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种Agent行为描述语言及其应用

一种Agent行为描述语言及其应用

一种Agent行为描述语言及其应用
一种Agent行为描述语言及其应用

ISSN1009—3044

CompeerKnowledgeandTechnology电脑知识与技术V01.6,No.24,August201

0.IIl’.6771-6772

一种#gent行为描述语言及其应用

黄贤立.罗冬梅

(淮阴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300)

E-mail:xsjl@eece.net.en

http://www.dnzs.net.ca

Tei:+86—55l~5690963

5690964

摘要:介绍了一种描述Agent行为的Q语言。通过一个系统开发实例.将Q语言作为领域专家与系统开发者之间交流的工具,使得领域专家对于Agent行为及其交互的描述更为准确。从而提高多Agent系统的开发效率。关键词:Agent;Q语言;IPC;情景

中图分类号:TP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4--6771-02

AnActionDescribeLanguageofAgentandItsAppHcation

HUANGXian—Li,LUODortg-Mei

(Schoo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HuaiyinNormalUniversiW,Huai7an223300,China)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d

QhnguageusedtOdescribetheactionsofagents.InthedesignofaCSCLsystem,becauseoftheuseof

QlanguageandIPC

as

thecommunicationtoolsbetweenexpertsandsystem

developers,deSc却tionoftheactionsofagentsandtheirin-

temcdveale

more

accurate

and

theefficiencyofthe

systemdevelopment

ale

improved.

Key

words:agent;Qlanguage;IPC;scenario

针对多Agent系统中Agent的描述语言已经有很多,其中典型的代表是描述多Agent通信的KQML语言以及SOAR语言,这些描述语言多是从Agent内在机制对Agent的通信等做出描述。但在实际的基于多Agent系统开发过程中。领域专家(如教师、业务经理等)往往难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准确的描述,而系统开发人员又缺乏对领域知识的了解.这就为系统的开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Q语言【l-31是Scheme语言的一个扩展,是日本京都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为了描述特定情景(scenario)而共同提出的一种描述Agent行为的语青。Q语言设计之初就是从应用项目设计者(ApplicationDesigIle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是用于描述Agent和用户之间交互的一种语言,是基于Agent的外部规则,而非其内在机制。因此,Q语言并不依赖于Agent的内在机制。它的设计目标是帮助情景的设计者能够对Agent的行为,尤其是多Agent之『日1的交互以及用户与Agent之间的交互利用形式化的方法做出准确描述。

Q语言简介

1.1

Q语言的结构

Q语言结构图如图111]fiJT示。

1.2

Q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

由于Q语言是为了描述特定情景而提出的.为了描述一个情景。

Q语言提出了CHe¥和actions用于描述Agent对周围环境变化的感知(sensing)以及所做出的反应(actingfunctions),同时Q语言提出了“控

制机制”(guardedcommands)用于描述Agent对环境变化的感知。

1)感知命令(Cue):引发交互的事件称为“感知命令”。在Q语言中,“感知命令”用于要求Agent监测其周围的环境。

图1

Q语言结构图

2)行为命令(Action):在Q语言中,“行为命令”用于要求Agent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做出反映。

3)控制机制(GuardedCommand):所有的Scheme中的控制结构,例如条件分支和递归调用都可以在Q语言中使用。除此之外,为了能够同时搜索或监测多个“感知命令”,在Q语言中还引入了“控制机制”语句。其语法规则如下:(guard{(cue{form}*)}*[(other-wise{form}+)D

一个“控制机制”中集合了“感知命令”和“块”(form)。在任一“感知命令”成立时。相对应的“块”将被执行。“控制机制”的返回值是最后一个被执行的块的结果。

4)情景(scenario):“情景”用于描述状态转换。例如:一个“情景”可以被其他“情景”或甬数调用。其中的每一个状态都被定义为一个“控制机制”。

5)Agent的定义:在Q语言中,Agent仅仅作为接收请求的对象,用来执行cue和action,并不涉及具体的执行工作,建立Agent

收稿日期:2010—06—19

基金项目:淮安市工业支持计划项目(HAG09054—5)和淮阴师范学院青年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黄贤立(1977-),男,安徽砀山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嵌入式系统应用。

本栏目费任编辑:谢媛嫒

????-????较件设计开发--6771

万方数据

Computer向M忡and

Technology电■知识与技术

的请求将被发送给控制Agent的Agent管理器。

2利用Q语言来描述Agent的行为

以我们所开发的一个基于Multi—Agent的协作学习系统中14l的专题内容介绍界面为例(图2)。一个简单的情景定义如下:

(((?hear”hide”)

(!speaksentence”Bye”)(!hide))

((?hear”show”)(!show)

(!thinksentence”你好,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gesture:animation”listen”))

(?hear”role”)

(!display:url”Iocalhost/c/role.aspx”)((otherwise

(!thinksentence”你在说什么,我不明白,请看助手小贴士”)(!display:URL””)(!gostate_listin))

State_select

(((?receive—selection(”查看”)

(?receive—text(”长安之路”)

(!display:URL…’))

(?receive—text(”饥荒的真实面目”)(!display:URL””)))

State—link

(((?receive—selection(”学习内容”)

(!thinksentence”你已经处于学习内容页面”))((?receive—selection(”任务选择”)(!display:URL”localhost/c/role.aspx”))((?receive—selection(”学习过程”)

(!display:URL”localhost/c/process.aspx”))((?receive—selection(”学习资源”)

(!display:URL”localhost/c/resource.aspx”))((?receive—selection(”学习评价”)

(!display:URL”localhost/c/score.aspx”))((?receive—selection(”作品展示”)

(!display:URL”localhost/c/show.aspx”))

))

3交互模式卡片m(Interaction

Pattern

Card。口C)的使用

第6卷第24期(2010年8月)

图2专题内容介绍情景

CardCard举习界面

Cud砷e

uⅫIninaUve

ID

Nlille初始Ac乜on

状态

fly:to—coordznate’(50300)

用户

Cue

Actloil

对用语音hide

HtdeshO聃

Show

户动输入

role

http://localhost/∥role.a酃

作的学习内容http://locall㈣/c/studr.aspx

响应

用户学习过程http://localhon/c/process.aspx

鼠标学习瓷洱http://looalhon/∥resource.∞珥

动作学习讦价

http://localhost/c/score.azpx

作品展示

h't'tp://locall'嘣/elshol

aspx

图3情繁1对应的IPC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使用Q语言可以辅助开发人员以形式化的方法准确的描述单个Agent的行为以及Agent之间、Agent与用户之间的交互行为。但对于领域专家来说,这一形式化方法仍然难以掌握和利用。事实上,在Q语言的结构中(图1)领域专家可以使用IPC对教学等情景做出更为自然的描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Q语占的实现机制中,提供了IPC供领域专家使用(IPC与Q语言的关系参见图1)。Agent系统开发者可以采用Excel表格或Macrodefinition作为输入,通过IPC翻译机制将其转换为CSV树或O语言。

图2所示的情景可以用图3的卡片进行描述。

4结论

可以看出.采用IPC的形式可以有利于课件或专业教学人员避开相对复杂的脚本语言形式,而采用简单的卡片或表格的形式

来对用户与Agent的交互做出定义。而程序设计者则可以根据IPC的语法和语义规则对这螳卡片和表格进行转换,从而得到对应的

Q语言描述,从而使得不同设计人员之间的分工更加明确,对用户与Agent之间交互的描述也更加准确,可以有效的提高开发效率。

参考文献:

【1】TomIshida.Q:AScenarioDescriptionLanguageforInteractive

Agents[J1.IEEEComputer,2002,35(10).

【2】TomIshidaandHideyukiNakanishi.DesigningScenariosforSocial

Agents田.NingZhong,Jiming

LiuandYiyuYao

Eds.WebIntelli—

gence,Springer-Verlag,2002.【313

YoheiMurakami,TomIshida,TomoyukiKawasoeandReikoHishiyama.ScenarioDescriptionforMulti—AgentSimulation[J1.Intema-tional

JointConferenee

on

AutonomousAgentsandMuhiagent

Systems(AAMAS--03),2003.

【4】罗冬梅.基于Agent技术的专题学习网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6772-?软件设计开发???-?-?-?

本栏目责任编辑:谢媛媛

万方数据

一种Agent行为描述语言及其应用

作者:黄贤立, 罗冬梅, HUANG Xian-Li, LUO Dong-Mei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300

刊名:

电脑知识与技术

英文刊名: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10,06(24)

参考文献(4条)

1.罗冬梅基于Agent技术的专题学习网站研究[学位论文] 2005

2.Yohei Murakami;Toru Ishida;Tomoyuki Kawasoe;Reiko Hishiyama Scenario Description for Multi-Agent Simulation 2003

3.Toru Ishida;Hideyuki Nakanishi Designing Scenarios for Social Agents 2002

4.Toru Ishida Q:A Scenario Description Language for Interactive Agents 2002(10)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凌成.李龙澍Agent建模语言AUML的研究[会议论文]-2002

2.赵龙文.侯义斌合作agent的能力描述[期刊论文]-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3,24(2)

3.廖守亿.戴金海.LIAO Shou-yi.DAI Jin-hai形式化研究基于Agent的行为建模及应用[期刊论文]-计算机仿真2006,23(4)

4.廖守亿.陈坚.陆宏伟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中的模型框架形式化描述[会议论文]-2007

5.张幂.柴志雷.涂时亮.ZHANG Mi.CHAI Zhi-lei.TU Shi-liang动态系统描述语言的特性、设计和实现[期刊论文]-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0,31(5)

6.蒋小莺SAML在Web SSO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4)

7.陈未如.李磊.王军.CHEN Wei-ru.LI Lei.WANG Jun REAL:面向可靠性评估的软件架构描述语言[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31(10)

8.黎梨苗.陈志刚.邓晓衡.桂劲松.LI Li-miao.CHEN Zhi-gang.DENG Xiao-heng.GUI Jin-song P2P网络环境下一种快速身份认证策略的研究[期刊论文]-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0,31(9)

9.曹琦.何中市.余磊.CAO Qi.HE Zhong-shi.YU Lei基于Agent的DEVS形式化描述与算法实现[期刊论文]-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5)

10.单黎君面向agent软件建模语言与环境[学位论文]2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574896789.html,/Periodical_dnzsyjs-itrzyksb201024048.aspx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差异

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MTI) 姓名:陈宗誉(口译)12013090318 日期: 2014.6.29 QQ:744784471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差异 摘要:人类的交际通过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得以实现,而在国际化的环境中,不同的文化群体得到了更多的交流机会,语言交际的不顺畅更加凸显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本文从非言语交际的定义,特点及其分类等方面对非言语交际进行分析概述,并结合实例对非言语行为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突出了非言语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重要性。 关键字: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非语言行为;差异 一、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 在当下这样一个国际化的文化环境中,全球化进程势不可挡,拥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得到了更多的机会进行交流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文化上的冲突。 人类的交际通过两种渠道来实现:语言交际( verbal communication)和非语言交际(non- verbal communication)(王晓晓,2008)。在交际过程中非语言交际和语言交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完成交际任务。 然而,在交际双方相互不懂对方语言,不能依靠语言交际进行沟通的情况下,由于“因为人类是同一个物种,拥有相同的遗传基因,从而针对不同的情绪(例如,恐惧、快乐、惊讶、厌恶、悲伤)产生相同的面部表情”(Samover,2009:249-250)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就更能够得以体现。 非语言交际指的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从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的角度来看, 可以被分为四种: 体态语(Body language),包括服饰、头部动作、面部表情、目光语以及其他可以传递信息的肢体动作;副语言(Paralanguage),又称类语言或伴随语言,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等等;客体语(Object language),包括相貌、体味、衣着、打扮、随身物品、家具和车辆提供的交际信息,环境语( Environmental language),包括空间信息(如近体距离、领地观念、空间取向等)和时间信息、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声音、灯光、颜色、标识等。前两种称为‘非语言行为’,后两种称为‘非语言手段’。”(王晓晓,2008),其中“非语言行为”往往能够给予交流双方更加直观的感受,接下来我就结合一些实际的例子对“非语言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体现进行分析。 二、非语言行为 非言语行为是指言语之外的一切表现形式,如:眼神、手势、身势、头部动作、面部表情、身体距离、沉默等。跟语言一样,这些行为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同一个动作可能表达不同的意思。非言语行为有两个特性,一是生物性,二是社会性。“所谓生物性,是指人类不论种族、民族都具有表达某些情感的生物特征;所谓社会性,是指人类部分非言语行为是后天学得的,是世人相传的,为社会群体内的成员所共同享有。”(闫阳,2008) 1.首语 首语指的是人们用头部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意思。最常见的首语即点头和摇头,通常人们用点头表示同意或肯定,用摇头表示否定或者不同意。但是这种首语也会因为不同地区的人们文化上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希腊人和美国人一样用点头表示“同意”,但是在表达“不同意”时,希腊人会扭头朝天。在伊拉克,人们把头往上耸并且咂舌头来表示否定。

论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

论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0-02-27 11:49:00 ] 作者:李鸿娜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非语言交际身体行为时空安排 论文摘要: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整个交际过程的70%。非语言交际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它对语言交际具有辅助作用;此外,了解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上的差异也能提高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在对跨文化交际过程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只侧重于语言的内容,而忽视了交际过程中的非语言行为。其实,意义不仅通过话语和语言,也通过非语言交际体系来传递。这些非语言交际体系包括人的身体语言、目光接触、体距、服饰、触摸和身体气味等,它们在人们面对面交际中伴随着语言为来帮助传递信息,他们在成功交际中的重要性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诫如 David Abercrombie所说:“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整个身体交谈”。萨莫瓦认为:“绝大多数交际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砥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它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人们的行为构成了非语言交流的各个部分。由此可见,交际能力是由语言交际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两部分组成,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交际过程。 1.非语言交际的范围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流大致包括身势(bodylanguage)、时间与空间安排 (spatial and temporal arrangements)等方面。身势语又包括目视表情(faeial expression)、姿态(posture)、手势(gesture)、眼神(oculesics)、接触(contact) 等。 1.1身体行为 身体行为庄沟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的动作、手势、表情、眼神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以下是几种分类: 1.1.1目光 与面部表情:在人际交往中。面部表情能真实地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及其心理活动与变化。表情包括脸色的变化、肌肉的收展以及眉、鼻、嘴等动作其所传达的信息要比语言来得巧妙、丰富,而且复杂得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习俗对眼神的运用也有差异。英美人交谈时,双方正视对方,在他们看来,这是正直与诚实的标志。英美人有句格言:Never trust a person who can’t look youi e eyes.( 要相信不敢直视你的人)与他人交谈或向他人打招呼时,应目视对方.如果不看着对方,会被认为是羞怯、缺乏信心或不尊重他人。目光注视对方,应自然、稳重、柔和,不能死盯住对方某部位,或不停地在列疗身上上下打量,这是对人很不礼貌的行为。如,在美国,一般情况下。男士是不能盯着女士看的;日本人对话时,目光要落在对方的颈部.四目相视是失礼的;阿拉伯民族认为,不论与谁说话,都应看着对方、中国人在交谈时,双方不一定要不时地正视对方,甚至有的人还有意避免不断的目光接触,以示谦恭,服从或尊敬。 1.1.2体态语 体态语指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和动作。英语中有 bodylanguagebodv movelllen!s,汉语有体态语、身体语言等。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也是文化的载体,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因文化差异而引起误解。表达意义相同的体态语因中英文化的差异而有所差别。例如,在中国和其他很多国家,总是“摇头不算点头算”,但在尼泊尔,保加利亚和希腊等国却恰恰相反.琏“点

课堂上十种有效的教学行为

课堂上十种有效的教学行为 1、在教学关系上,表现为:引导与帮助 由于在课改中教师角色转换,所以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在变化,我们认为,在教学关上,师生互动中的教学行为应主要表现为:引导与帮助。用“引导”与“帮助”的有效互动,来实现有效教学。 所谓引导,应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对话;引导学生自我对话;引导学生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与情境对话;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观察与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过程。在教学中,还是要因势利导,即在学生思维受阻、困惑不解时引导,使其畅通;在学生理解肤浅、就事论事时引导,使其深刻;在学生观点错误,出现失误时引导,使其正确;在学生思路偏离,南辕北辙时引导,使明晰;在学生思维局限、难以拓展时引导,使其开阔;……引导不是主宰,要把表达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判断权交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创新的机会让给学生。 所谓帮助,就是服务,要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需要的工具;帮助同学设计恰当的学习方式和选择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与反思;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等。帮助不是包办,在课堂中要清除教师的“霸权”现象,要克服学生的“盲从”现象。 2、在师生关系上,表现为:尊重与赞赏 尊重,就是要尊重每一位同学的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在课堂对话中要民主、平等,即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浓浓的爱意,真诚的微笑,和蔼可亲地与学生平等地、民主地对话。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朋友般的交流,师生交流更多的是商量与切磋,补充与讨论,倾听与沟通,尊重与信任,平等与合作。在师生互动中,允许学生答错了重答,答不完整,允许补充,不明白的允许发问,有不同意见的允许争论,允许学生向老师“发难”。在课堂中应没有训斥、责骂、侮辱和体罚;也没有紧张、恐惧、担心和不安,应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和谐课堂。赞赏,就是要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3、在讲练策略上,表现为:精讲与精练 所谓“讲练”策略就是“精讲精练”策略,它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教学策略。它是一种有效呈现知识和有效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 4、在问题刺激上,表现为:创境与设疑 创境。在新课程有效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创设系列的情境,组织大量的刺激要素,以不同形式刺激学生与问题对话,强化学生对问题的观察,思维,记忆……,不断巩固学习成果。设疑。教师要通过设疑,刺激学生对问题探索求知的欲望与热情。通过问题的刺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问题刺激的设疑方法很多,这里提供若干个设疑点,如:在课题上设疑,在重点上设疑,在衔接上设疑,在联系上设疑,在思路上设疑,在实践上设疑,在比较上设疑,在谬误上设疑,在疑难上设疑,在运用上设疑,在深化上设疑等。但设疑应注意;目的性,启发性,趣味性,针对性,整体性和主体性等。

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应用综述

名称:认知心理学 姓名:张瑞 学号: 201141000144 学院:心理学院 班级:应用心理学一班

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应用综述 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末首先提出的,后来哲学家塞尔(Searle)在批判奥斯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最终使其成为语言学以及学科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本文将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概述,总结了言语行为理论存在的不足,并对我国近几年来言语行为理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关键字:言语行为理论应用综述 自从语用学被确认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以来,作为语用学研究中心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就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广泛兴趣,它旨在回答语言是怎样用之于“行”,而不是用之于“指”这样一个问题,体现了“言”则“行”这样的语言观。 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语用学研究重点,自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广泛关注并起到极大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言语行为理论不仅在理论上越来越完善,取得不少新的发展和成就,同时它的应用价值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如今,言语行为理论已被应用于研究语言中的多种现象,并且都取得了不菲的成果。 一言语行为理论概述 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渊源可以追溯到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哲学思想,他“把语言视为一种游戏,是对语言的分析从语形和语义的层面转向于语用层面,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它的使用,语言只有在使用中才有价值”[1]。奥斯汀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和“意义使用论”的启示下,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经历了两个阶段:在初始阶段,奥斯汀划分了“表述句”(constatives)和“施为句”(performatives) 。奥斯汀把表达有所述之言的句子称为“表述句”,而把表达有所为之言的句子称作“实施行为句”,简称“施为句”。表述句的目的在于以言指事,而施为句的目的是以言行事[2]。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这种简单的两分法并不科学,表述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施为句。所以在这种理论的缺陷上,奥斯汀又发展了他的言语行为理论,提出了言语行为三分说,也就是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第二阶段。他把言语行为分为“以言指事”( locutionary act) 、“以言行事”( illocutionary act) 、“以言成事”(perlocutionary act) 三类。在这三类行为中,语用研究最关注的是言外行为,因为它与说话人的意图一致,所以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言外行为上。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美国哲学家塞尔(J.R Searl) 继承并发展了奥斯汀的理论,“把对言语行为的理论和对话语意义的研究提升到对人类交际的研究”[3]。塞尔认为奥斯汀对以言行事行为的分类只是对施为动词的分类。塞尔把以言行事行为重新分为五类: 断言类( assertives) 、指令类(directives) 、承诺类( commissives) 、表达类(expressives) 、宣告类(declarations) 。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另一个发展是他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就是解决说话人如何通过“字面用意”来表达间接的“言外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语句的字面意思和说话人的言外之意的关系问题,同时强调了语境和交际者双方共有的知识在理解话语时的重要性[4]。 奥斯汀和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无论对语言研究还是对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语言交际以及语言习得研究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让语言研究从以句子本身的结构为重点转向句子表达的意义、意图和社会功能方面,从而突出了用语言做事或言语的社会功能。与此同时,也提高了言语行为理论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拓宽了应用的范畴。 奥斯汀认为施事行为是规约行为。但事实上,自然语境中的施事行为与仪式、典礼这种高度程式化的语境中的施事行为绝然不同,而且规约性更小。现实生活中只有小部分施事行

从细节解读非语言行为

从细节解读非语言行为 沟通双方互相理解=语音语气(38%)+外在形象及肢体动作、表情等(55%)+语言内容(7%),正如这个公式表现出来的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的肢体语言或者语音语调甚至是我们的面部表情和形象传递着比语言更丰富的表情。而这些占据了沟通过程中93%信息传递的部分被统称为非语言行为。 非语言行为又可以分为视觉性非语言行为和听觉性非语言行为,其中,视觉性非语言行为又有动态与静态之分。动态的视觉性非语言行为有目光的接触和注视、面部表情、人际空间距离、身体接触、动作和举止,静态的视觉性非语言行为有外表(着装+外形)、静止的姿势体态。而听觉性非语言行为包括辅助语言和功能性发声。 这些非语言行为渗透在我们与他人的日常交流中,而正是这些看起来并没有具备什么实质性信息的沟通方式传达出我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也给我们的沟通对象们留下直观的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我将结合实例来逐项分析非语言行为的作用方式和结果。 目光的接触和注视往往颇具威慑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能够强化人的判断或者增强对方的信心,表示肯定或者否定。比如,斜视传达着鄙夷,而仰视体现出崇拜和敬仰的心情,俯视则表示着一种不屑,白眼则表示出强烈的不满和抗拒。从眼皮瞳孔的开合大小来看,大开眼皮、大开瞳孔表现出开心、欢畅的心情或者是表示感到惊愕,大开眼皮、小开瞳孔传达着愤怒与仇恨,小开眼皮、大开瞳孔体现出的是欣赏或者色眯,小开眼皮、小开瞳孔体现出的是算计与狡诈。从眼睛

眨动速度来看,较快的人给人一种充满活力的感觉,而眨动速度较慢的人往往沉稳、老练,让人觉得深不可测。 面部表情是最能浓缩情绪也是最有感染力的表达方式,也是最能出卖我们内心真实想法的表达方式。正如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说,人类的情感和表达是与生俱来的。尽管我们人类从很早以前就已经学会了掩盖真实情感的方法,但是我们无法完全抑制住来自生理驱动的面部表情,即使是所谓历经半生世俗人事熟练应付各种场合的交际达人们也难以避免。这种真实的面部表情即微表情持续时间非常的短,最短的甚至不到四分之一秒。正因如此,微表情更应该成为我们平时与他人沟通关注的重点。比如真正的惊讶在面部只会停留很短的时间,然后转化成别的表情,或喜悦,或悲伤,而我们平常见到的某人持续表现惊讶的表情往往是假装的。虽然微表情不易捕捉,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平常的面部细节来观察人们的内心真实的情感,比如如何区别真正的微笑和假笑?真实的微笑永远伴随着眼睛的皱纹和脸颊的鼓起,显得亲切而有感染力,而假笑是不会牵动眼睛周围肌肉运动的,比较呆板甚至有时会显得尴尬。一个人如果时不时上扬一侧的嘴角,那说明他内心其实对面前的人或者发生的事感到轻蔑和不屑。而鼻子皱起和上嘴唇上扬则传达出一种厌恶情绪。同样,当某人感到悲伤时,即使有掩饰,但也可以感受到他的上层眼皮下垂,两侧嘴角微微下拉,两眼黯淡无光。当人们感到愤怒的时候,眉毛和嘴是反应最明显的器官,生气的人即使不发作,也会下皱眉头,紧绷嘴唇。而喜欢咬嘴唇的人往往是心理有压力,有不满无法表达。

非语言行为的运用

概念 非语言行为的运用是个体心理咨询技术之影响性技术之一,个体心理咨询技术包括:参与性技术与影响性技术。影响性技术包括面质、解释、指导、情感表达、容表达、自我开放、影响性概述、非语言行为的运用。 言语表达是咨询双方交流信息、沟通感情、建立关系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咨询师帮助求助者的主要工具之一,因而言语行为在咨询中占有主要地位。 然而,咨询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非言语行为,其或伴随言语容一起出现,对言语容作补充、修正,或独立地出现,代表独立的意义,在咨询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咨询师应重视把自己的非言语行为融人到言语表达中去,渗透在咨询过程中。通过非言语行为传达的共情态度比言语还多,影响力更大。因此并非只是嘴巴在参与咨询,而是整个人在参与咨询。 咨询师的非言语行为受到其价值观、品德修养、信念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它是理论和技巧之外的东西,但对咨询成败举足轻重。 非言语行为在咨询中的作用 (1)、加强言语。声音、手势和面部表情与言语一起出现,可使言语的意义更丰富,情绪色彩更鲜明。 (2)、配合言语。例如,讲话者如果想继续说下去,那么他会把手停在空中。

(3)、实现反馈。听话者对讲话者做出持续的反应,如用嘴和眉毛表示同意、理解、惊讶、不满等。 (4)、传达情感。交流者常用非言语形式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喜欢、理解、尊重、信任的程度,像面部表情和声调这样的非言语暗示比言语信号影响更大。 非言语行为也是表达共情、积极关注、尊重等的有效方式之一。 非言语行为与咨询技巧(即参与性技术和影响性技术)之间指向的一致性是提高咨询效果的重要保证,不然会削弱、破坏咨询技巧的作用。 目光注视 在传递信息的所有部位中,眼睛是最重要的,它可以传递最细微的感情。 一般来说,当一方倾听另一方叙述时,目光往往直接注视着对方的双眼。 而当自己在讲话时,这种视线的接触会比昕对方讲话时少些,即讲者比听者更少注视对方。人开始说话时,会先把目光从对方身上移开,说语结束时,则一般又会重新看着对方。 为什么许多人在说话时避免看着对方,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又开话题的情况。 说话时正视一下对方,则表示在说话停顿时,对方可以打断他的话。 假若他停顿了,但不看对方,说明他的思路还没有断。

言语行为理论论文

语用学中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综述摘要:20世纪初,西方传统哲学开始向语言学转向,形成了语言哲学研究的热潮。日常分析哲学家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说,他的学生同为哲学家的塞尔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并进一步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引起了语言学界、哲学界的普遮关注。言语行为理论因此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言语行为理论也暴露了其不足与缺陷。为了进一步完善言语行为理论,这些问题还亟待语言学家、哲学家共同解决。 一、引言 很久以来,哲学家(或逻辑实证主义者)所持的一种假设是:陈述之言的作用或是描述事物的状态,或是陈述某一事实,两者必居其一,别无他用,而陈述之言所作的描述或陈述只能是真实或者是谬误。哲学家历来关心的只限于陈述的可验证性,即如何验证某一陈述是真实的或是谬误的,以及如何规定某一个真实的陈述必须满足的条件等。语言学家奥斯汀则认为有时没有必要也无从区分语句的“真”或“假”,因为有些句子一说出来就是一种行为,而行为只有适当不适当之分,没有真假之分。由此他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奥斯汀的理论第一次在西方学术界把言外之意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应。 二、言语行为理论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就把人类语言区分为“语言”和“言语”。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又进一步把人类语言区分为“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二者的理论所涉及的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无论是索绪尔还是乔姆斯基实际上都认为人类的语言活动涉及语言的体系和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但真正对语言使用进行认真研究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言语行为理论的是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约翰·兰索·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他在1962年发表的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论言有所为》)被认为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奠基著作和核论。奥斯汀在探讨语言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时,首先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人说出话语不仅是提供信息,而且是完成许多其他行为。换言之,语言不仅是描述和陈述客观世界的工具,而且是一种行为,即言语行为。奥斯汀针对实证主义的真值条件语义论提出了了著名的“言语行为三分说”。他认为,一个人在说话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实施着三种言语行为,即以言指事或表述性言语行为、以言行事或施为性言语行为和以言成事或成事性言语行为。继奥斯汀之后,其弟子—美国著名哲学家塞尔在继承和批判他的日常语言哲学分析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以言行事行为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将言语行为系统化、严格化,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是传达信息的手段,人们是在以言行事,一切语言交流都包括言语行为。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手段,但人类交际的基本单位不仅仅是符号、词、句子或者这些符号、词、句子的标型,而是完成一定的行为,比如:陈述、请求、命令、提问、道歉、祝贺等。不同的行为可以通过同一种言语来表达,同一行为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言语得以实现。言语行为理论强调说话人所表达的是话语的意思而不是语言本身的意思;对于一种结构的研究往往是对意义、语言的使用以及言外之意功能的预设。 三、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之处

课堂上十种有效的教学行为

课堂上十种有效的教学行为 一、在教学关系上,表现为:引导与帮助 由于在课改中教师角色转换,所以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在变化,我们认为,在教学关上,师生互动中的教学行为应主要表现为:引导与帮助。用“引导”与“帮助”的有效互动,来实现有效教学。 所谓引导,应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对话;引导学生自我对话;引导学生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与情境对话;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观察与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过程。在教学中,还是要因势利导,即在学生思维受阻、困惑不解时引导,使其畅通;在学生理解肤浅、就事论事时引导,使其深刻;在学生观点错误,出现失误时引导,使其正确;在学生思路偏离,南辕北辙时引导,使明晰;在学生思维局限、难以拓展时引导,使其开阔;……引导不是主宰,要把表达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判断权交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创新的机会让给学生。 所谓帮助,就是服务,要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需要的工具;帮助同学设计恰当的学习方式和选择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与反思;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等。帮助不是包办,在课堂中要清除教师的“霸权”现象,要克服学生的“盲从”现象。 二、在师生关系上,表现为:尊重与赞赏

尊重,就是要尊重每一位同学的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在课堂对话中要民主、平等,即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浓浓的爱意,真诚的微笑,和蔼可亲地与学生平等地、民主地对话。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朋友般的交流,师生交流更多的是商量与切磋,补充与讨论,倾听与沟通,尊重与信任,平等与合作。在师生互动中,允许学生答错了重答,答不完整,允许补充,不明白的允许发问,有不同意见的允许争论,允许学生向老师“发难”。在课堂中应没有训斥、责骂、侮辱和体罚;也没有紧张、恐惧、担心和不安,应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和谐课堂。 赞赏,就是要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三、在讲练策略上,表现为:精讲与精练 所谓“讲练”策略就是“精讲精练”策略,它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教学策略。它是一种有效呈现知识和有效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 四、在问题刺激上,表现为:创境与设疑 创境。在新课程有效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创设系列的情境,组织大量的刺激要素,以不同形式刺激学生与问题对话,强化学生对问题的观察,思维,记忆……,不断巩固学习成果。 设疑。教师要通过设疑,刺激学生对问题探索求知的欲望与热情。通过问题的刺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问题刺激的设疑方法很多,

论非语言沟通重要性及其应用

论非语言沟通重要性及其应用 人是群居性动物,生活在群体中,沟通作为一项技能显得尤为重要,沟通使我们的想法和意愿得到交流,进而使其有实现的可能,良好的沟通能带来好的人际关系,高工作效率以及一个好的心情。此外沟通伴随着礼仪的出现,所为礼仪,是指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用来美好自身,尊重他人的行为规范。如此看来,礼仪使沟通更有效,也更顺利。 一个正常的人,他的情绪变化,无论他本人是否感受到,都会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语言、动作等表露出来。 当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结合起来时,语言沟通起的是方向作用,而非语言沟通却能准确地反映出话语的真正思想和感情。 非语言沟通是一种可以相互沟通的“无声语言”,它的功能作用就是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如果你留心观察别人的体态语,不仅可以比较准确地觉察别人的内心世界,也可以懂得对方此时其实是向你暗示什么,从而帮助你做出恰当的反应。比如,当你正在侃侃而谈时,发现对方开始做一些似乎是无意识的小动作,如搔头、摸脸等,你就要意识到这是一种对你的话题不感兴趣的暗号,这时你就要及时转换话题或尽快结束谈话 有研究表明,在人与人面对面的沟通中,语言所占比例约为7%,非语言所占比例为93%,所以沟通不等于说话,它更体现在非语言的部分中,在这部分中,又主要分为一个人的形象(55%)和声音(38%) 除了视觉和听觉方面,嗅觉和触觉(握手)也会影响到沟通,但影响相对较小,视个体差异而定。 在非语言沟通中,沟通双方相互作用的本质是十分明显的,没说一个字,你就能通过衣服的选择、面部表情、姿势或任何其他非语言信号来沟通。仅仅是走过校园这一种简单行为,你也在发出信号并从甚至不相识的过路者那里得到信号。你在想“多漂亮的大衣,不知道是在哪里买的?”“她正在我们宿舍,真想多了解她”“他的个子真高,可能是一个运动员”。当别人看到你时,他们也可能同样在对你进行评价。 一个漂亮的少女在商店购买东西时,看到一个招人喜欢的小伙子迎面走来。当走近时,两个的目光接触了两秒钟,然后转过头,并微笑而略显羞涩地走过。当他们擦肩而过后,她转过头,以确定他是否在注意她。沟通这就发生了作用,他停下来与她交谈。在他们交谈之前他们没有说一个字。显然,他们所进行的就是非语言沟通。而各方面都会直接影响沟通的结果。 有一个心理学效应叫做“首因效应”,它是指两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得的初次印象,若第一印象形成肯定的心理形势,会使人在后续的了解中多偏向发掘对方具有美好意义的品质,相反,若是否定的,则会使人在后续了解中多偏向揭露对方令人厌恶的品质。 由此可见我们应当在首次交往中十分注意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因为通常来讲,第一印象的形成只有一次机会,第一印象主要依靠举止言行、面部表情、衣着打扮等来判断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不难看出,这些大部分都是非语言成分。除了上文描述的例子,另一非语言(93%) 语言(7%) 形象(55%)视觉 声音(38%)听觉 面部表情、形体姿态和手势着装

课堂上教师的10种有效教学行为

课堂上教师的10种有效教学行为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我们归纳为十种有效教学行为: 1在教学关系上,表现为:引导与帮助 由于在课改中教师角色转换,所以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在变化,我们认为,在教学关系上,师生互动中的教学行为应主要表现为:引导与帮助。 用“引导”与“帮助”的有效互动,来支撑学生的学习,使之实现有效教学。 所谓引导,应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对话;引导学生自我对话;引导学生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与情境对话;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观察与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过程。在教学中,还是要因势利导,即在学生思维受阻、困惑不解时引导,使其畅通;在学生理解肤浅、就事论事时引导,使其深刻;在学生观点错误,出现失误时引导,使其正确;在学生思路偏离,南辕北辙时引导,使明晰;在学生思维局限、难以拓展时引导,使其开阔;……引导不是主宰,要把表达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判断权交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创新的机会让给学生。 所谓帮助,帮助就是服务,要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需要的工具;帮助同学设计恰当的学习方式和选择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与反思;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等。帮助不是包办,在课堂中要清除教师的“霸权”现象,要克服学生的“盲从”现象。

2在师生关系上,表现为:尊重与赞赏 我们认为,在师生关系上的和谐,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应表现为:尊重与赞赏。 尊重,就是要尊重每一位同学的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在课堂对话中要、平等,即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浓浓的爱意,真诚的微笑,和蔼可亲地与学生平等地、地对话。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朋友般的交流,师生交流更多的是商量与切磋,补充与讨论,倾听与沟通,尊重与信任,平等与合作。在师生互动中,允许学生答错了重答,答不完整,允许补充,不明白的允许发问,有不同意见的允许争论,允许学生向老师“发难”。在课堂中应没有训斥、责骂、侮辱和体罚;也没有紧、恐惧、担心和不安,应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和谐课堂。 赞赏,就是要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3在讲练策略上,表现为:精讲与精练 所谓“讲练”策略就是“精讲精练”策略,它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教学策略。它是一种有效呈现知识和有效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 所谓“精讲”就是指教师对基础知识用少而精的语言,抓住中心,揭示教材中的在规律和本质特征。以讲促思,以讲解惑,讲清知识的纵横联系,讲清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讲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等。通过“精讲”可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动,即动脑、动手、动口等。因为学生注意力集中听课,时间是有限的,讲多了影响教学效果。 要精讲就要突出“重点”,所谓突出重点指: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分析,学懂重点;组织讲评,突出重点;练习设计,紧扣重点;板书设计,标出重点;直观演示,体现重点;课堂提问,问在重点;归纳小结,点出重点等。重点知识解决了,一堂课的任务基本完成。 所谓“精练”,是指练习要少而精,虽然练习对技能学习有促进作用,但是过量的练习,会产生两个消极作用:一是阻碍技能的掌握;二是导致技能的退化。即产生练习的“高原现象”。所以向学生提供的练习,要有目的性、层次性、递进性、探究性、典型性和综合性,练习方法要多样化,提高学生练习的成功率,使学生在“精练”中提升学习效果。 4在问题刺激上,表现为:创境与设疑

第三章非语言沟通

第三章非语言沟通 学习目标 明确非语言沟通定义,并举例说明非语言沟通的作用;解释非语言沟通与语言沟通的区别;列出非语言沟通的特点,描述并举例说明各种非语言沟通;学会怎样改善自己的非语言沟通。 在我们与别人交往时,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这里我们引用亨利的《你的面部表情透露了什么》一书中的话来说明非语言沟通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面部表情提供给我们一种便利且有效的工具,揭示了我们自己或其他我们不认识的人的财富和任何秘密。因为全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与其他人的联系也就变得越来越经常和重要,面部表情预测在做出关于招聘、提升、交朋友、建立关系、寻求投资和选择业务伙伴的决策以及在人际交往技能中会有很大的帮助。” 高达93﹪的沟通是非语言沟通,其中55﹪是通过面部表情、形体姿势和手势传递的,38﹪通过音调。这么多的沟通是非语言的,因此我们如何更好地利用它去沟通是非常必要的。这一章将研究非语言沟通如何成为我们所发送每一条信息的一个重要部分。 第一节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一、非语言沟通定义 非语言沟通是不使用任何词语的信息沟通。为了理解非语言沟通,我们看一个例子。 凯丽掩饰不了她的激动,这种激动在她的脚步上,在她温暖自信的笑容中,在她眼睛的光芒里,在她的一举一动中。她从交往了两年的男朋友那里新得到的戒指是她的欣喜的部分原因。前天,一个有名的、吸引求职者的广告公司——斯达集团的首席与她有力的握手,使她完全确信自己积极寻找的工作属于自己了,这可能也是对她起激励作用的部分原因。然而,最好的解释可能是她的学位帽上的穗子被从这边拨到了那边,这向世界宣布她已经从学生变成了毕业生。 很有趣吧?凯丽一句话也没有说,但是每一个了解她的人都能知道她的感受。都会注意到她手上的新戒指,都能理解学位帽对学生们的意义和对他们今后社会身份的影响。这些都是相当普遍的非语言行为,对大多数人而言,它们也传达了特别的情感和思想。 从一个非语言的暗示,你当然能使用你的想象力来回答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在上例中,场景、安排或内容是什么?那个跟凯丽在一起的人会是谁?在这一事件中涉及了多少人?她家庭中的成员谁会跟她在一起?这是一个快乐的还是悲伤的时刻?在这种场合中,有没有人演讲?凯丽那天早晨在做什么?她晚上会在哪里庆贺?她会邀请谁?她会喝酒吗?当你考

论非语言沟通的作用

论非言语沟通的作用 摘要: 从介绍非言语沟通的概念及其特征入手,详细阐述非言语沟通在实际交流中的作用。告诉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学会经常运用自己的仪表、动作、面部表情等来表达思想感情。单就传递信息而言,有时非语言所传达出来的信息要比有声语言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适时准确地运用非言语沟通技巧,对于协调双方关系、提高交流质量,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非言语沟通交流 非言语沟通是人们经常应用并且不被人们注意的沟通表达方式,它比言语交流更常见,也更富有表达力。关于非言语沟通在人际沟通中的重要性,有人总结过这样一个公式[1]:交际双方的相互理解=语调(占38%)+表情(55%)+语言(7%)。因此,研究非言语沟通的作用很有必要。 1、非言语沟通及其特点 非言语沟通是指通过非语言文字符号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沟通方式。人们利用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距离、触摸行为、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实物标志、色彩、绘画、音乐、舞蹈、图像和装饰等来表达思想、情感、态度和意向。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往往会发现,有时非语言沟通可以起到语言文字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一个人的手势、表情、眼神、笑声等都可以说话或传情。所以,非言语沟通不仅是利用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补充,而且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是人的情绪和情感、态度和兴趣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感应。 非言语沟通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1.1.普遍性。在人类沟通过程中,几乎每个人从小就自觉不自觉地学会了非言语沟通的能力。据考证,这种沟通能力的获得是人类有史以来就有的一种本能。人类产生以后,就开始了人与自然界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活动,这种非言语沟通是人们在语言符号产生之前就已是最重要的沟通形式了。随着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们的非言语沟通能力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这种非言语沟通能力不仅中国人有,外国人也有。不过,由于各国文化的不同,这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就一般意义上来讲,与各国各民族所用的语言比较起来,非言语沟通的信息共享更强一些。国际音乐节和舞蹈节邀请了许多国家的歌唱家一起同台演出,有时并不需要说同样的语言。音乐和舞蹈可以跨越言语障碍进行人与人之间的非言语沟通与交流。 1.2.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这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

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的应用 语言作为一种行为存在于我们的日常交际中,被人们广泛的使用,对言语行为的关注有助于提高我们语言使用的语用意识。在此,我对“请求”、“拒绝”和“撒谎”的言语行为进行一个讨论。 2.1“请求”言语行为 “请求”是一种使役性的言语行为,它的使用涉及到面子的威胁也就是礼貌及其程度问题。因此,人们在运用表示请求的言语时为了顾全面子,通常都不会直截了当的发出请求,而是借助一定的辅助性话语和间接性话语,以降低请求所产生的使役性,或减少该行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例如: (1) 嗨,小张,我的自行车坏了,可不可以借用一下你的?我明天一定还你。 例(1)是一个请求借用自行车的言语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此类的话语随处可见。例(1)这一长串话语所表达的中心就是“借一下你的自行车”这一中心行为,其他部分都是服务于该中心的附加性话语,其中“嗨,小张”是一种称呼语,用于打招呼,表示友好,引起对方注意;“我的自行车坏了”是一个信息的陈述,是提供请求原因的辅助性话语,为之后所实施的请求的言语行为创造条件;“可不可以…?”是人们实施请求行为时采用的委婉形式,有助于降低请求产生的驱使性;“我明天一定还你”则是实施请求的后置辅助性话语,它可以推动促成该行为的顺利实施。由此可见,言语行为在具体运用于请求时,根据语境添加大量的附加性话语请求功能的顺利完成。 2.2“拒绝”言语行为 “拒绝”言语行为是针对对方的请求、邀请或建议之后,说话人做出的一种“不合作性”选择,有时候也就是我们汉语所指的“婉言谢绝”、“断然拒绝”、“一口回绝”等说法,拒绝言语行为广泛存在于言语交际,而且形式多种多样。例如, (2)女儿:妈妈,我去逛街了 母亲:不可以,写作业! (3)小王:小明,你把橡皮擦借我用下吧 小明:上次你都不借我 (4)甲:明天下午去打球吧! 乙:我明天有课 (5)甲:请问考试是在什么时间啊?

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分析 新惠中学朱洪宇 高效课堂教学必须以优化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入手,而有效的课堂教学要素也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基础。因此我们深入研究有效课堂教学要素,是非常重要与必要的。 课堂教学过程包含哪些要素呢?众说不一。所谓教学过程,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以课程为中介的,进行交互作用的过程。为此,有些教育学者认为,学生、教师和课程资源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这也是所谓经典三要素说。此外,还有四要素说、六要素说和七要素说等。根据邵瑞珍教授提出的教学设计模式,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课前准备阶段(陈述目标、分析任务、确定学生原有水平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课堂教学和课后教学评价,从中我们可提炼出七个教学要素。 一、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就不存在教学活动,所以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因素。学生这个因素主要指的是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结构、个性特点、能力倾向和学习前的准备。学生要素制约着其他教学要素功能的发挥。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的确定、教学管理等都要从学生这个教学客体要素、学习的主体出发,教学设计要紧紧围绕学生发展这个中心。 二、教师。教师这个要素主要指的是教师的素质。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北师大副校长、心理学董奇

教授在关于教师素质课题研究中,强调教师的职业理想(根本动力)、知识水平(前提条件)、教育信念(心理背景)、教学监控能力(核心要素)对教师教学的作用。教学行为是教师素质的外化形式。教师的教学行为具体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衡量:1、教学行为的明确性。任务取向的明确性;2、教学行为的多样性。教师选择的教学策略、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管理方法的多样;3、教学行为的灵活性。主要考察教师的教育机制和教学的监控能力;4、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讲授、对话、演示、指导、管理行为是否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是否有效、学生的参与性如何均是教学行为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三、课堂教学设计。它是课前准备阶段的关键教学要素。它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过程和措施的设计以及教学时间和教学评估的设计。其中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又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不但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起调节和控制的作用,而且最终决定教学的起点,支配学生的发展方向和速度。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之一是学生这个教学客体要素、学习的主体,教学设计要紧紧围绕学生发展这个中心。 四、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环节是由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决定的。教学策略有三种:直接教学策略、任务型教学策略和共同解决策略。直接教学策略是一种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策略,主要由教师向学生讲授系统知识,这是目前大学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也就是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它的一般教学环节是:导入→呈现教材(讲新课)

关于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关于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 目录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 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言语行为理论的评价 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与问题 言语行为理论英文介绍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 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言语行为理论的评价 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与问题 言语行为理论英文介绍

展开 本段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语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最初是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根据言语行为理论,我们说话的同时是在实施某种行为。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说话者说话时可能同时实施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是说出词、短语和分句的行为,它是通过句法、词汇和音位来表达字面意义的行为。言外行为是表达说话者的意图的行为,它是在说某些话时所实施的行为。言后行为是通过某些话所实施的行为,或讲某些话所导致的行为,它是话语所产生的后果或所引起的变化,它是通过讲某些话所完成的行为。本段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美国的哲学语言学家约翰.舍尔(Searle)对言语行为有了深入的探讨,参考实施言外行为的恰当条件(准备条件、诚意条件、命题内容条件、根本条件)对言语行为间接指令进行分类。对实施间接指令的各种方式即“指令”这一行为所涉及的几个因素出发考虑:说话人

(发出指令者)、听话人(指令对象)和说话人想要听话人去做的动作。例如,在餐桌上请别人递一下盐瓶,可以有以下各种间接的形式。 以说话人为出发点: a)陈述愿望 I would like you to pass me the salt. b)询问愿望 * Would I like you to pass me the salt? 听话人为出发点: 1a)陈述能力 You can pass me the salt. 1b)询问能力 Can you pass me the salt? 2a)陈述意愿 You want to pass me the salt. 2b)询问意愿 Would you mind passing me the salt? 3a)陈述将来的动作 You will pass me the salt. 3b)询问将来的动作 Will you pass me the salt? 以动作为出发点: a)陈述理由 The soup is not salty enough. b)询问理由 Wouldn't it be a good idea if we add some salt to the soup? 他把言外行为分为五类,每一类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普遍的目的。这五大类是:阐述类:陈述或描述说话者认为是真实的情况; 指令类:试图使听话者做某些事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