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1. 软件概要设计

2. 模块

3. 模块化

4. 抽象

5. 信息隐蔽

6. 模块独立性

7. 耦合性

8. 无直接耦合

9. 数据耦合

10. 标记耦合

11. 控制耦合

12. 公共耦合

13. 内容耦合

14. 内聚性

15. 偶然内聚

16. 逻辑内聚

17. 时间内聚

18. 通信内聚

19. 顺序内聚

20. 功能内聚

21. 软件结构图

22. 结构化设计

23. 变换流

24. 事务流

1.软件概要设计又称结构设计,这是一个把软件需求转换为软件表示的过程。

2.模块在程序中是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或者是单独命名和编址的元素,在软件的体系结构中,模块是可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单元。

3.模块化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模块按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

4.抽象是认识复杂现象过程中使用的思维工具,即抽出事物本质的共同特性而暂不考虑它的细节,不考虑其他因素。

5. 信息隐蔽指在设计和确定模块时,使得一个模块内包含的信息(过程或数据),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其他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的。

6.模块独立性指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的子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的联系最少且接口简单。

7. 耦合性也称块间关系,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

8.无直接耦合指两个模块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它们分别从属于不同模块的控制和调用,它们之间不传递任何信息。

9.数据耦合指两个模块之间有调用关系,传递的是简单的数据值,相当于高级语言中值传递。

10.标记耦合指两个模块之间传递的是数据结构。

11.控制耦合指一个模块调用另一个模块时,传递的是控制变量(如开关、标志

等),被调用模块通过该控制变量的值有选择地执行块内某一功能。

12.公共耦合指通过一个公共数据环境相互作用的那些模块间的耦合。公共数据环境可以是全程变量或数据结构、共享的通信区、内存的公共覆盖区及任何存储介质上的文件、物理设备等。

13.内容耦合指一个模块直接调用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或通过非正常入口而转入另一个模块内部。

14.内聚性又称块内联系,指模块的功能强度的度量,即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

15.偶然内聚指一个模块内的各处理元素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16.逻辑内聚指模块内执行几个逻辑上相似的功能,通过参数确定该模块完成哪一个功能。

17.时间内聚指需要同时执行的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模块。

18.通信内聚指模块内所有处理元素都在同一个数据结构上操作(有时称为信息内聚),或者指各处理使用相同的输入数据或者产生相同的输出数据。

19.顺序内聚指一个模块中各个处理元素都密切相关于同一功能且必须顺序执行,前一功能元素的输出就是下一功能元素的输入。

20.功能内聚指模块内所有元素共同完成一个功能,缺一不可。因此模块不能再分割。

21. 软件结构图是软件系统的模块层次结构,反映了整个系统的功能实现。

22.结构化设计又称面向数据流的设计,它是以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数据流图为基础,按一定的步骤映射成软件结构。

23.变换流指数据流图(简称DFD)具有明显的输入、变换和输出界面。

24.事务流指数据流图中输入流被分离成许多数据流,形成许多加工路径,并根据输入值选择其中一条路径来执行。

1. 详细设计

2. 结构化程序设计

3. 流程图

4. 盒图

5. 过程设计语言

6. JSP

7. JSD

1.详细设计主要确定每个模块的具体执行过程,也称过程设计。

2.结构化程序设计是一种典型的面向数据流的软件总体设计方法。它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设计方法和单入口单出口的控制结构,并且只包含顺序、选择和重复3种结构。

3.流程图又称程序框图,是一种描述程序逻辑结构的工具。

4. 盒图(简称N-S图)。它是一种算法描述工具,它是一种由外往里、结构化逐层展开的二维盒型结构。盒图的控制流程为自上而下,从外到里地执行。

5.过程设计语言(简称PDL),也称程序描述语言,又称伪码,它是一种用于描述模块算法设计和处理细节的语言。

6. JSP方法定义一组以数据结构为指导的映射过程,它根据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按一定的规则映射成软件的过程描述,即程序结构。适于详细设计阶段。

7.JSD主要以活动事件为中心,通过由一串活动顺序组合构成进程,建立系统模型,最后实现该模型。

1.软件测试

2.静态测试

3.动态测试

4.黑盒测试

5.白盒测试

6.语句覆盖

7.判定覆盖

8.条件覆盖

9.判定/条件覆盖

10.条件组合覆盖

11.路径覆盖

12.测试用例

13.驱动模块

14.桩模块

15.单元测试

16.集成测试

17.确认测试

18.渐增式测试

19.非渐增式测试

20.调试

21.人的因素的含义

22.基线

23.软件配置管理

24.软件配置项

1.软件测试指为了发现软件中的错误而执行软件的过程。它的目标是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错误,将测试结果作为纠错的依据。

2.静态测试指被测试的程序不在机器上运行,而是采用人工检测和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的手段对程序进行检测。

3.动态测试指通过运行程序发现错误。

4.黑盒测试指把测试对象看成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只在软件的接口处进行测试,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是否满足功能要求,又称为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

5.白盒测试指把测试对象看成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人员需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以检查处理过程的细节为基础,对程序中尽可能多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检验内部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是否有错,实际的运行状态与预期的状态是否一致。

6. 语句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被测程序中每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7.判定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被测程序中每个判定表达式至少获得一次“真”值或“假”值,从而使程序的每个分支至少都通过一次,因此判定覆盖又称分支覆盖。

8.条件覆盖指设计足够测试用例,使判定表达式中每个条件的各种可能的值至少出现一次。

9.判定/条件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判定表达式中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取值至少出现一次,并使每个判定表达式所有可能的结果也至少出现一次。

10.条件组合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每个判定表达式中条件的各种可能的值的组合都至少出现一次。

11.路径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覆盖被测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

12.测试用例指为寻找程序中的错误而精心设计的一组测试数据。

13. 驱动模块指用来模拟被测模块的上级调用模块,其功能比真正的上级模块简单得多,它只完成接受测试数据,以上级模块调用被测模块的格式驱动被测模块,接收被测模块的测试结果并输出。

14. 桩模块指用来代替被测试模块所调用的模块,其作用是返回被测试模块所需的信息。

15.单元测试指对源程序中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检查各个模块是否正确实现规定的功能,从而发现模块在编码中或算法中的错误。

16.集成测试指在单元测试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的测试。也称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

17.确认测试指检查软件的功能与性能是否与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确定的指标相符合,又称有效性测试。

18.渐增式测试指逐个把未经过测试的模块组装到已经过测试的模块上去,进行集成测试。每加入一个新模块进行一次集成测试,重复此过程直到程序组装完毕。

19.非渐增式测试指首先对每个模块分别进行单元测试,然后把所有的模块按设计要求组装在一起进行测试。

20.调试指确定错误的原因和位置,并改正错误的过程,也称纠错。

21. 1)人对感知过程的认识,包括视觉、阅读时的认知心理、记忆、归纳与演绎推理等;

2)用户已有的技能和行为方式;

3)用户所要求的完成的整个任务以及用户对人机交互部分的特殊要求。22. 已经通过正式复审和批准的某规约或产品,它因此可以作为进一步开发的基础,并且只能遵循正式的变化控制过程得到改变。

23. 软件配置管理,简称SCM,它用于整个软件工程过程。其主要目标是:标识变更、控制变更、确保变更正确地实现、报告有关变更。SCM是一组管理整个软件生存期各阶段中变更的活动。

24.软件配置项是软件工程中产生的信息项,它是配置管理的基本单位,对已成为基线的SCI,虽然可以修改,但必须按照一个特殊的正确的过程进行评估,确认每一处的修改。

(完整版)名词解释(软件工程)

三、名词解释 1、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逻辑部件,它由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组成。 2、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 3、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信息的集合,也就是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 4、模块化:是把程序划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子功能,把这些模块集总起来组成一个整体,可能完成指定的功能满足问题的需求。 5、类:对具有相同数据和相同操作的一组相似对象的定义。 6、软件危机: 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7、软件维护:在软件已经交付使用之后,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改软件的过程. 8、继承:子类自动地共享基类中定义的数据和方法的机制. 9、投资回收期: 就是使累计的经济效果等于最初投资的需要的时间。 10、结构化分析方法:就是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11、软件的生命周期:一个软件从定义、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终被废弃所经历的一系列时期。 12、投资回收期:就是使累计的经济效果等于最初投资的需要的时间。 13、结构化分析方法:就是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14、模块: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它是单独命名的而且可通过名字来访问。 15、宽度:是软件结构内同一个层次上的模块总数的最大值。 16、事务流:数据沿输入通路到达一个处理,这个处理根据输入数据的类型在若干个动作序列中选出一个来执行。这类数据流应该划分为一类特殊的数据流,称为事务流。 17、耦合:衡量不同模块彼此间互相依赖的紧密程度。 18、事件:是某个特定时刻所发生的事情,它是对引起对象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现实世界中的事件的抽象。 19、函数重载:指在同一作用域内的若干个参数特征不同的函数可以使用相同的函数名字。 20、存根模块:用以模拟被测模块运行过程中所调用模块或是被测模块下层模块的替代程序。 21、变换流:信息沿输入通呼进入系统,同时由外部形式变换成内部形式,进入系统的信息通过变换中心,经加工处理以后再沿输出通路变换成外部形式离开软件系统,当数据流图具有这些特征时,这种信息流就叫变换流。 22、内聚: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23、扇出:是一个模块直接控制的模块数目。 24、多态性:子类对象可以像父类对象那样使用,同样的消息既可以发送给父类对象也可以发送给子类对象。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001]

名词解释 1、软件工程是用科学知识和技术原理来定义、开发、维护软件的一门学科。其主要思想是在软件生产中用工程化的方法代替传统手工方法。 2、GIS软件工程就是在GIS软件的开发整个过程中,遵循一般软件开发的工程化原理和方法,并照顾到GIS软件开发的特殊规律和要求,对GIS软件各个阶段进行工程化规范的一门技术。 3、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一个软件从得出开发要求开始直到该软件报废为止的整个时期。 4、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模型。 5、软件需求是指用户为解决某个问题、或为实现某一目标,要求软件必须满足的条件或能力。软件需求的分为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三个层次。 6、数据字典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一个好的数据字典是一个数据标准规范,可以使数据库的开发者依此来实施数据库的建设、维护和更新,从而减低数据库的冗余度并增强整个数据库的完整性。 7、软件体系结构定义了软件部件(Component),包括部件间交互的定义,特别强调省略和部件相互关系无关的内容信息。软件体系结构可以看作是要把程序族中的成员的结构化信息组织起来,使系统在体系结构级达到重用。 8、模块独立性指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的子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的联系最少且接口简单。 9、耦合性也称块间联系,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 10、内聚性又称块内联系,指模块的功能强度的度量,即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若一个模块内各元素(如程序段之间)联系的越紧密,则它的内聚性就越高。 11、黑盒测试又称为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它是在已知软件所应具有功能的前提下,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 该方法把被测试对象看成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只在软件的界面上进行测试,用来证实软件功能的可操作性,检查程序是否满足功能要求或遗漏了功能,程序是否能正确地接收输入数据并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数据结构是否错误或外部数据库访问是否错误,界面和性能是否错误,初始化和终止是否错误。黑盒测试方法主要有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等,它主要用于软件系统测试阶段。 12、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它是在已知程序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的前提下,通过测试来检测程序中的每条路径是否按预定要求正常运行。 该方法把被测试对象看成一个透明的白盒子,测试人员完全知道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算法,并按照程序内部的逻辑测试程序,对程序中尽可能多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在所有的点检验内部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是否和预期相同。白盒测试方法主要有逻辑覆盖、基本路径测试等,它主要用于验证测试的充分性。 13、单元测试是对最小的可测试软件元素(单元)实施的测试,它所测试的内容包括单元的内部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1. 软件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部分,它是包括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2. 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3.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去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即把工程化应用到软件上。 4. 软件生存周期 软件生存周期是指软件产品从考虑其概念开始到该软件产品交付使用,直至最终退役为止的整个过程,一般包括计划、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集成、交付、维护等阶段。 5. 软件复用 软件复用就是利用某些已开发的、对建立新系统有用的软件元素来生成新的软件系统。 6. 质量 质量是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能力的特性和特征的集合。在合同环境下,需求是明确的;在其他环境下,隐含的需求需要识别和定义。 7. 质量策划 质量策划包括产品策划、管理和作业策划,以及质量计划的编制和质量改进的准备工作。 8. 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是以最求最高的效益和效率为目标的持续性活动。 9.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对流程和产品的符合性的评估,独立分析不足并予以更正使得产品与需求相符。 10. 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是有计划的和系统性的活动,它对部件或产品满足确定的技术需求提供足够的信心。 11. 软件质量 软件质量是指明确声明的功能和性能需求、明确文档化的开发标准、以及专业人员开发的软件所具有的所有隐含特征都得到满足。 12. 正式技术复审 正式技术复审是一种由软件开发人员进行的软件质量保证活动,其目的是在软件的任何一种表示形式中发现功能、逻辑或实现的错误,验证经过复审的软件确实满足需求,保证软件符合预定义的标准,使软件按照一致的方式开发,使项目更易于管理。 13. ISO ISO是一个组织的英语简称,代表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即"国际标准化组织"。

软件工程复习题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PD Powerdesigner是面向数据分析、对象分析、对象设计和实现,集成UML 和数据建模的CASE工具。 2.等价类划分法 等价类划分法是黑盒法设计方案的一种。它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划分成有限个等价类,用每个等价类中的一个典型值作为测试数据。 3.模块 模块是能够单独命名,能独立地完成一定功能,由边界元素限定的程序 元素的序列。 4.流程图 流程图是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描述软件设计的方法,能直观地描 述过程的控制流程,便于初学者掌握。 5.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分析模型中出现的所有名字的一个集合,还包括有关命名实 体的描述。如何名字是一个复合对象。它还应有对其组成部分的描述。 6.对象 对象视作一个融合了数据及在其上操作的行为的统一的软件组件。 7.软件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对应的另一部分,包括一系列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集合。 8.DOM Document Object Model,文档对象模型可以以一种独立于平台和语言的方式访问和修改一个文档的内容和结构。 9.MVC Model View Controller,MVC是一个软件设计模式,它强制性的使应用程序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分开。使用MVC应用程序被分成三个核心部件:模型、视图、控制器。它们各自处理自己的任务。 10.UML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一种描述、构造、可视化和文档化的软件建模语言。 11.ERD Entity-Relation Diagram实体关系图,实体关系模型描述数据实体、关联以及实体属性。该模型用实体关系图描述显示世界中的实体,而不涉及实体在系统中的实现方法。 12.Servlet Servlet是一种服务器端的Java应用程序,具有独立于平台和协议的特性,可以生成动态的Web页面。 13.BOM BrowserObjectModel浏览器对象模型,研发者通过使用BOM,可移动窗口、更改状态栏文本、执行其它不与页面内容发生直接联系的操作。 14.MDA 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模型驱动架构,MDA提供了一种途径(通过相关的工具)来规范化一个平台独立的系统、规范化平台、为系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题简答题汇总

名词解释题汇总: 1.软件是能够完成预定功能和性能,并对相应数据进行加工的程序和描述程序及其操作的文档。 2.信息隐藏模块中的软件设计决策信息封装起来的技术,只知道它的功能以及对外的接口,而不知它的内部细节 3.对象对象是现实世界中个体或事物的抽象表示,是其属性和相关操作的封4.软件可维护性指软件被理解、改正、调整和改进的难易程度。 5.原型是目标软件系统的一个可操作模型,它实现了目标软件系统的某些重6.软件生存周期软件产品从形成概念开始,经过开发、运行(使用)和维护直到退役的全过程称为软件生存周期,包括软件定义、开发、使用和维护三部分。 7.白盒测试是已知产品内部工作过程,通过测试检验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产品规格说明的规定正常进行 8.预防性维护是为了进一步改善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并为以后的改进奠定基础。 9.构件图描述软件实现系统中各组成部件以及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 10.场景从单个执行者的角度观察目标软件系统的功能和外部行为。 11.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 将若干工具集成起来,与软件工程数据库和计算机系统构成一个支持软件开发的系统 12.编程风格是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地编排和组织程序以提高可读 性和可维性。 13.黑盒测试方法是已知产品应该具有的功能,通过测试检验每个功能是否 都能正常使用; 14.实体—关系图描述系统所有数据对象的组成和属性,描述数据对象之间关系的图形语言。 15.软件维护的副作用指由于维护或在维护过程中其他一些不期望的行为引入 的错误, 16.软件生存周期软件产品从形成概念开始,经过开发、运行(使用)和维护直到退役的全过程称为软件生存周期,包括软件定义、开发、使用和维护三部分。17.结构化程序设计是一种程序设计技术,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设计 方法和单入口单出口的控制构件。 18.软件过程(software process) 软件开发人员为开发和维护软件及相关产 品所实施的一系列步骤,这些步骤涉及方法、工具及人的组织和行为。 19.综合测试是组装软件的系统测试技术,按设计要求把通过单元测试的各个模块组装在一起之后,进行综合测试以便发现与接口有关的各种错误。 20.过程抽象把完成一个特定功能的动作序列抽象为一个过程名和参数表,通过指定过程名和实际参数调用此过程; 21.水平原型是指仅仅模拟目标软件系统某一层面(通常是用户界面层)的原型。22.CASE工具是一些软件系统,支持软件过程的常规活动,如编辑设计图表、检查图表的连贯性、跟踪已经运行的程序测试等。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汇总

软件危机 .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纯收入. 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系统的累计经济效益(折合成现在值)与投资之差。 模块.是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 原型.是使用样机,使用户通过实践获得对未来系统的的概念,可以更准确提出要求。 BROOKS定律向一个已经延晚的项目追加开发人员,可能使它完成的更晚 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信息的集合。描述数据流图的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最底层加工)和数据流。PDL。是使用样机,使用户通过实践获得对未来系统的的概念,可以更准确提出要求 模块独立性:指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的子功能(即:功能单一),并且与其他模块的联系最少且接口简单(比如:只有一个接口)。 软件复用:将已有软件的各种有关知识用于建立新的软件,以缩减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花费。 内聚:一个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相关联程度的度量 测试用例: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模型 信息隐蔽:将每个程序的成分隐蔽或封装在一个单一的设计模块中,定义每一个模块时尽可能少地显露其内部的处理 McCabe度量法:由Thomas McCabe提出的一种基于程序控制流的复杂性度量方法 动态模型:用于描述系统的过程和行为 软件维护:在软件运行或维护阶段对软件产品所进行的修改. CMM: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 软件调试:软件测试成功后,根据错误迹象确定错误的原因和准确位置,并加以改正。 耦合:块间联系,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 配置管理:一种标识、组织和控制修改的技术,应用于整个软件工程过程 软件项目计划:一个软件项目进入系统实施的启动阶段 JSP方法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其定义了一组以数据结构为指导的映射过程,它根据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按一定的规则映射成软件的过程描述,即程序结构。 多态性指相同的操作或函数、过程可作用于多种类型的对象上并获得不同结果。或(不同的对象,收到同一消息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 经济可行性进行开发成本的估算以及了解取得效益的评估,确定要开发的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开发。社会可行性要开发的项目是否存在任何侵犯、妨碍等责任问题,要开发项目目的运行方式在用户组织内是否行得通,现有管理制度、人员素质、操作方式是否可行。 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就是使累计的经济效益等于最初的投资费用所需的时间。 对应关系即有直接因果关系在程序中可以同时处理。 结构冲突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结构找不到对应关系的情况,称为结构冲突。 白盒法该方法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人员须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以检查处理过程的细节为基础,对程序中尽可能多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检查内部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是否有错,实际的运行状态与预期的状态是否一致。白盒法也不可能进行穷举测试。 类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对象的抽象就是类。 信息隐蔽指在设计和确定模块时,使得一个模块内包含的信息(过程或数据),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其它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的。 路径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覆盖被测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这就是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相关术语

软件工程相关术语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软件工程相关术语 第1章需求 1.1接口需求(interface requirement)-GBT11457 规定系统或系统部件必须与之交互的外部项或提出由这样的交互引起的在格式、时间关系或其他因素方面提出的限制的需求。 1.2性能需求(performance requirement)-GBT11457 在功能需求上加上条件的需求。例如,在规定的速度、精度或存储器使用条件下执行指定函数的需求。 1.3性能规格说明(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GBT11457 规定系统或部件必须具有的性能特征的文档。这些特征典型地包括:速度、精度和存储器使用。常常是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一部分。 1.4物理需求(physical requirement)-GBT11457 规定系统或系统部件必须具有的物理特征的一种需求,例如材料、形状、尺寸、重量。 第2章测试(test)-GBT11457 A)一种活动,在此活动中,系统或部件在一定的条件下执行,观察或记录其结果,对系统或部件的某些方面进行评价。 B)实施如在A)中的活动。 C)一个或多个测试用例集。 D)一个或多个测试规程集。 E)一个或多个测试用例和规程集。

2.1接口测试(interface testing)-GBT11457 引导以评价系统或部件能否相互正确地传送数据与控制信息的测试。2.2变异测试(mutation testing)-GBT11457 一种测试技术,其中的两个或多个程序变异用相同的测试用例执行,以评价测试用例检测变异中的差别的能力。 2.3运行测试(operational testing)-GBT11457 在它的目标环境中,评价系统或部件的测试行为。 2.4路径测试(path testing)-GBT11457 设计以执行通过计算机程序的全部或所选择的路径的测试。 2.5性能测试(performance testing)-GBT11457 评价系统或部件与规定的性能需求的依从性的测试行为。 2.6合格性测试(qualification testing)-GBT11457 确定系统或部件是否适合于操作使用的测试行为。 2.7回归测试(regression testing)-GBT11457 系统或部件选择的重新测试,用以验证修改未引起不希望的有害效果,或证明修改后的系统或系统部件仍满足规定的需求。 2.8强度测试(stress testing )-GBT11457 评价系统或部件在它规定的需求的限定或超出时情况的测试。 2.9结构测试(structural testing)-GBT11457 侧重于系统或部件内部机制的测试。类型包括分支测试、路径测试、语句测试。 2.10系统测试(system testing)-GBT11457 在完整的、集成的系统上的测试行为,它用以评价系统与规定的需求的遵从性。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Adaptive maintenance适应性维护:为使软件产品在新的环境下仍能使用而进行的维护, 称为适应性维护。 Data flow diagram数据流图:描述系统中数据流程的图形工具,它标识了一个系统的逻辑输入和逻辑输出,以及把逻辑输入转换为逻辑输出的加工过程。 baseline基线:它提供一个正式标准,随后的工作基于此标准,并且只有经过授权后才能 变更这个标准。建立一个初始基线后,以后每次对其进行的变更都将记录为一个差值,直到建成下一个基线。 Big-bang testing一次性组装测试:也叫集成测试,是单元测试的扩展,最简单的形式是 两个已经测试过的单元组成一个整体,并且测试他们的接口。 Black box黑盒:是对一个项目组建造的软件的修改标识,组织和控制的技术,其目标是 通过最大限度的减少错误,来最大限度提高生产率。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透明盒测试,测试应用程序的内部结构或运作,而不是测试应用程序的功能。 Software configuration item软件配置项:软件生存周期各个阶段活动的产物经审批后即可称之为软件配置项。为了配置管理而作为单独实体处理的一个工作产品或软件。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配置管理,配置管理是对软件产品及其开发过程和生命周期进行控制、规范的一系列措施。 Corrective maintenance 改正性维护:在软件交付运行以后,由于开发阶段测试工作的 不彻底,不完全,一些隐藏的软件错误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逐步暴露出来,通常把发现和改正这类错误的过程叫做改正性维护。 Coupling 耦合:何亮不同模块之间接口的相对独立性。 Integration testing集成测试: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概要设计组装成为子系统或系统进行测试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软件工程试题整理_词语解释题 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指开发人员要准确理解用户的需求,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将用户非形式的需求陈述转化成完整的需求定义,再由需求定义转换到相应的形式功能规约(需求规格说明)的过程。 2、白盒法:该方法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人员须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以检查处理过程的细节为基础,对程序中尽可能多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检查内部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是否有错,实际的运行状态与预期的状态是否一致。白盒法也不可能进行穷举测试。 3、黑盒法:该方法把被测试对象看成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只在软件接口处进行测试,依照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是否满足功能要求。因此,黑盒测试又称为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 4、渐增式测试:逐个把未经过测试的模块组装到已经过测试的模块上去,进行集成测试。每加入一个新模块进行一次集成测试,重复此过程直至程序组装完毕。 5、非渐增式测试:首先对每个模块分别进行单元测试,然后再把所有的模块按设计要求组装在一起进行测试。 6、可执行的规格说明:这是一种使要求说明过程自动化的技术,通过可执行的规格说明语言来描述预期的行为“做什么”,人们可以从直接观察中用规格说明语言来规定任何系统行为。

7、经济可行性:对组织的经济状况和投资能力进行分析,对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费用进行估算,对系统建成后可能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进行估计。 8、系统设计说明书:是从系统总体的角度出发对系统建设中各主要技术方面的设计进行说明,是系统设计阶段的产物,其着重点在于阐述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以及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将为后续的系统开发工作从技术和指导思想上提供必要的保证。 9、面向对象设计:是把分析阶段得到的需求转变成符合成本和质量要求的、抽象的系统实现方案的过程。或者说,面向对象设计就是用面向对象观点建立求解域模型的过程。 10、结构化设计: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是以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数据流图为基础,按一定的步骤映射成软件结构,因此又称结构化设计(SD)。 11、结构化分析:是根据分解与抽象的原则,按照系统中数据处理的流程,用数据图来建立系统的功能模型,从而完成需求分析工作。 12、基于脚本的设计:此方法主要用于解决要求的验证问题。一个脚本将模拟在系统运行期间用户经历的事件,它提供了输入、处理、输出的屏蔽,以及有关对话的一个模型,开发者能够给用户显示一个系统的逼真视图。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试题整理_词语解释题 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指开发人员要准确理解用户的需求,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将用户非形式的需求述转化成完整的需求定义,再由需求定义转换到相应的形式功能规约(需求规格说明)的过程。 2、白盒法:该方法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人员须了解程序的部结构和处理过程,以检查处理过程的细节为基础,对程序中尽可能多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检查部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是否有错,实际的运行状态与预期的状态是否一致。白盒法也不可能进行穷举测试。 3、黑盒法:该方法把被测试对象看成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的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只在软件接口处进行测试,依照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是否满足功能要求。因此,黑盒测试又称为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 4、渐增式测试:逐个把未经过测试的模块组装到已经过测试的模块上去,进行集成测试。每加入一个新模块进行一次集成测试,重复此过程直至程序组装完毕。 5、非渐增式测试:首先对每个模块分别进行单元测试,然后再把所有的模块按设计要求组装在一起进行测试。 6、可执行的规格说明:这是一种使要求说明过程自动化的技术,通过可执行的规格说明语言来描述预期的行为“做什么”,人们可以从直接观察中用规格说明语言来规定任何系统行为。 7、经济可行性:对组织的经济状况和投资能力进行分析,对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费用进行估算,对系统建成后可能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进行估计。 8、系统设计说明书:是从系统总体的角度出发对系统建设中各主要技术方面的设计进行说明,是系统设计阶段的产物,其着重点在于阐述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以及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将为后续的系统开发工作从技术和指导思想上提供必要的保证。 9、面向对象设计:是把分析阶段得到的需求转变成符合成本和质量要求的、抽象的系统实现方案的过程。或者说,面向对象设计就是用面向对象观点建立求解域模型的过程。 10、结构化设计: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是以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数据流图为基础,按一定的步骤映射成软件结构,因此又称结构化设计(SD)。 11、结构化分析:是根据分解与抽象的原则,按照系统中数据处理的流程,用数据图来建立系统的功能模型,从而完成需求分析工作。 12、基于脚本的设计:此方法主要用于解决要求的验证问题。一个脚本将模拟在系统运行期间用户经历的事件,它提供了输入、处理、输出的屏蔽,以及有关对话的一个模型,开发者能够给用户显示一个系统的逼真视图。 13、IDEF方法:是美国空军在1981年针对集成化计算机辅助制造(简称ICAM)工程项目中用于进行复杂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方法,是在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4、JSP方法:定义了一组以数据结构为指导的映射过程,他根据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按一定的规则映射成软件的过程描述,即程序结构,而不是软件的体系结构,因此该方法适于详细设计阶段。 15、软件概要设计:进入了设计阶段,要把软件“做什么”的逻辑模型变换为“怎么做”的物理模型,即着手实现软件的需求,并将设计的结果反应在“设计规格说明书”文档中,所以软件设计是一个把软件需求转换为软件表示的过程,最初这种表示只是描述了软件的总的体系结构,称为软件的概要设计或结构设计。 16、信息隐蔽:指在设计和确定模块时,使得一个模块包含的信息(过程或数据),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其它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的。 17、系统流程图:是描述物理系统的传统工具,它用图形符号来表示系统中的各个元素,例如人工处理、数据处理、数据库、文件、设备等。它表达了系统中各个元素之间的信息流动的情况。 18、集成测试:是指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的测试,故也称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 19、附加策略:是将原型用于开发的全过程,原型由最基本的核心开始,逐步增加新的功能和新的需求,反复修改反复扩充,最后发展为用户满意的最终系统。 20、抛弃策略:是将原型用于开发过程的某一阶段,促使该阶段的开发结果更加完整、准确、一致、可靠,该阶段结束后,原型随之作废。 21、抽象:是认识复杂现象过程中使用的思维工具,即抽出事物本质的共同的特征而暂不考虑它的细节,不考虑其它因素。 22、参数化抽象:所谓参数化抽象,它是指当描述类的规格说明时并不具体指定所要操作的数据类型,而是把数据类型作为参数。 23、静态测试:指被测试程序不在机器上运行,而是采用人工检测和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的手段对程序进行检测。 24、原型:是指模拟某种产品的原型模型。软件开发中的原型是软件的一个早期可运行的版本,它反映了最终系统的重要特征。 25、事件:是指定时刻发生的某件事情。它是某事情发生的信号,它没有持续时间,它是一种相对性的快速事件。 26、动态冗余:动态冗余的主要方式是多种模块待机储备,当系统检测到某工作模块出现错误时,就用一个备用的模块来顶替它并重新运行。这里须有检测、切换和恢复过程,故称其为动态冗余。 27、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是自顶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的模块按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 28、JSP方法:定义了一组以数据结构为指导的映射过程,它根据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按一定的规则映射成软件的过程描述,即程序结构,而不是软件的体系结构,因此该方法适于详细设计阶段。 29、模型:是为了理解事务而对事物做出一种抽象,它忽略不必要的细节,它也是事物的一种抽象形式,一个规划,一个程式。 30、瀑布模型:是将软件生存各个活动规定为依线性顺序联接的若干阶段的模型。它包括可行性分析、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它规定了由前至后,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 31、增量模型:是在项目的开发工程中以一系列的增量方式开发系统。增量方式包括增量开发和增量提交。增量开发是指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开发部分工作软件;增量提交是指在开发周期,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增量方式向用户提交工作软件及相应稳当。增量开发和增量提交可以同时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32、喷泉模型: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对对象作为驱动的模型,适合于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他克服了瀑布模型不支持软件重用和多项开发活动集成的局限性。喷泉模型使开发过程具有迭代性和无间隙性。系统某些部分常常重复工作多次,相关功能在每次迭代中随之加入演化的系统。无间隙是指在分析、设计、实现等开发活动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边界。 33、功能模型:描述了系统的所有计算,它表明一个计算如何从输入值得到输出值,他不考虑所计算的次序。功能模型说明对象模型中操作的涵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1)

名词解释 1.软件测试(第8章)2.静态测试(第8章)3.动态测试(第8章)4.黑盒测试(第8章)5.白盒测试(第8章)6.语句覆盖(第6章)7.判定覆盖(第6章)8.条件覆盖(第6章)9.判定/条件覆盖(第6章)10.条件组合覆盖(第6章)11.路径覆盖(第6章)12.测试用例(第8章)13.驱动模块(第6章)14.桩模块(第6章)15.单元测试(第8章)16.集成测试(第8章)17.确认测试(第8章)18.渐增式测试(第8章)19.非渐增式测试(第8章)20.调试(第9章)21.人的因素的含义(第11章)22.基线(第12章)23.软件配置管理(第12章24.软件配置项(第12章)25. 软件概要设计(第5章)26. 模块(第5章)27. 模块化(第5章)28. 抽象(第5章)29. 信息隐蔽(第5章)30. 模块独立性(第5章)31. 耦合性(第5章)32. 无直接耦合(第5章)33. 数据耦合(第5章)34. 标记耦合(第5章)35. 控制耦合(第5章) 36. 公共耦合(第5章)37. 内容耦合(第5章)38. 内聚性(第5章)39. 偶然内聚(第5章)40. 逻辑内聚(第5章)41. 时间内聚(第5章)42. 通信内聚(第5章)43. 顺序内聚(第5章)44. 功能内聚(第5章)45. 软件结构图(第5章)46. 结构化设计(第5章)47. 变换流(第6章)48. 事务流(第6章)49. JSP(第6章)50. JSD(第6章) 答案: 1. 软件测试指为了发现软件中的错误而执行软件的过程。它的目标是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错误,将测试结果作为纠错的依据。 2. 静态测试指被测试的程序不在机器上运行,而是采用人工检测和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的手段对程序进行检测。 3. 动态测试指通过运行程序发现错误。 4. 黑盒测试指把测试对象看成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只在软件的接口处进行测试,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是否满足功能要求,又称为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 5. 白盒测试指把测试对象看成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人员需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以检查处理过程的细节为基础,对程序中尽可能多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检验内部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是否有错,实际的运行状态与预期的状态是否一致。 6. 语句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被测程序中每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7. 判定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被测程序中每个判定表达式至少获得一次“真”值或“假”值,从而使程序的每个分支至少都通过一次,因此判定覆盖又称分支覆盖。 8. 条件覆盖指设计足够测试用例,使判定表达式中每个条件的各种可能的值至少出现一次。 9. 判定/条件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判定表达式中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取值至少出现一次,并使每个判定表达式所有可能的结果也至少出现一次。 10. 条件组合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每个判定表达式中条件的各种可能的值的组合都至

软件工程导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数据词典——是描述数据信息的集合,它对数据流图中的各个元素按规定格式进行详 细的描述和确切的解释,是数据流图的补充工具。 2.数据流图——他以图形的方式反映系统的数据流程 3.白盒测试——按照程序内部的结构测试程序,检验程序中的每条路径是否都能按预定 要求正确工作。有两种测试法既逻辑覆盖测试法和路径测试法 4.黑盒测试——按照程序的功能测试程序,检验与程序功能有关的输入、输出与程序执 行是否正确。有四种方法既等价分类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猜测法和因果图法 5.完善性维护——为了适应用户业务和机构的发展变化而对软件的功能、性能进行修改、 扩充的过程称为完善性维护。因为各种用户的业务和机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功能、性能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种维护活动在整个维护工作中所占的比重很大 6.软件可靠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程序按照规定的条件成功地运行的概率 7.软件配置——是一个软件在生存周期内,他的各种形式、各种版本的文档与程序的总称 8.软件再工程——运用逆向工程、重构等技术,在充分理解原有软件的基础上,进行分 解、综合、并重新构建软件,用于提高软件的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复用性或演化性。9.α测试——是在一个受控的环境下,由用户在开发者的“指导”下进行的的测试,由开 发者负责记录错误和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10.β测试——是由软件的最终用户(多个)在一个或多个用户场所来进行。由用户负责记 下遇到的所有问题,包括主观认定的和真实的问题,定期向开发者报告,开发者在综合用户的报告之后进行修改,最后将软件产品交付给全体用户使用。 11.聚集关系——表示类或对象之间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2.泛化关系——表示类或对象之间的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13.内聚——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 14.耦合——一一个软件结构内不同模块之间互连程度的度量。 名词解释: 一章: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一方面与软件本身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和软件开发与维护方法不正确有关。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地维护它。 软件工程的7条基本原理:(1)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2) 坚持进行阶段评审;(3) 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4) 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5) 结果可以清楚地审查;(6) 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7) 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 软件工程方法学3要素:方法、工具、过程 软件过程:是为了获得高质量软件所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它规定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步骤。 软件生命周期的概念:有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软件维护3个小时期组成 软件生命周期8个阶段的主要任务:(1)问题定义: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 可行性研究: “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 (3) 需求分析: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系统做什么?” (4) 总体设计(概要设计): “应该怎样实现目标系统?”(5) 详细设计(模块设计): “如何具体地实现这个系统?” (6) 编码和单元测试:“写代码,测试每个模块!” (7) 综合测试: “通过各类测试和调试来完善软件” (8) 软件维护:“通过各种必须的维护活动使系统持久满足用户的需要!” 二章: 可行性研究的五个方案: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法律可行性,社会效益 可行性研究过程:1.复查系统规模与目标、2.研究目前的系统、3. 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4. 进一步定义问题、5. 导出和评价供选择的解法、6. 推荐行动方针、7. 草拟开发计划、8.书写文档提交审查 系统流程图:用来描述物理系统的工具。系统流程图表达的是数据在系统各部件之间流动的

软件工程施工名词解释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部分,它是包括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2. 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3.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化的、规的、可度量的方法去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即把工程化应用到软件上。 4. 软件生存周期 软件生存周期是指软件产品从考虑其概念开始到该软件产品交付使用,直至最终退役为止的整个过程,一般包括计划、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集成、交付、维护等阶段。 5. 软件复用 软件复用就是利用某些已开发的、对建立新系统有用的软件元素来生成新的软件系统。 6. 质量 质量是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能力的特性和特征的集合。在合同环境下,需明确的;在其他环境下,隐含的需求需要识别和定义。 7. 质量策划 质量策划包括产品策划、管理和作业策划,以及质量计划的编制和质量改进的准备工作。 8. 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是以最求最高的效益和效率为目标的持续性活动。 9.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对流程和产品的符合性的评估,独立分析不足并予以更正使得产品与需求相符。 10. 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是有计划的和系统性的活动,它对部件或产品满足确定的技术需求提供足够的信心。 11. 软件质量 软件质量是指明确声明的功能和性能需求、明确文档化的开发标准、以及专业人员开发的软件所具有的所有隐含特征都得到满足。 12. 正式技术复审 正式技术复审是一种由软件开发人员进行的软件质量保证活动,其目的是在软件的任何一种表示形式中发现功能、逻辑或实现的错误,验证经过复审的软件确实满足需求,保证软件符合预定义的标准,使软件按照一致的方式开发,使项目更易于管理。 13. ISO ISO是一个组织的英语简称,代表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即"国际标准化组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全国 2010年 10月 三、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5分 1.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答案: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模型。 (1分软件生存周期模型确立了软件开发和演绎中各阶段的次序限制以及各阶段活动的准则, (1分确立开发过程所 遵守的规定和限制, 便于各种活动的协调以及各种人员的有效通信, 有利于活动重用和活动管理。 (1分 2. 模块 答案:模块在程序中是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 或者是单独命名和编址的元素,如高级语言中的过程、函数和子程序等。 (2分在软件的体系结构中,模块是可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单元。 (1分 3. 可维护性 答案:软件可维护性是指软件能够被理解、校正、适应及增强功能的容易程度。 (2分可维护性可用 7个质量特性来衡量,即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可修改性、可靠性、可移植性、可使用性和 效率。 (1分 4. 继承性 答案:继承性是子类自动共享父类数据结构和方法的机制, 这是类之间的一种关系。 (2分在定义和实现一个类的时候,可以在一个已经存在的类的基础之上来进行,把这个已经存在的类所定 义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内容,并加入若干新的内容。 (1分

5. 投资回收期 答案:投资回收期是衡量一个开发工程价值的经济指标。 (1分投资回收期就是积累的经济效益等于最初的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2分 全国 2010年 1月 31.软件工程过程 :即软件生命周期的方法、工具和概念 32.模块化 :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 有多种属性, 分别反映其内部特性 . 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 所有的模块按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 33.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也叫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 (如根据结构图组装成为子系统或系统, 进行集成测试。 34.软件可靠性 :(1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软件不引起系统失效的概率; (2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内,在所述条件下程序执行所要求的功能的能力; 35.模块的控制范围 2008年 10月 1. 过程设计语言 (PDL 答案:也称程序描述语言, 又称为伪码, 是一种用于描述模块算法设计和处理细节的语言。 2. 可移植性 答案:指程序从一个计算机环境移植到另一个计算机环境的容易程度。 3. 渐增式测试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00002)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1. 软件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部分,它是包括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2. 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3.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去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即把工程化应用到软件上。 4. 软件生存周期 软件生存周期是指软件产品从考虑其概念开始到该软件产品交付使用,直至最终退役为止的整个过程,一般包括计划、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集成、交付、维护等阶段。 5. 软件复用 软件复用就是利用某些已开发的、对建立新系统有用的软件元素来生成新的软件系统。 6. 质量 质量是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能力的特性和特征的集合。在合同环境下,需求是明确的;在其他环境下,隐含的需求需要识别和定义。 7. 质量策划 质量策划包括产品策划、管理和作业策划,以及质量计划的编制和质量改进的准备工作。 8. 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是以最求最高的效益和效率为目标的持续性活动。 9.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对流程和产品的符合性的评估,独立分析不足并予以更正使得产品与需求相符。 10. 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是有计划的和系统性的活动,它对部件或产品满足确定的技术需求提供足够的信心。 11. 软件质量 软件质量是指明确声明的功能和性能需求、明确文档化的开发标准、以及专业人员开发的软件所具有的所有隐含特征都得到满足。 12. 正式技术复审 正式技术复审是一种由软件开发人员进行的软件质量保证活动,其目的是在软件的任何一种表示形式中发现功能、逻辑或实现的错误,验证经过复审的软件确实满足需求,保证软件符合预定义的标准,使软件按照一致的方式开发,使项目更易于管理。 13. ISO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精)

全国2010年10月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答案: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模型。(1分软件生存周期模型确立了软件开发和演绎中各阶段的次序限制以及各阶段活动的准则,(1分确立开发过程所 遵守的规定和限制,便于各种活动的协调以及各种人员的有效通信,有利于活动重用和活动管理。(1分 2.模块 答案:模块在程序中是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或者是单独命名和编址的元素,如高级语言中的过程、函数和子程序等。(2分在软件的体系结构中,模块是可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单元。(1分 3.可维护性 答案:软件可维护性是指软件能够被理解、校正、适应及增强功能的容易程度。(2分可维护性可用7个质量特性来衡量,即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可修改性、可靠性、可移植性、可使用性和 效率。(1分 4.继承性

答案:继承性是子类自动共享父类数据结构和方法的机制,这是类之间的一种关系。(2分在定义和实现一个类的时候,可以在一个已经存在的类的基础之上来进行,把这个已经存在的类所定 义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内容,并加入若干新的内容。(1分 5.投资回收期 答案:投资回收期是衡量一个开发工程价值的经济指标。(1分投资回收期就是积累的经济效益等于最初的投资所需要的时间。(2分 全国2010年1月 31.软件工程过程:即软件生命周期的方法、工具和概念 32.模块化: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系统划分成若干模 块的过程,有多种属性,分别反映其内部特性?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的模块按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 33.集成测试:集成测试,也叫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如根据结构图组装成为子系统或系统,进行集成测试。 34.软件可靠性:(1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软件不引起系统失效的概率;(2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内,在所述条件下程序执行所要求的功能的能力; 35.模块的控制范围 2008年10月 1.过程设计语言(PDL 答案:也称程序描述语言,又称为伪码,是一种用于描述模块算法设计和处理细节的语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