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终稿)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终稿)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终稿)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终稿)

九年级上册化学导学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一、教材自读

1、地球表面约被水覆盖,虽然地球上总水储量很大,但大部分是海水,淡水占全球储水量的2.53%,而能够饮用和使用的淡水不到总水量的。2.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多种。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最多的元素是,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3.我国水资源分布不,人均水量。自来水收费项目包括

和。

4.爱护水资源的措施是:一方面要;另一方面要。

5.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和。

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有:①加强水质监测②工业“三废”要。

③农业上提倡。④生活污水实现。

二、预习自测

1、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

是,世界上有人口处于缺水状态。

2、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位。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课堂探究案】

【问题1】造成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问题2】节约用水就是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节约用水的措施?爱护水资源从哪些方面入手?

【问题3】防止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是指什么?

(2)水体污染源:

①工业污染:工厂的“三废”(废气、废渣、废液)流入江河、地下,污染江河和地下水。

②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易造成水的污染。

③生活污染: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造成水的污染。

④其他污染:A、病原微生物污染 B、需氧有机物污染 C、富营养化污染(水华、赤潮) D、恶臭物污染 E、地下水硬度升高F、重金属离子污染(水俣病) J、石油泄漏造成的海水污染H、热污染 I、放射性水污染【问题4】海水淡化能否作为人类应对淡水短缺的重要途径,为什么?

【问题5】右图是“国家节水标志”,谈谈你对该标志的理解及由

此获得的启示。

【课堂检测案】

1、保护环境,防止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①控制工业生产中废气和废水的直接排放;②增大绿地面积;③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④分类回收垃圾⑤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⑥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⑧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

A.全部 B.②④⑥⑧ C.①②③④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

2、在现实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下列现象主要是由于水被污染而产生的是()

A、城市地表逐渐下沉

B、河流断流或干枯

C、河中的鱼虾稀少或绝迹

D、沙尘暴肆虐

3、今年,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围绕

这一主题采取的措施不合理

...的是()

A.将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B.农田灌溉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或滴灌

C.将对污水的处理再使用改为对地下水的大量开采使用

D.将不间断注水的洗衣机换成分段注水的洗衣机

4、2009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下列认识和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淡水资源丰富,所以淡水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课后训练案】

1、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

A、3月22日B、4月22日C、6月4日D、7月4日

2、南水北调工程是将哪里的水调往北方?()

A、珠江B、长江C、黄河D、金沙江

3、P

练习与应用第1、2、4小题。

73

【收获与疑惑】

课题2 水的净化

【学习目标】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学会常用的检验硬水与软水的方法,初步了解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学会过滤操作。

【教学重难点】净水常用的方法;过滤的基本操作。

【课堂预习案】温馨提示:阅读教材后填空

一、教材自读

1、纯水是色、___臭,清澈透明的___ 体,属于物;而许多天然水里由于含有杂质使其呈浑浊,可溶性杂质则可能使其有

,属于物。

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天然水→①加→②沉淀→③→④吸附→⑤

→用户。其中物理方法有化学方法有。

3.常用的净水方法、、、等,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是。

4. 的水叫做硬水;的水叫做软水。用检验硬水和软水。

5.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的麻烦(任写2条)

6.生活中常采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中可通过自来水制取,蒸馏水是的水。

二、预习自测

1.(2010·山西)下列净化水的常用方法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自然沉降

B.活性炭吸附

C.过滤

D.消毒剂消毒

2.(2010·张家界)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通过下列哪种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 )

A.过滤

B.煮沸水

C.结晶

D.加入肥皂水

3.自来水厂的过滤池的作用是()。

A.除去矿物质

B.杀菌消毒

C.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

D.除去各种杂质4.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若要对自然界中是水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A.吸附 B.沉降 C.过滤 D.蒸馏

【课堂探究案】

【探究一】净水的方法

1、沉淀可除去杂质,分静置沉淀和吸附沉淀。

①实验4-1:现象。

结论。

②明矾的作用是。

2、过滤可除去杂质。

①过滤是分离是 和 液体(或可溶性固体)的方法。

② 过滤液体要用的实验器材有 、 、 、 、烧杯等。

③过滤操作的要点:“一贴”是滤纸紧贴 ;“二低”是滤纸边

缘低于 ,漏斗内的液面低于 ; “三靠”是装待过滤液

体的烧杯尖嘴紧靠 ,玻璃棒轻靠在 ,漏斗的下端

管口紧靠 。

④过滤的步骤:(1)制作过滤器 (2)安装过滤装置 (3)过滤

⑤实验4-2

【讨论】

A 、玻璃棒的作用是: 。

B 、生活中的什么物品可代替实验室的滤纸、漏斗、玻璃棒?

C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①滤纸 ②液

面 ,③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D 、过滤速度太慢的原因是 。

3、吸附能滤去水中 杂质和吸附少量 杂质,除去 。

常用的吸附剂有 和木炭,吸附不溶性和部分可溶性物质,除去颜色

和异味,发生的是 变化。

4、蒸馏是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可除去 杂质和

杂质,净化程度 ,发生的是 变化。做蒸馏实验时,烧瓶中加几粒

沸石(或碎瓷片)目的是 ,弃去开始馏出的液体。

【实验4-4】现象 。

【小结】水净化方法比较

水的

净化

方法

原 理 作 用 能否降低硬度 净化 程度 沉淀 静置,使不溶性杂质与水分层 除去不溶性杂质

【探究二】硬水和软水

1、水垢形成的原因是水中溶有 ,

在水 ,这些化合物会生成沉淀,即水垢。

2、【实验探究】实验4-3

水的种类 实验现象

硬水

软水

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 硬水的软化:生活中常用 ;实验室用 。

【课堂检测案】

1. 下列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 .静置

B .吸附

C .过滤

D .蒸馏

2.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 )

A.观察颜色

B.加入明矾,搅拌

C.溶解食盐

D.加肥皂水搅拌

3. 下列物质适合用过滤方法分离的是( )

A.食盐和蔗糖的混合物

B.将粗盐(含泥沙)提纯

C.酒精和水的混合物

D.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

4.(2010·成都)今年4月初,成都发生柏木河轻微水污染事故。环保人员对受污

染的原水进行了投入活性炭等处理。活性炭的作用是 ( )

A.去除异味

B.消毒杀菌

C.沉降杂质

D.降低水的硬度

5.过滤时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

A.蒸发皿、量筒、玻璃棒

B.烧杯、漏斗、玻璃棒

C.漏斗、试管、玻璃棒

D.试管、坩埚钳、烧杯

6.将河水转化成饮用水可用下列几个步骤: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

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

A .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课后训练案】

1.(2011十堰)下列操作与净化水无关的是( )。

A.过滤

B.吸咐

C.蒸馏

D.电解

2.(2011福州市)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

过滤

把液体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 除去不溶性杂质 吸附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把天然水中一些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及臭味物

质吸附在表面

除去部分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除去颜色、异味。 蒸馏 通过加热使水变成水蒸气后冷凝成

蒸馏水,而杂质留在烧瓶中。 除去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使硬水软化。

C.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D.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3.小芳在做完了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后,欲回收二氧化锰,可采用的方法是() A.过滤 B.沉淀 C.吸附 D.蒸馏

4.小林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装置如图所示:

(1)小卵石、石英和蓬松棉的作用

是;

活性炭的作用是。

(2)净化水后是(填“硬水”或“软

水”),我认为可用来检验。

5.小雨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

拌溶解,静置一会儿,采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其作用是;

漏斗下端靠近烧杯内壁是为了。

(2)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

有:、。(任答两点)

(3)改进后再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的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你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图中的错误:

(2) 。

7.对于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①上述操作中,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②可以降低水硬度的是;③综合运用上述4项操作净水效果更好,其先后顺序是。

【收获与疑惑】

课题3 水的组成(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O。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为H

2

2. 了解氢气的性质和检验方法。

【学习重难点】水的电解实验和氢气的性质

【课堂预习案】

一、教材自读

1.如何检验一种气体是不是氧气?

2.水的物理性质

色味态凝固点沸点密度(4℃)

3.查阅书本资料P79资料获取有关氢气的知识并完成下表。

(1)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

(2)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或加热氢气前必须__ ,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发出____________ 表明氢气不纯,声音_____表示氢气较纯。

4.电解水实验,水中可加入少量,增强水

的。

5.1个水分子是由构成的,水的化学式为。水通电时,水分子分解成,每2个氢原子构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2个构成1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二、预习自测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氧化 B.水结冰 C.水电解 D.水沸腾

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 )

A、发出白光

B、发出黄色火焰

C、发出淡蓝色火焰

D、没有火焰

3、关于电解水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B、和负极相通的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C、和正极相通的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D、这个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课堂探究案】

【探究一】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实验4-5】

①现象: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色,放出大量的热,干燥的烧杯内壁有。

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③作燃料的优点:燃烧高;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是理想的能源。

的讨论题

【讨论】P

79

【探究二】水的组成―――电解水实验

1、实验现象

两电极正极端的玻璃管负极端的玻璃管

现象

比较两玻璃管中现象差

2、气体检验

正极端玻璃管负极端玻璃管

现象

解释

归纳总结

3、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4、实验结论:①

【交流讨论】

1.P 80页的讨论题

2.在上述两个变化的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有无变化?

3.电解水实验操作中,负极端的玻璃管与正极端的玻璃管中的气体体积比常大于

2:1原因可能

是 , 。

4.由电解水的实验得到结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这种理解对吗?

【当堂检测案】

1、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水在0℃时会结冰

B 、水能溶解所有物质

C 、水在通电条件下能分解

D 、水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

2、水电解的实验事实说明了 ( )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C 、水是一种混合物

D 、物质通电时都能分解成几种新的物质

3、电解水得到a 克氢气和b 克氧气,如果a 克氢气的体积是4L ,则b 克氧气的

体积为 ( )

A 、2L

B 、4L

C 、8L

D 、16L

【课后训练案】

1.如图表示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与甲试管相连接的是电池的 极,产生的气体

是 ,该气体的检验方法

是 。

(2)电解水是将 能转化为 能。

(3)电解一段时间后,甲、乙两试管水位均下降,其中 试

管水位下降快,其原因是 。

2.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为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如何检验?

气体体积 体积比 检验气体 是什么气体

正极 少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负极 多 能燃烧产生 淡蓝色火焰

【收获与疑惑】

课题3 水的组成(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概念及区别。能区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2.认识物质的简单分类。

【教学重难点】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及正确区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课堂预习案】

一、教材自读

1.叫化合物,如;

叫单质,如;叫氧化物,如。

2. 水是由元素和元素组成的;氮气由组成;高锰酸钾由元素组成。

3.用化学符号

....表示下列物质:

①氧气②铁③氖气④红磷⑤水

⑥四氧化三铁⑦过氧化氢⑧高锰酸钾;含一种元素的物质有,(填番号,下同)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有,含氧元素的物质有。其中属于单质的有,属于化合物的有,属于氧化物的有。

二、预习自测

将下列物质分别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分类。(填番号)(1)空气(2)氧气(3)水蒸气(4)二氧化碳(5)高锰酸钾(6)铁粉(7)氮气(8)氧化铁;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课堂探究案】

【探究一】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1、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完成下表。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从属关系单质、化合物从属于,

氧化物从属于纯净物中的。

区别(组成元素种

类)

举例

2、讨论交流

(1)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有何区别与联系?

(2)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含两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吗?【探究二】物质的简单分类

(种物质)如

物金属如

质纯净物(种物质)单质(由种元素组成)非金属如

稀有气体如

化合物(由种元素组成)氧化物如

酸、碱、盐【课堂检测案】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单质的是()

2.经分析知道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可能是混合物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单质 D.不可能是化合物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化合物

D.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4. 如下图所示,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课后训练案】

1、有下列物质:①河水②铁粉③二氧化硫④清新的空气⑤过氧化氢⑥液氧⑦氯酸钾⑧充分加热高锰酸钾后的残余物。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填番号)

2、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3、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分别属于①②③的是()

A.铁粉、硫磺粉 B.空气、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氧气 D.水蒸气、冰

A 、液态氧 氯化氢 干冰

B 、CaO 洁净的空气 氮气

C 、铜 Na 2CO 3 Ca(OH)2

D 、天然气 酒精 水

5、P 82练习与应用的第3、5小题。

【收获与疑惑】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导学案

第一课时化学式及其意义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化学式的含义。

2.能依据物质的组成书写单质的化学式。

3.会读简单的化合物的名称。

4.知道书写化合物化学式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难点】了解化学式的意义,学会单质化学式的书写,知道化合物化学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课堂预习案】

一、教材自读

1. 用 和 的组合表示 的式子叫化学式。如水的化学式是 ,铁的化学式是 ,氧化铁的化学式是 。

2.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所以一种纯净物的 只有一个,而混合物没有 。

3.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氧气___,(2)水___,(3)二氧化碳___,(4)氮气__,(5)氢气__,(6)四氧化三铁___, (7)硫___,(8)氯化钠_____。 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

4.化学式H 2O 的意义有:(1)表示_____;(2)表示_________

_;(3)表示________;(4)表示________________。

5.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一般读作某化某。例如NaCl 读作__ MgO 读作 有时要读出原子个数。如P 2O 5读作______,CO 2读作___

_

二、预习自测 1、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2O――2个氧元素 B、P

2O

5

――五氧化二磷

C、H

2――2个氢原子 D、

2

Ca

--钙离子

2、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钠――ClNa

B、镁――Mg

C、氧气――O

D、氦气――He

2

【课堂探究案】

【探究一】化学式的意义

1、以课本P83图4-27为样例写出二氧化碳(或氧气、铁)的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宏观:①;②;微观:③;④;元素符号与化学式意义比较

宏观微观

元素

化学式

2、①2H

2

O表示;202-表示;3Fe表示。

②2H

2

O中的前面2表示,后面2表

示。

小结: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

3、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分别是:

H 表示;2H表示;

H

2

宏观①表示;②表示;

微观①表示;②表示。

2H

2

表示

【探究二】单质化学式书写

①金属、稀有气体、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用_____表示化学式。例如:

硫___,磷___,铁___,氦气____;(碘I

2

②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在元素符号____________表示化学式。如氧气,氮气,臭氧。

【探究三】化合物化学式书写注意事项

①写出元素符号并排列元素:金属元素写在___边,非金属元素写在___边。当两种都是非金属元素时,氧元素写在___边。

②写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用小数字写在元素符号的_____。当某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时,“1”可以____。

例如:氯化钠__,二氧化碳__,五氧化二磷___。

【探究四】化学式的读法

1、固态单质直接读名称:如Cu读作铜;气态单质在名称后加“气”,如H

2读作氢气。

2、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一般从右往左读作某化某。例如NaCl

读作__ MgO读作有时要读出原子个数。如P

2O

5

读作______,CO

2

读作______。【课堂检测案】

1、2N

2

表示()

A.4个氮原子

B.2个氮分子

C. 4个氮分子

D.2个氮原子

2、SO

2

的读法是()

A.氧化硫

B.二氧化硫

C.硫化氧

D.硫化二氧

3、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的写法是()

A.5O

2N B.O

5

N

2

C.N

2

O

5

D.2N5O

4、下列有关符号中的数字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A.O

2

中的“2”表示2个氧原子

B.2Fe中的“2”表示2个铁原子

C.3H

2

O中的“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D.2N中的“2”表示2个氮分子

5、下列符号中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A、Cu

B、O

2 C、CO

2

D、2H

2

O

6、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

60 B、O

2

C、H

D、Au

【课后训练案】

1、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4个二氧化碳分子_ 3个钾原子__ 8个二氧化氮分子

7个氮原子__ 1个氢分子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镁条______ 铝丝______氯气______ 氢气______ 氮气_______氦气_______氖气________二氧化硫______ 四氧化三铁_________四氯化碳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化学式所代表物质的名称

CuO_________HCl________NaCl_________MgCl

2

__________

FeCl

3_________P

2

O

5

__________

4、指出下列符号中“2”所表示的意义

2O O

2 2SO

3

5、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

6H

12

O

6

,它由种元素组成,它的一个分子中有个原子,

各原子的个数比是。

6、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气体单质的化学式分别是、,污染空气的三种有害气体的化学式分别是、、。

【收获与疑惑】

第二课时化合价与化学式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2)可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和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3)可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

【教学重难点】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和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课堂预习案】

一、教材自读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导学案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导学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 O-16 S-32 Ca-40 C-12 K-39 Mn-55 Cl-35.5 【复习目标】: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掌握化学计算的解题格式,锻炼化学计算题的解题能力;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能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知识梳理】: 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理解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变化; (2)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改变,没有增减,也没有改变。 二、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①质的意义 ②量的意义:通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可知 2.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守的原则: ;。3.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一“写”:根据事实,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物,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时用“+”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连接。 二“配”: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并使之成最简整数比),使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都相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切不可改动化学式中的数字 ............! 一般用最小公倍数法或观察法。 三“改”:将短线改成等号。 四“注”:即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五“标”:气体用“↑”,液体中生成固体用“↓”,但当 .............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有气体或 固体时,不须标出! .........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计算的依据: (2)计算的步骤:①“设”②“写” ③“找”找出之间的质量关系④“列” ⑤“求”⑥“答”。 典型例题分析及点拨: 【例题1】根据所给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 (1)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硝石(KNO3)、木炭、硫粉组成, 点燃后生成硫化钾、二氧化碳和一种气体单质,并产生猛烈地爆炸威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点拨: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的条件,然后在等号的上面标出反应条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黑火药爆炸后的已知产物中少了氮元素,故而产生

2014年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导学案(全册,48页)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一金属材料第一课时 导学知识目标点: 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通性和个性) 2、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课时:1课时 导学方法:创设情境—联系实际—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由金属材料制成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 2、金属材料包括和。 3、Al、Fe、Cu发现朝代有早到晚排列顺序是:、、。 二、课堂导学: 1、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①仪器和药品(在家中寻找一些废弃的金属用品,如:易拉罐、废电池皮、回形针、铜导线、罐头瓶盖等。) ②步骤 a把它们打磨后,观察颜色状态,并试试能否被弯曲折断。b用小刀在表面刻划,比较它们的硬度的大小。c在火焰上方烧烤,试试它们能不能传热。d用铁锤锤击,看能否拉长压扁。e用电池、导线和小灯泡试试它们能不能导电。 ③交流讨论 金属的物理性质: ①;②; ③;④。 个性:。 2、讨论:课本P3 3、金属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考虑的因素: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物是否易于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金属之最: ⑴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⑵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⑶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⑷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⑸硬度最高的金属—铬⑹熔点最高的金属—钨⑺熔点最低的金属—汞⑻密度最大的金属—锇⑼密度最小的、最轻的金属—锂 课堂练习: 1、大多数金属都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一般有金属光泽,______ 和_ 较大,较高,具有良好和、性能。在室温下除外,金属都是,但不同的金属还具有各自的一些特性,而且各种金属的颜色、硬度、密度、熔点、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物理性质差别也较大。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初中化学备课 年度: 学校: 姓名:

重点:能进行给物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难点:给物质加热、洗涤仪器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在实验室里我们通常使用什么仪器对物质进行加热?(个人思考,组内交流) 2.在实验室里(1)哪些常见的仪器可以直接加热,(2)哪些仪器需要垫上石棉 网才能加热,(3)哪些仪器不能加热?(个人思考,组内交流) 二、自主学习;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用3分钟阅读课本第20页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归纳 使用酒精灯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 (1)绝对禁止。 (2)绝对禁止。 (3)向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4)用完酒精灯,必须,不可用嘴去吹。 (5)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 (6)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其中温度最高。因此,应用外焰部分进行加热。 【实验1-9】点燃酒精灯,按照课本第21页实验1-9进行实验。 二、讨论交流: 为什么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 实验探究:按照课本第21页活动与探究进行实验。 讨论交流:1.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为什么?2.如果 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不擦干直接加热?为什么?3.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洗?为什么? 2.物质的加热: 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的注意事项:⑴给液体加热可以;给固体加热可以用等。有些仪器如集气瓶、量筒、漏斗等不允许用酒精灯加热。 ⑵如果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然后加热,以免容器炸裂。 ⑶加热的时候,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也不要离得过远,距离过近或过远都会影响加热效果。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否则可能破裂。也不要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 ⑷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应该先进行。预热的方法是: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试管。对已固定的试管,可移动酒精灯。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灯焰固定在放固体的部位加热。评价 ⑸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也要进行预热,同时注意液体 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加热 时,使试管倾斜一定角度(约45度角)。在加热过程中 要不对地移动试管。为避免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 人,加热时切不可让。 【观察思考】 观察给固体物质的加热装置,思考下列问题: 【归纳总结】 1.总结给固体物质加热的方法: 2.总结给液体物质加热的方法: 自主学习:用2分钟阅读课本P22-23页洗涤仪器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用完的仪器为什么要洗涤? 2.以试管为例,说明如何洗涤仪器? 3.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 自主学习:用2分钟阅读课本P152-153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2、常见仪器的连接有哪些? 讨论交流:在称量药品时不慎将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会造成怎样 的结果? 课堂小结: 学科:化学主备:审核:执教老师: 班级:九()学习小组:()学生姓名: 课题: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时1)课型: 学习 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 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与判断。 玻璃仪器的洗涤 化学实验 基本操作 物质的加热 仪器的连接 仪器:酒精灯 方法: 方法: 洗涤干净的标准 1.对于已经固定的试管,怎样进行预热? 2.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微向下倾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学习目标:能根据化学方程式实行简单的计算,并做到格式规范。 学习导航: 一、课前自主学习、 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计算:18克水通电分解,能够得到氧气和氢气各多少? 二、导入新课 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能够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有数量关系。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能够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通过这些计算,能够增强生产的计划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实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 三、自主互助学习、展示提升 学点一:利用化学方程式实行相关的计算 例1:加热6克KMnO4,可得氧气几克? 1、设未知量; 2、准确写出方程式并配平; 3、找出相关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出已知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解; 5、简明写出答案。 练一练:工业上用煅烧石灰(CaCO3)可制生石灰(CaO)和CO2,如要制取10吨氧化钙,需要CaCO3多少吨? [练习]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6.4g铜,需要多少克氧化铜? 注意格式,书写规范 三、课堂小结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四、反馈练习: 1、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和生成物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2、3克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等质量的物体使之完全反应,得到O2最多的是( ) A、KClO3 B、KClO3和MnO2混合物 C、HgO D、KClO3和KMnO4混合物 4、现有H2和O2共10克,点燃使之充分反应,生成7.2克水,则反应前O2质量可能是( ) A、0.8g B、3.6 g C、6.4 g D、9.2 g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O2 (1)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制8克O2,最少需要KMnO4质量为________g。 (3)该反应完全后,剩余混合物中,氧化物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 6、原煤中含FeS2,与O2高温下生成SO2和氧化铁,SO2污染空气。 (1)FeS2和O2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燃烧含FeS2 5.7%的原煤1000Kg,能产生SO2_________Kg。 7、(课后思考) 有一种含CaCO3和CaO的混合物,其中Ca%=50%,取此样品16克,高温煅烧后,剩余固体投入足量水中,固体全部溶解生成Ca(OH)2,则Ca(OH)2质量为 A、3.7g B、7.4g C、14.8g D、22.2g 5.56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克?(Fe+H2SO4=FeSO4+H2↑) 6. 12g镁与足量稀盐酸起反应,可制得氯化镁和氢气各多少克?(Mg+2HCl=MgCl2++H2↑) 课堂小结:学完本课题你有哪些收获?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导学案(全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全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全册)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化学,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和使命感。体验化学的科学美。 (2)初步认识化学对人们认识周围物质世界的意义。 (3)、初步认识化学对开发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 识。 (4)初步了解化学对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知道化学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方面所 作出的重要贡献。 (5)初步体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与比较,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养成善于思考,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学习重点: 1、认识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意义。 2、树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学习难点: 1、认识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意义。 2、树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四、预习导航: 1、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在古代我国()的制造,()的冶炼与应用,()的发明,()的烧制都是举世文明的。 2、近代以来,化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对促进社会生产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如为工业的发

展提供了更多的( )和();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为人类战胜疾病提供了()。 3、当前人类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的发展。 4、你能说出那些自然资源。 五、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几个趣味实验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展示化学学科的神奇与魅力。从而带领学生从此刻起真正进入化学的学科殿堂, 展现化学的独有魅力。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学习任务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你所知道的化学方面的科学成就 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当今世界面临的与化学相关或依赖化学 科学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2、讨论结束有小组共同展示讨论结果 3、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完成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实验,介绍简单的 实验知识。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通过实 验探究,你认为碳酸氢铵逐渐减少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应该 如何保存它? 4、有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5、学生一个人为单位积极思考并说出自己知道的化学对于认识 周围物质世界的作用,然后再组内进行交流 学习任务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1、播放录像:播放有关水、钢铁、白色污染、化工生产、环境污 染的影片剪辑。老师小结强调水、环保的相关知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水污 染?如何解决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2、由指定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3、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代表演示铁丝生锈、高锰酸钾褪色的 实验。 4、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得出你所知道的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人类 遇到的问题还有哪些?请你提出解决思路。 学习任务三: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已有知识,说出自己知道的化学与新科技的 知识。 2、动手探究:分组探究不同玻璃材料的性能差异。 材料性能特点 (三)系统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备注 学生刚接触化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讨论让学生初步学会合作,并且在他人展示过程中学会倾听 这是第一个实验,要让学生体会到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此过程中体现集思广益 让学生亲自动手,体会实验的乐趣

初三化学上学期17单元全套复习学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其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和等科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分子的和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2.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门捷列夫发现了和,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3.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 (4)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 4.了解几种高科技的化学产品 , 如具有超塑延展性的 ; 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小猫安详地坐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也是高分子化学材料,其特点是具有绝热的性质;超强拉力的尼龙绳等。 5、将一个鸡蛋洗净后,放入装有食醋的杯子中, 观察到的现象原因说明鸡蛋壳中有什么物质 (1) (2)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以下涉及物质时,都写化学式)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结论:⑴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溶于水 ⑵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 ③烧杯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其中含有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该气体能使变,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式是: ⑶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二、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 结论: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含量高。 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 3.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高。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药品的取用 (1)药品取用“三”原则: ①“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把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l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③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药品取用方法(往试管里加固体药品或倾倒液体药品) 固体药品:①块状:用夹取;操作要领是:“一平、二放、三慢竖”(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口,然后慢慢地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块状固体缓缓滑至试管底部)。 ②粉末状:用 (或 )取用;操作要领是:“一斜、二送、三直立”(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邵,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 液体药品:操作要领是:“取下瓶塞着放,标签缓慢倒,用完盖紧原处放。” (3)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①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平稳,并使视线与液面凹面最处保持水平,②应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选用大小适当的量筒。 2.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①禁止向的酒精灯里添加乙醇;②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点燃另一只酒精灯;③用加热;④熄灭时,用灭,不能用嘴吹;⑤盛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1/4。 (2)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①加热玻璃仪器时,要把容器壁外的水擦干;②很热的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受热不匀而破裂;③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试管液体的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④加热前应先试管;⑤试管应放在外焰上;⑥试管口不能朝着的方向;⑦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倾斜,受热均匀后再固定加热。 (3)给液体物质加热的仪器可用试管、烧杯、烧瓶等;给固体物质加热,可用干燥的试管。 3.玻璃仪器的洗涤。 洗涤方法:①倒去废物(要倒在指定的容器);②用水冲洗并加以振荡;③用试管刷刷洗;④再用水冲洗。如果玻璃仪器壁上附着不溶于水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可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如果玻璃仪器壁附有油污,可先用少量纯碱溶液或洗衣粉刷洗,再用水冲洗。 4.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是:物码,称量时:M 物 =M 码 M 游码若不小心做成了:物码,称量时:M 物 =M 码 M 游码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导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⒈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 ⒉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用途和制取氧气的方法 ⒊知道氧化反应、了解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⒋了解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⒌能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新课预习】教材第二单元 【课堂导学】 知识点1 空气 ⒈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第一个用天平对空气组成进行定量分析化学家是:)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 d.结论: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可能原因: ②能否用铁代替红磷?为什么? ③能否用木炭,硫粉代替红磷?为什么? ⒊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NO2)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⒋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 ,影响 ,破坏 .全球 ,臭氧层和等 保护:加强大气,改善,使用能源,工厂的废气经 后才能排放,积极、、等 ⒌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⒍常见气体的用途 ①氧气:(如登山、潜水、宇航、医疗急救、)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金属切割) ②氮气: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重要化工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冷却剂、麻醉剂 ⒎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3.3 元素导学案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记住并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并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目标达成: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 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它的信息。 4、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 5、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 一、元素 1、元素的概念 具有相同————(即核内————)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种类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有————多种,但组成的物质却有xx多万种。 3、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其中含量位于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一、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 国际上统一采用————名称的————字母来表示元素。书写时注意: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如————表示碳元素,————表示氧元素。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第二个字母要————。如————表示铝元素,————表示钙元素。 2、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2)表示这种元素的————。 二、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 根据元素的————和————将100多种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的表。 2、原子序数 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原子序数= ————= ———— = ————。 3、元素周期表结构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装置。 3.知道收集氧气的方法。 4.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 5.知道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课前预习】 1、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有: ⑴氧气的工业制法,它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___________不同分离出氧气。具体步骤是:首先将空气___________除去杂质等,然后在___________的条件下,使空气___________,控制温度蒸发液态氮气,沸点较低的___________先蒸发出来,余下的是沸点较高的 ___________色液态氧气,贮存使用。 ⑵在实验室里,常用某些含氧物质分解放出氧气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如: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3、如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⑴指出仪器的名称A. ___ _____B.________C.________D. ________ ⑵用酒精灯_____焰加热(填“内”或“外”),因为__ ____ _____; ⑶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____倾斜(填“上”或“下”),原因是___________; ⑷收集氧气通常采用___________法,当集气瓶口处有_________冒出时,表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还可以用瓶口向__ _排空气法(填“上”或“下”),这是因为__________ _。 ⑸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 【课堂探究】 观察与思考 1、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 ⑴仔细观察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将其物理性质记录在下面: ⑵观察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二氧化锰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交流研讨:⑴将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默写在下面(同桌相互检查默写对了吗?): ⑵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上分析以上反应的共同点。

九年级下册全册化学导学案含答案

2013年九年级下册全册化学导学案(含答 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2 课题2 化学肥料 【学习目标】 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例,学会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了解化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对环境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后填空: 1、由于农作物对氮、磷、钾三种元素需要量较大,因此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2、可用作氮肥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3、_________、_________等根部有根瘤菌的豆科植物能进行氮的固定。 4、常用的磷肥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常用的钾肥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6、有些化肥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这样的化肥叫做_____________。 7、常用复合肥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对提高农作物的 产量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二、合作探究 9探究初步区分常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10、铵盐的检验方法? 三、精讲点拨 四、反思整合 1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2、你还有什么疑问? 五、达标测试 13、农村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 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了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容易被农 作物吸收的硝酸盐。雷雨给庄稼施加了()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 14、被誉为“春果第一枝”的大樱桃已经成为烟台农业经济的一个亮点。为了预防大樱桃在成熟期发生裂 果现象,果农常施用一种钾肥。这种钾肥的水溶液能与

21空气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无答案)

农安五中【九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 课题课题1空气 课型新课设计者魏巍周节第周第节备课日期[来源:学#科#网Z#X#X#K]使用日期 一环【目标导学】 学习目标1.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3.了解空气污染的相关知识 重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4434424.html,] 难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 二环【学习过程】教师调控 自主预学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致是占21%、占 78%、0.94%, 0.03%以及0.03%。空 气的成分以和为主,其中约占空气体积的 1/5,约占空气体积的4/5。 2、在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生 成,同时钟罩内的水面,并约占钟罩体积的,说 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3、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和两 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 是、、等。这些气体主要来自 的燃烧和。在我国,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 燃烧排放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易形成。 三环【学习过程】教师调控 合[来源:学#科#网 Z#X#X#K] 作 探 究 二、实验探究 探究步骤: (1)将图2-1所示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容积划分为五等份, 并加以标记。 (2)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满红磷,将胶管上的 止水夹夹紧,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并迅 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把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 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实验讨论】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 2.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 3.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什么?有什么性质? 4.打开止水夹后,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1/5 的水? 实验结论 由该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全册)整理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学习目标: 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 学习研讨: 1、什么是化学? 【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 【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思考以下内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4).怎样学习化学? 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1、化学的发展历史 ①.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②.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道尔顿、阿附加的罗) ③.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门捷列夫)

④.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3.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 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 归纳总结: 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点出课题1)但是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化学。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学、为人类造福打好基础。那么,如何能学好化学呢? 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2. 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评价样题: 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物质的运动规律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但组成纸屑物质的基本元素只有() A.3000多种 B.1000多种 C.30多种 D.100多种 3.1896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史于 4.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开发新的能源 B.合成新的物质 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 D.防治环境污染 教学后记: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导学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爱护水资源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2.通过统计调查水资源和水污染的状况,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设计家庭节水计划,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节水从我做起”的信念。 【情境导入】 1、俗话说“人可三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水”这是什么原因呢? 2、“长寿村之谜”:于都县小溪乡坳下村总人口200多人,百岁老人三四个,80岁以上的习以为常,双胞胎五六对。这是什么原因呢?(20XX年4月《赣南日报》)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阅读】课本第68页至70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__________被水覆盖着;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______;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______;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_____种; 2.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_____位,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_,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_______,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地区)是______;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____。 3.世界上有人口处于缺水状态,南水北调工程将使我国北方44座大中型城市摆脱缺水困难, 【交流展示】小组内交流展示,明确以上问题,师生共同小结。 知识点2:爱护水资源 【阅读】课本第70页至72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爱护水资源从哪些方面入手? 2.水体污染是指什么?水体污染源主要有哪些? 3.如何节约用水?预防和治理水污染? 中国节水标志【交流展示】小组内交流展示,明确以上问题,师生共同小结。 三、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是指什么?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使水质恶化的现象。 (2)水体污染源: ①工业污染:工厂的“三废”(、、 )倒入江河、地下,污染江河和地下水。 ②农业污染:、的不合理使用,也易造成水的污染。 ③生活污染:生活及生活的任意排放,造成水的污染。 ④其他污染:A、病原微生物污染、B、需氧有机物污染、C、富营养化污染(赤潮)、D、恶臭物污染、 E、地下水硬度升高、 F、重金属离子污染(水俣病)、J、石油泄露造成的海水污染、H、热污染、I、放射 性水污染。 (3)水体污染的危害:破坏,影响工农业和渔业生产、危害人体健康。 (4)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 ①工业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 ②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和。 ③生活上:污水实行。 【交流展示】小组内交流展示,明确以上问题,师生共同小结。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人教版初三化学全套导学案精典汇编(含单元检测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导学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是什么; 2、了解化学的研究内容; 3、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通过具体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情景导入:【知识回顾】 ①小学自然中学过,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有许多性质; ②日常生活中我们熟悉的现象,如蜡烛可以燃烧、铁器会生锈等; ③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导入新课: 畅想式提问或故事讲解或图示介绍,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老师表演的魔术(实验):(1)白纸显红字,(2)水变“牛奶”,“牛奶”变水;想一想: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已学过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知识)能否解释? 讨论交流:提到“化学”,同学们能联想到什么? 【问题1】:化学是什么呢?对我们的生活、生产、社会进步起到什么作用呢? 自主学习:用2分钟阅读书P1-2页找出相应的答案。 学生活动: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化学在衣、食、住、行、新能源、新材料方面发挥的作用。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及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讨论交流: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小结:化学的作用: 化学能使人们进一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一、化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合理的问题、适当的课件及简单容易的小实验,让学生轻松自如的把握化学研究的几个方面。 【问题2】:我们生活在美好的物质世界里,每天都在与哪些物质打交道? 讨论交流:学生相互交流,个别阐述。 1、组成 【问题3】:你想到过这些熟悉的物质中都含有什么吗? 自主学习:用2分钟阅读书P2-3页找出相应的答案。 讨论交流: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物质由元素组成。 小结:物质由元素组成。 2、结构 【问题4】:蔗糖、木材、酒精等物质中所含元素种类是相同的,可物质性质差异很大,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展示金刚石、石墨微观结构图:

(精品)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导学案设计本 学校 ——————————————————班级 ——————————————————学科 ——————————————————教师 ——————————————————

导学须知 教师在导学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宽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的创造者,思维矛盾的挑动者,茫然无助时引路人、示范扶持者,攀登历练的加油助威者, 成功进步时的喝彩者…… 一、导学“八认真” 1. 认真搜集资料 2. 认真备导学案 3. 认真上高效课 4. 认真辅优补差 5. 认真实习实作 6. 认真批改作业 7. 认真考核评价 8. 认真反思总结 二、导学“六要素” 1. 教材要让学生读 2. 问题要让学生提 3. 过程要让学生说 4. 规律要让学生找 5. 实验要让学生做 6. 结论要让学生下 三、导学“五原则” 1. 胸中有纲 2.心中有书 3.脑中有题 4.目中有人 5.手中有法 四、学习“三方式” 备导学案时重点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个维度加以设计。 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即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监控是 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导学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指学生 采取那些致使学习趋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 法、组织学习环境等;自我强化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结果对自己作出奖赏或惩罚, 以利于积极的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者对为什么学习、能否 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指学习者不是一个人单独地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而是 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去完成共同的任务,开展活动时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又互相 帮助。它表现为: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 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 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 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探究学习:即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 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 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导学过程。 也就是说指学习者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不满足于接受现成的答案,把导学过程变 成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索追寻现象间的因 果联系,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学好“十时刻” 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印在第一页的背面)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学导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 班级:九()班姓名: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通过P38实验,分析、讨论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和起催化作用。 3、根据反应文字表达式能指出该反应是否属于分解反应。 二、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37-38找一找,看谁做得最好:(5分钟) 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哪些方法,请写出这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变化)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变化)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变化)【观看视频】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分钟) 将有关现象填在课本P37的表格中(1分钟) 【实验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5分钟) 将有关现象、原因的分析填在课本P38的表格中(5分钟) 【思考与交流】(10分钟) 1、课本P37【分析与交流】 2、课本P38【讨论】 3、催化剂 ⑴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的,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又叫触媒)。 ⑵特点:“一变,二不变” 一变是指二变是指 催化作用 概念: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4、分解反应 特点:,属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5、自然界中氧气的获得主要来源于绿色植物的 工业制取氧气方法一:分离液态空气法(属于变化) 工业制取氧气方法二:膜分离技术(属于变化) 三、自我测评(10分钟) 1、二氧化锰在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A、增加氧气的质量 B、节省双氧水的质量 C、提高氧气的质量 D、使双氧水迅速分解放出氧气 2、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

九年级化学上导学案

还地桥镇“基于核心能力的三环一体式” 导学助教案 年级 学科 年度 学期

学校: 班级 姓名: 新学期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 新学期到了,我们的学习目标有哪些呢? 一、学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二、学习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氧气、水、碳及其碳的化合物。 三、掌握基本仪器和基本实验操作及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初步学会科学探究。 四、初步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 五、了解化学与社会发展。 六、掌握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需要掌握哪些重点内容呢? 重点:一、金刚石、石墨、氧气、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二、化学探究实验。 三、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四、物质构成的奥秘。 难点:一、化学用语的掌握。 二、物质的构成与化合价的应用。 三、物质分类 建议你们进行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现在,就让我们出发吧! 学习建议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与人人有关,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化学,例如:“氢气球为什么能飞?”“热天时食物为什么会腐烂?”等等初学化学时内容比较简单,同学们都会非常的开心、兴趣很浓。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加大,不少同学的新鲜感会慢慢消失,学习成绩就会渐渐下滑,所以我们还要注意保持住浓厚的学习兴趣,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在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 二、预习教材,熟悉化学 首先应在假期将化学课本阅读一遍。在阅读过程中,熟悉化学这一学科的特性,了解这它的基本内容和常识,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熟悉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等。 三、对比联想,灵活记忆 化学常被称为是“理科中的文科”,因其记忆的基础性东西比较多,所以在看书的同时,书中重要的概念最好能够提前背下来,这样在以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非常受益。记忆只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要想学好化学,还应该学会正确而有效地记忆化学内容并注重中考考察难点中的理解应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