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医养结合市场需求分析

医养结合市场需求分析

医养结合市场需求分析
医养结合市场需求分析

老年人口基数巨大,且每年保持快速上升的趋势;城市“4-2-1”家庭格局的增多,都是催生养老需求的重要因素。老年人健康状况低下,更对机构养老服务提出了高要求。

2013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18.2万张,2014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60.1万张。然而201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数19215万人,2014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数20441万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2013年4.55张增加到2014年4.84张。有数据显示可知,医疗机构床位与住院人数之间存在严重缺口。《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84张。因此强调要综合考虑人口总量、老龄化、城镇化等因素,提出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控制在6张。其中,医院床位数4.8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2张。

病床使用率是反映每天使用床位与实有床位的比率,和平均住院日一起构成评价医院病床工作的负荷情况。我国国内公立医院的床位使用率一般在85%以上,三级医院一般达到90%以上。民营医院一般在80%以下,较差的仅在50%左右。根据年鉴数据,医院病床使用率都在89%以上,更有很多医院超过100%,变现为明显的床位不足,病床超负荷工作。

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服务需求大、增长快、要求高与全社会养老机构数量少、质量差、增速慢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每10人中就有1位65岁以上老人,到2050年,每3―4

人中就将有1位老人,养老机构与设施严重匮乏。截至2014年底,全国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3.7万个(其中登记注册为事业单位机构1.6万个);床位551.4万张,每千人口(60岁以上)平均拥有社会服务机构床位26张。仅就床位数来讲,仅占老年人总数的2.6%,较之于国际社会通行的5%―7%的比率相差甚远。尽管这几年大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场所,兴办了7898所社区服务中心,“星光计划”也建起了近3万个“星光老年之家”,又增加几万张社区的养老床位,但与巨大的老年人院舍服务需求比起来,还属杯水车薪。许多贫困、边远及靠民间力量创办起来的养老机构囿于经费短缺、资源不足等方面的限制,服务内容不丰富,显得相对单调、贫乏,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也有较大的差距。

按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全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按照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到“2015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的目标计算,我国至少需要养老床位数534万张。

《民政事业统计报告》显示,全国老年人的收养机构将近4万家,总床位数为551.4万左右,要实现“十二五”目标增长的床位数超过1倍,存在巨大市场空间。同时,各级政府都继续明确了“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市场推动、多方参与”的发展原则,积

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养老附体系的建设中来,有些政府更是明确了在整个机构养老床位数之中,民营养老院所占比例要超过50%,并从土地划拨、床位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机构养老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全国老龄办提交的《全国城乡失能老人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0%。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6.23 %。到2015年,即“十二五”期末,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失能老人数目不断增加。报告显示,到即“十二五”期末,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比2010年增加700万人,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5%,失能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达1240万人左右,占总体老年人口的6.05%,比2010年增加160万人。

从城乡来看,我国城乡完全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的比例,分别为5.0%和6.9%。城市完全失能老年人中,有照料需求的占77.1%;农村完全失能老人中,有照料需求的占61.8 %。农村完全失能老年人照料需求从2000年到2006年相对上升了51.0%,显著大于城市完全失能老人照料需求相对增长的15.2%。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全国工商联递交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

1004号提案中提到,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3.26%(约为1.78亿人),已超过13%的老龄化社会标准线。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养老机构一床难求虽然是必然的现象,尽管如此,养老机构床位像如今如此紧缺也是不合理的一种现象,经过忆百孝心网调查了解到,截至2013年底,全国老年公寓、福利院、敬老院等各类养老机构有4万个,养老床位315万张,床位数占老人总数的比例仅为1.77%,这个比例是严重不合理的。以发达国家的比例而言,像这样的老龄化水平,养老床位占老龄人口的5%~7%。

硬件上,现有养老机构配备有医疗室的机构不足六成,而配备康复理疗室的机构不足两成;软件方面,医生的配备上有超过五成的养老机构是空白,经过护理及相关专业系统训练的护理员不超过30%,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的不足三分之一。

尊崇以“医疗+护理”为主线,对入住老人按需要护理的级别分为监护型、陪护型和特户型,有针对性的进行照料和健康管理,以IT平台为纽带、为入住老人提供便利、有效,集生活照料、诊疗保健、精神慰藉、紧急救援和临终关怀于一体的全面服务,整个体系在养老机构运营体系中优势突出,也非常符合市场需求。

医养结合模式发展前景分析

医养结合模式发展前景 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中国医养结合模式发展前景分析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医养结合模式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截至2015年底,我国老年人口已占到总人口比重的%,达到亿人,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近1000万的速度增长,将在21世纪中叶达到4亿的峰值,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迅猛的银发浪潮将使得老龄经济成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根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预测,2014至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我国面临着失能、半失能、高龄老年人口大幅增加,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显着,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强劲。特别是农村失能、空巢、高龄、失独和留守老年人群体有巨量的健康、养老、医疗需求。但从服务供给上来看,目前我国老龄经济发展还很迟滞,医养服务供给少,发展不均衡,医养产业孵化组织匮乏,创新和技术含量低,专业人才紧缺等诸多问题。 近几年,国家密集出台了鼓励医养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医养产业作为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需的外部经济、政策、市场和产业技术环境正在不断地优化,社会各界对于医养产业的需求和信心也不断高涨,医养产业的蓬勃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医养产业将是老龄经济的主体 老龄经济是与老年群体生活保障相关的各种服务、用品等的生产、流通和交换活动的集合体。医养产业是以老年人为对象,为满足老年人健康、医疗和养老相融合的需求而提供老龄服务和用品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医养产业并不是简单的叠加医疗和养老,而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创新、超越和提升,是一种大健康理念指导下的新兴服务体系和新兴业态。

2017年医美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7年医美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报告正文 1、“医师创业”是医疗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1.1、为什么是“医师创业”? 当前国内的医美行业中,医生始终是稀缺资源,合规医生少,非法医美机构大量存在。对比海外成熟市场,我国医美合规化的发展仍然还有很多的空间。 目前,七部委打击非法医美的行动和医生多点执业的开放都有助于市场的合规化。近期国家七部委正在全国积极布局打击非法医美,涉及到无证行医、非法制药、非法器械、违规培训、违法广告等医美领域的各个方面。而形成规范的市场除了要依靠国家部委的努力外,也依靠医生多点执业开放带来的市场化效应。允许医师多点执业,意味着公立医院的医师将有机会走出体制,接受市场化,在他们体验到市场化的优势之后,更有可能萌生开设诊所的想法。这会导致医美机构争取医生资源变得越来越困难,从而进一步加剧机构中医生资源的稀缺性。 因此,我们的想法是,对于想要在市场上继续壮大的医生和机构来说,“医师创业”将会成为他们的选择之一。 1.2、台湾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发展概况 我们先从海外较成熟的医疗市场的发展历程中窥探一下看好医疗机构私有化的原因。在与大陆情况非常类似的台湾市场中,医疗行业也经历过从公立医院主导向私立医院主导的转变过程。 台湾的公、私立医院主导地位的转变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台湾的医疗机构从1947年到1970年期间都是由公立医院为主导。70年代,台湾的公立医院数量占到80%,绝大部分的医院都是由政府设立的。此时台湾的公立医院也如同今日大陆的医院,存在着医疗结构不合理和腐败等现象。公立医院价格被控制得较低,但是医疗的需求量却很大,所以看医生都要“给红包”、“靠关系”。7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私立和财团法人医院出现,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国泰医院、长庚医院以及新光医院等。私立医院弥补了公立医院供给的不足,符合市场情况的定价也使医生和患者都从中受益,从而吸引了大量高水平的医生到私立医院执业,同时也吸引了大量患者来看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的中小型私立医院开始出现了集团化的趋势,到了2000年,私人拥有的小诊所数量只有1980年的30%。

医养结合模式的现状和发展

中国“医养结合”模式现状及发展综述 摘要 为了解国医养结合研究动态,文章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从必要性及意义、模式、实施困境和发展对策四个方面展开。通过研究发现,学界普遍认为,就我国老龄化现状、家庭变迁、老年人实际需求而言,医养结合势在必行。目前主要存在四种运行模式,即设模式、转化模式、合作模式、输出模式,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输出模式是我国未来探索的重点。各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理念、制度、政策、人才等制约因素,在实践中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从供给主体、顶层设计、服务延伸、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突破。今后研究应更加重视方法的综合、多元视角的引入以及研究容的延伸。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综述 人口老龄化及其所伴随的健康问题对现行养老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传统居家养老及医养分离的机构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的需求。对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而言,除生活供养外,更需要医疗保健的照顾,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在老年人照顾方面,养老联手医疗服务已成为政策倡导的趋势。近几年来,随着政策推动及部分地区的实践探索,学界对于医养结合的关注越来越普遍。 一、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研究的现状 国关于“医养结合”这一概念的研究是在“健康老龄化”理念的推动下开始的,针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老年人健康所带来的影响。1995年10月,在全国老年医疗保健与社会发展研讨会上,邬沧萍教授以《健康老龄化的科学含义和社会意义》为主题作了会议报告(耿爱生、文娴,2014),认为“健康老龄化”不仅是一种医疗保健目标,更有丰富的社会文化涵,应当从社会学的角度加以诠释(邬沧萍、向群,1996)。此后,诸多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关注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养老模式之间的关系。宏(2005)认为,养老模式是影响中国老年人健康的关键因素,经济与生活均独立的老年夫妻有最明显的健康优

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

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医疗机构增加养老病房及养老机构加强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等多种方式)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1.社会养老服务分类方式: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细分为“居家/社区养老、居家/社区养老+家庭病床、养老机构以医养机构”医养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分类方式 2.随着我国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与慢性病患病并发现象的日益普遍,当前“医”“养”分离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 3. 创新性提出了构建医养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筹资模式即“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 金划拨支付与个人缴费相结合” 目前北京、安徽、青岛等城市率先推出了医养结合模式,如:二、三级医院办养老病房、养老机构增设医务室、社会资本等多种模式。 4.医养结合服务内涵包括: 服务对象及内容:一般养老机构服务所有老年人群,而医养结合机构主要服务于患有 慢性疾病、急性疾病的恢复期、智力残疾、肢体残疾以及肿瘤晚期的老年人,为他们 提供生活、护理、医疗及康复服务。简单的理解就是在养老中增加了医疗照护,在医 疗中加入了养老服务。 服务提供者: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程度高,老年人数量庞大,单方面强调, 由某一主体来实现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是非常不现实的,老龄问题是整个社会需要面 对的问题,需要将政府、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多方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方 的积极性,整合各方资源,各司其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参与的医养结合体系。 服务模式的实现:政府主导,统筹安排。将部分医疗机构进行功能转变,转型为老年 人医院、康复医院或者护理院。传统养老机构可以与附近的医疗机构联合,建立双向 转诊等合作。同时政府应近距离规划养老和医疗的位置。 人员及机构准入:在养老机构中应增加与医疗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而医疗机构 转型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由于老年人的生活护理任务较重,应适当增加护理员的岗位。通过人员的调整,即节约人力资源,又可以使老年人得到更好的照顾。对于医养 结合的机构,应具有基本医疗、康复、基础护理、公共卫生及急救等功能的医疗水平。 服务性质:目前对于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性质,主要界定为养老机构的一种,需要达 到民政部门制定的养老机构准入标准。但是,随着医养结合服务的深入发展,其医疗

最新-2019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 精品

2019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养老观念的转变,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养老,除了日常生活照料外,更关注疾病治疗、身心健康和精神生活等问题,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医养结合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范文一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国今后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民革中央一直思考的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上,民革中央提交的37篇提案中,《关于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的提案》引起广泛关注。 民革中央认为,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养老问题则是当前我国最重要的社会热点之一。 健康与养老产业以下简称康养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接民生福祉,一头连接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被打造成为我国又一个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这份提案源自民革中央去年的调研。 去年4月和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率民革中央调研组分别赴四川攀枝花和河北秦皇岛,就健康与养老产业发展问题展开调研。 调研组发现,由于我国康养产业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目前各地尚未形成集养老、医疗、休闲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健康与养老服务体系,致使相关产业无法得到突破性发展。 调研结束后,民革中央在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20年12月,由民革中央与四川省政协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四川攀枝花召开。 论坛达成了《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攀枝花共识》,并推动240亿元的21个攀枝花康养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总计签约意向高达400多亿元,为康养产业发展注入一剂强针。 找准切入点,就能推动经济发展。 针对当前康养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民革中央提出,将康养产业定位为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康养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涉及医疗、社保、体育、文化、旅游、家政、

2020年医美行业研究报告

2020年医美行业研究报告 1、中国医美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正规医美机构逐渐回归 1.1、颜值经济兴起,中国医美市场加速发展 1.1.1、中国医美市场规模保持高增速 医疗美容是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的形态进行修复与再塑,其衍生于临床医学,但区别于临床医学,医美是以审美而非治疗为目的,消费属性超过诊疗属性。 现代医美的需求来源于经济水平提升带来的“颜值精神”追求,与颜值挂钩的事物都会得到追捧。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叠加近年来“网红效应”等因素影响,人们为颜值付费的能力和意愿均不断增强,医美行业需求快速发展。2012-2019 年,中国医美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医美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达到 28.97%, 2012-2018 年每年增速均超过 25%。2019 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达到 1769 亿元,同比增速仍达到 22.2%。 从需求人群看,中国医美需求以 20-25 岁的女性为主力。据新氧大数据统计, 2018 年所统计中国整形人群中,女性占比 89%,男性占比 11%。女性消费者中,其

中以 20-25 岁消费者占比最高,2019 年达 38.57%。95 后成为互联网医美消费者主力军。 从求美动因看,需求者对医美的追求主要是自我欣赏与认可。根据新氧大数据, 2018 年医美需求产生的内部成因包括追求完美外形、希望通过外形改善提升自信等自我审美认可占比达到 61%,较 2017 年提高 6 个百分点。 我们通过对各年龄段与人口比例进行测算,2018 年中国医美消费者总量约 1873 万人,进而估算中国医美实际消费者人均消费金额为 7700 元,医美产品消费力显示较强水平。 近年来,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医美消费重要市场。中国医美市场成熟较晚,萌芽始于受一战时期开启现代整形手术影响的 1929 年,但整体市场的起步期于 1997 年才出现,当年首个民营医疗机构开始布局整形美容市场。2001 年中国加入 WTO,经济社会开始大规模受到国际贸易与国际文化交流影响,医美行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期。2013-2017 年,受互联网传播与颜值经济影响,中国医疗美容市场步入高速成长期,大众对美的追求不断多元化和个性化,对医美的接受程度也不断提升,新氧、更美、悦美等互联网医美平台崛起,大量民营医美机构不断涌现。

医养结合四种模式(汇编)

医养结合怎么搞?山东四大模式效果好 近日,省卫生健康委明确各地学习推广全省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进一步做好示范省创建工作,对各地探索形成的居家、社区、机构、综合等4种服务模式以及各种模式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梳理。 据介绍,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是贯彻省委、省政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战略部署,推动全省医养结合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坚持目标导向,注重因地制宜,着力改革创新,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支持措施,扎实开展示范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青岛、淄博、枣庄、烟台、济宁、日照、滨州、菏泽等地及省立三院等单位,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 一、“居家医养、医护巡诊”模式 此种模式针对居家医养为主的失能、半失能老人,采取家庭医生签约、医疗机构派驻医护人员上门服务的方式,通

过设立家庭病床、建立健康档案等,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同时,将家庭病床的医护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大力发展长期护理保险,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服务保障。有条件的地方,可发挥村居卫生计生专干优势,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健康养老需求评估、政策宣传、健康指导、信息收集等医养结合随访服务。 典型做法 青岛市针对老人的不同需求,通过基本公卫和长期护理保险,有针对性地开展医养服务。通过家庭医生签约,为健康老人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慢病管理。通过长期护理保险的“家护”和“巡护”,对失能老人进行居家医疗护理、生活护理。鼓励医护人员多点执业,引导诊所、门诊部等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开展居家医养服务,收到了家庭减负担,医保少支出,机构得发展的三方共赢效果。 济宁曲阜市针对失能半失能、长期卧床、空巢、孤寡、残障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由医护、康复等人员联动,提供基本医疗、康复训练、中医保健、健康指导、心理疏导和基本公共卫生等居家医养服务。建立了家庭病床制度,明确了服务内容与服务规范,并将家庭病床费用纳入医疗保险,减轻了居家老人医疗费用负担。 二、“社区医养、智慧服务”模式

终于找到一篇能把医养结合讲清楚的文章了

终于找到一篇能把医养 结合讲清楚的文章了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深度老龄化挑战的巨大压力已经对现有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了日益严峻的考验。养老问题是家事也是国事。作为社会养老的一种创新模式,医养结合将现代医护技术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满足了老年人群的特殊需求,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适应了老龄化发展的形势,实现了养老模式的新突破,应该成为发展中国特色养老事业的必然选择。 【一】当我们在谈“医养结合”,我们在谈什么? 医养结合是近几年逐渐兴起于各地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由于其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实现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保障模式创新,已经成为政府决策部门及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1.医养结合基本内涵与特点 从内涵上来讲,医养结合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从保障目的来看,与传统养老模式一样,医养结合旨在为老年人提供老年生活服务,以使老人安度晚年; 从参与主体来看,它联合传统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旨在通过多元化的参与主体,为老年人提供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 从服务内容来看,由于引入了现代医疗技术,它能够提供更加专业、便捷的养老服务,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从保障对象来看,尤其适宜处于大病康复期、慢性病、易复发病患者等无法在传统养老模式中得到良好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 从人性角度来看,它同时考虑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与医疗需求,符合现代老年人“医养共需”的基本生活需求。 从广义范畴来界定,医养结合不仅是将传统养老保障与现代医疗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探索,还意味着一种跨越式的养老新理念。 一切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实践,都可以被界定为医养结合的范畴。比如,近几年青岛、重庆等地开展的老年长期照护制度探索,本质上也是将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组合提供,保障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料。 因此,医养结合可以理解为“医养融合”,即超越传统养老理念中只强调单一性的养老服务,而更加注重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的兼得性,注重老年生活保障需求中“养”与“医”的结合,其优势在于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年照顾服务,能够满足未来高龄、失能、空巢、患病老人的多重生活料理需求。 2.医养结合与传统养老模式有何不同 首先,与传统养老模式相比,两者提供服务内容的差异最为明显。医养结合模式在提供传统养老模式所包含的养老服务的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医疗和康复服务,实现了传统养老服务与现代医疗服务的结合。 其次,医养结合模式不同于传统养老模式具有明确的责任主体,比如居家养老的责任主体是家庭,机构养老的责任主体是各类型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没有明确的责任归属主体。在具体实践中,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可以是设有老年病科的医疗机构,或者是医疗机构分设、下属的养老服务单位,也可以是和医疗机构开展合作的养老院、福利院。 因此,医养结合并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养老模式而存在,更多意义上,是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供给方式而运转。它可以和任何传统养老模式相结合,在任何养老模式中以不同形式实现医养结合的服务供给。 3.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优势 很久以来,我国的养老院只能提供养老而无法医疗,而医院只能医疗而不能提供养老服务,这种情况“医养分离”的结果,是养老院里的老人经常要奔波于家庭、养老院和医院之间,不仅

医养结合模式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模式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服务面向所有老年人,重点面向日子别能自理的老年人,接下来是小编为大伙儿搜集的医养结合调研报告,供大伙儿参考,希翼能够帮助到大伙儿。 全面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进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广阔老年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必要条件。为创新进展我市医养结合模式,依照《中共郴州市委对于批转〈政协郴州市委员会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郴委〔20**〕3号)安排,市政协副主席王东、熊波带领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及部分委员、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赴山东青岛、江苏无锡进行考察学习,并赴部分县市区开展了实地调研。现将调研事情报告如下: 一、我市医养结合工作的现状 医养结合是区别于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日子需求的养老服务,它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是养老服务的充实和提高。医养结合服务面向所有老年人,重点面向日子别能自理的老年人。其方式要紧有三种,即养老机构或社区增设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养老机构或社区与医疗机构联合。我市在推进医养结合方面所做的工作要紧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政重视程度在别断加深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加强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一系列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力度别断加大,居家养老服务别断规范,基层老年协会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财政投入力度也在逐步加大,截至2014年底,全市财政共投入1.16亿元用于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这些都为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就医养结合方面而言,我市先后出台了《对于深入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郴政办函〔2009〕171号)、《郴州市人民政府对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进展的实施意见》(郴政发〔2015〕4号)等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现时期,市委办正牵头开展对于健全我市健康养老服务的调研,医养结合作为健康养老的重要组成也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二)注重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机构已成为市场趋势 目前我市民营养老服务业进展势头良好,注重医养结合的老年公寓、托老中心已成为市场投资主流。如在建的太阳城社会福利中心总投资4900万元,床位1100张,打算打造成中国社区养老示范基地和湖南省健康养老产业进展的标杆;在建的桂阳融康乐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园,总投资2亿元,集3200张床位的老年公寓、老年康复医院、老年运动广场、老年大学等配套设施于一体;北湖区颐心护理中心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养护工作做出了较好的探究;还有在建的北湖区老年公寓、福地仙都老年公寓、十八泉老年公寓、鸣九老年公寓等,都别同程度地向着医疗服务领域拓展。 (三)社会力量的参与程度在别断提高 近几年来,我市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积极性在别断提高。社会组织和家政、物业等企业开始参与到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公办民营、托付经营等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别断涌现,专业养老机构和服务队伍加入到了居家养老服务行列,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提高。如少年路社区、振兴社区,算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小区物业治理中心有机结合的典型。 二、我市进展医养结合的必要性与存在的要紧咨询题 (一)老龄化趋势明显给养老服务工作增加了压力 按照通行的国际标准(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7%)计算,我市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市人口老龄化呈现如下特点:一是老年人口基数大。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为70.24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4.52%,高于国际老龄化水平。二是高龄老人数量多。我市

2020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

2020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范文(一) 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国今后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民革中央一直思考的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上,民革中央提交的37篇提案中,《关于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的提案》引起广泛关注。民革中央认为,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养老问题则是当前我国最重要的社会热点之一。健康与养老产业(以下简称康养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接民生福祉,一头连接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被打造成为我国又一个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这份提案源自民革中央去年的调研。去年4月和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率民革中央调研组分别赴四川攀枝花和河北秦皇岛,就健康与养老产业发展问题展开调研。 调研组发现,由于我国康养产业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目前各地尚未形成集养老、医疗、休闲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健康与养老服务体系,致使相关产业无法得到突破性发展。调研结束后,民革中央在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2020年12月,由民革中央与四川省政协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四川攀枝花召开。论坛达成了《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攀枝花共识》,并推动240亿元的21个攀枝花康养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总计签约意向高达400多亿元,为康养产业发展注入一剂强针。 找准切入点,就能推动经济发展。针对当前康养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民革中央提出,将康养产业定位为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康养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涉及医疗、社保、体育、文化、旅游、家政、信息等多方面,可以成为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健康与养老产业对扩内需、促就业、惠民生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健康老龄化’巨大刚性需求的长久之计。”民革中央参政议政部有关负

医养结合模式的现状及发展

医养结合模式的现状及发展

中国“医养结合”模式现状及发展综述 摘要 为了解国内医养结合研究动态,文章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从必要性及意义、模式、实施困境和发展对策四个方面展开。通过研究发现,学界普遍认为,就我国老龄化现状、家庭变迁、老年人实际需求而言,医养结合势在必行。目前主要存在四种运行模式,即内设模式、转化模式、合作模式、输出模式,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输出模式是我国未来探索的重点。各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理念、制度、政策、人才等制约因素,在实践中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从供给主体、顶层设计、服务延伸、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突破。今后研究应更加重视方法的综合、多元视角的引入以及研究内容的延伸。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综述 人口老龄化及其所伴随的健康问题对现行养老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传统居家养老及医养分离的机构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的需求。对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而言,除生活供养外,更需要医疗保健的照顾,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在老年人照顾方面,养老联手医疗服务已成为政策倡导的趋势。近几年来,随着政策推动及部分地区的实践探索,学界对于医养结合的关注越来越普遍。 一、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研究的现状 国内关于“医养结合”这一概念的研究是在“健康老龄化”理念的推动下开始的,针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老年人健康所带来的影响。1995年10月,在全国老年医疗保健与社会发展研讨会上,邬沧萍教授以《健康老龄化的科学含义和社会意义》为主题作了会议报告(耿爱生、杨文娴,2014),认为“健康老龄化”不仅是一种医疗保健目标,更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应当从社会学的角度加以诠释(邬沧萍、姜向群,1996)。此后,诸多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关注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养老模式之间的关系。刘宏(2005)认为,养老模式是影响中国老年人健康的关键因素,经济与生活均独立的老年夫妻有最明显的健康优势和主观幸福度优势,而依靠子女供养或政府补助的独居

医美行业发展呈现新趋势-美呗市场调研深入全解析

医美行业发展呈现新趋势美呗市场调研深入全解析 来源:中国网作者:字号:T|T时间:2016-09-28 09:41:32} 在这个看颜值的时代,医美行业既是塑造美的生产线又是维持美的美容院,无疑这是一个最光鲜靓丽的行业,一个正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2015年,医美行业一方面达到了新高峰,创下了5500亿元的产值;另一方面又发生了多起整形失败者维权事件,给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无疑国内医美市场正在迎来行业发展的拐点,正在从野蛮增长模式向品质服务模式转换。 面对行业出现的新变局,中国最大的在线医疗美容服务平台美呗有着独家的行业观察报告,从行业调研、用户调研、竞品调研三个方面展现出对市场趋势的清晰认知、准确定位和发展预判。 行业调研篇 市场规模锁定第一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和中国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约有1万多家医疗美容机构,2015年泛医美产业总量超过5500亿人民币,2011-2015年均增速接近20%。预计2019年国内医美行业规模将达到10000亿,有望超过巴西,成为世界第二大医疗美容市场。

美呗指出,目前中国每千人美容整形人数仅为1人,相较于韩国的16人,美国的10.5人仍有很大的差距。尽管如此,国内医美市场还是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在当时成为了世界第三大医美大国,未来势必成为最大的消费市场。 而从地区分布来看,北上广依然是国内医美市场地区分布的前三甲,而成都、重庆这样人口基数大、爱美女性多的市场则排进了全国前十名,成为是医美行业的次重点市场。因此巩固北上广超级市场,抓好川渝、江浙、湘鄂重点市场,深挖一线城市消费潜力、打通二线市场信息渠道、完善三线市场布局将成为美呗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行业竞争中的痛点乱象 由于我国医美市场发展仍然不够成熟,因此行业存在规模小、利润低、企业经营多有不规范、虚假宣传、携卡金跑路等诸多痛点。根本问题就是市场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无法对网络信息的真假进行有效的甄别,更无法通过合正确的信息渠道找到正规的医院、医

医养结合的18种模式

医养结合的18种模式 “医养结合”是指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护老中心和老年医院相结合,将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既包括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更重要的是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 日前,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推进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20年工作计划》,各专项行动重点任务中,涉及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全民健身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妇幼健康促进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职业健康促进行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等,有不少与大健康有关,在康养旅居大行其道的今天,同样值得卫生行业之外的旅游业界人士关注。 一“机构养老”医养结合模式 “大养老+小医疗”型 该模式是在养老机构的基础上新建小型医疗机构、新增医疗服务,以养老为主、医疗为辅。 目前大部分养老机构采取这种模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该模式存在明显缺点:内设医疗机构只能开展门诊业务,不能解决在养老机构直接住院问题;同时医疗机构运营成本高,仅医务人员的工资就给养老机构带来很大负担,养老机构难以长期支撑。 调研发现,许多已经申请办理了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医疗机构试运行一段时间内坚持不下去而“人走楼空”。 “医疗、养老并重”型 这种模式多为新建的医养结合机构或医院转型为养老机构或护

理院,强调医和养并重发展。新建的大型养老机构,同步配套建设综合医院或护理院,实现医疗、养老并重发展;一些资源闲置的医疗机构将富余资源转型为养老服务,以开设老年专护病房或者直接转型为护理院、康复中心等方式提供医养结合型的医护服务。 调研发现,该模式将医疗与养老资源融为一体,形成以医促养、以养助医的运营态势,能基本实现非危急重病老年人在机构内医养共享。 “大医疗+小养老”型 这种模式多数是规模较大的医疗机构新建小型养老机构,通过配备相关设施、增加护理人员等举措,在医疗机构内部又新建了一个医院下属的专业养老机构。 调研发现,此模式是利用高端医疗资源兴办养老机构,优点是养老环境条件好、医疗保障好,比较高端,但也存在明显缺点:一方面对现有医院资源的利用不经济甚至浪费,另一方面是养老费用较高,经济条件中下等的普通家庭难以承受。 “大医疗+小康复”型 这种模式多数是规模较大医疗机构新建小型康复机构,如老年科室或康复科、康复中心,以医疗为主、康复为辅,多数是在原有的医疗机构新增康复、养护功能,构建医疗、照护、康复等相互衔接的服务体系。 调研发现,该模式多数发展较好,但在“医、康、养一体化”体系中“养”的比重较小。 “两院一体”型 该模式多数是将地方政府建设的敬老院由当地乡镇卫生院托管运营,乡镇卫生院与敬老院实现“一体化”,或者由乡镇卫生院直接

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报告

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根据民政部数据显示,我国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在 2020 年预计将达到2.43 亿,2025 年将超过3 亿。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进入到老龄化的行列,到 2050 年每 4 位中国人约有 1 位是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与此同时,老年人余寿带病的年限也将随着老龄化趋势不断延长。 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严峻问题,而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中普遍存在重养轻医的现象。相关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医养结合”是将医疗与养老相融合的新型护理模式。医养结合机构则是尽可能使老年人可以在同一机构中同时得到良好的生活照顾、健康监护、疾病治疗以及临终关怀。有研究显示,实施医养结合可以提高老年慢性病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再住院率,节省医疗资源,减轻家属负担,增强老年病人的安全感。 在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对大量文献数据的分析与整理,本文将分析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的发展现状和不足,并提出构建和完善该种模式的意见建议。 一、我国医养结合发展现状 1.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相关政策 为推进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不断发展,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 2013 年“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到要探索医疗与养老行业合作的新模式,促进医疗养老服务资源相融合。 2015 年“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到养老行业,民营养老机构建立与医疗机构同等要求的行业准则规范。 2015 年“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到 2020 年基本建立起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实现医疗与养老服务资源融合共享。

2018年医美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医美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目录 1、“医师创业”是医疗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4) 1.1、为什么是“医师创业”? (4) 1.2、台湾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发展概况 (4) 1.3、中国大陆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发展概况 (6) 1.4、医疗私有化、市场化的优势 (8) 1.5、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放开为私人诊所的发展奠定基础 (9) 1.6、私人诊所面临的挑战 (11) 2、医美行业将会成为“医师创业”的重要实践领域 (12) 2.1、中国医美行业现状 (13) 2.2、医美行业中私人诊所发展空间大 (14) 2.3、协助“医师创业”将成为医美机构拓展的选择之一 (16) 2.4、协助医生创业的方式 (19) 2.5、台湾医美行业的“医师创业”实践 (21) 2.6、协助“医师创业”的风险 (23) 3、重点企业 (26) 3.1、苏宁环球 (26) 3.2、朗姿股份 (27) 3.3、潮宏基 (27) 3.4、复旦张江 (28)

图目录 图 1:台湾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占比 (5) 图 2:台湾公立医院 (5) 图 3:中国大陆医院数量变化 (6) 图 4:中国大陆医院数量、诊疗人次、入院人次比例 (7) 图 5:公立与私立医院诊疗人次数(亿人次) (7) 图 6:医生进入私立医院后的收入提升幅度 (9) 图 7:国家政策概况 (10) 图 8:公立医院优势 (11) 图 9:私人诊所面临的挑战 (12) 图 10:全球外科医美医生人数缓步增长 (13) 图 11:七部委联合打击非法医美专项行动 (14) 图 12:公立、私立医院专科对比 (14) 图 13:消费者选择医美服务时更看重“名医” (15) 图 14:公司协助医师创业的互补性 (17) 图 15:美国医生行医类型分类 (17) 图 16:中国第一张“医生集团”工商营业执照 (18) 图 17:协助医生创业的方式灵活多变 (19) 图 18:联合丽格旗下部分机构展示 (20) 图 19:联合丽格模式 (20) 图 20:台湾医美诊所资讯分享网站 (21) 图 21:台湾医美业态 (23) 图 22:杭州某医美机构邀请礼仪老师培训员工 (24) 图 23:医美连锁机构在全国各地建立起具有品牌辨识度的店面 (24) 表目录 表 1:台湾医院床位数变化情况 (5) 表 2:医院医生工作量 (8) 表 3:中国医美医生人数严重不足 (13) 表 4:NSS 高清整形 8 个小服务打动顾客的心 (25) 表 5:重点标的推荐 (28)

医养结合四种模式

医养结合怎么搞山东四大模式效果好 近日,省卫生健康委明确各地学习推广全省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进一步做好示范省创建工作,对各地探索形成的居家、社区、机构、综合等4种服务模式以及各种模式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梳理。 据介绍,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是贯彻省委、省政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战略部署,推动全省医养结合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坚持目标导向,注重因地制宜,着力改革创新,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支持措施,扎实开展示范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青岛、淄博、枣庄、烟台、济宁、日照、滨州、菏泽等地及省立三院等单位,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 一、“居家医养、医护巡诊”模式 此种模式针对居家医养为主的失能、半失能老人,采取家庭医生签约、医疗机构派驻医护人员上门服务的方式,通过设立家庭病床、建立健康档案等,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同时,将家庭病床的医护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大力发展长期护理保险,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服务保障。

有条件的地方,可发挥村居卫生计生专干优势,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健康养老需求评估、政策宣传、健康指导、信息收集等医养结合随访服务。 典型做法 青岛市针对老人的不同需求,通过基本公卫和长期护理保险,有针对性地开展医养服务。通过家庭医生签约,为健康老人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慢病管理。通过长期护理保险的“家护”和“巡护”,对失能老人进行居家医疗护理、生活护理。鼓励医护人员多点执业,引导诊所、门诊部等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开展居家医养服务,收到了家庭减负担,医保少支出,机构得发展的三方共赢效果。 济宁曲阜市针对失能半失能、长期卧床、空巢、孤寡、残障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由医护、康复等人员联动,提供基本医疗、康复训练、中医保健、健康指导、心理疏导和基本公共卫生等居家医养服务。建立了家庭病床制度,明确了服务内容与服务规范,并将家庭病床费用纳入医疗保险,减轻了居家老人医疗费用负担。 二、“社区医养、智慧服务”模式 此种模式适用于人口相对集中、较大规模的城市社区和新农村社区。依托健康大数据中心或“12349”民政养老服务平台等智慧化居家养老系统,通过党建网格员、村居卫生计生专干,对社区居家老人实现日间照料、上门随访等医养

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模式调研报告范文(一) 近日,省卫生计生委与省民政厅、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组成联合调研组,由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计生协常务专职副会长阮诗玮带队,到厦门市爱心护理院、思明区厦港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湖里区江头街道金尚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湖里区禾山慧智健康养老示范点等地开展医养结合工作调研,并召开区政府领导、市、区卫生计生、民政局、街道、社区、市部分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 厦门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方面的措施和做法得到了调研组的肯定。比如,厦门市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服务范围的作法;湖里区禾山社区打造“互联网+医疗+养老”的服务体系,依托信息化平台12349呼叫中心,利用可穿戴监测设备、手机APP管理软件等,为辖区65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应急救助、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健康保健等实现医疗服务体系内信息。思明区厦港街道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精心打造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以为老人服务为切入点,打造社区、社工、社会联动服务新模式。 阮诗玮指出,我国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顺应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主动作为,做好医养兼融,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健康养老做出贡献。一要加强指导。要加强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业务培训和指导监督,支持有相关专业特长的医师和专业人员在养老机构开展疾病防治、营养、中医调理养生等健康服务。二要合理规划。要加快发展为老年人服务的专业医疗机构,逐步建立医院、社区、家庭多层次的医疗护理体系,构筑以社区和家庭为主体的“医养康护”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并逐步形成涵盖护理院、老年医院、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家庭医生等在内的多层次、有梯度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三要突出重点。要开通绿色通道,重点保障失能失智老人、低保家庭、贫困家庭、失独家庭、军烈属、五保户等人群,以及高龄老人的看病就医的优先照顾。要充分发挥医院志愿者服务作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门诊导医、出院随访等服务。四要

医养结合模式分析

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的实践 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的实现路径,大致可分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3种方式,各地在实践中均进行了探索。总之,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医疗机构要提供养老服务,养老机构也要拥有更好的医疗服务。 一、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机构。 以天津市为例。即在养老机构中设置医疗卫生服务室、医疗卫生诊所或引入附近的医疗分支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需要养老机构达到一定的规模(一般为100张以上床位),且周边医疗资源不足。天津市津南区天同医养院设置医疗、疗养和娱乐3个功能区。其中医疗功能服务区是医保定点的天同医院,内设床位100张,有一批老年常见病的专家,为老年人提供医疗诊治和保健服务。天同医养院是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机构,保证了老年人可以在养老机构内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另外,上海市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实行“以奖代补”的制度,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最高可获50万元一次性补贴。 二、医疗机构内增设养老中心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增设养老中心或病区,设置养老病床或老年病科,开展康复、保健、养生、治疗、生活护理以及临终关怀等医养结合服务。2014年7月,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的基本标准,内设养老机构的医务室至少有1名注册护士;护理站至少有2名具有护士以上职称的注册护士,其中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完善转诊、健康教育制度,保证老年人在病情突发时获得及时救治或转送上级医疗机构救治。 以菏泽市为例。菏泽的昆仑脑血管病医院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昆仑护理院由昆仑脑血管病医院投资建设,以失去自理能力老年人和危重病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并将半自理老人、完全不能自理老人区分开来,还专门设置了临终关怀病房,满足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依托民营医院而建的昆仑护理院具有多种优势,一是资金优势,资金筹措通过股东融资,短期内医院利润可以为养老院提供补贴;二是医疗护工的人力资源优势,护理人员多为医院的医务人员,专业性较强。 三、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 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养老和医疗职责,当养老机构内的老年人患有突发疾病时,合作医院为老年人开辟绿色就诊通道,提供医疗服务。医院的医生和护理

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_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_医养结合 模式的调研报告 【--护士节】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养老观念的转变,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养老,除了日常生活照料外,更关注疾病治疗、身心健康和精神生活等问题,接下来是为大家搜集的医养结合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范文(一) 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国今后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民革中央一直思考的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上,民革中央提交的37篇提案中,《关于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的提案》引起广泛关注。民革中央认为,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养老问题则是当前我国最重要的社会热点之一。健康与养老产业(以下简称康养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接民生福祉,一头连接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被打造成为我国又一个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这份提案源自民革中央去年的调研。去年4月和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率民革中央调研组分别赴四川攀枝花和河北秦皇岛,就健康与养老产业发展问题展开调研。 调研组发现,由于我国康养产业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目前各地尚未形成集养老、医疗、休闲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健康与养老服务体系,致使相关产业无法得到突破性发展。调研结束后,民革中央在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2014年12月,由民革中央与四川省政协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四川攀枝花召开。论坛达成了《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攀枝花共识》,并推动240亿元的21个攀枝花康养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总计签约意向高达400多亿元,为康养产业发展注入一剂强针。 找准切入点,就能推动经济发展。针对当前康养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民革中央提出,将康养产业定位为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康养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涉及医疗、社保、体育、文化、旅游、家政、信息等多方面,可以成为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健康与养老产业对扩内需、促就业、惠民生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健康老龄化'巨大刚性需求的长久之计。民革中央参政议政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国务院已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康养产业顶层设计基本完成。为此,民革中央建议进一步完善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