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王权《经典案例辨析共同危险行为》

王权《经典案例辨析共同危险行为》

王权《经典案例辨析共同危险行为》
王权《经典案例辨析共同危险行为》

共同危险行为

王权1211240066 12级法本法硕

一、案情介绍

2012年5月17日,包工头王某在某施工工地现场给工人韩某、赵某、黄某、张某等4人结算工钱,包工头王某合计应发工资为2400元,而4个工人却坚持表示工资共计4000元,双方就工资的具体数额产生争议,协商无果,4个工人就对王某进行殴打。由于4个工人都是架子工,平时都带扳手,在打斗过程中,王某被扳手击中面部,当即血流不止,被直接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后经司法鉴定:右侧颧弓粉碎性骨折,右上颌骨骨折,评定为九级伤残。事后,由于4个工人均称当时未带扳手而拒绝履行赔偿义务,王某将4人起诉至法院。

二、判决结果

法院认为,共同危险行为是指二人或者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危险行为并造成的损害结果,而实际侵害行为人又无法确定的侵权行为。本案中,韩某、赵某、黄某、张某等4人对王某共同实施了殴打行为,该行为危及王某的人身安全并造成王某受伤的损害后果,韩某、赵某、黄某、张某等4人均未能举证证明其当时未携带扳手进而证明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即未能确定实际侵权人。依据《侵权责任法》第十条“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

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第四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并造成损害后果,不能确定实际侵害行为人的,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131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共同危险行为人能够证明损害后果不是由其行为造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和《证据规则》第四条“下列侵权诉讼,按照以下规定承担举证责任:(七)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之规定,本案韩某、赵某、黄某、张某等4人构成共同危险行为,故判决韩某、赵某、黄某、张某等4人对王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三、共同危险行为侵权责任的原理

(一)概念

共同危险行为也称为“准共同侵权行为”,是指二人或者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危险行为并造成的损害结果,而实际侵害行为人又无法确定的侵权行为。

共同危险行为是广义共同侵权行为的一种,在《民法通则》中,对这种侵权行为及其责任没有规定。《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第四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并造成损害后果,不能确定实际侵害行为人的,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131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共同危险行为人能够证明损害后果不是由其行为造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此解释根据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明确规定共同危险行为及其

责任,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法律适用的依据。

共同危险行为规定源于德国民法的规定,在英美法系中也被纳入共同侵权行为中。也就是说损害事实已经发生,并可判明损害确系数人的危险行为所致,但不能判明确究竟为何人所致,这就是共同危险行为。

(二)构成要件

《侵权责任法》第十条“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1.数人同时或者相继实施具有危险性的行为。共同危险行为的行为主体必须是二人或二人以上,这是共同危险行为成立的基本条件之一。一个人实施的行为即使造成他人损害,也只是一般侵权行为,不是共同危险行为。但是,此行为的实施不是同时的或者相继的,不存在任何时间上的相继性、同一性或密切性,同样不构成共同危险行为。本案中,韩某、赵某、黄某、张某等4人对王某共同实施了殴打行为就是四人同时实施的侵犯王某身体健康权的危险性行为。

2.数人的行为均具有危险性。这样的行为都具有危险性,而且均是积极作为,这种危险性表现为:它所威胁或将要损害的或已经损害的客体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他人的民事权益;这种危险是现实存在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可能性或者盖然性。本案

中,韩某、赵某、黄某、张某等4人均对王某实施了殴打行为,每个人的行为均具有侵犯王某身体健康权的危险性并现实存在。

3.具有危险性的共同行为是致人损害的原因。在共同危险行为中,就行为而言,共同危险行为的危险性虽然是一种可能性;但就共同危险行为的构成而言,这种危险性已经转化为现实的、客观的损害结果,具有危险性的共同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客观的因果关系。共同危险行为与损害结果没有因果关系的,不构成共同危险行为。本案中,王某“右侧颧弓粉碎性骨折,右上颌骨骨折”的伤害系韩某、赵某、黄某、张某的殴打行为所致。(原因的整体性,可以反正不存在)

4.损害结果不一定是共同危险行为人全体所致,但不能判明谁是加害人。在共同危险行为中,必须确认,损害结果的发生,不是全体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行为所致,如果是全体共同危险行为人所致,即为共同侵权行为人;但是在全体共同危险行为人之中,又不能判明谁是真正的加害人,如果已经判明谁是加害人,再应由已经判明的加害人来承担赔偿责任。只有损害结果不是全体共同危险行为人所致,又不能判明谁是加害人,才能构成共同危险行为。本案中,王某的伤系扳手打击所致,由于韩某、赵某、黄某、张某均是是架子工,平时都带扳手,但是事后4人均否认自己当时携带扳手而不能确定具体是谁携带了扳手并使用扳手打了王某。(结果统一性推定)

5、共同危险行为的侵权后果,是全体共同危险行为人承担

连带责任。至于每个人所应当承担的侵权责任份额,则根据每个人的行为造成损害的概率确定,一般应当承担同等的赔偿责任份额,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每个共同危险行为人行为造成损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相等的份额基础上,实行连带责任。法院判决韩某、赵某、黄某、张某对王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6、按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如果“共同危险行为人能够证明损害后果不是由其行为造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这就是说,如果共同危险行为人之一能够证明自己实施的行为与损害结果没有因果关系,不是造成损害的原因,则免除侵权责任。这种证明责任由主张自己的行为与损害结果没有因果关系的人承担。能够证明者,免除责任,不能证明或者证明不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本案中,韩某、赵某、黄某、张某等4人均不能举证证明自己当时未携带扳手并未参与斗殴,换言之,不能证明损害后果不是由自己的行为造成的。

四、评析

本案中,韩某、赵某、黄某、张某等4工人都是架子工,平时都带扳手,因工资具体数额与包工头王某产生争议,协商无果进而殴打王某,致使王某右侧颧弓粉碎性骨折,右上颌骨骨折,并被评定为九级伤残。事后,由于4个工人均称当时未带扳手而拒绝履行赔偿义务,但4人均不能举证证明殴打王某当时威胁带扳手。这四人行为完全构成《侵权责任法》中共同危险行为,依法应对王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故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第1课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第1课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一、选择题 1.对下面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 17世纪英王和议会的角力 A.两者的“角力”可追溯到《大宪章》 B.“光荣革命”结束了二者的角力 C.《权利法案》使国王失去了全部权力 D.议会的胜利完成了英国民主的进程 解析:漫画描述了17世纪英王与议会的权力之争,这与其历史传统有关,也就是限制王权的传统,可追溯至《大宪章》,故A项正确;英王与议会的斗争持续至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以及责任内阁制的建立,故B项错误;《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但仍然保留了很大的权力,例如行政权,故C项错误;英国的民主具有渐进性,议会的胜利只是阶段性胜利的标志,故D项错误。 答案:A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查理一世因为税收问题和英国议会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该斗争的实质是( ) A.议会和国王的权力之争 B.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C.维护英国传统体制之争 D.议会与国王的经济利益之争 解析:议会的组成人员在当时主要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因此议会与国王的斗争主要是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答案:B 3.自1629年起,英国经历了11年无议会的国王个人统治时期。1629年,查理一世解散议会,其直接原因在于( ) A.国王与议会矛盾激化B.议会通过《权利请愿书》 C.查理一世擅自征税D.议会号召人民抗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解题时注意关键词“直接原因”。当议会号召人民抗税时,查理一世于1629年将议会解散。 答案:D 4.英国议会先后通过《权利请愿书》与《大抗议书》,其核心的要求是( ) A.拒绝缴税B.保护人权 C.限制王权D.议会定期召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议会通过的两个法律性文件都是在国王厉行专制统治的情况下通过的,因而主要是提出限制王权的要求。 答案:C 5.长期议会的召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这是因为( ) A.议会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 B.国王企图以武力镇压议会 C.议会得到了城乡群众的支持 D.议会逐渐把持了全国政权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资产阶级革命”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资产阶级革命是指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为目的,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由此可判断A 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应予排除。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权利请愿书》本已在议会全体会议上批准,但由于一项非法宣言而遭毁坏,该宣言使请愿书对其本身、对议会权力、对臣民自由以及对发布此请愿书的目的都起了破坏作用;现在这请愿书已经毫无用处,而只能说明:在法律和自由已经严肃而明确的宣示之后,那些大臣们依然飞扬跋扈,竟敢破坏王国的法律和压制王国的自由。 材料二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议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议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材料三上下两院恭请国王陛下录用议会所信任的枢密大臣、大使及其他大臣,在国内外主管国王陛下的事务,否则我们既不能给陛下提供维持生活的费用,又不能对海外的新教徒按其要求,提供援助。 ——《大抗议书》(1641年12月) (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权利请愿书》为什么已经毫无用处。 (2)材料中,议会是怎样抗议国王的? (3)《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是17世纪英国政治史上的重要文献,这两部文献反

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教学设计

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斯图亚特王朝强化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颁布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等史实;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了解英国革命的曲折反复和意义。培养整理、归纳信息能力,初步分析复杂历史事件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从图片、文字、视频资料中提取信息,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理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通过对克伦威尔的评价,逐步掌握用辨证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是反复曲折的,感受文明发展的艰难经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过程。 难点:君主立宪制 设定依据: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内战、共和国建立、王朝复辟、宫廷政变、立法确立革命成果等曲折反复的过程,故为重点。 2.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不同于封建君主制,对于其实质初中学生,在理解认识时会存在不小的困难,故为难点。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14—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把人类带入了近代文明,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入推动近代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什么叫资产阶级革命呢?(解释概念,课件展示)英国为什么会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呢?(创设问题情景,抓住学生的思维,设疑激趣。)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板书) 生:分成四个小组,第一个小组重点突破“新航路的开辟对英国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第二个小组重点突破“英国的阶级关系有哪些变化?”;第三个小组重点突破“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遇到的最大的阻碍是什么?”;第四个小组根据本小组同学的交流,加上前三个小组的结论,总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师评价,并课件展示“原因”,强调“资产阶级阶级和新贵族”结合,找到革命的矛盾,同时引导学生分析革命的任务和领导人。) 1.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板书) 17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变成拥有广大殖民地的海上强国了。市场扩大了,财富来说增加了,同时国内工场手工业也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强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当时英国的封建经济基础瓦解了,但是保护它的上层建筑却不愿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阻碍。这是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之一。 2.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板书) 查理一世继位后,仍然独断专行。由于议会不同意他随意收税,他竟多次解散议会,结果形成多年无议会统治的局面。王室生活腐化,挥霍无度。国王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压榨劳动人民。大量工人失业。农民反对封津压迫,要求取消地租,获得土地,革命运动蓬勃兴起。城市平民和失业的手工业者为生活所迫时常暴动。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使英国社会的各种矛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专题概述:在世界历史上,5—14 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它的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封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生,推动了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由东罗马发展而来的拜占庭帝国一度繁荣,俄罗斯在反抗蒙古的斗争中逐渐崛起。在亚洲,阿拉伯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家;日本大化改新后初步形成律令制国家,后来幕府掌握了实权。在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古国先后兴起。在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发明了农业,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建立了美洲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并成功维持了数百年的统治。 本课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专题《中古时期的世界》的第一课,上承《古代世界的大帝国》中罗马帝国的衰落与分裂史实,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也正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中古时期;下启中古时期的亚非美洲的文明与发展,拜占庭帝国也正为西亚奥斯曼帝国的兴起而消失于历史长河。既有贯穿欧洲上古、中古时代文明发展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古时代欧、亚、非、美各区域文明交流的横向联系。 【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观点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等原理 【时空观念】通过大量的史料分析和时空定位,使学生了解在空间上涉及中古的西欧和中古的东欧,进一步认识城市兴起对中古西欧产生了的重大影响,进而理解城市的兴起架起走向近代的桥梁。在史料研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时空的定位发展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结合史料,用自己的话说出城市居民构成、自治方式、城市自治的影响,感受材料体现的中世纪基督教的显赫经济与精神力量,提高史料实证的能力,把握城市与宗教对于王权强化的重要影响,培养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历史解释】小组讨论,就“基辅罗斯”到“俄罗斯帝国”的历史进程制作年表,并科学评价伊凡四世政治举措(特别是特辖领地制)在其中的作用,增强自身自主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状况,认识这一时期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进一步理解欧洲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初步具有世界意识。进而感悟“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内涵,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促进

第14课_王权与教权

第13课王权与教权 [教学目标] 1.知道加洛林王朝建立、丕平献土和查理加冕等西欧王权与教权互相利用,互为依存的重要史实;知道卡诺莎觐见、阿维尼翁之囚等王权与教权互相争斗的典型史实。 理解西欧以教权与王权互相斗争,互相依存为基本特点的统治形式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理解西欧教权与王权互相争斗,力量此消彼长的历史原因和发展趋势。 2.通过图片、历史文献解读历史信息,通过解析典型事例透视社会基本状况,从而掌握“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和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3.“君权神授”等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需要而制造的理论依据,历史地认识它的本质和局限。 [重点与难点] 重点:王权与教权关系发展演变的历程; 难点:影响王权与教权关系变化的动因 说明: 1.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影响的分析,理解王权与教权的关系演变的历程,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现象了解本质的方法,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高级思维能力,故为本课重点。 2.在了解王权与教权关系变化的历程的同时,探讨其背后的动因必须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分析、归纳,对历史资料的理解、总结,同时利用已经学过的基本知识等综合加以分析、理解,对中学生而言,不仅需要了解一些背景知识,而且涉及方法和能力培养过程,故为本课难点。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2.指导学生浏览教材,找出反映西欧中世纪王权与教权关系的典型事件。

3.分析不同阶段王权与教权的关系以及形成的背景、影响。 4.分析克洛维皈依基督教、丕平篡位、丕平献土、查理加冕称帝的背景及影响,分析此时王权与教权相互依存、相互利用的原因及影响。 5.分析卡诺莎觐见的背景及影响,分析此时王权与教权相互斗争的原因及影响。 6.分析阿维尼翁之囚的背景及影响,分析此时王权与教权相互斗争的原因及影响。 7.思考题:中世纪西欧王权和教权之争为何最终以王权的胜利而告终?这一结果是否

第14课王权与教权练习册习题

第14课王权与教权 一、基础练习 1.写出下列关于王权与教权关系的重要事件的历史影响。 (1) 丕平献土 (2) 查理加冕 (3) 卡诺莎觐见 (4) 阿维尼翁之囚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克洛维皈依天主教后,维也纳主教阿维图斯写信给他说:“你的信仰是我们的胜利,…… 神圣的天意已赋予你作为我们时代的主宰者。” 维也纳主教为何对克洛维说“你的信仰是我们的胜利”? 这里的“胜利”指什么? 3.右图是伦敦考陶尔德学院珍藏的9世纪绘画:查理大帝。该 图与课文中的查理大帝画像风格不一,但是主题一致。仔细观察两 图,它们都是如何表示查理既是世俗皇帝又掌握一定的宗教权力的? 按照教会的观念,查理的权力最终来自于何处? 4.中世纪西欧王权和教权之争为何最终以王权的胜利而告终?这一结果是否有其必 然性? 二、拓展练习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兰克王国的奠基者是强有力的军事领袖克洛维。根据6世纪历史学家格雷 戈里记载:当初,当他的基督徒的妻子请求他皈依基督教时,他拒绝了:“你的神毫无用处。” 但是,有一次与另一日耳曼部落的战斗中,克洛维的军队面临毁灭,他高声喊道: “耶稣基

督!如果你能赐我胜利,让我战胜敌人,我一定信奉你,接受洗礼。”他话音刚落,敌人就开始逃跑。于是,496年,克洛维率3000亲兵接受洗礼,皈依基督教。 ——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世界历史》材料二六七世纪的西欧,政治上日耳曼诸王国并立,经济上城镇败落,起重要作用的是日耳曼贵族和罗马贵族的大庄园,以及日耳曼人的农村公社。日耳曼国王对西欧根本不加治理,也不会治理。……文化上日耳曼人目不识丁,当时唯一有文化的人是教士,唯一的精神生活只是在修道院。日耳曼国王控制着西欧国家的政权,但精神文化生活的领导权却属于基督教会。 ——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 (1) 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分别找出解释克洛维皈依基督教的理由。 (2) 你相信哪一种理由是真实可信的?对另一种理由应该怎样解释?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德皇亨利四世先后对教皇格列高利七世说的两段话: 你,现在已不是教皇,而是个假僧侣。我,神圣的亨利皇帝率领全体主教对你说“滚开”。(1076年) 余,亨利王,……愿在我们的主人,教皇格列高利所拟定的范围内,遵照他的判断改正前衍,或依据他的主张签订和约。……我愿在我和我可能控制着的方面,保证他们的安全,不受到任何生命或肢体上的损害和劫掠,也不至因为我们的许可而遭受到任何违犯其尊严的阻扰……(1077年) 1076年初,亨利四世为何要废黜教皇?1077年态度为何又180度大转变,俯首屈服?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6.3.1《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6.3.1《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苏格兰人民起义B.光荣革命 C.查理一世召开议会D.处死查理一世 2. 如果让你给克伦威尔画像,你认为选择哪一历史事件作为背景最具代表性() A.他在三级会议上演说 B.他率领议会军击溃王军 C.他领导发动宫廷政变 D.他主持通过《权利法案》 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的转移 B.苏格兰人民起义 C.封建专制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国王挑起内战 4. “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这一规定出自()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共产党宣言》 5. 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A.光荣革命的胜利B.《权利法案》 C.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D.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6. 新航路开辟之后,在英国兴起了两个特殊阶层,他们是()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C.无产阶级和新贵族 D.银行家和资产阶级 7. 1640年以来英国历史的发展经过几番摇摆和螺旋形的发展,其中有一重大事件的发动使

王权的扩张被阻止,当时人们在呼唤: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下列对该事件评价准确的是() A.是防止专制、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B.是英国封建专制君主制的终结 C.达成了贵族与专制王权的政治妥协 D.克伦威尔被英国人民赶下台 8. 下表是对17世纪某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政治体制的比较,据此判断该国是()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9.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近代史发展的趋势。这里的“趋势”是指() A.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B.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10. “1649年1月30日早晨,在白厅宴会厅前搭起了断头台,他自己走到断头台前,结束了49岁的一生,英吉利共和国时代开始。”上文中这位被处死的国王是( ) A.查理一世 B.查理二世 C.詹姆士一世 D.詹姆士二世 11. 《权利法案》的意义在于() A. 保证了资产阶级独掌共和国大权 B. 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C. 使议会获得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 D. 正式宣告英国君主制的废除 12. 17世纪初,来自苏格兰的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哪一理论,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A.君权神授 B.王权有限

《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教学反思

《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教学反思 德清县禹越中学谢惠锋 本课位于第三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的第一章节。主要交代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本课课程标准:讲述英国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重大事件及代表人物,说明它们对英国历程进程的影响。 根据本堂课的结构内容:我做了如下的知识梳理:议会与王权的斗争,罗列代表人物;斗争开始、经过、结果;以及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文章结构紧凑,先是交代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以及经过。这里出现了我认为学生掌握比较难的一点: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较为繁琐,所以通过年代尺的教学,如1840议会召开、1842内战爆发、1649处死查理一世等。基于1688光荣革命、1689《权利法案》的教学也是如此。 相信自己,也相信学生相信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惯用传统的方式,以老师讲授为主,虽然学生当时成绩很好,但到期中期末考试就忘掉大半,更不用说中考了。所以我就想尝试进行教学改革,想方设法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想方设法让他们对重大事件产生很深刻的印象。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大胆尝试情境体验式教学:也就是引导学生处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中,亲身经历、体验当时的事,开展模拟表演、讨论、辩论等一系列历史活动。这样,课本枯燥的文字知识就变成了学生自己生动的体验,学生自然喜欢上历史课,也加深了对重大事件的印象。相信学生:一开始老担心开展历史活动,学生会不配合,或者他们无话可说,那样会费时费力,事倍功半。实践证明,只要老师能正确引导、启发,学生深入情境,学生就会展开丰富的想象,再加上他们固有的敏锐的思想,善辩的言辞,往往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表现。 本课的亮点: 1、教学的三个维度体现明显。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和课件利用律高,启发性强。既找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便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2、课程安排缜密,环节紧紧相扣。由浅入深,思路清晰,逻辑性较强,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教学方法是变换的。 本课不足: 1、本课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里,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缺乏自主性,从而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所以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

中世纪教会与王室权利之谜

08外汉俞露露 80213013 论中世纪教会与王权之谜 在我看来,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的存在,可以说是一把双面刃。一方面,它可以作为维护王室尊严权利的屏障,它帮助政权稳定,人民信服,但同时,作为欧洲政界的另一大势力,与王室又有着权利之争。 欧洲,长期处于教会和国家、王权与神权的二元统治制下,政教之争是中古西欧政治史上极重要的内容。王室与教会作为并存的两大政治力量,二者之间的冲突与合作并存。中世纪前期,王权与教会的关系错综复杂,两者既相互为援,又不乏激烈的权益纷争,处于对立、统一状态;中世纪中期,教会的实力不断增强,“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以争夺最高统治权为核心的政治斗争;进入中世纪后期,王权在与教权的合作与斗争的制度化进程中走向强大,而教权则日渐没落。 在权利的更迭之中,唯一不变的是,不论斗争输赢如何,基督教,确实是作为一种全民性的信仰而千百年的流传,至今仍源源不息。 除去在政权的争夺上,教会在某些方面也给社会造成了极大影响。单是自然科学,人文学科上的诸多进步,被教会野蛮掩盖,甚至扼杀。多少启蒙的进步的思想,被狠狠扼杀。海帕西娅,贞德,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等,都遭到教会的残忍对待,或是被严刑,或是被剥夺人权,罄竹难书。

但,在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提,教会对于蛊惑人心,得到“太平”社会,又有着一定的贡献。比如,大家都坚持做礼拜,相信会有地狱与天堂之存在,坚信人的一切都有身在看,会有终极审判的存在。所有人在做着任何事的时候,也许会想到,一旦违背法律,违背规则,又会为自己添下多少罪域。于是,大家,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对外界的任何都保持一种进而远之的距离,以策安全。以此,社会,又怎么可能不会出现一段时间的稳定。 为什么说是一段时间的稳定呢?自然是因为人,作为万物之主,世界之灵魂的所在,在受到巨大的压力大打击之下,虽然会被镇压,但势必会反弹地更加厉害。于是,在欧洲历史上,也并不是一直太太平平。 公元10至11世纪,格里高利一世在改革天主教会时,所提出的新理论代表了中世纪天主教会的社会理想,即在尘世建立起一元化的神权统治,实际上是建立起教皇权的一元化统治。从此,欧洲王权开始滑向教会。而在,英诺森三世时期,随着他登上彼德宝座,教皇的奥古斯都时代开始了。教皇的权力达到一个巅峰的状态。一直到不断有欧洲国家把基督教定为国教:丹麦、波兰、立陶宛、匈牙利等。 但这样到了16世纪,天主教教会的荒淫行为遭到了人们的反抗,再就是马丁路德的改革·瑞士加尔文等人的改革。英王亨利8世成立新教,而不是听于罗马教廷。再就是最后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封建实力与资产阶级的过度了。 风云际会,惊天变。教会的势力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6.3.1《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练习题

第三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1) ——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1.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所以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 A. 改变了社会性质 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C. 处死了封建君主 D. 创立了议会民主制 2.在民主国家里,法律便是国王;在专制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下列国家中最早开始从“国王就是法律”向“法律便是国王”转变的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中国 3.一位老师在上历史与社会课时,出示了两段材料:①1642年,国王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了内战;②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据此判断该老师授课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A. 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B. 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 C. 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 D. 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 4.在议会与王权的斗争中,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查理一世亲自带兵进入议会,企图逮捕议会领袖②查理一世被处死③克伦威尔率议会军作战④《权利法案》的通过 A. ①③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①③④ D. ④③②①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B. 英国的资本主义比其他国家发达 C. 人文主义的影响 D.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6.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率领议会军队英勇作战,最终取得战争胜利的领袖人物是( ) A. 威廉二世 B. 克伦威尔 C. 拿破仑 D. 华盛顿 7.《权利法案》的意义在于( ) A. 保证了资产阶级独掌共和国大权 B. 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C. 使议会获得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 D. 正式宣告英国君主制的废除 8.小李找来《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两份材料,从中可以看出他准备研究的主题是( ) A.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B.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C.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D.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 9.下图反映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从图中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 A. 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是一部劳动人民的血泪史 B.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C. 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往往需要经过一个长期、曲折和复杂的斗争过程 D. 掌握革命领导权的资产阶级不想推翻旧王权 10.有人把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发动的政变称为“光荣革命”,这是因为( ) A. 它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使命

中世纪教权与法国王权之间的关系

14世纪前后中世纪教权与法国王权之间的关系 摘要:14世纪是法兰西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亦是罗马天主教会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双重特性决定了法国王权与教廷教权之间势力的消长。双方经历早期的妥协与合作并于本世纪迎来多次正面交锋,终以法国王权对教权的绝对胜利而宣告结束。教会的阿维农之囚是中世纪罗马教廷教权衰落的重要标志。在原本天主教会势力盘根错节的欧洲,这一发展态势注定对未来数世纪西欧的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罗马教权法国王权阿维农之囚14 世纪 在阿尔比战争结束后的13 世纪上半叶,罗马教廷与法国王室之间似乎达成了某种平衡和妥协。当时由于海峡对岸的安哲文帝国对法兰西国家的战争威胁日益迫近,法兰西王室的各项战争准备已迫在眉睫。战事频仍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王室的财政负担。为了缓解王室的财政压力,法国国王把矛头对准一向享有税收豁免权的西多会修道院。冲突迅即在腓力四世国王与时任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之间爆发。对于罗马教廷而言,继之而来的是14 世纪漫长的“阿维农之囚”阶段。总之,关于中世纪盛期法国王权与罗马教廷教权之间的关系演变,我认为在现实层面两者处于永恒的纷争状态。本文主要剖析14 世纪前后法国王权与教廷教权之间的关系,并且我认为正是这一阶段的政教

关系为未来数世纪天主教会的历史发展定下了基调,并由此深刻影响着西欧社会整体的历史进程。 一、历史性的妥协 1198年,当英诺森三世继任教皇职位时,摆在他面前的督 教欧洲绝非是一个平静的世界。这位中世纪最伟大的法学家教皇在推行教会改革这一宏伟蓝图时,不得不寻求与世俗国王之间的妥协。此时,无论法国王室还是罗马教廷都面临着更为棘手的问题亟待处理。这时候,法国国王腓力二世的压力主要来自海峡对岸正在崛起的安哲文帝国。另一方面,12 世纪末的罗马天主教会亦是危机重重,严重的世俗化现象向天主教会各个角落的广泛渗透已然使其积重难返。特别是以卡塔尔教派为代表的天主教异议教派在南部法国等地强劲的传播势头,正在撼动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权威。因此当英诺森三世在12 世纪末继任教皇职位时,消除天主教异议思潮的影响并重振天主教会昔日的声望,成为这位法学家教皇必须担负的当务之急的使命。 由此可见,在12、13 世纪之交的西欧,无论是罗马教廷还是卡佩王朝的法国都因更加迫切的其他事务之牵制而自顾不暇。特别是罗马教廷更加岌岌可危,它正面对着遍及欧陆的天主教异议思潮不断向天主教会权威发起挑战的现状。因此,13 世纪初法国王权与教廷教权之间能够保持一种表面的甚至堪称历史性的妥协与平静。 二、权力平衡的打破 法国王室与罗马教廷之间势力平衡的打破根本上应当追溯至 13 世纪初的阿尔比“圣战”。在阿尔比战争中,罗马教廷主要凭借的

论中世纪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关系_王立

百花园地2014年6月8日 新课程学习论中世纪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关系 文/王立 中世纪英国政治机构、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就是议会的兴起。议会逐渐成长为定型的政治实体,在封建时代已发挥作用,并一直保存下来,构成了近代英国代议制政府的基石。可以说,关于“议会与王权的关系”的研究史学界是见仁见智、争论颇多,甚至出现了两种性质不同的提法。 一种认为“议会是与王权相对立的政治机构,议会有力地限制了王权,贵族和教会在议会中始终扮演着法律之代表的角色”。执意要将中古的议会君主制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君主立宪制联系起来,西方学者持此观点者居多。 另一种则认为“议会始终是作为王国政府的一个政治机构而存在的,并非是王权的异己力量,它具有既限制王权又维护王权的双重政治功能”。中国的很多学者持这种观点。那么应当如何正确地理解议会与君主之间的关系呢?窃以为不应夸大中世纪议会对王权的限制和议会的“宪政”意义,中世纪的英国议会制是国家政权的组成部分。下面本文就议会的职能作一分析,来阐明自己的看法。 14世纪时法律和法令有了区分。法律由国王和大会议制定,已是普遍性的,不受时间的限制的;而法令是由国王和其御前会议制定,是临时的行政命令或专门为某事颁布的规章等。议会兴起后,立法也有时有议会的参与,即请愿书通过成为法律,但其书面语言仍然是说明经下院请求,上院同意,由国王制定的。后来下院利用请愿书设法取得法律的创制权。1327年,爱德华二世被废,反对党控制局势,议会以下院全体名义提出请愿书,要求改革,这是认为下院全体提出议案之始。在当时的语言中,请愿书和议案是可以互换的,其意义并无什么不同,都是指一种抱怨、申诉,到15世纪才有了向议会提出请愿书的习惯法,才有了公法案和私法案的称呼。请愿书如被通过,即可成为法律,下院通过提出请愿书而逐渐争取获得法律的创制权。但这种立法的创制权并不巩固,其形式仍是下院向国王提出请愿,国王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也可对请愿书作出修改,而且即使接受,这种请愿书也不能原样作为立法通过,还必须由御前会议成员改写成为一种法案,再由议会通过。在改写时,会把原来的要求改得面目全非,与下院的本意完全背离,或者只取其有利于国王、大贵族的方面。而在法律通过后,国王还有废除它或限制、停止它的特权,所以这方面也时常引起纠纷。1341年,爱德华三世与大主教斯特拉福的冲突,因为支持大主教的贵族控制了议会,迫使爱德华通过了限制王权的立法。不久,爱德华就以御前会议的名义制定法令,废除了1341年法律,因为它明显地违背了英国的法律和习惯,也违背王权和王的特权。可是1343年的议会,又提出请愿书说这一法令不应该被废除,但国王没有接受。另外,国王还有对法律的部分中止权和搁置权,前者是指他可使该法律对某人或某案不生效,后者是指他可使该法律暂不实行。这种权力的运用也往往可以使议会的立法无效。所以,在中世纪的英国,立法权仍然控制在国王的手中,法律的制定只有通过“国王在议会”这个形式方能成立。 由此可以看出,这时的议会仍是国王的议会,是国王的下属政府机构,当时并没有后来的权力制衡观念。议会由国王召集、延期和解散,如无国王召集,议会不得召开,当然也不能行使任何权能。虽然十四五世纪几乎每年都要召开议会,但即使国王不召集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迫使他召集。议会的主要功能,仍然是国王为代表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执行机关,而不是国王的反对派。正如塞勒斯所说的,这时离议会民主还十分遥远,议会所表达的是国王的特权,而不是国民的意志;没有国王,议会什么也不能做;可是没有议会,国王仍然能做。英国杜伦大学历史学系主任M.普里斯维奇(Michael Prestwich)教授也指出:“实际上,在当时的议会中,国王的地位是至为关键的,没有国王,就没有议会。” (作者单位山东省阳谷县第二中学) 誗编辑段丽君 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 初中学生有着求新立异的愿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创。在日常教学中,我从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出发,因势利导,把课堂变成吸引孩子们向往的乐园,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一、在游戏中“活”起来 英语课堂游戏教学法以交际法为主要原则,在PEP教材第一册Unit2中,学习了有关脸部的几个单词:eye,nose,mouth,ear,head。我领读了几遍后,又让学生读,当学生开始出现怠倦情绪时,我就说:“OK,boys and girls,let’s play a game.I have some picture. They are about our heads,and the words we have learned”然后就讲清楚了游戏规则:把这些图片贴在黑板上,每一组各选一位代表上来,我说“Touch the head!”谁先用手拍到这个单词的图片,谁就可以为本组获得一分。这样一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掌握了本课的单词,一举两得。 二、在情景表演中“活”起来 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课堂上,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实物,采用情景表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活起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 例如,练习“Is this your...?Yes,it is/No,it isn’t.”这个句型,我一边走进教室一边举起手中的尺子问:“Whose ruler is it?Is this your ruler?”这时学生很好奇,都想知道这把尺子是谁的。于是,我就让学生帮忙找尺子的主人,学生拿着尺子去问别的同学:“Is this your ruler?”被询问的同学回答:“Yes,it is./No,it isn’t.” 三、在绘画中“活”起来 孩子对于形状各异的图画比平淡呆板的板书更感兴趣,教师要能善于绘出所授内容,或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画出教学内容,教学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在学习数字和人体部位的单词后,可让学生听老师的指令画出monster:“Draw a big round face.Draw three heads.Draw five arms.Draw eight ears...”最后大家评选出最可怕怪物小画家。 四、在吟诵中“活”起来 通俗易懂、节奏欢快的英语韵律歌谣既丰富了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又为英语教学内容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上课前,先让学生声 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 文/秦露梅 176

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教学设计)

《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教学设计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展茅中心学校竺红娜 【课程标准】 2-3-3讲述欧美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重大事件及其代表人物,说明它们对各自国家历史进程的影响。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能说出英国内战与”光荣革命”,并能理解英联邦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历史进步意义。 2.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体会他们对历史进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体会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积极促进作用,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过程。 【教学重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经过和结果。 【教学难点】 通过材料感悟英国议会对王权胜利的实质。 【教学步骤】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当今英国王室的一举一动都引发世人的关注,2012年伦敦奥运会甚至设计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实为替身)跳伞,空降奥运场馆。伦敦奥运会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宣布开幕。然而,20世纪80年代前往中国与邓小平谈香港回归问题的却不是英国女王,而是当时的首相撒切尔夫人。”请同学们思考下:英国女王是英国真正的统治者吗?英国的制度被称为“君主立宪制”,这种制度是如何在英国确立的? 生:女王不是英国真正的统治者。“君主立宪制”确立与1689的《权利法案》的颁布,与英国的资产革命有关。 师:为什么资产阶级革命率先在英国爆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英国资阶级革命的来龙去脉。 二、新课教学 (一)革命的根源 师:那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4页第1段、第2段内容并结合视频,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如下问题。 1.新航路的开辟对英国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小组合作展示的答案:①新航路的开辟使英国的对外贸易开始发展起来。②使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十分兴盛。 2.英国的阶级关系有哪些变化? 英国产生的新的阶级---资产阶级成长起来。 3.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遇到的最大阻碍是什么? 封建王权的专制统治。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封建王权专制限制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师归纳: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产生了一个新兴的阶级----资产阶级,他们要求发展资本主义,而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却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对矛盾最终由于议会的召开而爆发。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二)革命的过程 师:整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 1.请同学用年代尺的形式先来画一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2.请同学们用小组抢答的形式来完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的归纳。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教师补充苏格兰人民起义的材料) 革命开始的标志: 议会的召开 内战开始的标志: 讨伐议会 标志性的战役和战争中的领导人物:马斯顿荒原战役、纳西比战役克伦威尔(出示相关的地图加以说明) 革命的高潮:处死查理(播放相关视频) 革命的低谷: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中世纪贵族王权及其相互关系

中世纪贵族王权及其相互关系 来源:互联网作者:本站编辑[日期:2009-8-15] 浏览:274次 杨萌 [公法天地] [摘要]:中世纪,政治的主线就是是王权贵族权和教权三者关系的变化,其中贵族权和王权的关系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发生着变化,尤其到了中世纪的晚期,二者的关系既斗争又和合作。 [关键词]:中世纪王权贵族权相互关系 中世纪社会经历着经济体制、政治制度、宗教生活及思想文化等各方面深刻的变化。贵族和王权的关系也在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中不断发生着转变。 一、中世纪的贵族 中世纪一个典型的贵族统治时期,贵族是维持统治的阶级结构,有统治权,成分复杂,随早、中、晚期不断变化。早期人们不注重谱系,因为是个民族与罗马的混容时期,是重视现有势力和土地;中期,社会基本定型,人们开始注重谱系,强调封号,看重出身,贵族集团也于此时形成,成为一个封闭的团体;到晚期,因为商品经济发达和社会上成分的流动增加,也开始有下人加入贵族行列,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有封号而无土地的破落贵族。中世纪晚期贵族具有了明显的封闭性,且贵族内部也分出了不同的登记,表现出不同的权势:公爵,此称号授予部落首领,为一地的统治者,仍有政治、经济、法律和权利,他们仅为名义上的归附。侯爵,大都为边防长官,是由国家派为边境地区的长官负责数郡的统治,这些人大都出身于当地的大家族,为半独立力量,可任命当地官员。伯爵,是地方

的行政长官,如郡首,由国王任命,时间长久后也成为半独立状态。公爵的委任者也称伯爵,其权利甚大,尤其代表公爵时,常常由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成为统治者,如建立安茹王朝的安茹伯爵, 以上三种贵族为高等贵族,均拥有大量的领土,能实行独立或者半独立的统治。贵族的特征也反映在其它各个社会生活方面。衣食住行方面:衣服的颜色、款式均以法律规定,非贵族者不得穿金戴银,不能穿丝绒、毛皮衣服。农民只能穿黑、灰两色,贵族可以追求华美,是当时服装改革的推动者;在饮食上,东方而来的长途运输香料,成为当时贵族的专利。在居住方面,中世纪贵族,在庄园中心地带有贵族的住宅,一般也有代表权势之地的城堡,城堡的作用众多,不仅是贵族家族的居住地和社交场所,也是在战乱时周围居民的避难场所。中世纪贵族的婚姻为政治婚姻,贵族结婚的目的是为了延续后代和加强贵族家族之间的联系。贵族在中世纪社会中属于上层,所以其他方面也有特征,比如贵族只与贵族联系,生活习俗固定、联系固定,在封闭集团内大家共有贵族意识,并通过外部法令使其确立,使阶层固定,与其他阶层形成明显的界限。到了中世纪的中期,贵族集团的意识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首先,贵族有意识的和自由人划分界限。成为贵族不仅仅是财产上的要求,还必须经过授封仪式,越来越严格,使得贵族只能在贵族儿女身上产生,且授封只有国王才能进行,成为贵族的条件变得日益苛刻。其次,贵族开始更加注重谱系,其中不能有模糊之处。贵族还开始采用族徽,这一标志的起源和战争有关,当时交战的双方习一特殊标记来分清敌我,后来就渐渐演变为贵族之徽。然后,作为贵族在职业上也和其他人有严格区别,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大都与战争相联系。当时的社会一般把工作类型分为作战者、祈祷者(教会)和劳动者(农民),作战是骑士、贵族的特权也是地位的象征。最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2.1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

第1课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一、选择题 116世纪,新贵族逐渐登上了英国的政治舞台,与该阶层的产生直接相关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圈地运动 C.海外扩张 D.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 ,英国农村中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和牧场,形成了与资本主义联系密切的新贵族。 2英国有人曾经对圈地运动做出这样的描述:“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残,以至于吃人,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该描述直接反映出( ) A.圈地运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运动 B.圈地运动促进了英国社会的迅速发展 C.圈地运动改变了英国的阶级关系 D.圈地运动给英国农民带来了巨大痛苦 ,实际上反映了农民对圈地运动的痛恨,把“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等信息反映了圈地运动给农民带来的灾难。 ★3詹姆士一世不了解英格兰的国情,推行极端专制的君主统治,导致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尖锐对立。这里的“英格兰的国情”具体指( ) A.英国人不信仰基督教 B.英国资本主义发达

C.英格兰和苏格兰矛盾尖锐 D.限制王权的议会传统根深蒂固 ,国王的独断专行导致国王与议会矛盾尖锐,说明议会对王权有一定的限 制作用。A、B、C三项都没有说明国王和议会之间矛盾的核心——权力,因此D项是正确的。 4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的宗教斗争实质上反映了( ) A.国教徒与清教徒的矛盾 B.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C.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矛盾 D.清教徒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 ,反映了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51629 年,查理一世解散议会,英国从此经历了11 年无议会的国王个人统治时期。国王解散议 会主要是因为( ) A.履行《权利请愿书》的约定 B.尝试新的政治模式 C.议会反对国王擅自征税的行为 D.抛弃旧的不良习惯 年,为了解决税收问题,查理一世接受了《权利请愿书》。此后,他故意曲解请愿书的原意,擅自征税。当议会号召人民抗税时,他解散了议会,实行无议会统治。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八年级第五单元第四课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第四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第一课时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讲述17世纪最先在英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实现了“国会对王权的胜利”,建立起资本主义共和制度的经过,让学生领略早期资本主义阶级以革命方式推翻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壮阔景象。课文以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复杂性与曲折性。激发学生探索人类文明发展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其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及产生的影响和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体会他们对历史进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体会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积极促进作用,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过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奥秘,树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过程及其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影响和历史作用。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深远影响。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 五、教具:多媒体课件 六、学生课前准备 学生应认真预习课文,特别是认真阅读正文前的背景提示,找出相关史实。 七、板书设计 一、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议会的源起与职权 2.经过 1640——议会与王权斗争 1642——内战开始 1649查理一世处死 1688资产阶级政变 1689——《权利法案》 3.影响---确立君主立宪制 八、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出示审判国王查理一世和处死查理一世场面的图片。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这位被处死的国王是谁?身为国王的他为什么会命丧断头台?当时英国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很自然的认识到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议会在与王权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从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出示英国议会大厦图,请学生学习阅读卡上关于国会的介绍,思考: ①英国议会成立于什么时候?②成立议会的目的是什么? ③议会的组成人员有哪些?④议会有哪些权利? 初步了解议会享有的权利和地位,帮助学生了解议会与王权不断发生矛盾的根源。 2、情景剧表演: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国会大厦,一起参加在此召开的一场意义不凡的会议

亨利八世宗教改中王权与教权关系探微

亨利八世宗教改中王权与教权关系探微

————————————————————————————————作者:————————————————————————————————日期: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中王权与教权关系探微-社会科学论文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中王权与教权关系探微 王艳颖1,温凯2 (1.东北师范大学世界中古史研究所;2.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天主教在中世纪的精神世界占据主导地位,位于教会组织顶端的罗马教皇拥有至高的权力。而以国王为首的世俗政权也要求对教会行使权力,这就引发了教皇权与王权间的斗争。英国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最先拉开对教皇权威的挑战的序幕,确立了王权至尊的地位,导致教皇权在英格兰的衰落。国王成为世俗和教会的最高首脑,实现了政教合一,亨利八世成为真正独立的专制君主。 关键词: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教皇权;王权 中图分类号:K1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021-03 一、西欧中世纪的教皇权 基督教最初受罗马统治者势不两立,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敕令》正式确立其合法地位,它开始和帝国政权合流。在5世纪后的西方社会,以罗马教廷为核心的罗马天主教逐渐成为西欧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核心,天主教的教会组织开始发挥重要作用。罗马教皇势力开始扩大,并向其他地区扩张势力,以国王为首的世俗势力也在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这就产生了存在于中世纪的一个关键问题——教皇权和王权的关系。教权势力强盛时期大约在11世纪至14世纪。在教皇格里高利七世之前君权是高于教皇权的,但随着教会改革运动的发展,罗马教廷实力大增。11世纪中叶,教皇格里高利七世进行教会改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