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医学统计学 (2)

医学统计学 (2)

医学统计学 (2)
医学统计学 (2)

第一单元概述

1.研究设计应包括那几方面内容?

答: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设计。

专业设计是针对专业问题进行的研究设计,如选题、形成假说等。统计设计是针对统计数据收集和分析进行的设计,如样本来源、样本量等。统计设计是统计分析的基础。任何设计上的缺陷,都不能在统计分析阶段弥补和纠正。

第二单元资料描述性统计

1.描述计量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指标有哪些?各指标的适用范围如何?

答:集中趋势的指标有: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算术均数适用于描述对称分布资料的集中位置,尤其是正态分布资料;几何均数用来描述等比资料和对数正态分布资料的集中位置;中位数可用于任何资料。

描述离散趋势有: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极差和四分位数间距可用于任何分布,但两个指标都不能反映变异程度;方差和标准差常用于资料为近似正态分布;变异系数可用于多组资料间量纲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时变异程度间的比较。

2.变异系数和标准差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区别:1.计算公式不同:CV=S/X*100%,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2.单位不同:变异系数无量纲,标准差量纲和原指标一致。3.用途不同。联系:都是适用于对称分布的资料,尤其是正态分布的资料,并且由公式所知,在均数一定时,CV与s呈正比。

3.频数表的用途有哪些?

答:1.描述资料的频数分布的特征;2.便于发现一些特大或特小的可疑值;3.将频数表作为陈述资料的形式,便于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和处理;4.当样本量足够大时,可以以频数表作为概率的估计值。

4.用相对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在实践工作中,应注意各相对数的含义,避免以比代率的错误现象。2.计算相对数时分母应该有足够的数量,如资料的总数过少,直接报告原数据更为可取。3.正确计算频数指标的合并值。4.相对数的比较具有可比性。5.在随机抽样的情况下,从样本估计值推断总体相对数应该考虑抽样误差,因此需要对相对数指标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第三单元医学统计推断基础

1.正态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的联系和区别?

答:联系:均为连续型随机变量分布。区别:标准正态分布是一种特殊的正态分布(均数为0,标准差为1)。一般正态分布变量经标准化转换后的新变量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4.简述二项的应用条件?

答:条件为:1.每次试验只会发生两种互斥的可能结果之一,即两种互斥结果的概率之和为1;2.每次试验产生某种结果固定不变;3.重复试验是相互杜立的,即任何一次试验结果的出现不会影响其他试验结果的概率。

5.简述Q-Q图法的基本原理?

答:u-变换可以把一个一般正态分布变量变换为标准正态分布变量,反之,u-变换的逆变换也可以把一个标准正态分布变量变换为一个正态变量。Q-Q图法实际上就是首先求的小于某个x的积累频率,再通过该积累频率求得相应的u值,如果该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则点(u,x)应近似在一条直线上(u-变换直线),否则(u,x)不会近似在一条直线上。Q-Q图法正是根据(u,x)是否近似在一条直线上来判断是否为正态分布。

第四单元参数估计与参考值范围的估计

1.均数的标准差和标准误的区别和联系?

答:区别和联系:标准差是描述个体值变异程度的指标,为方差的算术平方根,该变异不能

通过统计方法来控制;而标准误则是指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均数的标准误实质上是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它反映了样本均数的离散程度,也反映了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异,间接反映了均数的抽样误差大小。

2.简述t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间的区别与联系?

答:t分布是进行小样本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理论基础,t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的峰值低,且尾部翘的要高。此外随着自由度的增大,t分布逐渐趋近于标准正态分布,即为自由度趋于无穷时,t分布就是标准正态分布。

3.简述医学中参考值范围的含义和制定参考值范围的一般步骤?

答:含义:医学中把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范围称为该指标的参考值范围,也叫正常值范围。步骤:1.定义“正常人”,不同的指标“正常人”的定义也不同;2.选定足够数量的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3.用统一和准确的方法测定相应的指标;4.根据不同的用途选定适当的百分界限,常用95%和99%;5.根据此指标的实际意义,决定用单侧范围还是双侧范围;6.根据此指标的分布决定计算方法,常用的计算方法有正态分布法、百分位数法。

第五单元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

1.I型错误和II型错误有何区别与联系,这两种错位有何实际意义?

答:I型错误是指实际上成立的H0所犯的“弃真”错误,其概率大小用α表示。II型错误则是指“接受”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0所犯的“取伪”错误,其概率大小用β表示。当样本含量n确定时,α愈小,β愈大,反之亦然。意义:若在应用中要重点减少α,则取α=0.01;若在应用中要重点减少β,则取α=0.05,0.10,0.20甚至更高。

2.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有何联系?

答:联系在于可信区间亦可以回答假设检验的问题,在判断两个或多个总体参数是否相等时,假设检验和可信区间是完全等价的。

3.为什么假设检验的结论不能绝对化?

答:因为通过假设检验的结论具有概率性,其结论不可能完全正确,有可能发生两类错误。拒绝H0是可能犯I型错误;接受H0时可能犯II型错误。因此不能在结论中使用绝对化字词如“肯定”等。

5.如何正确选取单侧或双侧检验?

答:单双侧检验首先应根据专业知识来确定,同时也应该考虑所要解决问题的目的。

1.若从专业知识判断一种方法的结果可能低于或高于另一种方法的结果,则用单侧检验;

2.在尚不能从专业知识判断两种结果谁高谁低时,用双侧检验;

3.若研究者对低于或高于两种结果都关系,用双侧检验;若只关系其中一种可能,用单侧检验。一般认为双侧检验较保守和稳妥;单侧检验由于充分利用了另一侧的不可能性,故更易得出有差别的结论,但应慎用。

6.两样本t检验的应用条件?

答:条件为:两样本相互独立的;所来自的总体为正态总体;两总体方差相等。

7.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

答:条件是:1.各样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均服从正态分布;2.相互比较的各样本的总体方差相等,即具有方差齐性。

第六单元列联表分析

1.R*C表的卡方检验中,对于理论频数太小的情况应如何处理?

答:处理方法:1.增加样本含量,以达到增大理论频数的目的,该方法为首先;2.根据专业知识,删除理论频数太小的格子所对应的行或列,可能损失样本信息或随机性,慎用;3.根据专业知识,将理论频数太小的格子所对应的行或列与性质相近的或邻列合并,使重新计算的理论频数变大,但要合并的合理;4.改用双向无序的R*C表的Fisher确切概率法,该方法计算复杂,需要SAS软件实现。

第七单元非参数统计分析方法

1.简述非参数检验的应用条件?

答:条件:1.资料不符合参数统计法的应用条件或总体分布类型未知;2.等级资料;3.个别数值偏大或某一端为不确定数如<0.01;4.在资料满足参数统计的要求时,应首选参数法,以免降低检验效能。

4.对同一资料,又出自同一研究目的,用参数统计和非参数统计所得结果不一致时,应以何种结果为准?

答:两种方法各有适用的条件。如果资料符合参数统计的要求,如满足正态、方差齐性等条件,以参数统计的结果为准;如果资料不符合参数统计的应用条件,如总体为非正态或分布类型不明确等,以非参数统计的结果为准。

第八单元回归与相关

1.试总结从样本数据判断总体回归关系是否成立的统计方法有哪些?

答:用tb、tr作t检验,用F对b作方差分析,直接查r界值表。

2.直线相关与秩相关的区别与联系:

答:二者的联系(1):两者嗦解决的应用问题相同,都可用来表示两个数值变量间关系的方向和密切程度;(2):两个相关系数都没有单位,取值在【-1,1】之间;(3):计算上用秩次作直线相关得到的就是秩相关系数数。二者的区别:(1):资料要求不同,直线相关系数要求x、y从正态分布,秩相关可以是任意分布;(2):对于资料要求不同,二者分属于参数和非参数统计方法,所以符合分布条件时,直线相关的效率高于秩相关;(3):二者假设检验方法不同。

3.简述直线回归和直线相关的区别与联系

答:区别:(1)资料要求不同,直线回归要求Y服从正态分布,进行回归分析时成为2型回归,直线相关要求XY都服从正态分布,进行回归分析时成为2型回归;(2):应用目的不同,说明两变量的数量关系用回归分析,说明其关联用相关分析;(3):意义不同;(4):计算方法不同;(5):取值范围不同;(6):单位不同;二者联系:(1):方向一致;(2):假设检验等价;(3):用回归解释相关,回归平方和越接近总平方和,r2越接近1,说明相关性越好。

4.经检验认为回归方程有意义,是否表明两变量间存在因果关系?

答:两变量间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直线回归定量考察应变量与自变量间的线性关系,统计学检验表明回归方程有意义,只是说明二者数量上的线性关系存在,至于内在联系的性质尚需借助医学专业知识确定。

5.秩相关特别适用于哪些资料?

答:(1):不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而不宜作直线相关分析的资料;(2):总体分布类型未知的资料;(3):用等级表示的资料;(4):分布端点无确定数值的资料;(5):用相对数表示的资料。

第九章实验设计与调查设计

1.简述试验中对照设立的形式

答:(1):空白对照是在不施加任何处理的“空白”条件下进行观察的对照;(2):实验对照是在某种与处理因素有关的实验条件下进行观察的对照;(3):标准对照是以标准值或正常值作为对照,或对照组采用的处理方法为现有标准方法或常规方法;(4):潜在对照是不专门设立对照组,而是已过去的间就结果作为对照;(5):相互对照是不专门设立对照组,各实验组之间互为对照;(6):安慰剂对照是指对照组采用一种无药理作用的物质,但其剂量或处置上不能为受试者识别,这种物质成为安慰剂。

2.什么是随机化?随机化作用是什么?在整个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中如何实验随机化?

答:随机化是使各种对比组间在大量不可控制的非研究因素的分布方面尽量保持均衡一致的重要措施,随机化保证了各对比组间的均衡可比性,也是资料统计分析时进行统计推断的前提。随机化既机会均等,应贯穿实验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具体体现在三方面(1)抽样随机,(2)分组随机;(3)实验顺序随机。

3.常用的抽样方法有那些?

答:(1)单纯随机抽样又称简单随机抽样,其抽样原则是使调查总体中每个观察单位被选入的概率完全相同;(2)系统抽样又称机械抽样或等距抽样,即先将调查总体中得所有观察单位排序后按样本例数分段,并从第一段随机抽取一个单位作为起始点,然后以相同间隔机械的从其他段中各抽取一个观察单位构成样本;(3)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或分类抽样,即先将总体中所有观察单位按某项特征或标志划分为若干类型或组别,然后再按随机原则从每一层中抽取若干观察单位组成样本;(4)整群抽样是将总体中所有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分成若干群体,然后以“群”为初级抽样单位,从所有群体中随机抽取若干群体,由这些群体中的观察单位构成样本。

第十二单元多元线性回顾与相关分析

1.多元回归中截距和偏回归系数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答:截距b0是多元回归方程的常数项,其意义为当X1,X2,…….Xk为0时,应变量Y的平均值。偏回归系数bj表示在其他自变量固定不变的情况下,Xj每改变一个测量单位时所引起的应变量Y的平均改变量。

2.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与偏回归系数有何不同?

答:若先对应变量和自变量均实施标准正态离差交换,然后再建立回归方程,则所得回归方程中的偏回归系数b1’,b2’,…….bk’既为标准化偏回归系数。标准化偏回归系数bj’与其自变量Xj的计量单位无关,可利用bj’绝对值的大小来直接评价Xj对应变量Y的贡献强度,即bj’的绝对值越大,表明Xj对应变量Y的贡献越大。而偏回归系数bj与其变量Xj 的统计单位有关,不能直接用来评价Xj对应变量Y的贡献大小,bj表示在其他自变量固定不变的情况下,Xj每改变一个测量单位时所引起的应变量Y的平均改变量。偏回归系数bj 与标准化偏回归系数bj’间的关系为bj’=bjSj/SY。这里Sj和SY分别为自变量Xj和Y的标准差。

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自变量筛选的方法有哪些?你认为哪种更好些?

答:方法有全局择优法、向前选择法、后向选择法、逐步选择法。从理论上讲,全局择优法最好,但由于实际中自变量的数目往往较大,采用全局择优法的计算量非常大,这种情况用逐步选择法较为合适。

4.自变量筛选的检验水准如何把握?

答:对选入和剔除自变量的F检验,可以设置相同和不同的检验水准,一般对于小样本可把a值定为0.10或0.15,对大样本把a值定为0.05.a值定的越小,表示选取自变量的标准越严格,被选入的自变量个数相对越少;反之,a值定的越大,表示选取的标准越宽,被选入的自变量个数越多。

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答:1.应变量Y为连续型随机变量;2.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即自变量之间相对独立;3.自变量与残差是独立的;4.残差服从均数为0,方差为1的正态分布,且各观察值的残差之间的相互独立的。

6.什么是多重共线性?多重共线性对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影响是什么?消除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有哪些?

答: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当一个或几个自变量可以有另外的自变量线性表达时,称为该自变量与另外的自变量间存在有多重共线性。如果自变量之间共线性呈高度很高(相关系数接近

于1),使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的回归方程可能失效,偏回归系数的估计容易失真且稳定性差。消除的方法有:1.剔除造成共线性的某个自变量;2.将具有多重共线性的变量合并成一个新的变量;3.逐步回归法。

7.多元线性回归可以使用哪些类型的变量?

答:典型的多元线性回归使用的自变量应该是连续的,但是如果自变量中含有分类变量,经过适当的处理后仍然适合作为多元回归分析。1.二分类变量可以直接使用。2.如果自变量是一个有序分类变量,则可以根据不同级别赋予不同分数后按连续变量处理,也可以按名义分类变量的方式处理。3.如果自变量是一个名义分类变量可将其转化为若干个二分类变量后进行处理。

8.如何评价所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优劣?残差分析有何作用?

答:一般情况下,可采用方差分析法和求决定系数R2法,方差分析的F检验是把所有的自变量作为一个整体,检验他们对应变量Y的影响是否有统计学意义,F值越大,则P值越小,表示越有理由拒绝自变量与应变量没有线性关系的无效假设。决定系数R2表示方程中的自变量能够解释应变量Y变化的百分比,其值越接近1,说明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越好。R2虽然可以直接度量回归方程的合适程度,但也有局限,即便增加一些无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其数值也会增加,为此可以选择校正决定系数。残差分析是检查资料是否符合回归模型条件的一种简单方法。通过残差分析,常可以检查出数据模型的错误,如应变量Y与自变量的非线性关系、异方差结构、离群值等。

第十四单元多因素方差分析

1.简述析因设计与正交设计的联系与区别?

答:联系:两者都是多因素设计,即实验至少有两个处理因素,每个处理因素至少有两个水平。区别:析因设计是全面实验,g个处理组是各因素各水平的全面组合;正交设计则是非全面实验,g个处理组是各因素各水平的部分组合。当实验因素较多时,采用正交设计可成倍的减少试验次数。要注意,正交设计之所以能成倍的减少试验次数,是以牺牲分析各处理因素的部分或大部分交互作用为代价的。

2.重复测量数据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特征是:1.重复测量设计中“处理”是在区组间随机分配,区组内的各时间点固定的,不能随机分配。2.重复测量设计区组内试验单位彼此不独立。

3.前后测量设计、设立对照的前后测量设计为什么不等同于配对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

答:1.前后测量设计不能同期观察实验结果,虽然可以在前后测量之间安排处理,但本质上比较的是前后差别,推论处理是否有效是有条件的。配对设计中同一对子的两个实验单位可以随机分配处理,两个试验单位同期观察结果,可以比较处理组间差别。2.前后测量设计前后两次观察结果通常与差值不独立,大多数情况第一次观察结果与差值存在负相关的关系。配对t检验和随机区组设计要求同一区组的试验单位的观察结果相互独立的。

4.重复测量设计、随机区组设计、两因素析因试验有何联系与区别?

答:联系:在数据处理时,三者都采取两因素方差分析。区别:实验设计与处理的分配方式不同。重复测量设计在区组间随机分配处理,随机区组设计在去组内随机分配处理,两因素析因设计有两个干预因素,每个试验单位只接受一种处理。

5.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时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答: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时,除需满足一半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即正态性与方差齐姓的要求外,还需满足协方差阵的求对称性或复合对称。判断求对称性通常采用统计软件进行Mauchly检验来完成。

6.简述裂区设计与析因设计的联系与区别?

答:联系:两者都是多因素试验,即试验至少有两个处理因素,每个处理因素至少有两个水

平。区别:析因设计的g个处理全部作用于同一级别的试验单位,如完全随即设计全部作用于一级试验单位,随机区组设计全部作用于二级实验单元;但裂区设计A因素的I个水平只作用于一级试验单位,只有B因素的J个水平作用于二级试验单位。

7.简述嵌套设计与析因设计的联系与区别?

答:联系:两者都是多因素试验。区别:嵌套设计的处理不是各因素各水平的全面组合,而是各因素按其隶属关系系统分组,各因素水平不存在交叉组合。

8.二阶段交叉设计为何要安排清洗期?

答:由于交叉试验处理间的差别是在受试者内进行比较,允许受试者内有较大的个体差异,特别适用于不易控制个体差异的临床试验。一个较为严格的限制条件是前一个试验阶段的处理效应不能传递到下一个试验阶段,即各处理终止后没有残留效应消失,通常称此为清洗期。第十五单元协方差分析

1.协方差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它与方差分析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是将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结合起来使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基本思想是将未加控制或难以控制的定量变量的影响看作协变量,建立观察变量随协变量变化的回归方程,并利用种回归关系将协变量化为相等后再进行各组观察变量的修正均数间差别假设检验。区别:协方差分析是一种将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结合起来的统计分析方法,按方差分析的不同设计类型有相应的协方差分析方法,协变量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联系:其分析原理相近,只是分解变异时多分解出相应的其他因素项。

2.协方差分析时应注意哪些应用条件与问题?

答:条件:1.与方差分析一样要观察变量满足正态性、方差齐性和独立性;2.要求各种样本回归系数本身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各样本回归系数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协变量应是定量变量,且不能是影响处理的变量,也不能受到处理的影响。问题:协方差分析中比较的是修正均数,而修正均数间的差别与实际均数间的差别并不是一回事,采用协方差分析只是作合理的比较。

3.当各比较组协变量之间有明显差别时,能否作协方差分析?

答:不宜作协方差分析。因为修正均数是假设检验变量取值固定在其总均数时的观察变量的均数,当各比较组的协变量均数相差悬殊时,协变量的总均数可能不落在各比较组协变量的实测范围内,这时的修正均数实际上只是对回归线的一种外推,但这种外推是否仍满足线性和平行的条件无人可知,因此可能导致修正均数间的差别不真实,且难以给出较恰当、合理的解释。

4.修正均数在协方差分析中有何意义?

答:协方差分析就是利用协变量X与观察变量Y之间存在的线性回归关系扣除X对Y的影响。所谓修正系数就是就是将各对比组的X化为相等时的Y的均数,以作更合理的比较。

5.避免和扣除协方差变量影响的方法有哪些?

答:方法:1.严格的试验设计,除了所施加的处理因素不同外,要尽可能均衡或控制好其他因素对观察指标的影响;2.可考虑采用协方差分析;3.可采用多元回归分析。

第十六单元Logistic回归分析

1. Logistic回归分析适用于应变量为(A分类值的资料)。

2.在500名病例与500…,可以计算出优势比OR为(A无法计算)。

3. Logistic回归按照反应变量的类型可以分为(D以上都包括)。

4. Logistic回归按照研究设计的类型可以分为(E包括ABC)。

5. Logistic模型参数估计方法(B最大似然函数法)。

1. Logistic回归的参数估计用最大似然函数法,似然函数法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基本思路是:先建立似然函数或对数似然函数,然后求得似然函数或对数似然函数达到

极大值时参数的取值,称为参数的最大似然函数估计值。

2. Logistic回归模型中偏回归系数Bj的解释意义是什么?

答:意义是在其他自变量固定不变的情况下,自变量Xj的暴露水平每改变一个测量单位时所引起的优势比的似然对数。当Bj>0时,随着Xj的增加,OR值也增加,Xj是危险因素;当Bj<0时,随着Xj的增加,OR值减少,Xj是保护因素。

3. Logistic回归与多元回归有何不同两种方法各有何特点?

答:不同:Logistic回归属于概率型非线性回归,应变量Y是一个二值变量或多分类变量(服从二项分布);而多元线性回归的应变量一般为连续变量(服从正态分布)。特点: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既适合大样本资料又可用于小样本资料,但要求对自变量的不同取值,应变量Y 服从正态分布和等方差;Logistic回归除要求应变量为分类变量外,对资料几乎没有什么限制,而且参数具有明确的实际意义,但要求有较大的样本含量。

4. Logistic回归分析可使用哪些类型的自变量?

答:可使用可使用连续型变量、名义变量和有序分类变量。当Logistic回归模型中自变量含有分类变量,需要将分类变量转换为哑变量;若变量既有连续变量又有分类变量,最好将连续变量转化为分类变量去处理,以便解释。

5. Logistic回归主要用于哪种类型的资料?

答:主要用于配对资料的分析。最常用的是每一个匹配组中有一个病例和一个对照,即1:1配对研究。

6.用逐步回归法得到的方程是否最优?为什么?

答:不一定,逐步回归法是一种有进有出的双向筛选方法,虽然能够保证进入方程的每一个自变量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可以将一些退化为“不显著”的自变量从方程中剔除,但是没有全面考虑不同自变量间的组合作用,得到的只是一个局部最优的回归方程。

第十七单元:生存分析

1.生存分析中出现截尾数据常见的原因有哪些?

答:原因有:1.失访;2.退出;3.终止。

2.生存率和生存概率的区别和联系:

答:区别:生存概率,记为p,表示在某单位时段开始时存活的个体到该时段结束时仍存活的可能性大小;生存率,记为S(k),是指观察对象活过tk时刻的概率,实质上是累积生存概率。联系:生存概率是单个时段的概率,生存率是从0到tk多个时段的积累结果。3.为什么两个样本比较的生存时间资料不适宜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分?

答:因为随访资料具有特殊性,观察对象既有随访结果又有随访时间,随访期间可能有失访等情况出现,生存时间时间不完整,分布类型复杂,因而不能简单的套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分析。

4.一个完整的生存分析资料应包括哪些内容?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包括的内容有:1.每个观察对象的开始随访时间,如入院时间、确诊时间等。2.随访结局以及终止随访时间,如以死亡为终点事件,随访结局可能有以下几种:死亡、失访、死于其他原因、随访结束时观察对象仍然存活。3.可能影响生存的有关因素,如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癌症分期等。

5.Cox回归与Logisitic回归都可用于临床研究中的预后分析,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答:Logisitic回归模型可以用于多因素预后分析,控制混杂因素效应,并可进行优势比OR 估计,但不能处理随访中常见的删失数据。另外Logisitic回归模型仅考虑随访结局,而未考虑出现该结局的时间长短。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应变量是观察结局和有关时间,它不仅从结局的好坏,而且可以从出现改结局的时间长短进行分析比较,并可进行相对危险度RR的估计,因而Cox回归具有Logisitic回归模型的所有优点,并可处理删失数据,特别适

用于长期随访资料的分析,如肿瘤及慢性病的预后分析。但当数据删失较少或终点事件较少时,宜用Logisitic回归。

6.生存分析的主要用途及其统计学方法有哪些?

答:意义:1.估计,根据样本生存资料估计总体生存率及其他生存指标,估计生存率常用乘积限法和寿命表法。2.比较,Log-rank检验可用于两组或多组生存率的整体比较。3.影响因素分析,目的是为了探索和了解影响生存时间长短和生存率的因素。Cox回归模型是目前多因素生存分析的最主要方法。4.预测,具有不同因素水平的个体生存预测。借助Cox回归模型。

医学统计学部分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1.下列关于概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通常用P表示 B. 大小在0%与100%之间 C. 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 D. 在实际工作中,概率是难以获得的 E. 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在单次研究或观察中时,称为小概率事件 [参考答案] C. 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 2.下列有关个人基本信息的指标中,属于有序分类变量的是 A. 学历 B. 民族 C. 血型 D. 职业 E. 身高 [参考答案] A. 学历3.下列有关个人基本信息的指标,其中属于定量变量的是 A. 性别 B. 民族 C. 职业 D. 血型 E. 身高 [参考答案] E. 身高 4.下列关于总体和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个体间的同质性是构成总体的必备条件 B.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观察单位的集合 C. 总体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 D. 一般而言,参数难以测定,仅能根据样本估计 E. 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一定能代表该总体

[参考答案] E. 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一定能代表该总体 5.在有关2007年成都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的调查研究中,总体是 A. 所有糖尿病患者 B. 所有成都市居民 C. 2007年所有成都市居民 D. 2007年成都市居民中的糖尿病患者 E. 2007年成都市居民中的非糖尿病患者[参考答案] C. 2007年所有成都市居民 6.简述小概率事件原理。 答: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习惯上认为小于或等于0.05时,统计学上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其含义是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进而认为它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发生,这就是所谓小概率事件原理,它是进行统计推断的重要基础。 7.举例说明参数和统计量的概念答:某项研究通常想知道关于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这些数值特征称为参数,如整个城市的高血压患病率。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称为统计量,如根据几百人的抽样调查数据所算得的样本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统计量是研究人员能够知道的,而参数是他们想知道的。一般情况下,这些参数是难以测定的,仅能根据样本估计。显然,只有当样本代表了总体时,根据样本统计量估计的总体参数才是合理的 8.举例说明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答:研究人员通常需要了解和研究某一类个体,这个类就是总体。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观察单位的集合,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前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数是无限的,如研究药物疗效,某病患者就是无限总体,后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数是有限的,它是指特定时间、空间中有限个研究个体。但是,研究整个总体一般并不实际,通常能研究的只是它的一部分,这个部分就是样本。例如在一项关于2007

医学统计学课件:2统计描述

1、这150名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数的平均水 平是多少,变异度有多大? 2、这150名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数与当地成 年男子红细胞数总体相比是否有差别? 一、频数分布表 表4-3 某地150名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数(10 3.98 5.39 4.54 4.74 5.13 4.43 4.81 4.98 3.79 5.49 4.66 5.26 4.90 4.90 4.17 4.28 4.63 4.94 4.33 4.84 4.75 4.01 4.49 4.57 5.16 5.69 4.84 5.03 5.32 4.54 4.68 4.60 4.39 4.80 4.97 4.80 4.85 5.21 4.45 4.62 5.05 4.13 5.07 4.40 5.08 4.73 5.10 4.73 4.42 4.81 4.98 3.89 5.46 4.53 4.74 4.10 4.90 4.91 4.27 4.29 4.66 5.23 5.31 4.86 4.67 4.43 4.57 5.00 5.16 5.69 4.83 5.04 4.46 4.61 5.00 4.36 4.75 4.96 5.04 5.37 4.95 4.70 4.83 4.42 4.13 4.78 4.86 4.78 5.23 4.78 5.20 4.80 4.55 4.82 4.98 3.94 4.54 4.74 5.10 4.43 4.58 4.99 4.31 4.64 4.66 5.26 5.28 4.83 4.15 4.35 4.93 5.17 5.61 4.87 5.04 3.98 4.48 4.57 4.77 4.11 4.95 5.00 5.36 5.06 4.68 4.63 4.40 5.30 4.97 5.29 4.85 5.88 4.49 4.62 4.53 4.10 4.53 4.70 4.80 5.23 5.67 4.67 4.67 5.40 5.29 4.77 5.38 5.15 4.64 5.19

(完整版)医学统计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 1. D 2. E 3. D 4. B 5. A 6. D 7. A 8. C 9. E 10. D 二、简答题 1答由样本数据获得的结果,需要对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描述可以使数据更容易理解,统计推断则可以使用概率的方式给出结论,两者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具有变异性的医学规律,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 2答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统计设计、数据整理、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设计能够提高研究效率,并使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数据整理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归类,检查数据质量,以及是否符合特定的统计分析方法要求等。统计描述用来描述及总结数据的重要特征,统计推断指由样本数据的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3答统计描述结果的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统计指标、统计表和统计图,统计推断主要是计算参数估计的可信区间、假设检验的P 值得出相互比较是否有差别的结论。 4答统计量是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由样本数据计算得到,参数是描述总体分布特征的指标可由“全体”数据算出。 5答系统误差、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系统误差由一些固定因素产生,随机测量误差是生物体的自然变异和各种不可预知因素产生的误差,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而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6答三个总体一是“心肌梗死患者”所属的总体二是接受尿激酶原治疗患者所属的总体三是接受瑞替普酶治疗患者所在的总体。 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 1. A 2. B 3. E 4. B 5. A 6. E 7. E 8. D 9. B 10. E 二、计算与分析 2

《医学统计学》样题一

《医学统计学》样题一 选择题答案表(涂黑所选答案,未填此表者不给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 样本率与总体率差别的假设检验可用。 A 四格表直接概率法计算 B 四格表χ2检验 C 不能检验 D 由样本率制定总体率的可信区间来判断 E 以上都不是 2.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 A 标准误逐渐加大 B 标准差逐渐加大 C 标准差逐渐减小 D 标准误逐渐减小 E 标准差趋近于0 3.2008年某乡卫生院接诊结核病患者100人,其中男性76人,女性24人,分别占76%和24%,则可以推断出的结论为。 A 该病男性易患 B 该病男女患病率不同 C该病女性易患 D 该病男女发病率不同 E 尚不能得出男女间患病率孰高孰低的结论 4.要减少抽样误差,通常的做法是_____。 A 适当增加样本例数 B 将个体变异控制在一个范围内 C 减少样本例数 D 增加抽样次数 E 减小系统误差 5. 同样性质的两项研究工作中,都作两样本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结果均为P<0.05 P值越小,则获得的结论是。

A 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 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 越有理由说两总体均数不同 D 越有理由说两样本均数不同 E 越有理由说两总体均数差别很大 6 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无效假设是_____。 A两样本均数不等 B 两样本均数相等 C 两总体均数不等 D两总体均数相等 E样本均数等于总体均数 7.要评价某市一名12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应选用的统计方法是。 A 用该市8岁女孩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作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E 以上都不是 H是_____。 8.两个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时的 A 两样本秩和相等 B 两总体秩和相等 C 两总体均数相等 D 两总体分布相同 E 两总体分布没有关联 9.在配对设计数值变量资料的对比分析中,配对的目的是为了。 A 提高测量精度 B 操作方便 C 应用t检验 D 提高组间可比性 E 减少实验误差 10.配对t检验中,用药前的数据减去用药后的数据与用药后的数据减去用药前的数据,两次t检验的结果_____。 A t值符号相反,但结论相同 B t值符号相反,结论相反 C t值符号相同,但大小不同,结论相反 D t值符号相同,结论相同 E 结论可能相同或相反 11. 总体是由组成的。 A 部分个体 B 全部个体 C 相同的观察指标 D 全部研究对象 E 同质个体的所有观察值 12.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 A 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 B 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

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

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医学统计学》是开展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是认识和揭示医学领域里各种数量特征的科学分析方法,是使医学科研得以成功的一种重要辅助工具。科技的迅速发展,大量信息的产生要求我们面对纷乱复杂的数据世界能够正确、科学地去认识和处理,医学统计分析是医学生教育培训必修课程,特别是中、高级医学人才的培养,应该使其懂得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医学科研设计原则或实验研究方法,能正确处理医学信息和数据,在未来的实践工作中发挥作用。医学统计是一种有力工具。它同科研的总体设计、资料采集、整理、分析直到最后作出结论都有密切关系。掌握了这个工具可以使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获得比较可靠的结果。只有正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才不致于造成不应有的缺陷或得出错误的结论。数据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广泛存在。我们就要借助统计学这个工具,在混沌中发现规律。统计学就是研究数据及其存在规律的科学。 (本大纲规定教学时数为62学时,理论讲授38学时,实习或讨论24学时)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大专检验专业学生。同学在具备一定医学基础知识后,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知道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正确地运用统计学方法和理念,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系统地学习统计学使学员对医学科研工作的认识和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大纲中应当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过程中完全采用医学中的实例,讲述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注意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把统计思维方法的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对于统计公式着重讲解其意义、使用方法、应用条件和应用时注意事项,不必追究公式的数学原理和推导过程。本课程通过讲授、课堂实习、课堂讨论,使学生熟悉统计的基本理论、掌握统计方法的应用,通过课后复习、完成作业,加深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掌握基本方法。理论讲授38学时,实习或讨论24学时 【教学内容分作三级要求】 第一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师应于理论课详细讲授,亦为实习课与考试的重点。 第二级是要求熟悉的内容,教师应选择性讲授,未讲授部分由学生自学。 第三级为一般了解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教师亦可选择性讲授,但不在考试范围内。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医学统计学试题 (2)

医学统计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 检验时,自由度是() A、n1+n2 B、n1+n2-1 C、n1+n2+1 D、n1+n2-2 2、标准误反映() A、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数据的离散程度 3、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B、垂直距离最小 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D、纵向距离最小 4、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 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 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 C、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 5、随机误差指的是() A、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 B、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C、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6、某项指标95%医学参考值范围表示的是() A、检测指标在此范围,判断“异常”正确的概率大于或等于95% B、检测指标在此范围,判断“正常”正确的概率大于或等于95% C、在“异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之外 D、在“正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 7、从甲、乙两文中,查到同类研究的两个率比较的χ2检验,甲文χ2χ20.01,1,乙文χ2χ20.05,1,可认为() A、两文结果完全相同

B、甲文结果更为可信 C、乙文结果更为可信 D、甲文说明总体的差异较大 8、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和u检验的主要差别是() A、t检验只能用于小样本资料 B、u检验要求大样本资料 C、t检验要求数据方差相同 D、u检验能用于两大样本均数比较 9、对医学计量资料成组比较,相对参数检验来说,非参数秩和检验的优点是() A、适用范围广 B、检验效能高 C、检验结果更准确 D、不易出现假阴性错误 10、两数值变量相关关系越强,表示() A、相关关系越大 B、相关系数越大 C、回归系数越大 D、相关系数检验统计量t值越大 [参考答案] 1-5:DACCD 6-10:DBBAB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偏回归系数 2、Ⅱ型错误: 3、非参数检验: 4、残差平方和/剩余平方和: 5、率的标准误: [参考答案] 1.表示其他自变量保持不变时,X j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引起的Y的变化量。 2.指接受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0,即“存伪”的错误。Ⅱ型错误的概率用β表示。 3.不依赖于总体分布类型、不针对总体参数的检验方法,如假设两总体分布相 同检验统计量基于变量的秩等,这类检验方法称为非参数检验。 4.指除x对y的线性影响外,其它所有因素对y变异的影响,即在总平方和中 无法用x与y的线性关系所能解释的部分变异,用以表示考虑回归关系后,y 的随机误差。 5.指用以衡量由于抽样引起的样本率与总体率之间的误差的统计量。

医学统计学课后答案.

第二章 1.答:在统计学中用来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体系是平均数,包括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均数反映了一组观察值的平均水平,适用于单峰对称或近似单峰对称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的描述。 几何均数:有些医学资料,如抗体的滴度,细菌计数等,其频数分布呈明显偏态,各观察值之间呈倍数变化(等比关系),此时不宜用算术均数描述其集中位置,而应该使用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 )。几何均数一般用G 表示,适用于各变量值之间成倍数关系,分布呈偏态,但经过对数变换后成单峰对称分布的资料。 中位数和百分位数: 中位数(median )就是将一组观察值按升序或降序排列,位次居中的数,常用M 表示。理论上数据集中有一半数比中位数小,另一半比中位数大。中位数既适用于资料呈偏态分布或不规则分布时集中位置的描述,也适用于开口资料的描述。所谓“开口”资料,是指数据的一端或者两端有不确定值。 百分位数(percentile )是一种位置指标,以P X 表示,一个百分位数P X 将全部观察值分为两个部分,理论上有X %的观察值比P X 小,有(100-X )%观察值比P X 大。故百分位数是一个界值,也是分布数列的一百等份分割值。显然,中位数即是P 50分位数。即中位数是一特定的百分位数。常用于制定偏态分布资料的正常值范围。 2.答:常用来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有: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标准差、方差、及变异系数,尤以方差和标准差最为常用。 极差(range ,记为R ),又称全距,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极差大,说明资料的离散程度大。用极差反映离散程度的大小,简单明了,故得到广泛采用,如用以说明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的最短、最长潜伏期等。其缺点是:1.不灵敏; 2.不稳定。 四分位数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 )就是上四分位数与下四分位数之差,即:Q =Q U -Q L ,其间包含了全部观察值的一半。所以四分位数间距又可看成中间一半观察值的极差。其意义与极差相似,数值大,说明变异度大;反之,说明变异度小。常用于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离散程度。 极差和四分位数间距均没有利用所研究资料的全部信息,因此仍然不足以完整地反映资料的离散程度。 方差(variance )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由于利用了所有的信息,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常用于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程度。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nce ,CV )亦称离散系数(coefficient of dispersion ),为标准差与均数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变异系数没有度量衡单位,常用于比较度量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或多组资料的离散程度。 3.答: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比,构成比和率。 比(ratio ),又称相对比,是A 、B 两个有关指标之比,说明A 为B 的若干倍或百 分之几,它是对比的最简单形式。其计算公式为 比=A /B 率(rate)又称频率指标,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以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1/万)、十万分率(1/10万)等表示。计算公式为: ) 比例基数(单位总数 可能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 实际发生某现象的观察率K ?= 构成比(proportion) 又称构成指标,它说明一种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

医学统计学样题一

《医学统计学》样题一 班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中山大学授予学士学位工作细则》第六条:“考试作弊不授予学士学 位。” 选择题答案表(涂黑所选答案,未填此表者不给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4. 要减少抽样误差,通常的做法是______ 。 A适当增加样本例数 B 将个体变异控制在一个范围内 C减少样本例数 D 增加抽样次数 E 减小系统误差 5. 同样性质的两项研究工作中,都作两样本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结果均为P v P值越小,则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 。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 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越有理由说两总体均数不同 D 越有理由说两样本均数不同 E越有理由说两总体均数差别很大 6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无效假设是________ 。 A两样本均数不等 B 两样本均数相等 C 两总体均数不等 D两总体均数相等 E 样本均数等于总体均数 7. 要评价某市一名12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应选用的统计方法是_________

A用该市岁女孩身高的95%或99%E常值范围来评价 B作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用身高均数的95%£ 99刑信区间来评价 D不能作评价 E以上都不是 8. 两个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时的H。是_____ 0 A两样本秩和相等 B 两总体秩和相等 C 两总体均数相等 D两总体分布相同 E 两总体分布没有关联 9. 在配对设计数值变量资料的对比分析中,配对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o A提高测量精度 B 操作方便 C 应用t检验 D提高组间可比性E减少实验误差 10. 配对t检验中,用药前的数据减去用药后的数据与用药后的数据减去用药前的数 据,两次t检验的结果 ______ 0 A t值符号相反,但结论相同 B t值符号相反,结论相反 C t值符号相同,但大小不同,结论相反 D t值符号相同,结论相同 E结论可能相同或相反

医学统计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剖析

第一章绪论 1.举例说明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研究人员通常需要了解和研究某一类个体,这个类就是总体。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集合,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前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是无限的,如研究药物疗效,某病患者就是无限总体,后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是有限的,它是指特定时间、空间中有限个研究个体。但是,研究整个总体一般并不实际,通常能研究的只是它的一部分,这个部分就是样本。例如在一项关于2007年西藏自治区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平均水平的调查研究中,该地2007年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就构成一个总体,从此总体中随即抽取2000人,分别测的其红细胞数,组成样本,其样本含量为2000人。 2.简述误差的概念。 误差泛指实测值与真实值之差,一般分为随机误差和非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使重复观测获得的实际观测值往往无方向性地围绕着某一个数值左右波动的误差;非随机误差中最常见的为系统误差,系统误差也叫偏倚,是使实际观测值系统的偏离真实值的误差。 3.举例说明参数和统计量的概念。 某项研究通常想知道关于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这些数值特征称为参数,如整个城市的高血压患病率。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称为统计量,如根据几百人的抽样调查数据所算得的样本人群高血压患病。统计量是研究人员能够知道的,而参数是他们想知道的。一般情况下,这些参数是难以测定的,仅能够根据样本估计。显然,只有当样本代表了总体时,根据样本统计量估计的总体参数才是合理的。 4.简述小概率事件原理。 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或等于0.05时,统计学上习惯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其含义是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进而认为它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发生,这就

医学统计学样题及答案

1、某市1974年为了解该地居民发汞的基础水平,调查了留住该第一年以上,无明显肝、 肾疾病,无汞作业接触史的居民238人的发汞含量如下: 发汞值~~~~~~~~~~(mol/kg): 人数 20 66 60 48 18 16 6 1 0 3 (1)说明此频数分布的特征。 (2)选用何种指标描述其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3)估计该地居民发汞值的95%参考值范围 答:(1)偏态分布 (2)选用中位数描述集中趋势,四分位间距描述离散趋势 (3) 频数相对频数累积频数累积相对频数 ~2020 ~660.86 ~600.146 ~480.194 ~18212 ~16228 ~6234 ~1235 ~00235 ~32381合计238 =+(238×%-0)×2/20= =+(238×%-228)×2/6=

所以估计该地居民发汞值的95%参考值范围(,) 2、某市场出售一批番茄汁罐头,罐头内vc平均含量(mg/100g)是未知的。今从中抽取16 个罐头,经测定含量如下: 16,22,21,23,21,19,15,13,23,17,20,29,18,22,16,25 计算:(1)试问这批罐头内vc平均含量及95%区间估计 (2)假如另一批罐头vc平均含量为22mg/100g,试问这两批罐头vc含量是否相同 答:(1)样本平均值=20 样本标准差= 16开方=4 20-×4= 20+×4= , (2) 22∈, 所以含量相同 3、某药厂为了解其生产的某药物(同一批)之有效成分含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随机抽取了该药10片,得其样本均数为,标准差,试估计该批药物有效成分的平均含量 答:该批药物有效成分的平均含量的95%可信区间为: (样本均值标准误,样本均值+标准误) 即:(,)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绪论 1.举例说明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研究人员通常需要了解和研究某一类个体,这个类就是总体。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集合,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前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是无限的,如研究药物疗效,某病患者就是无限总体,后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是有限的,它是指特定时间、空间中有限个研究个体。但是,研究整个总体一般并不实际,通常能研究的只是它的一部分,这个部分就是样本。例如在一项关于2007年西藏自治区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平均水平的调查研究中,该地2007年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就构成一个总体,从此总体中随即抽取2000人,分别测的其红细胞数,组成样本,其样本含量为2000人。 2.简述误差的概念。 误差泛指实测值与真实值之差,一般分为随机误差和非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使重复观测获得的实际观测值往往无方向性地围绕着某一个数值左右波动的误差;非随机误差中最常见的为系统误差,系统误差也叫偏倚,是使实际观测值系统的偏离真实值的误差。 3.举例说明参数和统计量的概念。 某项研究通常想知道关于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这些数值特征称为参数,如整个城市的高血压患病率。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称为统计量,如根据几百人的抽样调查数据所算得的样本人群高血压患病。统计量是研究人员能够知道的,而参数是他们想知道的。一般情况下,这些参数是难以测定的,仅能够根据样本估计。显然,只有当样本代表了总体时,根据样本统计量估计的总体参数才是合理的。 4.简述小概率事件原理。

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或等于0.05时,统计学上习惯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其含义是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进而认为它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发生,这就是所谓的小概率事件原理,它是进行统计推断的重要基础。 第二章调查研究设计 1.调查研究主要特点是什么? 调查研究的主要特点是:①研究的对象及其相关因素(包括研究因素和非研究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不能人为给予干预措施②不能用随机化分组来平衡混杂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 2.简述调查设计的基本内容。 ①明确调查目的和指标②确定调查对象和观察单位③确定调查方法④确定调查方式⑤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⑥制定资料整理分析计划⑦制定调查的组织计划。 3.试比较常用的四种概率抽样方法的优缺点。 (1)单纯随机抽样优点是:均数(或率)及标准误的计算简便。缺点是:当总体观察单位数较多时,要对观察单位一一编号,比较麻烦,实际工作中有时难以办到。 (2)系统抽样优点是:①易于理解,简便易行②容易得到一个按比例分配的样本,由于样本相应的顺序号在总体中是均匀散布的,其抽样误差小于单纯随机抽样。缺点是:①当总体的观察单位按顺序有周期趋势或单调递增(或递减)趋势,系统抽样将产生明显的偏性。但对于适合采用系统抽样的情形,一旦确定了抽样间隔,就必须严格遵守,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可能造成另外的系统误差②实际工作中一般按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估计抽样误差,因此这样计算得到的抽样误差一般偏大。 (3)分层抽样优点是:①减少抽样误差:分层后增加了层内的同质性,因而观测值的变异度减小,各层的抽样误差减小,在样本含量先锋等的情况下其标准误一般小于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整群抽样的标准误②便于对不同的层采用

医学统计学课后答案解析

第二章 1?答:在统计学中用来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体系是平均数,包括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均数反映了一组观察值的平均水平,适用于单峰对称或近似单峰对称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的描述。 几何均数:有些医学资料,如抗体的滴度,细菌计数等,其频数分布呈明显偏态,各观察值之间呈倍数变化(等比关系),此时不宜用算术均数描述其集中位置,而应该使用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几何均数一般用G表示,适用于各变量值之间成倍数关系,分布呈偏态,但经过对数变换后成单峰对称分布的资料。 中位数和百分位数: 中位数(median)就是将一组观察值按升序或降序排列,位次居中的数,常用M表 示。理论上数据集中有一半数比中位数小,另一半比中位数大。中位数既适用于资料呈偏态分布或不规则分布时集中位置的描述,也适用于开口资料的描述。所谓开口”资料, 是指数据的一端或者两端有不确定值。 百分位数(percentile)是一种位置指标,以P X表示,一个百分位数P X将全部观察值分为两个部分,理论上有X%的观察值比P X小,有(100-X)%观察值比P X大。故百分位数是一个界值,也是分布数列的一百等份分割值。显然,中位数即是P50分位数。 即中位数是一特定的百分位数。常用于制定偏态分布资料的正常值范围。 2?答:常用来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有: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标准差、方差、及变异系数,尤以方差和标准差最为常用。 极差(range,记为R),又称全距,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极差大,说明资料的离散程度大。用极差反映离散程度的大小,简单明了,故得到广泛采用,如用以说明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的最短、最长潜伏期等。其缺点是:1?不灵敏;2?不稳定。 四分位数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就是上四分位数与下四分位数之差,即:Q= Q u —Q L ,其间包含了全部观察值的一半。所以四分位数间距又可看成中间一半观察值的极差。其意义与极差相似,数值大,说明变异度大;反之,说明变异度小。常用于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离散程度。 极差和四分位数间距均没有利用所研究资料的全部信息,因此仍然不足以完整地反 映资料的离散程度。 方差(variance)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由于利用了所有的信息,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常用于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程度。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nce , CV)亦称离散系数(coefficient of dispersion ), 为标准差与均数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变异系数没有度量衡单位,常用于比较度量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或多组资料的离散程度。 3?答: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比,构成比和率。 比(ratio),又称相对比,是A、B两个有关指标之比,说明A为B的若干倍或百 分之几,它是对比的最简单形式。其计算公式为比二A/B 率(rate)又称频率指标,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以百分率(%)、千分 率(%。)、万分率(1/万)、十万分率(1/10万)等表示。计算公式为: 率.= 实际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迸比例基数(K) 可能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 构成比(proportion)又称构成指标,它说明一种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D ) (A)n1+ n2(B)n1+ n2–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 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 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 r>t b B t rχ20.05,ν可认为(A )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该资料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 A ) A.四格表检验 B. 四格表校正检验 C t检验 D U检验 16、为调查我国城市女婴出生体重:北方n1=5385,均数为3.08kg,标准差为0.53kg;南方n2=4896,均数为3.10kg,标准差为0.34kg,经统计学检验,p=0.0034<0.01,这意味着(D ) A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B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很大

《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锦州医学院教务处 2003年5月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 临床医学 总学时:24,其中理论学时:18、实验学时:6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特定人群中与健康相关的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和决定因素并用以控制健康问题的学科。近数十年来,随着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疾病谱的变化,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学向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相结合模式的转变,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到现在为止,比较一致认可的流行病学定义为: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对策和措施,并评价这些对策和措施的效果。其研究对象已由仅研究传染病扩大到非传染性疾病,又从疾病扩大、引伸到健康和与健康有关的事件;研究内容既包括了描述“分布”,分析“决定因素”,又包括了研究、提出、评价预防、保健的对策与措施。由此可见流行病学既是一门方法学,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已包括了与人类疾病和健康有关的一切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拓宽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能够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在疾病的预防、健康促进、病因研究和预防效果评价等方面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打下基础。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本门课程的前继课程是:基础医学相关课程、计算机基础和医学统计学。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掌握流行病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流行病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并了解相应的扩展知识和新进展知识,为学习预防医学各类卫生专业课程奠定流行病学理论基础,也为今后在卫生防疫实际工作中或其他有关学科中运用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奠定基础。 教学要求 1、基本理论理论课教学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重点突出教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详细讲授和解释,同时注意教授一定比例的扩展知识、新进展知识和实际应用知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拓思路、启发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内容精练,条理清楚,合理使用教学设备和教具。也可根据本章节的特点规定学生必要的自学内容。

【免费下载】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40087 学分:1.5 总学时:34 大纲执笔人:刘艺敏大纲审核人: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使学生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为其运用到医学实践,进行科学研究,学习其它课程和阅读专业书刊打下必要的统计学基础。 二、面向专业 临床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 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和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操作,要求学生通过实习课重点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不同资料的统计分析思路,同时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国际流行统计软件SAS或SPSS的使用方法,能用软件来完成课后的习题。并通过接触真实的科研资料,逐步引导学生提出分析思路、分析方法,直至用计算机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综合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课程基本要求 学习医学统计学应着重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科学的统计思维方法。 四、实验基本要求 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和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操作,要求学生通过实习课重点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不同资料的统计分析思路,同时要求学生基本掌握能用软件来完成课后的习题。并通过接触真实的科研资料,逐步引导学生提出分析思路、分析方法,直至用计算机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综合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五、课程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统计学与医学统计方法 了解统计学与医学统计学的定义、医学统计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统计学基本概念 重点掌握内容:随机变量的概念及其分类-离散型变量及连续型变量;误差的定义,系统误差与随机误的概念;三种数据类型-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等级资料及三者间的转换;总体与样本的概念,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概念,抽样误差的概念;概率与频率的概念。

医学统计学样题二

《医学统计学》样题二 班别: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 题型 单选 简答题 计算分析题 总分 1 2 3 4 5 6 1 2 得分 《中山大学授予学士学位工作细则》第六条:考试作弊不授予学士学位 1. 在同一总体中作样本含量相等的随机抽样,有 99%勺样本均数在下列哪项范围内 A 0 A x ± 2.58 s x B x ± 1.96 s x C 卩土 2.58 D 卩 土 1.96 ;「乂 E 卩土 2.58 s x _ 2. 对于一组呈非正态分布的资料,反映其平均水平应使用哪个指标 _B _____ o A 几何均数 B 中位数 C 上四分位数 D 四分位数间距 E 算术均数 3. 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 _B — A 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 B 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 C 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 D 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 1. A B C D E 2. A B C D E 3. A B C D E 4. A B C D E 5. A B C D E 6. A B C D E 7. A B C D E 8. A B C D E 9. A B C D E 10. A B C D E 11. A B C D E 12. A B C D E 13. A B C D E 14. A B C D E 15. A B C D E 16. A B C D E 17. A B C D E 18. A B C D E 19. A B C D E 20. A B C D E

医学统计学重点总结教学提纲

医学统计学 第一章 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 1 医学统计工作的内容: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2 资料的类型:计量资料(数值变量),计数资料(无序分类),等 变异(variation ):在同质的基础上被观察个体的差异。级分组资料(有序分类)。 3 同质(homogeneity ):对研究指标有影响的非实验因素相同。 4 总体(population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对象称总体 。 样本(sample ):根据随机化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出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观察单位组成的子集称样本。 5 参数(parameter ):总体的设计指标称为参数。 统计量(statistic ):样本的统计指标称为统计量。 6 变量(variable ):观察对象的特征或指标称为变量,测量的结果即为变量值。 7 概率(probability):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一个量度,其概率介于0与1之间。 第二章 集中趋势的统计描述 一 算术均法(mean )简称为均数,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 (一)直接法 X n x n X X X n ∑= +?++= 21 (二)加权法(针对频数表)n fx n x f f f X k k ∑= +++= (21) 二 几何均数(geometic mean,G )适用于倍数关系变化,经对数转换后呈正态分布(如:抗 体滴度,血清凝集效价,细菌计数,某些物质浓度等) G= n n X X X ?21 为了计算方便,常改用对数的形式计算,即=G lg 1 -( n X ∑lg ) 对于频数表资料,可用公式 G=lg 1 -(n x f ∑lg ) 三 中位数(M )和百分位数 中位数: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末端无确切数值的资料及分布情况不确定 公式:M=L+( M L f f n -5.0) M i L,M i ,M f 分别为M 所在组段的下限,组距和频数,L f 为M 所在组段之前各组数的累积频数。 百分位数:用符号X P 表示,x 即百分位 公式:x P =L+( x L f f x n -%·)x i 式中L,x i ,x f 分别为x P 所在组段的下限,组距和频数,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医学统计学 第一章绪论 答案 名词解释: (1)同质与变异:同质指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变异指在同质的基础上各观察单位(或个体)之间的差异。 (2)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 (3)参数和统计量:根据总体个体值统计算出来的描述总体的特征量,称为总体参数,根据样本个体值统计计算出来的描述样本的特征量称为 样本统计量。 (4)抽样误差: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的差别称为抽样误差。 (5)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用p表示 (6)计量资料:由一群个体的变量值构成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 (7)计数资料:由一群个体按定性因数或类别清点每类有多少个个体,称为计数资料。。 (8)等级资料:由一群个体按等级因数的级别清点每类有多少个体,称为等级资料。 是非题: 1.× 2.× 3.× 4.× 5.√ 6.√ 7.× 单选题: 1.C 2.E 3.D 4.C 5.D 6.B 第二章计量资料统计描述及正态分布 答案 名词解释: 1. 平均数是描述数据分布集中趋势(中心位置)和平均水平的指标 2. 标准差是描述数据分布离散程度(或变量变化的变异程度)的指标 3. 标准正态分布以μ服从均数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这种正态分布 称为标准状态分布。 4. 参考值范围参考值范围也称正常值范围,医学上常把把绝大多数的某指 标范围称为指标的正常值范围。 填空题: 1.计量,计数,等级

2. 设计,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整理资料。 3. σ μχ-=u (变量变换)标准正态分布、0、1 4. σ± σ96.1± σ58.2± 68.27% 95% 99% 5. 47.5% 6.均数、标准差 7. 全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8. σμ96.1± σμ58.2± 9. 全距 R 10. 检验水准、显著性水准、0.05、 0.01 (0.1) 11. 80% 90% 95% 99% 95% 12. 95% 99% 13. 集中趋势、离散趋势 14. 中位数 15. 同质基础,合理分组 16. 均数,均数,μ,σ,规律性 17. 标准差 18. 单位不同,均数相差较大 是非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单选题: 1. B 2. D 3. C 4. A 5. C 6. D 7. E 8. A 9. C 10. D 11. B 12. C 13. C 14. C 15. A 16. C 17. E 18. C 19. D 20. C 21. B 22. B 23. E 24. C 25. A 26. C 27. B 28. D 29. D 30. D 31. A 32. E 33. D 34. A 35. D 36. D 37. C 38. E 39. D 40. B 41. C 42. B 43. D 44. C 45. B 问答题: 1.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的适用范围有何异同? 答:相同点,均表示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 不同点:表2-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