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学生人际关系辅导

中学生人际关系辅导

林丹华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一)小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1、与同伴交往的特点

◆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兴趣、习惯、性格和经历和谐的同伴。

◆倾向于选择品行得到社会赞赏的人交往。

◆倾向于选择同性同伴

2、与父母交往的特点

◆与父母关系紧密且深厚。

◆关键词:榜样、强化、依恋等。

3、与老师交往的特点

◆从对老师的敬畏、崇拜到开始评价老师,并表现出不同的喜好◆老师的期望对学生影响很大:罗森塔尔效应。

(二)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1、友谊占据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2、小团体现象突出

案例:调查发现,三人以上的团伙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70%以上。如湖北破获的一起具有黑恶性质的学生组织“太阳帮”,其成员均是初中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帮主是一名初三学生。该帮在《本团密要》中规定:“……在必要时,要出手毒辣。不要心慈手软,不能感情用事”。

3、师生关系有所削弱

4、易与父母产生隔阂

5、网络虚拟人际关系的建立

二、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的辅导行为应对方式

感受

(兴奋、愤怒、恐惧、悲伤)

观点

期待

(对自己的、对他人的、来自他人的)

渴望(人类共有的)

(被爱、被关注、被认同、归属感、有价值和独立)

自我:我是

(生命力、精神、灵性、核心、本质)

感受的感受

(一)了解中小学生的

内心需要和行为

中小学生的行为目的引起注意

追求权力

报复

自暴自弃表现优越感

追求兴奋刺激寻求同伴接纳

1、被同伴嘲笑、网络成瘾的初二学生

了解原因对症下药

被认同、被关注、有价值感

1、重塑自信,正确地看待自己

2、建立良好老师和同伴关系

3、帮助正确地认识自我和挫折

4、日常学习中给予积极的关注和认同

5、家校配合

2、被同伴排斥、抽烟喝酒的女生

了解原因对症下药

归属感

1、满足期待:满足她的归属感

2、允许她犯错误

3、将人与行为区分开

4、重塑自信

关注类型

-有条件的正面关注-无条件的正面关注-有条件的负面关注-无条件的负面关注

3、与父亲关系交恶、割腕自残的女生

了解原因对症下药

独立需要、被认可、放松的需要

1、给予相应的独立权

2、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

(1)敢于面对自己的愤怒和害怕等情绪(2)学会宣泄情绪

(3)学会放松和压力应对的替代方法3、促进亲子沟通

我是被爱的!我是团体的

一员!我的努力和进步是被看到

和肯定的!

我是被关注

的!

我能行!

超理智指责型否定型忽视型

不良的沟

通类型

“你”的沟通方式

(二)人际关系的辅导——沟通为基础

同理和积极的倾听:

-整体性的倾听:对学生过去、现在及可以展望的未来

经验与背景,都用包容、接纳来面对。需要很深的修养和无条件的尊重为基础。

-同理:无论说话人说的话听起来多么不合理,说话的人仍要准确地反映他所说的,它不是说服,不是讲大道理,只是无防御地将对方所说的一切用重点的提示反映给对方,让对方明白他所说的“被听到了”。

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

没想到,接著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

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甚么要这么做?”

孩子回答:“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小故事你真的听懂对方的话了吗?

你是不是也习惯性地用自己

的权威打断对方说话?

“什么”

听事实听情绪

(喜乐哀惧)

听希望

和期待

例子1

学生:我觉得人生很空虚,我常常在想,我们每天都在忙碌,到底是为了什么?

回答1:你的人生观太灰暗了。你是遇上了好时代。家庭幸福,学习条件那么好,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回答2:人生十有八九是不如意嘛。谁没有烦恼呢?好多人的麻烦比你的大多了,你知道吗?别人都羡慕你。

回答3:你感到生活很没有意思,但你在痛苦地寻找生活的意义。

例子2

学生:我来这个重点学校学费很贵,作业也多。老师只知道

讲课,同学都拼命读书,连个合得来的人都没有。我本来就

不喜欢讲话,现在更加孤立,我觉得过得太无聊了,读书有

什么意思呢?

回答1:你要知道你现在读书是为了什么,不要在乎其他那么多事情嘛。

回答2:你不想好好地读书,你对得起你父母吗?

回答3:你现在功课很多,在新的环境里和老师同学都不熟悉,感到缺乏理解和温暖,更多是无聊。所以,你希望在读书之余有些轻松并有趣的事情。

“我”的沟通方式——尊重

?说明事实?我看到你放学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回家,也没有告诉我一声?表达真实

的感受

?我感到很

担心,很

着急

?说明期待、希望

和建议

?妈妈很爱你,所

以你突然晚归,

让我非常担心你。

我们能谈谈发生

了什么事情吗?

(完整版)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时间:2008-08-29 06:27 作者:小榄二中实习队Z点击: 5854 次 将本文添加到: 人际交往辅导 还有人喜欢我吗? 案例介绍 李某,女,15岁,市某中学初二学生。学习成绩较好,智商中上等。外向型性格,开朗,有个性,思维活跃,敢说敢做。但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孤芳自赏,桀骜不驯,嫉妒心强;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和善良可言,皆唯利是图;对他人缺乏真诚。虽然李某学习成绩好,但同学不太喜欢她。她与家长、老师说话也是咄咄逼人,因此与人沟通时总带着争吵的神态,难以心平气和地交流。自认为是不太受人欢迎的人。她想交知心朋友,但同学敬而远之。所担任的班干工作常因同学的不合作而使她不能如愿。她因而情绪极受影响,气哭过几次,辞职几次,甚至想走绝路。 案例分析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高峰时期,独立意识和自信心逐渐增强。李某因学习成绩好,思维活跃,加之性格外向,敢说敢做,因而不隐藏自己的喜、怒、哀、乐,说话易得罪同学。她的过于自信使她产生自傲心理,同学因被她瞧不起而远之。她没有知心朋友来交流思想,以期获得同伴的认可。所以她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都是虚伪的。她为了保护自己的荣誉和自尊,以自私、嫉妒的心理,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同学、家长、老师,唯我独尊,而她内心又渴望大家对她友善和关爱。在日记《推荐我自己》中能明确分析自己的优劣,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但对改变自己无能为力,发出:“还有人喜欢我吗?”的感叹,请求老师帮助她向同学推荐自己。这是优等生常出现的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 辅导方法 1、从家里做起:家里亲人是最能宽容自己的错误和不良态度的人了。要求家长配合,在与李某交谈时,切忌大声争吵。如果态度不平和,提醒她停止谈话,数5-10下后再说话,使她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扩展到与同学交谈时也如此。 2、学会聆听:虚心倾听他人的谈话,这是对别人的极大尊重。即使有不同的观点,也不要立即反驳,让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不必强加于人接受、赞同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改变自以为是的毛病。聆听,先从观众做起,就可以让你走近同学。 3、老师助一臂之力: ①认知辅导:让李某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的错误及危害性,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并强烈产生改正错误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辅导并配合。 ②化解矛盾:为她调整了班干工作,避开那些需要较多同学协助的班务工作,暂时减缓她与同学之间的紧张气氛。 ③欣赏他人:让她每天发现本班一位同学的优点、长处,并记下来,改变她总以挑剔的眼光审视别人的习惯,慢慢消除她的嫉妒心理。每过1-2周后把她表扬过的同学叫到一起,让他们知道李某赞扬他们,从而使他们对李某有好感。 ④学会协作:有目的的分配一些任务给李某与另2名同学,让她在工作、劳动中学会与人协作,改变她孤芳自赏、缺乏与人真诚相待的心态。 ⑤重塑她的威信及形象:因为她本来学习成绩较好,老师给她分配“一帮一”学习互助同学,而该同学在班里属人缘挺好的学生。这样,李某因为与该生关系密切而融入她们的圈内。李

国外青少年人际关系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5322066.html, 国外青少年人际关系研究综述 作者:贾接梅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11期 摘要:青少年人际交往一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青少年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人际关系尤为重要。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可以分为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必然会在其人际交往中体现出来。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进入中学阶段,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研究他们的人际 关系至关重要。 关键词:青少年;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1-0204-02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关系,它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的程度。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重视社会交往,学会文明交往,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自尊自重,理解和尊重他人,并以真诚、谦和的态度来发展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也是个人社会适应能力的表现。 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友的能力如果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很好的学习和发展,将影响儿童进入青年和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际关系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媒介,也是个体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 对于青少年来说,人际交往是其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它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技能的获得、学业成就、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 。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可以分为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必然会在其人际交往中体现出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进入中学阶段,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研究他们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一、亲子关系的研究 儿童的社会化基本上是在家庭中完成的。儿童的自然成长及社会化过程是相伴相随而行的。因此,家庭是儿童自然成长与早期社会化的寓所。尤其是儿童从出生到6周岁“完全依赖期”——婴幼儿阶段和少年儿童时期的社会化与家庭的关系甚密,这个时期亲子关系至关重

中学生怎么处理人际关系

中学生怎么处理人际关系 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率与生活的质量,所以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中学生来说很重要。那么要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呢?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怎样与父母相处 我们每天都在与许多人打着交道,有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这就形成了我们学生的的人际关系。在学校,我们要处理好与同学、老师的关系,许多同学做得很好,但在家里往往很随性,与父母沟通少,不屑与家长处理好关系,这对自己的成长是很不利的。今天我就讲讲怎样与父母相处。高年级的同学都知道一个词:代沟。什么是“代沟”呢?就是年轻的子女和父母在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上存在的距离,并由此导致两代人之间的相互不理解,产生隔阂。子女与父母产生代沟的具体原因,从子女的角度说,有以下几个方面:⑴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反对父母的关系和照顾。身体的迅速成长使你获得了力量和勇气,但并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力量。父母认为你是孩子,还处于被保护阶段;;他们根本没来得及接受你已经长大的事实;而你每天接受很多新鲜事物与信息,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与父母已有的观点必然会碰撞出不和谐的音调来。⑵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喜欢

自己独处,不再在父母怀里撒娇,既渴望友谊,又拒绝和父母说心理话。这些变化也会让父母不安。他们密切关注孩子的动向,生怕发生不好的事情,于是,常常悄悄溜进孩子的房间探究一下。代沟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不是无可奈何的。作为年轻的一代,只要努力是可以把两代人的距离缩小到最小的程度,既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有可以使家庭气氛保持温馨。试一试下面的建议: 1、对父母的态度要温和,不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有礼貌,态度温和他们就知足了。两代人的成长背景决定了代沟永远不可能缩小到零,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把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要表现出一定的独立能力,让父母放心。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手帕都不能洗,上学从来都要父母接送的,突然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或经常玩到很晚才回来,怎么不让父母忧心忡忡?这不是父母不放心,是你的表现没法让他们放心。试着去关心父母,帮他们做做家务,谈谈家庭经济,你的理想,让爸妈觉得“我们的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不会过多地干涉你的行动了。 3、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不要忽略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不管怎么说,长辈也是从我们这个年龄走过来的,以他们几十年的生活经历,看问题要成熟得多。我们在慢慢长大,应该学着独立,但独立和成熟都有个过程,不是突然的。坐下来,跟爸爸、妈妈谈谈你的烦恼、你的理想。相信父母也会很诚恳地与你交谈,从中你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不要认为和父母谈心是“没长大”,善于和父母沟通

高中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高中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学习与人际交往是每个高中生必须面对,根本无法逃避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高中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做到真诚守信、善察知人 在交往中,总免不了互相议论和评价,但评价必须符合实际。态度要真诚,而不能口是心非,无中生有。这样的话,很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不利于交往的顺利发展。因此,在交往中我们应真诚守信,以诚相见,说真话、动真情,言必行、行必果。此外,我们还要学会善于分析观察、正确认识和理解他人。俗话说: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

学会交朋友、正确对待朋友除了能友善地对待朋友,能宽以待人,能迁就朋友外,最重要的是和朋友交流。如果一味迁就朋友,那你的朋友就会认为你同意他的想法或并不在意一些事情,那他以后就会继续做这样的事;而你在迁就朋友的同时,自己也会有些不开心,这种情绪会慢慢累积,由量变到质变,很可能有一天你会和朋友友情决裂。所以,如果你们是挚友,就应该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在你看到朋友不好的习惯或做了某些不恰当的事,就应该提醒她,制止他,不要碍于情面包庇他,任其发展以至酿成无可挽回的局面。忠言逆耳利于行,真诚地赞美他的优点,严肃地指正他的缺点,这样才体现出你是一个值得深交的朋友。 处理好与异性同学间的交往 人类社会由异性构成。我们的班集体同样也是由男女同学构成。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是同学交往中平常,自然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正常的异性交往是有

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的,男女同学之间交往的好处至少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智力方面。男、女生在智力类型是有差异的。男女生经常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就可以取长补短,差异互补,提高自己的智力活动水平和学习效率。人际交往间的情感是丰富而微妙的,在异性交往中获得的情感交流和感受,往往是在同性朋友身上寻不到的。这是因为两性在情感特点是有差异,女生的情感比较细腻温和,富于同情心,情感中富有使人宁静的力量。这样,男生的苦恼、挫折感可以在女生平和的心绪与同情的目光中找到安慰;而男生情感外露、粗扩、热烈而有力,可以消除女生的愁苦与疑惑。 坚持“积极主动、平等待人”的原则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有理性的主体,都有自己的尊严。在交往中不管性别、条件、地位如何,都是平等的主体,并没有尊卑优劣之分。因此,我们在交往中应持热情诚恳、以理待人、珍惜友情

小学生人际关系心理辅导课教案

小学生人际关系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设计理念: 我们都知道,与人友好相处的人际关系小窍门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处理得当,和和气气;处理不当,心里产生怨恨。所以我设计人际心理活动方案,来调整他们的心态,帮助他们改正缺点。活动的中心主体是学生,建立在“合作”和“情感”的基础上,学会如何正确地去处理人际关系,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中的规则,学会换位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懂得在人际交往中,发生磕磕碰碰的事情是难免的,关键是学会如何正确地去处理人际关系。 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伙伴之间友谊的珍贵。懂得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快乐,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3、让学生学会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小窍门,结交更多的好朋友。 4、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中的规则,学会换位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活动重点: 1、让学会掌握人际关系的小窍门,不断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2、引导学生善于换位思考,不要以“我”为中心,要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 活动准备:学生提前自制的礼物;音乐《找朋友》,《快乐向前冲》;写有字词,数字,诗句的卡片,奖品。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拍手游戏 在上新课前,我们先来放松一下心情,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做!用你右手的一个手指拍击你左手的掌心,然后再用两个手指拍击掌心,再用三个……直到用五个手指一起拍 2.谈体会:问:为什么五个手指一起拍击手掌时才会有很响的声音呢?(生答) 3. 揭示课题 其实是因为五个手指一起合作才会成功地拍出响亮的声音,如果他们不合作,就象刚才一样,用一个或者两个手指去拍是不会有响亮的声音的。 二、“找朋友” 1、把学生自制的礼物贴上数字,再让每个学生抽取带有数字的卡片,然后按照与卡片上对应的数字领取礼物; 2、老师把准备好的各种卡片打乱,让学生按顺序抽取卡片,寻找与自己手中卡片上内容相同的另一张卡片(如:对应的诗句,相同数字或相同字词),两人即成为搭档进行接下来的游戏;(音乐:《找朋友》) 3、好了,同学们,都找到自己的小伙伴了吗?那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今天的第一个游戏吧。这个游戏叫做:两人三足。(音乐:《快乐向前冲》) (游戏规则:通过找卡片活动的两个人为一组,将两人的其中的一只脚绑在一起,然后两组同学进行比赛,看哪组先拿到前方放着的气球,先拿到的一组获胜,这样进行车轮战,最后胜出的那组为冠军,可得到奖品。) 4、游戏结束,谈论游戏感受与体会。

初中生的人际交往及人际关系

初中生的人际交往及人际关系 初中生的人际关系可分为两大类,其与家长和教师的关系可以认为是纵向人际关系;与同伴的关系是横向人际关系。初中生的人际关系比小学阶段更加复杂和多元。在人际交往中,可以锻炼初中生的“协调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培养他们善良、正直、宽厚、乐观等良好性格,使他们成为社会、家庭、学校所悦纳的人,尤其异性交往能力的锻炼,对于他们今后婚姻家庭一生的幸福,都有极大影响。缺少人际交往这一课,他们成人后,费很大的劲也未必能弥补这种缺失,因为已经形成的孤僻、自卑、怯懦、多疑、嫉妒、不合群等不良性格会遭到集体的排斥”。在人际交往中,初中生就是通过不断体验和感受他人评价及不断调整自我评价,从而逐渐走出幼稚、依赖、偏激、封闭的状态,并逐渐使自己更加成熟、独立、理性和开放。最终,初中生学会积极参与各种交往活动,形成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纵向人际关系 初中生的纵向人际关系出现了新的转型,处在转折期:由小学时期的“儿童—成人”关系逐渐转变为“成人—成人”型关系。正如有的心理学家所描述的,在少年与成年的关系上,少年正处在从“听话”向“平等”过渡时期。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初中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增长,有强烈的“成人感”,然而,初中生此时的心理还不成熟,还存在

着心理发展的另一面——依赖性。这表现为,初中生想独立,但对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还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帮助,特别是在自己遇到人生苦恼时更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家长和教师也因此对儿童的成长总放心不下,不敢放手,总是苦口婆心地说教,采取封闭式、防范式的教育限制儿童的交往和活动,有时甚至采取指责等方式对待他们的独立或“反抗”。家长和教师的不信任、过分关心、过多干扰或无谓的指责,常常容易激化矛盾,使初中生产生抵触、消极情绪,甚至出现对抗家长和教师的现象,或者自我闭锁,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到拒绝成人的关心和帮助。初中生的不良人际关系,在下面的数据中已清楚的表明。据有关调查显示,“在人际关系方面,有22.45%的中学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与同学、老师、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融洽,不善与人交往,与别人合作有困难。其中,有3.8%的中学生人际关系很差,很难与他人融洽、愉快地相处。这些学生给人的感觉是缺乏热情、缺乏耐心,有的甚至喜欢强词夺理,不合群、孤僻,或者爱发脾气、骂人等等。”另据调查显示,“约有69%的学生感到无法与父母交流和沟通,对于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烦恼和问题,42%的学生认为难以与父母交流,27%的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可以说,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是困扰初中学生心理的主要问题。他们不能正确处理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尤其是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常令她们烦恼。这必须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重视。 并不是说初中生与家长和教师的关系一定就是矛盾和斗争,只要方法得当,家长和教师在帮助初中生形成和谐的纵向人际关系方面是

高中生人际交往讲座

高中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 作者:mmtx35 初试锋芒心理辅导来源:网络点击数:478 更新时间:2011-4-8 各位同学: 你们好!作为学生,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烦恼。今天我的讲座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1)我们怎么处理日渐麻烦的人际关系;(2)青春期我们的性心理特点及其应对方法。 首先,我们讲第一个问题:怎样处理日渐麻烦的人际交往问题。所谓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我们的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三类:朋友和同学、老师以及父母。 一、如何与同学交往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主要有这样几点: 1.友谊占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朋友之间的情谊为友谊,它是建立在理想、兴趣、爱好等一致和互相依恋基础上的一种感情关系。研究表面,儿童时期情感上最依恋的是父母,朋友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感依恋便逐步有父母转向了朋友,并日益得以确定和加强。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结交朋友最多是在中学时期。 2.小团体现象突出 由于空间上容易接近、年龄相当、品行相同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中学生都加入到非正式的小团体中。这些小团体一般由39人组成,其成员相互间有高度的忠诚感,在行为方面也有很大的约束力。 3.师生关系有所削弱 对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并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于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也有了更明确的看法。

4.易与父母产生隔阂 不少中学生都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有话宁可与朋友讲,也不愿对父母说。无论在价值观念、交友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着装打扮等方面,都容易与父母产生摩擦,不断加剧与父母间的心理隔阂。 总之,由于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明显增强,中学生渴望人际交往的同时,有容易出现闭锁、防御、自卑、“娇骄二气”等交往心理障碍,应该注意加以克服。 那么我们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到底该怎么与人交往呢?哪些人更受欢迎呢?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在一个群体中的人交往的形式可以分出这么几个类型: (1)小团体,指两三个或四五个交往甚密、义气相投的同学,且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指的就是不欢迎其他同学的参与,不大与其他同学接近。(2)人缘型,就是在班级中最受欢迎的人。(3)嫌弃型,就是班级中最不受欢迎的人。(4)首领,是指在一些活动中自然涌现出的能担负领导这些活动的同学。(5)孤独者,就是很少与他人来往,他人也很少与其交往的人。(6)互拒者,指相互怀有敌意或歧视的同学。 人缘型是班上的明星,令人羡慕。他们在班上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受到大家的重视和赞美,因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应该说,内心里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得人缘”,但是不少同学对此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如有的人以为人缘就是会拉关系,有的视为哥儿们义气,还有的觉得是讨好卖乖,等等。 其实,研究表明,人缘型的学生之所以受同学欢迎,是由于他们有受人喜欢的个性品质: (1)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有同情心;(2)热心班级体的活动,对工作非常可*和负责任;(3)待人真诚,乐于助人;(4)重视自己的独立性,且具有谦逊的品质;(5)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6)有审美的眼光和幽默感;(7)有动人的仪表。 可见,人缘不是刻意追求的来的,而是对一个人优良的个性品质的回报。 希望自己有好人缘的同学,不妨多从加强个人修养上面做文章。这是同学之间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如何与教师交往 与老师该如何交往,毕竟学校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有老师的参与,与老师相处如何,对学习好坏、校园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

中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完整版

中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 理辅导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中小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同伴关系在中小学生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促进中小学生与同伴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提高其人际适应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不良的同伴关系可能导致自卑感、孤独感、学校适应困难等问题,甚至会对学生以后的社会适应造成消极影响。 引起个体人际适应不良的因素包括:错误的人际交往观念、不良的人格特质和缺乏人际交往技能等。刘慧老师的“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主要围绕三方面展开——协助成员树立正确的人际观念(第二次团体),协助成员发展受欢迎的人格特质(第四次团体),协助成员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种人际交往技能(第一、三、五次团体)。我们把六次辅导方案放在同一期集中刊登,真诚地希望能为老师们的工作带来一些便利。 我也要做“万人迷”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团体目标】 1.协助成员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 2.协助成员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团体性质】 封闭式、结构式、志愿式、发展性团体。 【团体对象】 初中及以上年级的学生,男女生数量要求基本平衡。

【团体人数】 12~16人,为便于分组活动,团体人数最好为偶数。设团体领导者和团体协助领导者各一名。 【成员招募方式与斟选标准】 以海报张贴及网络公告方式在校园内公开招募志愿者。领导者与志愿报名者进行面谈,确定其条件及问题适合接受团体辅导者方可成为团体成员。性格过于孤僻和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不宜参加。 【时间频率及次数】 共6次,每周1次,每次90分钟。 第一次团体 单元名称:第一次亲密接触 单元目标: 1.澄清团体目标和成员参加团体的动机,帮助成员了解团体的性质。 2.协助成员订立团体规范。 3.促进成员尽快相互认识。 活动准备: 用于写《团体契约书》的大白纸l张、笔每人1支 活动程序: (一)“叠罗汉”(55分钟)

高中生人际交往的概述.doc

高中生人际交往的概述 高中生对人际关系比较敏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高中生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下面是我给大家搜集整理的高中生人际交往的概述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人际交往的概述 1 、人际交往的概念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沟通。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它个体的过程。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通常人际交往有赖于以下条件:传送者和接受者双方对交往信息的一致理解,交往过程中有及时的信息反馈,适当的传播通道或传播网络,一定的交往技能和交往愿望以及对对方时刻保持尊重。 2 、高中生人际交往的类型与作用 高中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包括:朋友、异性朋友、同学、老师及父母的交往。中学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而社会化的顺利完成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人际交往的作用主要有:人际交往促进深化自我认识、人际交往促进社会化进程、人际交往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桥梁。 3 、高中生的人际关系特点 首先,在交友面上由一般性的普遍交友演变为个别性的交友,出现

了所谓的"挚友",许多人相知一生的挚友往往都在此时产生并发展了持久的友谊。 其次,择友标准上,由受功利恩惠和情感影响转变为开始有意识地强调思想认识和追求目标的一致性,强调志趣相投,要求彼此坦诚相待,以个性、脾气、兴趣、爱好为相互接近的条件。在这一点上,己显示出相当明显的成人倾向。 第三,在对人际关系的重视方面,初中生较重视自己在小团体的地位,而往往忽视在整个班集体的自我形象,而高中生自尊心逐渐成熟,开始看重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形象。 第四,在男女生关系上,初中生对男女生关系较敏感回避,两性距离形式上仍然严格; 高中生,男女生之间转化为友好相处,彼此相互认知,出现融洽的气氛。 第五,在初中阶段,人际关系大多表现为小团体,尤其是女生。小团体中的学生往往服从于团体中的"首领"的意志,存在依赖情感;高中生间,小团体减少,反之,个人活动力增强,开始充分表现自己的独立能力。 人际关系对高中生的影响 人际关系状况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影响着学生良好心理和个性的养成。一个人并不是孤立的个体存在,人与人之间常处于交往之中,在交往之中认识上互相沟通、情感上互相交流、行为上互相作用、性格上互相影响。如果个体长期处在人际关系恶劣、充满冲突和冷漠的环境中,就有可能变得言语谨慎,情绪压抑,性格内向或是与之相反,出现性格暴躁,易生猜忌,等不良性格。如果学生在班集体中有着和谐、融洽的人

中学生人际交往讲座

中学生人际交往讲座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学会人际交往提高协调能力 一、几个故事 两个例子: 193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政府,在该州一个农民家里意外的发现了一位已满5岁的小女孩安娜。她出生以后,母亲就把她单独关在楼上的黑暗房间里,每天仅仅给她维持生命的牛奶,此外不与她接触。当地官员发现她的时候,小安娜又瞎又聋,不会说话,不会笑,不会走,不会咀嚼。 1920年,印度神父辛格在森林中救出两个狼孩,狼孩被救回到人类社会时,约七、八岁,从动作姿势,情绪反应、生活方式等都表现出狼的习性。她用四肢行走,不会说话。她惧怕人,白天躲藏起来,夜间潜行。每天午夜到早上3点钟,象狼似的引颈长嚎。据研究,卡玛拉当时虽然已七、八岁,但她的智力却相当于6个月的乳儿水平。人们花了很大气力都不能使她适应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卡玛拉4年内只学会了6个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她在7年后才学会45个词,能勉强地学说几句话。卡玛拉死时已经十六、七岁,但她的智力仅相当于3-4岁的孩子。 上面这两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失去交往的机会,对个体的心理和生理都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也许有的同学会说,上面的故事将的是小孩,当一个人长大了,不与别人交往,独自悠闲自在,不也挺愉快的吗?那么让我们再来看一个心理学实验。美国有位心理学家在普林

斯顿大学里,做过一个孤独对人影响的实验。他请一些大学生中的志愿应试者单独住进一间与他人隔绝、悄然无声的封闭小屋里。里面放有各种食物,尽可以自由吃、喝、睡,但不能与任何人交往,也不能看任何书籍。应试者只要在实验室住上4天即可获得一笔相当丰厚的酬金。这些应试者刚开始时轻松自在,可是两天后所有的应试者开始拼命地敲打墙壁,要求出来。当他们重回"人世"时,个个神情痴呆,表情麻木,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大大降低,并且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完全恢复。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一旦脱离了社会群体,失去了社会交往,就会产生孤独感和恐惧感,给人的心理健康带来严重的破坏。所以,同学们应该明白,人需要交往就像需要吃、喝、睡一样。交往对我们每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人把人际交往称为健康所不可缺少的"维生素"。 二、我们离不开人际交往 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一点谁都无可厚非。但学习文化知识并不是唯一的任务,除此之外,良好道德的养成,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都是人生的必修课。 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通俗的讲,就是人们与社会广泛接触,建立起各种各样联系的过程。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因此,一个现代社会的青少年,如果将来想要有所成就,那么必须具备人际交往的能力。我在学校的心理辅导室介绍的材料中也提到过:只有优异成绩,却不懂得与他人交往,

中学生人际关系与交往

中学生人际关系与交往——沟通的艺术 一.中学生交往的类型 1.仪表性 指在交往中个人的仪表、体形、容貌、姿态、衣着打扮等特点,以及落落大方、风度翩翩的举止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许多中学生在与人交往中常常受此因素的影响,有的甚至出现“以貌取人”的倾向。 2.相似性 指在交往中双方因文化、态度、信仰、价值观等方面有共同之处,彼此产生好感。中学生常常因在某一方面相一致或相近,而相互喜欢,相互吸引,产生共同语言、情投意合并成为好朋友。据调查,中学生在友谊标准上,无论是初中生或高中生都将“兴趣、想法、成绩、意见和自己差不多的,能谈得来”排在第二位;即强调心理上的相似性和亲近性。 3.互补性 指在交往中双方获得互相满足的心理状态即互补。中学生往往选择具有某种特征的同学作为交往对象,这些特征是自己缺少,通过交往,彼此都获得满足,从而产生较强的吸引力。 4.敬仰性 指在交往中双方彼此尊敬和仰慕产生的相互吸引。一般来说,在人的交往中,听到称赞你的话越多,你就越喜欢说话的人,因为这对于个体来说是一种奖励。在交往中,人们会因为得到对方的赞赏而产生好感,并由此产生了进一步交往的愿望。 5.人品性 指在交往中人格品质、品格,在交往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人们愿意与诚实、直率的人交往,而对心术不正者则敬而远之。据调查,无论是初中生和高中生,在选择有友谊时,排在第一位的标准是“同

忧愁、同快乐、相互关心”、“人相知,贵知心”等精神上的默契。从而折射出人品在交往中的重要性。 6.随意性 指在交往中因某些因素的影响使交往具有随意性。由于中学生在认识能力、评价能力等方面还不十分完善,情感丰富,有时具有冲动性。因而在交往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表现为交往的对象良莠不齐。 7.隐蔽性 指在交往中由于害怕父母和教师的干预,或因与父母、教师的择友观不同,部分中学生的交往带有“地下”隐蔽性,尤其是异性之间的交往,隐蔽性更强。 二.中学生存在的交往问题 1.不敢交往。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在某些特定场合,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只是每个人反应程度不同,而一部分人在这方面反映特别强烈。有些学生由于害羞、自卑等心理的作用,在与人交往中显得特别紧张,心跳气喘、面红耳赤、两眼不敢正视对方;或在与人交往时显得语无伦次,词不达意;尤其在人多的场合或者在集体活动中更是感到恐惧,不敢与人打交道,不敢表现自己,严重的可导致社交恐惧症。 2.不愿交往。有些学生在与人交往中因为嫉妒和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不敢主动与人交往,缺乏人际交往必要的信任与理解,人际交往平淡。对人对事经常采取回避的态度,缺乏与人交往的愿望和兴趣,孤芳自赏,多疑敏感,久而久之,在人际交往中就形成了退缩、回避的行为。 3.不善交往。有些学生因缺乏与人交往的基本知识、技能,在人际交往中显得过于生硬、木纳、不容易被他人了解,或缺乏与人沟通的技巧的,不注意交往的原则,开玩笑不注意场合,不懂得给人留面子,不懂得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等等,严重影响与人交往。 4.不懂交往。有些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往往存在不切合实际的观念,在人际交往方面往往带有浓厚的理想色彩,总希望得到别人的主

高中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doc

高中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调查发现高中生对人际关系比较敏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高中生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下面是我给大家搜集整理的高中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人际交往的概述 1 、人际交往的概念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沟通。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它个体的过程。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通常人际交往有赖于以下条件:传送者和接受者双方对交往信息的一致理解,交往过程中有及时的信息反馈,适当的传播通道或传播网络,一定的交往技能和交往愿望以及对对方时刻保持尊重。 2 、高中生人际交往的类型与作用 高中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包括:朋友、异性朋友、同学、老师及父母的交往。中学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而社会化的顺利完成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人际交往的作用主要有:人际交往促进深化自我认识、人际交往促进社会化进程、人际交往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桥梁。 3 、高中生的人际关系特点 首先,在交友面上由一般性的普遍交友演变为个别性的交友,

出现了所谓的"挚友",许多人相知一生的挚友往往都在此时产生并发展了持久的友谊。 其次,择友标准上,由受功利恩惠和情感影响转变为开始有意识地强调思想认识和追求目标的一致性,强调志趣相投,要求彼此坦诚相待,以个性、脾气、兴趣、爱好为相互接近的条件。在这一点上,己显示出相当明显的成人倾向。 第三,在对人际关系的重视方面,初中生较重视自己在小团体的地位,而往往忽视在整个班集体的自我形象,而高中生自尊心逐渐成熟,开始看重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形象。 第四,在男女生关系上,初中生对男女生关系较敏感回避,两性距离形式上仍然严格; 高中生,男女生之间转化为友好相处,彼此相互认知,出现融洽的气氛。 第五,在初中阶段,人际关系大多表现为小团体,尤其是女生。小团体中的学生往往服从于团体中的"首领"的意志,存在依赖情感;高中生间,小团体减少,反之,个人活动力增强,开始充分表现自己的独立能力。 4 、人际关系对高中生的影响 人际关系状况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影响着学生良好心理和个性的养成。一个人并不是孤立的个体存在,人与人之间常处于交往之中,在交往之中认识上互相沟通、情感上互相交流、行为上互相作用、性格上互相影响。如果个体长期处在人际关系恶劣、充满冲突和冷漠的环境中,就有可能变得言语谨慎,情绪压抑,性格内向或

中小学生人际交往辅导

林丹华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一)小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1、与同伴交往的特点 ◆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兴趣、习惯、性格和经历和谐的同伴。 ◆倾向于选择品行得到社会赞赏的人交往。 ◆倾向于选择同性同伴 2、与父母交往的特点 ◆与父母关系紧密且深厚。 ◆关键词:榜样、强化、依恋等。 3、与老师交往的特点 ◆从对老师的敬畏、崇拜到开始评价老师,并表现出不同的喜好◆老师的期望对学生影响很大:罗森塔尔效应。

(二)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1、友谊占据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2、小团体现象突出 案例:调查发现,三人以上的团伙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70%以上。如湖北破获的一起具有黑恶性质的学生组织“太阳帮”,其成员均是初中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帮主是一名初三学生。该帮在《本团密要》中规定:“……在必要时,要出手毒辣。不要心慈手软,不能感情用事”。 3、师生关系有所削弱 4、易与父母产生隔阂 5、网络虚拟人际关系的建立

二、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的辅导行为应对方式 感受 (兴奋、愤怒、恐惧、悲伤) 观点 期待 (对自己的、对他人的、来自他人的) 渴望(人类共有的) (被爱、被关注、被认同、归属感、有价值和独立) 自我:我是 (生命力、精神、灵性、核心、本质) 感受的感受 (一)了解中小学生的 内心需要和行为

中小学生的行为目的引起注意 追求权力 报复 自暴自弃表现优越感 追求兴奋刺激寻求同伴接纳

1、被同伴嘲笑、网络成瘾的初二学生 了解原因对症下药 被认同、被关注、有价值感 1、重塑自信,正确地看待自己 2、建立良好老师和同伴关系 3、帮助正确地认识自我和挫折 4、日常学习中给予积极的关注和认同 5、家校配合

中学生人际关系研究

中学生人际关系研究 组长:王陈挺研究成员:薛谋杰、游兴峰、陈焕煌、薛万善、何捷指导老师: 薛经敏 研究背景:朋友是每个人生命中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处于学生时代的我们,就更离不开同学朋友了。在生活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人身边总少不了几个朋友,可以分享快乐、分担忧愁;但也有很多人似乎并不需要朋友,总喜欢独来独往,总把事情藏在心里。以上两种情况的不同,往往是一个人处理人际关系好坏的最终表现。 研究目的:不同性格的人是以什么标准来选择自己的朋友的?到底是性格相似的人更能成为朋友,还 是性格迥异的人更能走到一起?现在的中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最看中对方的是那方面…… 这都是我们内心的疑惑。为此,我们通过这次研究, 以深入了解人际交往的不同方式和如何让 大家和睦共处。 研究方式: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各有各的性格, 我们就以他们为对象进行研究。 我们对平时人际交往接触中(如:老师、父母、同学……),以哪种方式、什么分寸最合适, 怎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等, 进行了调查、分析。 我们还就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讨论、分析, 以使大家更深入的了解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研究报告: 怎样建立真正的友谊?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茫茫人海能结为知己的能有几人?虽然整个世界有 60 亿人,但是朋友的友谊是否建立在 年龄、性别、兴趣、个性等心理相容的基础之上的?为什么有的人虽然每天都能见到,但未必 能成为朋友,但有的人偶然相遇就能成为惺惺相惜的好朋友? 在人的一生中,结交的朋友人数最多,友谊最纯洁最深厚,并且续时间最久的时候就是一个人的中学时代。这是否由于中学时代的青春少年自我意识逐渐发展成熟起来,人的独立性增强,社会意识强烈,对友谊的渴求表明一个人强烈的社会归属感,况且人在中学时代经历毕竟单纯,人与人之间除了学习和品行上互相竞争向上外,还没有多大的利益利害冲突? 有了良好的个性素质,人与人之间能否建立友谊关系,是否还存在一个相互吸引的问题?即使你已具备了良好的个性素质,但是不能吸引别人或者不能被人吸引,是否也就没有建立相互友谊关系的机会? 一、下面我们着重来分析这类人的人际交往关系:(案例分析) 例一:有位男生,因父亲是知青,按政策他寄居在祖父家,该生见人腼腆,遇到生人或校 领导更局促不安,如遇女生,会手足无措,面红心悸,交谈时口吃,惹同学嗤笑。性格内向,孤僻,同班中无知心朋友,严重时心烦意乱,消沉苦闷,经常失眠,纳呆。他多次要求中止学业,回到农村父亲身边。 这就是典型的社会适应障碍。失眠,纳呆,心烦意乱,情绪抑郁,学习效率低下,就是社会环境适应不良,人际交往困难的表现。加之性格内向孤僻,更易造成心理偏导,甚至缺陷。一个人能和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这就是适应,有些人在学校是“小哑巴”,而在家中却是“小 喇叭”,这就是公众场合恐惧症,也是对环境的不适应。 例二:某女生,父母对其希望过高,心理压力很大,造成应试恐惧。考试前,总出现心悸,胸闷头晕,有时伴有腹泻,痛经,记忆力再现困难,见题脑中一片空白,无法控制自己的 紧张情绪,考下来成绩可想而知,不仅父母焦急,其本人也很担忧。 这也是一种社会适应障碍的表现。应对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产生苦闷,胆怯,猜疑, 多虑,孤独,易怒或情绪抑郁…… 例三:某女生,高一,学习成绩优秀。因面部烫伤较丑,进入青春期后产生嫉妒貌美女生的心态,经常抑郁苦闷。曾几次想轻生、认为自己是世界上多余的,怨父母对她照顾不周,认为做人没有意思,不如趁学习成绩好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而告别人生,求得解脱。 这类学生不知人无十全,过份看重自己的弱点,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人的心理状态应该相对平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然而,这种平衡常会被争吵,歧视、侮辱、压抑等突发事件所破坏。这种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学生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教学设计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 使学生认识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知道几种同伴交往的技巧。 2.情感 能够乐于、主动地与同伴进行交往; 体验有效沟通带来的乐趣、成就感和愉悦感。 3.行为 学会认识并分析自己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 能够掌握几种同伴交往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学会分析他人和自身同伴交往所存在的问题,掌握几种同伴交往的技巧。 【教学方法】 游戏、心理剧、讨论。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分析】 中学生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等。其中,同伴关系是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也是其之后能否适应社会生活和顺利成长的关键和人格、性格形成的前提。初一的学生刚刚脱离小学单一而直接的同伴交往,转到初中相对复杂而多变的人际交往状态。在此过程中,许多学生由于环境不适应,容易引发同伴交往不适应,进而影响其生活、学习。 在进行个别辅导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多例初一学生关于同伴交往问题的案例,在进行总结、分析的前提下,我对初一学生的同伴交往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初一学生的同伴交往现状令人担忧,而造成同伴交往中人际关系不良的成因有以下几点: 1.性格因素:以自我为中心,性格过于内向、敏感,性格中的“完美主义”,对朋友要求苛刻。 2.缺乏交往技能。

3.学业负担的影响:学业太差,自卑的包袱过重,其突出的特点就是畏缩、怕受伤害,不愿与人交往。而成绩优异的学生心高气傲,也容易“鹤立鸡群”,“知音”难觅。 4.社会偏见的影响:由于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的差异,使有些学生产生了很强的偏见,交朋友挑三拣四,有很强的小团伙意识,也限制了自己的活动范围。 鉴于以上因素,我设计并实施了本次心理辅导活动课,针对初一学生的同伴交往问题进行交往意识的培养和技巧训练。 【教学准备】 教室内学生位置按照预先安排好的6*8的分组排位就坐。 多媒体课件。 放置案例的信封。 【教学活动设计】 创设情境,引入话题 一、暖身活动:心有灵犀 1.指导语: 你试过与别人之间“心有灵犀”的感觉吗?你跟朋友之间有过异口同声的默契经历吗?今天,我们就首先来看看你与朋友间的默契程度。 要求: 与搭档面对面坐好,左手置于身后,右手四指勾握,大拇指顶住,闭上双眼,不准出声。当教师说停止交流的时候,也要保持这样的状态。 2.教师导语: 现在请用大拇指来交流确定,双方哪位为帽子,哪位为袜子。给大家5秒的时间予以确定。 交流 3.结束语: 停止交流,现在请大家将双手置于身后,同样不可以说话和睁开眼睛,现在请认为自己是左的同学举手。 双手不要动,睁开眼睛。 看,你发现了什么? 请学生回答

中学生人际关系辅导.doc

中学生人际关系辅导 在人生的整个历程中,学生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特别是中学阶段,更是人生的十字路口,是最为关键,最为躁动不安的时期,也是各种心理负担最为沉重的时期。因此在中学时期,处理人际关系尤为重要。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心理特点 1、强烈的交往需要和渴望独立的心理是中学生交往的最显著的特点。 幼儿交往——由家长陪着——缺乏独立性,依赖性较强。 小学交往——打招呼,不用家长陪——既想独立,又有依赖。 中学交往——不打招呼,更不用家长陪——摆脱依赖性,独立性较强。 客观上: 告别小学时代,由于知识的增长,原来的教育关系和教育力量已起不到直接的作用。 ②教师、家长已失去往日的"威严",不再是"正确"的代名词。 ③小学时代交友情感性明显,中学生交往目的更突出些。 ④新的伙伴,新的集体,新教师,需要建立新的交往模式。 主观上: ①告别童年时期,步入青春期,进入第二反抗期,父母进入更年期。 ②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觉醒,并逐渐加强。随之而来的进入更年期的

父母自我意识也较强。"两强"相遇"麻烦"多多。 2、中学生交往既想采取自主独立的行为倾向,另一方面,又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 ①开始注意自我形象,并且自己进行自我观察,思考自已的特点,同时也更加留意别人,目的是把自己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同别人进行比较。(生活中多一面镜子就足以说明) ②常把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当成一种束缚。(心中潜意识地把自己当作成人,渴望自己独立成长,但现实往往又不允许,所以束缚就成为一种"必然"。) ③十分需要伙伴与友谊,以补偿失去的对父母的依赖。 ④渴望独立,显示自我,是中学生自我价值的表现形式。因此,在同伴面前的表扬,并得到同伴的赞美与鼓励,往往比教师的教育更起作用。 3、开始趋向于关系性交往。 ①中学生自我主体性评价的进一步增强。不再像小学倾向于选择品行,得到老师与家长欣赏和赞美的孩子,而是选择脾气相投,相互理解,话语投机,彼此好感等。 ②中学生交往带有明显的情感性的同时,又有了很强的目的性,比如:想把数学成绩搞上去,有意,有目的与数学教师套近乎。 ③不少学生把对自己发展有帮助,有益,当作自己选择朋友的标准,可能此人并不是自己完全接受的人,这是中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4、正视异性问题,开始关注异性,希望接近异性。喜欢与异性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