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孟子的重要文学批评思想

论孟子的重要文学批评思想

论孟子的重要文学批评思想
论孟子的重要文学批评思想

论孟子的重要文学批评思想

摘要: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文学思想,他的文学批评思想博大精深,主要有"知人论世"、"知言养气"、"以意逆志"。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对推动我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孟子;文学批评;知人论世;知言养气;以意逆志

先秦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一生的社会活动,主要是在政治方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把孔子的“仁”学发展为“仁政”思想。在文学方面,孟子提出了一些难能可贵的文学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二者作为关于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的两个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对后世的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理念

“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最早是由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提出的。孟子在谈到交友之道时说:“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在孟子看来,读古人的诗书,实际也就是与之交友(当然是神交) ,而要交接古人,只是读其诗书是不行的,还必须了解他们的为人行事,以及他们生活的时代,这样,才能读懂古人的诗书,才能和古人心契神交,成为知音。

孟子把士当作一个精神上独立的特殊阶层,他们要和与自己相似的人为友,当现实中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时,他们便到古人的作品中寻找知音,通过颂其诗,读其书,和古代贤人的精神相沟通,从而建立起完善而充实的精神生活。“知人”是读书的目的,“论世”是“知人”的途径。孟子认为人的心灵是可以相互理解、沟通的,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去知其人,论其世,与千古之上的作者产生共鸣。也就是说,正因为古代的文学作品本身就突出含蓄深邃,加上古人喜用互文、倒装、用典等手法,使得文学作品晦涩不明,所以,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就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这种批评方法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优良传统。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遽论其文也。”鲁迅也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掌握“知人论世”的原则,还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例如北宋梅尧臣在《和淮阳燕秀才》中说:“惭予廷荫人,安得结子,心虽羡名场,才命甘汨没。”他认为自己由恩荫出身,和燕秀才由进士出身不一样,因而感到很惭愧。可是杜甫却完全不同,他在《壮游》中说:“气磨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杜甫考不上进士,便浩然归去;梅尧臣考不上,却半辈子感到委屈。这是因为唐代读书人的进身之阶,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宋代主要的就是这一条路,即使由他途出身,头衔上总得加一个“右”字,例如“右迪功郎”之类,成为终身的耻辱。因此,不知道唐宋两代的风气,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对于

进士的得失杜甫全不关心,梅尧臣却痛心疾首。只有了解他们的时代,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和他们的作品。所以“知人论世”,应当是“论世”第一,“知人”第二。进行文学批评,也必须“知人论世”,才能够对作品做出正确的评价。

二、"以意逆志"的文学接受思想

“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重要的文学接受思想。《孟子·万章上》中,孟子针对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理解上的偏颇,提出了“以意逆志”的文学读解方法: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 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显然,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句诗的理解是不正确的。这不正确之处,按孟子的意思,就在于他没有抓住诗人之志,而是断章取义地理解诗句,那自然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孟子认为,此诗的关键之处是“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 ,即孟子所说的“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因为这首诗是讽刺国王任用大夫劳逸不均,善恶无别的,因此,诗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绝对不是以实言之,而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就如同《诗·大雅·云汉》中所说的“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一样,并不是实指,而是一种虚夸。

“以意逆志”的方法虽然是针对《诗经》的正确理解而提出来的,但是孟子也把它应用到其他文学作品的接受上。《孟子·尽心下》云: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尚书·武成》所述为武王伐殷之事,事成之后,武王具体描述了牧野之战的残酷场面:“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孟子对这样的写法并不满意,认为会“以辞害义”,所以他提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主张,这里并不是不要《书》,而是要对《书》中所描述的情景进行具体分析,不可盲目相信《书》中所写的一切,所以他说:“吾于《武成》,取其二三册而已矣。”不可信者不取。

关于“以意逆志”,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其一是指说诗者心中之意,如赵歧注云:“意,学者之心意也。??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朱熹注云:“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这里的“意”,应该属于读者阅读作品时所产生之意。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必然产生对作品的理解,以其对作品的理解去探讨作品的本意,即赵歧、朱熹所说的“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其二是作者作品之意。苏轼云:

夫诗者,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必将深观其意焉。故其讥刺是人也,不言其所为之恶,而言其爵位之尊,车服之美,而民疾之,以见其不堪也。“君子偕老,副笄六珈”“,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是也。其颂美是人也,不言其所为之善,而言其冠佩之华,容貌之盛,而民安之,以见其无愧也。“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服其命服,朱黻其皇”是也。《( 既醉备五福论》《,苏轼文集》卷二)

这里苏轼主张要“深观其意焉”,而不是只了解诗的字面意义,“深观其意”

的“意”即是作者作品之意。清代的吴淇也有这样的看法,他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中说:

诗有内有外,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于内者,曰志曰意。??汉宋诸儒以一“志”属古人,而“意”为自己之意。夫我非古人,而以己意说之,其贤于蒙之见也几何矣! 不知志者古人之心事,以意为舆,载志而游,或有方,或无方,意之所到,即志之所在,故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犹之以人治人也。

吴淇说得更清楚,在他看来“,意”与“志”具有同一性“,意”是“志”之舆,即载体“,意”用来载“志”,因此“,意之所到,即志之所在”。显然,苏轼和吴淇的观点与赵歧和朱熹不同,更强调“意”来自作家作品本身,是与“志”相一致之“意”。

其实,孟子的“以意逆志”是要说诗者把握诗的全部含义,而不是断章取义,在此基础上去探讨作者之“志”。这里的“意”和“志”虽有联系,但却是不同的。“志”可以看做是诗的主题,孟子认为《诗经·北山》中“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两句蕴含着作者之志,是全诗主题。“意”是文章的基本内涵,要从文章的范围内全面理解,不能只从文字上去理解,孟子批评咸丘蒙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作了断章取义式的理解,指出:“是诗也,非是之谓也”,说明要从诗的角度进行全面理解,而不能将诗中的个别诗句同现实作简单的比附。

三、"知言养气"的文学批评观

“知人论世”说是孟子的文学批评观。它强调注意作品产生的时代、作家的经历,从作品的全部概括主题思想。而“知言养气”说,则是强调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例如,《孟子·公孙丑上》云:“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所谓的“气”是受志统帅的。“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所谓“志”和“气”,东汉赵歧注曰:“志,心所念虑也;气,所以充满形体,为喜怒也。志帅气而行之,度其可否也。”也就是说,志是指意志、思想,它是统帅,是支配气的;气则指人的主观精神,表现为喜怒哀乐的情感,是充满全身的。所以,志是首要的,气是次要的。关于“知言”与“养气”的关系。孟子云: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和道,无是,馁也。

他认为,这种“气”广大又刚强,只要顺养它而不伤害它,就会充满天地之间。这种浩然之气,必须用义和道来配合、培育,否则“, 气”就要枯萎。孟子所说的“义”和“道”,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其特定内容的,即是符合他的“仁政”思想的先王之道,是“不失其赤子之心”的义。有这样的道和义的人才是充满浩然之气的“君子”、“大丈夫”。孟子认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仁义礼智信是与生俱来天生就有的,只要“持其志,无暴其气”,“反求诸己”,“求其放心”,不断地用仁义礼智来培养、充实,那么,就不难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君子”、“大人”、“大丈夫”。他说:

尧舜与人同耳。(《离娄下》)

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下》)舜,人也; 我,亦人也。

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 如舜而已矣。(《离娄下》)

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藤文公上》)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告子上》意思说,一个人只要始终保持他内心固有的善德,不管其地位高低,都可能成为最完美的人,即使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亦可以做到,因为,在精神上大家都是平等的。孟子在总结自己游说诸侯国的体会时曾说: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驰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尽心下》) 这一内心独白,道出了孟子对权势地位和富贵享乐的极度藐视。这是因为,他自认为自己充满了正气,“充实之谓美”,而无所畏惧的缘故。

那么,什么是“知言”呢?《周易·系辞》云:“言行,君子之枢机。”孔子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而孟子对“知言”的翻译则更加明了,当公孙丑问何谓知言时,他答曰:

辞知其所弊,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公孙丑上》)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尽心下》)

孟子善于从他人的言辞中分析人的内心思想。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说话片面( 辞) 、放肆(淫辞) ,或专说歪理(邪辞) ,或闪烁其辞(遁辞) ,那么他的心必被私心利欲所蒙蔽,以致于理屈辞穷,那么,他的所作所为必然是有害的。与辞、淫辞等相反,最好的语言是虽浅近而含义却是深远的。养气是内在的,要以义和道来滋养和充实,而知言就是锻炼识别能力,通过外在的语言形式来辨别邪正。孟子把知言养气放在一起说,正是因为它们是密切相关的,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朱熹称赞公孙丑善于发问,并说“知言养气虽是两事,其实相关”,“若知言,便见得是非邪正,义理昭然,则浩然之气自在”,知言就是“先知得许多说话”,“论浩然之气一段,紧要全在知言上”[6 ] (P243) 。他又说“浩然之气一章说得稍粗,大意只是要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气便浩然”“, 自家有道理,对着他没道理,何畏之有”!

在孟子看来,批评家拥有了“至大至刚”、“配义与道”的思想素质(气) ,就能准确把握作家作品的语义内涵,正确评析作家作品思想价值与艺术成就,促进文学批评的蓬勃发展。刘勰曾说:“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文心雕龙·风骨》)“风骨”与“气”有着内在的联系,故而“养气”必然能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风骨”所在。

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具有明显的客观性与全面性,无论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还是“知言养气”,都要求把批评对象置于客观的条件下,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鉴赏与接受,不可加任何主观的因素。同时,孟子也要求批评家不要片面地进行文学批评,要全面地分析文学作品“, 不以文害

辞,不以辞害意”,不仅要“颂其诗,读其书”,而且还要“知其人”、“论其世”,这才能达到全面性的要求。孟子文学批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魏晋南北朝时成型的许多文学批评范畴,如“志”“意”说、“文气”说、“言意”说、“才性”论等,都与孟子的相关文学批评思想有联系。孟子文学批评思想的博大精深对推动我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建立我国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兰和群.孟子文学观的理论透视.南都学坛,2005.

[2]丁文林.孟子“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论.学术研讨,2006.

[3]张丛林.孟子“知人论世”索解.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

[4]张恩普. 孟子文学批评思想探讨. 东北师大学报.2005.

[5]李雯.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与文本、阅读理论比较谈.龙岩学院学报.2006.

[6]张力舟.论“文气”与“养气”.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

探讨孟子的政治思想

探讨孟子的政治思想 孟子生于战国中期,“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子则继承发扬孔子的思想,“乃述唐虞、三代之德”(《史记?孟子列传》),希望以“王道”之德政而不是以“霸道”之力政来结束战乱,统一天下。孟子在政治上伸张的道德理想主义,虽然当时被认为是“迁远而阔于事情”,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乃至在现代也仍有其重要的意义。 民本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仁政学说是孟子的政治纲领,王道思想是他的政治理想。民本、仁政和王道,三位一体,是对孔子德政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完善。 1.民本思想: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兵祸连结,人民深受其苦,民不聊生。在这种兵祸连连的状态下,统治者只顾争城夺地,不管百姓死活。“危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草。”(《孟子?梁惠王上》)在这种情况下,民心思定,社会渴望统一。孟子作为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希望国君能行王道,爱护人民,救民于水火,在仁政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统一。“民归之,如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 民本思想是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一,也是仁政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仁政学说的其他内容大抵源于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并非孟子的发明,孟子以前的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墨子等都曾论及民本思想。

孟子的贡献在于深刻、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最终纳入到施政纲领中。战国时代的政治风云以及历史的经验教训使孟子深刻地意识到民心向背的作用,认识到统治者要巩固政权并进而统一天下,就必须依靠民众的力量。因此他说:“诸侯之三宝: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心必身。”(《尽心下》)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提出“民为贵”的思想,大胆地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这里,人民位列第一,可见,在孟子眼中,人民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是至高无上的。为了得到人民的拥护,孟子强调君主要与民同乐。他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以周文王和夏架为正反例,向魏惠王讲解了“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民欲之偕亡”,“岂能独乐”的道理。孟子认为,国君要想使老百姓尊爱自己,归服自已,必先爱民,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在孟子看来,与民同乐是一个贤明君主必备的品德。 2.仁政学说: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对孔子德政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保民”、“养民”和“教民”是孟子提出的施行仁政的具体纲领。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各诸侯国战乱频繁,兼并战争不断,苛税徭役繁重。他面对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社会现实,痛心不已,呼吁统治者应该施行仁政,救人民于水火。 孟子所说的“保民”,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要求减轻刑罚和赋税。孟子对人民的苦难充满同情,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

孟子教育思想

孟子虽然在仕途上不得志,但是他壮年从事教育实践,并通过自己亲身的实践,总结了许多教育理论。孟子自身的聪明才智、丰富的阅历,对孟子的教育理论有很大的影响。孟子对教育问题的理解有很多独到之处,如对人类理性的启发,对道德情操的培养、对意志性格的锻炼,对教育方法的研究等等。这些都是真知灼见,有不少是符合唯物主义的,在今天,依旧有其研究价值和值得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理性启发人格培养教育方法 一、持性善之说,求放心之论 孟子以忽然见一个婴儿爬在井边,人们的恻隐之心油然升,而立即奔往去救。但这时人们并不认识婴儿的父母,或为了获得别人的称誉,或厌恶婴儿的哭声念头为例。证明人性是善的,道德观念是先验存在的。同时孟子用一句话概括了这个观点:“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基于此,孟子又提出了:“良知”、“良能”之说。他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总之,孟子认为:知识、才能和道德品质,都是与生俱来的。 虽然“良知”、“良能”只是性善说的一部分,也是唯心主义立场上认识论和伦理学的统一,但是孟子却也强调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和重要性。孟子说:良知、良能、道德伦理,可以通过道德教育寻找回来。即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而这种“求其放心”是一个长期提高自我修养的过程。而这种长期的自我修养,不能靠外力助长突击而成。因此,欲要成大器,就必须经过一番磨练。最终达到一种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并把“放心”求回来的,甚至达到圣贤的境界。 孟子这种“求其放心”是在教育心理学的上建立起来的。因此性善说实质上是教育的基础。 二、强调立志的高标准和实践的坚韧不拔孟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要学有成果,必须先立志。有志则成,无志则废,不立大志是不行的。可见,孟子认为主观能动性对人的作用十分大,立志是实现理想的第一步,只有立大志向、大理想,才有可能成大材。因此,孟子认为:“人人可以为尧舜”,同时应该把达不到圣人的标准当作“终身之忧”。 孟子这种思想在政治上是正确的,进步的。而在教育学的心理学上也是无可厚非的。后世的教育家也就继承了这一特点。于是就有了宋朝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明代顾炎武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抱负。 立志除了目标大以外,还应该对志向、理想的标准要高。孟子就认为“大丈夫”应当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穷则独善起身,达则兼善天下”,坚信道义,矢志不渝。 有了大志向,高标准还不行,要实现大志向,必须有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孟子认为挫折、打击只是磨练意志,增长才干的一种良机。这可以从孟子的《孟子。告子下》

文学批评作业(附答案)

第1题(2.0) 分 女权主义批评在方法论方面的特点是C A、单一性 B、科学性 C、多元化 D、复杂性 第2题(2.0) 分 提出“陌生化”概念的是俄国形式主义的 B A、雅各布森 B、什克洛夫斯基 C、艾亨保姆 D、韦勒克 第3题(2.0) 分 ???提出“陌生化”概念的是俄国形式主义的 B A、科学研究活动 B、艺术审美活动 C、创作实践活动 D、社会交际活动 第4题(2.0) 分 文学批评文章掌握好对象在真、善、美各方面所达到的度叫做 B A、警策 B、分寸感 C、章法 D、规格 第5题(2.0) 分 文学批评研究的对象是 B A、抽象思维的产品

B、艺术思维的产品 C、思辩活动的产品 D、逻辑活动的产品 第6题(2.0) 分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开创选本批评先例的是 A A、萧统的《文选》 B、陆机的《文赋》 C、《文心雕龙》 D、《诗品》 第7题(2.0) 分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开创“诗话”这种独特批评形式的是 A A、欧阳修的《六一诗话》 B、严羽的《沧浪诗话》 C、张戒的《岁寒堂诗话》 D、叶梦得的《石林诗话》 第8题(2.0) 分 20世纪文学批评变化发展的动力是 C A、继承与创新 B、改革与创新 C、批判与否定 D、思考与理解 第9题(2.0) 分 文学批评整体说来属于逻辑思维,但包含了不可缺少的 D A、抽象思维成分 B、艺术构思成分 C、艺术虚构成分 D、艺术思维成分

第10题(2.0) 分 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需要遵循形式逻辑规范和 C A、情感逻辑规范 B、生活逻辑规范 C、辩证逻辑规范 D、道德规范 第11题(2.0) 分 文学批评的基础是 B A、文学研究 B、文学欣赏 C、文学分类 D、文学创作 第12题(2.0) 分 印象主义思潮首先出自19世纪中期的印象主义 C A、音乐派别 B、雕刻派别 C、绘画派别 D、文学派别 第13题(2.0) 分 文学批评的成熟和繁盛在 D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第14题(2.0) 分 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批评方法的是 B

关于孟子的性善论及其意义

关于孟子的性善论及其意义 远古时代,至高无上的天神占据了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但到了西周末年,周王朝的统治日益衰微,象征天神主宰人世的周天子地位不断下降。对于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在对天神寻求解救而不可得的情况下,人们逐渐失去了往日对天神的虔诚,而开始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人本身。 春秋时期的孔子最早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论断,这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早关于人性问题的论断。而孟子则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他在否定告子的性无善恶的基础上,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创立并完善了自己的性善论思想体系。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即强调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形成的。而这种与生俱来的善的核心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即人人都有不伤害别人之心。这种不忍之心即“恻隐之心”,即对别人不幸的同情心。围绕不忍之心,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概括言之称“四心”。扩而充之, 就是“四德”,即仁、义、礼、智四种道德。此四心即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耻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之所以把人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才可能产生的道德观念,说成是先天就有的、与生俱来的,把美化了的特定时期和特定阶级的人性说成是共同的人性,目的有二:一是为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伦理观念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仁政提供理论依据。 孟子所处的阶级地位、历史条件、思想局限,使他的思想认识不可能没有偏颇,这是历史之使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必然被淘汰。但我们必须辩证看待,性善论作为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除了具有美化地主阶级政治,麻痹人民意志等消极方面外,也是有其积极影响和借鉴作用的。 性善论给人一种对社会对他人的美好愿望,使人们更加容易的处理好人与人之间那种睦邻友好的关系。也符合了儒家爱人爱己的思想。同时还提出了要关心人民疾苦,爱惜社会生产力,也劝诫地主阶级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地主阶级的残暴统治。在孟子的性善论中也蕴含着古老的、朴素的平等思想。性善论认为,像人生而固有四肢一样,人亦生而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上自达官贵人、正人君子, 下至贩夫走卒、斗筲小人,在人性上的“四心”是相同的。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可以称孟子的性善论为朴素的平等思想。其所以称朴素,是因为性善论中所论及的是道德、人格方面的平等,不涉及政治、经济上的平等。 对于当今社会,性善论同样有借鉴意义。人性“四德”可为现代道德教育找到了人之可教化的理论基础。为人“向善”与“行善”提供“动机”,揭示了为善的意义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另一方面,性善论也警示后人,善性在后天的影响下是会消失的。如果没有后天环境对善端的培育和引导,人的善良本性也会由于缺乏关照而丧失殆尽。因此,道德完善重在建设,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来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塑造人,使每一个人充分发展自己的善性,顺利实现个人道德的完成。人的本性为善有利于鼓舞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地接受教化与环境的培育与熏陶,提高人的道德境界,将社会道德作为人的行为的自觉规范。这也就是孟子性善论的社会实践意义之所在。 孟子的性善论虽有其理论上的漏洞,不是科学的道德人性理论,但其中包含教人向善、行善的思想,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该充分使之与当今的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竞争力,并使之成为大家提高道德素质的又一条途径。

孟子的主要思想

孟子的主要思想 孟子自幼受儒家思想的熏习,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又“私淑孔门后学”,以继承和光大儒学为毕生追求,形成了以“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为主要内容的孟子学说,为儒家学说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民本: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先秦民本思想渊源已久,《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谷梁传·恒公十四年》:“民者,君之本也。”孟子对民本思想给以系统的发展和阐述。民本思想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他明确提出只有“保民”才可以“王”天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的向背,民心归服是统一天下的决定性因素,“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离娄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仁政: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在孔子仁政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建立起自己完整的仁政学说体系。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 养民:要制民之产,“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民之为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上》)孟子的仁政就是要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等基本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滕文公上》)二要使民以时,休养生息,徭役。孟子认为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就以“不违农时”为前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当时战争不断,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频繁的战争必然贻误农时,影响农业生产。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则反映了注重保护自然资源的可贵思想。三要取民有制。他主张薄税轻敛,“取民有制。”(《孟子·滕文

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轲(公元前372-前289年),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县),是鲁国贵族盂孙氏的后代。孟柯是继孔子以后的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被以后的封建统治者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后人把孔孟的主张合起来,称之为孔孟之道。 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1、尚志养气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立志有恒的思想,认为一个人最主要的问题是立志。齐国王子垫问孟子,"士干什么事?"孟子日:"尚志"。意思是使自己志向高尚。王子问又间:“何谓尚志?”孟子回答说:“行仁义罢了。居住于仁,行走由义,这就叫志行高尚。” 孟子与孔子一样,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目标,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孔子把这称为"杀身成仁"。孟子把这称为"舍生取义"。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和道义都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二者不能并有,即便牺牲生命,也要保全道义。生死与荣辱发生矛盾时,志士仁人宁愿光荣而死,不愿屈辱而生。死虽可恶,但还有比死更可恶的行为,就不应该避死而苟活,那就要舍掉个人的幸福以至生命,实现其道德理想。可见孟子认为道德生活比个人幸福、比个人生命都重要。在立志问题上,孟子与孔子不同之点在于,孟子提出了立志与"养气"的关系。 “气”是什么?孟子认为“气”是充满人身、能够影响肉体运动,而且还能反作用于心志、道德的东西,这就相当于中医说的“营卫气血”之“气”,有点朴素唯物主义的气息。孟子认为,普通的人只要注意“养气”,经过量的积累可以质变,逐渐形成圣人身上的所谓“浩然之气”,它是正大刚直之气。 孟子的养气说表现出高度推崇理性自觉与坚定志向的作用。于是他的"浩然之气"实际上使成了经过长期的道德修养而达到的一种高度自觉、志向坚定的崇高精神境界。他认为有了这种境界,不仅贫富贵贱不动于心,生死祸福也能置之度外,这种人可谓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作为道德上的气节操守,是有积极意义的。 2、反求诸已 孟子最服膺孔子的内省方法。孟子认为,当自己的行为与别人发生矛盾时,首先要自我反省。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意思是说,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智慧才能够有够?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恭敬够不够?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便反躬自责。 孟子以为一个人的祸与福,都决定于他本人的作为。他说:"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即祸害或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我来的。一个人要"自求多福",不可"自作孽"。他常引(商书》太甲的话:"自作孽,不可活"。作的罪孽,逃也逃不了,无法挽救了。孟子多次强调反求诸己,在协调人与人关系中,厚于责己,不要自暴自弃,认为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他还说,不要埋怨超过自己的人,"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已者,反求诸而已"。意思是说,·在道德修养方面如同比赛射箭一样,射箭时先端正自己的姿态而后放箭;如果没有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反躬自问罢了。 3、改过迁善(略) 4、意志锻炼 孟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聪明和才智,都是从艰苦和患难的锻炼中得来的。他说,“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意思是说,人之所以有道德、智慧、本领和才能,经常是由于他处于灾患逆境之中;那些孤立之臣、庶孽之

孟子文学观的理论透视

孟子文学观的理论透视 摘要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文学思想,提出了“知人论世”的批评原则和“知言养气”的创作理念。“知人论世”说,即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强调作品产生的时代、作家的经历。“知言养气”说,即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 孔子评诗,着眼于教化作用,为其克己复礼的政治主张服务。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百余年后的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文学思想,明确提出了“知人论世”的批评原则和“知言养气”的创作理念,这不仅在当时富有创意,且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影响是深远的。 一、“ 知人论世”说 春秋战国时期,断章取义引诗之风盛行,以至于孟子的学生咸丘蒙引“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问孟子:“舜既为天子矣,敢问警艘之非臣如何。意思是说既然没有一个人不是天子的臣子,那么虞舜做了天子,他的父亲警艘不算臣子又算是什么呢?孟子答道:“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孟子指出,这正是由于他们断章取义,没有从全篇着眼,没有就全诗的中心思想来理解诗句的缘故,他认为《小雅·北山》的主题思想应是“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我们暂且不论孟子说的正确与否,不妨先看看这首诗的前两节:步彼北山,言采其祀。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盐,忧我父母。博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全诗共六节,描写小臣服劳役的苦况,揭露统治者沉溺于享受安逸的生活,而驱使小臣为之劳苦服役,无法安居,不能奉养父母。朱熹注日:“言土之广,民之众,而王不均平,使我从事独劳也。”由此可见,孟子所概括的主题思想是符合该诗原义的。针对当时存在的不良的说诗风气,孟子进一步提出: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万章上》)意思是说 :讲诗者不要拿个别的文字来误解词句,不要以个别的语句而误解了作品的本意,应该用讲诗者的意思去迎合做诗者的意思,这才能得到诗的真意所在。“以文害辞”和“以辞害志”都是断章取义,而“以意逆志”才是正确的。朱熹说:“此是教人读书之法,自家虚心在这里,看他书道理如何来,自家便迎接将来。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孟子在反对断章取义的同时,提出了“以意逆志”的思想,他主张应根据整个诗篇的主题来理解诗句。这在当时无疑是一大进步。王国维这样赞道:“善哉,孟子之言诗也!”那么,究竟怎样去“以意逆志”?“意”和“志”有无客观标准?孟子在与学生万章论及古人时提出了“知人论世”的原则:“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的这番话尽管是针对古人交友有感而发的,但完全适用于评诗论文。他还补充说明了“以意逆志”必须以“知人论世”为基础,即不能只看文字,还要考察其实际为人如何,把作家的事迹和他的文字结合起来加以考察,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孟子对许多诗的解释是符合“知人论世”原则的。例如《北山》云: 公孙丑问曰: “高子曰:‘《小舟》,小人之诗也。”’孟子曰:“何以言之?”曰:“怨。”曰:“固哉,高史之为诗也!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

《孟子》主要思想

孟子的主要思想 以“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为主要内容 一、民本 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他明确提出要“保民”,要“与民同乐”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的向背,民心归服是统一天下的决定性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二、仁政 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 1、养民:一要制民之产,“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的仁政就是要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等基本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二要使民以时,休养生息,徭役。孟子认为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就以“不违农时”为前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三要取民有制。他主张薄税轻敛,不能滥征,不能搞苛捐杂税。他把这看作是富民之道,还骂那些自称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的所谓“良臣”是“民贼”。 2、教民:向人民施以教化。他屡屡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他认为教化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教化可以使人“明人伦”,解决民众的道德问题。 三、王道 “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国家政治的最高理想。孟子认为民本与仁政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实现“王道”这一目标。孟子所谓“王道”,即“以德行政者王”,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正因为孟子把实现王道作为最高的政治理想,所以凡不以“王道”治国者,便都被他视为“罪人”,视为“独夫民贼”,遭到他的猛烈抨击。 四、性善 性善论是其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 首先,人类有着共同的本性,性善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人都有向善的能力。 其次,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并非后天形成的。 再次,“人皆有之”的善性,起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必须经过自我修养,才能发展成为完美的道德。 五、尽心知性 在孟子看来,“尽心知性”是成为“圣人”的一个必要途径。 “尽心”即指把人的本性中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扩充到极致;“知性”,即指对本性中的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并且付诸实践。“尽心”是前提条件。 在孟子看来,只要在“寡欲”、“内省”、“养气”上下功夫,就可能实现“尽心知性”。 六、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明人伦 强调:学习过程中要有独立思考和见解。 教育方法:“存养式”,即保持并发展人的善性。

论孟子的重要文学批评思想

论孟子的重要文学批评思想 摘要: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文学思想,他的文学批评思想博大精深,主要有"知人论世"、"知言养气"、"以意逆志"。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对推动我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孟子;文学批评;知人论世;知言养气;以意逆志 先秦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一生的社会活动,主要是在政治方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把孔子的“仁”学发展为“仁政”思想。在文学方面,孟子提出了一些难能可贵的文学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二者作为关于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的两个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对后世的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理念 “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最早是由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提出的。孟子在谈到交友之道时说:“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在孟子看来,读古人的诗书,实际也就是与之交友(当然是神交) ,而要交接古人,只是读其诗书是不行的,还必须了解他们的为人行事,以及他们生活的时代,这样,才能读懂古人的诗书,才能和古人心契神交,成为知音。 孟子把士当作一个精神上独立的特殊阶层,他们要和与自己相似的人为友,当现实中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时,他们便到古人的作品中寻找知音,通过颂其诗,读其书,和古代贤人的精神相沟通,从而建立起完善而充实的精神生活。“知人”是读书的目的,“论世”是“知人”的途径。孟子认为人的心灵是可以相互理解、沟通的,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去知其人,论其世,与千古之上的作者产生共鸣。也就是说,正因为古代的文学作品本身就突出含蓄深邃,加上古人喜用互文、倒装、用典等手法,使得文学作品晦涩不明,所以,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就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这种批评方法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优良传统。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遽论其文也。”鲁迅也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掌握“知人论世”的原则,还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例如北宋梅尧臣在《和淮阳燕秀才》中说:“惭予廷荫人,安得结子,心虽羡名场,才命甘汨没。”他认为自己由恩荫出身,和燕秀才由进士出身不一样,因而感到很惭愧。可是杜甫却完全不同,他在《壮游》中说:“气磨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杜甫考不上进士,便浩然归去;梅尧臣考不上,却半辈子感到委屈。这是因为唐代读书人的进身之阶,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宋代主要的就是这一条路,即使由他途出身,头衔上总得加一个“右”字,例如“右迪功郎”之类,成为终身的耻辱。因此,不知道唐宋两代的风气,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对于

论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ocx1

论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摘要:孟子被称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等。孟子的诸多思想涉及到教育领域,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实为人生三大乐趣之一。孟子带领弟子游历各国,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经验。认真研究孟子的教育思想,对于重新认识新时代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充实教育的内容,改进教育的方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字:孟子教育思想现代价值 一、孟子的教育理论基础——“性善论”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人们对人性问题认识逐渐深入,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善良的。同时,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还对这四种人生而固有的本性进行了分析,赋予了它们不同的内涵,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里所谓的“四端”或者说“四德”即“仁义礼智”是人善性的集中体现。在孟子看来,种善性是人所固有的生物性本能,并不是外界的赐予,“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既然每个人都存在基本的伦理道德,那么也就有了进行教育的可能性,因此人性善成为了孟子教育想的前提与基础,即“人皆可以为尧、舜”。 尽管孟子说仁义礼智是“我固有之”,虽然人人都有善端,但是如果不扩充它,那么这些端绪就会随时泯灭,“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所以,孟子以为,教育的作用就在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其固有的善端。 二、孟子的教育方法 孟子扩充人善性的思想,蕴含这他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教学活动要尊重理性特点,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同时他强调学习中个体认识的自觉性。他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素质和修养的培养来实现教育目的。要求人从自身做起,战胜自身的缺点,做到“尽心”、“存心”,同欲望作斗争,“故天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各种欲望的诱惑下,保证自己的本心不移,这样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孟子还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深造自得”,自行体会。深入的学习和钻研,必须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如此,才可以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遇事则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是孟子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创新,君子只有自觉地获得学问,才能牢固掌握,牢固地掌握知识后,就能积累深厚,就能左右逢源地获得知识。 此外,“盈科而进”和“教亦多术”是对教育者的要求,教育学生不但需要循循善诱,循序渐进,还需要因材施教,对不同情形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时,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对学生,有的应及时点化,有的要发展其才能,因材施教。同时,孟轲以为“其进锐者其退速”,所以教育者要明白教学是一个自然有序的过程。 三、孟子的教育目标 孟子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君子”、“圣贤”及“大丈夫”。同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君子"、"圣贤"、"大丈夫"以德为主、德才兼备。他有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就是说,一个人格高尚的人,一定要经得起富贵、贫贱、暴力的考验,把道德意识转化为自己的坚定信念。 教育的发展还是为了实行仁政服务,文化教育可以达到维护社会关系的作用,所以,孟

孟子的文学思想

论孟子文学思想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的儒家著名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系基本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然而,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则向着文学的接受和批评方面发展,这一点和孔子有所不同。在文学接受和批评方面,比较著名的是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知言养气”和“同乐”“同美”思想。 一、“以意逆志”说 “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重要的文学接受思想。《孟子·万章上》中,孟子针对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理解上的偏颇,提出了“以意逆志”的文学读解方法: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 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 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 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显然,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句诗的理解是不正确的。这不正确之处,按孟子的意思,就在于他没有抓住诗人之志,而是断章取义地理解诗句,那自然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孟子认为,此诗的关键之处是“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即孟子所说的“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因为这首诗是讽刺国王任用大夫劳逸不均,善恶无别的,因此,诗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绝对不是以实言之,而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就如同《诗·大雅·云汉》中所说的“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一样,并不是实指,而是一种虚夸。 “以意逆志”的方法虽然是针对《诗经》的正确理解而提出来的,但是孟子也把它应用到其他文学作品的接受上。《孟子·尽心下》云: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尚书·武成》所述为武王伐殷之事,事成之后,武王具体描述了牧野之战的残酷场面:“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孟子对这样的写法并不满意,认为会“以辞害义”,所以他提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主张,这里并不是不要《书》,而是要对《书》中所描述的情景进行具体分析,不可盲目相信《书》中所写的一切,所以他说:“吾于《武成》,取其二三册而已矣。”不可信者不取。 关于“以意逆志”,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其一是指说诗者心中之意,如赵歧注云:“意,学者之心意也。……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1](P393)朱熹注云:“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这里的“意”,应该属于读者阅读作品时所产生之意。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必然产生对作品的理解,以其对作品的理解去探讨作品的本意,即赵歧、朱熹所说的“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其二是作者作品之意。苏轼云: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阅读及答案-.doc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阅读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王道”,一是“民本”。孟子崇尚“王道”政治,以“王道”为最高政治理想,而贬黜“霸道”。他分别以尧舜禹、“春秋五霸”为“王道’’和“霸道”的代表。孟子所说的“王”,就是“以德行仁”,让人“中心悦而诚服”;他所说的“霸”是“以力服人”,结果是“非心服”。孟子要求行“仁政”,讲“民本”,其落脚点都在“王道”上。他向往尧舜禹先王之治,实质上是希望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合一,即以尧舜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通过对圣王历史与业绩的诠释,批判他所处的纷乱的战国时代,目的是引导历史的走向。 孟子的政治思想体系以“民本”为基础,这与两千多年来中国以“君本”为基础的政治传统是形同水火的。如朱元璋读《孟子》至“草芥”“寇雠”之语而大怒,于洪武三年(1370)废黜孟子祠,并于洪武-十七年命大学士刘三吾删节《孟子》,就是明显的水火不相容的例子。两千多年来,《孟子》成了为苦难民众伸张正义的书,它召唤着历代读书人的良心,如“诗圣”杜甫的“致君尧舜上”,为民呐喊,忧国忧时。 要讲“仁政”,就要以民为本,这就是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从这一理念出发,孟子阐述了自己的“仁政”学

说。这一学说,简单说来,包含礼贤下士和保民爱民这两方面的内容。孟子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就是说,君主若能行仁政,那他的臣民就会拥护君王,会为长官丢拼命。孟子一直以为,国君和社稷都是可以变换的,就是改朝换代,而民众是不变的,民·洲向背与政权的稳定与否直接相关,这是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可是,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与现实之间毕竟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孟子其人其书对专制政治的冲击力之大,后世的不少帝王望盂生畏,《孟子成“经”之难可见一斑。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这一思想,是对春秋以来“以民为本”A文主义思潮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思想界是破天荒的,对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如果说孟子言心言性是侧重于哲学思想的话,那么他谈君谈民就是偏重于政治思想了,二者密切相关。‘’因为孟子的理想是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的合一,也就是“王道”。 孟子“仁政”说的哲学基础是“性善论”。“性善论”,简言之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以为,仁爱基于善性,这个善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其目的是要为他的“仁政”说找依据。他说“道性善”,即善性人皆有之,应当不断加以扩充,达之于天下,那么“仁政”说就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深植于人的本性之中。这样一来,“仁政”学说就有了一种天然的合理性、普遍的可行性。他“称尧舜”,是称道尧舜的德治天下,不失为仁义之道。德治天下是人们的理想政治,孟子的机智之处就在于把自己的“仁政”说,托制于人们理想中的圣王,这样说服力、可信度都会增强。然而,孟子虽然为“仁政”说找到了“性善论”这个内在依据,不过在当时崇

孟子的教育思想 论文 原创

孟子的教育思想 化学学院09级*** 1233409017 【内容摘要】孟子是我国伟大教育家,他主张平民教育,践行着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并且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孟子教育因材施教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为鲁国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受业于孔子的学生曾子,故孟子可谓孔子的四传弟子。孟子在儒学家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与孔子并重被称为“亚圣”。 孟子的思想受孔子思想的影响比较大,但在其基础上又有很多独到的思想。孟子比孔子更加注重“以民为本”,因此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更加是基于平民的基础。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了孟子这样一句话:“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的这段话就阐明了只有人民都接受教育,懂得礼仪,国家才可以安定和谐,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其实就是在主张推行全民教育,这样的教育思想即使放在今天都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 孟子特别强调人伦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哪些是应该做的事。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也就是父子之间有亲情,君臣之间有道义,夫妇之间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有尊卑次序,朋友之间有诚信。这就叫五伦。孟子认为,五伦使得人际关系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来表达,社会因此而稳定发展,这就是教育的作用。 孟子发现人们有一些通病,比如他说:“人之患宰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人们都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一个人遇到了问题,旁边的人都给他建议,似乎每个人说的都有道理,每个人说的都对,但是这个人是不是就应该接受呢?你们所说的道理自己就能够做到吗?不一定。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我们给别人出主意、提意见似乎很有办法;可是到我们自己碰到问题时却总

孟子知人论世综述

知人论世综述 “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最早是由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提出的。下面我将从“知人论世”的方法内容,此方法对文学鉴赏的影响,后人对其的评价与新解以及此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分别作出综述和总结,并提出一些我的观点。 一、知人论世作为文学鉴赏理论的提出。 “知人论世”是文学鉴赏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最早出自于《孟子·万章下》,“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从它的出处,我们可以看出“知人论世”最初并不是文学鉴赏理论,而是孟子的“尚友”之道,即与古人交朋友的方法。“知人”并不是一件易事,正如孔子所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在孟子看来,读古人的诗书,实际也就是与之交友(当然是神交),而要交接古人,只是读其诗书是不行的,还必须了解他们的为人行事,以及他们生活的时代,这样,才能读懂古人的诗书,才能和古人心契神交,成为知音。在这里,孟子客观上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正确的文学批评的原则与方法,它不但具有文学批评理论建构的意义,而且还具有阅读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孟子那里,“知人”与“论世”是相互联系着的两个概念,“论世”是为了“知人”,而“知人”则必须“论世”。所谓“知

人”,就是了解作者的经历行事,理解作者的心志情思;“论世”,也就是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生活诸因素对作者的思想道德、心理性格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激发作者创作的社会动因等等。“论世”方能“知人”,因为人是社会的产物,一个人的处世行事的方式,思想精神的状况,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养成并受到社会生活的客观的制约,因此,“论世”是“知人”的前提条件,不“论世”就无以“知人”,而不“知人”也就无以“论文”。 二、知人论世对文学鉴赏的影响。 首先,可以了解作者的家世出身、人生经历,有助于认知作者。体会作品所寄托的情感。不同的家世会培养出人的不同性情和风格,不同的生活阅历会使他原有的风貌或者继续延伸,或者发生转变,所以在鉴赏文学作品时,作者所处的家庭背景和所经受的生活历程是不容忽视的。例如:苏轼一生虽经历了宦海沉浮,但他却一直保持着忠君爱国的情怀.即使在人生的逆境,也不乏豪放旷达的性情,也能够唱响生命的最强音,这与他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在苏轼的文学创作巾表现出的道家思想,以及他所具有的超然豁达的精神,直接取益于他的启蒙老师张道士。母亲的家庭教育也影响了他的一生,使他一直有着积极人世、誓死报国的理想。以只有了解作者的生活变迁。所以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认真揣摩作者刨作时的处境与心境,才能更准确地体会出作品的蕴意和情感。

论孟子的教育思想

论孟子的教育思想

论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周朝诸侯国邹国(今山东省邹城)人。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 孟子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包括民本思想、仁政学说、道德伦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之一,至今对中国社会还有一定的影响。那么,孟子对儒术的独到见解又是在何时起形成的呢?答案是从他的童年时期开始。 “孟母三迁”是孟子小时候发生的事情。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或许从小受到礼仪道德的良好环境的影响才能促使孟子渐渐形成他对儒术自己的理解。不止是这些,更因为孟子有一个十分有远见识大体的母亲。 “孟子受教免休妻”的故事也更加体现了孟母在孟子一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把她休了。”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她蹲在地上。”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曰:“ 亲眼看见的。”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 孟子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他的母亲。孟子的母亲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数十年如一日,毫不放松,才能成就孟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对中国后世的思想家有极大的影响。民贵君轻是要君主注重人民的力量,以民为重,因为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主以老百姓为重,百姓就爱戴你;君主贪图享乐不顾百姓死活,百姓就推翻他。在诸侯混战、民不聊生的乱世,孟子站在民众的立场上,努力宣传他的民本思想,反对战争,反对暴政,希图建立人民可以安居乐业的统一国家。这个思想强调了百姓的重要性,可以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巩固封建专制的地位,使统治者能够更好的驾驭国家和人民,使天下太平。而“民贵君轻”却有一个前提基础,那便是仁政。 孟子心目中理想君主的基础自然是仁。不仅好仁,还要以身行仁。孟子认为,仁政是以教化的形式推广的,君主一定要做表率。他认为仁政的推行应该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君主为民众做出了表率,民众就会自然而然地仿效,仁政才能得到有效地推广。因此只有具备仁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