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化学教师培训课程标准与目标分析

初中化学教师培训课程标准与目标分析

初中化学教师培训课程标准与目标分析
初中化学教师培训课程标准与目标分析

课程标准与目标分析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面向全体。教育应关注每一个体的发展,要尊重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个性差异。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他们的知识结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都表现出差异。要做到关注学习的差异性,就应尊重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承认并允许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距离不同形式的差异。尊重学习的差异就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发展要求。同一把尺子度量的学生是机械的、没有生机的。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过低的要求会使他们养成骄傲的情绪和思维惰性。程度较低的孩子过高的要求会使他们易于丧失自信心。在教育教学中要以发展的眼光看每一个学生,只要有进步就应该得以承认。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品味成功,享受成功。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

化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反映化学学科内容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确定了"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内容主题,规定了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

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实现目标。以下是我对第一单元——第四单元的分析,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标准》对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设有不同的水平层次。对同一层次的学习要求所采用的词语有对学习结果目标的描述,也有对学习过程目标的描述。

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从低到高: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

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

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

2.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从低到高:初步学习(如分离混合物、制取气体)

初步学会(如取用药品、加热、选择仪器、连接仪器、配制溶液、检验物质、使用化学用语、观察记录、简单计算)

3.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从低到高:体验、感受

意识、体会、认识、关注、遵守

初步形成、树立、保持、发展、增强

《考纲》中关于认知性学习目标水平的说明:

A:了解水平。B:理解水平。C:应用水平

A+:模仿水平—初步学习。B+:独立操作水平—初步学会

绪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资料收集、展示和演讲,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

(2)能主动与同学讨论、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3)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策略及组织形式:

通过趣味性实验、图片、影像资料、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等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运用教材中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画和通俗易懂、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引导学生阅读了解化学的重要作用,感悟“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真实涵义;让学生自己收集关于化学的发展演变,特别是我国化学发展前景的资料,以及学生对化学、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认识在课堂上交流展示。

考点及导学题目的设置

知识点1:化学研究对象

知识点2:化学发展小史

《导学》将原有的3题增加为7题。

其中*第7题:“试着用化学符号表示我们熟悉的下列三种物质:(1)氧气;(2)二氧化碳;(3)水。”

学生尚未接触化学式,但在生物课中接触或在生活中接触过,让学生体验。同时也展示化学符号美。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物理变化,了解其概念及特征;认识化学变化,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及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学会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初步掌握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学会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报告的方法。(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认识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认识药品放置的规范化。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2)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能主动与同学讨论、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学习方法。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实验操作时能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学生互教互学等方法,促使

学生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欲。(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主动参与善于合作,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3)能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则,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策略及组织形式

(1)课题1:学生在学习化学前,已经了解了一些物质变化的事例,对于教材中化学变化的现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关系开始时不宜要求过高,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会逐步加以理解。要注意将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与化学实验有机的结合起来,实验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向学生介绍观察的目的、重点和实验方法、仪器、药品装置及注意事项保证安全、可靠和成功的进行实验。

(2)课题2:重点应放在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体验上。采用实物投影化学上的一些重大发现的方法创设情境,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是实验。按自己设计的探究报告通过探究实验一、二一系列操作与观察,让学生体验如何开展对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探究实验二的探究报告课前让学生根据课本样板自己设计,并按学生自己设计的探究报告进行探究活动。

(3)课题3:通过对课题2中的两个探究活动后,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已有亲身体验,此时,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利用教材中的实物照片、图标和简短的文字阐述了走进化学实验室的重要性和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基本操作训练。通过讨论使学生掌握操作的注意点,引导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了解药品的取用等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知识点及导学题目的设置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知识点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初步概念。

2、在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中,能够初步区分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3、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导学》选择题全部更换并由原来的5题增加为6题。

第8题:下列文字描述了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成水蒸气②水蒸气可以变成天上的白云③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④铁矿石冶炼成铁⑤钢铁可以变成铁锈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请分析: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知识点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关注物质的性质

(1)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变化

关注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的实质

(2)描述实验的基本方法:实验操作过程→描述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知识点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知识点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导学》由原来的1题增加到5题,其中

4、(1)、现有一集气瓶,想要测量该集气瓶最多能收集气体的体积,请你写出简便的测量方法:。*(2)如何收集我们教室内的空气样品?(写出用品和操作方法)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知识点1:药品的取用

三不原则

(1)取用原则节约原则

用剩药品“三不一要原则”

(2)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状固体的取用;块状固体的取用。

(3)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的倾倒;量筒量液;滴管的使用。

知识点2: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2)给物质加热

知识点3:仪器的洗涤

知识点4:托盘天平的使用

《导学》题目进行了调整、更换。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教学目标:

了解空气的成分及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

●能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资源

的情感。

教学策略分析:

●以恰当的方式(小故事、小实验、阅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引入教学。

●利用实验2-1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的同时,体验当年拉瓦锡研究空气

成分实验的感觉,解除对科学研究的神秘感。

●关于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可以鼓励学生课下自查一些资料,通过讨论或

墙报等形式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插图2-8的内涵,甚至展开课内外的环保专题活动(演讲、专

栏、辩论、漫画展等,可结合课题后的调查与研究进行)。

●组织学生课上或课下阅读、讨论资料“空气质量日报、预报”,将课上讨论的问题与

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了解该日报、预报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元素符号和化学式在这里开始出现,只是为了增加其与学生见面的机会,以便记忆。知识点及导学题目的设置

知识点1:空气的组成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2)空气的成分

知识点2: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纯净物)

知识点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知识点4:保护空气

知识点5:绿色化学

《导学》由原来的9题调整为8题,包含了全部的考点内容。其中第8题

8、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Array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实验中A、B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_。

(2)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的原因是:

红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生成了固态的,从而使集气瓶内气体体积,

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外界大气压强。

(4)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5)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6)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

是:。

【⑴A:集气瓶、B:烧杯。(2)氧气,五氧化二磷,减小,小于。(3)氮气(或N2)

(4)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5)装置漏气红磷的量不足(6)装置始终密闭,实验结果准确(或更加环保)】

课题2 氧气

教学目标

●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知道化学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教学策略分析

●实验2-3,点燃硫之前,先伸入氧气瓶中试一试有无反应,以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反

应条件的作用。

●“讨论”2可能有多种不同答案,只要合理均应鼓励。

●氧化和缓慢氧化反应在生活中广泛存在,教材中列举了一些,应鼓励学生将所学知

识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列举出更多例子,培养观察和思维习惯。

知识点及导学题目的设置

知识点1:氧气的性质

知识点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导学》由原来的7题调整为9题。

课题3 制取氧气

教学目标

●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原理和方法。

●练习连接仪器、装置气密性检查、氧气的制取和收集等操作。

●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初步认识分解反应。

教学策略分析

●实验2-5,用双氧水制氧气,双氧水浓度很关键,浓-危险,过稀-现象不明显(市

售的浓度往往已经不是30%,稀释后可能过稀)

●分解反应的概念引出后,注意与前面所学的化合反应对照,找出区别。

●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教材给出了一张绘制的图示,一张实物照片,意在让学生在对照

中学习识认图示和绘制实验装置图。

知识点及导学题目的设置

知识点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和装置

知识点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

知识点3:催化剂

知识点4:分解反应

知识点5:氧气的工业制法

《导学》题量没变,但调整了题目。其中第6题:

*6、以下是摘录某同学“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 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出现气泡;

④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导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

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 ⑥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 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欲调整试管高度,应调节图中A 、B 、C 哪个旋钮: ;

(3)步骤②的操作与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 ;

(4)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是 ;(填序号)

(5)步骤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 。

【(1) 2KMnO 4 △

K 2MnO 4+MnO 2+O 2↑ (2)A

(3)用手捂住大试管,导管口冒气泡,松手后导管口形成稳定的水柱橡皮塞没有塞紧 (4)③⑤ (5)倒吸(或大试管破裂)】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水是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物质,在水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出发认识生活中的水,探究水的组成和性质,了解水的污染和污染源、水的净化和纯化等。

教学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重点)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难点)

3、了解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策略分析

从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这样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并结合第二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物质的组成上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知识点及导学题目的设置

知识点1:水的电解实验:现象、气体检验、结论。

知识点2:氢气的验纯

知识点3: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导学》题目进行了更换和调整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重点)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重点)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难点)

教学策略分析

1、本课题首次引导学生进入微观世界,微观粒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为此,在进行本课题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宏观现象,创设好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推理能力。

2、在探究分子性质时,一方面可以借助生动的比喻、类比或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来说明;另一方面,在进行探究活动时,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并在分析现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为增强学生对分子、原子概念的理解,建议将教材图3—9、3—12、3—13设计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微观粒子的运动情况,从而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

知识点及导学题目的设置

知识点1:分子:概念、性质、性质运用(解释现象)

知识点2:原子:概念、性质、性质运用(解释现象)

知识点3:化学反应的实质

《导学》题目进行了更换和调整,题量没变。

1、了解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重点)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难点)

教学策略分析

1、从学生熟悉的饮水问题着手,创设情境,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较强的求知欲。

2、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练习机会,课前准备(实验代用品),在课堂上实验,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3、课后结合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制作简易净水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勤于思考、大胆实践的科学探究精神。

知识点及导学题目的设置

知识点1: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沉淀法、过滤法(适用范围、操作要点)。 知识点2: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吸附法、蒸馏法(适用范围、操作要点)。 知识点3:除去水中的细菌

知识点4:硬水的软化:硬水与软水的区别、硬水与软水的检验、硬水的软化(煮沸、蒸馏、药物软化)

《导学》题量没变,但题目进行了调整和更换。如第7题 7、20XX 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在世博会中应用了下列技术,其中能有效实现“节能环保”的是 。

A .采用水循环为场馆降温

B .用竹、藤等天然材料建造场馆c .构建生态绿化墙面

(2)由上汽集团自主研发的“叶子”概念车(如右图所示)在中国馆低碳区展出,该车顶部的“大叶子”是一部光电转化器,把 能转化为电能。 (3)世博园区内有许多饮水台,可取水直接饮用。其中的饮用水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

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 (填字母.下同),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 。 A .杀菌消毒 B .吸附杂质

【(1)ABC (2)光(或太阳)

(3)B A 】

1、了解释结合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重点)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难点)

教学策略分析

1、本课题主要侧重于情感、价值观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亲身去体验,了解本地的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并配合收集的资料、图片,加深印象。

2、在爱护水资源的内容中以学生调查为主,收集有关水污染的资源的资料图片、漫画以及污水样品,然后经讨论、分析得出有关水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3、综合上述两点,让学生形成节水意识,并在家庭用水调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

4、本节课的教学形式可多样化,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可组织学生出墙报、写论文、演讲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知识点及导学题目的设置

知识点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水资源的丰富与短缺

知识点2: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导学》题目进行了调整,删去。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教学策略分析

在教材图表基础上,尽可能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使微观构成形象化,抽象问题生动化。例如,“原子的构成”的教学要用好教材中的图表。

● 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只要学生知道这是个比较值,不要推导证明。 ● 课上带领学生练习一下查相对原子量表,学会运用。

知识点及导学题目的设置

知识点1:原子的构成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 电荷。

原子 (居于原子中心) 中子:不带电

: 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 电荷 (高速运动)

知识点2: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导学》题目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 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教学策略分析

● 元素符号从二单元就开始出现,已有一些感性认识,这里资料中的表4-3又集中给

出一些,教学中可配合写法的学习。

● 元素前面有接触,现进一步给确切的定义, 该概念是微观与宏观的结合点,较抽象。

是难点,不宜一次要求到位。

● 两个活动与探究可以与练写元素符号结合起来,同时练习查资料、用周期表和写元

素符号。

知识点及导学题目的设置

知识点1:元素:概念、元素的存在、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知识点2:元素符号:书写原则、表示意义 知识点3: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周期、族 《导学》题目进行了更换和调整。

? 知道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元素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的关系。 ? 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原子结构。

? 知道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教学策略分析

● 注意教学要求的把握。

● 利用教材中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对相关概念进行归纳、整理,可鼓励

学生自行设计图、表小结,培养学习能力。

知识点及导学题目的设置

知识点1:核外电子的排布: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知识点2:离子的形成:离子的定义、离子的形成、原子与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点3:物质与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导学》题目进行了更换和调整。

? 了解化学式的涵义

? 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 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

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 能看懂某些商标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教学策略分析

● 把握概念和计算的教学要求,不要扩展和拔高。

● 利用和组织好教材中安排的活动与探究及讨论,使学生随学随练,以利于掌握。 ● 于课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标有商品成分的食品、药品、纺织品的标签,在学过质量

分数后,分析、识认标签,必要的话可选1~2个典型的在班级或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如“标签上的学问”。

● 在设计计算题时注意与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知识点及导学题目的设置

知识点1:化学式及其涵义

知识点2:化合价

知识点3:化学式的写法

知识点4:相对分子质量及根据化学式的计算《导学》题目进行了更换和调整。

原第6题:填表:

初中化学课标解读

初中化学课标解读、教材分析———酸碱盐 沁阳六中胡小霞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级化学课标解读、教材分析———酸碱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的特点是从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出发,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以广阔的自然和社会为背景,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建构学习情景,引入化学知识,重视化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设置许多的活动与探究内容,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提倡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体现初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启蒙性。 下面我准备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内容标准,教材的编写原则,知识结构和内在逻辑关系,教材分析,建议内容等六个方面进行研说。 一.总体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酸碱盐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方面: 要求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了解酸碱盐的组成.结构和命名, 掌握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 学会粗盐的提纯.碳酸钠的检验等. 过程与方法方面: 通过动手实验锻炼实验技能,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从而进行信息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通过激发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强化环保意识. 二..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包括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这5个一级主题分别是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内容标准对酸碱盐的要求:通过学习知道常见酸碱盐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 会用酸碱指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例如:会用酚酞咝试剂鉴别酸碱盐) 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初步认识复分解反应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浅谈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浅谈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摘要】:化学实验既是教学手段,更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倡导以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来实现课改新理念的今天,由于农村学校优质生源的流失以及实验经费的不足等原因,造成很多教师在意识上和行动上对化学实验的不重视。在教学中“重讲授,轻实验”,针对这种情况,宜采用多种策略来改进实验,增强学生探究实验的乐趣,促使学生更热衷于实验探究。 【关键词】:农村初中实验教学现状分析改进策略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化学实验以其丰富的内涵在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素质中以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可见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更是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化学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更加突出,尤为重要。那么,在广大的农村乡镇中,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如何?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农村化学教师如何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有效的改变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改变策略浅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1.实验教学的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 少部分农村初中虽然器材和药品配备较齐全。但由于教师短缺,化学教师兼几门学科的教学,除担任化学教学外,还担任数学、生物等课的教学,即使不兼这些课,也代几个平行班的化学教学,同时兼任实验管理员,基本上农村的乡镇中学并没有专职的实验员,都是由化学教师担任。而一节分组化学实验课从准备实验仪器到使用完毕清洗收拾实验仪器至少需要两三节课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即使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由于力不从心将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甚至放弃实验干脆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 2.不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按课程设置,初中三年级才开化学课,化学课开设既是起始年级,又是毕业年级,本来上课时数较少,教学上赶进度现象比较严重,因而无时间圆满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不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注重的主要是化学知识及解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对化学实验的研究不够,平时的听课也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思维能力的研究,至于实验的成功与否、实验经验的积累、实验的后记则往往不被重视。从工作量上讲,化学实验是一项费时费力、颇为麻烦的工作,而有的学校在计算教师的工作量时,对化学教师准备化学实验和预做化学实验都不计工作量,因而也影响了化学教师和实验员开展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怕麻烦、怕失败的倾向,使得本来有条件做的实验也省略不做,能够补充的实验也不补充。更有甚者,干脆就不开学生实验,造成人力和财力上的浪费。 3.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必需教具不足、实验教学严重缺乏。 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且这不足的经费配置又严重不公平,“重城轻乡”。由于经费的限制,办学条件受到制约,虽然我县部分农村初中都通过了教育强镇的评估,实验器材和药品配备只是看起来较齐全。可实际上化学教具很少,尤其农村中学化学教具很少, 象我们学校连一些基本教学挂图和模型都没有,教师也难以将某些有规律可循的知识迁移到挂图或模型上。缺仪少药较严重,致使学校无能力开足开全演示实验或探究实验。另外,因化学实验是一种消耗实验,一些仪器需时常添补,化学药品用完不能再生,更需及时添补,而有的学校只注重一次性投资而不能够时常补充,从而造成仪器药品不全而难以开足开全实验,尤

初中化学实验培训心得体会

初中化学实验培训心得体会 赵桂荣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全县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培训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个实验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新生事物,都是一种挑战。作为一名参加培训的教师,我非常感激这次培训班,也非常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抱着认真的态度参加了学习,悉心聆听了专家的专题报告对新课程实验配备标准解读。提高了自身的思想境界,拓宽了知识层面和认知深度。 通过学习刘老师就中学化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报告,是我对于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技能、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场所。加强化学实验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化学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才能贯彻执行新课程理念,发挥化学实验教学在整个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严格遵循实验室管理制度、严格遵循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实验工作正常运转的保证。为此学校必须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教师职责;仪器、设备、药品保管、使用制度;仪器维修、损坏赔偿制度;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安全、保卫、环境卫生制度;化学危险品领用制度等。做到在使用中逐步完善,在完善中自觉执行,一切按制度办事,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矩可守。 刘老师就实验的改进的讲解使我深深的认识到教学中对实验研究还是大有可为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明确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目的和要求、所用仪器、操作步骤,虚心向同行学习交流,及时总结改

进实验,研究实验成败的原因。认真阅读实验杂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积累经验。根据大纲要求,能开足全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配合学校对学生加强科学素养的教育。 同时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并运用于实验教学与实验管理上。可有效弥补当前实验教学的不足。通过数字化实验室的建设可有效提高我们实验教学的精度和效度。 培训中也学习到了延中在实验室建设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如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实验室,使学生在实验室里充分施展其才能的空间,促使他们动手、动脑、活跃思维,并努力创造条件,使同学们课外的科研性实验,小制作等顺利开展。 总之,这次培训组织得力,效果良好,受益匪浅,我们要把这次培训中学到的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大力推广,以其全面提高我校的实验教学水平。

初中化学课标解读

初中化学课标解读、教材分析———酸碱盐 略钢九年制学校尹传梅 题目是九年级化学课标解读、教材分析———酸碱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的特点是从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出发,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以广阔的自然和社会为背景,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建构学习情景,引入化学知识,重视化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设置许多的活动与探究内容,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提倡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体现初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启蒙性。 下面我准备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内容标准,教材的编写原则,知识结构和内在逻辑关系,教材分析,建议内容等六个方面进行研说。 一.总体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酸碱盐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方面: 要求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了解酸碱盐的组成.结构和命名, 掌握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 学会粗盐的提纯.碳酸钠的检验等. 过程与方法方面: 通过动手实验锻炼实验技能,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从而进行信息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通过激发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强化环保意识. 二..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包括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这5个一级主题分别是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内容标准对酸碱盐的要求:通过学习知道常见酸碱盐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 会用酸碱指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例如:会用酚酞咝试剂鉴别酸

谈谈新课标下的农村初中化学教学方法

谈谈新课标下的农村初中化学教学方法 《课标》中指出: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研究,促进化学教学改革。教学不折不扣是一门艺术,从教农村化学17年,我现在才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无论是教什么, 要想搞好教学,其实都有其共性。 一、以“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化学教学成功之母。只有通过实验,学生才能认识事物的感性材料,并且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来说,好在他们起初学习化学几乎是带有好奇心理。为此,我们必须充分抓住学生这一心理,来激发他们的化学学习兴趣,通过实验满足他们的好奇欲望,自然从中掌握化学理论基础知识。例如在讲燃烧条件的时候,增加两个实验:①向盛有白磷的冷水中通入氧气(水温く40℃);②向盛有白磷的热水中通入氧气(水温>40℃)。从这两个实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①白磷不能在冷水中燃烧②白磷在热水中燃烧起来,并产生大量的白烟。这两个实验可以进一步说明物质燃烧的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通过这些化学实验,让学生看到了水中物质可以燃烧,并且明白燃烧是有条件的,产生了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去探索化学奥妙,自然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这样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学好化学奠定了基础,是化学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二、以“口诀”为途径 化学知识点较多,不利于记忆,要使学生一下记住很多知识,死记硬背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解决这样的问题呢?笔者认为,理解记忆“化学口诀”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化学口诀是对某个知识点的总结,它把某个知识点归纳成简单的一两句话,简洁顺口,便于记忆。例如教学化合价时,我可以把它编成口诀:“一价钾钠银和氢;二价氧钡钙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一、五、七氯铁二、三;硫有二、四、六;通常是金属显正价,非金属显负价”这样的口诀学生记忆轻松、方便。还有一些化学口诀是通过它的谐音,显得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地壳元素的含量中“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把它编成“养闺女贴给哪家美”。这样,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学习兴趣充分被调动起来,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活力。 三、以“公式”为突破口 初中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简单的“无机化学”,教学中对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很难掌握,甚至无从着手,而课本只介绍“最小公倍数配平”和“观察配平”这两种方法,但是有很多化学方程式用这两种方法是很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考试卷完整版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考试 卷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考试卷 一、填空。(40分,每空2分) 1、化学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和。 2、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认识和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通过、、三个方面来具体体现化学课程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 4、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5、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进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 目标、目标和目标. 6、标准要求完成基础的个学生实验。 7、探究活动包括、、等多种形式。 8、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9、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0、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11、身边的化学物质的主题要注重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和活动,认识物质及其变化。 二、判断。(20分,每小题2分,正确的在括号里打对号,错的打×) 1、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2、习题讲解应注重引导和点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应留给学生较充足的思考时间,避免教师的“一言堂”。() 3、在探究活动中各要素呈现的顺序是固定的。() 4、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化学变化的奥秘,是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 5、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

6、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7、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少了。() 8、课堂是师生沟通的桥梁。() 9、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 10、教学反思是教师根据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进行分析和再认识的过程。() 三、选择。(2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性。 A、基础性 B、科学性 C、整体性 D、综合性 2、()是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体现,是化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A、教学目标 B、课程内容 C、课程结构 D、课程实施建议 3、下列教材呈现方式不正确的是() A、活动性栏目 B、资料性栏目 C、示意性图片 D、实践经验 4、关于实验教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重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的学习 B、条件有限的学校,可不进行实验 C、鼓励开展微型实验、家庭小实验等 D、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5、有效开展复习和习题教学中应该() A、有效开展复习和习题教学 B、应认真组织学生完成好本标准中要求的必做实验 C、精心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 D、整体规划教学目标 6、下列主题哪个是课程内容的一级主题() A、金属与金属矿物 B、身边的化学物质 C、微粒构成物质 D、我们周围的空气

最新学习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学习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途径加以指导: 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包含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例如作为大气污染物中的头两号污染物的二氧化硫(SO2)和一氧化碳(CO),在初中课本中都作过初步和系统地学习。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就应给学生讲清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的产生过程、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如何避免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的产生及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中毒后如何处理等。特别是一氧化碳(CO)中毒后处理方法要向学生详细介绍,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农村中学生他们没有这一方面的知识。在学习“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题时,组织学生课本中设置的三个实验:一是“树叶与酸雨”的反应;二是“镁条或锌粒与酸雨”的反应;三是“大理石与酸雨”的反应。同时,让学生观察用煤作为燃料的学校周

围的酒厂和学校食堂排放的废气。学生通过亲自实验及观察,认识到“酸雨”危害的严重性及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发展新型无污染能源的紧迫性,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同时,学生也有进一步学好化学知识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欲望。 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在化学教学中离不开实验。而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所以必须指导学生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的程序,正确地闻气体、取药品。虽然所做实验毒性不大,但为了加深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没有废水回收系统和污水处理的前提下,每次学生实验都提供一个回收仪器,要求学生将废水等倒入其中,并对收集的废液稍作处理后再行排放。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擦洗干净实验台面。这样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学生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如在做二氧化碳性质试验时,可加入如下报道,据报道,有位农妇、到自家地窖中拿菜时,不幸身亡。经分析确认:农妇是因地窖中二氧化碳过多使其缺氧而窒息身亡。读了这篇报道。就可以提问,怎样测定地窖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呢?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对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汇编

学习-----好资料 《化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xx 寒假期间对《化学课程标准》进行了细致阅读,深刻体会到课程标准虽是小身材,却是大容量。我的主要收获有以下四个下方面: 一、提供给学生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义务教育阶段的特点决定了化学课程必须的基础性:从身边的常见物质入手,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新课程十分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化学计算更多地要求学生从量的角度去了解化学变化的涵义,避免烦琐的数学运算。 二、突出化学与生活、社会和技术的密切联系 新的化学课程突出关注社会现实,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提炼学习素材。课程内容涉及空气污染及防治、水资源保护、无土栽培、金属冶炼和利用、废弃金属加收、化肥鉴别、酸雨来源及危害、土壤改良、石油加工、海水淡化、合成材料、微量元素等多方面的化学知识和活动要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化学课程力求改革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内容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栏目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以实现“力求生动、真实、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四、建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 1/ 2

新的化学课程明确提出“既要评价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积极倡导多元化的评价,重视学生自我评价。 我们要搞好自己的课堂教学,必须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不拔高,不降格。组织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心中有学生,面向全体学生,采取措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努力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更多精品文档 2/ 2

浅谈农村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

浅谈农村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 农村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方法,我认为核心就是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如何进行农村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优化新课导入的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虽是一门自然科学,若对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安排,就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例如:在第一课时的教学可这样设计:课一开始,并不急于叫学生马上看课文,而是先设置一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习兴趣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注重教学时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实际,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所学知识的用途,能够亲身去体念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也就进一步调动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到《硬水的软化》时,就可以联系生活的实际,要求学生亲身去测量自己家里所用的自来水的硬度,并且自主去运用所学知识软化硬水。这样,经过对知识的运用,进一步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并且还会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学习的兴趣。 三、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快感,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采取边讲边实验法、对抗赛法、听题判断法、化学游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总之,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新课标下,我们更要在农村初中化学科进行有效教学,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人教版)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今天,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如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 二、基本理念 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2.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5.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 三、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如下图所示: 1.依据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及国内化学课程的现状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标准》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2.化学课程通过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据此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具体目标。 3.《标准》一方面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中对各主题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相比于《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版)而言,更准确、全面地阐述课程性质、理念和目标。课程内容总量与实验稿基本持平,但部分内容降低了难度或缩小了范围,具体内容的表述更清晰、准确,便于教师的理解和实施。实施建议表述更为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下面简述主要的修改内容。 一、课程性质与理念的修改 对课程性质的表述突出了以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和综合性三个基本方面。明确界定了科学素养的概念,即科学素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在课程基本理念上,将“(三)体现科学本质”修改为“(三)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将“(四)突出科学探究”修改为“(四)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在具体表述上细化了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更加关注科学探究的实质。 二、课程目标的的修改 在总目标上增加了“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目标。在分目标上,将“科学探究”的6条目标整合为4条,分别对应认知目标(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过程目标和能力目标。在“科学知识与技能”中增加了两条技能目标,即:5.具有观察、实验、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初步技能,以及用科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初步技能;6.具有应用科学知识描述和解释周围世界的初步能力,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将“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4条目标整合为3条,第1条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态度,第2条是对科学的态度,第3条是学习科学、处理事务与人际关系的态度。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目标的标题改为“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并由原来的4条目标调整为5条,即增加:5.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的教育目标。 三、内容标准的修改 1、调整、合并了部分内容,使之更科学、准确。例如,将“生命科学”的原主题2“生物的新陈代谢”修改为“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其中原专

浅谈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论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摘要】:化学实验既是教学手段更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倡导以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来实现课改新理念的今天由于农村学校优质生源的流失以及实验经费的不足等原因造成很多教师在意识上和行动上对化学实验的不重视。在教学中“重讲授轻实验”,针对这种情况,宜采用多种策略来改进实验增强学生探究实验的乐趣促使学生更热衷于实验探究。 【关键词】:农村初中实验教学现状分析改进策略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化学实验以其丰富的内涵在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素质中以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可见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更是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化学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更加突出,尤为重要。那么,在广大的农村乡镇中,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如何?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农村教学教师如何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有效的改变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改变策略谈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1.实验教学的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少部分农村初中虽然器材和药品配备较齐全。但由于教师短缺,化学教师兼几门学科的教学,除担任化学教学外,还担任数学、生物等课的教学,即使不兼这些课,也代几个平行班的化学教学,同时兼任实验管理员,基本上农村的乡镇中学并没有专职的实验员,都是由化学教师担任。而一节分组化学实验课从准备实验仪器到使用完毕清洗收拾实验仪器至少需要两三节课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即使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由于力不从心将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化学是在_原子___、__分子____水平上研究物质的___组成____、结构、_性质____及其____应用___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2.在化学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___化学与环境______、_ __化学与资源_____、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 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__平等____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___化学基础知识______、___技能_______、__ _方法和态度___,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___科学素养___,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4.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__认知性_____学习目标、_技能性____学习目标和__体验性____学习目标。 5.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 实施建议四个部分。 6.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7.要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选择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内容,力求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 8.课程内容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包括 5 个一级主题和19 个二级主题。 9. “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 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 10.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11.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对物质组成的微观研究和定量研究使化学逐步成为在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都获得迅速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 12.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须落实在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不宜孤立地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侧重考查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实际表现。 13.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14.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__科学素养_________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___基本过程_____和__方法______,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__基础知识_____和___基本技能______。 15.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指的是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 16.为了使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更强的指向性,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 动。 17.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教材编写既可以从实际问题中引出化学学习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展开学习,还可以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景。 18.教材编写要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初中学生以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结论往往要借助生动直观的形象和已有生活经验的支持。 19.评价目标必须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相吻合。评价既要考核学生知识与技能 掌握的程度,又要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20.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学业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应严格根据本标准来确定评价的目标、测评的范围和方式,以确保学习目标、教学要求和学业评价之间的一致性。 二、单项选择题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A)性。 A.基础性 B.科学性 C.整体性 D.综合性 2.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认识几种化学反应”这个二级主题的标准的是(B) A.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B.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C.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D.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3.在下列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中,按水平从低到高排列的是(C) A.说明了解记住 B.体会感受增强

初中化学老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

初中化学老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 初中化学老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老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化学老师培训心得体会1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殆。”可见,从古时开始,人们便很注重学习方法,现在,我们正积极备战中考,对于化学这门分值不高,但相对而言又重要的学科,学习方法对我们至关重要。 首先,学会分类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我们学的知识比较杂乱,#如果只知按着书本来,不仅消耗时间和精力,而且易记混淆。学会分类,构建一个知识网络,会使我们学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有助于我们的复习。比如说,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的组成,将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这样循序渐进,将物质的从属关系弄清楚。我们也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再依次将物质的各种性质分门别类。 大的一些概念理通了,对于一些更具体化、单一化的问题,我们还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处理。比如说“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章,主要是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这便需要我们理解记忆。而关于“溶液”和“酸、碱、盐”的知识,则需要我们在熟记的基础上,做适当的练习

加以巩固。在化学学习中,如果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而禁锢了思维,就会阻碍你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建高楼大厦一定要打好基石,不要盲目地好高骛远。 或许有的同学会问:像元素化合物和溶液的溶解度这类东西总容易弄混淆或忘记,这该怎么办呢?甚至有同学还怨自己脑子“笨”。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人的脑子的记忆功能都是有条件的,刚开始你会对知识记得很清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过的知识又很快被忘记,然后稳定在一定程度内。所以适时的的复习是十分必要的。通常,人们可根据自己个人的记忆能力选择适当的时间定期复习,这样,记忆的效果就更加明显了。 要学好化学的方法确实不少,对于某些要熟知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写在易事贴上,贴在书桌旁或床边,随时看两眼,这样用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而且化学与生活联系较紧,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种种问题时,可以多想想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形成“化学头脑”,不仅有助于我们的学习,而且可以培养我们的发散思维,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化学学习的一点看法,相信大家一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让我们在交流中互助互进吧! 初中化学老师培训心得体会2 今年七月份我参加了中学教师初中化学培训。我听专家的精彩讲座和教师一起学习和交流。也是一种学习的机会,是荣誉,更是责任,因此我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对:初中化学课程的新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初中化

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日期:

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初中的化学教学是主要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初中化学教学的的成果的好坏主要是由化学实验教学所决定的。本文就化学实验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然后探讨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为所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实验对策研究 从初中化学教学的内容中来看,化学实验教学占取了半壁江山,足以看出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化学实验是一项激发学生好奇心的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增强对化学教学内容的记忆力。化学实验的开展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课堂氛围的活跃剂。所以通过化学实验教学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钻研精神,还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一个良好的科学态度与学习习惯。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与教师都应该重视化学实验的作用,加强化学实验的教育。但是现如今农村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尚且需要不断的改进、完善。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化学实验教学的外在条件的制约 (1)化学课程是初中三年级学生开始接触的课程,特别是农村的学生对化学课程基本上没有什么概念。现如今的班级化的教学模式决定了一个教室要面对整个班级的学生,通常每个班级的人数较多,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实验的内容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学生相对来说有些难度,所以需要教师手把手的进行教导,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新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 三、设计思路《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如图1所示。 1.依据国内化学课程的现状、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如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四、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 《标准》对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他们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一、知识与技能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包括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 一级主题二级主题 科学探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身边的化学物质我们周围的空气、水与常见的溶液、金属与金属矿物、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 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微粒构成物质、认识化学元素、物质组成的表示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几种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与能源、资源、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利用化学物质与健康 化学与社会发展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每个二级主题从“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两个维度对学习内容加以说明。 “标准”规定了学习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的学习要求。 “活动与探究建议”中所列举的活动不要求全盘照搬,在教材编写或教学时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也可以增补更适当的探究活动。其中的实验探究活动应尽可能鼓励学生主动去完成;综合性较强的探究活动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协作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同工作能力。 每个二级主题还提供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为教学设计提供一定的线索。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可以选用其他的素材,创设更生动的教学情景。一、科学探究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目标和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标准》对科学探究主题的

精选最新初中化学老师培训心得体会

初中化学老师培训心得体会1 我有幸参加了县化学学科教师集中培训,此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农村中学化学教师的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本次培训给我许多思考,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学习探究。这次培训之后,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的信心。 一、教师要进行知识的更新 “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伴。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对于这种学习、培训,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是很有价值的。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信任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应变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方法和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的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为此,教师要多给学生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 三、加强专业文化学习,做一专多能的教师 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是自来水。这些天来辅导专家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深受启发。总之,化学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在新课改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唯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式下社会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身上肩负使命。我们一定将新的课程理念落实于课堂教学,使每位学生都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受益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