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颈部血管神经的一般概况

颈部血管神经的一般概况

颈部血管神经的一般概况
颈部血管神经的一般概况

总结颈部神经和血管的一般情况

一、颈部神经的一般情况

1.浅层:

(1)颈丛皮支:在颈部浅筋膜内有颈丛的皮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浅出,然后散开行向各方,分布于一侧颈部皮肤。颈丛皮支由深

面浅出的部位,是颈部浅层结构浸润麻醉和颈部手术阻滞麻醉

的重要穿刺点,故临床称之为神经点。颈丛皮支的主要分支包

括:

①枕小神经C2:勾绕副神经后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行,分布至枕部及耳廓

背面上部的皮肤。

②耳大神经C2、C3:是颈丛皮支中最大的分支。绕胸锁乳突肌后缘,并沿

胸锁乳突肌表面上行,分布至耳廓及腮腺区皮肤。

③颈横神经C2、C3:横过胸锁乳突肌中份,穿颈阔肌浅面向前,分布至颈

前区皮肤。

④锁骨上神经C3、C4:分为三支,行向外下方。在锁骨上缘处浅出,分别

分布至颈前外侧部、胸前壁上部和肩部等处皮肤。

(2)面神经颈支:自腮腺下缘浅出后行向前下,在下颌角附近进入颈部,走行于颈阔肌深面并支配该肌。

2.深层:

①舌下神经:为运动性神经,起自延髓舌下神经核,经舌下神经管(位于枕骨大

孔侧缘前份)出颅。出颅后,向下行于颈内动、静脉之间,在

二腹肌后腹深面中部进入颈动脉三角,呈弓形向前越过颈内动、

静脉浅面。( Ps:在舌下神经弓形处向下发出降支,称为颈袢

上根。)再经二腹肌后腹前部深面进入下颌下三角,在下颌下腺

的内下方,行于舌骨舌肌表面,分支进入舌内,支配舌内肌和

大部分舌外肌。与二腹肌中间腱之间有舌动脉及其伴行静脉。

②舌神经:是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的分支,含一般躯体感觉纤维。自下颌神

经发出后,在下颌支内侧呈弓状下降至口腔底,在下颌下腺深

部内上方与舌骨舌肌之间前行入舌,分布于口腔底和舌前三分

之二的黏膜。

③下颌下神经节:位于下颌下腺深部上方和舌神经下方,上连舌神经,向下发出

分支至下颌下腺及舌下腺。为副交感神经神经节。

④副神经:为运动性神经,含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和一般躯体运动纤维,分别起自

疑核(颅根)和副神经核(脊髓根)。经颈静脉孔出颅后,沿颈

内静脉前外侧行向外下,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颈动脉三角,

之后经颈内静脉和颈内动脉之间行向后外侧,经胸锁乳突肌前

缘进入该肌深面并发出一分支支配该肌后,本干在胸锁乳突肌

后缘上、中三分之一交点处浅出,进入枕三角,有枕小神经勾

绕。在枕三角内,副神经沿肩胛提肌表面,经枕三角中份,继

续向外下方斜行,于斜方肌前缘中、下三分之一交点处进入该

肌深面,分支支配该肌。

⑤迷走神经:是行程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脑神经。与舌咽神经和副神经一起穿

经颈静脉孔出颅。在颈部,迷走神经行于颈动脉鞘内,沿颈内

静脉和颈内动脉或颈总动脉之间的后方下降,下行经胸廓上口

进入胸腔。沿途发出脑膜支、耳支、咽支、颈心支及喉上神经、

喉返神经等。

a.喉上神经:是迷走神经在颈部最大的分支,在迷走神经上端的下

神经节处发出。沿咽侧壁和颈内动脉内侧下行,在舌骨大角处

分为内、外两支。

内支:与喉上动脉伴行穿甲状舌骨膜入喉,分布于声门裂以上

的喉黏膜及会厌和舌根等处。

外支:伴甲状腺上动脉行向前下方,在距甲状腺上端0.5至

1.0cm处,离开甲状腺上动脉转向内侧,发出肌支支配

环甲肌及咽下缩肌。

b.喉返神经:为迷走神经进入胸腔后的分支。

右喉返神经:在右迷走神经经过右锁骨下动脉前方处发出,由

前向后绕过右锁骨下动脉折返上行。行程较短,位置较

浅,多在甲状腺下动脉前方与之交叉或穿行于该动脉的

两个分支之间。

左喉返神经:在左迷走神经经过主动脉弓前方处发出,并由前

向后勾绕主动脉弓返回至颈部。行程较长,位置较深,

多在甲状腺下动脉后方与其交叉。

左、右喉返神经分别行于两侧气管食管旁沟内上行,至咽下缩

肌下缘、环甲关节后方进入喉内,终支称为喉下神经。

其运动纤维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所有喉肌,感觉纤维分

布于声门裂以下的喉黏膜。

⑥颈袢:由第1至3颈神经前支的分支构成。

颈袢上根:来自第1颈神经前支的部分纤维随舌下神经走行,在

颈动脉三角内呈弓形跃过颈内动、静脉,在弓形处发出

舌下神经降支,沿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浅面下行,又名

颈袢上根。

颈袢下根:来自第2、3颈神经前支的部分纤维组成颈袢下根,沿

颈内静脉浅面(或深面)下行。

颈袢上、下两根在肩胛舌骨肌中间腱上缘附近,平环状软骨弓水平合成

颈袢。颈袢发肌支支配肩胛舌骨肌上腹、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及肩

胛舌骨肌下腹。

⑦颈丛及其分支:由第1至4颈神经前支相互交织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段深面,中斜角肌前缘和肩胛提肌起始端的前方。分支有皮支、肌支和交通支。

a.皮支:包括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

b.膈神经:由第3至5颈神经前支组成。是颈丛主要的肌支。位于

椎前筋膜的深面,起初从前斜角肌上端的外侧浅出下行,继而

沿着该肌前面下降至肌的内侧,在锁骨下动、静脉之间以及迷

走神经外侧经胸廓上口进入胸腔。左右两侧膈神经从纵膈胸膜

与心包之间下行到达膈,最终于中心腱附近穿入膈的肌纤维中。

其运动纤维支配膈肌运动,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膜、心包以及膈

下面的部分腹膜。(Ps:副膈神经,出现率为百分之四十八,多

起自C5或C5、C6,在膈神经外侧下行,经膈神经的外侧下行,

经锁骨下静脉的后方进入胸腔或与膈神经结合。)

c.交通支:颈丛与分布于颈部的其他神经之间存在一些交通支,颈

丛与副神经、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之间均有交通支相连。其中

最重要的是颈丛与舌下神经之间的交通支,即颈袢。

⑧臂丛及其分支: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纤维交织汇

而成,经斜角肌间隙向外侧穿出进入锁骨上三角,行于锁骨下

动脉后上方,在此处臂丛五个根的纤维合成上、中、下三干,

各干再分为前后两股。根、干股构成臂丛锁骨上部。在锁骨上

三角内,臂丛发出肩胛背神经、肩胛上神经及胸长神经等。

在锁骨后方,锁骨下动脉续为腋动脉,由三干发出的分支围绕

腋动脉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由三束发出分支分布于上

肢和部分胸、背浅层肌。

⑨颈交感干:颈交感干上至颅底,下达颈根部,在第一肋骨颈前方续于胸交感干。

颈交感干由颈上、中、下交感神经节及其节间支组成。颈交感

干位于脊柱两侧,颈动脉鞘后方,被椎前筋膜所覆盖。三个神

经节所接受的节前纤维起自上胸段脊髓,经上部胸神经(主要

是T1-T3)及其白交通支至交感干。在交感干内上行至颈部各

交感神经节,与各节内的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由节后神经元

发出的节后纤维,形成各节的分支,分布于血管和各器官。

a.颈上神经节:呈梭形或扁圆形,为颈神经节中最大的一个。其位

置相当于第2、3颈椎横突前方,前面覆盖椎前筋膜和颈内动脉、

静脉、迷走神经及副神经。

b.颈中神经节:其形态较小,多呈卵圆形,偶尔缺如。位于第六颈

椎横突前方。

c.颈下神经节:位于第7颈椎平面,在推动脉起始处的后方。多与

第l胸神经节组成较大的颈胸神经节,又称星状神经节。

二、颈部血管的一般情况:

1.浅层

(1)颈前静脉

●起自颏下部浅静脉,在颈前正中线两侧,沿下颌舌骨肌浅面下行,

至锁骨上方时转向外侧穿入胸骨上间隙,汇入颈外静脉末端或锁

骨下静脉,少数注入头臂静脉。

●左右颈前静脉在胸骨上间隙内借横行的颈静脉弓相互吻合。

●若左右颈前静脉合为一只沿颈前正中线下行,则称为颈前正中静脉。

●颈前静脉内无瓣膜,且离胸腔较近,易受胸腔内负压的影响,损伤

时易发生空气栓塞。

(2)颈外静脉

●由下颌下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及枕静脉等汇合而成,眼胸锁乳突肌

浅面斜行向下,与锁骨中点上方2至5cm处穿颈深筋膜,汇入锁

骨下静脉或静脉角。

●该静脉有一对静脉瓣,但不能阻止血液反流,故上腔静脉血回心受

阻时,可致颈外静脉扩张。

2.深层

(1)颈总动脉及其分支:

①颈总动脉

●是头颈部的动脉主干,左、右各一条。右颈总动脉起自头臂干,左

颈总动脉直接起自主动脉弓。两侧颈总动脉均沿食管、气管和喉

的外侧上升,到甲状软骨上缘处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总

动脉外侧有颈内静脉,两者间的后方有迷走神经,三者共同包于

筋膜鞘内。

●颈动脉窦:是颈内动脉起始和颈总动脉末端处膨大的部分。壁内有

感觉神经末梢,为压力感受器。当血压改变时可反射性地改变心

率和末梢血管口径,以调节血压。

●颈动脉小球:是一个米粒大小椭圆形的小体,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

的稍后方,以结缔组织连于动脉壁上。小球内含有化学感受器,

可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刺激,调节血CO2浓度。

②颈外动脉

●平甲状软骨上缘起自颈总动脉,位于颈内动脉前内侧,经其前方转

至外侧上行。

从甲状软骨上缘至舌骨大角处自前壁由下而上依次发出:甲状

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

近二腹肌后腹前部深面自后壁向后上发出枕动脉;

在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上方,自颈外动脉后壁发出耳

后动脉;

自起始部内侧壁向上咽升动脉;

主干在下颌颈处分为两终支,为上颌动脉及颞浅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起自颈外动脉起始部前壁,伴喉返神经行向前下方,

沿途发出肌支,如喉上动脉,伴喉上神经内支穿甲状舌骨膜入喉。

至甲状腺侧叶上段附近分为前后两支:

前支:沿甲状腺侧叶前缘下行,分布于侧叶前面,并有分支沿甲状腺峡的上缘与对侧的分支相吻合。

后支:沿甲状腺侧叶后缘下行,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升支相吻合。

●舌动脉:自颈外动脉发出后,在舌下神经与舌骨大角之间前行至舌

骨舌肌后缘深面入舌

●面动脉:平舌骨大角处起自颈外动脉,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下颌

下三角,沿下颌下腺深面前行,至咬肌前缘处绕过下颌骨体下缘进入面部。

●枕动脉:与面动脉起始点相对,自颈部向后走行,经枕三角在乳突

根部的内侧向后斜穿枕部肌肉行至枕部皮下,分布于枕大神经外侧。

●耳后动脉:自二腹肌后腹上缘高度发出后,在达乳突之前上升至耳

廓后方并分布至相应皮肤。

●咽升动脉:较细,自颈外动脉起始端的内侧壁发出后,沿咽侧壁上

升至颅底,分布至咽和颅底等处。

③颈内动脉:由颈总动脉发出后,自颈外动脉后外方行至其后面,该动脉在颈部无分支。行于颈动脉鞘内,颈内静脉你内侧,上行至二腹肌后腹深面至下颌后窝,经颈动脉管进入颅中窝。

(2)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

●右侧锁骨下动脉起自头臂干,左侧锁骨下动脉起自主动脉弓,出胸

廓上口弯向外,经斜角肌间隙进入锁骨上三角,到第1肋外侧缘

处移行为腋动脉。

●根据锁骨下动脉与前斜角肌的位置关系,将其分为三段:

第一段:为与前斜角肌内侧,胸膜顶前方,左右两侧前方均有迷走

神经跨过。左侧尚有胸导管及膈神经跨过。其主要分支有:

a.椎动脉:沿前斜角肌内侧上行于胸膜顶前面,穿经第1

至6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腔,分布

于脑和脊髓。

b.胸廓内动脉:在胸膜顶前方正对椎动脉起始处发自锁骨

下动脉下壁,经锁骨下静脉后方行至胸腔。

c.甲状颈干:起自锁骨下动脉上壁,分出甲状腺下动脉、

肩胛上动脉及颈横动脉。其中甲状腺下动脉

沿前斜角肌内侧缘上行,至第6颈椎平面,

在颈动脉鞘与椎动脉之间弯向内侧,近甲状

腺下端潜入甲状腺侧叶后面,发出上下两支,

分别与甲状腺上动脉相吻合,分布于甲状腺、

甲状旁腺、气管和食管等处。

d.肋颈干:起自锁骨下动脉第1或第2段后壁,分出颈深

动脉和最上肋间动脉。

第二段:位于前斜角肌后方,上方紧邻臂丛各干,下方跨胸膜顶。

第三段:位于前斜角肌外侧,第一肋上面,其前下方临锁骨下静

脉,外上方为臂丛。

(3)颈部深层静脉:

①颈内静脉及其属支:由下颌后静脉前支、面静脉及舌静脉等汇合而成,

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深面,颈总动脉外侧,其颈部的属支由:面静

脉、舌静脉、甲状腺上静脉、甲状腺中静脉以及甲状腺下静脉。

●面静脉:与面动脉伴行,经下颌骨下缘进入下颌下三角,在下颌下

腺浅面汇入颈内静脉。

●舌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在舌骨舌肌后缘穿出,于舌骨大角处,汇

入颈内静脉。

●甲状腺上静脉:通常有两条,从甲状腺上部起始,与甲状腺上动脉

伴行,约在颈总动脉分叉处、注入颈内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起自甲状腺侧缘中部,短而粗,管壁较薄,经过颈

总动脉前方直接注入颈内静脉。(有时可缺如)

●甲状腺下静脉:起自甲状腺下缘,经气管前面下行,主要注入头臂

静脉,偶可注入颈内静脉。两侧甲状腺下静脉在气管颈部前方常吻

合,形成甲状腺奇静脉丛。

②锁骨下静脉及其属支:自第一肋外侧缘续于腋静脉。沿第一肋上面经锁骨

与前斜角肌之间,向内侧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颈内静脉与

锁骨下静脉汇合处的夹角称为静脉角。左侧右胸导管注入,右侧有

右淋巴导管注入。

颈部血管神经的一般概况复习课程

颈部血管神经的一般 概况

总结颈部神经和血管的一般情况 一、颈部神经的一般情况 1.浅层: (1)颈丛皮支:在颈部浅筋膜内有颈丛的皮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浅出,然后散开行向各方,分布于一侧颈部皮肤。颈丛皮支由深 面浅出的部位,是颈部浅层结构浸润麻醉和颈部手术阻滞麻醉 的重要穿刺点,故临床称之为神经点。颈丛皮支的主要分支包 括: ①枕小神经C2:勾绕副神经后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行,分布至枕部及耳 廓背面上部的皮肤。 ②耳大神经C2、C3:是颈丛皮支中最大的分支。绕胸锁乳突肌后缘,并 沿胸锁乳突肌表面上行,分布至耳廓及腮腺区皮肤。 ③颈横神经C2、C3:横过胸锁乳突肌中份,穿颈阔肌浅面向前,分布至 颈前区皮肤。 ④锁骨上神经C3、C4:分为三支,行向外下方。在锁骨上缘处浅出,分 别分布至颈前外侧部、胸前壁上部和肩部等处皮肤。 (2)面神经颈支:自腮腺下缘浅出后行向前下,在下颌角附近进入颈部,走行于颈阔肌深面并支配该肌。 2.深层: ①舌下神经:为运动性神经,起自延髓舌下神经核,经舌下神经管(位于枕骨大 孔侧缘前份)出颅。出颅后,向下行于颈内动、静脉之间,在 二腹肌后腹深面中部进入颈动脉三角,呈弓形向前越过颈内

动、静脉浅面。( Ps:在舌下神经弓形处向下发出降支,称 为颈袢上根。)再经二腹肌后腹前部深面进入下颌下三角,在 下颌下腺的内下方,行于舌骨舌肌表面,分支进入舌内,支配 舌内肌和大部分舌外肌。与二腹肌中间腱之间有舌动脉及其伴 行静脉。 ②舌神经:是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的分支,含一般躯体感觉纤维。自下颌 神经发出后,在下颌支内侧呈弓状下降至口腔底,在下颌下腺 深部内上方与舌骨舌肌之间前行入舌,分布于口腔底和舌前三 分之二的黏膜。 ③下颌下神经节:位于下颌下腺深部上方和舌神经下方,上连舌神经,向下发 出分支至下颌下腺及舌下腺。为副交感神经神经节。 ④副神经:为运动性神经,含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和一般躯体运动纤维,分别起 自疑核(颅根)和副神经核(脊髓根)。经颈静脉孔出颅后, 沿颈内静脉前外侧行向外下,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颈动脉三 角,之后经颈内静脉和颈内动脉之间行向后外侧,经胸锁乳突 肌前缘进入该肌深面并发出一分支支配该肌后,本干在胸锁乳 突肌后缘上、中三分之一交点处浅出,进入枕三角,有枕小神 经勾绕。在枕三角内,副神经沿肩胛提肌表面,经枕三角中 份,继续向外下方斜行,于斜方肌前缘中、下三分之一交点处 进入该肌深面,分支支配该肌。

颈部血管急性损伤的救治原则

作者:王海东,杨笑非,管强,韩锋,王振峰,梁宁,余宏,刘增庆 【摘要】目的:总结颈部血管外伤的临床特点,明确颈部血管急性损伤的救治原则,提高急救水平,降低致死率及致残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10例颈部血管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急救和手术处理方法,讨论急救与手术处理要点。结果:所有病例经外院或我院紧急止血急诊手术。2例颈内静脉和1例颈内动脉直接结扎止血;2例颈外动脉直接结扎,1例颈内动脉分支直接结扎,3例颈内动脉修补,1例颈内动脉端端吻合。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100%),未有致死及致残发生。结论:颈部血管损伤应尽快压迫止血急救,及时手术探查,颈部静脉及颈外动脉可直接结扎,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应尽可能修补或重建。 【关键词】颈动脉损伤;急救;原则 the rapeutic principle of acute vascular injury in the neck 血管损伤尤其大血管损伤,病情危急,常危及患者生命,肢体致残。随着城市交通、生产发展,血管损伤日趋增多,颈部血管损伤约占主干血管损伤的5%~10%,病死率为11%~21%,90%为穿透伤所致[1,2]。颈部血管损伤多伴神经损伤,不但能引起休克,更重要的是损伤直接影响到脑的血供,对颈部血管损伤处理的优劣直接影响患者是否致残以及影响患者未来的生活质量,因此熟练掌握血管损伤的病因、病理及诊疗原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0例颈部血管损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4岁~50岁,平均年龄30岁。1例为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2例爆炸伤,其中1例为单纯颈部动静脉损伤,另1例为颈部动静脉和头颈部肌肉广泛挫裂伤,其余为锐器所致单纯性血管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3 h~20 h,平均时间4.5 h。损伤血管部位2例颈内静脉,1例颈内动脉,2例颈外动脉,1例颈内动脉分支,4例颈内动脉。患者自已或在外院压迫止血后入院。所有病例入院时均神志清楚,5例呈低血压状态,1例入院时已气管插管,1例已有气道受压导致呼吸困难。 1.2 方法 根据颈部受伤情况和临床表现,对高度怀疑颈部血管损伤患者进行紧急处理。有活动性出血者,应立即压迫止血,难于直接压迫止血者则立即戴无菌手套后以手指明沿伤道将损伤血管压向邻近骨质止血。经紧急处理后,生命体征仍不稳定者,应立即手术探查;如患者病情基本稳定,无大量活动性出血,可行相关影像学检查(cta、mra、dsa),明确损伤的确切部位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便于手术顺利进行。本组病例2例颈内静脉和1例颈内动脉直接结扎止血;2例颈外动脉直接结扎,1例颈内动脉分支直接结扎,3例颈内动脉修补,1例颈内动脉端端吻合。有2例患者术后留置橡皮引流条。 术中阻断近远端血流时静脉注射肝素钠0.5 mg/kg~1 mg/kg,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 000 u/次,2次/d,共2周;同时口服阿司匹林,75 mg/d,行人造血管重建者术中及术后应给予广谱抗生素,同时调整华法林剂量,长期口服防止血栓形成。术后应进行生命征监测,前3 d 床旁备气管切开包。

颈部血管正常参考值

不同年龄颈动脉内径测值(mm,X SD ) 年龄(岁)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 20~40 6.60.4 5.40.5 4.30.4 41~50 6.70.5 5.60.5 4.60.5 51~60 6.90.5 5.40.6 4.40.6 61以上7.50.9 6.00.8 4.7 颈总、颈内、颈外动脉血流参数测值(cm/s,X SD)及阻力指数 血管名(动脉)Vmax(峰值流速)Vmin(最低流速)TAV(平均流速)阻力指数颈总91.320.727.1 6.422.5 5.10.70.05颈内67.614.327.3 6.422.2 5.50.590.06颈外70.916.118.1 5.115.2 4.60.740.09 颈动脉与颈内静脉的鉴别 血管名称管腔管壁血流方向频谱血流 颈动脉不随呼吸变化厚,有内膜回声流向头侧搏动性血流颈内静脉随呼吸变化薄,无内膜回声回心血流非搏动性血流 颈内、颈外动脉的鉴别 血管名称管腔分支位置舒张期血流颈内动脉大无后外明显 颈外动脉小有前内不明显 左、右椎动脉内径及血流参数测值(X SD) 侧别内径(mm)Vmax(峰值流速)舒张期最低流速平均流速(cm/s)左 3.80.460.113.423.4 5.320.7 4.3 右 3.60.361.215.222.77.021.0 4.8 血管D(mm)Vs(cm/s)Vr(cm/s)Vd(cm/s)腋动脉 4.30.892.326.425.07.222.0 6.4肱动脉 3.10.775.023.320.07.017.0 5.2尺动脉 2.10.344.010.2 4.3 4.127.0 4.2桡动脉 2.30.444.612.6 5.0 4.820.0 4.0 血管D(mm)Vs(cm/s)Vr(cm/s)Vd(cm/s)股总动脉7.9 1.397.022.335.98.214.68.2 股浅动脉(近) 6.7 1.385.024.730.29.212.7 6.1 股浅动脉(远) 6.2 1.174.021.330.09.812.5 6.2腘动脉 5.5 1.062.013.625.89.110.8 6.4 胫前动脉(近) 3.80.651.014.519.09.710.0 5.2 胫后动脉(远) 2.40.446.017.510.07.08.5 4.7 整理文本

颈部血管和神经

浅层结构 (一)浅静脉 颈前静脉:起自颏下部,沿正中线两侧下降,进入胸骨上间隙内,呈直角转向外侧,经胸锁乳突肌深面,注入颈外静脉,偶有注入锁骨下静脉或无名静脉者。 颈外静脉:为颈部最大得静脉,它由下颌后静脉与枕静脉与耳后静脉汇合合成。沿胸锁乳突肌浅面行向外下方,在距锁骨中点上方2、5厘米处,穿过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 (二)神经 颈丛皮支:皮支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穿出颈深筋膜浅层分布于皮下。 (1)枕小神经: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行,分布于枕部皮肤、 (2)耳大神经:绕胸锁乳突肌浅面向前上方行,分布于耳廓及其周围得皮肤、该神经较粗大,受麻 疯杆菌侵犯时经皮肤可触及。 (3)颈横神经:经胸锁乳突肌浅面横行向前,呈扇形分支,分布于颈前部皮肤。 (4)锁骨上神经:行向下外,分为前、中、后数支,分布于颈前外侧部、胸前壁第2肋以上及肩部 皮肤。 面神经颈支:从腮腺下端穿出,行向前下方,分布于颈阔肌,为该肌得运动神经、腮腺手术时,面神经颈支可作为寻找面神经主干得标志之一。 颈前区 一、舌骨上区 (一)下颌下三角 面动脉:平舌骨大角起自颈外动脉,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下颌下三角;沿下颌下腺深面得沟内前行,至咬肌前缘处绕下颌骨体下缘入面部、 舌动脉:前行至舌骨舌肌后缘深面入舌。 舌下神经:位于下颌下腺得内下方,它与二腹肌中间腹之间有舌动脉及其伴行静脉。 舌神经:经下颌下腺深部内上方与舌骨舌肌之间前行入舌。 下颌下神经节:上方连于舌神经,向下发分支至下颌下腺及舌下腺。 (二)颏下三角 二、舌骨下区 (一)颈动脉三角 颈总动脉:位于颈内静脉内侧,平甲状软骨上缘处分为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 颈外动脉:平甲状软骨上缘起自颈总动脉,位于颈内动脉前内方垂直上行、从甲状软骨上缘至舌骨大角间,依次向前发出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及面动脉;近二腹肌后腹下缘处向后上发出枕动脉;自颈外动脉起端得内侧发出咽升动脉。 颈内动脉:自颈外动脉得后外方行至其后方,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至下颌后窝。该动脉在颈部没有分支。 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深面,颈总动脉外侧。颈部属支为面静脉、舌静脉与甲状腺上、中静脉 舌下神经: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三角,越过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浅面,发出降支,称为颈袢上根,沿颈总动脉浅面下降,参与颈袢组成;本干行向前上方,再次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下颌下三角。 迷走神经:行于颈动脉鞘内,位于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之间得后方。在颈动脉三角内得分支有喉上神经与心支、 副神经:经二腹肌后腹深面入颈动三角得后上角,越过颈内静脉浅面行向后外,至胸锁乳突肌

2021年颈部血管和神经

浅层结构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浅静脉 颈前静脉:起自颏下部,沿正中线两侧下降,进入胸骨上间隙内,呈直角转向外侧,经胸锁乳突肌深面,注入颈外静脉,偶有注入锁骨下静脉或无名静脉者。 颈外静脉:为颈部最年夜的静脉,它由下颌后静脉与枕静脉和耳后静脉汇合合成。沿胸锁乳突肌浅面行向外下方,在距锁骨中点上方2.5厘米处,穿过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 (二)神经 颈丛皮支:皮支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穿出颈深筋膜浅层散布于皮下。 (1)枕小神经: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行,散布于枕部皮肤。 (2)耳年夜神经:绕胸锁乳突肌浅面向前上方行,散布于耳廓及其 周围的皮肤。该神经较粗年夜,受麻疯杆菌侵犯时 经皮肤可触及。 (3)颈横神经:经胸锁乳突肌浅面横行向前,呈扇形分支,散布于颈前部皮肤。 (4)锁骨上神经:行向下外,分为前、中、后数支,散布于颈前外 侧部、胸前壁第2肋以上及肩部皮肤。 面神经颈支:从腮腺下端穿出,行向前下方,散布于颈阔肌,为该肌的运动神经。腮腺手术时,面神经颈支可作为寻找面神经主干的

标记之一。 颈前区 一、舌骨上区 (一)下颌下三角 面动脉:平舌骨年夜角起自颈外动脉,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下颌下三角;沿下颌下腺深面的沟内前行,至咬肌前缘处绕下颌骨体下缘入面部。 舌动脉:前行至舌骨舌肌后缘深面入舌。 舌下神经:位于下颌下腺的内下方,它与二腹肌中间腹之间有舌动脉及其伴行静脉。 舌神经:经下颌下腺深部内上方与舌骨舌肌之间前行入舌。 下颌下神经节:上方连于舌神经,向下发分支至下颌下腺及舌下腺。(二)颏下三角 二、舌骨下区 (一)颈动脉三角 颈总动脉:位于颈内静脉内侧,平甲状软骨上缘处罚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 颈外动脉:平甲状软骨上缘起自颈总动脉,位于颈内动脉前内方垂直上行。从甲状软骨上缘至舌骨年夜角间,依次向前收回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及面动脉;近二腹肌后腹下缘处向后上收回枕动脉;自颈外动脉起真个内侧收回咽升动脉。 颈内动脉:自颈外动脉的后外方行至其后方,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至下颌后窝。该动脉在颈部没有分支。

颈部血管和神经(医学材料)

浅层结构 (一)浅静脉 颈前静脉:起自颏下部,沿正中线两侧下降,进入胸骨上间隙内,呈直角转向外侧,经胸锁乳突肌深面,注入颈外静脉,偶有注入锁骨下静脉或无名静脉者。 颈外静脉:为颈部最大的静脉,它由下颌后静脉与枕静脉和耳后静脉汇合合成。沿胸锁乳突肌浅面行向外下方,在距锁骨中点上方2.5厘米处,穿过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 (二)神经 颈丛皮支:皮支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穿出颈深筋膜浅层分布于皮下。 (1)枕小神经: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行,分布于枕部皮肤。 (2)耳大神经:绕胸锁乳突肌浅面向前上方行,分布于耳廓及其周围的皮肤。该神经较粗大,受麻疯杆菌侵犯时经皮肤可触及。 (3)颈横神经:经胸锁乳突肌浅面横行向前,呈扇形分支,分布于颈前部皮肤。 (4)锁骨上神经:行向下外,分为前、中、后数支,分布于颈前外侧部、胸前壁第2肋以上及肩部皮肤。 面神经颈支:从腮腺下端穿出,行向前下方,分布于颈阔肌,为该肌的运动神经。腮腺手术时,面神经颈支可作为寻找面神经主干的标志之一。 颈前区 一、舌骨上区 (一)下颌下三角 面动脉:平舌骨大角起自颈外动脉,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下颌下三角;沿下颌下腺深面的沟内前行,至咬肌前缘处绕下颌骨体下缘入面部。 舌动脉:前行至舌骨舌肌后缘深面入舌。 舌下神经:位于下颌下腺的内下方,它与二腹肌中间腹之间有舌动脉及其伴行静脉。 舌神经:经下颌下腺深部内上方与舌骨舌肌之间前行入舌。 下颌下神经节:上方连于舌神经,向下发分支至下颌下腺及舌下腺。 (二)颏下三角 二、舌骨下区 (一)颈动脉三角 颈总动脉:位于颈内静脉内侧,平甲状软骨上缘处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 颈外动脉:平甲状软骨上缘起自颈总动脉,位于颈内动脉前内方垂直上行。从甲状软骨上缘至舌骨大角间,依次向前发出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及面动脉;近二腹肌后腹下缘处向后上发出枕动脉;自颈外动脉起端的内侧发出咽升动脉。 颈内动脉:自颈外动脉的后外方行至其后方,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至下颌后窝。该动脉在颈部没有分支。 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深面,颈总动脉外侧。颈部属支为面静脉、舌静脉和甲状腺上、中静脉 舌下神经: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三角,越过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浅面,发出降支,称为颈袢上根,沿颈总动脉浅面下降,参与颈袢组成;本干行向前上方,再次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下颌下三角。 迷走神经:行于颈动脉鞘内,位于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之间的后方。在颈动脉三

颈部损伤

1.急救处理颈部开放性损伤的主要危险为出血、休克、窒息截瘫及昏迷等。急救处理应执行创伤复苏的ABC原则,即首要注意气道(airway)出血(bleeding)和循环(circulation)状况,挽救生命,减轻病残。 (1)止血:颈部开放性损伤常伤及颈部大血管,出血快而多是颈部损伤最重要的致死原因 ①指压止血法:用于颈总动脉紧急止血。以拇指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齐环状软骨平面,向第6颈椎横突施压,可闭合颈总动脉。亦可将手指伸入伤口内紧压出血血管。 ②臂颈加压包扎止血法:用于单侧小血管出血。将健侧上肢举起贴于头侧。以举起的手臂为支柱将举起的手臂和颈一起加压包扎(图4)此法不致压迫呼吸道,有压迫止血作用。加压包扎止血时切不可单独将绷带围绕颈部加压包扎,以免压迫呼吸道,造成呼吸困难。小血管出血,亦可采用填塞止血法。 ③加压包扎:颈部大静脉破损时,应立即加压包扎。因为颈部大静脉与筋膜密切相连,静脉破裂后,破口不能闭合反而张开。当吸气时胸腔负压可将空气吸入静脉破口中,发生空气栓塞。故伤后应立即加压包扎,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注意:初步处理时,忌用止血钳盲目钳夹止血。特别是颈总和颈内动脉出血时,盲目钳夹会导致同侧大脑供血不足。此外,出血点不明时切勿盲目钳夹止血因易损伤颈部重要的血管、神经等造成不良后果。 ④手术探查:初步处理无效,须立即手术进行气管插管术及颈部切开探查术止血。有作者认为,颈部大血管损伤的处理,可按颈部3区分别对待。 A.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病情危急,无论损伤何区,均需即刻手术探查止血 B.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行选择性处理:Ⅰ区邻近胸腔,Ⅲ区邻近颅底,解剖复杂,处理较难,多需辅助检查(血管造影、内镜检查等)确定损伤部位和性质,决定手术进路和措施。Ⅱ区损伤,以往多采取立即手术探查血管,由于阴性率较高,近年主张亦行选择性处理,效果较好。 (2)抗休克:紧急止血是抗休克最重要的前提。 ①出血虽已止住,但因失血过多,出现或即将出现休克时应立即测量血压。收缩压低于12.0kPa(90mmHg),脉搏高于100次/min应考虑休克的存在。应迅速双侧静脉输液。给予乳酸林格液2 000ml,一般可使丢失10%~20%血容量的成年人恢复血容量。严重血容量降低、重症休克或婴幼儿休克及原有肝脏功能损害者,可改用碳酸氢钠林格液或碳酸氢钠与等渗盐水的混合液,或葡萄糖加碳酸氢钠溶液。 ②严重血容量不足或中等血容量不足,而有继续出血者,必须加输全血,使血红蛋白达到100g/L以上,以维持正常血容量及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然后继续输入平衡电解质溶液。

血管内径及流速正常值

血管内径及流速正常值

全身血管超声测值及频谱特点、眼部及甲状腺超声测值 本帖最后由如意于 2010-1-24 10:03 编辑 腹部血管超声测值及频谱特点 门静脉内径0.8-1.2cm。频谱特点为收缩期及舒张期均有血流信号的连续性、吹风样带状频谱,平均血流速度15.2+-2.9cm/s。 肝右静脉内径0.4-0.9cm,肝中静脉内径0.5-0.9cm,肝左静脉内径0.5-0.9cm。频谱特点为三相波波型,两个负相波及一个正相波。 肝动脉内径0.2-0.5cm。频谱显示为与心跳一致的搏动性血流频谱,其特点是收缩期血流之后,可见较高的舒张期血流。峰值速度55-70cm/s 腹主动脉内径。肾动脉以上内径2.0-3.0cm,肾动脉以下至髂总动脉分叉以上内径1.5-1.8cm,频谱特点为收缩期呈正向单尖峰形,频带窄,舒张期呈正向低速血流。峰值速度90-130cm/s。 腹腔动脉内径0.57+-0.07cm。频谱显示为正向双峰形频谱,上升支陡直,下降支缓慢呈斜坡形峰值速度135+-11cm/s。 肠系膜上动脉内径0.6+-0.09cm。频谱显示为空腹时收缩期单峰形呈,峰尖,上升速度快,下降支陡直,舒张期为低速血流,并有反向血流。峰值速度 119+-22cm/s。进食后舒张期血流增加,反向血流消失。

肾动脉内径0.5-0.7cm。频谱显示为收缩期快速上升,下降支较缓慢,舒张期为正向血流,且占据整个舒张期。峰值速度60-120cm/s,RI=0.5-0.7。 下腔静脉内径。近心段2.0-2.4,中段(在肾动脉水平)1.9-2.1cm,远心段(在髂总静脉汇合处水平)1.7-1.9cm。 子宫及卵巢正常参考值: 子宫上下径5.5-7.5cm,前后径3.0-4.0cm,左右径4.5-5.5cm。宫颈长约2.5-3.0cm,宫颈前后径《3.0cm。 成年妇女卵巢大小约4cm×3cm×2cm。 甲状腺正常参考值 甲状腺侧叶前后径、左右径不超过2cm,上下径3-6cm,峡部前后径小于0.5cm。 甲状腺上下动脉直径小于2mm,收缩期峰值速度(Vmas)20-30cm/s,平均速度(Vmean)12-20cm/s,阻力指数(RI)0.5-0.6。

上颈椎损伤手术常见并发症及治疗

上颈椎损伤手术常见并发症及治疗 由于上颈椎区域的解剖特点,手术的危险性也较高,所以使得枕颈区疾患的手术治疗开展受到一定的限制。近20年来对上颈椎疾患,包括各种伤患引起的寰枢椎骨折脱位、齿状突U型骨折、枕颈部畸形等施以各种外科治疗,手术的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术中及术后早期虽可出现各种并发症,但其发生率4%以内,与下颈椎手术之并发症发生率基本相似。 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其处理原则 (一)神经损伤 神经损伤是上颈椎手术治疗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脊髓损伤的后果较严重,由于此处为呼吸及心跳中枢,如损伤脊髄多数患者有生命危险。其发生原因,除术中直接误伤外,尚应注意在全麻下,由于后颈部肌肉松弛,当摆放体位时较之一般病例更有可能引起袞枢间的移位,致使脊髓损伤。除脊髓损伤外,喉上神经损伤、舌下神经及脊神经根亦可损伤,文献上均有所报道。此类损伤重在术中仔细操作。 (二) 血管损伤 此是上颈部手术的另一较易发生的并发症;在颈部血管损伤中,以椎动脉损伤最为常见。 手术中出现椎动脉损伤时,建议应根据以下原则处理: 1. 立即予以压迫止血,予以骨蜡封闭骨孔。 2. 如对侧还未行螺钉固定,则应停止继续行内固定,或改变手术方案。 3. 如为螺钉孔内出血,立即将螺钉拧人。 4. 如不能有效止血,则应在临时止血、纠正休克的情况下通过DSA予以血管栓塞,这是目前认为较为可行的方法。 5.文献上虽有对损伤的椎动脉予以修补的报道,但由于椎动脉的解剖特点,操作起来相当困难。单侧椎动脉结扎,也是处理椎动脉损伤的方法之一。

(三)感染 上颈椎手术,特别是经口咽人路的手术,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尤其在早期,,如不切开软腭,则可降低一半。对感染主要是预防,包括: 1.术前进行口咽部净化处理积极检査治疗口咽部炎症,以含漱液清洗口腔,抗生素雾化呼吸道,给手术提供一个无炎症灶的安全、洁净的环境。 2.术前气管切开其目的是建立口咽外气道,使气道与切口避开;术野严密消毒,术中细致规范操作,减少局部创伤。 3.术后注意呼吸道护理主要是术后24小时内应有专人负责吸痰。 4.术后鼻伺管营养5?7天。 5.注意全身营养及能景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6.适当应用抗菌素。 (四)术中其他损伤 1.食管损伤是颈前路手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手术中操作粗糙、误伤或器械压迫所致,亦可见内固定物刺伤。只要术中仔细操作,可以避免。如一旦出现食管漏,则应予以充分引流,经胃管给予营养,同时予以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待局部炎症控制后再予以食道修补。 2.硬膜撕裂临床上亦较多见,对于颈部手术引起脑脊液漏的处理原则一般认为: (1) 腹侧手术出现之脑脊液漏:术后嘱患者于仰卧位。 (2) 后路手术出现脑脊液漏:嘱患者于俯卧位,尽可能不讲话、不咳嗽,一般1周后可愈合。 (3) 抗感染:选择合适的抗菌素,并加大剂量,以防蛛网膜下腔的感染。 减少上颈椎手术中早期并发症的关键在于对应用解剖的熟练掌握,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有充分的了解。上颈椎手术,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点,手术的危险性

血管内径及流速正常值

全身血管超声测值及频谱特点、眼部及甲状腺超声测值 本帖最后由如意于 2010-1-24 10:03 编辑 腹部血管超声测值及频谱特点 门静脉内径0.8-1.2cm。频谱特点为收缩期及舒张期均有血流信号的连续性、吹风样带状频谱,平均血流速度15.2+-2.9cm/s。 肝右静脉内径0.4-0.9cm,肝中静脉内径0.5-0.9cm,肝左静脉内径0.5-0.9cm。频谱特点为三相波波型,两个负相波及一个正相波。 肝动脉内径0.2-0.5cm。频谱显示为与心跳一致的搏动性血流频谱,其特点是收缩期血流之后,可见较高的舒张期血流。峰值速度55-70cm/s 腹主动脉内径。肾动脉以上内径2.0-3.0cm,肾动脉以下至髂总动脉分叉以上内径1.5-1.8cm,频谱特点为收缩期呈正向单尖峰形,频带窄,舒张期呈正向低速血流。峰值速度90-130cm/s。 腹腔动脉内径0.57+-0.07cm。频谱显示为正向双峰形频谱,上升支陡直,下降支缓慢呈斜坡形峰值速度135+-11cm/s。 肠系膜上动脉内径0.6+-0.09cm。频谱显示为空腹时收缩期单峰形呈,峰尖,上升速度快,下降支陡直,舒张期为低速血流,并有反向血流。峰值速度 119+-22cm/s。进食后舒张期血流增加,反向血流消失。

肾动脉内径0.5-0.7cm。频谱显示为收缩期快速上升,下降支较缓慢,舒张期为正向血流,且占据整个舒张期。峰值速度60-120cm/s,RI=0.5-0.7。 下腔静脉内径。近心段2.0-2.4,中段(在肾动脉水平)1.9-2.1cm,远心段(在髂总静脉汇合处水平)1.7-1.9cm。 子宫及卵巢正常参考值: 子宫上下径5.5-7.5cm,前后径3.0-4.0cm,左右径4.5-5.5cm。宫颈长约2.5-3.0cm,宫颈前后径《3.0cm。 成年妇女卵巢大小约4cm×3cm×2cm。 甲状腺正常参考值 甲状腺侧叶前后径、左右径不超过2cm,上下径3-6cm,峡部前后径小于0.5cm。 甲状腺上下动脉直径小于2mm,收缩期峰值速度(Vmas)20-30cm/s,平均速度(Vmean)12-20cm/s,阻力指数(RI)0.5-0.6。

北京住院医师耳鼻咽喉科Ⅰ阶段-颈部科学(精选试题)

北京住院医师耳鼻咽喉科Ⅰ阶段-颈部科学 1、对颈动脉体瘤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多发生于颈内动脉 B.肿块较大者可压迫邻近器官和神经,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困难,Horner综合征 C.DSA显示颈动脉分叉处变窄,肿瘤富有血管 D.本病晚期可发生颈动脉破裂 E.本病多表现为颈部包块,常伴疼痛,生长迅速 2、16岁女性患者,右侧面颊部肿胀,CT扫描如图所示,应考虑为() A.右侧咬肌区血管瘤 B.右侧咬肌区脂肪瘤 C.右侧咬肌区皮样囊肿 D.右侧咬肌区淋巴管瘤 E.右侧咬肌区慢性淋巴管炎 3、治疗气管闭合性损伤的原则是() A.保守治疗 B.暂时无须用药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C.立即行气管切开术解除或防止呼吸困难 D.保持呼吸通畅,修复气管损伤,防止气管狭窄

E.尽早行气管探查术,并对损伤行必要的修复 4、能够区别气管闭合性损伤与咽、食管闭合性损伤的选项是() A.呼吸困难 B.局部疼痛 C.皮下气肿、纵隔气肿 D.咯血 E.病史及局部检查 5、患者,男,2d前车祸中碰伤胸部并被圆钝硬物挤伤左颈中上部,当时因胸部疼痛明显,不敢呼吸而就诊于胸外科,诊断为左第六~八肋骨骨折,无错位。经止痛及相应治疗后呼吸困难缓解。现患者声音嘶哑,饮水反呛,吞咽困难并右侧肢体无力。检查除胸部相应体征外,见左颈部皮肤淤血,颈动脉三角处有鸡蛋大血肿,左软腭松弛、咽反射消失,左声带固定于旁正中位,左侧Horner综合征,右上、下肢肌力3级。此例最准确的补充诊断是() A.喉挫伤 B.咽闭合性损伤 C.颈动脉创伤性栓塞 D.颈部皮肤挫伤 E.左颈侧血肿

6、对上例患者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是() A.颈部CT B.颈部MRI C.颈部B超 D.DSA E.脑血流图 7、对上例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 A.手术治疗 B.介入治疗 C.保守治疗 D.手术加药物对症治疗 E.放射治疗 8、治疗颈部开放性血管、神经损伤的原则是() A.止血、纠正休克、禁食、静脉营养 B.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 C.禁食、纠正休克、抗感染 D.修复受损的血管、神经 E.止血、抗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及预防感染 9、开放性气管损伤所特有的临床表现是()

颈部血管正常参考值

不同年龄颈动脉内径测值(mm,X SD)年龄(岁)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20~40 6.60.4 5.40.5 4.30.4 41~50 6.70.5 5.60.5 4.60.5 51~60 6.90.5 5.40.6 4.40.6 61以上7.50.9 6.00.8 4.7 颈总、颈内、颈外动脉血流参数测值(cm/s,X SD)及阻力指数 血管名(动 脉)Vmax(峰值流 速) Vmin(最低流 速) TAV(平均流 速) 阻力指数 颈总91.320.727.1 6.422.5 5.10.70.05颈内67.614.327.3 6.422.2 5.50.590.06颈外70.916.118.1 5.115.2 4.60.740.09 颈动脉与颈内静脉的鉴别 血管名称管腔管壁血流方向频谱血流 颈动脉 不随呼吸变 化厚,有内膜回 声 流向头侧搏动性血流 颈内静脉随呼吸变化 薄,无内膜回 声回心血流 非搏动性血 流 颈内、颈外动脉的鉴别 血管名称管腔分支位置舒张期血流颈内动脉大无后外明显 颈外动脉小有前内不明显

左、右椎动脉内径及血流参数测值(X SD) 侧别内径(mm) Vmax(峰值流 速)舒张期最低 流速 平均流速 (cm/s) 左 3.80.460.113.423.4 5.320.7 4.3右 3.60.361.215.222.77.021.0 4.8正常人上肢动脉血管内颈及血流参数值表(X SD)血管D(mm)Vs(cm/s)Vr(cm/s)Vd(cm/s)腋动脉 4.30.892.326.425.07.222.0 6.4肱动脉 3.10.775.023.320.07.017.0 5.2尺动脉 2.10.344.010.2 4.3 4.127.0 4.2桡动脉 2.30.444.612.6 5.0 4.820.0 4.0正常人下肢动脉管径及血流参数值表(X SD) 血管D(mm)Vs(cm/s)Vr(cm/s)Vd(cm/s)股总动脉7.9 1.397.022.335.98.214.68.2股浅动脉 (近) 6.7 1.385.024.730.29.212.7 6.1股浅动脉 (远) 6.2 1.174.021.330.09.812.5 6.2腘动脉 5.5 1.062.013.625.89.110.8 6.4胫前动脉 (近) 3.80.651.01 4.519.09.710.0 5.2胫后动脉 (远) 2.40.446.017.510.07.08.5 4.7

血管刀砍伤的紧急处理

血管刀砍伤的紧急处理 刀砍伤中,血管损伤占了很大比例。 刀砍伤导致死亡的,大多和血管破裂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有关。 大部分血管刀伤,发生在颈部和四肢血管。 刀伤属于锐器损伤,假如处理及时得当,可以避免截肢或者死亡。 本文只描述血管的现场和外科处理,不涉及刀砍伤带来的其他器官损伤和生命复苏和支持。 现场止血三要点: (1)伤口压迫。 (2)外加包扎。 (3)抬高肢体。 关于止血带 二战期间,因为大量使用止血带结扎来止血,结果导致肢体缺血严重而导致坏死。 止血带的最大问题是阻断了下肢的动脉供血,包括侧枝循环。同时又阻碍了静脉血液回流,导致淤血。 目前,外伤性出血不提倡使用止血带。

压迫包扎技巧 在突发情况,周围缺乏医疗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衣物等任何柔软物直接填塞和压迫冒血的伤口。 动脉出血,压迫近端为主。静脉出血,以压迫远端为主。 用布条或纱布绷带包扎,范围越过两端的压迫物。 压迫力度以没有明显冒血即可。 颈部动脉压迫包扎后,随时准备气管应急切开。 如何判断动脉或静脉出血? 动脉血往往呈喷射状,静脉血以渗出为主。 动脉血呈鲜红色,静脉血偏暗。 动脉出血伴有肢体冰凉,静脉出血肢体可保持温暖。 抬高肢体后,动脉出血仍严重,静脉出血可明显缓解。

有关判断 动脉部分破裂的出血量很大。 动脉完全断裂,由于动脉回缩,出血量反而较小。 外科处理时的动脉结扎问题 二战期间,美军士兵血管损伤后采用止血带送往医院。当时的外科处理就是直接结扎破裂的动脉。 后来的统计表明,这种方法导致的截肢率在90%以上。 后来越战期间,美军启动血管重建技术,使得截肢率大大降低。 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重建对循环有重要影响的血管。 外科血管重建的时机 手术修复动脉的黄金时间为6小时内。 超过12小时,保肢率降到50%。 超过24小时,保肢率仅有20%。 因此,时间就是生命。 颈部血管刀伤的外科处理

颈部血管正常参考值

不同年龄颈动脉内径测值(mm,X±SD ) 年龄(岁)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 20~40 6.6±0.4 5.4±0.5 4.3±0.4 41~50 6.7±0.5 5.6±0.5 4.6±0.5 51~60 6.9±0.5 5.4±0.6 4.4±0.6 61以上7.5±0.9 6.0±0.8 4.7± 颈总、颈内、颈外动脉血流参数测值(cm/s,X SD)及阻力指数 血管名(动脉)Vmax(峰值流速)Vmin(最低流速)TAV(平均流速)阻力指数颈总91.3±20.7 27.1±6.4 22.5±5.1 0.7±0.05 颈内67.6±14.3 27.3±6.4 22.2±5.5 0.59±0.06 颈外70.9±16.1 18.1±5.1 15.2±4.6 0.74±0.09 颈动脉与颈内静脉的鉴别 血管名称管腔管壁血流方向频谱血流 颈动脉不随呼吸变化厚,有内膜回声流向头侧搏动性血流颈内静脉随呼吸变化薄,无内膜回声回心血流非搏动性血流 颈内、颈外动脉的鉴别 血管名称管腔分支位置舒张期血流颈内动脉大无后外明显 颈外动脉小有前内不明显 左、右椎动脉内径及血流参数测值(X SD) 侧别内径(mm)Vmax(峰值流速)舒张期最低流速平均流速(cm/s)左 3.8±0.4 60.1±13.4 23.4±5.3 20.7±4.3 右 3.6±0.3 61.2±15.2 22.7±7.0 21.0±4.8 正常人上肢动脉血管内颈及血流参数值表(X SD) 血管D(mm)Vs(cm/s)Vr(cm/s)Vd(cm/s)腋动脉 4.3±0.8 92.3±26.4 25.0±7.2 22.0±6.4 肱动脉 3.1±0.7 75.0±23.3 20.0±7.0 17.0±5.2 尺动脉 2.1±0.3 44.0±10.2 4.3±4.1 27.0±4.2 桡动脉 2.3±0.4 44.6±12.6 5.0±4.8 20.0±4.0 正常人下肢动脉管径及血流参数值表(X SD) 血管D(mm)Vs(cm/s)Vr(cm/s)Vd(cm/s)股总动脉7.9±1.3 97.0±22.3 35.9±8.2 14.6±8.2 编辑版word

颈部血管神经

颈部血管神经 一、颈部浅筋膜 1、浅静脉颈部浅静脉无动脉伴行,主要有如下两条。 (1)颈前静脉(anterior jugular vein ):沿颈前正中线两侧下行,至胸锁乳突肌下份前缘处,穿入胸骨上间隙,经该肌深面汇入颈外静脉。左、右颈前静脉在胸骨上间隙内的吻合支,称为颈静脉弓(jugular venous arch ),横行于胸骨颈静脉切迹上方的胸骨上间隙内。颈前静脉有时仅一条,位居中线,称颈前正中静脉。颈前静脉内无瓣膜,距心脏较近,易受胸腔负压的影响,故颈部手术时注意勿损伤该静脉,以免空气进入。 (2)颈外静脉(external jugular vein ):由下颌后静脉后支和耳后静脉在下颌角附近汇合而成,但变异较多。该静脉沿胸锁乳突肌浅面斜向下外,于该肌后缘中点处人颈后三角;在锁骨上缘中点上方约2~5cm 处穿深筋膜,约2/3 汇入锁骨下静脉,1/3 汇入颈内静脉。该静脉末端虽有一对瓣膜,但不能阻止血液逆流;当上腔静脉血回心受阻时,可致颈外静脉曲张。颈外静脉穿深筋膜处,两者彼此紧密附着,当静脉壁受伤破裂时,管腔不易闭合,可致气栓。 2、浅神经主要有颈丛皮支和面神经颈支分布。 (1)颈丛皮支:颈丛发出的主要皮支有 4 条,它们是:①枕小神经(lesser occipital nerve) ( C2.3 )勾绕副柿经,沿胸锁乳突肌后缘行向后上,分布于枕部皮肤;②耳大神经(greater auricular nerve ) ( C2.3 )沿胸锁乳突肌表面伴颈外静脉上行,分布于耳廓及腮腺区皮肤;③颈横神经(transverse nerve of neck)(C2,3)横行向前,越过胸锁乳突肌中份,穿颈阔肌后,分布于颈前区皮肤;④锁骨上神经(supraclavicular nerves) ((C3,4),以一条总干起于第 3 、4 颈神经前支,从胸锁乳突肌后缘穿出,于颈深筋膜和颈阔肌深面下行,随即分为锁骨上内侧神经、锁骨上中间神经和锁骨上外侧神经,它们在锁骨上缘处浅出,越过锁骨,分布于颈前外侧部、胸上部(第 2 肋以上)及肩部等处的皮肤。 (2)面神经颈支(cervical branch of facial nerve):自腮腺下端穿出,入颈阔肌深面,行向前下方,支配颈阔肌运动。行腮腺手术时,可作为追踪面神经的标志。 二、下额下三角 1、血管:面动脉(facial artery )平舌骨大角起自颈外动脉,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下颌下三角,沿下颌下腺深面的沟内前行,绕下颌骨下缘入面部。面静脉(facial vein )与面动脉伴行越过下颌骨下缘入该三角,经下领下腺浅面汇入颈内静脉。舌动脉(lingual artery)在舌下神经与舌骨大角之间前行,人舌骨舌肌深丽。 2、神经:舌下神经(hypoglossal nerve)于二腹肌后腹深面入下颌下三角,位于下颌下腺的内下方,经下颌舌骨肌与舌骨舌肌之间入口底,分布于舌。它与二腹肌中间腱之间有舌动脉及其伴行静脉。舌神经(lingual nerve)从下颌下三角后部达下颌下腺上内侧,经下领骨内面与舌骨舌肌之间前行入舌。下颌下神经节(submandibular ganglion )上方连于舌神经,向下发分支至下颌下腺。 三、颈动脉三角 1、血管 (1)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在颈动脉鞘内位于颈内静脉内侧,平甲状软骨上缘处分为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部

颈部血管血流超声常用参考值

颈部血管血流参数参考值 内径(mm)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mm/s)PI RI 颈总动脉 6.7 +_0.5 92 +-20 1.60 +-0.40 0.70+-0.07 颈内动脉 5.6 +-0.5 67 +-13 1.15+-0.32 0.59+-0.06 颈外动脉 4.6+-0.5 71+-18 1.88+-0.54 0.74+-0.08 椎动脉 3.6+-0.3 50+-12 1.13+-0.11 0.62+-0.03 颈总动脉内膜厚度〈1.0mm 分叉处〈1.2mm 颈内颈外动脉鉴别 内径颈部分支颞浅动脉拍打试验位置多普勒频谱 颈内动脉大无无后外侧低阻型 颈外动脉小有锯齿波频谱前上侧高阻型 上下径(长径) 前后径(厚径)左右径(宽径) 子宫55-75 mm 30-40mm 45-55mm (宫颈长25-30 mm 前后〈30mm 〉卵巢30 mm 20 mm 40 mm 前列腺30 mm 20 mm 40 mm 睾丸长40mm 厚20mm 宽30mm [附睾头长9-16 厚5-12 宽7-16(mm) (32-52mm) (16-26mm) (18-35mm) 体1-4mm ] 甲状腺30-60mm 〈20mm 〈20 mm [ 峡部前后径〈5 mm] 甲状腺上下动脉直径〈2 mm 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 20-30cm/s 平均12-20cm/s 阻力指数(RI)0.50-0.60 甲状旁腺正常5X3X1mm ( 最大12X12X1mm 最小2X2X1mm) 颈动脉结构示意图: -|右侧颈内动脉( ICA ) | |---右侧颈总动脉RCCA-----|右侧颈外动脉( ECA ) | 主动脉弓—无名动脉---右锁骨下动脉( SCA)—椎动脉( V A ) | | | |--左侧颈总动脉LCCA---|左侧颈内动脉( ICA ) | | | |左侧颈外动脉( ECA ) | |左锁骨下动脉(SCA) —椎动脉(V A)

实用文档之颈部血管和神经

实用文档之"浅层结构" (一)浅静脉 颈前静脉:起自颏下部,沿正中线两侧下降,进入胸骨上间隙内,呈直角转向外侧,经胸锁乳突肌深面,注入颈外静脉,偶有注入锁骨下静脉或无名静脉者。 颈外静脉:为颈部最大的静脉,它由下颌后静脉与枕静脉和耳后静脉汇合合成。沿胸锁乳突肌浅面行向外下方,在距锁骨中点上方2.5厘米处,穿过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 (二)神经 颈丛皮支:皮支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穿出颈深筋膜浅层分布于皮下。(1)枕小神经: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行,分布于枕部皮肤。 (2)耳大神经:绕胸锁乳突肌浅面向前上方行,分布于耳廓及其周围的皮肤。 该神经较粗大,受麻疯杆菌侵犯时经皮肤可触及。 (3)颈横神经:经胸锁乳突肌浅面横行向前,呈扇形分支,分布于颈前部皮肤。(4)锁骨上神经:行向下外,分为前、中、后数支,分布于颈前外侧部、胸前 壁第2肋以上及肩部皮肤。 面神经颈支:从腮腺下端穿出,行向前下方,分布于颈阔肌,为该肌的运动神经。腮腺手术时,面神经颈支可作为寻找面神经主干的标志之一。 颈前区 一、舌骨上区 (一)下颌下三角 面动脉:平舌骨大角起自颈外动脉,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下颌下三角;沿下颌下腺深面的沟内前行,至咬肌前缘处绕下颌骨体下缘入面部。 舌动脉:前行至舌骨舌肌后缘深面入舌。 舌下神经:位于下颌下腺的内下方,它与二腹肌中间腹之间有舌动脉及其伴行静脉。 舌神经:经下颌下腺深部内上方与舌骨舌肌之间前行入舌。 下颌下神经节:上方连于舌神经,向下发分支至下颌下腺及舌下腺。 (二)颏下三角 二、舌骨下区 (一)颈动脉三角 颈总动脉:位于颈内静脉内侧,平甲状软骨上缘处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外动脉:平甲状软骨上缘起自颈总动脉,位于颈内动脉前内方垂直上行。从甲状软骨上缘至舌骨大角间,依次向前发出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及面动脉;近二腹肌后腹下缘处向后上发出枕动脉;自颈外动脉起端的内侧发出咽升动脉。颈内动脉:自颈外动脉的后外方行至其后方,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至下颌后窝。该动脉在颈部没有分支。 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深面,颈总动脉外侧。颈部属支为面静脉、舌静脉和甲状腺上、中静脉

超声正常值

超声正常值 儿童! 1)心界 年龄左界右界 <1岁, 左锁骨中线外1~2cm , 沿右胸骨旁线 2-5岁, 左锁骨中线外1cm , 右胸骨旁线与右胸骨线之间 5-12岁, 左锁骨中线上或线内0.5~1cm , 接近右胸骨线 >12岁, 左锁骨中线内0.5~1cm , 右胸骨线 心胸比率<1岁:<0.6、1~6岁:<0.55、>6岁:<0.5 (2)肝脏大小: 正常:<1岁:肋下2cm内,1~4岁:肋下1cm内,>7岁:肋下不能扪及 轻度肿大:肝脏下缘在剑突与脐连线中点水平线以上 中度肿大:肝脏下缘在剑突与脐连线中点水平线以下,但未超过脐平 重度肿大:肝脏下缘超过脐平 (3)脾大分度: 正常:一般肋下不能扪及(10%的1岁以内小儿肋下恰及) 轻度:深吸气时,脾缘不超过肋下2cm 中度:深吸气时,脾缘超过肋下2cm至脐水平线内 重度:深吸气时,脾缘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 (4)头围出生:34cm、6月:43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 (5)胸围出生:32cm、1岁:=头围、>1岁:=头围+岁数—1 腹围<2岁:=胸围、>2岁:<胸围 (7)身长出生:50cm、3月:60-61cm、1岁:75cm、2-12岁:=岁数×7+70cm 体重1~6月=出生体重+月龄×0.7、7~12月=6+月龄×0.25、≥2岁:岁数×2+7(或8) (9)前囟1.5岁前闭合、后囟6-8周前闭合、骨缝3-4月前闭合 (10)腕部骨化中心数1~9岁=年龄+1 (11)体表面积<30公斤小儿体表面积(平方米)=公斤体重×0.035+0.1 >30公斤小儿体表面积(平方米)=(公斤体重—30)×0.02+1.05 成人各器官正常测量切面及测量值: 第一节肝脏和脾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肝脏右叶最大斜径 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12-14cm。 二.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 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