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修炼孩子的21个优良品格

修炼孩子的21个优良品格

修炼孩子的21个优良品格
修炼孩子的21个优良品格

修炼孩子的21个优良品格

品格,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奠基石,它决定着人的未来;品格,一个人的魅力之一,它让人赢得尊重。高尚的品格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高尚的品格可以征服他人,它比任何财富和权力都更具威力。早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研讨会上就指出,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挑战,将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未来社会最注重的将不是某个领域的人才,而是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关于这一点,很多人都已经达成了共识。

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健康快乐、生活美满、事业有成。作为天下父母共同的期盼,如何让下一代成为众人心目中的好孩子?在此我提出“成为优秀孩子的21个品格修炼模型”。

该模型其实是以“快乐”为核心,以“主动、认真、正直、孝敬、热忱”五个维度的训练为重点。每个维度又包含三个具体的品质塑造训练,这三个品质是为人父母者训练子女、引导子女健康成长的落脚点,需要父母与孩子共同努力、真心互动才能最终收获的果实。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撒下一粒种子,便种下一份希望。夏天是耕耘的时节,流下一道汗水,便灌溉一份守望。秋天是收获的光阴,捧起一篮果实,便举起一份欢喜。冬天是孕育的季节,飘下一片白雪,便带来一个春季。四季轮回,这是自然规律。那么对于每一个生命而言,每一个父母应该像对待白纸一样,认真地规划、培育、教导孩子的每一个习惯、每一个品格,与他们分享好习惯与品格背后的力量。为什么父母喜欢给孩子讲故事?因为品格都蕴含在生动的故事里。为什么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故事无论多么曲折离奇,多么新鲜多姿,孩子们最想要的是故事里面主人公的哪些方面给自己带来了快乐。父母通过故事教导孩子,孩子通过故事寻找快乐。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各取所需,虽然目的不同,但是在这个互动过程中,父母和孩子们的目标或多或少都获得了满足。

为什么教育孩子要从日常小事、待人接物入手?因为只有从一个又一个生活的小细节中教导孩子,告诉他们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要养成什么样的品格,不能养成什么样的品格,在不断的奖惩、诱导中,进而坚定孩子的信念,坚定孩子们对优良品质的向往及自律。一旦有了信念和自律意识,那么孩子们在日后的成长中才会不断通过亲身实践来检验这些品格、这些习惯的好处,这不是简单的实用主义,而是让孩子们在整个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慢慢咀嚼回味:因为拥有这些品格自己是不是一个更幸运的人、更智慧的人?对于每一个孩子而言,喜怒哀乐都是很自然的,如同白纸,无所谓品格塑造;但是当他们有了自主意识之后,大人总希望他们逐步懂得,不要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而要寻求长久的快乐与幸福,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品格的训练就显得非常尤其重要。

下面,我对这21个品格进行一一阐述。具体而言,这些品格可分成三个层次,一个核心品格——快乐;五个关键品格——主动、认真、正直、热忱、孝敬;十五个由关键品格延伸出的优良品格。

1、快乐:就是孩子看上去很阳光、欢乐,动作敏捷,笑声清亮,不沉闷、不自闭,蹦蹦跳跳,喜欢与人交流对话。可以说,快乐是孩子最重要的品格之一。首先,快乐是一种充满活力的状态,能激发生命的激情;其次,快乐是一种能量,也是一种能力,能够消除孩子负面的情绪,必须塑造好孩子的这种核心能力;第三,快乐是一种贯穿人生始终的追求。所以,让孩子从小塑造好快乐品格,内心充满积极向上、追求快乐、予人快乐的性格,将终生受益。

2、主动:做事主动,大人一说即行动,会主动帮人办事,不拖拉,不懒散。让孩子主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训练孩子主动做事的能力。孩子主动说明思维好,不管是对待父母

的要求,还是对待学习及作业,或者对待老师布置的任务,都需要孩子主动回应才能实现。如何让孩子主动呢?就是让孩子充分认识到主动的好处。所以为人父母,要想让孩子积极主动,最开始是通过物质激励,奖励孩子每一次积极主动的行为,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随后要通过适当的惩戒,比如如果没有完成作业,没有完成父母交代的事情,怎么办?要让孩子有一个自律约束的意识,同时鼓励孩子做一个说到做到讲信用的人。通过奖惩两个方面的努力,让孩子慢慢形成积极主动的品格。但切记:主动的品格是很难的,需要足够的耐心,不能一味惩罚,或者要注意惩罚的方法,否则如果孩子对父母的惩罚过于畏惧,反而适得其反,导致孩子自闭冷漠以及不自信。所以,主动的品格一定是家长长期引导、教育的结果,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孩子主动品格的形成过程,往往是孩子建立信心的过程。

3、认真:做事细心、不粗糙,大人交办的事立刻用心动脑筋做,怕做得不好挨批评。认真就是让孩子处处都很专心,按照要求去完成,不随意性,是种态度。比如吃饭的时候要认真,细嚼慢咽,不能一边吃一边玩;比如看书的时候要认真看,最好看完了之后父母和孩子交流一下,看孩子吸收了多少,如果孩子囫囵吞枣,父母可以再复述一遍,加深孩子的记忆,也是提醒孩子下次要更仔细一些;当孩子有了家务能力时,要耐心教导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把一件事情做完和做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要强化这个认识,让孩子知道有些家务只要认真做,就会得到更大的好处。比如,地板拖干净一些,房间才会整洁,让人舒适;比如盘子洗得干净一些,人家人不会轻易被细菌感染等等。当父母交代孩子完成某项任务的时候,一定要把要求或标准提得越具体越好,而且要以激励为主。这样孩子去做事时,就会不断提高标准,进而养成事事认真对待的好习惯。

4、正直:说真话,不说谎话,是非观很强,不去迎合别人,有同情心。孩子不能撒谎,这是父母的共识。撒谎的孩子可以对父母撒谎,就会对更多的人撒谎,而且撒谎的孩子不会让人喜欢,因为孩子的谎言总是很容易被识破。正直就是培养孩子坚持说真话,建立正确的是非观,不轻易附和别人。正直的品格是有感染力的,因为正直,容易换取别人的真诚,更容易被大人喜欢,被各种小伙伴接受和信任。一个没有正直品格,对人喜欢撒谎的孩子,一旦被识破,不仅会被小伙伴排斥,而且会因为不正直的各类表现,无法获得伙伴的认同和交流,对个人的性格成长也不利。

5、热忱:对人热情大方,不小气,喜欢小朋友来家里一起玩,喜欢帮助小朋友。成人有一句格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对孩子而言,就是要培养他热忱帮助别人的性格,我们对于可爱的孩子总是说“招人喜欢”,其实就是指孩子主动打招呼,有礼貌,能和其他人真诚互动。孩子热忱、热情、不小气,其实是父母某种为人处世风格的一种反映。父母必须言传身教,为孩子塑造这样一个环境和土壤。只有父母乐于助人,孩子们才会觉得给予别人帮助比得到某件礼物更让自己开心。热忱的品格,更容易让孩子交到好朋友和良好的人脉关系,形成开朗的性格,进而影响后续成长。

6、孝敬:对大人不恶语,不任性,不下命令强行索要,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端茶送水,好东西先给爷爷奶奶吃。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百行孝为先”,孝敬父母,其实是一种感恩。从小让孩子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父母的付出。在一个家庭内部,孩子越早懂得孝敬父母,越容易把自己放在家族发展的意义上为自己设定未来发展目标。当前很多学校大力举办“成人礼”,让孩子在18岁成人的那一刻,拥抱母亲,真情表白。这种仪式的效果非常好。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感恩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关爱和祈福。

7、诚实:不骗人,不说假话,什么事情都会主动告诉爸爸妈妈,不占小朋友便宜。诚实就是童言无忌,而且在行为上,做了就说做了,错了就说错了,言行上不能有任何掩饰。诚实的品格不是不让孩子犯错误,错误不要紧。始终保持诚实的品格是很难的。媒体曾经报导某地一个小孩骑车,剐蹭了小区一辆车,但是当时没有一个人看到。孩子经过内心斗争,马上

给母亲打了电话,这位父母没有让他悄悄逃离,而是诚实的、主动地承担责任。于是这位母亲和孩子在等了很久没等到车主之后,给车主留了一张纸条,告诉车主缘由,让车主主动联系,并承诺用压岁钱赔偿车主损失。这位母亲的教育方式何其伟大!通过这个事情,这位孩子估计一生受益,他不仅养成了诚实的品格,而且还得到了更多:车主得知实情后不仅夸奖了孩子,免除了赔偿,还要和孩子交朋友。

8、勤奋:不偷懒,总是比别人做得多一点,下的功夫多,想一切办法把事情做好。大部分孩子的资质都差不多,不存在谁比谁的资质高多少。勤能补拙,即便如爱因斯坦这样的大家也认为成功往往是因为99%努力,只有1%属于灵感。勤奋的品格就是塑造孩子积极做事,在乎过程,不要太在乎结果。勤奋的品格也意味着,尽最大的努力,无论结果如何,不至于留下后悔。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在学校交手工作业的时候交了一个做得很糟糕的小板凳,老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老师信誓旦旦的说在这个世界上保证再也找不到更糟糕的小板凳了,但是我们的爱因斯坦同学遵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原则,从书桌里掏出了两个更糟糕的小板凳来。爱因斯坦无疑是勤奋的,他的勤奋不计较结果。

9、自信:相信自己是最聪明的孩子,一定能把事情办好,不比别人差,一定有作为。一个孩子有没有自信,一定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当他从爬到走,从走到跑,从跑步到学会溜冰等等,这些过程都是不断克服失败的过程,虽然不断失败,但是学会走、学会跑、学会溜的乐趣总是压制了对失败的恐惧,进而不断挑战自己,这个过程也不断积累孩子的信心。有句话说:如果信心大于能力,你会很快乐;如果信心小于能力,你会很痛苦。培养孩子的自信品格,就是要让孩子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不断提升技能,让他在人生的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10、踏实:做事不三心二意,集中精力静下心把一件事情做好后才做别的事,不虚夸,不做假。一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好了,孩子才有信心做第二件事。一般情况下,孩子是不具备同时处理多项事务的能力的,除非足够成熟。在孩子成长的初步阶段,一心一意地做好一件事,养成孩子踏踏实实的性格,不贪多、不贪功,是非常有好处的。

11、专注:做一件事情很专一,学习要会聚精会神,不分散精力,不受外界影响,很投入。专注是一种精神资源。古人常说有人博闻强记、一目十行,就是指其比较专注。越专注,越能掌握做好一件事情的所有细节和规律。

12、公平:不偏袒任何人,分东西要一视同仁,对人都好,要平等待人。当孩子慢慢长大之后,在一个小群体里有了一些威望之后,那么要不断提高威望和个人信誉,要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伙伴,就必须督促孩子养成公正、公平的品格。看问题要公正,分蛋糕要公平。孩子们一多,经常为蛋糕分配不均而吵架,如果一个负责分配,另一个有选择的优先权,吵架就会逐步平息。这样的游戏和锻炼做的越多,孩子们就会对公平的认识更加深入。

13、担当:自己做事要自己负责,自己有了过错要敢于承认和努力去改正,不把过失推给别人。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敢于主动站出来。比如上面提到的例子,那个孩子能承担剐蹭别人车辆的责任,这种意识肯定不是先天的,是需要积极培养。当下时代,公共道德严重缺失,如果那位母亲教导孩子偷偷离开,也许孩子免除了一次赔偿,但是在后续的成长中,也许他就淡漠了“担当”的真正意义,甚至会逐步得形成不正确的是非观。正是因为母亲的坚持,孩子才从担当中体会到,没什么大不了,没什么扛不起,担当责任并没有那么可怕,相反,一个敢于担当的人不仅没有因为过失而受到批评,反而受到全社会的赞赏。

14、礼貌:说话要讲文明,对待长辈应尊敬,对人说话要和平,多用谢谢别人,来人要让座,主动端茶。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可以说贯穿在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文

化的精华所在,就是倡导所有人做读书人,做君子。没有礼仪的训练,缺乏对礼仪的深刻认知,在人际交往中就会摔跟头、吃大亏。所以,从小养成孩子的礼貌意识,见人微笑,见人问好,待人平和,多说谢谢。用礼貌把孩子塑造成谦谦君子,让孩子在礼貌的熏陶下知书达理。

15、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要别人代替,如吃饭,洗脸漱口,穿鞋,要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一般情况下,孩子很快就会有自主意识。要什么,不要什么,都会通过喜怒哀乐表现出来。但这种“自主”只是一种自然欲望的满足,必须不断训练孩子养成真正的“自主意识”。比如要自己走路,不能总是让父母抱;再比如学会自己选择,而不能总是仰仗父母代替自己选择,选择的后果要自己毅力承担;最后,要学会自己判断是非,养成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

16、俭朴:要学会勤俭节省,不浪费东西,不能乱花零钱,不与同学攀比衣物。很多孩子因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关系,玩具要求最好,吃得要求最好,别人玩过的地方自己一定要去。这种攀比的风气必须通过引导和训诫才能制止。从小养成俭朴的品格,杜绝各种浪费,把好吃的东西和别人分享;养成俭朴的品格,也是始终把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孩子从小吃一些苦,不仅不会让孩子委屈,反而有利于他的成长。

17、大方:要大气大方,有好的东西不能一个人独占,要同小朋友分享,别人有困难要主动去帮忙,不怕吃亏,不要占别人便宜。在成人世界里,大方的人总是能交到很多朋友。儿童也是如此,懂得和别人分享的小孩,更容易成为孩子世界里的领袖。因为大家认为能分享东西给大家的孩子值得信赖,而且不会占便宜。所以孩子千万不能小气和斤计较。

18、助人:自己多去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帮助老人做点有益的事,小朋友有需要时要立即去帮助,不自私。所谓助人为乐,养成孩子“助人”的品格最关键是让孩子知道帮助别人的乐趣在哪里。帮助父母的乐趣就是养成孩子的成就感,而且外加父母的赞赏和奖励;帮助小伙伴的好处就是同学们有好玩的东西也叫上他一起玩。帮助别人越多,回报也越多。

19、合作:好多事情要许多人一起动手才能办好,不能靠一个人,要团结小朋友,人多力量大。这个品格是很难的。特别是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而言,没有兄弟姐妹,凡事通过父母来实现的模式让孩子们觉得,要达成目标没必要借助他人。只有把孩子放在家庭以外的环境中,比如幼儿园、小学等,让孩子在游戏中多玩一些团队合作的游戏,输了团队整体受罚,赢了就整体表扬。只有经过团队竞争的训练,孩子们才会觉得合作的重要性,哪怕自己再聪明、再正直,如果不懂得完成一个目标需要大家一起妥协的话,那么要养成合作的品格也是很难的。

20、友善:要多交小朋友,对别人要友好,不任性,不打骂小朋友,欢迎小朋友来家玩,有好吃的东西大方拿出来给他们吃,有好玩具拿出来一起玩。

21、灵活:不死板,要起眼动眉毛,不僵化,学会变化,调整自己,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去干一件事,一看有灵气,有活力,很快融入小朋友群中。

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幼年时形成的良好习惯和美德可以决定人的一生。”因此,培养孩子的品格更是重中之重。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人们最大的幸福乃人格之欢乐。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点;你如果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如果失去了人格,你就失去了全部。”

日本著名电影大师黑泽明在给孩子的信中说:“要为社会做出一番事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先学会做人,以德立身。”可见,对孩子而言,塑造优秀的品格比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

品格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它比天赋、智慧和知识都重要。如果孩子没有好的品格,即使有再

高的能力,也不会取得很大的成功。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是奠定人际相互信赖和亲密关系的基石。塑造孩子品格,种一颗良好品格的种子,就会长成一株参天的大树,就会收获一个美好的未来。父母都明白这样的道理: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和做事态度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拥有优秀的品格才能有好的人际关系,拥有优秀的品格才能有端正的做事态度。

决定未来培养孩子的优秀品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摸索和学习。品格是孩子一生成功的基石,能力是成功的一个因素。孩子的品格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所以,为了打造孩子未来的第一竞争力,家长、学校和社会都要对孩子品格的培养给予高度重视。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格,品格决定未来。未来社会以品格论成败,有良好品格的孩子,不管将来走到哪里,优秀的品格都会帮助孩子成功。优秀的品格是孩子未来的第一竞争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道德的培养任重而道远,愿我们每一个人都重新开始关注品格的重要性,从自我做起,认真训练好孩子的21个品格。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今天,更要给孩子一个成功的未来!

浅谈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从身边我可以看到:现在许多小学生缺乏爱心,动不动就出口成“脏”,在学校里喜欢打架,不尊重老师,作业经常不完成,上网玩游戏成瘾,没有好的行为规范……就我所教的班级也是如此,尤其是交流语言,很多都是不礼貌的用语;对老师同学不尊重,主要表现在上课自己不认真听课,还影响同桌或同学,甚至还故意去骚扰同学,最终演变成打架了;做错事了不敢承认错误,还一直洋洋得意,心里没有一点的认错思想;再者有些学生看到老师不主动问好。这些种种都极度表现了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极差,同时也能够映射出这个社会大多数学生都是如此。许许多多的不良习惯已经在不少学生身上表现出来。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因为孩子的这些不良品质的出现,我越发觉得现在的小学生不好教了,但同时使我认识到品德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现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的,是从一落地就开始娇生惯养的“温室花朵”。正是由于生活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使他们在成长中逐渐变得自我,在校园或课堂中缺少纪律概念,不尊重教师,我希望学校能够加强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增加思想品德课程,摆正孩子们思想认识,从而能够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孩子在学校的教育不仅重视智育,也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性格,提升情商。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品德影响着人的一生,陪伴人的一生,一个人将来发展如何,将取决于他做人的原则。因此,品德教育非常重要。引导学生掌握思想、道德规范,形成学生对事物的是非、好坏、美丑、善恶的辨别和评价能力。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若能激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就能有效地促使他们发展。”我们应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把学校作为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主课堂,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拥有良好的品德素养,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一方面是学校的课堂教育。榜样示范法,是进行思品教育一种生动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校里,老师应该严以律己,做好学生学习的榜样,做好学习的楷模。如:老师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把自己的烦恼还给学生,让学生无端地忍受巨大的痛苦,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一碗水端平”,应

人生就是一场自我修炼

人生就是一场自我修炼 人生的整个过程就像磨刀,生存的目的和价值就在于努力不懈地付出、脚踏实地得行动,兢兢业业的求道,以提升心性,修养精神,使自己能够带着比出生时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人世。所谓今生,是一个为了提高身心修养而得到的期限,是为了修炼灵魂而得到的场所。 乍一听这个观点,有人也许会直观地觉得这简直就是假、大、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人只要活着一天,就得应付衣食所需,需要金钱让自己能过最起码的生活。而修炼灵魂?会不会太虚幻了?但是,换一个角度想,我们仅仅就只为财产、地位、名利活着么?为什么有人富裕却不知足?为什么有人不断地追求权力与地位而无法自拔?为什么有人丰衣 足食、家庭和睦还无法满足?为什么有人甘愿成为丑闻主角,甚至去犯罪?生活的意义、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电影《非诚勿扰》里最经典的台词,莫过于“人生是一场修炼”了。人生的修炼就是要修自己,能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去学会生活,无论处在任何优劣环境和状态下,都能够坦然面对,不会因为环境与状态的改变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就象佛语说过的:天若下雨了,正好在家休息,可以安静的看看书;天晴了,可以出来晒晒太阳,开心的外出访友或做自己该做的事务;天冷了,跑步御寒可以锻炼身体。所谓“大智若愚”,

是说大智慧者心胸博大,自然容纳万象,也就见怪不怪!所以贫穷的时候是在考验你的意志是否坚强?低落的时候不可轻言放弃,烦恼的时候需要自我调节。每一种环境,都是对自我的考验,都是人生的修炼。那么,一个人的人生究竟该如何去修炼呢?从孤独到无畏 人这一生,无论你达到多么高的境界,孤独是必须的修炼。当你实力不够强大的时候,人人都离你是远的,正所谓,有钱时是朋友来认识你,没钱时你才能认清朋友。孤独在于当你艰难的时候,没有人会雪中送炭;孤独在于当你有成就的时候,很多人会来锦上添花。而大部分人最难熬过的就是这个阶段,这个时候,人最孤独。成功者注定是终生孤独的,因为一个没有经受过孤独的人,不可能真正的成熟;孤独发自内心而与生俱来的。孤独不是清高,而是思考;孤独不是封锁自我,更不是拒绝。 孤独是在等待中,积蓄能量,厚积薄发。当你学会了受伤了一个人舔伤口,你才懂得从一个地方跌到了不仅能爬起来,而且还能迈开步伐走起来的价值;你才知道打掉的牙不能下咽而要吐出来的无畏!你才觉得通天的大路才是致命的诱惑,而羊肠小道却在引领你探寻光明!你需要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疗伤,你需要重复跌到爬起,你需要伶俐、清醒、敏

谈谈孩子的品行教育

谈谈孩子的品行教育 李家塅中心幼儿园王胜芝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家庭贫寒,却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了栋梁之材,同时也有许多家境富裕、条件很好的家庭,他们的孩子却不尽如人意,要么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任性刁蛮、为人奸猾。究其原因,大多是其父母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性格习惯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除了老师,家长也是孩子最重要的引路人。要引导孩子积极向上,努力勤奋,终成大器。 为父母者无论贵贱都爱自己的孩子,只是爱的方式不同,聪明的家长往往把爱融在对孩子美德的教化中,让孩子在逆境中迎难而上;愚蠢的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纵容他的坏习惯,让他变得无礼、软弱,何以成大器。人之初,性本善,如果让孩子在教育方面没有好坏与贫富之分,不讲条件,何以会出现前面的两种结果?良好的品德教育对孩子的一生尤其重要,那么孩子品德教育包含哪些内容呢? 中国的儒家教育思想理念概括了五个字:忠、义、礼、智、信,这种品德观对我们仍有借鉴之处,曾国藩科教思想在充分吸取儒家思想精华的同时,尤其强调“勤”“俭”两个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一切成功不能靠等,只能靠智慧和勤奋去创造。俭即节约、不浪费,不然何有“富不过三代”之说! 现代孩子正确的品行观,我想应该是有远大的抱负,善良正直的本性,诚实随和的个性,坦荡无私的胸怀,勤奋向上吃困耐劳的精神,富于爱心、教心、同情心的情怀,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气节,好的品德是人格魅力的

重要表现,有了好的品德,才能谈人格魅力。怎样做好孩子的品行教育,使孩子具有良好的品行呢?我想应该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家庭教育,一个是学校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 家庭是孩子教育的摇篮,大家熟悉的历史故事:岳母刺字、陶侃孝母。正是这两位母亲的高尚品德感染着孩子,使岳飞、陶侃流芳百世。 孩子在家庭的摇篮里沐浴着父母的爱一天天长大,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父母的言行是孩子言行的第一样板,因此要培养好孩子的言行,父母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言行。试问:一个好吃懒做,贪图享乐,言行粗暴的家长能给孩子好的言行吗? 父母应该把高尚的品行情操不断表现在家庭生活的教育中,让孩子时时都在正确的品行养成氛围中成长,这样的父母才是真正的爱孩子,真正的替他们的未来着想。 相反,即使家庭条件再好,给予孩子的物质条件再多,把孩子捧的再高,不会正确的引导,起不了孩子品行养成好的榜样作用,其实为孩子付出的才只有一点点。 教育孩子我们首先从小事情入手,例如,我们教育孩子不要浪费粮食时,我们可以选择在炎炎夏日,带上孩子去田间看农民伯伯耕作的情景,当孩子汗流浃背的时候问他:太阳晒,辛不辛苦,累不累?然后又适时把话锋一转,那么你说农民伯伯在地里劳动,种庄稼辛苦吗?这样的教育往往比老师教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好。 幼儿教育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品行的关键时期,人的很多习惯都是在3-5岁的时候养成的,由此可见幼儿阶段品行教育的重要性,现在幼儿园应该做一做这方面的工作,明确幼儿教育应该做好哪些工作?我认为,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配合指导家长培养孩子的品行习惯方面。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就很关键了,相对来说,现在的幼儿园教

0-3岁宝宝成长八大关键期

0-3岁大脑的发育是整成人的大脑发育的80%.所以这个阶段,大脑发育非常重要!八大关键期: 第一个关键期:最初一个月 1期关键词:相互适应,父母跟宝宝的相互适应! 第二个关键期:1-3个月 2期关键词:沟通! 这个沟通指在照顾宝宝\说话\游戏或者眼神交流的沟通等等,一般书本上都有这方面的知识,大家不难理解的! 第三个关键期:3-6个月 3期关键词:游戏每天固定时间跟宝宝游戏,做亲子活动,锻炼跟帮助宝宝提高这个阶段的能力 第四个关键期:6-9个月 4期关键词:了解这阶段的宝宝开始主动游戏了,所以各妈妈要了解自己宝宝的气质特点跟性格,找到适合宝宝的方法,互动游戏,帮宝宝一起提高与成长! 第5个关键期:9-12个月 5期关键词:引导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有自己的思维能力跟开始有自我的意识,妈妈们要帮助宝宝激发和引导宝宝的兴趣! 第6个关键期:1岁-1岁半 6期关键词:模仿这个阶段宝宝的运动能力\心理活动等变化很大,自主意识强,所以这个阶段要有效的提示宝宝,向宝宝发出提示,让宝宝执行! 第7个关键期:1岁半-2岁 7期关键词:应对宝宝在这个阶段自主意识更强,很多时候也会说不,跟叛逆,所以爸爸妈妈们要做好准备,应对孩子的反抗期的准备,学会寻找到好的方法去解决. 第8个关键期:2岁-3岁 8期关键词:提问这阶段宝宝是宝宝的语言\思维\能力的爆发阶段,要向孩子提问和回答孩子的问题,学会让孩子去思考,去认识事物等,帮助孩子成长!不要觉得孩子烦,孩子这时期的问题很多,他会不断的问你为什么,要认真的去对待孩子的问题,并去回答他! 以上是8个阶段都有这个阶段的成长能力:即每阶段的身体运动与控制能力探索与操作能力语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这8个阶段都有核心的育儿任务到重点要发展的能力到(如果这些没做到就会形成)育儿焦点问题,有些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如果不解决,就会遗留到以后,形成问题!以后出现的问题都是在这8个阶段没有完成的或者没做到位而遗留下来的!

孩子品德的教育培养

孩子品德的教育培养 对孩子“德”的教育这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如果忽视了孩子品德的教育,就使我们的孩子没有亲善行为、不能吃苦、自私自利、不懂礼貌、不愿合作、不愿帮助别人、不爱劳动等等。更严重的是,如果不加强品德教育,孩子们对坏行为的好奇﹑对坏行为的模仿﹑对坏行为的适应及热衷实践,他们将发展为人类的垃圾或成为害虫。在孩子“德”行的培养中,母亲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她的言行都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社会上并没有专门培养孩子品德的机构,这个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母亲的肩上,一个家庭哪怕穷得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善良、勤劳、节俭、乐观的母亲在料理。这样的家庭仍是心灵的圣殿与快乐力量的源泉。由此可见母亲的重要性。也可以说孩子的命运有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母亲的。 在孩子品德的培养中,母亲之所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是因为母亲是陪伴孩子的第一人,也是时间最长的人,她的一在孩子品德的培养中,母亲之所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是因为母亲是陪伴孩子的第一人,也是时间最长的人,她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正如有人所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收获,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言一行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正如有人所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

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收获,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 孩子的命运操在母亲的手中。母亲若严格要求自己,作孩子的表率,努力培养孩子好的品德,为开拓他们的美好前程积极创造条件,同时也就使自己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因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伟大人物的母亲更伟大的了。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注重培养其良好习惯将是孩子终身受益;道德能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孩子是父母的延续,父母培养孩子的真实目的,无非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孩子一定要比自己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期盼,为了孩子父母不顾劳累;为了孩子父母牵肠挂肚;为了孩子父母能豁出一切,做到一切。

决定教育孩子成败的六个成长关键转折期

决定教育孩子成败的六个成长关键转折期 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都有这样的经验,孩子在成长中,有几个特殊的年龄段,处在这几个特殊年龄段的孩子问题特别多,特别令老师和家长头疼。尤其是以下阶段: 一、1至3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多有任性、发脾气、不愿上幼儿园、胆小、多动等问题; 二、6至7岁(一年级)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常见问题是,不适应学校生活,上课坐不住,爱做小动作等,学习成绩家长还算满意; 三、8至9岁(三年级)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障碍问题最突出,一些早期问题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到了这个阶段,他们的学习成绩开始下降,不守纪律,经常迟到甚至逃学,上课故意捣乱,作业不认真写; 四、11至12岁的孩子。8、9岁时存在问题的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段的学习开始跟不上,出现厌学情绪、迷恋网络、打架、早恋、逃学问题; 五、13至18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这个时期是孩子各种心理问题的高发期,除了以前表现出的学习问题外,又开始出现和老师、家长的对抗现象,同时,由于他们与异性同学的交往、与社会交往频繁而出现“性”方面的问题。 我们把上面的这些问题串起来去研究,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孩子如果在某一个阶段的问题没有解决,将会遗留到下一个阶段去,这样一来,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他们的问题会越积越多,养成习惯就会积重难返,最后极有可能出现孩子放弃学业,离家出走,早恋、网瘾,处理问题极端,人格偏执等问题。到那时候,家长后悔晚矣。 因此,我们的老师和家长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就很有必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尤其是成长的几个关键转折期,科学教育孩子。 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从出生到成熟(0—18岁)要经历6个关键的转折时期,处在关键期的孩子,我们要针对关键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关键期,如果在这些关键期里的主要问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解决,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第一个关键转折期:新生儿(0-1个月); 第二个关键转折期:1岁左右;

谈谈幼儿思想品德教育

谈谈幼儿思想品德教育 成长幼儿园唐林 “教育孩子难,教育幼儿更难!”每个幼儿教师深有这样的感觉和体会,尤其面对大都是身处经济、环境条件非常优越的独生子女,稍不注意,就会伤害。我们如何根据时代需求,幼儿发展的需求,结合《纲要》精神,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使心血与汗水交融的思想品德耕耘获得金色的收成,培养成为诚实、正直的好孩子,谈谈自己粗浅的见解。 一、以早教入手,培养健全的人格品德。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幼稚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一个基础,若基础打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立。我们幼教工作者至关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要把幼稚无知的孩子培养成为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就要“从小教起”“从小教好”,幼儿良好性格及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我们的社会、家庭和幼儿教师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长期地转化为幼儿,进行早期品德教育,引导他们进行实际锻炼,把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提出教育要求和内容,选择正确的教育手段和生动灵活的教育方法,认真、切实地把教育幼儿工作做好。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从娃娃抓起”。这种早期教育一旦奏效,便比较巩固和持久。营造和谐的道德现象、温馨的道德气氛,使幼儿感受到蓬勃向上的道德心理弦乐。 二、以德育入手,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 好品质让人终身受益。品德教育不仅能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使之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且是一切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幼儿期是可塑性较强的时期,抓好幼儿期品德教育,能为幼儿今后的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模式影响,人们对人才内涵的理解过于片面,现在有不少幼儿园“重智轻德”的倾向,对智力教育精益求精,常以幼儿能识多少数字,背多少首诗词而炫耀或者骄傲,对于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却不够重视或很不到位,认为孩子年龄小、不懂事,不需要急着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的行为问题,往往可以追溯到他的幼儿时期,一旦有了不良品德,往往会影响终身。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应当从小开始,坚持不懈地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感化,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一定要高度重视,抓紧教育,决不能姑息迁就。 德育要从小抓起。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需要教师在日常品德教育中给以提示、引导、巩固、强化他们的正确想法,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帮助幼儿认识问题,让幼儿明白自己怎样做是对

人生修炼

人生修炼 感悟 03-04 09:32 经得起诱惑的是圣人;耐得住寂寞的是伟人;改得了贫寒的是强人;过得好平淡的是能人;走得顺坎坷的是大人;理得清生活的是名人;弄得明人情的是哲人;扶得起别人的是贵

人;激得起生理的是情人;熬得过心理的是爱人;守得住贫寒的是亲人;折磨得起感情的是家人;这些都是社会人;和睦好家庭的是正常人。 友情最高境界:各自安好,互不惊扰。爱情最高境界:相亲相爱,相伴到老。人生最高境界:无悔无怨,有哭有笑。问候最高境界:始终铭记,周末联系。 【何谓幸福】 ⒈不看领导眼色。⒉不在家里生气。⒊不愁日常衣食住行。⒋不往医院跑。⒌不失眠。⒍不孤独。⒎不多愁善感。⒏不让小人惦记。⒐不想功名利禄。⒑不为碌碌而为烦恼。⒒不做大事情。⒓不难小事情。 达到6个指标基本幸福,10个以上指标非常幸福。 不要见谁都掏心掏肺,至交就那么几个,不该认识的人,皆是生命里的过客,无法实现的事,就把缺憾看成一种美。简单纯朴的行走,也是一种漂亮的活法。我们要学会孤独,喧嚣是世界的外表,孤单才是它的灵魂;要学会忘记,要学会独立,陪你走到终点的,唯有自己。 【励志哲理】 1、挫折象一把火,既可以把你的意志烧得更坚,也可以把你的意志烧成粉末。 2、挫折像块磨石,把强者磨得更坚强,把弱者磨得更脆弱。 3、激动只是一颗流星,毅力才是成功永恒的太阳。 4、当你被成功拥抱而神魂颠倒时,失败便在一旁伺机向你扑来。 5、当你被失败拥抱时,成功可能就在等着吻你。 【励志语句】 人生就如茶叶一般,只有经过了沸水的温泡,才能展现出它生命的本色;人生就如咖啡一般,只有经过了重重苦涩,才能品味出它淳朴的香味;人生就如雄鹰一般,只有经过了无数次的跌落,才能练就强硬的翅膀搏击长空……人一简单就快乐,一世故就变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做个简单的人,享受阳光和温暖。生活就应当如此。

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国内外近半个世纪有关研究表明: 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关键期; 8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 2至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第一个的关键期; 2岁半至3岁是教孩子怎样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 3岁是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指数数儿和点数儿、按要求取物品及说出个数等); 3岁至5岁是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拉提琴3岁开始,弹钢琴5岁开始); 4至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3至8岁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 3岁是培养独立性的关键期; 4岁以前是形成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5岁至6岁是掌握词汇的关键期; 9至10岁是孩子行为由注重后果过渡到注重动机的关键期。 幼儿阶段是观察力发展的关键期; 小学1、2年级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 小学3、4年级是纪律分化的关键期;小学3、4年级,初二、高二是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小学阶段是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期,是记忆的黄金时代; 初中阶段是意义记忆的关键期。 那么,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又是什么时候呢? 我们认为,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初中为辅助,关键之关键是小学一、二年级。它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关键时期。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就像一包熔化了的铁水,它可以浇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孩子长大了,就象冷却了的铁水变成了一块铁砣子,再改变可就困难了。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比较听话,好训练,因而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容易见效,因此,养成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抓住“关键期”,对孩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培养,以便为孩子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抓住关键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除了家长要重视以外,要做孩子思想工作,使他们懂得关键期的理论,要让他们明白中小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之一,是奋发图强、苦练本领的时期,切不可放任自己,也不可过分贪玩,贻误了人生成长的黄金年龄。 关键期:是指人生发展、学习、成长的最佳时期,是智力、能力、习惯、性格等培养成效最大的年龄段。也称为:关键年龄、最佳年龄、临界期、敏感期、窗口期等。 在人的发育成长过程中,发展心理学家按照年龄人为地划分了8个阶段:婴儿期(0-1岁)、幼儿期(2-3岁)、儿童期(4-5岁)、少年期(6-11岁)、青春期(12-21岁)、成人期(22-40岁)、中年期(41-64岁)、老年期(65岁~)。 上述人生的8个发展阶段中,前5个是关乎心智成长的特定阶段。如果在该阶段因为某些原因不能正常发展,这个人会在生活上出现一些问题,长大后他就需补回这个过程,但要付出很大的人生代价。 每个发展阶段都影响着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每一个阶段里孩子的需要不同,家长也应有正确的做法,家长若忽视了便有可能出现不良情况,导致孩子长大后会出现的个性特征和其他这个阶段有关的成人不良心理倾向。 第一阶段0至1岁,是孩子产生信任感的阶段。这是离开母亲及家人的喂养、保护就难自行生存的阶段,也是孩子建立最初的信任感的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有些人会很信任他人,有些人却会对任何人充满疑虑,也让自己患得患失。而这种感觉在人出生的第一年里就已经播下了种子。所以当婴儿因为肚子饿而哭闹时,我们要及时喂他食物;当他受惊时,妈妈要轻拍来安慰他;当婴儿哭泣时妈妈要拥抱他,

人生感悟的文章《人生是一场修炼》

人生感悟的文章《人生是一场修炼》 人生是一场修炼 人这一生所为何来?稻盛和夫对于此问题有一句精彩的解答:为了做一个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而来。人生的整个过程就像磨刀,生存的目的和价值就在于努力不懈地付出、脚踏实地得行动,兢兢业业的求道,以提升心性,修养精神,使自己能够带着比出生时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人世。所谓今生,是一个为了提高身心修养而得到的期限,是为了修炼灵魂而得到的场所。 乍一听这个观点,有人也许会直观地觉得这简直就是假、大、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这就是他在《活法》一书中的独特观点,看似简单、虚化,实则直达事物本质。的确,人只要活着一天,就得应付衣食所需,需要金钱让自己能过最起码的生活。而修炼灵魂?会不会太虚幻了?但是,换一个角度想,我们仅仅就只为财产、地位、名利活着么?为什么有人富裕却不知足?为什么有人不断地追求权力与地位而无法自拔?为什么有人丰衣足食、家庭和睦还无法满足?为什么有人甘愿成为丑闻主角,甚至去犯罪?生活的意义、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生活还很艺术,酷爱艺术而活下去的人,到了晚年就不会太凄凉。因为会有一种理由认为这一生,活得很值,无外

乎生与死,我还看透了其余的道理。人有所追求,有所不求,可求的东西不多,无非生命与真情。真情又包括了亲情和爱情。 孤立无援的心境,将自己推向一个又一个迎面袭来的忧伤里,纵使你从不了解,我也不会做给你看,我的忧伤是你永远无法体会的刺痛,钻进心底,我在害怕,我不害怕你离开我,却害怕你爱我的时候,我并不是你心里的那个唯一,真正的快乐,是我永远无法到达的永远,真正的伤痛,却是我沉醉了太久的幻觉,这个无你的季节,我怀着满心欢喜等你来,却不是希望,我早没有希望,只想你不要让我绝望,我如开在悬崖上的花朵,干枯在无人的寂静里,你来,将我采下,我等着你给我阳光和温暖,以为我的疼痛你看的懂,我不说,你也知道,原来我想错这是一个没有你的季节,没有你的笑脸和温柔,你在那头快乐的自由生活,我在这头深深的想念,时间太窄,指缝太宽,注定流失,注定无望。 电影《非诚勿扰》里最经典的台词,莫过于“人生是一场修炼”了。人生的修炼就是要修自己,能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去学会生活,无论处在任何优劣环境和状态下,都能够坦然面对,不会因为环境与状态的改变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就象佛语说过的:天若下雨了,正好在家休息,可以安静的看看书;天晴了,可以出来晒晒太阳,开心的外出访友或做自己该做的事务;天冷了,跑步御寒可以锻炼身体。所

别错过孩子发展关键期

别错过孩子发展关键期 现在的中国,什么都提倡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但最需要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的父母教育却被我们遗忘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年轻恋人如果想领取结婚证,必须参加政府举办的父母学校,培训合格,才能领到结婚证。 可是,中国的父母普遍坚持随意而轻松的心态:只要有结婚证,就可以生孩子;只要有能力生孩子,就有能力教育孩子。部分父母甚至认为:任何成人都可以教育孩子,祖父母可以教育孩子,保姆也可以教育孩子。许多中国父母往往直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成为“问题学生”,才开始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惊恐。 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一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 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失败带来的后果。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的犯罪。把孩子教育成功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二别错过了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 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关键期,比如: 学习咀嚼关键期(6个月)。 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 想像力发展关键期(2~8岁)。 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黄金阅读期(8~4岁):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独立关键期(12~15岁):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 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 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 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 三给父亲的建议 1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作为父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一定要记住: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与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更优秀。 2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药”。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

孩子的日常品行教育需要注意6点

学生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家长和老师最需要重视的问题,如何更好地教育我们祖国的花朵,在每一个细节都是要落实做到最好,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拥有良好的品质和修养,为了让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一下几点或许大家需要注意呢! 一、寓养成教育于日常行为之中 首先学校成立校、处、部、班四级德育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分管教导、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工作的实施。 其次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提高教职工对抓好养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要求全体教职工做出样子,为人师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再次学校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利用德育校本课程文本《让学生成为自律的主人》,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给学生讲清道理,讲清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能那样做。 二、寓养成教育于点滴小事之中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学校无小事,事事能育人。”要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必须从细微的、不显眼的小事抓起,并且坚持不懈地抓。如做眼保健操,学生往往不按要求随便做。学校要求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向学生说明做操的目的,然后提出具体要求,一节节地训练一坐直,二闭眼,三对准穴位,四听节拍。通过强化训练,每位学生达到标准化程度才算合格。为了培养学生的文明卫生习惯,贯彻落实市教育局“文明诚信,善爱乐学”的德育主题,我校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建立了文明卫生监督岗,对学生的头发、衣服、指甲、鞋袜等每周进行一次检查。 三、寓养成教育于重要节日活动之中 目前小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对政治不感兴趣,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是谁。为此,我校改变了以往空洞的说教,通过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如清明节祭扫“烈士墓”,“五一”节野炊,“六一”文艺汇演,“七一”举办“党是太阳我是花”演讲比赛,教师节举办“老师,请喝一杯水”活动,国庆节组织“祖国在我心中”歌咏比赛,还举办了行为规范知识竞赛、生活技能大比武,开辟了班级图书角……去年10月15日,学校组织全体学生观看“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天录像。当“长征2号”火箭划破长空,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稳稳地送入太空,浩渺神秘的太空从此留下了中国人自己的脚印,所有学生欢欣鼓舞,有的流下了激动的热泪,同学们还认真收看了国家主席胡锦涛爷爷的讲话。当场,大家还纷纷发言道“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这是伟大祖国的荣耀。”“我们要学习航天科学家们勇攀科技高

人生,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句子摘抄

人生,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句子摘抄 1、女孩子一定要懂得:要漂亮但不能肤浅、投入恋爱但不要伤心、知性但不能过于感性、时刻懂得爱自己,还有一点,要学会花钱,不要等到年老了才 发现自己没年轻过,更要学会挣钱,因为,花自己挣来的钱,那才爽啊! 2、有些人即使在认识数年之后都是陌生的,彼此之间总似有一种隔膜存在,仿佛盛开在彼岸的花朵,遥遥相对,不可触及。而有些人在出场的一瞬间就是 靠近的,仿佛散失之后再次辨认。那种近,有着温暖真实的质感。 3、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在人来人往,聚散分离的人生旅途中,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上,在不同经历的`心海中,能够彼此相遇、相聚、相逢,可以说是一种幸运,缘份不是时刻都会有的,应该珍惜 得来不易的缘。 4、一岁年龄一岁人。弹指一挥间,我们的生命又画上一道年轮。有怎样的年龄,就有怎样的人生使命;有怎样的年龄,就有怎样的处世心境;有怎样的 年龄,就有怎样的思维和方法。 5、"感情淡了我们再培养,无话可说了我们就再去找话题。觉得腻了我们 重新认识,要是累了就给彼此空间。人潮汹涌的,遇到你也不容易,也不想再 推开了。 6、有时候,因为浅爱会走在一起,相守一辈子。而因为深爱却一定要离开。爱多了,沉甸甸地,再也禁受不住了,所以,就得放弃。 7、时间在走,年龄在长、懂得的多了,看透的多了,快乐越来越少了。不得不承认,时间改变了很多,很多。我疯过,傻过,执着过,坚持过,我爱过,到最后我还是我! 8、总是觉得没有时间去静心读一本好书,去看一部好电影,去运动,去放空旅行,去写一篇文章,去学一门技术,后来才发现,我没的其实不是时间, 而是做那件事时那颗安静的不浮躁的心。 9、每一颗心,都有一份无法替代的情愫和某一道风景永远关联着。人生,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何必用这一颗不平的心看待人和事,作践了自己,辜负 了岁月。 10、找到一个很适合的爱人需要满足两种心理需求,一种是安全感,一 种是归属感,安全感就是你确定你的另一半不会走,归属感就是你确定你不 会走。

别错过阅读关键期

别错过阅读关键期 别错过阅读关键期 做为一个称职的父母,在教养自己的孩子时,就应该认识关键期,不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个关键期。把握住了“关键期”,教孩子就会事半功倍,错失了“关键期”去教孩子,就会事倍功半。 那么孩子有哪些关键期昵? 1、感官关键期(0—6岁):孩子从出生起,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的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因此要充分让孩子聆听、触摸、观察、尝嗅、以刺激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增长智慧。 2、形象视学发展的关键期(4岁以前):这个时期儿童的形象视觉发展最迅速。这时候的孩子,一般喜欢“上公园”、“出去玩”,这是因为那里有丰富的室外自然风光、鲜明的画面。这时,除了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接触丰富多彩的世界之外,在室内的时候,还要给他多看图画书、动画片,开阔孩子的视野。 3、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3—5岁):如果要培养孩子的音乐智能,一定不要错过3~5岁的音乐智能关键期,可以让孩子多听听古今中外名曲,多参加音乐活动。 4、语言关键期(3~6岁):这个时候是孩子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父母要经常跟孩子说话、讲故事、提问,鼓励孩子多说,促进孩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5、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3—12岁):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如果错过了这段时期,再开始学外语,就要付出多倍的努力;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学好。 6、秩序关键期(2—6岁):2岁到6岁是教孩子知晓、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应逐渐引导孩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多与别的孩子交朋友。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训练他们养成自律的能力,以便以后适应社会规范。 7、想像力关键期(2—8岁):这个时期,家长要让幼儿多听孩子喜欢的童话和科学幻想故事,多看图画,多看动画片、科幻片,识字后多读书。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后,可以让孩子看画编故事,或续故事,或与家长轮流讲故事,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转) 8、文化敏感期(小学1—4年级):蒙台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3岁;而到了6—9岁,即在我国小学中低年级阶段,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而对学校的课程,感觉“吃不饱”。父母可以在他兴趣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包括对于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的资源,满足他们如饥似渴的文化需求。如果这个时候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睦洲墟镇小学杨妙甜 从身边我可以看到:现在许多小学生缺乏爱心,动不动就出口成“脏”,在学校里喜欢打架,不尊重老师,作业经常不完成,上网玩游戏成瘾,没有好的行为规范……就我所教的班级也是如此,尤其是交流语言,很多都是不礼貌的用语;对老师同学不尊重,主要表现在上课自己不认真听课,还影响同桌或同学,甚至还故意去骚扰同学,最终演变成打架了;做错事了不敢承认错误,还一直洋洋得意,心里没有一点的认错思想;再者有些学生看到老师不主动问好。这些种种都极度表现了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极差,同时也能够映射出这个社会大多数学生都是如此。许许多多的不良习惯已经在不少学生身上表现出来。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因为孩子的这些不良品质的出现,我越发觉得现在的小学生不好教了,但同时使我认识到品德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现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的,是从一落地就开始娇生惯养的“温室花朵”。正是由于生活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使他们在成长中逐渐变得自我,在校园或课堂中缺少纪律概念,不尊重教师,我希望学校能够加强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增加思想品德课程,摆正孩子们思想认识,从而能够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孩子在学校的教育不仅重视智育,也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性格,提升情商。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品德影响着人的一生,陪伴人的一生,一个人将来发展如何,将取决于他做人的原则。因此,品

德教育非常重要。引导学生掌握思想、道德规范,形成学生对事物的是非、好坏、美丑、善恶的辨别和评价能力。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若能激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就能有效地促使他们发展。”我们应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把学校作为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主课堂,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拥有良好的品德素养,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一方面是学校的课堂教育。榜样示范法,是进行思品教育一种生动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校里,老师应该严以律己,做好学生学习的榜样,做好学习的楷模。如:老师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把自己的烦恼还给学生,让学生无端地忍受巨大的痛苦,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一碗水端平”,应该做到公正公平,不应该有偏心,偏爱优秀学生的思想;相反,应该教育学生勤俭节约,摆正学习的地位,形成一股浓浓的学习风气。当然,教师本身就应该有“一桶水”,这样才能分“一瓢水”给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一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二方面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一些学生之所以有不良的行为、言行等坏毛病,就是因为受到家长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不良的生活习惯影响孩子: 1、有些家长不注意生活用语,张口闭口骂人,使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恶劣的语言环境中,久而久之,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会形成一个错误的印象,潜意识就认为这些并不是什么缺点。

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的8种方法

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的8种方法 (1)游戏法。游戏内容要健康、有趣、有吸引力。游戏的主人翁应是好人,即正真、善良、助人为乐的人。如果游戏中有坏人,最后也一定要让这些坏人受到惩罚。 (2)榜样示范法。孩子喜欢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仿效。夫妇间的矛盾不应在孩子面前暴露。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随便议论别人。对一些涉及是非的问题,要认真给孩子讲清道理,让他明白对在哪里,错在哪里,不要含糊其辞。父母说话要算数。 (3)自我管理法。从孩子能独立行走的那一天起,凡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要鼓励他自己去做,并且让孩子觉得做这些事是光荣的。要以“力所能及”为原则,“养成习惯”为目标。如果孩子做得不好,不要责骂,而要告诉他如何做才能更好。 (4)行为约束法。要从小约束孩子的行为。例如父母在家学习或休息时,孩子不要吵闹,在公共场合不要随地大小便或乱扔东西,如果孩子随便扔废纸,父母不要代捡,而要要求孩子自己拾起来丢进垃圾箱,使孩子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时时提醒孩子,不要因为他的某些行为损害别人。 (5)自编故事法。孩子爱听故事,如能针对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编个故事讲给他听,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有的孩子经常把不爱吃的饭菜扔掉,经过多次批评仍改不了,这时可编个故事,并通过故事,让孩子懂得爱惜粮食,改掉浪费的坏习惯。 当然,自编故事要有针对性,有情趣,并具有感情色彩;同时与一定的行为训练相结合。 (6)故意忽略法。当孩子做出父母不希望的事情时,父母不要急于用责怪、批评的方法,这种方法反而容易强化这一行为,可以来用忽略法去淡化它。 (7)暗示法。暗示法可分为语言暗示、榜样暗示、情境暗示、艺术暗示等。运用最广泛的是语言暗示。 (8)反射情感法。反射情感法就是把孩子的感受用父母的话向他再说一遍,像照镜子一样将他的感受反射回去。如孩子哭着跑来告状,说小朋友打了他。父母可同情地说:“喔,他打了你。”把他的感受反射回去,从而平息他的激动情绪。再如孩子听了大灰狼的故事,晚上可能不敢一个人呆在屋里,会跑来对你说:“屋里有狼。”父母可以说:“哦,是白天讲的故事中的大灰狼吓坏了你。”把他向你表明的感受反射回去,这样可以较快平息他的畏惧情绪。

人生,是一场自我完善的修行(深度好文)

【诗经】有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行走于尘世,人的德行至关重要。人有德行,如水至清。 老子又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人如水,人清则水清。水能载物,亦能覆舟。人如水,则是脚踏实地做事,上善待人。反则会在阴沟翻船,甚至丧命。水乃万物之祖,利万物而不争,德行之高,恐世间所不能及。处浮世,尔虞我诈,是是非非,你争我夺,唯钱权为图。再推敲水,升华为云,遮天蔽日,为万物遮挡烈日灼烤。万里流云,世人观云而心怡。云凝而为雨,下行润万物,洗涤人的心灵。 人不经意间沾染灰尘,或多或少的说些俗话,做些俗事。只因食人间烟火,行喧嚣尘世,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恼,挫折,困苦,如何远离这些困扰,还自己一片清净,悠然自得的行走于人生大道,就需要提高自身德行,淡然自己的心境。人生兰舟,迤逦浅行,踏歌而来,风轻云淡,随风而去,漫步于人生广袤天地。

滚滚红尘中,无论何时何地,德始终排在人性的首位,育人的道理,从婴儿呱呱落地起,父母的恩德始终陪伴,日月轮换,变的是岁月更替,不变的是亲人恩德。中国素有恩重如山传统之美德,甚至这种父母恩溺爱了孩子,握在手中怕碎掉,含在口中怕化掉,无论怎样的恩情都是至高无上的爱。 “在这里我多叙上一句,为了不误导我的朋友们,父母恩德固然重要,然这样的恩德需有度,育人乃伟大之工程,如不慎,害了儿女,误了自己的恩德,同时亦危害了社会。如一例,孩子小时被大人抱着,有时会闹,闹的同时会击打大人脸部,区区小事,别不在意,时间如长,孩子形成习惯,不尊重父母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不管不问,溺爱就形成了。”羊羔跪乳之义,乌鸦反哺之恩,更何况我们人类。更有诗云:“马驰未觉西南远,鸟哺何辞日夜飞”。万物皆灵性,人类也不能落后于万物,如有异,必被社会所不容,遭人唾弃,万古臭名。恩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小家安定,社会和谐。 芸芸众生中,仰高山之巍,无愧于天地;行景行之路,无愧于人生。人生有大德,上报国恩,下安黎民,国家危难当挺身而出,堂堂男儿立足于天地间,如皓月之当空不染一尘,如大海之浩淼恩情无边,鲁迅先生有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更有文

育儿知识小学一、二年级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家长版)

育儿知识小学一、二年级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家长版) 教育界里流传一句非常中肯的话:一年级时狠抓孩子1个月,比六年级盯一整年更有效! 万事开头难,孩子的教育更是如此。所谓赢在起跑线上,就应该从一二年级抓起。 这里所说的狠抓,不是一直盯着孩子,不是天天跟班主任联系,而是抓习惯,抓态度,抓行为,抓效率……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提前给孩子铺设一条更好走的路,需要从小抓起,也需要家长全力配合。 一二年级是孩子学习的知识量最少、压力最小的时候,这时候狠抓孩子以下6个方面,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狠抓生活习惯 有小学给孩子发了一本《好习惯手册》,并让家长记录好孩子的实施情况。 21天过后,家长们惊喜地发现,孩子变得更加懂事了。 好习惯能成就人,坏习惯会毁掉人。让孩子自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一定能让他们受益终生。 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定要先抓好习惯,再谈成绩。 一、规范生活作息 坚持早睡早起,不迟到,不早退,做个守时的好孩子。 放学回家先学习,做完作业再玩耍,做个爱学习的好孩

子。 不沉迷手机,不沉迷网络游戏,一切以学习为重。 二、学会团结同学 见到老师、同学要主动问好,和大家友好相处。 和别人说话时要态度友好,不随意打断别人,更不能嘲笑同学。 热爱集体,热爱同学,和班集体团结在一起。 三、学会尊师重教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重老师,是每一个学生应该做到的。 上课专心听讲,作业认真完成,相信老师,牢记老师的教导。 学会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且欣赏老师。 狠抓写字水平 现在,电脑阅卷越来越普及,孩子的字写得好不好,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 成绩好的孩子,一般字也写得好,成绩不好的孩子,卷面往往一塌糊涂。 写字太重要了,不仅影响了成绩,甚至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态度和气质性格。练字,是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让他们重视学习的方法之一。 使用字帖和铅笔练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