 2、汉字的始祖 相传汉字是黄帝时期一个叫苍颉的人创造的。 在我国的陕西关中有个叫仓颉的人,他生有四只眼睛,眼睛里总是糊满了眼屎,但这两双迷迷蒙蒙的眼睛中总是放射出异样的光芒,观察事物特别清楚。他披着长发,留着长须,身穿兽皮,坐在一张凶猛野兽的皮上,手里经常拿着一支土笔,与坐在他对面的人交谈,似乎又在思索着什么。他的头形也不同于一般人,头顶高高地隆起,像个奇形的头陀,显得特别聪颖过人。 他经常骑着毛驴,在陕西的黄土高原上四处奔波,跋山涉水,跨州过郡,去了解民间风俗习惯,收集民间流行的语言符号。那时没有纸,他就把收集的资料写在芦苇的叶子上,装在口袋里,让毛驴驮着。他收集的不少,装了好多袋,毛驴走到现在的陕西省岐山县就累死了。

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自古以来流传多种说法。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一为结绳说。《北史?魏本纪》中说,北朝魏的先世“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记录了原始社会部落或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在文字出现之前,以结绳记事的方法,把战争、猎获、会盟、选举、庆典、联姻、生育、疾病和灾害等大大小小的事件记录下来。在《周易?系辞下》中有“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对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二是八卦说: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纬?干?凿度》认为:乾卦,天字的古文;坤卦,地字的古文;离卦,火字的古文;坎卦,水字的古文;巽卦,风字的古文;震卦,雷字的古文;艮卦,山字的古文;兑卦,泽字的古文。 三是仓颉造字说:此说在战国时即已流行。《吕氏春秋?君守》里有“仓颉作书,后稷作稼。”《荀子》《韩非子》也有记载。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更加盛行。《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说:仓颉“生而见鸟迹,知着书”。许慎《说文解字?序》有“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 仓颉,传说他是黄帝的史官,黄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首领,由于社会进入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供联盟共享的交际符号,于是搜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仓颉的手上。宋淳化年间,有一部著名的书法集子叫《淳化阁贴》,其卷五载有古篆书二十八字,传说是仓颉所写。 四是图画说: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划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出土于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盆上有四个鸟形图案,与古汉字中的“鸟”(上行)和“隹”(下行)对照,十分相似。《说文》说,“隹”是短尾鸟的总名。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上,和晚商青铜器上的鱼形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拿它们与古汉字中的一些“鱼”比较,其相似的程度,足以使人确信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出的。 五是河图洛书说 《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玉版》:“仓颉为帝,南巡狩,发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 “图”“书”出自河洛,其事何其神秘!神秘主义正是此说的一大特点。虚而言之,可以理解为图画与书录,实而言之,可以理解为《易经》与《尚书》。《辞海》“河图洛书”条下说: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一说禹治洪水时,上帝赐给他以《洪范九畴》(《尚书?洪范》),刘歆认为《洪范》即洛书。 汉字的发展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古汉字的一种字体,特指商末用龟甲、兽骨进行占卜所记的文字。殷人遇大事小事,如祭祀、征伐、渔猎、出入、年成、风雨阴晴、疾病祸福等,都要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占卜的方法是首先打磨乌龟壳(主要是龟的腹甲版)或者其它兽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然后凿钻其反面,再加火烤,使正面显示裂纹。他们在卜兆旁边刻上文辞来记录向神鬼询问的内容、神鬼的启示以及后来事情发展的结果,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甲骨文辞,或者叫做殷墟卜辞。其实,另有一些特殊刻辞并非用于占卜,而是主要用于登记龟甲兽骨的来源、数量、整治的过程,以及有关人员的名字等,内容往往十分重要。 王懿荣是鉴定出商代龟甲兽骨文字的第一人。在1899年,王懿荣在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的时候殉职了,他所收藏的甲骨归于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刘鹗(字铁云),他把所收藏的甲骨片编为《铁云藏龟》一书,此

中国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内容提要] 汉文字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记事符号,了解、探索和研究汉文字,必须追溯汉文字的起源与发生,并在汉文字的演进过程中找出它的发展和渐趋成熟的轨迹。石器时代是我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起点,也是我国汉文字的起源、发生和萌芽时期。这时期的文字还处于汉文字的原始时期。中国的汉文字的出现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汉文字的起源与发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生过程。我们应当把汉文字的起源与发生作为一个过程来看待,从其结构中追溯它的历史发生、整合的情况。这样,我们才能深刻而全面地理解汉文字的起源与发展问题。 关键词:文字起源发生 汉文字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记事符号。了解、探索和研究汉文字,必须追溯汉文字的起源与发生,并在汉文字演进过程中找出它发展和渐趋成熟的轨迹。我们在研究、探讨汉文字的起源与发生时,可以从一些古代岩画遗迹和石器上考察到一些汉字的意向和形迹。 石器时代是我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起点,也是我国汉文字的起源和萌芽时期。这时期的文字还处于汉文字的原始时期,但这时汉文字的明显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汉文字起源与劳动,在漫长的原始社会,我们的远古祖先在不断的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渐产生、发展并日臻完善且贯穿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始

终。 关于汉文字的起源与发生,传统的说法有结绳说,刻契说,八卦(牺氏:即伏羲氏,一作宓羲,包牺,庖牺,伏戏,又戏牺皇,皇羲,中国传说中人类的始祖。《易.系词上》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背负“河画”而出,伏羲据之以作八卦。)说等。这些在早期文字中都可以找到痕迹,但都没有形成一种符号系统。但从战国开始,又在民间流传一种“仓颉造字”的说法;汉代在谶讳迷信流行的情况下,这一说法更为流行,并加以神话性的润饰。这种说法虽不可信,但在文明形成的过程中,个别英雄人物对长期流传约定俗成的表意符号进行整理、润色,推动原始文字的发展,则是完全有可能的。 中国汉文字的起源与发生问题一直被学术界称为“斯芬克斯”之迷,主要因为人们对人类早期的历史和文字方面的资料掌握挖掘甚少。尽管如此,许多专家学者在这一学术领域的辛勤探索所提出的各种不同的关于汉文字的起源发生理论,已为我们今天研究这一历史性课题奠定了基础。 史前岩画(岩画是用矿物质颜料涂绘,一般以动物血或皮胶作调和剂,或用石器磨刻、敲凿乃至用金属工具刻在山崖石面上的图画。)中的某些符号已近似于文字,在中原和沿海地区也有不少重要的发现。中国不但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岩画的国家。岩画的内容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狩猎、放牧、祭祀、神灵、动物、舞蹈、战争、房屋、车辆、生殖、手印、图案、符号等,其中有些符号已近

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充分感受汉字的魅力,关心汉字的发展。 2.通过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区分事物的能力。通过对各种文字的比较,学习和运用比较方法。 3.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其价值,初步认识汉字文化,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通过对汉字的欣赏,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 【教学过程】 导入: 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国的汉字与埃及的圣书字、苏美尔人的楔形字,并称为三大古字。然而,随着历史的演变,惟有中国的文字生生不息,延用至今。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对汉字的了解有多少呢?汉字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怎么演变过来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汉字。PPT 一、汉字的起源 对汉字的起源,有着不同的说法,有结绳说,图画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等等。书中给我们举的就是其中的一种,图画文字。 除了图画说以外,我们要重点讲一种起源说——仓颉造字说。 PPT(图:仓颉,仓颉的文字) 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黄帝统一华夏之后,感到用结绳的方法记事,远远满足不了要求,就命他的史官仓颉想办法,造字。于是,仓颉就在当时的洧水河南岸的一个高台上造屋住下来,专心致志地造起字来。可是,他苦思冥想,想了很长时间也没造出字来。说来凑巧,有一天,仓颉正在思索之时,只见天上飞来一只凤凰,嘴里叼着的一件东西掉了下来,正好掉在仓颉面前,仓颉拾起来,看到上面有一个蹄印,可仓颉辨认不出是什么野兽的蹄印,就问正巧走来的一个猎人。猎人看了看说:“这是貔貅的蹄印,与别的兽类的蹄印不一样,别的野兽的蹄印,我一看也知道。”仓颉听了猎人的话很受启发。他想,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征,画出图象,大家都能认识,这不就是字吗?从此,仓颉便注意仔细观察各种事物的特征,譬如日、月、星、云、山、河、湖、海,以及各种飞禽走兽、应用器物,并按其特徵,画出图形,造出许多象形字来,这些象形字便开始应用起来。 其实,不管是什么起源传说,从这些传说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最早出现的文字是图画文字。 对以上关于文字的起源传说,我们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就可以了。 二、汉字的演变 汉字流传至今,经历的上千年的变化,逐渐地简单化,便于书写。那么汉字是从从古至今是怎么演变过来的呢?我们这里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 (一)甲骨文 甲骨文产生于商代,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