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教案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总结归纳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乘法的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比较、归纳、抽象总结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体会数学知识与目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思考、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步骤和方法;掌握“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和推导过程;掌握行程问题的意义和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对位和进位;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解决实际问题;运用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单元整体思路: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个因数的位数由两位数变成了三位,因此应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多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

第1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究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在“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算理。

教学准备:尺,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民族团结内容: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和心要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课件出示

1.口算

2.计算

43×26= 12×34=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请你计算这两题,完成后,想一想笔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1)学生独立完成,思考问题

(2)反馈,学生汇报

教师:谁来说一说我们是怎么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先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二、问题引入,探究算法

1.引出问题,研究算式

出示例题: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预设: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从一个城市到北京一共用了12小时。教师:你能列出正确的算式吗?

预设:145×12

(教师板书:145×12=)

教师: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解决这个问题?

预设:求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就是求12个145是多少。

教师:观察这个乘法算式,与之前的算式相比有什么区别?

预设:这个算式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之前的算式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2.学生解答,呈现方法

请你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2)反馈,学生汇报。

方法1:估算。把145估成150,把12估成10,150×10=1500。这个城市到北京大约是1500千米。

教师:运用估算的方法,我们可以判断积大约是多少。

方法2:分步计算。先算145乘2等于290千米,再算145乘10等于1450千米,最后算290加1450等于1740千米。

教师:你能说一说你每一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

预设:我先算2小时行的距离,再算10小时行的距离,最后把它们加起来就是12小时行的距离。

教师:通过分步计算,我们可以计算出12小时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还有其它不同的方法吗?

方法3:列竖式计算。

3.比较方法,探究算理

(1)谁来说一说,我们是怎么进行竖式计算的?

我们先用12个位上的2去乘145得290,再用12十位上的1去乘145得145,最后算290加1450得1740。

问:想一想,这个145应该怎么写?(这个145末位上的5要从十位写起,相同数位要对齐。)

追问:为什么要从十位写起?(因为用十位上的1去乘145表示145个十,所以要从十位写起。)

(2)观察竖式计算和分步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请你和同桌一起讨论,说一说。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290表示的是2小时行的距离,145表示145个十是1450,就是10小时行的距离,最后算出1740千米就是12小时一共行驶的距离。(3)观察竖式,和同桌一起讨论交流,尝试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运用知识,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教材47页“做一做”

2、学校要为各班新购买一套百科全书。全校共36个班,购买这些新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四、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第49页练习八,第1题、第2题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一)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145×12=

方法1:估算方法3:列竖式计算

方法2:分步计算

课后反思:

第2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二)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竖式的简便写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正确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0的个数的确定。

教学难点: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练习本

教学课时:1课时

民族团结内容:“三个离不开”的内容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课件出示)

2、竖式计算

279×24=

独立完成,指名演板,全班订正

3、出示160×30= 106×30=

这2道题和 2 7 9×2 4有什么不一样?指名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像这样的题该怎样用竖式计算,引出课题并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二、探究新知

1、计算:160×30=

问:这道题用该怎么计算呢?想不想试一试

试着算一算,遇到问题小组可以交流,巡视指导,展示汇报

方法一:先口算出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

方法二:因为16×3=48,10×10=100,48×100=4800

所以160×30=4800

方法三:竖式计算,板书过程(课件演示)

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离这个问题,那这个你们能解决吗?

2、出示:106×30=

快试一试吧,汇报交流,课件演示

三、运用知识,课件出示

完成教材48页“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五、布置作业

第49页练习八,第4~7题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二)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160×30= 106 ×30=

1 6 0 1 0 6

× 3 0 × 3 0

4 8 0 0

课后反思:

第3课时:练习课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熟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巩固笔算乘法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性,进一步巩固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民族团结内容:我们是一家人知道中华民族有56个民族组成,了解一些民族的名称,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深深埋藏。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50×90= 32×30= 70×140= 210×40=

40×80= 190×5= 300×30= 25×30=

2、竖式计算

357×46=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上计算,指名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小结: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积的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积的末尾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竖式计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

207×30= 280×90=

4、完成教材50页的第8题

5、一只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李叔叔准备了5吨食物。

够这头大象吃20天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预设1:350×20=7000(千克) 5吨=5000千克

7000千克>5000千克答:不够这头大象吃20天。

预设2:5吨=5000千克 5000÷20=250(千克)

350千克>250千克答:不够这头大象吃20天。

二、拓展练习

超市周末促销,某品牌酸奶每瓶4元,买3送1,妈妈买3瓶酸奶,每瓶便宜多少钱?

三、谈收获

说一说你今天学习到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体会?

四、布置作业

练习八第9、10、11题。

板书设计:

练习课

一只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李叔叔准备了5吨食物,够这头大象吃20天吗?

350×20=7000(千克) 5吨=5000千克

5000÷20=250(千克) 5吨=5000千克

350千克>250千克 7000千克>5000千克

答:不够这头大象吃20天。

课后反思:

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并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图片 PPT

教学课时:1课时

民族团结内容: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口算

(1)6×2= (2)20×4=

6×20= 10×4=

6×200= 5×4=

二、探究新知

1、观察刚才做的两组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发现

问:第(1)组题中,第2题同第1题比,因数是怎样变化的?积是怎样变化的?

指名说: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积也乘10

问;第(1)组题中,第3题同第1题比,因数是怎样变化的?积是怎样变化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0,积也乘100。

2、观察第(2)组题,因数是怎样变化的?积是怎样变化的?

第(2)组题中,第2题同第1题比,因数是怎样变化的?积是怎样变化的?第(2)组题中,第3题同第1题比,因数是怎样变化的?积是又怎样变化的?

指名回答: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2,积也除以2。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4,积也除以4。

3、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你能根据刚才的学习过程,说一说积的变化过程吗?先同桌说一说,在小组内说一说。

4、小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问:可以除以0吗?(不可以)

谁再来补充一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5、拓展

(1)6×2= (2)20×4=

6×20= 10×4=

6×200= 5×4=

把这2组题,从下往上观察,看看能有什么发现?全班交流

知识运用

1、完成教材51页“做一做”,订正时课件演示

2、找出规律再填空

3、算一算,想一想,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16×34=544

(16×2)×(34÷2)=

(16÷2)×(34×2)=

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第54页练习九第1题、第4题和第55页练习九第10题

板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

(1) 6×2= (2) 20×4=

6×20= 10×4=

6×200= 5×4=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

课后反思:

第5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并能根据这样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民族团结内容:少数民族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生活在一起,一起劳动,一起唱歌跳舞,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

解答下面的问题:

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

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数量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

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是已知每件商品的价钱,还知道买了多少件商品,最后算……2、讲解:课件出示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师:谁来说一说篮球的单价是多少?数量是多少?如何求它的总价?鱼呢?让学生举例子说一说什么是单价、数量、总价。

师:这个算式中的数各表示什么?

80 × 3 = 240 10 × 4 = 40

︱︱︱︱︱︱

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数量总价生:我发现了:单价×数量=总价

问:这2道题都是已知什么?(单价和数量)求什么?(总价)

那它们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3、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什么?求什么?数量关系是什么?(1)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多少钱?

(2)学校买了3台同样的复读机,花了420元,每台复读机多少元?第(2)是知道什么?求什么?知道了数量和总价如何求单价呢?生:总价÷数量=单价

师:那我们知道了单价和总价如何求数量呢?

生:总价÷单价=数量

一、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星期天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商品价格如下:

椅子:40元/把衬衣:60元/件台灯:120元/台

①妈妈买4把椅子需要多少钱?

②2件衬衣多少钱?

③4把椅子、2件衬衣、一个台灯一共得花多少钱?

2、学校买回了13个足球,每个足球52元,一共得要多少钱?

3、圣诞节到时候,明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电影,买电影票一共花了126元,每张电影票多少钱?

4、4公斤苹果36元,12公斤苹果多少钱?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教材54页第3、8题

板书设计: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每件商品的价钱×多少件商品=一共要多少钱

80 × 3 = 240 10 × 4 = 40

︱︱︱︱︱︱

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课后反思:

第6课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用之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归纳总结速度、时间、路程之间数量关系的过程,学会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的简洁性和价值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速度的意义,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用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灵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民族团结内容:伟大的中华民族了解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中国也是一个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了解中国的五个自治区。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最近我们喀什市为了创建卫生城市,全民上下,使喀什在面貌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星期天上午小明和小华约好在人民广场见面,打算骑车环城一周欣赏一下喀什的美景,小明从家里出发4分钟来到人民广场,小华7分钟来到广场,他们谁走得快?(学生会说不好比,因为不知道他们走了多远-----引出要比他们每分钟走的路程。)每分钟走的路程数学上叫速度,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速度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5

1、解答下面的问题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

生做完后,师问: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知道每小时或每分钟行的路程和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求一共行……

2、师: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3、说说上题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分别是多少?

师:上面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可以写成70千米∕时,读作70千米每时。

4、你知道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吗?同桌试着说一说。

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二、运用知识

1、课件出示

(1)蜗牛爬行的速度大约是每分钟9厘米

每分钟9厘米可写作:

(2)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

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

(31)蝴蝶飞行的速度可达每分钟500米

每分钟500米可写作:

(4)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340米

每秒340米可写作:

2、教材53页“做一做”

3、往返行程问题

农资站的王叔叔从公司出发,去小李庄送货。去时用了3小时,每小时行40千米。按原路返回时用了2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师:认真读题,然后分析题目,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题中出现了速度、时间、路程,就是考察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师:“按原路返回”是什么意思?

生1:去的路程与回来的路程是相等的,因此第一步先求出“去的路程”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可求出“去的路程”

生2: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可求出“返回的速度”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掌握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1、第54页练习九第7题、第9题

2、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600米,小明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他从家出发步行9分钟,能到达学校吗?

板书设计: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课后反思:

第7课时:练习课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单价、速度等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与总价及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并培养合作与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与总价及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民族团结内容: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成才报国的远大志向。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两组常见的数量关系,谁还记得有关的知识吗?板书: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二、基础练习

1、蜜蜂每分钟大约飞行500米,大象的奔跑速度可达到每小时80千米。

蜜蜂的速度可以怎么写?大象的奔跑速度呢?它们的速度谁快一些?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课件演示

2、先说一说下面各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再列式求出结果

(1)火车每小时行120千米,行驶了9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2)妈妈买了3瓶同样的酸奶,花了6元,每瓶酸奶多少钱?

(3)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210千米,那么这辆汽车1小时行多少千米?

二、拓展练习

1、一辆汽车从甲城市驶向乙城市,去时的速度是80千米/时,用了6小时,返回时多用了2小时,返回时这辆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问:这道题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这道题已知这辆汽车从甲城去乙城的速度和时间,还知道返回比去时多用了2小时,要求这辆汽车返回时的速度。

你会解答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要求返回时的速度,需要知道甲乙两城市之间的路程和返回所用的时间,这两个条件题目都没有直接给出,所以要先求出这两个条件,再求出返回时的速度。

2、李阿姨打算买8千克苹果和9千克葡萄,应付多少钱?

苹果3元:2千克葡萄 15元:3千克

先想一想怎么解答,再独立完成。

四、总结

通过学习你又掌握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有关单价、数量、总价或速度、时间、路程

的问题吗?自己编一道并解答。

板书设计:

练习课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课后反思:

第8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运算。

2、进一步理解关于两位数相乘时,积随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3、通过应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经历知识的回顾整理过程,体验归纳整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归纳总结、自我激励的良好学习习惯。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四年级上册 主备人: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的任务: (思想教育、“双基”教学、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方法指导、习惯形成及培优、促中、转差的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从而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情况分析 1、班级概况: 四年级是现有人数为33人,其中住校生22人人。大多数学生来自远处达连地、弯子、左口山等,这些学生中有父母离异的,有父母外出工作,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多人。 2、知识掌握情况。 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吨千米的认识掌握得不太好。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的还不够。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少数优等生的知识和经验、获取知识的能力、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而学困生连乘除法的计算都有困难。 3、学习习惯、兴趣、方法及心理特征 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数学课学习兴趣较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学生上进心强,班级学生之间竞争意识浓;接受新知识的主动性较好,好奇心,好强心都很强,具体形象思维活跃。由于年纪较小,学生的个性显得不稳定,对事物的认识和个人的情感不能客观的分析,意志力尚不定型,自控力不强,对人对事热情度高,但持久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失败面前易灰心。同时也有个别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全集)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旧州三小杨成忠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数学活动“1亿有多大?”。 前面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已经掌握了“个”、“十”、“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并且能够正确地读、写完以内的数。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因为在多位数中最常用的是亿以内的数,学生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后,比亿达的数的读写就可依此类推了。另外教材还介绍了数的产生、常见的计算工具及使用方法。 掌握大数的读、写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了解数的产生和世界上曾出现过的不同数字以及不同时期的计算工具,学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培养数感。 学情分析 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万以内数,能比较熟练地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大小比较,这样,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就比较容易。 2、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并不太平常,学生了解也并不太多,教学中应大量提供一些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联系。 3、亿以内数的读写法和大小比较与万以内数类似,学习中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学生可凭借知识经验自学自悟。难点是大数的改写,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自悟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讨论学习改写方法。 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大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的方法,会读、写大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2、掌握将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3、了解数的产生、计算工具的发展,会用电子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过程与方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每空1分,共16分) 1、用6、0、4、9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 2、比最大的两位数多86的数是(). 3、在56后面添一个0,这个数比原数多(). 4、()+487=936,()-284=173. 5、比126多108的数是(),196比59多(). 6、一组减法算式中的减数和差都是126,被减数是(). 7、估算678-199时,可以把678看作(),199看作(),结果大约是(). 8、加法的验算可以用交换()的位置再算一遍,也可用()减去(),看结果是否等于().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 ()1、在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对齐,就是最高位上的数对齐. ()2、425与238的和一定大于600. ()3、在计算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4、根据1495+827=2322可以直接写出2322-1495的 得数. ()5、三位数加三位的和一定是四位数. 三、选择题.(每小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加法中,和一定()两个加数中的任何一个. A.大于 B.小于 C.大于或等于 2、两个数相加的和是488,其中一个加数是300,求另一个加数,用()计算. A.加法 B.减法 C.乘法 3、一个数减去329,差是488,这个数是().

A.159 B.817 C.717 4、()与649的和是最小的四位数. A.351 B.461 C.361 5、求比356少78的数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 ). A.356+78 B.356-78 C.356-78=356 四、细心观察,准确计算.28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共8分) 510-70= 30+600= 38+54= 96-69=37-17+49= 37+18+9= 8×9-7= 72÷8+65=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每小题只填结果1分,用竖式计算1分,验算1分,共12分) 489+365= 736-189= 827+294= 1000-456= 3、在□里填数.(每小题2分,共8分) □6 □□ 2 □ 8 □ 9 2 □ 8 + 3□ 4 - 6 □ 7 + 1 4 □ - 1 4 □ 9□ 2 2 4 1 □□ 3 1 1 0 3 五、列式计算.(每小题3分,共9分) 1、一个数与485的和是900,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减198得365,这个数是多少? 3、一个数比最大的三位数多591,这个数是多少? 六、联系实际,解决问题.(32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3 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4 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7 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10 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的练习12 第5课时亿以内数大小比较15 第6课时亿以内数的改写17 第7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20 第8课时亿以上数的认识,23 第9课时亿以上数的改写26 第10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28 第11课时用计算器计算31 第12课时综合练习34 第13课时一亿有多大?36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38 课1时公顷和平方千米39 课2时练习课42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43 第1课时线段、直线、射线和角44 第2课时角的度量46 第3课时角的分类48 第4课时角的画法50 第5课时练习课52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54 第1课时笔算乘法(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55 第2课时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57 第3课时练习课59 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61 第5课时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63 第6课时练习课65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6 第1课时平行与垂直67 第2课时垂线的画法69 第3课时长方形的画法71 第4课时练习课72

第5课时认识平行四边形74 第6课时认识梯形76 第7课时练习课(一)78 第8课时练习课(二)79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80 第1课时口算除法81 第2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83 第3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185 第4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287 第5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89 第6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91第7课时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92 第8课时两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94 第9课时两位数除三位数:商的变化规律97 第10课时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99 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101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103 第1课时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104第2课时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107第3课时练习课109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110 第1课时沏茶问题111 第2课时烙饼问题113 第3课时田忌赛马117 第4课时练习课119 第九单元总复习121 第1课时多位数的认识复习课122 第2课时乘法和除法复习课(一)125 第3课时乘法和除法复习课(二)127 第4课时空间与图形复习(一)129 第5课时空间与图形复习(二)131 第6课时统计复习132 第7课时复习课133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新人教版全册)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本册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大数的认识(10课时) 1亿有多大?………………………………………………………1课时 二、公顷和平方千米(3课时) 二、角的度量(4课时)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 1.口算乘法…………………………………………………2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7课时左右 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3课时) 1.口算除法…………………………………………………2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统计(3课时) 你寄过贺卡吗?…………………………………………………1课时 七、数学广角(4课时) 八、总复习(5课时) 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本册教材是第二学段的开始,第一学段教学时用过的一些教具和学具有的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钉子板等。第二学段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这里介绍几种,供参考。 1.多位数计数器教学“大数的认识”时使用(见教科书第3页)。可以自制,制作原理和方法与一年级下册的计数器相同,只是要把数位扩展到千亿位。也可直接在市场上购买。 2.多级数位顺序表教学数位、计数单位、大数的读写时使用(见教科书第20页)。可以自制,制作原理和方法与二年级下册的“万以内数位表”相同,只是要把数位扩展到千亿位,加上数级、计数单位等的内容,并可在表的下面贴上一张白纸或连接几排插袋,便于进行读、写数的练习。 3.计算器教学计算工具的认识、大数的四则计算时使用。计算器一般分成算术型计算器和科学型计算器两种,算术型计算器可完成基本的四则计算,但是不能自动识别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科学型计算器比算术型计算器的功能有所扩展,可以进行乘方、开方、指数、对数、统计等运算,能够自动识别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本套教科书以信利牌(TRUL Y)P-127型小学生专用计算器为例,介绍电子计算器的构造、功能和使用方法。 4.算盘教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时使用。教师应准备一个算盘教具,有条件的学校可再准备几个算盘学具。 5.用硬纸条做的角和平行四边形教学角的度量和平行四边形时使用。通过操作理解角的大小变化,测量角的大小,理解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转化关系。 6.量角器、三角板、直尺教学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使用。这几种教具和学具要求有很高的精确度,自己很难制作,可在市场上购买。 7.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用小棒作为算筹记数,找两把扇子认识平角和周角等;根据教科书第57页的“格子乘法表”制作表格。教科书第120页思考题的学具,如果计数器不能代替,可以自己制作类似的便于操作的学具。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一)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课本第2~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状况,在教学中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难点: 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重点: 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 计数器、小卡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如: 学校里共有多少名学生?你家里没月收入大约是多少元?一年的收入大约有多少元? 2、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板书:25000 老师:这是一个存折里显示的存款,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里有多少存款?这个数是几位数?(五位数)各个数位的名称是什么?各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2 5 0 0 0 ……万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位→数位

……万千百十个→计数单位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老师:以上所说的到的是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万以内的数,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已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大的数─亿以内数的认识。 2、介绍主题图。 老师:2000年我国开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在老师提供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1)投影出示:(教科书第2页主题图) (2)看了这些数据,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提的? 3、教学例1 教师:从同学们刚才尝试读数中,我们明白要想正确地读出这些大数,应该先了解掌握这些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些知识点。 (1)投影出示例1图: 老师:19612368这个数有多大呢? (2)计数单位的认识: 计数器上遮去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①一千一千地数,数到10个一千。 老师:10个一千是多少 学生:10个一千是一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满10向前一位进1,得出结果。) 教师用计数器表示: ②一万一万地数,数到10个一万。 老师:10个一万是多少?(在计数器上显示“十万”) ③同样方法认识百万、千万。 ④认识亿的计数单位。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千万位左边一位是什么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老师明确说明:千万位左一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在计数器上显示”亿”。 (3)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大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第一课时《认识大数》(P2_P4)则是从“计数单位、数位、数级、十进制计数法等数概念的多方面来全面地认识数,为避免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尽量少出错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重点是: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教学难点是比较正确熟练地说出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和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及数位分级,为以后学习读数和写数打下基础。 3、能正确地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4、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快乐地获得知识,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点 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 比较正确熟练地说出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和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五、课时安排 大数的认识约20课时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P2-4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习惯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以及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普查状况,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试卷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试卷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三年级(上 册)数学(第四单元)一、我会填。 1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一定比()小。 2、45 除以 7,商()余(),42 里面有()个 5, 余()。 3、在有余数的除法里,如果余数是 4,除数最小是();如 果除数是 8,余数最大是()。 4、一个数除以 5,商是 7,余数是 3,这个数是()。 5、20 个苹果,平均分给 6 个同学,每人分()个,还多()个。 6、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5< 47 8 ()< 75 70>8() 7、☆ 7 = 6△,△最大是()。 ☆△ = 7 6,△最小是()。 8、469=51 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余数是()。 9、485,商是(),余数是()。 10、有 17 个乒乓球,平均分给 8 人,每人分()个,还 剩()个。 11、 10 月份有 31 天,是()个星期零()天。 1 / 6

12、 27 是 3 的()倍,8 的 4 倍是(),5个9 的和是(),18 里面有()个 3。 二、用竖式计算。 68 8 = 23 5 = 45 8 378= 547= 406=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 元)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一、 我会填。 1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一定比()小。 2、45 除以 7,商()余(),42 里面有()个 5, 余()。 3、在有余数的除法里,如果余数是 4,除数最小是();如 果除数是 8,余数最大是()。 4、一个数除以 5,商是 7,余数是 3,这个数是()。 5、20 个苹果,平均分给 6 个同学,每人分()个,还多()个。 6、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5< 47 8 ()< 75 70>8() 7、☆ 7 = 6△,△最大是()。 ☆△ = 7 6,△最小是()。 8、469=51 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余数是()。 9、485,商是(),余数是()。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1.本单元教材内容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安排如下表: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3.教学重难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例1、例2和练习一的: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初步认识数位概念,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 3、能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4、通过归纳亿以内数的读数规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整理数位顺序表和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拨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考考你: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让学生尝试读数) 3.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4.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例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屏幕上随即展示我国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及北京人口等有关数据。) 同学们这些数据你会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三、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 通过预习课文,你了解了亿以内数的哪些新知识? 先四人小组讨论,再汇报,师在黑板上作简要记录。 1.数位名称: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2.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边汇报边整理成数位顺序表 3.计数方法: 用万作单位,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由此得出: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要求学生在小组里拨珠数一数,然后请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示范。 4.分级方法: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都是一级。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14~2015)上年度小学四年级数学 课 时 教 案 四〈3〉班数学:朱培春

教学计划 在这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按照教务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大数的认识,2、公顷和平方千米,3、角的度量,4、三位数乘两位数,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6、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7、复式条形统计图,8、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1、在数与计算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重点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其目的是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知识方面,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和发现数学问题的兴趣。 下面对教材各单元具体进行分析: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主要是让学生从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多方面来全面地认识数和十进制计数法。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认识直线、射线和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画角。主要是让学生对几何图形基础有一个初步认识,同时让学生理解几何知识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积的变化规律,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和乘法的估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先从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入手,运用已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概括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再通过对一组乘法算式的观察、比较,归纳出乘法算式中的变化规律。运用乘法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出常见的数量关系。最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填一填。 1.用竖式计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从()位算起。 2.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多()。 3.比625多327的数是(),比625少327的数是()。 4.百合有423朵,比郁金香少88朵,郁金香有()朵。 二、选一选。(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1.两个加数调换位置,和()。 A.变小了 B.不变 C.变大了 D.不确定 2.不能验算437+355=792的算式是()。 A.355+437 B.792-355 C.437-355 D.792-437 3.估算498+303-599的结果大约是()。 A.100 B.200 C.300 D.400 4.一个数与459的和是790,求这个数。列式为()。 A.459+790 B.790-459 C.790+459 D.以上各项都不对 三、计算题。 1.口算。 200+300=450-50=620-20=480+20= 730+70=660-160=290+110= 380-120=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65+486= 428+247= 568+189=348-284= ※241-166= ※346+458= 3.脱式计算。 298+106+59327+441+155

四、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原来有 五、解决问题。 1.菜市场运来黄瓜455千克,运来的西红柿比黄瓜少217千克,运来的西红柿有 多少千克? 2.某实验小学有893人,已经体检的有529人,没有体检的有多少人? 3.图书室原来有509本书,借出352本书,现在图书室里有多少本书? 4.彤彤身高137厘米,丽丽身高131厘米,浩浩身高142厘米,奇奇身高149厘米, 他们当中谁最高?谁最矮?最高的比最矮的高多少厘米? 5.强强的爸爸和妈妈在外地打工,爸爸每月给强强寄458元的生活费,妈妈每月 给强强寄447元的生活费。 (1)强强的爸爸和妈妈每月一共给强强寄多少元的生活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数学广角;总复习。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用数学四大领域。具体分析如下: 1、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包括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个单元。以上三块内容是小学阶段整数教学的总结完善阶段,因此,以上内容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之一。 2、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包括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以上两块内容是小学阶段系统学习几何知识的开始。(第一学段学习的相关几何知识基本是属于直观认识阶段)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对以后进一步学习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本册教材的又一教学重点。 3、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领域的知识包括统计;数学广角两个单元。统计主要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纵式和横式)学会看懂复式统计图并进行数据分析;数学广角让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综合练习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综合练习 一、我会填。一、我会填。 1、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一定比()小。1、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一定比()小。 2、45除以7,商()余(),2、45除以7,商()余(), 42里面有()个5,余()。42里面有()个5,余()。 3、在有余数的除法里,如果余数是4,除数最小是3、在有余数的除法里,如果余数是4,除数最小是 ();如果除数是5,余数最大是()。();如果除数是5,余数最大是()。 4、一个数除以5,商是7,余数是3,这个数是()。4、一个数除以5,商是7,余数是3,这个数是()。 5、20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人分()5、20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人分() 个,还多()个。个,还多()个。 6、括号里最大能填几?6、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5<47 8 ×()<75 70>8×()()×5<47 8 ×()<75 70>8×()7、☆÷7 = 6……△,△最大是()。7、☆÷7 = 6……△,△最大是()。 ☆÷△= 7……6,△最小是()。☆÷△= 7……6,△最小是()。 ,错的打“×”。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中,除数一定是5。()1、在÷= 6 ……4中,除数一定是5。() 2 6 = 7 ……5。() 3、6台,全部运完,至少要运4次。() 三、用竖式计算。 68 ÷8 = 23 ÷5 = 45 ÷8 = 50÷6 = -精品

四、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和除数相比较,()。 A、余数小 B、除数小 C、一样大 2、38÷8=() A、4......6 B、5......2 C、6 (4) 3、下面算式,余数是3的是()。 A、48÷5 B、22÷4 C、36÷7 五、解决问题。 1、有25米花布,每4米做一条被单,可以做几条被单, 还剩多少米布? 2、有38棵白菜,吃了12棵,剩余的每7棵装一筐, 至少要几个筐? 3、把2米长的铁丝剪成同样的4段,至少要剪几次, 每段长是多少分米? 4、公园门票8元一张,妈妈有15元钱,爸爸有12元钱, -精品

2019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2019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一、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二、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人”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进步发展数感。 2.体会并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会笔算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4.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数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5.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6.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7.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8.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再跳性统计图中描述简单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综合练习 一、我会填。 1、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一定比()小。 2、45除以7,商()余(),42里面有()个5,余()。 3、在有余数的除法里,如果余数是4,除数最小是();如果除数 是5,余数最大是()。 4、一个数除以5,商是7,余数是3,这个数是()。 5、20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人分()个,还多()个。 6、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5< 47 8 ×()< 75 70>8×() 7、☆÷ 7 = 6……△,△最大是()。 ☆÷△ = 7…… 6,△最小是()。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在÷ = 6 …… 4中,除数一定是5。() 2、在÷6 = 7 ……中,余数一定是5。() 3、20台电视,每次最多运6台,全部运完,至少要运4次。() 三、用竖式计算。 68 ÷ 8 = 23 ÷ 5 = 45 ÷ 8 = 50÷ 6 =

四、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和除数相比较,()。 A、余数小 B、除数小 C、一样大 2、38÷8=() A、4......6 B、5......2 C、6 (4) 3、下面算式,余数是3的是()。 A、48÷5 B、22÷4 C、36÷7 五、解决问题。 1、有25米花布,每4米做一条被单,可以做几条被单,还剩多少米布? 2、有38棵白菜,吃了12棵,剩余的每7棵装一筐,至少要几个筐? 3、把2米长的铁丝剪成同样的4段,至少要剪几次,每段长是多少分米? 4、公园门票8元一张,妈妈有15元钱,爸爸有12元钱,这些钱可以买3张门票吗?还剩几元?

最新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_全册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_全册

课前教材解读: 集体备课二次备课《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 数单位的名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知道数级、数位,掌握数位顺序表。 2.结合现实情境,利用数位顺序表进一步体会 “位值”的含义。 3.在结合现实情境认识大数的过程中,体会大数 的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 万、亿”。 教学难点:体会“位值”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一)读一读下面的信息 1.课件出示: 师:请大家看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读信息。 2.师:这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万以内的数,对万以内 的数你都知道什么? 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说,如:计数单位、数位、读写 法、大小比较等。 3.课件出示:

(1)师: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师:把这些数与刚才的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二)点明课题 (1)师: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比万大的数? (2)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比万更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亿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组信息,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准备。通过比较两组信息中的数,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还大的数,而且这样的数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体会学习大数的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1.认识“十万”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计数单位“万”,谁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0000? (2)师:如果再拨一颗珠子,是几万?(2万)再拨下去呢…… (3)师:9万再加一万是几万?万位满十,怎么办?(万位满10,要向前一位进1)这里的一颗珠子表示多少?(十万) (4)师:根据刚才拨珠的过程想一想,万和十万有什么关系?(10个一万是十万) (5)师:十万有多大?(课件演示:小正方体由一→十→百→千→万→十万的变化过程)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537377698.html, 课件|视频|试卷【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拨数,引导学生思考“万位满十怎么办”,使学生自主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并体会10个一万是十万。通过小正方体的累加过程,帮助学生感受十万的大小,培养数感。】 2.认识计数单位“百万”“千万”和“亿” (1)师:十万比万大,10个一万是十万,那还有比十万大的计数单位吗?是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两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2) 亿以内数的认识 (3) 数的产生 (13) 亿以上数的认识 (15) 计算工具的认识 (19) 用计算器计算 (21) 1亿有多大? (23)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25) 直线、射线和角 (26) 角的度量 (28) 角的分类 (30) 画角 (32)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34) 1.口算乘法 (35) 2.笔算乘法 (39)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53) 垂直与平行 (54) 平等四边形和梯形 (60)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

(66) 整理和复习 (91) 第六单元统计 (93) 你寄过贺卡吗? (99)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102) 第八单元总复习 (109) 多位数的认识图复习 (110) 乘法和除法复习 (112) 空间和图形复习 (114) 统计复习 (116)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 师准备计数器,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考考你: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让学生尝试读数) 3.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4.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例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同学们这些数据你会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三、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