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州华图】结构化面试经典真题解析

【苏州华图】结构化面试经典真题解析

苏州华图:结构化面试经典真题解析

1、从事外交工作可能需要长期驻外,请问你怎么看待?(2011年1月24日、25日国家公务员考试外交部面试题)

【题型分析】

这道面试题属于自我认知与岗位匹配类,主要考察考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通过答题,考察考生对自己和职位的认识、报考动机、价值取向及工作态度等多方面。

因为外交部的工作经常需要长期驻外,其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然面临这个困境。将现实工作中的难题转换为面试题,正是“干什么,考什么”原则的体现。通过考生对驻外工作的看法,来评断考生是否做好了面对艰苦工作环境的准备,来测查考生是否有爱岗敬业和勇于奉献的精神,是否能妥善处理事业与家庭的关系,以此检验考生的适岗性和胜任力。【参考答案】

各位考官,其实在报考外交部之前,我已经慎重考虑过这个问题。从事外交工作需要长期驻外,对我本人来说这是一种锻炼,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我并不会因此而畏苦惧远,为我国的外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一直就是我的理想,这点困难并不会影响我的选择。

而当时我的顾虑主要是赡养父母这个问题。《论语·里仁》中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说法,在中国人以孝为先的传统理念下,我们确实应该尽量留住父母身边,承欢膝前,一家人可以尽享天伦之乐。

但同时,我国传统文化里也一直有另外一句话——“忠孝难两全”。为国尽忠与为父母尽孝的两难不是今天才出现的,千百年来一直是困扰大家的问题。而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在我们可以为祖国尽一点绵薄之力的时候,每个中国人都不会吝啬自己的奉献和付出,每一对父母也都会为自己的孩子而骄傲。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我代表国家长期驻外,我的父母会全力支持我的工作,并且会以我为荣。

再退一步来想,距离现在已经不再成为现代人考虑问题的限制因素。我们在现在的社会中可以看到,子女远离家乡到大城市工作学习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高科技的发展,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在意距离问题。毕竟现在已经不是进京赶考一

次就要经年累月的年代了,朝发夕至在很多时候都成为了可能。因此在现实意义上,我觉得长期驻外和在国内工作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也不认为这件事可以构成自己职业选择上的障碍。

当然,就像《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还有后半句“游必有方”所说的,我们可以离父母远一点,可以为了国家、为了工作、为了前程而离开父母身边,暂不承欢膝下,但是我们需要能让父母不为我们的远离而焦虑而担心。我们的离开必须是时刻让父母能够了解的、让父母能够安心的。同时我们离开的时候,也应该充分考虑父母的状况,能够安置好父母的生活,离开后要与父母保持联系,给予关心,尽量做到“忠孝两全”。

以上是我在报考前的一段心路历程,所以,从事外交工作可能需要长期驻外这一点,并不会影响我对外交事业的热爱,更不会阻碍我报考外交部、献身我国的外交事业的决心。【答题误区】

在答这道题时,考生一般容易犯以下三个错误:

其一,许多考生在答这道题目的时候,总是容易偏颇,不能理会到考官的出题意图,偏离考察的主旨。要么只是泛泛而谈驻外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却忘记了联系自身;要么只是谈自己为什么报考外交部,却脱离了对长期驻外工作的分析。这些都是片面的分析,无法向考官传递准确信息,来证明自己适合报考岗位。

其二,有些考生面对自我认知题时往往无话可说,或者只是干巴巴地说几句“长期驻外不会影响我的职业选择和工作热情”就没话了。这说明考生并没仔细思考过长期驻外可能带来的困难,也不会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样的考生入职后能否真的适应外交工作?他的报考会不会只是随大流?怀着这样的担忧,考官的评分必然不会太高。

其三,这道题事实上是摆出了一道人生道路上常见的难题:当“事业”和“家庭”发生冲突时该如何选择。有些考生在回答时大谈“事业”而完全忽视“家庭”,或者只谈驻外工作的好处而无视现实困难。一味表决心,强调无论什么情况都不会影响自己,长期驻外完全不是问题。过分的渲染,以假大空的语言来突显自己高大全的形象,反而会显得虚伪、圆滑、不够人性化。

【高分点拨】

要做到有话可说,又要避免答题假大空,建议考生从对自己和对报考职位的认知入手。苏州华图:

在现今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的形势下,考生不妨坦率分析长期驻外工作的利弊优劣,指出困难所在,并给出自己的思考与对策,以此证明自己不会因为存在困难就放弃自己进入外交部的理想。这样的答案更加真实可信,也显出考生的报考是深思熟虑的决定。

把握住该道试题的考察目的,避免上述几项答题误区,考生便可做出比较精彩的答案。当然,考生还可结合自身情况来体现个性化,比如以对“忠孝”的认识来切入答题,或者联系自己的家庭情况。而为了避免答题假大空,考生在回答这类自我认知题时,语言尽量要平实、自然,语气真诚、充满感情。另外,考生应擅用目光、表情、姿势等身体语言,做到目光坚定、铿锵有力、自信坦然。

2、你们公司有个重大项目,之前是小李负责,但是由于去年小李出现重大失误,今年由你负责,小李因此不配合,你怎么办?(2011年2月23日下午国家公务员考试海关系统面试题)

【题型分析】

这道题属于人际沟通题型,旨在考察人际关系的合作意识与技巧,特别是与难以相处的对象之间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评价要点主要有角色定位的准确性、沟通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处理问题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复杂情境适应性等。

随着国家公务员面试的难度逐年加大,人际沟通类试题的难度也在加大,设定的情境更加复杂、设置的障碍更加棘手,这道题就是如此。根据题目设置的障碍情境,想要顺利完成工作,就必须得到小李的配合。所以考察重点在于考生如何说服小李,合作推进项目,尤其考验考生沟通方式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参考答案】

在工作中遇到一点困难或碰到一点障碍,都是非常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最重要的并不是困难本身,而是我们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态度与立场。

作为单位重大项目的负责人,我有责任,也有义务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而小李是该项目的前任负责人,虽然在去年的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这并不影响小李对项目各方面苏州华图:

信息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如果能够充分激发小李的

工作热情,将会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对项目组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小李一时的抵触情绪,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每个人在工作中遇到挫折都难免心生失落,对我来说此时最重要的是,如何唤醒小李的工作热情和集体荣誉感,让小李尽快走出事业的低谷,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中,为项目献计献策的同时,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争取小李的支持与配合:

第一,选择一个较为轻松的场合,例如一起健身或运动时,和小李进行一次真诚的交流。

第二,交流时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使小李能够放下内心的戒备。在与小李沟通的过程中,我会首先表示自己的尊重,让小李知道我非常理解他现在的心情,因为我也经历过事业中的挫败与低潮。之后,我会让小李认识到,情绪上的抵触并不能使自己重新得到肯定和认可,反而会使现有处境进一步恶化。

第三,在小李有所思考和触动时,我会借机提出,现在正是小李重新证明自己工作能力的良好契机。小李现在的抵触情绪,恰恰反映了他对这个项目仍有深厚感情,我会让小李知道,项目能否顺利进行,他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唤醒小李的荣誉感与责任感,我想一定可以得到小李的配合与支持。

解决了小李不配合的问题以后,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和他沟通,多听取他的建议和意见,利用他以往的项目经验来更快、更好地推动我们的项目。如果条件成熟,还可以让小李来负责一些子项目的统筹和组织工作。而在本次项目后续工作过程中,我也要积极营造团队成员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让团队更有战斗力。

总之,无论做任何工作,我们都需要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与别人交流与合作。只有换位思考,多一些了解,多一些关爱,多一些鼓励,我们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真正做到用心沟通,赢得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工作目标的实施上相互支持和推进,共同保证工作目标的成功。【答题误区】

在答这道题时,考生容易犯以下一些错误:

其一,对这种看似简单、实则棘手的人际沟通题,考生常常会觉得无话可说或答案不够充分。这种工作开展不顺的挫折型题目,要体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具有坚持的精神,不能

遇到困难就退缩,而是应该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化解困境。但不少考生因为缺乏实际工作经苏州华图:

验,不知该如何处理类似尴尬困境,所以答题时扩展不开,自然也难以取得高分。

其二,答题模板化、套路化痕迹明显,内容空洞,语言生硬,给人一种假大空的感觉。尤其是一些死背参考书上答案的考生,做出的答案千篇一律,堆砌着类似“我要去和小李沟通,相信他一定会配合工作”的内容,实际解决问题的沟通方法和技巧太少,这样没有任何针对性和亮点。在越来越强调个性化的今天,这样的答案很难得到考官的认同。

其三,缺少角色定位,忽视题中设定的角色是“重大项目的负责人”,在答题时通篇只谈小李,忘记了最终的目的是要顺利推进项目;或者在与小李的沟通时仅把自己定位于同事,在沟通手段上不够恰当与丰富。这样不仅答案不完整,还会降低答题的高度和准确性。【高分点拨】

其一,妥善处理小李问题的要诀是设身处地,采取合理的方式、正确的态度对待小李的行为,充分站在小李的立场上看待问题,理解他的抵触心情,将心比心来赢得小李在工作上的配合。遵循这一原则,答题时将自己融入角色,身临其境的想问题,从而进退得体,消除矛盾与冲突,化干戈为玉帛。

其二,要体现答题的个性化,在和小李沟通时可以使用生活化的技巧,比如在轻松的场合进行真诚的交流,在他卸下戒备心理后再行规劝。在劝说中使用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既动之以情,表达出对小李的理解和尊重,说出的话真正说到他的心窝里;又晓之以理,抓住工作不配合的后果来晓以利害,规劝小李放下抵触情绪,否则必然影响他的工作和前途。

其三,“准确定位”和“有效解决”是答好题目的重中之重。从题目设定的角色和情境出发,“我”需要完成的工作其实有两个,一是解决小李不配合的问题,二是推动项目进程。因此,我们还可以在答案中加入一些激发小李投身项目、提高项目团队积极性的内容,这样也能体现考生的团队意识和领导能力。

3、五四运动是一次关于理想和信念的活动,要你组织一次纪念五四的活动,你怎么组织?(2011年2月21日国家公务员考试重庆国税面试题)

【题型分析】

这道题是典型的组织管理类试题,该题型主要测查考生的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对于参加面试的考生来说,所报考的职位都是非领导职位,职级都是主任科员及以下,这些职位苏州华图:

最强调的就是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中可以看出公务员具备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的重

要性,组织管理类题目的重要性也由此可见一斑。

这道组织管理题在设问时比较宽泛,只规定了活动的主题,并未限定活动的具体形式,留给考生较大的发挥空间。这就更容易考察考生的策划水平和组织能力,要求考生不能泛泛而谈,而要有具体而针对性的组织方案。

【参考答案】

五四运动的爱国精神以及五四运动带给我们年轻人的理想和信念至今仍然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年轻人。作为税务系统的一员,服务于人民群众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信念,现五四之际,领导交由我组织一次纪念五四的活动,我认为对于我单位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理想与信念有着重要影响,也会更加有助于我们年青一代的税务工作人员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

这次活动我打算以参观历史展览的形式展开,让年轻人在参观的过程中去感知历史、坚定信念。

第一阶段,我会按照领导的指示,并吸取以前组织类似活动的经验与教训,做好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一,与我市历史展览馆取得联系,并根据我单位的工作状态,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时间进行参观;参与人员主要为我单位的年轻同事;为了保证参观的效果,我会准备好相应的参观资料、影音设备等物品;结合我单位年轻同事的人数,以及历史展览馆的容纳人数,我会考虑是否分批次进行参观;通过对此次活动各项开支的统计,做好财政预算,报财务部门审批。

第二,这次参观活动涉及面广,意义重大,因此我会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工作人员。我会成立筹备组、联络组、安保组、记录组、宣传组等,各小组各司其职,有序展开工作。

筹备组:负责参观前期的筹备事宜,如时间、人数、物品、资金的准备和统计。

联络组:负责与展览馆取得联系,选择容纳度比较大,以及比较有历史意义的展览馆,以保证活动的效果。

安保组:负责所有人员的安全工作。考虑到我单位年轻同事比较多,此次活动规模比较大,恰逢五四之际,展览馆参观的群众也会相对较多,因此,安保组就要保证所有参观人员

的安全,做好应急准备,以备突发事件的产生。

苏州华图:

记录组:负责对大家的参观过程,以及比较有历史影响的展物,以照片或视频的形式进行记录,以备留念和观后感总结之用。

宣传组:负责邀请相关媒体对活动全程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去体会五四精神给我们年轻人带来的影响,把五四精神弘扬下去。

第二阶段,在参观期间,我会做好监督与协调,以保障各个小组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如果出现了计划外的因素,我会及时做出调整和通知,对于突发的状况,我会做出相应的处理,以保证不影响参观活动的顺利进行。

最后,在活动圆满结束后,各小组工作人员也会按照部门职责,进行工作的汇总和善后。我会将此次活动的照片和视频上传到网上进行宣传,并进行登记备案,以为日后的活动提供借鉴。同时,我认为这次活动取得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在当今社会,道德滑坡比较严重,因此,这样一次活动不仅有助于我们税务工作者牢记使命,坚定信念,还会为广大人民群众带好头,做好表率。

【答题误区】

第一,考生在回答此类题目时,往往因为题目中没有明确要求考生要组织何种类型的活动,听到题目后不知道该如何入手。或者答题时只有答题框架,缺乏具体内容,显得整个答题干巴巴的,显得空泛无针对性。

第二,一般来说,组织管理的答题思路很明晰——一个帽子三个环节(目的意义、准备组织、协调控制和总结提高),但同时也是模板化凸显最严重的一类试题。考生在回答组织管理题时很容易出现僵化的套路化问题,制定的活动方案不具有可执行性。鉴于目前的考官对模板化的反感以及对模板化打分很低的现实情况,考生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高分点拨】

其一,紧扣主题确定具体的活动形式,考生只需根据题中的活动背景“纪念五四”,结合青年人的特点和弘扬爱国主义的主题,选择自己熟悉而且适合此类主题的活动类型即可,如参观展览、红色旅游、五四晚会、征文、歌咏会、红歌赛等等。考生可以通过确定活动形式来体现个性化。为了避免千篇一律的答案,建议考生不要选择过于普通的活动形式,如座谈会。为了让答题效果更好,考生也可选择多项活动,比如参观活动后举行征文、晚会等。

其二,选择好合适的活动类型后,即按照组织管理类试题的基本答题思路,首先明确阐苏州华图:

述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结合活动类型的特点和流程进行阐述,最后注意总结。建议考生在这一基本答题思路的基础上,根据活动参加者、活动的主题、形式和具体内容的差别设计个性化的答题内容,把答题框架隐性化和变形化,去掉模板痕迹,尤其要避免出现“感谢领导对自己的信任,一定圆满完成任务、事前做个计划、确定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事后做好总结”等使用泛滥的字句。

其三,善用小组分工法,在具体执行活动时利用多个职能小组分工合作,比如可以分为宣传组、后勤组、联络组、安保组、活动组织组等等。这样答题不仅考虑周全、脉络清晰,还可以凸显特点,以个性化的分组让考官眼前一亮。

4、网上出现一个贴子,你们单位有人穿着制服和群众发生暴力事件,你怎么处理?(2011年2月23日下午国家公务员考试海关系统面试题)

【题型分析】

这道题属于应急应变类试题。应急应变类试题往往设置一个特定情景,要求考生处理其中突然发生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以此考察考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心理调试能力,即能否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沉着冷静,迅速地做出反应,并寻求合适的方法使事件得以妥善解决。

近年来应急应变试题的情景更加复杂、问题更加棘手,这道题也是如此。题目要求考生对于网络上突然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应对,这其中既有对考生应变能力的考察,也有对沟通能力、服务意识、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测评,对考生的素质提出了更全面、更深入、更准确的要求。

【参考答案】

第一,现在网络监督作为群众监督的重要形式,发挥着群众喉舌的作用,我们一定要给予重视。面对网上出现单位有人穿着制服和群众发生暴力事件的帖子,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处理,这消息就会随着网络迅速扩散,严重影响到单位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不利于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的建立。因此,对这一事件,我作为处理事件的负责人务必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起来查明真相,并本着开诚布公原则与说明事实、解释误会的态度来公正地处理这一事件。苏州华图:

第二,在发现网络帖子的时候,根据其发布的时间,评估此文造成的网络影响,对事态发展进行预测。

如果该贴已经发布一段时间,在网络上了引起了广泛关注并造成了负面影响,我会第一时间将事态的严重性向上级汇报,依据领导指示做好危机公关,要直面问题,勇于承担责任。如在政府网站上对此贴做出回应,或通过新闻媒体向公众承诺尽快查明事实,在期限内向公众给出交代。

如果该贴发布不久,还处于传播中的初始阶段,尚未引起网友围观,那么对单位来说,此时此刻正是解决此次网络舆情事件的关键时期。如能对网络民意高度重视,及时回应,就可以防止事态恶化,避免成为舆论的焦点。我们可在网络回贴,请求发帖人或发文管理员在事情未查清前先将帖子隐藏,待调查后再行公布;或在舆论主要扩散地开贴进行解释与沟通,不回避负面舆论,顺势引导,消除误解,使公众对政府公正解决问题产生信心。同时表示会立刻调查处理,在事实尚未了解清楚前,也可先就政府的工作方法欠妥向公众表达歉意。

第三,在处理网络舆论的同时,我会立即对帖子所写事件的真实性进行广泛调查,如联系发帖人,与事件中涉及到的相关人员进行谈话,向群众调查取证,听取各方意见,掌握事实真相。如果经过严格的考证和调查,发现帖子中反映的内容不是事实,那么我会组织召开事件说明会或发布会,向社会大众澄清误会。更进一步,如果有人蓄意造谣,恶意损害单位影响,那么我会根据调查的内容,收集资料形成报告,上报领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如果经过调查,发现帖子内容反映的情况属实,确实是我们单位工作人员在处理问题时没能按照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与群众产生暴力冲突,那么我们会诚恳地向群众道歉,同时追究暴力事件相关人员的责任,维护好群众的利益。并将最终的处理结果公之于众,接受大众的监督。

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各级政府应努力担当起舆论监督中的职责,营造宽松自由的舆论环境,把接受舆论监督变成对政府的刚性要求,提升自律性和服务意识,任何时候都要严格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任何时候都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第一位。而整个事件处理后,我也会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为领导分忧、为群众服务。

【答题误区】

苏州华图:

其一,有些考生回答应急应变类题目时不知所措,不知从何处下手;尤其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生,容易忽视很多问题,想不到解决问题的措施,答题不容易出彩,涉及群众与暴力事件的敏感问题更不知如何处理。这样不仅暴露出考生应变能力弱,也说明其心理素质差。

其二,有些考生在答题时忽略网络传播的快速性、即时性、扩散性,没有及时处理网络发帖可能带来的巨大危害,就忙着去调查事件真相,这样只能说明考生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网络舆情的重视不够、处理能力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导致很多本来并不严重的网络舆情问题不断恶化,使政府工作处于被动局面。这一点考生在答题时尤其要注意。

其三,有的考生在回答时只能概括笼统的说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而题目中并没有证实帖子反映的暴力事件属实,也没有对帖子是否带来大规模的负面言论进行说明,因此考生完全可以假设几种可能性,使得答案更加丰满,同时体现出考生缜密严谨的分析能力。【高分点拨】

其一,对于不知道从何处下手答题的考生,可以参考借鉴政府部门做法。一般考生很少会有解决类似事件的亲身经历,这时更应设身处地思考,回忆平时见过或听过的政府应对案例,推测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这种情况政府机关一般是如何处理的,然后顺藤摸瓜地往下回答。

其二,答题中体现对网络舆论的高度重视和慎重处理,采用有效手段在帖子大规模扩散前尽量消除其负面影响。在控制和引导好网络舆情以后、再以公开公正的原则、以调查为主的方式查明真相,处理问题,维护单位的良好形象和群众的利益。

其三,善于运用层层假设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将答案充实丰满。比如假设帖子刚刚发布,影响不大,我们该如何处理;假设帖子已经扩散,引起网民议论,我们又该怎么办;假设帖子中所说属实,的确有公务员和群众发生暴力事件,我们该如何应对;假设帖子的信息虚假,我们又该如何处理谣言,澄清误会来挽回影响等等。每一项假设都有妥善的措施来化解,这样不仅体现考生思考全面、分析慎密,也体现了考生的应变能力和高效执行力。

5、广州亚运会期间实行地铁免费,因实行后地铁人满为患,四天后取消这项政策,改为发交费补贴,对此谈谈你的看法?(2011年2月23日上午国家公务员考试深圳海关面试题)【题型分析】

这道面试题属于综合分析里的社会现象类题型,观察考生能否对问题全面、客观地提出苏州华图:

看法和分析,从而测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测评要素包括观点的明确性、针对

性、鲜明性;分析的深度、广度、逻辑性;表达的条理性和说服力等。

这道题来源于现实中的一个热点事件,出题背景是广州在亚运期间推出惠民政策,但是操作中遇到困难,政策随即进行了调整。这种立足于真实事件的综合分析题,能够考察考生是否具备社会责任感,是否具备公务员的视角和立场,是否能全面看待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切实解决问题。

【参考答案】

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顺利举办,是中国人的骄傲,是广州人的骄傲。在亚运会举办期间,政府出台了多项惠民政策,实行地铁免费就是其中一项。

该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因出现了人满为患超出预料的状况,为了保障市民的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政府在该项目执行四天后,取消政策,改为发交费补贴。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两方面来看待:

一方面,这体现了在建设服务型社会,打造阳光政府的过程中,政府所做出的努力。其一,政府在亚运会期间出台惠民政策,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所谓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广州能够成功申请亚运会的举办权,与广州人民辛勤建设家园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这期间政府提出多项惠民项目,是“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体现”,也反映了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其二,政策出台后地铁人满为患,政府尽快做出了调整,将“地铁免费”改为“发交费补贴”。这种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的做法,说明政府在遇到问题时能迅速的反应和妥善的处理。

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政府在决策的制定中需要提高科学性和民主性。惠民项目本身是非常好的做法,但是具体政策的制订和执行时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广州亚运会期间,城市人口增多,“地铁免费”的政策发布后,乘车人员增多,比如“旅游者”、“逛街者”等等,反而给“上班者”带了不必要的拥挤麻烦;整体乘车人员增多,在地铁运输能力没有同时提高的状况下,必然会带来人员拥挤,人满为患,反而会危及到正常的社会治安秩序。

所以在制定政策之前,政府应该对政策可行性及可能带来的危机作出科学的评估,经过反复论证和试点实施,将政策执行时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解决后再全面推行,以保障政策的顺

利实施和高效推广。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该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使各项政策更加苏州华图:

符合实际,经得起检验,避免朝令夕改、浪费行政成本。

总之,我认为,广州亚运会期间的“地铁免费”到“发交费补”,既体现了政府在打造服务型政府所作出的努力,又透露出政府决策中所存在的问题。但是存在问题并不可怕,只要各级政府用正确的态度面对问题,惠民项目就一定能够成为真正符合百姓要求的项目。

同时这个案例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在未来工作中,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正确的服务意识,也要讲究做事的方式方法,考虑问题更加周全,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旦出现错误,要及时纠正,始终将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维护和谐的局面。

【答题误区】

在回答这道题时,考生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审题不清,答题偏离考察重心。有些考生一看到地铁人满为患,就开始为解决这个问题出谋划策,错将缓解交通压力作为阐述核心;有些考生一看到免费、补贴,就大谈特谈政府应该如何为民众提供福利、保障民生,错将惠民政策作为阐述核心。这些都是审题错误,偏离了试题的考察要点,因为这道题应立足于政府行为和决策来展开分析。

二是立场偏颇,分析不够全面。有些考生只看到政府惠民政策的好处,没有分析政策“朝令夕改”的问题所在;或者虽提到了问题,却一句带过,没有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避免的对策。有些考生恰好相反,只评价地铁免费政策施行四天就变的弊端和危害,却没能看到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完全忽略政府的惠民举措,以及出现问题后迅速调整的执行能力。这两种答案都过于片面,难以取得高分。

三是条理混乱、逻辑不清、拖泥带水。一会儿说地铁免费好,一会儿说朝令夕改不对;一会儿说意义,一会儿说危害;一会儿说原因,一会儿说对策,让考官摸不到头脑,听不出重点。建议考生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思路,在答题时进行有序的阐述。

四是主次不分,答题时总想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虽然我们看问题要尽量全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坚持“两点论”,但是考生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两点论一定要与“重点论”相结合,答题要注意区分重点是谈积极意义还是谈教训启示。

【高分点拨】

为了将这道题分析透彻,建议考生既从宏观上点题,陈述政府出台这项便民举措的背景,

结合“服务型政府”来体现考生的答题高度和理论水平;又从微观上具体分析这一事件,对其苏州华图:

出发点表示肯定,但是类似“朝令夕改”举动,说明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有待提高。接着以此为出发点分别展开深入而充分的论证,并指出政府从此次事件中应得到哪些启示,在今后决策及其他工作中如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将“怎么看”和“怎么办”结合起来回答,展现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答案既全面又具体,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必能获得青睐。

苏州华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