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升阳益气法治疗内科病的原理_安勇

升阳益气法治疗内科病的原理_安勇

25

第11卷 第4期 2009 年 4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1 No. 4 Apr . ,2009

升阳法是以升发阳气为主, 用来治疗机体气机

不升或下陷,出入失常的一种治疗大法。升阳法应与补益阳气相区别。升阳法是针对机体气机升降出入失常而用, 这种升降出入失常 可因表里寒热虚实的不同而导致; 而补益阳气是针对机体阳气不足而用, 治证 属虚证。值得提出的是升阳法与其他疗法也有交叉重叠之处, 但侧重面不同。升阳法的药物通常采用升阳药, 如李东垣谓:“辛甘之药滋胃, 当升当浮, 使生长之气旺”,“人之脾胃气衰, 不能升发阳气, 故用升麻、柴胡助辛甘之味, 以引元气之升”。临床上常用升阳药有升麻、柴胡、葛根、防风、羌活、独活、桔梗、麻黄、荆芥、川芎、薄荷等, 其作用不在于发汗, 而是升发阳气, 治里病。正如张介宾《类经》中指出:“发, 发越也”,“故当因其热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 如开其窗, 如扬其被, 皆谓之发, 非独止于汗也”。

1 起 源

该法最早萌发于《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 :“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 。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又《素问·经脉别论篇》:“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该法创立于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 的《脾胃论》。其代表方就是补中益气汤。成熟发挥于清代的医家傅青主的《傅青主女科》。其治病以升阳为主,分别融合有止血,化淤,补气,补血,益阴,利水,固涩,固脱等诸法。

2 升阳益气法治疗内科病原理分析

脾胃位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凡病皆应

升发脾阳,调理升降。李东垣谓:“脾胃虚弱, 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 五脏之气不升”,“其治肝心肺肾有余不足, 或补或泻, 惟益脾胃之药为切”。许多疾病的发生与脾阳不升有密切关系, 而脾调理胃、升清降浊, 是恢复气机升降的关键, 在升清降浊中又以升清为主要方面。升阳法可升发脾阳, 调理脾胃的升降功能, 常与健脾益气药配合应用, 如补中益气汤。临床上可用于因脾虚而升降失

常所致的疾病, 如脱肛、便血、泄泻、呕吐、嗳气、呃

逆、便秘等。又中焦敦厚之土气旺,肝胆之木才能有所养,才能发挥其生发万物功能。《类经治裁·卷之三》指出:“凡上升之气, 自肝而出, 肝木性升散, 不受遏郁”。故提中焦之阳气,实质在于恢复肝胆春升之气。因此升阳药中,借用风药柴胡、升麻、葛根、防风、川芎、羌活、独活等, 使肝阳升举舒达。肝胆互为表里, 胆对气机的调节同样起重要作用,《素问·六节脏象论篇》提出:“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李东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胆者, 少阳春生之气, 春气生则万物安。故胆气春升, 则余脏从之, 所以十一脏皆取决于胆”。《黄帝素问直解》指出:“胆为中正之官, 决断所出, 胆气升则脏腑之气皆升, 故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可见风药辛散以助肝胆之用, 如荡春生之气, 清气升腾, 气运有序, 而无郁闭气乱, 可燮理脾胃, 而使脾胃的功能正常。经络为气血的通道, 气血的运行有赖于元气的充盛, 而脾胃为元气之本, 元气的生成有赖于脾胃功能的正常。正如李东垣谓:“胃为十二经之海, 十二经皆禀血气, 滋养于身。脾受胃之禀, 行其气血也”。脾胃升降正常,则气血充盛,诸病皆不治而愈。

3 升阳益气法在内科病中的临床研究

卢俊卿等[1]用益气升阳法治疗虚痞66 例, 获得较为满意效果。采用益气升阳法, 自拟益气消痞汤。方药: 黄芪25g, 人参10g, 白术20g, 柴胡15g, 升麻20g,陈皮10g, 当归10g, 甘草10g, 黄连5g, 吴茱萸5g, 莱菔子15g, 白豆蔻10g,山楂5g,神曲5g,麦芽5g。随证加减。66 例虚痞中, 治愈18 例, 好转46 例, 无效2 例, 总有效率96.19%。虚痞从其主症看,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等病中医辨证属虚寒证型者。多因病后中气虚弱, 或误下克伐伤中, 致使脾胃虚弱阳气不升, 不能运化精微而成, 病程较久。临床治疗以益气升阳法为主。方中人参、黄芪为补气健脾要药, 白术健脾益气, 陈皮理气和胃, 白豆蔻行气温中。升麻、柴胡升阳举陷, 助人参、黄芪补气之功,使中阳振奋, 脾胃健旺。黄连泻火, 吴茱萸温中散寒疏肝解郁止痛, 配黄连止呕止痛, 相得益彰。莱菔子与人参相配治疗虚胀“其功更神”。三仙健胃。诸药合用, 通过整体的调理

升阳益气法治疗内科病的原理

安 勇1,贺伟平2

(1.安岳县岳阳镇卫生院,四川 安岳 642350;2.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级硕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 610075)摘 要:百家治病,百家方。使得中医临床显得丰富奥妙。但是使得在中医临证过程中,不容易掌握。怎样在

中医临床中提高疗效,又容易掌握,选择一种临证思路相当重要。溯本求源,治病求本,立足坤土脾胃,阐述升阳益气法治疗内科疾病,不失一种好方法。

关键词:升阳益气法;脾胃;升降;原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2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 04- 0025- 02收稿日期:2008-12-08

作者简介:安勇(1961-),男,四川安岳人,主治医师,

主要从事中医辨证治疗脾胃肝胆的常见疾病临床诊治与研究。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1卷

性治疗, 益气升阳, 健脾暖胃, 消胀除满, 使虚痞治愈。

焦太晴[2]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胃下垂120 例。经临床实践,取得较好的疗效。以补中益气汤内服为主,基本方剂组成: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0g,当归10g,枳壳10g,五味子10g,炒山药15g,川楝子10g,陈皮10g,柴胡10g,升麻10g,鸡内金10g,炙甘草6g,砂仁10g,生姜2片,大枣1枚。每日1剂,分2次温服。随症加减。120例患者中痊愈100例(疼痛、腹胀、恶心、嗳气完全消失,饮食恢复正常,大便正常,随访2 a 未见复发) 。显效16 例(疼痛消失,饮食正常,腹胀、恶心、嗳气消失,停药后不再加重,饮食不节偶有腹胀、恶心) 。有效3 例(疼痛好转,腹胀、恶心、嗳气有所减轻,饮食增加,停药后复发)。无效1 例(服药5剂以上,症状无明显改善)。本方为益气升阳的代表方剂,方中黄芪、党参甘温益气为主,配合升麻、柴胡升举清阳,白术、陈皮、当归、甘草健脾益气、养血和中;生姜、大枣调和营卫,适用于脾虚气弱、中气下陷等症;加砂仁、川楝子、枳壳行气止痛,消胀;炒山药、五味子补中益气、益精固肾;鸡内金健脾消食;焦三仙健脾和胃、消食化积、增进食欲;木香、大腹皮宽中、行气、止痛。诸药合用,使脾胃升清降浊功能恢复,气血充盛,自然使下垂之胃恢复其位。

龙青锋[3]以升阳益气法治疗脑外伤后遗症头痛35例,疗效满意。基本方,黄芪50g,党参20g,白术15g,升麻10g,柴胡12g,当归15g,天麻15g,丹参30g,随证加减。显效(头痛及伴随症状俏失,舌脉正常,停药后12年内未见复发者)18例(51.40%),有效(头痛明显减轻,舌脉正常;或头痛停止,但停药后又出现轻度头痛,再用药又可控制症状者)15例[42.90%);无效(头痛及伴随症状经服药15天后无明显缓解者]2例(5.70%)。总有效率为94.3%。《医宗金鉴》谓:“头为诸阳之首,位居至高,内涵脑髓,脑为元神之府。”如髓海受损时“轻则头昏目眩,耳鸣有声,甚则昏迷目闭,少时或明;重则昏沉,不省人事。脑外伤后遗症之头痛,伤初为瘀血为患,病变后期则多因医者通窍祛瘀太过,而耗伤正气;有伤前素体脾胃虚弱,伤后脾胃更亏者;有因伤后流血过多,或伤后手术失血,故病变后期更显一派虚象,尤其是中焦虚弱,气血无生化之源。脑为精灵之府,诸阳之会,最需要气血充养荣润。所以采取健脾胃建中阳,强化后天之法,使脾胃健旺,营气通达,清阳升腾不竭,头痛自可获愈,而其它伴随症也随之而逝。

陶维礼[4]以升阳益气法治疗前列腺增生20例,取得满意效果。自拟升阳益气汤(党参、黄茂、白术、柴胡、升麻、肉桂、木通、车前子、甘草)为基本方,随症加味,伴有小便涩痛,血尿者加生地、小蓟、琥珀粉,大便秘结加熟军,水煎服,1日1剂,头、二煎汤药混和分早晚2次。结果:痊愈1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疗时间:最少有1周,最多12周。前列腺增生属祖国医学窿闭范畴,在为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小;闭为小便闭塞,点滴不通,其主要、病位在膀胱,如《素问·标本病传论篇》指出:“膀胱病,小便闭”然而膀胱之通利,有赖于肺、脾、肾三脏来维持。老年人患此症,多为本虚标实,因虚致窿。因此治疗上应通察整体,知常衡变。本组病例平均年龄69.2岁,病程较长,年老体衰,久病不愈,导致脾虚中气不足,脾失传输,不能升清降法,导致小便不

利。故《灵枢·口问篇》指出:“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正说明这个道理。治疗上以升阳气之法,方中党参、黄芪、白术益气健脾,柴胡升麻升提中气,肉桂温补命内以助气化,通草、车前子利尿化湿,诸药配合,则脾阳升运,浊阴下降,一升一降,气化得行,小便自利。

4 病案举例

案1杨某, 男, 29岁。1996年2月6初诊。患者头痛5年,1995就医本县某医院,电图检查未见异常, 脑血流图提示“ 左侧血弹性减退, 两侧血容量不平衡。” 诊断为血管性头痛”。近2个月来, 因劳累过度, 旧复发。头痛绵绵, 左侧尤甚, 面色少华, 神乏力, 少气懒言, 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细力。揆度病机, 证属病久脾气不足, 清阳不, 脑窍不利。治拟益气升阳通络。处方:潞党参15g,炙黄芪15g,白蒺藜15g,炒白术10g,全当归10g,炙升麻5g,炒柴胡5g,川芍5g,广陈皮5g。5剂药后头痛明显减轻, 继服剂, 头已止, 诸恙悉平。按《素问· 通评虚实论篇》曰:“头痛耳鸣, 九窍不利, 肠胃之所生也。”头为诸阳之会。劳倦伤脾, 脾气虚弱, 清阳不升, 浊阴不降, 脑窍不利, 头痛而作。故用党参、黄芪补其气, 升麻、柴胡升其阳, 佐以白蒺藜、当归、川芍活血通络。诸药合用、故斯疾解矣。

案2王某,男, 37岁。1996年4月26日诊。患者1月前, 因旅途疲劳而出现小便色赤带血,动则尤甚, 面色少华, 倦怠无力, 少气懒言,时感左侧少腹隐痛。曾就医于市人民医院, 尿常规检查红细胞满视野。腹部平片, B超及肾盂静脉造影等检查, 均未见异常。暂为“血尿待查。以西药对症治疗, 病情未见好转而求中医治疗。始投清热凉血之品, 病情如前。继用益肾养阴之剂, 症状亦然。拟以健脾升阳摄血论治。药用:潞党参15g,炙黄芪15g,仙鹤草15g,旱莲草15g,炒白术6g,台乌药6g,全当归6g,炙升麻6g,炙甘草5g。药服5剂, 小便转清。继服20剂, 诸证消失。尿常规均属正常。按《脾胃论》曰:“夫脾胃不足, 皆为血病”。患者旅途劳累, 耗伤脾气, 脾气伤则中气不足, 气不摄血, 血不归经, 故见尿血等症。方中党参、黄芪、白术益气健脾, 补气摄血。升麻引阳明清气上行, 冀气旺阳升, 血循经脉。加用仙鹤草、旱莲草更增止血之力。故症状消失。

5 结 语

内科诸病多生于内伤饮食劳倦,多患于脾胃虚弱,使诸疾迁延不愈。升阳益气法则立足中焦脾胃及肝胆,旨在培补人的后天之本,充实先天元气,恢复人之升降枢机。《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又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脾胃强壮,元气充满,外邪不侵,内邪不生,阴阳自可调和,营卫和合,诸疾自愈。从中焦立论,脾胃着眼,提升元气为目的,是该法治疗内科病一个显著特点。这给笔者治疗疾病,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关于怎样结合不同的临床情况,加以配合运用,则是笔者今后临床的重点,亟待丰富发展。◆

参考文献

[ 1 ] 卢俊卿,孙艳玲.益气升阳法治疗虚痞66 例[ J ] .长春中医学 院学报,1998,14 ( 69 ):26-27.

[ 2 ] 焦太晴.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胃下垂120 例疗效观察[ J ] .河 南中医,2006,26 ( 5 ):21.

[ 3 ] 龙青锋.升阳益气法治疗脑外伤后遗症头痛35例[ J ] .湖南中 医杂志,1996,12 ( 4 ):33.

[ 4 ] 陶维礼.升阳益气法治疗前列腺增20例[ J ] .黑龙江中医药, 1998,2:33-34.

2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