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文修订课标辅导讲座(徐光华)

语文修订课标辅导讲座(徐光华)

准确把握修订课标精神着力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与实施辅导

利川市教学研究室徐光华

【背景】

十年语文课改取得的“四大成绩”——

十年课改,方向正确,成绩明显——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考试评价、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发生了积极变化。主要有以下“四大变化”:

■理念的更新比教学行为的转变变化大;

■学生的“学”比教师的“教”变化大;

■教学的探索比评价的改革变化大;

■课外语文学习(儿童阅读、经典诵读)比课堂教学变化大。

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四个不足”——

■以《语文课程标准》年段目标为指导,准确把握和体现教学目标有所不足;

■对识字、写字、学词重要性的认识及落实有所不足;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意识与探索有所不足;

■落实自主学习,加强学习方法、策略指导的研究有所不足。

学习培训方法指导——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也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依据,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估、考试命题都应当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对于各学科教师来说,有了课程标准,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样教(用什么理念和方法教),学生培养起码达到什么水平,也就有了依据,能做到心中有数。

当前,“应试教育”仍然在发挥其负面影响力,课程标准的功能就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它代表正面的力量,对不良倾向(陈旧落后、偏离素质教育的思想)起着抑制、抵挡的作用,引领着教学往健康的方向发展。

课程标准篇幅不大,可涉及面宽,凡课程性质、核心理念、总目标与学段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考试、教材编写等等,都论述到了,但多是一些很精练的原则性的表述。因此需要认真学习、体会和探讨。最好能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对照课程的要求,看哪些符合标准,哪些还有差距,或者哪些一时很难做到,看有没有办法逐步达到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与平时培训不同,“新课标”学习不能只注重教学技巧模式的模仿,应侧重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上的思考、对照与探究。“新课标”的学习,为老师们进一步更新观念、全面提升教学水准提供了契机,也为继续推进课改提供了动力。

【学习研究】

重点学习研究以下三个问题——

●修订课标追求的语文课改目标是什么

●修订课程坚持的语文课改经验有哪些

●修订课标创新的语文课改内容在哪里

一、修订课标追求的语文课改目标是什么

【内容提要】激发兴趣,养成习惯,享受快乐,以培养爱学习的人;创新教法,改进学法,经历过程,以培养会学习的人;丰富积累,增强语感,传承文化,以培养有底蕴的人;突出实践,重视训练,强化落实,以培养能运用的人;面向全体,提升素养,促进发展,以培养有后劲的人。

正当语文课程改革进入克难攻坚阶段、急需引领导向的时候,特别是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课改到底要改到怎样的程度、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追求、应该运用哪些有效的途径和措施等事关语文教育改革创新、母语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关键问题,普遍感到困惑茫然的时候,教育部及时颁布了2011年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修订版语文课标”)。笔者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开展语文教学和研究的教研员,通过反复学习、深入研究,深深感到“修订版语文课标”的颁布施行,是向我们发出了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的动员令,提出了更明确、更切实、更高远的目标任务——就是语文课程改革特别是语文教学实施过程,要着力于培养以下“五种新人”:

(一)激发兴趣,养成习惯,享受快乐,以培养爱学习的人

浓厚的兴趣、自主的习惯,能推动人去主动地寻求知识、开阔眼界,也能激励人去主动地钻研感兴趣的问题,使人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无限的快乐,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明显地提升。我国宋朝理学家程颐说过:“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俗话说得好:习惯成自然,乐学能自主,爱学是根本。这些应该说都是经验之谈,体现了教和学的基本规律。但过去的“教学大纲”以及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还仅仅是将“兴趣、习惯、快乐”等教与学的动力因素,看作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条件和手段,并没有将它们确立为教学应该努力实现的重要目标。而“实验版语文课标”,特别是“修订版语文课标”,不仅把“兴趣、习惯、快乐”视作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条件,而且还把它确立为语文教学必须实现的首要目标任务。比如,“修订版语文课标”,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等,写进了“课程的基本理念”;把“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写进了“总目标”。在“阶段目标”中就更加明确、具体。比如,第一学段中就确立了“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对写话有兴趣”,“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等目标;“修订版语文课标”还在第二学段的“口语交际”中增加了“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的目标。其它几个学段的“阶段目标”也是如此,始终都把“兴趣、习惯、快乐”等教学的动力因素放在培养目标的首位。笔者通过深入解读“修订版语文课标”精神,并结合自身的教学教研实践体会到,确立“兴趣领先、快乐第一、习惯为重”的目标理念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求我们的语文课程,特别是语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从一开始就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直接的、浓厚的兴趣,迸发出无穷的动力,养成自主的习惯,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并进而感受到学习其它课程、甚至人生的快乐和美好,从而为他们成长为终身爱学习的人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这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过的:“让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学生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你应当作引以为荣的事。”他还曾说过:“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于儿童脑力劳动的特点本身,在于思维的感情色彩,在于智力感受。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或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

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也曾说过:“我们教书,并不是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知名教育家肖川,在他主编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的“序言”中写道:“只有当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在切实帮助学生成为幸福人生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自由社会的建设者,我们的教育才有了正当的价值追求。”他还写道:“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得快乐、学得主动、学得富有成就感,我们的课程和教学要带给学生更多充满生命活力和生命情怀的学习过程,要有助于学生去创造自己的幸福人生。”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践行新理念、进行新教学的过程中,不应仅仅把“兴趣、习惯、快乐”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条件看待,要重要的是要着力实现“修订版语文课标”所确立的“兴趣、习惯、快乐”等方面的培养目标,千方百计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自动积极地学习,真正让学生从小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人生的快乐,从而为他们成长为终身爱学习的人奠定积极的心理基础。

(二)创新教法,改进学法,经历过程,以培养会学习的人

长期以来,中小学的教法和学法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结果(实质是单一的分数和升学率),不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更不重视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形成发展后劲,严重忽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的。往往通过机械记忆、灌输教学得到的高分,掩盖了中小学学生在学习方式、创新能力、综合素养上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虽然无论是用哪种教法和学法使学生学会的,单纯从试卷(分数、升学率)上看到的结果是一样的,但由于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不一样,往往导致了真正意义上的收获(素质、能力)是大不一样的。特别是对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促进终身发展的影响是极不一样的。这正如澳大利亚教育家比格斯所说的:“即使学生面临的教学环境都一样,由于学习过程中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结果也会有所不同……虽然有各种因素影响学生学习的结果,但主要因素还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现代化、信息化时代的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以引导“现代的人(主要指学生)”去学习“过去的知识”等到“将来才用”为主要特征的学校教学,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讲,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同时还说明,那种一劳永逸、以不变应万变的知识,要获得它纯属奢望。记得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而良好的工作方法是以良好的学习方法作基础的。”笛卡尔说过:“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是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

也正是因为如此,“修订版语文课标”坚持继续推进和深化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积极吸收当代教育的新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领悟和掌握方法,学会学习和创新。比如,“修订版语文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增加了“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的新要求,继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在“教学建议”中提出“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并认真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评价建议”中增加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要求。

这些“理念、建议”,实质就是要求我们在语文课程实施中,要在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学习火花、形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同时,还要大胆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实施过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教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努力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会学习、会创造的新一代。也就是要像教学研究专家蒋金镛教授所要求的:“聪明的教师以学定教、为学而教,让学生明白教的法子就是学的法子;教为学服务,为学生会学而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也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过的:“好的教师不是教,而是教学,教学生学”。

(三)丰富积累,增强语感,传承文化,以培养有底蕴的人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把篇章结构的分析、语法知识的传授、结论性知识的灌输等等,作为教学的“重头戏”,既费时又低效,造成学生普遍积累不够、底蕴不足、文化单薄、素养不高,严重削弱了“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的发挥,体现不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的“课程性质与地位”。

我们为什么要丰富学生积累、增强学生语感、传承中华文明、着力培育具有民族文化底蕴的新一代呢?“修订版语文课标”在“前言”中增加了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要求;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总目标”中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不仅如此,“修订版语文课标”还增加了阅读积累量,强化了对经典古诗词的诵读和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要求将思想情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于传承文化、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之中,融入到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可以这样说,丰富积累,培育语感,传承文化,增强底蕴,是进一步深化语文课改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语文教育实践也反复证明,语文学习的奥妙之一就是多阅读、多积累,不断的积淀。这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经验的精华。当然,这里我们必须认识到,经典的诵读、语言的积累,绝不仅仅是对字词句篇的积累,同时还是思想的积累、认识的积累、文化的积累、素质的积累。比如,学生背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积累优美诗句的同时,不也可以领悟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吗?又如,学生记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积累经典名言的同时,不也可以感受到志士仁人那种先公后私、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吗?积累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宋代诗人苏轼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讲学习积累经典语言、吸收优秀文化成果,能增强个人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的人格水平;清代学者章学诚说过:“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这是说记诵是学习语文的途径、方法和策略;现代著名诗人郭沫若有诗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这里道出了积累对表达的重要意义;苏州大学教授、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曾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其实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由此可见,丰富积累、培育语感、传承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培养人、塑造人中的多重功能。所以我们要努力落实“修订版语文课标”精神,千方百计“让书香溢满学生的心田,让书香释放学生的情感,让书香驱逐学生的疲倦,让书香提升学生的境界”。

`

(四)突出实践,重视训练,强化落实,以培养能运用的人

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即教师“讲得多、问得多、演得多”,学生“读得少、写得少、练得少”。

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了“深挖洞”和“繁琐分析”上,不仅挤占了学生阅读积累的时间、带来学生文化底蕴严重不足,而且还挤掉了学生宝贵的语文实践机会和时间,造成学生语文运用能力普遍较差。

当前,仍然有很多教师对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的教学,只重“理解”,忽视“积累”,更别说“运用”了。教师很少引导学生读课文中的语言,说课文中的语言,记课文中的语言,用课文中的语言,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而是在内容上大做文章,消耗大量宝贵的时间,以致教完一篇课文,学生只理解一些内容和浅显的语文知识。课文根本没有读熟,对课文中的词语、句子印象不深,更谈不上正确地运用语言了,因而严重影响着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特别是运用能力的提高。这就正如烧茄子只有以茄子为主料,才能让人吃出茄子味一样。语文课只有致力于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来增强“语感”、锻炼运用能力,也只有这样才会有浓浓的“语文味”,真正突出语文课程和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和实践性”。

这就是所谓“在游泳中学游泳”,我们也应当让学生在语言中学语言,尤其要突出实践、重视训练、强化落实,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语文运用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这里所说的“苦功”就是指多读多写的语文实践。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不熟读、背诵、博览大量的诗文,不进行相当数量的练笔,要想学会读写是不可能的。语文是“应用之学”、是“工具之学”,不是“分析之学”、“应试之学”,学语文最终是为了用语文。所以,“语文课堂应该

向自然、生活拓展,书本知识学习应该与动手实践结合,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去观察、发现、体验、积累和活化语文知识,提高运用语文能力。”

也正是因为如此,“修订版语文课标”进一步突出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特别强调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必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综合性”、“实践性”特点;要求“语文教学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由此可见,“修订版语文课标”十分强调要加强语文学习的实践性,突出工具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突出实践、重视训练、强化落实,培养出具有语文运用能力的新一代呢?笔者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的语文教研员,对此有这样几点深刻感悟和实践体会:一是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开设语文课程的基本目的——不是要让学生个个都成为精通“语言”“文字”的性质、结构、特点、规律之类专门学问的学者、专家,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或者说“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是要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的范例和实践,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在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并准备将来在不同工作领域里,运用好祖国语言文字。二是要改革创新语文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突出实践环节,落实基础训练,提高运用能力——首先要在观念上落实“两个转变”,在“怎么教”的问题上,要由“教师唱主角”转变为“以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为中心”;在“教什么”的问题上,要由“人文性唱主角”转变为“以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为中心”,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其次要在语文教学实施中坚持“三少三多”,即教师少问、少讲、少演,要让学生多读、多写、多练。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四个吃准”(即吃准学段目标、吃准编写意图、吃准课文特点、吃准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包括综合设计朗读、默读、背诵、速度、精读等读书活动;科学设计课堂练笔活动,引领学生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尽量增加语言文字实践运用的时空,促使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整体提升。

(五)全向全体,提升素养,促进发展,以培养有后劲的人

《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中指出:“基础教育本身不应看作是一种目的,而应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很显然,这是学习化社会到来之际,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出发,对基础教育性质的一种新界定。这种界定意味着基础教育的发展性、前瞻性和未完成性。它启示我们对基础教育中的教学也应作出新的判断:那就是基础教育中的教学是准备性教学,它的价值取向是受教育者的准备性学习。准备性教学和准备性学习,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终结性,而因为要面向未来,它又必须具有开阔和广延的包容性。语文课程本为“基础的基础”,应该发挥“为学生心灵奠基、为终身可持续发展增强后劲”的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多重功能(也就是素质教育功能)却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对语文学科根本性质的认识上出现偏差,在对语文教育基本价值的定位上严重偏向,导致实际教学中把语文当成了“纯工具之学”,甚至“纯应试之学”,没有体现出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性,因而大大削弱了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影响了到中小学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面向新时代,发达国家早就提出了现代人才素质的“三张通行证”(或称“三张教育护照”):一张是知识性通行证,一张是职业性通行证,一张是人应具备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开拓创新能力的通行证。而要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拿到这“三张通行证”,就要求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确立并践行“三个基本理念”: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实施素质教育,也是我国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政方针和重要的目标追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对全面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目标任务。“修订版语文课标”充分体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基本精神,强调深化语文课程改革,“要以落实学科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这里,“语文素养”所包涵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既包涵字词句篇的积累和语感、思维

品质、语文学习方式与习惯,以及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也包涵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人文价值等内容。为了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本身的综合性特征,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化、操作化,落实通过语文学习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的目标任务,“修订版语文课标”进一步完善了“三维设计(即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强化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性质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教学生“学语文”,又要教学生“学做人”,要在进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中落实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修订课标坚持的语文课改经验有哪些(“6个坚持”、继承完善)

(一)坚持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

“新课程”在“课程性质”中的论述——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论述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之所以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因为语文课程既要“教学生学语文、掌握工具,又要教学生学做人,提升素质”。但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牢牢把握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

那么,到底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大家知道,语文教学具有多元价值,至少有以下几类重要价值:

①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②学习并掌握语文教材中包罗万象的各种自然、社会知识以及语文知识;

③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

④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上述四项价值,如果单个地看,都是十分重要的,不存在谁是核心的问题。但是从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这四项价值不可能完全平等,其中必有一项是核心价值——这项核心价值就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为这是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是任何别的学科都不承担的责任;而其他三项是所有学科共同的责任。这就是说,第一项是个性,其余三项是共性。语文教学,必须把个性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同时也不可忘记其他几项重要的价值。

同时还应认识到,在语文教学的多项价值中,其中工具性和人文性两项最重要,语文教学要力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这二者而言,掌握工具性,培养语文能力是“重中之重”,人文性则要有机渗透在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之中。因此,语文教学,一定要以学习语言为中心,而不可使人文性唱主角。

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实施新课改以来的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较普遍地存在着“重人文、轻语言”的倾向——很多教师的阅读教学,追求课文内容的深度理解,追求人文精神的无限拓展,追求情感价值的不断感悟,而学习语言则常常只是一种附带性的、点缀性的目标。这样的语文教学“得意不得言”,大大降低了学习母语的效率,是完全不可取的。

【问题课例诊断1】

《太阳》(人教版三下第6组)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以及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

A、理解太阳远的特点;

B、理解太阳大的特点;

C、理解太阳热的特点;

D、理解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

问题诊断:《太阳》是第6组“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主题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教参”称为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凡是说明文,一般都会涉及许多科学知识。于是,这位老师把教课文的科学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并形成以上教学思路。作为语文课,教说明文的主要目标究竟是什么?这是很多语文教师都没有弄明白的问题。一般来说,说明文中都会有许多学生原来不明白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应该让学生基本弄明白,这是毋庸臵疑的。然而,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学习这类课文,理解知识只是次要目标,,主要目标是学会读说明文,并领悟写说明文的方法。

(二)坚持“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系统

“新课程”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的论述——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论述语文课程“目标设计思路”)

我们知道,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特别需要教师切实把握“三维目标”互相渗透、融为一体的特点。同时要明确:知识和能力,包括字、词、句、段、篇等方面的语文知识,听、说、读、习(习作)、写(写字)等言语交际能力,以及语言积累、语感能力等;过程和方法,包括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学习的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包括民族母语情结、审美情趣、文化品质、知识视野、学习态度、思想观念、品德修养、个性人格等。但具体到一堂语文课,教学目标在体现多元、全面的同时,也应当有所侧重,突出重点难点。

【问题课例诊断2】

《穷人》(人教版六上第3组)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方面:

①学习12个生字,掌握“舒适、抱怨”等15个词语;

②学习默读批注方法,提高默读的能力;

③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渔夫的勤劳、淳朴;

④体会心理描写的特点(说明:本组课文以“感受人间真情”为主题,提出了“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来抒发美好情感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方面:

①学习默读批注的方法;

②学习心理描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①学习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品德;

②体会人物内心感情的变化。

问题诊断:上例反映了当下语文教师确定阅读教学目标的常用模式,我们俗称“三维式”。这样拟定教学目标,意在体现新课程“三个维度”的特点,用意是好的。然而明眼人一看就会发现其以下弊端:

第一,目标太多。一堂课8个教学目标,平均每个教学目标用时只有5分钟,教学岂不会蜻蜓点水?

①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

②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这样写的好处(最好能结合实际运用,促进读写沟通);

③学习边阅读边提出问题讨论的学习方法。

以上三个重点目标,要恰当地把他们分配到本组4篇课文的教学之中。如教《草原》,可侧重于①②;教《丝绸之路》,可侧重于①;教《白杨》,可侧重于②③;教《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可侧重于③。

◆吃准课文特点

教学“三维目标”的确立,一篇课文教学重点目标的选定,既要把握学段目标,明确教材编写意图,同时还要注重把握课文特点。当然,课文本身必须具备相关的特点,重点目标的确定才能成立。

【案例】《白杨》(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作家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形象)一课,文中有不少句子以物喻人,句意含蓄(如“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是课文的特点所在,又是学习的难点所在,还是本组课文教学要求的重点所在,特点、难点、重点,三点合一,理所当然,“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以物喻人的写法”,就成为《白杨》的重点教学目标之一。

由此可见,从课文特点中揣摩教学重点目标,科学确立教学“三维目标”,要求教师深钻教材,牢牢把握课文的特点,并对课文特点形成独特的体验。

◆吃准学生实际

前面分析的课标学段目标、教材编写意图、课文个性特征,这三者是选定教学重点目标、科学确立“三维目标”的共同因素。但教学目标必须因校、因班、因人而异。因此,学生的实际语文状况(语文学力水平),也是准确选定教学重点目标、科学确立教学“三维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班上的学生语文能力较强,教师就可以把教学要求适当提高一些;反之,可以适当降低一些。

上述“四个吃准”(四个因素)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学会从整体出发兼顾各种因素,从而选准每篇课文的教学重点目标,科学确立教学“三维目标”。

二是“有机整合”——

“三维目标”的确立,特别是重点目标的选定,贵在“四个整合”的基础上进行“有机整合”。所谓“有机整合”,从哲学层面来说,就是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来解决问题;从语文教学的层面来说,课文中的各种因素会构成一个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抓住一个要点就可以带动全篇。阅读教学目标的整合有以下具体思路(策略):

?要围绕培养语文能力这个基点来整合——语文教学的基点是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阅读能力、习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因此,“三维目标”的确立,主要应从培养语文能力的角度出发,其他目标(如知识、方法、情感等)则有机地渗透其中。如前述《穷人》一课诊断修订后的教学目标。

?注重工具性目标与人文性目标的整合——有些教师确立教学目标,习惯于把工具性目标与人文性目标分开来拟定,从而形成并列式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目标结构。实质上,一篇课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非两朵花,而是一朵花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犹如花蕊与花瓣,或花的形状与颜色,二者形成一个统一体。比如,词句与情感就是一个统一体:情感靠词句来表达,而词句必然表达相应的情感。又如,文章的写作方法与文章的主旨、情感的关系:写作方法必然为表达某种主旨服务、为表达某种情感服务,离开了这些,就写作方

法讲写作方法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三维目标”的设计中,要学会把工具性目标与人文性目标整合为一体,并形成贯穿全课的主目标。

【案例】前面分析的《白杨》一课,重点教学目标是: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感受爸爸扎根边疆的心愿。全课以“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为重点目标贯穿始终,这样一个重点目标必然会带出其他三个目标: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要从典型句子入手,“学句”的目标即能渗透其中;抓住了典型句子,就可以引导学生朗读这些句子,“朗读”的目标即可渗透其中;借物喻人,这“人”就是“爸爸”,必然要涉及“爸爸”的心愿和感情,这样,“悟情”的目标也就自然地渗透其中了。

由此可见,抓住了一个重点目标,就可以带出其他目标的同步达成,而且工具性与人文性目标融为一体,学习表达方法与体会人物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这样教,既符合课文固有的特点,又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这是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要重视语文能力目标之间的有机整合——如果一堂课在语文能力的培养方面有两三个教学目标,教学不可平均用力,要从中选定一个主要目标,其他目标则可渗透其中。究竟以何者作为主要目标,要视具体的课文而定。总之,设计一课时的主要目标,犹如构思一篇文章的中心,无中心不成文,无重点不成课。

【案例】前面分析的《白杨》一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有的老师分别从阅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句(揣摩优美语句,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悟情(感受爸爸的心愿,体会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奉献精神)、写法(学会借物喻人的写法)四个方面拟定四个教学目标。这种教学目标,虽然条目之间意思明白,不交叉,不包含。但这种“并列式”也有明显不足:一是四个目标并列,成了四足鼎立,看不出重点,而一堂课没有重点,就可能是一盘散沙,教学难免杂乱无章;二是把工具性目标与人文性目标认为地割裂开来,视乎表明思想感情(人文性目标)与朗读课文、揣摩句子、领悟表达方法(工具性目标)是不相干的两码事,目标的割裂,有可能导致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三是把领悟表达方法与揣摩句子分裂开来(没有整合能力目标),可能导致学生在认识上出现错觉——文章的表达方法似乎可以独立于句子之外,成为一种不可捉摸的东西。比较科学、实用的办法是:从朗读、学句、悟情、写法四个目标中整合出一个统摄全过程的重点目标——学会借物喻人的写法,感受爸爸扎根边疆的心愿。

三是“取舍有度”——

很多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设计教学时,经常会产生这样的困惑问题:“这节课到底教什么好呢?”应该说,其他学科的教师一般都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唯独语文教师面对一篇课文,头脑中首先会冒出这么一句。阅读教学目标的科学确立之所以显得比较难,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面对一篇课文,常常不知道如何取舍。可以说,任何一篇课文,所包含的教学内容都会在几十个点上:从知识的角度分析,有字、词、句、篇、点、语、修、逻、文、书;从能力的角度分析,有朗读、默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阅读不同文体的不同方法等多种能力;我们还可以从方法的角度、习惯的角度、情感的角度、内容理解的角度列出一大堆项目。

一篇课文就像一只麻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个部位都有研究的价值。正因为每篇课文都具有这样的综合性特征,所以教师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一节课多则选7、8项教学内容,少则选4、5项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地教,没有中心,没有重点,结果往往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西瓜芝麻一锅煮,教学内容“多而杂”,教学结果难免“少慢差”。

删繁就简、科学取舍是一种大智慧,是解决阅读教学内容“多而杂”的有效策略。一般采用这样两种基本思路:一种是从“什么需要教”的角度来思考,这是顺向思路、常规思路;另一种是从“什么不需要教”的角度来思考,这是逆向思路、非常规思路。采用两种思路比采用一种思路常常更富创意。

关于选择阅读教学的内容,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有个著名的法则,叫做“三不教”——学生已知已懂的,不教;学生自学能弄懂的,不教;教了暂时也不懂的,不教。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我们再补充一句:某个内容放到别的课文中去教也许效果更好,不教。这样合起来叫做“四不教”。有了这“四不教”,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就会由“多而杂”变为“少而精”了。

这里我们分学段、用课例说明如何“删繁就简、科学取舍”阅读教学内容。

?低段(一、二年级)——要凸显字词(写字)、朗读和听说(口语交际),其他内容可以少教或不教。

教学,贵在抓住重点和难点。低段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识字写字、常用词语和朗读,以及听说(口语交际——认真听、听得懂;说得准、敢于说)。抓住了重点,就抓住了根本,其他内容可指导学生自学解决或点到为止。

【问题课例诊断3】人教版一下《棉花姑娘》一课,可教的内容有如下几项:

①学认6个字,学写7个字;

②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③掌握“盼望”等8个词语;

④体会感叹句子表达的感情;

⑤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⑥理解课文内容;

⑦了解童话有三次反复、对话多等特点;

⑧懂得燕子等益虫,蚜虫是害虫;

⑨培养热情科学的精神;

⑩教授自主识字的方法。

问题诊断:如果选定以上10项作为教学内容,那么,两课时教完的话,每课时的教学内容就有5项之多。“多则惑”,一手抓5只跳蚤,结果一只也可能抓不住。

对以上内容,可作如下选择:①②③项是关于识字写字、词语、朗读等内容,是低段教学的“重中之重”,应牢牢抓住不放;④项的感叹句,在本文中不突出,不如放到别的课文中去教;⑤⑥⑦三项理解课文内容,一点不难,学生读一两遍就能明白,不必再教;⑧项关于害虫、益虫的知识,学生在幼儿园就已懂得,属于已知,即使有的学生还不知,也只是点到为止;⑨项培养科学精神,应以渗透为特征,不必单独设项;⑩项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可融入①项进行。这样经过筛选、整合,教学内容只剩下①②③项,其中③学词语又可以与①②项结合着进行。因此,真正需要教的是①与②,可以分别安排在两课时中完成。这样安排,每课时凸显一个重点,这比面面俱到地教、蜻蜓点水式地学,效率会高得多。

又如《地球爷爷的手》,如果花太多时间教“地心引力”就大可不必,有的教师甚至以此为教学重点,更是费力不讨好。再如教《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是怎样反反复复才找到妈妈的,花许多时间去问,也似乎大可不必。多读几遍,再模仿者自创一段,岂不更好!

总而言之,低段课文内容的选择,一般应遵循主要强化字词(写字)和朗读的原则,努力为学生打下一个坚实的语文基础。

?中段(三、四年级)——要凸显词、句、段的教学,加强对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

中段(三、四年级)介于低段与高段之间,可因课而异取舍教学内容——字、词、句难点较多的,可侧重于理解、积累语言;字、词、句难点较少的,可侧重于运用语言。而与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则可不教或少教。也就是说,教学,不能让学生老有“炒现饭”的感觉,要有一点新鲜感,有一点挑战性。

【案例】教《记金华的双龙洞》,内容的理解、游览线索的交代等,都是学生自学可以解决的,而画一幅双龙洞的平面图、画出水流的路线却不容易;教《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对于文中的加速度知识,教师大可不必花许多时间去教(教了学生也不懂),而其中的场面描写则很值得讲解一番;教《乡下人家》,屋前种瓜、门前种花、喂养鸡鸭等,大可不必问来问去,而如何抓住乡下人家独特的景物来写,则很值得讲解一番。

总之,紧紧抓住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表达的特点)来教,就会学得有趣,教得有效。

?高段(五、六年级)——要凸显表达方法的领悟习得,加强读与写结合训练,其他内容可以少教或不教。

高年级的学生,知识经验越来越来丰富,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因此,凡是学生已学已知的,教师决不重复讲解;凡是学生能自己学懂的,教师决不能越俎代庖。教师的教学重点要选择学生必须掌握而又未能掌握的内容。

【案例】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只重点选择了两项教学内容:一是课文中的一个重点句子——把“?”号拉成了“!”号;二是让学生发现这篇课文叙述三个事例时写作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其余如生字、生词、朗读、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解课文里讲的三个故事等内容,一般教师都可能选作重点的,他都没有教。因为他认为,学生在课前对这些内容已作充分预习,而且学生手里占有的资料甚至比教师的还要多。如果再教这些,难免在已知中兜圈子。

实际教学效果证明,在阅读教学内容上这样选择,的确要高人一筹。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高段的课文,切忌四面出击。教师要舍得“割爱”,舍得“丢”。“丢”是为了更有效地“得”。

【案例】教《林黛玉进贾府》,重在悟人物语言描写的味道,其他可以不教;教《一面》,重在悟“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其他可以不教;教《景阳冈》,重在悟打虎一段几个动词的运用,其他也可以不教。

总之,精选一点来教,比起一堂课选若干点来教,效果要好得多。“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四面出击不若突破一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三维目标”的确立上,其实涉及一个根本问题: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教什么和不教什么,要在这样一个总的指导思想下动脑筋、想办法。人文精神也很重要,它与学习语言相比,并无轻重之分,它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在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教育不是直来直去的,它的最基本的特点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新课标”语),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不是“人文唱主角,深挖又细究”。教学实践证明,过早、过深地让孩子感悟文章中隐含的深层人文思想,无异于“对牛弹琴”“拔苗助长”。那样教,教学效果会适得其反。

(三)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育中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良好发展

“新课程”在“课程基本理念”(第一条)中的论述——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论述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

由此可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贯穿于“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也是语文教育应该达到的最高目的。

“语文素养”涵盖两个内容:即“新课标”中的两个“使”:一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简称“语文素养”);二是“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简称“人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要全面落实这一理念,就必须有这样的认识和把握:语文素养是社会人最基本的素养,它不是知识点、能力训练点,也不是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的简单相加。我们应从“三个维度”来关照和认识语文素养: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来看,语文素养侧重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过程与方法”的维度来看,语文素养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方法、策略,以及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反思;从“知识与技能”的维度来看,语文素养注重的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包括识字写字、阅读理解、习作表达、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方面),丰富语文的积累,发展学生的思维。

这说明,“语文素养”体现了国家对培养对象在语文素质方面的全面要求,其核心是语文能力,与“三维目标”是完全一致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对应“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对应“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态度,审美情趣,品德修养——对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可以说“语文素养”是上述诸方面的有机融合。更加具体形象地说,就是“语文课程(教育教学)既要求教师要教学生做人,又要教学生学习语文;学生既要学习做人,又要学习语文”。

“新课标”坚持“语文素养”的提法,是因为这一概念顺应了时代发展,反映了语文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语文教育改革发展,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基本概念(理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强调打好基础,语文教育的核心概念(理念)是“训练双基”;

七八十年代,强调发展能力,语文教育的核心概念(理念)是“培养能力”;

九十年代以来,素质教育逐渐深入,语文教育的核心概念(理念)就是“语文素养”。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新课标”对“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理念),也有重要修订和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

一是把“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改为“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因为“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意思含糊,容易偏向语文的内容,更容易偏向人文性;“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程本性、本质、本位的回归,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核心、本色所在,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离开了这个根本,语文课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语文课就不再是语文课了,谈何“精彩”,谈何“亮点”,谈何“质量”!

把“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作为“语文素养”的核心以后,在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关系,阅读教学一定要重得“言”、重得“法”、重得“能”。把课文作为例子,用课文来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特别是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让学生逐步形成独立阅读能力;并在教会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情感熏陶,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样教,才能做到一石三鸟、一课多得。

这里想特别提示,语文教学中仍然需要注意克服这样两种倾向:有的抹杀语文课程的特点,认为地强化语文的政治思想因素,用所谓的“思想品德教育”取代语文能力的培养;有的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否定语文学科内在的人文性,或者用烦琐的分析肢解课文生动感人的整体形象,或者用无休止的做题、操练取代学生读写的语文实践,或者用僵化的标准答案限制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切实克服这两种倾向,需要我们认真落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核心理念。

二是增强了“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古语云:“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未来的文盲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方法的习得远比单纯地传授知识重要。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是给学生提供有助于其终身学习的动力和基础。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以传授学习方法为主,让学生用所获取的学习方法自己去学习课文,从而真正实现“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同时还要认识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英国思想家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这也就是说,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方面说,只要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当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本能时,就像早上起床后想都想就去刷牙一样,我们还用得着担忧他们学得不好么:?

(四)坚持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正确把握本学科的特点—人文性、实践性、民族性(本国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特点、汉语言文字特点)和综合性,积极探索语文教育的规律“新课程”在“课程基本理念”(第二条)中的论述(分三段)——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此段论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此段论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与“实验课标”相比:增加了“多读多写,日积月累”的要求,简称“三多”:多读、多写、多积累)▲“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此段论述语文课程的“民族性”)

“新课标”在阐述“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一“课程基本理念”上,用了三段文字呈现。通过解读分析可以发现: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加强实践性(这一部分有较大改动)和体现民族性(遵循汉字、汉语自身规律)上。

一是关于如何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非常广阔深远的。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教学生学语文,又要教学生学做人,也就是说,要在落实工具性、提高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在审美、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

当前语文教学中要着力克服缺少人文关怀的三种倾向:有的禁绝个性语言、多元解读;有的制定统一的公共话语套子让师生共同使用;有的有一个“圣化”、“升华”情结。比如,在写作中,学生稍有率性的言语、个性的表达,教师就轻率地判为“不积极”、“不健康”、“很偏激”等等。毫无疑问,“积极、进步、健康、深刻、有意义”等诸多真正的人文价值范畴,应是每个社会、每个成员的基本的人生价值规范,是每个人都应有的精神追求,是一

种理想的至高目标。但我们的教师切不可用“伪圣化”的眼光去使用这些范畴,不能笼统和轻易地滥用这些概念,更不要动辄指斥孩子们“不积极、不进步、无意义”。

二是关于如何加强语文教育的实践性。大家知道,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工具性”的角度来看,课程的目的应当是“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本身”。所以说它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落实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努力营造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读、写、积累的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读、写、积累的良好习惯。

【案例】一堂美国的自然课

曾有一中国教育考察团到美国一所小学听课。老师讲的是蚯蚓。老师将课前准备的一包蚯蚓放在讲台上,要求孩子们捉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由于孩子们都很小,或从来没有捉过蚯蚓,教室里乱作一团,不时还有孩子们惊恐的尖叫。老师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

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了15分钟。终于,每个孩子都捉到了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了。这时,老师才开始上课。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看桌上的蚯蚓有什么特点,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有说蚯蚓身上一环一环的,有说蚯蚓贴地的一面是毛茸茸的,老师都给予鼓励。一个孩子说,我做了一个实验,把蚯蚓切成两段,结果两段都还不停地动,说明蚯蚓生命力很旺盛。老师大加赞赏。再一个孩子说,我也做了一个实验,我用一根线拴在蚯蚓身上,然后把蚯蚓吞进喉咙里,过了一会儿再拉出来看,结果蚯蚓仍是活的,这也说明蚯蚓生命力很强。老师异常激动地说,你太了不起了,你为了科学实验大胆尝试的精神,值得老师和每一个同学学习。全班为他鼓掌。

课后,考察团与这位教师座谈,问这位老师,学生捉蚯蚓的过程持续了15分钟,你为什么一言不发?为什么不尽快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呢?这位年轻的女教师只回答了一句话:假如这些孩子连一条蚯蚓都捉不住,那我今天的课还有什么价值呢?

这位年轻的美国女教师以最大的耐心维护了学生和自然课堂的实践性。其实,加强语文教育的实践性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的语文课,不是要把学生个个都培养成语文教师,甚至语言学家和文学家;而是应以培养学生的感性把握能力(相对于“理性分析能力”而言)为主,切实增强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那么,究竟如何加强语文教育的实践性呢?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以语文学习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他们能够学习的内容,以锻炼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技能的能力;同时,语文教师应重视教材内外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锻炼实际能力的意识,自觉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培养语文实践能力,从而使“小课本”变成学生学习语文的“大天地”。

其次,教师组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必须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同时,又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

再次,教师组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要处理好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其中,倡导学生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关键。总之,教师在指导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既不能“教”,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关于如何体现语文教育的民族性。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还体现在遵循汉字、汉语的自身规律上。因为,汉字、汉语的特点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影响。我们知道,汉字是平面型方块体文字,其笔画或平行或纵横交错,在二维平面里多向展开;汉字笔画种类多,组合样式十分丰富,而且构造很复杂、数量特别大;汉字记录的语音单位是音节,有形有音还有一定的意义,是音形义的综合体;汉字的音形义之间本来都存在一定的理据,汉字中隐

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汉字记录汉语没有分词连写的规则,词与词之间看不出界限,因此阅读时往往掌握不好停顿,有时对语句的理解也会受到影响。可以说,汉字和汉语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在世界文化中也有不可低估的地位,对语文教育更是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我们说,在语文教育中“要注重体现语文教育的民族性,要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主要就体现在遵循汉字、汉语的这些自身特点和规律上。比如,利用汉字形声、象形、会意等特点识字,利用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指导写字;又如,利用汉字感情色彩强烈的优势,重视语感的培养,加强感悟和情感体验;再如,利用汉语言文化沉淀丰厚的优势,丰富语言积累,增加文化储备;还有,利用识字写字与阅读、作文之间,以及发展学生思维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重整合、重积累、重熏陶、重实践,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切实增强教学实效,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五)坚持推进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积极吸收当代教育的新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提高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在“课程基本理念”(第三条)中的论述(分两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此段侧重于论述学习方式的转变)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此段侧重于论述教学思想和方式的转变)

一是在学习方式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这是一种适应时代要求和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改革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这里需要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三种学习方式的基本要义及其相互关系,同时还要注意探讨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指导策略。

倡导自主学习:是指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发挥主体能动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使他们能相对独立地积极建构知识,并不断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和学习状态,以提高学习效率。

倡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开展合作学习,要求教师给学生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个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学生在学习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

倡导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语文学科中的“探究”应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取知识、方法、情感体验的过程;“探究”重视的主要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

三者的相互关系: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针对旧的学习方式——学生单纯被动接受教师的单向灌输,严重压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潜能等弊端而提出的。通过倡导和实施这三种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向学习的自主化、协

作化、研究化、创新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达到“既扎实有效又生动活泼”的目的。要达到这一境界,切实实施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前提、是基础,合作、探究学习是实现有效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对学习方式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要策略有:首先,要让学生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主角;其次,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尝乐趣;再次,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锻炼能力。

二是在教学方式(理念)上,提倡“三个整合”:包括听说读写的整合、语文与生活的整合和“三个维度”的整合。

(六)坚持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认真吸取以往的成功经验,在学习语文的各种环节中,把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注重积累、感悟和实践,注重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新课程”在“课程基本理念”(第二条)中的论述——

▲“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此段提出传统的语文学习的“三多途径”)

“新课程”在“课程基本理念”(第四条)中的论述——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此段强调继承语文教育优良传统)

“新课程”在“课程设计思路”(第二条)中的论述——

▲“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此段强调遵循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规律)“新课程”在“教学建议”中的论述——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此段强调读书)

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多读多写多积累。私塾教育强调学生的读与背,教学实践证明“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很有道理的。我们羡慕许多古人学富五车、出口成章,但是否想过他们是通过不断的吸收书籍中的宝贵财富,将其内化积淀为自己的素养,才达到这样的高度呢?

【案例】《红楼梦》中黛玉教香菱学诗的方法就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黛玉一方面夸香菱是一个“极其聪明伶俐的人”,并预言其“不用一年工夫,不愁是一个诗翁了”;一方面让香菱精读王维、杜甫、李白的诗,以这三人做底子,再把陶渊明等人的看看。

这便是一种边读边积累知识的过程。“不动笔墨不为读书。”黛玉鼓励香菱自己动手放开胆子作诗,就同一题目《月》,香菱前后共写了三首诗,前两首都告失败,到了第三首香菱果真做出了“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的诗,这便是边写边积累经验的过程。

总之,我们进一步学习新课标、研究新教材,处理好实践新课程理念与继承传统优秀教学思想的关系,注重新理念与好传统的有机整合、相得益彰,真正做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继承”。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倪文锦在他主编的《语文教育展望》一书中所指出的:“阅读教学重感悟而强调熟读精思,重积淀而强调记诵积累,重语文修养而强调博览群书;写作教学重文字洗炼而讲究炼字、炼句,重语言熏陶而主张‘读书破万卷’重整体思路而强调谋篇立意等,都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语文新课程很好地继承了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新理念与好传统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都要努力实践“既让学生感悟积累语言又让学生领悟表达方法”的教学理念。

三、新课标创新的语文课改内容在哪里

(一)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实质是要求将提高人文素养与培养语文能力融为一体,努力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新课程”在“课程性质”中的论述——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了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

“新课程”在“课程基本理念”中的论述——

▲“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强调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新课程”在“教学实施建议”中的论述(第三条: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分析其特点,提出了基本的策略方法)

通过解读以上论述,我们可以明确这样两个问题:

一是为什么要强调“渗透核心价值体系”——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课程标准当然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世界各个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对母语教育课程是否体现主流意识给予特别的关注。(共性特征)

二是怎么样“渗透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不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之外另加一项内容,而是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思想情感的教育,渗透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之中,融入到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不能采用说教的方式,而是应该精心选择阅读、表达的内容,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基本策略)分析引领:实施新课改以来,很多老师在理论上都接受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在具体教学中都是人文性张扬有余,工具性淡出课堂,甚至被人们遗忘。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所以,很多语文教育专家大声疾呼:“要和单纯内容分析式语文教学说再见!”“语文教学要实现美丽的转身。”“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有很多老师也已意识到了人文性、工具性不可厚此薄彼。但在具体教学中却难以把握,不知如何落实到教学当中,不懂得如何把握好尺度,真正将提高人文素养与培养语文能力融为一体,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这里的关键是:要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并探索科学有效的实施策略。实施新课改以来,在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上出现偏差,产生重“文”轻“语”现象。“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把教学目标规定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位置,是对传统语文教育轻视人文教育的有力矫枉。但片面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忽视甚至削弱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也是背离语文学科特点的,同样不符合“新课标”精神。

【案例】一位教师上《小猫钓鱼》,在朗读课文、认读了一下生字以后就直奔主题,问一年级学生:小猫因为三心二意而钓不到鱼,小朋友,你有三心二意行为吗?谁来说说?于是,小朋友们开始想,有的歪着脑袋,有的托着两腮。不一会儿,一个小朋友站起来说道:“老师,有一回,我正在家里做数学作业时,我家的小狗欢欢在我的脚边转,我就放下笔,和它玩,后来作业也来不及做了。我以后一定要改正。”又一个男孩子站起来说:“有一次,中午,妈妈在煎鱼,要我快点到小店里去买酱油。回来的路上,看到两部车撞在一起了,很多人围着,我也看了起来。结果,妈妈骂我太慢,她把鱼都煎好了。我也是三心二意的,以后要改正。”

这样,一个个小朋友说着自己的不足,不知道是真是假,最后老师总结说:“你们看,三心二意多不好啊!以后我们一定要一心一意。”后半节课,几乎都是让学生在自我忏悔。

像这样既没有朗读的指导也没有语言的训练、过分强化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课例还很多。

【案例】教《司马光砸缸》《跳水》《称象》等课文时,着力于引导学生想出更多更好的救人或称象的办法,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伟大的友谊》致力于体会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何以伟大,美其名曰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上《落花生》努力于探究怎么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默默无闻的奉献自己的人,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读《鸟的天堂》注重于感受大榕树如何如何美丽,美其名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如果语文课都这样上?语文课的“语文味”从何找寻?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基础学科,特别是低年级,工具性应该更加明显;它的每一节课,都应该体现其本身的特点;每一节课下来,语文教师都应该想一想,通过这一节课,学生在语文方面获得了什么?

关系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没了工具性,便没有必要设语文课(除外语外,语文是唯一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而其他学科都是以言语内容为教学目的),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了人文性,语文课只有孤立的字、词、句、篇,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语文课便失去了生机、情感和韵味。

进行思考领悟,我们会明白:说语文课程有工具性,是因为语言是交际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这就是说,“工具性”是着眼于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方面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我们说语文课程有人文性,这意味著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实现学生自我精神成长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这就是说,“人文性”是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张纸的正、反两面,互相依存,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

所以,我们要坚持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过程中,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过的:“要把教育意图蔽隐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戒除赤裸裸的人文性教育,更应反对直通通的心灵拷问,而是要用真实的、自然的、含蓄的艺术手段,让学生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中体会情感的力量和思想的光辉,得到无痕迹的心灵教化。总之,语文教育要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语文教师始终要“种”好自己的“田”,“浇”好自己的“园”。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才能真正将提高人文素养(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培养语文能力融为一体,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 策略1:要在朗读感悟中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课堂阅读是一个“走近文本(引发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心向)——走进文本(挖掘课文情感因素,引领学生悟情诵读,直观感受课文形象、意境,从而体会到文章的人文内涵)——走出文本(由意悟言,即从文本所反映的人文内涵中领悟言语规律、言语意蕴,进而把自己个性独特的体验通过朗读或用语言表达出来,促进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增强)”

策略2:要在品词析句中体现二者和谐相生的融合。长期以来,“读懂课文”一直是我们阅读教学的主体,学习一篇篇课文似乎就是为了认识一个个人,了解一件件事,获得一次次的情感体验。这种“得意而忘言”的阅读,对于成人阅读没有什么不妥,但对于以语言理解和运用为目的的语文学习来说就不可小视,因为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所以,阅读教学要在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着重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充分挖掘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从语言实践出发,培养语文能力,从而实现人文与工具的自然融合。因为,品词析句是触摸作者丰富的内心,感受作者跳动的思想,揣摩作者思维的过程。通过对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的仔细品析,含英咀华,想象作者脑中景、心中情、胸中境、笔中意,丰富作者的精神世界,鲜活作者深刻的思想和作者的思维过程。学生在教师具有张力的问题引导下,围绕文本对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思考、品味、争论,既受到人文熏陶,又领悟作者写法,从而实现“意言兼得”的目标。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所以,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要始终不忘抠词抠句(品词析句),要运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实施人文教育。

策略3:要在“理解内容”与“领悟表达”中寻求二者和谐相生的路径。学习一篇课文,当然要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本内涵。但从学习语文、掌握工具的角度讲,,仅仅理解课文内容是不够的,还要关注言语形式,领悟表达方法。因为理解内容解决的是“写什么”的问题,领悟表达方法解决的是“怎样写”的问题。阅读心理学告诉我们,从言语内容中得来的东西只有在言语形式的炉中整理、归纳、熔炼,才能化入心灵,融入骨髓。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者若能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的同时,有意识地让其咀嚼文本的言语形式,学习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进行积累、运用语言的训练,则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行进在二者和谐相生的路上。

【案例】在《最后一头战象》的教学中,可设计这样的教学主线:文中的战象有着怎样的情感?作者又是如何表现它的情感的?将教学的内容确定为“品细节”与“悟情感”两个方面。

这样设计,学生在理解内容、感悟情感的同时,领悟了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很好地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相生。

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参考每组课文前的“导语”(点明单元主题、提示学习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精读课文的“课后思考与训练题”和略读课文前面的“自读导语”(连接语,承上启下,提示学习要求和方法)。因为编者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既要“理解内容”又要“领悟表达”。

【案例】六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有4篇:《山中访友》(精读)、《山雨》(略读)、《草虫的村落》(精读)、《索溪峪的“野”》(略读)。

本组导语:

第一段——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本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相倾诉心声、交流情感。(点明本组主题:感受大自然;人文教育主题就是:热爱大自然)第二段——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的,有哪些独特的感受;还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这些独特感受的。(提示学习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

新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解析-2019年精选文档

新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解析 一、体系科学,侧重指导和学生能力培养 新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对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有了新的定义,根据不同学段和学生学习、理解能力的变化重新细化了每个单元、每篇课文要掌握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让教师更加明确地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尤其是加强了课堂阅读教学的方法、技能和策略的训练,相对于传统低效的阅读教学模式有了深入的革新。所以,今后语文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必须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把程序性知识教学列为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建构用程序性的过程和步骤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取代传统的陈述性获得知识的方式,更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和理解知识内涵,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新教材七年级(上)自读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阅读提示”中,就明确安插了阅读指导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学习指导。这些“特有的安排”贯穿在每单元的自读课文“阅读提示”中。可以说,学生按照“阅读提示”的指导思路,很容易达到自主理解文章的要求。当然,这样也并不是让学生脱离教师的指导,完全放任学生自由学习,而是对于老师来说指导的难度有所增加,因为“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难。 (二)知识体系科学,引导重在有序落实

初中语文知识系统,必须从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实际情况出发,有规律地、有梯度地来设计由浅入深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习知识达到螺旋式上升的效果。在新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中体现得非常充分,如在阅读教学方面,初中阶段要掌握的阅读方法(朗读、默读、快读、精读、浏览等)全部囊括其中,并且科学地分布在各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各单元文章体裁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阅读技巧训练,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关于阅读方式、方法的教学性知识系统,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阅读技法认知。教师再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各种阅读方式的比较训练,反复训练,学生阅读能力自然能有效提升。 (三)学生为主体的思路更加明确,指导学生获取知识与能力 “新课标”要求课堂要始终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也只有学生在课堂上切实地理解了知识、掌握了能力、培养了情感才是有效的课堂。新教材的设计已经很明确地渗透了这种思路。比如在教读课文的助读系统中,是由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理解探究”“积累拓展”构成的,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由“旁批”和“阅读提示”组成,这样的编写思路明确地体现了由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系统后,学生再经过“自读”课文训练达到由内而外、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最终实现了知识的能力化、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二、由传统读写走向思辨、创新读写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这既是学生自主体验的表现,也是学生获得真知的过程,是我们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有效的方法。自己劳动所得,感受更深,记得更劳,朗读不仅要把课文的优美句段、重点句段读精彩,也要把词语品读得有滋有味。对蕴含深刻意义的故事,以读为主要凭借,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从而提高人文素养,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让她们充分接触文本,在朗读、品味、体验感悟中解读文本,与文本及其中的角色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朗读才能有滋有味,这样的感受才能有血有肉,从而才能完成语文学习上的意义建构,实现语言的发展和精神的成长。于永正老师说:“学生读不熟课文就不开讲,语文教学是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读出情、读出意、读出境,读出神,在读中理解、积累和感悟。”由此可见,学生的朗读训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我在教学中运用阅读教学四步法教学模式,把读书作为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要活动,学生通过初读、议读、美读、诵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使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状态,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的口语表达

能力、阅读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某些非智力因素也较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教学效率。 三、阅读教学四步法模式操作过程 (一)初读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这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准备环节,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读准字音了解了课文大致内容后,会主动积极去探索知识。当然,对于小学生初读感知的能力不够强,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初读感知这一环节低年级学生可以在课上进行,中高年级可以在课前进行。初读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以《搭石》一课为例,我给学生提出了以下要求: (1)将课文读熟,标上自然段序号。 (2)认识生字,给生字注音、组词。 (3)利用工具书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 (4)试着解决一些浅显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疑惑的地方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使教师能够及时得到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以学定教,同时为后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思考质疑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习实质上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展开思维,激发智慧的火花,引起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强烈的求知欲。

部编版初中语文新课标全册生字词大汇总(最新)

部编版初中语文新课标全册生字词大汇总(最新) 七年级上册 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瞬间训诫 耸立迂回凝视啜泣纳罕 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骚扰小憩茁壮庸碌辜负昂然挺立 擎天撼地肃然起敬嚷穗舱绽凑酿发端终极 迸溅挑逗繁密伫立凝望 笼罩伶仃稀零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蝶阵 盘虬卧龙明察秋毫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夏蚊成雷蝉蜕饥寒离乱缀连远 行倔强洗濯玷污怨恨扒窃 诅咒浓阴海天相吻浪子回头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可望不可即贪婪堕落点缀 自豪冉冉苦煞雏形丰硕稀疏珍重累 累低回沉甸甸眼巴巴繁弦急管 红灯绿酒玲珑剔透具体而微多姿多彩不可磨灭回味无穷慧心嬉戏风韵慷慨

闲适撤销禀告厄运折磨行乞正色落 难归属流落无忧无虑心旷神怡 阴晴圆缺举世无双心痛如割险象迭生得失之患多愁善感天灾人祸突如其来 异国他乡固执鞭策盛名报酬奢望蹂躏呵责懊恼沉醉迷醉猝然长逝 问心无愧获益匪浅朗润酝酿卖弄宛转嘹亮 黄晕烘托静默舒活欣欣然 繁花嫩叶呼朋引伴抖擞精神花枝招展镶响晴温情安适肌肤秀气水藻 贮蓄澄清空灵幽径逝川青翠唱和湛 蓝赞助玄奥清澈禅心日转星移 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灭返老还童津津乐道肥硕乌桕栖息归泊寥阔枯涸 清洌梦寐奇幻骸骨乌有潜行裹藏葱 茏幽雅叹服造物主凝神扰乱 峰峦预兆轻盈均匀崩塌弥漫征兆一霎 间千姿万态变化无常海枯石烂

哀鸣狩猎哀号喧嚣喑哑沉寂静谧篡夺 劫掠酷爱弱肉强食隐隐约约 更胜一筹惊慌失措开膛破肚津津有味莴苣毫不犹豫遥遥在望一叶孤舟 憔悴苦心孤诣恍然大悟骇人听闻瑟缩诀别嫌恶虐杀宽恕 各得其所随声附和钦差大臣肃杀沐浴祷告倘若妄弃神通广大 莽莽榛榛踉踉跄跄无端炫耀称职呈报陛下哞哞绵延裹藏 妥当滑稽爵士赏赐缥缈女娲孪生潜行葱茏 七年级下册 确凿菜畦桑葚人迹罕至人声鼎沸来势汹汹 蝉蜕盔甲秕谷荒草萋萋九曲连环回环曲折 收敛脑髓臃肿马革裹尸燕然勒功可歌可泣 攢蟋蟀轻捷鲜为人知当之无愧锋芒毕露 骊歌木屐讪笑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死而后已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新)》规定的背诵篇目(61篇)(20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新)》规定的背诵篇目(61篇)(2011) 序号篇目 出处(作 者) 在教科书中的编排 1关雎(关关雎鸠)《诗经》九下第六单元2蒹葭(蒹葭苍苍)《诗经》九下第六单元3十五从军征汉乐府新增 4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七年级上册第三单 元 5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八下第六单元6木兰辞北朝民歌新增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八下课外古诗词背 诵 8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新增 9次北固山下王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 元 10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八上第六单元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七上课外古诗词背 诵 12行路难(金尊清酒斗十千)李白八下第六单元13黄鹤楼崔颢新增 14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八上第五单元15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八上第五单元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下第六单元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八下第六单元18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刘禹锡八下第五单元19卖炭翁白居易新增 20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七年级上册第三单 元 21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九下课外古诗词背 诵 22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八下第五单元

23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杜牧七上课外古诗词背 诵 24夜雨寄北李商隐七上课外古诗词背 诵 25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八下课外古诗词背 诵 26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八下课外古诗词背 诵 27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九上第六单元 28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七上课外古诗词背 诵 29登飞来峰王安石八下课外古诗词背 诵 30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九上第六单元3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八下第五单元32渔家傲(天接云涛连小雾)李清照新增 33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八上第六单元34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辛弃疾新增 35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九上第六单元36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八下第五单元 37天净沙秋思(古藤老树昏鸦)马致远七年级上册第三单 元 38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八下第五单元39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八下第六单元40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新增 41《论语》12章《论语》七年级上册第二单 元 42曹刿论战《左传》九下第六单元 43《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天将降大 任 《孟子》九下第五单元 44《庄子》一则:北冥有鱼新增45《礼记》一则:虽有佳肴新增

苏教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最新修订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最新修订版】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附录 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四、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语文课程应该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培养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提高国民素质发挥奠基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20年《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初中必背50篇古诗文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初中必背的50篇古诗文 1、关雎(诗经·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文静美好的少女,小伙殷切的追求。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捞取。文静美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文静美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文静美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2、蒹葭(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芦苇茂密水边长,深秋白露结成霜。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崎岖又漫长。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水边长,太阳初升露未干。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岸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险峻难攀登。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间。 芦苇茂密水边长,太阳初升露珠滴。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岸边立。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边。

3、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4、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风烟弥漫,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作别时我心里想你我都是志在四方的人; 四海之内一定有知心朋友,那会在乎路途的远近; 别因为分手伤心地痛哭;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注:凡是楷体字的部分,均是课程标准(修订稿)新改动的,或增或删,或调或整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最新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 【最新修订版】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附录 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四、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语文课程应该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培养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提高国民素质发挥奠基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去掉“不宜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巢宗祺: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

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一) 巢宗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课标组组长)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情况 二、“修订稿”对“实验稿”的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 三、语文课程修订的基本思路 四、语文教学中的若干关键因素 五、语文课程实施中值得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六、语文教师在课程改革和建设中的作用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情况 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一方面是依据全教会确立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努力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坚持改革创新的目标。另一方 1、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进行了修订,修订幅度有所不同。 2、从课程标准的构成部分来看,改动幅度大的地方主要是: (1)“前言” 导语完全重写; “课程性质”的表述有重要的补充;

“课程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也有较多的修改。 (2)“课程目标与内容” “总体目标与内容”和“学段目标与内容”,在内容方面和语言表述方面也有较多修改。 (3)“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增加了比较多的具体建议; “评价建议”也补充了具体建议,结构上有较大的调整; “教材编写建议”有所补充。 (4)“附录” “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比“实验稿”增加15篇,在具体篇目上略有调整;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例举的书目有所增补和调整; 新增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5)结构体例与标题 课程标准的结构体例和标题也作了一些调整,尽可能和其他学科课程标准取得一致,如,“前言”部分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的标题及相关内容(比较:实验稿的“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实施建议”四个部分的排列顺序。 但有的地方,语文课程还是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来安排,课程标准中未设“内容标准”这一类,不强求与别的学科保持完全统一,语文课程标准里的“内容”与“目标”融在一起;标题则采用“课程目标与内容”,下面一级标题未采用按内容划分的“分目标”的名目,而是按学段提出“目标”,称为“学段目标与内容”;“总目标”则称为“总体目标与内容”。 二、“修订稿”对“实验稿”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 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世界各个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都对母语教育课程是否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给予特别的关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课程标准当然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是一门属于人文学科范畴的基础课程,承担的是祖国语言文化传承的功能,更应该着力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把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课程的灵魂。 语文课程是一门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实践性课程,同时也承担着育人的宗旨,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渗透的方式,融入到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 本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导向,并努力把它有机地渗透到课程目标和内容以及课程实施的各个方面,与学科教学尽可能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2、进一步突出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根据当今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继续坚持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革,对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再作适当的调整,在本课程里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自然,关注自己的成长,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着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进一步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 长久以来,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没有直截了当回答“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近些年,许多语文教师和研究工作者强烈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能作出明确的回答。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008修改稿)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附录 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四、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语文课程应该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培养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提高国民素质发挥奠基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部编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分析

部编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点击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由于语文教材对学生的这些重要作用,在编写教材时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例如,符合时代的发展;语言文字要规范;教材体系和编排要科学合理;要为发展学生的智能素质、培养自学能力创造条件等等。在此主要是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进行分析。 一、整体分析 1. 概况 教材承载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具体体现,所以初中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在编写的时候根据新课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这五个内容展开,语言浅显易懂的同时也把握内涵的深度。教材的选文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其编写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编写语言应准确、规范,努力追求设计的创新和编写的特色的同时,也注意把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均是优秀的篇章,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能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套教材每个年级的课本均是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编写的,七年级、八年级再到九年级语文课本知识及文化素养都是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难度的。三个年级总共有六册书,各册书围绕语文教材的总体目标与总体要求,各有其不同的侧重点,层层深入。每册书均包括了不同的文体,不同风格的课文,涉及到多种主题,对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侧重方面也有所不同。 2. 人教版初中教材的构成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语文课程标准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修订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修订版】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注意间架结构。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关心自然和生命,并乐于与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二)阅读 2.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三)习作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三)习作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语文)

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3) 一、课程性质 (3) 二、课程基本理念 (3)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4) 三、课程设计思路 (4)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 (5)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5) 第一学段(1~2年级) (5) 第二学段(3~4年级) (7) 第三学段(5~6年级) (8) 第四学段(7~9年级) (9)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11) 一、教学建议 (11) 二、评价建议 (14)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15) (二)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15) (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15) (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15) (五)具体建议 (15) 三、教材编写建议 (18)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18) 附录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19) 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23) 附录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23) 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23) 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前言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考试依据 微信分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附录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附录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全文下载 考试(标准) 1.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讲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第一、第二学段-兴趣;第三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第三学段要求学生会写2500个字。减少错别字。 2.词语、句子:关于语法修辞知识 本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涉及到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大致规定教学中点拨的

范围和难度)。 1.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2.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词语积累) 3.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句式:把、被、反问句、设问句、||| 修改病句:) 4.复句的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关联词) 5.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2.关于阅读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等19个学科的课程标准。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尽管是低调亮相,但大家对于这件教育界的大事保持了高度的关注。 从课程标准的基本面貌上看,此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有较大的调整变化,各个部分都有不同幅度的修订。如“前言”部分中,导言是全新的;课程性质的表述也有重要的补充,正面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四条基本理念没有变化,但文字表述略有修改;设计思路有较多的修改…… 、总览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的主要变化 总体关注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相比“实验稿”,主要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党中央以及教育部的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 语文课程中的渗透。 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在“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二条里,增加了如下一段话: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价值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

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一部分前言(二、课程基本 理念)需要注意的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不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过程之外另加一项内容。必须与语文目标融合、渗透,而不是离开语言文字,专谈思想政治。提倡教学尽可能要做到紧密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也反复强调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渗透价值教育。“教学建议”的第三条指出: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 建议)在任何情况下,语文教学都要坚持这一教学思想,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 2.进一步突出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 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自然,关注自己的成长,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