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浙江大学大学语文(C)作业

浙江大学大学语文(C)作业

浙江大学大学语文(C)作业
浙江大学大学语文(C)作业

大学语文(C)作业

第一讲:

1、理解与把握“康桥”的象征意义。

答:康桥象征诗人对“爱”、“美”、“自由”的单纯信仰。康桥求学是徐志摩人生中最美丽的一段时光,其时他对一诗歌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走上文学道路。诗句中处处流露出对青春的留恋以及向往理想之情。

2、从本诗认识徐志摩的艺术风格与“新月派”的“三美”理论。

答:徐志摩是贯穿新月派前后期的重镇。他热烈地追求“爱”、“自由”、“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他那活泼好动、潇洒空灵的个性以及不羁的才华和谐地统一,形成了徐志摩的诗特有的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徐志摩的创作,丰富了新诗的艺术世界,以其美的艺术珍品提高着读者的审美力。

新月派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之相适宜的,新月派明确提出以“和谐”与“均齐”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闻一多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中国诗画相通的传统),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

新诗格律化的倡导,纠正了早期诗歌创作过于散漫自由、创作态度不严肃造成的一定程度的混乱局面,使新诗趋于精练与集中,具有了相对规范的形式,巩固了新诗的地位。此后格律体的新诗与自由体的新诗一直成为新诗两种主要诗体,互相竞争,又互相渗透,对新诗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生命的云霓五彩缤纷,但人生应当有一种自觉。理解作者认同的“回到日常、超越日常”的生活方式。

答:生命的云霓五彩缤纷,但人生应当有一种自觉: 呼唤人之为人的智慧、活力和思想的生活——“回到日常、超越日常”的生活方式。对“回到日常、超越日常”的生活方式的理解:第一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和追求人生的意义。

第二是超越简单的“活着”,改变现实。

第三是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意志,有所不为。

第四是严肃对待自己的工作,把工作看作体现自身尊严和价值的事业。

第一点重在回到日常,其余三点侧重超越日常的一面。

4、从作者幽默反讽的语言风格看王小波的语言艺术。

答:幽默是通过叙述和描写,使某种事物可笑甚至荒诞之处自然呈现出来,从而表现作者的看法观点。如:我在那里看到一位已故的大叔墓上写着:副系主任、支部副书记、副教授、某某教研室副主任,等等。假如能把这些“副”字去掉个把,对这位大叔当然更好一些,但这些“副”字最能证明有这样一种想法。

反讽是一种修辞手法:表面上的评价是提高而实际评价为贬低;或者表面评价是贬低而实际评价为提高。如:根据我的经验,人在年轻时,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决定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在这方面,我倒没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干什么都可以,但最好不要写小说,这是和我抢饭碗。当然,假如你执意要写,我也没理由反对。

第二讲:

1、如何评析本文所描写的湘西水手的生活情状?

答:“原汁”“原味”“原生态”——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段与美学追求:对平凡的人生现象的描写中流溢着生命的诗意。

2、本文的景物和场面描写有哪些特点?

答:“心灵之笔”“天然的素朴”:记人、叙事、状物、写景时,以叙为主,将描、抒、议自然融入,充分发挥想像,描写、勾勒、渲染场面与氛围。

语言质朴、生动,不假修饰。

3、了解曹雪芹与《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答:《红楼梦》小说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均堪称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曹雪芹在穷困艰难的环境里,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坚持写作长篇小说《红楼梦》。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80回的稿子(生前已传抄行世),80回以后也可能有部分残稿,但佚失不传。

第三讲:

1、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中爱神维纳斯追求阿都尼的思考。

答:这首长诗有199节, 写的是爱神维纳斯追求美貌猎手阿都尼的故事,歌颂友谊和爱情,诗人把它们看做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表征。他特别强调心灵的结合、忠诚和谅解这些人文主义理想。诗人歌颂青春和美,以与现实中的丑恶相对照,坚信美好的事物应当永存,并可以借助于文艺而成为不朽。文字华丽多采, 当时风行英伦(没有一个美少女不在桌上放一本此诗的)。节选部分(1-15节)显示了女性之爱的不可抗拒性。

2、莎士比亚的伟大文学成就。

答:在于他对人物描写的深刻性、高度的典型性及其使用语言的娴熟技巧,处处恰到好处。并对其他作家有巨大的影响和不断受到大众的赏识。

莎士比亚作品是思想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思想--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的戏剧用高超的艺术技巧,令人惊叹地表现了他自己的时代和时代精神,表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李尔在暴风雨中对当时社会罪恶的控诉(《李尔王》三幕二场)、哈姆莱特在生死问题上的独白(《哈姆莱特》三幕一场)、泰门对资本主义社会黄金罪恶的谴责(《雅典人泰门》四幕三场),这些著名诗章都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精彩表达,其揭露极为深刻、其文笔极为生动、其感情极为深刻、其语言极为锋利,都是当时时代精神的高度艺术化的反映。

3、本文从哪几个角度阐发了“快乐”所关联的人生哲理?

答:《论快乐》阐述快乐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感情,它是短暂的,无法永远,却是人生永远的诱惑与希望。作者文中:一是文章旁征博引,增加散文的知识性;二是语言风趣幽默、蕴涵深刻;三是描摹人生,活灵活现;讽刺世态,淋漓尽致。

他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收入十篇散文作品,从日常生活中看出矛盾与悖论,专打破对人生简单化的认识,议论风生,多隽思妙语。

第四讲:

1、本文具有怎样的思想内涵?

答:“灯光”是全文的核心意象。作者写了几种灯光,旧居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心灵的灯光,分别象征了昏昏欲睡、了无生气的旧家庭的命运,对被旧家庭葬送而无缘再见的姐姐的思念,和作者追求新的生活、新的理想的心理动力。整篇文章始终以“灯光”为线索,最后又以灯光作结,结构严谨,笔墨集中,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意象整体。现实中的姐姐在与爱尔克姐姐的重叠中,姐弟之情变成了终其一生的守候,变成了绕梁多年,挥之不散的呼唤,变成了一个带着永远的遗憾的传说,使这篇散文中的忆旧充满了独具一格的抒情氛围。

家庭及其财富并不能“长宜子孙”,青年人应该走出“小家”,到广大的世界里寻求光明,实现“大我”——体现着人的社会价值和意义的人,是在历史中行动着完整的人。

文章起笔,故居门内一线微弱的灯光照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大字。

由“此”念及:欧洲古老传说之一——爱尔克的灯光,追忆已经逝去的姐姐,揭露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窒息青年的生命与青春的罪恶。笔锋直指:封建家庭及其制度的腐朽没落、摧残人才、吞噬青年(噬shì),并不能“长宜子孙”。其“心灵的灯光”,“我”再度走出,到广大的世界中去寻求光明。

2、解释本文所述三种“灯光”的象征意义。

答:第一种灯光:是出现在旧居大门内亮起的灯光。此灯光“是阴暗中的一线微光”,“并不曾照亮什么”。这灯光代表了笔者的故居,象征那个狭小的家,象征旧家庭,旧礼教的没落与衰亡。第二种灯光:是哈立希岛上的灯光,即姐姐爱尔克的灯光。因此这灯光是照路的灯,希望的灯,又是生活悲剧和希望破灭的象征。他在文中讲述爱尔克的灯光,既表现了姐弟之情,又使它来象征苦难与希望的破灭。第三种灯光:是“我心中的灯”,这灯光是在作者走向广大世界的前进路上展现的,它象征着作者坚定的生活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第五讲:

1、杜甫登高抒怀伤时忧国之情

答:盛唐伟大诗人,与李白同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并称“李杜”。杜甫生活于唐王朝由盛转衰、祸乱迭起的时代;在政局日趋腐败的形势下,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破灭。坎坷困顿、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对民生疾苦、社会矛盾以及国事危艰,有深刻的观察与切身的感受。其诗全面而忠实地反映了所处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充满强烈的忧国忧民感情,被誉为“诗史”。风格以“沉郁顿挫”为主而兼具多种色调。古近律绝、长篇短制等各体皆精,尤其对七律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今存诗一千四百余首。传世名作有《望岳》、《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北征》、“三吏”、“三别”诸诗以及《登高》、《秋兴》、《登岳阳楼》等。

诗写于大历二年秋天(767),杜甫在夔州所写。全诗通过登高所望夔州秋江的景色,倾诉了自己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心情。诗歌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八句全对,一气流转,给人均齐对称的美感而不见斧凿之痕。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和严谨的格律,诗人把家愁与国恨紧密交织,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更让人感到这位诗人伟大的人格。前四句写登高所见,后四句抒登高所感。所览之景苍凉雄浑,所抒之情沉郁悲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悲壮而不伤感,愁苦而不消沉,是一曲卓绝千古的秋之歌。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2、本诗通体对仗的艺术特色。

答: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其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得以一一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像“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3、说说《风波》中“七斤”和“赵大爷”是怎样的人物?具有什么文学典型意义?

答:七斤:是当地著名的见过世面的“出场人物”,甚至于受到众人尊敬,有“相当的待遇”的。然而他听到皇帝坐龙庭的消息后的垂头丧气,对妻子责骂时的隐忍,迁怒于女儿时的内心郁闷,实际上却显示着他是一个麻木胆怯、愚昧鄙俗,毫无民主主义觉悟的落后农民的典型。作品通过这样的人物形象地表明: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缺乏坚执信仰和殉道精神的民众,与革命仍然极其隔膜,离革命实在还很遥远。民众这样不觉悟,是辛亥革命及其他一切变革终将失败的根本原因,也是类似辫子风波的悲剧不断上演的现实基础。赵七爷:是一个不学无术,精神贫乏、空虚,善于韬晦且阴险凶狠,时刻梦想复辟的封建遗老。他的咄咄逼人的言语,恫吓、欺骗的举动,说明封建复辟势力企图卷土重来的欲望与野心。他虽与七斤等人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但在一定意义上,他与七斤等人一样,同是专制统治下无信仰、无特操的子民,他的被人尊敬,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4、分析作品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答:在人物描写上,善于借助性格化的细节描写,揭示人物潜在的心理活动,勾勒人物的精神特征,展现复杂深微的人际关系。所有出场人物都栩栩如生,包括着墨不多的九斤老太和八一嫂,都给人以深刻印象。

第六讲:

1、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由情入理生动地抒发的不重得失的豁达乐观的情怀。

答: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湖北黄州任团练副使,过着受压抑的谪居生活。元丰五年,他两次游览了黄州赤壁并写了前后《赤壁赋》。

苏轼把黄州赤壁当作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湖北蒲圻),以此借题发挥。《前赤壁赋》中抒发了作者不重得失的豁达乐观的胸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不满的心情,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消极情绪。通篇由乐而悲,转悲为喜。文中所阐述的变与不变的人生哲理,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作者由景生情、借物喻理的高超手法,写景、抒情和说理的高度统一,形象性和哲理性的高度统一,使文章成为唐宋文赋中的一篇优秀作品。

浙江大学语文(C)作业简答题类2word版本

浙江大学语文(C)作业简答题类2

大学语文c离线作业思考题类(二)答案全选自自测题 八、 思考题 1.分析巴金《爱尔克的灯光》文中“灯光”的象征性和抒情氛围。 答:“灯光”是全文的核心意象。作者写了几种灯光,旧居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心灵的灯光,分别象征了昏昏欲睡、了无生气的旧家庭的命运,对被旧家庭葬送而无缘再见的姐姐的思念,和作者追求新的生活、新的理想的心理动力。整篇文章始终以“灯光”为线索,最后又以灯光作结,结构严谨,笔墨集中,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意象整体。现实中的姐姐在与爱尔克姐姐的重叠中,姐弟之情变成了终其一生的守候,变成了绕梁多年,挥之不散的呼唤,变成了一个带着永远的遗憾的传说,使这篇散文中的忆旧充满了独具一格的抒情氛围。家庭及其财富并不能“长宜子孙”,青年人应该走出“小家”,到广大的世界里寻求光明,实现“大我”——体现着人的社会价值和意义的人,是在历史中行动着完整的人。文章起笔,故居门内一线微弱的灯光照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大字。由“此”念及:欧洲古老传说之一——爱尔克的灯光,追忆已经逝去的姐姐,揭露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窒息青年的生命与青春的罪恶。笔锋直指:封建家庭及其制度的腐朽没落、摧残人才、吞噬(shì)青年,并不能“长宜子孙”。“心灵的灯光”,“我”再度走出,到广大的世界中去寻求光明。 2.阅读下面这段散文,回答(1)-(3)题:

爱尔克的灯光 巴金 黑暗来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我只得失望地走了。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吧。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 街道仍然是清静的。忽然一个熟习的声音在我耳边轻轻地唱起了这个欧洲的古传说。在这里不会有人歌咏这样的故事。应该是书本在我心上留下的影响。但是这个时候我想起了自己的事情。 十八年前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我离开这个城市、这条街的时候,我也曾有一个姐姐,也曾答应过有一天回来看她,跟她谈一些外面的事情。我相信自己的诺言。那时我的姐姐还是一个出阁才只一个多月的新嫁娘,都说她有一个性情温良的丈夫,因此也会有长久的幸福的岁月。 然而人的安排终于被“偶然”毁坏了。这应该是一个“意外”。但是这“意外” 却毫无怜悯地打击了年轻的心。我离家不过一年半光景,就接到了姐姐的死讯。我的哥哥用了颤抖的哭诉的笔叙说—个善良女性的悲惨的结局,还说起她死后受到的冷落的待遇。从此那个作过她丈夫的所谓温良的人改变了,他往一条丧失人性的路走去。他想往上爬,结果却不停地向下面落,终于

大学语文作业 答案doc

大学语文作业 第一次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易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易经》是群经之首 B、《易经》是群经之始 C、《易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 D、《易经》只是用来卜卦算命的 2、《易传》中,包括有上下篇的是(B ) A、《文言》 B、《系辞》 C、《说卦》 D、《杂卦》 3、下列神话故事不是出自《山海经》的是( C )。 A、嫦娥化蟾 B、精卫填海 C、后羿射日 D、大禹治水 4、与“夸父逐日”类型相同的神话是(A )。 A、大禹治水 B、盘古开天 C、嫦娥奔月 D、女娲造人 5、下列人物中全是中国上古神话的人物是(B )。 A、女娲、盘古、亚当 B、大禹、刑天、共工 C、嫦娥、后羿、韩湘子 D 、夸父、黄帝、何仙姑 6、下列故事哪个不属于中国神话( D )。 A.女娲补天 B.共工怒触不周山 C.夸父逐日 D.诺亚方舟 7、“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指下列哪本书(B)。 A、《中庸》 B、《易经》 C、《尚书》 D、《论语》 8、被称为“中华智慧”结晶一书的是(B )。 A.《论语》 B.《易经》 C.《诗经》 D.《春秋》 9、《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传”是阐释“经”的文字,共有七种( D )篇。 A.7 B.8 C.9 D.10 10、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最具有神话学价值的著作是( B )。 A.《楚辞》 B.《山海经》 C.《淮南子》 D.《庄子》 二、填空题 1、《易经》研究的两大流派是象数派和义理派。 2、《易经》64卦一共有386(数目)爻,这是因为每卦一般有6句爻辞和乾卦和坤卦各多出一句爻辞。 3、所谓“四书五经”中“四书”是指《孟子》、《_大学___ 》、《中庸》和《_论语_ ___ 》,“五经”是指《易经》、《尚书》、《礼记》《诗经》和《春秋》。 4、中国上古神话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淮南子》和《楚辞》中。 5、伏羲依河图洛书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 6、《周易》被称为“群经之首”、“群经之始”,全书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 三、简答题 1、简述《易经》包含的的哲学思想。(列举两种以上)

大学语文(C)作业简答思考题类2

大学语文c离线作业思考题类(二) 八、 思考题 1.分析巴金《爱尔克的灯光》文中“灯光”的象征性和抒情氛围。 答:“灯光”是全文的核心意象。作者写了几种灯光,旧居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心灵的灯光,分别象征了昏昏欲睡、了无生气的旧家庭的命运,对被旧家庭葬送而无缘再见的姐姐的思念,和作者追求新的生活、新的理想的心理动力。整篇文章始终以“灯光”为线索,最后又以灯光作结,结构严谨,笔墨集中,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意象整体。现实中的姐姐在与爱尔克姐姐的重叠中,姐弟之情变成了终其一生的守候,变成了绕梁多年,挥之不散的呼唤,变成了一个带着永远的遗憾的传说,使这篇散文中的忆旧充满了独具一格的抒情氛围。 家庭及其财富并不能“长宜子孙”,青年人应该走出“小家”,到广大的世界里寻求光明,实现“大我”——体现着人的社会价值和意义的人,是在历史中行动着完整的人。文章起笔,故居门内一线微弱的灯光照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大字。 由“此”念及:欧洲古老传说之一——爱尔克的灯光,追忆已经逝去的姐姐,揭露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窒息青年的生命与青春的罪恶。 笔锋直指:封建家庭及其制度的腐朽没落、摧残人才、吞噬青年(噬shì),并不能“长宜子孙”。 “心灵的灯光”,“我”再度走出,到广大的世界中去寻求光明。 2.阅读下面这段散文,回答(1)-(3)题: 爱尔克的灯光 巴金 黑暗来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我只得失望地走了。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吧。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

大学语文(C)作业简答思考题类1

大学语文c离线作业 思考题类(一) 一、 思考题 1.谁不曾做过大学梦呢?想当年,前苏联大文豪高尔基因贫寒失学,无计深造,却又执着不止追求大学梦,以致把自己初涉人生的种种磨难唤做“我的大学”!今天,当你跻身浙江大学,能一语道破“大学何以为大学”之真谛吗? 答:大学——人生发展的新天地:大学,是人类的精神殿堂,人文精神的旗帜,也是我们放飞梦想的伊甸园!它比世界上任何机构更关注人的心灵发育与成长,是呵护青年人至情至性的摇篮,是诱导莘莘学子反身体认人格奥秘的智慧谷,更是砥砺青年独立践行精神成人的熔炉。 我们上大学,不仅要“专业成才”,更要“精神成人”。 2.《再别康桥》诗中“康桥”的象征意义。 答:与最美的梦告别:本诗选自《猛虎集》。这首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康桥生活的留恋。“康桥”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译的“剑桥”,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象征诗人对“爱”、“美”、“自由”的单纯信仰,对青春的留恋,对理想的执着。 徐志摩曾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重返故地,牵引他无数关于青春、理想,还有对过去潇洒无羁生活方式的回忆。因此诗人告别康桥,也就是和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个梦告别。 3.《再别康桥》怎样体现了“新月派”的“三美”理论? 答:从音节来说:本诗每节两韵,节节转韵,韵脚多是发声绵长的复韵母。产生韵味悠长又潇洒灵动的“音乐美“。 从形式来说:本诗每节四句,每一小节句式整齐、类似,构成一种反复、循环的吟唱效果。第一小节和最后小节通过“轻轻的”、“悄悄的”这样的叠词,首尾呼应,使诗歌在形式上浑然一体,具有“建筑美”。 从意象来说:诗中的波光、柳树、青草、清泉、榆荫、彩虹、划船撑篙者的身影,有的是实物描写,有的是景物与情感结合的点染勾勒。开头、结尾中“轻轻的”、“悄悄的”,与“挥袖”、“云彩”的结合,把内心情感投射于客观事物,融情于理,含蓄地表达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使诗歌具有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绘画美”。 4. 阅读下列诗段并回答后(1)-(3)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大学语文2008版作业第1-4次作业答案

大学语文2008版作业第一次至第四次全集A型题: 1. 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A.古诗十九首 2.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C.孔子 3. 被称为“上古之书”的中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A.《尚书》 4.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提出来的D.司马迁 5. 体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原则的是A.《诗经》 6. 《九辩》的作者是:C.宋玉 7. 我国历史上,其作品被誉为“诗史”的作家是D.杜甫 8. 成语“夙兴夜寐”出自D.《氓》 9. 《论语》是( )散文. A.语录体 10. “在天愿作比翼鸟”下一句为:B.在地愿为连理枝 11. 开创我国文学中“悲秋”主题先河的作品是C.宋玉的《九辩》 12. 与孟浩然同属一派的诗人是:C.王维 13. 写李杨爱情的诗作是:D.《长恨歌》 14. 《淮海居士长短句》为( )的词集A.秦观 15. 下列诗人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C.陈子昂 16. 先秦诸子散文主要以( )为主. B.议论 17. 以四言诗为主,为后世奠定了现实主义传统的是:A.《诗经》 18.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C.纪传体通史 19. 晚唐“小李杜”中的“李”指的是:D.李商隐

20. 下列《楚辞》作品中,非为屈原所写的一部是C.九辩 21. 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C.沉郁顿挫 22.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是C.史记 23. 被称为诗仙的是:B.李白 24. 范增这一人物出自A.《史记?项羽本纪》 25. 《九歌》是一组在祭祀中用于娱神的乐歌,共有诗A.11首 26. 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是D.王维 27. 被王国维评价为“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的词人是:C.李煜 28. “有教无类”为( )的教育主张. B.孔子 29. 《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A.欧阳修 30. 《诗经》中的《风》D.量大,多为民歌 31. 先秦诸子散文中,属于语录体的著作是D.《论语》 32. 《漱玉词》为( )的词集A.李清照 33.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出自:D.《长恨歌》 34. "欲摘故纵,请君入瓮"为( )惯用的论辫手法. C.孟子 35.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手法. C.顶真 36. 成语“破釜沉舟”、“项庄舞剑”、“四面楚歌”均出自A.《项羽本纪》 37.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曹操的B.《短歌行》 38. 我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为D.汉书 39. 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B.晚唐 40. 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D.白居易 41. 《行路难》的作者是C.李白 42. 《诗经》中最具民歌特点的部分是C.国风 43. 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流传至今的是A.毛诗 44. 法家的集大成者是C.韩非 45. 先秦散文,想象丰富,辞藻华丽,并大量运用古代神话,被我们称为最有文学色彩的,是 D.《庄子》

大学语文在线作业C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在线作业C参考答案

————————————————————————————————作者:————————————————————————————————日期:

大学语文(第3版)_在线作业_C 最终成绩:100.0 一 单项选择题 1. 国别史 编年史 断代史 纪传体通史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 纪传体通史 知识点: 2.6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2. 《张中丞传后叙》 《黄州快哉亭记》 《朋党论》 《种树郭橐驼传》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 《张中丞传后叙》 《史记》是一部( )。 下列作品作者为韩愈的是( )。

知识点: 5.2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3. 《一只马蜂》 《赵阎王》 《终身大事》 《兵变》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 《一只马蜂》 知识点: 10 现当代戏剧 4. 杜十娘 崔莺莺 杜丽娘 李香君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 杜丽娘 知识点: 6.3 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丁西林独幕戏剧的代表作是( )。 《牡丹亭·惊梦》的主人公是( )。

5. 废名 张爱玲穆时英 萧红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张爱玲 知识点: 8 现当代诗歌 6. 武汉 扬州 杭州 岳阳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扬州 20世纪40年代沦陷区最具特色的小说家是()。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广陵”就是()。

大学语文作业答案

作业名称大学语文(本)第一次作业出卷人SA 作业总分100通过分数60 起止时间2018-10-17 15:27:29至2018-10-17 15:27:38 学员姓名学员成绩93 标准题总分100标准题得分93 题号:1??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在《答李翊书》一文中,韩愈说自己是“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这句话的含意是()。 A、不愿成为孔门弟子 B、感叹成为孔门弟子太难 C、孔子已逝,只能望孔子之门而兴叹 D、自谦没有得到孔学真谛 学员答案:d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2??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论语》“侍坐”章中,孔子让众弟子各言其志,弟子们的言论中,孔子叹着气赞赏的是()。 A、子路 B、曾皙 C、冉有 D、公西华 学员答案:b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轻於鸿毛。”句中“或”的词性是()。

A、连词 B、副词 C、代词 D、名词 学员答案:c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4??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与吴质书》:“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对句中“离”的解释确切的是()。 A、逃脱、避开 B、离散 C、遭受 D、经历 学员答案:c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5??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一部史书是()。 A、《左传》 B、《国语》 C、《史记》 D、《汉书》 学员答案:c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6??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所运用的最突出的修辞手法是()。 A、排笔

大学语文(C)第1次已完成

《大学语文(C)》作业集 (有★符号的为必做练习题, 应重点练习. 未列则为思考题, 重在理解。) ★通识题例题 一填空题: 1.《红楼梦》小说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均堪称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巅峰。。 2.徐志摩是现代文学新月诗派的代表作家。 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4.《工作与人生》中,王小波提出的生活方式是“回到日常,超越日常”。 5.巴金的《家》、《春》、《秋》合称为“激流三部曲”。 6. 《长沮桀溺耦而耕》通过孔子询问渡口遭讥讽的事例,表现了尽管傲睨孤高的隐士对孔子冷嘲热讽,但他却仍心忧天下,积极进取,并不因人嘲讽而改初衷,执着地坚持自己的人生追求。 7.《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一位古巴渔夫的真实经历创作的:一个孤独的老人单身出海捕鱼,与大鱼周旋,但它捕获的大鱼又被鲨鱼吃掉。小说描写了人奋斗中的心路历程:面对失败仍顽强拼搏、绝不屈服的意志。作者是海明威, 他是战后“迷惘的一代”作家。 8.1925年拍摄的无声片《淘金记》(《The Gold Rush》),据称是卓别林拍摄的80多部电影中自己最喜欢的电影。讲述了小人物去阿拉斯加淘金,极度饥饿下甚至煮鞋为食、喜欢上舞女乔琪亚却被捉弄,但最终因锲而不舍获得了美人的芳心,并找到了金矿。 9.《鸭窠围的夜》写作者旅途中夜宿鸭窠围时一夜间的见闻和思绪。与全书一样,它描写了湘西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色和独异的人生形态,寄托了作者深沉的生命感喟。 10.“义”,是金庸新武侠小说之魂,充分体现了金庸小说的人本精神。《救难》通过对华山派令狐冲偶遇恒山派女尼姑仪琳遭采花大盗田伯光劫持而舍身相救的描述,赞扬了五岳剑派的“同气连枝”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 11.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19岁应童子试而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但此后屡试不第,71岁援例补贡生。一生热衷科举而难如意,然其以闲中空谈解闷而作的《聊斋志异》却在身后成千古佳作。12.汤显祖,明代杰出的戏曲家。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戏曲,代表作有《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 13.1889年,23岁的叶芝遇见了美丽的女演员茅德·冈,并对她一见钟情。尽管这段爱情最终夭折,但强烈的爱慕之情却给诗人带来了无穷的灵感,此后诗人创作了许多有关爱情的诗歌。《当你老了》就是其中一首。 14.《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昆德拉才华得到集中体现的一部作品。他从一两个关键词以及基本情境出发构成了小说的人物情节。作者以一个哲人的睿智将人类的生存情景提升到形而上的高度加以考虑和审视,成功地把握了政治与性爱两个敏感领域。但他拒绝得出结论,他认为世界并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一大堆相对的问题。因此在这里他反复提出轻、

大学语文c作业答案

一、选择题 1、徐志摩是现代文学 ( A )诗派的代表作家。 A新月派 2、《再别康桥》诗中。使诗歌具有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A三美 3、徐志摩曾说:也就是和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个( D )告别。D梦 4、《长沮桀溺耦而耕》通过孔子( A )遭讥讽的事例,表现了尽管傲睨孤高的隐士对孔子冷嘲热讽,但他却仍心忧天下,积极进取,并不因人嘲讽而改初衷,执着地坚持自己的人生追求。A寻问渡口 1.谁不曾做过大学梦呢?想当年,前苏联大文豪高尔基因贫寒失学,无计深造,却又执着不止追求大学梦,以致把自己初涉人生的种种磨难唤做“我的大学”!今天,当你跻身浙江大学,能一语道破“大学何以为大学”之真谛吗? 大学——人生发展的新天地:大学,是人类的精神殿堂,人文精神的旗帜,也是我们放飞梦想的伊甸园!它比世界上任何机构更关注人的心灵发育与成长,是呵护青年人至情至性的摇篮,是诱导莘莘学子反身体认人格奥秘的智慧谷,更是砥砺青年独立践行精神成人的熔炉。 我们上大学, 不仅要“专业成才”, 更要“精神成人”。 3.《再别康桥》怎样体现了“新月派”的“三美”理论? 从音节来说:本诗每节两韵,节节转韵,韵脚多是发声绵长的复韵母。产生韵味悠长又潇洒灵动的“音乐美”。 从形式来说:本诗每节四句,每一小节句式整齐、类似,构成一种反复、循环的吟唱效果。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通过“轻轻的”、“悄悄的”这样的叠词,首尾呼应,使诗歌在形式上浑然一体,具有“建筑美”。 从意象来说:诗中的波光、柳树、青草、清泉、榆荫、彩虹、划船称蒿者的身影,有的是实物描写,有的是景物与情感结合的点染勾勒。开头、结尾中“轻轻的”、“悄悄的”,与“挥袖”、“云彩”的结合,把内心情感投射于客观物象,融情于景,含蓄地表达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使诗歌具有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绘画美”。 再别康桥 (1)“康桥”有什么象征意义? 康桥象征诗人对“爱”、“美”、“自由”的单纯信仰。康桥求学是徐志摩人生 中最美丽的一段时光,其时他对诗歌发生浓厚的兴趣,走上文学的道路。(2) 起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诗歌的起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以一个离别的姿势,点染出诗歌整体的离愁别绪。 (3) 诗人在前五节中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诗人正是借描写客观景物的间接抒情方式,来贯彻新月派“理智节制情感” 的诗歌原则。诗中的波光、柳树、青草、清泉、榆荫、彩虹、划船撑篙者的身影, 有的是实物描写,有的是景物与情感结合的点染勾勒。 一、选择题 1、《工作与人生》中,王小波提出的生活方式是“回到日常,超越日常”, 这是一篇( D ), 严肃而又精辟地阐明了人生要义。D思想随筆 2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一位古巴渔夫的真实经历创作的:一个孤独的老人单身出海捕鱼,与大鱼周旋,但它捕获的大鱼又被鲨鱼吃掉。小说描写了人

浙大远程大学语文(C)作业

大学语文c离线作业 思考题类(二) 八、 思考题备注(老师说离线作业不提供答案下载的。但只要你好好看书和课件,每个题目答案都很明显的。现答案由网上搜索和在书上抄录,所以不能保证完全正确) 1.分析巴金《爱尔克的灯光》文中“灯光”的象征性和抒情氛围。 “灯光”是全文的核心意象。作者写了几种灯光,旧居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心灵的灯光,分别象征了昏昏欲睡、了无生气的旧家庭的命运,对被旧家庭葬送而无缘再见的姐姐的思念,和作者追求新的生活、新的理想的心理动力。整篇文章始终以“灯光”为线索,最后又以灯光作结,结构严谨,笔墨集中,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意象整体。现实中的姐姐在与爱尔克姐姐的重叠中,姐弟之情变成了终其一生的守候,变成了绕梁多年,挥之不散的呼唤,变成了一个带着永远的遗憾的传说,使这篇散文中的忆旧充满了独具一格的抒情氛围。 家庭及其财富并不能“长宜子孙”,青年人应该走出“小家”,到广大的世界里寻求光明,实现“大我”——体现着人的社会价值和意义的人,是在历史中行动着完整的人。 文章起笔,故居门内一线微弱的灯光照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大字。 由“此”念及:欧洲古老传说之一——爱尔克的灯光,追忆已经逝去的姐姐,揭露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窒息青年的生命与青春的罪恶。 笔锋直指:封建家庭及其制度的腐朽没落、摧残人才、吞噬青年(噬shì),并不能“长宜子孙”。 “心灵的灯光”,“我”再度走出,到广大的世界中去寻求光明。 2.阅读下面这段散文,回答(1)-(3)题: 爱尔克的灯光 巴金 黑暗来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我只得失望地走了。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

大学语文作业1答案

作业名称:14秋《大学语文》作业1 客观题预算成绩:100 分 注意:客观题是指单选题、多选题、是非题等能自动判分的题! 详细信息: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我国第一位有诗集传世的伟大爱国诗人是()。 A、屈原 B、宋玉 C、唐勒 D、景差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说明:课件第一章第一节第二部分 本题得分:4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先秦诸子中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说明:课件第二章第二节第二部分 本题得分:4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诗经·蒹葭》是一首()。 A、弃妇诗 B、抒愤之作 C、怀人之作 D、政治抒情诗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说明:课件第一章第二节第三部分 本题得分:4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诗句“冬雷震震,夏雨雪”出自()。 A、《汉乐府·上邪》 B、《诗经·氓》 C、《涉江》 D、《离骚》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说明:课件第一章第二节第五部分 本题得分:4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祸起萧墙”这个成语来源于()。 A、《谏逐客书》 B、《寡人之于国也》 C、《郑伯克段于鄢》 D、《季氏将伐颛臾》 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说明:无出处 本题得分:4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论语》主要记载()。 A、孔子的言行 B、孔子弟子的言行 C、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D、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言行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说明:课件第二章第二节第二部分 本题得分:4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 A、欧阳修 B、王安石 C、苏轼

(大学语文)网上作业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大学语文网上作业题 大学语文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3分) 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 C )中。 A.《淮南子》 B.《楚辞》 C.《山海经》 D.《庄子》 2.盘古开天的神话属于( B )。 A.始祖神话 B. 创世神话 C. 英雄神话 D.战争神话 3.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C )。 A.李白 B.杜甫 C.屈原 D.陆游 4.家喻户晓的励志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出自屈原的( A )。 A.《离骚》 B.《九歌》 C.《天问》 D.《招魂》 5.“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出自李白的(D) A.《蜀道难》 B.《将进酒》 C.《梁甫吟》 D.《峨眉山月歌》 6.下面诗歌属于李白绝句的是(B) A.《蜀道难》 B.《静夜思》 C.《梦游天姥吟留别》 D.《丁都护歌》 7.下面哪一句不是陶渊明的诗?C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B.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8.“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了苏轼( A )的心态。 A.失意落寞 B. 旷达超脱 C. 无所适从 D.渴求汲引 9.贾府“四春”中,哪位小姐被下人戏称为“二木头”?( B ) A.探春 B.迎春 C.惜春 D.元春 10.刘备三顾茅庐,求取贤相( C )。 A.贾诩 B.鲁肃 C.诸葛亮 D.徐庶 二、判断题:(15分,每题3分) 1.《诗经》中的燕飨诗所描述的燕飨并不都是单纯为了享乐,而是要发挥亲亲之道,宗法之义。(√) 2.《九歌》、《天问》都是屈原的作品。(√)

2015年大学语文C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2015年大学语文C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单选题 1.《长沮桀溺耦而耕》文中,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所说“斯人”是指()。 A桀溺 B子路 C世人 D自己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2.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人(今河南省孟县)。韩氏自称郡望昌黎,每自称韩昌黎,故后世称他为韩昌黎。他倡导了古文运动,其文遒劲有力,条理畅达,语言精炼,各体兼长,为古代杰出散文家,位列“唐宋()”之首。 A名家名人 B散文家 C八大家 D古文家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3.《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是一篇宏观性质的科普作品,不像科学小品,可从科学现象点滴生发开去;也不能如科幻作品,展开幻想翅膀高飞。它既有严格的科学性,用准确、通俗的文字高度概括地介绍系统工程的知识;又深入浅出,(),寓繁于简,以鲜明的观点、丰富的内容、醒目的标题豁人耳目,使外行乐意领教。 A小题大做 B以一总万 C大题小做

D另辟蹊径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4.《前赤壁赋》中作者写景抒情由情入理生动地抒发的不重得失的豁达乐观的情怀。文中他以()阐明变与不变的哲理: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A主客问答 B清风明月 C人生感悟 D以景拟人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5.《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它慨叹“古来圣贤皆寂寞”,表现出一种鄙弃世俗、蔑视()的傲岸精神。但由于内心的矛盾无法排遣解决,因而诗中也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全诗以河水急下、直泻入海的气魄,和笔酣墨饱、豪迈狂放的风格,着力表现了此时的豪纵心情。《唐诗别裁》云:“读李(白)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A权威 B官场 C陈见 D富贵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6.“康桥”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译的“剑桥”,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象征诗人对“爱”、“美”、

大学语文C离线作业(2014上)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考查课 《大学语文(C)》课程作业 姓名:罗权学号:713013232001 年级:2013年秋学习中心:衢州学习中心—————————————————————————————写作要看清题目和体裁要求,包括字数的要求。要扣题写,要有真情实感, 有细节会更好。不用担心写不了,老师不会出和大家生活离得太远的题,肯定是人人都有话能写,不过各人写得好不好会有差异而已。不限时又可修改,自已一定会写得不错。 大语C写作命题与教材六个单元内容密切关联, 一般是某一单元授课时引语推出一个话题作为命题, 请你思考并抒发真情实感选择一个命题写成一短文。 1.文学是我们精神的家园,诗意的栖居之地。它让你我体验生命的缤纷多姿,得以置身其间享受人生的种种美好,从而抚慰我们在现实中遭遇的匮乏、挫折与烦躁,一享生命的浪漫激情与诗意愉悦。在文学的土壤里,我们孕育梦想,渴望自身的解放和完善,奔向幸福的明天。 请以《我学大学语文C》为副题, 自拟正题写一短文,抒写学习之感悟。 理想的实现需要坚定的信念 ———我学大学语文C 近期抽空把语文书查阅了一遍,倒不全是为了写那篇短文,将那些以前遇到过的有感悟的事物再次细细品味一番已成为我由来已久的习惯,突然想起自从离开了校园,我早已将用文字记录下思想片段这另一个好习惯给弄丢了,也许是在社会历练多年想法太多,也许是微博等新兴事物迎合了我们这种人从而纵容了我的惰性,但是,我觉得真的该抓住这个机会写点什么了! 《长沮桀溺耦而耕》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篇文章,这个小故事表现了孔子四处碰壁而志向不改,走投无路却毫不懈怠的崇高精神境界,如果孔子也跟长沮、桀溺这些人一样不满当时的黑暗现实但也不与统治者斗争,只选择逃避以求洁身自好,从而放弃自己的信念,那么,他也就不会取得现有的成就,中国历史上又会少了一位圣人。 信念是人的动力源泉,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寄托,是一个人的骨骼,是照进现实的理想,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处处得到亲朋好友般的照顾,信念就能使你从困境中走出来,从而在理想的山峰上越攀越高。马云说过,今天很黑暗,明天会更黑暗,后天就会很光明,但大部分人死在了明天晚上,马云正是有了后天会很光明的信念,才会一直坚持到后天,从而成为了中国电子商务的领军人物。浙江大学毕业的朱敏1991 年在美国创业之初,当地人哪里看得起他,但他坚持下来了,在16 年来一直有一个信念,就是把WebEx 做好,所以他

2016年秋浙大远程《大学语文C》在线作业100分答案16年秋

2016秋浙大远程《大学语文C》在线作业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 1.【第01章】《长沮桀溺耦而耕》文中,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所说“斯人”是指()。 A桀溺 B子路 C世人 D自己 正确答案:C 2.【第01章】“康桥”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译的“剑桥”,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象征诗人对“爱”、“美”、“自由”的单纯信仰,对青春的留恋,对理想的执着,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梦幻之地。康桥求学是徐志摩人生中最美丽的一段时光,其时他对诗歌发生浓厚的兴趣,走上文学的道路。重返故地,牵引起他无数关于青春、理想、还有对过去飘逸洒脱生活方式的甜蜜回忆。诗中重墨浓彩写的是()。 A对青春的留恋 B对理想的执着 C大学学习生活 D康河景观 正确答案:D 3.【第02章】沈从文《鸭窠围的夜》中“原汁”“原味”“原生态”——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段与美学追求,通过对平凡的人生现象的描写中流溢着生命的诗意。以()作叙写线索,文中插入小说式的情节、细节与对话。

A“我” B第三人称 C第二人称 D翠翠 正确答案:A 4.【第02章】在车厢门口他突然停住脚步,给一位正走下车来的夫人让路。凭着社交界中人的眼力,瞥了一瞥这位夫人的风姿,弗龙斯基就辨别出她是属于上流社会的。他道了声歉,就走进车厢去,但是感到他非得再看她一眼不可;这并不是因为她非常美丽,也不是因为她的整个姿态上所显露出来的优美文雅的风度,而是因为在她走过他身边时她那迷人的脸上的表情带着几分特别的柔情蜜意。当他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她也掉过头来了。她那双在浓密的睫毛下面显得阴暗了的、闪耀着的灰色眼睛亲切而注意地盯着他的脸,好像她在辨认他一样,随后又立刻转向走过的人群,好像是在寻找什么人似的。这一段精彩笔触出自()之手。 A莎士比亚 B普希金 C列夫?托尔斯泰 D别林斯基 正确答案:C 5.【第02章】1889年,23岁的()遇见了美丽的女演员茅德?冈,并对她一见钟情。尽管这段爱情最终夭折,但强烈的爱慕之情却给诗人带来了无穷的灵感,此后诗人创作了许多有关爱情的诗歌。《当你老了》就是其中一首。 A拜伦 B普希金 C雪莱

大学语文(C)作业简答思考题类1finish

大学语文(C)离线作业一 思考题类(一) 一 1.谁不曾做过大学梦呢?想当年,前苏联大文豪高尔基因贫寒失学,无计深造,却又执着不止追求大学 梦,以致把自己初涉人生的种种磨难唤做“我的大学”!今天,当你跻身浙江大学,能一语道破“大学何以为大学”之真谛吗? 答:学做人,学相处,融入小社会。不仅学知识,还要锻炼精神能力。 2.《再别康桥》诗中“康桥”的象征意义。 答:与最美的梦的告别:本诗选自《猛虎集》。这首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康桥生活的留恋。“康桥”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译的“剑桥”,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象征诗人对“爱”、“美”、“自由”的单纯信仰,对青春的留恋,对理想的执着。 徐志摩曾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重返故地,牵引起他无数关于青春、理想、还有对过去潇洒无羁生活方式的回忆。因此诗人告别康桥,也就是和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个梦告别。 3.《再别康桥》怎样体现了“新月派”的“三美”理论? 答:从音节来说:本诗每节两韵,节节转韵,韵脚多是发声绵长的复韵母。产生韵味悠长又潇洒灵动的“音乐美”。 从形式来说:本诗每节四句,每一小节句式整齐、类似,构成一种反复、循环的吟唱效果。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通过“轻轻的”、“悄悄的”这样的叠词,首尾呼应,使诗歌在形式上浑然一体,具有“建筑美”。从意象来说:诗中的波光、柳树、青草、清泉、榆荫、彩虹、划船撑篙者的身影,有的是实物描写,有的是景物与情感结合的点染勾勒。开头、结尾中“轻轻的”、“悄悄的”,与“挥袖”、“云彩”的结合,把内心情感投射于客观物象,融情于景,含蓄地表达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使诗歌具有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绘画美”。 4.阅读下列诗段并回答后(1)-(3)题:

[VIP专享]大学语文C作业答案

一、思考题 1.谁不曾做过大学梦呢?想当年,前苏联大文豪高尔基因贫寒失学,无计深造,却又执着不止追求大学梦,以致把自己初涉人生的种种磨难唤做“我的大学”!今天,当你跻身浙江大学,能一语道破“大学何以为大学”之真谛吗? 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授业解惑,吾等领悟其精髓,修素养重品孝,大学就是生命的里程碑。 大学——人生发展的新天地:大学,是人类的精神殿堂,人文精神的旗帜,也是我们放飞梦想的伊甸园!它比世界上任何机构更关注人的心灵发育与成长,是呵护青年人至情至性的摇篮,是诱导莘莘学子反身体认人格奥秘的智慧谷,更是砥砺青年独立践行精神成人的熔炉。 我们上大学, 不仅要“专业成才”, 更要“精神成人”。 2.《再别康桥》诗中“康桥”的象征意义。 康桥象征诗人对“爱”、“美”、“自由”的单纯信仰,对青春的留恋,对理想的执着。诗人告别康桥,也就是和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个梦告别。 3.《再别康桥》怎样体现了 “新月派”的“三美”理论? 从音节来说:本诗每节两韵,节节转韵,韵脚多是发声绵长的复韵母。产生韵味悠长又潇洒灵动的“音乐美”。 从形式来说:本诗每节四句,每一小节句式整齐、类似,构成一种反复、循环的吟唱效果。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通过“轻轻的”、“悄悄的”这样的叠词,首尾呼应,使诗歌在形式上浑然一体,具有“建筑美”。 从意象来说:诗中的波光、柳树、青草、清泉、榆荫、彩虹、划船撑篙者的身影,有的是实物描写,有的是景物与情感结合的点染勾勒。开头、结尾中“轻轻的”、“悄悄的”,与“挥袖”、“云彩”的结合,把内心情感投射于客观物象,融情于景,含蓄地表达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使诗歌具有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绘画美”。 4. 阅读下列诗段并回答后(1)-(3)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浙大远程大学语文C离线简答题答案

大学语文c 作业集 一、思考题 1.谁不曾做过大学梦呢?想当年,前苏联大文豪高尔基因贫寒失学,无计深造,却又执着不止追求大学梦,以致把自己初涉人生的种种磨难唤做“我的大学”!今天,当你跻身浙江大学,能一语道破“大学何以为大学”之真谛吗? 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授业解惑,吾等领悟其精髓,修素养重品孝,大学就是生命的里程碑。 大学——人生发展的新天地:大学,是人类的精神殿堂,人文精神的旗帜,也是我们放飞梦想的伊甸园!它比世界上任何机构更关注人的心灵发育与成长,是呵护青年人至情至性的摇篮,是诱导莘莘学子反身体认人格奥秘的智慧谷,更是砥砺青年独立践行精神成人的熔炉。 我们上大学, 不仅要“专业成才”, 更要“精神成人”。 2.《再别康桥》诗中“康桥”的象征意义。 康桥象征诗人对“爱”、“美”、“自由”的单纯信仰,对青春的留恋,对理想的执着。诗人告别康桥,也就是和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个梦告别。 3.《再别康桥》怎样体现了“新月派”的“三美”理论? 从音节来说:本诗每节两韵,节节转韵,韵脚多是发声绵长的复韵母。产生韵味悠长又潇洒灵动的“音乐美”。 从形式来说:本诗每节四句,每一小节句式整齐、类似,构成一种反复、循环的吟唱效果。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通过“轻轻的”、“悄悄的”这样的叠词,首尾呼应,使诗歌在形式上浑然一体,具有“建筑美”。 从意象来说:诗中的波光、柳树、青草、清泉、榆荫、彩虹、划船撑篙者的身影,有的是实物描写,有的是景物与情感结合的点染勾勒。开头、结尾中“轻轻的”、“悄悄的”,与“挥袖”、“云彩”的结合,把内心情感投射于客观物象,融情于景,含蓄地表达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使诗歌具有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绘画美”。 4. 阅读下列诗段并回答后(1)-(3)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1)“康桥”有什么象征意义? 象征诗人对“爱”、“美”、“自由”的单纯信仰,对青春的留恋,对理想的执着。 (2) 起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大学语文(C)作业简答思考题类答案提示[2.doc

二思考题及其答案要点提示 1 .谁不曾做过大学梦呢?想*年,前苏联大文豪高尔基因贫寒失学,无计深造, 却乂执着不止追求大学梦,以致把自己初涉人生的种种磨难唤做“我的大学”! 今天,当你跻身浙江大学,能一语道破“大学何以为大学”之真谛吗? 大学——人生发展的新天地:大学,是人类的精神殿堂,人文精神的旗帜,也是我们放飞梦想的伊甸园!它比世界上任何机构更关注人的心灵发育与成长,是呵护青年人至情至性的摇篮,是诱导莘莘学子反身体认人格奥秘的智慧谷,更是砥砺青年独立践行精神成人的熔炉。 我们上大学,不仅要“专业成才”,更要“精神成人”。 2.《再别康桥》诗中“康桥”的象征意义。 与最美的梦的告别:本诗选自《猛虎集》。这首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康桥生活的留恋。“康桥”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译的“剑桥”,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象征诗人对“爱”、“美”、“自由”的单纯信仰,对.青春的留恋,对理想的执着。 徐志摩曾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重返故地,牵引起他无数关于青春、理想、还有对过去潇洒无羁生活方式的回忆。因此诗人告别康桥,也就是和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个梦告别。 3.《再别康桥》怎样体现了“新月派”的“三美”理论? 从音节来说:本诗每节两韵,节节转韵,韵脚多是发声绵长的复韵母。产生韵味悠长又潇洒灵动的“音乐美”。 从形式来说:本诗每节四句,每一小节句式整齐、类似,构成一?种反复、循环的吟唱效果。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通过“轻轻的”、“悄悄的”这样的叠词,首尾呼应,使诗歌在形式上浑然一?体,具有“建筑美二 从意象来说:诗中的波光、柳树、青草、清泉、榆荫、彩虹、划船撑篙者的身影, 有的是实物描写,有的是景物与情感结合的点染勾勒。开头、结尾中“轻轻的”、“悄悄的”,与“挥袖”、“云彩”的结合,把内心情感投射于客观物象,融情于景,含蓄地表达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使诗歌具有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绘画美二 4.阅读下列诗段并回答后(1)-(3)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浙江大学语文(C)作业简答题类2

大学语文c离线作业 思考题类(二)答案全选自自测题 八、 思考题 1.分析巴金《爱尔克的灯光》文中“灯光”的象征性和抒情氛围。 答:“灯光”是全文的核心意象。作者写了几种灯光,旧居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心灵的灯光,分别象征了昏昏欲睡、了无生气的旧家庭的命运,对被旧家庭葬送而无缘再见的姐姐的思念,和作者追求新的生活、新的理想的心理动力。整篇文章始终以“灯光”为线索,最后又以灯光作结,结构严谨,笔墨集中,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意象整体。现实中的姐姐在与爱尔克姐姐的重叠中,姐弟之情变成了终其一生的守候,变成了绕梁多年,挥之不散的呼唤,变成了一个带着永远的遗憾的传说,使这篇散文中的忆旧充满了独具一格的抒情氛围。家庭及其财富并不能“长宜子孙”,青年人应该走出“小家”,到广大的世界里寻求光明,实现“大我”——体现着人的社会价值和意义的人,是在历史中行动着完整的人。文章起笔,故居门内一线微弱的灯光照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大字。由“此”念及:欧洲古老传说之一——爱尔克的灯光,追忆已经逝去的姐姐,揭露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窒息青年的生命与青春的罪恶。笔锋直指:封建家庭及其制度的腐朽没落、摧残人才、吞噬(shì)青年,并不能“长宜子孙”。“心灵的灯光”,“我”再度走出,到广大的世界中去寻求光明。 2.阅读下面这段散文,回答(1)-(3)题: 爱尔克的灯光 巴金 黑暗来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我只得失望地走了。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吧。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