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企业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的思考

关于企业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的思考

关于企业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的思考
关于企业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的思考

关于企业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的思考

随着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经济时代的到来,新时代企业竞争的实质,就是学习力的竞争。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应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网络组织优势,紧紧围绕企业生产工作及企业党政中心工作,把团组织创建成为学习型组织,把企业建成学习型企业,以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在不断创新中求得发展。

一、要加强引导,切实转变团员青年学习理念。团组织要善于利用各种形式的宣传发动、教育培训和学习研讨,培育和创新广大团干部、团员青年的学习理念,使广大团员青年能认识和接受五种理念:一是“学习为本”、“学习好是有用的”理念;二是“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理念;三是“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理念,即学习与工作密不可分,双向强化、互为提高;四是“团队学习”理念,营造良好的团体学习氛围,互帮互助、共同学习;五是“创新性学习”理念,即学习重在创新,通过学习不断改进思维方式和习惯行为,并能将所学知识转化成企业创新创效的动力源泉。引导团员青年将学习化为日常行动,将“我要学习”替代“要我学习”,将主动学习替代被动学习,为创建学习型团组织奠定基础。

二、要完善阵地,创新载体,构建学习平台。团组织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建立和完善“青年书屋”、“青年学习

园地”等机构和设施;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积极推进基层团组织上网工程,建立学习型团组织网页,设置一些“创建动态”、“青年话题”等栏目。在2003年,炼油厂就自建了“炼油青年”网站,实现了网上组织生活,为炼油厂团工作建立了便捷高效的网络平台。经过近两年的运行,“炼油青年”在逐步完善成为炼油厂青年展示自我的窗口的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了一批电脑网络方面的人才。

团组织在积极完善原有的“天天一小时”读书活动、青工技术比武岗位成材活动、青工“五小”科技攻关活动等青年学习方式的同时,要不断开拓新的青年学习活动载体,创造性地推出各类学习活动,构建学习平台,切实为青年的读书学习服务。“炼油青年”网站所成立的网上图书馆、读书心得讨论区,对学习方式的延伸和拓展做出了新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要注重方法,稳步推进创建学习型团组织。首先,团组织要积极进行创建工作的调查研究。通过定期对青年学习积极性、学习投入、学习方式以及对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的建议等内容认真摸底、分析,较为准确地掌握基层青年的学习需求,明确创建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其次,要建立健全创建活动的组织机构。在活动推进过程中,一方面积极发挥企业团委、团支部等正规渠道的作用,另一方面要通过组建青年科技协会、青年科技攻关课题小组等群众性青年组织,引导团员青年参加各类学习成才活动。再次,要认真做好创建的试点工作。按照“示范带动、稳步推进”的原则,选择部分基层团组织作为创建

学习型组织试点,并定期进行试点工作总结,从而为创建工作的全面推进、整体发展提供经验。此外,还要强化创建工作的激励机制,在进行认真考评学习成效、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创建学习型团组织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青年典型进行评选表彰。对于各类先进典型,除直接的实物奖励外,在选拔任用、职称评聘等方面要优先对待,对学习较好的团干部,应积极推荐到有关部门挂职、任职,使创建工作逐步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四、要结合实际,努力提高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的效果。团组织要加强对广大团干部的自身修炼,着力提升团组织的整体战斗力。首先,加强系统思考,改善心智模式。要求团干部将遇到的问题放在整个组织内进行考虑,从组织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寻找恰当的解决方法,树立自主指挥和管理的思想,运用系统思考的方法,从整体利益出发,自主决策,创造性地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其次,抓好团队学习,建立共同愿景。所谓共同愿景,是指团组织共同创造、描绘的未来景象,将个人愿景整合为组织的愿景,目的是提升团组织的凝聚力,激发团干部追求卓越和主动、真诚献身的热忱,从而造就组织的强大生命力,推动企业的发展。再次,自我超越。团干部要运用自己的愿望、心智和思维方式,去挑战成长目标,通过学习,用企业的共同愿景并结合精神和物质手段激励团员青年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在前进中不断超越自我,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与实践结合,引导青年为企业改革发展多作贡献。厂团委始终把带领青年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培养一流青年人才作为团工作的主旋律,努力为青年岗位成才搭建舞台、创造条件。

1、深入开展“青年岗位能手活动”,提高青工技能。共青团组织应紧紧围绕企业发展对青年技能提出的新要求,深入开展“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并不断注入新的内涵,使之常抓常新。把实施青工技能“登高”作为推进青年岗位能手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把青工培训纳入年度职工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岗位培训、技能互学、技能大赛等活动,引导青年朝一专多能方向发展。继续开展“导师带徒”活动,把各单位高级技师、技师、技术专家以及有一技之长的同志组织起来,选拔一批优秀的青年骨干与之结成师徒对子,加强对青年的“传、帮、带",加快了青年技术工人的成长步伐。

2、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引导青年树立"高效、文明"的集体形象。“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是共青团组织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带领青年立足岗位、争创一流业绩的有效载体。团组织广泛发动各青年班组(岗位)通过科技攻关,在提高产品质量,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开发新产品等方面要效益,并通过自主管理等活动,深化降本增效工作。结合团中央开展的“跨世纪人才工程”的要求,深入推进岗位承诺制,对“青年文明号”进行“线”的连接和“面”的拓展,开展以“质量、服务、效益”为核心内容的“优秀班组”创建活动,让“青年文明号”形成合力,发挥整体优势,让“优秀班组”成为质量、服务、效益一流的一线排头兵。通过创建,广大

炼油青年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文明得到明显加强,2个青年集体被评为市级“青年文明号”,1人被评为公司十大杰出青年,5人被评为公司级青年岗位能手。

3、推进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培养青年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实施青年科技攻关为有效载体,把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有机地纳入企业技术创新运行体系,注重研究青年参与科技开发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青年项目负责制和项目导师制,给青年人压担子、配课题,做到"青年有项目,项目有青年",让青年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中锤炼成才,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开展以总结先进操作法、技术专利、技术秘密和创造科技成果为主要内容的青年创造性活动,并加强青年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工作。通过开展科技活动,加强了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厂团委每年组织开展青年科技论文(成果)征集评比活动,开展各种交流活动,组织参加南京市青年学术年会,举办技术讲座,拓宽了青年成长进步的渠道。同时,厂团委开发建立了炼油青年人才数据库,并作为公司人才库的分库,把举荐优秀青年人才作为团组织培养和激励青年成才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做到举荐青年人才同党组织培养人才工作的有效衔接,为推进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企业文化的思考与践行

企业文化的思考与践行 现代企业文化产生的学科背景主要是建立在管理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科学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 笔者在此分三个阶段阐述(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经验管理阶段;此一阶段主要的管理理论包括古典管理理论的三大部分,一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温斯劳·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 aylor)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二是德国的马克斯·韦泊创立的“行政组织理论”,三是法国的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创立的“管理要素或管理职能论”。总体上讲,古典管理理论排斥人的感情,认为人的感情妨碍人们客观地处理问题,其贯彻“分割”管理的原则,将管理工作分解成不同的职能,由不同的管理者来承担,企业成员各司其责,各自被孤立开。可以肯定,古典管理理论诞生于机器时代前期,它总结了历史上古老组织高效运作的经验,满足了当时企业发展的需要,对于企业管理体制的形成,具有开创性及启发性的巨大意义,不过,机械论的思想,解释而且解决不了企业发展中生产效率及成员积极性等更多问题,而后管理学界经过著名的霍桑实验,而过渡,迎来了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这一阶段焦点积聚在人性假设之上。更多的表现在心理和行为激励中,经典的的梅奥社会人假说,美国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及后来的“超Y理论”等,都对组织成员做出人性设定,在这些假设基础之上,管理学科中诞生了一系列的激励理论,针对个人激励,有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双因素理论,阿德福的ERG理论,麦克里兰(David Meclelland)成就需要论,斯金纳(B.F.Skinner)强化理论,弗鲁姆(Victor H, Vroom)期望理论,亚当斯(J.S.Adams)公平理论,针对组织的企业领导方式理论,如两维理论,“领导的四种管理模式”,“领导方式连续统一论”,“权变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等。这一些理论的研究对象明确到了管理实践中的不同对象,实际上是管理科学研究视野的一种开扩,此后,管理学科的发展愈来愈倾向于系统化,条理化,社会系统学派的产生也显得顺理成章。这一阶段的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心理学关系密切,对人性的关注明显增加,然而行为科学顾名思义,只是将研究的对象集中在“行为”,管理工作中组织成员的行为之上,对于市场与顾客这些企业以外的要素的关心却很少,尽管系统论的思考模式已经在学科研究中有所展示,但对于动态发展的企业组织而言,远远不够。不过,这样机械的系统思考意识在管理学科以及管理实践的里程中,并没有持续太久。 (二)反而一个凭经验与问题推动理论研究的时代却从此过去,管理开始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管理丛林阶段。这个阶段运用科学逻辑的方法,严格计划管理,目标管理,常常被称作管理科学阶段。管理学家们把二战后发展起来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等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了企业管理中,诞生了极具代表性的决策理论学派。西蒙创立的决策理论代表了管理学的最高成就,由此,管理从学科到实践,进入到了一个更为宽容和博大的界面。这一阶段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的运用及理性因素、定性定量的强调促成了管理科学的方法论的提升,同时也在另一方面造成了对社会科学及对情感因素的的忽略使得管理工作在实践上产生了种种弊端。 (三)此期间,欧美经济经济危机,滞胀不前,而日本打造经济神话的困惑,使得管理学家们对日本管理产生了浓厚兴趣。可以说,日本企业的成功,为文化管理阶段的到来表演了良好的前戏。毕德示、沃特曼在总结了美日在管理工作中的差距和经验之后,在《成功之路》一书中精辟的揭示了管理丛林定量分析的弊端:内在的滋生保守倾向,导致抽象无情的哲学,将管理人员变成爱做否定判决的法官,使事情过分复杂化和缺乏灵活性,导致追求徒有虚名的管理过程的正规化,贬低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容不得内部竞争。对这些问题的发现及剖析使企业管理的思考,全然转换了一个思维角度。就重视人的作用这一点来说,有意无意

创建学习型团队

创建学习型团队促进党员教师发展 上海市福山外国语小学 微软公司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说法:让优秀者更优秀,让平庸者不平庸。我们将其理解为:每个员工都需要发展,每个员工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发展,每个员工都需要不断发展。员工发展才能推进教育发展,教育发展也才能保证员工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将学校(外部环境)的需要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和谐统一起来,激发教师发展的内驱力,创造适切的条件,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这已成为福山党支部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校党支部确定了《创建学习型团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研究主题,通过共建学习平台,促进互动成长,进一步强化党组织的学习力,引导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使学习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一、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创建创新型的学习团队。 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是建立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条件。我们面向全校,面向教师,面向社区,面向社会,着力营造一种开放的环境,全力打造一个连接校内外、区内外、市内外,面向国际的互动型的开放型的学习格局。团队学习是保证学习的关键。团队学习寓于组织建设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是强化团队向心力的重要环节。通过边学习边准备、边学习边计划、边学习边推行的方式找寻组织存在价值的途径,使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通过学习保持积极的精神面貌,实现从封闭向开放转变,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 二、构建新颖有效的学习模式,促进教师学校双层双赢发展。 在学习型团队的创建过程中,学校党支部紧扣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中心,以主题学习为抓手,搭建学习平台,提供机遇,接受挑战,凸显新(新颖)、实(实效)、活(灵活)。 我们建设学习型团队,不局限于传统的学习教育培训模式,而是从学校的工作特点和现实需要出发,大胆进行观念、机制和活动形式的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学习的形式和载体。党支部一方面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每周学习日、专家讲

浅谈如何创建学习型企业

浅谈如何创建学习型企业 “学习型”企业是指以组织的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的扁平化的横向网络系统。它强调以“学习+激励”,不但使人勤奋工作,而且尤为注意使人“更聪明地工作”,它以增强企业的学习力核心,提高群体智商,使员工活出生命意义,自我超越,不断创新,从而达到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标。为了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企业通过建立成为学习型的组织,来促进组织不断地开放、吸收和摄取外界的知识,调整生存和发展的理念,培养自身应变能力,强化发展能力,才能更好地迎接全球化经济的挑战。 创建学习型企业是加强企业发展增强其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应从以下几方面推进: 1、要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的理念 要积极树立边工作、边学习,边学习、边工作,以学导干、以干促学的观念。要努力走出“为学而学”的误区,要把今天的学习看成是人生旅途中的“加油站”,是一种“充电”和补充,是学习的不断延续与不断拓展,不要片面地把学习作为是评职称和提升职务的需要,要强化一种正确的、科学的学习观。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会变得可持续,可发展;才会有一种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总起来看,要树立以下几种理念:一是学习为本的理念。变“要我学”

为“我要学”,自觉接受教育;二是终身学习的理念。时时处处学习,终身接受教育;三是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的理念。将学习融入组织运行,使学习与工作密不可分,双向强化;四是团队学习的理念。通过整合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追求卓越的本性,形成团队的精神,从而形成企业的强大生命力,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促进;五是学习重在创新的理念。改进思维方式和习惯行为,将学习转化为创造力,实现工作的创新和飞跃;六是学习也是管理的理念。建设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决策层”要把此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2、要制定创造学习型企业的计划 创建学习型企业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分阶段实施。各单位要根据本单位干部的自身素质情况及工作实际,对建设学习型企业作出安排,明确基本思路、工作目标和工作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型企业建设规划。要把长远目标与近期要求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推动企业学习不断向纵深发展。对整个学习型企业的创建活动要有一个总体的策划,分步实施,逐项到位。 3、要创新学习的载体 在知识经济时代,培训教育部门将是企业的核心部门,学习型企业的培训教育部门更是如此。因为没有一流的培训导师队伍,就不可能建设一流的学习型企业。学习型企业的

浅谈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

浅谈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和文化来推动集体学习,使组织中的每个员工不断的学习,并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能力,不断改进管理、技术及服务,使组织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学习型组织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的真谛在于:学习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生存,使企业组织具备不断改进的能力,提高企业组织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学习更是为了实现个人与工作的真正融合,使人们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再者学习型组织只是过程的、工具性的东西,而非是结果性的事物。 一、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工具:通过五项修炼创建学习型组织 1、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是一项关注个人成长的修炼。具有自我超越意识的人,能够认知其自身真正的愿望,并为实现此愿望不断扩展其能力。 自我超越是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强调的是自我的进步、发展。 它有两个前提: 一是认知自己的“愿景”; 二是认知自己当前的真实状况。 只有认知了这两方面的差距,才能够清楚自己需要扩展哪些方面的能力。 2、改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不仅决定我们如何认知世界,也影响我们的行为。不同

的心智模式,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 心智模式的关键问题是难以被发现,人们总是自我感觉良好,没有意识到他的心智模式可能存在欠缺之处。而实际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多多少少总存在一些欠缺之处。 改善心智模式,就是检视自己的心智模式,否定、抛弃旧有的心智模式。 3、建立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个人、团队、组织学习和行动的坐标。 共同愿景对学习型组织至关重要,它能为学习聚集、提供能量。只有当人们致力于实现共同的理想、愿望和共同的愿景时,才会产生自觉的创造性的学习。 共同愿景是由个人愿景汇聚而成的,只有将个人愿景汇集起来,才能使共同愿景获得能量,才能向团体真正追求的目标前进。学习型组织必须鼓励其组织成员发展自己的个人意愿。 整个企业有组织的大愿景,各个团队有团队的小愿景来保证大愿景的实现,个人还有个人的愿景。学习型组织的愿景要求3个层次的愿景能综合为一体,这样企业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4、团队学习 团队学习的关键是深度汇谈。深度汇谈就是在讨论学习型问题的时候,每人全部摊出心中的设想,真正一起思考。管理者要学会深度汇谈,尤其是讨论重大问题的时候,一定要防止一言堂,要做到深度汇谈。

创建学习型企业机关的初步思考

创建学习型企业机关的初步思考 美国《财富》杂志曾撰文指出:“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企业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备比竞争对手更快速的学习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加速提高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是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的重要课题。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一个企业只有当它成为学习型组织的时候,才能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出现,才能具备快速应变市场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员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作用,也才能实现企业满意、顾客满意、员工满意、投资者和社会满意的最终目标。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必然是学习型的的组织,这已经是全世界的共识。在美国排名前25家的企业中,已有23家按照学习型组织理论进行了企业再造,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企业中,已有78家公司 进入了建立学习型企业的轨道。在我国,已经有第一家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油田——江苏油田。因此,省公司提出的“三型两化一强”发展战略,把学习型企业放在“三型”之首是在电力企业深化改革的实践中,进一步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建立学习型机关,使机关建设由过去被动地转变职能、改进服务,向建设学习型组织转变,引发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的变革,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三型两化一强”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学习型组织及其特点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一个宏观管理理论,因为“组织”的范围非常宽泛,大到社会、国家,小到班组、家庭,应用于企业管理即——学习型企业。对于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作用和意义全社会都有一致的认同,但对于学习型组织的定义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彼得?圣吉 指出:学习型组织是这么一种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 如何共同学习。一般认为,学习型企业是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的对顾客负责的扁平化的横向网络系统,它强调“学习+激励”,不但使人勤奋工作,而且尤为注意使人“更聪明地工作”,它以增强企业的学习力为核心,提高群体智商,使员工活出生命意义,自我超越,不断创新,达到企业财富速增、服务超值的目标。 学习型组织有三个真谛:一是强调学习力。学习力由学习动力、学习的毅力、学习的能力三个要素组成,学习的动力体现学习的目标,学习的毅力反映了学习者意志,学习能力则来源于学习者掌握的知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学习力的竞争,因此,学习力是企业的生命之根。二是快乐工作文化。学习型组织是能让组织成员体会到工作中生命意义的组织,强调双层双元同步发展。三是以创新为主旋律。强调学而后有为,把学习力能够转化为创造力。 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人具备自我超越的天性,强调通过个人修炼来激活组织的细胞;通过团队学习将个人的力量凝聚为组织的力量;崇尚开放自由的深度交流来检视和修炼组织的心智模式,谋求组织智慧的升华;描绘组织的共同愿景来激发个人和组织神圣的使命感;以系统思考为方法论,探寻对问题系统、长远深刻的解决之道。在学习型组织里,学习已不仅仅指单纯的吸纳知识、增进技艺,而在于改变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促进个人理解、交流、促进全面素质的提升,并最终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按照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原理和要求,学习型机关应该具备以下六个基本特点:

最新制丝车间创建学习型团支部工作总结

制丝车间创建学习型团支部工作总结

2012年制丝车间创建学习型团支部工作总结 2012年,制丝车间团支部紧紧围绕创建学习型团支部这个目标,在厂团总支的正确领导下,支部勇于创新,在延续原有支部亮点工作的前提下,在支部活动、员工教育和新进员工培育上不断摸索新的方式方法,不断开拓新的亮点,努力推进创建学习型团支部建设工作,不仅增强了团员青年的责任意识,也推动了车间文化氛围的营造。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2年工作总结: (一)始终坚持围绕车间党支部工作开展团支部建设 围绕车间党支部工作开展团支部建设,是制丝团支部一贯坚持的工作原则。团支部积极配合,寻找切入口和融合模式。时刻关注青年员工的思想动态,引导教育员工积极参加各类车间工作。如在车间推行新员工培养考评模式中,车间党团支部与行政共同负责培养、测评与考评。紧紧围绕为党支部服务这条主线,贯穿了车间团支部建设工作始终。 (二)通过加强团员教育强化支部建设 制丝车间团支部着重于团员青年带头作用的发挥和员工思想引导。团支部坚持团员学习的长效机制,每季度坚持组织团员进行理论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并积极组织青年员工参与政研论文等论文、征文写作活动。 上半年车间开展的学习雷锋精神大讨论活动,鼓励团员青年向雷锋同志学习,不断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展现团员青年良

好精神风貌;使团员青年更好的树立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观念,懂得完善自我,助人为乐,服务他人,奉献社会。 下半年车间开展了青年员工悦读季的读书活动,以“搭建读书平台,推进读书交流、营造读书氛围”为宗旨,通过读书活动积极参与学习型团组织创建工作,进一步动员引导车间广大青年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成才,在车间青年中努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三)重视新进人员培育为车间打造新生力量 车间历来重视对新进人员培养模式的探索,今年对多年来探索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创新,从制度建设落实培养流程、以人文关怀营造归属感、抓教学细节提升教学质量,将师徒结对与人才队伍建设结合,使新进人员能迅速的融入车间,掌握各项技能,提升综合素质。 1、打造《制丝车间新进人员培养制度》。随着车间新进人员的增多,如何使新进人员尽快适应车间生产,更快地掌握各类相关技能,独立的熟练的操作,车间团支部协助党支部制定了《制丝车间新进人员培训制度》,在组织机构、适用范围、培训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规划,针对不同的新进人员制定了不同的培训规定。并通过《制丝车间新进人员单一岗位见习考核表》、《制丝车间新进人员岗位见习考核表》,对新进人员的培训岗位、培训时间、考核内容等进行具体引导。通过车间及各个班组的重视,支部的督促落实,车间员工上下共同努力,新进人员适应车间生产能力增强。

创建学习型企业

创建学习型企业 ——浅谈企业文化中的学习文化 提到学习大家自然会想到学校,想到学生,没错! 每个人都会在学校度过自己最主要的、最集中的学习时光,并获得了相当的基础科学知识和生存的本领。 但是,请大家想一想是否我们只是在学校期间才学习,而其它时间我们就没有学习哪? 答案是否定的,没错!其实每个人从出生就开始了不断的学习,学吃喝、学说话、学走路、学写字、学……等等,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职业教育等等,参加工作后实际也一直在学习,很多职工是从学徒、技工、技师甚至走上领导岗位,也都是在通过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增强能力,提高水平。从中可以看出不学习就不会有进步,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学习,所以,才会有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的教诲! 一、为什么要创建学习型企业? 1、中国企业发展的三大强敌是什么? A外国企业(品牌、技术、资本、市场、人才、质量)

B本土企业(价格、成本、品牌建设) C企业自身(不断创新、超越自我) 因此我们应该变“居安思危”为“居危思进”意识,有强烈的危机感。 2、中国企业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是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短缺 (1)二十一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 (2)有组织,无纪律; (3)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 什么样的人才是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哪?是优秀的学习型、创新型人才! 因此企业最大的资源是——人力资源! 3、企业发展最大的成本是什么? 没有经过培训的员工是企业最大的成本, 员工对工作的态度是:陌生/熟练/将就/麻木/讨厌。如何让员工对工作的态度变为:兴趣-投入-执着。

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训练-训练-再训练。培训是企业给员工最大的福利! 持续的培训教育可以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因此我们要创建学习型企业。 二、建立学习型企业的基本要素 1、学习力是学习型企业的生命之源! 和学习的能力。学习的动力体现了学习的目标;学习的毅 力反映了学习者的意志;学习的能力则来源于学习者掌握 的知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个人、一个组织是否有很强的学习力,完全取决于这个 人、这个组织是否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意志和丰富 的理论知识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

浅谈学习型企业的构建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学习型企业的构建 完成时间2015年6月25日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绪论 (4) 一、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意义 (4) 二、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 (4) 三、如何建立学习型领导班子 (6)

(一)要狠抓学习创新,丰富学习内容 (6) (二)要狠抓团队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6) (三)要狠抓制度建设,确保学习成效 (7) (四)狠抓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企业人才储备机制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致谢: (9)

摘要 美国《财富》杂志指出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一个企业只有当是学习型组织的时候,才能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创新的涌现,才能具备快速的市场应变能力,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作用。未来成功的企业必然是学习型的企业。因此,把企业办成学习型组织,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知识经济的需要,更是企业自主创新、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烟草;学习型;组织;建设

绪论 彼得·圣吉①曾经说过:“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 在知识不断爆炸和更新的今天,最昂贵的资本是时间,最便宜的投资是学习,一个人最顶峰的成就来自于最基础的学习。烟草行业构建学习型组织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要求。因此,我们烟草行业发展战略之一就是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提高素质,快速发展。要通过学习,使领导和员工不断地锐意进取,不断地超越自我,从而实现企业的科学、快速、高效发展。 一、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意义 学习型组织是全体员工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担负学习的组织;是让全体员工在工作中体会到生命意义的组织;是通过学习创造自我、扩大未来能量的组织;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 二、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 企业要想将自身改造为学习型组织,首先,必须从建立适合于企业自身的学习组织结构入手,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烟草行业现在普便存在的问题是人员结构老龄化和知识陈旧化,以我局(分公司)的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为例,我局(公司)上划行业管理时,在岗的52名员工中只有一人是全日制专科院校毕业,其余51人均为初高中毕业生,还有5、6人小学都没有毕业就参加

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思考

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思考 [摘要] 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必然选择。最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借助文化进行管理,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造就人,努力营造一个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良好的人文环境进行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是企业的软实力。时下,很多企业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然而,有些企业的企业文化雷声大,雨点小,成为“花瓶”和摆设,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不扎实,没有形成具有一种鲜活的精神氛围。 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如果离开了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就会无源、无本、无根。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们党摒弃了旧哲学人本思想的局限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理论缺陷,借鉴国际经验教训,针对我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念而提出来的。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以人为本也是对我们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 一、与时俱进,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 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建立后,能够激发员工的士气,充分发觉企业的潜能。她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为企业创新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以其新的思想内涵,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调动和组织员工最有效的手段,是员工归属企业的界限和标准,是企业产生内部凝聚力和外部扩张力的源泉,这就是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力量。 传统的、我们习惯性的管理多为以“事”为中心,设计企业管理制度以“约束”为出发点,以“管制”为手段,以追求“一致性”为目的,而忽视了人的个性、创新意识和能动精神。实践证明,在这种只把人看作是一种资源,是管理对象的管理思想指导下,管理者只注重职工对企业管理的一致性和服从性,不会倡导职工个人的积极能动性,也不会鼓励职工去承担风险。这样,优秀人才的才能和专业技能发挥受到限制,失去了创新发明的激情与动力,往往会感到压抑和排挤。基层管理者、科研人员工作循规蹈矩,每天只会完成职责规定的工作,而不会去关心会发生哪些问题和如何解决,更不会有所创新、创造。久而久之,企业就会失去活力,陷入一种死气沉沉的管

精编关于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几点思考

关于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几点思考 关于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几点思考当前,铁路仍是一个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大一统“企业,观念相对滞后,管理模式陈旧,科技创新不足,市场意识不强,与先进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必须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感受到在时代发展中的外在压力,居安思危,通过创建学习型企业不断突破企业本身的极限,主动适应外部变化。更新干部职工思想观念,使他们悟出学习型企业的真谛,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真正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不断提高职工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和学习型企业源头活力汇流循环的大好局面。 针对铁路基层单位,如何把创建活动引向良性发展的轨道,需要对创建过程中的几个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和实践。 一、既要把握好创建工作的全局,又要突出重点在创建工作中,一是建理念、搭框架。“建理念”就是要抓好学习型组织理论培训和普及工作。要以学习型组织的基本问题、本质特征、创建策略为主要内容,以《第五项修炼》为技术模型,加强理论培训,深入宣传普及,使广大干部职工对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和新的理念,有正确清晰和深刻的认识,从而构建学习型企业的基础工程。“搭框架”就是建立创建领

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创建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和分类试点规划,从而搭建起创建的基础框架。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方案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经过反复修改和专家咨询、论证,最终确定的。它对于把握创建的方向、原则、目标、步骤和重点,具有宏观指导性作用。二是“建愿景,立标杆”。“建愿景”就是开展以建立共同愿景为主要内容的各项建愿景活动,通过开展对团队、职工的愿景调查,了解和掌握职工的真实想法,总结提炼并描绘出本单位的发展蓝图,使之成为广大职工衷心向往并愿意为之努力奋斗的共同愿景。“立标杆”就是正确认识自己,找准企业发展定位,瞄准先进,作为追赶的目标,在本单位、各级各部门、各类人员中建立追赶的标杆体系。在此基础上,确立达到标杆的步骤和措施,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达到设定的目标,从而把企业管理水平整体提高一步。 在工作重点的把握上,创建首先要抓好两点:一是抓好学习型领导班子的创建。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首先领导干部要做表率。要善于通过学习不断提出新的理念,并把新理念转化为新行动,使领导班子成为团队学习的典范。要增强系统思考意识,培养系统地、动态地、本质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体现班子的全局观和整体优势。要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准确把握改革形势,适应企业管理变化趋势,紧紧抓住管理创新环节,通过反思学习、深

企业文化评估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企业文化评估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细致而漫长的工作,需要持续经历实践—提升—再实践的过程。在此期间,定期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估,有助于认识企业文化发展现状,及时修正文化发展方向,促使企业建设适用、有效、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本文重点阐述了东风公司****在开展企业文化评估工作中的思考与实践,并对持续推进文化建设形成的工作思路进行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文化评估特色企业文化 【正文】 企业文化建设过程是个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实践过程,在此过程中,必须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有效、客观的评估和改善,以促进其形成良性和长效的工作机制。2010年,********根据自身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按照公司统一要求和部署,认真开展了企业文化评估工作,对企业文化发展状况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查找出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形成了今后推进文化建设工作的新思路,为塑造独具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评估工作的背景 早在2005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之前,****便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纳入重点议事日程。几间年,我们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第一个三年规划》(2004-2007年)和《****企业文化建设第二个三年规划》(2008-2010年)。同时,先后编制下发了“四手册一读本”,基本建立起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反映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在此期间,我们开展了“企业文化宣传实践年活动”,组织了企业文化知识竞赛,举办了“企业文化之我见”征文活动,在《东风供水》设立了“身边人说身边事”企业文化故事汇专栏,有效地提升了文化影响力,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也得到了有力提升。 在此基础上,从2009年起,我们将每年的3-4月份定为“企业文化宣传实践活动月”,根据企业中心工作需要,以不同的主题开展文化建设活动。2009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东风公司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的主题确定为“承担责任、实现价值”,以文体活动周、学习培训周、优质服务周和成果展示周四项重点活动,调动全体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强烈责任感。2010年,突出了“传承、进步、共享”的主题,以开展企业文化考核评估、组织丰富的文化活动以及选树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典型试点单位等三项重点工作为支撑,丰富文化内涵,推进文化传播,以文化力增强干部职工队伍向心力,确保了职工队伍的稳定,为圆满实现****年度各项指标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近几年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存在着部分干部职工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度不够、企业文化理念与职工实际行为差别较大,以及企业文化没有完全融入企业管理发挥作用等瓶颈问题。****企业文化建设已经从以理念沟通、氛围营造、规范标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贯彻阶段,进入到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深植落地阶段。鉴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战略导向的差异性,要实现企业文化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就必须对****企业文化的历史积淀和现状进行全面诊断,这不仅是导调控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更好发挥企业文化对生产

浅谈学习型企业的创建开题报告

浅谈学习型企业的创建开题报告 21世纪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变化以及企业自身的管理理念问题,以致于企业不能够及时地应对外界环境带来的挑战。本文基于此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加强企业学习的制度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员工自主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未来也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才能促进企业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学习型企业;自主管理;学习 1学习型组织的定义综述 佛瑞斯特(Forrest)在1965年首次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但是由于当时的市场环境较为稳定,大型企业感受不到竞争压力,因此学习型组织理论并未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实践运用。直到1990年彼得·圣吉推出《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一书,学习型组织理论才得到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广泛的传播。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中定义学习型组织为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在其中,人们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并不断一起研究如何共同学习[1]”。 Garvin在《建立学习型组织》中提出,学习型组织是善于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并以新知识、新见解为指导,勇于修改自身行为的一种组织[2]。 张声雄认为,学习型组织是具有持续增长的学习力的组织;是能让组织成员体验到工作中生命意义的组织;是能把学习转化为创造能量的组织。并且指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强调学习力、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组织[3]”。 邱昭良认为,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和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4]。 金鑫指出,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这个组织具有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造性的能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的学习气氛,凭借着学习,个体价值得到体现,组织绩效得以大幅度提高[5]。

创建学习型团队 争做知识型员工先进集体

创建学习型团队争做知识型员工先进集体 当今世界,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对劳动者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中国电信近年来遇到严峻挑战,面对市场竞争压力以及中国电信实施企业战略转型的新形势,不仅需要企业要有新的思路、新的办法,更需要具备一支知识型的员工队伍。因为,企业要成功、要保持长久优势,就要不断创新,不断地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创造未来。 多年来,新疆**市分公司积极开展学习型组织活动,企业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主要采取了集体组织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业务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文化基础知识学习与政治理论学习相结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不断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正确引导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组织全员积极投身到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中,打造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班组和知识型员工。 **市分公司大客户服务部就是一个在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部门。这是一支朝气蓬勃的团队,他们满怀激情热爱着电信企业,敢于吃苦、默默奉献;这是一支开拓向上的团队,他们团结勤奋、不惧困难、勇于创新。他们肩负着垦区大客户的服务工作,积极致力于垦区电信事

业大发展。在**电信公司的奋斗史上凝聚着他们辛勤的汗水:多年来,大客户部经过不懈努力,获得多项殊荣,曾被农八师、**市总工会以及**市妇联评为“巾帼文明示范岗”;自XX-XX年连续多年被电信公司评为“先进集体”、“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在XX年8月的全疆大客户技能大赛中喜获“优秀营销策划奖”。 大客户服务部成立于1999年10 月,自成立以来,在公司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稳中求量,重中有次地开展各项工作。面对激烈、残酷的电信市场竞争,努力实践新形势下的学习型班组的创建与提升工作,把学习型班组的创建活动与大客户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创建学习型班组的新思路、新方法,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不断提升大客户成员的工作能力,在XX 年度的大客户营销服务成绩突出,不仅确保了大客户业务收入的可持续增长,而且促进了班组整体管理水平与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领导重视、认识统一是推行学习型班组活动的必要条件 对于电信企业来说,大客户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尤其随着中国电信拆分工作的完成、整个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的情况下,大客户更是当前和将来电信市场竞争的核心、争夺

中国企业大学的经营模式及发展趋势_秦敏

114 《商场现代化》2007年2月(中旬刊)总第494期 一、企业大学产生的背景和定义 企业大学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1927年通用汽车成立GM学院,但被学术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只是近十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是信息技术及全球化带来的复杂竞争环境的压力;二是企业内部“人才过时”的问题。为了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企业需要具备有多方面的才能、能够自主且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员工。企业大学的观念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倍受重视,是企业为了应付不断变化的商务环境,加强竞争优势的一个战略。 企业大学的定义,从学术研究角度来说,未达共识。李察?迪积(Richard Dealtry)在2000年定义为“一个组织性的专业管理流程,在演变的商务环境中,不断注入一种尊重知识,以才领导的企业文化。” 另一位企业大学专家麦克?艾伦(Mark Allen)在2002年提出“一所企业大学是一个教育的实体,是作为一个战略工具,借着不同活动来启发及培养个人和组织的学习、知识及智慧,以协助公司达成任务。”前者的定义侧重于营造一个学习型文化的氛围,把企业塑造为“学习型组织”。后者的定义融合了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的新管理观念。尽管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出企业大学与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的理念相关。从深层次上讲,三者之间的本质意义是一致的,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Prince 和Stewart在2002年他们发表的论文中也提出了企业大学是有知识管理、组织性学习及学习型组织结合而成的观点。 二、企业大学与传统培训部门的区别 企业大学既不同于普通高校教育也不是传统培训部门的升级,而是一种战略层次下的全新组织形态。企业大学与一般高校的不同之处就是“企业”二字,企业大学中的教学、培训都要围绕企业这个核心展开。企业大学在许多层面上与传统的培训部门有很大的差异。 1.企业大学是积极、主动地探索企业的学习需求,针对企业战略建立学习战略方案。企业大学不仅关注改善员工工作绩效,更重视组织整体绩效的提升。传统培训部门只提供行政服务,一般根据主管和员工的培训要求被动式做出反应。 2.企业大学属于战略层次,独立经营,确定企业文化的一致性及贯彻性,帮助企业实现战略和目标。这对于跨国公司的管理尤其重要,企业大学能够集中资源和管理,避免培训资源的重复及分裂,确保战略、目标和文化的统一。而传统培训部门属于战 术层次,通常依附人力资源部,集团公司内部各个分公司培训资源分散。 3.企业大学提倡“终身学习”的持续流程,提供全方位的“硬性技能”和“软性技能”课程,如领导能力、创意思考和解决问题等课程。培训部门的课程形式固定、单一,通常课程设计的对象为一般员工,内容深度有限,培训局限于提高工作岗位技能。 4.企业大学的建立和执行需要CEO、高层经理、商业单位及员工全面支持与认同,相反,培训部门几乎不进行内部行销,直接指定员工来接受培训,认同和配合程度较低。 5.企业大学关注企业的整体性,即整个企业工作绩效和核心胜任力的提升,而传统培训部门以提升个人技能为主。 总而言之,企业大学是积极性、专业性及长期性的独立个体,用企业品牌和大学的称号,显示企业对投资人才资本的长远承诺。 三、中外企业大学发展的现状 目前,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中,有超过80%的企业已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大学。按照新企业大学研讨研究报告,在过去的十年美国企业大学以每两年400所的速度增加,至今有2000多所的企业大学。2002年美国公司花费在企业培训费用每年大约560亿美元,英国160亿英磅。在中国企业大学也在蓬勃发展,除了摩托罗拉、爱立信、西门子、可口可乐、惠普等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的国内企业大学,海尔、联想、伊利集团、TCL、泰康人寿保险、华为、康佳、金蝶、实德、力诺、金大地、UT斯达康、吉利、蒙牛、武汉小蓝鲸等国内知名企业的企业大学也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专家预测,5年之内,国内的企业大学还会有相当大的增长。 一般跨国企业平均花在员工培训方面的费用是总薪金的10%。根据2005中国企业培训现状调查,41.30%的国内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以下;39.13%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5%;15.22%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5%至10%;4.35%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0%以上。调查显示企业基层员工每年接受的培训次数整体高于中层和高层,基本技能培训是基层员工首选培训内容(占85.11%),管理技能培训是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的主要培训课程(分别为78.72%和74.47%)。由此而得,国内多数企业虽然认识到了培训的必要性,但在对员 中国企业大学的经营模式及发展趋势 秦 敏 项国雄 江西师范大学 [摘 要] 企业大学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升,日益成为企业用来整合战略资源的工具。本文从企业大学的概念、与传统培训的区别来论述,针对目前国内外企业大学的现状,分析了中国企业大学的经营模式以及企业大学面临的挑战,并就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企业大学 定义 经营模式 发展趋势

企业文化落地的实践与思考

企业文化落地的实践与思考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共同价值观、行为准则等。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上层建筑,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是一种无形的管理方式。企业文化能作用于企业中实实在在的“人”,从而提升一个企业的组织能力,最终实现的经营业绩有效提升。 企业文化不是虚无缥缈的,企业文化最终要真正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员工的思想行动中,这就是所谓的“落地”。 企业文化如何落地?笔者认为,首先要掌握企业文化的要素与特质,其次厘清企业文化落地的衡量标准,再寻求企业文化落地的有效途径与措施。 一、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与特质 1.企业文化一般包括了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一是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企业文化反映了时代精神,它必然要与企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社区环境相融合,体现自身的优势特点。与企业环境格格不入的企业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照搬照套,随便把“诚信、开拓、进取、发展”当做自己企业的文化标签,也从根本上失去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二是核心价值观,即企业组织的基本思想和核心信

念。优秀的企业都拥有强势的主流文化,其核心价值观符合行业要求、时代要求、战略要求。海尔的“创新”文化、华为的“狼”文化、万科的“职业化”文化等这些大型企业的主流文化特征都很明显。 三是英雄人物,价值观人格化的体现,是企业形象的象征。代表性人物和标志性事件、典型案例一样,都能很好概括企业文化的特征,成为向全体员工传播企业文化最恰当的方式和途径。很多时候,企业的创业者本身就塑造为企业形象的象征,企业精神教父。比如海尔集团的张瑞敏,他曾经自诩是牧师,企业文化的布道者,“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 四是典礼仪式,即企业围绕价值观组织的各种活动。优秀的企业都善于持续为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同时通过行之有效的各种平台、载体进行文化传播,激发员工积极向善、向好不断超越。比如通过“主题年”、“岗位竞赛练兵”等多种方式丰富文化的内涵,激发员工创造力,提升文化活力,因此做好企业文化管理。 五是文化网络体系,即企业用来传播企业文化信息的正式、非正式的信息沟通系统。一般情况下,企业文化管理由专门的部门和组织系统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管理,企业文化网络体系从里向外,由核心理念层、制度层、行为层、

建立学习型组织

目前创建学习型组织已在我国企业界以及整个社会掀起了一股热潮,以2004年2月全总等十部委下发“创争活动”文件为标志,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由民间自发行动上升为政府推动。随之以后,涌现出了许多有关学习型企业理论学习班、研讨会,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城市”等口号此起彼伏。学习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这种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本来是一件好事,反映了我们跟踪世界管理潮流的可贵进取精神。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对学习型组织理解的泛化、庸俗化、片面化的现象,最突出的表现是一些单位或个人根本就不去认真领会学习型组织的内涵和本质,使创建学习型组织成了一种赶时髦的形式主义。 中国企业的“学习型组织建设”但到底学习组织能给中国企业带来什么,及如何创建,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积极探索。本文依据笔者对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的研习和在学习型组织建设咨询工作中的体会,提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几点思考,供正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参考。 创建学习型组织要防止“四种倾向” 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1947年出生在美国芝加哥。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西方普遍沿用了一百多年以泰勒科学管理为基础,以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为主导的传统的管理理论,强调职能分工,条块分割,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管理方式,强调“金字塔”式的等级权力控制型的组织结构。虽然在工业经济前期曾起过巨大的作用,但随着由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愈来愈不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竞争取胜的需要,愈来愈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企业家都在孜孜不倦地研究、探索,寻找一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应运而生了。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写道: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学习如何共同学习。”这就是作者对“学习型组织”含义的描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