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正义论摘录

正义论摘录

正义论摘录
正义论摘录

1.浅析罗尔斯正义论

一、罗尔斯《正义论》的理论构建

罗尔斯学说的核心是他的“正义论”,他是以洛克、卢梭和康德的社会契约论为基础,提出一种新的正义论,来代替在道德思想领域中长期占地位的功利主义传统学说。罗尔斯讲的正义主要是指社会正义,即社会制度的正义。《正义论》开宗明义:“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这表明,他是从社会制度的层面来讨论正义问题的。他指出:“正义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或更准确地说,是社会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决定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之划分的方式”。

罗尔斯的《正义论》从契约论出发,假设人们都处在“无知之幕”下的原始状态,从而推出正义的两条基本原则。

“第一,每个人都有这样一种平等权利,即和所有人的同样自由相并存在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

第二,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将安排得:(1)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2)加上在机会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对所有人开放”。

系统来看,罗尔斯陈述了3 条普遍正义原则

第一,自由平等原则。它适用于社会制度规定和保障公民的各种基本的平等自由方面。罗尔斯解释说,“公民的基本自由有政治上的自由及言论和机会自由;良心的自由和思想上的自由;个人的自由和保障个人财产的权利;依法不受任意逮捕和剥夺财产的自由”。

第二,差别原则。人民在收入和财富方面的分配是不平等的,但这种分配必须是对“最少受惠者”最有利。“最少受惠者”是“指拥有最低期望的收入阶层”。差别原则通过制度性的安排把人们由于自然命运降临的差异所产生的后果尽量驱除,同时安排好福利和负担的框架,调节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使自然差异所造成的社会弱者与幸运者之间的不平等限制在一定限度之内。

第三,公正平等机会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公职和社会职位在形式上是开放的,而且要求所有人都应该有获得他们的公平机会,以保证那些拥有同等天资和能力并有同样意愿的人们具有相同的成功前景。此外,按照机会公平开放原则,需要从制度上做出资助安排,以保证出生于低收入家庭的成员在事实上不被剥夺同样的机会,比如:“必须为所有人建立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而不管其家庭收入的多少”。在罗尔斯看来,公平机会原则的作用就在于保证社会合作体系成为一种“纯粹的程序正义”。在罗尔斯构建的正义社会里,社会正义不等于人人平等。在充分保障所有公民具有平等的基本自由权的同时必须有不平等的原则,也就是通过制度倾斜的原则来保障一部分在社会中获益较少的公民获取更多的利益与发展机会,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平,即实质正义。

二、对罗尔斯正义论的评析

罗尔斯在1971 年发表的《正义论》一书,其正义理论在获得人们巨大赞誉的同时,也遭致了许多挑战。

首先罗尔斯为其正义理论提出了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两个重要假设。

原初状态(original position),罗尔斯是这样定义原初状态的:“它是一种期间所达到的任何契约都是公平的状态,是一种各方面在其中都是为道德人的平等代表,选择的结果不受偶然或社会力量的相对平衡所决定的状态”。他认为原初状态的观念旨在建立一种公平的程序,使得任何被一致同意的原则都是正义的,其目的在于用纯粹程序正义的概念作为理论的

一个基础。他认为我们必须以某种方法排除使人们陷于争议的各种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它们将引导人们利用社会和自然环境以适于他们自己的利益。因此,为达此目的假定各方是处于一种无知之幕的背后。他们不知道各种选择对象将如何影响他们自己的特殊情况,他们不得不在一般考虑的基础上对原则进行评价。但对此桑德尔却提出了质疑:“原始状态是否真正独立于现存的各种需求和意欲呢?并且,,原初状态太脱离人类环境,其描述的情境太过于抽象,以至于无法得出罗尔斯所期待的原则,或者根本就不能得到任何决定性原则”。

无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正义原则是在一种无知之幕的后面选择出来的”。罗尔斯的原初状态需要一个无知之幕,无知之幕的各方并非一无所知,而是有所知有所不知。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自然天赋、社会出身、个人价值观念、心理特征等,但是他们知道自己正受环境的制约,他们也具有选择正义原则所必须的一般知识。罗尔斯认为,这样是以保证在选择正义原则时,任何人都不会由于自然或社会的偶然机会得利或吃亏。我认为无知之幕中要做到有所知而有所不知非常困难,即要达到这种客观而又知道自己所正受环境的制约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两种状态固然都是假设,但也必须符合社会所需正义产生的社会环境,如果脱离社会谈正义,又怎能保证得出的正义适用于社会呢?

罗尔斯所做出的原初状态、无知之幕的假设,为的就是要得出社会正义,他认为,正义是至高无上的。它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如同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任何一种理论、法律或制度,不管怎样有用和巧妙,但只要它是不正义的,就一定要被抛弃和消灭。在一个正义社会中,“所保障的各种权利,不受政治交易或社会利益的考虑左右”。

经过前面对原始状态以及无知之幕的分析,我认为罗尔斯的正义是抽象的、超越阶级的。而且正义不想罗尔斯说的那样是“至高无上的”,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这就好比说,正义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一种唯心史关。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正义的内容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物质条件,并随着社会生活状况的变化而发展,脱离具体历史条件、环境的社会正义是不存在的。恩格斯曾指出:“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便,甚至也因人而异”。

罗尔斯的“正义原则”的一大任务就是要实现社会稳定,对自由体系和广泛的社会资源进行正义的分配。他希望每个人自由地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又照顾最少收入者利益,力图最大限度消除经济上的不公平现象,以保持社会的公平公正,进而使个人和社会统一起来,达到自由、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境界。但是,任何原则的实现都是有条件的,即使在罗尔斯针对研究的社会制度下也无法实现其理想的社会境界。

罗尔斯正义原则,尤其是“差别原则”,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代社会,西方国家大多建立了基于资本主义的保障公民政治自由的法律和社会制度。但是,在经济领域和社会利益分配领域,却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大资本家手中,人民群众却只占有极少的财富份额。正义归根到底由经济决定,在经济地位上占绝对优势的阶级在政治和文化领域也占据着主导地位。这就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平等形同虚设,无法真正体现自由和平等的要求。罗尔斯的差别原则是在这种条件下提出来的。罗尔斯指出,差别原则是以平等分配为出发点的。它在最深的层面上设计互惠性,是互惠性的一种形式。影响社会和谐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基本的因素往往在于社会经济财富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罗尔斯提出差别原则,表明他是承认差别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的。贯彻差别原则并不是要“劫富济贫”,而是要在有利于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最大利益的前提下,使每一个成员都能得到实际利益。他所强调的是平等分配,而不是平均分配,罗尔斯的这种思想理论具有普遍意义。

此外,公正平等机会原则作用在于纠正在自然自由体系中形式的机会平等的缺点。它要求所有人都有获得公职和社会职位的公平机会,而无论他们出身于什么样的社会阶层,属于什么样的经济竭诚,以及成年之前的发展程度如何,这样做的本质目的在于缓和社会内部矛盾,促进社会的平稳发展。

从罗尔斯所提出的关于社会正义的两个原则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原则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即在维护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代议民主制的前提下进行某种改良,在政治上扩大某些民主权利,或者是在经济上提供某些社会福利措施。正因为这样,所以他特别强调:人们在财富和权力分配方面是不平等的,但在财富的分配上应照顾到“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在权力的分配上也应使有同样条件的人有同样的机会。

在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论证中,我们不难看出,罗尔斯的社会正义理论不仅是对西方国家社会现实做出的反思,对我国社会正义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就当代中国而言,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处于十分关键的基础地位。没有公平正义,社会的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等等也都无法实现。因此,高扬公平正义的旗帜,从我国社会各个层面体现和推进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应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2.评罗尔斯的正义论

罗尔斯的正义论, 追本溯源, 可以在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里找到它的滥觞。但它有别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正义思想。同样是讲正义,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社会秩序,认为正义体现为国家和谐的秩序。而罗尔斯强调的是人的自由平等, 认为人的自由是正义的核心。柏拉图从他的理念论出发, 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是不同能力的人得到最恰当的安排, 使所有的需要都得到满足, 从而使社会成为协调一致的那种国家。社会上不同能力的人( 即柏拉图所说的统治者、武士和生产者三个阶层) 各司其职, 不相僭越, 国家就达到了正义。可见柏拉图的正义是要确立一个社会的等级隶属关系秩序, 以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天生的理性动物和社会政治动物。从人的这一本性出发, 推出人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而正义则自然产生于这一社会关系之中。正义行为是符合公共利益的一种善。又由于法律体现了人民的共同利益, 因而遵守法律就是正义。亚里士多德的正义可以说是法治的正义。可见亚里士多德同柏拉图一样, 强调正义是社会的秩序。若要说有区别, 柏拉图把正义建立在人治基础上, 亚里士多德则通过法治来实现社会正义。

罗尔斯正义论高二学生小说读书笔记作文

罗尔斯正义论高二学生小说读书笔记作文 罗尔斯正义论读书笔记1 “正义”一词的使用由来已久。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它主要用于人的行为。然而,在近现代的西方思想家那里,“正义”的概念越来越多地被专门用作评价社会制度的一种道德标准,被看作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罗尔斯则更明确地规定,在他的正义论中,正义的对象是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用来分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划分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和负担的主要制度。他认为:人们的不同生活前景受到政治体制和一般的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也受到人们出生伊始所具有的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和自然秉赋的深刻而持久的影响,然而这种不平等却是个人无法自我选择的。因此,这些最初的不平等就成为正义原则的最初应用对象。这样,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将先前人们只关注形式正义演变成更加关注实质正义,通过克服社会制度、自然条件乃至人的秉赋上的偶然差异实现实质上的平等。罗尔斯认为,正义论可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理想部分,确立了那些在有利的环境下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的原则,即那些处理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自然限制和历史偶然因素的原则;第二部分即非理想部分,主要由解决不正义问题的原则组成。“公平的正义”理论应当排除功利主义的选择。对照罗尔斯的正义论,我国经济社会结构中还存在许多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如因自然条件的差别,存在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之间的地区差距;因从业部门不同而形成的行业差异和行业保护;因居住状况不同而形成了城市与乡村的巨大差距;因权力异化而滋生出的严

重某某某某现象,各种就业歧视、入门限制等等非理想状况,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妨碍了以人为本目标的实现。这些不平等现象的存在,也说明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罗尔斯认为,各方将选择的原则是处在一种“词典式序列”(le某icalorder)中的两个正义原则,第一个正义原则是平等自由的原则,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个正义原则是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的结合: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1)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差别原则);(2)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其中,第一个原则优先于第二个原则,而第二个原则中的机会公正平等原则又优先于差别原则。这两个原则的要义是平等地分配各种基本权利和义务,同时尽量平等地分配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和负担,坚持各种职务和地位平等地向所有人开放,只允许那种能给最少受惠者带来补偿利益的不平等分配,任何人或团体除非以一种有利于最少受惠者的方式谋利,否则就不能获得一种比他人更好的生活。罗尔斯的正义论追求一种实质的平等主义。当前,中国处于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期,人与自然的矛盾不可调和,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利益分配不均,各种社会矛盾也集中爆发,一些恶性案件不断发生。老百姓信访不信法,涉诉信诉案件以井喷式爆发,纠结徘徊于人治与法治之间。社会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情况、新压力。需要我们以天下为公,以

正义论小说读书笔记五年级作文

正义论小说读书笔记五年级作文 《正义论》读书笔记篇1 本书被誉为是二战后伦理学、政治哲学领域中最重要的理论著作。本书涉及法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诸领域,对正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无知之幕和原初状态的理论预设为前提,提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并论述了正义分配的平等自由原则和机会公平与差别原则。也是自由主义的重要著作。什么是公平罗尔斯的回答绝了:无知才能公平。没有偏见就是无知,也就是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个阶层,不知道自己的天赋和才能,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追求什么的时候,他的决策就是毫无偏见的。当所有的人都在这样一重无知之幕背后作决策时,他们所一致公认的社会契约,就是正义的。这就是我读完《正义论》后的最深的感受! 罗尔斯的正义论提出的人们会选择的对制度的设计的两个原则——第一个是平等的自由原则,第二个是机会的公正平等与差别原则的结合。其中第一原则优先于第二原则。而第二个原则的机会公平原则优于差别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有关公民政治权利部分,一是有关社会和经济利益部分。 在《正义论》的阅读中,我感触很深,想知道什么是正义,就要知道为什么需要正义。罗尔斯借鉴了启蒙者卢梭的确信每个人都应该是自由而平等的,他认为这是人类社会制度的根本前提,只有这样的制度才是公正的、有生命力的思维方式,提出了正义的理想国。罗尔斯提

出,正义的定义首先需要三个前提,其实这也和卢梭定义社会契约的前提有点类似,那就是:理性的人、原始状态和无知之幕。这自然也是一种纯粹假设的状态,但也是得到真正正义必须的状态。 那么,反省我们中国的现状,又有什么感想呢我突然想到了这一方面。我们中国现实中的道德社会是什恶魔样的呢。例如,范跑跑事件中,中国人的道德表现,指责范的人几乎全部是建立在传统道德基础上混沦吞枣的道德观念。很多都是仅仅在心领意会的共同道德认识基础上做出。责任义务,权利自由,善恶公私等握在一块。指责起来头头是道,但永远缺乏社会根据和理论根据。没有一定清晰的逻辑,如果叫他解释,不可能解释清楚的。那么他只有通过二条途径来反击。1,就是通过中国民众的传统道德观念,孝道和性善论来进行,即在把人同动物的区别中,而不是人同人的区别中进行认识,所以我觉得读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对于我们的道德建设和道德理论也很有意义。正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正当的一个子范畴,或者说,正义即是应用于社会制度时的正当。按罗尔斯的说法,伦理学必须包括正义论,而正义总是意味着某种平等,这等于是说,设计一种正义的社会制度就是要使其最大限度地实现平等。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也确实透露出这样一种平等乃至平均主义的倾向;他认为他的差别原则达到补偿原则的某种目的,即给 那些出身和天赋较低的人以某种补偿,缩小以至拉平他们与出身和天赋较高的人们的出发点方面的差距。在他看来,天赋不是道德上应得的,应当把个人的天赋看成是一种社会的共同资产,虽然自然资质的

正义论(大问题)复习资料

一 A B C D E AB:幻觉或幻想BC:信念CD:知识DE:理性知识 柏拉图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 一个是我们混迹于其中的这个日常的物质世界;另一个是纯粹的“理式”世界,他是永恒的、非物质的,比这个世界更为真实。前一个世界是由物质的东西组成的,他们会变化、灭亡或消失,柏拉图称之为生成的世界。它并不是不真实的,而是要比另一个世界,一个真正实在的世界更少真实,柏拉图把这后一个世界称为存在的世界。 柏拉图是如何论述正义的: 首先是什么是灵魂的正义或个人的正义:柏拉图将灵魂分为“理性、激情、欲望”,他说一个人的灵魂要处于正义的状态,那么就意味着他的灵魂达到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称为自制,即理性能约束激情和欲望。激情是你对名声、荣耀的追求,欲望即你对吃喝等一种生物性的满足。柏拉图说对这些的追求会使人陷入狂妄之中。因此,需要理性对他们加以约束。当理性使你的灵魂平复时,一个人的正义就实现了。与之类似的是一个城邦(国家)为一个大写的人。因此,柏拉图将城邦划分为三个等级:“哲学家、护卫者、工匠”。城邦正义如个人正义一样,一个城邦要达到那种状态,需由处于最高层的哲学家通过措施来约束管理工匠和护卫者,使三个阶层各尽其职,从而达到和谐的城邦。 柏拉图措施:废除私产、控制教育、哲人王。 哲人王: 1.哲学家得以洞察正义与美,从而按照最好的范型来塑造现实。.哲学家或知识能力本身赋予了哲学家以哲学的生活方式。通过确立善好从而超越了政治生活。 二 霍布斯在《利维坦》里阐述:认为政府应该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而非某种神圣的权威。自然状态:没有权威的状态。 霍布斯对于人性的看法:1.每个人的身体心理敏捷程度都差不多。2.资源的稀缺与我们的需求之性质存在矛盾。3.每个人的心理构造都是以自我为中心。4.自我保存是每个人最强烈的一种欲望。 两条公理:1.自然欲望:人总是渴望夺取占用他人皆有共同兴趣之物。2.自然理性:人总是逃避死亡,保存生命或自我保存是首要的善。 因此,仅凭人性的自然权利,平等的人无法共同生活在一起。

正义论读后感大全(8篇)

正义论读后感大全(8篇) 【篇一:正义论读后感】 在写读书笔记之前,我想谈谈读了这本书几节之后给我的感受。拜读罗尔斯的《正义论》,个人认为理论性太强,又太深奥,大多没有读懂,只是了解了许多新的概念,虽然有的是过去知道的词语,但罗尔斯都有赋予了它们新的内涵,诸如,正义,正义观,公平的原始状态,契约论等等,很简略地将书翻了一下,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哲学,经济学,伦理学,法学等多门学科。初次接触这本书的第一章的前几节,虽然就像之前说的看不太懂,但是很感兴趣并且有耐心去研读,也希望自己在读书的过程中获取丰富的知识,懂得很多道理。 罗尔斯在开篇论述正义的作用时就直接认为,人类社会的第一美德有两个方面,一是真理,一是正义,并且二者是不可调和、决不妥协的。其中,社会基本结构是正义的主题,人们在达成其他协议之前,首先要就社会制度的原则达成协议。然而这种缔约不是一种实际的历史行为,而是在假定的原初状态中的选择的结果,它是互相冷淡的个人在无知之幕背后的选择。下面,我想就公平正义原则的原始状态和证明进行简要分析。 罗尔斯说过:公平的正义并不是一种完整的契约论。因为契约论的思想显然可以扩大应用于选择一种或多或少完整的伦理体系,就是说,扩大应用于一种把不但对正义而且对所有美德也同样适用的原则包括进去的体系。也就是说,正义即公平观以及它所体现的有普遍代表性的那类观点所涉及的范围是有限的。而且可能有人会提出类似的结论,这些结论可能更加吸引和新颖。然而要像罗尔斯一样,要证明这些具有相当普遍性的道德常识,尤其是具有理性上的说服力,却是异常艰难的。因此,我们只是在意罗尔斯的结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知道罗尔斯是如何证明的,即这些结论是怎样得出的。只有这样做,我觉得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罗尔斯的思想;亦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一些错误与批评,因为罗尔斯在正义论中的论证体系是非常严密的,逻辑性非常强。 首先必须对原初状态要有正确的刻画。原初状态相当于社会契约论中的自然状态,它在历史上并不真实存在,它只是在思维中的一种状态,但是由它所得出的结论却对现实有巨大的作用和参考价值,我想这就是罗尔斯要提出原初状态的重要原因。罗尔斯是这样定义原初状态的:它是一种期间所达到的任何契约都是公平的状态,是一种各方在其中都是作为道德人的平等代表、选择的结果不受偶然因素或社会力量的相对平衡所决定的状态。当然,原初状态必须具有一定的背景环境,而且也会有一些可取的限制,使我们排除受到偏见指引的偶然因素的察知。 原初状态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公平的程序,从而使达到的每一个同意的原则都将是正义的,也就是试图通过程序上的正义,达到实质上的正义。我们必须以某种方法排除使人们陷入争论的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引导人们利用社会和自然环境以适应他们自己的利益。基于此,罗尔斯假定各方都在无知之幕之中。无知之幕中的各方并非一无所知,而是有所知有所不知。他们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也不知道他在先天的资质、体力、智力等方面的运气;甚至不知道他们的特定的善的观念或他们特殊的心理倾向,但是他们知道自己正在经受环境的制约,他们也具有选择正义原则所必须的一般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精选版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 及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005年04月11日 小学教育专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 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在20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了整体联动。 2.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的时代性、研究主体的时代性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时代背景因素。 3.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1900年由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而掀开新的一页,引发了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 4,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家兰克受实证主义哲学思想影响,倡导以纯“客观主义”态度和“科学方法”研究历史,被尊为“近代史之父”。 5.20世纪对纯客观主义的史学传统发动猛攻的首推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齐。他提出: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6.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着作是马建忠借鉴拉丁语法通析汉语语法结构于1989年出版的《马氏文通》。 7.美国和英国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和泰勒在各自的着作《古代社会》和《原始文化》中,以空前丰富、翔实的资料,阐述人类的历史变迁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期,被称为——早期人类学的进化论派。 8.现代西方新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罗尔斯于1971年出版的哎《正义论》一书,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伦理学、政治学、法学领域中最主要的理论着作。 9。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较多的教育史学者将此作为独立的教育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10·教育法学是法学与教育学合作产生的交叉学科。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人文科学、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全球问题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实证主义思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经济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是与国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5.语言学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三、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份主要是由于( A ) 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事物的本质 C.社会的需要 D.科学自身的需要 2.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 A ) A.综合性的主干学科 B。边缘学科

正义论读后感6篇

正义论读后感6篇 在读完这本我自以为很难读懂的书后,才发现并不是我想像的那么的难懂,相反,我读懂了一些东西,一些我觉得很有用的东西—— 在《正义论》的阅读中,我感触很深,想明白什么是正义,就要明白为什么需要正义。罗尔斯借鉴了启蒙者卢梭的“确信每个人都就应是自由而平等的,他认为这是人类社会制度的根本前提,只有这样的制度才是公正的、有生命力”的思维方式,提出了“正义的理想国”,读后感《读后感》。罗尔斯提出,正义的定义首先需要三个前提,其实这也和卢梭定义社会契约的前提有点类似,那就是 《正义论》读后感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从公平正义入手,全面系统深刻地论证了自由与公平、个人与国家、机会与结果等广泛的社会政治问题,力图为现代西方社会重建“公平正义”的道德基础。他的学说,对西方政治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引发了西方学界对“公共理性”与社会行为、个人权利与社会共同体要求、个人价值与社会正义、社会多元与社会统一、自由与平等、民主与秩序等重大理论问题的广泛讨论,从而构成了当今西方社会政治哲学的大繁荣局面,以致人们将《正义论》的出版视为

“罗尔斯时代”或“罗尔斯轴心时代”开始的标志。 罗尔斯的正义论,追本溯源,能够在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里找到它的滥觞。但它有别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正义思想。同样是讲正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社会秩序,认为正义体现为国家和谐的秩序。而罗尔斯强调的是人的自由平等,认为人的自由是正义的核心。柏拉图从他的理念论出发,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就应是不同潜力的人得到最恰当的安排,使所有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从而使社会成为协调一致的那种国家。社会上不同潜力的人各司其职,不相僭越,国家就到达了正义。 罗尔斯的正义思想与其说是古代正义思想在长期社会发展中的演变,勿宁说是近代资产阶级启蒙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为恰当。 尔斯的正义论,继承了启蒙时期自由主义这一传统。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修正和发展了启蒙主思想家的正义思想。这主要表此刻:罗尔斯从人都处在“无知的面纱”中的“原初状态”出发,推出正义的两条根本原则。第一条原则:“每个人都在最大程度上平等地享有其他人相当的基本的自由权利。”第二条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被调解,使得人们有理指望它们对每个人都有利;并且它们所设置的职务和岗位对所有人开放”。罗尔斯的第一原则简称为自由原则,这一原则保证了人们享有平等的自由权利。罗尔斯认为正义

正义论读书笔记范本

正义论读书笔记范本 罗尔斯正义论读书笔记(各方总结+自己见解) 《正义论》读书笔记 一、背景介绍 作者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美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正义论》一书集罗尔斯思想之大成,把罗尔斯十多年来所发表的论文中表达的思想发展成为一个严密的调理一贯的体系——即一种继 承西方契约论的传统,试图代替当时流行的功利主义的、有关社会基本结构的政治理论。 二、主要内容 在罗尔斯的正义论中,正义的对象是社会的基本结构——用来分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划分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和负担的主要制度。罗尔斯认为:人们的不同生前景受到政治体制和一般的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也受到人们出生伊始所具有的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和自然禀赋的深刻而持久的影响,然而这种不平等是个人无法选择的。因此,这些最初的不平等就成为正义原则的最初应用对象。为此,罗尔斯通过进一步的概括以洛克、卢梭、康德为代表的契约论,使之上升到更高的抽象水平而提出了他的“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在此,契约的目的是为了确立一种指导社会基本结构设计的公认的根本道德准则(正义准则)。 罗尔斯的正义论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理想部分,确立了那些在有利的环境下组织一个良好的社会的原则,即那些处理人类

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自然限制和偶然因素的原则;第二部分即非理想部分,主要由解决现实中的不正义问题的原则构成。 罗尔斯的逻辑线索 单个的人力量是弱小的,而结成一个合作体系则又有可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利益。合作增益效应。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一个因合作而构成的社会体系会不利于维护其成员的利益,甚至出现合作损益效应,所以一个社会合作体系并非必然会产生好的效果。显然,只有能够平等的维护每个人的利益的契约才能够为人们所共同认同。因为合作体系是人们自愿结成的,并不存在强制关系,这之中的每个人在地位上是平等的,所以一种损害某些人达到其目的的契约不会得到一致的认同。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看出,原初状态对这个逻辑本身并无实质性的意义,只是起到了一个加强这个逻辑的作用。 罗尔斯对正义的理解 罗尔斯认为正义的主题就是社会体制分配基本权利与义务和确定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的分配方式。罗尔斯把既存的主导西方社会的正义理论分为两大类: (一)功利主义的正义观。罗尔斯将其概述为:如果社会主要体制的安排获得了社会全体成员总满足的最大净差额,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一个井井有条的社会,因而也是正义的社会。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谋取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功利主义思考问题的思路是:每个人在实现自身利益时都会根据自己的所得来衡量自己的所失,社会的

企业伦理课后思考题答案修订版

企业伦理课后思考题答 案完整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1.古希腊伦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答: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答:由于时代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等等,人们对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的认识是有差异的。 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研究四主德;亚里士多德强调人的道德品性;伊壁鸠鲁以研究人的幸福为主。 近代:研究人生目的的学问;研究善恶的学科;研究人的行为、道德判断和评价标准的学科;研究道德价值的科学;研究理性原则和规律的科学;是关于情感意志的科学;研究道德语言的科学。 现代:研究正当、应当是伦理学的中心问题;提供一种规范理论的一般框架,借以回答何为正当或应当做什么的问题。(罗尔斯、哈贝马斯、诺齐克等正义论伦理思想) 研究目的基本一致:是为寻找一种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培养有道德的人的理论。 研究对象包括: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指导日常行为的道德品质、社会生活中人的德性和德行。 3.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 答:由孔子所创经孟子、荀子等人发展和完善的儒家伦理思想。 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所提出的墨家伦理思想。(交相利、兼相爱) 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伦理思想。(无为而治) 4.西方现代伦理思想的中心内容。 答:罗尔斯、哈贝马斯、诺奇克等的正义论理思想。正义,即公平,是社会体制的第一美德。公正被伦理学称为社会治理的最重要道德原则。法律和制度,不管他们如何有效率,只要他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和废除 5.传统伦理学与现代伦理学的区别。 答:传统伦理学范围广泛,是包括人生哲学,宗教学说的广义伦理学,强调因果关系和轮回,侧重个人伦理。 现代伦理学主要探讨社会正义和个人义务,是狭义的伦理学,侧重社会伦理。 6.亚当·斯密的研究与韦伯的贡献 答:亚当斯密的研究:结论: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1759《道德情操论》1774《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 马科斯.韦伯是现代经济伦理学的先驱:首先提出了“经济伦理”的概念,《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肯定了伦理的经济意义。 7.企业伦理学产生的背景和直接原因。 答:背静:20世纪70年代以后消费革命不断深化:生产者主权、消费者主权 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做出反应:《增长的极限》提出的警告 人们对股份分散后企业行为更加关注:股权扩散与员工参股 企业对人类行为方式的影响日益增大:文明社会的结构与生活方式

罗尔斯正义论读后感大全(8篇)

罗尔斯正义论读后感大全(8篇) 【篇一:罗尔斯正义论读后感】 约翰罗尔斯(JohnRawls1921-),美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1921年生于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1943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1950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以后相继在普林斯顿大学(1950-1952年)、康奈尔大学(1953-1959年)、麻省理性工学院(1960-1962年)和哈佛大学(1962-)任教,现为哈佛大学哲学系教授。 《正义论》一书是罗尔斯积近二十年的努力思考的一部心血之作,它集罗尔斯思想之大成,把罗尔斯十多年来所发表的论文中表达的思想发展成为一个严密的条理一贯的体系 ——即一种继承西方契约论的传统,试图代替现行功利主义的、有关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理论。 罗尔斯有一句名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不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纠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每个人都拥有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 如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理念层面)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入理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意义,要妥善协调、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及时化解各种社会风险。其次,(决策层面)制定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时,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群众的意见,要综合考虑给群众带来的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要找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具体利益的平衡点。第三,(操作层面)要高度关注民生,要把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和解决低收入阶层的困难和问题,对困难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第四,(制度层面)要建立健全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长效机制,有关促进公平正义的改革措施必须整体推进,相互配套,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与社会等多种手段,使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篇二:罗尔斯正义论读后感】 本书被誉为是二战后伦理学、政治哲学领域中最重要的理论着作。本书涉及法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诸领域,对正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无知之幕和原初状态的理论预设为前提,提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并论述了正义分配的平等自由原则和机会公平与差别原则。也是自由主义的重要着作。什么是公平?罗尔斯的回答绝了:无知才能公平。没有偏见就是无知,也就是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个阶层,不知道自己的天赋和才能,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追求什么的时候,他的决策就是毫无偏见的。当所有的人都在这样一重无知之幕背后作决策时,他们所一致公认的社会契约,就是正义的。这就是我读完《正义论》后的最深的感受! 罗尔斯的正义论提出的人们会选择的对制度的设计的两个原则——第一个是平等的自由原则,第二个是机会的公正平等与差别原则的结合。其中第一原则优先于第二原则。而第二个原则的机会公平原则优于差别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有关公民政治权利部分,一是有关社会和经济利益部分。

伦理学考试题(卷)库与答案

一、单选题 1. 从腐败的方式入手,界定腐败为一种特殊的“交易”行为的学者是:( A ) A.塞缪尔·亨廷顿 B.J.S.奈 C.大卫·罗森布鲁姆 D.密尔 2. 著名学者罗森布鲁姆认为,交易性的腐败源自于:( D ) A.企业和个人为了获取资源 B.政府官员为了获取私人的经济利益 C.官员为了掩盖其工作中的失误 D.政府对公共资源的支配权 3. 腐败的直接根源是:( C ) A.政治制度的缺陷 B.社会和经济的迅速现代化 C.权力的结构与运行规律 D.传统的官场文化 4. 以下哪一部法律,是专门的反贪污贿赂的法律:( B ) A.日本的《防止不正当竞争法》 B.日本的《政治资金规正法》 C.美国的《众议院议员和雇员道德手册》 D.芬兰的《公务刑法》 5. 在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中,其追求的直接目的是:( C ) A.平等 B.自由 C.效率 D.公平 6. 现代政府组织与权力设置的理论依据是:( A ) A.个人服从上级指令 B.遵循康德的“绝对命令” C.服从与忠诚于国家宪法 D.服从于人民的利益 7. 政府实现组织目标的必要保障因素是:( C ) A.高素质的行政官员 B.高超的行政技巧 C.自上而下的等级次序 D.领导人的政治智慧 8. 从道德的立场来看,行政人员的根本目标是:( B ) A.私人的利益 B.公共利益 C.政府部门的利益 D.企业的经济利益 9. 检举者面临的忠诚冲突直接来自于:( C ) A.社会舆论的压力 B.法律、法规的压力 C.组织内部的压力 D.个人内心道德的压力 10.衡量行政官员是否违背公共利益的根本标准是:( C ) A.官员的政绩 B.上级权威的指令 C.宪法 D.GDP的发展速度 11.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一个代理人能否按照契约规定的权限和委托人的意愿来代替行使权力,主要取决于:( D ) A.代理人的政治素质 B.代理人的理性选择能力 C.代理人的道德觉悟 D.代理人的服从与效忠12.( D )是公共行政效率导向的人性论基础。 A.善良意志 B.性善论 C.性恶论 D.趋乐避苦 13.1789年,边沁在( A )中称,他发现了趋乐避苦的普遍人性规律。 A.《道德与立法的原理绪论》 B.《政府片论》 C.《功用主义》 D.《论自由》 14功利主义认为,判断一个政府的好坏的唯一标准是( C )。 A.保障公民的人权 B.保障公民的自 由 C. 促进人民的美德与智 慧 D.增进社会利益的总量 15.按照功利主义的标准,( A )是最理想的政府形式。 A.代议制政府 B. 君主制政府 C.贵族制 D.民主制 16.功利主义认为,代议制政府有效运行的前提是( B )。

《正义论》读书笔记

《正义论》读书笔记 一 约翰?罗尔斯,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1921年生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就学于普林斯顿大学,1950年在该校获哲学博士学位,以后相继在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任教,现任哈佛大学教授。自1951年发表《用于伦理学的一种决定程序的纲要》之后,他专注于社会正义问题,潜心构筑一种理想性质的正义理论,陆续发表了《作为公平的正义》、《宪法的自由和正义的观念》、《正义感》、《非暴力反抗的辩护》、《分配的正义》、《分配的正义:一些补充》等文。《正义论》是罗尔斯集这些论文之精粹并经过重新思考而形成的一部完整而一贯的理论著作,它把罗尔斯十多年来所发表的论文中表达的思想发展成为一个条理一贯的体系,以试图代替现行的功利主义的正义理论。 罗尔斯编撰《正义论》的那些年间,正是美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年代,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和冲突接踵而至,此起彼伏。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种族歧视、民权运动、女权运动、贫困问题、抵制越战浪潮、学生造反的接连发生,引起人们对社会正义问题的反思。置身于这样一个时代的罗尔斯把走出困境的希望寄托于正义观念的澄清,他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用正义即公平的观念来取代功利主义的正义观念,从而推动社会变化,因而他将注意力集中在民权和贫困两大问题上。在《正义论》中,罗尔斯就平等自由、公正机会、分配份额、差别原则等问题,以一种虚拟或抽象的方式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或希望。照罗尔斯和说法,他的理论是理想性质的,不涉及任何现实的制度和政策的“乌托邦理论”,但是在他的著作中体现着一种高度的虚拟性和强烈的现实性的结合,因而受到世界的瞩目,被誉为“二次大战后伦理学、政治哲学领域中最重要的理论著作”。 二 正义观念在人类的思想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如罗尔斯所说:正义是社会体制的首要价值,正如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1罗尔斯把正义观的规定视为社会发展的基石。罗尔斯认为,人们的不同生活前景受到政治体制和一般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也受到人们出生一时所具有的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和自然禀赋的深刻而持久的影响,然而这种不平等却是个人无法自我选择的。正义原则就是要通过调节主要的社会制度,从全社会的角度处理这种起点不公平,尽量排除社会历史和自认方面的偶然因素对人们生活前景的影响。 《正义论》一书共分3编,第一编“理论”讨论对正义的界定、历史发展、作用、内涵以及原始状态等观点;第二编“体制”分析如何用第一编确定的正义原则来剖析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公民生活,涉及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层面,较为详尽地反映出罗尔斯高度思辨的正义观的社会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他提出的解决西方社会矛盾、冲突、民瘼的方策;第三编“目的”探讨伦理和道德领域中的课题,涉及善、自尊、美德、正义感、道德感情、自律等一系列课题,通过道德心理学和正义感形成的问题,论述大众接受正义原则的义的心理氛围和文化环境,即罗尔斯所讲的“正义即公平的相对稳定性”。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一言以蔽之,可称作正义即公平的理论。他把既存的主导西方社会的正义理论分为两大类:(一)功利主义的正义观。罗尔斯将其概述为:如果社会主要体制的安排获得了社会全体成员总满足的最大净差额,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一个井井有条的社会,因而也是正义的社会2。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谋取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每个人在实现自身利益时都会根据自己的所得来衡量自己的所失,社会的幸福由个人的幸福构成,个人的原则是尽量扩大自己的福利,满足自己的欲望,社会的原则则是尽量扩大群体的福利,最大 1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第1节.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

正义论读书笔记

《正义论》读书笔记 《正义论》一书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的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的出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政治哲学、法学和道德哲学等多个领域中造成了巨大的反响。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可以说是有兴奋之处,也有焦虑的地方。总体来说,这本书很多深刻而新颖的观点确实给了我很多的启发,但同时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也可以用抽象、晦涩来形容。读完这本书,很多出现次数较多的词语如正义、公平、原始状态、无知之幕、反思平衡、功利主义、直觉主义、契约论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对整本书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内容并不能通通把握,此文仅仅是就我觉得对我启发最大的观点稍作介绍。 公平与正义,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进程的重要标杆,在当代世界,正义依然是人们争论的中心,尤其是在社会发展迅速、矛盾突出和社会大幅度变革的时代,当公众视线里充斥着摔婴案这样触目惊心的事件,我们该如何定义公平正义?人们一直在谈论“正义”这个话题,主要是因为人类社会还从来没有彻底的实现过正义。在这个充满了不正义的世界里,正义实际上一直是以一种审美的形式而存在的。这种审美不仅映衬了人类的苦难现实,更昭示了人类不屈的理想和坚韧的意志。该书从一开始就提出正义的重要性——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可能逾越”。罗尔斯认为正义首先关注的是社会制度的问题,只有实现社会制度的正义,才能实现人们心目中理想的正义状态。中国的社会体制即社会管理体制,是以明确的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职能,清晰的中央、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事权、财权责任进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解决社会纠纷的一组机制与制度。“在某些制度中,当对基本权利和义务对的分配没有在个人之间作出任何任意的区分时,当规范使各种对社会生活利益的冲突要求之间有一恰当的平衡时,这些制度就是正义的”。显然,如果在政府解决社会纠纷时不能坚持公平的话,那么这个社会就不用提正义了,这就是罗尔斯在文章中提到的“正义即公平”理论。不过虽然说中国一直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但我不得不说不公平是大多数的人能感受到的,而这大部分的人正是这个社会的主体。 一、原始初态——无知之幕 “无知之幕”的创设和“原处状态”的假定构成了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基石,但是,这两个假设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逻辑矛盾,更进一步说,这两个假设从逻辑上根本无法自圆其说。原始状态的观念旨在建立一种公平的程序,以使任何被同意的原则都将是正义的,其目的在于用纯粹程序正义的概念作为理论的一个基础。而罗尔斯正是基于这两个重要的假设来构建自己的正义理论的。很多社会学家都已经指出,每个人的观念中都无可避免地包含着偏见和利己倾向,因此,在一个社会群体中,要求人们对正义的标准达成一致共识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人们对于正义的标准达不成共识,那么一切在争议的名义上进行的所谓制度设计都可以理解为一部分人的偏见和特权。对于偏见和特权,人们显然没有自然法上的服从义务,因此人们在现实中的服从必然归因于国家机器的强制和压迫。所以我斗胆把它庸俗成一句话:只有当你不知道自己可能是谁时,才能想清楚什么是正义。比如,一个站在“无知之幕”后面的人,既可能是比尔·盖茨,也可能是一个非洲饥民。如果你觉得正义就是杀光富人瓜分他的财产,万一“无知之幕”一拉开,发现自己就是比尔·盖茨,恐怕你会后悔得一头撞死。 “原始初态”是罗尔斯指出的一种用来“达到某种确定的正义观的纯粹假设状态”,它“相应于传统的社会契约理论中的自然状态”。在这种纯粹自然的假定状态中,人民受“无知之幕”的遮蔽,他们浑然不知于他们的自然天赋和社会地位,无知于他们的善恶观念,无知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在这种状态下,完全自由的个人进行反复推理和选择后相互订立各

2020年公共关系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国全国公共关系协会(PRSA)成立的时间是(C) A.1978年 B.1955年 C.1948年 D.1947年 2.现代公共关系发端于(B) A.马斯洛时期 B.巴纳姆时期 C.艾维·李时期 D.爱德华·伯尼斯时期 3.从公共关系实际操作的发展历史看,公共关系的管理功能首先是作为组织的(C) A.耳目 B.修正者 C.发言人 D.反馈者 4.公共关系人员所应具有的沟通交流意识实际上也能够说是一种 (D) A.协调意识 B.调查意识 C.环境意识 D.信息意识 5.组织中主要负责提出公关活动目标﹑计划和方案,设计公共关系项目的专职人员是(D) A.分析人员 B.技术人员

C.传播人员 D.计划人员 6.在公共关系学中,组织的总体特点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称为(C) A.关系 B.舆论 C.形象 D.观念 7.各种党派团体﹑职业团体﹑群众社团组织﹑宗教组织等都属于 (A) A.互益性组织 B.营利性组织 C.服务性组织 D.公益性组织 8.被筛选出来的能成为公共关系工作的中心对象称为(A) A.目标公众 B.外部公众 C.组织公众 D.内部公众 9.”刻板印象”又称为(D) A.首因效应 B.近因作用 C.晕轮效应 D.定型作用 10.廉政建设﹑社会治安在舆论对象中属于(B) A.社会事件 B.社会问题

C.社会冲突 D.社会运动 11.当组织”臭名远扬”时,组织的实际形象状态为(D) 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B.高美誉度/低知名度 C.低知名度/低美誉度 D.低美誉度/高知名度 12.下面选项属于公共关系管理过程中环境因素的是(C) A.印刷媒介 B.组织的机构设置 C.公众对象 D.工作方法选择 13.”意见领袖”这一重要概念来源于(A) A.两级传播论 B.”3S”论 C.把关人理论 D.议题设置论 l4.公关调查的对象是(C) A.社会组织 B.消费者 C.公众 D.受众 15.公共关系广告的主要目的是(D) A.推销产品 B.提供服务 C.赢得经济利益 D.确立组织形象 16.视觉识别系统VI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多的要素是(B)

论柏拉图的正义理念——《理想国》读后感

论柏拉图的正义理念 ——《理想国》读后感 【摘要】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知识界的必读之书。他的哲学核心是其理念论,而他的政治观念的核心则是他的正义观。本文对《理想国》中讨论的几种正义观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剖析柏拉图的正义城邦的内涵,对欠债还债就是正义,以善待友、以恶对敌就是正义以及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进行了有力的逻辑批判。本文认为,柏拉图提出的“理想国”设想有着深刻的哲学基础和社会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亦有不足。【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正义;理念; 众所周知,柏拉图是希腊古典文明的产儿。作为人类的优秀导师之一,他在思想领域的件数无疑是多方面的。他在其著作《理想国》中借苏格拉底之口和人讨论正义,通过对当时流行的各种争议观点的批驳和分析个人正义与城邦正义之间的互通性,系统地阐述了正义的概念。他设计并展望着心目中理想国度的蓝图,提出“理想国”的政治思想和国家学说,并提出具体实施的措施。他认为,国家的最高目的是“正义”,也只有在“理想国”中才能真正实现正义。 柏拉图要树立自己的正义观,但正义观在当时被大众所屈解了:一是认为欠债还债就是正义;二是认为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就是正义;最重要的是当权派和智者派则推崇强权政治的正义观,说:“正义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的而不正义对一个人有好处、有利益。”在《理想国》的第1至第4卷中,柏拉图通过优雅和机智的对话,对当时流行的正义观念作了逐一的分析和反驳。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柏拉图是如何驳倒当时流行的反正义的三种观点。 一、驳“正义是有话实说,有债照还”的观点 柏拉图认为这个观点符合日常生活中的观念,但只是日常生活中某一情形下的正义行为,而不是正义的定义。因为如此定义正义,会造成有时是正义的,而有时是不正义的后果。 在柏拉图看来,正义就是美德的一种。美德指在人的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尚、善良的道德本性。例如智慧、正义、自制、勇敢、友爱等等都是古希腊传统美德的内容。柏拉图借用苏格拉底的口去探寻这些美德的相对性。面对一个发了大财的富裕人士把正义定作是欠债还债时,苏格拉底揭示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苏:克法洛斯,你说的妙极了,不过讲到“正义”嘛,究竟正义是什么呢? 难道仅仅有话实说,有债照还就算正义吗?这样做会不会有时是正义的,而有时却不是正义的呢? 打个比方吧! 譬如说,你有一个朋友在头脑清楚的时候,曾经把武器交给你;假如后来他疯了,再跟你要回去;任何人都会说不能还给他。如果竟还给了他,那倒是不正义的了。把整个真实情况告诉他也是不正义的。 克:你说的对。 苏:这么看来,有话实说,拿了人家的东西照还这不是正义的定义。 在这里,苏格拉底使用的通过对话寻求普遍性的定义寻求真理的方法,就是古希腊最初意义的辩证法。他的辩证法的特点是在问答中不断通过分析事实,进行推理来揭示对方的矛盾,使对方承认错误并不断按照自己的诱导方向去修正错误,从而启发对方去认识真理。在苏格拉底看来这是一种帮助别人分娩思想的过程。故而称这种方法为思想的助产术。这种方法不同于智者派人士一样企图简单的将对方驳倒,而是引导对方顺着自己的逻辑路子走向正确的方向。 苏格拉底用不能将武器还给一位疯朋友的例子,有力的批判了有债照还是正义之举的

正义论读后感2500字 正义论读后感

正义论读后感2500字正义论读后感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一书,自1971年问世后,在西方国家引起了广泛重视,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政治哲学、法学和道德哲学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该书出版之后,受到热烈讨论,被列为不少大学课程的必读书籍之一。由它引发的各类争鸣或研讨文章,更是汗牛充栋,目不暇接。美国著名的政治学者罗伯特达尔表示:罗尔斯的著作在英语国家立即被承认是对政治哲学的一个根本性的贡献。〈正义论〉一书之所以能起到如石击水的效应,关键在于它打破了西方政治哲学万马齐喑的冷清局面。西方政治哲学的衰落已是众所周知,专攻政治理论的学者爱麦伯恩斯说:在政治学说的阳光下没有多少新东西。这充分证明了西方传统思辨方法构筑的理论体系的困境。罗尔斯的〈正义论〉一书则以其独特性和思辨性令人耳目一新。”以上引自〈正义论〉的序。约翰罗尔斯(JohnRawls1921-),美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1921年生于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1943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1950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以后相继在普林斯顿大学(1950-1952年)、康奈尔大学(1953-1959年)、麻省理性工学院(1960-1962年)和哈佛大学(1962-)任教,现为哈佛大学哲学系教授。〈正义论〉一书是罗尔斯积近二十年的努力思考的一部心血之作,它集罗尔斯思想之大成,把罗尔斯十多年来所发表的论文中表达的思想发展成为一个严密的条理一贯

的体系——即一种继承西方契约论的传统,试图代替现行功利主义的、有关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理论。有评论称〈正义论〉一书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罗尔斯所研究的社会正义问题涉及到广泛的领域。他是作为一个哲学家从道德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的基本结构的,即研究社会基本结构在分配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决定社会合理的利益或负担之划分方面的正义问题。然而由于这一对象的性质,他在学科上就必然要涉及到伦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许多领域,而且,他所研究的问题又关系到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切身利益,因此,他的讨论就不仅仅为伦理学,而且为其它一些学术领域的学者所注目,甚至为一般公众所关心。”“美国社会处在一种危机之中,处在一个亟须调整关系的关口,而罗尔斯〈正义论〉中所探讨的平等自由、公正机会、分配份额、差别原则等问题,恰以一种理论的方式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推荐或期望。照罗尔斯的说法,他的理论是理想性质的,不涉及任何现实的制度和政策,探讨范围仅限于一种‘法律被严格服从的状况’,限于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因而他的理论又被人称为一种乌托邦理论。但是,这并不是那种老式的、真诚幻想和期盼的乌托邦理论,而宁可说是一种证明方式和标准,一种想为非理想的正义理论带给基础的尝试。罗尔斯认为,正义论可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理想部分,确立了那些在有利的环境。 下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的原则,即那些处理人类生活中不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