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石羊河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模式

石羊河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模式

石羊河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模式
石羊河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模式

石羊河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模式

院系:xx学校学院

年级:2012级

专业:环境工程

姓名:xxx

指导老师:xxx

时间:2014.8.30

石羊河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模式作者:CXJ 指导老师:xxx

摘要:通过阅读资料获取石羊河流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造成的水量不断减少、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流域植被减少,土地沙漠化加剧等等,结合前人所得到的理论或者实际方法,较为系统全面地在阐述出石羊河流域的治理与生态修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分配,总结出适合石羊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条例和办法,为以后的生产和生活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字石羊河流域土地沙漠化水资源管理生态修复

石羊河流域(101°41′~104°16 ′E,36°29 ′~39°27 ′N)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乌鞘岭以西、祁连山北麓,总面积达4.16万km2。流域深居大陆腹地,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匮乏。自20世纪80

年代以来,人们为了发展经济过度开发地下水,严重挤占生态用水,导致流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绿洲面积大幅度减少,地下水超采量达4.32亿m3,其中民勤盆地超采 2.96亿m3,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一情况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迫使人们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石羊河流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1.石羊河流域降水径流演变趋势

在降水方面,石羊河流域的降雨量在空间分布,时间分布上有着较大的差异。空间分布主要和高程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讲,山区的降雨量大于平原地区的降雨量,山区的降雨量大而且相对稳定,平原地区的降雨量小波动性比较大。从时间分布看,石羊河流域的汛期在6-8月份,最大降雨量出现在7-8月份,11-3月份是非汛期,其中最小月降雨量出现在12月份。

在径流方面,通过对比主要产流区,我们可以得到径流分布规律大体与降水

一致。西部地区径流丰沛,东部贫乏,南部高山区径流丰沛,北部低山区贫乏。径流深随海拔的增高由北部山区前缘的5mm增至南部冷龙岭地区的500mm 以上。总体上呈现出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递减的趋势。根据以往半个世纪的资料显示:①流域出山口径流过程与降雨过程对应,但受人类活动致下垫面条件改变的影响,出山口径流整体呈减少趋势;②在统计分析的 55年中小于均值的干旱年份出现35年。而大于均值的丰水年份仅出现了20年,而且还出现过

1994--2002年长达 9年的连续干旱年份,旱多涝少、连枯多于连丰是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主要特征;③分析表明,自20世技70年代开始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逐年加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状况人为因素占主导作用外,流域极端不利的水资源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起了。

2、石羊河流域沙漠化问题

a.成因

石羊河流域可分为南部祁连山地,中部走廊平原区,北部低山丘陵区及荒漠区四大地貌单元。气候属于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气候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温差大、降水少、蒸发强烈、空气干燥。流域自南向北大致划分为3个气候区。南部祁连山高寒半干旱半湿润区:海拔 2000~5000m,年降水量 300—600mm,年蒸发量700—1200mm,干旱指数 1 - 4;中部走廊平原温凉干旱区:海拔 1500~2000m,年降水量 150—300mm,年蒸发量 1300—2000mm,干旱指数4—15;北部温暖干旱区:包括民勤全部,古浪北部,武威东北部,金昌市龙首山以北等地域,海拔 1300~1500m,年降水量小于 150mm,民勤北部接近腾格里沙漠边缘地带降水量50mm,年蒸发量2000~2600mm。北部温暖干旱区超过临界起沙风(>=5m/s)的风速每年出现日数在150~200d左右,8级以上的大风在 10~15d。特别是在春季,8级以上的大风占全年大风日数的30%一40%,而在这一季节正是少雨季节,降水量只占全年降水量的5%~10%,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总的生物量低,风蚀发生剧烈,因而干旱的沙质地表细粘土易为风力吹扬,堆积成流动沙丘,造成沙质荒漠化的蔓延,如古浪县、凉州区、民勤县沿腾格里沙漠南缘和民勤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交汇处,虽然近年来通过各项生态工程的实施,防沙治沙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它仍然具备着沙质荒漠给发生的潜在因素,因而对沙漠边缘地区过度农垦的结果,便成为当前沙漠给化

蔓延的主要地区。

a.1 自然因素

根据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区多年来降水量与近 l5年来降水资料的对比分析,年降雨量平均减少了 25.3mm,可以看出干旱的趋势是存在的,而土地沙质荒漠化发展趋势是在扩大中,平均增加了10.1%。相对照,石羊河流域自东向西降雨量呈减小趋势,荒漠化程度呈升高趋势,因此持续干旱使沙质荒漠化蔓延的主要原因。

另外,气候因素对于沙漠化的发展进程只是起影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如近年来国家重点工程实施的重点区域 (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区,退耕还林区,三北防护林重点建设区域 ),虽然在同一气候条件下,但沙漠化的发展程度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 1978年大面积实施三北防护林以来,经过3O多年的防沙治沙和农田林网建设,沙漠化危害农田的程度有所减弱,因此人为活动在沙漠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沙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特别是春季的干旱和大风,本来疏松的沙质地表,在干旱和大风的作用下,以风力为主,促进了荒漠化的发展。在石羊河流域祁连山北坡浅山区,夏季和初秋降雨量较多的季节,因地表径流产生侵蚀沟,破坏了原有的表皮结构和地表的灌草丛,加大了浅山区荒漠化程度。

a.2 人为因素

沙漠化的主要为为因素有过度农垦、放牧、樵柴、乱砍滥伐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等。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交错,相互影响,只不过是以某种因素为主,某种因素为副。近年来由于移民项的实施和农牧业的发展,在沙漠前沿大规模的开发土地和放牧樵柴,本来已经得到治理的固定沙地因上述原因逐步退化为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地,相互交错分布。

a.3人口增长等因素

人口增长过快是石羊河流域沙漠化发展重要的诱导因素,人口的增长加大了土地资源利用的压力,造成进一步垦荒。另外,有时政策上的失误也是造成土地

沙漠化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特别是近年来,林牧矛盾突出,使得沙漠化面积不断延伸。

石羊河流域沙漠化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过程,而是一个自然与经济、社会相关联,以人为活动为诱导因素所引起环境变化的土地退化过程。是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过程。因此,合理的符合生态原则的人为活动,如调整土地结构,合理利用土地,采取一系列预防和治理措施,则沙漠化过程可逆转。

二、石羊河流域的综合治理

1、水资源分配与管理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所遵循的总体战略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有效节约、积极保护和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基于不同水权制度的分配方式是实现水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水资源分配方式主要有三种:公共(行政)手段分配、基于用水者分配和水市场分配。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分配主要是公共(行政)手段分配,一般是采用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按行政区域逐级分配或按灌区分配的方式。公共手段分配可以确保流域内水量不足的区得到水资源供给,以满足其对水资源的基本需求,体现公平的分配原则,并保障公共利益、社会利益与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但是,由于公共分配更多地考虑历史情况、个人需求、政治因素等,而不会把水资源利用回报率、水资源单位产值等作为分配的依据,常常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低,难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生态环境恶化。近年来,石羊河流域上游祁连山区由于人为砍伐森林、过度放牧、毁林毁草开垦耕地,使得植被严重破坏,涵养水源能力明显下降,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大;中下游大量开荒种地、打井取水,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地表植被大量枯死,土地沙化、盐碱化严重,流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2)用水矛盾突出。石羊河流域曾孕育无数的天然绿洲,随着人口增加、农业发展和水利工程建设的开展,流域内人口与水资源的关系严重失调,流域上中下游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及其内部,生活、生

产、生态之间等用水矛盾尖锐。历史上的以地均水、计粮均水、计亩均水、以水定地,以及当前应用的按行政区域逐级分水、按灌区分水、出售取水许可证等,都属于传统的水资源公共行政分配方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用水矛盾和因水争端。 (3)用水效率低下。石羊河流域万元GDP用水量为3 014m3,约为甘肃省平均水平的2.5倍、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特别是下游民勤地区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4倍之多,这充分体现了流域用水效率的低下。究其原因,一是行业用水结构不合理,2005年流域内各行业总用水量 27.81亿 rn3,其中农田灌溉占 85.4%,工业用水占 6.2%,林草、城市及农村生活用水占8.4%,可见农田灌溉用水明显偏高,粗放的农业种植模式造成用水效率偏低。二是流域用水不平衡,中游灌溉面积发展过大及大中企业的迅猛发展,没有充分考虑流域水资源的整体承载力及区域的平衡性,耗水量偏大,中下游水资源配置不合理。

(4)监督管理不到位。地方水利部门因缺乏对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的认识,只顾及自身局部利益,造成无序开发用水,用水效率很低。虽然从2007年开始实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但是落实情况并不乐观,下游民勤水量减少的趋势没有改变,绿洲生态环境问题愈发严重。

2.石羊河流域的局部生态修复

2011年向青土湖注1000多万 m3,使干涸51年之久的青土湖有了10km2季节性的水面,周围环境明显改善;上中游地下水位下降速率明显减少,中下游地下水位开始回升,民勤盆地东西沙漠边沿及下游地下水位明显回升,地表植被呈现出恢复趋势,生态得以初步修复;东西沙漠边沿的夹河一带关闭机井自流成泉,周围芦草纵生,夏季成片芦苇生机勃勃。

生态修复无疑是解决石羊河流域局部生态问题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式,通过生态修复,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地改善,植被也逐渐茂盛了起来,植被的涵养水源的作用也体现出来。

三、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成效

1、用水总量明显减少,两大约束目标如期实现

2010年以来武威市水资源利用量16.13×108 m3,比2006年用水量减少

7.14×108 m3,其中农业用水量减少8.84×l0s m3。石羊河流域属区用水总量为15.03 X 10 m3,削减地下水开采量 6.11 X 10 m3。上游进人下游的水量达 2.5 X 108 m3以上,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控制在0.89 X 10 m3以内。

1.2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用水结构明显优化,共建成万亩以上灌区17个,灌溉面积20.544×104hm2;重点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瓜菜业,以暖棚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和以葡萄、红枣、优质梨、枸杞为主的特色林果业。设施农业面积达1.987×104hm2 ,比2006年增长11倍,暖棚养殖面积达 0.681×104hm2 ,特色林果面积发展到3.523 X 104 hm2,生活、生态、工业、农业用水比例调整为4.2:6.4:12.5: 76.9,农业用水量比例由91.3%削减到了76.9%,减少 8.84 X 10 m3。

2、用水方式明显转变,地下水超采明显减少

用水方式由粗放式经营向以水定结构、以水定规模、以水定产业布局转变,由低投入、低产出、高耗水的传统模式向高投人、高产出、低耗水、高效益的现代模式转变,由大水漫灌向沟畦灌、管灌、滴灌等方式转变。关闭机井3318眼,压减耕 4.29× 104hm2 ,地下水开采量由 11.3 X 108 m3减少到了 5.16X 10 m3,减幅 53.3%,其中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由 4.5 X 108 m3减少到了 0.89×10 m3。

3、用水效益明显提高,生态修复成效显著

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大幅度降低了农业用水,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城乡生活用水,支持了工业快速发展的用水需求,减少地下水开采6亿多m3,地下水采补基本平衡。万元 GDP用水量 705 m3,较 2007 年下降 38.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142 m3,较 2007年下降 51.3%;单方水农业效益达到4.45元,较2006年提高2.5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5 193 元,较2006年增加 1 387元。

四、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供需水矛盾仍然突出

石羊河流域武威属区亩均水资源272 m3,人均756 m3 ,远低于全国亩均1476 m3和人均 2 135m3的水平,人均水资源仅为国际公认的缺水紧张警戒线

1700 m3/人的 44%。保生态安全,压减4.267 ×1o4 hm2农田面积。随着人口增加、用水量增长、尤其工业用水的大幅度增加,供用水矛盾突出,结构性缺日益突显。

2、水权交易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通过水权制度改革、种植结构调整、灌区节水改造、关井压田等综合措施,节水成效显著,但招商引资新发展的工业企业,政府为其提供用水等支持条件,企业上缴利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缺乏通过水权交易解决需水的意识,新增用水只能挤占农业基本生产用水,由于补偿责任主体不明确,补偿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权交易和农民利益。行业间水权置换的补偿机制还未建立,节水制度体系还不完善,节水管理约束力不足。

3 种植模式与供水模式不相适应

农业生产以个体家庭小规模经营为主,群众每年在自家土地上同时种植夏、秋、经济作物等不同的作物,种植结构“小而全”,区域化种植规模小,集约化程度相对低。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大幅度调整,作物品种不断增多,各类作物需水要求不一,对今后供用水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现状种植模式与供配水模式还不能有机统一,以渠道或机井为单元的节水种植模式还未形成。

五、石羊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

1、深化水权制度改革。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建设,其本质特征是建立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首先,按照流域水资源规划做好初始水权的分配,初始水权建立后,各级水市场的完善为水权交易提供了平台和保障。其次,建立水权有偿转让制度,制定水权交易规则和交易程序,健全水权市场的中介组织。水权转让可以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允许用水户将多余的水权有偿地转让给他人,提高用水效率。再次,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制度,适当扩大水资源费的征收范围和征收标准,提高水利工程和城市供水价格,实施两部制水价和累进加价制度,并加强水费的计收管理等。初始水权的确立以及合理的水价、水市场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农民的取水行为,鼓励农民节约用水、高效用水,提高流域水资源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调整用水结构。

目前石羊河流域除金昌市以有色金属为支柱产业以外,其他地区农业生产占主导。农业生产的单位水量效益很低,导致流域尤其是“六河”区域耗水量很大而经济效益不高,同时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造成各行业之间用水问题突出,特别是下游民勤地区尤为严重。要从本质上改变生态环境质量、减少地下水开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就要在流域范围内加强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发展舍饲畜牧业,推广免耕法、地膜覆盖、大棚种植等先进生产方式,减少耗水较多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开发耗水少、科技含量高的新型产业,以流域工业化发展带动城镇化发展、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实现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

3、加强流域综合管理。

石羊河流域管理局作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机构,应切实担负起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整。

4、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机制,并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和水权交易监督,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因水纠纷,提高流域水资源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优化农业结构,推行区域化种植

农业结构调整是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高效节水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环节。要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以水促发展。压缩高耗水、低益的作物面积,发展高效益、低耗水作物,大规模推广以日光温室和暖棚养殖为重点的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和特色农业。建立“设施农牧业 +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实现传统农业向节水高效农业的跨越,建设灌区节水高效农业区,区域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不断探索新的灌溉模式以适应新的种植模式,并与供配水模式相统一,推行以渠道或机井为单元的节水种植模式。

参考文献

石羊河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祁连山东段积雪面积变化及其区域气候响应 在空间上,祁连山东段和中段积雪面积呈减少趋 势。利用石羊河的气象站温度、降水、蒸发等资料分析其气候条件和积雪面积变化,发现祁连山东段积雪面积 变化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变化趋势相一致,说明祁连山东段积雪面积的变化主要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基于GIS的石羊河流域森林生态效益估算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①摘要: 利用GIS技术和数据空间化方法,通过Kriging插值获得石羊河流域平均降水量栅格图层,并以石羊河流域森林类型栅格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统计资料,运用ArcGIS栅格计算功能及聚类方法生成石羊河流域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制氧等生态效益分布图,在此基础上综合各个栅格图层,得到全流域森林生态效益量分布图,直观地反映研究区森林生态效益的空间分布状况。研究表明:石羊河流域单位面积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约0. 73×104元·hm-2·a-1,相对较低;在空间分布上,流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具有两区三中心的格局特征,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上游的祁连山地区,低值区分布在从山麓地带向北到北部荒漠区的广大地区,表现出与植被景观分布格局类似的垂向地带性;服务价值的3个高值中心分布在西大河、西营河和金塔河上游河谷及附近海拔2 000~3 000m的区域,与该地带水热分布随海拔变化的规律有密切关系,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而言,祁连山地区在整个石羊河流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武威绿洲农业开发对民勤绿洲来水量的影响

中游武威绿洲用水量减少,荒漠化动态分析 石羊河流域主要覆盖了武威、金昌两市的凉州区、金川区、永昌县、古浪县、天祝县、民勤县。民勤 绿洲的生态环境恶化是全流域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而造成的。 基于历史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 年武威绿洲农业水足迹,定量揭示了石羊河中游武威绿洲农业开发对区域水资源的真实占用及其对下游民勤绿洲来水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由于石羊河中游武威绿洲人类活动加剧, 下游民勤绿洲来水量呈减少趋势;②中游武威绿洲农业水足迹呈快速上升趋势,粮食作物水足迹占最大比重;③中游武威绿洲农业水足迹与下游民勤绿洲来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中游农业水足迹每提高,中游武威绿洲农业开发是下游民勤绿洲来水量减少的最重要人文活动,粮食作物种植规模的扩大对下游来水量的影响很大;④通过控制农业生产规模,调整农业内部结构,降低单位农产品的虚拟水量,进而控制中游武威绿洲农业水足迹增长趋势 是缓解下游民勤绿洲生态恶化的重要手段。 甘肃石羊河流域民勤绿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民勤绿洲位于甘肃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的末端,近年来由于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生态恶化。 该文从人口变迁、产业结构、农业生产活动等方面分析了原因,提出了以提高水效率为目标,调整产业结(民勤用水结构不合理) 构,发展风力发电和用水较少的高科技工业、农产品加工项目;变革农

寒假农村社会实践报告范本(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6351-20 寒假农村社会实践报告范 本(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寒假农村社会实践报告范本(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近年来,我镇新胜村作为市级新农村示范点,农村经济在日光温室产业的推动下,基本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制约全镇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及影响农村稳定和持续繁荣的因素依然很多,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新的问题和情况亟待解决,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 新胜村地处古浪县城北部36公里,土门镇区西北部2公里处,全村现有15个村民小组,814户,3744人,劳动力1492人,耕地面积9096亩,其中水浇地6700亩,旱地2396亩,属典型的川区井河混灌区。XX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712元,比XX年增加1000元。XX年完成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XX年被列

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产业开发势头良好,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充分发挥本地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交通运输便利等条件,结合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把发展日光温室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有效途径,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累计建成日光温室520幢,全村60%以上的农户都有了日光温室。日光温室产业给全村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XX年,全村仅日光温室蔬菜销售收入就达到300多万元,人均增收8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6%。同时,大力发展陆地蔬菜、玉米制种、啤酒大麦、优质小麦,地膜覆盖率34%,各类蔬菜782亩,优势作物种植面积达8500多亩,占播种面积的93.4%。 (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公益事业发展迅速。近三年来,新胜村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改造中低产田8200亩,衬砌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1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 刘宗巨 (嘉峪关市第一中学,甘肃嘉峪关,735100) 摘要:石羊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主要的内陆河流之一,近年来,由于受区域气候变化、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及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已经影响和制约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此说明以民勤为重点的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措施。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石羊河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典型的内陆干旱性气候。该区植被类型多样,分布有从平原到山地的森林、灌丛、草原、荒漠、草甸和沼泽等不同的植被类型,农牧业发达,人口众多,是宝贵的内陆干旱地区的绿洲。 1 石羊河流域自然条件概述 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是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东起天祝境内乌鞘岭-毛毛山一带,与腾格里沙漠接壤,西至山丹丰城堡大黄山,南以祁连山冷龙岭为界,北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相连。流域面积4.16×104km2,在行政区划上属于武威市的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的全部以及天祝县永昌县的部分。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1°10′至104°05′,北纬37°15′至39°30′之间,人口约212万,耕地面积约460万亩,灌溉面积约395万亩。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降水资源,和冰川部分融水。石羊河地表水由大靖河、古浪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西大河、黄羊河等八大河汇集成,多年平均出山径流量(包括季节性小河沟)14.69×108m3,河流出山以后,进入走廊地区的永昌-武威盆地,再向北经过红崖山水库进入民勤盆地。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为100-250mm,南部的祁连山区降水量200-800mm,并且多以固态水的形式储存,少部分形成地表水流,有关资料表明,石羊河流域共计冰川数141条,折合储水量18.2×108m3,[1]冰雪融水在河川径流组成中所占的比例为3.8%,另外,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有 2.08×108m3,据计算,石羊河流域多年平均(1956-1999)水资源总量为16.77×108m3。[2] 2石羊河流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石羊河流域在人类活动强烈作用和区域气候变化的双重驱动下,区域水文与生态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农业生产是流域内水土利用的主要形式,农业及林草灌溉用水达25.14×108m3,占用水量的85.57%,[3]有关资料表明,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已超过资源开发利用的极限。[4](表一)全流域各类无效蒸发损失2.43×108m3,流域总需水29.38× 108m3,扣除开采回渗4.18×108m3,净缺水7.00× 108m3。[5] 水资源开发和引水率已超过水资源承载力,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已凸现出来。 表1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及利用情况 地表水资源(108m3)降水及凝 结水 (108m3) 侧向补给 (108m3) 人均占有 (m3) 每千克粮 耗水(m3) 单位灌面 拥有水资 源 (m3 /hm) 引水率 (%) 利用率 (%) 14.69 1.49 0.59 490 2.30 3720-5850 76.55 147.68 总的来说,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主要是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人类对资源的无序无度的

自然地理学短途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 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专业:城乡规划 班级:2011级2班 姓名:向建 学号:20111442033 指导老师:胡晓东、庞有智、付红利、胡学华

2012年10月22日,2011级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2班的同学在胡晓东,付红利,胡学华,庞有智等四位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内江地理短途实习。上午八点,我们准时在西区西去校门口集合,由他们给我们讲解。此次主要是对内江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植被、水文、地貌进行了实地的考查,从而对内江市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植物地理 我们从西区大门出发,走过沱江旁,再到大洲广场,最后到达三元塔。对沿途的各种常见的具有特殊性的内江植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回来亲自查询资料,了解到了内江植物的大体概况。 1、植被树种内江市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多种林木生长。树种资源有60多个科,110多个属,190多个种。内江由于海拔高度悬殊不大,地形多为丘陵、低山,森林植被种类、群落组成以及群落动态特征,随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呈较明显的地带变化,并在相应范围内,有相对的稳定性,其森林植被主要有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木林等。从用途上看,内江森林植被以用材林为主,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威远县,最小的是市中区;经济林树种丰富,主要有油桐林、油茶林、柑橘林,其他还有落叶果林,如梨、苹、桃、李、杏、樱桃、葡萄以及桑林、茶林、油橄榄、棕榈、核桃、白蜡等经济林木;薪炭林是内江市农村重要的生活资料,分布广,产量高,多数可再生更新,主要树种有桤木、紫槐、马桑、黄荆等;其他还有特种用途的环境保护林、实验林、母树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圣地林、自然保护区林等,其优势树种有马尾松、香樟、楠木、黄连木、柏木等,主要分布在市中区、资中等地名胜古迹风景区。 2、植物介绍 (1)小叶杜鹃,常绿小灌木,高50-100cm。茎直立,多分枝,微弯曲,节间短,幼枝淡绿色,密生鳞片,老枝深褐色,皮剥落。叶小,互生,近革质,密集于幼枝顶端;叶片长椭圆形,长1.5-2cm,宽6-8mm,先端圆钝,具短尖头,基部楔形,下延至叶辆,两面密被鳞片。顶生伞形花序,排成头状,有花5-8朵,花梗极短,有鳞片;花萼5深裂,裂片长圆形,不等大;花冠钟状,蓝紫色,长约1.5cm,上部5裂,裂片圆形,开展;雄蕊10,伸出花冠外,花丝下部有柔毛;子房1,密被鳞片,花柱细长,柱头头状。蒴果卵形,长4-5mm,粗3mm,被鳞片,花萼宿存。花期6-7月,果期8-9日。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3600m 的高山草原、灌丛林或杂木林。 (2)一串红,又名爆仗红,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一串红花序修长,色红鲜艳,花期又长,适应性强,为中国城市和园林中最普遍栽培的来,国外在鼠尾属观赏植物的应用上有了新的发展,红花鼠尾草(朱唇)、粉萼鼠尾草(一串蓝)均已培育出许多新品种。一串红,草本。茎高约80厘米,光滑。叶片卵形或卵圆形,长4—8厘米,宽2.5—6.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两面无毛。轮伞花序具2—6花,密集成顶生假总状花序,苞片卵圆形;花萼钟形,长11一22毫米,绯红色,上唇全缘,下唇2裂,齿卵形,顶端急尖;花冠红色,冠筒伸出萼外,长约3.5—5厘米,外面有红色柔毛,筒内无毛环;雄蕊和花柱伸出花冠外。小坚果卵形,有3棱,平滑。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耐半阴,忌霜雪和高温,怕积水和碱性土壤。 (3)桂花,原产我国西南喜马拉雅山东段。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高温而不甚耐寒,为亚热带树种。桂花叶茂而常绿,树龄长久,秋季开花,芳香四溢,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及特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25169536.html,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及特点 作者:侯慧敏严维 来源:《价值工程》2011年第32期 Changing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sources of Shiyang River Basin Hou Huimin;Yan Wei (①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兰州 730050; ②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兰州 730050) (①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Lanzhou 730050,China; ②Lanzhou Resources & Environment Voc-Tech College,Lanzhou 730050,China) 摘要:石羊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变化趋势和特点是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不大,多 年补给基本稳定;垂直及水平呈梯度分布;多年变化具有较明显的周期性。地下水多年动态 总体特征是地下水位持续性下降。 Abstract: Changing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source of Shiyang river basin include that annual runoff distribution is uneven; annual change is little and supply is basic stability;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show gradient distribution; and the obvious change is cyclical for years. Years’ dynamic general characteristic of groundwater is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persistent decline.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 Key words: Shiyang river basin;water resources;changing trend 中图分类号:TV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317-01 1流域概况 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地区东部,处于乌稍岭以西,祁连山北麓,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1°41′~104°16′,北纬36°29′~39°27′之间,东南与白银、兰州两市相连,西南紧靠青海省,

浅谈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

浅谈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 摘要:通过对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供需矛盾突出是生态与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为此,针对石羊河流域现状,就植树种草方面提出了生态系统恢复的几项措施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 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区,是河西内陆河流域的三大水系之一,东起乌稍岭, 西止大黄山,北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相连,流域总面积4.16×104km2。该流域具有降水量小、蒸发量大、降水年内分配不均等特点,恶劣的自然条件加之人类对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已经使石羊河流域成为我国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问题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区域。 1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现状 由于对水土资源的长期不合理利用,导致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使得该区域成为我国当前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区域。 1.1祁连山区水源涵养功能减弱 祁连山森林植被和高山草地是石羊河流域水源涵养区,由于人口增加,过度开发和放牧,造成林农、林牧、林矿之间矛盾突出,致使祁连山灌木林下线比20世纪50年代上移40m,30%的灌木林出现草原化和荒漠化,林地减少,草场退化,植被覆盖率降低,水源涵养能力持续下降[1]。 1.2石羊河防风固沙功能下降 上游来水量的减少和地下水位的下降,彻底改变了民勤盆地的水环境,导致下游固沙植被由湿生向旱生演替。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天然红柳林和50年代末种植的沙枣林、60年代和70年代种植的梭梭林出现衰败、枯死,到2000年,天然“柴湾”有3.60万hm2 死亡或接近死亡,保存较好的仅有2.37万hm2沙枣林中有0.64万hm2成片死亡,有0.58万hm2枯梢衰败,人工灌木林中有0.75万hm2严重死亡。防风固沙体系退化,引起防风固沙功能下降,固定沙丘活化,风沙再起,已严重威胁到绿洲内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生产[2]。

生产实习报告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生产实习报告题目:朱王堡镇董家堡村居民生产生活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曹苗庆 学生学号: 1462004452297 专业层次农业经济管理 学生届别: 2014届 分校(教学点):金昌 导师姓名、职称:谷茂春副教授 论文写作时间:2016 年10月至2016 年11月 论文提交日期: 2016 年 11 月 23 日 论文答辩日期: 2016 年 11 月日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社会调查鉴定表 分校:金昌工作站(教学点):届别:2014届

朱王堡镇董家堡村居民生产生活调查报告 为深入了解民情动态,掌握董家堡村居民的家庭情况和生产生活情况,我们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的方式,与村民交流谈心,对董家堡村居民生产生活作了调查,本次调查涉及农民的家庭基本情况、住房情况、炊事采暖情况、农民用水情况、生活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情况及农民的意向需求等,现将调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董家堡村的基本情况 董家堡村地处朱王堡镇最东端,全村有九个社,412户,总耕地面积7049亩,人均耕地面积4.3亩,全村自来水入户率100%,通村通社道路8.9公里,全村各社道路均铺油硬化,2012年被镇政府列为新农村示范点。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引导第三产业发展,使全村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根据董家堡村各社整体的收入情况,按照好、一般、较差的标准,抽取一、三、五、九四个社,共100户,445口人。其中务农214人,占调查人数的48.1%;务工68人,占调查人数的15.3%;上学92人,占调查人数的20.8%;老人及未上学的小孩71人,占调查人数的15.8%。根据调查统计,2015年总收入9613250,人均纯收入15273元。 三、董家堡村农民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图5-1 石羊河水资源系统利用与转化概化图

5 水资源配置 5.1 现状供需平衡分析 根据石羊河流域天然水系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与抢救民勤关系较大河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循环转化关系可表述为图5-1形式。 图5-1 石羊河水资源系统利用与转化概化图

按图5-1,石羊河流域可划分为三个水文地质单元:六河水系中游片,包括东大河、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古浪河及其毗连的水库灌区和井灌区,统称武威南盆地;六河水系下游片,即为石羊河下游红崖山水库以下的民勤盆地,是抢救的重点区域;西大河水系片,为西大河出山口后至金川峡间的永昌盆地和金川峡水库以下的金川~昌宁盆地。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长期处于超载状态,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总耗水量超过总水资源量,全流域地下水超采严重,以下游为甚,详见表5-1。 表5-1石羊河流域现状水平年供需平衡单位:万立方米

现状水平年流域总毛需水量35.19亿立方米,总供水量28.80亿立方米,缺水量6.38亿立方米。需水中,农业需水31.66亿立方米,其它需水3.53亿立方米;供水中,水库供水(包括杂木渠首的供水量)14.04亿立方米,地下水供水14.76亿立方米,地下水已占总供水的50%以上。在优先保障生活、工业和基本生态的配水次序下,主要是农业灌溉缺水。 流域出山口以下当地水资源量15.02亿立方米,外流域调水量0.84亿立方米,两者之和共15.86亿立方米。现状水平年,农业耗水13.81亿立方米,生活、工业、基本生态耗水2.20亿立方米,渠系输水蒸发损失及其它蒸发4.21亿立方米,总耗水20.18亿立方米。耗水量大于水资源量,地下水处于负均衡状态,全流域地下水超采量达4.32亿立方米,其中六河中游武威南盆地1.29亿立方米,下游民勤盆地2.96亿立方米。 石羊河流域中上游对水资源不断增加的开发利用,减少了进入下游民勤盆地的水量。根据历史资料分析,石羊河进入民勤县境内水量由20世纪50年代的4.6亿立方米减小到90年代的1.5亿立方米,1999年以后维持在1.0亿立方米左右,并且还有减少的趋势。经分析预测,在现状用水水平下,到2020年这一水量将减少到0.7亿立方米以下,下游生态环境将更加恶化。 从生态角度讲,除位于石羊河干流和红崖山水库两侧的环河灌区因受河道和红崖山水库回水影响而地下水埋深较浅外,石羊河流域的其他地方地下水埋深状况已难以支撑该地区天然地带性生态植被的存活。为遏制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恶化,必须改变现行的不合理水资源

石羊河流域与武威城的居住环境

石羊河流域与武威城的居住环境 石羊河流域的武威古城,曾是河西走廊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这里历来是人口集中的理想所在,因此武威城的水源历来也受到人们的重视。从某种程度上说,武威城的水源是古城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没有水源的武威城在古丝绸之路上是难以兴起,也无法延续发展的。不仅武威城镇如此,就是原始社会河西走廊的各大居民点也要靠近水源,现在已经发现的石羊河流域的石器时代的遗址,无不分布在河流的二级阶地之上就说明了这一点。武威,古称“盖臧”,讹名“姑臧”,又以“凉州”而闻名于世。武威城地处石羊河流域中游,同时又地处武威盆地的中心地带,千百年来这里一直是武威绿洲“银武威”的精华所在,武威古城就发育并兴起在这片神奇的地方。“盖臧城”,因位于古“盖臧水”之滨即今石羊河而得名,石羊河从古自今就滋润着武威绿洲,可见武威建城开始就与水极有渊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亲近山水是武威人民对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切向往。武威绿洲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因此水源丰富是武威绿洲城市城址选择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水源丰富,是指地面水和地下水而言,而以地面来水为主,即既有河流,又有充足降水,否则就会发生水危机,供不应求。正因为如此,武威绿洲早期的大多数城址,都选择在石羊河流域各支流的沿岸。从武威绿洲几个古城看,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武威城的选址。皎皎凉州月,皑皑祁连雪。从早期仰韶文化的先民,到月氏人和匈奴人,他们已有目的地集中到了今天的武威城西皇娘娘台至东北新城一线傍水而居。月氏人已开始在这里游牧、建城,进行丝路贸易;匈奴人在这里开始筑城、凿井、

耕种,有目的进行丝绸之路关贸经营。西汉初,武威城已经成为人口聚居的重要边塞重镇。这里,地势较高,河网湖泊发达,山洪威协较小,地面于燥,且有已经建成的农田、城镇规模,更适于人类居住,是发展城市的最佳地区,而且位于自然绿洲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中间与其它民族进行“关市”贸易的要道,为后来武威城的大规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武威,这里曾经号称“塞上江南银武威”、“金盆养鱼在凉州”,并以农牧业的发达而甲天下。外国人研究武威早期的历史,认为历史上的武威城是一个“水的姑臧”,武威城水源丰富,充分体现了“水城共建,水绿共融”的亲水风格,并以其独特的西北塞上风情和地域文化享誉海内外。水生城之态,水筑城之形;水是城之源,水为城之魂。武威与水有着不解之缘:从大禹治水的勤奋和智慧,到历代地方治水的果敢和毅力,从饱受水患之灾到享受水利之便,水景之美,可以说,水养育了武威人,孕育了武威城,见证了武威变迁,演绎着武威文明,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凉州文化”。武威绿洲城镇的城址大多数位于河流的沿岸,绝不是偶然现象,而是石羊河流域城镇城址选择的普遍规律。城镇作为一种特殊的地理实体出现于武威绿洲大地,它具有不同于农村的特殊功能,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武威城址是经过精心选择以后才定下来的,既然是经过精心选择,其城址就必须符合城市发展的一切必要条件,对地理条件的要求也就更加严格。在石羊河流域武威绿洲,只有河流沿岸地理条件最优越,武威城址多选择在河流沿岸就成为不言而喻的事情。自古以来,在这片神奇的大地上,祁连山脉是神圣的大山,石羊河流是生命的源泉,武威绿洲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人间天堂,高耸云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公报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公报(2013年) 甘肃省水利厅石羊河流域管理局 甘肃省武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4年9月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公报》编辑部

主办单位:甘肃省水利厅石羊河流域管理局 编制单位:甘肃省水利厅石羊河流域管理局 甘肃省武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编委主任:杨正华 副主任:陈吉平彭锁瑞 委员:张同泽蒲世龙曹进军雷莉 王清元韩晓丽 审核:宋爱英 主编:满丽丽宿强 参加人员:杨锦陈继龙李亮杨娣 康建英钟秀玲梁捷焦国梅 马睿胡铁军李雪菲

前言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的发布,旨在定期向各位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发布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情势,反映全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情况和重要水事活动,为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开发利用水资源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水资源提供指导,同时促进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与保护。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公报》是参照水利部颁发的《中国水资源公报编制技术大纲》的技术标准编制的,每年发布一次。内容主要包括石羊河流域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蓄水量动态、供用水量、水污染及重大水事等,《公报》中的社会经济指标采用了统计部门的数据,水资源指标以水利水文部门的观测、调查资料为基础经分析计算取得。 编制《公报》的资料来源,国土面积以国家公布的行政区划面积为准,人口、工农业产值和产量采用省统计局的数据,水利工程、农田灌溉面积、林牧渔用水面积采用水利部门的数据,来水、用水、蓄水、水质统计分析所需资料以水利部门为主,并收集其他部门资料进行补充。 《公报》编辑过程中,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并欢迎各界提出意见和建议。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公报》编辑部 2014年9月

高考地理5年真题备考题库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建设(含解析)

2010~2014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第十三章区域生态建设 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2014.广东高考)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解析:选D 一般情况下,植被条件越好,地表受侵蚀作用影响越小,沉积作用越强,故植被可以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2.(2014·全国卷I)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解析:第(1)题,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湖泊周围沉积,二是冬春季节河流与湖泊水位低,泥沙出露。第(2)题,原因主要从冬春季节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大且日数多等方面分析。第(3)题,可从风沙堆积可能会填埋轨道、侵蚀路基、损害铁路其他设施、危害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第(4)题,可从设置方格沙障、阻沙墙、用碎石等覆盖沙面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石羊河流域中下游1961~2014年各级降水量别 日数变化特征统计分析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Letters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18, 7(6), 510-517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25169536.html,/journal/ccrl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525169536.html,/10.12677/ccrl.2018.76056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Days at Different Level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Shiyang River from 1961 to 2014 Fugui Han1,2,3,4, Chunrong Wu1,2,3,4, Fanglan He1,2,3,4, Heran Zhao1,2,3,4, Dacheng Song1,2,3,4, Xuejiao Li1,2,3,4 1Gansu Hexi Corridor Forest Ecosystem National Research Station, Wuwei Gansu 2State Key Laboratory Breeding Base of Desertification and Aeolian Sand Disaster Combating, Wuwei Gansu 3Minqin National Station for Desert Steppe Ecosystem Studies, Wuwei Gansu 4Gansu Desert Control Research Institute, Lanzhou Gansu Received: Oct. 21st, 2018; accepted: Nov. 6th, 2018; published: Nov. 13th, 2018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Shiyang river basin of Wuxiaoling, ancient sea, Wuwei, Yongchang, Minqin, several meteorological offices and stations based on the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1961 to 2014,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rainfall and rainy days at all levels and preci-pitation percentage, at all levels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precipitation at various le-vels don’t stay duration of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re-gion at all levels of precipitation don’t stay in order of size of Wuxiaoling > the ancient sea > Wu-wei of Yongchang > Minqin, precipitation in the gustiness rainfall is more, at all levels more rainy days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daily rainfall of 10.0 mm or less light rain, moderate rain, a lot of rainy days over, but very few rainy days of heavy rain and heavy rain. 2) At all levels uneven dis-tribution of rainfall season,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May-September, Wuxiaoling, ancient sea, Wuwei, Yongchang, Minqin, accounted for 85.3% of annual rainfall, respectively, 85.3%, 79.2%, 84.5%, 83.6%, and summer respectively 60.1%, 45.3%, 53.8%, 58.5%, 53.8%, take the form of, in the light rain, from the point of seasonal distribution, summer for most, about half of the total an-nual average. 3) The continuing drought days long, high frequency, winter snow and less snowfall days, January-August precipitatio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ime constant, then the change of precipitation over time and decreased continuously. 4) From the past years the longest continuous rainy days season distribution, Shiyang river basin, the longest continuous rainy days in summer, autumn in August-October, 3 - 5 months in the spring drought persisted threat is the largest, the longest continuous rainy days in February-March never seen again. Keywords Shiyang River Basin, Precipitation at All Levels, Days of Precipitation, Seasonal Distribution,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

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之重点 规划原则指出要综合治理,突出重点。 (一)治理的重点地方 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盆地,其东北被腾格里沙漠包围,西北有巴丹吉林沙漠环绕,中部是石羊河冲积湖冲积而成的狭长、平坦的绿洲带,是我国典型的荒漠绿洲之一。 民勤盆地生态恶化的主要表现为:湖泊萎缩、干涸,天然植被枯萎、死亡,土地沙漠化、盐渍化进程加快,地下水位下降,矿化度上升。其北部生态恶化形势最严峻,范围逐步向南延伸,速度呈加快之势。目前,民勤盆地地下水矿化度每年大约增加0.12克/升,矿化度普遍高达2~4克/升,最高地区达10克/升。在盆地北部,部分群众无法生存,只好撂荒土地,背井离乡,沦为“生态难民”,“罗布泊”现象已经局部显现。 民勤盆地的生态演变过程,究其原因,历史时期主要是人为破坏森林、无节制的采樵砍伐、毁林(牧)开荒造成的。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主要是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上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提高,进入民勤盆地的地表水量减少,加之民勤盆地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是以抢救民勤,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为主要目标。这一目标具体体现在保障民勤盆地特别是民勤北部的生态不再继续恶化,并通过治理有所好转。重点是增加进入民勤的地表水量,减少地下水开采,逐步恢复和改善民勤生态,进而保卫河西走廊,保障西部地区甚至国家的生态安全与稳定发展。 (二)治理的重点时间: 2006年~2020年 分两个时间段分步实施: 1、2006年~2010年投资31.04亿元,优先安排六河水系所属的凉州区、民勤县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实施西营河向民勤蔡旗专用输水渠工程,民勤湖区北部10500人的生态移民试点及流域水资源管理设施建设等。 2、2011年~2020年,兴建东大河向民勤蔡旗专用输水渠工程,实施六河水系中游的东大河、清河、黄羊、古浪灌区和西大河水系所属灌区的节水改造,改扩建杂木河渠首,实施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渠下段河道整治工程。 2006年~2010年各项治理措施是本次规划的重中之重。 (三)投资使用重点 重点治理工程建设所需投资以中央投入为主,总投资47.49亿元,重点用于灌区节水改造工程38.83亿元(含日光温室建设补助资金13.83亿元),还有8.66亿元用于水资源配置保障工程5.35亿元,生态移民试点工程1.44亿元以及水资源管理措施1.87亿元。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包括骨干工程和田间工程,重点用于田间工程28.35亿元。

沱江流域成都段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沱江流域成都段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强力推进沱江流域成都段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以下简称:沱江流域治理),提升城市宜居性和舒适性,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遵循“统筹规划、流域治理、两手发力、联动推进”原则,按照“一年冲刺、两年决战、三年达标”时序要求,以河长制管理为抓手,明确主体责任,以持续改善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建立投建管一体化流域治理机制,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以项目化、工程化加快沱江流域治理,推动全线截污、全域清淤、蓄水补水同向发力,实现主要河渠“清水长清、碧水长流”,塑造流域水生态宜居示范样板,为实施“东进”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水生态环境支撑。 二、工作目标 2018年全力冲刺。全面完成沱江干流和重要支流截污、清淤工程、“散乱污”企业整治,实现无污水下河。 2019年全面决战。基本消除流域内黑臭水体,全面完成流域内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三年建设计划,纳入国家和省考核的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 2020年实现达标。全面完成流域内堤岸整治、蓄水补水、生态修复、“七道”绿道骨干体系、智慧河道建设,纳入国家和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 三、实施模式 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和金牛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郫都区、简阳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金堂县政府[以下简称:相关区(市)县政府]是沱江流域治理的责任主体,按照沱江流域治理规划选择统规统治、统规共治、统规自治三种模式推进治理工程项目建设。统规统治是指相关区(市)县政府将规划项目按程序交由成都沱江流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市兴蓉集团控股企业,以下简称:沱江流域公司)实施;统规共治是指相关区(市)县政府与沱江流域公司合作新组建公司实施规划项目;统规自治是指由相关区(市)县政府按沱江流域治理规划自行实施规划项目,并向市政府承诺辖区内水质在2020年底前全面达标。 四、重点任务 (一)加快完成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及评价机制。2018年2月底前完成沱江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审查、批复[责任单位:市兴蓉集团,市水务局、市规划局,相关区(市)县政府]。2018年12月底前建立流域断面水质及水环境质量评价机制,完成年度评价工作,依据规划和评价结果调整或增补流域治理项目[责任单位:市兴蓉集团,市环保局、市水务局,相关区(市)县政府]。2019年12月底前完成年度评价工作。根据评价结果再次调整治理项目,确保2020年纳入国家和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责任单位:市兴蓉集团,市环保局、市水务局,相关区(市)县政府]。 (二)加快推进控源截污工程建设 1.强化污染源头综合治理。结合推进河长制管理、“成都治水十条”、沱江流域河长制管理“一河一策”落地落实,构建沱江流域环境综合管理体系、监督体系、

2021年寒假新农村社会实践报告

xx年寒假新农村社会实践报告xx年寒假新农村社会实践报告 提高管理水平坚持科学发展把新胜村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新农村示范点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第二次飞跃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我镇新胜村作为市级新农村示范点,农村经济在日光温室产业的推动下,基本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制约全镇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及影响 农村稳定和持续繁荣的因素依然很多,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新的问题和情况亟待解决,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一)产业开发势头良好,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充分发挥本地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交通运输便利等条件,结合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把发展日光温室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有效途径,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累计建成日光温室520幢,全村60%以上的农户都有了日光温室。日光温室产业给全村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xx年,全村仅日光温室蔬菜销售收入就达到300多万元,人均增收8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6%。同时,大力发展陆地蔬菜、玉米制种、啤酒大麦、优质小麦,地膜覆盖率34%,各类蔬菜782亩,优势作物种植面积达8500多亩,占播种面积的93.4%。(三)村庄改造稳步推进,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乡村道路硬化和小康住宅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4.6公里的乡村道路硬化,将全村规划为朱庄片(胡上、胡下、朱庄、李庄、李家台)、沟南片(沟南、沟北、巷道、暖泉)、程西滩片(建东、建西、西湾、

程西滩)、朱西滩片(朱西滩、宁东、农科)四个集中居住区,鼓励有条件的住户结合旧房改造迁入新区,并逐步改造原住宅区,进行以"改院、改水、改厨、改厕"和"净化、美化、绿化"为主要内容的人居环境工程建设,指导和帮助80户房屋自建新建农户完成住宅设施配套,集中规划新建小康住宅20幢,200户的改水改厕工程全部开工建设。设立党员村容村貌整治岗,通过检查整治和引导,群众逐渐有了自觉维护和改善村容村貌的良好习惯。组织群众整修乡村道路11公里,义务植树4万多株,维修渠道12公里。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组织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动用农用车清理村组"三堆",填埋"四坑",清除残墙破壁230米,柴草乱放,农家肥乱堆,垃圾乱倒的现象基本消失,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和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五)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提高民主管理水平。在班子建设上,始终坚持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的民主选拔。充分发扬民主,引导群众真正把有文化、有能力、有激情、组织上可靠、作风上硬朗、工作上热心、思想上创新的优秀村民选拔到村"两委"班子,进一步加强班子建设,按照"五个好村党支部"的工作标准和要求开展工作,提高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在工作方法上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坚决采取"一事一议"等方式,进行民主决策,实现新农村建设重大事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在村务管理上,坚决执行"六项制度",村务、财务等项目公开,做到管理透明,监督及时,各项工作逐步纳入了制度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