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机能评定的基本内容

机能评定的基本内容

机能评定的基本内容
机能评定的基本内容

一、生物化学评定的实际意义

人体机能的生物化学评定,是建立在运动生物化学原理

基础上,运用生物化学技术从分子水平揭示运动对机体的影响,具有准确、灵敏、针对性强等优点,已经逐步成为制定训练方法、掌握适宜的训练负荷、评定训练效果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生物化学指标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动员正确选材的科学依据

运动员正确选材是运动训练科学化的首要环节。遗传学的深人研究证实,人体机能水平、代谢能力的高低,既受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疾病以及运动训练等后天因素的影响,也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制约。譬如,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和无氧代谢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由遗传决定(如表12-1)。因此,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生化指标进行运动员选材,把具有从事某项运动天赋的少年儿童选拔出来,通过专门的训练,使他们的先天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进而达到较高的竞技水平。

(二)科学控制运动负荷的重要环节

运动负荷是运动员在训练中所承受或完成的身体负荷量,它是运动训练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不同的运动负荷对运动员机体可产生不同的影响,而相同的运动负荷对不同的运动员产生的影响也不同,这些不同的影响可以通过一系列生化指标得以反映。因此,运用生化指标来观察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反映,科学地控制和调整运动负荷,不仅能防止运动损伤和过度疲劳的发生,而且能有效地提高训练效果,这是科学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如近年来,我国游泳成绩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其成功经验之一,就是采用血乳酸作为客观评定指标来控制和指导训练实践。

@Y i ng Ji eShen g.CO M-

(三)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的客观指标

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对科学安排训练负荷至关重要。只有在运动负荷量和强度足够大、机体能够承受和处于最大应激状态,才能有效地提高运动能力。由于机体在运动时其生理活动和代谢过程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从人体安静时、运动时和恢复期各脏器及血液、尿液、汗液、唾液中某些化学成分的测定和比较,可为机能评定提供客观依据。譬如,可根据血乳酸、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来评定运动强度,可从血糖÷血脂肪酸;血氨等指标的变化掌握能源物质利用情况,也可通过血尿素、血睾酮、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来判断机体对训练负荷的适应程度;还可从某些酶或激素含量的变化了解运动时机体的代谢调控能力。

(四)判断运动性疲劳的有效途径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是运动训练中十分引人注意的问题。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逐渐从过去认为的“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发展到今天所认识的“没有恢复就不能继续训练”,把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作为运动训练的组成部分。过度疲劳不仅会因达不到训练强度和技术动作要求而对提高运动成绩不利,还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或运动性疾病。通过多项生化指标的测定与综合分析,可正确地诊断运动性疲劳的程度及机体恢复情况,对防治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有积极的作用。

(五)预测运动成绩的理论依据

运动成绩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体现,除了与技术动作、战术要求等有关外,更与运动员身体机能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运用某些生化指标来预测运动成绩,已被逐渐应用于体育科学研究和运动训练中。如根据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V o2max)来预测中长跑的运动成绩;根据两级负荷运动后血乳酸值和跑速来预测400米跑的运动成绩;根据尿肌酐排出量来预测举重成绩等,都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六)解决运动员合理营养的基本手段

合理营养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因素之一,合理营养有助于运动能力的提高和运动后体力的迅速恢复。合理营养能供给运动员所需消耗的热能,提供能源物质的储备和补充,能加速代谢废物的清除。维持代谢平衡,使运动员精力充沛旺盛,以创造最佳成绩。运动员营养的合理与否,需要通过一系列生化指标来评定。

综上所述,应用生物化学指标可以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负荷作出科学的评估,对科学地指导运

动训练、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二、生物化学评定的基本内容应用生物化学的原理和实验技术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时,大致可分成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在一定负荷条件下进行各项指标的测试与评定,另一种是在一定指标数据控制情况下,对运动员工作能力的评定。被测定的样本来源包括肌肉、血液、尿液、汗液、唾液等,主要是血液和尿液。研究方法分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直接测定法具有正确、可靠的优点,但常需昂贵的仪器或对运动员有损伤作用,往往限定在实验室使用。在训练场地和运动队,经常使用间接测定代谢产物的方法,如测定尿肌酐排泄量来评定骨骼肌质量和磷酸肌酸含量;测定固定负荷的亚极量运动至力竭的时间,比较不同个体肌糖原储量的多少。生物化学评定的基本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供能物质储量和代谢能力的评定

人体内的供能物质包括直接供能物质ATP和间接供能物质糖、脂肪、蛋白质以及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如磷酸肌酸。供能物质的储存量与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关系密切,测定在运动中起主要作用的供能物质储量的变化,结合运动成绩,可以评定运动员供能代谢能力、效率及与身体机能的关系。

(二)酶、激素与代谢调节能力的评定

酶和激素是代谢速率的调节物质,在检测人体代谢调节能力时,测定代谢标志酶的活性和体液激素浓度,同肘结合运动成绩,可从中分析代谢变化与身体机能的关系。譬如,肌肉中某些标志酶活性高低反映相关代谢途径的活动强弱,从而揭示相应的机能状况和运动训练的影响(表12-2);血、尿中激素浓度的变化与运动员身体机能关系密切,常用来评定运动负荷、训练效果、训练水平和机能状态(表12-3)。

(二)血、尿指标的应用

运动时体内代谢过程加快,代谢产物增加,内环境发生暂时的改变,从而使血液、尿液中某些成分会发生改变,甚至出现某些异常成分,因此,常以血液、尿液中某些成分的变化,作为评定运动负荷和身体状态的重要内容。

1.血乳酸

乳酸是人体供能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它既是糖酵解的产物,又是有氧代谢氧化的底物,还可以经糖异生途径转变成糖。因此,运动时乳酸生成和乳酸清除的代谢变化,成为7解运动时能量代谢特点,掌握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正常安静状态时血乳酸浓度在2毫摩尔/升以下,运动员血乳酸安静值与正常人无差异,但是在赛前情绪紧张时,血乳酸浓度安静值有可能升高到3毫摩尔/升左右,这与肾上腺分泌增多有关。

运动时血乳酸浓度上升,上升的起始运动强度约在50%—60%v02max,耐力运动员由于有氧代谢能力强,升高的起始运动强度推迟到60%—70%V02max左右。运动时血乳酸浓度的变化与运动强度有关。在短时间激烈运动时,如400米、800米跑后,血乳酸浓度可达到15毫摩尔/升以上;短时间间歇运动时(1分钟运动—4分钟休息)最高可达32毫摩尔/升。在长时间耐力运动后血乳酸浓度上升较少。

训练水平影响运动后血乳酸浓度。在速度耐力项目运动员中,训练水平高者运动成绩好,血乳酸最大浓度也高;在耐力项目运动员中,在完成相同亚极量运动时,优秀运动员的血乳酸浓度相对较低,这一特点可用以评定运动员训练水平或选材。若对同一个体大运动量训练前后血乳酸浓度比较时,则可用以评定训练效果。运动后血乳酸浓度的恢复速率还可以反映机体有氧代谢能力,恢复速度快表示有氧代谢能力强。

2.尿蛋白

正常成人尿中蛋白质含量很少,其浓度在2毫克%左右,日排出总量不超过150毫克。运动员安静状态下尿中蛋白质含量也很少,采用一般方法检查不出来,故称为阴性尿。

运动会引起某些人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多。由运动引起蛋白质含量增多的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与病理性蛋白尿不同的是,运动性蛋白尿在运动后能迅速地自行复原。运动尿中蛋白质排出的数量和组分可作为评定运动负荷强度和

量,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指标。可在运动后约15—20分钟取尿测定,以了解运动负荷对肾功能的影响。运动强度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无氧供能为主的运动,血乳酸值较高,尿蛋白质排出量相应较多。若在运动次日晨测定,则可用以评定机体的恢复状态。虽然运动性蛋白尿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但同一个体在

完成相近的运动负荷或相同项目比赛时,尿蛋白量相对比较稳定,如果出现尿蛋白增多,往往是身体机能下降的表现。当运动负荷明显提高时,尿蛋白排出量在运动后增多,并一直延续到次日晨或更长时间,这是机能不适应或疲劳未消除的表现;当运动后尿蛋白增多,4小时后或次日晨完全恢复到安静时水平,表示运动负荷对身体有较大刺激,但机能状态保持良好,能及时恢复。

3.血清肌酸激酶

人体骨骼肌、心肌和脑中都含有肌酸激酶,其中骨骼肌中最为丰富,约占全身总量的96%。骨骼肌肌酸激酶是关系到短时间激烈运动时快速合成ATP、运动后A TP恢复的重要代谢酶,与运动时和运动后能量平衡及转移有密切关系。血清肌酸激酶主要来自骨骼肌和心肌,在正常生理活动情况下,其数量很少且无重要催化作用,正常安静值范围:男子10—100单位/升;女子10—60单位/升。

运动可引起血清肌酸激酶升高,其原因可能与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或损伤有关。运动强度和负荷量对血清肌酸激酶活性都有影响,一般认为,负荷强度的影响大于负荷量,当负荷强度和量都大时,其升高最明显。目前认为,运动强度小、持续时间短时,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变化不大,较大强度运动后可增至100—200单位/升;极量运动后可达500—1000单位/升。当运动后达500单位/升以上时,同时出现血清谷一草转氨酶活性升高。所以,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的测定能反映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及运动后身体恢复状况。

4.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俗称血色素,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其主要功能是作为红细胞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载体,又有维持血液酸碱平衡和恒定pH值的作用,故直接影响人体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尤其对耐力运动员更为重要,是有氧代谢运动的有意义的指标。正常人每100毫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男性为12—15克,女性为11-14克。运动员与正常人值相近,或位于正常值的高限,有氧耐力项目运动员可高达每100毫升血液中17—,18克。

当持续的激烈运动或运动员机能状态较差时,可观察到血红蛋白值降低,这种由运动引起的血红蛋白下降被称为运动性贫血,一般在全身激烈运动的项目中较多见,尤以田径项目居多。在贫血时,无论是极量运动还是有氧代谢运动,均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如果运动员血红蛋白值持续下降超过10%以上,就应调整训练负荷或采取其他针对性措施。当运动员机能状态较好、身体对运动负荷适应时,血红蛋白值较高,训练和比赛可出现较好的运动成绩。因此,常用晨安静时血红蛋白值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此外,血红蛋白值也可反映体内缺铁状况,是评定运动员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

5.血尿素

尿素是人体内蛋白质代谢的评定指标。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尿素的生成和排泄处于动态平衡,血尿素浓度相对稳定,其安静值约在1.8—8.9毫摩尔/升。运动员安静时血尿

素浓度偏高,为5.5—7毫摩尔/升,原因是受训练的影响体内蛋白质代谢旺盛。

血尿素指标在运动时可用以评定运动负荷量?。运动中血尿素浓度升高一般出现在运动后30分钟,绝大多数出现在40—60分钟左右。若一次大运动量训练后,血尿素超过8毫摩尔/升,是训练负荷过大的表现。若在训练或比赛次日晨测定血尿素浓度,可以评定恢复状况,值低表示代谢平衡恢复,即运动负荷适宜,身体机能良好。运动次日晨或第三日晨仍超过正常值水平,则表示机体对负荷不适应,身体机能较差。在安排训练周期负荷量时,血尿素浓度变化大致有三种情况:如在训练周期中基本不变,、说明运动负荷量小,未能引起机体足够的应激;在训练周期开始时上升,然后逐渐恢复正常,说明负荷量足够大,但机体能适应;在训练周期中始终升高,说明运动量过大,身体还未恢复,这时应注意运动负荷量的控制,否则易造成过度疲劳。

6.血睾酮/皮质醇比值

睾酮是雄性激素,除了具有促第二性征发育外,可促进蛋白质合成,使肌肉壮大和体重增加;可刺激红细胞生成,加速血红蛋白合成;可加速体内抗体形成,增强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因此,训练期血睾酮升高有助于运动后恢复过程加速,机能提高。皮质醇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它能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睾酮的分泌,并可加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代谢,有利于运动时的供能代谢,但运动后恢复期应尽快降至基础值范围,以免能源过度消耗。因此,测定血睾酮/皮质醇比值,可以了解体内合成代谢与分

解代谢的平衡状态,是目前公认的评定和监测过度训练、疲劳恢复状况的最灵敏的指标。比值高时,是机能状态好,对运动负荷适应的表现。当身体疲劳或对负荷不适应时,其比值下降。一般认为,当比值变化与原比值相比下降值大于30%时是过度训练的警戒值。但要注意运动员是否曾补充外源性睾酮,以免掩盖体内自身的实际变化。

2020年1月中央电大专科《人体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中央电大专科《人体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2116 课程代码:01244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护理学;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 1.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B)。 A.心房压 B.大动脉血压 C.收缩末期心室内压 D.舒张末期心室内压 E.快速充盈期心室内压 2.老年人动脉管壁组织硬变可引起(E)。 A.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加大 B.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都不大 C.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D.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 E.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 3.肝硬化病人,常有牙龈出血、皮肤紫癜等出血倾向,其原因主要是(A)。 A.某些凝血因子缺乏 B.维生素K缺乏 C.凝血因子不能被激活 D.血小板减少 E.凝血因子活性降低 4.正常人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 A.心充盈期缩短 B.快速射血期缩短 C.减慢射血期缩短 D.等容收缩期缩短 E.等容舒张期缩短 5.窦房结作为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C)。 A.复极4期不稳定 B.能自动除极 C.自律性高 D.兴奋性高 E.O期除极速度快 6.关于动脉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心室收缩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称为收缩压 B.心室舒张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称为舒张压 C.平均动脉压是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 D.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

E.其它因素不变时,心率减慢,脉压变小 7.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因素是(A)。 A.心血管系统中有充足的血液充盈 B.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 C.心脏射血 D.血管阻力 E.心脏的收缩能力 8.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长期活动加强,在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形成中有重要意义。其中最强的缩血管活性物质是(E)。 A.血管紧张素原 B.肾素 C.醛固酮 D.血管紧张素I E.血管紧张素II 9.影响冠脉血流量的重要因素是(D)。 A.收缩压的高低 B.心收缩期的长短 C.心脏收缩力的大小D.心舒期的长短和舒张压的高低 E.心缩期的长短和收缩压的高低 10.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B)。 A.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指标B.回心血量不足,中心静脉压升高 C.心力衰竭,中心静脉压升高 D.静脉回流加快,中心静脉压升高 E.是控制补液速度和补液量的指标 11.关于阈值的叙述,错误的是(E)。 A.阈值是指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B.阈值是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 C.阈值是指能引起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D.组织的兴奋性与阈值成反比 E.阈值即阈电位 12.内环境稳态是指(E)。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E.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13.可兴奋组织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C)。 A.兴奋 B.反馈

人体解剖生理学 重要试题及答案

A名词解释 1.标准解剖学姿势:规定身体直立,头呈水平,两眼平视,面向正前方,上肢垂于肢 体两侧,掌心向前,两足平放地面,足尖向前。 2.兴奋性:生命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在生理学中,可兴奋组 织具有产生兴奋(冲动)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3.胸廓:就是由胸椎、胸骨、肋骨及其骨连接共同围成的前后径略短、左右径略 长形似圆锥形的笼子,其功能就是容纳并保护心、肺等器官,并参与呼吸。 4.异相睡眠:又称快速眼动睡眠,就是睡眠过程中周期出现的一种激动状态,脑电 波与觉醒时相似,呈低振幅去同步化快波。 5.尼氏体:为碱性颗粒或小块,由粗面内质网与游离核糖体组成,主要功能就是合 成蛋白质供神经活动需要。 6.脊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时,断面以下所支配的骨骼肌与内脏反射活动 完全丧失或减弱,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主要表现为断面以下节段所支配骨骼肌的紧张性降低或消失,外周血管舒张,血压下降,直肠与膀胱内粪便潴留。7.肌节:两相邻Z线之间的肌原纤维,由二分之一明带加暗带加二分之一明带构 成。 8.内囊:就是位于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投射纤维,内含皮质延髓束、皮质 脊髓束及视觉、听觉传导束。就是大脑与下级中枢联系的“交通要道”。 9.内环境与稳态: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理化 性质相对稳定称为稳态。 10.血型:即就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特异抗原类型进行分类。 1.人体冠状面:又称额状面,从身体左右方向,通过冠状轴与垂直轴所作的切面,可 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分。 2.静息电位:细胞在没有受到外来刺激时,即处于静息状态下的细胞膜内、外侧所 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膜电位差,也称静息电位。 3.骨盆:就是由髋骨、骶骨、尾骨及其骨连接组成的,其中髋骨又有髂骨、坐骨与 耻骨3块愈合而成,容纳并保护直肠与泌尿生殖器官等。 4.闰盘:心肌细胞相连处细胞膜特化,凹凸相连,形状呈阶梯状,称为闰盘(有利于 电冲动在心肌细胞间的快速传递)。 5.脑干网状结构:在脑干的中央部还有很多纵横交错的神经纤维,相互交织成网, 各种大小不等的神经核团散在其中,它们共同构成了脑干网状结构。生命中枢,上行维持觉醒,下行调节肌紧张,再下行调节内脏运动。 6.去大脑僵直:如果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水平横切,动物立即出现四肢伸直、 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肌紧张亢进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7.视神经盘:也叫视神经乳头,位于黄斑区鼻侧约3mm处,直径约1.5mm,境界清 楚,呈白色、圆盘状,因此也称为视盘,视网膜上视觉纤维在此汇集,并于此穿出眼球向视中枢传递。 8.内囊:就是位于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投射纤维,内含皮质延髓束、皮质 脊髓束及视觉、听觉传导束。就是大脑与下级中枢联系的“交通要道”。 9.反馈:受控部分的信息作用于控制部分的现象,称之为反馈。 10.血液凝固:血液从血管流出后,一般在几分钟内就由可流动的溶胶状态变为不 能流动的凝胶状态,此过程称为血液凝固。 B简答题

人体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4年秋期成人教育(专科) 《人体生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2014年12月修订一.填空题 1.动作电位的除极过程主要是由Na+的内流形成的。 2.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 天。 3.血液凝固包括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凝血酶原被激活生成凝血酶和___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生成纤维蛋白三个过程。 4.肌肉收缩是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的结果。 5.细胞或生物体受到刺激后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称为反应,它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兴奋,另一种是抑制。 6.刺激引起某组织兴奋时,如果阈值较低,表明该组织的兴奋性较高。7.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中介物质是Ca2+。 8.自律性细胞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的基础是Ca2+内流__ 。 9.血液中的CO2可与血红蛋白的氨基_____ 结合而形成_____氨基甲酸血红蛋白(HbNHCOOH)。 10.生理无效腔包括肺泡无效腔和解剖无效腔。 11.在呼吸运动的调节中,外周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血液中PCO2、PO2 和H+ 的改变;而中枢化学感受器对H+ 变化敏感。12.室肌的前负荷是指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充盈压,后负荷是指_动脉压。13.在颈部切断动物双侧迷走神经后,往往使呼吸变得_____深而慢_____,这主要是由于__肺牵张反射被破坏__的结果。 14.等容收缩期时,房室瓣关闭,半月瓣处于开放状态。 15.当心率超过180次呼时,心室充盈时间将明显缩短,每搏输出量减少。16.心室肌的前负荷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充盈压,后负荷是动脉压。17.胆盐在__回肠被重吸收后回到肝脏重新被分泌至小肠的过程称为胆盐的__肝肠循环。 18.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一定时间内______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与吸收二氧化碳体积的比值称为呼吸商。

康复功能评定试题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康复功能评定》试题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考生所有答案必须写到答题卡上,试卷上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40分,共40个题,每题1分) 1.测定髋关节的内收、外展时,关于通用量角器的放置位置,正确的是 A轴心:髂前上棘;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垂线;移动臂:股骨纵轴 B轴心:髂前上棘;固定臂:股骨纵轴;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C轴心:髂后上棘;固定臂:股骨纵轴;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D轴心:股骨大转子;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移动臂:股骨纵轴 2.肌张力低下的特征不包括 A主动肌和拮抗肌收缩同时减弱或消失 B肢体抗重力能力减弱或消失 C肌力降低或消失 D腱反射正常存在 3.仰卧位,下肢伸直固定,患者双手前平举能抬起上半身,双肩离床,该患者腹直肌肌力为A5级B2级C3级D4级 4.背拉力指数正常值女性为 A50~100B100~150C105~150D105~200 5.测量上肢整体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上肢自然下垂 B病人坐位 C前臂旋前 D测量肩峰外侧端到中指尖的距离

6.社会功能评定包括 A社会活动能力 B生活质量 C职业能力 D认知功能 7.膝外翻的表现没有 A膝关节中心位于大腿和小腿的内侧 B可以是单侧的 C髂胫束紧张 D膝关节外侧组织拉长 8.平足的表现没有 A距骨向前、内和下方移位 B跟骨向下旋前 C腓骨长短肌缩短 D胫后肌和伸趾肌拉长 9.不对称和单侧姿势异常引起的问题没有 A肌肉变薄弱 B肌肉在某体位强壮 C肌肉短缩 D韧带弹性增加,增强了对关节的保护 10.某男,15岁,身高175cM,体重80kg,此人体重属于A轻度肥胖 B正常 C超重 D中度肥胖

人体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人体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刺激2.反应3.阈值4.兴奋性5.适应性6.内环境7.稳态8.反射9.反馈 三、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C) A.新陈代谢 B.适应性 C.内环境稳态 D.生殖 E.兴奋性 2.衡量组织细胞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A) A.阈值 B.动作电位 C.静息电位 D.反应强度 E.刺激强度 3.内环境不包括(D) 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液 D.消化液 E.脑脊液 4.内环境稳态是指(A) A.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B.细胞内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C.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E.细胞内、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5.关于反馈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多数情况下,控制部分与受控制部分之间为单向信息联系 B.控制部分与受控制部分间为闭环式回路 C.反馈信息减弱控制信息作用者为正反馈 D.反馈信息减弱控制信息作用者为负反馈 E.正反馈是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形式 四、问答题 1.何谓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 答: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总是在一定水平上恒定,不随外环境的变动而变化;二是这种状态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平衡、是在微小的波动中保持的相对恒定。 由于内环境是机体细胞所生活的环境,它既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又接受来自细胞的代

谢产物,所以内环境的理化因素(温度、pH、渗透压、各种物质浓度等)的相对恒定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能引起机体发生一定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称为刺激。 2.刺激引起的机体的变化称为反应。 3.刚能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值。 4.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为兴奋性。 5.适应性指机体随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关系的功能。 6.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7.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8.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刺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为反射,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9.由被控制部分向控制部分发送信息,并对控制部分的功能状态施加影响,称为反馈。 三、选择题 1.C.2.A.3.D.4.A.5.B 人体生理学第三章血液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血浆 2.血浆渗透压 3.血清 4.纤维蛋白溶解 5.交叉配血试验 三、选择题 1.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A) A.无机盐 B.葡萄糖 C.球蛋白 D.白蛋白 E.纤维蛋白 2.血沉加快主要是由于(C) A.血细胞比容增大 B.血小板数量增多 C.血浆球蛋白增多 D.血糖浓度增高 E.血浆白蛋白增多 3.血小板减少时会出现(B) A.出血时间缩短 B.出血时间延长 C.出血时间正常,凝血时间延长 D.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缩短 E.出血时间延长,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 4.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B)

康复功能评定试题b卷11范文

09级普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09~10学年第二学期末 《康复功能评定》试题B卷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考生所有答案必须写到答题卡上,试卷上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40分,共40个题,每题1分) 1.测定髋关节的内收、外展时,关于通用量角器的放置位置,正确的是A A轴心:髂前上棘;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垂线;移动臂:股骨纵轴 B轴心:髂前上棘;固定臂:股骨纵轴;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C轴心:髂后上棘;固定臂:股骨纵轴;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D轴心:股骨大转子;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移动臂:股骨纵轴 2.肌张力低下的特征不包括D A主动肌和拮抗肌收缩同时减弱或消失 B肢体抗重力能力减弱或消失 C肌力降低或消失 D腱反射正常存在 3.仰卧位,下肢伸直固定,患者双手前平举能抬起上半身,双肩离床,该患者腹直肌肌力为D A 5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4.背拉力指数正常值女性为C A 50~100 B 100~150 C 105~150 D 105~200 5.测量上肢整体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C A上肢自然下垂B病人坐位C前臂旋前D测量肩峰外侧端到中指尖的距离 6.社会功能评定包括D A社会活动能力 B生活质量 C职业能力 D认知功能 7.膝外翻的表现没有D A膝关节中心位于大腿和小腿的内侧 B可以是单侧的 C髂胫束紧张 D膝关节外侧组织拉长 8.平足的表现没有D A距骨向前、内和下方移位 B跟骨向下旋前 C腓骨长短肌缩短 D胫后肌和伸趾肌拉长 9.不对称和单侧姿势异常引起的问题没有D A肌肉变薄弱 B肌肉在某体位强壮 C肌肉短缩 D韧带弹性增加,增强了对关节的保护 10.某男,15岁,身高175cm,体重80kg,此人体重属于C A轻度肥胖 B正常 C超重 D中度肥胖 11.大腿周径的测量部位不包括D A从髌骨上缘起向大腿中段取8cm处B从髌骨上缘起向大腿中段取12cm处C从髌骨上缘起向大腿中段取15cm处D从髌骨上缘起向大腿中段取18cm处 12.下列哪个不是影响肌力的因素D A.肌肉的生理横断面B运动单位募集率C肌肉的初长度D认知能力 13.能对抗重力做全范围全范围关节活动,能对抗中等阻力活动,关节活动范围在50%和100%之间,肌力为C A 3级 B 3+级 C 4-级 D 4+级 14.坐位,前臂中立位,固定于检查台上,能做全范围屈腕动作,腕屈肌肌力为B A 1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2028国家开放大学专科《人体生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6)

2028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体生理学》期末试题 及答案(试卷号:2116) 2028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体生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6)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 1.内环境是指( )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间液 D.体液 E.血液 2.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正反馈 E.负反馈 3.受控部分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过程,称为( ) A.反应 B.反射 C.反馈 D.适应 E.自身调节 4.细胞膜内负电位向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 ) A.极化 B.反极化 C.去极化 D.超极化 E.复极化 5.静息电位接近于( ) B. Na+内流. A. K+外流 D. K+平衡电位 C. Ca+内流. E. Na+平衡电位 6.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氨基丁酸 E.多巴胺 7.细胞一次兴奋后,兴奋性最低的是( )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静息期 8.关于输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临床上首选同型血液输血 B.即使ABO同型输血,输血前也要做交叉配血试验 C.异型输血要保证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 D.O型血的人可以输给其它三种血型的人 E.Rh阴性者一旦接受Rh阳性血液就会出现血型不合的表现 9.血浆晶体渗透压明显降低时会导致( ) A.组织液增多 B.红细胞膨胀 C.红细胞萎缩 D.红细胞不变 E.体液减少 10.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 A.血浆激活物 B.组织激活物 C.纤溶酶 D.抗凝血酶 E.肝素 11.关于交叉配血试验,错误的说法是( ) A. 同型或异型输血,均应在输血前作交叉配血试验 B.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相混合为直接配血(主侧) C.把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相混合为间接配血(次侧) D.如果仅次侧凝集,可进行输血(不宜超过300ml) E.如果主侧凝集,不能输血 12.关于渗透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液 B.溶液渗透压的高低取决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 C.渗透压是促使水分子从含水较多的液体透过半透膜向含水较少的液体移动的压力

康复评定试题

没能学到的不用复习。 第一章总论 一、名词解释: 1.康复功能评定: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包括躯体功能、精神状态、言语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定。 2.初期评定:是首次对患者进行的评定。目的是发现和确定患者的功能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判断障碍程度、康复潜力和预后,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3.中期评定:是指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进行的再次评定。评定的目的是对前一阶段的康复治疗进行总结,判断障碍是否改善、改善的程度以及治疗方案有无必要调整。一般在患者住院中期予以评定,也可以根据患者康复进展情况的需要组织多次评定。 4.末期评定:是在患者出院前结束治疗时进行。目的在于判定康复治疗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遗留问题提出进一步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二、填空: 1.康复评定的工作流程包括、、三阶段。 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评定结果 2.根据不同的时间,将康复评定分为、、、。 初期评定、中期评定、末期评定、随访。 3.康复医学临床决策模式的相关步骤、、、、。 康复评定、设定康复目标、制定治疗计划、实施治疗计划、评估康复疗效 三、问答题 1.请比较康复功能评定与临床诊断的差异 答:临床诊断与康复功能评定的区别 临床诊断康复功能评定 目的查找病因,明确诊断明确功能障碍部位、程度 范围反映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反映机体功能的水平及能力 方法 体格检查、专项检查实验室生化检查综合运动功能评估 影像学检查残疾评估 组织学和形态学检查日常活动能力评定 基因检查生活质量评定 电生理检查电生理、生物力学检查

精神检查就业能力、环境评定、高级脑功能评定 2.试述康复功能评定的工作流程。 答:康复功能评定分为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解释评定结果三个阶段: (1)收集资料包括了解病史、检查与测量; (2)分析资料包括确定问题、确定残存功能或能力; (3)解释评定结果包括分析障碍产生的原因、形成障碍学诊断及设定康复目标和探讨解决措施。3.康复功能评定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①既要全面,又要有针对性;②选择适当的评定方法;③评定前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目的和方法,消除他们的不安,取得积极的配合;④评定时间要尽量短,不引起患者的疲劳;⑤评定常由一个人自始至终的进行,以确保准确;⑥评定一般要做三次,然后求出平均值;⑦健侧与患侧要进行对照;⑧评定过程中患者出现明显不适时,应及时中止,并查找原因。 4.简述康复功能评定的目的。 答:康复功能评定的目的有:①发现和确定障碍的层面、种类及程度和拟定治疗目标;②确定康复治疗项目;③指导制定康复治疗计划;④判定康复疗效;⑤判断预后;⑥预防障碍的发生和发展; ⑦评估投资-效益比;⑧为残疾等级的划分提出标准。 四、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首次康复功能评定目的的叙述,下列哪项不妥:( E ) A.寻找导致功能障碍的病因 B.判定功能障碍的性质,严重程度 C.判断病损部位 D.制订康复目标 E.判定康复治疗效果 2.康复功能评定的内容有:( E ) A.评分量表、问卷调查功能表 B.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功能评定 C.精神心理功能评定 D.听、言语功能评定 E.器官水平或系统水平、个体水平和社会水平功能评定 3.下列是康复功能评定的意义,除外哪一项:( C ) A.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 B.评定康复疗效 C.相当于疾病诊断,确定疾病性质与类型 D.确定康复治疗目标 E.制订康复计划的依据 4.康复评定的目的是:(E) A.客观地找到病因 B.为客观地判定疗效 C.为残损功能障碍定性 D.评定功能障碍程度 E.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趋势、预后和结局及评定疗效和治疗计划的依据(二)多项选择题:

《康复功能评定学》期末考试试题(B卷)参考答案

广州医学院天河学院 《康复功能评定学》期末考试试题(B卷) 姓名:学号: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关节内外存在急性炎症损伤通常在被动运动过程中会出现:A A.抵抗之前出现疼痛 B.疼痛和抵抗同时出现 C.抵抗之后出现疼痛 D.只有抵抗无疼痛 2.; 3.非关节囊型关节运动受限常见原因及特点不包括:B A.韧带粘连 B.关节囊组织纤维化 C.关节内紊乱 D.关节外损伤 4.Brunnstrom肢体功能恢复分离运动阶段指的是:C A.第Ⅲ阶段 B.第Ⅳ阶段 C.第Ⅴ阶段 D.第Ⅵ阶段 — 5.以下有关反射-等级模型表述不正确的是:C A.运动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或由感觉输入诱发 B.运用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05071877.html,S损伤的恢复没有特定的顺序 D.交互抑制支配是协调运动的关键 6.引起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主要原因不包括:D A.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挛缩 B.肌肉无力 C.关节内异常、关节骨性强直 D.~ E.关节活动末端韧的感觉 7.主动肌的收缩力量和拮抗肌的伸展力量越大:A A.关节活动度越大 B.关节活动度越小 C.肌张力越高 D.肌张力越低 8.肩肱关节伸展活动度测量时的参考值范围是:A

A.0-60度 B.0-70度 C.0-80度 D.《 E.0-90度 9.肩关节水平外展时主要动作肌是:D A.胸大肌 B.冈上肌 C.大圆肌 D.三角肌 10.以下哪项不属于浅反射:B A.腹壁反射 B.下颌反射 C.跖反射 D.! E.肛门反射 11.下列哪项不属于躯体构图障碍:D A.单测忽略 B.左右分辨障碍 C.手指失认 D.视觉失认 12.以下CNS多系统模型表述不正确的是:C A.运动是多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B.系统是动态、自我组织和多层交织结构的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05071877.html,S以等级方式组织 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05071877.html,S损伤后可见其他系统的变化 13.下列哪项不属于病理反射:D A.抓握反射 B.手掌斯基征 C.髌阵孪 D.跟腱反射 14.肛门反射所对应的脊髓节段是:C A.S1-2 B.S2-4 C.S3-5 D.… E.S1-3 15.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D A.特异性的感觉刺激才能诱发出特定的运动反应 B.检查中仔细观察被查检者对于刺激的反应 C.发育性反射的系统评定无须观察反射如何影响运动功能 D.注意发射及发应出现,消失的时间 16.旋毛虫肌病会出现以下哪种异常电位:A

人体生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成专生理试题汇总 一.填空题 刺激引起某组织兴奋时,如果阈值较低,表明该组织的兴奋性较高。 促胰液素可使胰腺分泌大量的______水_____和____碳酸氢盐________。 胆囊收缩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胆囊收缩和胰酶分泌。 胆盐在___回肠末端被重吸收后回到肝脏重新被分泌至小肠的过程称为胆盐的___肠肝循环。 当脊髓与高位中枢失去联系时,排尿障碍将表现为尿失禁,当支配膀胱的神经受损时,将表现为尿潴留。 当心率超过180次呼时,心室充盈时间将明显减少,每搏输出量减少。 等容收缩期时,房室瓣关闭,半月瓣处于关闭状态。 动作电位的除极过程主要是由Na+的内流形成的。 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中介物质是钙离子。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 天。 肌肉收缩是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的结果。 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是使血钙浓度升高和血磷浓度降低。 可兴奋组织受刺激后产生兴奋标志是动作电位。 牵张反射包括肌紧张和腱反射两种类型。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位于肌梭中央部分的螺旋状感受器。 人在高温下劳动,能量代谢率__降低__,主要散热方式是__蒸发散热__ __。 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两种激素,它们是在下丘脑合成的,经过下丘脑—神经垂体束运输到神经垂体的。 肾小管中溶质浓度升高将引起尿量增加,这种情况称为渗透性利尿。 生理无效腔包括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 视干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上周缘部;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上黄斑中央凹。 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可引起红细胞数目增加,淋巴细胞目减少。 吸收胆盐的部位是回肠末端,吸收维生素B12的部位是十二指肠末端。 细胞或生物体受到刺激后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称为反应,它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兴奋,另一种是抑制。 心室肌的前负荷是心室肌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后负荷是心肌开始收缩时所承受的负荷。 血钠浓度降低、血钾浓度升高均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加。 血液凝固包括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被激活为凝血酶_和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_三个过程。 血液中的CO2可与血红蛋白的氨基血红蛋白结合而形成__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眼经过充分调节后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称为近点。 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2 与耗氧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 以语言文字建立的条件反射的皮层功能系统称为语言中枢。 易化扩散必需依靠一个中间物即_蛋白质载体___的帮助,它与主动转运的不同在于它只能__顺浓度__浓度梯度扩散。 引起促胰液素释放的主要刺激物是盐酸,抑制胃泌素释放的主要刺激物是盐酸。 应急反应时,体内以肾上腺髓质激素升高为主,应激反应时,体内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为主。 由突触前膜释放参与突触传递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性递质。 幼年时生长素缺乏将导致侏儒症症,而甲状腺素缺乏则产生呆小症症。 月经周期中,基础体温最高的时期是在排卵后14天内,引起体温升高的激素主要是孕激素。 在呼吸运动的调节中,外周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血液中O2 、CO2 和H+ 的改变;而中枢化学感受器对H+浓度的变化敏感。 在颈部切断动物双侧迷走神经后,往往使呼吸变得____深慢___,这主要是由于_迷走神经是抑制呼吸_的结果。 在眼的折光系统中,由于晶状体的曲率半径可以调节,它的作用最重要。曲率半径越大,其折光力越强。 正常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 %,60kg体重的人约为4200~4800 ml。 正常成人腋窝温度的范围是36.0~37.4℃,口腔温度的范围是36.7~37.7℃。 制造红细胞的原料为铁和_蛋白质;成熟因子主要是___ 叶酸______和维生素B12 。 自律性细胞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的基础是4期自动去极化。 二.单项选择题 安静时的细胞膜内K+向外移动是通过() A.扩散 B.入胞作用 C.主动转运 D.出胞作用 E.被动转运 不属于类固醇的激素是() A.肾上腺素 B.皮质醇 C.醛固酮

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

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 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科罗予 平衡功能评定 定义 平衡是指人体不论处在某种位置,运动或受到外力推动时,只懂得调整姿势并维持所需要姿势的过程? 平衡反应,保护性伸展反应,跨步及跳跃反应,都是从小就学会的,是一种自动反应,平衡所提供的稳定性对一切技巧活动都是必需的 平衡功能的正常反应 平衡受中脑和大脑皮质控制,属于高级水平的发育性反应? 平衡反应是一种自动反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随时变化. 平衡反应可以通过训练获得,其控制要求具备完善的中枢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包括视觉,前 庭系统,本体感觉,精细触觉,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有效的肌张力,肌力和耐力,关节的灵活性? 平衡的三种状态 静态平衡 人体在无外力的情况下维持某种姿势的过程? 自我动态平衡 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从一种姿势调整到另外一种姿势的过程 他人动态平衡 人体在外力推动作用下调整姿势的过程? 平衡反应 正常儿童形成平衡反应的时间是:俯卧,6个月;仰卧,7~8个月;坐,7~8个月;蹲起, 9~12个月;站 立,12~21个月. 平衡反应的四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患者取仰卧位,坐位或站立位,当身体的支撑点发生变化时,出现躯干向外力作用方向弯曲,同时肢体向外伸展? 第二种方式:患者取仰卧位,坐位或站位,由于身体的支撑点发生倾斜或移动面使重心移位,出 现躯干向倾斜上方弯曲,同侧肢体向外伸展,对侧保护性伸展? 第三种方式: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此时向后推患者,出现足蚓状肌先收缩,随后足趾背屈,屈髋,躯干屈曲上肢向前抬,最后头肩向前? 第四种方式: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此时向前推患者,出现足趾先屈曲,然后足跟抬起,伸髋,躯干后伸,上肢向后摆,最后肩后伸,头后仰? 保护性伸展反应 当身体受到外力作用偏离原支撑点时,上肢或下肢后伸并外展,以支持身体,防止摔倒?正常儿童形成保护性伸展反应的时间是:上肢,4~6个月;下肢,6~9个月? 保护性伸展反应 当身体受到外力作用偏离原支撑点时,上肢和/或下肢后伸并外展,以支持身体,防止摔倒? 正常儿童形成保护性伸展反应的时间是:上肢,4~6个月;下肢,6~9个月? 跨步及跳跃反应 当外力使身体明显偏离支撑点时,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向着被推方向快速跨出一步,改变支撑点而不是试图维持原有支撑点?

康复评定试题库

第一章总论 一、名词解释: 1.康复功能评定: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包括躯体功能、精神状态、言语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定。 2.初期评定:是首次对患者进行的评定。目的是发现和确定患者的功能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判断障碍程度、康复潜力和预后,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3.中期评定:是指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进行的再次评定。评定的目的是对前一阶段的康复治疗进行总结,判断障碍是否改善、改善的程度以及治疗方案有无必要调整。一般在患者住院中期予以评定,也可以根据患者康复进展情况的需要组织多次评定。 4.末期评定:是在患者出院前结束治疗时进行。目的在于判定康复治疗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遗留问题提出进一步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二、填空: 1.康复评定的工作流程包括、、三阶段。 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评定结果 2.根据不同的时间,将康复评定分为、、、。 初期评定、中期评定、末期评定、随访。 3.康复医学临床决策模式的相关步骤、、、、。 康复评定、设定康复目标、制定治疗计划、实施治疗计划、评估康复疗效 三、问答题 1.请比较康复功能评定与临床诊断的差异 临床诊断康复功能评定 目的查找病因,明确诊断明确功能障碍部位、程度 范围反映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反映机体功能的水平及能力 方法 体格检查、专项检查 实验室生化检查综合运动功能评估 影像学检查残疾评估 组织学和形态学检查日常活动能力评定 基因检查生活质量评定 电生理检查电生理、生物力学检查 精神检查就业能力、环境评定、高级脑功能评定

2.试述康复功能评定的工作流程。 答:康复功能评定分为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解释评定结果三个阶段: (1)收集资料包括了解病史、检查与测量; (2)分析资料包括确定问题、确定残存功能或能力; (3)解释评定结果包括分析障碍产生的原因、形成障碍学诊断及设定康复目标和探讨解决措施。3.康复功能评定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①既要全面,又要有针对性;②选择适当的评定方法;③评定前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目的和方法,消除他们的不安,取得积极的配合;④评定时间要尽量短,不引起患者的疲劳;⑤评定常由一个人自始至终的进行,以确保准确;⑥评定一般要做三次,然后求出平均值;⑦健侧与患侧要进行对照;⑧评定过程中患者出现明显不适时,应及时中止,并查找原因。 4.简述康复功能评定的目的。 答:康复功能评定的目的有:①发现和确定障碍的层面、种类及程度和拟定治疗目标;②确定康复治疗项目;③指导制定康复治疗计划;④判定康复疗效;⑤判断预后;⑥预防障碍的发生和发展; ⑦评估投资-效益比;⑧为残疾等级的划分提出标准。 四、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首次康复功能评定目的的叙述,下列哪项不妥:( E ) A.寻找导致功能障碍的病因 B.判定功能障碍的性质,严重程度 C.判断病损部位 D.制订康复目标 E.判定康复治疗效果 2.康复功能评定的内容有:( E ) A.评分量表、问卷调查功能表 B.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功能评定 C.精神心理功能评定 D.听、言语功能评定 E.器官水平或系统水平、个体水平和社会水平功能评定 3.下列是康复功能评定的意义,除外哪一项:( C ) A.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 B.评定康复疗效 C.相当于疾病诊断,确定疾病性质与类型 D.确定康复治疗目标 E.制订康复计划的依据 4.康复评定的目的是:(E) A.客观地找到病因 B.为客观地判定疗效 C.为残损功能障碍定性 D.评定功能障碍程度 E.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趋势、预后和结局及评定疗效和治疗计划的依据(二)多项选择题: 1. 康复功能评定的目的:( ABCDE)

人体生理学复习题(含答案)

《生理学》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A型题: 1.人体生理功能调节机制中,最重要的是C A.自身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 D.免疫调节 E.以上均非 2.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而兴奋时,膜外Na+迅速大量内流,属于:D A.胞纳 B.单纯扩散 C.主动转运 D.以通道为介导的易化扩散 E.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 3.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A A.前负荷 B.后负荷 C.被动张力 D.前负荷和后负荷之和 E.前负荷和后负荷之差 4.血浆的比重主要取决于:E A.红细胞数量 B.白细胞数量 C.血小板数量 D.血浆含水量 E.血浆蛋白含量 5.红细胞生成的原料是:B A.Ca2+和蛋白质 B.Fe2+和蛋白质 C.内因子和蛋白质 和蛋白质 D.叶酸和蛋白质 E.VitB 12 6.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过程的区别在于:A A.因子Xa形成的过程不同 B.凝血酶形成过程不同 C.纤维蛋白形成过程不同 D.纤维蛋白多聚体形成过程不同 E.纤维蛋白稳定过程不同 7.心肌细胞超常期内兴奋性高于正常,所以:D A.兴奋传导速度高于正常 B.动作电位幅度大于正常 C.动作电位0期去极速率快于正常 D.刺激阈值低于正常 E.自动节律性高于正常 8.心室肌的前负荷可以用下列哪项来间接表示?E A. 等容收缩期的心室容积 B. 等容舒张期的心室容积 C. 心室舒张末期的动脉压 D. 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 E.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 9.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等于:E A.血浆胶体渗透压 - (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 B.(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毛细血管血压 C.(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D.(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E.(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10.下列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D A. 由肺泡Ⅱ型细胞所分泌 B. 防止肺水肿发生 C.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人体生理学试题(含答案)

人体生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最大通气量 2.粘液一HC03—屏障 3.基础代谢率 4.肾糖阈 5.眼的调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载体膜蛋白质通过构型改变完成物质转运功能,其特点是:、、。 2.为避免输血反应,临床上即使——同型输血,输血前也要做交叉配血;若为配血相合:主侧凝集为配血不合,不能输血:而,按异型输血的原则把握。 3.冠脉血流量主要取决于的高低。 4.一次最深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 5.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和。氧气的主要运输形式是。 6.淀粉被水解为后才能被小肠粘膜吸收,蛋白质需要水解为——时才能被小肠吸收,它们的吸收均与钠离子的吸收相耦联,吸收机制为。 7.肾小球滤过膜由、和三层构成。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 8.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大脑皮质既处于,又能产生。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35分) 1.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 ) A.兴奋 B.适应 C.反馈 D.阈值 E.兴奋性 2.内环境稳态是指( )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E.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3.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 A.阔值 B.动作电位 C.静息电位 D.反应强度 E.刺激强度变化率 4.下述不属于载体易化扩散特点的是( )

A.高度特异性 B.电压依赖性 C.饱和现象 D.竞争性抑制 E.与膜通道无关 5.物质顺电一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属于(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被动转运 D.主动转运 E.吞噬作用 6.细胞膜内,外正常的钠离子和钾离子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 A.安静时,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 B.兴奋时,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大 C.钠离子和钾离子易化扩散的结果 D.细胞膜上钠一钾泵的作用 E.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 7.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安静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B.其大小接近钾平衡电位 C.其大小接近于钠的平衡电位 D.它是个稳定电位 E.在不同细胞,其大小可以不同 8.下列关于血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没有代谢产物 B.血浆本身不具有凝固功能 C.向血浆中加入柠檬酸钠后血浆不会再凝固 D.血浆是从凝固的血液中分离出来的 E.血浆中各种电解质的浓度与细胞内液相同 9.急性化脓菌有感染时,显著增多的是(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嗜酸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中性粒细胞 10.血沉加快主要是由于( ) A.血细胞比容增大 B.血小板数量增多 C.血浆白蛋白增多 D.血糖浓度增高 E.血浆球蛋白增多 11.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此人血型是( )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E.Rh型 12.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 A.大动脉血压 B.心房压 C.收缩末期心室内压 D,舒张末期心室内压 E.快速充盈期心室内压 13.关于正常心电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P波代表两心房去极化 B. QRS波代表两心室去极化 C. ST段很稳定,表明心室肌处于静息状态 D.PR间期延长说明房室传导阻滞

康复功能评定学全面资料

第一章绪论 ●康复评定是收集评定对象的病史和相关资料,并藉此制定出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 和预测预后功能等。 ●康复评定学是研究障碍和潜能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一门医学学科。 康复评定的层次: 根据《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以及残损、残疾、残障的分类,康复评定包括功能障碍的评定,能力障碍的评定和社会性障碍的评定三个层次。 评定过程的五个要素 1.病史询问:障碍史是康复病史的核心内容 2.观察:①局部观察(以障碍部位为中心);②全身观察;③静态观察(即形态观察,如观察姿势、肢 位等情况);④动态观察(即功能观察,是在活动时进行观察,如了解步行时是否存在异常步态)。 3.检测: 4.记录: 5.分析:将病史和观察所得,结合检测结果进行科学的综合、比较、分析和解释,也是评定过程中 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评定的实施 康复评定的实施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SOAP法,即: 1.S( subjective data主观资料):患者个人的主诉材料、症状; 2.O( objective data客观资料):患者的客观体征和功能表现; 3.A( assessment评定):对上述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4.P( plan计划):拟订处理计划,包括有关进一步检查、会诊、诊断、康复治疗和处理等的计划。 第二章人体形态评定 异常姿势的影响 (一)肌肉和韧带失平衡 (二)关节负重增加和 (三)继发性功能障碍 (四)诱发疼痛 上肢常用标志点 1.肩峰 2.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3.鹰嘴 4.桡骨茎突 5.尺骨茎突 6.桡尺茎突中间点 截肢残端围度的测量 1.上臂残端围度从腋窝 直到残端末端,每隔2.5cm 测量一次围度。 2.前臂残端围度从尺骨鹰 嘴直到残端末端,每隔2.5cm 测量一次围度。 3.大腿残端围度从坐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

1、下列各选项,其分支学科是运动生理学的是。 A.生物学 B.生理学 C.动物学 D.体育科学 2、机体的环境是指。 A.细胞液B.血液和淋巴液 C.组织液 D.细胞外液 3、维持机体稳定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正反馈调节 B.自身调节 C.神经调节 D.负反馈调节 4、下列生理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 B.分娩 C.排便反射 D.减压反射 5、环境与体细胞的关系是。 A.细胞的生存环境 B.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 C.物质交换的场所 D.细胞排泄废物的通道 6、运动会时,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是由于。 A.自身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调节 7、体液是。 A.细胞的液体 B.细胞外的液体 C.细胞液加细胞外液 D.血液 8、机体环境的稳态是指。 A.细胞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细胞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D.细胞代水平稳定 9、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 B.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C.分泌激素的细胞有分泌功能 D.体液调节不一定是全身性的 10、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神经冲动 D.正反馈调节 1、 B 2、 D 3、 D 4、 D 5、B 6、D 7、C 8、C 9、 B 10、 A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环绕肌原纤维的横管系统是。 A.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B.营养物质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C.细胞外液与细胞液交换的通道; D.将兴奋时的电变化传入细胞部; 2、目前认为实现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 A 兴奋沿横管系统传至细胞部; B 兴奋沿肌浆网传播融发Ca2+的释放; C 三联管兴奋引起终末池释放Ca2+;D终末池对Ca2+通透性增大 3、一般认为肌肉作等收缩时。 A 负荷恒定,速度恒定; B负荷恒定,速度改变; C负荷改变,速度改变; D负荷改变,速度恒定 4、屈膝纵跳起,股四头肌。 A 只做等长收缩; B只做等动收缩; C 先做拉长收缩再做等收缩; D先做等收缩再做拉长收缩 5、与快纤维相比,属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A 肌纤维直径较大,受胞体大的α运动神经元支配; B 肌纤维直径较小,毛细血管的密度高; C肌纤维直径较大,线立体数量多; D肌纤维直径较小,肌浆网发达 6、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A 收缩力量大,耐持久; B 收缩速度慢,抗疲劳的能力低; C收缩速度慢,兴奋阈值低; D 收缩力量小,不持久 7、腿部肌肉中快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A 800M跑; B 1500M跑; C 10000M跑; D 100M游泳 8、腿部肌肉中慢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