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提高高校教师人文素养

提高高校教师人文素养

提高高校教师人文素养
提高高校教师人文素养

关于提高高职院校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思考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普遍较低,应该大力加强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一种共识。在分析造成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普遍较低的原因时,大家普遍的看法偏向于认为高职教育重专业、轻基础、重实用、轻人文的观念,导致人文课程的开设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的情形所造成的,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笔者认为,造成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低下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高职院校教师自身人文素养普遍不高造成的。要提高和加强高职大学生人文素养,首先应该从提高高职院校教师自身人文素养做起。这是提高和加强高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和前提,这对于提高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效果也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质的现状不容乐观

所谓人文素质,就是指一个人成为人和人才的内在与主体的精神品格,主要是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思想境界等;具体地说,就是人文知识的内化,表现为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位。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反映着这个人的文明程度,那么,高职院校教师的人文素养状况如何呢?曾有人对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养情况做过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意识较强,但有部分教师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有5%的教师对人文素质在学生今后的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有近8%的教师不关心和注重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在对教师的调查问卷中,反映出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知识显得较为贫乏,教师的人文素质状况整体上不容乐观。笔者根据对所在单位及相关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状况的观察与调查,情况几近相同。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现实情况是,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主要由少数文化课老师来承担,毫无疑问,在人文知识的把握上,文化课老师确实占有优势,他们一般是从中文专业毕业,受到过系统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由于人文课程在高职院校开设的边缘化状况,人文老师也就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大大挫伤了他们的教学、科研的积极性,教师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受到影响,因此很难形成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而且人文教师配备严重不足,且长时间得不到充实、提高和锻炼,导致知识日渐老化,素质日益下滑,难以承担新时期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直接造成了有的人文教师

可能上不好人文课的情形;专业课老师特别是理工科老师大部分是改革开放后走向高等教育岗位的,他们大多数接受过较高层次的高等教育,但由于受西方某些腐朽思想的侵蚀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的影响,这部分教师往往注重实惠,只注重对当前所需要的知识的涉猎,在专业知识上表现出较强的能力,然而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并不重视,所以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其次,学校对专业教师片面强调其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得专业课程不能渗透人文素质的教育,甚至有的老师认为人文知识是可有可无的;而高职院校的生产实习指导老师,他们大部分是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在实践操作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但他们基本上没有受到过高等教育,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更谈不上具备人文素养了。总体来说,高职院校教师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人文素养的不足与弱点:他们往往专业基础理论扎实,知识结构单一,对文史哲知识涉猎很少,人文知识贫乏,文化素质较差。更让人遗憾的是,有些老师的价值取向也产生了偏移,出现了功利化的趋向,少数教师接受任务时不是以服从需要为原则,而是以是否有利可图为前提,在科研成果排名和奖酬金分配上斤斤计较,希望自己多拿,有的老师打着为社会服务的旗帜,对本职工作敷衍了事,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对学生缺乏情感,与学生缺乏交流,除了上课时间与学生见见面之外,其他时间对学生不闻不问,漠不关心……尽管这些现象不是普遍现象,但这些问题是相当严重的,它与教师的身份、使命是格格不入的,而且这种状况对高职教育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高职教师的人文素养亟待提高。

二、教师的人文素质修养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也制约着老师自身的发展。

在高职教育阶段,教师仍然担负着培育学生的重任,于是教师的人文素养便不再仅仅属于道德的范畴,自然地便迁移到教育的功能了。因为,它成了一种教育的资源。有着丰厚的人文素养的教师,心理健康,乐观向上。他们很少为自己的权、名、利而发愁、忧虑。他们安分地坚守着自己平凡的工作,陶然于自己清清淡淡的生活,因而,教书育人的繁杂工作他们做得有张有弛、有声有色。这种平和而又乐观的人生态度就自然会感染着学生,师生间因此能营造出平和、融洽的气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获得,不是靠开设几节人文基础课就能获得的,任何科目的老师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都会对同学们产生影响,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直接导向作用,不管是哪门学科的教学,老师们的教学态度、敬业精神、奉献精神都会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构成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否认,学校开设人文素质课程,举办人文讲座等,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那只能是人文教育的浅层次表现,要使人文教育向深层次发展,注重他的长期功效,就必须把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当中,不是靠几个人文知识功底较好的老师开设几节人文课就能了事的,而且,人文素养和人文知识不是一个相等的概念,一个具备一定人文知识的老师不一定就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当然也不一定就能上好人文课。总之,只有加强所有教师的人文素养,才能真正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真正融合,推进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层次发展。其次,老师们的良好的人文素养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人际关系、学术氛围等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时刻置身其中,受到熏陶和浸染,必将对学生产生最为恒久的影响。再次,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对于教师的自身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告诉我们,仅靠单个的力量和单一的科学技术,已远远不能适应知识创新和科研工作发展的需要了,尤其是理工科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人文功底,才能更好地拓展思路,迸发出创造性的灵感,同样,只有具备远大理想与宽广胸怀,才能团结其他老师,发挥集体优势,做出更大贡献,历史告诉我们,许多在科学上做出杰出成就的人,不仅是因为他们有高深的学术造诣,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扎实的人文底蕴。人文底蕴是任何科学研究者(包括自然科学研究者)都必须具备的基座,否则科学研究者就会失去研究的总目标。因为,科学研究者首先是一个人,他的所有研究都必须围绕为人服务这一轴心运作,人文底蕴是不可或缺的。广岛原子弹爆炸,导致10万人以上死亡,发现铀裂变的德国科学家哈恩深深自责,他的同事海森堡意识到高科技负有不可推卸的伦理使命。因此,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教师必须具备教学的能力,还要具备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多种素质,如果不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显然是不能胜任的。教师的人文素养,的确是一种博大的教育资源。。

三、怎样提高高职教师的人文素养

提高高职教师的人文素养,特别是理工科教师的人文素养,是高职院校教师

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持续、稳定、科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与时俱进,加强学习高职院校教师本身也要转变观念,教学相长,在开展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在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的同时,要具备以多样知识为结构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要潜心钻研、精益求精,以追求学术的卓越。在教学方面,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要了解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深入钻研教学理论,熟练掌握教学技能技巧,努力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方面的知识,放眼全球、放眼未来,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绝不固步自封、不思进取。

2、领导重视,改变观念一直以来,由于受到狭隘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以单一的专业教育专业基本取代了人格整体教育,专业设置缺乏对大学生全面成长的长远考虑。学校领导在办学指导思想上过于功利性,导致了学生素质发展的不平衡。因此,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各级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提高全体教师的人文素养提高工作,不仅仅是提高文化课老师的人文素养,改变过去那种只有文化课老师传授文化的观念,努力使高职院校的专业老师成为既具备专业技能,又有文化修养的教师,树立起在科学教育的同时渗透人文教育的意识。其次,高校领导一定要改变认为人文课程可有可无的观念,切实保证人文课程开设的数量、质量,切实把人文课程纳入到学生培养计划当中,保护人文课教师的切身利益,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以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3、树立典型,加强交流,互相学习

在高职院校,确实有一批品格高尚、业务精良、学识渊博的优秀教师,他们在各个学科领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在教师中树立典型,大力宣扬他们,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在广大教师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一种淡泊名利、爱岗敬业的人文精神氛围。还可以通过经验交流会、人文讲座等形式,让品格高尚、人文知识丰富的教师传播经验,传授人文知识,让广大教师得到精神上的洗礼,强化他们的人文意识,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

4、严格管理,奖惩有度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显然是行不通的。在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时间普遍不长,很多都是由中专升格形成的,学校性质发生变化,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发生变化,在学校制度上也不太健全,大大影响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进程,因此,建立比较完善的教师管理制度,对老师进行科学而严格的人性化管理,做到奖惩有度,将有利于激发广大教师的敬业精神与奉献精神,并使这种精神长久地保持下去,同时对少数不安心工作、缺乏教学热情的教师也起到制约的作用。

5、努力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靠全体师生共同营造,同时又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激发老师们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可以加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使广大教师增添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些,又构成老师们人文素养不可或缺的部分。

教师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教师核心素养读书心得体会 通过这些日子的读书,收获很大,教师的核心素养,听上去似乎是高大上的专业术语,令人敬而远之,从接地气的角度来看,其实没那么深不可测,好比一个图钉,宽厚的钉帽是教师的基本素养,锋利的钉尖则是教师的核心素养。钉尖是否坚硬有力,决定了图钉破墙而入的成败及深度。教师的核心素养也一样,它决定了师者在教书育人的路上能走得多好、走得多远,这足以说明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我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要教育有素养,更需要教师有素养。通过读书学习《教师的18项核心素养》,我的感悟与思考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有怎样的教师才能培养怎样的学生,韩愈对教师的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对教师应该具有的核心素养的高度凝练。要提高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教师就必须多方面修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 二、教师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 教师首先要以德育人,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各种正确的观念教育学生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新型人才。 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新时代的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迎接知识挑战,不懂就学。教师要有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崭新的知识观,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只有用全新的知识、全新的理念来教育富有新时代精神的学生。 三、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 让学生创新,老师自身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激烈竞争的时代创新的能力,绝处逢生的能力,面对挫折的耐力等等,是取得成功的必备素质。 四、要努力达到一专多能。 我们教师应努力达到一专多能,既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还要提高自己的“非专业素养”,既要会读书,又要会读人,既要做一个能说会写的教师,还要做一个能唱会演的教师。这样的教师,才是学生喜欢的教师。当学生喜欢了自己的教师,必定会喜欢自己老师上的课和做的事,必定会喜欢着自己老师喜欢的,此时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就能通行无阻。 我们要学的东西有很多很多,所以我还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

提高人文素养,做一个有魅力的老师

提高人文素养,做一个有魅力的老师 人文素养是师德素养的重要依托。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人文素养的提升尤为重要。语文学科融思想性、文学性、工具性于一体,语文的内涵是丰富而博 大的,语文教师若想高质量地完成语文教书育人的任务,就必须立足于语文学 科特性,丰富自己的人文底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把自己看成是人类文明的 传承者,去探究文本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使学生能够在语文殿堂里感受到人 类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指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既决定教学效果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陶冶教化作用的综合素养。(一)如何培养语文教师人文素养: 常读,学习是人类永恒的课题,教师的角色更是一个永远需要学习的职业。常读书,会读书,提升自己人文素养,是一个语文教师自始自终的习惯和爱好。教师阅读面要广,又要精,语文学科涉及面广,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时政新闻,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在不同文本、不同题材、不同章节的课文中,因此,教师要胜任教学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涉及自己学科的知识,更要精深老道。学习经典的作品,因为,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实际上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也可以学习历史知识,通过品读历史上的经典故事,可以感悟人生智慧,得到最佳的启发,从一个个历史故事中可以展开对人生意义的谈论和反思,并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获得情感的愉悦和陶冶。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和美学知识等来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使自己在教学中能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品德修养、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和教育技巧来赢得学生的认同和模仿,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教育。 常思,人是有思想的最高级物种,有所思、有所想,方能有所悟、有所感、有所得。常思常想,悟出问题的实质,悟出事物的真谛,才能引出创造的火花。延续反复,便会沉淀出有价值有意义的经验、观点。教师要善于自省。自省是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过程。是对过去的经验反馈,又是做出新计划和行动的依据。教师要反省自己的人文修养、敬业精神和职业习惯,反省自己是否符合教师规范和标准,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 常议,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流碰撞,便会出现新的思想,在讨论探索中,相互砥砺,观点碰撞,抛弃陈旧尘渣,获得真知新感。心与心的交流,面对面的质询,现代通讯手段均可成为探讨砌磋的途径。 常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学一思,探讨一答,读书一悟,灵光一闪,立即记下。作文是学生难题,如果一个语文教师经常与学生一起构思、写作,探讨作文的方法与途径,学生的学习难度会大大降低,兴趣会逐步提升。每日一记,每周一记,教学后记,活动预案,生活感悟,时政见解,热点讨论,都可以诉诸笔端,日积月累,薄薄的纸便会积成厚重的书。

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的职业素养 安徽省固镇县浍北中学李秀利 教师的职业素养似乎在所有的行业中更严谨,也更要内涵。在对他人“求知”与“做人”的教育中,在知情义理的熏陶中,学生受益,自己也会得到心灵的净化与境界的提升。 讲一个年轻的语文女教师。 说她小,是因为她是今年新来的大学生,在我们学校语文组中是年龄最小的。不过除了年龄小以外,她在我们学校可就与“小”字儿不沾边儿了:个子超高,离家最远,讲课声音最响,待人接物最重礼节。。。。。。而最令我们这群“跨三奔四”的“挑大梁”者津津乐道、及至自叹不如的是她的“美”师德、“大”形象。 作文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软肋”,甚至是许多老师的“死穴”。无论哪级领导一翻作文本儿,准能不费劲儿地找出一二三个不足来。而人家葛璇老师的作文本儿,只要检查,准受表扬。怎么回事儿?要不,您“查”个究竟——你随便翻看哪个同学的作文本儿,只见上、下、左、右,只要是空白处,往往见缝插针地写满了字迹工整,娟秀的批改意见。再对内容“专业剖析”:(不看不要紧,这一看由不得你不羡慕到嫉妒至自卑。)从错别字到搭配不当的词语,从段落间的衔接到整篇文章的布局。。。。。。少则几个字,多达几段话,或者干脆在批语

后面附加上一篇自己的范文。看完这个同学的,再瞅那个同学的,密密麻麻的一篇又一篇啊!无差生和优等生的区别,没这次与上次的详略。怪不得例会上校长都慨叹:一本一次批改二三百字,全班一次批改就是数以万字!“长篇巨著”啊!你说这字里行间渗透着她多少汗水,多少智慧,凝聚着她对学生的一颗多么热忱的爱心哪! 说到她的课堂教学,作为组长的我比其他老师有更深的感触。先听了她的一节课,上的是《阿里山纪行》,梳理课文清晰透彻,各环节过渡自然流畅。无论板书还是口语,这一节课听下来,“如在景中游”,让我感觉不是在指导“新人”,而是在观摩“高手”的技艺。心里暗想:真不愧为持《高中教师资格证》的本科生。得,今后得奋斗向人家看齐喽!可她接下来就开始认真听我的“示范课”了。哎,我这水平,汗颜呀!更没想到的是她听起来上了瘾,一节又一节。。。。。。每听一节就逐条与自己的教学认真比对,如果硬说我还有一些闪光点的话,那她是不放过一丝光一点儿亮啊!而且马上极诚恳地请我去听她的课堂新改进。就这样听——改——讲——听,就这样,我这颗几乎要职业倦怠了的心楞是被她“复苏激活”了。这来自淮北的小丫儿可不简单,那股子认真、精益求精的劲儿非同寻常啊! 不光是我被她“激活”了,我们大伙儿——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被她感染了并继续感染着:别的地方看不着,也不大留意,就见办公室里,她的桌前,总是大圈小圈地围着一拨儿“小弟子们”,七嘴八舌地谈论着,甚至和她争辩着不知什么话题,仔细看,桌上摊着的或者是作文本儿,或者是基础训练。。。。。。侧耳听,还是普通话交流呢!

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

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结构调整之后中等职业教育面临新的课题。规划纲要提出,要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等职业教育提高质量问题,涉及多个因素,只有当“中职提质”涉及的若干因素都处于最优状态时,“中职提质”才能成为最优的。而这些因素至少包括管理因素、体制因素、课程因素、师资因素、德育因素、教学因素、学习因素、评价因素等。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事业,其本义是人通过教育而获得幸福。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所说的教育质量,是以提升学生素质为价值取向,追求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尊重学生的差异发展和学生未来的持续发展的教育质量观。通过“中等职业教育提高质量的几个探索”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若要提高中职教育质量,需要从管理、体制、课程、师资、德育、教学、新常态等方面去探索、改善、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的现状决定着当前学生知识面异常开阔,思维空前活跃,同时社会的瞬息万变也给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所以教师要适应现在的学生,要在专业上进行不断地强化。现代化、信息化对教师的期盼,大致可以概括为崇尚的教师道德、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知识储备、较强的业务能力、灵活的教学方法、较高的教研水平和有效的育人技能。 教师是学校办学中的第一要素,是学校最大的硬件工程。整个师资队伍的水平,对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能够传达给社会以明确的信息,引起社会积极的评价,给学

校带来良好的社会信誉。名牌教师在校内外都会产生一种“晕轮效应”,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师成长培养方面,我们着力做好以下几点:(1)在学历补偿教育基本完成的基础上,从政策上支持鼓励教师不断进修,不断提高学历层次(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丰富教师涵养。(2)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习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3)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尽快成熟,促使中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教师。(4)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请名师到学校讲学,派老师到外地听课交流,参加教研、科研活动,与名师接触,感受大师风采,寻找成长的灵感。(5)多元化开展教师的培训。总之,陶行知说“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具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有实力才有魅力,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有成长才有发展”!祝愿大家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在职业教育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教育之能,培育社会迫切需要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

教师要拥有的五大核心素养

教师要拥有的五大核心素养 教师的核心素养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述,而内涵都指向突破自我、互动生长、启智益智、完善自我。而获得核心素养的路径是学习和践行,做到知行合一、自主生长。 自去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以来,教师的核心素养也成为关注点。我认为其核心素养有五个:爱、谐、能、学、强。 01“爱”指向教师的精神世界 教师是“爱”的代言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了爱才会有温暖的成长环境。爱包括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对全体学生的关爱、对教育同仁的友爱。 教师的爱常常体现在耐心上,要耐得住细碎的事,耐得住学生的不成熟,耐得住学生的不懂事,耐得住工作日复一日的单调,也要耐得住生活的清贫。 不管琐事多少教师都能面对,不讨厌、不逃避,将生活好好地进行下去,做到思想乐观、处世泰然、独立自在,将一间教室当成自己的殿堂,对教育始终充满激情。 教师应珍爱学生,与学生共享生命,用一切力量、自己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去学会爱。爱学生,是工作的意义,也是教师的必备素养。 02“谐”指向教师与环境的关系 如果说学习是一个人努力能做好的事,那么教育就必须是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努力才能做好的事。 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高雅志趣、高尚情操影响学生,用自己的价值观念、敬业精神、处事态度影响同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的家国情怀影响社会。 教师的教育内容应与时代和谐,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教给学生适应时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培养时代需要的核心素养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真实情景和非常规的复杂思维、高阶智商的认知和开发、跨学科学习,是21世纪人才的三大核心技能,而这些都需要教师拥有与信息时代、朋友、学生甚至包括与自己内心的和谐关系,做到良性互动,不断吸纳,自主生长,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完成育人目标。 03“能”指向完成任务的技能 教师应当有丰富而广博的专业知识,有对学科的深刻理解,更要有娴熟的专业能力。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解决问题的咨询师、学习活动的帮助者。不同的教育需要不同的技能,拥有不同的技能又会演绎出不同的教育。 我们的教师总希望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教到没有问题,孩子回家后,中国家长最常问的是:“今天上课你认真听讲了吗老师提的问题你回答出来没有” 而美国家长最关注的是学习者对学习进程的掌控,以及在自我掌控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意愿与能力,所以美国家长最常问的是:“今天上课老师讲了什么你给老师提问题了吗老师回答出来没有” 前者需要教师的技能传授,后者需要教师的启迪能力,从而学生也接受着两种不同的教育。教师风格各异、个人特点不同,但培养好奇心、兴趣爱好、探究性思维等需要的技能却是共同的,也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士的前提条件。 04“学”指向教师的自主生长 只有自己是学习者才能带动其他人有效学习,教育者首先应该是拥有自动自发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自我成长者,其次才是其他学习者的帮助者、指导者。 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的要求。一位资深的中学物理教师在给学生讲能量守恒定律时,有学生提出:空调制冷时肯定也会产生热量,对于这部分热量应该如何利用教师回答不了,买来书学习后才回答了学生的问题。

教师人文素养提升

教师人文素养提升 教师,作为一个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特殊职业,对于思想政治素质具有特殊的要求。一个教师若思想政治素质不强,他培养出的人也不会太强,甚至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隐患。因此,每个教师都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此来引导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进而帮助学生适应环境,鼓足信心迎接挑战,学好本领面对生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被赋予了塑造学生的任务。教师的这种社会定位,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做表率,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所以说“身教重于言教”。身教虽然只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但作用却是异常巨大的。比起一般人来,教师特别需要学习人文精神,发扬人文精神。 “教师的人文素养” 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教师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教师自身学识底蕴、儒雅风度以及对事业与学生真诚的热爱。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人文素养不仅仅是教师自身形象的要求,更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与完善的需要! 一、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完善 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尊敬的人,是最直接的榜样,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人文素养,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的素养之光对学生心灵的铸造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有了这样的“心心相印”,学生的人格的成长会在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的教师的影响下,逐步成熟与完善起来,而学生的人格的完善,是一切良好的学习心理的基础。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直接与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完善。 二、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学生学习目标的明确 一位人文素养深厚的教师,肯定是一位有抱负有追求的教师,往往呈现出人 格形象完整,精神焕发,精力充沛,性格坚毅,乐观向上,作风严谨,给人以力量感。在他教育与影响下的学生,必会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受教师的影响,使学生也形成坚强的意志与自制力,因而更加富有理性,善于思考,发奋学习。这样会自觉不自觉地树立远大的目标。教师的追求与抱负已经深深地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指标。教师的努力与成功,激励他们的学生追求更远大的目标与成功。 三、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学生学习动机与效果

高校教师基本素质及行为规范

高校教师基本素质及行为规范 一、高校教师基本素质要求 教师职业素质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教师职业素质主要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八个因素构成,这些因素从不同方面反映出教师职业素质的特定本质和规律,同时又互相配合,构成一个严谨的教师职业素质结构模式。 (一)教师职业理想 所谓职业理想,就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职业理想是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才能产生模范遵守职业素质的行为。 途径: 第一,热爱教育事业。 第二,热爱学生。 第三,献身教育事业。 第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师职业责任 所谓教师职业责任,就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换句话也可以说,人民教师的职责,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自觉履行教师职业责任,就是要求教师把职业责任变成自觉的道德义务,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而无私奉献。 途径: 第一,教师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 第二,对学生家长负责。 第三,对教师集体负责。 第四,对社会负责。 (三)教师职业态度 教师职业态度,是指教师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指教育劳动态度或教师劳动态度。

途径: 首先,教师必须有主人翁的责任感。 第二,具有从事教育劳动的光荣感与自豪感。 第三,要有肯于吃苦的精神。 (四)教师职业纪律 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 第二,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 第三,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 第四,从一点一滴做起。 第五,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 (五)教师职业技能 教师职业技能集中地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效果是教师职业技能的反映。 那么,教师应怎样做才能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呢?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 第二,要懂教育规律。 第三,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 第四,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六)教师职业良心 所谓教师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七)教师职业作风 所谓教师职业作风,就是教师在自身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 (八)教师职业荣誉 所谓老师职业荣誉,就是教师在履行职业义务后,社会所给予的赞扬和肯定,以及教师个人所产生的尊严与自豪感。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推动教师更好地履行职业义务,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尽职尽责;二是教育和鼓励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尊师重教,为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升培训心得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网络课程学习总结在高校中,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教师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在学生的培养上不断加强其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校组织的教学能力提升的专题研习,给我们这些缺乏教学实际经验的教师提供了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作为一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手”的我,通过这次网络课程学习,让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现就本次培训的学习体会总结如下:(一)提高认识,更新理念 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上,应有自身的特色,要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组建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引入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教学管理,改进管理方法,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制度。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二)爱岗敬业,专研各类教学方法 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 要给学生灌输广博的知识,老师自己首先要博学多思。高校重在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如果作为老师,自身没有渊博的知识,何以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呢?只有刻苦钻研、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作为一名教师也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 在教学方法上,要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协调者,需要帮助学生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丰富课堂内容。扩展学生的眼界,引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作者:————————————————————————————————日期:

如何提高教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未来的志向抱负、人格品性将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教师学识多少、人格好坏、修养高低,将直接决定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准。所谓“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师自身素养高低,对于学生的素养起着关键作用。人文素养处在教师整体素养的核心位置,决定着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由于教师担负着培育学生的重任,于是教师的人文素养便不再仅仅属于道德的范畴,自然地便迁移到教育的功能了,因为它成了一种教育的资源。作为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由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走向学生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者。 一、要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 作为教师,热爱教育事业这是教师人文素养构成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的立业之基,也是认识自身价值的前提。因为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会视教书育人为己任,才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科学文化的传授与人文精神的培育紧密结合起来。为师者首先是为人者,一个师德高尚、知识渊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会把自己的精神融入教育事业中,与事业一起成长、成功,与学生一起提高、升华,因而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人格榜样。作为教师,我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值得学生尊敬、信赖与欢迎的老师,成为一位学生认可的、保持着一颗童心的朋友。亲其师而信其道,尊其师而奉其教,敬其师而效其行,这就是教育的逻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有这样的老师,就会产生一种无比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师生之间因此能营造出平和、融洽的气氛。 二、要平等关爱学生,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爱也是情感文化的核心。热爱学生是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基础。教师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引领他们健康成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教师应尊重所有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必须是从心底里流出的真情;关爱,必须走进学生心灵,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学会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关爱,必须学会挖掘、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关爱,必须满怀宽容和期待,学会赏识和赞美。教师的胸怀越宽广,就越有人格魅力,就越能赢得学生的信赖。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和热爱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不体罚、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和锻炼“共情”能力,要学会与学生交往,沟通感情;要学会角色转化,换位思考;要学会善解人意,真诚相待。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关注他们的未来,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师爱与智慧的阳光。有着丰厚的人文素养的教师,感情丰富,充满爱心,浑身透露着一种亲和力,会博得领导的赏识、同事的好感、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好评。这样的教师才会令学生感到可亲、可信和可敬。 三、要有博览群书,终身学习的理念。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读书总是好的。作为教师要有终生学习的理念,以便具有广博的知识。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要让知识与头脑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教师要在教育的实践中游刃有余,必须具有崭新的知识观,即终身学习的观念。作为教师必须要在某一领域达到精深程度,还必须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的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尤其要阅读经典,与人类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话,

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及途径(课题申请书)

一、课题名称 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及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2014 年3 月30 日正式印发,这份文件中有个词引人关注:核 心素养体系。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 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 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然而一个更现实的问题不得不进入大家的视野,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所以,教师核心 素养的培养同样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关切的问题。 教师核心素养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价值观的关键,是教育部提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再产生。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 新、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提升个人素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 伐,一个越来越显著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何结合时代的需要;如何以更有效、更积极、更主动的方式来培养;如何以教师核 心素养的发展来催化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从而为教育的发展,学生的成长, 社会的进步寻找有效的合理途径。本课题试图通过对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 及途径进行有效的探讨、调查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 策。 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如何进行适合教师核心素养发展的培训,如何引领 教师核心素养的快速提升,以思想理念提升教师自我内涵发展,以科学精神培

育教师追求个性卓越的文化自觉——系统变革教育文化生态建设的推进,一个 越来越核心的问题凸显出来,那就是如何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教师核心 素养的培养融合互动,让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渗透到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当 中。“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项涉及教育观念、内容、方法和体制的系统变 革。推进基础教育特色发展,核心就是要以科学的精神,培育一种持之以恒追 求卓越的文化自觉。”兰州市第27 中学校长如是说。为促进教育创新, 焦宪庆 加快“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研究成果的转化,扎实有效地推进兰州市科研兴教 工程,特向上级申请此课题。 三、该课题研究的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本课题组成员通过资料查询、社会调研、在校观察、实践反思,发现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虽然有一定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大多只是理论上的探讨,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和针对性,对于教师核心素养的再发展并没有太多的深 化研究及探讨。这对于本课题组成员而言,我们可以更广泛的进行探讨及思 考,调查与研究、反思与汲取、而且我们调查范围也很广,近些年人们也发现 了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也可以相互借鉴的去做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方向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所谓“德高为师,学高为范”即是对教师提出的严格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要求。当今中国,科技发展是先导,教育是基础,教师则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教师队伍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 要为祖国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如何成为 一位符合现代要求的教师,我们认为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教师人文素养心得体会【五篇】.doc

如今所说的人文素养,即是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悠久历史的深厚积淀的结果。亲爱的读者,为您准备了一些教师人文素养心得体会,请笑纳! 教师人文素养心得体会1 前几天学习了关于教师人文素养培育与研究方面的文章,使我颇有体会。“教师的人文素养” 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个又一个“社会人”的重任,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于小朋友来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首先就应当正其身,作好学生的榜样。同时,我觉得教师作为当今社会的“文化人”、“文明人”,更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新课程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只有具备人文素养,教师才能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在教育与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当作有情感的、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独立的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责任,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 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工作中。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的孩子知识面宽,接受的信息广,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有更加广博的知识和教育技巧,做一个复合型的教师。 总之,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就必需善于读书,学会学习,与时俱进。要养成勤耕不辍、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教师成功的必备条件,是教师成长为能师、经师乃至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也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 教师人文素养心得体会2 在20-年11月22日下午,我校全体教师在学校品正楼会议室认真聆听了来自贵州师范大学谢萍教授的《教师的人文素养》的讲座,在两个多小时的培训时间里,现场所有的老师听得比较认真还作了笔记,谢教授所举得例子和培训的内容使我颇有体会。我们深知“教师的人文素养” 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职业道德汇总

教师发展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总第322期 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职业道德 □赵冬鸣 李 瑾 高校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有渊博的知识、掌握教育科学、懂得教育规律、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摘要: 境界、具有相应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另外,还应具备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否则就很难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高校教师;素质;职业道德关键词: 赵冬鸣,华北电力大学团委副书记,讲师;李瑾,华北电力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讲师。(河北保定作者简介: 071003)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09)08-0051-02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教师是开发人才智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科技水平的耕耘者、设计者和创造者。而高校教师的作用能否发挥、发挥作用的大小与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及其职业道德密切相关。 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知识的成倍增长、更新周期缩短,未来教育系统中的各个方面、各种因素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出现许多新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应用新知识、新方法去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因此,高校教师创造性的思维素质是教师自身及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关键。 一、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面临诸多挑战,作为跨世纪的高校教师的素质内涵更加丰富。具体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3.扎实的专业素质。目前信息社会的发展对高校教师 的专业素质要求与日俱增,培养高级人才的教师本人应首先成为复合型人才。在横向,教师应具备作为信息社会知识阶层所需的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在纵向,教师在所从事的学科方面应具有精深的专业核心知识。高校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广博与精深相结合的专业知识结构,才能适应自身工作的需要。 1.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首先,高校教师要具有高尚 的思想情操、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修养。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道德、人格、情操、责任感、献身精神以及言

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 养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如何提高教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未来的志向抱负、人格品性将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教师学识多少、人格好坏、修养高低,将直接决定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准。所谓“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师自身素养高低,对于学生的素养起着关键作用。人文素养处在教师整体素养的核心位置,决定着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由于教师担负着培育学生的重任,于是教师的人文素养便不再仅仅属于道德的范畴,自然地便迁移到教育的功能了,因为它成了一种教育的资源。作为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由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走向学生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者。 一、要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 作为教师,热爱教育事业这是教师人文素养构成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的立业之基,也是认识自身价值的前提。因为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会视教书育人为己任,才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科学文化的传授与人文精神的培育紧密结合起来。为师者首先是为人者,一个师德高尚、知识渊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会把自己的精神融入教育事业中,与事业一起成长、成功,与学生一起提高、升华,因而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人格榜样。作为教师,我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值得学生尊敬、信赖与欢迎的老师,成为一位学生认可的、保持着一颗童心的朋友。亲其师而信其道,尊其师而奉其教,敬其师而效其行,这就是教育的逻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有这样的老师,就会产生一种无比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师生之间因此能营造出平和、融洽的气氛。 二、要平等关爱学生,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爱也是情感文化的核心。热爱学生是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基础。教师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引领他们健康成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教师应尊重所有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必须是从心底里流出的真情;关爱,必须走进学生心灵,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学会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关爱,必须学会挖掘、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关爱,必须满怀宽容和期待,学会赏识和赞美。教师的胸怀越宽广,就越有人格魅力,就越能赢得学生的信赖。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和热爱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不体罚、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和锻炼“共情”能力,要学会与学生交往,沟通感情;要学会角色转化,换位思考;要学会善解人意,真诚相待。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关注他们的未来,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师爱与智慧的阳光。有着丰厚的人文素养的教师,感情丰富,充满爱心,浑身透露着一种亲和力,会博得领导的赏识、同事的好感、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好评。这样的教师才会令学生感到可亲、可信和可敬。 三、要有博览群书,终身学习的理念。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读书总是好的。作为教师要有终生学习的理念,以便具有广博的知识。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要让知识与头脑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教师要在教育的实践中游刃有余,必须具有崭新的知识观,即终身学习的观念。作为教师必须要在某一领域达到精深程度,还必须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的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尤其要阅读经典,与人类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话,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提高文化素养,尤其要提

合格高校教师修养及提高素养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修养?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自己的素养? (一)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修养 答: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有所作为,并取得优异成绩,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以下方面的素质。 1、坚定地政治方向 政治素养是一种特殊的素养,是高校教师必备的首要条件,也是国家对高校教师的根本要求,集中体现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既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校教师应该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崇高的政治信念,扎实的政治理论水平,饱满的政治热情。 2、高尚的道德情操 我们常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可见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教师的为人师表,重视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把教师当作是优良道德化身。因此,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师德的根本标志,也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部分。学生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接受教师的道德、情操、作风甚至兴趣爱好的教育和影响。一个好的教师,其言行将成为学生优良品质形成中的表率和楷模。 这里所讲的道德情操除了一般意义上道德品质,还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即高校教师首先要忠于教育事业,树立从事教育事业的崇高荣誉感和强烈的责任心;能够积极钻研和探索教育规律,搞好教书育

人工作;对待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够学而不厌,对待学生能够诲人不惓,能够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师之间要互相尊敬,互相支持,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等。 3、合理的知识结构 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整体性、渗透性和综合性的趋势,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依赖于相关学科的支持,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既要学有所长,又要广泛涉猎,做到既“专”又“博”。 首先,高校教师必须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结构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且,能够将最新成果引入到教学之中,更新知识,适应时代变化。其次,高校教师应该涉猎与所教学科相关的科学内容和科学研究,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加新知识,不断向科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是自己成为学识渊博且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再次,作为高校教师,还必须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4、优秀的教学能力 一个人具有博大精深的知识,他可以成为一个学者,但未必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正所谓“学者未必是良师”。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外,还必须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如果说,高校教师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理论知识是解决教什么,培养哪方面人才的问题。那么掌握教育科学,懂得教育规律,培养自己优秀的教学能力,并且把他们运用

教师综合素质培养与提升真题与答案

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 1 . 教师的劳动自由与道德义务的关系是() A. 道德义务是劳动自由的反面 B. 劳动自由是道德义务的前提 C. 没有劳动自由就没有道德义务 D. 道德义务是劳动自由的前提 2 . “道德”二字合用,最早见之于我国古代典籍() A. 《论语·述而》 B. 《孟子·公孙丑下》 C. 《荀子·劝学篇》 D. 《墨子·尚贤篇》 3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体现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对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视和担心。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杨雄 D.

朱熹 4 . 道德的本质是() A. 神的意志 B. 主观精神 C. 先验的善良意志 D. 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社会意识 5 .某市教委在教师中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而当转而对他们所教的学生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 时,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10%!这说明()。 A. 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 B. 教师尚不具有崇高的首先境界 C. 教师缺乏信心 D. 教师缺乏爱心 6 .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基本技巧,也是在沟通中认识与了解学生的第一步是() A. 换位思考 B. 善用表扬 C. 采用书面形式 D.

积极倾听 7 . 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是() A. 热爱教育 B. 献身教育 C. 教书育人 D. 学问至上 8 . 教师职业道德产生于() A. 教师活动 B. 国家法规 C. 教育实践 D. 传统习惯 9 .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充分说明教师的() A. 劳动具有个性化 B. 劳动具有精细性 C. 劳动具有特殊性 D.

教师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问题已经落地两年有余,而教师的核心素养问题却鲜有人论及,这显然不对称,也不正常。若教师没有核心素养,缘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我以为教师的核心素养应该引起教育界更多的关注。 一、价值取向:内外兼修的品行格调 素养,是指相对稳定并主导行为的个人品质,既包括了素质所指的个人禀赋、才能、品德、情趣等方面的特质,又涵盖了由于长期修炼而形成的“三观”及其思维方式、行动方式。因此,素养不同于素质,更加强调内外兼修、内圣外王,内心修为决定才华、才能和才干;它不仅仅对人品端正给予关注,更强调人格高尚和人格魅力。而核心素养要高于一般素养,它向我们展示了人的最高层面的身心一致、学用结合的优秀风范和典型品格,值得每个人敬重和追求。 关于教师核心素养,古今中外的教育名家从不同角度多有关注,表达了不同时期对于教师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中国历史上的至圣先师孔子对教师素养下过三条定义:其一,孔子曾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说明教师应当博古通今,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善于推陈出新,才能做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其二,孔子对教师的要求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即教师必须站在知识的高度上,并且终身学习,乐于从教。其三,孔子要求教师“优己达人”,即“修己以敬”“修己安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只有教师做最好的自己,才能帮助别人成为优秀的人。 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则洋洋洒洒地写下《劝学篇》,对教师的本质和作用给予界定:“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当一个好教师必须有 君子之品格风范,做到“德操然后能定,能是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所以,中国历史上把教师称之为“君子”“先生”“贤者”,是对其素养品性的高度肯定。 到了唐代韩愈那里,对教师的职业操守和功能作用就更加详尽地阐明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句话今天人人耳熟能详,说明教师必须悟道、解道,才能“传道”;必须专业、精业,才能“授业”;必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才能做到“解惑”。而且,“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更是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出了要求。 到了现代工业社会,由于知识普及和专业分工深化,教师的社会地位已不如农耕时代。教师必须走下神坛,接受教育民主的现实,但同时也必须提高自身的素养。美国“实验主义教育”鼻祖杜威因此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的观点,要求教师必须超前性地理解社会和生活,创造教育的民主、自由、平等、和谐氛围,给予学生真知灼见和实事求是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长志趣。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经典大作《给教师的建议》中强调,教师的角色作用要和学生的兴趣愿望相挂钩。“每个教师都在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但是,如何让学生“入迷”呢?这就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人格去感化学生,不仅要用积极的智慧去启发学生,还要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去吸引学生。 总之,在中外教育名家看来,教育之本在于教师,教师之本是教师素养,若没有优秀或卓越的教师,教育的成功则无从谈起。 但是,中外教育名家并没有对教师素养给定一个共同约定、简明扼要、直抵本质、持续作用的“教师核心素养”的论断,这就给教师成长留下了悬念,也让我们在这方面的探讨更有现实意义。 关注guɑn zhu 福建教育学院/黄家骅 核心素养 1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