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股市大事记2001-2010

中国股市大事记2001-2010

中国股市大事记2001-2010
中国股市大事记2001-2010

中国股市大事记(2001-2010年)

2001年

2001年中国股市再次经历由牛到熊的转换,上半年受到B股对外开放的利好刺激,上证指数震荡上行,创下2245.44点的历史最高点,此点位保持了5年半。之后股市见顶暴跌,上证指数从2245点一路跌至当年最低1514点,庄股连续大幅跳水,私募基金爆仓,券商全行业亏损,投资者损失惨重。国有股减持,大批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管理层清查违规资金,上市公司业绩作假等重重因素困扰着市场。市场出现“推倒重来”论。

2001年1月9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透露:开放式基金面世在即。

2001年2月9日:新华社发表文章:新世纪中国股市要有更大发展.

2001年2月20日:中国证监会决定B股市场向境内居民开放。2月20日—23日B股停止交易。2月26日—27日继续停市。

2001年2月2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2001年2月28日:B股市场复牌。上证B股指数连续4日涨停,两地B股两天开户32万户。上证B指从80点直上241.61点的历史最高峰。深证B指与沪市涨幅基本相当。但随后B股开闸放水的暴跌又让无数投资者深深体会了暴涨必有暴跌这个道理。

2001年3月7日:周小川纵论证券市场—法人股流通:老的老办法,新的新措施;A,B股5-10年内不会合并

2001年3月29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

2001年4月27日:项怀诚:国有股减持方案不久将公布,减持数量将不会很大。上证指数高位宽幅震荡。

2001年6月14日:沪指创下此前11年来新高2245点。直到7月13日,股市仍在高位盘整。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保资金,该办法主要采取存量发行方式,原则上采取市场定价。当日大盘跌1.78%。

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

2001年6月26日:国有股减持公司浮出水面。江苏索普,韶钢松山率先展开。

2001年7月24日:新股发售首开“减持”先河。广西北生等四家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将有10%的国有股存量发行,其定价即为新股发行价。

2001年7月23日-31日:由于国有股的高价减持,沪深股市暴跌。上证指数收出七连阴。

2001年7月30日:上证指数遭遇“黑色星期一”,大跌109点,跌5.27%,跌破2000点,收1956点,从此告别2000点。

2001年8月22日:首家在增发中减持国有股的公司产生,天大天财将采用市场定价方式出售减持国有股。

2001年9月4日:首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将发行。

2001年9月10日:庄股开始大幅跳水。由于被《财经》杂志批露业绩做假,银广夏(000557)开始连续跌停,其股价连续15个跌停,从停牌前的30.79元至第15个跌停价6.35元,跌幅79%。其当时作为深成指的成份股,严重拖累深成指。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美国世贸中心大楼遭到两架被劫持飞机的撞击,全国范围连续发生多起爆炸,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欧洲各大股市开盘即出现

暴跌。9月12日:沪深股市低开,上证指数低开2.23%,由于内地股市与国外联动性不强,收盘微跌0.60%

2001年10月15日:大盘最低已跌破1600点,周小川论市场:国有股减持具体做法可不断改进。

2001年10月15日-10月23日:大盘再次连续暴跌,六个交易日从1703点直落1514点。

2001年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1500点“铁底”岌岌可危。

2001年10月22日晚9时,中央电视台宣布,国有股减持办法暂停。由五部委联合调研,由财政部主持的国有股减持办法,实行了3个月就被证监会一家宣布暂停了。

2001年10月23日,证监会宣布首发增发停止国有股出售。

2001年10月24日:上证指数涨9.86%,深成指涨10.00%。大盘全线涨停,由于连续暴跌,引起社会各方面及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中国证监会宣布首发增发中停止国有股出售。证监会重申:国有股减持的目的是为广大人民筹集社保资金,同时也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2001年11月12日:中国正式签署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

2001年11月16日:印花税税率下调,由于前期市场连续下跌已极度挫伤投资者的信心,投资者以逢利好出货的心态操作,大盘高开低走,收出长阴线。上证指数开盘涨幅6.42%,收盘涨幅1.57%

2001年12月5日:中国证监会出台新退市办法。

2001年12月20日:周小川认为找到一个具有可操作性,多方共赢的国有股减持方案看来很有希望。市场刚喘了口气,国有股减持的阴影再度笼罩市场,这也为2002年开年后的又一次大幅暴跌埋下了伏笔。

2001年上证指数收在1645.97点,下跌20.62%,深成指下跌30.03%。纵观全年,“国有股减持”成为热门关键词。有研究员大小有21个原因导致了当年2001年股市暴跌,其中包括:1999年政策利好释放完毕,央行规范资金,银广厦等庄股内幕彻底曝光,当年股市整顿等等。股权割裂成为中国股市的“原罪”。2001年中国股市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股权分置也逐渐成了一个筐,什么问题都可以往里装。”“海归派”官员又陆续推出了“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其中大多“水土不服”,在强力推行中,又在股权分置的框架下被扭曲。

2002年

2002年中国股市继续调整,市场缺乏做多信心,尽管有“6.24”行情,但全年指数继续呈现箱体震荡走低的特征。从月线上看,02年6月前后的反弹恰似做了一个头肩顶的右肩,与5.19行情后的回调形成形态对称性。

2002年1月4日:新年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大跌2.10%,收1611.39点

2002年1月11日:前日收02年首根阳线后暴跌2.59%,国有股减持方案仍在征集讨论中,具体操作方案要根据市场情况不断完善。

2002年1月14日:黑色星期一,上证指数跌破1500点,收盘1485.11点,跌3.29%。

2002年1月17日:前日收今年第二根阳线后再暴跌4.06%,收盘1419.52点。股市连续暴跌,权威部门官员在上海表示:应尽快恢复投资者信心。

2002年1月21日:上证指数跌破1400点,收1366.97点,跌3.42%

2002年1月23日:指数连续下跌后引发报复性反弹,当日上证指数大涨86.27点,收1444.96点,涨6.35%

2002年1月28日:再遇黑色星期一,指数跌91.93点(6.33%),收1359点。中国证监会公布国有股减持方案阶段性成果,大盘的暴跌反映出投资者对这个“阶段性成果”并不认同

2002年1月31日:上证指数大涨6.81%。一波中级反弹行情形成。1月28日晚中国证监会紧急出面对“国有股减持方案阶段性成果”作了说明,也就基本上否定了该方案实行的可能性。同时证监会规划委表示国有股减持将注重保护投资者,以实现多赢为目标。证监会30日召开市场分析座谈会,增强对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信心。

2002年1月:经过暴涨暴跌后,1月月跌幅9.37%,当月探出的低点1339.20点成为当年最低点

2002年2月25日:沪深交易所修改退市程序,PT制度将终结

2002年3月7日:证监会主席周小川指出证券市场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遇,上证指数处于中级反弹的过程中,当日涨2.79%

2002年3月18日:新股按市值配售的发行方式有望恢复,当日指数高开1.26%,收盘小涨0.18%

2002年3月21日:周小川,刘鸿儒,周道炯,周正庆四任证监会主席一致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前景光明。

2002年4月1日起:上市公司例行停牌时间由半天改为一个交易小时

2002年5月21日:证监会恢复和完善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的发行方式,当日上证指数涨3.02%

2002年6月20日:上证所拟更改成份指数,上证180指数7月1日诞生

2002年6月24日:国务院决定停止在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上市公司增发“门槛”提高,证监会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通知》。在重大利好的刺激下,大盘再线井喷。上证指数开盘涨幅达9.09%,全天震荡后涨9.25%收盘,收出长下影线。6月6日和6月21日涨4.05%和3.07%,表明有先知先觉者已开始建仓。

2002年7月1日:“180”取代“30”,上证180指数正式对外发布

2002年10月8日:“6.24”一日行情后指数震荡回落,当日回补完全部跳空缺口。

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开幕,证监会,央行联合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QFII开闸,当日上证指数高开低走跌2.06%

2002年11月15日:党的十六大在京胜利闭幕,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顺利实现新老交替。

2002年12月30日:周小川调任央行行长,尚福林出任证监会主席。

2002年6.24行情后,市场信心没有产生根本性的恢复,指数持续跌了半年,回到起点,2002年收1357.65点,跌17.52%

2003年

2003年中国股市呈现出低位整理的走势,全年波动幅度比02年还小,市场在相对低位

休身养息,孕育了一波跨年度的“五朵金花”行情。

2003年1月2日:开年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大跌2.73%,击破02年低点1339点。上证所决定自1月10日起推出大宗交易。

2003年1月14日:大盘大涨5.81%

2003年2月19日:基金报价单位自3月3日起由“分”改“厘”

2003年3月17日:十届人大选出新一届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当选国家主席;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军委主席。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美国道指上扬

2003年4月4日:沪深证交所发布通知,警示退市风险将启用*ST标记

4月8日-15日:大盘六连阳上攻,创出当年最高1649点,之后“非典”疫情日趋严重,股市大跌,上证指数从1649点直跌到1473点。

2003年5月27日:我国证券市场首批QFII诞生,瑞银,野村获批

下半年市场逐步震荡走弱。

2003年7月24日:国资委新闻发言人表示:国有股减持方案不会贸然推出

2003年9月29日: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表示:采取积极措施,不断增强市场信心。

2003年10月13日: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强调保护流通股股东权益。

2003年12月8日:经证监会同意,沪深证交所当日起调整买卖盘揭示范围,提供五个最优买卖盘档位的即时行情。

2003年12月19日:上证所将于04年初发布上证50指数。此后一波价值行情展开。

上证指数11月见低1307点后至年底已悄然爬上1500点。最终2003年收1497.04点,在大盘股的带动下,年涨幅为10.27%,不过深综指还是下跌2.60%。

2004年

2004年中国股市再次迎来调整的一年。年初至四月份,随着“国九条”的发布和以“钢铁,石化,金融,汽车,电力”五大价值投机板块引领炒作的“五朵金花”行情如火如荼的展开,上证指数见当年最高1783点。“五朵金花”行情结束后,大盘又开始绵绵探底之路,击破了三度防守成功的1300点“铁底”,见最低1259点。年末大盘几乎以最低点报收。

2004年1月2日:上证50指数亮相首日,涨1.14%;南方证券被行政接管。

2004年1月5日:上证所发布的五档行情在10点01分发生中断,经过紧急处理,于10点22分恢复正常。当日上证指数大涨3.37%

2004年2月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九条”提出重视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为投资者提供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增加财富的机会;鼓励合规资金入市;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等。当日大盘高开走低,上证指数涨2.08%

2-4月:大盘高位震荡缓慢上行,4月7日见高1783.01点,至六月底跌至1400点以下

2004年5月18日:深交所获准设立中小企业板块,恢复停止3年多的新股发行。中小板总体设计思路为“两个不变”和“四个独立”,即:现行法律法规不变,发行上市标准不

变;运行独立,监察独立,代码独立,指数独立。

2004年5月27日:下午4点,中小企业板启动仪式在深圳举行,成思危,尚福林,上证所理事长耿亮出席。浙江新和成成为中小板第一股,代码为002001

2004年6月25日:中小板“新八股”首日上市,尽管八只股票同时上市,但仍出现暴炒,大族激光发行价9.2元,首日股价最高冲至48元,盘中暴涨421.74%。大盘失血,上证指数当日跌1.87%

2004年7月8日:上证所获准推出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2004年8月18日:深交所获准推出LOF(上市开放式基金)

2004年8月31日:大盘震荡下探逼近1300点,证监会发布通知暂停发行新股,IPO 定价制度酝酿重大变革,将推行首发询价制度,大盘当日涨1.72%

2004年9月9日:上证指数首次跌破1300点,创下5年新低,当日收1284点,跌1.91%2004年9月13日:跌破千三后继续大跌,收1260点,跌2.08%,当日见全年最低1259点

2004年9月14日-20日:大盘出现短线5天强劲反弹,分别涨3.18%,4.22%,1.18%,3.17%,3.43%,指数快速拔高,后见反弹高点1496点,涨幅18.82%。9月1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抓紧落实国九条

2004年9月23日:电广传媒发布公告。首例上市公司“以股抵债”方案正式实施

2004年9月27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

2004年10月19日:央行,证监会联手落实国九条,央行发布《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券商可发短期融资券

2004年10月25日:保险资金获准直接入市,落实“国九条”迈出重大一步

2004年10月29日: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

2004年11月5日:股票质押贷款办法出台

2004年11月10日:企业年金入市即将启动,大盘当日涨3.59%

2004年12月8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出台分类表决制度

2004年12月13日:新股发行询价制度明年启动,年内不再首发新股

上证指数2004年9月反弹后再次震荡走低,年末收在1266.50点,跌15.40%,覆盖2003年的年阳线。2004年,有两个“死亡”标志将被记入历史:一个是,南方、汉唐、闽发、大鹏等靠“坐庄”为生的券商,资金链断裂后难以为继,或被接管或被清盘;另一个是,多年来威风八面擎“庄股”大旗的德隆系轰然倒下。

2005年

2005年,中国股市在经历了四年调整后终于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这一年,股改元年,股改条件已具备,困扰市场15年的股权分置问题从这一年起进行改革;这一年,上证指数跌破了1000点整数大关,见到了三位数,也从此见到了一个超级大底。全年走势总体为探底回升,低位整理的基调。

2005年1月4日:开盘第一日,跌1.87%,跌破前年1259点低点,收1242点;上证

所发布上证红利指数

2005年1月17日:证监会宣布恢复新股发行,首支询价发行股票-华电国际招股说明书亮相。大盘跌2.33%

2005年1月20日:上证指数首次跌破1200点,盘中最低1199点

2005年1月24日:印花税当日起由千分之二下调为千分之一,大盘涨1.73%

2005年2月2日:大盘收出大阳线,大涨5.35%,一阳吞五阴

2005年2月24日:首支ETF-上证50ETF闪亮登场,交投非常活跃

2005年3月15日:人代会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就资本市场发展提出六点意见。他说,虽然很少就股市发表意见,但每天关心着股市行情。

2005年4月5日:由上证所和深交所联合编制的沪深300指数4月8日正式发布,该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1000点

2005年4月13日:证监会负责人明确表示解决股权分置试点条件已经具备

2005年5月9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正式启动。首批股改试点公司确定:清华同方,金牛能源,紫江企业,三一重工。上证指数当日再创新低,大跌2.44%

2005年5月10日:南方证券关闭。行情持续低迷,券商关闭,破产消息接二连三传来。

2008年5月27日:北方证券被东方证券托管

2008年5月12日:上证指数跌破1100点,盘中探至1099点

2005年5月31日:亚洲证券关闭

2005年6月3日:指数一路下滑,当日最低见1000.52点。当年的“千点论”成为现实2005年6月6日,星期一:这个交易日注定将载入史册,全市场都在关注1000点的得失。上午11点08分,上证指数在又一波杀跌中跌破1000点整数大关,最低见998.23点。这是自1997年2月21日踏上千点以来,上证指数第一次跌破千点大关,回到三位数。指数也从此见到了一个最低点,开始了又一次牛熊的转换。当日指数物极必反,收盘1034点,涨2.05%

2005年6月10日:指数长阳井喷,大盘暴涨8.21%。三一重工通过股权分置改革方案2005年6月14日:中央汇金公司拟出资重组银河证券

2005年6月20日:42家公司获准进行第二批股改试点,不再进行第三批试点

2005年7月:大盘开始二次探底,当月见1004.08点。代表中小盘股的深综指再创新低。

2005年8月24日: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

2005年9月5日:全面股改即将步入操作阶段,《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正式出台。大盘由998反弹至1223点后回落筑底

2005年10月28日:大盘见显著低点1067点,整理一个月后开始上扬之路,998以来总体整理了半年

2005年12月6日:从1074点起步,大盘正式开涨

2005年上证指数收在1161.06点,下跌8.33%。深综指连续5年下跌。

从2001年到2005年,各种政策救市的老办法悉数用尽之后,股市仍一蹶不振。此前的“国九条”也不敌颓势,温总理讲话也被视为利空。被套股民比比皆是。“远离毒品远离股市”的呼声成为交响。然而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让人见识了市场是怎么涨的,中国股市的最大牛市来了!

2006年

2006年起,沪深股市走出了一轮爆发式的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行情,其力度之大,时间之短,涨幅之大,不仅多年未遇,更创下了中国股市的种种历史之最。在经济高速发展,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升值等等利好的烘托下,上证指数持续上扬,更于当年底一举突破01年创造的2245历史最高点,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年线拉出了一根近乎光头光脚,16年来最大的拔地长阳线,从年头涨到年尾,一年收复五年失地,多方牛气冲天,势如破竹!

2006年1月4日:开盘第一日,上证指数涨1.71%,当天的最低1161.91成为全年最低点,与05年的收盘价1161.06比,留下了0.85点的年线缺口;首个主板全流通指数-新综指(000017)登场。

2006年1月14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年内基本完成股改

2006年1月18日,19日:B股市场连续两天暴涨,上证B指分别涨9.13%,9.26%,B股频现大宗交易引发投资者猜想。B股暴涨带动A股,上证指数突破1200点2006年1月25日:大鹏证券成破产首例,资不抵债近28亿,清算组已到场接管

1月上证指数月涨幅为8.35%

2006年2月14日:深证100ETF将登场。

2006年4月3日:大盘突破1300点。经过两个月小幅整理后,新一轮涨势开始。

2006年4月17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新老划断拟分三步走

2006年4月20日:突破1400点,4月涨幅10.93%

2006年5月8日:“五一”长假后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大涨3.95%。再融资重启,新老划断起步,《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今起实施。

2006年5月9日:涨2.27%,突破1500点

2006年5月12日:涨4.26%,突破1600点

2006年5月15日:沪深证交所发布新交易规则,为T+0,融资融券留下空间。市场再迎红色星期一,上证指数再涨3.82%,沪市成交量533亿,创下历史天量,两市212只非ST个股涨停,指数7个交易日涨幅近20%,强劲的走势令投资者大跌眼镜2006年5月18日:IPO新规今起正式实行。

2006年5月25日:全流通IPO第一单亮相,中工国际将发行6000万A股

5月大盘涨幅13.96%

2006年6月7日:连续上涨后出现回调,跌5.33%

2006年6月12日:中国银行启动A股路演

2006年6月14日:G三一首开限售股流通先河,今日公告公司1093.6万股6月19日解禁

2006年6月19日:首支全流通新股中工国际上市,发行价7.4元,首日爆炒,开盘17.11元,收31.97元。盘中最高50元,最大涨幅576%,令人咋舌。随后连续5天跌停。上市首日打破多项纪录:换手率94%,震幅466%

2006年7月3日:融资融券试点8月启动

2006年7月4日:盘升突破1700点

2006年7月5日:中国银行上市,叩开A股新蓝筹时代

2006年7月13日:再次出现大回调,跌4.84%,超过200只个股跌停。也充分体现了牛市快跌慢涨的特征

2006年8月7日:上证指数见回调低点1541点后一路上扬,一路酣畅淋漓涨至年底,8-11月一路慢牛盘升

2006年8月21日:中国石化终于股改,现身第46批名单,28日股改方案出台:10送

2.8

2006年9月15日:尚福林表示:证券市场进入新发展期

2006年10月9日:上证指数突破04年高点1783点

2006年10月24日:上证指数大涨2.60%,收盘站上1800点,创5年新高!

2006年10月27日:工商银行A,H股两地同步上市

2006年11月10日:突破1900点

2006年11月20日:红色星期一:上证指数5年后重上2000点,涨2.31%,收2017点。上一次在2000点之上追溯到01年7月30日

2006年11月30日:突破2100点。11月涨14.22%

2006年12月5日:沪深总市值创7.32万亿新高

2006年12月6日:沪市成交量放大至641亿的新高

2006年12月7日:突破2200点

2006年12月13日:大盘最高2244.41点,离历史新高一步之遥

2006年12月14日:上证指数突破2245点创下历史新高2250.32点,中国资本市场历史被改写!距01年6月14日正好过去66个月。此后大盘在银行股的带领下奋勇拔高2006年12月18日:突破2300点,涨2.57%

2006年12月25日:突破2400点,大涨3.93%,工行涨停

2006年12月26日:突破2500点,涨1.81%

2006年12月28日:突破2600点,涨1.23%,中行涨停

2006年12月29日:2006大牛市收官之战划上完美句号。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再创2698.90点的全年最高,涨4.20%。中国银行第二个涨停。

12月大盘一天一个整数位新高,牛气冲天,发挥到极致。12月月K线为暴涨27.45%的长阳,指数收获近三成涨幅

2006年全年,上证指数月线仅有两根小阴线,收出10根月阳线,全年单边上扬,年收盘2675.47较去年大涨130.43%,一举收复5年调整失地,为历史第二大年涨幅,仅次于92年的166.57%

2007年

2007年中国股市是继06年全年单边上扬后继续出现大牛的一年,2000,3000,4000,5000,6000...上证指数接连创出历史新高,涨到所有人意想不到的超高点位,个股股价百元股已习以为常,一天成交量几千亿也成为平常事,市场一片狂热。全年总体为上扬,年底略有回落的走势。这一年,还诞生了政策干预股市的又一个代名词:“5.30”。

2007年1月4日:承接06年底的强大上涨趋势,上证指数开盘突破2700点,当天再突破2800点,最大涨幅6.43%,尾盘出现快速大跳水,涨幅缩窄到1.50%,放出863亿的天量

2007年1月8日:S股涨跌幅调整为5%

2007年1月9日:中国人寿A股上市,大盘大涨3.72%,沪深股市总市值首次突破10万亿,证券化率(占GDP比重)超过50%

2007年1月11日:受春节后解决B股问题的市场传闻刺激,B股大涨,上证B指一度

涨停,收盘涨7.19%

2007年1月22日:沪市成交量首次突破1000亿大关,成交1049亿

2007年2月6日:上证指数创下当年最低2541.52点

2007年2月16日:上证指数以3018点开盘,突破3000点整数大关

2007年2月27日:大盘暴跌8.84%,收2771点,创下10年来单日最大跌幅,超过900只个股跌停。沪市放巨量1316亿

3-4月:经历了“2.27暴跌”后,沪深股市一路慢牛盘升,上证指数逼近4000点,不断创出历史新高,股票进入“天天涨”的时代,股市的财富效应,使得居民投资股市意愿创新高,全民炒股,居民银行存款大搬家;存款准备金率的屡次提高,也仅使大盘低开后继续走高,“千金难买牛回头”;深成指4月13日突破10000点,进入五位数时代;沪指4月涨20.64%,深综指大涨28.94%,可见中小盘股“鸡犬升天”似的疯狂。

2007年4月30日:中国证监会宣布首发增发中停止国有股出售

2007年5月9日: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

2007年5月14日:股市连续上涨,管理层开始给市场降温,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强化市场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买者自负”的原则。

2007年5月21日:央行出台调控“组合拳”,利率,汇率,准备金率“三剑齐发”,大盘低开3.17%后再被顽强拉起,收盘涨1.04%

2007年5月29日:大盘继续上扬,最高见4335.96点

2007年5月30日:财政部29日晚宣布印花税30日起上调为千分之三。当天上证指数大幅跳空低开5.71%,收盘大跌6.50%,成交量放到2757亿的天量,深市成交1395亿,两市合计一天成交4152亿

2007年6月4日:再大跌8.26%,前期爆炒的二三线股连续四个跌停,让追高买入的投资者感受到了什么是风险,有暴涨必有暴跌

2007年6月5日:最低见3404点,5天最大跌幅达21.49%,之后强劲反弹,收盘涨2.63%,全天震幅达10.70%

之后大盘二次探底至3563点后再次展开上扬行情,这一次由大盘股带领,中小盘股跟涨,涨幅远小于大盘

2007年7月25日,中国工商银行市场资本总额达到了2540亿美元,超过美国花旗银行的251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银行。

2007年8月3日:沪深总市值破20万亿元

2007年8月9日:沪深总市值超过GDP,证券化率超过100%

2007年8月23日:上证指数首次站上5000点关口

2007年10月8日:国庆长假后大盘加速上扬。

2007年10月15日:上证指数突破6000点大关;党的十七大开幕

在7月-10月中旬三个半月中,中国远洋,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铝业,中国石化,银行,券商,有色等等板块都经历了大幅炒作,涨幅惊人,中国船舶的股价冲上300元...牛劲演绎到极致

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见高点6124.04点

2007年11月5日:两市第一权重股-中国石油挂牌上市,首日高开191.02%,开盘48.6元,高开低走收出大阴线,收43.96元,大盘跌2.48%,之后回落到4778点企稳。

2007年11月13日:CPI快速上涨,10月CPI6.5%创11年最高,通货膨胀担忧初现2007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调控首要任务-防过热,防通胀。

2007年上证综指上涨2586点,涨幅达96.6%,是全球表现最强劲的股市。2007年6000

点以上开户人数为65万人。伴随着股指在2007年的强劲上扬,沪深两市的总市值从2006年的8万亿升至2007年底的32万亿。统计数据显示,剔除07年年内上市的新股和长期停牌的股票外,截至2007年12月28日收市,和2006年相比,沪深两市全年无一只股票下跌。年末大盘回调后企稳,12月小涨,2007年收在5261.56点,较06年再涨96.66%,年线再拉大阳线。

2008年

展望2008年,这一年,奥运会将首次在中国举行,乐观的预测者高点看到上证指数一万点,究竟2008年会怎样呢?令人期待,但结果却出乎意料地令人大失所望。

2008年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月25日起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执行15%的存款准备金率。

2008年1月21日,中国平安宣布,再融资近1600亿元,同日,浦发银行也宣布再融资,对股市造成恐慌,导致股市暴跌,成为本次“股灾”的导火索。

2008-01-24,雪灾引发全国多个地区交通、电力瘫痪,电煤告急。同日,证监会发布《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尚福林在发布会上提出七项举

2008-01-28,暴雪肆虐18天我国经济直接损失220亿,28号股市纷纷下挫超过7%。

2008-02-01,上证指数自2006年以来首度跌破年线支撑。

2008-02-25,央行副行长易纲:从紧货币政策不变,防通胀仍是宏观调控首要任务。同日,新华网发表:股市震荡,“万能险”受青睐(两层意思:1、股市并未走熊也不是以往的单边牛市;2、投资者热情降低,资金开始撤离股市)

2008年0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08-03-03,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3月3日下午3时开幕,一号提案剑指股市税政,提出下调印花税征收资本利得税。六成受访委员认为牛市行情仍将持续。上周五美国次贷危机初现,美股重挫,道指跌逾300点。

2008-03-12,美联储救市计划推动美股飙升狂涨,而A股高开低走,大跌2.30%破创新低考验4000点。

2008-03-18,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被问及股市时,表示密切关注。大盘以暴跌回应,数百个股连续跌停,中石油护盘无效。同日,存款准备金再次上调。

2008-03-19,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莫轻言熊市”,当日大盘报复性反弹。下午,浦发银行再融资在股东大会通过,受浦发融资消息影响,次日,大盘再度向下。早晨停盘的中石油、浦发、深发展、平安、万科5大巨头10:30同时开盘,一秒钟内联手将大盘砸至3516点(跌幅近7%),随后大盘一路回升并翻红,个股普涨。

2008-04-03,基金迎来史上最密集发行潮,A股市场跌跌不休,A/H股价本轮牛市首现倒挂,两市50家公司增发股破发,占增发公司28.50%。

2008-04-07,人民日报:要保护好投资者利益。

2008-04-09,成思危:中国股市慢牛不变,奥运会前有上升。

2008-04-14,人民日报:股市不健康会阻碍经济发展。高层表态:政府应干预市场,避免金融崩溃。郎咸平炮轰证监会打压股市。

2008-04-16,央行宣布4月25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6%。

2008年4月23日财政部宣传将印花税从千分之3下调至千分之1。次日,受印花税下调影响,上证指数以接近涨停报收。

2008-05-11,PPI再创新高倒逼财税政策出手,企业承受成本高压。监管层称融资融券会在股市相对低迷时推出,美次贷危机以破产赖帐方式转嫁给中国,中国制造业接下最后一棒,严重依赖出口的中小企业生存严峻。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8.1级大地震,作为突发事件,5月13日证监会启动应急预案,对四川地区股票实施停牌处理。18日证监会决定,为表达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沪深证券交易所等,定于5月19日14时28分起,临时停市3分钟。5月30日证监会要求基金公司树立大局意识,维护市场稳定,政策信号有所转暖。

2008-06-05,越南股市楼市全线崩盘(股市自2007年10月至今跌幅深达66%),专家预测可能推倒亚洲多米诺骨牌。

2008年6月10日央行大幅度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至17.5%的历史高位。上证指数向下跳空127点开盘后狂跌不止。

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在北京开幕,仍未改变股市向下的颓势,奥运板块随后出现一轮暴跌。

2008年9月16日央行公布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准备金率。19日财政部决定从即日起,对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进行调整,由现行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税率保持千分之一。上证指数下探至1892.75点,随后连续两天冲击涨停。

2008年9月30日美国众议院意外否决财政部提出的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美国股市周一大幅下挫,其中道指创下历史最大点数跌幅,标普500指数创下1987年以来的最大百分比跌幅。金融海啸开始向全球扩散。

2008年10月6日,国庆节过后,铜期货带领几乎所有期货包括粮食期货暴跌。因国庆期间,外盘大跌,中国休市。铜期货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出现10个跌停板。有色金属股随之暴跌。云南铜业从一年前的98元跌到7元附近。西部矿业类似。

2008年10月8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2008年10月22-27日,在美国经济危机影响下,H股出现疯狂杀跌行情。国企指数跌到5802点。有人描述:“没有恐怖,只有更恐怖”。马钢H跌倒0.87元,而它前三季度利润是0.45元,每股净资产是3.7元。过后出现强劲反弹。一些H股公司宣布回购。

2008年11月3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经过7000亿援救计划。股市不涨反跌。

2008年11月11日,纳斯达克前主席麦道夫因诈骗案暴露被戴上手铐,由此引出一个可能长达20年、高达500亿美元的投资骗局。

2008年11月11日,中国政府宣布4万亿投资计划,钢铁股、水泥股、工程机械股等强劲反弹。马钢H股不到两个月上涨2倍。

2008年11月21日,海通证券一年前高价增发股解禁上市,海通证券连续三个跌停。

2008年11月24日,黄光裕涉嫌操纵中关村(琼民源变身)和三联商社(郑百文变身)股价被拘留调查的消息传出。

2008年11月26日,银行利率下调1.08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2个百分点(小银行2%)。指数冲高收低。

2008年11月27日,吉林制药宣告,和滨地钾肥重组失败,狂炒重组概念和钾肥概念的游资损失惨重。在这以前第二大股东乘利好大肆减持,违背股改承诺。

2008年12月23日,年内第5次降息,降幅0.27个百分点

2008年12月31日,沪市收在1820点,深市收在6485点。两市全年跌幅约65%。表现在好的偏股型开放式基金跌幅31%。

2009年

2009年1月6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年将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继续执行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和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所得税、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及单边征收政策。

2009年1月9日有中国“券商内幕交易第一案”之称的董正青等3人涉嫌泄露内幕信息和内幕交易案由广州市天河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董正青泄露内幕信息罪名成立,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300万元。

2009年1月14日至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陆续通过了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造船、石化、轻工、电子信息、有色金属和物流业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涵盖了解决就业、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等诸多方面。

2009年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大幅增加1.62万亿元,同比多增8141亿元。1月的天量新增信贷成为宽松信贷政策的开端,直至8月初央行提及“动态微调”为止。

2009年3月5日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维护股票市场稳定,发展和规范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

2009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创业板的上市发行门槛不变,仍采用两套上市财务标准。创业板管理暂行办法五月一日起实施。

2009年4月3日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公告,已通过“会后事项发审委会议”否决了立立电子的上市申请。由此,立立电子成为中国证券史上首例“募集资金到位但上市申请最终被否”的公司。

2009年5月12日中国证监会颁布《关于基金管理公司开展特定多个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规定》,对“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的投资者参与门槛、资产管理计划的设立条件、资产管理计划的销售方式以及开放参与和退出频率等做出明确规定。《规定》于6月1日施行。

2009年5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70亿元补贴汽车家电“以旧换新”。

2009年5月25日国务院批转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提出,加快研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石油、铁路、电力、电信、市政公用设施等重要领域的相关政策,带动社会投资;要求财政部、税务总局、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四部委深化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开征物业税。

2009年6月6日深交所正式发布《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并于2009年7月1日起施行。

2009年6月10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公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完善询价和申购的报价约束机制,杜绝高报不买和低报高买,同时网下网上渠道分开、网上申购设置上限,以提高中小投资者的中签率。

2009年6月18日A股市场IPO在暂停9个月后重启,首单落定为中小板公司。桂林三金成为自2008年9月以来第一家获准新股发行的公司。自此开启了2009年天量融资的序幕。

2009年6月19日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证监会、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宣布,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凡在境内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含国有股的股份有限

公司,除国务院另有规定的,均须按首次公开发行时实际发行股份数量的10%,将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国有股转由社保基金会持有,社保基金会对转持股份承继原国有股东的禁售期义务,并延长三年禁售期。

2009年7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明确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清算行、出口退税等政策细节,《办法》自7月1日起实施。

2009年7月8日银行理财资金禁入股票二级市场。

2009年7月17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要求加强风险管理,银行拨备覆盖率年内须提至150%以上。

2009年7月30日证监会发布《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拟将期货公司分为AAA、AA、A、BBB、BB、B、CCC、CC、C、D、E5类11个级别。根据同日发布的《期货市场客户开户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期货市场将落实开户实名制,并实行统一开户。

2009年8月5日央行报告指出未来货币政策注重动态微调。

2009年8月13日证监会公布《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基金评价机构的评价方法、信息采集、发布方式及行为进行规范,明确了从事基金评价业务的八种禁止行为。

2009年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2009年9月4日银监会对《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做出适当调整,对银行间交叉持有的次级债从附属资本中扣除,将按照“老债老办法,新债新办法”来执行,同时,银行互相持有的新增次级债将分年从持有方附属资本中扣除。

2009年9月13日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宣布,将于9月17日召开第1次至第4次创业板发审会,审核7家企业的发行申请。统计显示,这7家企业拟融资总额约为22.48亿元。

2009年10月11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11日分别公告称,三行均于10月9日收到股东汇金公司通知,汇金公司于近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买入方式增持三行A股股份,汇金公司并拟在未来12个月内(自本次增持之日起算)以自身名义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三行股份。

2009年10月12日财政部公布了《金融控股公司财务管理若干规定》,对金融控股公司的资本、投资、经营、资产管理、风险控制、利润分配、信息披露等若干事项作出详细规定。对于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规定》明确指出资产负债率原则上应当保持在60%以下,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于6个月内予以调整。

2009年10月2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在全国基金行业联席会议上表示,要继续促进机构投资者又好又快发展,任何机构和个人都不能触犯“老鼠仓”、非公平交易和各种形式的利益输送这三条底线。

2009年10月30日筹备达10年之久的创业板开市,首批28只股票集体亮相。这些股票受到资金追捧。由于创业板遭遇过度炒作,28只股票上市首日均被深交所按照规定进行了临时停牌,创下了中国股市的新纪录。

2009年11月17日中国证监会颁布《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并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为了防止投资者被短期、频繁的基金评价结果误导和注重对基金的长期评价,《办法》明确,基金成立不到三年不能参与评价。

2009年11月25日我国确定到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2009年12月8日被称为中国“证券业死刑第一人”的原中国长城信托投资公司北京证

券交易营业部总经理杨彦明被执行死刑,但6500多万元赃款的去向仍是一个谜团。此案从一审、上诉、发回重审、再上诉,历时五年之久。

2009年12月14日国务院明确房地产市场调控重点,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2009年12月17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央行、监察部、审计署等五部委联合发文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实行彻底的“收支两条线”管理。

2009年12月24日央行定调2010年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均衡放款,避免过大波动,并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产能过剩行业以及新开工项目的贷款。

2009年12月24日中国证监会就《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09年修订)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09年修订)公开征求意见,修订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计算规则,对报告期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方式实现非上市公司借壳上市且构成反向购买等事项的财务处理做了进一步明确,以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2009年度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质量。

2009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当前经济形势、2010年我国经济工作等问题接受了新华社独家专访。温总理表示2010年投资力度不减但内涵将发生变化,称“刺激经济政策过早退出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2010年

2010-1-8 国务院原则同意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试点

2010-1-12 证监会正式批准中金所开展股指期货交易

2010-1-15 股指期货投资者准入门槛确定

2010-2-22 中金所开始正式受理股指期货开户申请

2010-3-19 首批六家融资融券试点券商名单公布

2010-3-31 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启动

2010-4-16 股指期货上市

2010-4-22 海普瑞(002399)发行价确定为148元创下A股发行价新纪录

2010-4-22 股指期货首批套保额度获批

2010-5-17 十家机构获首批基金评价资格

2010-5-28 公募基金总数首次突破600只

2010-6-1 创业板指数挂牌

2010-6-4 万里扬(002434)中签率创中小板新高

2010-6-11 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开市

2010-6-19 人民银行宣布再启汇率改革

2010-6-26 国内最大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成立

2010-8-20 证监会启动新股发行第二阶段改革

2010-9-6 基金经理老鼠仓案首次被移送公安机关

2010-9-8 首家大陆企业在台湾挂牌上市

2010-11-1 首批创业板限售股解禁“开闸”

进入2010年,中国资本市场光荣地走过了20年。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开市交易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大幕开启,回望这短短的20年,中国资本市场经历许多艰难

和风雨,8.10、3.27、5.19、6.24、5.30等无数的事件考验着我国不成熟的市场,然而管理层对资本市场的呵护与培养,使得中国股市走完了别国上百年的历程,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市场。

201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极具有纪念意义的,同时2010年本身也是极具“传奇色彩”的一年!在经历了2009年的大牛行情后,中国股市在2010年却成为国际最熊的市场之一!记得年初时,面对中国增长的高预期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等众多利好,机构普遍看好2010年的走势。2010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发展名列世界前茅,但A股市场跌幅却位居全球股市第二名,这让众多投资者包括机构大跌眼镜。

分析2010年第一季度的行情,由于2009年利好被严重透支、市场担忧中国退出经济刺激政策、以及4万亿信贷或将导致大量坏账,使得投资者对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压力产生担忧。为此,管理层表态将继续实施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2010年两会将“调结构,抑产能、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作为2010年的经济工作重点。

国家相关部门根据这一方针,出台了各项政策,诸如区域振兴规划,产业振兴规划等。这些利好反应到证券市场中就是多个板块的诞生和崛起。特别是2010年1月区域振兴政策引发的海西、海南、新疆、西藏等板块的轮涨,成为2010年证券市场中的最鼓舞人心的行情!之后,行业重组和新能源产业规划引发了年初的第二轮行情。在区域振兴、行业重组、新能源产业等主题投资方兴未艾的同时,2010年通胀的升温也引发了以抗通胀板块为代表的大消费概念的崛起。

虽然市场热点持续,市场赚钱效应加剧,但是第一季度信贷的超预期以及CPI持续上涨,造成流动性大幅扩张,物价和房价持续上涨,加剧了市场对调控压力的担忧,造成个股与指数走势的背离!2010年4月,“国十条”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直接引发了市场的恐慌,在地产股和银行股大幅杀跌的拖累下,A股在持续了两个半月的回调后探至近16个月以来的最低2319.74点,个股普遍腰斩,中小投资者严重被套。

分析本轮的大幅调整,我们必须要请出最大的主角“股指期货”。股指期货如同创业板一样,也是历经多年的探讨摸索,终于与2010年4月开始交易!由于各种限入条件的限制,起初的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成为股指期货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在政策调控加剧的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大笔做空,成为本轮大幅回调的主要推动力!虽然期间有众多利好出台,大盘也难掩虚弱之态!

2010年4月至7月的回调不仅释放了政策风险,还对2009年大牛行情做出了充分的技术调整。市场泡沫消除,个股的投资价值体现,银行、地产等板块的估值已经接近历史低位,场外资金涌入捞取廉价的筹码,引发强势反弹!

但是行情真正的逆转,却是在2010年国庆节后,由有色和煤炭板块引发的。第一,受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影响,推动以有色金属、黄金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强势上涨,国内期货市场中有色金属价格也创出新高!第二,国内通胀持续升温,CPI不断创出历史峰值,市场热点普遍转向有以有色为代表的抗通胀板块。第三,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扩张、市场资金从楼市转向资本市场,国内期货市场受国内外影响,籼稻,糖,有色金属等强势涨停,各个品种频创新高。

上述三大原因,直接把有色金属等资源股推到了市场的中央,成为领涨的主力!在它们的带领下,那些低估值绩优的二线蓝筹股以及具有实质性炒作题材的个股,纷纷强势补涨,形成了历史上罕见的井喷行情!这一轮行情的由于积压太久,爆发激烈,即便10月19日的加息都没有对市场的走势造成任何影响!由于本次加息主要是为了减缓通胀升温,对于市场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反而加大了市场资金的流入,进一步催化了行情的延续,截止发稿,大盘本轮上涨13.47%,并创出回调以来的新高,个股普涨行情展开!

中国股市大事记(1984.11—2009.12)

中国股市大事记(1984.11—2009.12) 序言 本大事记是为写作小说《沪吉诃德和深桑丘——戏说中国股市二十多年》做准备而编。从最初的股市——静安柜台市场到2009年是23年。如果从上海交易所成立的1990年开始算是19年。 我参看了网友“悠悠白云”收藏的帖子《中国大陆股市17年大事记》1,但是找不到作者。笔者也看过网上转载的张志雄的《中国股市17年》2以及其他一些文章。在定稿之前,我看到了阿奎的《喧哗与骚动——新中国股市二十年》3。该书史实较为详尽,我参考阿奎的书为本大事记添加了一些内容(一千多字)。小说中前几节内容(1988-1991)的写作也参看了阿奎的书。本人在此向以上作者致谢。本大事记还包含关于法人股市场、柜台市场、H股市场、次贷危机等内容。各种恶性事件也是本大事记重点,笔者希望本大事记是到目前为止恶性事件最全的大事记。技术上,笔者将前后关联的事件尽可能地放在一处叙述。另外,笔者还提供了《沪深股市走势图1990.5—2009.5》(参看封底),同时减少了行情的文字叙述。希望本文有助于读者对中国股市的认识和理解,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1991年及之前 (1) 1984年11月14日,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小飞乐”股票发行。小飞乐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只股票。1986年11月,邓小平接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林,赠送了一张飞乐音响的股票。虽然有报道说深宝安和北京天桥成立股份制企业更早,但是发行股票,小飞乐在先。 1 行情和政策叙述较多,忽略了一些重大事件,比如德隆事件。见https://www.wendangku.net/doc/5f5787077.html,/blog/static/ 3063229520089972310607/。 2 分析讨论有深度,作者经历的事件突出,但是作为大事记,内容缺很多。离股市较远的铁本事件反倒被重点讨论。见https://www.wendangku.net/doc/5f5787077.html,/bbs/dispbbs.asp?boardid=57&id=163747和https://www.wendangku.net/doc/5f5787077.html,/ viewthread.php? tid=226761&page=1&authorid=59936。 3 阿奎. 喧华与骚动——新中国股市二十年[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中国股市发展史

中国股市历史详述 股市的诞生 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整个社会都弥漫着除旧布新的气息和不破不立的激情,但是同时各种新潮思想也随时要应付相应的政治风险。 笔者认为资本市场构想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非常佩服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部的那20个研究生。他们在1984年写的一篇“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引爆金融界。其中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直接引发了当时的股份制热潮。 1984年11月18日,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 飞乐当时得天时地利人和,在1984年7月,上海颁布了一个地方性法规-《关于发行股票的暂行规定》,飞乐抓住这一次机会,一切都顺理成章的发生了,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中国第一张上市公司股票 就这样,“小飞乐”承担起了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零的突破。 1986年9月26日,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曾于1984年公开发行“飞乐音响”股票)开设交易柜台-静安证券业务部,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部诞生,产生了股票交易。 ●这一阶段,涉及到两个重要人物 黄贵显(静安分公司经理,后更名为静安证券营业部)

主导“飞乐音响”股票的发行,在1986年9月静安营业部开设交易柜台批准成立,在他的努力下新中国真正意义上出现了股票交易 黄贵显在静安证券交易部 秦其斌(前飞乐音响董事长) 一个很有想法也很果断的人,跟吴邦国关系很要好,在领导下面自然得做出点成绩来啊,1984年上半年,他便提出了股份制的构想,通过发行股票向其他单位和内部职工集资。 秦其斌在接受采访 量变到质变:由于后续股票交易的火爆,已经越来越多的股份制公司开始发行股票,为了规范化,同时加深金融改革,大的背景是改革开放-证券交易所应运而生。 1990年11月2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同年12月19日正式营业,以当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有上证综合指数,俗称“沪指”。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请注意:目前所讲的深指全称为“深证成分股指数”,并不是指“深证综合指数”。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国际上证券交易的交易模式主要有两种: ●口头竞价 ●电子计算机交易系统 尽管上交所的交易规则中规定的是口头竞价和计算机交易两种方式,其实“宝”全部押在电子计算机交易上。可以讲,这是一种极大胆的、跨越式的发展,因为当时连最简单、

2004年证券市场大事记

2004年证券市场大事记 周菊荣 2004年1月1日国内首只货币市场基金——华安现金富利投资基金昨日正式成立。截至12月28日,华安现金富利基金募集42.54亿份基金单位,有效认购户数近12万户,其中个人认购比例超过93%。 2004年1月1日总规模为50亿元的国家电网企业债券将于12月31日起正式发行。这是国家电网公司成立后发行的第一只企业债券,也是电网企业发行的第一只企业债券。 2004年1月2日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日前发布《发审委2003年第52 次会议审核结果公告》,宣布TCL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及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发行B股申请获发审委2003年第52次会议审核通过。这是中国证监会对发审委进行重大改革后,首批按新程序获发审委审核通过的公司。 2004年1月4日鉴于南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违法违规经营,管理混乱,为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和深圳市政府联合颁发公告,自2004年1月2日起对南方证券实施行政接管。 2004年1月5日在刚刚过去的2003年中,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规模再创新高。据初步统计,该市场全年成交8015.95万手(数据均为双边计算),合计60539.91亿元,分别比2002年同比增长229.25%和269.11%,成交手数和成交金额约占三个期货市场总和的29%和56%。2004年1月5日2004年1月2日,中国证监会、深圳市政府宣布对南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行政接管。至昨日,接管组已顺利完成接管工作, 南方证券目前局面稳定,运营管理正常。 2004年1月5日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已悄然启动。去年12月底,兴业银行发行总额为30亿元人民币的次级定期债务,成为国内首家依据中国银监会《关于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规定,实现资本补充新方式的商业银行。 2004年1月8日中国网通北方通信有限公司8日正式挂牌运营。中国网通集团一位高层人士透露,中国网通集团将于今年内实现分拆上市,2006 年将进一步实现海外整体上市。2004年1月8日据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2003年我国期货市场全年累计成交量为2.798亿手,累计成交金额突破10万亿,达108389.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72%和174.47%。2004年1月11日昨日,财政部分别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2004年国债承购包销团的通知》、《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2004年国债承购包销团的通知》。 2004年1月12日1月11日,著名媒体《财富中国》在对全国102家券商、基金和证券咨询公司的研究部门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发布了《2004年中国证券市场领导力报告》。2004年1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日前在"第八届(2004)资本市场论坛"上指出,股权的流动性分裂给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弊病, 因此股市要在规范的同时,重视发展,在发展中实现全流通。 2004年1月12日中国证监会日前发布《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转移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转移控制权时不得损害股东的共同利益,不得通过所谓的"股权托管"、"公司托管"等方式,违反法定程序,规避法律义务,变相转让上市公司控制权。 2004年1月15日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将于1月18日(星期日)召开2004年第1 次工作会议和2004年第2次工作会议,分别审核新疆北新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栋梁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巨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

中国邮政案例分析

中国邮政案例分析 队长:杨小蝶院系:工商管理Q1343 组员:梁佳院系:工商管理Q1343 章雅院系:工商管理Q1343 梅静院系:工商管理Q1343 从《中国邮政——“百年老店”的现代化之路》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邮政在近几十年里的风风雨雨,其“一分开,二改革,四完善”的改革发展之路也使中国邮政对市场经济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实现了转亏为盈的良性发展,然而在我们为此欢呼的同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伴随着改革机遇的还有更大地挑战,下面就是我们对此的一个分析总结:中国邮政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1.政治环境:政府实行政企分开,减少了邮政普遍服务的补贴,并且对邮政储蓄银行实行“新老划断”等政策性改革。不可否认的是,政府的这些措施确实刺激了邮政部门向现代市场化企业转进,促使其不断寻找定位、明确业务重心、不断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从而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 2.经济环境: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为邮政速递和邮政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我国是发展工业化发展的中

期,当前,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已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需求旺盛,自然而然带动了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案例中,2013年底邮政银行的资产规模由2.13万亿元增长为5.58亿元,营业规模也增长了5倍,这无疑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关联。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速递物流业的发展,仅以网络物流为例,其一天的速递量就可达上千万件,由此邮政速递企业的发展市场不可谓不广啊。 3.法律环境:“普遍服务”的法律义务制约着中国邮政的良性发展,但同时《邮政法》的修订体现了与现代经济环境相协调。首先,“普遍服务”是我国宪法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政府对公民的承诺义务,《万国邮政公约》中把“以均一低廉的资费向所有地区的所有用户提供经常优质的永久性邮政服务”定位人的基本权利,然而处于低廉的资费远远覆盖不了运输成本和人力成本,总是处于亏损状态。其次,众所周知任何一部法律但是为了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的,是为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关系服务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发展,1986年制定《邮政法》时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2009年新修订的《邮政法》则明显适应了当前经济形势。 4.技术环境: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也冲击着中国邮政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新的电子通信手段的应用普及、新产品和新业务的不断开发等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邮政

中国股市大事年表989--2007

中国股市大事年表1989--2007 1989年,深股开市,中国在1949年之后终于有了第一代股民。 1991年,沪市老八股登场。 1992年5月21日,沪指从616点蹿至1265点,随后几天又登顶1420点。监管层赶忙悬崖勒马,并加快新股上市速度。到了11月,沪市创出393点新低。 1994年7月30日,“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同时出台,沪指从333.92点一路涨至1052.94点。 1995年,指数又在政策指挥下玩了一把过山车:先是5月18日证监会下发紧急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沪指当天涨幅40%多;但仅过两天,国务院证券委宣布当年新股发行规模将在二季度下达,沪指瞬间跌去16.39%。 1999年5月19日,沪市上涨51点,深市上涨129点。空前的大牛市在9月9日最终奠定。当天,三类企业获准入市,沪指大涨103.52点。 2001年6月14日,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股市随后一路暴跌至1514点。 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布通知宣布启动股改试点。10天后,4家上市公司被迅速圈定进入股改首批试点程序。 2005年12月6日,上证指数开始了长达一年的逼空行情, 2006年12月14日以16年新高2249点收盘。 2007年2月,节后行情并未因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而下挫,盘中多个板块全线扬升,个股行情更是演绎疯狂,沪指昂首站上了3000点,并刷新了历史新高。 2007年3月18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2007年5月9日,中国股市演绎诡谲行情,历经午间黑色25分钟的惊险一跳之后,上证综指收盘顽强站稳4000点整数关口,收于4013.09点,全天上涨63.07点。 2007年5月15日,沪深股市由于交通银行的上市,沪指直接高开,但之后走弱,银行股成为盘中跳水的最大动力。午后大盘又出现一波快速跳水,截至收盘,上证综指跌破3900点关口。 2007年5月19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中国邮政百年大事记

中国邮政百年大事记 清朝时期 1866年12月,清政府总理衙门将各国使馆及海关往来文件的邮递移交海关兼办。北京、上海、镇江、天津海关先后设立邮务办事处。 1878年3月9日,经清政府总理衙门同意,赫德派德璀琳以天津为中心,在天津、北京、牛庄(营口)、烟台、上海五处海关试办邮政,成立海关邮务办事处。 1878年发行的大龙邮票,是清海关试办 邮政期间发行的中国第一套邮票 1878年6月15日,德璀琳函请上海海关造册处印制面值银3分和5分大龙邮票各10万枚。7月29日,该套邮票运抵天津,随即分发北方各通商口岸,此即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 1888年3月12日,台湾巡抚刘铭传在台湾改驿为邮,设立台湾邮政总局,并发行两种邮票。这是我国独立自办近代邮政的开端。 1896年3月20日,清光绪帝批准总理衙门奏折,在全国正式开办大清邮政,并委令赫德为总邮政司。 1899年5月8日,全国邮政按海关管辖区域划分为35个邮界,各邮界设立邮政总局。

1903年5月16日,邮政总办帛黎发布通令,提出邮政经营方针为“常”、“速”、“妥”。 1906年11月6日,清政府设立邮传部,内置邮政司掌管全国邮政。 1911年5月28日,清政府邮传部接管邮政,邮政正式脱离海关。 中华民国时期 1913年1月,民国政府交通部宣布裁驿归邮,各地方政府举办的文报局亦随之裁撤。 1914年3月1日,中国正式申请加入万国邮联(现名万国邮政联盟),并于9月1日起执行万国邮联的主要章程。 1921年10月12日,北洋政府公布《邮政条例》。 1922年12月,除日本在我国东北旅大地区及沿南满铁路线的日本邮局和英国在我国西藏地区的邮局外,列强在华“客邮”基本撤销。 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赤色邮政”。 1932年5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总局在江西瑞金成立。 1934年12月31日,国民政府交通部限令民信局停业,邮政通信成为国家专营事业。

中国股市20年回顾:风云人物(图)

中国股市20年回顾:风云人物(图) 中国股市20年回顾:风云人物(图) 作者:稿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2010-12-26 15:42刘鸿儒 20年弹指一挥间。翻开中国证券市场历史,远到中国资本市场的“开山始祖”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中国“股份制改造”第一人厉以宁及“中国经济学界的良心”经济学家吴敬琏,近到中国股市“三大证券教父”、中国股市“德隆神话”缔造者唐万新及迅速成长迅速倒下的上海“首富”周正毅……过去20年间那一个个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叱咤风云、沉沉浮浮的领军人物、资本大鳄如今仍历历在目。 领军人物各领风骚 翻开中国证券市场20年的历史,他们的名字无不与中国资本市场的走势息息相关。 刘鸿儒:资本市场的“开山始祖” 刘鸿儒,高级经济师。1930年11月生,吉林榆树人。1992年-1995年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著有《社会主义货币与银行问题》、《社会主义信贷问题》等。 1992年10月12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成立,时任副总理的朱镕基兼任主任,其办事机构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

会,简称中国证监会,是中国股市的最高直接管理当局。而证监会首任主席即是刘鸿儒。 落幕却并不落寞。如今,他依然活跃在资本市场。刘鸿儒现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1996年香港城市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30多年来,结合实际致力于有关金融政策、货币流通理论、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有专著8部,译著2部,主编著作20部,论文300余篇。 厉以宁:“股份制改造”第一人 厉以宁,1930年11月生,江苏仪征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 “厉股份”的名号,久传中国大地。 当年,厉以宁在对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在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这一思路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被理论界与政策制定者广泛接受,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也因此被称为“厉股份”。 吴敬琏:“经济学界的良心”

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

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 从1980年第一次股票发行算起,改革开放以后当代中国的股票市场已经有二十几年的历史。股票市场的成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股票市场的初创阶段上世纪80年代;第二阶段股票市场的规和发展阶段(1998——2001);第三阶段股票市场的调整与创新阶段(2002——)。中国股票市场的发育、发展,是中国经济从计划体制逐渐向市场体制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经验,也是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国股市的起源 中国股票交易开始于19世纪末期,也就是清朝末年,当时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一些商业组织开始采用股份的形式,出现了股票,但数量极为有限,未形成集中的股票市场。1888年一些外商在组织了“股票客工会”,专门从事外国股票的交易业务,这是在我们中国出现的最早的股票交易市场。等到了1902年清政府将其改组为“众业公司”,除继续从事外国的股票交易外,也经营外商在华设立各公司的股票。国的股票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但发行量很小,也不规。1986年美国证券代表团来,我国将一标准的股票飞乐音响,赠送给美方。这股票作为新中国第一只股票在美国纽约证交所展出。 之后,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和规,我国股票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无论是从股市规模大小,还是在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来看,股票市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二、我国股票市场取得的成就 沪、深股票市场虽然只有十几年的历史,却走过了西方股票市场近百年的成长过程,其成长之快和成绩之卓著是令人瞩目的。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沪、深股票市场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有效地支持了国有企业的发展。新中国建立后数十年的实践证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由于目标不清、职责不明、产权不清而存在诸多问题。而市场经济要求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现代企业制度。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国有企业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和改造,而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则是达到这一目的很好办法。由于国家财政负担着科、教、文、卫、体、国防等多项开支,国家投资将不再是绝大多数国有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发行股票上市是国有企业筹资的最佳方式,能有效地缓解国有企业生产发展资金不足的矛盾,并可以减少国有企业财务费用的支出,提高盈利水平。配股权的使用也为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不断提供资金来源。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后,由于各种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和报道,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起到了广告宣传所无法起到的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客户和消费者的认同感。另外,改制上市后的国有企业股本结构呈多元化,产权明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行为置于广大股东、职工、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经营活动更加规。在沪、深股票市场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绝大多数为原国有独资企业。 硬件设施建设居世界先进水平。90年代初期,投资者买卖股票还不得不到大中城市才行,股票的交割,过户也需等待几天时间,很

2002年证券市场大事记

2002年证券市场大事记 周菊荣 2002年1月4日财政部对关联交易相关问题予以明确,《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问题暂行规定》发布前,如关联交易实质上已完成,可按原计量原则计量。 2002年1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征求意见稿)》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制度指引(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2002年1月8日中国证监会公布《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对机构审批、业务监管、人员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作出了规定。据此,综合类公司可申请设立专门从事某一证券业务的子公司;证券公司经批准可申请设立或参股、收购境外证券公司。 2002年1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等8部门起草的《关于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指导意见》。 2002年 1月10日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共同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02年1月11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召开“国有股减持方案专家评议会”。2002年1月12日中国证监会起草《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X号——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特别规定》,并公开征求社会各方意见。 2002年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已经批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以及渣打银行、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三家外资银行的上海分行从事QFⅡ境内证券投资托管业务。 2002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下发,规定今后凡由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作出生效处罚决定,因虚假陈述行为引发的民事侵权赔偿纠纷案件,人民法院可以受理和审理。这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民事赔偿机制正式启动。 2002年1月17日时隔四年之后,1元股再度出现。ST九州报收于1.96元,至终盘时跌停板上仍堆积着1000余万股抛单。 2002年1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与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纽瑟姆在华盛顿签署中美期货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 2002年1月21日深交所决定对成份股指数样本进行调整,更换10家成份股,剔除了银广夏、环保股份等公司,中集集团、佛山照明等新样本榜上有名,样本总量40家保持不变。这是深证成份股指数的第三次样本股调整。 2002年1月23日沪深大盘强劲反弹,上证指数报收于1444.96点,升86.27点,深证成份指数报收于2890.07点,升192.41点,两市合计成交金额137.89亿元,两市A、B股有将近200只涨停。这是自2001年10月23日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以来最大的一次反弹。

中国股市大事年表989--2007

xx股市大事年表1989--2007 1989年,深股开市,中国在1949年之后终于有了第一代股民。 1991年,沪市老八股登场。 1992年5月21日,沪指从616点蹿至1265点,随后几天又登顶1420 点。监管层赶忙悬崖勒马,并加快新股上市速度。到了11月,沪市创出393点新低。 1994年7月30日,“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同时出台,沪指从333.92点一路涨至1052.94点。 1995年,指数又在政策指挥下玩了一把过山车:先是5月18日证监会下发紧急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沪指当天涨幅40%多;但仅过两天,国务院证券委宣布当年新股发行规模将在二季度下达,沪指瞬间跌去16.39%。 1999年5月19日,沪市上涨51点,深市上涨129点。空前的大牛市在9月9日最终奠定。当天,三类企业获准入市,沪指大涨103.52点。 2001年6月14日,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股市随后一路暴跌至1514点。 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布通知宣布启动股改试点。10天后,4家上市公司被迅速圈定进入股改首批试点程序。 2005年12月6日,上证指数开始了长达一年的逼空行情, 2006年12月14日以16年新高2249点收盘。 2007年2月,节后行情并未因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而下挫,盘中多个板块全线扬升,个股行情更是演绎疯狂,沪指昂首站上了3000点,并刷新了历史新高。 2007年3月18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2007年5月9日,中国股市演绎诡谲行情,历经午间黑色25分钟的惊险一跳之后,上证综指收盘顽强站稳4000点整数关口,收于4013.09点,全天上涨63.07点。 2007年5月15日,沪深股市由于交通银行的上市,沪指直接高开,但之后走弱,银行股成为盘中跳水的最大动力。午后大盘又出现一波快速跳水,截至收盘,上证综指跌破3900点关口。 2007年5月19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2007年7月20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2007年8月22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并未对股市造成严重冲击,上证指数低开高走,最高距5000点仅差1点,上证指数开盘报5002.84上涨22.77点,直接冲破5000点。 2007年9月15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2007年9月28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突破6000点. 截至本周五(9月28日)收盘,沪市总市值为196494亿元,流通市值57212.18亿元,平均市盈率由周四的61.8倍攀升至周五的63.7倍;深市总市值为56663亿元,流通市值为28344亿元。两市总市值为253157亿元,较周四大增7746亿元 2007年10月13日宣布,从10月25日起,将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是今年来央行第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使得存款准备金率与1988年创下的13%的历史高位持平。 央行表示,此举是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而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冻结银行体系资金超过1800亿元,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流动性过剩局面。 2007年11月5日中石油A股开盘48.6元 2007年11月7日沪指一度跌破5500点关口.后收于5600点。

历史的跨越——中国邮政信息化建设纪实

历史的跨越——中国邮政信息化建设纪实 信息化:现代邮政的必然选择 1999年1月中国邮政独立运行后,全行业面临着三年扭亏的巨大压力。市场竞争能力严重不足,企业经营管理薄弱,人员观念陈旧,传统邮政靠什么转型为现代化邮政?国家邮政局党组总揽全局,提出“科技兴邮”战略,坚持走信息化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 搞绿卡网扩容改造工程,并以此为突破口,发挥信息化对邮政经济发展的倍增作用,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建设之初,信息化建设的底子薄,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化建设不均衡,这些中国信息化建设初期的不足,邮政都有。与此同时,邮政还有自身的难点:业务种类繁多、建设资金匮乏、建设周期短。中国邮政开办的业务涉及金融、速递、物流、报刊发行、函件等诸多方面。由于几万个邮政网点遍及全国,开办的业务往往是全网统一实施,例如北京开办的业务拉萨一样要开办。邮政信息化建设既要涉及所有的网点,又要满足各个专业的要求,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中国邮政人知难不畏难,他们迎难而上。统一版本:从79%到96.57% 在花花绿绿的银行卡中,绿卡从“出生”就只是储蓄卡。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启动银行卡联网联合改造工程,实现各银行间POS机、ATM互联互通。绿卡要不要参与改造? 国家邮政局党组认识到,虽然难度大,但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错过了加入银行卡“俱乐部”的机会,就意味着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搭上这班车,就跟上了银行卡开放的潮流,于是果断决策:参与改造! 经过一年多的奋战,绿卡已可以在各大银行的POS机和ATM上使用,并且实现了异地跨行交易,正因为参与了银联卡改造,利用银联卡的功能,绿卡打入了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与商业银行卡并驾齐驱。2004年年底,绿卡累计发卡量达7000万张,通过绿卡完成的异地年交易额突破7000亿元。 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来了。由于邮政储蓄应用软件版本“七国八制”,使用多达几十个版本,在跨行跨地区交易时,成功率只有79%,而差错率高达万分之四十八点六,而当时其他金融机构的平均差错率是万分之五点九。在银监会每月的通报中,邮政储蓄在15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中名列倒数第一。异地交易成功率偏低,差错率居高不下,标志着网络整体水平的两个硬指标令人汗颜。 邮政储蓄业务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国家邮政局党组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怎么办?2003年,国家邮政局党组认真分析了金融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对邮政储蓄业务从长计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进行邮政储蓄应用软件统一版本工程建设。一项中国邮政历史上建设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参与人员最多、技术要求最高、协调难度最大的信息化工程建设拉开了帷幕。从2003年6月到2004年12月,全国31个省(区、市)局分四批成功切换上线,成为中国邮政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工程上线以来倍增效应显现,业务发展迅速,2004年业务市场占有率提高了一个百分点。截至今年7月末,全国邮储余额已达12367亿元,规模仅次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占有率达9.25%,新增余额1580亿元,同比增加416亿元;绿卡跨省(区、市)异地交易6808万笔,同比增长69%,异地交易额达5161亿元,同比增长66%,在“银联”中跨行交易成功率邮储排名由长期靠后跃升到所有全国性机构的前三名。今年上半年,邮储跨行交易成功率为96.57%,比2004年的平均值提高了2.55个百分点;差错率由原来的万分之四十八点六下降到万分之零点五四。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 1984年—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 1984年11月18日,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 1986年9月26日,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静安证券业务部开张,标志着新中国从此有了股票交易。从静安证券交易柜台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的股市就此已经走了28年。 199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授权,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建国以来内地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开业,但“开业”前面加了个“试”字。挂牌企业有:深发展、深万科、深安达、深金田、沈原野。 1991年4月22日深市出现零成交,中国股市第一次政府救市,深圳市政府筹资2亿元拉动深发展托市。 1991-08-28 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在北京成立。 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价格限制,股市交易价格开始尝试由市场引导。仅仅3天,股票价格就一飞冲天,暴涨570%!其中,5只新股市价面值竟狂升2500%至3000%!5月21日,上证指数首度跨越千点,在全面放开股价的利好刺激下,大盘直接跳空高开在1260.32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104.27%。 1992年10月12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及其执行机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 1994年7月30日-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发大涨,7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证监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商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的文章,推出“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发8月狂潮。上证指数从当日收盘的333.92点,涨至9月13日的1052.94点,累计涨幅215.33%。 1996年12月-政策扼住股市涨势,12月16日《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终于扼住了涨势的咽喉。当天,沪深两市均跌满10%,大部分股票被巨大的卖单封死在跌停板上。 1999年5月19日-5.19行情爆发。 1999年6月-多重利好促股市大涨,6月10日,央行宣布第7次降息。6月14日,证监会官员发表讲话指出股市上升是恢复性的。6月15日,《人民日报》再次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重复股市是恢复性上涨,要求

中国股改大事记

股改两周年:后股改时代熊市一去不复返 2002年12月27日,尚福林从周小川手中接过证监会主席“帅印”,成为了第五任证监会主席。如果尚福林还记得的话,北京气象历史之最—最长连续降雪日就出现在他上任那年的几天前,12月19日至24日北京连续6天降雪—一如当时寒冷的股市。 当时的市场表现也没有给走马上任的尚福林一点面子。就在他宣布就职的时候,上证指数几近“拦腰斩断”。之后,股市拾阶而下,上证综指更是创下十年来998.23点的新低。 尽管中国证券市场仍然存在制度缺陷、监管漏洞等问题,但二级市场情形却今非昔比。2007年5月29日,站在上证综指4335.96点的高岗上回头望,此轮激情燃烧的“牛市”的主动力正是源于尚福林两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变革—股权分置改革。 破冰:“开弓没有回头箭” 在描述股权分置形成的背景时,官方和专家通常用“历史原因”4个字一言以蔽之。那是一段怎样艰难的历史呢? 改革开放之前,国企形成的利润几乎全额上缴,国企的投资和再生产发展资金都是采用财政拨款方式。从政府财政拨款、利改税、拨改贷一路走来,许多国企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直至威胁到了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稳定。 在1984年上海飞乐音响第一只股票发行前,甚至是1990年上交所成立后的一个时期,人们围绕姓“资”姓“社”、国有控股地位、国有资产交易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当时,担忧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后控制权丧失的想法占了上风。“为规避上述矛盾,在‘可以试一试’的宏观环境下,人们便创造性地设计出了‘股权分置’制度。”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向《中国经济周刊》回忆说。 但股权分置毕竟存在制度上的局限性。十多年过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人们在观念上达到高度统一时,两种股东同股不同价、不同权、不同利等制度性缺陷严重影响到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变革。2003年10月,当时的中国证监会规划发展委员会主任李青原更是表示,“这个问题不解决,做任何事情都走不动。” 经过两年多的倾听、调研和准备后,尚福林终于举起了“手术刀”。 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启动。这年的“五一”节刚过,三一重工、清华同方等4家企业即被确定为首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公司。 “作为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它扭曲了证券市场定价机制,导致公司治理缺乏共同利益基础,不利于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利于上市公司的购并重组,不利于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制约着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和产品创新。”2005年5月15日,尚福林在痛陈股权分置的弊端后指出,“股权分置改革不仅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也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搞好。” 股改同时迎来“大牛市” 在证监会“统一组织、分散决策”的总原则指导下,2005年6月10日,抱着“不惜代价,只许成功”的思路,三一重工股改方案最终以高票通过—这是中国证券市场首家通过股权分置改革的企业。公司董事长梁稳根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股改试点企业的成败,是股改的关键一役。中国可以没有

中国邮政简介及企业文化

中国邮政简介及企业文化 一、基本概况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组建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依法经营各项邮政业务,承担邮政普遍服务义务,受政府委托提供邮政特殊服务,对竞争性邮政业务实行商业化运营。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为国务院授权投资机构,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财政部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地市、县设置邮政分公司,并根据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用邮需求设置邮政支局(所)及各类专业经营单位。 二、主营业务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的主要业务:国内和国际信函寄递业务;国内和国际包裹快递业务;报刊、图书等出版物发行业务;邮票发行业务;邮政汇兑业务;机要通信业务;邮政金融业务;邮政物流业务;电子商务业务;各类邮政代理业务;国家规定开办的其他业务。 三、公司战略 (一)远景目标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建设成为治理结构规范、服务品质一流、运营管理高效、规模效益领先,社会满意、员工自豪,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世界一流邮政企业;力争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前100名、中国100强企业前20名、世界邮政前2名。 (二)企业文化 一个理念系统、三个行为模型、五个传播模块

1.一个理念系统 企业使命:情系万家、信达天下 企业愿景:建设世界一流邮政企业 核心价值观:用户至上、员工为本 企业精神:创新、协同、诚信、担当 服务宗旨:人民邮政为人民 2.三个行为模型 三个行为模型指行为识别系统包含的组织行为模型、领导者行为模型、员工行为模型。 3.五个传播模块 五个传播模块指视觉识别系统中的静态视觉模块、动态试听模块、文化活动模块、邮政榜样模块和环境建设模块。

中国证券市场20年大事记

中国证券市场20年大事记 2010年06月18日15:58 来源:投资与理财【字体:大中小】供稿/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 编辑/《投资与理财》尚晓娟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时任上海市市长朱镕基在当时交易所所在地浦江饭店敲响开市之锣。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1991年7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公布沪市8种股票的价格变动指数。 1991年8月1日第一只可转换企业债券琼能源发行。 1991年10月31日中国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物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招股,这是中国股份制企业首次发行B股。 1992年1月19日邓小平视察南方,考察了深圳股市情况并发表讲话。 1992年2月2日上海申银证券公司与上海联合纺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签定协议,发行我国第一只中外合资企业股票。 1992年2月21日第一家B股上市公司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向境外投资者发行股票。 1992年5月21日沪市全面放开股价管制,大盘直接跳空高开在1260.32点,较前一天猛涨104.27%,上证综指当天从616点蹿升至1265点,首度跨越千点。股价随后一飞冲天,仅隔3天,又登顶1420点。 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 1992年8月10日深圳数千人因为排队数日没买到认股抽签表而爆发震惊全国的“8??10”事件。"8??10"之后第三天,沪指猛跌22.2%。此时点位与5月25日的1420点相比,净跌640点,两个半月内跌幅达到45%。 1992年10月12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中国证监会成立。 1992年10月19日,深圳宝安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1992年认股权证,这是中国首家发行权证的上市企业。 1993年2月开始,在国家遏制经济过热的宏观紧缩政策影响下,中国股市开始进入长达3年的第一次大熊市。

二十年中国股市大事记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大陆成立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上海市证券交易管理办法》施行。 ★1991年8月1日,第一只可转换企业债券——琼能源发行。 ★1992年2月21日,第一家B股上市公司——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向境外投资者发行股票。 ★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价格限制,上证指数跳空高开在1260.32点,较前一天涨104.27%,首度跨越千点。 ★1992年10月12日,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证监会。★1993年8月20日,第一只上市投资基金——淄博基金发行。 ★1995年1月3日,开始实行T+1交易制度(投资者当天买入的股票或基金不能在当天卖出)。 ★1995年3月,证券市场在发展四年多以后正式走进政府工作报告。 ★1996年12月16日,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交易,实行涨跌幅不超过前日收市价10%的限制。★1998年4月28日,辽物资A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家ST(指境内上市公司连续二年亏损,被进行特别

处理的股票)公司。 ★1999年7月1日,《证券法》开始实施。 ★2001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 ★2001年10月22日,国有股减持办法暂停。 ★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 ★2008年4月20日,在大小非减持成为众矢之的之际,《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出台。 ★2008年6月20日,最后一只股改权证——南航认沽权证存续期满,股改权证自此彻底退出资本市场。 ★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正式揭开了帷幕,28只股票齐发的壮观场面,也刷新了中国股市多股齐发的历史纪录。 ★2010年3月31日,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接受券商的融资融券交易申报,融资融券交易正式进入市场操作阶段。 ★2010年4月16日,筹备多年的股指期货合约正式上市交易。

我国股市的30年来的发展历程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 30年,一个呱呱落地的婴儿可以长成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30年,中国股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一些成熟市场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才能完成的道路。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中国股票市场萌芽及最初探索阶段(1978-1991) 1986年11月14日,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凡尔霖时,向来宾赠送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只股票——一张面额为人民币50元的上海飞乐音响(爱股,行情,资讯)公司股票,成为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1、股票发行创“新纪元” 1984—1986年,北京、上海、广东、四川、辽宁等地的部分集体和国有中小企业纷纷开始股份制试点,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如广东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北京天桥百货公司、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中北京天桥百货、上海飞乐音响、上海延中实业等公司还公开发行了股票。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对前期股份制试点的成绩做出肯定,允许继续试点并提出了规范性意见。从此政府逐渐加大对股份公司的规范化管理,股份公司开始按照国际惯例设立和运作,股票发行更加规范,真正意义上的股票发行数量也越来越多。上海、深圳出现了股票的公开柜台交易,沈阳、武汉、成都等地也出现了股票的公开交易或场外交易。成立了一批专门从事股票发行、转让或交易相关业务的证券公司,从而为股票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 1987年1月,上海真空电子器件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我国第一家实行股份制的大中型国营企业。该公司股票的发行,拉开了国营大中型企业股份制试点的序幕,股份制试点进一步扩大和深化。截至1990年底,我国共有4750家企业发行了各种形式的股票,共筹资42.01亿元。其中,公开发行股票筹资17.39亿元,非公开发行筹资24.62亿元。 2、股票交易由“暗”转“明” 1984年11月18日,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发行不久,一些持有者即开始了自发的股票转让,这就是股票的私下交易。股票的私下交易广泛地存在于公开柜台交易之前的深沪两地。由于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缺乏市场化的价格、信息不对称以及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股票的私下交易存在着较多的投机和欺诈成分。 为解决股票的流通问题,1986年,上海试办了股票的公开柜台交易。1986年9月26日,“飞乐音响”与“延中实业”两只股票率先在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部柜台交易。为规范股票柜台交易,1987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出台了《证券柜台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股票必须在经人民银行批准的证券柜台转让,同时放开了股票交易价格。随后,上海的股票交易柜台和股票交易数量均有所增加,到1990年,上海已有16 个证券交易柜台和40多个证券交易代理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