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年科技部“双减”项目申报指南讲解

2016年科技部“双减”项目申报指南讲解

2016年科技部“双减”项目申报指南讲解
2016年科技部“双减”项目申报指南讲解

“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

试点专项2016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

我国化学肥料和农药过量施用严重,由此引起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的主要原因:一是对不同区域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农药损失规律和高效利用机理缺乏深入的认识,制约了肥料农药限量标准的制订;二是化肥和农药的替代产品研发相对落后,施肥施药装备自主研发能力薄弱,肥料损失大,农药跑冒滴漏严重;三是针对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的技术研发滞后,亟需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应用模式。因此,制定化肥农药施用限量标准,发展肥料有机替代和绿色防控技术,创制新型肥料和农药,研发大型智能精准机具,以及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是我国实现化肥和农药减施增效的关键。

按照2015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精神,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旨在立足我国当前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战略需求,按照《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聚焦主要粮食作物、大田

—1—

经济作物、蔬菜、果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重大任务,按照“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解决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为保障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本专项主要通过化学肥料和农药高效利用机理与限量标准、肥料农药技术创新与装备研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研究,构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与高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到2020年,项目区氮肥利用率由33%提高到43%,磷肥利用率由24%提高到34%,化肥氮磷减施20%;化学农药利用率由35%提高到45%,化学农药减施30%;农作物平均增产3%,实现作物生产提质、节本、增效。

本专项围绕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理论基础、产品装备、技术研发、技术集成、示范应用等环节,对专项一体化设计,拟设置化肥农药减控基础与限量标准,重大技术、产品及装备研发,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三个任务方向共42个项目。化肥农药减控基础与限量标准任务方向包括项目1-8共8个项目,该部分研究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产品及装备研发提供理论基础,为主要农区不同作物化肥和农药减施增效提供技术标准;重大技术、产品

—2—

及装备研发任务方向包括项目9-18共10个项目,该部分研究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提供重大技术、产品及装备;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任务方向包括项目19-42共24个项目,该部分研究为全面实现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专项总体目标提供集成技术模式,并示范应用。2016年度首批指南发布三个任务方向共13个项目,项目实施周期为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1. 化肥农药减控基础与限量标准

1.1 肥料养分推荐方法与限量标准

研究内容:以我国主要农区为研究区域,研究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氮磷钾养分需求特征参数,土壤养分供应与肥料农学效率的量化关系,农田尺度和区域尺度养分推荐方法;研究钾、锌、硼有效性及与氮磷协同增效的机制;秸秆还田和畜禽有机肥微生物转化及替代化学养分的机制;提出化肥施用限量标准与调控途径。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区分作物的肥料施用限量标准草案23项。【预期性指标】发表高水平论文50篇。

拟支持项目数:1项

1.2 化学农药在不同种植体系的归趋特征与限量标准

研究内容:以我国主要农区为研究区域,研究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中不同类型化学农药迁移转化、定向累积

—3—

原理及降解代谢机制;不同类型种植体系中农药的吸附淋溶、光解水解、微生物降解等流失规律、关键因素与调控途径;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体系有害生物有效防控剂量需求及施药阈值;明确施药方式及环境因子对农药高效利用的影响及农药增效调控途径;提出化学农药施用限量标准。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农药施用限量标准草案40项。【预期性指标】发表高水平论文50篇。

拟支持项目数:1项

1.3 耕地地力影响化肥养分利用的机制与调控

研究内容:研究不同耕地肥力水平下化肥养分利用效率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土壤酸化、盐碱化、连作障碍、板结粘闭、耕层变浅等对养分资源利用的影响及调控机制;耕地培肥与管理对化肥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耕地土壤-植物-微生物互作机理,建立耕地质量、耕地管理模式与化肥养分利用效率关系的大数据平台;提出基于耕地地力的化肥减施增效途径。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建立耕地质量、耕地管理模式与化肥养分利用效率关系大数据平台1个,提出基于耕地地力的化肥减施增效技术10项。【预期性指标】发表高水平论文70篇。

拟支持项目数:1项

2. 重大技术、产品及装备研发

—4—

(本部分项目2.1-2.4应有科技型龙头企业参加,且企业必须提供配套资金,配套资金不得低于申请项目总经费的30%。)

2.1 新型复混肥料及水溶肥料研制

研究内容:研究不同区域土壤、种植体系下,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配比、养分形态配伍,研发环保型肥料增效剂,研制增效复混肥料系列新产品和作物专用配方肥料,建立生产技术工艺包;筛选和研制溶解度高、组分之间无化学反应沉淀、低盐指数的水溶肥生产材料,建立不同作物专用的多功能、性质稳定、成本低廉的高效水溶肥料和液体肥料生产工艺技术;制定生产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实现增效复混肥料、配方肥料、新型水溶肥料和液态肥料产业化,并规模化田间应用。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申请发明专利20项,研发新型增效复混肥料、配方肥料、水溶肥料及液体肥料共25种,获肥料登记证10-15种;开展新型肥料实验示范,实现比常规化肥减量施用10%-25%,养分利用率提高5-10个百分点。【预期性指标】发表高水平论文15篇。

拟支持项目数:1项

2.2 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主要农区和不同种植体系中有害生物敏感性时空变异检测及精准快速选药新技术和产品;研究不同作用分子

—5—

靶标位点农药组合、剂型配方、功能助剂、施药技术与防效的协同增效技术及产品;研究靶标差异组方及对靶精准智能释放新技术及产品;评价新型协同增效产品和对靶精准智能释放产品的环境风险;制定产品标准与技术规程,实现化学农药有效利用率提升和施用量的减少。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申请发明专利17项,精准快速选药试剂盒50个;多分子靶标协同增效组合100个;对靶精准智能释药产品10个;2-3个新产品获得农药登记;开展新型防控技术及产品试验示范,实现化学农药减量施用15%-18%,农药利用率提高5-7个百分点。【预期性指标】发表高水平论文15篇。

拟支持项目数:1项

2.3 智能化精准施肥及肥料深施技术及其装备

研究内容:针对规模经营条件下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空间变异,研发精准变量施肥技术及其装备,主要包括:基于3S技术的作物基肥变量施用技术与装备,基于传感器的变量施肥技术与装备,基于低空遥感的作物追肥变量管理技术与装备;研发宽行距作物精准对行分层深施技术与装备、种行肥行精准拟合与判断关键技术与装备、精量播种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同时实现精量播种和精密化肥深施的关键技术,创制技术配套的播种施肥装备;研制智能化中耕施肥机械。研发适于不同作物和不同生产条

—6—

件的智能化精准施肥技术和多用途肥料深施技术,并进行规模化田间应用。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申请发明专利23项,研发智能化精准施肥与深施技术16项,研制新型装备8套;开展新型精准施肥及深施装备试验示范,实现精准施肥与深施技术比习惯施肥化肥减量施用10%-12%,化肥利用率提高5-6个百分点,智能化施肥效率是人工施肥的10倍以上。【预期性指标】发表高水平论文15篇。

拟支持项目数:1项

2.4 地面与航空高工效施药技术及智能化装备

研究内容:研究作物-施药参数-药效-环境之间的关系,研制高工效农药制剂;研发水田自走式喷杆施药技术与智能化装备;研发自走式高秆作物喷杆施药技术与智能化装备;研究密植果园风送式低容量喷雾技术及智能化装备;研究航空植保施药技术参数及智能化装备控制因素及性能指标,研发和完善农业航空植保智能化装备关键部件,研究农业航空低空低容量喷雾技术;研发设施农业高工效施药技术与智能化装备。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申请发明专利17项,研发高工效智能化装备10套;制订地面和航空高工效施药作业规程10-20项;开展智能化施药技术及装备试验示范,实现田间防治效率大于50

—7—

亩/小时,节省劳动力成本60%,实现化学农药减量施用20%,农药利用率提高10%。【预期性指标】发表高水平论文15篇。

拟支持项目数:1项

3. 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

(本部分项目3.1-3.4申报要求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的研究经费不得低于70%,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示范的经费不得高于30%。)

3.1 长江中下游水稻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以长江中下游稻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为研究区域,基于水稻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针对水稻种植不同耕作制度,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航空植保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绿肥、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养分高效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形成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长江中下游水稻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长江中下游水稻化肥农药减—8—

施增效技术8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模式8个、制定配套技术规程8个;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10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8个百分点、化肥减量施用17%,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1个百分点、农药减量施用30%,水稻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23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7000人次。

拟支持项目数:1项

3.2 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以华南及西南茶叶产区(云南、四川、福建、广东、贵州、重庆等)和华东及华中茶叶产区(浙江、安徽、湖南、江西、湖北、河南、江苏)为研究区域,基于茶树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绿肥、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高产栽培技术,形成我国茶叶优势产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茶叶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

—9—

10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10套,形成配套技术规程10个;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200万亩,项目示范区内实现肥料利用率提高12个百分点、化肥减量施用25%,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8个百分点、农药减量施用25%,茶叶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4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2000人次。

拟支持项目数:1项

3.3 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以南方设施蔬菜和北方设施蔬菜为研究对象,依据设施蔬菜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减氮、控磷、稳钾;筛选与优化设施蔬菜的化学肥料减施增效与替代技术、专用新型化肥、新型高效精准施肥装备;充分利用畜禽养殖粪便和商品有机肥,发展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依据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筛选与优化蔬菜的农药减施增效与替代技术、新型农药、新型高效精准施药装备;熟化设施蔬菜水肥药协同共效技术、化肥农药的叶面高效精准施用技术以及物理、生物、栽培、非接触性化学防治等与化学防治协调控害技术;发展物理诱杀和引诱剂诱杀害虫方法,优先选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结合高产栽培技术,形成我国设施蔬菜优势产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

—10—

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设施蔬菜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10项;集成区域性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10项,形成配套技术规程10个;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4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化肥减量施用30%,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2个百分点、农药减量施用35%,蔬菜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8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3000人次。

拟支持项目数:1项

3.4 苹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以环渤海苹果产区山东、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和黄土高原苹果产区陕西、山西、甘肃为研究区域,基于苹果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和融合绿肥、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高产栽培技术,形成苹果优势产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我国苹果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11—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苹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8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8套,形成配套技术规程8个;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5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13个百分点、化肥减量施用25%,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2个百分点、农药减量施用35%,苹果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10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3500人次。

拟支持项目数:1项

3.5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环境效应评价

研究内容:在项目区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和种植制度建立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环境效益监测网络系统,研究化肥农药使用基线与环境效益的关系,开展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环境效益评价,构建不同尺度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并在典型区域开展示范验证。从农田生态系统和区域生态环境两个尺度,对不同产区、不同类型作物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示范区的农产品、产地环境、区域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进行生态环境效应评估。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建立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环境效益评估技术方法体系4套,提出基于环境友好的高效减施增效技术模式10套,形成评价报告10件以上。【预期性指标】发表论文20篇。

—12—

拟支持项目数:1项

3.6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应用及评估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特点与种植制度的差异性,以及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小农户等不同经营主体的技术需求与生产管理特点,建立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推广和培训新模式;研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以及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减施增效成果应用系统;建立化肥和农药管理数据库,创设制约与激励并重的减施增效管理政策,并试点实施,形成国家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管理政策建议;在项目区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和种植制度,建立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效果监测网络,对化肥农药使用情况、生产成本控制、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影响等进行评估,为技术优化提供科学支撑。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建立适应不同生产特点的减施增效技术推广培训模式10套,研发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减施增效成果应用系统2套;建立化肥和农药管理数据库2套,形成国家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管理政策建议;建立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效益评估监测点100个,形成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评估报告。【预期性指标】发表论文20篇,提交政府咨询报告5件。

拟支持项目数:1项。

—13—

申报要求

1. 同一法人单位同一项目限申报1项。

2. 项目申报内容需涵盖该项目全部研究内容与考核指标。

3. 同一项目合作的单位数量、参加人员数量,由申报的法人单位视项目内容、考核指标和自身情况自行确定。

4. 项目参加人员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科技人员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5. 同一人员申报主持或参加的项目限1项。

—14—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试点专项指南编制专家名单

序号姓名单位职称/职务

1 吴孔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2 张佳宝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3 张福锁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4 郑永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

5 香宝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6 刘宏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

7 张贵龙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副研究员

—15—

项目科技创新策划方案

兰州恒大林语郡二期项目项目科技创新计划 编制人:年月日审核人:年月日 甘肃建投建设有限公司 兰州恒大林语郡二期项目项目部 二零一九年八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2 二、科技创新内容 -------------------------------------- 3 三、实施管理组织机构 ---------------------------------- 4 四、QC活动计划内容及负责人、责任人-------------------- 6 五、BIM技术应用计划内容及负责人、责任人--------------- 8 六、论文撰写计划内容及负责人、责任人------------------ 10 七、十项新技术及四新技术计划内容及负责人、责任人------ 10 八、项目科技创新实施措施 ----------------------------- 12 九、项目科技创新保证措施 ----------------------------- 15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总体概况 1.2建筑概况

1.3结构概况 二、科技创新内容

根据本项目特点,发挥的意义及公司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的引领示范作用,由基层公司总工牵头,各部门及基层公司的科室及项目部的参与,对项目科技创新方面进行了深挖细做。 4、十项新技术应用 5、四新技术应用 三、实施管理组织机构

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本工程的实际特点,严格并全面推行科技创新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针对上述科技创新目标,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公司总工、科技研发中心、基层总工及评审专家为顾问的科技创新管理实施小组。 图2-1项目组织结构图 项目组织主要职责

建设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申报书

q 项目编号: 建设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申报书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盖章) 主管部门 申报时间 建设部科学技术司编制 二OO三年十月

申报要求及填写说明 一、申报条件 (一)符合建设部推广应用重点实施技术领域和《建设部推广应用新技术和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公告》的要求及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需要; (二)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评估、新产品新技术鉴定或科技示范工程总结出的示范技术标准化应用技术文件、推广应用成套新技术体系通过验收(以下统称“鉴定”),鉴定时间一般在一年以上; (三)技术先进、成熟、辐射能力强,适合在全国或较大范围内推广应用; (四)尚无国家发布的工程应用技术规程、工法、标准图等标准化应用技术文件的科技成果,必须具有较高的应用技术含量,具备申报单位编制实施的推广应用必要的标准化应用技术文件;国家已发布标准化应用技术文件的科技成果,鼓励申报单位编制高于国家发布标准要求的标准化应用技术文件。 (五)申报单位必须是成果持有单位且具备较强的技术服务能力; (六)没有成果或其权属的争议。 二、申报材料 (一)《建设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申报书》一式十份并提供电子文档; (二)“有关技术资料”一式四份,并按以下顺序装订成册: 1、目录 2、成果鉴定证书及有关鉴定资料; 3、成果新的研究(研制)进展报告; 4、推广应用必要的标准化应用技术文件。包括:申报单位编制实施或执行的国家发布的技术规范、规程、工法、标准图、操作手册、使用维护管理手册或其相关部分内容等; 5、国家认定的检测机构出具的近期质量检测报告; 6、近期的用户意见或应用于生产与工程实践的证明; 7、已推广和拟推广应用的工程和单位名单; 8、获奖、专利、通过ISO认证的相关文件及生产许可等证明材料; 9、其它必要的技术资料、图片等; 10、申报单位与科技成果鉴定证书上成果完成单位不一致时,申报单位现拥有该

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申报书

附件2: 2018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申报书 项目名称: 申报方向: 申报单位:(加盖单位公章) 推荐单位:(加盖单位公章) 申报日期:年月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

填表须知 一、申报单位应仔细阅读《关于组织开展2018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说明,如实、详细地填写每一部分内容。 二、除另有说明外,申报表中栏目不得空缺。申报书要求提供证明材料处,请在附件中进行补充,附件1为申报单位基本信息相关证明补充材料,附件2为申报示范项目相关证明材料。 三、申报主体所申报的项目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对提供参评的全部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并签署申报主体责任声明(见附件3)。 四、申报材料要求盖章处,须加盖公章,复印无效,申报材料需加盖骑缝章,并将证明材料作为附件一并交由推荐单位邮寄。 五、除表格一、二以外,其他填报格式要求:幅面编辑。 2.正文字体3号仿宋,单倍行距;一级标题3号黑体;二级标题3号楷体。

三、申报项目详细介绍 1.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承担方资质与能力 (申报主体资质、资源整合共享能力、注册用户规模、技术基础、孵化能力、技术成果转化等。) (2)项目实施方案 (技术建设方案、服务推广及成果转化、保障措施、进度安排、预期目标、效益分析、风险分析、成长性分析等。)(3)项目负责人与项目团队实力 (项目负责人资质及工作经验、项目团队人员素质和类似项目经验等、团队人员参与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情况。)(4)产学研用联合协作情况 (产学研用情况、协同创新能力。) (5)项目实施的创新性 (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及相关知识产权) (6)项目的可推广性 (示范意义及推广价值、推广可行性、推广范围。) 2.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实施主体、服务对象及适用场景 (2)项目实施情况 (已开展工作情况,如申报多个示范项目领域,需分领域综合描述;目前存在哪些问题和难点,计划如何解决。) 3.下一步实施计划 (下一步建设的主要内容、进度安排、风险控制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一、意义和必要性 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巨大,以PM2.5和O3为特征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范围重污染天气频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提出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特别强调了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支撑的要求。 然而我国大气污染来源多样、成因复杂,大气污染防治需要从重霾天气的应对向大气PM2.5和臭氧的协同防控转变,控制技术重点需要从以往末端治理为主向全过程控制转变,管理技术要求从城市向区域尺度的空气质量监管转变,这些都对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提出了新的迫切的需求。 二、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自上世纪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和英国伦敦煤烟污染事件之后,发达国家经历了漫长的治污历程,通过建立严格的监测-减排-核查-评估等管理机制和支撑技术体系,不断升级空气质量标准和污染排放标准,实施全过程的污染综合治理,实现

了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从国内情况看,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取得了长足进步,开展了污染成因解析、污染源头治理、污染监测预警等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区,相关技术成果在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北京APEC会议等活动中得到应用,积累了短期保障城市空气质量的宝贵经验。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在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为严厉”的大气污染治理行动计划,面对严峻的污染形势和艰巨的治理任务,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科技支撑能力亟待加强,全面提升我国大气污染科学认知能力、源头治理能力和决策支撑能力。 三、现有工作基础 “十二五”期间,各部门、地方相继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科研的支持,科技部、环境保护部制定了《蓝天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实施了“蓝天科技工程”、“清洁空气研究计划”等专项工作,中科院启动了“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在广大科学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形成了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平台,培养了一批经验丰富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科研工作。2014年4月,按照国务院研究部署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支撑工作

项目申报和管理常见问题解答

项目相关常见问题解答 1. 2021年创新项目申报工作有哪些主要变化? 答:一是项目申报从原来的线下申报调整为线上申报。 二是2021年项目申报时间确定为2020年11月16日至28日(项目网上申报系统开放时间)。 三是自2021年起,创新项目增加本科插班生选派类别,面向教育部“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开放,每校每年本科插班生类别申报规模不得超过5人。 四是2021年对创新项目下的四个专项进行相关调整,调整后的专项如下: -“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专项:面向入选“双一流”大学建设的42所高校,每所高校每年可新申报项目3项。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每校每年可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择优额外新申报1项。 -“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专项:面向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的97所高校,每所高校每年可新申报项目2项。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每校每年可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择优额外新申报1项。

-特色高校专项:面向“双一流”之外的所有高校,每所高校每年可新申报项目1项。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每校每年可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择优额外新申报1项。 -非高校类专项:面向中央国家机关、科研院所及其他有关单位,每个单位每年可新申报项目1项。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每个单位每年可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择优额外新申报1项。 2. 是否任何单位都可以申报创新项目? 答:否,须先向国家留学基金委申请成为创新项目实施单位并获批后,方能进行项目申报。(注:此前申请过创新项目的单位均为项目实施单位,无须申请) 3. 如何申请成为创新项目实施单位? 答:有申报意向且此前未申报过创新项目的单位,可向国家留学基金委提交单位正式公函申请加入项目实施单位,公函中应明确本校国际交流合作基础、国际交流现状、单位内部管理机制及项目负责部门、具体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等,经国家留学基金委审核确定为项目实施单位,并明确可申请创新项目专项类别。 4. 申报创新项目是否要求必须有校内配套经费或其他来源经费支持? 答:否,但创新项目鼓励各单位多方筹集配套经费支持项

物联网产业化项目申报书编写内容说明

物联网产业化项目申报书编写内容说明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所有制性质、主要股东概况、主营业务, 目前生产、销售情况及在行业中地位,企业近两年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项目知识产权等。 二、市场分析: 市场前景(当前市场规模、市场增长率、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等)、市场竞争(国内外主要竞争者、竞争对手优势和劣势、潜在竞争者、替代技术或产品)、市场定位(申报单位的竞争优势和劣势、目标客户、市场策略) 三、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实施目标、主要内容; 2、实施方案:技术路线、产品规划、产业化方案等; 3、项目实施计划及时间安排; 4、效益预测等其他相关内容。 四、项目申报书附件 1、宜兴市“互联网+”发展资金(物联网产业化项目)申请表 2、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3、项目购置设备、软件和技术发票汇总表及发票复印件 4、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其他证明材料

2016年度宜兴市物联网产业化项目申请表 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申报书编写内容说明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概述、项目的目标和任务(项目目标与任务需求分析)、现有工作基础与优势(项目申报单位及主要参与单位现有工作基础)、单位概况(资本性质、组织结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行业优势(在相关行业或区域已具备的技术优势和服务优势,已有的应用基础和取得的经济、社会、环保或安全效益)。 二、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实施内容(包括技术和系统方案、所提供的示范内容和方式、产学研合作情况、采用省内自主创新产品情况、工程规划和推广措施、技术保障和系统维护措施等) 2、项目实施计划及时间安排; 3、实施后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 4、项目实施后形成的示范点、创新点; 5、其它。 三、项目申报书附件 1、宜兴市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申请表 2、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3、项目购置设备、软件和技术发票汇总表及发票复印件 4、其他相关证明文件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信息化测绘技术服务体系关键技 术研发与应用” 课题申请指南

附件1: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信息化测绘技术服务体系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项目课题申报指南 本项目针对信息社会对测绘服务的需求,建成基础地理信息动态变化监测系统、国家基础地理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分发服务系统和应用开发示范工程,形成基于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地图缩编更新等创新性技术成果,以及一批实用化的软件、行业标准。项目成果能够促进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和有效应用,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测绘保障提供科技支撑。 项目总体目标: 针对信息社会对测绘服务的需求,研究解决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更新、数据管理、分发服务等业务方面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初步形成一套信息化测绘服务技术,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测绘保障提供科技支撑。具体内容包括:(1)研究基础地理信息变化发现、测定和更新技术方法,开发更新生产所需要的实用化软件系统,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2)基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GIS软件平台,研究建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集成管理系统,实现海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高效管理、分发和应用的业务化运行,提高我国GIS软件应用的整体技术水平。 (3)研究基础地理信息分发服务技术,建立分布式基础地理信息服务系统、网络化的海量影像数据快速浏览系统,为社会提供更加

丰富和方便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 本项目拟支持3个课题,课题实施年限为2007年-2009年共3年。各课题的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如下: 课题一: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动态变化监测系统研究 研究目标: 根据国家基础地理数据库更新生产的实际需求,研究基础地理信息变化发现、测定和更新技术方法及软件系统,包括影像的自动纠正与处理、目标识别、变化发现、综合判调、矢量数据缩编、数据库增量更新等,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提供技术支撑。 研究内容: 1、多源遥感数据融合与信息变化提取系统研究 1)多源地理信息的精确配准 ●新影像与矢量化地图数据的配准 利用广义点摄影测量原理和自动线状地物提取,通过影像自动纠正,实现二者精确配准。 ●多源影像的精确配准 研究不同传感器获得的影像之间、不同几何分辨率的影像之间、不同时相影像之间、原始影像与正射影像之间的配准理论及配准方法。 2)主要地形地物要素的快速识别 拟针对空间分辨率为5~10m的卫星影像和航空影像中的道路、水系、居民地等主要基础地理要素,研究具有已有知识引导的目标智能识别方法。 ●利用已有矢量数据的知识进行道路提取 ●集成多种特征的遥感影像集团式居民地识别 ●利用分类和缓冲区检测在中小比例尺影像中提取水系目标

科普项目申报评审管理系统

科普项目申报评审管理系统 申报用户操作手册

目录 一、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用户登陆、注册与审核........................................................................... 错误!未指定书签。 1、用户登陆..................................................................................................... 错误!未指定书签。 2、申报用户注册与验证................................................................................. 错误!未指定书签。 3、首次登陆(完善信息)............................................................................. 错误!未指定书签。 4、用户审核.....................................................................................................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在线申报................................................................................................... 错误!未指定书签。 1、系统主界面.................................................................................................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在线填报..................................................................................................... 错误!未指定书签。 3、预览申请书和正式提交............................................................................. 错误!未指定书签。 4、申报项目列表............................................................................................. 错误!未指定书签。 5、已立项项目列表.........................................................................................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个人信息修改........................................................................................... 错误!未指定书签。

科技项目申报的基本技巧

科技项目申报的基本技巧 一、项目申报的基本含义 项目申报的基本含义就是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照国家、省、市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支持重点,有针对性的向国家及省、市相关部门申请项目的立项,进而获得有关资金或政策支持。 二、项目的分类 (一)国家部委分类 1、国家发改委 (1)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重大专项计划;(2)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3)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光电子专项计划;(4)国家高技术西部专项计划;(5)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信息网络专项计划;(6)国家技术创新计划;(7)国家振兴软件产业行动计划;(8)高技术产业化新材料专项计划;(9)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补助基金;(10)现代农业高技术示范工程;(11)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产业化专项计划;(12)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电子、新型电子元器件专项计划;(13)利用国债资金建设优良林木种苗繁育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2、科技部 (1)火炬计划;(2)星火计划;(3)科技攻关计划;(4)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5)科技成果推广计划;(6)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7)973计划;(8)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9)科技成果转化基金;(10)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11)技术创新工程。 3、信息产业部 (1)国家振兴软件产业行动计划;(2)电子发展基金。 4、农业部 (1)农业科技跨越计划;(2)丰收计划;(3)948计划; (4)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综合示范县工程;(5)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工程。 5、商务部(财政部) (1)高技术出口产品技改项目贴息或无偿支持;(2)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专项

基金。 (二)省、市支持项目 1、技改项目 主要以贴息方式支持,也有部份无偿支持。省发改委、省经委、省财政厅、市经委等均有此类项目的支持。 2、科技攻关项目 省科技厅、市科技局每年有此类项目支持。 3、技改或基建项目中购置进口设备、国产设备的抵税或免税:此项由省、市经委办理。 4、技术创新项目 已列入国家或省经、市级重大新产品或科技攻关计划,有查新报告、专利、科技成果等,均可申请该项目的支持。支持方式主要为贴息或无偿。此项仍向省或市经委申请。 三、项目申报的基本要求 项目申报并要获得支持,原则上须符合以下条件: 1、符合国家、省、市的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指南; 2、符合国家、省、市“十一五”规划精神并列入《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点产业和优先主题; 3、符合国家和当地的环保、安全要求; 4、符合当年项目申报的政策指南和支持重点。 四、项目申报的基本资料 项目申报的成功与否,除了项目本身外,与资料准备的是否完善、充分、得体,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项目申报的资料一般有: 1、项目可研报告(项目建议书) 根据申报的不同项目和要求,项目可研报告既可由企业 自已编写,也可请有资质的中介服务机构编写。项目建议书可纳入可研报告,不需单独编写。

(完整word版)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国家科技部

附件: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的管理,根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是国家科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以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目标,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多门类、多学科知识,为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提供支撑。 第三条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的项目包括重大项目、面上项目和出版项目三类。重大项目是根据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需求,由科技部综合各部门、地方和专家建议确定的年度重点研究任务;面上项目是指各申报单位提出,经科技部组织专家评审同意立项的研究任务;出版项目是指各申报单位提出,经科技部组织专家评审同意资助出版的软科学研究成果。 第四条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按照管理规范、职责明确、公开公正、简明高效的原则组织实施。 第二章组织与职能

第五条科技部负责编制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共同组织实施。 第六条国务院各部门归口管理本部门的软科学研究工作,并协助科技部组织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的实施。 各级地方科技厅(委、局)归口管理本地区的软科学研究工作,负责编制本地区的软科学研究计划,并协助科技部组织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的实施。 第七条科技部负责对各部门、各地区的软科学研究工作进行宏观指导与协调,组织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软科学研究。 第三章计划管理 第八条科技部负责编制和发布《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年度项目指南》(以下简称《项目指南》),确定年度研究重点和申报要求。 第九条国务院各部门、地方科技厅(委、局)根据《项目指南》要求,组织本部门和本地区的申报工作。 第十条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按规定程序确定项目责任人和依托单位。项目责任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自然人作

项目申报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文档编号: PRMS-2 版本号: V1.0 文档名称:需求分析设计说明书 项目名称:项目申报管理系统 项目负责人:董艳,苏丽,李瑞卿 编写:董艳2009年11月10日 校对:董艳,苏丽,李瑞卿2009年11月10日 审核:董艳,苏丽,李瑞卿2009年11月10日 批准:董艳,苏丽,李瑞卿2009年11月10日 开发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管062班

需求规格说明书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项目背景 (3) 1.3定义 (3) 1.4参考资料 (3) 2.任务概述 (4) 2.1目标 (4) 2.2运行环境 (4) 2.3条件与限制 (4) 3.数据描述 (4) 3.1静态数据 (4) 3.2动态数据 (6) 3.3数据库介绍 (6) 3.4数据词典 (6) 3.5数据采集 (9) 4.功能需求 (9) 4.1功能划分 (9) 4.2功能描述 (9) 5.性能需求 (10) 5.1数据精确度 (10) 5.2时间特性 (10) 5.3适应性 (10) 6.运行需求 (10) 6.1用户界面 (10) 6.2硬件接口 (10) 6.3软件接口 (10) 6.4故障处理 (10)

1.引言 1.1编写目的 编写本文档的目的是根据系统分析工程师和客户沟通的结果,对用户需求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深入描述《项目申报系统》软件的功能和性能与界面,确定该软件设计的限制和定义软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 该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读者对象是信息工程学院订餐管理系统软件小组的研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销售工程师,版权归信息工程学院信管062班所有。 1.2项目背景 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科技高速发展,国家对科技项目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每年都有很多项目要上报国家或政府,纸制的项目申报报告的审批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使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月报信息统计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简便,我们小组打算开发“项目申报管理系统”。本系统是为方便重点建设项目业主单位报送项目月报,增强申报部门与项目单位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了解项目的建设进度及存在问题,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前期工作、资金筹措、征地拆迁、建设施工等问题而开发的应用软件管理系统。 项目申报系统PRMS 2.0将会成为一套功能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再Windows、linux 系统上顺利运行。根据2009年重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需要,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管提出开发一套为重点项目申报工作服务的应用系统,于完成之日交付。 1.3定义 项目申报管理系统是指应用电子计算机和相关网络支持,为申报项目的相关人愿提供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从而优化项目申报,减少项目申报周期,提高工作质量。 文档中采用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及缩略词简要如下: PRMS:Project Report Management System,项目申报管理系统。 1.4参考资料 [1]教学提供需求分析设计模板 [2]杨选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王珊,萨师宣。《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耿祥义张跃平。《JSP实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项目管理)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项目申报书

项目编号: 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 申报书 示范工程名称 申报单位(盖章) 主管部门 申报时间 建设部科学技术司编制 二OO四年十月

申报要求及《申报书》填写说明 一、申报条件 (一)工程项目应满足的条件 1、工程项目类型 申报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的工程项目,应是国家或地方的重点工程、标志性建筑或具有普遍意义的工程项目。可以是拟建、在建或竣工时间在一年内的工程。拟建和在建工程应在申请示范工程立项前办理完成有关工程审批手续,已竣工的工程应完成竣工验收。 2、对工程项目基本的技术要求 示范工程必须具有优良的规划设计,满足节能、节水、节地和治理环境污染的要求,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二)示范工程应形成成套示范技术 1、综合技术科技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综合技术示范工程”)应先确定该工程的关键技术领域,再选择这些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组成若干个技术体系,形成适用于该工程的综合成套技术,作为综合示范技术。 2、专项技术科技示范工程(以下简称“专项技术示范工程”)应先确定该工程的某一个关键技术领域(如建筑节能)或依托某一类新技术的新的工程类型(如钢结构住宅),再选择这个技术领域或这一新工程类型的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组成专项成套技术,作为专项示范技术。

3、单项技术科技示范工程(以下简称“单项技术示范工程”)应选择一项重大的先导性技术或量大面广的新技术作为示范的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技术配套形成单项成套技术,作为单项示范技术。 (三)示范技术应满足的基本条件 1、示范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一般应为建设部、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发布的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其技术依托单位应与发布的单位一致。 2、示范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不是前述推广项目的,应经过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和建设部直属单位、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直属单位组织的技术论证,并应在其签署的推荐意见中予以说明。 3、选用的示范技术不符合现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必须通过依据《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第81号令)组织的论证。 (四)申报单位应满足的条件 1、示范工程申报单位可以是业主、工程总承包单位、设计院、施工安装单位或示范技术的技术依托单位。其中示范技术的技术依托单位至少应与前述某一类单位共同申报。 2、申报单位应具有实施申报示范工程相应的市场准入资质。 二、申报材料 (一)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申报书(一式六份并提供电子文档)

最新力源高效节能潜水电泵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申报材料

力源高效节能潜水电泵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申报材料

目录 1.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3)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 (5)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准入条件分析 (7) 2.1 项目由来 (7)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 2.3 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 (12) 3.市场分析与产品方案确定 (13) 3.1 产品简介及主要参数 (13) 3.2 潜水电泵市场分析及预测 (18) 3.3 产品方案 (26) 4.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27) 4.1 项目选址及自然地理条件 (27) 4.2 项目建设条件及优势 (30) 5.工程工艺方案 (33) 5.1 主要设计原则 (33) 5.2 工艺方案 (34) 5.3 潜水电泵整机试验情况 (44) 5.4新增与原有车间被替换主要生产设备 (45) 5.5产品研发中心 (49) 5.6 物料、燃料消耗 (50) 6.项目建设方案 (51)

6.1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52) 6.2 总平面布置 (52) 6.3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56) 7.工程技术方案 (57) 7.1 结构设计 (58) 7.2 给排水 (61) 7.3 供配电 (64) 7.4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 (66) 7.5 动力 (67) 8.节能专篇 (68) 8.1 节能政策与规范分析 (68) 8.2 能耗状况 (68) 8.3 节能措施及效果 (76) 9.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与消防 (83) 9.1 环境保护 (83) 9.2 环境影响分析 (83) 9.3环境保护措施 (84) 9.4 职业安全卫生 (88) 9.5 消防 (90) 10.组织机构定员及实施进度安排 (92) 10.1 组织机构 (92) 10.2 岗位定员 (93) 10.3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93)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 苏州智为铭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李晓明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范管理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国家平台),推进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创新创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国科发基〔2017〕250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属于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面向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平安中国等需求,加强优质科技资源有效集成,提升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为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网络化、社会化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国家平台主要指围绕国家或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利用科学数据、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等科技资源在国家层面设立的专业化、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 科研设施和科研仪器等科技资源,按照《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和《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国科发基〔2017〕289号)进行管理。图书文献等科技资源,依据相关管理章程和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第四条国家平台管理遵循合理布局、整合共享、分级分类、动态调整的基本原则,加强能力建设,规范责任主体,促进开放共享。 第五条利用财政性资金形成的科技资源,除保密要求和特殊规定外,必须面向社会开放共享。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形成的科技资源通过国家平台面向社会开放共享。 第六条中央财政对国家平台的运行维护和共享服务给予必要的支持。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七条科技部、财政部是国家平台的宏观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1.制定国家平台发展规划、管理政策和标准规范; 2.确定国家平台总体布局,协调组建国家平台,批准国家平台的建立、调整和撤销; 3.建设国家平台门户系统即“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以下简称共享网); 4.组织开展国家平台运行服务评价考核工作,根据评价考核结果拨付相关经费; 5.指导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开展平台工作。 第八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是国家平台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科技部“双减”项目申报指南

“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 试点专项2016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我国化学肥料和农药过量施用严重,由此引起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化肥 和农药过量施用的主要原因:一是对不同区域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农药损失规律和高效利用机理缺 乏深入的认识,制约了肥料农药限量标准的制订;二是化肥和农药的替代产品研发相对落后,施 肥施药装备自主研发能力薄弱,肥料损失大,农药跑冒滴漏严重;三是针对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和 农药减施增效的技术研发滞后,亟需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应用模式。因此,制定化肥农药施用限 量标准,发展肥料有机替代和绿色防控技术,创制新型肥料和农药,研发大型智能精准机具,以 及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是我国实现化肥和农药减施增效的关键。 按照2015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务院关 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精神,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 点专项“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旨在立足我国当前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战略 需求,按照《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聚焦主要粮食作物、 大田经济作物、蔬菜、果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重大任务,按照“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解决化肥、农药减施增 效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为保障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发展“转方式、 调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本专项主要通过化学肥料和农药高效利用机理与限量标准、肥料农药技术创新与装备研发、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研究,构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与高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 技术体系,到2020年,项目区氮肥利用率由33%提高到43%,磷肥利用率由24%提高到34%,化 肥氮磷减施20%;化学农药利用率由35%提高到45%,化学农药减施30%;农作物平均增产3%,实 现作物生产提质、节本、增效。 本专项围绕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理论基础、产品装备、技术研发、技术集成、示范应用等环 节,对专项一体化设计,拟设置化肥农药减控基础与限量标准,重大技术、产品及装备研发,技 术集成创新与应用三个任务方向共42个项目。化肥农药减控基础与限量标准任务方向包括项目 1-8共8个项目,该部分研究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产品及装备研发提供理论基础,为主要 农区不同作物化肥和农药减施增效提供技术标准;重大技术、产品及装备研发任务方向包括项目 9-18共10个项目,该部分研究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提供重大技术、产品及装备;技术集成创新

关键技术研发及重大产业化项目申报书要点

附件三: 关键技术研发及重大产业化项目申报书要点 一、关键技术研发及重大产业化项目 围绕国家战略、社会发展需求,以应用为导向,以现代服务业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共同开展关键性技术与服务、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的项目。此类项目应处于研发中后期阶段或产业化阶段,产业化条件成熟,三年内能形成较高的销售收入和就业需求,对东湖示范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二、项目申报书要点 1. 项目名称 2. 项目所属领域(新兴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科技金融业、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业等四大领域) 3. 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国家战略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项目对产业链上下游环节或企业起到的带动作用) 4. 承担单位情况(包括牵头企业名称、合作单位名称、公司上年度的销售收入、企业利润情况、项目达产后企业的预计销售收入和利润情况、主要产品、知识产权情况等) 5. 项目内容(项目具体实施内容,主要技术与服务、产业化能力、是否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6. 项目实施目标 7. 项目关键技术特点和创新点(体现关键性、创新点,以

及和国际上的技术差距) 8. 项目产品成熟度和市场前景分析 9. 项目研发(建设)时间和地点(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10. 项目基础(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已完成的工作及形成的阶段性成果,正在进行的工作,下一步即将开展的工作)11.项目将产生的带动效应(对产业链上下游环节或企业起到的带动作用) 12. 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项目预计投资总规模、企业投资额、企业已落实资金、中央和地方政府资金需求) 13. 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项目新增销售收入,项目达产后可实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4. 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技术、市场、政策、管理) 15.有关附件(与项目相关的其他证明材料或文件等) 2

国家科技部认可查新机构名单

国家科技部认可查新机构名单国家发明奖励评审委员会 1990年公布的国家发明奖项目查新单位名单: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即我站)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中国化工信息中公安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天津市科技信息研究所冶金信息标准研究院 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辽宁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技术情报中心湖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四川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陕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煤炭技术信息研究 国家科委《关于公布第一、二批科技查新咨询单位的通知》(国科通[1994]23号)公布的第一、二批科技查新机构名单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 四川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天津市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国航天信息中心 辽宁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 山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河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冶金信息标准研究院 黑龙江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中国航空信息中心湖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冶金信息标准研究院 黑龙江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中国航空信息中心 湖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 广西区科技情报研究所 兵器工业情报研究所 陕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公司技术经济研究院 广东省科技情报研究 国家科委《关于复审一级科技查新咨询单位的情况和公布第三批科技查新咨询单位的通知》(国科函信字[1997]005号)公布的第三批科技查新机构名单:铁道部科技信息研究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标准合同范本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 标准合同 Both P arties join tly ack no wiedge and abide by their respon sibilities and obligati ons and reach an agreed result. 方: 方: 间:

三、重大项目年度计划内容及考核目标 第一年度: 编号:FS-DY-40040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标准合同 i 使用备注:该资料可用于合同内的权利人通过商量,得出需要共同认可的权利和职 I ! I 责,并且约定在一定周期里完成商定的目标。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 I I I 细阅读内容。 合同编号: 填表日期: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制 XX 年x 月 司承办),合同的乙方为项目承担单位。 .重大项目主要研究内容(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问 二、重大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人: 项目名称: 联系电话: 政编码: 项目负责人: 联系地址: 项目联系 项目起止日期: 申报学校(盖章): 填写说明: 1.此文要求a4纸打印。 2.合同编号 由教育部科技司按项目编号编制。 3.项目的组织部门为 教育部(科技司承办)。 4.项目合同的甲方为教育部 (科技

合计: 公章: 年度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执行过程中,乙方如要修改项目 合同中的条款,必须向甲方提出申请报告并阐明理由,经甲 措施不落实)致使计划申请书内容有出入, 挪用经费致使计划' 第二年度: 第三年度: 四、重大项目经费预算 1.经费投入预算 科目: 合计: 预算数(万元): 2.经费支出预算 科目: 金额(万元): 3.教育部拨款: 4. 5.承担单位自筹 分类1 6.其他 分类2 五、合同签约各方 主管部门(甲方): 负责人 承担单位 (乙方): 项目负责人 公章: 项目单位负责人(签): 财务负责人 公章: 开户银行: 账号: 六、共同条款 签约方共同遵守教育部科学与技术研 究管理办法文件的要求。 1.乙方需分年度向甲方提出上 方同意后方可执行修改内容。 2.乙方因主观原因(如技术

项目申报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文档编号: PRMS-2 版本号: 文档名称:详细设计说明书 项目名称:项目申报管理系统 项目负责人:董艳,苏丽,李瑞卿 编写:董艳 2009年11月10日 校对:董艳,苏丽,李瑞卿 2009年11月10日 审核:董艳,苏丽,李瑞卿2009年11月10日 批准:董艳,苏丽,李瑞卿2009年11月10日 开发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管062班

详细设计说明书

1.引言 编写目的 根据从该阶段开发正式进入软件的实际开发阶段,本阶段完成系统的大致设计并明确系统的数据结构与软件结构。在软件设计阶段主要是把一个软件需求转化为软件表示的过程,这种表示只是描绘出软件的总的概貌。本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就是进一步细化软件设计阶段得出的软件总体概貌,把它加工成在程序细节上非常接近于源程序的软件表示。 该文档供系统开发人员使用,为进一步设计软件、编写代码打下基础。 项目背景 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科技高速发展,国家对科技项目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每年都有很多项目要上报国家或政府,纸制的项目申报报告的审批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使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月报信息统计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简便,我们小组打算开发“项目申报管理系统”。本系统是为方便重点建设项目业主单位报送项目月报,增强申报部门与项目单位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了解项目的建设进度及存在问题,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前期工作、资金筹措、征地拆迁、建设施工等问题而开发的应用软件管理系统。 根据2009年重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需要,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管提出开发一套为重点项目申报工作服务的应用系统。 定义 项目申报管理系统是指应用电子计算机和相关网络支持,为申报项目的相关人愿提供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从而优化项目申报,减少项目申报周期,提高工作质量。 文档中采用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及缩略词简要如下: PRMS:Project Report Management System,项目申报管理系统。 参考资料 [1]教学提供详细设计模板 [2]杨选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王珊,萨师宣。《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耿祥义张跃平。《JSP实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