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2018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2018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2018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章电与磁

【知识梳理1】

一、磁体:

1、磁性: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极:每个磁体都有2个磁极,分别叫南极(S)和北极(N)

3、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使原来不显磁性的物体(铁)带了磁性的过程。(退磁)

二、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叫磁场。

1、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2、方向(规定):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小磁针

N极的指向与磁场方向相同)

三、磁感线:为了描述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

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也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内部相反)

四、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

1、特点: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磁场相似,地磁的N极在地理S极附近。

2、磁偏角: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之间的夹角。(宋代沈括第一个发现)

五、电流的磁场:

1、奥斯特实验证明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2、通电直导线磁场的特点:以通电直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

磁场方向在与直导线垂直的平面上。

3、通电螺线管磁场:①磁场与条形磁铁很相似,也有南北极;②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学会用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磁极

【知识梳理2】

一、电磁铁:

组成:通电螺线圈和铁芯;带铁芯的通电螺线圈

优点:(1)磁性有无可以由电流有无控制;(2)磁场方向可以由电流方向控制;

(3)磁性强弱可以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控制。

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电磁继电器、电话等

电磁继电器: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

(1)工作过程:控制电路通电,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达到控制作用。

(2)作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的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

1、作用力方向影响因素:电流方向、磁感线(或磁场)方向。

2、能量变化: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直流电动机:(1)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改变电流方向或改变磁场方向。

(2)直流电动机模型通电后不能转动的原因可能是:线圈处于平衡位置。

⑶换向器的作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左手定则

伸开左手,让磁感线穿入手心(手心对准N极,手背对准S极),四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拇指的方向就是导体受力方向。

【原理】:当你把磁铁的磁感线和电流的磁感线都画出来的时候,两种磁感线交织在一起,按照向量加法,磁铁和电流的磁感线方向相同的地方,磁感线变得密集;方向相反的地方,磁感线变得稀疏。磁感线有一个特性就是,每一条同向的磁感线互相排斥!磁感线密集的地方“压力大”,磁感线稀疏的地方“压力小”。于是电流两侧的压力不同,把电流压向一边。拇指的方向就是这个压力的方向。【适用情况】: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

⑴换向器的作用:每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就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线圈按原来的方向持续转动下去。(平衡位置: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的位置。)

⑵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改变电流方向或改变磁场方向。

⑶改变直流电动机转速:改变电流大小或改变磁体的强度

直流电动机模型通电后不能转动的原因可能是:线圈处于平衡位置、磁体的磁性太弱、接触不良等

七、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发现)磁生电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闭合电路;(2)一部分导体(3)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产生感应电压的条件: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可以断开)

3、感应电流方向影响因素: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

4、电磁感应中能量变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①导线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②磁体的强度

③切割导线的条数(线圈匝数)④切割导线的有效长度

5. 交流电: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秒、频率是50赫。

八、直流电动机和交流发电机的比较:(都包括定子和转子)

九、家庭电路:

1、组成:由进户线、电能表、断路器、插座、灯座和开关等组成。(前三个安装顺序不能颠倒)

2、进户线:火线和零线:火线和零线之间电压值为220伏,零线和地线之间的电压值为0。

(1)

测电笔的结构:笔尖金属体、大电阻(约1000千欧)、氖管、弹簧、笔尾金属体

使用方法:手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被测导线

判别方法:触火线氖管发光——火线;触零线氖管不发光——零线

测量原理:火线、测电笔、人体、大地构成一个通路,小电流通过氖管使之发光。

3、电能表:测量用户消耗电能多少(即电功)的仪表。

表上“220V、5(20)A”的含义:220V正常工作电压;5A正常工作电流(额定电流);

20A表示干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电能表的读数:最后一位为小数,前后两次示数的差即为某段时间消耗的电能

4、熔断器(内装保险丝):封闭管式熔断器、插入式熔断器;

保险丝的作用: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丝自动熔断,切断电路,起保护作用。

保险丝的材料:熔点低、电阻率大的铅锑合金制成

选用保险丝的原则:使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电路中的正常工作电流。

火线和零线相碰、插座短路、灯座短路等)使电路中电流过大造成的。

保险丝的连接:串联在干路(火线)上;

5、断路器:当电路过载或短路使电路中电流过大时,能自动切断电路,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可手动合上或切断。相当闸刀开关和熔断器两个原件的作用。

断路器的接法:串联接在火线上。

工作原理:A、电流不是很大,电路正常;

B、当电路发生短路或过载时,电路中的电流过大,双金属片被过大电流过度加热,两金属片受热膨胀,但由于膨胀程度不同,造成金属片弯曲,顶撞锁簧装置,在弹簧弹力作用下,接触断开,电路切断。

6、插座:

两孔插座:一个孔接零线,一个孔接火线

把家用电器上的插头插在插座里,家用电器就连入电路

三孔插座:上接地、左零、右火,与接地插孔相对的插头脚是接用电器金属外壳。

接地线的作用:防止金属外壳漏电而造成人体触电。

十、安全用电:

1、安全电压:≤36V;在潮湿环境中,安全电压应在24伏甚至12伏以下。

2、四种触电形式:单线触电、双线触电、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3、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4、触电急救:首先要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

5、安全用电常识:特别警惕的是本来不该带电的物体带了电,本来是绝缘的物体的却不绝缘了。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知识梳理1】

一、模型与符号

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模型可以

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3)、

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

3、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黑、白粒子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B )

4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

(1)、分子由原子构成。(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成分更小的原子。(5)、在化学变化过程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5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其变化的本质是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已。

二、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

..微粒。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1)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扩散现象

分子运动论(2)间隔 ----酒精和水混合实验

(3)引力、斥力

三、构成物质有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

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

2、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食盐(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等

3、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水H2O、二氧化碳CO2、氮气N2、氢气H2、二氧化硫SO2

五氧化二磷P2O5、一氧化碳CO、甲烷CH4、氧气O2、蔗糖、酒精等

4、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如:氧气和臭氧;氧气和氮气

5、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6、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如金刚石和石墨;红磷和白磷等

7、物质的性质是由它自身的结构决定的:结构→性质

水电解时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氢气与氧气体积之比是2:1,质量之比1:8。

原子是化反应中的最小微粒。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金刚石、石墨等碳的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等等

五、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质子: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带正电)

原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氢原子没有中子)

核外电子(带负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说明:1、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3、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六、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1)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因此元素有只讲种类不论个数的特点。(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O)、硅(Si)、铝(Al)、铁(Fe)(2)、海水中的元素: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氢,还含有氯元素、钠元素等

(3)、人体中元素:含量最多的分别为氧、碳、氢、氮(介绍人体中各元素的作用)同位素: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的互称

1、同位素原子: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的统称。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是氕、氘、氚。同位素原子是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元素是同位素原子的总称。

2、同位素的应用:核设施、文物鉴定、医学诊断等

3、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道尔顿:实心原子结构模型→汤姆森:“汤姆森模型”、→卢瑟福:“核

式模型→玻尔:“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

4、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生

5、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在离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大于电

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小于电子数为阴离子。

6、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1)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因此元素有只讲种类不论个数的特点。(2)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七、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加。在同一族

内,各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

八、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1)、表示某种物质名称;(2)、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3)、表示组成该物质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4)、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5)、表示该物质由什么分子构成:(6)、表示一个分子由什么原子构成(7)表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8)表示组成该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9)表示组成该物质各元素的质量分数(10)表示组成该物质各元素的化合价

常见单质的化学式:氧气O2、氢气H2、氯气Cl2 、氮气N2、碘I2、铁Fe 、铜Cu 、水银Hg、硫S 、磷P 、[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金刚石、石墨都是 C ]、氦气He、氖气Ne

单质和化合物

纯净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例:氧气

物质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混合物例:水

混合物:如空气、天然水、盐酸、所有的溶液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1、元素的存在形态

以单质形态存在的叫做元素的游离态。如:氧气中的氧元素

以化合物形态存在的叫做元素的化合态。如:水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

如果某种物质中,既有元素的游离态,又有元素的化合态,这种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2、国际上采用公认的符号来表示元素,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的意义:A、表示某种元素,如O表示氧元素;B、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如O表示一个氧原子,则2O可表示二个氧原子。

3、H2:表示每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2H:表示两个氢原子

九、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的一些规律:

A化合价有正、负之分;B在化合物里,通常金属元素显正价(氢为+1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氧显-2价);C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D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E有些元素的化合价是可变的;F同一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化合价也可能不同。

元素的化合价口诀: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价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化合价要记清,莫忘单质价为零。

原子团的化合价:-2 -1 +1 -2 -1 -1 -2 -1 -1

SO4 OH NH4 CO3 NO3 ClO3 SO3 MnO4H CO3

硫酸根氢氧根铵根碳酸根硝酸根氯酸根亚硫酸根高锰酸根碳酸氢根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学式。

方法:先写元素符号——在其上方标出化合价——利用交叉法在对应元素的右下角标出原子个数。要注意各元素原子的个数应为最简整数比!

【知识梳理2】

联系元素是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由原子中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

二、离子符号的表示:

⑴先写上元素符号,在其右上角标出所带的电荷数及其电性。

如Na+Cl-Mg2+、K+、Al3+、Fe3+、Fe2+、Ca2+、

⑵有些离子是带电的原子集团,方法与上同,将它看成一个整体即可,称为某某根离子

如:铵根离子NH4+碳酸根离子CO32-、SO42—、NO3—、OH—

注意:右上角数前符后1必须省略

三、化学符号及含义

1.若干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1”省略

S表示1个硫原子,硫元素,硫单质2Ca2个钙原子(只有微观含义)

2.若干个分子:化学式前加数字(单个的元素符号除外)

①2H2 O2个水分子②2N22个氮分子③nSO2 n个二氧化硫分子

3.若干个离子:离子符号前加数字(离子的电荷数标在右上角,电荷的数值等于它的化合价)

①2S2- 2个硫离子②2Ca2+2个钙离子③2SO4 2-2个硫酸根离子

④nOH-n个氢氧根离子⑤2Fe3+2个铁离子⑥3Fe2+3个亚铁离子

4.元素的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2-2+1

Ca +2价的钙元素O-2价的氧元素H2O 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1价

注意:正上方符前数后1必须不省略

5. 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

(1)、化学符号前面: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如2N、2H2、2Mg2+等。

(2)、化学符号右下角:表示一个分子(或原子团)中含有某原子的个数。如H2、SO42-。(3)、化学符号右上角:表示一个××离子带×个单位的×电荷。

(4)、化学符号正上方:表示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

记牢关系: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元素化合价在数值上是相等的;离子所带的电荷的正负与元素化合价的正负相一致。

说出微粒周围数字的“2”的含义

2Ca2+前2:表示2个钙离子,后2: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2H2 O前2:表示2个水分子后2:每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

+2

CaO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6.化学式的意义:以CO2为例:

(1)表示某种物质(二氧化碳气体)

(2)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表示这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4))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5

(6)表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7)表示组成该物质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1)(8)表示组成该物质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7.27%)

四、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M=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设化学式为Ax By

mA:mB=(A原子个数(x)×A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个数(y)×B的相对原子质量)

3.

4.

第三章空气与生命

【知识梳理1】

一、空气

1、空气是维持人类生命的必须物质,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按体积分数计算,约为: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1%(二氧化碳0。03%)。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 2P2O5)

二、氧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氧气无色无味,通常情况下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液态是淡蓝色液体,固态是蓝色雪花状的

化学性质: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2、供给呼吸。3、氧气能够助燃。

反应方程式实验现象

硫在氧气中燃烧 S+O2 SO2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体生成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氧气中 C+O2 CO2 木条复燃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4P+5O2 2P2O5 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粉末

铝箔在氧气中燃烧 4Al+3O2 2Al2O3 剧烈燃烧,产生白色固体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 F e+2 O 2 Fe 3O 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铁生锈 4 F e+3 O 2 2 Fe 2O 3(氧化铁:红棕色)缓慢氧化

三、反应类型

(1)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可用C=A+B+……来表示

(2)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可用A+B+……=C 来表示

(3)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在氧化反应中氧气是常用的氧化剂。

塑料.橡胶的老化

缓慢氧化 金属锈蚀

氧化反应 自 食物的腐坏

燃 呼吸作用

剧烈氧化 燃烧

爆炸

点燃 点燃

例如 [1]2H 2+O 2=====2H 2O, [2]CH 4+2O 2=====CO 2+2H 2O, [3] CaO+H 2O====Ca(OH)2

反应[1][2]是氧化反应,[1][3]是化合反应。

因此,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也不一定上氧化反应。

四、氧气的制备

(1) 工业上采用分离空气法制取氧气(物理变化,根据氮气与氧气沸点不同)

(2) 利用分解反应制取氧气的方法:

4 △ K 2MnO 4+MnO 2+O 2↑ 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2KClO +3O 2↑ 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

H 2O 2=======H 2O ↑+O 2↑ 分解过氧化氢

2H 2O 通电 O 2↑+2H 2↑ 电解水

五、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1)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茶庄定点收利息)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装药品

定----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预热)

收----收集气体

离----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

熄----熄灭酒精灯

(2)注意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

气,此时收集气体不纯)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MnO 2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把空气排尽

(3)排空气法收集时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复燃,说明已满。

六、灭火和火灾自救

(1) 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可燃物燃烧条件

(2) 跟氧气充分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

灭火方法 移出可燃物

跟氧气隔绝

七、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

1、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A+B C (多变一) (2)分解反应:A B+C (一变多)

2、 质量守恒定律

(1) 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 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

原子种类没有变化

反应前后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 ①原子种类 ② 元素种类 ③ 原子数目

④物质总质量

3、 化学方程式。

(3) 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4)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5)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

(6)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 ②表示反应的条件

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原子、分子个数 ④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八、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2)计算步骤:

设未知量 写出化学方程式 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

列出比例式求解 写出简明答案

九、二氧化碳

1、物理性质:二氧化碳通常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微溶于水的气体

(固态二氧化碳称为干冰,可制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

2、化学性质:a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 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生成碳酸使溶液变红

(CO 2+H 2O===H 2CO 3)

c

(H 2CO 32O+CO 2 )

3、实验室制法:一般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4、检验方法: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是否变浑浊。

CO 2+Ca(OH)2=======CaCO 3 +H 2O

【知识梳理2】

一、生物的呼吸

1、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7)

呼吸系统的组成。(主要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

鼻腔 鼻毛: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

黏膜:分泌黏液,有丰富的血管,有嗅细胞

呼吸道 咽: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喉:会厌软骨和声带

气管、支气管

肺泡管(有很多肺泡)

肺泡: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有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2)呼吸运动

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 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 胸腔容积扩

大 肺扩张,导致肺内气压减小 外界气体进入肺泡

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 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 胸腔容积缩小 肺

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 肺内气体排出肺泡

(3) 肺泡内气压变化 吸气时,肺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呼气时,肺泡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呼吸运动的机理

2、动物的呼吸: 动物和人一样,也要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植物的呼吸:植物和空气之间也有气体交换,也会呼吸,也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是一个缓慢氧化过程,动植物和各种微生物都能进行呼吸。生物体通过呼作用,吸进

氧气使体内的有机物转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

二氧化碳+水+能量

二、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

程。

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淀粉)+氧气

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光合作用的意义:①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食物 ②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

提供能量 ③ 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氧气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刚好相反的两个过程,区别如下: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①在植物的叶绿体内进行 植物活细胞都能进行

②在光照下才能进行 有无光都能进行

③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④制造有机物,贮藏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两者互相依存和对立。

三、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

1、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1) 自然界产生氧气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

(2) 自然界消耗氧气的途径:生物呼吸和物质燃烧。

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1) 自然界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

(2) 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

§4-1土壤的成分

★1.土壤中的土壤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种类有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土壤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其中的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

★2.书本测量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实验:

若所取用的土壤体积为V 0;此块土壤放入烧杯后缓慢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土壤,用去的水的体积为V 1;取与土壤相同体积的铁块放入同样大小的烧杯中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铁块,用去的水的体积为V 2。

★(1) V 1>V 2 ,因为土壤间隙中有空气。 (2)这种情况下这块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的算式为: 。

3.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将土壤浸出液过滤、蒸发、结晶,最终在坩锅内得到的物质是无机盐 。

4、土壤的形成:风化作用、流水冲刷和侵蚀、冷热骤变、冰劈作用。土壤是在 物理 、 化学 和 生

物 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风化形成的。

§4-2各种各样的土壤

1、影响土壤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矿物质颗粒的大小和比例 ,土壤中矿物质颗粒根据大小分 砂粒 、 粉砂粒 和 黏粒 三种。

2、根据土壤中三种颗粒的比例不同,将土壤分为 砂土类土壤 、 黏土类土壤 和 壤土类土壤 三种。其中土壤通气性最强的是 砂土类土壤 ,最弱的是 黏土类土壤 ;透水性最强的是 砂土类土壤 ,最弱的是 黏土类土壤 ;保水性最强的是 黏土类土壤 ,最弱的是 砂土类土壤 。三种土壤中最适宜植物生长的是 壤土类土壤 ,因为 通气透水、保水保肥 ,该土壤中空气与水

%10021?-V V V

分的比例接近1:1 ,而在砂土类土壤中,空气的比例远远大于水分,黏土类土壤中,空气的比例远远小于水分。黏土类土壤最容易搓成条,因为其粉粒、黏粒多,黏性强,这样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通气透水能力弱。

A、黏土类土壤

B、砂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4-3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1.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都是通过根这一器官吸收进入植物体中。

2.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与土壤的结构、肥力、通气状况和水分状况这些因素有关。研究发现地下水位越高,植物根系的平均长度就越短。

3.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根系,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直根系,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须根系。

4.书本“根的吸水部位在哪里”的实验中:证明植物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在根的根尖位置。5.读书本根尖的纵切面显微结构图回答

1、根冠在根尖的最前端,起保护作用,利于根不断在土壤中生长;根冠细胞的结构特点是:

细胞较大,排列不整齐。

2、分生区中的细胞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质浓,没有液泡,细胞核大;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可以使根的细胞数目不断增加。

3、伸长区中细胞显著伸长,细胞壁薄、有较小液泡,能较快生长,因而能使根长长,使根不断伸向土壤深处。根的长度能不断增加,就是因为:分生区细胞能分裂和伸长区细胞能伸长的缘故。

4、根毛区(又叫成熟区)中的细胞细胞壁厚,有较大的液泡,内有导管(把根吸收的水分运送到茎)。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不同长度的根毛,根毛区有大量的根毛。根毛伸入土壤颗粒的空隙内,大大增加了它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6.根毛细胞吸水的条件是:一般情况下,当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高于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细胞吸水;反之,细胞失水。

★7.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8.淡水中出现“水华”,海洋里出现“赤潮”,其主要原因是这些水体中

氮元素和磷元素含量过高,最终会使水中的溶解氧下降。

§4-4

植物

的茎

与物

质运

1.根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物质是通过导管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的。

2.千姿百态的茎主要可分为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缠绕茎这样四种。

★3.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①⑤③④②;(①髓;②树皮;③形成层;④韧皮部;

⑤木质部。);导管在木质部,其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和无机盐;筛管在韧皮部,其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输送有机物;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形成层,它能不断地进得细胞分裂,使茎变粗。

★4.水稻、小麦、等植物不能变粗的原因是其结构中没有形成层;木制家具主要利用的是茎的木质部;

5.通过年轮可以知道:(1)茎的年轮(2)茎生长过程的气候变化情况

(3)记录了植物个体所受各种环境因素影响的基本情况等。

§4-5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从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气体状态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2、根吸收的水约有99%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出去的。

3、蒸腾作用的意义:

⑴有效降低叶片温度,使植物在温度偏高的情况下不致受害。

⑵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⑶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4、蒸腾作用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气孔周围如果湿度大、气温低、光照弱,则蒸腾作用就弱;湿度小、气

温高、光照强,则蒸腾作用就强。

5、向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吹气,发现蓝色滤纸变成 红 。实验发现水是从叶的上下表皮 中散发出来的。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 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说明:一般情况下: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表皮的气孔。

6、叶的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对叶起保护作用.半月形的是保卫细胞,保卫细胞之间的小

孔是气孔.在蒸腾作用时,叶中的水就是以气体状态从气孔中散发出来的。气孔的开闭是由保卫细胞控制的。

7、气孔是水分蒸腾的通道,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的门户。

8、水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根吸收(水分、无机盐)→根、茎、叶中的

导管→叶肉细胞→表皮的气孔→大气

§4-6保护土壤

★1.目前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

是来自于土壤的污染 和 过度开发。

2.废水和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都可能导致土壤的 化学污染,并且破环土壤的 结构和性质;某些病菌、寄生虫和病毒对土壤产生 生物污染。

★3. 耕地被蚕食、水土 流失、 土地 沙漠化和 盐渍化 等,都影响着土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土壤污染及防治

(1)土壤污染的原因:①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②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④生活垃圾的任意丢弃、堆放,导致土壤的“白色污染”;⑤生活污水、垃圾、医院弃物中含病菌、寄生虫和病毒,会对土壤产生生物性污染。

(2)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①控制工业“三废”任意排放;②提倡生物防治农业病虫害,以虫治虫,用有机肥料代替化学肥料;③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例:氧化塘处理);④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水分亏缺时, 保卫细胞失水,

气孔关闭。 水分充足时, 保卫细胞吸水, 气孔开放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电和磁 1、简单的磁现象: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只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 、北极N 。磁极间存在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2、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 体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物理学家用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空间磁场分布的情况。磁体周围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N 极出来,回到磁体 S 极。 3、地磁场:地球的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叫地磁场。磁针指南北就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拟,地磁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4、电流的磁场: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跟电流方向的关系可用安培定则来判断: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是: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 5、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叫电磁铁。电磁铁的优点是:(1)磁性的有无可由通断电来控制;(2)磁性的强弱可由电流的大小来控制;(3)磁的极性可由电流的方向来控制。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电磁继电器、电话等. 6、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 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它把电能转化成为机械能。直流电动机中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从而使线圈沿原方向继续转动,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的方法:改变电流方向。直流电动机模型通电后不能转动的原因可能是:_在平衡位置(还有很多可能)_____. 7、电磁感应:闭合电路里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闭合电路、2、一部分导体、3、切割磁感线运动。若电路不闭合,则无感应电流,但有感应电压。这种现象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切割磁感线方向和磁场方向方向有关。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发电机就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发电机线圈中产生的电流是交流电。我国交流电周期0.02秒,频率:50赫兹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改变两次,1秒内电流方向改变100次。大型发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两部分。一般采用线圈不动,磁极转动的方式。 8、家庭电路:火线与零线间的电压是 220 , V,分辨火线、零线的工具是测电笔 电能表的作用:测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220V 10(20)A ”的意 义:。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又掌握了不少知识了吧?请你认真阅读,细心答题,书写工整,把握好时间,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标志中,用来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水的是( ) 2.地球上水含量最多的是( ) A.海洋水B.河流水C.冰川水D.大气水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B.泥水 C.肥皂水 D. 食盐水 4.下列有关对流层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强烈的对流运动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C.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D.对流层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复杂多变 5.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一种物质①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①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①在生活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A.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① 6.温瑞塘河的水经过下列哪种方法处理后,你会放心地饮用?( ) A、过滤法 B、沉淀法 C、蒸馏法 D、煮到沸腾 A B C D

7.两个体积相等的木球和铁球,用细线系住后放入水中时将能悬浮在水中,如图,则木球和铁球所受到的水的压强和水的浮力的大小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浮力相同,压强相同 B. 浮力木球大,压强铁球相同 C.浮力铁球大,压强铁球小 D. 浮力相同,压强铁球大 8.温州山青水秀,气候宜人。下列描述温州气候的是( ) A.冬无严寒、夏无酷暑B.今天最高气温24① C.今天市区空气质量①级D.明天阴转多云 9.氨常用来生产化肥,氨可由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右图表示的是不同温度和大气压下等量氮气与氢气混合后生成氨的百分比。由图可知,在什么条件下氨的产量较高?( ) A、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 B、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 C、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 D、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 10.瑞安市应征入伍赴藏的青年,刚到达青藏高原时,常会头晕、头痛、耳鸣,有的甚至恶心、呕吐,其主要原因是( ) A.高原上气温偏低,经常下雪B.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C.高原上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D.高原上道路崎岖,人体能量消耗过多11.在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的溶解、过滤和蒸发三个操作步骤中,都要用到玻璃棒,而使

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复习提纲整理版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目录: 1 水在哪里 2 水的组成 3 水的密度 4 水的压强 5 水的浮力 6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7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8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9 水的利用和保护 第一节 水在哪里 1.水以各种不同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空气和生物体内 2.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3.一个人体内有2/3是水分,儿童体内有4/5是水分 4.水与生命: 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 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 5.水的循环: ②海上内循环 大循环——海陆间循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海陆间大循环示意图 1降雨 2蒸发 3蒸腾 4水汽输送 5降水 6蒸发 7径流(地表、地下) 结论:水的运动经历蒸发(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等循环变化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a 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b 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 第二节.水的组成 海洋水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淡水 冰川水 地下淡水 其他水体

1.水的电解 实验结论: 水 通直流电 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不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第三节.水的密度 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一杯水和 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密度的公式: ρ(读作r óu )表示密度, m 表示质量(单位:kg 或g ),v 表示体积(单位:m 3或cm 3)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 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 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kg , 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kg/m 3 或 g/cm 3(注:g ·cm -3是g/cm 3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2)两者的关系: 1g/cm 3=1000kg /m 3 (3) 水的密度: 1×103kg /m 3或1g/cm 3 (4)单位转化::1ml= 1cm 3 =1×10 -6 m 3 1t=1000kg=1×106g 1ml = 1×10-3l 1l =10-3 m 3 4、密度的测量 (1)测量原理:ρ=m/v (2)测量步骤: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 5、密度知识的应用: (1) 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2) 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 (3) 同种物质中,质量和体积成反比 体积质量 密度=V m =ρ

八年级科学上期中试卷及答案

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试卷 本卷g 取10牛/千克 一、选择题(24×2分=48分) 1.近段时间,为切实做好秋冬季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我们应定时做好体温的测量工作。在测量体温时,体温计内水银的哪个量是保持不变的( ) A.密度 B.质量 C.温度 D.体积 2.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水是由氧气与氢气组成的 B .水是一种良好溶剂,能溶解所有物质 C .被污染的水经过过滤就可饮用 D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3.高空走钢丝是一项惊险的杂技运动,表演者常穿一双底部柔软的鞋,这样的好处是( ) A.减小钢丝对脚的压强 B.为了减少钢丝对脚的支撑力 C.增加脚对钢丝的压力 D.为了增大脚对钢丝的压强 4.据美联社报道,“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由于车轮陷入到细沙中而被困在火星表面的一个沙丘上,一直动弹不得,这与沙丘能够承受的压强较小有关。如果你是火星探测器的设计者,为了减小探测器对地面的压强,可行的改进方法是( ) A .增大探测器的质量 B .增大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C .减小车轮表面的粗糙程度 D .减少车轮的个数 5.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 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 约为2:1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 C .①② D .①②③ 6.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那存在的是( ) A. 火山喷发 B. 碧海蓝天 C. 狂风暴雨 D.雷电交加 7.图中所示物体A 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8.2009第8号台风“莫拉克”于8月8日在苍南登陆,中心气压985百帕,这“百帕”是哪一个科学量的单位?( ) A.压力 B.距离 C.压强 D.速度 (A) (B) (C) (D)

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免费专享]

浙教版科学八下 八年级下第一章 电和磁 1、任何磁体都有南、北两极,当磁体被分割几段后,每段磁体上仍然都有N、S极;而且两磁极的磁性最强; 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3、每一磁体周围都存在着磁场。磁场中某一点的磁场方向就是在该点小磁针才N极所指的方向。磁体周围磁 场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4、地球也是一个磁体,因此存在地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5、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这一模型。 6、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电能生磁。 7、通电导体周围也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直线电流磁场的分布为以导线上的各点为圆心 的同心圆,磁场分布的面与导线垂直。 8、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极性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关系可 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 9、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有:是否带铁芯、线圈匝数、电流大小。 10、电磁铁的磁性主要可以通过控制电流来控制,主要应用如电铃、电磁选矿机、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 11 磁继电器是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可用低电压和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和强电流。 12、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发生转 动,但转到平衡位置就不动了。 13、直流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换向器是直流电动机的一个关键、重要的部件,它使直流电 动机的线圈能不停的转动。 14、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重要动力设备。 15、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于1831年发现了磁生电的条件和规律,从而开辟了电气化的新纪元。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答案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八年级科学(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C-12 O-16 Na-23 H-1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 2. 生活中常接触到“加铁酱油”、“高钙牛奶”等用品,铁、钙指的是()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 3.世界首个铟金属交易中心已在我国成立并开业。铟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9,相对 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原子的质子数为( ) A.49 B.18 C.66 D.115 4. 三聚磷酸钠(Na 5 P 3 O 10 )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 富营养化已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 5 P 3 O 10 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5.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6.过氧化氢(H 2 O 2 )是隐形眼镜的洗涤成分,关于过氧化氢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它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它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7.有一条酸河,经分析发现是由于河水中含有的物质R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 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 H 2 O +7O 2 =2 FeSO 4 +2 H 2 SO 4 据则R的化学式为() A. FeS B. Fe 2 S 3 C. FeO D. FeS 2 8.下面有关分子的正确说法是()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②分子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③分子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的;④分子构成了所有物质;⑤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A.①②⑤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⑤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 B.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 C.波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 D.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 10.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1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A.A为原子序数 B.B为元素名称 C.C为元素符号 D.D为中子数 B.危险标 志 C.细胞结构 图 D.甲烷分子 A.眼球结 构

八年级科学期末复习提纲范文整理

八年级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模型 0世纪最重要的4种科学模型:1.夸克模型2.宇宙大爆炸模型3.地球板块模型4.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分子、原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但也有一些物质由原子构成 分子种类由原子种类和数量决定。 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一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的原子。 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的物质时结构不同。 原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原子结构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荷外电子数 核电核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总称元素。 原子中子数相同核电荷数不同的同类原子统称同位素原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叫阴离子。离子电荷在数值上等于化合价,本质上是由原子的电子得失形成的。 核电核数>4易得电子

易失电子4核电核数< 元素 地壳中所含元素从大到小排列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口诀记忆:养闺女贴给哪家美 分子与原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分子原子 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性质差异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构成由原子构成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共同点具有一定质量和大小、相互之间有一定间隙、不停运动着的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元素与原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元素原子 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元素的总称化学变化中 最小粒子 区别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即讲种类又讲个数 联系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核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合价 元素的化合价就是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跟其他元素原子相 化合时得失电子或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化合价有正负之分,其正负由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来决定,所.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8下2-4章)C卷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8下2-4章)C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共15题;共45分) 1. (3分)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4X↑+O2↑+2H2O,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 浓硝酸应密封保存在阴冷处 B . X的化学式为NO C . 反应前后氢元素化合价不变 D .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2. (3分)小科同学与父母去天目山旅游,他在游览时对山上的“红土”很好奇,他想“红土”与“黑土”相比,除颜色不一样外,其他性状还有什么不一样呢?于是他将采集的样品带回家,并做了如下实验。从图中的对照实验可以看出,他在探究两种土壤中的() A . 有机物含量 B . 空气体积分数 C . 土壤生物数量 D . 无机盐含量 3. (3分)小明同学的笔记中,对下列符号中“2”的意义描述有如下记载,其中错误的是() A . H2中的“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 B . 2SO3中的“2”表示:两个三氧化硫分子

C . 3 中的“2”表示:三个碳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2 D . (碳酸)中的“2”表示:碳酸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4. (3分)为完全中和某盐酸溶液,需a克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如果改用a克质量分数为4%的KOH溶液,反应后溶液的PH() A . 大于7 B . 小于7 C . 等于7 D . 无法判断 5. (3分)做土壤渗水实验时,必须控制条件相同的是() ①取用砂粒和黏粒的体积相同②加入的水量一定要相同③漏斗的形状要完全相同 ④漏斗里放入的脱脂棉花要一样多⑤锥形瓶的大小应完全相同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⑤ 6. (3分)钚是一种放射性物质,也是制造核武器的原料。一种钚原子核电荷数为 94,中子数为 145,下列关于钚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钚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145 B . 钚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239 C . 钚原子的质子数为 239 D . 钚原子带 145 单位正电荷 7. (3分)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器官是()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教学方案】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的事物或过程的科学方法。 2.举例说明学习和生活中所见过的符号和模型。 3.学会用模型解释简单的科学现象和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事物或过程这一科学方法。 2.了解模型的各种不同类型及作用。 3.能用物质粒子模型解释水的状态变化,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三、教学准备 1.随身听、饮料罐。 2.地球仪图片、细胞模式图图片、眼球模型图片、水分子模型图片等。 四、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谈话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程引入 1.观察与思考。(展示一部随身听给学生看) 师:请大家看一下这部随身听,你能告诉老师如何使用它吗?假如你要在巴黎都市购买一套住房,你会去销售大厅看什么?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这部随身听上并没有汉字,而且你也没有看过说明书,你是怎么知道它的使用方法呢?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根据机身上的符号,特别是按键上的符号)。师:我们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那么假如你要在巴黎都市购买一套住房,你会去销售大厅看什么? 生:回答问题(楼房沙盘)。 2.讲述。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有时我们也会用到模型来表示事物。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科学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二、模型 1.列举。 师:在生活中,我们曾听说过“模型”这个词。例如我们常见的地球仪、动物细胞模式图等。请你说说什么是模型,并列举几个模型的例子。 生:(学生回答:航模、船模、宇宙飞船模型、建筑模型等)。 2.提问。 师: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我们都用过哪些模型呢?(地球仪、细胞模型、眼球模型、皮肤模型、水分子模型等。(注:老师可以下载这些模型的图片并播放。) 师:我们为什么要用地球仪和植物细胞模式图呢?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

八年级(上)科学 生活中的水 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一节水在哪里 1.96.53%。 2. 河 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 3.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 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水母的含水量达98%。 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5.水的循环: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e下渗 (地下径流)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a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 7、大气水的平均更新周期最短,冰川的更新周期最长。 第二节水的组成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

第三节.水的密度 1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 言,密度值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一般密度不同; 1、密度的公式: m ρ= —-- (公式变形: m=ρv v=m / ρ) v 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米3的水银的质量是 13.6×103千克, 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或克/厘米3, (2)两者的关系: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1kg/m3=1×10 -3g/cm3 (3) 水的密度:1×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 (4)单位转化:: 1毫升 = 1cm3= 1×10-6 m3 1吨=1000千克=1×106克 1毫升= 1×10-3升 1升=10 -3 m3 4、常温下气体的密度是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千分之一。 5、密度的测量 (1)测量原理:ρ=m/v (2)测量步骤: 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 6、密度知识的应用: (1) 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2) 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 第四节水的压强 1、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物体表面的力。 2、 3、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4、 5、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F 6、压强的计算公式:P= ―― (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S 7、压强的单位:帕 (1帕=1牛/米2,常用的压强单位有百帕,千帕,兆帕) (对折的报纸对桌面的压强为1帕,一块砖对地的压强是1000Pa,人站在地面 上,对地的压强是15KPa)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题卷(附答案)

浙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 科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班级、姓名、座位号等。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7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配不均匀,但在时间上分配均匀 B.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 C.要全面推行河长制,因为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 D.台风可以缓解局部地区的高温和干旱天气 2.如图所示为电解水实验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B.若产生氢气质量为2克,则产生氧气的质量为1克 C.试管B中的气体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水电解时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3.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硝酸钾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降温结晶) B.酒精和水(蒸馏) C.糖和食盐(过滤) D.泥沙和食盐(过滤) 4.下列有关气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温是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B.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 C.我国冬季的最低气温出现在纬度最高的黑龙江省 D.气象观测时,通常把温度计放在一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 5.将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装满水,然后往杯中轻放入一小球,溢出的水共100g,g取10N/kg,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会增大B.小球的质量等于100g C.小球的体积一定大于100cm3D.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1N 6.下列做法能改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A.将氯化铵的饱和溶液降温B.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 C.把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D.在蔗糖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少量蔗糖7.在进行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下列条件必须控制的是(▲)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 科学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电与磁 一、磁现象: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1、磁性:能够吸引、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磁铁:铁质的磁体)2、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3 种类: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①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②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③熟练掌握条形磁铁磁感线的画法。

三、地磁场: ①定义:在地球产生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 四、电生磁: 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环绕导线的同心圆,距离直线电流越近,磁场越强。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 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四指弯向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 3、电磁铁 A、定义: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B、优点:磁性有无由通断电来控制,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来调节,磁场方向由电流方向来控制, C、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进行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分为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 电话: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发电机),电流沿着导线流入对方听筒,听筒又把变化的电流通过电磁铁转化成声音信号(电动机)。 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如果改变其中一个量,则受力方向将改变;如果两个量同时改变,则受力方向将不变。 2、应用——直流电动机 ①构造:线圈(转子)、磁铁(定子)、换向器、电刷; ②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③能量转换: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④平衡位置:线圈处于平衡位置(线圈面与磁感线垂直)时受平衡力作用。 ⑤换向器作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通过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保证线圈持续转动。 六、电磁感应(磁生电): 1、物理学史:该现象1831年被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

八年级(上)科学期中考试题卷.doc

A、物质的 P与m 成正比 C、V不同,P 一定不同 6、以下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D A、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C、河流水、固体冰川、淡水湖泊水 八年级(上)科学期中考试试题卷2006、n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关于水的电解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这个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 B、水电解时,阴极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C、水通直流电后,阳极产生体积较大的气体 D、实验证明水是一种混合物 2、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口常生活中有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场出偿的纯净水中有一些是蒸偶水。 有关这类蒸偏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它是纯天然饮品,是最有利于健康的水 B、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 C、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D、瓶装纯净水在生产、使用、存储过程中不会受到污染,可以放心使用 3、实验室里配制50克含氯化钠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下列仪器不需要用到的是(C ) (1)酒精灯(2)天平(3)烧杯(4)量筒(5)胶头滴管(6)玻璃棒 A、(2)(6) B、(3)(4) C、只有(1) D、(1)(5) 4、如图所示的容器,灌满水,容器内a、b、c三点,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 为(C ) A、a点最大 B、b点最大 C、c点最大 D、三点一样大 5、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P=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物质的P与m成正比,与V成反比 D、物质的P与m、V无关 B、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同体冰川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较浅的地下淡水 7、为提醒广大公民注意节约用水,国家制定了“节水徽记”,下列哪个图案是“节水徽记” (B ) 8、2005年12月我市某校初三同学到潘桥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劳动技能测试,某同学在煮饺子时,发现 饺 了煮熟后,就浮上来。下列对“饺了普在本四上吵”解释合理的是(C ) A.饺子所受浮力大于其重力 B.饺子所受浮力小于其重力 C.饺了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操作可按溶解、过滤、蒸发溶剂的顺序进行的是(D ) A、硝酸钾、氯化钠 B、铜粉、铁粉 C、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D、沙了和食盐 10、据美联社报道,从2005年4月26日起,“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由于车轮陷入到细沙中而被困在火星表面的一个沙丘上,一直动弹不得,这与沙丘能够承受的压强较小有关。如果你是火星探测器的设计者,为了减小探测器对地面的压强,可行的改进方法是(B ) A.增大探测器的质量 B.增大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C.减小车轮表面的粗糙程度 D.减少车轮的个数 11、某同学用三块相同的海绵和几块相同的砖做了一次实验,从中探索压强跟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最能说明压强跟受力面积关系的两个图是(B ) A、(甲)和(乙)图 B、(甲)和(丙)图 C、(乙)和(丙)图 D、任意两图均可 A C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电与磁 一、磁现象: 1、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磁铁:铁质的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种类: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 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①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②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③熟练掌握条形磁铁磁感线的画法。 三、地磁场: ①定义:在地球产生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 四、电生磁: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环 绕导线的同心圆,距离直线电流越近,磁场越强。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 向有关。 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四指弯向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 3、电磁铁 A、定义: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B、优点:磁性有无由通断电来控制,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来调节,磁场方向由电流方向 来控制, C、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 性越强。 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进行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分为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 电话: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发电机),电流沿着导线流入对方听筒,听筒又把变化的电流通过电磁铁转化成声音信号(电动机)。 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如果改变其中一个量,则受力方向将改变;如果两个量同时改变,则受力方向将不变。 2、应用——直流电动机 ①构造:线圈(转子)、磁铁(定子)、换向器、电刷; ②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③能量转换: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④平衡位置:线圈处于平衡位置(线圈面与磁感线垂直)时受平衡力作用。 ⑤换向器作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通过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线圈的受 力方向,保证线圈持续转动。 六、电磁感应(磁生电): 1、物理学史:该现象1831年被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 2、定义:闭合电路 ....的.一部分导体 .....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 3、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如果改变其中一个量,则电流方向将改变;如果两个量同时改变,则电流方向不变。 4、感应电压:无论电路是否闭合,做切割磁感线的导体两端都会产生感应电压。 5、应用——交流发电机 ①构造:线圈(转子)、磁铁(定子)、铜环、电刷 ②工作原理:电磁感应 ③能量转换: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6、交流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在线圈中产生的都是交流电。交流发电机通过铜环向外输出交流电。直流发电机通过换向器向外输出直流电。 大型交流发电机一般采用线圈不动,磁极旋转的的方式来发电。 7、交流电和直流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科学_浙教版_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1节 水在哪里  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  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2.5L,主要供水途径是食物和饮水。  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3、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3种。其中能补 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 流e、地下径流f、下渗  4、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和地球引力。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 三态会随温度而变化。 第2节 水的组成  1、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 氧气 ,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负极得到的气体是 氢气 ,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 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1:2 。实验结论:水 通直流电 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水在4℃时密度最大。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冰能浮在水面。  第3节 水的密度  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 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 度不同;  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ρ=m/v(公式变形: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千克/米3或 克/厘米3) m表示质量(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米3或厘米3)  3、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合1.0克/厘米3,它的意义是 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水、海水、酒精之间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海水>水>酒精 。  第4节 水的压强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受力物体表面上,压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物体水平放置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科学上用压强来表示压力产生的效果;即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3、公式:压强=压力/受受力面积 P=F/S,(公式变形:F= PS S= F/P)  P表示压强(帕pa),F表示压力(牛N),S表示受力面积(米2 m2)  练习1: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人,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厘米2。则当他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为 ,对地面的压强为 ;当他走路时对地面的 压力为 ,对地面的压 强为 。  练习2:用100N的力把重力为40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200cm2,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强多大?  4、2帕=2牛/米2,2帕的意义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2牛。 对折的报纸对桌面的压强为1帕,人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是15000帕。  5、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6、研究水内部压强特点时,用到的仪器叫压强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U型管两边的高度差越大。  7、液体压强的特点有:对容器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

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叙述,描述天气的有------------------------------------------------------------------------( ) ①广州昨日狂风暴雨,台风施虐②我国降水集中在夏季 ③北京春季多风沙,秋季凉爽④夜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A.①②B.②③.③④D①④ 2、今年月8日,“祥云”火炬成功登上了“世界第三极”——珠穆朗玛峰,成为奥运火炬传递史上的一大创举。下列哪项不属于火炬在登顶时需要克服的困难() A气压低B气压高重力小D氧气少 3、某校组织学生进行水资状况调查,调查报告中的下述观点错误的是( )。 A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十分丰富 B 水的污染加重了淡水危机 可以考虑海水淡化解决淡水危机,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D 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4、如图,“豪克号”与“奥林匹克”号相撞的原因是---------------------------- ( )

A.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小,压强比乙、丙处大, B.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小,压强比乙、丙处小 .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大,压强比乙、丙处小 D.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大,压强比乙、丙处大 、“094型”潜艇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潜艇,其从深海中上浮而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受到海水的: A.压强减小,浮力不变B.压强和浮力都不变 .压强减小,浮力减小D.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6、两只底面积相等的量筒和量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水对量筒和量杯底的压强是() A量筒大B量杯大一样大D无法比较7、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为了使糖在沸腾的时候不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100℃,下列方法中可以采用的---------------------------------------() A用减小压强的方法除水B用增大压强的方法除水 添加催化剂D让太阳晒干 8、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是大气压的作用而进行的是() A炒螺丝时要剪去尾部B利用针管吸药液 氢气球松手后会上升D茶壶盖上要开一个小孔 9、一间普通教室里的空气质量大约是(标准状况下ρ空气=129g/3) A 300多毫克 B 300多克300多千克D 300多吨 10、水既是可再生能,也是我国的第三大能。由于太阳的作用,水不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答案)

八年级科学(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C-12 O-16 Na-23 H-1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 ) 2. 生活中常接触到“加铁酱油”、“高钙牛奶”等用品,铁、钙指的是( ) A .元素 B .分子 C .原子 D .单质 3.世界首个铟金属交易中心已在我国成立并开业。铟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 为115,则铟原子的质子数为( ) A .49 B .18 C .66 D .115 4. 三聚磷酸钠(Na 5P 3O 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已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 5P 3O 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3 B .+4 C .+5 D .+6 5.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6.过氧化氢(H 2O 2)是隐形眼镜的洗涤成分,关于过氧化氢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它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 .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它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7.有一条酸河,经分析发现是由于河水中含有的物质R 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 H 2O +7O 2=2 FeSO 4 +2 H 2 SO 4据则R 的化学式为( ) A. FeS B. Fe 2 S 3 C. FeO D. FeS 2 8.下面有关分子的正确说法是 ( )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②分子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③分子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的;④分子构成了所有物质;⑤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A .①②⑤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⑤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 B.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 C.波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 D.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 10.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B .危险标志 C .细胞结构图 D .甲烷分子 A .眼球结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