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6课 我是共和国的公民

第6课 我是共和国的公民

第6课  我是共和国的公民
第6课  我是共和国的公民

第6课我是共和国的公民(第一课时)

如皋市袁桥镇何庄小学纪晓艳

拥有的公民权利。

3、听小故事《还我上学的权利》,说感受。

(1)小组交流。

(2)班级展示。

活动三:演一演、辩一辩

1. 看小品表演,思考:如果你是律师,你会怎样帮助王爷爷呢?

(1)小组交流。

(2)班级展示。

2.小辩论:

甲方:刘小明的妈妈的行为侵犯了他的人身自由权。

乙方:刘小明的妈妈也是为了他好,再说刘小明是未成年人,他妈妈有权这样做。

(友情提醒:由组长主持,一辩:亮出观点,简述理由;二辩:可反驳对方,支撑自己的观点;三辩:总结观点。)

2.随机抽组开展辩论,其他组适当点评。

【课堂反馈】

一、自我检测。

1.填空。

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

(1)。

(2),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结社、集会、

法律小博士读资料卡片。

2.听了法律博士的介绍,你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了吧。

3.下面我们来听一个小故事《还我上学的权利》,听完了,请同学们说说感受。

4.实话实说:

点评:此处的实话实说要鼓励学生使用刚学的公民权利的知识,学会使用“法言法语”。

(三)活动三:演一演、辩一辩

1.小品表演:学生扮演王爷爷创设情境,想请律师咨询。

如果你是律师,你会怎样帮助王爷爷呢?

2.点评:创设情境,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小辩论:

刘小明的妈妈工作很忙,总是不能在家陪他,又担心他自己跑到外面有危险,还耽误学习,就经常把他反锁在家里。他妈妈的这种行为是否侵犯了他的公民权?

甲方:刘小明的妈妈的行为侵犯了他的人身自由权。

乙方:刘小明的妈妈也是为了他好,再说刘小明是未成年人,他妈妈有权这样做。

(1)学生读材料,思考自己的观点,会支持哪一方。

(2)分组展开辩论,组长做主持人。

(3)教师小结。

3.课外延伸:就我们辩论的话题,你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讨论。

三、检测反馈

1.自我检测。

第6课我是共和国的公民(第二课时)

如皋市袁桥镇何庄小学纪晓艳

北师版八年级上第6课_公民的权利

第6课公民的权利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一个既光荣又神圣的称号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中国公民,就看这个人是否( C ) A.在中国出生 B.有中国血统 C.具有中国国籍 D.在中国定居 2.下列不属于我国公民的是( B ) A.未满18周岁的中国青少年儿童 B.美籍华人 C.旅居国外的中国人 D.我国的报刑人员 3.“最爱喝的小呀永远是黄河水……最爱说的话呀永远是中国话……”这首歌给我们的启示是( A ) A.青少年要珍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公民这个荣誉称号 B.中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 C.黄河水最好喝,我们应努力保护好 D.我们都应喜欢喝黄河水 4.我国公民意识的集中体现是( D ) A.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B.自觉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C.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D.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 5.国籍是一种身份,一个人取得了某个国家的国籍,就取得了这个国家的公民资格。因此,国籍是指一个公民( C ) A.道德上的身份 B.政治上的身份 C.法律上的身份 D.可有可无的身份 6.小李的父母是中国公民,他出生在中国,后到加拿大留学,并加入了加拿大国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小李是中国公民 B.小李是加拿大公民 C.小李过去是中国公民,加入加拿大国籍后,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D.小李具有双重国籍,既是中国公民,又是加拿大公民 7.下列公民中,受到我国法律保护的是( D ) ①居住在法国的法国籍华人 ②侨居在澳大利亚的中国公民

③在非洲打工的中国人 ④被印度警方扣留的中国渔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8.下列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是( D ) ①正在北京101中学读书的西藏藏族学生 ②生活在英国的英籍华人 ③在我国监狱服刑的被剥夺政治树利的罪犯 ④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9.我们说小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因为他( D ) A.在中国定居 B.在中国出生 C.年满18周岁 D.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10.下列不属于我国公民的是( B ) A.退休在家的工人老李 B.留学北大的韩国女生 C.在美国打篮球的姚明 D.在监狱服刑的犯人 11.我国公民应该享有最起码、最基本的权利是( C ) A.文化教育权利 B.政治自由权利 C.人身自由权利 D.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12.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有( C ) ①家长为了了解孩子而拆阅孩子的信件 ②学生张某给在国外的舅舅寄了一张明信片 ③教师为了教育学生,未经本人同意公布了学生的个人信件 ④学样公布某家长对学校的感谢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五课《做守法公民》知识点归纳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五课《做守法公 民》知识点归纳 1、法律的作用? (1)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 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 向,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 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 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二者都要承担 法律责任。 违法的种类一览表 含义触犯法律法律责任常见违法现象(事件) 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 律法规的 行为 民法通则、合 同法、消费者 权益保护法、 物权法 承担民事 责任 如民事赔偿、借贷不 还、侵犯消费者合法 权益等侵犯他人民事 权利或者撕毁合同 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管 理法规的 行为 治安管理处 罚条列、交通 管理法规、义 务教育法、劳 动法、环境保 护法 受到行政 制裁,包括 行政处分 与行政处 罚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 殴打他人、谎报险情、 破坏铁路封闭网、污 染环境、使用童工、 不让子女接受义务教 育等 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违法行为情 节严重,对社 会危害很大, 触犯刑法,应 受到刑法处 罚的行为 刑法应受到刑 罚处罚(主 刑与附加 刑) 抢劫、盗窃、故意杀 人、绑架、投毒、 贩卖毒品等重大刑事 犯罪 3、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5.1我是中国公民

5.1 我们都是公民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明确公民身份确认的标准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要求;人民当家作主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和核心,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内涵和表现;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应如何培养公民意识,做合格公民。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公民身份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作为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中国公民,我们受到法律的保护,中学生应为自己是中国公民而骄傲,努力学习,争做合格公民,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公民身份的内涵,掌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二)教学难点 树立公民意识,通过规范日常行为,从小事着手,争做合格公民。 三、学时 2个学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刘德华的歌曲《中国人》导入本课。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渊源,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同学们可曾想过,我国是以什么标准来明确我们的身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二)新课讲授 我国以法律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就明确指出: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然后,广义上公民的概念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如:美国公民指具有美国国籍的人,日本公民指具有日本国籍的人。因此,公民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一国国籍。 请同学们翻回P2-3,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并回答。 问:上述五幅图片关于公民身份的理解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说说你的依据。 图一:不正确,公民身份的确认只与国籍有关,与年龄无关,我们一出生就具有

第6课 做守法公民

第6课做守法公民 认识依法治国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增强法制观念 2.增强学生守法意识,学会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守法公民 [知识与能力] 1.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本质及基本要求 2.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懂得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理解法治观念的内涵及其增强公民法制观念的重要性 4.了解公民学法、守法与依法维权的关系 5.理解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本质及基本要求 2.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懂得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理解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增强守法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本质及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 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懂得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导入新授 “要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自己希望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之中?”学生设想生活的美好,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谈出希望生活在经济繁荣、民主完备、精神生活充裕等的社会中,教师进一步引导,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社会中需要由什么来保证实施?让学生明确我们要用法律来治理国家,走依法治国之路。从而导入新课。 俗话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大到国家的治理,小到个人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约束。 依法治国的提出: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999年3月,把“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 二、新授 1.生活离不开法 例举:比照两幅照片,谈感想。(注意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七年级第五单元《遵纪守法》内容,说明遵守家规、校规、公共场所活动规矩的重要性) (1)什么是依法治国?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理解: 第一:依法治国的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结合八年级第五单元《与法同行》中的《神圣的宪法》内容及P77页的画面,让学生得出结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指出实行依法治国,最根本的<核心>就是依宪治国。)

品德与社会我是共和国的公民优秀教案

品德与社会《我是共和国的公民》优 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们是共和国的公民以和我们所拥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需履行的义务。 2、增强国家观念和法律意识,培养公民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显示生活中,打官司似乎是大人的事,和同学们没有什么关系。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听听法律专家是怎么说的? 二、听一听,议一议 1、阅读教材的资料《零岁的原告》 2、读了资料后,你有什么疑问和感触,都可以说一说。 3、梳理同学的问题后,让全班的同学关注两

个问题: (1)零岁的小朋友为什么能成为原告? (2)零岁的小朋友为什么能赢得这场官司? 4、你是共和国的小公民吗? 同学讨论,教师小结:同学们都是共和国的公民,老师也是。 5、作为共和国的公民,都应该享受公民的权利,作为一个公民,你知道你享有哪些权利吗? 三、读一读、说一说 1、请同学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拥有的公民权利。 2、交流,你知道我们拥有哪些权利。 3、下面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听完后请同学们说说你的感受。 4、实话实说 四、演一演、辩一辩 1、小品扮演:同学扮演王爷爷创设情景,想

请教师律师咨询。 假如你是律师,你会怎样协助王爷爷。 2、争辩:小明的妈妈有没有侵犯小明的权利? 第二课时 一、对比揭题 1、出事新闻报道。请一位同学扮演主持人。 2、请另一位同学播报《从纳税人做起》 3、从两则新闻中你有什么感想? 4、小结: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们是共和国的公民以和我们所拥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需履行的义务。 2、增强国家观念和法律意识,培养公民意识。 教学过程: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崇尚法 第6课 做守法公民 第2框 树立法制观念导学案苏教版

树立法制观念 学习目标: 理解法治观念的内涵及其增强公民法制观念的重要性。了解公民学法、守法和依法维权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学会用法规范言行,做守法公民。 教学重点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教学难点树立法治观念的内涵。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层层设疑、重点剖析、阅读感悟、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1、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含义、重要性 (1)含义:公民树立法制观念,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 (2)重要性: ①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 ②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③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保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2、公民树立法制观念的基本要求:(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 ①认真学法,懂法,树立法治观念。 ②自觉守法,法律规定的一定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③学会用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④自觉护法,敢于和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3、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方法有:记住那些人的相貌;拨打“110”报警;告诉老师或父母,请学校或家长出面解决等等。(特别提醒:面对不法行为,如果参与复仇,不仅不能维护合法权益,本身也属违法行为,会给社会带来一定危害;如果忍声吞气,息事宁人,只会助长违法者的嚣张气焰,无法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没履行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义务。) 4、青少年学法、懂法的重要意义 ①认真学法,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律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②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和履行公民的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同步测试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一次禁毒行动中,警方发现并铲除了张某为治牙痛种的52株罂粟,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张某的行为 A. 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B.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 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D. 是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表现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到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这一“车让人”的新法规出台后,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明显减少,在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也有下降趋势。这一新规体现了法律 A. 规范作用 B. 保护作用 C. 既有规范作用,也有保护作用 D. 只有规范作用,没有保护作用 3.2018年5月,在咸宁市开展的警示教育中,市纪委公布了一批领导干部贪污腐化、最后锒铛入狱的案例。这些案例中领导干部犯罪行为的最本质特征是 A. 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B. 触犯了刑法 C.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 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 4.下列关于“犯罪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定是违法行为②最本质特征是有社会危害性 ③违反刑法的行为④必然后果是会受到刑罚处罚 ⑤是严重违法行为⑥是一般违法行为的最终结果 A. ②③④⑥ B. ①②④⑥ C. ①③⑤⑥ D. ①③④⑤ 5.2018年5月12日,年仅21岁的消防战士谢勇在江苏一小区解救被困群众的过程中不幸牺牲。对此,网民王某在QQ群中公然发表侮辱牺牲消防战士的言论,最终王某因寻衅滋事被清江浦分局依法予以拘留15日并罚款1000元的处罚。王某的行为是() A. 民事违法行为 B. 行政违法行为 C. 刑事违法行为 D. 严重违法行为 6.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刑罚的种类分为 A. 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 B. 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 C. 主刑和附加刑 D. 拘役和没收财产 7.下列能劝诫我们远离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的谚语是 A.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B.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北师大版八上《我们是公民》说课稿

北师大版八上《我们是公民》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我们是公民》。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我们是公民》是北师大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的内容,这一主旨是公民意识教育,本课是本册书的起点。针对我国过去公民意识教育薄弱,人们普遍缺乏公民身份认同和公民意识缺失等问题,有必要从公民身份及其内涵这些基本的知识开始。 八年级的学生处于青春前期,这一代的青少年多是独生子女,孩子们普遍缺乏履行责任的机会,义务意识比较薄弱。八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通过阅读、大众传播媒体或与成年人的谈话中接触过“公民”这个词,但没有从法律上、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上了解公民的含义,所以本课对他们进行权利和义务的教育,对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成为合格的公民,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八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身份的含义。 2、使学生懂得运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去分析一些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情境问题和 简单材料。 3、通过本课学生唤醒和强化学生对自己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4、使学生明白公民身份的内涵,体会树立公民意识的重要性,能在日常生活 和实践中,具有自觉提升自身公民意识的动力和行为。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公民身份的确认和公民身份的内涵。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四|、教学方法—————商丘兴华学校成功教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商丘兴华学校成功教学法”。 五、教具使用 兴华学校成功教学案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使用的是“成功教学法”的授课模式,分为六部分分别是:自学、量学、助学、用学、测学、思学。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具体的我是这样做的 1、自学 首先、明确学习目标,这样可以让同学们知道本节课的任务是什么?使他们有目标的去学习,知道“学什么”。 其次、告知学习方法让同学们知道“怎样学”。 具体学习方法如下:

5.1 《我们都是公民》 教学设计

5.1 《我们都是公民》教学设计 一、目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掌握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身份的含义,了解自己所具有的中国公民身份,并懂得运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去分析一些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情境问题和简单材料。 使学生明白公民身份的基本内涵,即公民是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和保护的个人,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使学生体会树立公民意识的重要性,懂得作为新一代公民,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的公民素质。 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实践中,具有自觉提升自己公民意识的动力和行为。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自主学习和引导性教学,唤起和强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感悟公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从感情上热爱自己的国家;从理性上理解:作为公民,个人与国家所具有的法律关系;初步养成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理念和态度。 重视公民意识的自我形成和公民素质的自我提高,深化国家观念,提高个人的公民道德水平和民主意识,养成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良好习惯,增强法律观念,养成学法、守法、护法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公民身份的确认与公民身份的内涵。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国际交往中,人们通常会问:你是哪个国家的人?这实际是在问:你是哪国公民?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公民。那什么是公民?什么又是中国公民?公民与国籍有什么关系?公民身份又有哪些内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 讨论:怎样才算拥有一国公民资格?

(二)公民身份的确认 1.公民。 (1)定义: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个人具有某国国籍就是该国公民。 公民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 (2)中国公民:我国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张某是湖北宜昌人,出国留学后被美国一所大学聘用,现已取得美国国籍,并长期在美国定居。张某是(美国公民)。 注意:每个社会成员,除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外,没有任何限制条件,即不管男女老幼、是否享有政治权利,都是中国公民。 2.国籍。 (1)定义: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2)我国法律对国籍的有关规定。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法律规定”,同时,我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思考:我们一出生就具有公民资格吗?为什么? 练习:课本P2,“情境研讨”。 小组交流:上述对公民身份的看法哪些是准确的?哪些是不准确的?说说你的依据。 讨论:正确理解公民、人民、国民的涵义。 (三)公民身份的内涵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新闻回放”,设计情境问题: (1)你能说说当时受阻于国外机场时的情景和感受吗? (2)你是怎样想到向祖国求助的? (3)回到祖国你有什么感受? (4)这件事给你什么教益? (5)以后有机会你还会选择出国旅游吗? (6)你对其他准备出国旅游的同胞们有什么建议? 小结:我们是中国公民,祖国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强大后盾,所以我们要有“国家观念”。 公民身份的内涵: ①公民是国家的成员。受国家法律保护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单元测试题 姓名班级 一.我会填(共24个每个1分) 1.在家里,我们是();在学校,我们是();在商场,我们是()。 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2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 3.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国籍。 4.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公民具备()条件的,可以申 请退出()国籍。 5.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号码——每个公民()的,() 的身份代码。 6.“公民”一词最早出现在(),并为古罗马所沿用。 7.中华民族是()、()、()的民族,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 8.2008年,第()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 ()梦想。 9.中国是全世界第()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10.()年,中国女排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奥运会上夺得了冠军。 11.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 12.()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的保障书。 13.()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4.()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二.我会选(共10个每个2分) 1.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国籍。 A.外国 B.中国 C.双重国籍 2.公民身份号码由()位数字组成。 A.18 B.17 C.15 3.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挂失。 A.检察院 B.法院 C.公安机关 4.()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A.护照 B.户口本 C.身份证 5.今年7岁的叶知秋成为了一名小学生,她享有()权利。 A.义务教育权 B.人权 C.建议权 6.中国公民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热线电话()求救。 A.12038 B.12308 C.13028 7.看一看下列事件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选择写在()中。 A. .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B.保护国家秘密的义务 C.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 (1)秦朗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车。() (2)张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 (3)张华和蒙古族同学经常互相帮助,还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维护民族团结” 主题演讲比赛。()

如何做一名守法公民

遵纪守法从我做起 我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规矩,否则就什么也做不成。对国家,对社会来说这规矩就是法。作为国家公民和社会成员,人人都要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我们小学生作为国家的小公民,社会的小主人,同样应该学法、懂法、守法,只有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从小妈妈就教育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起初我懵懵懂懂的,一点也不明白这句话的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有些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了。有一次,天气晴朗,我和爸爸、妈妈欢欢喜喜地在河堤边散步,河堤的路面被清洁工人清扫得干干净净,我们享受着大自然赋予我们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走了一会,我感觉有些口渴,于是妈妈递给了我一个橘子,我三下五除二便将一个橘子收入腹中,顺手将橘子皮抛在了路边。桔黄色的橘子皮孤零零地躺在路上十分刺眼,妈妈回过头看了一眼橘子皮,又看了看我,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她停下了脚步。我先是莫名其妙地盯着她,最后顺着她的眼光看到了被我遗弃在路边的橘子皮,我的脸刷地红了,我快速走过去弯下腰捡起橘子皮丢向路边的垃圾桶。妈妈脸上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轻声对我说:“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可是如果人人都乱丢垃圾,不遵守社区公共道德,河堤会变成什么样呢?” 在学校里,我们应该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走出学校我们才能更好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当上课铃打响时,如果有同学还三三两两地慢慢走进教室,势必影响老师的正常教学和大多数同学的正常学习;中午午休时

间,如果有的同学大声说话、打闹嬉戏,一定会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休息,扰乱寝室的秩序;不听老师劝阻将零食带到学校,不仅违反了学校的规定,而且吃零食还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总之,所有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却会对我们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会扭曲我们的价值观。 古人说得好:“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丧身。”不可轻视小事情,不要因为善事影响小就不去做,也不要因为恶事影响小而去做。我们要从小培养良好的品质,遵纪守法,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合法的小公民。 指导教师伍芝云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崇尚法律 第6课 做守法公民 第1框 认识依法治国教学案苏教版

认识依法治国 学习目标 1、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本质及其基本要求。 2、了解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懂得依法治国必须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感受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增强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 教学难点德治和法治律的关系。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层层设疑、重点剖析、阅读感悟、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1、依法治国含义、本质、根本目的、基本要求﹑核心 (1)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2)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3)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4)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核心:依宪治国 2、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①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只有用健全的法律法规规范、引导和制约人们的经济行为,才能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才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③只有实行依法治国,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依法治理社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才能促

进社会和谐,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才能维护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④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⑤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 3﹑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或为什么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1)法治和德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2)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3)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预习反馈: 1、依法治国的本质是,根本目的是 ,基本要求是、、、。 2、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本质上是。 3、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才能维护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教学过程 一、【设境示标】 赏析名言:媒体展示或语言叙述名言“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 设疑导思:◆上述名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讨论畅谈:指导学生依据自身思考,自由讨论,合作探究,并择优交流。 二、【感悟探究】生活离不开法

我是共和国的公民

第6课我是共和国的公民 连云港市东海县双店中心小学王卫卫 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公民”概念,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行为与习惯:懂得珍惜法律所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同时恪守自己应尽的义务; 3.情感与态度:培养公民意识,增强国家观念和法律意识。 第1课时 一、课前准备 1.教师本人生活照一张; 2.查一查,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并制作资料卡。 二、教学过程 (一)角色转换,理解“公民”概念 1.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从一张照片开始。 出示:教师本人生活照 师:你们认识他吗?在课堂上他是老师,你们是------?你知道,在家中,他还担任什么角色? 学生交流:爸爸儿子弟弟 师:以后,还会成为什么角色呢? 学生交流:爷爷曾祖父 2.师:从出生到学生到成年人到老年人,我有一个身份永远不会变。这个身份,无论是男女,还是老少,大家都共同拥有,知道是什么吗?------公民 请选择: A.满18周岁后 B.出生的那一刻学生选择 出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声啼哭,就是我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宣言”。3.板书课题:我是共和国的公民自豪的齐读。 【点评: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学校是学生,在家中是子女,本环节试图从一个人多变的角色中,通过交流的方式,突出一个特殊而共同的角色------公民】 (二)案例分析,了解公民基本权利 我们都是幸运的,一出生就获得了爸爸妈妈的爱!而一个刚出生的小公民,却没有那么幸运。让我们来看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1.出示: 1997年5月,江西省兴国县凤凰村一户人家生下一个女孩,取名谢志英。小志英出生前两个月,父亲谢秋生搭乘摩托车外出时,与一辆汽车相撞,跌入十几米外一座正在施工的水井中,溺水身亡。母亲肖启凤悲痛万分,小志英的出生又使日子更加穷困。为了将来的生活,肖启凤把架车员王国元、水井所有方蕉坑林场以及水井施工者塔下村村民小组

2020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 单元测试卷A卷(练习)

2020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单元测试卷A卷(练习)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A.孩子B.学生C.顾客D.公民 2 . “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这句话告诉我们()。 A.人们的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B.违法的人才需要学法 C.法律为我们提供准绳和指引D.法律来源于现实生活 3 . 全国人大代表是()产生的。 A.直接选举B.直接与间接结合C.间接选举 4 . 张彤的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她的爸爸应该依据《》申请劳动仲裁。 A.《劳动法》B.《侵权责任法》C.《行政诉讼法》 5 . 每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的男性公民都应进兵役登记。 A.十六岁B.十八岁C.十四岁D.二十岁月 二、填空题 6 . 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包括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7 . 宪法是国家的(____________),是公民权利的(___________)。 8 . 二十九届奥运会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地点:在中国的(__________)。 9 . (_______)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______)的保障书。 10 . 人民法院行使国家(________)。 11 . 我们在和他人接触时,应当注意自己的身体隐私部位不能被人随意(________)。 12 . 公民______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____。

三、判断题 13 . 学校应该有校园欺凌事件发生。(_______) 14 . 义务植树是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律义务。(______) 15 . 商家怀疑顾客偷了东西,有权搜查顾客身体或背包。(______) 16 . 1955年中国参加联合国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______) 17 . 宪法规定公民没有服兵役的义务。(______) 18 . 每年的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_______) 19 . 当我们发现学校有不如意的地方,应该及时向学校反映,以便学校进行整改。(_____) 20 . 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_______) 21 .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四年。(____) 22 . 我们年龄还小,还没有监督权。(___) 四、简答题 23 . 我国每年的法制宣传日是哪天?为什么要设定在这个日子? 24 . 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写出你知道的几条共享。(至少各2条) 五、综合题 25 . 某校中学生张某骑自行车上学,路上因闯红灯被交警拦住,并受到了交警的批评。张某来到学校,又因没完成英语老师布置的作业,受到了英语老师的批评。然而张某却说:“做作业是我的自由,成绩好坏是我个人的事,不用你管。”下午,张某因违反校纪,班主任老师让其回家请家长,由于家长不在家,他便抱起足球到楼下草坪上踢了起来,被小区管理员狠狠地批评教育了一番。晚上在家,父母知道了张某一天的表现后,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教育。张某感叹道:“我真是倒霉透了,一点儿自由也没有!” (1)张某认为自己“倒霉透了”,这种观点对吗?假如你是张某的同学,请你帮他分析一下他“倒霉”的原因。 (2)公民应该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 (3)张某一天的经历对你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有何启示?

《做守法公民》教案

《做守法公民》教案 Lesson plan of being a law abiding citizen

《做守法公民》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增强法制观念 2.增强学生守法意识,学会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守法公民 [知识与能力] 1.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本质及基本要求 2.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懂得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理解法治观念的内涵及其增强公民法制观念的重要性 4.了解公民学法、守法与依法维权的关系 5.理解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本质及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 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懂得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导入新授 “要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自己希望生活在什么样的 社会之中?”学生设想生活的美好,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谈出希望生活在经济繁荣、民主完备、精神生活充裕等的社会中,教师进一步引导,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社会中需要由什么来保证实施?让学生明确我们要用法律来治理国家,走依法治国之路。从而 导入新课。 俗话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大到国家的治理,小到 个人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约束。 依法治国的提出:1997年党的xx大明确把“依法治国,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999年3月,把“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 二、新授 1.生活离不开法 例举:比照两幅照片,谈感想。(注意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 实际,结合七年级第五单元《遵纪守法》内容,说明遵守家规、 校规、公共场所活动规矩的重要性) (1)什么是依法治国?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

【中考训练】八上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含答案)

第一部分夯实基础过教材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1.因发生交通事故,陈某在就伤者的医药费、护理费等相关费用与伤者亲属进行协商时发生口角,并将其打伤。法院判决陈某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拘役五个月。这体现了( ) ①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民事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③我国法律制裁违法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④违法行为一定会受到刑罚处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2.(2019江西6)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2019成都9)章某等6人因组织考试作弊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8个月至4年不等刑罚,并处1万元到4万元不等罚金;杨某因在微博中散布不实谣言,被丽江市公安局古城分局拘留5天,章某和杨某承担的法律责任分别属于( ) A. 刑事责任民事责任 B. 刑事责任行政责任 C. 民事责任行政责任 D. 行政责任民事责任 4.下面思维导图中有一处错误,它是( ) 5.被告人高某向他人非法提供公民普通个人信息共计5 679条,提供公民个人信用报告共计1 565条。人民法院对高某的判决如下:被告人高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1 5000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某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权 B. 高某的行为只是一般违法行为 C. 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是刑罚中的主刑 D. 被处罚金15 000元,属于刑罚中的主刑

6.商店倒闭关门,充值卡退款无门;团购订单后,进店消费却被要求额外加钱……面对上述侵权现象,我们应该( ) ①围堵涉事商家,表达自身诉求②求助法律服务机构,维护合法权益③寻求法律救济,诉至人民法院④学会宽容理解,不必费力交涉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7.判断说理 小福闲来无事,拨打119谎称自己家着火了。(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8.(2019昆明28,8分)【远离犯罪,健康成长】 A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成因调查(调查人数:30人) 调查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自身因素调查(如下图)

部编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学案及答案-文档资料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第一框法不可违导学案 八年级思品课型:新课主备人:审核人: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规则意识和法律观念,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增强守法观念。 能力目标:明确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能够判断辨别身边的违法活动与行为,自觉遵章守法。 知识目标:知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能区分三大违法行为,知道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二、导学过程 [课前预习] 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谨遵法律要求,积极预防违法犯罪,学会运用法律维护权益,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依法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 [课内探究] 探究一: 案例一吴某的小卖店被盗,便到派出所报案称系邻居王某所为,吴某还对许多人说:“王某偷了我店里的东西,派出所正在处理,没几天王某就会被逮捕。”经派出所调查,排除了王某作案的可能性,但吴某仍坚持说是王某作的案。 1.请问吴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案例二学生小创因多次未完成作业,且还撒谎,被其母用答帚打成重伤。 2.其母亲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案例三中学生王某无心学习,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合伙绑架一名幼儿园的小朋友,并打电话威胁其家人不给三十万元钱就撕票。 3.王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探究二: 材料一19岁的肖某因在歌舞厅起哄、打闹,被公安机关拘留10天,罚款500元。 材料二中学生刘某发现照相馆未经自己同意擅自将自己的艺术照放大后,放在橱窗展览,以招揽顾客。 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二所反映的违法行为分别是何种违法行为?有何共同特点? 2.面对类似违法行为,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 [课后拓展] 我国刑法中与未成年人相关的规定 不满14周岁的儿童犯罪,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等危害性比较严重的罪行,应该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实施是刑法规定的任何犯罪行为,都应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第二框预防犯罪导学案 八年级思品课型:新课主备人:审核人: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开始,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能力目标:提高对刑法和犯罪的认识。能够辨别犯罪行为,认清不良行为对青少年的影响。 知识目标:知道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知道刑法的含义及分类,青少年要预防犯罪、自觉守法。 二、导学过程 [课前预习] 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谨遵法律要求,积极预防违法犯罪,学会运用法律维护权益,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依法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

北京市2020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 单元测试卷A卷

北京市2020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单元测试卷A卷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下列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认识正确的是() A.这项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B.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无条件地享有这项权利 C.享有这项权利能够保障公民拥有合理的生活水平 D.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 . 下列关于居民身份证的作用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酒店办理住宿要用身份证。 ②在邮局邮寄物品需用身份证。 ③在火车站自助机上取票需用身份证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 3 . 李爷爷领取了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体现了公民的()。 A.休息权B.平等权C.健康权D.物质帮助权 4 . 下列选项中,()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A.拥有财产B.纳税C.休息D.人身自由 5 . 我国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权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下面属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有() ①政治权利和自由②依法服兵役③物质帮助权④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6 . 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侨民散布于全球各地。中国公民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热线电话求助。

A.“12308"B.“114”C.“110” 7 . 有人将客户个人信息偷偷出售,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 A.隐私权B.生命健康权C.财产权D.社会保障权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规定,“个人信息禁止非法买卖”“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它保障了公民的() A.隐私权私有财产权B.隐私权劳动权 C.姓名权劳动权D.姓名权私有财产权 二、填空题 9 . 权力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______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________。 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____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____和____。 11 . (_______)就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立于1949年10月13日。 12 . 近年来,我国侵害(________)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 13 . 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也应当遵守______,尊重当地的______。 14 . 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我们享有人身权、(______)、(______)等权利。 15 . 消费者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受损害的权利。 16 . 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________。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_______载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_______,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17 . 公民享有人身权、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参与经济、文化、________等各项权利。 三、判断题 18 . 美国的成年年龄是16周岁,我国的成年年龄是18周岁。(_____)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