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烧伤处理办法

烧伤处理办法

烧伤处理办法
烧伤处理办法

“烧伤”可由热水、蒸气、火焰、电流、激光、放射线、酸、碱、磷等种因子引起。通常所称的或狭义的烧伤,是指单纯由高温所造成的热烧伤,在临床上常见。其他因子所致的烧伤则冠以病因称之,如电烧伤、化学烧伤等。

【治疗措施】

一.治疗原则

1.保护烧伤区,防止和尽量清除外源性沾染。

2.预防和治疗低血容量或休克。

3.治疗局部和全身的感染。

4.用非手术和手术的方法促使创面早日愈合,并尽量减少瘢痕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和畸形。

5.预防和治疗多系统器官衰竭。

对于轻度烧伤的治疗,主要是处理创面和防止局部感染,并可使用少量镇静药和饮料。

对于中度以上烧伤,因其余全身反应较大和并发症较多见,需要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并重。在伤后24~48小时内要着重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对于创面,除了防治感染以外,要尽力使之早日愈合、对Ⅲ度者尤应如此。如能达到这两点要求,则中度以上烧伤也能较顺利地治愈。

二.现场急救正确施行现场急救,为后继的治疗奠定良好基础。反之,不合理或草率的急救处理,会耽误治疗和妨碍愈合。

1.保护受伤部位①迅速脱离热源。如邻近有凉水,可先冲淋或浸浴以降低局部温度。②避免再损伤局部。伤处的衣裤袜之类应剪开取下,不可剥脱。转运时,伤处向上以免受压。③减少沾染,用清洁的被单、衣服等覆盖创面或简单包扎。

2.镇静止痛①安慰和鼓励受伤者,使其情绪稳定、勿惊恐、勿烦躁。②酌情使用安定、哌替啶(杜冷丁)等。因重伤者可能已有休克,用药须经静脉,但又须注意避免抑制呼吸中枢。

③手足烧伤的剧痛,常可用冷浸法减轻。

3.呼吸道护理火焰烧伤后呼吸道受烟雾、热力等损害,须十分重视呼吸道通畅,要及时切开气管(勿等待呼吸困难表现明显),给予氧气。已昏迷的烧伤者也须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此外,注意有无复合伤,对大出血、开放性气胸;骨折等应先施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三.创面处理Ⅰ°烧伤创面一般只需保持清洁和防避再损伤,面积较大者可用冷湿敷或市售烧伤油膏以缓解疼痛。Ⅱ°以上烧伤创面需用下述处理方法。

(一)创面初期处理指入院后当即处理,又称烧伤清创术,目的是尽量清除创面沾染。但已并发休克者须先抗休克治疗。使休克好转后方可施行。

修剪毛发和过长的指(趾)甲。擦洗创面周围的健康皮肤。以灭菌盐水或消毒液(如新洁尔灭、洗必泰、杜灭芬等)冲洗创面,轻轻拭去表面的沾附物,已破的水泡表皮也予清除,直至创面清洁。清创除了小面积烧伤可在处置室内施行,一般均应在手术室内施行。为了缓解疼痛,先注射镇痛镇静剂。

(二)新鲜创面用药主要为了防治感染,促使创面消炎趋向愈合。应根据烧伤的浓度和面积选择药物。

1.小面积的Ⅱ°烧伤、水泡完整者,可在表现涂以碘伏或洗必泰等;然后吸出泡内液体,加以包扎。

2.较大面积的Ⅱ°烧伤、水泡完整,或小面积的水泡已破者,剪去水泡表皮;然后外用“湿润烧伤膏”(中西药合制)或其他烧伤膏(含制菌药和皮质醇),或用其他制攻的中西药药液(可以单层石蜡油纱布或药液纱布使药物粘附于创面)。创面暴露或包扎。

3.Ⅲ°烧伤表面也可先涂以碘伏,准备去痂处理。

注意:创面不宜用龙胆紫、红汞或中药粉末,以免妨碍创面观察、也不宜轻易用抗生素类,因为容易引起细菌耐药。

(三)创面包扎或暴露创面清洁和用药后可以包扎或暴露。包扎敷料可以保护创面、防止外源性沾染、吸收一部分渗液和辅助药物粘附于创面。但包扎后不便观察创面变化、阻碍体表散热、并不能防止内源性沾染,包扎过紧可影响局部血运。暴露创面可以随时观察创面变化,便于施布药物和处理创痂。但可能有外源性沾染或受到擦伤。所以这两种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1.肢体的创面多用包扎法,尤其在手部和足部,指与趾应分开包扎。躯体的小面积创面也可用包扎法,先将一层油纱布或几层药液纱布铺盖创面,再加厚2~3cm的吸收性棉垫或制式敷料,然后自远而近以绷带包扎(尽可能露出肢端),均匀加压(但勿过紧)。包扎后,应经常检视敷料松紧、有无浸透、有无臭味、肢端循环等,注意有无高热、白细胞明显增多、伤处疼痛加剧等感染征象。敷料松脱时应再包扎,过紧者稍予放松。敷料浸透者须更换干敷料,如无明显感染,其内层可不必更换。如已发生感染,则需充分引流。浅Ⅱ°烧伤创面包扎后,若无不良情况,可保持10~14日首次更换敷料。深Ⅱ°或Ⅲ°的创面包扎后,3~4日应更换敷料,以观察其变化,或需作痂皮、焦痂处理。温度高的环境内不适用大面积的包扎。

2.头面、颈部和会阴的创面宜用暴露法。大面积创面也应用暴露法。所用的床单、治疗巾、罩布等皆需经过灭菌处理,病室空间应尽量少菌,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在渗出期,创面上可用药物(制菌、收敛),定时以棉球吸去过多的分泌物,以减少细菌繁殖,避免形成厚痂。创面尽可能不受压或减少受压,为此要定时翻身或用气垫床等。在痂皮或焦痂形成前、后,都要注意其深部有无感染化脓,除了观察体温、白细胞等变化,必要时可用粗针穿刺或稍剪开痂壳观察。

3.全身多处烧伤可用包扎和暴露相结合的方法。

(四)去痂深度烧伤的创面自然愈合的过程缓慢、甚或不能自僡。在创面未愈期间,不但病人痛苦、体质消耗,而且感染可扩展或发生其他并发症。这类创面自然愈合后形成瘢痕或瘢痕增生症(瘢痕疙瘩),可造成畸形和功能障碍。为此,应积极处理,使创面早日愈合。原则上,深度烧伤宜用暴露疗效,在48~72小时内开始手术切痂和植皮。面积愈大,愈应采取积极措施,尽可能及早去除痂壳,植皮覆盖创面。

1.手术切痂和削痂切痂主要用于Ⅲ°烧伤,平面应达深筋膜(颜面和手背处应稍浅)。若深部组织已失活,一并切除。创面彻底止血后,尽可能立即植皮。削痂主要用于深Ⅱ°烧伤,削去坏死组织,使成新鲜或基本新鲜的创面,然后植皮。在手、关节等部位的深Ⅱ°烧伤,为了早日恢复功能,也可用切痂法。此类手术出血较多,在肢体上可用止血带以减少出血,术前应准备足够的输血。切痂和削痂均要辨明坏死组织层次,否则影响植皮成功等。

2.脱痂先保持痂皮表面干燥,尽可能预防痂下感染。等痂下组织自溶、痂壳与基底分离时(约2周以后),剪去痂壳。创面为肉芽组织,并常有程度不等的感染。用药液湿敷、浸洗等方法,控制感染和使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创面肉芽无脓性物、色泽新鲜、无水肿、触之渗出鲜血,即可植皮。此法是逐步去痂,称为蚕蚀脱痂法。为了减轻感染和加速痂皮分离,可在创面施用药物如抗生素、蛋白酶或中药制剂等,但尚未取得成熟的经验。脱痂法较切痂、削痂法简便,但难免感染和延长治疗时间,故不宜作为首选的去痂方法。

(五)植皮目的是使创面早日愈合,从而可减少烧伤的并发症,利于功能恢复。所用的自体皮为中厚或薄层,制成大张网状,小片邮票状或粒状;导体皮取自新钱尸体(非传染、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等致死者),新鲜使用或深低温保存待用;异种皮多取自小猪。自体皮移植成活后,其周缘上皮可生长。异体皮和异种皮在创面上移植成活后终将溶解,故适用于自体皮片不足时,用自体、异体皮相间移植法(图1),在异体皮溶解过程中,自体皮生长伸展覆盖创面。历来,自体皮常取自大腿和腹部;现在治疗大面积烧伤时选用头皮,头皮真皮层较厚且血循环良好,可供重复取薄皮而不致影响本身功能。

大面积烧伤创面植皮所需的皮源常不足。故国内外学者均致力于人工皮研制。原材料为硅胶、胶原等,如我国的人工皮41型、T41型、南京Ⅱ号等,对切痂后创面起保护作用。另一新技术是取自体皮作培养,增容后用以代替先期移植的异体皮。

图1 烧伤植皮的几种皮片

(六)感染创面的处理感染不仅侵蚀组织阻碍创面愈合,而且可导致脓毒血症和其他并发症,必须认真处理以消除致病菌、促进组织新生。

创面脓性分泌物,选用湿敷、半暴露法(薄层药液纱布覆盖)或浸浴法等去除,勿使形成脓痂。要使感染创面生长新鲜的肉芽组织(有一定的防卫作用),以利植皮或自行愈合。

创面用药:①一般的化脓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感染,可用呋喃西林、新洁尔灭、洗必泰、优锁儿等,或黄连、虎杖、四季青、大黄等,制成药液纱布湿

敷或浸洗。②绿脓杆菌感染时,创面有绿色脓液、肉芽组织和创缘上皮受侵蚀、坏死组织增多等改变,应作细菌学检查。可用乙酸、苯氧乙醇、磺胺灭脓、磺胺嘧啶银等湿敷或霜剂涂布。③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状菌、毛霉菌等)发生于使用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重症病人,创面较灰暗、有霉斑或颗粒、肉芽水肿苍白、敷料民也可有霉斑,作真菌检查可确定。创面选用大蒜液、碘甘油、制霉菌素、三苯甲咪唑(clotrimazol)等;同时须停用广谱抗生素和激素。

较大的创面感染基本控制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应及时植皮促使创面愈合。

四.全身治疗中度以上烧伤引起明显的全身反应,早期即可发生休克等。因此必须在伤后重视全身治疗,已有休克等危象者更应在处理创面前先着手治疗。

(一)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主要方法是根据Ⅱ°、Ⅲ°烧伤面积,补液以维持有效血循环量。

1.早期补液的量和种类国内、外研究者对烧伤补液疗法设计了各种方案(公式)、表二列出国内常用的方案。按此方案,一体重60kg烧伤Ⅱ°面积30%的病人,每一24小时内补液量应为[60×30×1.5(额外丢失)]+2000(基础需水量)=4700(ml),其中晶体液1800ml、胶体液900ml和葡萄糖液2000ml。第二个24小时应补晶体液900ml、胶体液450ml和葡萄糖液2000ml(共3350ml)。晶体液首选平衡盐液,因可避免高氯血症和纠正部分酸中毒;其次选用等渗盐水等。胶体液首选血浆,以补充渗出丢失的血浆蛋白;但血浆不易得,可用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暂时代替;全血因含红细胞,在烧伤后血浓缩时不相宜,但浓度烧伤损害多量红细胞时则适用。

表二Ⅱ°、Ⅲ°烧伤的补液量

第一个24小时内第二个24小时内

每1%面积、公斤体重补液量(为额外丢失)成人儿童婴儿第一个24小时的1/2

1.5ml 1.8ml

2.0ml

晶体液:胶体液中、重度 2:1 同左

特重 1:1

基础需水量(5%葡萄糖) 2000ml 60~80 100 同左

ml/kg ml/kg

2.补液方法由于烧伤后8小时内渗出迅速使血容量减少,故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的1/2应前8小时内补入体内,以后16小时内补入其余1/2量。就扩充血容量而论,静脉补液比较口服补液确实有效。尤其对面积较大或(和)血压降低者,需快速静脉输液。要建议有效的周围或中心静脉通路(穿刺、置管或切开)。对原有心、肺疾病者,又须防避过快输液所引起的心力衰竭、肺水肿等。输液种类开始选晶体液,利于改善微循环;输入一定量(并非全部估计量)晶体液后,继以一定量的胶体液和5%葡萄糖;然后重复这种顺序。5%葡萄糖不应过多或将估计量全部连续输注,否则会明显加重水肿。Ⅲ°烧伤面积超过10%或休克较深者,应加输碳酸氢钠以纠正酸中毒、碱化尿液。口服饮料(每dl含氯化钠0.3g、碳酸氢钠0.15g、或加少量糖、香料等),可以引起补液作用,但要防避引起急性胃扩张。

以上为伤后48小时的补液方法。第3日起静脉补液可减少或仅用口服补液,以维持体液平衡。

因为烧伤病人的伤情和机体条件有差别,补液的效应也不同,所以必须密切观察具体情况,方能调节好补液方法。反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有:①口渴。②每小时尿量不足30ml(成人),比重高。③脉搏加快和血压偏低(或脉压减少)。④肢体浅静脉和甲下毛细血管不易充盈。⑤烦躁不安。⑥中心静脉压偏低。较重的、尤其是并发休克的烧伤病人,需留置导尿管和中心静脉导管以便监测。此外,还需化验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血pH和CO2结合力等。存在血容量不足表现时输液应较快,待表现好转时输液应减慢,直至能口服饮料维持。有时快速输液使血容量一时间过大(中心静脉压偏高),宜用利尿剂以减少心脏负荷。

(二)全身性感染的防治烧伤后的全身性感染,少数在早期可能与休克合并发生(称暴发性脓毒血症),后果极严重;其余是至组织水肿液回收阶段(多在伤后48~72小时)较易发生;发焦痂分离或广泛切痂时,又容易发生。实际是在创面未愈时细菌均有可能侵入血流。特别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如深度烧伤范围大,白细胞和免疫功能降低,脓毒血症容易发生。表现有:①体温超过39℃或低于36.5℃。②创面萎陷,肉芽色暗无光泽,坏死组织增多,创缘炎症反应突然退缩,新上皮自溶等。③创面或健康皮肤处出现知斑点。④白细胞计数过高或过低。⑤烦躁不安、反应淡漠等嗜睡等神志失常。⑥休克征象。⑦呼吸窘迫急促、腹胀等。

1.防治感染必须从认真处理创面着手。否则,单纯依赖注射抗生素难以有效。

2.选用抗生素①伤后早期宜用大剂量青霉素G注射,可合用棒酸或青霉烷砜(β内酰酶抑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常见的混合感染有效。②创面明显感染时常有为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混合感染,可选用氮苄青霉素、甲硝唑、红霉素、林可霉素、头饱噻吩、头孢唑林等。

③有绿脓杆菌感染时可选用羟苄青霉素、磺苄青霉素、头孢磺啶、多粘菌素B等。选择抗生素注射注意病人的肝、肾等功能状态,以防大剂量用药产生更多的副作用。

清热解毒中药多有抗菌效能,此类注射制剂如四季青、三棵针、“热毒清”等也可选用。

3.免疫增强疗法①伤后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②对绿脓杆菌感染可用免疫球蛋白或免疫血浆、联合绿脓相干菌素疫苗或联合疫苗(含金黄色葡萄球菌)。③新鲜血浆可增强一般的免疫功能。其他经生物学工程技术制造的免疫剂正在研究试用。

(三)营养治疗烧伤后机制消耗增加,与受累面积、浓度、感染等的程度相一致。而营养不足可延迟创面愈合、降低免疫力、肌无力等,所以需要补充,已受到普遍重视。支持营养可经胃肠道和静脉,尽可能用胃肠营养法,因为接近生理而并发症较少。

因静息能量消耗明显增加,需要补充的总能量可达10500~1680kJ(2500~4000kcal),应分别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提供能量的50%、20%和30%。其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应逐渐增量,开始时稍低于需要量,以防形成血糖过高(导致昏迷)和血脂肪酸过多。氨基酸合剂中宜增加精氨酸、谷氨酸胺和支链氨基酸。营养支持应延续到创面愈合以后一段时间。

五.护理是烧伤治疗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精心护理能促使烧伤较顺利治愈,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对中度以下烧伤者尤其重要。接治病人起就应重视心理治疗,消除其疑虑和恐惧,树立信心和配合治疗。要保持病床、用具和病室清洁。严格实施消毒灭菌工作和烧伤病室管

理常规。根据具体病情制定护理计划,要有重点。例如:对面部烧伤者,应重视眼的护理、上呼吸道护理、口腔卫生和饮食等;对四肢关节和手的烧伤,应用夹板、绷带保持适当的位置角度,以利后期功能恢复。注意病人体重变化,对体重迅速降低者要实施胃肠要素营养或静脉高(全)营养。密切观察创面和全身变化(如体温、生命体征、液体出量和入量等),并详细记录作为调整治疗的依据。

六.器官并发症的防治预防烧伤后器官并发症的基本方法,是及时纠正低血容量、迅速逆转休克、以及预防或减轻感染。同时又要根据具体病情,着重维护某些器官的功能。例如:出现尿少、血红蛋白或尿管型等,应考虑血容量不足、溶血或其他肾损害因子等,采取增加灌注、利尿、使尿碱化、停用损害肾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多粘菌素)等措施。出现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应积极吸痰和祛痰、选用抗菌药物、设法改善换气功能和给氧等。

【病理改变】

热烧伤的病理改变,取决于热源温度和受热时间。此外,烧伤的发生和发展还与病人机体条件相关。例如:某些衰弱的病人用40~50℃的热水袋时,不慎即可造成Ⅱ度烧伤,与组织对热力的传导良不有关。又如:小儿烧伤的全身反应,常比成人受相同面积(占体表%)和浓度的烧伤后严重。

病理改变,除了高温直接造成的局部组织细胞损害,为机体的各种反应所致。烧伤后机体反应可能释出:①应激性激素,由于疼痛刺激、血容量降低等,儿茶酚胺、皮质激素、抗利尿激素、血管加压素、醛固酮等释出增加;②炎症介质,由于伤处组织细胞受损或加以沾染细菌,缓激肽、补体碎片(C3a、C5a等)、组胺、色胺等释出;③花生四烯酸由於磷脂酶等作用,变为前列腺素(PG)、血栓质(TX)和白三烯(LT);④各种其他因子,如血小板活性因子(PAF)、白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等。以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引起烧伤的局部炎症和全身反应。如用糖皮质激素、消炎痛等药物,可减轻机体反应,但只可适当使用,否则反可增加并发症。

【临床表现】

为了正确处理热烧伤,首先要判断烧伤的面积和深度,还要密切观察创面变化和全身状态,应警觉并发症的发生。

一.烧伤的面积和深度如上所述,这两个条件与病情轻重密切相关。

1.面积的估计以烧伤区占体表面积%表示。研究者曾提出几种估计方法。国内现有中国新九

分法和手掌法,后者用小面积烧伤。

新九分法是将人体各部分别定为右干个9%,主要适用于成人;对儿童因头部较大而下肢较少,应稍加修改。具体方法见表一;并可绘制成图(图1)附于病历以标明。

图1 成人体表各部所占%示意图

手掌法是以伤者本人的一个手掌(指并拢)占体表面积1%估计。

2.浓度的识别按热力损伤组织的层次,烧伤分为1°、浅Ⅱ°、深Ⅱ°和Ⅲ°(图2)。

Ⅰ°烧伤:仅伤及表皮。局部呈现红肿,故又称红斑性烧伤;有疼痛和烧灼痛,皮温稍增高。3~5日可好转痊愈,脱屑而不留瘢痕。

Ⅱ°烧伤:深达真皮,局部出现水泡,故又称水泡性烧伤。①精选Ⅱ°者仅伤及真皮浅层,一部分生发层健存。因渗出较多,水泡较饱满,破裂后创面渗液明显;创底肿胀发红;有剧痛和感觉过敏;皮温增高。若无感染等并发症,约2周可愈。愈后不留瘢痕,短期内可有色素沉着,皮肤功能良好。②深Ⅱ°者伤及真皮深层,尚残留皮肤附件。因变南的表层组织稍厚,水泡较小或较扁薄,感觉稍迟钝,皮温也可稍低。去表皮后创面呈浅红或红白相间,或可见网状栓塞血管;表面渗液少,但底部肿胀明显。若无感染等并发症,3~4周可愈,因修复过程中间有部分肉芽组织,故留有瘢痕,但基本保存了皮肤功能。

图2 热烧伤浓度分度示意图

表一中国新九分法

部位占成人体表%占儿童体表%

头颈发部 3 9 9+(12-年龄)

面部 3

颈部 3

双上肢双上臂 7 9×2 9×2

双前臂 6

双手 5

躯干躯干前 13 9×3 9×3

躯干后 13

会阴 1

双下肢双臀 5* 9×5+1 9×5+1-(12-年龄)

双大腿 21

双小腿 13

双足 7*

Ⅲ°烧伤: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深达皮下、肌肉、骨等。皮肤坏死、脱水后可形成焦痂,故又称焦痂性烧伤。创面无水泡,蜡白或焦黄,或可见树枝状栓塞血管;触之如皮革;甚至已炭化。感觉消失;皮温低。自然愈合甚缓慢,须持焦痂脱落,肉芽组织生长而后形成瘢痕,仅边缘有上皮,不仅丧失皮肤功能,而且常造成畸形。有的创面甚至难以自愈。

Ⅰ°烧伤容易识别。浅Ⅱ°与深Ⅱ°、深Ⅱ°与Ⅲ°的烧伤有时不易在伤后即刻识别。如作用于伤处的热力不均匀,不同深度的烧伤区之间可有移行部。表皮覆盖下的创面变化,一时未能看清。创面发生感染或者并发深度休克,可增加皮肤损害深度,致使Ⅱ°烧伤后损害如同深Ⅱ°,深Ⅱ°者如同Ⅲ°

二.烧伤严重性分度为了设计治疗方案,特别是处理成批伤员时,筹组人力、物质条件,需要区别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类。我国常用下列分度法:

轻度烧伤:Ⅱ°烧伤面积9%以下。

中度烧伤:Ⅱ°烧伤面积10%~29%;或Ⅲ°烧伤面积不足10%。

重度烧伤:总面积30%~49%;或Ⅲ°烧伤面积10%~19%;或Ⅱ°、Ⅲ°烧伤面积虽不达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

特重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Ⅲ°烧伤20%以上;或已有严重并发症。

另外,临床上还常称呼小、中和大面积烧伤,以示其损伤轻重,但区分标准尚久明确。故病历记载仍应明确面积(%)和浓度。

三.局部病变热力作用于皮肤和粘膜后,不同层次的细胞因蛋白质变性和酶失活等发生变质、坏死,而后脱落或成痂。强热力则可使皮肤、甚至其深部组织炭化。

烧伤区及其邻近组织的毛细血管,可发生充血、渗出、血栓形成等变化。渗出是血管通透性增高的结果,渗出液为血浆成分(蛋白浓度稍低),可形成表皮真皮间的水泡和其他组织的水肿。

四.全身反应面积较小,较浅表的热烧伤,除疼痛刺激外,对全身影响不明显。面积较大、较深的热烧伤,则可引起下述的全身性变化。

1.血容量减少伤后24~48小时内,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成分丢失到组织间(第三间隙)、水泡内或体表外(水泡破裂后),故血容量减少,严重烧伤后,除损伤处渗出处,其他部位因受体液炎症介质的作用也可有血管通透性增高,故血容量更加减少。除了渗出,烧伤区因失去皮肤功能而蒸发水分加速,加重了脱水。

机体在血容量减少时,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降低肾的泌尿以保留体液,并产生口渴感。毛细血管的渗出经高峰期后可减少至停止,组织间渗出液可逐渐吸收。然而,如果血容量减少超过机体代偿能力,则可造成休克。

2.能量不足和氮负平衡伤后机体能量消耗增加,分解代谢加速,出现氮负平衡。

3.红细胞丢失较重的烧伤可使红细胞计数减少,其原因可能是血管内凝血、红细胞沉积、红细胞形态改变后易破坏或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故可出现红蛋白尿和贫血。

4.免疫功能降低伤后低蛋白血症、氧自由基增多、某些因子(如PGI2、IL-6、TNF等)释出,均可使免疫力降低;加以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吞噬和杀灭作用也削弱,所以烧伤容易并发感染。

五.全身性反应和并发症中度以上烧伤的严重性实际包含其全身反应和并发症,并发症甚至可使轻度烧伤病人发生危险。预防或减轻并发症,则可促使烧伤病人顺利或转好治愈。为此,必须重视烧伤的全身性反应和并发症的早期表现。

低血容量的表现,主要有口渴、唇干、尿少、脉率增快、血压偏低、红细胞比积增高等。如发生休克,可有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出冷汗或肢端凉湿、脉搏细弱或触不清、血压明显降低或测不到、尿量甚少或导尿始能观测尿量、中心静脉压降低等。

烧伤容易并发感染,创面上的化脓易发现。坏死组织、焦痂下的感染和全身性感染,则可能被忽视。此时病人体温明显上升、白细胞及其中性百分率明显增多;但重病人的体温反可降低、白细胞可不增多或减少。应取创面分泌物和血液,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还要根据烧伤严重程序,监测肾、肺等重要器官功能。例如:对肾功能改变,除了计算每小时尿量,还要化验尿常规(含比重)、测定血/尿肌酐、血/尿钠等。对肺部改变,除了呼吸系统的理学检查,需要时摄X线胸片和血气分析等检查。总之,要及时发现和诊断烧伤的各种并发症,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烧伤应急处理方案

烧伤应急处理方案 在家庭的护理和应急处理方案中有以下几种应对措施。 一、热烧伤的急救。 火焰、开水、蒸汽、热液体或固体直接接触于人体引起的烧伤,都属于热烧伤。其烧伤程度取决于作用物体的温度和作用持续的时间。热烧伤的救护方法如下: 1、轻度烧伤尤其是不严重的肢体烧伤,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或将患肢浸泡在冷水中10~20分钟,如不方便浸泡,可用湿毛巾或布单盖住在患部,然后浇冷水,以上伤口尽快冷却降温,减轻热力引起的损伤。穿着衣服的部位烧伤严重,不要先脱衣服,否则易使烧伤处的水泡皮一同撕脱,造成伤口创面暴露,增加感染机会。而应立即朝衣服上面浇冷水,等衣服局部温度快速下降后,再轻轻脱去衣服或用剪刀剪开脱去衣服。最好用干净纱布或布单覆盖创面,并尽快送往医院治疗。 2、火灾引起烧伤时,伤员身上燃烧着的衣服如果一时难以脱下来,可让伤员卧倒在地滚压灭火,或用水浇灭火焰。切勿带火奔跑或用手拍打,否则可能使得火借风势越烧越旺,使手被烧伤。也不可在火场大声呼喊,以免导致呼吸道烧伤。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烟雾吸入导致窒息或中毒。 3、重要部位烧伤后,抢救时要特别注意。如头面部烧伤后,常极度肿胀,且容易引起继发性感染,容易被漏诊因而延误抢救。因此要密切观察伤员有无进展性呼吸困难,并及时护送到医院治

疗。 二、烧伤的急救: 化学物质对人体组织有热力、腐蚀致伤作用,一般称为化学烧伤。其烧伤程度取决于化学物质的种类、浓度和作用持续时间。常见化学烧伤的救护方法如下: 1、高温矿渣烧伤处理援救方案 (1)立即将伤员救出烧伤现场。 (2)迅速熄灭被烧着的衣服鞋帽,并脱掉烧坏的衣物。 (3)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创面3-5分钟,入口内和鼻腔内进入火灰,要立即漱口和清理,如眼内有矿灰要用植物油或石蜡油棉签蘸去颗粒。 (4)视伤情需送医院治疗的,要立即由专人护送,用干净的布覆盖创面,以防途中发生意外。 2、硫酸烧伤的现场处理预案 硫酸烧伤:强酸包括硫酸、盐酸、硝酸。硫酸烧伤使皮肤蛋白变性、凝固,如现场处理及时,一般不会造成深度烧伤。更重要的是注意眼睛,如有人烧伤具体处理如下: (1)立即将伤员脱离出事点,要尽快把酸除去。 (2)一般烧伤的紧急处理:首先用大量水流连续冲洗,把冲洗下沾有硫酸的衣鞋等迅速脱掉,直冲洗到硫酸痕迹消失为止,不论哪个部位,都只能用大量水冲洗,不能用弱碱性溶液之类的东西来中和硫酸,防止进一步烧伤。如烧伤过重,范围大时,

小儿烧伤的护理

小儿烧伤的护理 小孩子老虎屁股也敢摸一摸,正是因为小孩子不知道事情的轻重,所以比较容易出现危险,小儿烧伤是小孩子比较容易出现的危险之一。小孩子出现烧伤之后一定要积极进行治疗,配合治疗还需要精心的护理。那么小儿烧伤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呢? 一、小儿烧伤的症状表现 小儿是指12岁以下的儿童,小儿烧伤多发生在幼儿期和学龄前期,特别是1--4岁小儿。由于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在解剖、生理方面未臻成熟,烧伤以后,对疾病的耐受性较差,易发生休克、败血症、死亡等。 轻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数次至十余次,大便为“蛋花样”或稀糊便,酸臭味,有少量粘液,但无脓血。镜检有大量脂肪球、不消化食物残渣和少许血细胞。重者大便也增至数十次,呈水样便。 呕吐频繁或出现肠麻痹,并可伴有脱水、酸中毒,低血钾症等一系列水与电解质平衡的系乱。由于肠内毒素的吸收,小儿常呈现中毒症状,如精神萎磨、嗜睡或躁动不安,甚至惊厥、昏迷。 二、小儿烧伤的家庭护理 对于小儿烧伤的护理,为了便于家庭的照顾,一般采用包扎疗法,如四肢。但对于伤及臀部、会阴、头面、颈部,因这些部位不便于包扎,则采用暴露疗法。要充分暴露烧伤创面,如颈部要使患儿头部稍后仰,肤股沟处要使患儿下肢尽量外展。 对于此种疗法,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做好安全防范,对陪护要做详细的安全指导。使用烤灯不可太近,否则可加深烧伤。暴露疗法要求环境清洁、温暖、干燥,室温30-32度,相对湿度40%左右,接触创面的物品均应消毒。 四肢烧伤者不管采取暴露疗法或是包扎疗法均应抬高患肢,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减少渗出期组织肿胀,注意观察末梢循环血量、防止肢端发凉、发紫、麻木。 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如外层敷料渗透、大小便污染时及时更换。同时定时翻身,更换体位,减少受压。夏季包扎不宜太厚,注意降温,冬季更换敷料时,注意保暖。 如果小孩子出现了烧伤除了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之外,还需要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做好护理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烧伤的尽快痊愈,保证孩子尽快康复,不会留下后遗症。

幼儿烫伤的紧急处理方法

幼儿烫伤的紧急处理方法 孩子们一旦烫伤了之后呢,就应该选择紧急处理的方式,尤其是幼儿烫伤之后如果能够及时的处理,避免出现更为严重的问题。下面是为你带来的幼儿烫伤的紧急处理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是及时冷却。 发现孩子烫伤了,要马伤处置于冷水之中,可用自来水冲,也可用冷毛巾敷,这样可及时将传入皮肤的热能消除,防止烫伤扩散,减少伤害程度。 二是尽快用药。 冷却之后,可用烫伤软膏等涂抹伤处,如家里没有备用药膏,可用身边的一些日用品类代用。为减轻疼痛,可用肥皂涂抹,也可用小苏打外用,此类咸性物品可有效地减轻烫伤疼痛,涂抹过后可立即止疼,如十几分钟疼痛又起可再次涂沫。也可用蜂蜜、白糖涂于患处,不但止疼。也利于愈合。对于水泡,上年纪的人都主张用针穿破放出水来,其实最好不要穿破,以防感染,如需穿破最好到医院处理。 (1)如果发生了烫伤,出现皮肤潮红,疼痛,受伤后在水龙头下用冷水持续冲洗伤部,或将伤处置于盛冷水的容器中浸泡,持续30分钟,以脱离冷源后疼痛已显着减轻为准。这样可以使伤处迅速、彻底地散热,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渗出与水肿,缓解疼痛,减少水泡形成,防止创面形成疤痕。可起到止痛的效果。但要注意避免皮肤破

损,以免感染。 (2)将覆盖在伤处的衣裤剪开,以避免使皮肤的烫伤变重。 (3)对于严重的各种烫伤,特别是头部、面部和颈部烫伤,因为随时有可能引起孩子休克,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4)创面不要用红药水、紫药水等有色药液,以免影响医生对烫伤深度的判断,也不要用碱面、酱酒、牙膏等乱敷,以免造成感染。 (5)头、面、颈、手、臂等部位的轻度烫伤,经过清洁创面涂药后,不必包扎,以使创面裸露,与空气接触,从而保持干燥,并加快创面复原。 (6)严重烫伤的小儿在送医院途中注意保持平卧位,不要直立抱着,可以给患儿喝一些淡糖盐水,以补充体液,防止发生脱水。 烫伤在生活中如何预防保健1、家庭要注意防止烫伤发生,热水瓶、热汤等要防止小儿触摸。教育儿童不要玩火。使用煤气要注意安全操作等。 2、烫伤后如果没有自来水冲洗可以用牛奶、啤酒代替;水泡不要穿破,以免细菌感染,应待水泡自行吸收消退。 3、洗澡放水时应先放冷水再放热水,水温一般控制在40℃左右。 4、热水瓶、热汤要放置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5、餐桌上放热液时,须注意桌巾的长度,以免孩子好奇拉扯,把热液拉下而受伤。建议餐桌以不铺桌巾; 6、不要拿煮沸又太重的热汤、热锅,以免不慎打翻而烫伤自己或孩子;

烧伤现场急救处理的方法

烧伤现场急救处理的方法 烧伤现场急救处理般方法:烧伤是火灾中较常见创伤之它不仅会使皮肤损伤而且还可深达肌肉骨骼严重者能引起系列全身变化如休克、感染等烧伤现场急救是否正确及时护送方法和时机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伤员安全因此伤后应迅速脱离致伤源并进行必要紧急救治是现场抢救基本原则: 一、迅速消除致伤源 灭火战斗中出现烧伤情况般有:火焰烧伤;液体、气体、固体等高温烫伤;化学烧伤;电烧伤等任何致伤从接触体到造成损伤均有一过程只是时间长短不一而已因此现场抢救要争取时间常用方法如下: 1.当衣物着火时应迅速脱去;或就地卧倒打滚压灭、或用各种物体扑盖灭火最有效是用大量水灭火切忌站立喊叫或奔跑呼救以防头面部及呼吸道吸入火焰损伤 2.当气体、固体烫伤时应迅速离开致伤环境 3. 当化学物质接触皮肤后(常见有酸、碱、磷等)其致伤作用与些化学物质浓度和作用时间成正比关系故受伤后应首先将浸有化学物质衣服迅速脱去并用大量水冲洗以 达到稀释和清除创面上化学物质磷烧伤应迅速脱去染磷衣服并用大量水冲洗创面或将创面浸泡水中隔绝空气并洗去磷粒如无大量水冲洗可以用多层湿布包扎创面使磷 与空气隔绝防止磷继续燃烧加重损伤禁用含油质敷料包扎以免增加磷溶解和吸收 4.当触电后应立即关闭电源将伤员转移至通风处松开衣服检查发现呼吸停止时施行口对口工呼吸;心脏停止跳动时施行胸外按压呼吸心脏均停止时同时进行工呼吸及胸外按压并及时送附近医院进一步抢救    二、现场简单医疗急救 1.若被热力烧伤后应立即用冷水或冰水湿敷或浸泡伤区可以减轻烧伤创面深度并有明显止痛效果寒冷环境中进行冷疗时须注意伤病员保暖和防冻 2.无论何种原因使烧伤合并其损伤如严重车祸、爆炸事故时烧伤同时合并有骨折、脑外伤、气胸或腹部脏器损伤均应按外伤急救原则作相应紧急处理如用急救包填塞包扎开放气胸制止大出血简单固定骨折等再送附

烧伤后的处理办法.doc

烧伤后的处理办法 对于烧伤,可能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也应该了解,烧伤给患者造成的影响和伤害,那么烧伤后怎么办?烧伤怎么处理?下面我们我们来看看烧伤后的处理方法。 烧伤后的处理办法 1、冷水浸泡:最紧迫最重要的事情是阻断烧伤的进程。用大量的冷水来冷却烧伤处,至少15-30分钟或直到灼痛感消失。但一定不要用冰或冰水,它们会使烧伤更难以处理。如果是接触性的烧伤,将受伤的部分浸入冷水。如果是热油或一些喷溅的热液体如电池酸液或热汤,先将变色的衣服剪去,将油脂冲洗掉,然后将伤处浸入冷水中。如果衣服黏附在烧伤处,就在衣服表面大量冲洗,然后迅速到最近的急救场所。不要自行将衣服强行去除。一旦除去了这些热量,你的伤情就好了一半。这些降温方法就像临时的止痛药物一样阻止了烧伤在体内组织的传播。 2、不要涂油脂:你不会用大块的黄油来尝试熄灭火焰,是吧!对烧伤也是如此。将油脂涂在烧伤处会影响热量的散发,加重你的烧伤,并且还可能引起感染。也不要使用其他的一些民间的急救措施。醋、土豆皮和蜂蜜都不会对烧伤有好处。 3、包扎伤处静养:在对烧伤进行冷却和简单的清理后,用干净、干燥的布将烧伤处轻轻包裹。然后至少在24小时内不要碰触患处。应该让身体自己开始进行治愈烧伤的过程。 4、用芦荟减轻痛苦:在烧伤2-3天后,用新鲜芦荟根茎的天然汁液或非处方的芦荟药膏涂于患处。这两种方法均具有止痛作用,会缓解患处的疼痛。 5、进行一此抚慰伤口的处理:当烧伤开始愈合时,打破一个维生素E胶囊,将里面的液体涂在患处。这可以使你感觉好一些并能够减少疤痕生成。但不要在有创口的皮肤上使用维生素e 油。或者购买一些非处方的急救药物如晒后冷却药物。 6、保持水疱完整:那些皮肤表面的水疱是最佳的天然保护

小儿烧伤如何护理_小儿烧伤的处理方法.doc

小儿烧伤如何护理_小儿烧伤的处理方法小儿烧伤如何护理_小儿烧伤的处理方法 ▎小儿烧伤常见护理方法 一、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饮食对烧伤治疗的重要,同时需了解患者以前的饮食嗜好,习惯及以往的胃肠消化功能,以便科学的、合理的安排营养。 二、除休克期外尽量鼓励患者口服,合理安排进食与翻身的时间,减少餐前治疗,同时给予选择易消化的高蛋白饮食,饮食需色、香、味俱全以增加患者的食欲。 三、除一日三餐主食外,可根据患者氮平衡及全身营养状况,餐间给予牛奶、鸡蛋、酪蛋白、豆浆、水果等,尽可能做到少食多餐。 四、进食困难(口唇部、口腔粘膜烧伤)、食欲差及昏迷患者可予鼻饲,选择适合的胃管,插入后用纱带固定,做好鼻饲常规护理,同时应做到分次少量慢速灌入。使用胃肠营养泵可维持于每小时100~150ml速度持续泵入,注意营养液的温度,并防止鼻饲管阻塞和滑脱。 ▎烧伤如何处理 1、万一发生烧伤、烫伤,首先不要惊慌,也不要急于脱掉贴身单薄的诸如汗衫、丝袜之类衣服,应迅即用冷水冲洗。等冷却后才可小心地将贴身衣服脱去,以免撕破烫伤后形成的水泡。 2、冷水冲洗的目的是止痛、减少渗出和肿胀,从而避免或减少水泡形成。冲洗时间约半小时以上,以停止冲洗时不感到疼痛为止。一般水温约20℃左右即可。切忌用冰水,以免冻伤。如果烫伤在手指,也可用冷水浸浴。面部等不能冲洗或浸浴的部位可用冷敷。 3、冷水处理后把创面拭干,然后薄薄地涂些蓝油烃、绿药

膏等油膏类药物,再适当包扎1-2天,以防止起水泡。但面部只能暴露,不必包扎。如有水泡形成可用消毒针筒抽吸或剪个小孔放出水液即可;如水泡已破则用消毒棉球拭干,以保持干燥,不能使水液积聚成块。 4、烧新生表皮由于各种刺激,易发生松动,形成水疱,出现水疱后若不及时正确处理,往往发生感染,形成溃疡。在出现水疱后,可用络合碘消毒皮肤,用无菌剪刀剪开水疱,引出积液。一般应在水疱消退溃疡愈合后再实施抗疤痕治疗。 5、对于酸、碱造成的化学性烧伤,早期处理也是以清水冲洗,且应以大量的流动清水冲洗,而不必一定要找到这种化学物质的中和剂。过早应用中和剂,会因为酸碱中和产热而加重局部组织损伤。 6、烧伤创面刚愈合时,仍有少量分泌物和药痂,细菌容易快速繁殖,加上表皮薄嫩,结构和功能都不完善,容易发生感染、破溃。在此期间,可使用中性清洁剂进行清洗,清洗后使用抗疤痕的药物等治疗。 ▎烧伤的疤痕如何预防 1、注意皮肤清洁卫生 烧伤创面刚愈合时,仍有少量分泌物和药痂,细菌容易快速繁殖,加上表皮薄嫩,结构和功能都不完善,容易发生感染、破溃。 在此期间,可使用中性清洁剂进行清洗,清洗后使用抗疤痕药物等治疗。 2、避免过度磨擦和过度活动 由于疤痕表皮结构和功能不完善,表皮较易受到损害,一些不恰当的治疗可能加重损伤。 在应用抗疤痕药物时,不宜过度用力按摩,也不宜过长时间按摩,这样会造成表皮与纤维板层分离形成水疱或血疱,关节

小儿烧伤391例特点及治疗分析

小儿烧伤391例特点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3-09-10T14:54:57.5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9期供稿作者:王桂芳于鸿凯[导读] 因而同等热力作用在小儿身上所造成的烧伤深度较成人为深,但又往往将深度估计偏浅。 王桂芳于鸿凯(山东省平度市中医院 266700)【中图分类号】R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9-0020-01 烧烫伤是小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外伤。统计我院自2005年10月至2012年10月7年间收治的烧烫伤病人发现:总数656例,小儿(10个月~14岁)391例,占总数的59﹒6%。由于小儿在生理解剖等方面与成人不同,因而烧伤后变化及烧伤的治疗与成人有所不同。现将其特点分析如下: 一. 烧伤原因 1. 10个月-3岁,大部分为热液烫伤。此期小儿蹒跚学步,但步态不稳,喜欢跟随在大人身边,模仿性强,但回避反应能力差,常因打翻热水瓶、热汤锅或跌倒在火炉、汤锅上而烫伤。特别是夏季,小儿肢体裸露,皮肤娇嫩,极易烫伤。 2. 3岁-14岁,调皮好动,好奇心强,常因玩火、烟花爆竹,接触柏油、石灰池、电线等烧伤,少数因为做饭、烧水等家务劳动致伤。 二. 烧伤面积的估算 小儿体表面积的特点是:头大、腿短,并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年龄越小,头部的相对体表面积越大,而下肢的相对体表面积越小。见下表: 小儿头颈部及下肢随年龄改变的面积百分率: 用公式计算: 小儿头颈部面积百分率:9+(12-年龄)% 小儿双下肢面积百分率:46-(12-年龄)%[1] 其他部位的相对体表面积基本不变,与成人相同,可用九分法计算。 三. 烧伤严重程度分类 小儿皮肤较薄,因而同等热力作用在小儿身上所造成的烧伤深度较成人为深,但又往往将深度估计偏浅。这是因为小儿皮肤薄,即使深二度烧伤,渗出到浅层(坏死皮肤下)的体液仍较多,故水疱较大,如果单凭水疱较大即判断为浅二度,往往容易错误。此外,如果继发感染,小儿烧伤也较成人容易加深。 小儿血容量与体表面积的比值较成人为小,相对血容量较小,对感染的抵抗力较差,因而烧伤后更易发生休克、败血症。所以同样面积与深度的烧伤,小儿的临床表现较成人严重。小儿烧伤严重程度分类如下:轻度烧伤:总面积在5%以下的二度烧伤。 中度烧伤:总面积在5—15%的二度烧伤或5%以下的三度烧伤。 重度烧伤:总面积在15—25%的二度烧伤,或5—10%的三度烧伤。 特重度烧伤:总面积25%以上或三度烧伤在10%以上者。[2] 若伴有眼烧伤、面颈部烧伤、手烧伤、会阴部烧伤或吸入性损伤,也视为严重烧伤。应特别注意的是:小儿头面部皮肤所占体表面积较大,且烧伤后机体反应特别强烈,极易发生休克、高热、抽搐等,还须警惕因口腔、喉头及颈部水肿而发生窒息的可能性。 四. 治疗 小儿烧伤面积在5%以上即有发生休克的可能,尤以头面部为甚。所以应尽早建立静脉通路,进行液体复苏。但因小儿全身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耐受性差,补液不足可发生休克,过多则可发生肺水肿。我们通常用的小儿烧伤休克期补液公式如下: 2岁以下的婴幼儿烧伤后第一个24小时所需胶、晶体总量为:烧伤面积(%)×体重(kg)×2毫升,水分为100-150毫升/千克/天。 2岁以上的幼儿烧伤后第一个24小时所需胶、晶体总量为:烧伤面积(%)×体重(kg)×1.75毫升,水分为50-100毫升/千克/天。 第一个8小时应输入全量的一半,第二、三个8小时分别输入全量的1/4。伤后第二个24小时胶、晶体输入量为第一个24小时的一半,水分补充与第一个24小时相同。各种液体交替在规定时间内输入,维持尿量在0.5~1毫升/(千克?小时),并注意补液速度,不可在短时间内输入单一的大量液体,否则可引起患儿肺水肿或脑水肿。[3] 小儿体温中枢不稳定,容易发生高热、惊厥,当体温达38.5摄氏度时,就应给予物理降温,若无效,应给以解热药如:氨基比林、吲哚美辛肛栓等。小儿的肾脏对药物排泄功能差,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多粘菌素B、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应慎用,若用时每日必须监测肾功能。此外,由于婴幼儿水的代谢旺盛,尿多,从肾脏排泄的药物也多,因此给药的间隔时间需相应缩短。[4] 小儿皮肤薄,植皮时取自体皮应尽可能薄一些,否则供皮区又需植皮。植皮后应注意植皮区固定及肢体约束,防止因躁动或搔抓而影响皮片成活。[5] 小儿由于生长发育的需要,新陈代谢比成人旺盛,按体重计,需要的热量和蛋白质均比成人高。但小儿肠壁薄,粘膜血管丰富,渗透压高,吸收率也高,一旦胃肠道感染,肠毒素容易进入血液循环,因此中毒性腹泻和肠功能紊乱多见。烧伤后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摄入,口服营养往往难以满足患者的需要,[6]多需静脉补充营养。 另外,烧伤创面的处理及换药很痛苦。小儿对疼痛的耐受力较成人差,换药时多躁动、挣扎,极不配合。医护人员应事先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理解、配合和协助。操作时动作尽量轻柔、快速,减少患儿的痛苦。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加强对小儿的看护,使其远离热源,并随时对其进行避险能力的训练,让其学会自身防护。一旦发生烧伤,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切不可掉以轻心,贻误病情。

小儿烧伤

目前比较通用的是以烧伤皮肤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的百分数来计算,即中国九分法:在100%的体表总面积中:头颈部占9%(9×1)(头部、面部、颈部各占3%);双上肢占18%(9×2)(双上臂7%,双前臂6%,双手5%);躯干前后包括会阴1%占27%(9×3)(前躯13%,后躯13%,会阴1%);双下肢(含臀部)占46%(双臀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9×5+1),(女性双足和臀各占6%)。 还有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是以患者本人手掌(包括手指掌面)其面积为体表总面积的1%,以此计算小面积烧伤;大面积烧伤时用100减去用病人手掌测量未伤皮肤,以此计算烧伤面积。 临床上通常把成人烧伤面积在10%以下的二度烧伤称为轻度烧伤;烧伤面积11-30%或是三度烧伤10%以下称为中度烧伤;烧伤面积31-50%或三度烧伤11-20%称为重度烧伤。以上病人如果伴有休克,中度吸入性损伤或是伴有合并伤者则严重程度升一级。总烧伤面积超过50%或三度烧伤超过20%则称为特重度烧伤。

热烧伤、面积计算和深度判定 1.热烧伤 "烧伤"可由热水、蒸汽、火焰、电流、激光、射线、酸、碱、磷等各种因子引起。临床上常 见的狭义的烧伤是指单纯由高 温所造成的热烧伤。势力所致病理损伤主要取决于热原温度和受热时间。其病理变化包括局 部皮肤粘膜细胞的变性、坏死 和循环血量减少、超高代谢、红细胞丢失、免疫功能受损等全身反应。如不及时正确处理, 可发生休克、脓毒血症、肺部 感染和急性呼衰、急性肾衰等严重并发症导致多系统器官衰竭而死亡。 2.面积计算 有四种估算方法:中国九分法、中国新九分法、十分法、手掌法。所谓九分法即按体表面积 9%的倍数来估计体表解剖分区 的面积,而十分法则按体表面积10%的倍数来估计体表解剖分区面积。手掌法是按伤员自身 手掌并指面积作为体表面积的 1%来估计。目前多采用中国新九分法和手掌法相结合估计烧伤面积。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因头 部较大而下肢较小,因此在估 算其头颈部和下肢面积时,应在成人估计的基础上加以校正,具体方法详见下表: 3.深度判定 常用三度四分法,将灼伤分为Ⅰ°、浅Ⅱ°、深Ⅱ°和Ⅲ° (1)Ⅰ°烧伤:仅伤及表皮,局部呈现红肿,故又称红斑性烧伤。有疼痛和烧灼感,皮温

烧伤现场急救原则及措施

烧伤现场急救原则及措施 一、迅速脱离致伤源或消防致伤原因 1.火焰烧伤时,伤员应迅速灭火,立即平卧于地,慢慢滚动躯体以灭火,或者跳入附近之水池、小河中灭火,切勿站立、呼喊或奔跑,以免火焰因奔跑而燃烧更旺,因喊叫吸入炽热气体而造成吸入性损伤,赤手扑打火焰可致手部烧伤,深部烧伤多可造成手功能障碍,亦应避免。他人或消防人员除指导伤员自救以外,应使用大量清水或其他灭火材料将火扑灭,或用棉被、毯子、大衣覆压在伤员身上灭火,并尽快协助伤员离开现场。 2.热流体或蒸气烫伤时,应使病人迅速离开现场并立即脱去浸湿的衣服,以免衣服上的余热继续产生作用,使创面深化。要尽可能避免将泡皮剥脱,可先用冷水冲洗带走热量后剪开热液浸湿的衣服。如贴身衣服与伤口粘在一起时,切勿强行撕脱,以免使伤口加重,可用剪刀先剪开,然后慢慢将衣服脱去。 3.化学物质烧伤时,最简单、最有效的处理办法是,脱离现场后即刻脱去化学物质沾染或浸透的衣服、手套、鞋袜等,用大量清洁冷水冲洗烧伤人员,时间不得少于20—30min,一方面可冲洗去化学物品,另一方面可使伤者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对化学物品的吸收。除现场备有拮抗剂或中和剂以外并有使用经验的人在场,切勿因寻找拮抗剂、中和剂而耽搁冲洗时间。应特别注意病人眼部感觉并仔细检查,在有损伤情况下应予冲洗。对个别具有剧毒的化学物质(如氰化物),应在大量冲洗的同时,尽早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生石灰烧伤时,应在除去生石灰料后方行冲洗,防止生石灰遇水生热,加重损伤。磷烧伤时则应将创面浸于水中,或以多层湿纱布覆盖,以防止磷在空气中继续燃烧,加重损伤,并尽量剔除磷粒。 4.电烧伤时,立即切断电源,再接触患者,并扑灭着火衣服。在未切断电源以前,急救者切记不要接触伤员,以免自身触电。灭火后,如发现伤员呼吸心跳停止,应在现场立即行体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待心跳和呼吸恢复后,及时转送就近医院进一步处理;或在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将伤员迅

19例小儿烧伤后发热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19 例小儿烧伤后发热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对烧伤幼儿的临床护理经验进行研究。 方法:将2013年5月?2013年12月,我院接诊的19 烧伤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对19 例烧伤幼儿的临床护理经验展开回顾性分析。 结果: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患儿均未出现严重肢 体功能障碍,治疗结束后,均顺利出院。 结论:面对烧伤幼儿,医护人员应给予细致、精心的临 床护理,及时补液,建立静脉通路,使电解质达到平衡水平,可最大化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小儿烧伤创面发热原因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406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 2014)05-0252-01 在儿科中,烧伤是1?4 岁儿童的常见急症之一[1]。由 于该年龄段的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心理,同时极度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因而容易被烧伤或烫伤。另由于患儿生理发育尚且还不完全,抵抗力与免疫力相对成人会更低,倘若救治护理不当,非常容易致使伤口感染,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对烧伤幼儿的临床护理经验进行研究。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2013年5月?2013年12月,我院接 诊的19 烧伤幼儿作为研究对象。19 例病患中,男性患儿11 位,女性患儿8 位。根据三度四分法作为诊断标准,使用新九分法确定烧伤面积。19 例病患中,6位患儿烧伤面积低于15%,9位患儿烧伤面积在15%?30%之间,2 位患儿烧伤面积在30%?50% 之间,1 位患儿烧伤面积达50%以上。 1.2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面对患儿,医护人员应保持足够的亲和 力,语调轻柔地与患儿进行交流。在行日常护理时,尽量动作轻缓,降低疼痛感,护理过程中,可对患儿进行言语安抚,避免患者因过度紧张,抵触治疗,使病情加重[3] 。年龄较小的患儿,大多数都极度依赖父母,因此,医护人员可指导患儿家属安抚患儿。对于大龄患儿,医护人员应多给予表扬,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主动配合治疗。 1.2.2前期准备。第一步,确保患儿呼吸道通畅,尤其是 被火焰烧伤的患儿,需时刻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患儿吸氧期间,医护人员应增多寻访次数,定期查看患儿体征是否出现异常。如果患儿情况危急,可提前准备实施气管切开手术。 1.2.3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患儿静脉细小,同时因为休克, 静脉塌陷,行静脉穿刺十分不易。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意义重大,可行静脉切开术,确保及时补给体液[4] 。 1.2.4制定输液计划。针对幼儿烧伤患者,输液应遵循“先 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的原则,确保输液通常。记录患儿每小时尿量,同时参照患儿生命体征、尿量等情况,酌情调整输液速度与补液总量。 1.2.5休克期护理。患儿休克的先兆表现包括:患儿焦躁 不安,嗜睡且脉搏微弱,尿量较小甚至无尿等。对此,医护人员应给予高度重视[5] 。幼儿提问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因此体温调节能力

实验过程中发生烧烫(灼)伤,正确的处理方法

实验过程中发生烧烫(灼)伤,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化学实验中的灼伤是指强酸、强碱以及一些毒剂等接触皮肤或裸露的局部器官引起人体的局部损伤,如不及时处理往往可能会引起组织器官坏死,留下灼痕。灼伤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是经常出现的安全事故。例如:眼睛内溅入碱金属、溴、磷、浓酸、浓碱等化学药品或其它具有刺激性的物质时会对眼睛造成灼伤;酸液溅到皮肤上会引起皮肤灼伤,如氢氟酸能腐烂指甲、骨头,滴在皮肤上会形成痛苦的、难以治愈的烧伤。还有碱灼伤,溴灼伤等,这是很危险的,被溴灼伤后的伤口一般不易愈合,必须严加防范。另外,在烧熔和加工玻璃物品时容易被烫伤,在切割玻管或向木塞、橡皮塞中插入温度计、玻管等物品时容易发生割伤等。因此,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规范操作,格外小心,预防在先,尽量避免灼伤事故的发生。一旦灼伤事故不幸发生,我们不要惊慌,应当立即采取科学合适的应急处理措施。根据灼伤的化学药品的不同、灼伤程度的不同和灼伤部位的不同,我们应当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一、灼伤的预防 1、最重要的是保护好眼睛!在化学实验室里应该一直配戴护目镜(平光玻璃或有机玻璃眼镜),防止眼睛受刺激性气体薰染,防止任何化学药品特别是强酸、强碱、玻璃屑等异物进入眼内。 2、禁止用手直接取用任何化学药品,使用毒品时除用药匙、量器外必须配戴橡皮手套,实验后马上清洗仪器用具,立即用肥皂洗手。 3、尽量避免吸入任何药品和溶剂蒸气。处理具有刺激性的、恶臭的和有毒的化学药品时,如H2S、NO2、Cl2、Br2、CO、SO2、SO3、HCl、HF、浓硝酸、发烟硫酸、浓盐酸、乙酰氯等,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通风橱开启后,不要把头伸入橱内,并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 4、严禁在酸性介质中使用氰化物。 5、禁止口吸吸管移取浓酸、浓碱、有毒液体,应该用洗耳球吸取。禁止冒险品尝药品试剂,不得用鼻子直接嗅气体,而是用手向鼻孔扇入少量气体。 6、不要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擦洗溅在皮肤上的药品,这种做法反而增加皮肤对药品的吸收速度。 7、实验室里禁止吸烟进食,禁止赤膊穿拖鞋。二、灼伤事故的急救措施 1、碱类灼伤 强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刺激作用,一旦碱灼伤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碱性物质基本消失为止,再用1%~2%醋酸或3%硼酸溶液进一步冲洗。眼睛被碱灼伤时应先用大量流水冲洗,再选择适当的中和药物如2%~3%硼酸溶液大量冲洗,特别要注意穹窿部要冲洗彻底。 2、酸类灼伤 常见的强酸如硫酸、硝酸、盐酸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硫酸灼伤皮肤一般呈黑色;硝酸灼伤呈灰黄色;盐酸灼伤呈黄绿色。皮肤被酸灼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皮肤被浓硫酸沾污时切忌先用水冲洗,以免硫酸水合时强烈放热而加重伤势,应先用干抹布吸去浓硫酸,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彻底冲洗后可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淡石灰水或肥皂水进行中和。切忌未经大量流水彻底冲洗就用碱性药物在皮肤上直接中和,这样会加重皮肤的损伤。强酸溅入眼内,在现场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冲洗时应将头置于水龙头下,使冲洗后的水自伤眼的颞侧流下,这样既避免水直接冲眼球,又不至于使带酸的冲洗液进入好眼,冲洗时应拉开上下眼睑,使酸不至于留存眼内和下穹窿中。如无冲洗设备,可将眼浸入盛清水的盆内,拉开下眼睑,摆动头部洗掉酸液,切忌因疼痛而紧闭眼睛,经上述处理后立即送医院眼科治疗。 3、溴灼伤

小儿烧伤护理常规

小儿烧伤一般护理 1、立即将病人送清创室,评估伤情、了解致伤原因、伤口处理经过、尿量、转运过程、准备清创器械灭菌物品,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早期处理、清创。 2、根据烧伤病人的病情安排病床,准备床单位。 3、病室需要消毒、隔离设施,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室温维持在28℃—32℃。 4、了解烧伤的原因、面积、深度等,对有面、颈深度烧伤者应备氧气和气管切开包,观察呼吸情况,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切开术。 5、大面积烧伤或危重病人应立即建立静脉通路。穿刺困难者立即准备配合医生行深静脉置管术,同时抽血标本送生化常规和配血,留置尿管。 6、在病情稳定情况下,清洁健康皮肤、修剪指甲、头面部烧伤剃除毛发。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操作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病室内每日用紫外线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两次。向病员和陪护做好宣传工作,限制探视人员。 8、讲解胃肠道营养的重要性,根据病情早期进食及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9、心理护理:对较大病儿尽量讲明道理,消除恐惧,配合治疗,同时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其协助护理人员共同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

烧伤休克期护理常规 1、评估患者,合理安置病人,必要时床边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如:氧气、负压吸引器、监护仪、气管切开包、深静脉置管包等。 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每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根据病情应随时增加测试次数,熟悉烧伤休克期临床表现,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熟悉抗休克的补液知识,掌握补液方法,注意补液的质、量和速度。 4、输液是防治烧伤休克的最有效措施,应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妥善固定,保持静脉通路通畅,躁动患者要做好约束,保证准确无误地完成补液计划。 5、尿的监测:留置尿管,保持尿管通畅,观察尿液的性质、量,发生少尿、无尿,应先检查尿管是否阻塞、脱出等,排除导尿管因素,再报告医生,记每小时尿量,必要时观察每15分钟或30分钟的尿量,小儿不少于1ml/kg/小时。 6、严密观察病情,熟悉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性休克的症状,不可无原则的满足病员口渴饮水要求。 7、注意保暖,夏季室温维持26℃—28℃,冬季28℃—32℃为宜。 8、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做好创面护理,取休克卧位,病情允许,每2小时翻身一次,抬高患肢。

小儿中小面积烧伤治疗分析

小儿中小面积烧伤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288例小儿中小面积烧伤治疗的方法,总结治疗的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88例中小面积烧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患儿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治疗过程和结果总结治疗体会。结果288例患儿均康复出院,没有1例患儿死亡。结论根据患儿烧伤的实际情况,对创面进行合理的处理,并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烧伤的重要手段,同时对深度烧伤的创面后期肉芽给予手术植皮,恢复其功能及外观。 标签:小儿;中小面积烧伤;治疗方法;体会 在各种小儿意外伤害当中,小儿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情况,在烧伤患者当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由于患儿机体发育不健全,抵抗力较差,并且对治疗的配合度较差,从而增加了治疗的难度[1]。小儿烧伤经常发生在1~4岁,烧伤程度与患儿接触热源的时间以及热源的温度有关,由于小儿与成人不同的生理状况,当同一热源损害时,小儿被损害的程度要远超与成人,小儿比成人更容易发生脱水[2],因此当小儿烧伤时要及时处理,以免延误病情而造成严重的后果。为了提高对小儿烧伤治疗的效果,形成一套系统的治疗方法,本文对医院收治的288例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研究的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当中有患儿288例,男性188例,女性100例,年龄6个月~9岁,平均(4.5±1.4)岁,其中火焰烧伤患儿52例,热液烧伤148,化学物品烧伤40例、鞭炮火药烧伤48,所有患儿按照烧伤面积评定标准都评定为中小面积烧伤,轻度烧伤和中度烧伤分别是168例和120例,烧伤部位主要为四肢、头面部、躯干和臀部。 选取标准:①所选的患儿均是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选取。②所有患儿均经过临床诊断,已被确诊为不同程度的轻、中度烧伤。③所有患儿除烧伤外并无其他严重疾病及并发症发生。④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均经过所有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烧伤患儿入院之后,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儿的情况立即清创,对于头面部、臀部以及会阴部的创伤,需要采用磺胺嘧啶银粉、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外涂在创面上进行暴露治疗。对于躯干以及四肢的创面需要进行清创后外用磺胺嘧啶银锌霜、纳米银等进行包扎。在治疗的早期,由于创面渗液严重,很容易导致敷料被侵润,从而引发创面感染,因此医务人员需要随时换药,在治疗的中后期,换药的次数会大大减少。另外,对所有患儿给予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进行治疗,以促进患儿创面愈合。对于烧伤面积较大并且合并头面部烧伤的患儿需要及时进行输液,具体的输液方案以及输液量都需要根据每个患儿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体差异进行确定,以保证治疗的效果。同时,在对患儿进行补液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对输液的速度进行调整和控制,将患儿每小时的

七种烧伤应急处理

七种烧伤、烫伤如果紧急处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不但要防止“引火烧身”,必须要有处理烧伤、烫伤的常识。不科学的急救方法会加重了烧伤者后期治疗难度。在许多烧伤等事件中,由于急救中的一些不恰当的做法,给烧伤者带来“二次损伤”。专家提醒,在烧伤早期救治中,千万不能用酱油、牙膏、红汞、紫药水作为疗伤“药物”,这种做法可能会影响到医生对于烧伤深度的观察和判断,也会增加创面感染的机会。记者请广州市红十字会培训中心讲师钟云莺,针对不同的烧烫伤的现场急救给市民支招。 1、明火烧伤 伤员身上燃烧着的衣服如果难以脱下来,可卧倒在地滚压灭火,或用水浇灭火焰。切勿带火奔跑或用手拍打,否则可能使得火借风势越烧越旺,使手被烧伤。也不可在火场大声呼喊,以免导致呼吸道烧伤。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烟雾吸入导致窒息或中毒。 烧伤急救的时候,谨记“冲、脱、泡、包、送”的五字要诀。 冲:用清水冲洗烧伤创面; 脱:边冲边用轻柔的动作脱掉烧伤者的外衣,如果衣服粘住皮肉,不能强扯,可以用剪刀剪开; 泡:用冷水浸泡创面; 包:用干净的布单、衣物包扎伤处; 送:尽快送到具有救治烧伤经验的医院治疗。 2、开水烫伤 被开水烫伤后,最为简单有效的急救就是用大量的流水持续冲洗降温,持续大约20分钟左右,让患处温度与周边正常皮肤温度一致。在冲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流水冲力不应过大,要尽量保存烫伤后水泡的完整性。如有衣物,应于降温后予以剪除,但不能强行剥离,以免撕破水泡。 创面不要按民间的偏方处理,特别是有颜色的“红药水”或者“紫药水”,甚至是用酱油等涂抹,以免影响医生对烧伤严重程度的判断。经过上述简单处理后,可以一边使用冰袋冷敷创面止痛,一边到专科医院或烧伤整形科就诊。 3、电击烧伤 电击烧伤最大的危险是体内烧伤,当发现有人触电时,请立即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先将电源切断,或用绝缘体将电源移开,如干木棒、树枝、扫帚柄等。电源

强酸强碱烧伤及中毒的处理方法

强酸强碱烧伤及中毒得处理方法 一、强酸强碱- 强酸强碱烧伤得急救原则 强酸烧伤: 常见得强酸:硫酸、盐酸、王水、碳酸,因其浓度、溶液量以及皮肤接触面积不同,而造成轻重不同得烧伤。近几年常有用强酸恶性毁容得事件发生。 急救原则: 1、1 立即用大量温水或大量清水反复冲洗皮肤上得强酸,冲洗得越早、越干净、越彻底越好,哪怕残留一点也会使烧伤越来越重。不要顾虑病人冲洗时加重疼痛,要鼓励病人忍耐着冲洗下去,直到冲洗干净为止;或石灰水、苏打水冲洗,然后用生理盐水清洗,切忌用强碱液冲洗。 注意:切忌不经冲洗,急急忙忙地将病人送往医院。 1、2用水冲洗干净后,用清洁纱布轻轻覆盖创面,送往医院处理。?2眼部烧伤,即刻用清水冲洗。冲洗方法就是用一盆清水,将面部放入水中,两眼睁大,头部在水中左右摇晃,如此反复换几次水冲洗,然后再以3%碳酸氢钠溶液清洗,之后滴入0、01硫酸阿托敏药水.? 强碱烧伤: 常见得强碱:氢氧化钠(苛性钠),石灰等。?强碱对人体得皮肤组织得损害力比强酸更重,因为强碱可渗透深入组织,使组织蛋白发生溶解。 强碱得处理方法 大量接触烧碱时应佩带防护用具,工作服或工作帽应用棉布或适当得合成材料制作。操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戴工作服、口罩、防护眼镜、橡皮手套、橡皮围裙、长统胶靴等劳保用品。应涂以中性与疏水软膏于皮肤上。接触片状

或粒状烧碱时,工作场所应有通风装置,室内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中国MAC0、5毫克/米3(以NaOH计),美国ACGIH TLVC 2毫克/米3.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得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与飞溅。处理泄漏物须穿戴防护眼镜与手套,扫起,慢慢倒至大量水中,地面用水冲洗,经稀释得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碱液触及皮肤,可用5~10%硫酸镁溶液清洗;如溅入眼睛里,应立即用大量硼酸水溶液清洗;少量误食时立即用食醋、3~5%醋酸或5%稀盐酸、大量橘汁或柠檬汁等中与,给饮蛋清、牛奶或植物油并迅速就医,禁忌催吐与洗胃。 急救原则:

小儿烧伤处理方法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李大哥正准备上床睡觉,妻子小胡到厨房烧水,就在妻子灌好了热水瓶拎进屋里的工夫,厨房传来“咣”的锅盖落地声,紧接着就听见儿子大哭。“当时跑出来,孩子半个身子都栽进锅里了,吓得我赶紧给他抱出来!”小胡讲述起那一幕时,还是声音发颤。炉灶内的柴刚刚熄灭,锅里还有大半锅热水。 见到儿子被烫得浑身发红起皮,李大哥腿都软了,赶紧给孩子脱去衣服,部分皮肤粘着衣服掉下……后来治愈,整个身子却留下触目惊心的伤疤! 被烫伤的孩子名叫小雨,今年还不到3岁,平时活泼好动,十分调皮,被爸妈当作掌心宝。“他就爱玩水,总拿瓢泼水玩,也不知道水烫,怎么就爬上灶台掉进去了!”李大哥说,他不止一次叮嘱孩子远离灶台,却没料到意外发生得这么突然。 很明显,以上父母不懂得烫伤急救的方法,反而加重了对孩子的伤害。今天,小编给大家盘点,面对孩子被烧伤烫伤后,父母不正确的做法: 一是用肥皂、食盐、白糖、鸡蛋清、蚯蚓等民间“偏方”,可能引起烫伤创面感染;尤其是涂牙膏、食醋等,对烫伤创面有较强的刺激性,还可能会侵蚀创面、增加损伤。 二是应用酱油、紫药水等不但影响医生对烫伤创面的观察,而且可能引起感染。 三是应用“红药水”,可能引起汞中毒。 四是立刻脱掉衣服,孩子被烫伤后,身上的衣服会跟皮肤黏合在一起,如果着急脱掉贴身的衣服,会撕破皮肤。 那么,烧烫伤后正确的做法是: 一、区分烧/烫伤的程度,因情况而定急救措施 烫伤或烧伤简单的说把它分为三个程度:轻度、中度和重度。 1、手臂发红的位置是轻度,可以不去医院,自行简单处理,一周左右愈合。 2、上面有水泡,有一些皮肤的破溃,这是二度,我们也叫中度的烫伤。 3、发黑,皮肤局部碳化,是重度的烫伤,凡是二度烫伤和三度,重度的烫伤,我们都要到医院,由专业的烧伤科医生来处理。 二、当发生烧烫伤以后首先是“降温” 首先当发生烧烫伤以后,我们第一时间应该是"降温",因为80%的烧伤的伤害都是来自于烫伤之后的余热的蔓延,所以我们早期首先是降温,用冷水给烧伤的伤口降温的时候,水流要从伤口的中心向四周蔓延,开始缓慢的冲洗,这样的话可以防止感染。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水龙头,把手放在水龙头下面,把水龙头打开,用缓慢的水流,慢慢的冲这个受伤的伤口。 当用冷水给烧伤的伤口降温时,水流要从伤口的中心向四周蔓延,这样可以防止感染。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应该持续在冷水下缓慢冲洗二十分钟左右,直到疼痛完全消失,如果没有水龙头的话,我们也可以把烫伤的手臂放在一个水盆里面,但是要注意这个水一定要保持清洁,因为放在水盆里泡,这样会使周边的细菌蔓延上来,附着在伤口上。 三、保鲜袋保护伤口后送医院就医 用冷水把伤口冲洗了二十分钟左右以后,这个时候我们要切记,一定要保持伤口清洁,不要自行涂抹任何药物,那样会造成烫伤伤口的感染,影响它的愈合。我们可以选择一个保鲜膜,或者这样的保险袋,把受伤的伤口部位套在保险袋里面,不用包扎、也不用捆,轻轻覆盖,然后送到医院,这样处理就可以了。

小儿烧伤现场救治五个对策

小儿烧伤现场救治五个对策 近几年关于到儿童烧烫伤的新闻报导的层出不穷,而最关键的是家长没有掌握好及时处理的小常识,导致儿童烧伤严重的后果,今天如身上还沾有热粥、热菜等,要尽快地轻轻揩去。 二查:要赶紧检查烧、烫伤的部位、面积、深度等,同时要察看孩子总的情况,有无休克、昏迷,有无严重的合并症如脑外伤、内脏破裂、骨折、煤气中毒等。 三防:在烧、烫伤刚刚发生后,要预防出现危及生命的休克和窒息。如有条件,可让病儿服用止痛剂,以免病儿由于剧痛引起休克;对于烦躁口渴要喝水者,可少量分次给一些淡盐水饮用。头、面部及呼吸道烧伤的病儿,容易发生窒息,迅速危及生命,所以要及时清理痰液、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要作口对口吹气的人工呼吸。 在烧、烫伤发生后,还要及时预防创面感染,注意保护创面。 四包:就是选用干净的毛巾、单子或其他软织物包裹、覆盖创

面。 五送:经上述初步处理后,需要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救治。途中要严密观察病情,万一出现呼吸、心跳停止,要立即采取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挤压等抢救措施。 小儿烧伤后哪些情况应住院治疗? 小儿烧伤后休克的发生率高,烧伤面积10%~29%者休克的发生率为15.5%,30%发生局部和全身感染的机会也较成人多。所以小儿烧伤后住院标准应适当放宽。具备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该住院治疗。 (1)烧伤总面积>10%或Ⅲ度烧伤面积>0.5%。 (2)特殊部位烧伤:面部、颈部、呼吸道、会阴部、手和足等部位烧伤。

(3)化学烧伤或烧伤合并一氧化碳中毒。 (4)电击伤。 (5)发热,体温在38℃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有关于儿童烧伤该如何处理的资讯,可以登录,更多详情等着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