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伤寒论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中半夏的功用及炮制

据现有文献,半夏在《五十二病方》及《灵枢·邪客篇》中就有使用的记载。《神农本草经》具体记述了半夏性味及功用。《伤寒杂病论》中半夏应用广泛,医圣仲景对半夏的药性体悟深入透彻,制法得当,使用精准,应用灵活,广泛用于痞证、呕吐、咽痛等病证的治疗,为后世所推崇。《伤寒杂病论》在流传中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伤寒论》中共有18首方剂使用了半夏。笔者现就《伤寒论》中半夏的功用主治以及炮制方法作一探讨。

1 半夏在《伤寒论》中的功用

1.1 辛行温通散结除痞半夏善治痞证。《本草纲目》[1]谓“半夏主痰饮及腹胀者,为其体滑而味辛性温”。半夏辛温燥烈,辛能散能行,能疏理气机,消胀除痞;温能温通气机,温化寒邪。半夏禀辛温走散之性,而逞散结开痞,消胀除满之能。如《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此处为心下满而不痛的痞证,是因小柴胡汤证误下而致邪气乘虚而入,盘踞中焦,寒热错杂,气机痞塞不通,阴阳升降失和而成。治疗上用半夏泻心汤。方中以半夏为君药,其性辛温,有散结除痞之专长,直接针对痞证中焦阴阳升降失和,气聚而痞满的病机特点。同时半夏与辛热之干姜一起配伍苦寒之芩连而成辛开苦降,寒热平调之剂,苦辛并用调其升降,寒温平等调其阴阳,坐镇中焦而和解上下。同样在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旋复代赭石汤这一类的方剂当中,张仲景同样使用了半夏,均取其辛行温通,滑利走散,除痞散结,而用于治疗心下痞证。故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卷四》[2]“半夏味辛温,干姜味辛热,《内经》曰:辛走气,辛以散之,散痞者,必以辛为助,故以半夏生姜为佐,以分阴而行阳也”。

1.2 和胃化浊降逆止呕半夏为止呕要药,各种呕吐都可以随证使用。《医学衷中参西录》[3]载“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凡味辛之至者,皆禀秋金收降之性,故力能下达为降胃安冲之主药。为其能降胃安冲,所以能止呕吐,能引肺中、胃中湿痰下行……”。在《伤寒论》中,呕吐一证无论是邪气初起还是疾病后期,无论寒热虚实,大都使用半夏以和胃降逆止呕。

1.2.1 疾病初期的呕吐如《伤寒论》第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本证太阳阳明合病,表里同时受邪,邪气内迫阳明,胃气上逆而呕吐,治以葛根汤外解表邪,表里和解,同时加用半夏以理气逆、止烦呕。

1.2.2 疾病后期的呕吐如《伤寒论》第397条:“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本证为外感后期,形气两伤,余热未尽,客留在胃,胃气失和,上逆作呕。方用竹叶石膏汤,在竹叶、石膏、参草等清余热,益气阴基础上加用半夏以和胃降逆止呕。

1.2.3 寒呕如《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本证为风寒邪气引动内饮,水寒干涉肺胃,而致咳喘呕逆诸证,方用小青龙汤,外解表寒,内化寒饮,方中同样使用半夏以和胃降逆,化痰止呕。

1.2.4 热呕如《伤寒论》第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本证为少阳火郁,火热邪气下迫而见下利,火热犯胃,则见呕吐。方用黄芩汤清热止利,伴有呕吐者加用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1.3 行气解郁畅达三焦半夏味辛,辛以散之,能疏理气机,畅达三焦。《伤寒论》第96条:“伤

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本证为伤寒邪气侵及少阳经脉、少阳胆府、少阳三焦,而致少阳经气不利,胆府郁热,三焦气机不畅,故见诸证。治以小柴胡汤,方中柴胡气质轻清,能疏利少阳经气,畅达三焦气机,为主药。半夏辛温,辛散温通助柴胡以疏理气机,调畅三焦。全方合用而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然汗出而解”。其他类似的方剂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汤这些方剂中也都使用了半夏,其功用也是助柴胡以行气郁,畅达三焦。

1.4 燥湿化痰散结开痹半夏辛温燥烈,为燥湿化痰之要药。半夏味辛,善开喉痹,散郁结。《伤寒论》312条“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本证为痰热浊邪痹阻少阴经脉而成,治以苦酒汤,方中用半夏化痰散结开喉痹,配合鸡子清米醋润燥益阴,敛疮消肿。《伤寒论》313条“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本证为风寒邪气引动痰邪痹阻少阴经脉所致。治以半夏散及汤,方中以半夏化痰散结,配合桂枝散风寒,炙甘草缓痛急。可见仲景在治疗痰浊邪气所致咽痛时,无论夹寒夹热都应用了半夏以燥湿化痰散结开痹。故《本经疏证》[4]:“于此可见半夏所治之喉痛,必有痰有气阻于其间,呼吸食饮有所格阂,非如甘草汤、桔梗汤、猪肤汤,徒治喉痛者可比矣”。

2 《伤寒论》中半夏的制法

《伤寒论》中半夏无论入汤剂还是散剂,使用之前都要“洗”。这在《金匮玉函经》[5]有较明确的记载:“凡半夏不咀,以汤洗数十度,令水清滑尽,洗不熟有毒也”半夏有毒,使用之前要“洗”,而且要用“汤”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汤,热水也”,因此“以汤洗数十度”就是用热水反复泡洗几十次,直到水液清澈,令半夏“滑尽”即半夏本身的“隙涎”被除掉(《雷公炮炙论》[6]:“半夏上有隙涎,若洗不净,令人气逆,肝气怒满。”)。这样半夏洗熟之后,毒性消失,可以入药使用。今天半夏已经不采用这种炮制方法,但是它仍有借鉴意义,如陈修园的《神农本草经读》[7]“今人以半夏攻专祛痰,概用白矾煮之,……古人以汤洗七次,去涎,今人畏其麻口,不敢从之,余每年收干半夏数十斤,洗去粗皮,以生姜汁甘草水浸一日夜,洗净,又用河水浸三日,一日一换,滤起蒸熟,晒干切片,隔一年用之甚效……”我国古代医学家对半夏的应用较早,但是系统广泛且有效把半夏应用于临床是从《伤寒论》开始的,可谓开后世之先河,为后世立法度。今天重温经典,分析并整理《伤寒论》中半夏的功用及制法,希望对临床有所启示,于同道有所裨益。

<<神农本草经>>曰:半夏一名地文,一名水玉.味辛,平,有毒.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咽喉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生山谷.

半夏泻心汤验案举隅

临床用半夏泻心汤心得体会 何院生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由半夏、黄连、黄芩、炙甘草、干姜、人参、大枣7味药组成。全方寒热互用以调和阴阳,苦辛并用以复升降,补泻兼施顾其虚实,多用于以心下痞为表现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验案1: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李某,男,40岁,患者1个月前上腹胀痛,伴有嗳气吞酸、恶心,食欲渐减,稍食则腹胀,每次饮冷和辛辣食物后加重,偶见空腹痛,大便偏稀,舌红、苔薄黄腻,脉滑。胃镜检查示:胃黏膜充血水肿,红白相闻,局部糜烂。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方用半夏泻心汤:制半夏10 g、黄芩10 g、黄连6 g、干姜10 g、党参10g、炙甘草6 g。水煎服,每日1剂,服7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偶有嗳气吞酸,前方加旋复花15 g,代赭石15 g,再服药10剂,嗳气亦减。继服上方10剂,自觉症状完全消失,胃镜检查胃黏膜恢复正常,随访至今未发。 按: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黏膜浅表性炎症,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在胃镜检查中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本病的发病高峰年龄为31~50岁多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本病属中医学“吐酸”、“嘈杂”、“痞满”等范畴,方中黄连、干姜、半夏辛开苦降,清痞散结,和胃降逆;黄芩、黄连,清泄胃热;党参、炙甘草益气健脾。故半夏泻心汤,为辛开苦降、调和寒热、和胃降逆、开结散痞,促使脾胃运化正常的方剂。验案2: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返流病 陈某,男,56岁。胃脘灼热胀痛2月余,伴嗳气返酸,每次饮冷加重,口臭,大便偏稀,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滑。胃镜检查:食管中、下段狭窄,粘膜见条状发红,糜烂;胃粘膜皱襞潮红,胃窦近幽门部粘膜皱襞明显水肿。病理检查:均排除食管癌。诊断:返流性食管炎。证属上热下寒型。治宜寒热并调,和胃降逆。处方:半夏10 g,黄连10 g,黄芩10 g,党参6 g,炙甘草6 g。水煎服,日l剂。服10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前方加乌贼骨15 g再服药10剂,自觉症状完全消失。胃镜复查:食道粘膜恢复正常,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按:胃食管返流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为异常的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病理性反流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障碍和(或)与其功能有关的组织结构异常以至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低下而出现的反流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并发症。中医应归属于“胃脘痛”、“痞证”、“吐酸”、“嘈杂”等病的范畴。其病机为胃失和降,湿中化热,湿热胶结而成寒热错杂之证。治疗上多以辛开苦降、和胃降逆法为主治疗,均获良效。故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食管返流病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验案3半夏泻心汤治疗胃溃疡 王某,女,43岁,患者1个月前上腹部胀痛,呈烧灼性,疼痛常因饥饿、服药、酸性食物而诱发,吃凉食后加重,伴烧心,吐酸水、嗳气、稍食则腹胀、纳呆、消瘦,偶尔呕吐,大便偏稀,偶黑色或柏油样大便,舌红、苔薄黄腻,脉滑。X线钡餐检查:可见龛影,胃镜检查示:大弯侧多发溃疡。诊断为胃溃疡。方用半夏泻心汤:制半夏10 g、黄芩10 g、黄连6 g、干姜10 g、党参10g、吴芋2g、炙甘草6 g。水煎服,每日1剂,服7剂后症状明显减轻。继服上方20剂,自觉症状完全消失,胃镜检查胃黏膜恢复正常,随访至今未发。 按:半夏泻心汤为仲景治脾胃病而设,为治疗消化道疾病的良方,具有开结散痞、并调寒热、清热化湿、调节升降、温中止泻等功效。只要证属中焦寒热错杂、虚实互见、阴阳不调.均可使用。半夏泻心汤具有保护胃粘膜作用。李惠林等【1】以胃溃疡面积、胃液游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等为指标,观察本方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防治作用,显示本方对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有保护性作用,且对醋酸性胃溃疡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及医案 (2012-07-31 11:04:11) 伤寒论: 【组成】甘草12克(炙)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洗) 大枣12枚(擘) 黄连3克 【用法】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功用】益气和胃,消痞止呕。 【主治】伤寒痞证,胃气虚弱,腹中雷鸣,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狐惑病;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症、白塞氏综合症等;产后口糜,泻痢。 附注:《金匮》有人参三两。 在临床上,我们常遇到寒热错杂的症状,如口腔溃疡、大便溏泻的上火下寒症,应当如何处理?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清上热要用苦寒药,苦寒伤胃则大便又要受影响;温下焦要用热药,温燥药必然加重口腔溃疡的发作。这是胃中有热,肠中有寒,应当用《伤寒论》中的甘草泻心汤治疗。 方剂组成:甘草15g黄芩9g黄连6g党参12g半夏9g炮姜9g大枣4枚。 甘草泻心汤是治疗脾胃之方。因胃虚不能调理上下,故出现上火之口腔溃疡,下寒之大便溏泻,中焦之脾胃痞满。所以用甘草泻

心汤,可以上治口腔溃疡,下治大便溏泻,中治脾胃胀满。如果在临床上遇到上火、下寒、中满的病症,都可以应用甘草泻心汤来进行解决。 功效主治:伤寒痞证,胃气虚弱,腹中雷鸣,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常用于治疗口腔糜烂,急慢性胃肠炎,狐惑病(白塞氏综合症),痤疮,毛嚢炎,阴部口糜,慢性泄泻,胃虚便秘等。 病理分析:从本方之药物配伍分析,患者必为先脾胃气虚,中焦水饮积聚,久郁化热,热又蒸水,遂成湿热之证。湿热之邪居无定所,如狐之多变,故古人称之为狐惑病也。其证多见于九窍之处或毛发之处。仲师治之先以姜参枣草补中益气治其本;半夏祛中焦之水邪兼化痰湿,则中焦可安;芩连配姜苦降辛升湿热之邪无所藏也。 各家论述:1.《古方选注》:甘草泻心,非泻结热,因胃虚不能调剂上下,致水寒上逆,火热不得下降,结为痞。故君以甘草、大枣和胃之阴,干姜、半夏启胃之阳,坐镇下焦客气,使不上逆;仍用芩、连,将已逆为痞之气轻轻泻却,而痞乃成泰矣。 2.《医宗金鉴》:方以甘草命名者,取和缓之意。用甘草、大枣之甘温,补中缓急,治痞之益甚;半夏之辛,破客逆之上从;芩、连泻阳陷之痞热,干姜散阴凝之痞寒。缓急破逆,泻痞寒热,备乎其治矣。

泻心汤类方学习体会

泻心汤类方学习体会 刘磊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这三个方子在组成上相差不大,一般称为泻心汤类方。这个类方在临床上应用的是非常广泛的。学习胡希恕经方理论体系对这方面的论述后体会如下。 《伤寒论》149条讲:“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也,宜半夏泻心汤。”从这里至少可以知道半夏泻心汤有痞满的症状表现,前提条件还有呕而发热。在《金匮要略》也有一条关于半夏泻心汤的记录:“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这总结的很精练。就说这个半夏泻心汤,是病人在心下痞满、呕吐、肠鸣下利的这样的症状下才应用它,这样一种病理状态是适合应用半夏泻心汤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很好的应用这个方子,只是我们对它认识的不够深入,不能熟练的掌握在何种病理状态下应用它,这个方子的适用症是什么,它所适应的疾病的指证是什么,如果我们熟练的掌握了这些那我们就能很好的应用这个方子,其实每一个方子的应用都有一定的规律在里面,只要我们摸索出这个规律,那你就可以把方子发挥到它最佳效果。

那么半夏泻心汤的应用指征是什么?仲景先师明确指出,就是“呕而肠鸣,心下痞者”,我们总结一下,就是上呕、中痞、下利,上中下三个重要症状。但是,这些我们在最早学习这个方子的教材当中都提到了,为什么还是不会用呢?我以前也是这样的,理解的应用指征了,但是还是不会用,原因是我们还是不理解,这到底是在治疗一种什么样的病理状态。我们看一条关于甘草泻心汤的论述,对于我们理解泻心汤类方非常关键。《伤寒论》第158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从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第一:从症状来看,从上述中我们可以得到腹中雷鸣,心下痞满,干呕这几个症状,也就是说在甘草泻心汤的方证中会出现这样的症状,肠鸣甚者,就可以表现为下利,干呕也是呕之轻者,可见也是上呕、中痞、下利俱全的; 第二:从发病过程来讲,这样一种病理状态(痞满,干呕,腹中雷鸣)是怎样得来的呢,从原文可知:这是伤寒中风误用了下法之后,导致胃虚,本来不虚,误下后虚了。另外,我们常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因为胃虚了,所以导致下法引外邪入里化热,也正是因为胃虚了,所以下面的寒也往胃这里凑,这样就形成了虚寒热并存的状态,这就是疾病演变的一个过程,这

方剂一二三类方汇总

方剂方歌归类: 解表剂一类方: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止嗽散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败毒散 二类方:香苏散柴葛解肌汤参苏饮麻黄细辛附子汤 三类方:正柴胡饮升麻葛根汤加减葳蕤汤 泻下剂一类方: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温脾汤十枣汤 二类方:大黄附子汤麻子仁丸济川煎黄龙汤 三类方:大陷胸汤 和解剂一类方: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四逆散逍遥散半夏泻心汤二类方:痛泻要方 三类方:达原饮 清热剂一类方:白虎汤竹叶石膏汤清营汤黄连解毒汤凉膈散仙方活命饮导赤散龙胆泻肝汤苇茎汤清胃散葛根芩连汤芍药汤白头翁汤青蒿鳖甲汤二类方:犀角地黄汤普济消毒饮左金丸泻白散玉女煎 三类方:清骨散当归六黄汤 祛暑剂一类方:香薷散 二类方:清暑益气汤 三类方:清络饮六一散桂苓甘露散 温里剂一类方:理中丸小建中汤四逆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 二类方:吴茱萸汤 三类汤:回阳救急汤 补益剂一类方: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生脉散玉屏风散完带汤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归脾汤炙甘草汤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一贯煎肾气丸二类方:左归丸右归丸地黄饮子 三类方:八珍汤龟鹿二仙胶 固涩剂一类方:牡蛎散四神丸固冲汤易黄汤 二类方:真人养脏汤桑螵蛸散固经丸 三类方:九仙散金锁固精丸 安神剂一类方: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汤酸枣仁汤 三类方:磁朱丸 开窍剂一类方:安宫牛黄丸 二类方:紫雪丹苏合香丸

三类方:至宝丹 理气剂一类方:越鞠丸半夏厚朴汤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覆代赭汤 二类方:枳实薤白桂枝汤厚朴温中汤天台乌药散暖肝煎橘皮竹茹汤 三类方:金铃子散丁香柿蒂汤 理血剂一类方: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复元活血汤温经汤桂枝茯苓丸咳血方黄土汤 二类方:生化汤失笑散大黄*虫丸(那个字打不出来,不好意思)十灰散小蓟饮子槐花散 三类方:丹参饮四生丸 治风剂一类方:川芎茶调散大秦艽汤羚角钩藤汤镇风熄风汤天麻钩藤饮二类方:小活络丹牵正散消风散大定风珠 治燥剂一类方:杏苏散桑杏汤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 二类方:增液汤养阴清肺汤 三类方:益胃汤 祛湿剂一类方:平胃散藿香正气散茵陈蒿汤八正散三仁汤甘露消毒丹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实脾散独活寄生汤 二类方:连朴饮当归拈痛汤二妙散猪苓汤防己黄芪汤萆薢分清散羌活胜湿汤 祛痰剂一类方:二陈汤温胆汤清气化痰丸半夏白术天麻汤 二类方:小陷胸汤滚痰丸贝母瓜蒌散苓甘五味姜辛汤三子养亲汤 三类方:定痫丸 消食剂一类方:保和丸健脾丸 二类方:枳实导滞丸枳实消痞丸 三类方:葛花解酲汤肥儿丸 驱虫丸一类方:乌梅丸 三类方:化虫丸布袋丸 涌吐剂三类方:瓜蒂散救急稀涎散

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病临证举隅

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病临证举隅 发表时间:2019-01-08T10:04:50.6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36期作者:胡佩珮 [导读] 李左,年二十五,其人面白体瘦,胃痛嗳酸时作,自觉心下碍之有物,纳后诸症加重。(上海市虹口区北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80) 【摘要】半夏泻心汤出于《伤寒论》,主治寒热错杂之心下痞,因其疗效卓著,后世将其广发运用于诸类脾胃病。方中半夏、干姜辛开;黄芩黄连苦降;人参、大枣、甘草益气和胃,诸药合之,温补并用,攻补兼施。临证需灵活运用。【关键词】半夏泻心汤;脾胃病;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6-0340-01 《伤寒论》“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以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1]国医大师周仲瑛先生曾谓:用好半夏泻心汤,就可以应付一半脾胃病。[2]成无几《注解伤寒论》有谓:“中气得和,上下得通,阴阳得位,水升 火降。”上呕、中痞、下肠鸣,病及整个胃肠道,明确提示了本方治疗脾胃病。临证时以抓主症,时以抓病机,灵活运用。举亲笔者临证几则。 1.胃痛 李左,年二十五,其人面白体瘦,胃痛嗳酸时作,自觉心下碍之有物,纳后诸症加重,故不欲饮食,大便溏薄,日行三四次,唇红舌红少苔,脉沉细。其母甚忧。笔者予以半夏泻心汤原方,未予化裁,制半夏12g、黄芩6g、黄连6g、党参6g、干姜9g、甘草5g、大枣4枚,嘱其先服7剂,一周后其母甚觉喜悦来之代诊,云其症状已去大半,大便仍较溏薄,胃纳渐复,此为寒热错杂已结,脾胃正气未复,故减其黄芩、黄连,加以炒白术、茯苓健其脾胃,令之续服7剂便可停药。后其母复诊,云其儿胃病一直未作。虽此病本不奇,方亦简略,但效佳如此却少见。只因其完全符合“上呕中痞下利”的主症,虽患者未见呕吐,但泛酸亦是胃气上逆,符上热下寒之心下痞,故予其原方必功倍。 2.呃逆 魏右,素有贫血,月事不调,面色无华,头晕乏力,上周起自行服用大剂量益气养血之品,出现呃逆频作,进食后加重,西医予以胃动力药后,效果不显,遂求笔者就诊。刻下心烦腰酸,大便稀软,小便黄,脉弦,舌淡苔黄厚少津。因其素体气血两亏,益气养血之品虽为可行之法,但其脾虚不运,投补过量,反使饮食停滞于胃,堵塞中焦,日久而积热,上逆而动膈。治宜清热和胃,调和中焦,降逆止呃,方以半夏泻心汤化裁,法半夏10g、生姜5g、黄芩10g、黄连5g、太子参10g、陈皮6g、竹茹6g、苏梗10g、砂仁3g、甘草5g,服5剂,嘱其忌食肥甘滋补之品。5日后,患者复诊,自述3剂后,呃逆便止,胃纳渐增,腰酸、口干之阴亏症状仍有,故上方基础加赤芍10g 女贞子15g,以赤芍清其血分之热,而以女贞子养其阴血,另其续服5剂。三诊患者,胃纳复常,主症缓解,以上方更服7剂以固其效。 3.呕吐 吴左,花甲之年,形体消瘦,反复呕吐数年,近日症状加重,朝食暮吐暮时朝吐,呕吐食物及大量酸水。西医诊断为:胃下垂,给予抑酸护胃药物,均治疗无效,遂来诊治。刻下食后胃脘胀满,闷而不舒,心中嘈杂,口淡无味,四肢欠温,溲清数长,便溏,舌红苔白滑。此为土虚木乘,胃气上逆,治拟抑肝和胃,予半夏泻心汤基础上配伍左金丸,法半夏12g、党参6g、黄芩6g、黄连6g、干姜6g、吴茱萸6g、甘草3g、大枣3枚,服5剂。二诊,呕吐频次减,呕吐少量食物,无嘈杂,余症未减,遂去芩连,加之炮附子、炒白术、补骨脂、肉桂、炒党参,以补脾肾之阳。本案胃反已久,乃脾胃虚寒,运化失司,通降失度而致。一派虚寒之象,又夹有郁火之征,形成虚实并见症候。故取芩连苦寒以制肝之逆,次诊肝逆之证已除,而唯以中下之寒为重,故予诸药温中祛寒,以凑其效。 4.泄泻 周左,酒家,正处大暑,酷热难耐,昨日贪食一整只冰冻西瓜,晨起腹泻腹痛,泻下黄水,肠鸣辘辘,胸中满闷不舒,口干欲饮冷饮,舌红,苔白腻,脉细数。证属胃热肠寒,上热下寒,治宜寒热并调、除湿止泻。方用半夏泻心汤原方,制半夏12g、黄芩6g、黄连6g、炒党参6g、干姜9g、蜜炙甘草5g、大枣4枚,嘱其水煎3剂,禁食生冷。后患者服药一剂便症停,三剂服尽大便如常。古今治泻之法众多,《医宗必读》提出了治泻有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而本案胃热肠寒之泄泻,则以调其寒热更宜,临证当究其病机治之。 5.便秘 刘童,近月来,大便难解,形干状如羊屎,其母常以开塞露灌肠通便,方能结少许。观其脘腹膨胀,而其身形并非丰腴,故按其腹,满硬如鼓,问孩童,有无胀满之感,其曰是。观其舌苔淡白厚腻,脉细,此乃胃不降也,故从调其气机入手,以半夏泻心汤原方,制半夏12g、黄芩6g、黄连6g、党参6g、干姜9g、甘草5g、大枣4枚,服之7剂,大便已无燥结,续服7剂,大便调顺。曹英信曾有言:泄泻乃脾升不足为主,便秘属胃降不足为甚,反遇便秘要祥辨细思,求其根源,不可急于攻下。所以虽然半夏泻心汤的主症是以下利为主,为何用于便秘,但究其病机后,方知此童实属脾胃升降失和之证,若不明升降之理而用攻剂,则脾气愈损,其胀益甚。 6.结语 各代医家对仲景之奇方都有着各自不同释义:成无几谓此证为“胃气空虚,客气上逆”;喻嘉言则以“诸泻心汤原以涤饮”概之;当代名医刘渡舟,取其具清上温下,主治胃热肠寒、虚实夹杂;清代医家柯琴[3]则认为,半夏泻心汤是寒热之气互结心下所致;亦有医家提出本证是“湿热兼虚”、“热邪水饮互搏结心下”。笔者认为,临证病机复杂,有主症抓主症,若无主症,病机明确,无论是胃虚挟热、胃热肠寒、或是寒热结心下、本虚标有湿热等皆可用此方一试,但适用此方者必寒热虚实速变,临证当及时调整用药,当虚则补,当实则泻,以瘥其证。 【参考文献】 [1]刘建平,刘仲喜,李大钧,等.精译伤寒杂病论[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3.433. [2]周仲瑛.读经典,谈感悟[J].南京中医药大学报,2007,23(5):273.

《伤寒论》名方生姜泻心汤原文及解析

生姜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减干姜,增生姜) 【方剂组成】生姜12 克,炙甘草10 克,人参10 克,干姜 3 克,黄芩10 克,半夏12 克,黄连 3 克,大枣 4 枚【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半夏泻心汤减干姜量,而加大量生姜,故治半夏泻心汤证寒饮较重,呕逆下利较甚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57 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注解:伤寒经过发汗汗出后,伤寒证已解,但又发作胃中不和的证候。噫气即暖气。食臭即伤食的酸臭味,干噫食臭,即所谓消化不良,吞酸嘈杂的意思。胁下有水气,即胃中有水气。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下利与前甘草泻心汤的为证同,此宜生姜泻心汤主之。 按:人有宿痰,常由新病而诱发,本条所述胃中不和,并不是药有所误,亦是早有的宿病,因新感后又复发作也。又由于本条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的说明,则本方有用于胃下垂、胃扩张、以及胃酸过多等疾患的机会甚明,并由于腹中雷鸣下利的说明,更可知亦有应用于胃肠炎机会。总之,一般胃肠疾病,现以上三方证者很多,依证选用之均有良效。 【辨证要点】心下痞满、噫隐食臭、肠鸣下利者。

【验案】 彭某,女性,30 岁,病历号31221,1965 年8 月26 日初诊。因吃葡萄而患腹泄已三天,每日三次水样便,腹微疼,咽干不思饮,心下痞满,纳差,暖气,腹时胀满而肠鸣漉漉,四肢乏力,苔白腻,脉弦滑。原本中寒,又值外邪相加,中阳不运,水饮内作,因见肠鸣下利,暖气,纳差等症,与生姜泻心汤; 生姜12 克,干姜3 克,炙甘草10 克,党参10 克,半夏12 克,黄芩10 克,黄连10 克,大枣4 枚 结果:上药服一剂,腹泄,腹疼止,服三剂诸证好转。

伤寒论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

白饮:又作白米汤,即米汤麻沸汤:滚烫的水 虚烦:指心烦由无形邪热所致 坏病:即变证,指因误治而致病情变化,已无六经病症候可循的病症温针:即烧针,是针灸与艾灸合用的一种方法。操作时,将艾绒缠于针柄上点燃以使热气透入穴位 不了了:指病证绝大部分已经消除,但仍留有不舒适的感觉,了:完结,清楚 伤寒:广义伤寒是指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一种发病方式 直中:指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即三阳阶段,直接进入三阴经的一种发病方式 合病:是指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而无先后次第之分者 并病:指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证又起,有先后次第之分者,称为“并病” 心中疼热:自觉胃脘部疼痛并有灼热感 脏结: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 蛔厥:蛔虫内扰,疼痛剧烈,气机逆乱而致四肢逆冷。 脏厥:指肾脏真阳极虚而致四肢逆冷 除中:症候名,中气败绝之危候。表现为证情危殆而反思饮食 郁冒:头晕目眩如雾覆蒙振振欲擗地:肢体颤动欲扑倒于地晬时:即周时,一昼夜24小时筋惕肉瞤:肌肉跳动

但欲寐:精神萎靡,呈似睡非睡状态 目瞑:指闭幕懒睁,有畏光感温温:心中自觉蕴结不舒汗出漐漐:形容微微汗出,皮肤潮热脉暴出:脉搏突然浮大 数更衣:大便次数多 息高:息指呼吸,息高是指吸气不能下达,呼吸浅表,为肾不纳气的表现 下厥上竭:因阳气虚于下而厥逆,故称下厥;因阴血出于上而耗竭,故称上竭。 苦酒:即米醋坼:裂开 泻利下重:下利重坠不爽感和令相得:即把药调和均匀噫气:即嗳气,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 谵语: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多声音高亢 心中懊侬:心中烦闷殊甚,莫可名状 项背强几几:形容(太阳病)项背拘紧不适,转动俯仰不利之状 翕翕发热:形容发热轻而温和欲作再经:指将传经至阳明 将息:调理休息,即服药后护理之法 叉手自冒心:两手交叉按压于心脏部位 时瘈疭:痉病的主要表现,为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其中汗出多者为柔痉 循衣摸床:同捻衣摸床,指病人昏迷时,两手无意识地反复触摸衣被床沿。 脾约:脾之转输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至肠燥便

半夏泻心汤化裁

半夏泻心汤化裁方剂 疏郁泻心汤:半夏泻心汤与四逆散合方。 宣肺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加桔梗、贝母、百部而成。 升清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合痛泻要方而成。 开胃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加鸡内金、炒薏仁而成。 宽胸泻心汤:半夏泻心汤与小陷胸汤合方而成。 化浊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加藿香、佩兰、厚朴而成。 降逆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加旋复花、苏子而成。 散痛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加元胡、佛手片而成。 慢性胃炎:李克东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92例,效果较好。基本方:半夏10g,干姜10g,党参15g,黄芩10g,黄连10g,吴茱萸6g,枳实8g,炙甘草10g,大枣5枚。胃脘痛较甚者加延胡索10g;反酸甚者加瓦楞子10g;呕吐较甚者加陈皮10g;腹胀嗳气者加川厚朴10g;有内热舌苔黄燥者可重用黄连,减少干姜用量;舌苔厚腻者加白术10g、佩兰10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8g。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彭国英运用半夏泻心汤和桃花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8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大便次数增多,质稀,有粘液或脓血,伴腹痛,里急后重,可持续或反复发作。多因饮食不调或情志因素而诱发。方药:半夏12g,黄芩15g,黄连8g,党参12g,赤石脂30g(其中15g入煎剂,15g研粉冲服),薏苡仁30g(代梗米),干姜6g,大枣5枚,炙甘草10g,白术15g,木香10g,煨豆蔻10g。便血者加地榆炭、赤芍;脾肾阳虚加肉桂、补骨脂;病程较长,久泻滑脱加柯子。胆汁返流性胃炎:邹春光等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70例。所有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均为上腹部胀痛、恶心、口苦、食欲不振等。方药:半夏、干姜、甘草、大枣各10g,黄连6g,党参、木香、厚朴、郁金各12g,蒲公英15g。便秘者加枳实、大黄;寒证明显加吴茱萸、肉桂;夹食滞者加焦三仙;恶心加竹茹、生姜;嗳气者加代赭石、旋覆花。 十二指肠炎:朱琳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十二指肠炎16例。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上腹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制半夏、黄芩、茯苓、枳壳各10g,黄连3g,砂仁4g,薏苡仁30g,厚朴15g。酸水多加吴茱萸、煅瓦楞子各3g,煅乌贼骨30g;嗳气、呕吐明显加代赭石15g,旋覆花3g。 胃窦胃炎:龙敏丽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窦胃炎62例。方药:姜半夏15g,黄芩6g,黄连6g,干姜10g,甘草6g,白芍12g,党参15g,大枣10g。单纯性胃窦胃炎加佛手10g,砂仁6g,厚朴10g;伴幽门痉挛加公丁香6g,柿蒂10g;伴高血压者加代赭石15g,夏枯草15g,天麻10g。 肠易激综合征:卓立甬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9例。右下腹或脐周疼痛不适,大便粘液,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大便常规正常,钡剂灌肠造影无异常,排除器质性病变。半夏12g,黄芩12g,黄连4g,木香12g,石榴皮15g,白芍15g,吴茱萸2g,生大黄10g。偏寒者见大便溏泻,舌质淡、苔白腻则改生大黄为制大黄10g,加厚朴12g、防风12g;伴失眠、焦虑者加石菖蒲12g,茯苓12g,薏苡仁30g。 不全性幽门梗阻:林群莲等用半夏泻心汤治疗不全性幽门梗阻41例。多伴有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食下一二小时吐出,或宿食不化。方药:半夏、干姜、黄连、黄芩、党参、大枣、甘草、生大黄。寒重者,倍用干姜,或加淡附片;热重者,倍用黄连或黄芩,并可酌加蒲公英;呕吐酸臭者,加建曲、炒谷麦芽;呕吐

三善堂仲景五个泻心汤的临床运用辨析复习进程

三善堂仲景五个泻心汤的临床运用辨析

三善堂仲景五个泻心汤的临床运用辨析 仲景五个泻心汤的临床运用 孤云独闲按:《伤寒论》中有五个泻心汤,作用各不相同。最近看了一些泻心汤的案例,再对照原文,想到以下几个问题: 1、外感病中,仲景主要遵循,或者说是严格遵守六经辩证的原则。“六经”是统领外感疾病的纲领,简单地说,仲景把外感疾病的各种症状归属于“六经”,这样非常清晰。其次,六经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阐述了外感疾病的传变规律,即沿着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的顺序发展。当然,我说的是“通常”情况,如果是因为病人体质、旧病,特别是误治导致的“变证”就难说了,没有太多的规律,只有常见的情况。 为什么要先谈一下“六经”的问题呢?是因为:五个泻心汤反映的病症,究竟属于哪一经?“心”的位置指什么?是表是里,还是半表半里? 2、五个泻心汤的主症,就一个字:痞。究竟什么是“痞”?《伤寒论》在说到五个泻心汤的条文中有如下描述: 若心下满……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 胃中不和,心下痞鞕。

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 把上面概括一下,痞的特点是:心下痞,按之濡,有时会见到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鞕)。简单地说,痞证没有食积、瘀血等硬物积聚。 3、为什么用“泻”治心下痞? 根据上面的分析,痞不是实积。既然如此,为什么仲景都冠以“泻”字呢?特别是甘草泻心汤明明指出胃中虚,有几方中都用了人参、甘草、大枣以补中气,为什么仲景还要“泻”?究竟把什么东西泻掉?后代医家在评论泻心汤时,都用了“辛开苦降”这个说法,难道这就是仲景名以“泻”的真实含义吗? 对于上述三个问题,我给不出答案。只能根据自己的思考和别人的案例,谈点个人看法。 1、痞,不属于六经中的某一经,但可以看作是从太阳经往少阳、阳明传变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状态。 2、泻心汤证中的“痞”,是热气结于心下,不是实积,所以按之濡,不痛。因为主因是热气痞结,所以五个泻心汤中均使用了黄连、黄芩两味药。 3、为什么称为“泻”?因为热气是外邪,要泻去;又热气是阳热亢盛,亢则泻之。这就是“泻”的意义。 下面这篇文章来自网上,可供参考。

半夏泻心汤释义(一)

半夏泻心汤释义(一) 作者:王兆利,李振禹,王洪军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释义 半夏泻心汤方出张仲景之《伤寒论》。其药物组成:半夏、干姜、大枣、炙甘草、黄芩、黄连、人参。功能和胃降逆消痞。主治:寒热互结,心下痞痛,呕逆肠鸣腹痛。 半夏泻心汤为《伤寒论》五泻心汤之一,《伤寒论》以之治心下满不痛之痞证。 《伤寒论》第149条云:“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有如下临证特点。 《金匮要略·呕吐病门》谓:“呕而肠鸣心下痞者,本方主之。”此方主治脾胃不和,升降失司之痞证。缘因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主升清而胃主降浊,脾湿则清阳不升,胃热则浊阴不降,湿热交阻清浊混淆,则痞满胀逆诸症生矣!方中黄连、黄芩苦寒以清胃热,干姜温脾以除湿,半夏燥湿降逆而和胃,人参、甘草、大枣补中健脾。诸药合用则清热、除湿、降逆,故脾气得以健运,胃气得以和谐,清升浊降,痞满自祛。 《伤寒论》中五泻心汤可分为两组。一组是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为基础

的,主治热邪雍遏于胃,故以大黄、黄连苦寒清热为主。兼表阳虚者则加附子名为附子泻心汤;另一组即是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的,主治中虚寒热错杂、湿热、清浊混淆,为痞为逆之证。减干姜之用量加生姜宣散水气,以治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名为生姜泻心汤。《伤寒论》第157条云:“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加重甘草主治由于反复攻下,气虚痞利具甚,名甘草泻心汤。重用甘草意在和胃补脾、消痞止痢。《伤寒论》158条云:“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徐灵胎云:“以上三泻心汤之药大半皆本于柴胡汤,其所治之症多与柴胡证相同,而加治虚治痞之药耳。”故现代多认为半夏泻心汤乃小柴胡汤之复方也。王孟英有“昌阳泻心汤”,乃是将本方去参草姜枣,只取芩连半夏三昧,而加菖蒲、苏叶、枇杷叶、竹茹、芦根,以治暑湿秽浊之邪为痞者。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认为,诸泻心汤皆治心胃之间、寒热不调、属里证者。若黄芩易桂枝,去泻心之名,而为黄连汤,乃治表邪尚有一分未尽也。喻氏用此法治关格,权衡进退或用桂,或不用桂,或改肉桂,名为进退黄连汤。

张仲景方证化裁全解之半夏泻心汤化裁加减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今天我们学习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我们来看一下方药的组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看一下条文:330.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宋359)“伤寒”,是有表证存在。“本自寒下”,说明病人原来就有里虚寒的太阴下利。伤寒的表邪,还没有内陷,并且病人原来就有太阴的下利,但是医生给用了攻下法和吐法,更虚其里。里面中下焦寒饮更盛,导致邪热内陷,和本来的太阴水饮相互格拒,出现“寒格”。就是说,下焦虚寒水饮泛滥上逆,阻隔上焦阳气邪热,阴阳不相沟通,吐下逆反厉害,上吐下泻的现象突出,甚至食入后就吐,胃不接纳饮食了。食入口则吐,下利也会很严重。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在类方是属于半夏泻心汤类方的,但是从方剂加减化裁的角度看,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与半夏泻心汤相比较,发生了转变。把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放在半夏泻心汤的类方当中,是从痞证这个角度来说的,其实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是对治阳痞的,与半夏泻心汤有着正反的区别了。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说一下“痞证”的话题了。痞者,天地阴阳不交,升降失司,水火不运,寒热互结,痞闷塞于心下而不通畅,证属少阳、厥阴。是本寒热也。所谓痞证,

就是病情表现的寒热错杂,交阻于心下,痞闷不通畅,气机不得升降,一般是虚寒水饮与湿热相互结,以少阳病和厥阴病为多见。我们综合上边的描述概括一下,痞证病机,就是寒热错杂,这是核心。至于病位,痞证则是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的。那么,这就有了一个极其扼要的把握点,面对患者的时候,如果患者有寒热错杂的情况,你就有了思考痞证的可能了,再进一步,分一下寒热的多少,这就有了阴痞、阳痞的把握了。寒热错杂,寒多热少的是阴痞;热多寒少的就是阳痞。你看简单不对治阴痞的方剂,你就在阳旦类方中挑选,对治阳痞的方剂你就在阴旦类方中挑选,汉传中医怎么推进中医的标准化、规范化你看看这种规范的对治方式,你会明白一些的。我们把这种思维方法,用到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上来,你看看是不是极其吻合并且,你完全可以运用这种思想对方剂方证没有全部描述出来的内容给予补充,以方测证。可以说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的方证除了“食入口即吐”以外,还有上焦燥热、心烦、失眠、口干口渴、心下痞闷、食入口则吐逆,舌质淡或红,苔滑而黄腻,下焦反而腹泻,腹痛等等。有了这些思考,我们就应该能够掌握阴痞与阳痞的分别了,其代表方剂,阳痞这边就是小前胡汤,阴痞这边就是半夏泻心汤。你把这两个方剂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就明白了,两张方剂的药物差不多,只是寒热有所偏倾罢了。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与半夏泻心汤相比较: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半夏泻心汤方解

半夏泻心汤方解 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理解半夏泻心汤,97条“邪高痛下”四个字是关键,其实,结合柴胡剂与陷胸剂才能更好的理解条文。按照发展的顺序,如下:柴胡剂——陷胸剂——泻心剂【柴胡剂】邪在上,还停留在表证外证的层面,但正气已经没有桂枝剂和麻黄剂时的力度,因被邪气打压而退入少阳区域,以“呕”等证状证状来描绘正气后退的惨状。此时若治呕治痛下则失矣,什么治呕降逆就上来了,切记万不可落井下石打压正气。【陷胸剂】可以说是柴胡剂的进一步演变,这时正气已经退至“心下鞕”了,而邪则突破在外在表的防线更进一层,占领太阳阳明少阳的公共区域——结邪在“胸”。因此,陷胸剂作用的点位在胸部,陷邪入瓮,而引在心下已经寒鞕之太阳正气突围而出。这时,要是傻不拉几盯着“心下鞕”不放,就是杀人害命啦!【泻心剂】从“心下鞕”到“心下痞”,这时已经看不到胸腔区域邪气作怪的场景了,而是“正邪”打作一团混入“心下”——太阳至阳明的中间区域。痞者,否也,天上地下之卦,而邪阻在中令天地之气不相交也。方此,再

用柴胡剂泻心剂就牛头不对马嘴了,应该考虑作用的点位在阳明,用泻心剂从阳明胃家系统泻出呈“满”状的邪秽之气,阖阳明后再开太阳。如果认为半夏是降逆的,那么,说明还不能得仲圣之旨,半夏这里更多与开出太阳有关。痞者,天地气不交,皆因寒邪与地气结于心下。以此论其与太阳、阳明或肋下之水气关系。痞证,一当以无太阳表证外证之消息为准绳;二当立极心下之位置,而观其与阳明少阳之胸胁,及太阳一身之表外。本条之痞与上条同,痞而鞕,阳气未陷。上条阳浮在关上,仍在心下;本条阳浮于表,仍无发热,唯有已开之太阳而有恶寒汗出,太阳不知何往(亡)。本条虽有表证,但阳气之弱,不同上条关上仍有活泼之太阳在,因此,加附子而不去黄芩。此又与上文禁泻心剂之气痞有异同。

半夏泻心汤释义

半夏泻心汤释义 三焦枢机之剂半夏泻心汤出处《伤寒杂病论》组成半夏(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人参(9克)炙甘草(9克)黄连(3克)大枣(4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具有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属中气虚弱,寒热互结者。方药解析中气受伤,脾胃、大小肠功能失调,因为寒热互结其中,清浊升降失常。其症状为心下痞满、干呕、肠鸣下利。 本方是由小柴胡汤化裁得到,即去柴胡、生姜,而加川连、干姜。本方中法夏、干姜辛温除寒,和胃止呕;川连、黄芩苦寒泄降除热,清肠燥湿;人参、大枣、炙甘草补中益气,养胃。散结除痞+辛开(恢复脾的升清)+苦降(恢复胃的降浊)君半夏苦辛燥,散结除痞,降逆和胃。臣药(1)干姜:辛热,温中散寒除痞辛开(2)黄连、黄芩:苦寒清降泄热开痞苦降寒热平调,辛开苦降。佐药人参、大枣:甘温补脾气以和中,生津液,既可防黄芩、黄连之苦寒伤阳,又可制约半夏、干姜之辛热伤阴。使药炙甘草:补脾和中,调和诸药。本方即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而成。因无半表证,故去解表之柴胡、生姜,痞因寒热错杂而成,故加寒热平调之黄连、干姜,变和解少阳之剂,而为调和肠胃之方。后世师其法,随证加减,广泛应用于中焦寒热错杂、升降失调诸症。湿热蕴积中焦,呕甚而痞,中气不虚,或舌苔厚腻者,可去人参、甘草、大枣、干姜,加枳实、生姜以下气消痞止呕。本方为治疗中气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致肠胃不和的常用方;又是体现调和寒热,辛开苦降治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心下痞满,呕吐泻利,苔腻微黄为辨证要点。生姜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二两,加生姜四两而成。方中重用生姜,取其和胃降逆,宣散水气而消痞满,配合辛开苦降、补益脾胃之品,故能用治水热互结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的痞证。甘草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加重炙甘草用量而成,方中重用炙甘草调中补虚,配合辛开苦降之品,故能用治胃气虚弱,寒热错杂所致的痞证。黄连汤即半夏泻心汤加黄连二两,并以黄芩易桂枝而成,本方证为上热下寒,上热则欲呕,下寒则腹痛,故用黄连清上热,干姜、桂枝温下寒,配合半夏和胃降逆,参、草、枣补虚缓急。全方温清并用,补泻兼施,使寒散热清,上下调和,升降复常,则腹痛呕吐自愈。综上诸方,或一二味之差,或药量有异,虽辛开苦降,寒热并调之旨不变,而其主治却各有侧重。正如王旭高所说:“半夏泻心汤治寒热交结之痞,故苦辛平等;生姜泻心汤治水与热结之痞,故重用生姜以散水气;甘草泻心汤治胃虚气结之痞,故加重甘草以补中气而痞自除。”、至于黄连汤寒热并调,和胃降逆,则治上热下寒的腹痛欲呕之证。由此可见,方随法变,药因证异,遣药组方必先谨守病机,方能应手取效。 伤寒论》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吴昆《医方考》卷1:“伤寒下之早,胸满而不痛者为痞,此方主之。伤寒自表入里,……若不治其表,而用承气汤下之,则伤中气,而阴经之邪乘之矣。以既伤之中气而邪乘之,则不能升清降浊,痞塞于中,如天地不变而成否,故曰痞。泻心者,泻心下之邪也。姜、夏之辛,所以散痞气;芩、连之苦,所以泻痞热;已下之后,脾气必虚,人参、甘草、大枣所以补脾之虚。”《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金匮玉函经二注》赵以德注:自今观之,是证由阴阳不分,塞而不通,留结心下为痞,于是胃中空虚,客气上逆为呕,下走则为肠鸣,故用是汤分阴阳,水升火降,而留者去,虚者实。成注是方:连、芩之苦寒入心,以降阳而升阴也;半夏、干

经方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

经方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7-09-04T16:09:59.37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1期作者:曹秀珍 [导读]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呕而肠鸣,心下痞者。 (内蒙古赤峰市宝山医院内蒙古赤峰 024076) 【摘要】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可以分成三组药物:一组是半夏、干姜,属于辛温之品,所起的作用就是解决脾中的寒,又能散结消痞,称为“辛开组”;一组是黄芩、黄连,属于苦寒之品,所起的作用就是清除胃中的热,称为“苦降组”;一组是人参、大枣、炙甘草,属于甘温之品,在这里是补益脾胃的,称为“甘补组”。常用于治疗各种类型胃脘不适,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肠胃炎,慢性肝炎等,效果显著。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治疗;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1-0074-02 1.方义体会 半夏泻心汤方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第149条,原书是这样记载:“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载:“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本方所治之痞,原系小柴胡汤证误行泻下[1],损伤中阳,少阳邪热乘虚内陷,以致寒热错杂,而成心下痞。痞者,痞塞不通,上下不能交泰之谓;心下即是胃脘,属脾胃病变。脾胃居中焦,为阴阳升降之枢纽,今中气虚弱,寒热错杂,遂成痞证;脾为阴脏,其气主升,胃为阳腑,其气主降,中气既伤,升降失常,故上见呕吐,下则肠鸣下利。本方证病机较为复杂,既有寒热错杂,又有虚实相兼,以致中焦失和,升降失常。治当调其寒热,益气和胃,散结除痞。方中以辛温之半夏为君,散结除痞,又善降逆止呕。臣以干姜之辛热以温中散寒;称为“辛开组”,黄芩、黄连之苦寒清除胃中积热以开痞属“苦降组”[2]。以上四味相伍,具有寒热平调,辛开苦降之用。然寒热错杂,又缘于中虚失运,故方中又以人参、大枣甘温益气,以补脾虚,为佐药,属于甘温之品,是“甘补组”。使以甘草补脾和中而调诸药。综合全方,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是为本方的配伍特点。寒去热清,升降复常,则痞满可除、呕利自愈。 2.临床应用 本方因立法周全,配伍合理,用药巧当,临床上不仅仅是治少阳误下成痞。凡寒热互结成痞,以及湿热中阻,脾胃虚弱,升降失调所造成的痞证[3],均可应用,常用于慢性胃炎、慢性消化性溃疡、急性肠胃炎,慢性肝炎等 2.1 慢性浅表性胃炎张X,男,47岁。,症见:脘腹胀闷、噫气、呕逆;有时酸水上泛近三年,常自服各种健胃西药及中成药以调理。病情时好时坏.舌苔薄白,脉细弦。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投以半夏泻心汤,半夏10克,川黄连6克,黄芩9克,干姜9克,炙甘草6克,党参12克,大枣4枚,水煎饭前服三剂.一诊后腹胀除,余症轻,二诊三剂后诸症消然。 2.2 治疗消化性溃疡,王×,男,67岁。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二十余年,曾多方求袷,终未痊愈。见痛苦病容,形体消瘦。自述:心口隐隐作痛,或嘈杂烦乱,满闷不适,每饥饿时发作,常噫气吞酸、恶心欲吐,饮食不下,大便溏薄,诊其脉象细紧,舌尖略红。余先与半夏泻心汤,半夏9克、党参15克、川黄连6克、黄芩9克、干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乌贼骨20克浙贝母10克,水煎饭前服三剂。 二诊:诸症见轻,精神亦好转,唯胃脘隐痛尤在。又予上方减芩连用量令服二剂。三诊,药毕后,症状大见好转,胃脘虽偶有隐痛,但亦无嘈杂之苦。后配以香砂养胃丸调理二月而愈。 2.3 治疗急性肠胃炎赵×之女,7岁。因食不洁之物而腹痛,吐泻不止,大便溏薄,完谷不化,体温38。5℃,腹胀拒按。此乃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脾胃之气尚健,故饮食不适则脾胃运化受限。今食物不洁之,当损伤脾胃之气,且邪热结于胃肠,致升降失调,运化失职,而见腹胀痛,吐泻不止等证。急当投予半夏泻心汤以调和肠胃,降逆止泻。处方:半夏6克,党参6克,川黄连3克。黄芩6克,干姜3克,炙甘草3克,大枣2枚,葛根15克木香5克水煎饭前服,一剂后热退,二剂后吐泻止。 2.4 治疗慢性肝炎白××,男,37岁。曾患慢性肝炎,每遇肝区疼痛时见:口苦咽干、食欲不振,胃脘憋胀不适,哎腐吞酸,烦满失眠,溲黄便溏、脉弦,舌苔黄.予半夏泻心汤加枳壳6克、香附9克,服后疗效甚佳.后与半夏泻心汤、膈下逐淤汤二方交替不间断地服用半月,症状消失。 3.加减应用 半夏泻心汤加黄芪、三七粉:主治消化性溃疡,症见胃脘隐痛,吞酸,烧心,或有黑便,身体日渐消瘦,黄芪补脾健胃,益气摄血,助血运行:三七粉可祛瘀血生新血,冲服为宜,两味合用,可促使溃疡愈合。 半夏泻心汤加生白术、杏仁、火麻仁:主治慢性结肠炎所致之便秘。生白术健脾促运化,杏仁降肺气以润肠,火麻仁润肠通便,其取效之妙在于生白术用量,一般成年人须30克或更多,顽固便秘者,可用60或90克。 半夏泻心汤加四神丸:主治慢性胃肠炎,湿热阻中,寒湿下注,上见痞满,下见泄泻,并见腹部隐隐作痛,舌苔白腻而滑。具有请上温下、除寒止泻之功。五味子用量宜小,量大易有作酸之虞。 半夏泻心汤加生白术、杏仁、火麻仁:主治慢性结肠炎所致之便秘。生白术健脾促运化,杏仁降肺气以润肠,火麻仁润肠通便,其取效之妙在于生白术用量,一般成年人须30克或更多,顽固便秘者,可用60或90克。 半夏泻心汤加厚朴,玫瑰花,乌梅,佛手主治、消化性溃疡多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控制和消除幽门螺旋菌是治疗的关键,据有关实验[4],幽门螺旋杆菌对黄连重度敏感,对黄芩、党参亦敏感。 要用好半夏泻心汤,还有几点要说下。第一,本方是胃病的专方,虽有报道用于其他系统的疾病,但一般都伴有上消化道症状。第二,本方证多见于体质较好的中青年人,其唇舌红,多伴有睡眠障碍及腹泻倾向。舌苔多见黄腻,但脉象没有明显特征。第三,本方证的病机是寒热错杂,中虚热结。半夏泻心汤为一首最具代表性的寒热补泻同用之方[5],只要是胃炎,虽舌红不忌姜、夏,虽舌淡不避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