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版2020年教育学考研311教育学综合真题+参考答案

最新版2020年教育学考研311教育学综合真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0世纪后期我国兴起元教育学研究推动教育理论的反思与建设,下列选项中属于元教育学论题的是()

A.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B.教育的本质C.教育的起源D.教育史

【心意参考答案】A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各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对“教育”及其相关变量进行了操作性界定。根据谢弗勒有关教育定义的分类,这种界定属于()

A.描述性定义B.纲领性定义C.功能性定义D.规定性定义

【心意参考答案】D

3.近代以来欧洲教育逐渐世俗化,这种发展特征在学校教育制度中表现为

A.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阶层B.公立学校与宗教组织分离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义务教育普及

【心意参考答案】C

4.振兴中学王老师为促进全班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业成绩,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竞赛活动。结果发现,该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业成绩虽然提高,但是他们对班级事务关心变少,同学之间的友爱互助关系也不如从前。上述现象表明教育具有

A.正向显性功能和正向隐性功能B.负向显性功能和负向隐性功能

C.正向隐性功能和负向隐性功能D.正向显性功能和负向隐性功能

【心意参考答案】D

5.苏格拉底用反讽术是自以为知者自觉到无知,又用产婆术使自以为无知者发现知识。他所开创的这种教育传统,在影响人的发展主要因素的问题上倾向于()

A.内发论B.外铄论C.遗传决定论D.环境决定论

【心意参考答案】A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目的有一以贯之的基本价值取向。在表述上又因应形势需要而有所变化。新时代我国教育目的在于培养()

A.德智体美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有社会主义事业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B.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C.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D.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心意参考答案】D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在普通高中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并且根据现状和请求,特别强调对高中生加强()

A.学业、心理和就业指导B.学业、就业和理想

C.学业、心理和理想D.心理、就业和理想

【心意参考答案】C

8.学制的基本构成要素是()

A.学校的类型、级别和数量B.学校的类型、基本和性质

C.学校的类型、级别和结构D.学校的类型、性质和结构

【心意参考答案】C

9.下列选项中,属于按统一分类维度划分的课程相关概念是()

A.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B.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C.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D.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

【心意参考答案】B

10.让学生从选择出来的有限例子中主动获得本质的、结构性的、原则性的、典型的知识、能力和态度,这种教学模式是()

A.发现教学模式B.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C.范例教学模式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心意参考答案】C

11.作为教育学诞生的重要标志,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创建了教育“目的——手段”理论框架,并以心理学说明教育的()

A.目的、手段和途径B.目的、手段和障碍

C.途径、障碍和目的D.途径、手段和障碍

【心意参考答案】D

12.育才中学通过组织学生模拟市政和模拟法庭活动开展法制教育,这种方法属于()A.说服教育法B.情感陶冶法C.实践锻炼法D.榜样示范法

【心意参考答案】C

13.优秀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还具备丰富的实践性知识。下列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A.教学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群体独家的知识类型

B.实践性知识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

C.反思性实践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主要途径

D.实践性知识难以通过直接教授而获得

【心意参考答案】D

14.与儒家相比,墨家教育内容特色除体现为重视科技教育外,还体现在重视()。

A.政治教育B.文史教育C.道德教育D.思维训练

【心意参考答案】D

15.中国古代通常用“志”表达行为动机,用“功”表达行为效果,关于行为的动机与效果在道德评价中的地位问题,董仲舒的基本看法是()。

A.“功”重于“志”B.“志”重于功C.含其志而观D.孰轻孰重酌情而定【心意参考答案】B

16.句短押韵、朗朗上口是我国蒙学教材的编写特点之一,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便是出自我国识字教材()。

A.《急就篇》B.《千字文》C.《历代蒙求》D.《笠翁对韵》【心意参考答案】B

17.唐代中央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的设置主要基于()。

A.学校区位的布局B.教学内容的分化

C.学校层级的衔接D.教育对象的身份

【心意参考答案】D

18.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下列选项中关于教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A.“苏湖教法”创立,专门画学设立,监生历事制实行

B.专门画学设立,监生历事制实行,“苏湖教法”创立

C.监生历事制实行,“苏湖教法”创立,专门画学设立

D.“苏湖教法”创立,监生历事制实行,专门画学设立

【心意参考答案】A

19.将西方近代教育明确概括为“无事不学,无人不学”的早期改良派人物是()。

A.王韬B.马建忠C.容闳D.郑观应

【心意参考答案】D

20.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一所干部学校,创立初期在课程设置上的规划上提出()。

A.军事、政治、文化并重B.军事、政治、生产并重

C.军事技术为主D.政治理论为主

【心意参考答案】B

21.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在教育本质问题上,提出()。

A.教育为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B.教育为经济活动的领域之一

C.教育为再生产劳动的领域之一D.教育为生产劳动的领域之一

【心意参考答案】A

22.1925年1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其中规定()。

A.学校校长须为中国人,校长原系外国人者应以中国人换之

B.学校不得以传布宗教为宗旨,不得以宗教科目列入必修科

C.学校名称上应冠以私立字样,须向地方行政官厅请求认可

D.学校设有董事会者,中国人占有董事会名额不少于三分之二

【心意参考答案】A

23.在乡村教育运动中,晏阳初提出解决“愚、穷、弱、私”四方面问题的对策是实施“四大教育”,其中,最为根本的是()。

A.文艺教育B.卫生教育C.生计教育D.公民教育

【心意参考答案】D

24.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与佛教教育的主要区别是()

A.婆罗门教育具有贵族性,佛教教育具有平民性

B.婆罗门教育的目的在于道德陶冶,佛教教育在于信仰教育

C.婆罗门教育的主要是市场所是“古儒学校”,佛教教育主要在寺院

D.婆罗门教育的内容大多是积极的、入世的,佛教教育大多是消极的、避世的

【心意参考答案】A

25.古希腊时期,斯巴达城邦教育有别于同时期其他城邦教育的主要表现()

A.通过立法发展教育事务B.重视实施“五项竞技”教育

C.女子接受与男子同样的军事和体育训练D.公民子女7岁以前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心意参考答案】C

26.关于雄辩家的培养,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主张()

A.家庭是培养雄辩家的理想场所

B.雄辩术训练是第一位的,广博知识的掌握是第二位的

C.善良的德性是第一位的,完美的雄辩技能是第二位的

D.雄辩家的主要任务并非致力于正义和德行的宣扬和阐释

【心意参考答案】C

27.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典型特征()

A.以修道院、主教学校、堂区学校为代表的基督教教育的繁荣

B.以宫廷教育和骑士教育为代表的封建世俗教育的确立

C.以中世纪大学为代表的西方大学的崛起

D.以城市学校为代表的新型学校的出现

【心意参考答案】A

28.下列表述中,具体反映夸美纽斯教育理论主张或教育实践贡献的是()

A.国家应赋予教会管理教育的责任和权力

B.面向一切青年男女实施无目的和程度差别的教育

C.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D.抛弃引证《圣经》的传统做法,运用类比自然的方法论述自己的教育观点

【心意参考答案】C

29.1896年法国《国立大学组织法》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

A.法国传统“大学”的复办B.法国现代“大学校”的诞生

C.法国高等教育国立化进程的开端D.法国中央集权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心意参考答案】A

30.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新教育运动开启的标志是()

A.法国教育家德莫林开办罗歇斯学校

B.英国教育家雷迪创办阿博茨霍尔姆学校

C.德国教育家利茨创办德国第一所乡村教育之家

D.瑞士教育家费利耶尔在日内瓦组建国际新学校局

【心意参考答案】B

31.美国进步教育运动时期,提出废除课堂教学和课程表以及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的教学改革实验是()

A.葛雷制B.文纳特卡制C.道尔顿制D.昆西教学法

【心意参考答案】C

32.1999年美国总统签署《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该法案颁布与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

A.实施“生计教育”B.加强“新三艺”教学

C.构建美国职业教育系统D.确立美国中小学课程的国家标准

【心意参考答案】D

33.关于英国搞得等教育改革,1963年《罗宾斯报告》提出的主要建议是()

A.强化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分配的宏观管理

B.废除高等教育的“双重制”,构建民主化的高等教育体制

C.确立“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和“多科性结构”为核心的大学治理与发展原则

D.为所有在能力和成绩方面合格并且原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服务

【心意参考答案】D

34.小星在家很任性,上学后常与同桌为座位发生纠纷。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儿童心理发展生态系统理论,他在家中养成的习性对其在校与同学相处的影响可归属于生态系统中的()A.微观系统B.中间系统C.外层系统D.宏观系统

【心意参考答案】B

35.为了顺利背诵课文,某学生在理解课文各个段落意义的基础上,认真整理了各段落之间的关系。这种学习策略是()

A.监督策略B.复述策略C.精致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

【心意参考答案】D

36.具有掌握学习目标取向的学生对智力往往持()

A.增长观B.实体观C.多元观D.三元观

【心意参考答案】A

37.某学生数学基础好,学习教育统计课程时感觉学习很顺利。这种学习现象属于()A.横向迁移B.纵向迁移C.逆向迁移D.重组迁移

【心意参考答案】B

38.知识从长时记忆中被提取到工作记忆,是通过所谓“激活扩散”的过程而发生的,对这种提取机制的合理解释是()

A.发散性思维能力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B.聚合性思维能力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C.知识提取的可能性与知识的自由度有关

D.知识提取的可能性与知识所建构起来的内在关联度有关

【心意参考答案】D

39.下列有关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描述,错误的是()

A.定量研究一般由固定的计划,定性研究一般比较灵活

B.定量研究主要检验理论证明假设,定性研究主要寻求解释性的理解

C.定量研究一般在可控制和操纵的条件下运行,定性研究一般在自然情境中进行

D.定量研究主要运用归纳法,定性研究主要运用演绎法

【心意参考答案】D

40.在某研究中,研究者从学生对作业量,作业难度及教学进度的感知来了解学生的课业负担情况,这遵循了教育研究的()。

A.操作性原则B.检验性原则C.公共性原则D.伦理性原则

【心意参考答案】A

41.某一关于教学质量满意程度的调查问题,只给出了“非常满意”“满意”两个答案选项,这违背了问题答案设计要求的()。

A.完整性B.互斥性C.相关性D.同层性

【心意参考答案】A

42.观察法作为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其中直接观察法的局限在于()。

A.不易收集非语言行为B.不便于在自然情境下进行

C.不利于纵向分析D.不适合大规模的研究

【心意参考答案】D

43.在一次科学测验中,甲生成绩为80分,乙生成绩为40分,可以说甲生的成绩比乙生多40分,但不能说甲生的成绩是乙生的两倍,因为学科测验的测量类型是()。

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

【心意参考答案】C

44.教育行动研究的产生和发展主要体现了教育研究的()。

A.人文取向B.实证取向C.实践取向D.整体取向

【心意参考答案】C

45.为了提高主观题的评分质量,管理部门常常抽取一些试题,让阅卷教师和专家同时评阅,并对二者的评阅结果做信度分析,这种信度为()。

A.重测信度B.复本信度C.分类信度D.评分者信度

【心意参考答案】D

二、辨析题

46.间接的道德教育是一种隐性课程。

【心意参考思路】

正确。

隐性课程是以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所获得的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

间接的道德教育是在其他学科教学或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道德渗透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和掌握道德知识与道德观念的教育活动。

常见的间接道德教育方式有:思想政治课之外的其它各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工作;校园环境建设;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这些都是内隐的、间接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属于隐性课程。

因此,题目是正确的。

47.颜之推提出“德艺同厚”,其中“艺”是指经史百家书。

【心意参考思路】

错误。

颜之推认为士大夫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德、艺两个方面。

关于“艺”的教育:他主张以广博知识为教育内容,以读书为主要教育途径。他强调读书的作用,并重视《五经》的地位。除经史百家等书本知识外,还强调应学习身处士大夫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杂艺”,即琴、棋、书、画、数、医等技艺。

即“艺”不仅指经史百家书,还包含杂艺。题干窄化了“艺”的内涵。

综上,题目是错误的。

48.观察学习是一种复制式的模仿学习。

【心意参考思路】

错误。

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

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观察者以整体知觉的方式观察到示范者在一定情境中对某一刺激物的反应,并以表象的方式在意识中再现,借助语言符号系统的思维表征作用,从而熟练、牢固地掌握特定情景中的特殊反应。

整个过程,强调认知过程和自我调节的作用,超出了对他人行为的简单复制。

综上,题目是错误的。

(需突出观察学习过程包含有中介的认知因素,不是简单的复制)

三、简答题

49.简述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条件。

【心意参考思路】

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有效开展的条件:

(1)精心组建互动小组。教师应多方位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搭配小组人员,实现组内成员优势互补,互相促进。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应给以学生自己组合小组的权利,以利于让学生保持新鲜感,提高他们互动的兴趣。

(2)组内成员要分工明确,每个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任务,每个小组都要确定讨论过程中的协调员、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人等。经过一段时间后,组内成员角色要互换,要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角度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教师要对各学习互动小组实行动态管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现象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和重新调配小组成员。

(3)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要灵活,可以采取开放式、半开放式和集中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4)要注意发挥教师主导的作用。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向导和促进者,在合作学习中起主导作用,同时,教师还应该是学生课堂活动的合作者,应合理正确引导学生。教师应认真观察小组的学习活动情况,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小组活动,有意识地促进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5)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和奖励机制。要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明确的规则和操作流程,既要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又要各小组展开友好竞争。教师应对小组成员互动过程和结果适当加于评价激励,对基础欠佳者予以激励的积极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互动中都实现学习目标。

(答案不唯一,答出内涵,围绕合理分组、组内分工、教师主导,科学评价或其它方面都有分)

50.简述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内涵与表现。

【心意参考思路】

教师专业自主权就是教师在工作中根据专业素养,在执行学生所认同的任务时,享有沟通协调,以及专业选择自由的职权。

主要表现有:

(1)教育的权利,即教师依法享有对学生实施教育、指导评价的权利。

(2)专业发展权,即教师依法享有发展自己、提高专业文化水平的权利。

(3)参与管理权,即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参与学校建设和管理。教师所享有的权利,尤其是专业权利的多少,不仅反映国家和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重视与保护程,且直接影响到教师在社会民众及学生心目中的威望与地位。

(4)获取报酬权。

(答出教师的权利也可以得分)

51.简述黄炎培职业教育社会化思想的基本内涵。

【心意参考思路】

职业教育社会化:指职业教育应以社会需要为重。内涵包括:

(1)办学宗旨的社会化:以教育为方法,而以职业为目的;

(2)培养目标社会化:在知识技能和道德方面适合社会生产和社会合作的各行业人才;(3)办学组织的社会化:学校的专业、程度、年限、课时、教学安排均需根据社会需要和学员的志愿与实际条件;

(4)办学方式的社会化:充分依靠教育界、职业界的各种力量。

52.简述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理论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心意参考思路】

(1)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理论: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一是认知的内驱力,即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二是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即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三是附属内驱力,即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提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3)联系:二者都非常重视内在动机的作用。

(4)区别: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理论不仅重视内在动机(认知内驱力),也强调了外在动机(自我提高内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仅强调内在动机;奥苏贝尔的内部动机是重视认知,属于动机的认知理论范畴;而马斯洛的强调的是情感,属于动机的人本理论范畴,所属范畴不同。

53.简述教育研究中抽样的基本要求。

【心意参考思路】

(1)明确规定总体:根据研究目的和课题性质确定样本总体界限。

(2)取样的随机性:要尽可能使每个被抽取的个体具有均等的机会。

(3)取样的代表性:要尽可能使抽取的样本能代表总体,避免取样偏差。

(4)合理的样本容量:要科学地确定样本的大小,既要满足统计学上的要求,又要考虑实际收集资料的可能性,并使误差减少到最低程度。一般来说,样本容量与样本代表性呈正相关,大的样本更具有代表性,研究结果更具有一般性和可信性。

四、分析论述题

54.阅读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见》强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交流互鉴、开放包容;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2018年9月,教育部下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要求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自觉自信,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请回答:

(1)阐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心意参考思路】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第一,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第二,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第三,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第一,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学校教育,因明确的目的、专门的场所、精选的内容等特点,古往今来,一直承担着传递文化的重要功能。文化只有通过教育的传递才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断发扬光大。

第二,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教育对文化选择功能十分重要,它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积极引导和自觉规范。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要符合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利益的要求,也要符合人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三,教育的文化发展功能{}文化的生命不仅在于它地保存和积累,更在于它的更新与创造。教育通过把人类已有的精财富内化为学生体的精神财富,培养他们对文化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不仅能应和参与现实社会的文化活动,而且能够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创造更为美好的文化。教育通过广泛的文化交流,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补充、更新和发展本民族地文化,也是文化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2)结合材料,分析和阐述教育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心意参考思路】

教育的“民族性”:可以理解为在教育的国际学术交流中,以本国国情和民族特性为基点,以促进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对外来文化进行精心的鉴别、选择和改造,使其与本土文化的优良因素进行交融,形成既有时代特点又有本国特色、国际性与民族性相统一的教育理论和制度。

教育的“世界性”:可以理解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它超越国家的界限,向外部世界开放。两者的关系:只有教育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互补充、相互联系,民族特色的教育才

有望走向世界,获得更大的发展。面向世界的教育,也可以带动民族的自身特色。

(3)结合材料,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角度,阐述如何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心意参考思路】

课程开发:

第一,注重传统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的开发:诸如国学经典诵读、传统文化主题游学课程、传统节日文化课程、“非遗”项目进校园、中华传统美德,等等。

第二,注重其它学科的“文化渗透”:就是在相关学科的课程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课程实施:

第一,从教师上来说:需要通过对在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培养一批具有良好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队伍。

第二,从教学上来说: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体验式学习,改变学校传统文化教学中重知识、轻体验的现象。

55.论述20世纪30年代欧美新传统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

【心意参考思路】

新传统教育派教育思潮是20世纪30年代在欧美国家出现的。它与“现代教育”派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新教育、进步主义教育)相对立,而坚持传统教育派的观点,具体包括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新托马斯主义教育。其中,要素主义教育在“新传统教育”派教育思潮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也产生了最大的影响。

(1)要素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与影响

主要观点:

第一,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教育的最重要的功能是,使学生学习在人类文化遗产中所存在的那些永恒不变的、共同的、超时间和空间的要素,即一种知识的基本核心。学校的课程计划要保证学生学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按逻辑系统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

第二,教学过程必须是一种训练智慧的过程。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因此,学校要提高智力标准,注重思维能力的严格训练。学校还要注意“天才”的发掘和培养,发现最有能力的学生,激发他们最大的潜力。

第三,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对学生的学习应该坚持严格的学业标准,促使学生刻苦和专心地学习。因为只有强调“努力”,才能实现最有价值的学习。如果学生对学习“共同要素”不感兴趣,那就要强迫他们学习。

第四,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在系统的学习过程中,要树立教师的权威,加强教师的控制。但是,教师必须具有一流的头脑和渊博的知识,精通所教的科目,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具有很强的传授知识的能力,并能全心全意地献身于自己的工作。影响:

要素主义教育针对美国教育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病,寻求解决问题和克服弊病的出路。因此,要素主义教育对美国20世纪50—60年代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提出的教育主张和教育观点受到了政府的重视,有些主张和观点被采纳为国家的教育政策。

(2)永恒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与影响

主要观点:

第一,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每个时代和每个地方的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建立在永恒不变的人性基础上并为表现和发展这种人性的教育。

第二,教育的目的就是理性的培养。教育应该以发展人的理性和智慧为目标,通过了解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使学生成为有理性精神的公民。

第三,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所谓的“永恒学科”就是指历史上伟大思想家的著作,尤其是经历许多世纪的古典名著。学生应该从由“永恒学科”组成的“永恒课程”中汲取那些永恒的东西。

第四,提倡学习和钻研古典名著。学生应该背熟许多重要段落,深刻理解其内容和精神,并在各方面模仿伟大的思想家。

影响:

作为一种教育哲学思想,永恒主义教育在教育理论上有一定影响,但在教育实践中的影响范围不大,主要限于大学和上层知识界中的少数人。特别是由于永恒主义教育的复古态度,把学生的学习限于古典著作,因此遭到了许多人的批判。改造主义教育家也尖锐地指出:永恒主义教育是把历史的时钟往后拨,脱离了现实社会。

(3)新托马斯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与影响

主要观点:

第一,教育应该以宗教为基础,以神性为最高原则。如果学校排除宗教教育,那就违背了教

育的最高原则。

第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基督教徒和有用的公民。基督教徒和公民两者之间并不是矛盾的,而是一致的。

第三,实施宗教教育是学校课程的核心。为了对学生进行道德上的再教育和培养宗教信仰,学校的课程应该贯穿宗教教育,以宗教原则为灵魂。

第四,教育应该属于教会。在教会的控制下,构成一个以宗教教育为核心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影响:

在现代社会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的时代,新托马斯主义教育家在强调宗教教育的同时,也尝试提出“现代化”和“世俗化”的口号,并要求重视精神生活方面的教育,因此,在欧美国家的一些学校里,特别是在天主教会的学校里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它的宗教色彩,因此,其影响不如要素主义教育和永恒主义教育,更由于它的观点中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而陷入了窘境。

56.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Ⅰ道题的成绩计分.阅读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I.阅读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即便在当下有关动机引发的更为整合的“预期——价值论”中,韦纳的归因理论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谓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学业成败的原因做出解释。在韦纳看来,个体一般会将自己的学业行为结果解释为由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及运气四类原因所致.在对这四类原因作进一步分析时,他发现,对每一类原因均可按三种特征来理解,第一这种原因是源于自身内部还是外部环境(即归因控制点),第二,这种原因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即归因稳定性)第三,这种原因是可控制的还是不可控制的(即归因可控性)。韦纳归因理论的贡献在于他指出,归因一旦形成,不仅影响到学生当下的情绪,更重要的是还会影响他对自身以后学习的期待和学习行为,乃至今后的学习成就。

请回答:

(1)指出上述四类归因所具有的特征。

【心意参考思路】

(1)能力是属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努力是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任务难度是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运气是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

(2)指出当学生的学习出现失败后,若他做出上述四种不同的归因,那么在情绪反应,对未来的期待、对行为的影响上可能会产生的各种效果。

【心意参考思路】

(2)当学生出现失败后:

若把失败原因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无助,对未来不再有期待,后期也会因为没有信心影响学习效果;

若把失败原因归因于努力,会产生羞愧,对未来仍有期待,认为后期努力会有成功可能性,进而会调整学习状态,努力学习。

若把失败原因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者运气太差,产生的羞愧感则较少,对未来仍有期待,但期待更多的在外部,会寄希望于下次任务简单或者运气好一些,在行为上可能还是不会太努力。

(3)根据(2)的分析结果,在韦纳的归因理论框架内对教师如何塑造学生理想的归因做出推论,并就实现这一推论提出合理建议。

【心意参考思路】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归因,需要进行归因训练。

(1)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

(2)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取得成败体验,特别是要让学生体验到努力就能取得成功;(3)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

(4)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帮助学生如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可控因素,如努力,而非能力。但当一直努力还未取得理想成绩时,需要帮助学生寻找学习方法的问题。

II.结合下述实验案例回答问题。

为了验证“罗森塔尔效应”,某研究者依据期望原理,提出了实验假设:“那些被教师认为有培养潜力的学生,由于教师的期望会取得比其他学生更优秀的成绩”。研究者选择一个新入学的班级进行实验,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首先对该班级的学生进行学科测验,把学生随机分为同质的A组和B组,研究者告诉教师A组学生是学科成绩高的,有培养潜力。一年以后,研究者又对这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科学测验。测验结果表明,A组学生平均成绩明显高

于B组学生。实验结果证明了实验假设,即教师的期望与学生学科成绩提高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请回答:

(1)该教育实验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心意参考思路】

一是自变量与因变量:自变量—教师期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因变量—学生学科成绩(无关变量:学生成熟度变化、时间的长短、班级班风、学习风气、人际关系等)

二是实验组与控制组:实验组—A组学生;控制组—B组学生

三是前测与后测:前测—实验前的学科测验;后测—一年后的学科测验。

四是研究假设:那些被教师认为有培养潜力的学生,由于教师的期望会取得比其他学生更优秀的成绩。

(前三点必须有)

(2)该实验设计的格式是什么?有哪些优缺点?

【心意参考思路】

格式:

R G

1O

1

X O

2

(实验组)

R G

2O

3

O

4

(控制组)

优点:首先,内部效度高,由于采用相等的控制组,而且两组都有前后测,故在前测到后测期间影响内部效度的“历史”、“成熟”、“测验”、“工具”、“统计回归”等因素,两组完全一样,便于作对照比较。其次,由于采用随机的方法,两组在各方面的特质相等,故可控制“差异的选择”、“受试的流失”和“选择与成熟等因素交互作用”三个因素的干扰。比较严谨的实验设计,常被采用。

缺点:由于采用前后测,实验结果可能受到“测验的反作用或交互作用效果”因素的干扰,以及“前测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从而使实验的外在效度受到影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