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授课教案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授课教案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授课教案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授课教案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教案)

教学重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当代的表现。

教学时数:6节

教学内容: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同自然界的运动发展一样,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也有其自身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深刻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等一系列规律,为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马克思在1859年总结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时,明确地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了。随

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递发生变革。”这一段话深刻地概括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前者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三)★★★两者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例如,人类最初的意识,是“纯粹动物式的意识”,随着生产的发展,劳动的分工,人的智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而产生了思想家、僧侣等。马克思曾说:“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社会意识有着不同的内容,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丰富。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对立性,表现在: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是最高的;某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且各自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任何人都要受到传统的影响,人的意识也不例外)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

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唯物史观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谜”,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9页。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要深入理解生产力范畴,需要把握生产力的水平、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等重要方面。

生产力的水平:是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

生产力的性质: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它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

生产力状况:是这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作用于劳动对象的媒介体,同时又是人的自然机体的延伸。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二是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都可能成为劳动对象,其中进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三是劳动者:即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都受生产关

系的影响。

●“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范围内,才能有他们的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马克思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上——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广义上——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决定了生产、分配、交换、分配和消费。可分为——公有制和私有制两种。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两者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42页。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commerce]方式不再适应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533页。

总之,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必须就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主要有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它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挂你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5-326页。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原理的理论意义:

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正是基于这一点,马克思主义正确地阐释了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及其历史正当性的问题;正确地评价了历史事件、人物以及各种社会集团的理论、主张等,为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提供了基本观点和方法。

其次,这一原理是马克思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把握两点:其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有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等两部分组成。

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政治上层建筑)——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其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包括国体和政体两部分。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政体:是指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

●“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列宁选集》第3卷,第201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

两者的关系: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总是通过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排除异己力量,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时,就成为社会的推动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这一原理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因此,在当代中国,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促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快上层建筑的改革。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以更好地使人们群众获得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i。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这五种社会形态一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但是,就某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历程而言,有可能跨越某一个或几个

社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这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特殊形式,体现了其多样性的一面。例如,中国,就跨越了资本主义制度,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制度。

●“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列宁选集》第1卷,第8页。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

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

但是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括三层意思: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的空间。

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一个和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人是实践的主体)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们群众的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

历史车轮前进的总趋势是不可改变的,总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前进的,但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从历史上看,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变革,无不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领域也不例外。

社会矛盾有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之分。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使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作中决定力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

●“17世纪和18世纪从事制造蒸汽机的人们也没有料到,他们所制作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使全世界的社会状态革命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84-385页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生产力的发展既是物质文明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当旧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生产力就必然要求改变或变革生产关系而一旦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状况发生了变化,就如同原有的上层建筑发生矛盾,并要求改变旧的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变化、发展又会引起其他社会矛盾的产生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要通过一定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的矛盾表现出来,或表现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或冲突。当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

时,就会引起阶级斗争甚至是社会革命,进而促进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变迁。

可以通过改革或革命两种形式来解决矛盾冲突。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个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阶级和阶级斗争都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将消亡。

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当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就必然通过革命或改革来反对旧的阶级的统治,推翻其统治,建立新的社会形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但应指出的是,只有代表先进利益的阶级进行的阶级斗争才有可能推翻旧的阶级的统治。如奴隶反对奴隶主、农民反对封建地主的斗争,尽管打击和动摇了剥削阶级的统治,但他们不是先进利益的代表,因此这些斗争最终不免失败。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

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科学分析——在我国,阶级斗争依然存在,但已不是我国主要的矛盾。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

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33页。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表现在: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社会革命能够极大教育和锻炼包括革命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

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体制和思想观念等,改变的不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93页。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马克思把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称为预告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封建社会的贵族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帮助资产阶级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印刷术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比例;

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由机械化向智能化转变;

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第三产业比重日益提高。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为人们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再次,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引起思维变化的基础是实践。科技的发展,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从而促进了思维方式的改变。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想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造福于人类;

另一方面,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

●“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第349页。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马克思恩格斯:“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

鲍威尔兄弟:“历史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英雄’的精神,而人们群众是历史

中的惰性因素。”

在马克思主义之前,占统治地位的是唯心史观。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

与唯心史观相反,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现实的社会中的人,要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所谓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强调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要求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包括阶级关系中去认识和把握一定群众和个人的本质和作用。

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如下原则:

首先,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就每一个人而言,他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但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一定群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演进过程,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成和演进过程。

其次,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体现在一定的历史主体的活动之中。在各种纵横交错的力量中,只有符合经济社会运行规律、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力量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最后,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人与历史的关系具有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三层关系。

如果把历史主体当作类来看待,无疑肯定总体的人在总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提出了“人们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但是唯物史观并没有停留在一般地承认“人”创造历史这点上,而是更深刻地考察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的关系。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从量上说指社会人口中的巨大多数。

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生产人们生活必需的产品。

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事精神活动的主体。

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要求改进生产关系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精神文化条件等的制约,经济条件起着决定作用。

(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因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的群众史观,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邓小平在新时期,进一步强调了群众路线,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光辉典范。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每个人尽管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不同,但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有的人作用大些,有的人作用小些;有的人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有的人对历史起阻碍作用,因此,是无数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历史人物可分为:杰出人物和反面人物

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人物的主要倡导者、发起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对历史事件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总之,对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必须明确,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三)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但是谁能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成为杰出人物则具有偶然性。因此,英雄人物的出现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应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评价历史人物要尊重历史事实,依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如实地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关系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在历史上,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的代表人物的局限性,离开了一定的阶级背景,就很难理解历史人物的产生、作用及其性质。

总之,评价历史人物应把他放在特定的阶级和历史时期进行考察。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观点、现代社会的条件来看待历史人物。评价无产阶级历史人物也一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要尊敬领袖,发挥领袖的作用,但不能夸大领袖的作用,搞个人崇拜,神化领袖,否则将使领袖脱离群众,只能损害领袖的形象,破坏群众和领袖道俄联系,不利于领袖作用的发挥,不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

阅读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卷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列宁:《国家与革命》第一章、第五章,《列宁选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毛泽东选集》第1、3卷,《为人民服务》,人们出版社1991年版。

思考题:

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封建社会的贵族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帮助资产阶级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段话蕴含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我国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矛盾。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死刑、观念却丰富多采,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

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第二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三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四节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本章引言: 本章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这一章,要掌握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社会存 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掌握社会形态的划分法和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弄清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要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力,包括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 的直接动力,以及革命和改革、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要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唯物史观:马克思两大发现之一 (1)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 第一、把精神的东西当作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活动 总是在一定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唯心史观看到了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这种特殊性,但是却片面地扩大夸大了这种特殊性.它只是从意识 和精神的方面理解社会同自然界的区别,却没有看到社会对自然界的深刻依赖性、社会生活 本身的物质性和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性。 第二、片面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心史观注意的中心只是少数历史人物的活动,它把人民群众看作是"惰性”的物质、无知的”群氓” (旧)(2)唯心史观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第一,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及其规律的充分暴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生产发展的状况。 第二,阶级根源。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由于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分离,剥削阶级垄 断了精神文化活动,他们总是夸大精神的作用,贬低物质生产、鄙视体力劳动,抹煞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竭力鼓吹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为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 地位与剥削制度的合理性、永恒性作辩护和论证。 第三,认识根源。认识根源讲的是人们在认识中犯错误的可能性和原因 3,物史观创立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以往哲学家仅从人们的思想动机去研究社会历史的局限,努力寻找隐藏在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出发解释一切社会历史现象,否定唯心史观而创立唯物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考 摘要:本文对社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认为人类社会有其最根本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并通过自己的所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进行了一定的总结。 关键词: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形态社会基本矛盾 我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 首先,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在本质上是一种客观的物质体系。其次,人的目的和思想动机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得到实现。最后,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因为人类的社会是客观存在的,而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总有其一定的运动变化规律。同样地,人类社会亦有其最根本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这些规律并不以我们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并且是有规律可循的。 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完全准确无误地发现和表述,我们只是吸收前人的经验然后自己加以总结。 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出了按五个阶段的顺序发展的学说,即按原始共产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该学说的理论基础是认为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由于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关系或迟或早将适应新的生产力而变革,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就按照上述五个阶段的顺序发展。 接下来我会引用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著作来证明我自己的观点。 1859年,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发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一段话深刻地概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我们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依据。 1867年7月25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初版“序言”中写道:“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马克思在这篇“序言”中还提出一个论点,他说:“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在近现代史中的苏联的崛起与崩溃其实也正好应验了马克思的这个论断:“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这其实也表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着一定的规律的。而探寻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为了避免毁灭性的灾难和减轻发展中的痛苦,而不仅仅是为了“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与此同时也是在探索和完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其实,在著名学者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中也可以找到相关信息。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人类历史的起源相同,经验相同,进步相同。”摩尔根写道:“在人类进步的道路上,发明与发现层出不穷,成为顺序相承的各个进步阶段的标志。同时,各种社会制度,因与人类的永恒需要密切相关,都是从少数原始思想的幼苗发展出来的;它们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社会存在是社会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A、B、C) 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上层建筑 E、社会结构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是(C)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超前性 3、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A、B、C)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生产关系 E、社会分工 4、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D) A、阶级斗争 B、改革开放 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

E、人民群众 5、人类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C ) A、政治关系 B、思想关系 C、生产关系 D、家庭关系 E、民族关系 6、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C) A、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B、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 C、革命阶级向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 D、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势力反对保守势力的斗争 E、剧烈的武装斗争 7、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其对生产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主要有(A、C、D) A、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B、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C、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D、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第三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E、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8、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承认人的活动作用的观点,属于(A)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诡辩论观点 D、折衷主义观点

高中思想政治《社会发展的规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 (1)本框的主要内容 “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第一框。本框分为三目。第一目从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比较中,引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概念、关系;第二目分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第三目指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本框在全书中的地位 《生活与哲学》第二、三单元主要是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而没有把如何正确看待社会和人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进行讨论。因此,第四单元首先要讲清楚的一个内容就是社会历史观。 本框属于社会历史观的重点内容,主要讲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目的是为下一框讲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为下一课讲人的价值与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做准备。二、学生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在第二、三单元系统地学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唯物论、 认识论和辩证法,这为他们学习本单元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尤其是本框要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 证关系、用发展、矛盾的观点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急发展趋势。 人类在自然观上容易坚持唯物主义,但是在历史观上往往容易陷入 唯心主义。高一学生同样面临着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难题。 三、教学设计思想 1、遵循“以生为主,还学于生”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坚决贯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策略”。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主要起导向作用。教师不直接给学生答案,而是创设情境,预设问题,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解决问题。 2、遵循“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教学中,所举事例力求从学生生活中寻找,也让学生将所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3、遵循“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教材只是教师教学中的一种 资源,一种手段,避免以本为本,照本宣科。

教案: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第七章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人类社会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第七章,就是把这些动力系统地进行阐述,从而通过研究,帮助我们全面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自觉地投身于实践活动之中去。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发展动力是一个包括多因素、具有多层次的综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最深层次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指它制约着其它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及面貌,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社会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是指它不是哪一个社会形态所特有的,而是从原始社会到至今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发展过程的始终,是指一个新的社会形态的建立,并不意味着社会基本矛盾的消失,而是它解决了旧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而同时新的矛盾又存在,并发展着。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二者辩证统一于社会生产方式) 先来复习一下第六章所讲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概念: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资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情况不一样,其中, ▲(一)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最终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不同历史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区别,是由生产力发展的不同状况决定的。离开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任何新的生产关系都难以建立。 例如,●石器(生产力要素中的生产工具)对应的只能是原始公社的生产关系。作图表练习:青铜器奴隶制生产关系。 铁器封建制的生产关系。 大机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内容,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则是生产力赖以发展的社会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应于内容。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人们常把生产力比作儿童身体,把生产关系比作衣服。当衣服大小还足以保护身体发育时,身体就可以继续发育,当衣服窄小到束缚身体、影响发育时,就得换成大号的了。 生产力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历史上不同生产关系的交替,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例如,生产力处于使用简陋的石器工具的情况下,个人无力单独同自然界相抗衡,只能共同劳动,就产生了集体的原始公社的生产关系。以金属工具为主的较为进步的生产力,导致了剩余产品的出现,剥削成为可能,决定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产生。以冶铁技术为代表的金属工具的改进,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就被封建制的生产关系所代替。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从使用手工工具逐步过渡到机器生产,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取得了胜利。 生产关系变革的过程往往表现出某种阶段性和层次性。往往先是部分地改变生产关系,如在封建社会末期,出现了小规模的、个别商品交换、少量雇佣劳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规律的关系问题 B.阶级与阶级斗争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规律问题 2、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念,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里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 A.地理条件 B.人口条件 C.资源条件 D.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 3、阿尔都塞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并不是在一切时候都固定不变的,它随着矛盾的多元决定和它们的不平衡发展而变化着”,经济、政治、理论等交替起第一作用。这一“多元决定论”是()。 A.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C.超越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之上的正确观点 D.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的有益补充 4、近年来,Tuhao(土豪)、Dama(大妈)等一些网络热词被英国著名的牛津词典收录,这说明()。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没有阶级性 C.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物质的社会关系” D.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因为 ( )。 A.社会意识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都是通过文化体现出来的 D.先进的社会意识就是先进文化 6、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 )。 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 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7、“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这段话指出,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是()。 A.生产工具 B.生产力 C.生产方式 D.生产资料 8、“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下列说法中,哪一个说法不说明上述观点()。 A.生产关系的改变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性质 C.变革生产关系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9、下列观点中,哪一个不属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反作用原理()。 A.拔高的生产关系能使生产力获得“跨越式”发展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案_3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理解: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应用:结合事例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能力方面 引导学生通过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觉悟方面 使学生认识到,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个人与社会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但不能夸大个人的作用。个人应该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成才条件,努力完善自我,以便将来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教学重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看待个人成才的条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钱学森》) 通过钱学森回国后为祖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引出: 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板书) [讲授新课] 师:要了解二者关系,首先要区分“人”和“个人”这两个概念。粗看起来“人”与“个人”似乎是一回事,我们日常用语也没有处处把二者区别开来,严格地说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是表现人类一般特征(即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概念,概括了所有人的共性,我们在上节课讲授的就是这个共性,但不能说明人们自身之间的差别,只有“个人”这个概念才可能表现出人们之间的差别,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都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差别的“单个的人”,故“人”和“个人”的关系就是我们在哲学常识上册中讲到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人”是只有在思维中才能把握的概念,我们感官接触到的都是“个人”,“个人”中包含了“人”的特征,“人”又概括了所有的“个人”。

综上所述“个人”是指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的“单个的人”。其次,要区分“社会”与“社会发展”,“社会”我们在前面作了解释,这个概念指的是这个共同体的静态。那么“社会发展”这个概念可以说指的是这个共同体的动态。社会的发展不仅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上,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之中。如近代历史上,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形态并没有改变,但社会内部已发生了几次大的技术革命,使同一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内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生了不少变化和进步。 师:我们区分了“人”与“个人”,“社会”与“社会发展”后,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 生:看书、阅读、思考、举例。(略) 师:让一个同学概括二者关系: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制约着个人的活动。 我们先来看关系的第一方面内容。 1.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 师:为什么个人活动能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生:个人活动,之所以能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版电子教案)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学时:9学时 第三章教案内容分配 学时1: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学时2: 第一节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学时3: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学时4: 第一节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学时5: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学时6: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时7: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时8: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时9: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第三章第一学时教案 授课内容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重点和难点: 1.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 3、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 5、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6、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授课思路: 1.突出重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手段: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入手,在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比较中,讲授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使学生切实把握这一原理的基本内容、观念、方法和原则,由此加深学生对唯物史观理论基础的理解。 2.通过案例讲解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问题导入: 社会现象纷繁复杂,社会历史绵延不绝,对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思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始终,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也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总会对包括人的行为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社会形态?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 2.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 吃喝穿住? B.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 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 结成社会关系 3.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劳动者? B. 劳动对象 C. 科学技术? D. 管理方式 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C.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具有其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5.生产的社会条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 A. 政治法律制度? B. 生产关系 C. 历史文化传统? D. 伦理道德规范 6.2011年4月,耶鲁大学出版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书中列举了当前西方社会,10个典型的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艺术、宗教、政治、法律、道德等都被简单地视为经济的反映,对人类历史错综复杂的本质视而不见,而试图建立一种非黑即白的单一历史观。上述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思想的严重歪曲,其表现为

A.把社会历史发展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歪曲为单一因素决定论 B.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歪曲为机械的单向作用 C.把经济作为社会的“基础”所具有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歪曲为唯一决定作用 D.把意识形态对社会历史始终具有的积极能动作用歪曲为消极被动作用 7.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A.人人创造历史? 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E.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8.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 A.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B. 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 C. 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 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9.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B.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 C.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启示 D.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国情的正确把握 E.人们可自由选择社会制度并决定社会发展方向 10.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 A.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B.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C.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包括剥削阶级 D.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11.卢梭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司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自由理性的外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5)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 (6)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授课学时:6学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导课: 【教师复习提问】:旧唯物主义的基本缺陷是什么?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同自然界的运动发展一样,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也有其自身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深刻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等一系列规律,为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唯心史观的基本缺陷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坚持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观点。宿命论:认为神秘的客观精神、天命决定历史(客观唯心主义);唯意志论:认为少数英雄人物的意志决定历史(主观唯心主义)。它们的主要缺陷是:其一,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其二,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第二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三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四节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本章引言: 本章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这一章,要掌握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掌握社会形态的划分法和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弄清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要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力,包括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以及革命和改革、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要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唯物史观:马克思两大发现之一 (1) 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 第一、把精神的东西当作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唯心史观看到了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这种特殊性,但是却片面地扩大夸大了这种特殊性.它只是从意识和精神的方面理解社会同自然界的区别,却没有看到社会对自然界的深刻依赖性、社会生活本身的物质性和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性。 第二、片面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心史观注意的中心只是少数历史人物的活动,它把人民群众看作是"惰性"的物质、无知的"群氓"(旧)(2)唯心史观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第一,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及其规律的充分暴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发展的状况。 第二,阶级根源。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由于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分离,剥削阶级垄断了精神文化活动,他们总是夸大精神的作用,贬低物质生产、鄙视体力劳动,抹煞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竭力鼓吹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为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与剥削制度的合理性、永恒性作辩护和论证。 第三,认识根源。认识根源讲的是人们在认识中犯错误的可能性和原因 3,物史观创立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以往哲学家仅从人们的思想动机去研究社会历史的局限,努力寻找隐藏在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出发解释一切社会历史现象,否定唯心史观而创立唯物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化学与社会发展教学案教案优选稿

化学与社会发展教学案 教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第九章第1节化学与能源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的能源,知道能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节能的好习惯。 2、比较常见的化学能源,认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利用新能源的重大意义。 3、学会制备氢气的原理、装置、收集方法。 教学过程 [引入] [讨论交流]:逾演逾烈的“电荒”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制约着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讨论“电荒”产生的深层原因,感悟能源、材料、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思考]:生活中有哪些能源,它们有哪些应用,存在哪些问题。 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讨论交流]: 化学电源的优点:电池是把转化成的一种装置,电池是一种低污染高效率的能源。 [思考]: 生活中常用的几种不同类型的电池。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探究实验]:铜锌原电池实验 [观察与思考]: 1、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发生了偏转,为什么会偏转,实验中能转变成 能。 2、电池的缺点:,应该如何处理。 二、氢能 [自学] 书232 [讨论交流]:目前氢能源开发利用还存在的问题 中考链接: 1、你认为在中最理想的燃料是() A.氢气 B.甲烷(沼气、天然气) C.煤气 D.汽油 2、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 2、CO、CH 4 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 能转化为电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A、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B、都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第九章第2节化学与材料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的材料,知道材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3、认识开发环境友好的新材料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 [交流讨论]: 家庭中常见的材料种类、性能、应用。 [讨论交流]

论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论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摘要:人类社会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蕴藏着其许多发展规律。马克思基本原理从辩证的角度深刻揭示出一系列社会发展规律,为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 关键词: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 马克思基本原理在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方面主要论述了以下三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这些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着重要意义。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制约着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决定了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及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了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二者的辩证原理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是揭示社会发展规律面矛盾的重要依据。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作为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等其它社会关系都受到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有机结合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生产力也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其本质的内在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基础决定一个社会的性质。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

高中政治必修四《社会发展的规律》教案人教版

新田一中高三政治备课组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一、综合解说 【地位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板块组成。前三单元重在讲述辩证唯物主义部分。而本单元则转向历史唯物主义,主要追索社会生活的本质,探究社会历史的规律,寻觅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对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探索和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而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本单元是整个教材的落脚点和归宿,起到概括和总结全书的作用。 【主要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设计为两课: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十一课包括两个框题: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历史的主体。 第一框共设两目:第一目主要分析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从而深入理解社会的物质性特征。第二目分析了两大社会基本矛盾,通过这一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在社会历史领域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第三目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一总趋势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中实现的。 第二框共设两目:第一目主要讲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教材从社会财富的创造、社会变革的力量角度分析论证了该观点。第二目是在前一目的基础上得出的方法论思想,要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们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归根到底就由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组成的。明确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了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在实践中实现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推动社会前进。 第十二课主要讲了人的价值是什么,价值观具有哪些导向作用及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共分三框。 第一框共设两目:第一目“人的价值”,主要讲了三个问题。首先,阐述了哲学意义上的价值;然后,引发出人的价值问题,重点讲了人的价值是什么;最后,概括了如何评价人的价值。第二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首先阐释了什么是价值观,然后重点讲述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的导向作用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的导向作用。 第二框共设两目:第一目“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主要讲了人们进行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第一个标准,即“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第二目“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主要阐述了进行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利益出发点: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共设三目:第一目“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主要论 述了人的价值必须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第二目“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主要阐述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因此,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价值。第三目“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要讲述了实现人生价值应具备的主观条件,即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三、单元导语: 什么是真的、善的、美的,什么是假的、丑的、恶的?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设计

篇一:11.1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设计) 《生活与哲学》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篇二:11.1《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设计 《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基本矛盾原理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能力,对社会历史的总趋势有正确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到物质领域中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社会实践;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教学难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课前预习作业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 六、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新课:困惑1:如何导入新课 修改课件用网络流行词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利用课本86页材料及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问题 讲授新课: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利用学案网络热词的发展的材料,解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思考:1网络热词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2网络热词的更迭,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看书、思考、归纳 板书或ppt: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解析图 问题: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先进的社会形态中还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落后的社会存在也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 学生:举手回答 问题:你能否运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为什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困惑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包括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二者关系中吗?相对独立性是社会意识的特点,是关系中的一点. 归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才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发展的规律教案--优秀.doc

社会发展的规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2)两大社会基本矛盾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理解:(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分析: (1)联系社会实际,说明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2)联系我国调整生产关系的实际,说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分析社会现实,说明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 2、能力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3456 2019-03-08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2)两大社会基本矛盾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理解:(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分析: (1)联系社会实际,说明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2)联系我国调整生产关系的实际,说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分析社会现实,说明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 2、能力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3456 2019-03-08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2)两大社会基本矛盾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理解:(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分析: (1)联系社会实际,说明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2)联系我国调整生产关系的实际,说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分析社会现实,说明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 2、能力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11.1社会发展的规律 教案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一、综合解说 【地位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板块组成。前三单元重在讲述辩证唯物主义部分。而本单元则转向历史唯物主义,主要追索社会生活的本质,探究社会历史的规律,寻觅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对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探索和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而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本单元是整个教材的落脚点和归宿,起到概括和总结全书的作用。 【主要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设计为两课: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十一课包括两个框题: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历史的主体。 第一框共设两目:第一目主要分析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从而深入理解社会的物质性特征。第二目分析了两大社会基本矛盾,通过这一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在社会历史领域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第三目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一总趋势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中实现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