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色花》 课时教案完美版

《金色花》 课时教案完美版

《金色花》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品味诗歌的音乐美、形象美、情感美;学习和借鉴诗歌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赏读)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音乐美、形象美、情感美。

教学难点:感悟诗境;鉴赏诗歌;放飞想像,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真情。

(突破方法: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多读,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探究赏析中,让学生充分体味本诗的精

妙之处,感悟爱的美好、圣洁,感受孩子对母亲的深情挚爱。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想像的新奇而美妙,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法、创设情景法、示范点拨法

学习方法:表情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想像联想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生准备:查字典解决生字词;查看有关作者及其创作背景资料;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周杰伦的歌曲《听妈妈的话》,渲染气氛。

一、情境导入:

母爱是世上最伟大最无私的一种情感。“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这是一个听妈妈话的乖孩子对母爱的表达。其实,回报母爱的方式有千百种。今天,我们就来听一个“坏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故事,看看他是如何回报母爱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圣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

二、走进泰戈尔和金色花:

我们来了解一下泰戈尔,认识一下金色花,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屏幕显示的内容:

1、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2、泰戈尔与中国的故事:泰戈尔一生热爱中国,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朋友。1924年,他不顾年老体衰来中国访问。1938年初,他义愤填膺地写了声讨日本军国主义的名作《射向中国的武力之箭》。愤怒谴责日本军队在中国烧杀抢掠的滔天罪行。他呼吁印度人民向中国提供各种形式的物质援助。他本人慷慨解囊,为援华基金捐款500卢比,他在致中国人民的信中预言:胜利的种子将在中国人民的心田发芽、开花;并且一再证明:它是不朽的。

3、金色花:印度佛教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4、关于《罗摩衍那》:又叫《罗摩传》,印度叙事诗,相传系蚁垤所作,是印度历史上最有名的两部史诗之一。是印度人民思想行为、道德观念的准则和生活的楷模。

(读得真好!我们给这位同学一点掌声,也为自己加油!)

三、倾情诵读,感受音乐美:

1、听读课文,初步感知: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朗读,触摸语言,感知文意,圈画生字词,并注意体会语气、语调。

(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配乐《秋日私语》)

2、扫除字词障碍:每组选一位代表说出一个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匿笑( nì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

沐浴( mùyù ):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祷告( dǎo ):向神祈求保佑。

嗅( xiù ):闻(气味)。

3、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4、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如果学生读不好,教师要一句一句地教。)

例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为了好玩,笑嘻嘻的,多么天真、活泼的孩子!这句应读出孩子的调皮、快乐的语气。

例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例3:“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5、学生朗读比赛:我听到了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代表本小组为大家朗读诗歌?读后师生评议,再次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四、合作研读,品味形象美:

同学们的朗读,让我感到同学们真正乘着想像的翅膀,走进了孩子和母亲的世界。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相信大家还沉浸在孩子与妈妈嬉戏的画面中。下面请小组内合作研读课文,说一说:这首散文诗中,孩子与妈妈的形象各有怎样的特点?你能给他们加一个恰当的修饰语吗?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你的理解。(要注意品味与朗读指导相结合,屏显:)

我看到了一个_的孩子,我是从……看出的;

我看到了一个_的妈妈,我是从……看出的。

例1:我看到了一个天真、顽皮的孩子,我是从“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这一段看出的。

师:“笑嘻嘻”是什么表情?你能告诉大家吗?

生:嘴角上扬眼中含笑,露出牙齿。

师:“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这时孩子是一种什么心理?

生:为妈妈认不出自己而骄傲得意。

师:请你带着这种理解读一下,好吗?(生读)

例2:我看到了一个非常爱妈妈的孩子,我是从“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这句话看出的。

师:孩子为什么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既然爱妈妈,为什么不告诉她呢?

生:不想告诉妈妈,不想打扰妈妈,只希望默默地关心她,奉献自己的爱心。

师:“悄悄地”换成“慢慢地”可以吗?请大家先读置换后的句子,再读原句,比较体味。

生:“慢慢地”只能表现出花开的姿态,不能传达出孩子的顽皮、可爱,没有小孩子的活泼稚气。

例3:我也看到了一个非常爱妈妈的孩子,我是从“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这一片段看出的。(师引导学生换字赏析)

例4:我看到了一个活泼、撒娇的孩子,同时也看到了一个慈爱的妈妈。我是从“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段对话中看出的。(师引导学生变换语序、标点进行品味赏析。)( 1)、变换语序为:“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妈妈,我不告诉你。”

细读比较:原文的句式强调“你到哪里去了”,妈妈的急切之情跃然纸上;强调“我不告诉你”表现出孩子的顽皮,自以为得意。这些情

味改后的句子无法体现。

(2)、变换标点为:“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细读比较:原文第一句重在问,而改后重在责怪;这里的坏孩子不是真的坏孩子,妈妈只是嗔怪。“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是不是真的不想让妈妈知道呢?他不想让妈妈知道自己曾做过的事,自以为得意;但又希望妈妈明白自己曾做过的事——那是他的杰作。改为感叹句后,就变成绝对不想让妈妈知道了,不符合孩子的心理。

(师生配合读;母子之间的深深情意就在这一问一答中体现出来)

例5:我看到了一个圣洁美丽的妈妈,我是从“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作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这一片段看出的。

师:你觉得应用什么基调来读这一段?

生:舒缓深情。

小结:的确,诗中的孩子天真,活泼,顽皮,撒娇,爱妈妈;诗中的妈妈圣洁,沉静,安详,美丽,慈爱,爱孩子。他们的故事就像一幅幅画面,又像一首首歌谣,让我们深深陶醉于他们的母子情深,母子之爱。

五、小组探究,领悟情感美:

必答题:(加油哦!)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一是印度人也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

色花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2、《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求她讲故事。)

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

(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抢答题:(挑战你!)

1、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见,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2、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一种怎样的感情?(喜爱、赞美)

(同学们还有什么地方有疑问的可以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解答。)师补充: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在泰戈尔的散文诗中处处可见具有宗教意义的事物,时时洋溢着具有宗教意义的爱。所以尽管

泰戈尔在写作这首散文诗时正是个人最不幸的时期,妻子去世,一双儿女夭亡,但他仍能写出这样富有童趣富有母爱的诗,来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圣洁的爱。

让我们带着对泰戈尔的崇敬之情和对这种最纯洁的爱的赞颂齐读这篇作品。

六、放飞想象,创意表达美:

读了这篇文章,是你否也觉得我们要为深爱着我们的母亲作些什么呢?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在贺卡或明信片上写一段话给你的爸爸或妈妈,用“假如我变成了什么……”作为这段话的开头,表达你们对爸爸或妈妈的爱。

学生自由想象,用“假如我变成了什么……”说话。

例1: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例2: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不会受烈日的炙烤。

七、结语:

泰戈尔说,天空中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真正的爱是无需刻意表达的。佛说一花一世界,就让我们像金色花一样,用那优美的姿态,淡淡的芳香,小小的投影,去诠释这份人间真爱吧!

板书展示

课堂作业

一、积累与运用

1、填空。

(1)《金色花》的作者是________(国家)诗人________,他曾在1913年获________奖。

(2)当你沐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后,他(她)做了哪些事?请用文中的语句概括作答,不少于三个方面。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写汉字。

笑xīxī()匿.笑()dǎo告()

嗅.()罗摩yǎn那()花bàn()

3、下列各句中按意义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A、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B、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

C、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

D、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

4、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二、阅读选文,回答文后1~4题。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那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也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2、选文中“笑嘻嘻”、“摇摆”、“跳舞”表现了孩子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3、有同学认为,在妈妈急切寻找“我”时,“我”却躲起来捉弄妈妈,

这说明“我”是个坏孩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参考答案:一、1、(1)印度泰戈尔诺贝尔文学奖(2)略(3)①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②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③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求她讲故事。 2、嘻嘻nì祷xiù衍瓣3、C 4、D二、1、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是母爱的光彩,想像新奇巧妙。 2、活泼、天真、快乐、可爱。3、不同意。在“我”变成了金色花后,仍不离妈妈左右,注视着妈妈工作,在妈妈祷告时为她送去香气,陪伴妈妈读书,这些都说明了“我”非常爱自己的妈妈。之所以在妈妈寻找自己时不说话并且匿笑,是因为他个性天真调皮,在和妈妈开玩笑,而并不是真的捉弄妈妈。所以不能说“我”是个坏孩子。)

教学反思

程少堂老师认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富有学科个性和教学个性的审美快感。

在《金色花》一课中,我主要通过灵动多姿的朗读(听读、赛读、评读、研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熏陶感情,从而读出“语文味”,创造诗意的课堂。

在《金色花》一课的学习中,我通过“合作研读”、“创意表达”

这些环节的设计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不断与文本进行生命的对话,使学生既有读书之乐,又有感悟之喜。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平台,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思维碰撞的空间。

特级教师李镇西曾经说过:“在课堂上,没有纯粹的理念,一切细节同时都是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人所上的《金色花》一课在许多细节处理上反映了教师的理念仍有待转变。如:问题的探究还不够深入,学生的思维仍受着老师的操纵。所以,要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自身素质的提高,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语文课因每一个富有个性的“我”而精彩吧!

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