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宋前期词

北宋前期词

北宋前期词
北宋前期词

北宋前期词

北宋前期词承袭晚唐五代词,风格柔婉,内容主要写男女闺情,形式以小令为主,但是此期词也有一定创新。这一时期的著名词人有:

晏殊、欧阳修、范仲淹、张先

柳永

晏殊有《珠玉词》

内容多写男女相思、伤春感时。

晏殊词的特点:1 情中有思。晏殊词在艳情内容外,又有较深的思想内蕴。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检点如今无一半。

他不仅敏于感受(《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同时也有理性的思考,使得情感与理性融合在一起。在伤春怨别的情绪中表现出理性的反思,引起人们的哲理联想。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浣溪纱》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 雍容闲雅。晏殊具有高雅的审美趣味,其词雍容和缓,以淡雅之笔写富贵之态,以清新之笔写男女之情。

《破阵子》多少襟怀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踏莎行》尊中绿醑意中人,花朝月夜长相见。

《浣溪纱》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欧阳修有《醉翁琴趣外篇》。

欧词内容:除男女之情外,还有对仕途坎坷的感慨,如《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对山川景物的描写,《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栏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咏史。

欧词特点:1 深挚中有旷达欧词深挚沉着(《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穷,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而在深沉的悲慨中又有豪宕旷达。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朝中措·平山堂》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2 雅俗并存。欧词接受民间词的影响,有“趋俗”的倾向,主要体现在

运用口语、对话体、联章体等方面。

《南歌子》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范仲淹柔情丽词:《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高旷意境和悲壮情调:《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张先善于写“影”,世称“张三影”。

张先词的贡献:

1 率先用题序。《天仙子》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2 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

柳永有《乐章集》。

柳永词的贡献:

1 内容题材的开拓:(1)世俗女性生活情态和愿望。

《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

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迷仙引》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常祗恐、容易蕣华偷换,光阴虚度。

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2)羁旅行役。《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後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3)都市风光。《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好景,归去凤池夸。

(4)仕途失意的牢骚和不满。《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2 形式上,大力创作慢词,创用词调。《乐章集》用17个宫调133种词

调。其中95调为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213首词中,慢词有125首。柳永词令、引、近、慢俱备。

3 艺术手法上,铺叙。《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4 语言上,用口语俚语。对于柳永词,李清照说他“词语尘下”,王灼认

为“浅近卑俗”,黄升评其“多近俚俗”

《爪茉莉》每到秋来,转添甚况味。金风动、冷清清地。残蝉噪晚,甚聒得、人心欲碎,更休道、宋玉多悲,石人也须下泪。

衾寒枕冷,夜迢迢、更无寐。深院静、月明风细。巴巴望晓,怎生捱、更迢递。料我儿、只在枕头根底,等人来、睡梦里。

第三章 北宋前期词坛

第三章北宋前期词坛 从北宋建国(960)到仁宗朝(1023-1063)得一百年,一般被瞧做就是北宋文学得前期。这一时期得词坛具有承前启后、革故鼎新得特点。新型得宋代社会充满着浓郁得享乐风气,这为词体得勃兴准备了优越得发展环境。虽然在词作内容与词体风格上,主要还就是继承五代晚唐那种花间尊前得柔情传统,但在继承中也有新变,那就就是羁旅行役、人生喟叹、登临怀古等新得歌词题材出现。即便就是在一些写作男情女爱、伤春悲秋得传统题材里,也常常会注入词人得主体情感。某些歌词中又出现理性观照,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议论说理之风。对词体功能得认识上,由“敢陈薄伎,聊佐清欢”(欧阳修《采桑子·西湖念语》)得写作态度,逐渐向“诗词一体”得方向过渡。这些变化,都为词坛巨擘苏轼得到来做了充分准备。 就北宋词发展而言,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以二晏、欧柳为代表。除柳永外,多秉承唐五代词之余緖,填词以小令为主,内容多男女艳情,词境开拓不大。但就是,词得写作技巧却较唐五代有较大扩展。柳永得慢词创作,更就是词体由唐五代入宋得一个飞跃。 后期,以苏、周为代表,以词得诗化为突出特征。苏轼“以诗为词”冲破了“词为艳科”得旧观念与音律束缚,使词在

思想内容、创作题材与表现手法上都有了新得开拓,从而成长为一种独立得抒情诗体。北宋词得诗化,一就是指创作题材、思想内容得社会化,二十指词得表现手法得诗化。苏轼后,秦观、贺铸、周邦彦也都不同程度得表现出诗化倾向,主要表现在用词得雅化与词人得主观色彩更为浓厚。 第一节宋初词苑 一、相对沉寂得宋初词坛 建宋之初,在政局不稳得大环境下,国力急需奠基,承载歌词发展得良性环境尚未具备。加之最高统治者视小词为前代得祸国之因,中书、台谏对士大夫、社会风尚得加强监督、儒学得重建、词为艳科得传统观念等因素得综合作用,所以相对于晚唐五代词人与词作得繁荣,宋初词坛有“顿衰于前日”得状况。从北宋建国得建隆元年(960)到真宗景德元年(1004)与辽国订立“澶渊之盟”得四十年间,有作品传世得词人不过十余人,词作仅存三十余首。 据现存文献来瞧,掀开两宋词坛帷幕得人物就是王禹偁。她主要以诗文名世,词作仅存一首,但却当仁不让地酿就了新得词坛风气。 点绛唇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003第二章 北宋前期的词

第二章北宋前期的词 第一节晏殊、欧阳修及其他词人 宋初诗文沿袭五代余风,词也未能例外。由于北宋前期将近百年的承平,适应当时统治阶级娱宾遣兴、歌舞升平的需要,由晚唐五代以来形成的婉丽词风更弥漫一时,晏殊、晏几道是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家。然而南唐词人既初步摆脱了花间词人的影响,新的时代契机也在缓慢地推动词风的转变。这一方面是在全国统一局面之下,部分怀有政治抱负的文人不愿意沿着西蜀、南唐那些亡国士大夫的道路前进,范仲淹、欧阳修等少数作家已在部分词里表现了新的风格,到苏轼就开创了和婉约派对立的豪放词派。另一方面是由于当时都市经济的繁荣,为了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出现了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词人柳永。本章将重点介绍当时较有影响的词家,苏轼的词将在下一章里论述。 第一节晏殊、欧阳修及其他词人 晏殊(991—1055)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在当时的影响也较大。殊字同叔,江西临川人,少年时以“神童”被荐入朝,后屡历显要,官至仁宗朝宰相,生平爱好文学,又喜荐拔人才。叶梦得《避暑录话》说他爱好宾客,“每有佳客必留”,“亦必以歌乐相佐”。他的《珠玉词》大部分是在这种富贵优游的生活中产生的,因此流连诗酒、歌舞升平就成了这些词的共同内容。另一部分写离愁别恨的作品,是受了晚唐五代以来传统词风的影响,也是适应尊前花下歌妓们传唱的需要的。他的国家重臣地位和爱好文酒宴会的生活情趣都和南唐冯延己相近,词风上也

受他的影响。但由于他究竟还处在表面承平的时期,他的词在雍容华贵之中,虽也不免流露寂寞衰迟之感,却没有象冯词里所透露的亡国前夕的忧伤。下面这首〈浣溪沙〉可略见他的成就。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全词在亭台如旧、香径依然的情境之中,流露春归花落、好景不常的轻愁。词句也轻清宛转,玉润珠圆。它是比较投合那些承平时期士大夫的胃口的。 和晏殊同时的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浙江吴兴县)人。晏殊任开封府尹时曾辟为通判,历官至都官郎中。他的词主要也是抒写当时文人诗酒交欢的生活情趣,但已较多采用慢词形式,这对后来豪放派词家在用调上有一定的影响。他曾以“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及“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等词句,被传为“三影郎中”或“桃杏嫁东风郎中”。这些清新明丽的词句,捕捉一时景物,表现了一定的艺术技巧;但从全词内容看,还是相当单薄的。 晏殊的幼子晏几道(1030?—1106?),字叔原,向来和晏殊合称二晏。晏几道的《小山词》写男女的悲欢离合,并没有超越前人的题材范围;但由于他经历过一段由富贵到贫穷的生活,他对于那些聪明而不幸的歌女,象他在词里所描写的莲、鸿、苹、云等,怀有同情,因此流露在这

第二章 北宋前期的词

第二章北宋前期的词 本章重点: 第一节晏殊、欧阳修及其他词人 一、晏殊 叶梦得《避暑录》说:“元献公性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每有嘉客必留。必以歌乐相佐,谈笑杂出。……酒稍阑,即罢遣歌乐,曰:汝曹呈艺已遍,吾当呈艺,乃具笔札,相与赋诗,率以为常。”说明了晏殊诗词产生的环境。他一生富贵,生活美满,政治生活是平淡的、规则的,家庭生活是艺术的,因而他的诗歌风格近杨亿,大都以典雅华丽见长。诗词内容不可避免地大多是歌舞升平的富贵优游生活的写照,如七律《无题》。 《浣溪纱》评讲:写悼惜春残,感伤年华流逝。上句伤春,流露出惋惜之情,下句写“相识燕归来”又转为理性的旷达,淡淡的忧伤中渗透着一种旷达,无奈之中又有一种圆融的观照。全词充溢着含蕴浑融、闲雅平静的意境。 晏殊的词虽多写男女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但已过滤了花间词的轻佻艳冶,而显得纯净雅致,温润秀洁。王灼《碧鸡漫志》中说:晏殊词“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 二、晏几道(约1030~约1106) 1、生平: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的幼子(第七子)。少年时期:珠围翠绕,锦衣玉食;十八岁时,父亲晏殊去世;神宗熙宁七年(1074),因郑侠上《流民图》反对王安石变法受到牵连,晏几道身陷囹圄。出狱后境况日下,近四十岁时才做了颖昌府许田镇(在今河南省许昌市西南)监这样职位低微的小官,晚年甚至到了衣食不能自给的程度。 如此经历,形成了晏几道孤傲耿介的个性。 小晏四痴黄庭坚描绘说:“叔原,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已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疆村丛书本《小山词。序》) 其词与乃父齐名,号称”二晏”,风格更接近《花间》。所作多感伤之词。有《小山词》(原名《补亡》)260首。 他在生活上经受过由富贵到贫穷的历程,对流落于秦楼楚馆的歌女怀有同情,因而词中的思想感情比较深沉、真挚。内容多流连歌酒,遗情遣恨,而低回婉曲,风流妩媚。此类代表作有《临江仙》、《鹧鸪天》等。 2、小晏词艺术特色 一、构思新颖曲折;二、表现手法多样化,多采用情景互衬和交融的手法。 三、用词造语丰富多彩,不露雕琢之迹,常寓僻铸炼之工于自然之中。 3、二晏词高下之分 小晏词较之大晏词更为沉郁顿挫,在小令的技法上也有所发展,日臻纯熟,故有人对《小山词》的评价甚高,认为他远超大晏。 自学篇目: ?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蝶恋花》(槛菊愁烟)、《玉楼春》(绿杨芳草)等;

浅析北宋初期词的创作特点

浅析北宋初期词的创作特点 摘要:宋词,与唐诗元曲并称,它们都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褶褶生辉的明珠。 追溯词发展的本源,可知最初的词产生于唐代,但在那时词尚被视为小道,然而,发展到宋代,它已经可以与五、七言诗相提并论且在词史上占有无与伦比的颠峰地位。 综观宋词的发展流脉,可知在宋代的词史上一南渡为界可分为两大发展阶段:一个是北宋词(960-1127),一个是南宋词(1127-1279)。在北宋最初的50年间,词并没有随着新王朝的建立而兴盛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直至11世纪上半叶,宋词才走上了辉煌的星光大道之路。 关键词:宋词;创作特点;内容;形式;风格 宋词,与唐诗元曲并称,它们都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褶褶生辉的明珠。追溯词发展的本源,可知最初的词产生于唐代,但在那时词尚被视为小道,然而,发展到宋代,它已经可以与五、七言诗相提并论且在词史上占有无与伦比的颠峰地位。综观宋词的发展流脉,可知在宋代的词史上以南渡为界可分为两大发展阶段:一个是北宋词(960-1127),一个是南宋词(1127-1279).这主要是由于社会时代原因所造成的。由于南宋时期局势动荡、社会动乱,统治者昏庸才导致了这一时期词体风格的转变,与北宋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局面。然而词在北宋的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前期、中期、后期三个发展阶段,下面我们就以北宋前期为例来谈谈这一时期词的创作特点。 在北宋最初的50年间,词并没有随着新王朝的建立而兴盛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南宋王妁曾说:“国初平一宇内,法度礼乐,浸复全盛,而士大夫乐章顿衰于前日”。[1]P28直至11世纪上半叶,宋词才走上了辉煌的星光大道之路。综观这一时期词的创作特点,我认为可以从内容、形式和风格上来进行论述:〈一〉内容上,以晏殊、欧阳修、柳永、张先等为代表的词人,他们词的内容创作既有因袭继承晚唐五代词风的一面,也有开拓革新的一面。这些词人在创作的过程中内容上大都走的是五代花间、南唐词人的老路,继承性大于创新性,连词调、词体的选择和运用上都跟五代词人一样,是以小令为主。但是他们在因

北宋前期词研究

北宋前期词研究 【摘要】:在整个词史中,北宋前期词承前启后、革故鼎新的地位无可替代。本文本着尊重历史和词人、词作的原则,从社会和文学的史实、材料出发,运用社会学、史学、美学等方法,重新对北宋前期词坛进行横向审视,力图揭示前期词坛的创作环境、艺术风貌和审美特质,阐释其深层意蕴,以明了其在词史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从地域、享乐风尚和斯文士风的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了前期词的生存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地域性、应歌性和词格趋雅等总体特征。第二章着重探析了宋初前三朝词坛沉寂的原因,本文认为原因有如下:第一,当时连续大规模战乱和内部危局,以及民间生活状况,没有为歌词的发展提供良性的环境;第二,前三朝皇帝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视小词为祸国之因;第三,中书、台谏对皇帝、士大夫、社会风尚的监督逐步加强不利于词的发展;第四,儒学的重建等阻碍了词的发展;第五,从事音乐文学的乐工伶人受到限制和裁抑;第六,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使士大夫文人鄙视小词,歌词在诗歌、散文的挤压下生存和流行的空间极其狭窄,故而沉寂。第三章论述了北宋前期词坛开始勃兴的原因和表现:在享乐风气中,以士大夫文人之间交游酬唱为特征的诗文雅会,为歌词的勃兴提供了良性环境;在此环境中,士大夫文人由对歌女唱词的群体性欣赏发展为对歌词文辞部分的文学品鉴;诗歌领域分韵、次韵唱和之风被移植入词中,词成为文坛、官场的社交工具。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论述的是关于前期词人在

歌词本体方面的艺术贡献。第四章从词体功能和美学的角度,论述了北宋前期词坛流行的三种词学观念,一是“敢陈薄伎,聊佐清欢”的词体功能观,二是诗词一体观念的觉醒,三是崇雅的词学审美理想。第五章论述了前期词之文辞部分所表现出的五种基本结构模式,即包括“宋初体”、“瘦硬体”、“层深而浑成”体和“屯田蹊径”以及“檃括体”。本文指出,“前段布景,后半说情”是宋初体的主要特点,其词人包括宋祁、晏殊、欧阳修等;张先的“瘦硬体”是对“上片布景,下片说情”的散化,其成因与张先自身的才情、歌词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有关。本文认为,“层深而浑成”已经突破了单纯的风格学意义,成为结构歌词的一种模式。此类歌词的特点是每片由几个层次构成,各个层次之间相互关联并呈现出逐层递进的逻辑形式,而贯穿其间的则是连续不断的意脉;“情景齐到,相间相融”是其标志,层次的深入和意境的浑成自然是其最高标准,代表性词人为欧阳修。第四种词体结构模式是柳词的“屯田蹊径”,它既包括“上片布景,下片说情”的模式,也包括分散情、景于上、下两片。柳永以赋笔写慢词使其能够打破“上景下情”的单一组合模式或使“上片布景,下片说情”的模式复杂化,在“过去、现在、将来”的多重时间转换中,层层揉以空间、人事、情景的推移变换,使歌词结构呈现复杂而变幻多姿之美。本文还通过对前期歌词作品的分析,指出“紧括体”在北宋前期就己经开始。第六章分析了前期词题材的新变特点及其表现。第一是继承中有新变,主要体现为从题意和语言两个方面对传统题材的翻新,和在传统题材里注入词人的主体情感;第二是开发了感怀、羁旅行役等新的歌词题材,这类

北宋前期词

北宋前期词 一、人物: 1.冯煦 《蒿庵词话》云:“宋初诸家,靡不祖述二主,宪章正中(冯延巳)。” 冯煦:(1842~1927),江南通儒。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参与纂修《江南通志》。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 2.范仲淹 朱熹:“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全宋词》仅五篇,另存目三篇。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窦宪典)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因晏殊“神仙一曲渔家傲”为词牌名。 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 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 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即作于知延州时。 评论:宋魏泰《东轩笔录》: “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主之词。” 补:《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化用白居易诗意) 3. 晏殊(991-1055) 有《珠玉词》三卷,存词130余首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七律《示张寺丞、王校勘》 上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有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梁园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山亭柳》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唐天宝时有名的唱歌女子)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北宋前期的词

第一章北宋词概说一、代表人物:以柳永、范仲淹、张先、晏殊、欧阳修、宋祁等为代表。主要生活在仁宗、真宗两朝的承平时代,个体地位都比较显达。二、北宋前期词沿雅、俗两条路同时发展: 1、一方面晏殊、欧阳修等人承晚唐五代词之余绪,遵奉“词为艳科”的传统,逐步将士大夫特有的生活感受融入词中。表现方式上逐步去掉花间词的浅俗浮艳,追求清丽深婉,使词在雅化、文人化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2、另一方面是以柳永为代表,将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带入词中,丰富了词的内容题材,多用慢词长调,表现手法不断创新。其词从内容到表现手法都渗透着市民情趣,大大推动词向市井化、通俗化方向发展。总之,北宋前期词既有继承,又有新变。第一节、晏殊欧阳修创作一、非专力作词词人。(或一时兴到之作,未为专诣)继承性大于创作性。题材(相思恋情、悲欢离合、人生哲思)词体方面(以小令为主)贡献:以众多的艺术圆熟、意境浑成的典范之作,强化了温庭筠等花间词人开创、定型的创作范式,进一步确立了以小令为主的文本体式、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和以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在题材、艺术上也有所开拓创新。 二、晏殊词:北宋士大夫倚声家初祖 1、晏殊生平概述:太平宰相富贵悠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词集《珠玉词》一百三四十首政治地位高,但缺乏政治才干,无所建树。主要贡献:汲引人才: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等以其为中心形成北宋初期小令词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二、晏殊词:北宋士大夫倚声家初

祖 B 晏殊词:艳情(男女恋爱相思离别等)闲情(富贵生活中安逸闲暇时的享受) C 新变(特点):对传统庸滥题材做了典雅化、含蓄化和“以理节情”“情中有思”的审美处理。即:开创了以雅笔写艳情的新风人物形象的新变:自然清新气息的采桑女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宴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结语晏殊词与李煜词:李煜:纯情之词人的代表晏殊:理性之词人的代表李煜词的好处正在于其不以理性节制节制,所以才能写得纯真而且放任;晏殊词的好处则在其能以理性节制,所以才写得澄明而其且温润。 5、欧阳

北宋前期词风是对晚唐及五代的因袭与新变

北宋前期词风是对晚唐及五代的因袭与新变,其依据是宋初即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四朝的词人在创作词时受前朝词风影响,在词的形式上沿袭小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在词的内容上仍然围绕艳情、宴会和宫廷;在词的风格上继承前朝冯李词柔婉、细腻的审美。宋初词坛大量保留了晚唐五代遗风,甚至文人在创作词时仍以游戏的态度对待,将词看作低等、通俗的文体。事实上,体式并非决定内涵高低的标准。在文人意识到这点后,宋初词坛也开始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因袭是必然现象,是词这种文体发展的必要过程,无论是哪一种文体,在其演变的过程中都需要不断地继承和创新。将文学发展史与政治发展史绑定的研究方式使得以朝代划分词的历史存在不准确的问题,循序渐进的过程难以被具体时间点切割。 早在南唐李煜的词作中就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趣。李煜在他的词中添加了政治因素,同样的离愁别绪、同样的伤春悲秋,却是离故都、别旧国的愁绪,是浸染着国之兴亡、命运之沉浮的春与秋。词的意境在李煜“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中无意识地被扩大了,而“一江春水”、“寂寞梧桐”的意象则更显得绵延、丰满。词之境界的扩张正是出自这位亡国之君的悲痛感怀。 从以往文体的发展看,开国之初民生凋敝、百废俱兴,并不是进行文学艺术研究的好时期。这一时期的文人往往经历过战争,遭受过离乱,其心多在政坛与民生上,这也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特点,即文学多为政治服务,故而文人也多以政治为重。但北宋政坛是个相对特殊的时期,它对文学的限制几乎是中国史上最宽松的,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文人群体的优待上。 宋初太祖留下不杀士大夫的祖训,虽是出于稳固政权的考虑,却极大地提高了文人群体的地位;科举制度放宽使得通过科举进入政治中心的机会大增,文人群体得以扩大。虽然宋代也有乌台诗案等因言获罪的事件,但相比于明清文字狱,不可不谓幸运。在重文轻武的前提下,文人做官变得更加容易,光明的前途也提供了良好心境。 即便如此,在未知世界面前人的思维依然渺小。宋初不比其他朝代,这是一个只占了历史版图半壁江山的王朝,对宋朝文人来说,孱弱的军事实力和逐步兴盛的经济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全新生存模式的冲击远比大一统王朝宏大、庄严、无所畏惧的威势更切合文人思维习惯。宋初文人受到环境的影响极深,在此基础上,对人生的思考已不能够通过诗文完全表达,并且在他们心目中,文和诗都是言志的,虽然也抒发个人情感,但多和抱负、大局有关,不方便表达更隐晦、私人化的忧愁。 作为一种在茶余饭后消遣的休闲文体,词成为更好的选择。文人在写词时不必顾虑“言志”的套路,可以肆意宣泄内心情感,

北宋前期诗词关系研究

北宋前期诗词关系研究 通过对北宋前期诗与词的梳理与探究,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合中有离、离中有合的关系。晚唐五代,时代迭宕,战乱不断,政权朝夕变换,故而此期的诗歌发展跌入谷底,而词却大放异彩,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词人和南唐词人专注于词的创作,使词发展繁盛,确立了词以男女恋情为主的抒情范式和以绮靡艳丽为主的审美倾向,因此这一时期的诗词关系呈现出疏离的状态。 北宋前期,国家一统,诗与词之间的关系逐步融合,尤其是词向诗贴近靠拢的迹象更为明显。首先,北宋前期词虽然继续承袭晚唐五代词风,但已然出现了分叉,词在叙事性上向诗歌靠近,主要表现在词调、词题点题叙事,词序补充说明词之相关背景或方法等,词之正文也因柳永大量创制慢词长调,叙事性大大增强;其次,北宋前期词在题材内容上也开始借鉴诗歌,突破了晚唐五代专写男女之格局,主要表现在词中出现了大量的写景内容,比如江南美景、都市风貌、边塞风情等,而且词中抒情人物也开始出现了士大夫文人等男性形象;再次,北宋前期词开始学习诗歌的写作手法及修辞手法,慢词长调的发展使得铺叙手法得以在词中运用,比兴、用典、化用、隐括、集句等修辞也开始在词中出现,词之语言逐渐脱离脂粉气,向着诗歌典雅的方向发展;最后,北宋前期词在向诗靠拢的过程中表现功能逐渐扩大,词可以同诗一样表达人生体验和个体的自我情怀,出现了以词言志的迹象,又词受北宋前期诗歌唱和之风的影响,其交际功能也开始扩大,出现了以词唱和赠答的现象。 然而,这一时期诗与词又开始呈现出分离的态势,此期词的本质属性,诸如表明声律的词调、长短句式、分片结构、领字功能以及音乐性并没有改变。北宋前期诗歌发展到以欧阳修为主的诗文革新派时代,其中开始逐渐出现“宋调”的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