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0-12中科院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件简编

2010-12中科院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件简编

2010-12中科院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件简编
2010-12中科院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件简编

自然辩证法概论目录

1 作为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的自然辩证法 (3)

1.1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3)

1.2 关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手稿 (3)

1.3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手稿全貌 (3)

1.4 《自然辩证法》的出版 (3)

1.5 《自然辩证法》的不同版本 (3)

1.6 《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出版 (4)

1.7 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影响 (4)

1.8 文革前后的《自然辩证法》 (4)

1.9 《自然辩证法》的理论意义 (4)

1.10 《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4)

2 自然观 (4)

2.1 什么是自然观 (4)

2.2 神创论自然观 (5)

2.3 神学自然观 (5)

2.4 哲学自然观 (5)

2.4.1 古希腊的自然观 (5)

2.4.2 古代中国的自然观 (5)

2.5 科学自然观 (6)

2.5.1 机械自然观 (6)

2.5.2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6)

2.5.3 有机生态自然观 (6)

3 科学观 (7)

3.1 科学观 (7)

3.2 三个视角看科学 (7)

3.2.1 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 (7)

3.2.2 人类活动论 (7)

3.2.3 文化角度 (7)

3.3 从“格致”到“科学”——中国人的科学观 (7)

3.4 李约瑟难题 (8)

3.4.1 李约瑟 (8)

3.4.2 李约瑟的贡献 (8)

3.4.3 李约瑟难题 (8)

4 技术观 (9)

4.1 技术的本质 (9)

4.2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9)

4.2.1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9)

4.2.2 技术与科学的联系 (9)

4.3 技术体系 (10)

4.4 技术创新 (10)

4.5 技术伦理 (10)

5 科学方法论 (10)

5.1 方法论的涵义及科学方法论 (10)

5.1.1 方法论概念的涵义 (10)

5.1.2 科学方法论概念的涵义 (10)

5.1.3 科学方法论的整体结构 (10)

5.2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如何选题 (11)

5.2.1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11)

5.2.2 如何选题 (11)

5.3 科学事实来源、观察和实验方法、理想实验 (11)

5.3.1 科学事实的直接来源——观察 (11)

5.3.2 科学事实的直接来源——实验 (11)

5.3.3 理想实验 (11)

5.4 思维方法 (11)

5.4.1 理性或逻辑思维方法 (12)

5.4.2 非逻辑思维方法 (12)

5.5 科学理论的评价 (12)

5.5.1 科学理论的特征 (12)

5.5.2 科学理论的评价 (12)

6 科学哲学 (12)

6.1 归纳逻辑的非保真性 (12)

6.2 实证主义的科学认识观 (13)

6.2.1 实证主义 (13)

6.2.2 实证主义的发展 (13)

6.2.3 早期实证主义的主要论点 (13)

6.3 观察渗透理论 (13)

6.4 证伪主义、精致证伪主义、科学理论的结构与研究纲领 (13)

6.4.1 证伪主义 (14)

6.4.2 证伪主义的科学进步图景 (14)

6.4.3 科学理论的结构与研究纲领 (14)

6.5 科学革命、范式、常规科学、科学进步 (15)

6.5.1 科学革命理论梗概 (15)

6.5.2 范式 (16)

6.5.3 常规科学 (16)

6.5.4 科学进步 (16)

7 科学社会学 (17)

7.1 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 (17)

7.2 科学的体制化 (17)

7.3 科学的精神气质(社会运行规范) (17)

7.3.1 普遍性 (17)

7.3.2 公有性 (17)

7.3.3 无私利性 (17)

7.3.4 合理的怀疑主义 (17)

7.4 科学的社会结构 (18)

7.5 马太效应 (18)

7.6 科学奖励系统 (18)

7.7 科学知识社会学 (18)

7.7.1 默顿理论体系的某些缺陷 (18)

7.7.2 科学知识社会学简介 (18)

7.8 科学文献“按指数增长”的规律 (19)

8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19)

8.1 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责任 (19)

8.2 科学素养 (19)

8.2.1 公众科学素养 (20)

8.2.2 米勒关于国民科学素养的界说 (20)

8.3 公众理解科学和科技传播 (20)

8.4 科学中的不端行为 (20)

8.4.1 中国遏制科学不端行为 (21)

8.4.2 中国科协认定的七种不端行为 (21)

自然辩证法概论 Dialectics of Nature

王大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9-12月

1 作为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的自然辩证法

1.1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主要是由马克思的战友恩格斯所创立。

恩格斯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就广泛而系统地研究自然科学基础理论,从而为最后创建了自然辩证法奠定了基础。

在1873至1883年间,恩格斯拟定了《自然辩证法》的写作提纲,完成了若干篇章和片断(特别是其中的导言)的手稿,这就成为后来自然辩证法原理的基础。

但《自然辩证法》在恩格斯生前并未完成,也没有出版。正式出版是1895年他去世之后的事情,他只遗留下了若干手稿。

1.2 关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手稿

1873年初,恩格斯写下了一个研究的片断,这是恩格斯留下来的《自然辩证法》手稿的第一个文献。

从1873-76这三年时间,恩格斯埋头于全面探索自然辩证法,并写了94篇札记,其中有1875—76年间写成的《导言》。

这篇《导言》是全稿的精髓,它总结了近代科学的成长和发展,特别是自然观的变化和发展,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本性,指出“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并消逝着”。

之后,在1878-83的五年中,恩格斯继续研究和创作《自然辩证法》,写成了一些笔记。

但是,“自从卡尔·马克思去世之后,更紧迫的责任占去了我全部的时间,所以我不得不中断我的工作。”

直到逝世,恩格斯始终再没有找到机会完成《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工作。只是在逝世前不久,他才陆续把《自然辩证法》的存稿作了一次清理,把全部181篇稿分成四束,分别加上标题。

1.3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手稿全貌

10篇论文,169个札记,两个计划草案,共181个部分。分6个方面内容:

① 自然科学史、自然观、自然史:“导言”和有关札记。

② 自然科学与哲学:《反杜林论》旧序,《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等。

③ 辩证法:依据自然科学材料论证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重要范畴。

④ 物质运动形式与科学分类: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批判了机械论观点。

⑤ 数学和各门自然科学的辩证法内容。

⑥ 劳动创造人的理论。

1.4 《自然辩证法》的出版

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遗稿由马克思最小的女儿爱琳娜和德国社会民主党中央负责保管。1898年爱琳娜逝世后,则全部归于德国社会民主党中央。

当时代表德国社会民主党中央负责处理马克思、思格斯遗稿的是伯恩斯坦(1850—1932),他发表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遗稿中的两篇。

伯恩斯坦发表的两篇,一篇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发表于1896年),另一篇是《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发表于1898年)。

直至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于1921年俄共中央派人去德国进行马克思和恩格斯遗稿的照相复制工作,才重新发现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手稿。

1.5 《自然辩证法》的不同版本

在恩格斯逝世三十年之后的1925年,《自然辩证法》遗稿终于又在莫斯科由苏联国家出版社正式出版了。

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的第二卷,以德文原文和俄文译文对照形式发表。同时,在德国法兰克福由国际出版社出版了德文版。

1925年的《自然辩证法》出版后,1927年和1929年又分别再版了德文版和俄文版。后来在1935年和1941年又陆续分别出版了德文和俄文的单行本和新的版本。

1.6 《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出版

《自然辩证法》的中译本,共出版过五个。

第一个译本是1932年出版,是根据1925年的德俄对照本译出。

第二个译本是1950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译者郑易里,是根据1935年的俄译本和1930年日译本转译。

第三个译本是195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译者曹藻华、于光远、谢宁,是根据联共(布)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研究院编的1935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和1953年的俄译本译出。

第四个中译本是197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译文由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对1955年版本略作校订而成。

第五个中译本是目前在我国通行的版本,它是于1978年,在于光远的主持下校译重编《自然辩证法》译本。

1.7 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影响

应该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在中国一出版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49年前,作为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不少青年人都在学习这一著作。

1949年后,由于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占据的正统地位,使得大量自然科学工作者把学习自然辩证法作为学习马克思主义、以提高自己的政治、科研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步骤。

1956年,在制定全国科学规划时,我国的科学工作者也共同制定了《自然辩证法(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12年(1956—1967)研究规划草案》。

1956年10月出版的《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创刊号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恩格斯所创建的“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用以概括数学和自然科学中哲学问题的研究,这在世界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1.8 文革前后的《自然辩证法》

文化大革命期间,自然辩证法学科成为一个重灾区,形形色色的对自然科学一些研究领域的批判,都假借了自然辩证法的名义进行。

文革之后,自然辩证法学科在我国经过拨乱反正,获得了重新的发展,成为全国科学规划的重点学科项目之一,并被列为高等学校理工科研究生的必修科目。

1.9 《自然辩证法》的理论意义

是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支柱;

利用自然科学的成功和权威,使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五阶段)的学说,也能成为与自然科学所揭示出的自然界本身的发展规律那样的规律。

将哲学与科学相联结,成为指导科学研究的辩证法。

1.10 《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在恩格斯生前并未成为最后的定稿,而且离现在已有一个多世纪。这一个世纪中,无论在物理科学、生物科学和生产技术方面,都有为前人所无法想象的历史性突破和发展。

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也许理论自然科学的进步,会使我的工作的绝大部分或全部成为多余的。”

自然辩证法也象马克思主义的其他组成部分一样,是科学的研究成果。科学是让人研究的,而不是要让人供奉起来膜拜的。

它来源于实践,并且随时接受着实践的检验。它不是僵化的教条和空洞的说教,不是要使人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而是要使人扩大眼界,活跃思想。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关于科学问题的研究成果,这些都促进了自然辩证法在新形势下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今天有必要了解自然辩证法一些基本的思想,但更需要了解它的发展后的新内容。

2 自然观

2.1 什么是自然观

简单而言,所谓自然观,就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对自然界总图景的把握。

可以浓缩为观点,即采用抽象思维时;

也可以展开为画面,即采用形象思维时。

人类自然观经历的三个阶段

人类对自然的看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① 神创论自然观及其演化出的神学自然观;

② 初始哲学自然观;

③ 科学自然观。

2.2 神创论自然观

远古人类由于对自然的敬畏,常常把自然设想成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力量,这就在总体上形成了各种神创的、拟人化的、万物有灵论的自然观,可以统称为神创论的自然观。

虽然从现代的认识来看,其中包含很多谬误的东西,但它的确是人类最早试图解释和理解自然,求得美好生活的一种努力。也成为我们今天的宝贵文化遗存。

早期的神创论自然观举例

① 中国的盘古、女娲神话传说

② 古印度神话

③ 古巴比伦神话

④ 古埃及神话

⑤ 古希腊神话

2.3 神学自然观

自人类形成了宗教信仰后,就产生了与宗教信仰相关的自然观。此类自然观即神学自然观。

典型的神学自然观,例如基督教的神学自然观和佛教自然观。

神学自然观与早期神创自然观的主要异同

① 都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都是因为人类在对自然的认识方面所具有的某种蒙昧性所

致。

② 都使用了超自然的原因来解释自然。

③ 但两者的出发点有所区别,早期的神创自然观更多是人类出于生存的需要,例如寻求心灵上的某

种确定性而采取的一种策略;而神学自然观则增加了一些统治需要的成分,例如基督教的加冕仪式、选民弃民、迫害异端、十字军东征等行为。

④ 早期基本是感性的,而神学自然观则有较强的系统性,甚至理性色彩,例如基督教经院哲学的严

密体系。

2.4 哲学自然观

用非神化的或自然本身的原因,而不是超自然的原因,并在一定意义上用理性来解释自然,就成为哲学自然观。

初始的哲学观对自然的解释带有很强的猜测、思辨和附会的特色。

世界各民族都有哲学自然观阶段,其中比较典型的有:

① 古希腊自然观

② 古代中国的自然观

2.4.1 古希腊的自然观

米利都学派的万物本原

赫拉克里特:火是万物的本原

阿那克萨哥拉:万物的本原是种子

德莫克利特: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原子论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即万物”

雅典的智者: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四元素说

用自然和理性解释自然

古希腊的学者最早尝试用非神化的或自然的原因解释自然。

同时也追求理性思维在逻辑上的一致性和完满性。

这种理解自然的努力大约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持续了几个世纪。产生了许多极有价值,并对后代有极大启发性的思想火花。

2.4.2 古代中国的自然观

中国古代的学者一开始就对自然采取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式解说,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类:

① 元气说

② 阴阳五行说

2.5 科学自然观

① 机械自然观

②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③ 有机生态自然观

2.5.1 机械自然观

机械自然观(也称形而上学自然观),其产生的历史根源是16-17世纪开始的,以实验与理性方法相结合的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牛顿在伽里略、开普勒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在描述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方面的巨大成功,为机械论式的自然观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认识基础。

机械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整个自然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均匀的空间和时间中的位移,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运动是由于外力推动。

于是,自然界,宇宙被设想成一架自动运转着的、或处于自然之外的某种力量操纵下运转着的庞大机器。

当然人凭理性可以获得这架机器运转的结构,从而获得对于自然的某种控制,所谓“知识就是力量”就来源于此。

但人与自然是分离对立的,人处于自然之外,是与自然有所不同的存在者,是万物之灵,是一个旁观者。

机械自然观的典型表述:

① 宇宙是机械运动——拉普拉斯说:“ 给我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我可以告诉你全部未来!”

② 梅特里写道:“人是机器”。

机械自然观的进步意义

① 属于基于科学认识得来的看法,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相适应。

② 并形成了观察、实验分析、还原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是近几百年来在认识自然界方

面获得巨大进步的基本条件。

机械自然观的局限

但是,它也给人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考察,堵塞了人们从了解局部到把握整体、洞察普遍联系的道路。近代自然科学的这种研究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移植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2.5.2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自然科学从收集经验材料的阶段进入系统整理材料的和理论概括的阶段,在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各个领域涌现出一系列重大发现。特别是物理学的两次重大的理论综合(能量守恒与转化定理和电磁转化理论的建立)和生物学的两次重大的理论综合(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的建立,深刻的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辨证性质,从而使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取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成为历史的必然。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的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观点,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质,批判德国古典自然哲学思想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长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

其方法是辩证的,即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它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的相互转化过程“是一个伟大的基本过程,对自然的全部认识都综合于对这个过程的认识中。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原理是: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2.5.3 有机生态自然观

20世纪,特别是60年代以来,基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展,以及人类活动在深度和广度的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反过来对于人类自身生存的威胁,使人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一体性和人类对于自然的依赖性。

自然或者宇宙本身也相当于一个生命体,有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和谐共存问题。

3 科学观

3.1 科学观

科学观就是人类对于科学的总体看法。

自近代科学产生以来的几个世纪,人们一直想给科学下一个完备的定义,可是发现没有一个定义可以完全令人满意,因为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无法用一个静态的定义来完全把握的。

对科学的看法就是个动态的、逐渐增加观察视角的过程。

3.2 三个视角看科学

目前一般从三个角度来看科学:

① 认识论和方法论

② 人类活动论

③ 文化

3.2.1 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科学是人类对整个客观世界的探索与认识。既表现为追求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又表现为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科学是采用一套严密的实证观察与实验、严格的逻辑推理等方法,所得到的关于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规律的知识。

有两种典型的观点:

①科学是人类理性所把握的系统化的关于世界的知识体系,即所谓笛卡尔传统;

②科学是以人类经验为基础,并对人类社会有用处的关于自然的知识体系,即所谓培根传统。

3.2.2 人类活动论

科学也是人类的活动,所以:

“科学本身不是知识,而是产生新知识的社会活动,是一种科学生产。”

“科学是一种社会化地组织起来探求自然规律的活动。”

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3.2.3 文化角度

科学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形式,它以自己特有的精神气质、价值和实现方法区别于其他人类文化,从而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一种特殊的品种。

科学又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现代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中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科学的精神和认知方法的规范。

3.3 从“格致”到“科学”——中国人的科学观

近代科学对中国人而言,在相当程度上是外来的东西。现代汉语中的“科学”一词译自英文或法文的science。

来自西方的自然科学,起初被译为“格致”,后来受日本影响才译为“科学”。

1897年,康有为在其《日本书目志》中引进了这个词。日本人用这个词表示西方分科的学问与中国不分科的儒学相对应,这个理解被20世纪初年的中国知识界所接受。1915年,留美学生创办的科学刊物取名为《科学》,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此,“科学”一词成了science的定译。

胡适1933年发表了一篇文章《格致与科学》,其中写道:“科学初到中国的时候,没有相当的译名,当时的学者就译做‘格致’。格致是‘格物致知’的缩写。大学里有一句‘致知在格物’,但没有说明‘格物’是什么或是怎样做。到了宋朝,许多哲学家都下过‘格物’的解说,后来竟有六七十家的不同界说。其中最有势力的一个解说是程子(程颐)朱子(朱熹)合作的。他们说,‘格’就是‘到’,格物就是到物上去穷究物的理。”

中国在明末清初时接触到西方的近代科学,但二十世纪前,西方传入的科学技术知识一直被称为“格致”。

格致的来源

如前胡适所言,格致最早来源于中国的儒学经典“四书五经”之一的《大学》。

《大学》的思想一般被概括为所谓“三纲领”和“八条目”。

三纲领见于《大学》的开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与格致

关于“八条目”,《大学》云: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儒家的八条目指出的是人认识和体悟理想道德观念的途径,并将其推广至家庭、社会乃至世界的责任。

其中的“格物致知”,其目的乃是从天地万物之理中认识道德伦理,用此来修身养性并推动经世致用。

另外,格物中的“物”,其实也未必就一定是自然界的、实在的物,在更大的程度上指的是心性。

到了19世纪末,修身养性的儒家学说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外国列强的坚船利炮所打破,从洋务运动到五四运动,西方的科学技术逐渐成为中国的显学。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是一个学术界正在争论的问题,其焦点在于,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

如果用西方的近代科学的系统标准来看,中国古代没有科学,至少没有系统的、理论化的、符合逻辑的科学。

但无可否认的是,中国古代毕竟有很多科学认识,有卓越的技术发明。

3.4 李约瑟难题

3.4.1 李约瑟

Joseph Needham(1900~1995),英国生物学家、科学史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学术院院士、1994年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

早年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出版若干专著。1937年,在中国留学生的影响下, 转而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医学。经过一系列准备后,于1948年开始编写系列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3.4.2 李约瑟的贡献

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英文原文的题目叫做《中国的科学与文明》(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这本书在李约瑟本人生前并未完成,现在仍然由他的学生继续进行。

长期以来,就有两种误解,其一即李约瑟的著作只是揭示了不为西方所了解的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其二是他雄心勃勃的写作计划,其宗旨就是要解开中国何以未能产生近代科学这样一个历史迷题。

确实,李约瑟以前的西方人对中国古代文明的了解非常有限,其主要兴趣是在伦理和社会制度等方面。

通过李约瑟的工作,人们知道中国古代的科学和技术曾经达到过相当高的水平,这是他的一大贡献。但是不应将李约瑟对中国古代科学与文明的研究,片面地理解成替中国的科学传统和技术成就树碑立传。

李约瑟工作的现代意义,在于他在处理人类文明演进史时,以中国为例阐述了非西方传统的贡献,从文化多样性和科学普适性的高度对长期流行的西方中心主义给予了有力的批评。

现代的历史学家对李约瑟的工作有一种更高层次的认识,即他的最终目的是推进人类历史上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开创了将非西方的传统和成就整合到科学的世界史中去的先河。

对于李约瑟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但有助于学人理解中国科学技术传统的价值,而且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道路的认识。

3.4.3 李约瑟难题

关于“李约瑟问题”,通常有两种表述形式:

第一、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6世纪之间,在将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实用目的方面,中国人较之西方更为有效。也就是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曾经有过辉煌,其发达的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原因是什么?

第二,这问题的另一种提法是一种why not(为什么不)式的,就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或者说科学革命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这是“李约瑟问题”一正一反两方面的表述形式。

在他的《中国科技史》中的一个推断:“中国在明朝以前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领先于世界”,被称为“李约瑟之谜”。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争执,未得结果。李约瑟作为一个汉学家对于中国科技史必然带有主观色彩的推断.然而,他给中国人民、给中国科技文明史带来的最宝贵的礼物,应该是他的著作中宽广的视野。在论述中国科学文化时,能够展现出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历史背景。

4 技术观

4.1 技术的本质

在中国,人们往往将科学与技术统称为科学技术,或简称科技。所以科学与技术经常被认为是一体的和密不可分的。

但事实上,二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按照技术一词的语言来源,古希腊语“techne”,是“技能”、“技艺”之类的意思,而科学“scientia”一词则指的是知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的理性知识。

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人类对技术的认识,也随着这一过程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达·芬奇认为,科学知识应当帮助人们掌握自然界,技术则把人类与自然界沟通起来。

培根高度评价技术的作用,认为技术是科学知识的可贵源泉,有很多科学原理蕴藏在技术之中,提出技术也是推动哲学前进的动力。

古代技艺是经验性的,属于某种个人性的技能和技巧,所以不算学问。但在近代以来,由于科学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技术领域,技术也就“科学化”了,就成了某种“ology”,即学问化或学术化了。

18世纪末,法国的百科全书派领袖狄德罗认为,技术就是为完成特定目标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体系。

在技术的本质问题上,在历史上先后产生了若干不同的看法:

① 方法技能说

② 劳动手段说

③ 知识应用说

4.2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4.2.1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首先,技术属于人对自然的现实作用形态,是直接的生产力;而科学属于人对自然的认识形态,是间接的生产力。

其次,二者的目的不同,科学是认识范畴,关心的是“怎么样”、“为什么”之类的问题;而技术是实践范畴,关心的是“做什么”、“如何做”之类的问题。

再次,技术一般都有很明确的可预见性,特别是工程项目,都是根据事先的设计而施工的;而科学知识则很难有预见性,特别是那些重大的知识创新,往往在事先是不知道的。

最后,技术与科学的评价标准不同,科学以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知识的扩展与否、即知识的创新为最高价值;而技术则以是否生产应用并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用为评价的尺度。

4.2.2 技术与科学的联系

科学应具有比技术更加基础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科学对技术有指导作用,而且关系到真理认识追求和利益追求的关系问题。假如放弃对真理的追求,则技术的创新会失去方向,毕竟不是所有的新产品都是对人类有益的。

技术与科学的关系最早被认为是一维的线性关系,即从科学到技术:

实际的过程更复杂,可能有如下不同的选择:

由于技术跟科学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所以科学的选题经常是,如果从实用性的技术上的角度考虑来选取,既可以获得实用上的效益,也可能得到科学认识上的进步。

例如:巴斯德狂犬疫苗、3K背景辐射等。

4.3 技术体系

技术体系跟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是从宏观的角度考察人类社会总的技术特征的结果。

自人类形成社会以来,曾经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大的技术体系:原始社会的鱼猎技术体系、古代社会的农牧技术体系和现代社会的工业技术体系。

现代社会的工业技术体系又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也叫近现代的工业革命。

① 18世纪末开始的以蒸汽动力为主导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② 19世纪末开始的以电力和内燃机为主导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③ 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以核能、计算机、通讯、生物技术等为主导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也有人称

之为第三次浪潮。

4.4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已经是当前的技术和经济活动中最常用的名词之一。

最早将创新引入经济理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现在公认他是“技术推动”经济发展论的代表。他认为,技术创新的源头是科学与发明,当然,在很大程度上,他所说的创新既包括具体的技术意义上的创新,也包括组织、管理等其他生产要素的创新。

从熊彼特之后,技术创新已经逐渐成为一门理论和一种工程,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著作已经汗牛充栋。

技术创新可以做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理解,狭义的技术创新主要指技术领域中的发明和创造;广义的技术创新含义更加丰富,是指横跨在技术和经济两个领域之中的重要社会实践活动。

今天我们所说的技术创新,一般都是在更加广义的基础上而言。

现在大家普遍认为,企业是现代社会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实际上是把新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获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

技术创新目前在我国也得到了很大的重视,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在纯粹的技术领域中提倡自主创新,特别是在一些核心技术上;一是制度和管理创新,比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

4.5 技术伦理

技术伦理来源于技术的社会价值观念,当技术的发展影响并冲击了传统的社会观念时,就出现了所谓技术伦理问题。

①首先就是技术的目的性问题。技术的发展可能会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原子弹),就使得人们要追问:技术究竟是为人类谋福利还是危害人类社会的?发展技术是否合乎一定的伦理道德?

②其次技术伦理还可能引发技术理性与道德理性之间的冲突。

从纯技术的理性出发,就要追求“多、快、好、省”等等价值,而这些和道德理性很可能发生价值矛盾。

比如西方的工人曾经因为更好机器的使用而大量失业、杂交水稻产量很高,但味同嚼蜡等。

③最后,高新技术的发展,可能涉及到人本身的生存意义问题。

比如人工授精、体外授精、无性繁殖等等,就引发了人之为人还是人是机器之类的讨论。

特别是,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

5 科学方法论

5.1 方法论的涵义及科学方法论

5.1.1 方法论概念的涵义

所谓方法,就是进行某项工作的一套思维和操作方面的程序。

所谓方法论,就是对这套程序本身的规律性的认识,其中既包括单个方法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又包含这些方法在整体上的特点和相互关系的规律性。按照方法的普遍性程度,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 各门科学中分别采用的特殊方法;

② 各门科学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③ 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现象采用更抽象的范畴来考察的哲学方法。

5.1.2 科学方法论概念的涵义

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属于前面所述方法层次中的第二个层次,即各门科学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这个方法论并非具体的方法,而是一套关于方法的含义、属性和规律的认识,对方法论的把握,将有助于在进行具体科学研究时对问题的选择和解决。

5.1.3 科学方法论的整体结构

科学方法论从各种具体的科学研究过程提炼出一套比较普遍的操作准则,并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结构如下:选题x获取科学事实x进行思维加工x验证x理论诠释

5.2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如何选题

5.2.1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科学研究活动就是一个解题的过程,任何科学家的研究生涯都是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的。

所谓问题,就是人们在接触和认识世界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疑难,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矛盾。

所谓科学问题,就是科学领域中已知与未知的结合体。问题的不断出现、不断解决与不断再生,表示了科学正在不断由已知向未知的推进和扩散过程。

是否存在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多少与深浅,是表征一门科学是否具有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标志。

在历史上,凡是思想活跃,学术繁荣的时期,必定也是问题层出不穷的时期。

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或集体来说,是否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衡量其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张载:“知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

5.2.2 如何选题

对于有能力的研究者,可以发现的科学问题很多,而正确选题是科研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进行选择呢?

首先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因素加以考虑和权衡。

①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兴趣、知识储备、个人时间、身体状况等;

②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问题的意义、解决的可能性、经费的保证等。

另外,可以参考下列原则进行:

① 需要性原则,社会需要与科学需要。

② 创新性原则,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概念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运用

创新等)。

③ 科学性原则,具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与事实依据,把课题置于当时的科学背景之下,使之成为可以

在科学逻辑和科学实践上加以论证和检验的课题。

④ 可行性原则:所选课题必须与主客观条件相适应。

5.3 科学事实来源、观察和实验方法、理想实验

5.3.1 科学事实的直接来源——观察

观察是使用感官或同时借助仪器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性的考察自然现象的活动。它是研究者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手段。

由于观察渗透理论,所以应尽量保持客观立场,不带理论偏见或先入为主的观念,使得观察结果能够重复出现而成为公共经验。

5.3.2 科学事实的直接来源——实验

实验就是运用适当工具,通过人为控制、干预或模拟自然现象,排除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去探索自然规律的方法。

实验是“拷问自然”,它突破了单纯自然观察的局限,在有意识地变革自然中去认识自然,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本质上是一种主动的科学观察活动。

实验方法的优点

① 使对象简化和纯化,突出了主要矛盾或主要因素,有利于认识的聚焦。

② 强化实验对象,使之处于某种极限状态中,有利于揭示新的自然规律。

③ 比较经济、可靠。特别是模拟实验能避免危险,减小损失。

5.3.3 理想实验

也称思想实验,是一种在思想中塑造的关于对象变化的理想过程,或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它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超越客观实验条件的限制,在更加纯粹和极端化的情况下揭示出客观现象和过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并由此说明理论,检验理论,发现问题。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理想实验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们对实际的科学实验有更深刻的理解,可以进一步揭示出客观现象和过程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并由此得出重要的结论。

5.4 思维方法

观察或实验的结果,不过是科学研究的一些直观素材,只有经过一系列的深加工,研究者才可能达到对事物比较本质性的认识。

这些加工的最主要形式,就是进行思维活动。

思维大致可分为理性或逻辑思维,和感性或形象思维两大类。

①逻辑思维方法

抽象方法,比较、分析和综合

类比方法

归纳、演绎和公理化法

②非逻辑思维方法

形象思维

直觉思维

5.4.1 理性或逻辑思维方法

理性思维的特点,是使用诸如概念、符号和模型等形态的对象来进行的,而这些对象首先是所谓抽象的结果,对这些对象进行思维操作也必须有一定的章法,主要包括:比较、分析、综合和类比等等。

其次,理性思维当然离不开逻辑推理——归纳、演绎和公理化方法等。

5.4.2 非逻辑思维方法

长期以来,人们把科学思维看成是抽象的逻辑性思维,而把诸如形象思维一类的非逻辑性的思维,看成是非科学的诸如文学艺术所特有的思维形式。

随着对科学思维更深入的研究,人们已经日益认识到科学研究也如同艺术创作一样,也需要非逻辑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

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就是在形象地反映客体的具体形状或姿态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来揭示对象的某些特点乃至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形式。

在科学思维中,它对理解和表达科学概念和理论模型本质特征,经常有很重要的辅助作用。

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形象思维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方法论意义。

形象思维突出了形象,可以直观形象地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并使一些高度抽象的理论也变得易于理解。

由于形象思维能在思维过程中,将意象“随意地”再生和组合,因而能突破现实的局限,抓住主要矛盾,对研究对象进行极度的纯化和简化,以利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形象思维在技术领域有着更为突出的意义,因为人们在构造技术产品之前,其形象必须事先在头脑中形成。

5.5 科学理论的评价

5.5.1 科学理论的特征

① 客观真理性:绝对与相对真理的统一。

② 普适性:通过揭示某一领域的共同本质因而普适于该领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和预见该领域的

现象。

③ 系统性:概念与原理及其论证之间由内在的逻辑推演而形成体系。

5.5.2 科学理论的评价

一般有如下四个方面的考虑:

① 理论同经验事实的一致性。

② 理论内在逻辑的完备性。

③ 理论的简单性。

④ 理论的预见性。

6 科学哲学

6.1 归纳逻辑的非保真性

正确的逻辑论证具有下述特征:如果论证的前提是真,那末,结论必定是真。

演绎论证具有这种特征。

假如归纳论证也具有这个特征,归纳原理就一定会得到证明。

如果归纳逻辑是保真性的逻辑,则可以预料,如果归纳推理的前提是真,那末,结论必定是真。

但实际上,即便归纳论证的前提(即其列举的大量事实)是真,但最后的结论却是假,就归纳逻辑自身的规定看,其中并不包含矛盾。

例如罗素所提出了归纳者火鸡的故事。

6.2 实证主义的科学认识观

6.2.1 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是一个继承了17世纪以来欧洲哲学中一直存在的经验主义传统的、声称以实证科学为哲学基础的哲学流派,是现代西方哲学中所谓科学主义哲学思潮中最早的流派。

它于19世纪30年代先出现于法国,40年代后又出现英国。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孔德,英国的穆勒和斯宾塞等。

6.2.2 实证主义的发展

实证主义哲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前后大约可分为三代实证主义。

① 以孔德代表实证主义第一代,即社会实证论;

② 马赫和阿芬那留斯代表了实证主义的第二代,即经验实证论;

③ 石里克和卡尔纳普等人的维也纳学派代表了实证主义的第三代,即逻辑实证论。

6.2.3 早期实证主义的主要论点

那么,实证是什么呢?

按照孔德的观点,实证精神的要素首先就是“以被观察到的事实为基础”的。

或者说,任何“实在、确定和实证”的知识,都是建立在对客观事实的无偏见观察的基础之上。

实证论认为,人类要追求一种正确的、确凿无疑的知识,就必须摈弃一切形而上学的无稽之谈和虚妄猜测,而采取所谓“实证”的认识原则,建立起实证的知识体系。在他们看来,自然科学正是这样的知识体系。

正因为首先是来源于严格的对客观事实的观察,然后又接受事实的检验,所以科学认识才能成为“实证”的知识。

按照他们的看法,科学知识的基础就是由没有成见和没有偏见的观察者进行的观察所提供的。

6.3 观察渗透理论

科学始于对事实的观察

实证主义者的所谓实证原则,首先就是对客观事实的无偏见观察的推崇。

孔德认为,科学是“以被观察到的事实为基础”的。细心的和无成见的观察,就产生一种能够从中推导出如果不是真的、也可能是真的科学知识的可靠基础。

那么,“无偏见的观察”可能吗?

观察并非完全独立

但科学的实践也表明,观察者在观看物体或景色时看到的东西,他们体验的主观经验,不仅决定于他们视网膜上的影像,而且也依赖于观察者的经验、知识、期望和观察者的内心状态。

此外,观察者的观察结果也需要进行表述,首先是在其内心构造出一个陈述。

观察渗透理论

这个结果最后必须借助语言表达出来,形成所谓“观察陈述”(单称陈述),如果这个陈述不仅仅是关于个人的知觉,就必须使用一定的公共语言加以阐述,以便交流或使别人也可以进行同样的观察。

所以,观察陈述必须使用公共语言——即基于某种理论的语言来构成,不管这种理论是多么模糊或肤浅。

所以,这说明就观察陈述而言,必须先要有个理论背景,也就是理论先于观察陈述,否则就无法将观察内容表达清楚。

观察陈述和作为它们前提的理论一样难免有错误,当作为观察陈述先决条件的某个理论的错误,使得一个表面似乎不成问题的观察陈述有可能在事实上成为错误的结果。所以观察陈述并不能无误地构成科学定律和理论建立于其上的可靠基础。

总结前面所述,可以看出,事实上是无法做到实证主义者所要求的“客观”、“无偏见”的观察,并因此加以“实证”的。

用这种渗透着可能是错误的理论预设的观察,来作为实证的基础,所得到的结果当然不一定是完全可靠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早期的实证论遭遇了很大的困惑。

6.4 证伪主义、精致证伪主义、科学理论的结构与研究纲领

科学就是“证实”了的知识?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从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到逻辑经验主义,虽然在方式方法上可能有区别,但所有的观点都在主张科学就是被“证实”的知识。

事实上,长久以来,在科学界内部所流行的观念,也是坚持科学就是被“证实”了的知识。

牛顿就声称自己只发表被证实的东西,而从不做任何假设。

科学不可能完全“实证”

我们已经证明,事实上是难以做到客观独立的观察,也就是说,用以“实证”科学认识的那些观察本身,由于渗透着可错的理论预设,所以其本身就有可能是错误的。

另外,面对科学中的大量全称判断,用有限个单称判断去“证实”,也存在着逻辑上的困难。

由此,卡尔.波普尔提出了一种新的论证,即所谓“证伪主义”哲学观点。

6.4.1 证伪主义

从逻辑的角度看,单称判断不能证明全称判断,但却可以否定全称判断,也就是在正确(普遍的)和错误(具体的)之间存在着不对称性。

没有一个理论可以被确切地证明是对的,但不妨碍其中一些理论可以被证明是错误的。

波普尔因此认为,在科学里,至关重要的观念就是要“证伪”,而不是“证实”。

相对论之取代牛顿物理学并不是爱因斯坦积累(归纳)了更多的事实,而首先是因为牛顿理论在一些地方(比如高速运动或微小空间中)的失效,即被证伪了。

波普尔认为,一个理论即使现在还没有任何有利于它的证据,也可能是科学的;而即使现在所有的现有证据都支持一个理论,它也可能是伪科学。

关键的问题,就看这个理论是否能给出可被证伪的预言。如果一个理论永远只提供正确的预言,永远不可证伪,则它就是伪科学。

波普尔对科学和伪科学的区分,提出了一个所谓“判决性实验”(或观察)的标准,也就是说,确定一个理论的科学性质或非科学性质并不要依靠目前的全部事实;而是要看该理论是否能规定出一能够证伪理论的实验(或观察)结果,如果存在这么样的实验(或观察),那么该理论便是“科学的” 。

当然,波普尔并不是反对归纳或实验和观察的的方法,只是将其功能进行了转换:不是由此得出了确凿无疑的科学知识,而是从中获得了科学的假设或猜想。

波普尔科学发展的基本模式就是:

猜想——反驳……直至证伪

科学家一方面要提出大胆的猜想,另一方面要用实验和观察进行无情反驳,并将错误的理论抛出科学体系,因此,“科学就是一个从错误中系统学习的过程。”

6.4.2 证伪主义的科学进步图景

按照证伪主义者的观点,科学家提出可证伪的假说作为对问题的解答。然后这些推测性的假说受到批判和检验。有些很快被淘汰。其它的可能被证明是较成功的。

这些假说必须接受更加严格的批判和检验。当已经成功地经受了广泛而严格的检验的假说最后被证伪时,一个与原来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决然不同的新问题出现了。这个新问题要求发明新的假说,接着又重新开始批判和检验。

这个过程如此这般持续的,甚至是无限地继续下去。于是,科学就在这样的不断证伪中得到了发展。

永远不能说一个理论是真的,无论它多么好地经住了严格的检验,但是可以有希望地说,现行的理论比它的前驱者优越,优越是在这样地意义上:它能经受住那些证明前驱者为伪的检验。

这个发展图景可以表示如下:

6.4.3 科学理论的结构与研究纲领

但事实上,科学理论很少被简单的证伪,因为科学理论一般都不是诸如“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这样的单一陈述,而是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很难用一两个事实加以证伪。

因此,波普尔的学生拉卡托斯对证伪主义的主张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所谓“研究纲领方法论”,一般也称之为“精致的证伪主义”。

研究纲领

拉卡托斯认为,科学理论或学说不是一些“猜测”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由核心内容、围绕着核心的若干辅助性假说,以及相应的特殊方法和规则等所形成的一种有结构的理论纲领。

他称之为“科学研究纲领”,或简称为“研究纲领”、“纲领”。

例如“哥白尼研究纲领”或“哥白尼纲领”。

研究纲领的基本组成如下图所示:

①研究纲领的“硬核”

即一个科学理论独特的、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最核心内容或命题。

例如哥白尼纲领的“硬核”就是“日心说”,而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就构成了牛顿纲领的“硬核”。

硬核往往会受到顽强保护,而不会轻易地被证伪。

②研究纲领的“保护带”

每个纲领围绕着其硬核,都有一些辅助性的假说,作为连接理论与经验的纽带。这些辅助性的假说经常就充当了硬核的保护者的角色,所以称之为“保护带”。

保护带是灵活的,可变的,限度是不反驳硬核的内容。

例如哥白尼纲领的硬核是“日心说”,辅助假说之一有:“行星沿圆形轨道环日运动”,后来这一辅助假说被证明为错,被改为椭圆轨道,但这不影响该纲领的硬核。

③研究纲领的“方法和规则”

每个研究纲领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规则,或者是精心设置的一套解题手段。

其中一些规则表明要避免哪些研究道路(反面启发法);

另一些则表明要寻求哪些道路(正面启发法)。

“进步的”和“退化的”纲领

拉卡托斯将纲领区分为“进步的”和“退化的”,其衡量标准,就是所谓“纲领的超余”内容。

对此,他提出:“精致证伪主义的诚实性要求应当设法以不同的观点看待事物,提出能够预见新颖事实的新理论,并拒斥已为更有力的理论所取代的那种理论。”

因此,判断一个“进步的”纲领的要点,就在于它是否能“戏剧性的、出乎意料的、惊人的预测:这种预测只要有几个就足以改变局面。”

科学的发展就是纲领间的竞争

从真实的科学历史(而不是理性重建的历史)当中,拉卡托斯发现,几乎在任何时期,科学研究纲领都不是一个,科学的发展就表现为这些纲领之间的相互竞争。

竞争的结果,一些纲领被保留,另外一些被淘汰了。然后又会出现新的研究纲领,又形成新的竞争。科学就这样被推向前进。

6.5 科学革命、范式、常规科学、科学进步

6.5.1 科学革命理论梗概

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针对科学的发展,提出了另外一种波浪式前进的解说,称之为“科学革命理论”,也称之为“历史主义”。其主要模式可概括为下列开放的图式:

前科学x常规科学x反常x危机x革命x新的常规科学x新的反常、危机

①前科学

在一门科学形成之前,也存在着跟该门科学可能相关、但却毫无章法的五花八门的活动,

这个时期,就被称为前科学时期或阶段。

每门科学实际上或早或晚、或长或短,都存在过前科学的阶段。

②常规科学

在经过了或长或短的前科学阶段之后,终于有某一种该专业团体的成员都认可和坚持的共同基础——范式出现时,该门科学就变成为有结构、有方向的事业。

于是专业人员就在这种范式内工作,不论这种范式是牛顿力学、波动光学、分析化学或是别的什么。

这些人所从事的就是库恩所说的常规科学。

常规科学家所要做的不是推翻或创造范式,相反,他们是在范式的指导下,努力解释和适应实验结果所揭示的实在世界,进而阐明和丰富范式。

库恩经常形容他们所从事的,就是在范式所提供的框架内“解难题”的工作。

③反常

虽然是从事常规科学的“解难题”活动,但科学家仍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困难、碰到跟范式不相符合的事例,这就是反常现象。

对普通的反常,科学家通常采取重新检测或自我反省的态度,而不会直接将怀疑的目光对准指导其工作的范式上。

④危机

但碰到重大的反常,或明显的证伪,以及越来越多的困难,以至于局面开始失去了控制,科学的发展就进入了一个所谓的危机状态。

危机的出现,将给范式带来威胁,因为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会越来越多地将怀疑的目光投向范式本身。

⑤革命

危机的解决,就是科学革命,发生在全新范式的出现,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对其赞赏和忠诚,直到原先那个破绽百出的范式最终被放弃,新范式得到完全的确立。

革命后,一个充满了希望的新范式,开始指引着新一轮常规科学活动的进行,直到再次陷入严重的麻烦,导致另一场带来新革命的新危机。

6.5.2 范式

①范式的概念

在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框架中,范式(Paradigm)是其核心的、最重要的概念。

了解范式概念,是理解库恩科学革命理论的关键。

根据库恩的观点,为某一特定科学团体所采纳的,包括一般性的理论假定和应用这些假定的定律、技术和示范办法等,就构成了该门科学的范式。

任何科学成熟的标志,就是存在着一个能够维持该门科学常规研究持续进行的范式。

所以在库恩看来,范式是区别科学与非科学的主要表征。

②关于范式的不太精确的定义

库恩本人对范式始终缺乏精确的定义,他认为难以精确定义也是范式的本性所致,因为范式是复杂的,甚至包括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所以范式所能包含的,总是要比能够以明白无误的方式所定义的更多。所以只能对其某些典型的组成部分加以概要的描述。

根据库恩的描述,大致可以了解到范式可能由如下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y一些非常普遍的形而上学原则,这些原则对范式内的工作起指导作用;

y有明确陈述的定律和理论假定,这可以与拉卡托斯研究纲领的硬核部分相比;

y把基本定律应用到各种不同类型情况中去的标准方法和各种秘诀;

y为了使范式的定律能够对实在世界产生影响所必需的仪器制造和仪器使用技术。

③范式的作用

一门成熟的科学是由单一的一种范式所支配的。

范式为在它所支配的科学内合理的工作规定标准。

范式协调并且指导在这范式内工作的一群常规科学家“解决难题”活动。

6.5.3 常规科学

在已经形成范式的常规科学发展时期,正是由于对范式的信任,科学家们才能专心致志于解决这一范式内所遇到的各种具体的难题,而不必为基本假定和方法的合理性去争论。

这要求常规科学必须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许批判的。如果所有的科学家对他们一直在据以工作框架的所有部分都持批判态度,任何细节性的工作就根本无法完成。

6.5.4 科学进步

常规的科学进步

说常规科学在进步,这肯定是不成问题的,因为常规科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范式内所提出的难题或问题。这些问题必须遵循范式内所包含的方法和所规定的规则来解决。

以被解决的难题的数目来衡量的进步是确实可信的,这样的进步也是渐进和累积性的。

科学革命的功能

但没有任何先验的理由,能说明任何一种范式是尽善尽美的,甚至不能指望它是所能得到的最好的一种。能够达到一种完全适宜的范式的归纳程序是不存在的。

因此,科学就应该在其内部含有足以突破一种范式进入另一

种更好的范式的手段。这就是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就意味着范式的转换,意味着重大的科学进步。

这就是科学革命的功能。

历史主义科学进步观波形

7 科学社会学

7.1 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

科学作为人类的一个特殊的活动领域,其自身就形成了一类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这种组织和结构对科学活动的进行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影响,并且带来各种其自身特有的问题。

分析和研究这种科学组织和结构自身的种种特点,将会提供一种对科学本质的更好的理解。

7.2 科学的体制化

所谓体制化(也称建制化)是指成为社会有组织或职业化活动的意思。

科学一但脱离了零敲碎打的个人兴趣和爱好的发展阶段,就进入了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社会建制或体制化的阶段。

在欧洲,可能最早的科学组织就是英国的皇家学会,后来又有法国的法兰西科学院。还有就是大学教师普遍参与科学研究活动,以及政府机构、产业组织中普遍出现的为专门进行科学研究活动而设置的职位。

科学研究事业体制化之后,它本身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系统,应该也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律或社会规范。

最早对此进行研究的就是美国的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

他对科学作为特殊的社会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创立了专门的社会学分支——科学社会学。

7.3 科学的精神气质(社会运行规范)

默顿认为,科学像所有组织起来的社会系统一样,其活动不但是物质的,也是一项精神事业。科学不能仅被看作是某种技术性的或理性的操作,而同时还必须被看作是一种献身于既定精神价值和受伦理标准约束的活动。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系统,科学共同体也有其最高的价值标准——独创性;有其独特的精神气质;有其社会分层结构;有其自身的奖励(或报偿)机制;等等。

科学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着其特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也称为精神气质,虽然该共同体很长时间内并没有成文的明确规定,但事实上是科学共同体长久以来逐渐被普遍认同的行为规范。

四条精神气质是:

① 普遍性(universalism)

② 公有性(communism)

③ 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

④ 合理的怀疑主义(organized skepticism)

7.3.1 普遍性

即科学的评判标准是事先确定的,不受任何非科学的、人为因素的干扰。任何科学理论或假说的正确与否,与其倡导者的个人属性或社会属性(比如种族、国籍、宗教、阶级和个人品质)无关。

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等等的因素对科学理论的评判,与科学的普遍性是格格不入的。

7.3.2 公有性

即任何科学发现最终都是科学社会的公共产物,并为社会全体成员所共同享有。用人名命名的定律或理论只是一种记忆方法和对发明者进行奖励或纪念的特殊方式,并不意味着该理论或定律就是发现者可以独占并可私下传授给自己的继承者。无论是法律或惯例,都没有给科学体制中任何成员以任何特殊使用和处置公共知识的权力。

7.3.3 无私利性

无私利性(也有人称作“超功利性”)。它指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追求科学知识的发展,探求世界的奥秘,而不是为了获取个人私利。

当然也并不等同于完全的利他主义,或与所谓为全人类的利益而无私奉献之类的高尚社会道德伦理也并不相同。

无私利性要求科学家对真理的追求应胜过对私利的关注,他们应该尽可能地避免片面性;更为重要的是,科学家的成果要接受同行的严格审查。

7.3.4 合理的怀疑主义

也有人称之为“有组织的怀疑主义”。

它的主要含义是,科学家不但应当向科学内部的种种问题提出适当的质疑,也应当向社会中其他任何可能涉及到科学方面的问题的部分提出疑问。

这个原则表明,科学活动对其成果始终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它不断言存在绝对的权威,也不承认有永恒的真理。

7.4 科学的社会结构

默顿及其学生所创立的学派,也对科学系统的社会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科学体制内部有其特有的结构,亦即所谓“分层”。

科学社会中的分层呈一个金字塔的结构,处于最顶端的是一小部分“权威”科学家,底端的是大量默默无闻的“小人物”。

权威结构有其好处,因为权威科学家都是一些卓有成就的研究者,权威的优势地位将有利于其利用他们的学识和经验,导引和把握着科学总体朝着可能比较正确的方向发展。

也有利于优势和资源的连续积累,推进科学朝着更高和更深的水平迈进。

但权威结构的存在,也说明了科学体制内部存在着各种不平等现象,这与科学的精神气质有一定的矛盾,如果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将有可能反过来阻碍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科学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权威对小人物的压制问题,说明权威结构不可过度,否则将对科学发展不利。

7.5 马太效应

出自《圣经·马太福音》第十二章的一段话:“原来多的应该让他们得到更多,原来少的应该将他们仅有的也拿走。”

说明科学界所普遍存在的一种资源分配机制。

马太正效应:超过了某个域值,将会得到更多的荣誉、资源等;

马太负效应:达不到应有的域值,将得不到支持,甚至连原来的地位也难保。

7.6 科学奖励系统

科学共同体是一个自主性很强的群体,科学家的科学才能只能根据他们对科学贡献的大小来判断。

科学奖励跟其他奖励不同的特点是,其分配只能由其科学同行来控制,按照对科学成就的评价和承认的方式来执行,因而也构成了一种对科学家才能的来评价和承认特别方式。

一般而言,来自于科学共同体内部和外部的奖励,除了在评价标准方面有差异外,在形式上也常常有很大的差别:即科学共同体的奖励往往是精神性的或荣誉性的,科学史上最常见的科学界的科学奖励办法是所谓命名制和称号制,即把科学家的名字与其发现或贡献相联系。

从历史的角度看,科学体制能够直接给予研究者的奖励——承认——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命名制度。

以独创者和发现者的名字来命名其所独创的或发现的对象,例如牛顿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电量的单位库仑、电容的单位法拉第、电阻的单位欧姆、普朗克常数、相对论之父、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等等。

外部社会或非科学共同体的奖励。则往往更注重其物质性,往往用高额奖金或其他物质形式来体现。

当然,科技奖励制度发展到今天这样比较完备的形态时,这种界限有时已经很难辨认了。例如举世闻名的诺贝尔科学奖,既是一种很高的荣誉,同时亦有数额不小的奖金。

7.7 科学知识社会学

7.7.1 默顿理论体系的某些缺陷

仅仅局限在将科学体制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很少涉及它与其他社会建制的互动问题;

没有涉及科学知识本身的社会因素;

小科学的社会学并不一定适用于大科学时代的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对社会各方面影响的加强,对科学的评价标准有从内部向外部的转移的倾向。

7.7.2 科学知识社会学简介

传统的科学社会学,即美国的默顿学派是规范科学社会学,在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居于正统地位,但其主流地位慢慢为从英国爱丁堡大学崛起的一个新的学派——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学派所动摇,特别是在90年代之后,这种现象非常明显。

休谟是爱丁堡的,SSK在某种程度上也继承了休谟怀疑论的传统。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的布劳尔( Bloor )、柯林斯(Coollins),美国的科尔(Cole)还有法国的

Latour等。

代表著作: Bloor的《知识及其社会意象》、 Latour的《实验室生活》、Cole的《制造科学》等。

其主要观点,就是批判默顿和其他科学社会学理论丝毫不涉及科学知识本身所可能具有的社会意义,而总是假设科学是完全客观的。

即强调了科学知识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建构性(主观性),而不是完全彻底的客观。

虽然这是一个有见地、有启发性的观念,但自然科学毕竟还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和认识对象的,彻底否定其客观性也是不对的。

7.8 科学文献“按指数增长”的规律

1961年,在《巴比伦以来的科学》一书中,普赖斯指出,从1750年起,科学期刊的数量大约每50年增长10倍。同时,通过对《化学文摘》、《生物学文摘》和《物理学文摘》等几十种文摘杂志中的期刊和论文数量的增长特点进行了统计研究,发现它们也符合“按指数增长的规律”。

他以科学文献量为纵轴,以历史年代为横轴,把各个不同年代的文献量在坐标图上逐点描绘出来,然后以一光滑曲线连结各点,十分近似地表征了科学文献随时间增长的指数规律。这就是著名的“普赖斯指数增长曲线”。

当统计指标以指数形式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便进入了饱合期,曲线通过一个中点反曲并以对称的增长无限趋向一有限值。

普赖斯指数增长曲线

通过对科学刊物的积累总数随时间的变化作出曲线,普赖斯发现,除了在最初的起点附近之外,存在着一种相当精确的指数增长的规律。

普赖斯说:“似乎没有理由怀疑任何正常的、日益增长的科学领域内的文献是按指数增加的,每隔大约10年到15年时间增加一倍”,“每年增长约5%~7%”。

科学活动的规模

科学文献作为科学的主要产出,其爆炸式的增长方式表征了科学活动的日益扩大,这种扩大不仅仅是数量上的,也是质量上的。

由此,普赖斯区分出不同以往“小科学”的现代“大科学”模式。

8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8.1 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责任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不但大大加深了对自然的认识,同时也获得了极大的对自然的支配力量。“知识就是力量”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

体制化的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甚至成为社会的某种强势群体。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强势群体,科学共同体就无可避免地担负起了双重的社会责任。

① 一是在全人类的意义上维护理性认知和客观公正的理念,增进科学知识,特别是人类共有的公共

知识;

② 一是用科学知识为自己祖国和人民服务。

8.2 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的概念有两个层次的区别。

从事科学相关行业的人员在科学方面的素养是一个层次,普通公民在科学方面的素养是另一个层次。

当然这两者是正相关的,科学从业者的科学素养越高,则一般公众科学素养提高的可能越大。若一般国民的普遍科学素养水平越高,则科学从业者的科学素养也会越高。

关于科学从业者的科学素养,是各个不同科学专业领域的职业要求的问题。

在科学发展不断趋向综合与交叉的形势下,对科学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科学专业素养的培养,与科学专业教育的关系极大,也与工作实践的关系很密切。

8.2.1 公众科学素养

而我们谈论科学素养问题,在更大的程度上是指普通公民应具备的一种素养。

普通公民之所以应该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宏观层次的对民族国家发展兴旺的意义,其二的微观层次的对个人美好人生的意义。

公众有权利参加国家公共政策和科学技术决策的过程,这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这是减少决策错误并保证其更大正确性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保持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任何决策,如果没有社会更多公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要最后取得成功是很困难的事情。

事实上,与科技相关的一系列社会发展问题,如全球性的气候变暖、生态环境、人类克隆、艾滋病的防治和政府与企业对科技的研究发展投资等等,越来越依赖于广大社会公众的认识、判断和参与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但如果公众对科学技术本身缺乏基本的了解,不具备一定程度的科学素养,则无法参与讨论和决策。

公众对科学术语无知,就无法读懂媒体所报道的各种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无从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法识别政府科技政策的对错,无力进行意见的表达和参与,这会大幅度阻碍国家发展的脚步。

前面是从国家宏观层面说的,如果从国民个人工作和生活角度看,在科技迅猛发展并影响到社会各个角落的时代,就算不是科技相关行业的从业者,如果不具备一定程度的对科技本身的了解,也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求得更美好的个人生活。

公众科学素养是欧美发达国家最早提出来并加以研究的,但一开始各国以及各个不同的研究者对概念的定义和解释各不相同,但现在逐渐趋于一致,即美国学者米勒的界说。

他将公众科学素养分为三个不同的方面,或三个层次。

8.2.2 米勒关于国民科学素养的界说

首先是国民对科学原理和方法,即科学本质的理解;

其次是对一些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即科学知识的理解;

最后是对科技的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

①就第一个层次而言,公众应该对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有所理解,认识和理解人类在科学实践的探索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精神——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另外还应具备基本的科学思维的能力,知道科学知识是如何获得的以及如何进行判断,从而能够从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上认识到科学与伪科学、反科学、迷信的差异并加以区分。

②就科学知识而言,生活在目前的科技时代,掌握和了解基本的科学术语和观点,从而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体系有一定的认识,是每个人生存的必须。

例如,如果对分子、原子、DNA等术语感到陌生,就难以认识现代科学事业。基本的科学观点则既包括一些基本的科学原理,如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也包括一些基本的科学发现的事实和常识,如月亮本身不发光,人类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的等等。

③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关系,是认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内容。因为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已成为现代国家的一项重要事业,其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和培育,同时科学技术成果对人类社会及公民个人产生空前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只有对这种关系有所认识,才能在个人生活以及公共生活中对所遇到的有关科技问题做出合理的反应,参与相关的公共政策和有关科学技术问题的讨论。

8.3 公众理解科学和科技传播

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是科学普及的新阶段,突出了主体的平等地位。

科技传播的小众传播与大众传播。

8.4 科学中的不端行为

科学中的不端行为( misconduct in science )的提法,是欧美科学界最先提出来的,之所以这样提法,主要是体现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完全用一种纯粹的道德批判的态度一棍子打死式的评判。

因为在科学活动中,由于研究的探索性特点,很多问题是复杂的,并不容易把握。

不端行为的实际案例

① 1900年代的法国“N射线事件”;

② 1980年代的美国“巴尔的摩事件”;

③ 2000年代的韩国“黄禹锡事件”;

④ 2000年代的中国“陈劲事件”

自然辩证法整理版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容是什么? 答: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一个重要分支科学,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理论体系。 学科性质: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已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研究对象:以整体的自然界(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 整体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研究容:自然观(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 科技观(科技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科学技术与社会等) 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 2、系统概念,含义?如何理解系统的整体性特征? 系统的概念:一般认为,系统是运动变化着的若干部分,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组成的具有某种确定功能的整体。 系统的本质特征: 开放性:与外界环境自由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动态性:即自然系统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 整体性:系统各个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各要素简单地机械加和。 层次性:指一方面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有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 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各要素在系统整体中的相互联系所带来的、超过各要素孤立时性质的总和的效果。一方面,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各要素的简单机械加和,系统具有各个组成要素没有的新的性质、功能和运动规律。另一方面,作为系统整体中的要素也具有它自身所没有的整体性质、功能和运动规律,与他们未组成系统独立存在时有质的区别。 三、系统的定义、系统与要素、环境的辩证关系 1、系统:运动变化着的若干部分,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组成的具有某种确定功能的整体。 2、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 系统和要素是相互依存的,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系统以要素为前提,没有要素就形不成系统,形成了,一旦离开要素,系统就不复存在。同样,要素也以系统为前提,它只有作为系统中的组成部分,方有其要素的品格,离开系统,也就无所谓要素。总之,系统和要素的每一方都只是由于对方的存在,它自己才能存在。 系统和要素的同一性不仅有相互依存的情形,而且还有相互转化、生成的情形,即系统转化为要素,要素转化为系统,每一方都变成它的对方,把对方创造了出来,从而达到了它们真正活动着和发展着的活的同一。 3、系统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三个方面:1、环境对系统的作用。环境对系统的发展和烟花起着一定的诱导甚至支配作用; 2、系统对环境的作用。物质系统地变化对环境质量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系统与系统的作用。系统与环境的作用往往体现为系统间的作用。 4、系统与功能的辩证关系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题答案整理

e a n d A l l e i 2012《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4.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5. 如何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2.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5.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 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 2.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 3.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 4.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 6.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 7.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贯有何方法论意义8.观察是否渗透信念 9.技术构思、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三者的关系如何?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2.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

1、“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恩格斯《自然辨证法》 材料反映了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内容: 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恩格斯指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在这里,恩格斯不仅说明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还说明自从有了人,便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自然对于人的这种母体性无疑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逻辑起点,也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前提。 2.人与自然是依赖性与能动性的统一 首先,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其次,人还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界,这一点也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在对自然界进行能动改造的同时,使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人类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人类开始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断地趋向了统一。 3.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的多元性 恩格斯认为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的多元性不仅表现在自然方面的结果,还表现在它在社会方面的后果。 4.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恩格斯提醒人们:损害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要防止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就是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必须和自然和谐相处、协调一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是恩格斯对人类历史特别是近代史演变过程一种有分量的科学总结。这个总结严肃地告诉我们,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自然界本身的发展是有序的即有理性的,人类在向大自然谋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时,只能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否则,必然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同时还告诉我们,人类在现实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必须摒弃“人定胜天”即人统治自然、征服自然的价值观,因为这种价值观将人与自然摆在对立或对抗的地位;而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价值观。应当说,后种价值观,正是我们目前所奉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相应的一切策略的哲学基础。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

自然辩证法整理

一、填空题(仅供参考) 1、(实证性)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基本的和显著的特征。 2、(非加和性)表明系统具有它的各个部分所没有的性质。 56页 3、科学探索的起点是提出(科学问题)。 92页 4、与其它逻辑方法相比较,类比方法(创造性)最强,但是可靠性最差。143页 5、科学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6、(社会需要)是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 192页 7、(企业)既是社会生产的主体,又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209页第二段最后一句话 8、科学抽象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的意义主要表现在(科学概念和科学符号)的创造上。124页 9、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除了具有能动性外,还与其他生物一样具有(受动性)。76页 10、科学理论建立的基础和直接来源(科学实验)。 186页第一段 1、系统自然观与生态自然观的内涵与要求。 答:系统自然观是最深层最基本的内干,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确定这, 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述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非确 定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思想。 1、从存在到演化 2、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 3、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4、线性和非线性的统一。系统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1)自然界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过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2)系统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独立存在。 ②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其具体表现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小于部分之和。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基本特征) : 1)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体,是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掩体为主要 内容的生活系统,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和演化都是围绕生命物质来进行的。 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就是各个互相关联的部分有机构成一的一张生命大网,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由外来能量来维持的。 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的。物质循环和转化构成了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和 演化的动态过程。 5)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完美版

第二周 ①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答:它深刻揭示了科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把科技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许多崭新的思想,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的范畴,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转为直接生产力,社会实践的需要,首先是经济,生产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科技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②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研究范围是什么? 答:性质: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界及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界、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在当代,中国的自然辩证法已发展成一个学科群,包括内核学科与外核学科两大部分,内核学科是它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个学科群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史。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是自然辩证法研究中最富于成果和最引入注意的领域。 ③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 答:自然辨证法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是处于一种中间的位置。正是由于自然辩证法自身特殊的位置,与其他哲学相比,它和自然科学的关系更值得研究。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区别,但更有紧密的联系,这涉及到学科门类的层次结构问题。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的联系和区别: 虽然他们都是以科学技术的整体作为研究内容,但他们之间有着原则的区别: 第一如何看待自然观。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一般都把对自然界的哲学思考放在自然哲学,科学实在论,或者哲学本体论中,而自然辩证法把自然观作为他的理论基石。 第二如何看待科学技术。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一般是着重从科学技术成果方面来考察的,而自然辩证法把科学技术看做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从他的活动过程,也从他的活动成果来考察的。 第三如何看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把资本主义社会看作是永恒的,最合乎人性的形式。而自然辩证法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只是历史上的一个过渡阶段,它迟早要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 自然辩证法和STS的联系和区别: 自然辩证法虽然与STS有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但是STS没有把自然界与自然观放在首要地位,并且他们都是以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为背景,他们关注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前途。自然辩证法研究在借鉴他们的成果时,必须做出分析而加以吸收。 4、在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请你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技术研究及工作有何帮助?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切合理工科研究生实际的公共理论课,它建立了一种面对现实问题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将哲学与科学之间的特殊性与概括性完美衔接起来。 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我们研究的是科学技术,而科学研究需要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自然辩证法将指导我们如何进行科学研究是正确的,避免我们犯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自然辩证法能教会我们如何思考科学技术问题,为科研提供认识原则,为衔接研究中的空白提供指导,为我们建立和创造新的方法提供灵感,这对我们进行技术研究是十分有帮助的。 学习自然辩证法不仅可以使我们树立辩证自然观,缩短对自然界认识的历程,还能够使我们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强化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自然辩证法传播的是科学精神,它能提高人的理论思维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此外,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哲学理论,是一门让人变聪明的学问。世间万物是有联系的,一事通,百事通。不仅仅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运用自然辩证法学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其思想,进行思考和处理问题,这对我们将是一生的收获。 总之,自然辩证法是一门非常生动且实用的学问,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并努力掌握它。 第三周 ①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答:其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其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界的存在物,人作为自然界的存在物是生活在自然界之中的,而不是存在于自然界之外或者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 其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自然界。恩格斯说,人首先依赖于自然。马克思说,人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 ②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 答: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口质量,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在发展目标上既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又要提高公众的自身素质,改善生存和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在发展方式上既要保持经济持续地发展,又要保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清洁优美,最终达到人口、环境与资源的协调一致。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这条道路同时是十分艰难的,首先经济实力薄弱是一大障碍,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要达到这一点尚需长期努力,最后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更加严重。虽然有上述不足,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只要中国政府坚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公众参与,再加上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的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自己答案: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这都是对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积极响应。不以破坏环境来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造福于人民和社会。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针对当代中国如何处理和应对人与自然的问题。自然环境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发展不应该也绝不可以牺牲自然环境来进行社会活动,正如恩格斯所说: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因此,中国在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秉承“谁开发,谁治理;谁污染,谁保护”的原则,而是要做到先保护,后开发,并时时保护。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学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之中。) 第四周 ①什么是科学?如何更好地理解科学?科学是真理性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社会建制?一种文化活动?一种信念?还是一种实践方式?等等。请结合自己的背景和理解进行阐述。 答:从《自然辩证法概论》书中对科学含义和本质的定义来回答,马克思对科学的本质有如下的深刻论述: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领域的劳动;科学是生产力;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 “科学”一词源于拉丁文“Scientia”,原意为“学问、知识”。但科学至今还没有一个为世人公认的定义。甚至有人认为,给科学下定义是无益的,也是不可能的。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指出:“科学在全部人类历史中确已如此地改变了它的性质,以致无法下一个适合的定义”,“科学不是个能用定义一劳永逸地固定下来的单一体”。 一般地说,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但并不是任何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都是科学。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不同对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不同领域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哲学也是一门科学,它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 科学是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在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有不贩的性质和特点。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的迅猛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规模日益扩大,现代科学已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体系,同时又是一种社会活动,即生产知识的社会活动。这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形式,现已逐步发展为国家规模和跨国规模,使“科学是一种建制”的界说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我们不应把科学理解为仅仅是知识本身,也不能看成是单一的社会活动。前苏联科学拉契科夫认为:“科学是关于现实本质联系的客观真知的动态体系,这些客观真知是由于特殊的社会活动而获得和发展起来的,并且由于其应用而转化为社会的直接实践力量”。科学既是历史发展总过程的产物,又是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巨大动力。 总之,科学既是真理性的知识体系,也是一种社会建制,更一种文化活动,一种信念,还是一种实践方式!有了这个真理性的知识体系,所有的假象和谬论全都不攻自破;有了科学这种社会制度,人们的生活才会安定有序;正是有了科学这种文化活动,这种信仰,才使得人们的灵魂有所寄托,前途更加光明;最后正因为科学是真理,所以才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并能回归于实践。 ②科学是不是最可靠的知识?有没有认识论上的特权?即科学是否可以免于怀疑与批判? 答:首先,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的系统;其次,科学是对某条件下的事物的正确认知;最后,科学受到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和约束。所以,科学并不是最可靠的知识。 马克思对科学本质的论述说:①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②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③科学是生产力;④科学既是观念财富又是实际财富。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并未被限制在某个固定的点,它是不断发展的得到修正的。就像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都有使用范围,超出范围跨越边界都被认为是错的。 既然科学是相对可靠的,那么科学也必须受到怀疑与批判。人的认识在实践中是不断发展的,是螺旋式上升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科学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之前的科学认识要被后来的实践所补充和修正,如:探索宇宙奥秘。 ③你认为在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有多大? 答:我认为社会性因素的作用主要有:一、社会生产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二、社会制度制约科学技术的发展。三、社会思想文化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因素是科学知识形成的必要条件,要完全避免一切社会因素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就是说科学知识并不单纯由自然界决定,社会因素是科学知识面貌的影响因子,有时甚至是十分关键的支配性因素。 第五周 ①对技术的本质,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答:技术有两层含义: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二是技术成果,是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其中技术理论是在科学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科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的中介。从起源上看,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 技术作为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和控制的活动,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有关系,因此,对技术本质的解读必须深入到社会主体的人之中,必须思考技术与人工的物质世界、技术活动的目的性、技术与人类制作过程及其产品、技术与知识、技术与技术拥有者的精神状况以及技术的文化维度等方面。马克思将技术置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中,以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即物质生产劳动为基点来把握技术的本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于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简言之,技术的本质是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即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 ②技术与人的关系是什么? 答:技术是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人对自然地能动作用即人利用和改造自然,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而技术就是人的实践活动所不能缺少的工具、手段和方法。人能动地作用于自然地实践活动,是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性的活动,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实现主观的目的。技术作为人对自然地能动关系,推动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烟火,并改变着人自身的自然。技术作为人对自然地一种能动关系,不仅存在于物质产生过程中,还表现在社会生活条件方面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与过程之中。 ③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对人的生活有何深远的积极影响? 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扮演者重要推动作用。技术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社会生产率,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社会进程不断向前发展。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技术的推动作用无疑是巨大的,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激发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能进入21世纪,进入浩瀚宇宙探秘,深入微观粒子世界都得益于技术的发展。技术为人类为社会服务。 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由于人的需求不断提高和不断被刺激产生,技术发展也势必要跟上时代步伐和人们的相应要求。因此,技术不断革新人们的观念的需求。技术的产生和提高需要以人的知识和实践为基础,人们需要提高自己的知识储量并积极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技术革新,是每个国家强大的动力,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④技术的应用有何限度?如果不加限制地滥用的话,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 答: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两方面,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技术的应用需要有一定的限度,不违背伦理道德,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危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违背社会伦理道德势必导致危害人类的正常社会活动,不能起到为人类社会负的目的。破坏了人与人之间正常的社会关系,将出现更多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道德沦丧等行为或现象。自然环境永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恶为之基础,环境的破坏,人类就没有容身之处,更谈不上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人们的生活也会进一步遭到破坏。 因此,在发展技术的同时,也要运用技术的成果来更好的保护自然,为社会为人类服务。 第六周 ①科技是否是价值中立的? 答:对科技是否是价值中立的理解与我们如何理解科学,如何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有关。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科学作为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体系,它的基本定律,基本事实具有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人的价值观念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所以,科学规律本身是价值中性的,科学真理是价值中立的。另一方面,科学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种客观的知识体系,尤其不能看作是一种脱离社会和文化的知识体系。我们应该首先将科学看做是一种社会的活动,一种社会的建制,它是由作为道德载体的人来实现的,因此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中无论是选题,进行研究或者关于研究成果的应用都要做出价值判断的,都不能价值无涉,不能采取超然的态度。因此,在这方面科学价值不是中立的。 (答案二)科技不是价值中立的。价值中立的观点认为科学是客观的、纯粹的,没有人的主观意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资料 绪论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二、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 四、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对象 (一)自然辩证法的概念 (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由自然界、科学技术以及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三大部分所构成。 二、学科性质 就研究领域而言,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 就学科名称而言,自然辩证法又称“科学技术哲学”,即哲学的二级学科。 就学科定位而言,自然辩证法是介于哲学和具体自然科学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三、发展历程 @ (一)恩格斯的开创性工作 (二)后人对它的传播和发展 四、主要内容 (一)自然观 (二)科学技术观 (三)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一编自然观 一、自然观的概念 :

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基本观点或基本看法,具体而言就是对自然的本原、构成、演化过程和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看法和观点。 二、自然观发展的历史形态 古代素朴自然观 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当代系统自然观 第一讲古代自然观 一、古中国自然观 ~ 二、古希腊自然观 三、古印度自然观 四、古代自然观的特点 一、古中国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三五历记》 1.元气说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的气组成的。这种气就叫“元气”。元气是天地万物之原始,万物皆是由气之聚合而产生,气聚则物生,气散则物亡。气不仅是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基本成分,而且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成分。 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 “气者,生之元也”—《淮南子·原道训》 “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白虎通义·天地》 2.阴阳学说 阴阳的区分:阴是有形的、黑暗的、静止的、雌性的、下降的……;阳是无形的、明亮的、运动的、雄性的、上升的……。 阴阳的关系: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相互转化,互根、互用。阴无阳不存,阳无阴不成;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则阳,阳极则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在阴和阳的矛盾统一中产生、发展、变化。

(完整版)自然辨证法-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1.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它强调自然界存在的客观性、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冲破了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羁绊,传承了古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传统。 2.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它培植了求实和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它促进对自然界的认识从注重神学教义到注重经验事实、从注重思辨和想象到注重观察、实验和数学推理、从注重把宗教作为判定认识标准到注重把实践作为判定认识标准的转变;它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科学方法分门别类地研究自然界。 3.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 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第三,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4..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系统自然观: (1).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2).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 3).它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4.)它重视系统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人工自然观:(1).它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关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造领域,超越了以往认识狭义天然自然的范围,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它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自然观和唯心主义的思辨论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受动性和能动性、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辩证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成为能动的、实践的自然观和既反映天然自然界又反思人工自然界的科学的自然观。 3.它不仅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还强调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并主张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理性原则和客观方法,突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革命性、科学性特征。 生态自然观:(1).它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 2).它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正确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人类在实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5.如何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研究和贯彻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有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切实开拓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文明道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当今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同时,为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解决当今环境问题,构建当代生态文明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二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实践价值。首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当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要求我们,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文化建设方面,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质量。其次,马克思在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问题时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克服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行动指南。众所周知,随着全球化运动的蓬勃发展,生态被破坏,环境被严重污染,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甚至是生存危机。因此,马克思提倡的尊重自然、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摆正人类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思想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行动指南。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 18、19世纪,天文学、地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物学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使自然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两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和概括19世纪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技术思想。 2.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在总体上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般生产力,技术是现实生产力;科学是认识世界,技术是改造世界。现代科学和技术形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体系结构。 3.在科学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有哪些不同观点? 1. 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本质特征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第一,劳动资料延长了人的自然的肢体。 第二,工艺学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第三,技术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非马克思主义对技术本质特征的研究 欧美技术哲学存在工程学的和人文主义的两种技术研究路向;日本的技术论在技术的本质问题上形成了“方法技能说”、“劳动手段说”、“知识应用说”等观点。这些观点各有特色,但大都表现出对技术理解的单一性。 我们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进行分析评价。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能技巧、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与价值性、主体性和客体性、跃迁性和累积性的统一。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为基础,吸取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并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的方法论。 科学技术研究,离不开辩证思维。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从抽象到具体、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些辩证思维的形式体现和贯彻在科学家、工程师的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自觉地认识和提升这些辩证思维的形式,对于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深入研究科学技术,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2.如何理解辨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核心就是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就是把辩证法贯彻到科学技术研究中,以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思想渗透到具体的科学技术研究中,把握具体科学技术研究的过程。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现代科学研究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统一的时代特征,使辩证思维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依赖性更加密切。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首先,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渗透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之中,广泛作用于现代科学研究,以致离开辩证思维方法,科学研究就寸步难行;其次,辩证思维方法不仅是实现经验知识向科学理论转化的必要工具,而且已成为沟通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桥梁;再次,辩证思维方法为科学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动力,推动科研工作者以动态和发展的眼光去解决科学认识活动中的新问题,不断开拓创新。另一方面,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从各个方面充实了辩证思维中的世界图景;现代科学思维以其特有的方式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维的观点,并进一步促使辩证思维方法具体化、精确化。当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的相互结合日益重要。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把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机地统一起来,更加自觉地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指导科学研究。 3.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 创造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创造性思维不是在所有辩证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之外的独立的一种思维形式或方法,是能够提出创见的思维,与一般性思维相比,是在思维特征方面不刻板,组合各种思维、灵活调用思维的特性。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进程的飞跃性、思维效果的整体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等。 创造性思维特别注重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 4.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 恩格斯指出,数学: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数学方法是一种关注事物的形式和抽象结构的思维和科学方法,它抽象地表达事物的空间关系与数量关系。 数学方法注重抽象、模型化,是我们可以把自然研究对象高度抽象、转化为人工模型,抽象其中因果关系的基本方法。 (一)数学方程方法让人们理解了在一定条件下,特定生态系统的运行。(二)数学建模方法是科学家考察和介入自然事物的中介与桥梁;数学在建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数学模型比实物模型更能够反映事物内在属性的抽象关系。 (三)数学统计方法是人类对事物总体数量、类型及其关系的认识方法。数学统计方法对于认识事物总体状况、分布状态及其相互关系有重要意义。 (四)数学实验方法是把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方法结合起来,在计算机上以数学方法设计实现的理想实验。数学实验方法丰富了实验的概念,扩展了实验的内容。是一种理想化的数学实践。 5.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贯有何方法论意义? 移植和学科交叉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非常有效的研究方法。当代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变得越来越复杂,进行移植与交叉,通过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常常能够获得单一学科研究无法获得的创新成果。多学科融合或通过跨学科研究问题也是当代科学和技术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方法,体现了广泛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法。 当代各门科学之间的交叉型越来越大,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往往可以获得新的认识,带来创新。学科交叉成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 所谓学科交叉方法,就是两门以上的学科之间在面对同一研究对象时,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的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考本学科的问题和对象,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新认识。 所谓跨学科方法就是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共同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法,跨学科也是一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完整版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 概论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恩格斯《自然辨证法》 材料反映了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内容: 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恩格斯指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在这里,恩格斯不仅说明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还说明自从有了人,便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自然对于人的这种母体性无疑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逻辑起点,也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前提。 2.人与自然是依赖性与能动性的统一 首先,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其次,人还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界,这一点也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在对自然界进行能动改造的同时,使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人类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人类开始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断地趋向了统一。 3.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的多元性 恩格斯认为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的多元性不仅表现在自然方面的结果,还表现在它在社会方面的后果。 4.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恩格斯提醒人们:损害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要防止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就是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必须和自然和谐相处、协调一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是恩格斯对人类历史特别是近代史演变过程一种有分量的科学总结。这个总结严肃地告诉我们,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自然界本身的发展是有序的即有理性的,人类在向大自然谋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时,只能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否则,必然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同时还告诉我们,人类在现实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必须摒弃“人定胜天”即人统治自然、征服自然的价值观,因为这种价值观将人与自然摆在对立或对抗的地位;而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价值观。应当说,后种价值观,正是我们目前所奉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相应的一切策略的哲学基础。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

2016年《自然辩证法概论》已整理讲解

1、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系统自然观的科学基础、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启示意义。 1>系统自然观形成的自然科学基础: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系统科学等20世纪的新的科学发现是系统自然观形成的科学基础。其中,系统科学对于系统自然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对论揭示了物体、时空、运动的一体性;量子力学展现了微观世界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系统科学对复杂世界展现的系统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基本内容: 自然界是一个系统。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将“系统”定义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系统具有普遍性,万物皆系统。系统反映了自然界中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协同的整体性。 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是自主演化着。开放的非线性非平衡系统理论揭示了自然界演化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存在着“时间之箭”。耗散结构理论认为,自然界演化本身具有自身的时间尺度,这就是“内部时间”,这标志着自然科学从关注存在转向关注演化,自然界不仅是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界演化的基本方式表现为分叉和突现,演化的方向进化与退化并行。 自然演化方向的矛盾。19世纪中叶,克劳修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导出的“宇宙热寂说”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所揭示的演化方向并不一致。这一矛盾长期困扰着人们。1969年,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发现,在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前提下,自然系统可以自发的从无序演化为有序。他指出:一个处于远离热平衡态的开放系统(无论是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还是生物的),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能够从原来的混乱无序的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结构。 自然界是线性与非线性作用的辩证统一。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从研究线性系统开始的。但线性模型仅是一大批现实自然系统的良好近似。在这种线性自然观作用下,我们习惯性的把相互作用视为单向的,把线性系统视为自然界的正常状态,把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